稳健的财政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31 11:47:52

稳健的财政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篇1

关键词:稳健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短期效应,政策调整

2004年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我国于2005年开始施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一时间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自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被稳健的财政政策所取代,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一道向中性转变。本文通过阐释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分析目前我国调整财政政策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若干对策。

一、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里包含两方面基点: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个是国家必须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包括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构成彼此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直接使用调节税收或增减政府支出的方法以达到特定经济目标的政策及措施。在现实的宏观调控过程中,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按照“相机抉择”的原理,要适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我国政府此次提出用稳健财政政策取代实施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审时度势,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

1.财政政策类型和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其中,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功能则与其正相反。所谓的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

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两大主流学派,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有不同的主张,凯恩斯主义秉承需求管理思想,主张政府应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而相对来说小有作为的中性政策则不受欣赏。而货币主义认为,对于稳定总需求来说,货币政策方法优于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方法,主张实行非干预性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简单规则,以便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这样两种政策倾向使得中性财政政策很难纳入西方经济学家的视野。而中性财政政策的说法,实际上是我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他们一方面认为现实条件要求前期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相对淡出,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政策调整过猛造成经济起伏,他们所说的“中性”是在政策转型的操作上保持一种“中性”的姿态。

因此,对于当前讨论的稳健财政政策即中性财政政策的含义,我们可以作双重理解:一层意思是以财政理论中的中性财政政策作为政策调整目标,另一层意思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政策调整应该坚持中性的操作方式。

2.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现阶段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概括为“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随着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的转变,财政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及时主动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由总量调控为主转向结构调控为主,注重解决经济社会不协调、城乡不协调、区域不协调等深层次结构问题,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由主要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财政政策通过大力支持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减少体制复归倾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坚持增量平衡,控制赤字规模,注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主动防范公共风险。这表明,“稳健”绝非无所作为,而是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二、中国向稳健财政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中国政府提出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调整有其必要性。一方面实行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效应日趋减弱,另一方面新的经济增长周期、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又要求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有力调控。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对财政政策做出必要调整乃是顺时应势之举。

1.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要求财政政策进行调整。2003与2004连续两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1%和9.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1.2%和3.9%,工业晶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2.3%和6.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分别上涨4.8%和11.4%,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已经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结束了自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至2002年间,经济增长率连续保持在“七上八下”的高位低谷的局面,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但是伴随而来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国民经济出现局部过热,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凸现。2004年上半年,全国有24个省级电网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夏季全国电力供需缺口在3000万千瓦以上;煤矿已基本开足马力生产,但仍供不应求;石油、石化两大集团炼油装置接近满负荷运转;铁路日均装车突破10万车,但请车满足率仍不足35%,煤电油运都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同时,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减产,粮食供应靠挖库存维持平衡,尽管2004年粮食丰收,但粮价仍然上涨了26.4%,粮价上扬带动了居民消费品价格的明显上升,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重。根据经验数据,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约为9%左右,适度经济增长率区间为8%-10%。当经济增长达到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就会出现局部过热;当经济增长率超过10%时,就会出现总体过热。我国经济增长率在2003和2004连续两年超过9%,这表明我国经济正处在上升周期的关键阶段,如果政府的宏观调控得当、适时适度,就可以延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使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保持下去。如果处置不当,调控迟缓或力度不够,就可能使经济增长率过快冲过10%而达到全面过热;或者调控过早、力度过大,也可能过早扼杀宝贵的增长良机。因此,中央在此时提出稳健的财政政策是适宜的。

2.积极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要求财政政策进行调整。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已近七个年头。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促进西部开发和从整体上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势头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如果持续时间过长,积极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也会日益明显。具体如下:

(1)多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财政赤字与债务规模逐年攀升,加大了财政风险。一是财政赤字率逐年提高。1997年,我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为0.7%,1999年已经上涨到2.0%,在2002年达到3.0%。2003年虽略有下降,但仍达到了2. 7%,而国际公认的赤字率警戒线为3.0%。二是政府显性债务规模逐年扩大。国债余额1997年为 6074.5亿元,占gdp比重为8.2%;2002年已经扩大到18704亿元,占gdp比重上升为17.9%;2003年这一比重已高达22.8%。三是政府总债务规模处于较高水平。如果考虑到未列入预算而又实际发生的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2002年我国政府总债务比列入预算的政府债务规模可能要高出一倍以上。另外,长期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使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张演化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随着政策效用的递减,拉动经济增长要求财政政策的扩张必然不断放大。

(2)积极财政政策继续下去有导致“挤出效应”的危险。所谓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通过向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借款来进行扩张性财政支出,而引起利率上升,或引起对有限信贷资金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投资和消费的减少。它将使政府扩张性财政支出的积极效应部分地甚至全部地被抵消。在经济萧条时期,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低迷,民间部门缺乏投资、消费的动力,此时,扩张性(积极)的财政支出更容易发挥对经济的积极拉动作用,政府与民间部门对经济资源,尤其是资金的竞争关系弱化,所以挤出效应也就相对微弱。相反,在经济由低谷走向复苏阶段,民间部门投资与消费日趋活跃,政府与民间部门对经济资源的竞争关系得到强化,如果继续实行扩张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则容易造成挤出现象。近几年,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之所以没有造成明显的挤出效应,主要得益于我国尚未实现名义利率市场化、银行信贷资金充裕、民间投资尚处于成长阶段等多方面因素。但是,当前形势有所变化,一方面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必将是大势所趋,这将为挤出效应的发生提供必要的传导机制;另一方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社会投资主体的信心普遍增强,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速明显加快,此时如若继续坚持积极的支出政策,势必造成政府对民间部门所需经济资源的挤占。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的动力应该更多地来源于民间部门的投资与消费等市场行为,而不应该过多地依赖政府。因此,在我国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为避免挤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积极财政政策有必要适时淡出。

3.政策的连续性要求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进行调整。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渐淡出,稳健的财政政策必然应运而生。我国以国债和财政支出两大政策工具运用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已实行了七年之久,对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有效需求、增加出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从2000年起,我国经济基本上止住了增长下滑的趋势,并于2002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本来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应该隐退,但是因为支出刚性等现实的约束,为保持经济的平稳性和政策的连续性,政策工具却不能马上收缩。过去近七年中,全国各地利用中央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以及地方和银行的配套资金,兴建了一大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根据粗略的测算,即便不再开工新的项目,仅完成这些在建工程所需的后续资金投入就将近8000—10000亿元。如果积极财政政策匆忙退出,将会使这些在建项目的后续资金来源失掉既定的支撑。所以,积极财政政策只能逐步退出,现阶段财政支出只能转向总量控制下的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财政政策还会产生扩张效应,对经济的影响无法达到中性。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稳健财政政策绝不是“不作为”,而是根据经济因素的变化,调整具体作用方向和力度。

三、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若干对策

围绕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出于长远的和全局性考虑,在稳健财政政策的具体实施中仍需要采取相关对策:

1.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实施中,应注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策主体行为。政策主体指的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政策主体的行为是否规范,对于政策功能的发挥和政策效应的大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我国目前体制下,各级政府的行为与偏好,对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是各种利益群体中的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具有支配力量的一极。一方面政府肩负着制定政策、调控经济的公共职能,另一方面政府又通过手中掌控着的巨大权力与经济资源,全面参与经济活动。就拿本轮经济周期中出现的局部过热来说,这其中固然有市场因素在起推动作用,但是政府直接参与其中也是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财政分权和以经济增长作为地方领导政绩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只关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关注自身的政绩,利益驱动的结果是使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不可避免。全国范围内的城建热、房地产热、汽车热、钢铁热等的背后,都能清晰看到地方政府的影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还在起作用,建设性财政向公共性财政转变还远未到位,政企不分、市场体系不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还有待解决。这就必须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规范政策主体行为,是有效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

2.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实施中,应注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贯彻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个统筹”又具体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宏观经济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应针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与之相悖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稳健的财政政策面临着的是国民经济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的“双失衡”,一方面是总需求过度扩张和经济增长过快,另一方面是投资需求过度和消费需求乏力以及工业增幅迅速和服务业发展缓慢并存;一方面是财政支出规模总体膨胀,另一方面是“三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环保支出和能源交通建设等项目的投入不足。在这种条件下,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就必须注意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安排好各种财政支出的进退,控制过热领域;加大对欠缺领域的投入。比如,减少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过度投入,加大对公共事业项目的支出;控制日益膨胀的行政经费支出,加大对教科文卫等薄弱环节的投入,等等。

稳健的财政政策篇2

关键词:稳健财政政策;偏松;偏紧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024-03

一、过去三年稳健财政政策的特征:稳中偏松

依据财政政策的财政结果,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平衡性三种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财政结果是出现财政赤字或财政赤字规模呈现扩大之势;紧缩性财政政策是财政出现盈余或财政赤字规模呈现减少或下降之势;平衡性财政政策是财政收支出现基本平衡或财政赤字、财政盈余保持以前规模基本不变。因此,平衡性财政政策又称为稳健财政政策。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摆脱了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及结构失衡问题却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经济过热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党中央、国务院果断调整财政政策,决定从2005年起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从三年的实践看,稳健财政政策表现出了稳中偏松的基本特征。

1.财政赤字规模稳中有降

从1998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开始,财政赤字逐年增加,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逐年上升,到2002年中央财政赤字由1997年的558.45亿元上升到3 098亿元,占GDP比重由 0.7%上升至3.02%,超过国际公认的3%的赤字警戒线。2003年、2004年由于中央采取宏观调控政策,财政赤字虽然增加至3 198亿元,但占GDP比重则下降为2.9%、2.5%。从2005年起,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规模继续逐年缩小,2005年中央财政赤字为2 999.5亿元,占GDP比重下降为1.6%,2006年中央财政赤字为2 749.95亿元,占GDP比重进一步降为1.3%,2007年中央预算赤字安排为2 450亿元,比上年预算减少500亿元。从数据看,财政赤字规模呈现逐年缓慢下降趋势,其特征是稳中有降。

2.财政收支快速增长

近几年,财政收支方面的特点可归纳为下列几点:

第一,财政收支加速增长。2005年全年财政收入增加额首次突破5 000亿元,2006年达到711亿元,2007年预计将突破10 000亿元,财政支出也保持了与财政收入基本同步的速度,2005年增加额为5 443.39亿元,2006年为6 492.45亿元,2007年预计也将突破10 000亿元。

第二,财政收支增长率快于GDP增长率。2005―2007年GDP名义增长率平均约为15%,而财政收入增长率平均为24.6%,快于GDP增长率约10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增长率平均约为21.15%,快于GDP增长率约6个百分点。由于财政收支增长快于GDP增长,从而使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增加,财政集中分配呈增长趋势。

第三,财政收入增长率快于财政支出增长率。这一点与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时财政支出增长率快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已有明显区别,说明从预算内看财政政策已经转型(见下表)。

3.政府收支规模呈现扩张趋势

一般认为,我国政府收支包括预算收支、预算外收支和制度外收支三个部分,也有学者认为,广义的政府收支还应包括国有企业。经过多年规范,政府收支的改革,政府预算外资金管理更加规范,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现象得到根本治理。但从广义政府收支看,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地方政府土地运营收支的扩张,据2006年9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版社评:“土地出让金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提供的资料,2001―2003年我国土地出让金收入约占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35%,2004年占47%,2005年、2006年虽然执行收紧地根的政策,土地出让金收入仍占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50%。另据平新乔的估算,2004年中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为6 150.55亿元,地方预算外收入为4 323.25亿元,地方预算内收入为11 893.37亿元,土地出让金收入超过地方预算内收入的50%;二是国有企业的规模扩张。根据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后,不用向政府派发红利,全部留给企业,从而引发企业规模的扩张。从2002―2006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从2 633亿元增加到8 485亿元,2007年更是将突破10 000亿元。据张俊伟估算,2006年由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向政府派发红利,企业资本金将增加2 100亿元,由此引发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规模扩张超过4 000亿元。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随着财政赤字规模的逐步缩小,政府预算内部分在稳定的基础上略有收紧,而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广义的政府收支规模则呈扩张趋势。

二、当前宜继续实行稳健财政政策

我国当前宜继续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其原因是:

1.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可以避免财政政策自身成为加剧经济波动的因素

当前,一方面是经济增长偏快,物价存在结构性上涨;另一方面是经济结构失衡,储蓄率过高、消费率偏低,外贸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都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经济波动,而在总量上保持中性的稳健财政政策是最符合当前现实的财政政策。

2.实行稳健财政政策有助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矛盾

近几年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目前最显著的问题是经济结构问题。就需求结构而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猛,消费需求不足,出口效益欠佳是突出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7年前10个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1%,外贸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6.5%,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投资的贡献率为41.6%,投资率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近20个百分点,消费率却低近20个百分点;就产业结构而言,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行业内部存在着散、乱、低的状况;就要素结构而言,我国当前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的消耗。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矛盾,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这些结构性矛盾需要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加以克服,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协调发展是解决矛盾的前提,稳健财政政策是从总量上对经济既不产生扩张效果,也不产生紧缩效应而保持中性的财政政策,是在财政分配总量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着重调节供求结构的结构性财政政策,是最切合当前现实的财政政策。

3.实行稳健财政政策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制度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归根到底是由市场机制不完善造成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引导、发挥好市场的力量。稳健财政政策通过着力缓解,直到消除财政自身风险,通过调整、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促进加快体制改革,能够逐渐改变政府调控经济的方式方法,发挥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

三、稳健财政政策取向:稳中偏紧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根据当前经济情况,稳健财政政策取向应该是稳中偏紧,其基本内容是:减少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1.继续适当减少财政赤字

近几年,税收收入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财政自身能力不断增强,这种趋势今后几年估计不会有太大的改变,2005年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后,财政赤字逐年减少并且减少幅度逐年扩大,2008年预算赤字在2007年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减少,其减少幅度应该大于前几年。预算赤字占GDP比重宜控制在1%以内。随着财政赤字规模的逐步缩小,财政收支渐趋平衡,财政分配总量在稳健的基础上略为紧缩。

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首先,要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建议停止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建议对国有企业实行分红、对资源性行业收租,以此抑制国有企业和资源性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加清晰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界线,当前,政府应加快从竞争性领域的退出速度,要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的投资,而对于政府缺位的领域要加速跟进。要严格控制过度投资和盲目扩张,对一般投资项目在资金供应上宜缓则缓,对部分热门行业的投资项目要停止下达资金预算。其次,要进一步拉升消费需求。当前运用财政支出拉升消费需求,关键是财政支出要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这既是拉升消费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内容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由此,财政支出要更大幅度地向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领域倾斜,向社会低收入群体倾斜。再次,要加强和支持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要着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努力支持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财政支出安排要向农村水利、生态环境、能源交通重点建设项目倾斜,要向农业和农村倾斜,要向中西部倾斜。最后,要支持和促进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为体制转型支付相应成本,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体制改革滞后所引起的,体制改革之所以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成本的负担问题,财政要勇敢地承担体制改革和体制转型的相应成本。

3.进一步推进财税改革

除了为社会经济改革承担成本之外,财政的自身改革也非常重要,首先是规范政府收入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形式,要继续推进税费改革,让税收、收费各归其位。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国家是国有财产的所有者,以所有者身份取得收入应该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国财政收入中理应有这么一笔以所有者身份取得的财政收入。其次,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关税等相关政策措施,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支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鼓励资源性、节能降耗、关键零部件等产品进口。最后,进行新一轮税制改革。在当前财政较为充裕的情况下,要加快增值税转型,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建立循环经济税收体系,加强地方税制建设。

4.努力增加财政收入,节约财政支出

偏紧的稳健财政政策要求适当减少赤字,这必然最终要落实在增加收入和节约支出上,当前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除严格税收征管外,就是对国有企业分红和对资源性行业收租。最近几年,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个人收入分配不公平有继续扩大之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资源性行业和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凭借资源和其独特地位积累了大量财富,但这些财富并没有通过政府再分配最终流向普通居民,造成行业间收入分配不均衡。节约财政支出还是需要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和财政支出改革,推进依法理财、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推行部门预算和“收支两条线”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俊伟.总量失衡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J].中国发展观察,2008,(1).

[2] 平新乔.中国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膨胀趋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1).

[2] 刘国光.略论宏观调控转向中性政策[J].财贸经济,2004,(8).

[3] 高培勇.由“积极”转向“中性”:财政政策经历艰难抉择[J],财贸经济,2004,(8).

[4] 马凯.从宏观调控实践看党领导发展的能力[J].求是,2005,(8).

[5] 金人庆.顺时应势,实行稳健财政政策[N].人民日报,2005-02-22.

稳健的财政政策篇3

    纵观世界各国的财政政策,大致可分为紧缩的财政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三种类型。新

元中,1050亿元将用于退税,405亿元用于退耕还林,还有增加对农民的扶持、减免农业税需要158亿元。在社会保障方面,增加100亿元的社保基金,总共是166亿元。此外,转移支付、扶持中西部需要332亿元。同时,还要拿出200多亿元用于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剩下的138亿元将用于国防事业,还有一些主要用于救灾和救济等方面[2].这表明了财政分配的公共性和公开性。

    四、按照需要与可能,着重做好三个层面的财税立法执法工作

    这三个层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基本思想和内容。

    (一)全国性的财税法律的修订和制定

    1.修改合并两个企业所得税法迫在眉睫。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与《内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合并修改,必须加紧进行。我国加入wto已经3 年了,wto要求必须实行国民待遇,但上述法律和法规存在严重问题:法律形式有明显的差别;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差别很大(名义税率高,实际税率低);减免优惠和列支扣除内外资企业不一致(内资紧,外资松);实际执行中名义规定的优惠少,实际中的优惠多,显失公平;与个人所得税、合伙企业、私人企业所得税不衔接。

    2.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再也不能迟延。目前,《个人所得税法》虽然已经经历了1991年和1999年两次修订,但该法的基础还是1980年时制定的格局。对个人生计扣除标准还是%/$&年规定的每人每月扣除300元,这显然过时了;名义税率偏高,“灰色收入”偷逃税现象比较普遍;减免优惠和列支扣除,有的已经过时,有的需要补进;内外资企业人员征收不统一;有些省市已修改了税率,全国各地执行不一。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税种的调节作用,必须抓紧在2005年完成修改的法律手续。3.制定《反洗钱法》必须安排。进行反洗钱斗争不仅是严厉打击经济犯罪,遏制其他严重刑事犯罪的需要,也是维护金融机构、财政机构的诚信和金融财政稳定的需要,是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以及维护我国在国际社会的伟大形象的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反洗钱体系,使我国反洗钱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就必须制定《反洗钱法》。《反洗钱法》已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通过《反洗钱法》的制定,可以极大地推动和促进我国的反洗钱工作。据统计,目前我国有3000名逃往国外的不法分子,带走了500亿元的资金,造成了我国财政、金融资金极大流失,也是一个很不安定的因素。

    4.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必须及时跟上。这是调整我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在经济上、财力上发展差异的需要。可以通过“税收返还”、体制、结算和专项补助等形式,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财力分配上的倾斜政策,达到均衡发展的法律规范化要求,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财政法律制度。此法预计在2006年出台。

    5.《预算法》的修改必须按时完成。《预算法》是财政法的基本法。1995年实施的《预算法》,计划经济的色彩很浓。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税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不足,当前,需要把优化预算支出结构加上去,把近年来预算制度的三大改革(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加进去。现行《预算法》对违反预算规定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太笼统、处罚太轻,必须改变。预算制度的修订最好能在2006年出台。为了保证《预算法》修订的按时完成,采取中改的方法为好。

    6.起草制定《税法通则》必须毫不动摇地进行下去。制定《税收基本法》或《税法通则》曾先后纳入“八五”、“九五”、“十五”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局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已经作了相当的论证和起草工作,对它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都讲了很多道理,但就是遇到了思想上不很统一的问题,困难较多,从而出现了时续时断起草的局面,现在是立法机关下决心的时候了。只要立法机关坚定而又坚持专家与群众相结合的立法路线,笔者相信,《税法通则》可以在!"")年拿出来。[3]

    7.中央和地方相结合,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完备法律程序,为统一城乡税制作好调查研究和立法准备。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费改税”的重大改革,2001年至2002年,全国在20个省市农村试点税费改革,2003年全面开始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建立规范的税费制度,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三个确保”和城乡税制统一,以保证“三农”长期的、稳定的发展。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温家宝总理宣布了从2004年起在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取消农业税并不等于农民无税赋,取消农业税只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第一步,并且还要完备法律程序。因为我国的农业税收条例是经过1958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通过、颁布的,这次取消农业税同样也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专门批准程序。第二步是按照城乡统一税负公平原则,在取消农业税的过程中,要做好统一城乡税制的测算和试点,把取消后的农业税改为对农业、农民征收商品的流转税和所得税,也就是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缴纳个人所

得税和商品流转税,这实际上是把土地变成了生产要素的商品流通,从而使农民对原来农业税的负担产品商品化、市场化了,这样做既解决了原来的农业税无起点、无成本扣除、大大高过城市居民所缴纳的商品流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负担问题,又可以实现城乡居民真正的税负公平与税负平等。

    (二)全国性的财税行政法规的制定与修订

    1.进一步改革流转税并实现增、消、营税收条例的正规化。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是1994年我国实施新税制改革后,现行流转税类的三大主体税种,占每年税收收入总额的$",以上。从今年起,增值税要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即对购进机器设备进行抵扣),并将首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试点总结的经验向全国推广。消费税要扩大征税范围,调节税目和税率。营业税要稳定和完善。这三种税在当年都是以国务院的《暂行条例》形式规定实施的,经过10年的执行,在这次深化税制改革,调整、补充、修订后,完善了政策,增强了刚性和效力,建议国务院分别以正式条例公布,不再用“暂行”二字。

    2.深化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必须制定统一的出口退税条例。国务院于2003年10月13日了《国务院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充分肯定出口退税政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情况下,指出出口退税存在的问题是出口退税资金无法及时得到保证,导致欠税问题十分严重。据估计,全国拖欠企业退税额达2500亿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解决拖欠企业出口退税款的原则和具体措施,按照“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对历史上欠退税款由中央财政负责偿还,确保改革后不再发生新欠,同时建立中央、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推动外贸体制深化改革,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效益。此后,财政部积极通过库款调度和增消收入、增量超收安排等方法,已基本上还清了老账,有效地解决了出口欠税这一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4]为了建立切实可行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的新机制,进一步规范企业产品出口行为、财税部门退税的管理行为、海关和外汇部门的服务行为,必须把《决定》具体化为条例,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参与,规范和制定出口退税条例(即行政法规)。其内容应当包括出口退税的性质和地位、出口退税的体制和原则、退税的决策和调整机制、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退税的资金来源保障机制、退税的程序机制和法律责任。

    3.改革房地产税、制定《物业税条例》。用物业税代替房地产税制的改革,虽然属于地方税收体制的改革,但必须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物业税行政法规。按照我国现行税法和政府规定,直接涉及房地产业的税费达)种以上。如内资企业及个人的房产税和外资企业及个人的城市房地产税(或房租费)、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农村耕地占用税;涉及对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房屋的买卖、赠与、典当、交换时订立契约的契税、涉及房屋产权转移、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印花税、营业税中的销售不动产税、个人所得税中的房屋租赁收入税等。还有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也涉及房地产税内容。房地产税还涉及尚未但可能要开征的遗产税与赠与税,以及社会保障税等均涉及房地产的问题,目前的土地出让金费用也不低。如果把房地产税视为财产税,还包括资源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车辆购置税等。总之,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或财产税存在税费不分,内外资税负不公平、不统一,税种繁多,重复征税情况普遍,负担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要求等弊病。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建立统一的物业税,并应以此为契机,系统建立我国房地产业或财产业税收体系和征管体系,加强研究,适当提高房地产业在我国税收收入中的比重。

    按照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实行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的要求,开征物业税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条件是开征物业税所必须的:(1)对不动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等产权要明晰,对存量要有正确的统计和估价。(2)清理整顿房地产业评估市场,进而搞清现行房地产市场的弊端,建立我国自己的物业课税价值评估制度体系。(3)科学测算和确定人均免征税价值,确立调整税种的主体,按用途分物业税的征税对象,可分为自用房地产类、他人(非使用)房地产类。对自用房地产的征税价值要低于他人(非自用)的房地产税价值。(4)建立和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与建立财产类税制通盘考虑、同时进行,或者当作改革和建立整个财产税制的一部分进行。

    (三)地方财税立法和执法

    按照集中税权、适当分权的原则,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中央适当放权的情况下,扩大地方立法权限和增强地方自主性是十分必要的。其内容主要包括:

    1.注意地方的财权和税权以及地方财税体系制度的建设。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权限以及全国统一税政的前提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管理权,完善地方税种

。从体制层面来说,1994年实施的新税制,除中央税、共享税外,归属地方税收管理的税种十几个,在这次深化税制改革中,按照分税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有的要取消,有的要合并,有的要适当调整,有的要重新设立。

稳健的财政政策篇4

[关键词]财政政策;积极;稳健;转变

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常用的短期政策手段,应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适时地对它进行力度和方式的调整,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最优化。当前应及时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转变。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

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启动源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到目前已经是第7个年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东南亚经济遭受重创,中国经济也同时遭遇强劲挑战。中国政府为维持经济的健康运行,在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汇率政策承诺下,提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张,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积极财政政策的提法在全球颇具创造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任财政部部长的项怀诚解释说,国人可能不太适应扩张性的说法,换之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提法可能更适合中国的国情。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发行国债,支持国家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拉动经济增长。其目的在于:在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由政府直接安排投资,把部分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通过乘数效应促使经济回升,同时通过国债投资的扩张,引导、激活和启动民间投资,形成民间投资持续的增长机制。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当年就增发国债1000亿元,国债投资带动了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由此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这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推动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也成为当年亚洲地区惟一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国家。

为了继续保持经济的较快发展,从1999年至2001年,中国每年增发国债都在500亿元以上,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部大开发等跨世纪工程也得以启动。不仅如此,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平均每年增加就业岗位120万~160万个,截至2003年,6年间共增加就业700万~1000万人,为促进社会稳定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自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中国预算赤字一直处于较快的上升之中,从1997年底的1131亿元增至2003年底的3198亿元,增长近2倍。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由1998年的1.2%迅速增至2002年的3%.这一数值达到了国际普遍认同的债务警戒线水平。如果再考虑到数额较大的隐性债务,财政的赤字率实际上还要高得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仅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就达到9100亿元之巨,累积的财政风险愈益加大,其可持续性愈益令人关注。财政风险已然显现。目前凭证式国债发行出现“淡市”现象,表明扩张性财政政策日益接近极限,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排除爆发财政危机的可能性。

其实,只要财政政策能对社会总供需平衡和经济、社会结构优化有正面的刺激作用,就可以判断财政政策是有效的、有作为的。财政政策的作为应符合一定时期政府的宏观目标(包括经济、社会目标),不能背道而驰。几年来,通过增加国债投资带动全社会的投资,避免了通货紧缩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方面功不可没,但扩张性的发展方式往往导致投资过热,投资效率低。但2004年以来,投资出现了多年少有的高增长,2004年前两个月,投资实际增幅达到199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超出中央及经济界人士的预料。在这种形势下,继续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显然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与财政政策作为一种短期需求调节政策的作用相悖。当前政府在经济方面的目标不是防止速度下滑、拉动经济增长,而是预防通货膨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面对新的目标和任务,如果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则会适得其反。应当说,已经实施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已基本完成历史使命,财政政策的“转向”是顺势而为,恰逢其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也是为了使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总方向一致。于是,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于2004年5月27日在上海世界扶贫大会上作出了关于实施中性财政政策的表述。这是一个重大转折点,意味着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面临调整。2004年12月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明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合理调控总量,着力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增长”。至此,实行7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淡出,要向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变。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有助于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控制通货膨胀,保持中国经济继续持续平稳增长。这是财政政策适应客观经济形势要求作出的必然选择。

二、科学地推进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

稳健财政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方向上。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都是一种“逆风向”的反周期操作,可以防止社会总需求的大起大落引发宏观经济剧烈波动,以及由此导致的种种负面作用。稳健财政政策则不是总量的反周期操作,而只是一种结构性的导向型操作。稳健财政政策本义为财政收支保持平衡。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说,“稳健”指不对社会总需求产生扩张影响。其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总量与结构。从总量上看,稳健财政政策意味着财政政策的实施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既不扩张,也不紧缩,即对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不产生刺激性或抑制性的影响。这表现在预算收支上就是基本平衡,不搞赤字财政。稳健财政政策意味着投资扩张力度的减弱,这就要求适度紧缩财政资金所支持的投资项目。从结构上看,财政上实行“有保有控”,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一方面促进“瓶颈”、短缺部门的发展,另一方面控制那些偏热行业的发展,以减少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扭曲。在新形势下,财政政策更多地体现“结构”的取向,发挥促进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就是由“总量取向”的财政政策向“结构取向”的财政政策转变,从单纯注重经济指标的财政政策转向兼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财政政策。这种转变将使财政政策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因素。

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稳健财政政策的登场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需要有一个过程。一方面,仍有较大规模的国债建设项目未完工,根据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完成这些再建工程所需的后续资金为5000亿~6000亿元。因此,国债政策的“抽身退步”应是一个逐渐淡出的过程。另一方面,如果过去几年积极财政政策拉动GDP的效果是真实的,那么该政策的退出将使GDP增幅下调。尽管2003年中国仍然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力度已经明显减弱,当年的建设国债增发额由2002年的1500亿元降至1400亿元,2004年进一步下降为1100亿元。2004年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额为1100亿元,比上年减少300亿元。由于国债和银行贷款存在1∶4的配套关系,即国债投资会带动4倍的银行贷款,所以2004年国债带动的投资可能减少1200亿元,大致影响GDP增长1.3个百分点左右,这种变化是需要政府加以考虑的。为了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和政策的有机过渡,稳健财政政策的登场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需要有一个过渡时期。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指望一下子就走向平衡。据有关专家预期,大约在2007年前后,可完全取消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

第二,要控制和压缩财政支出的规模,严格控制各项政府支出增长。在以往年间,由于现实制度安排的支出约束力较弱,财政支出通常都会超出预算,有较大的增加支出压力。而且现实的政府支出又不限于纳入预算的财政支出,游离于预算之外的所谓预算外支出、制度外支出的规模也不小,并往往是投资膨胀的一个重要源泉。所以,要想方设法控制预算内财政支出的增长,起码不要有超出预算的支出增加,并且在必要时,动用行政性手段扩大控制支出增长的范围,将预算外、制度外政府支出的增长减少到最低限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等新情况,要严格控制新开工建设项目,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超前建设。要扩大国债资金实行工程招标采购、集中支付的范围,并适当放缓国债项目资金拨付进度。

第三,要注重在财政支出总量控制下的结构调整。目前中国不但存在局部地区行业投资过大、经济过热的问题,也存在着农业、能源交通、消费服务业等投资不足的现象,这就要求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某些行业或地区投资过快增长的同时,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调整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和国债投资的使用方向和结构。比如,基本建设支出要减少,公共事业支出要增加;行政经费支出要减少,教科文卫支出要增加等。除了一些在建项目的扫尾外,不应再开工新的国债项目。一些项目即使十分必要,也要考虑适当往后放。国债投资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础教育、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生态环境建设、淮河治理水利工程等方面的投入,以及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重大在建项目建设。政府需要加快向公共财政转变的步伐,加大向社会急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逐步解决国家财政“越位”与“缺位”的矛盾,即:逐步减少对一般竞争性和经营性领域的直接投资,增加用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方面的投入,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财政政策在资金使用上应该进一步向“三农”以及教育、文化领域倾斜,向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倾斜。加大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中央财政要加大对地方特别是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并通过各种专项拨款补助,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地区和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四,要积极推进税收改革。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2004年前三季度,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92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3%,增收4014亿元。有分析人士认为,全国财政全年增收很可能将超收5000亿元,而增值税转型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的改革如果在全国铺开,大致有3000多亿元的减税效应,财政增收无疑有利于这两项改革。今年在东北试行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是一项对设备投资有明显刺激作用的财税政策。就现行增值税的格局而言,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的增值税改革,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或鼓励投资的举措,它对投资的激励作用较大。即便既有的改革方案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转型而只是相应扩大抵扣范围,它的效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拉动投资增长。考虑到当前重工业增长持续高于轻工业,设备投资增长较快,应该进一步研究这项政策出台的时机,或者调整政策试用的行业范围,避免对过热行业“火上浇油”。为了不致进一步助推已经过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势头,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增值税改革上酌情采取放慢节奏的措施。增值税转型最好在东北试点启动后两三年内在全国推广。至于内外资所得税并轨,也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及时推出。还可以考虑重新启用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这个税种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控制投资膨胀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后来,在反通货紧缩背景下于2000年暂时停征。鉴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需要全力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目前又难以找到其他别的什么手段来替代它的作用,可以相机重新启用这个税种。起码可以选择若干投资增长势头迅猛、对经济过热推力较大的行业(如水泥、钢材、汽车、电解铝等)恢复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恢复要同增值税的改革相协调,以免造成彼此矛盾的印象和结果。另外,还应推进和完善农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改革。

稳健的财政政策篇5

关键词:稳健财政政策立法

纵观世界各国的财政政策,大致可分为紧缩的财政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三种类型。稳健的财政政策既有利于财政的需求管理,又有利于财政的需求供给。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种典型的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其核心和内容都是围绕激励需求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问题不只是消费需求不旺,还包括供给需求结构不合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可以克服积极的财政政策时代那种以国债投资为主的单一的财政支付手段。而稳健的财政政策能够采取综合性的财政手段,如:财政补贴与政府性基金,固定资产投资与国有资产转让、保值、增值、财政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税收、国债、行政事业性收费、税式支出等。

1.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性质、地位

我国实行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概括地说:控制财政赤字、推进改革、调整结构、增收节支。这四项内容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稳健的财政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根本不同点是:稳健的财政政策不仅包括财政收支供给与需求总量的调控平衡,而且还包括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结构的调整与均衡发展。

我国实行稳健财政政策的性质。稳健的财政政策既不是扩张的,也不是紧缩的,而是在财政预算收支上有压有保,有保有限,有严有宽;在项目建设上有上有下,有长线有短线,压与保、严与宽、下与上相结合,适度在其中;始终保持预算收支基本平衡、结构均衡。稳健的财政政策是平衡的、匀称的财政政策,它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可以称之为“中性”财政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本性的、长期性的、基本的,而不是保守的或停滞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是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相统一,是高水平、高质量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同“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相适应,具体解决的是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这个全局性的财政政策问题。

2.稳健的财政政策需要严密的、持久的法制保障

稳健的财政政策既为财政法制建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又为提升财政法制建设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所谓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是由这种基本的财政政策的内在结构的严密性、发展的协调性以及操作的可靠性所决定的。所谓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是由这种基本的财政政策的长期性、根本性所决定的。财政法制建设不是朝令夕改的暂时规定,而是具有经常性、持久性的财政规律在法律上的反映,也是与稳健的财政政策的长期性、根本性相一致、相符合的。

按照稳健的财政政策的要求,必须加快财政法律的制定、修订步伐。稳健的财政政策是一个系列或系统的财政机制,它注重的是综合效益,因此要求相应的财政立法必须完善,财政法制环境必须优良。

事实证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和作用方面,远不如稳健的财政政策更为重要。而公共财政体制不仅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必然选择,也与稳健的财政政策一拍即合。公共财政既能完整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施政方针和政策,又能全面体现政府的职能,还能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运作,因而更有利于依法治税、民主理财;更有利于调节国家与社会分配,构建和谐社会;更有利于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环节获得良性循环发展。

3.按照需要与可能,着重做好三个层面的财税立法执法工作

全国性的财税法律的修订和制定。①修改合并两个企业所得税法迫在眉睫。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与《内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合并修改,必须加紧进行,这是WTO要求必须实行国民待遇所在;②制定《反洗钱法》必须安排。进行反洗钱斗争不仅是严厉打击经济犯罪,遏制其他严重刑事犯罪的需要,也是维护金融机构、财政机构的诚信和金融财政稳定的需要,是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以及维护我国在国际社会的伟大形象的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反洗钱体系,使我国反洗钱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就必须制定《反洗钱法》;③中央和地方相结合,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完备法律程序,为统一城乡税制作好调查研究和立法准备。从2006年起在全国内取消农业税,取消农业税并不等于农民无税赋,取消后的农业税改为对农业、农民征收商品的流转税和所得税,也就是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缴纳个人所得税和商品流转税。

全国性的财税行政法规的制定与修订。①进一步改革流转税并实现增、消、营税收条例的正规化。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是1994年我国实施新税制改革后,现行流转税类的三大主体税种。从今年起,增值税要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即对购进机器设备进行抵扣)。消费税要扩大征税范围,调节税目和税率。营业税要稳定和完善;②深化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必须制定统一的出口退税条例。国务院于2003年10月13日了《国务院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充分肯定出口退税政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情况下,指出出口退税存在的问题是出口退税资金无法及时得到保证,导致欠税问题十分严重。据估计,全国拖欠企业退税额达2500亿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解决拖欠企业出口退税款的原则和具体措施,按照“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对历史上欠退税款由中央财政负责偿还,确保改革后不再发生新欠,同时建立中央、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推动外贸体制深化改革,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效益;③改革房地产税、制定《物业税条例》。用物业税代替房地产税制的改革,虽然属于地方税收体制的改革,但必须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物业税行政法规。按照我国现行税法和政府规定,直接涉及房地产业的税费达)种以上。如内资企业及个人的房产税和外资企业及个人的城市房地产税(或房租费)、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农村耕地占用税;涉及对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房屋的买卖、赠与、典当、交换时订立契约的契税、涉及房屋产权转移、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印花税、营业税中的销售不动产税、个人所得税中的房屋租赁收入税等。还有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也涉及房地产税内容。房地产税还涉及尚未但可能要开征的遗产税与赠与税,以及社会保障税等均涉及房地产的问题,目前的土地出让金费用也不低。如果把房地产税视为财产税,还包括资源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车辆购置税等。总之,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或财产税存在税费不分,内外资税负不公平、不统一,税种繁多,重复征税情况普遍,负担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要求等弊病。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建立统一的物业税,并应以此为契机,系统建立我国房地产业或财产业税收体系和征管体系,加强研究,适当提高房地产业在我国税收收入中的比重。

地方财税立法和执法。按照集中税权、适当分权的原则,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中央适当放权的情况下,扩大地方立法权限和增强地方自主性是十分必要的。其内容主要包括:①注意地方的财权和税权以及地方财税体系制度的建设。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权限以及全国统一税政的前提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管理权,完善地方税种;②注意地方税收与土地资源管理的关系。地方税收制度与土地资源管理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地方税收制度中有城镇土地使用税、农村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农牧业税等税种的纳税对象或者说征税客体是土地,没有土地资源及其收入,我们就没有征税的对象和客体了,也就很难有这些税种的存在了。二是这些相关税种的开征,其目的和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管理得愈好,相关的税种就愈有前途,愈重要,愈能发挥作用;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参与土地资源的管理,也起着保护土地资源和调控土地资源的特殊作用。三是相关的地方税种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又能更好地支持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③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财税工作的重点不在于立法,而在于执法。按照我国的财政体制,中央集权、地方适当分权的原则,立法权和财力分配权集中在中央,对地方来说,重点在对法律的执行和对财力的使用。

稳健的财政政策篇6

关键词:稳健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短期效应,政策调整

2004年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我国于2005年开始施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一时间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自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被稳健的财政政策所取代,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一道向中性转变。本文通过阐释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分析目前我国调整财政政策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若干对策。

一、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里包含两方面基点: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个是国家必须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包括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构成彼此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直接使用调节税收或增减政府支出的方法以达到特定经济目标的政策及措施。在现实的宏观调控过程中,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按照“相机抉择”的原理,要适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我国政府此次提出用稳健财政政策取代实施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审时度势,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

1.财政政策类型和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其中,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功能则与其正相反。所谓的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

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两大主流学派,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有不同的主张,凯恩斯主义秉承需求管理思想,主张政府应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而相对来说小有作为的中性政策则不受欣赏。而货币主义认为,对于稳定总需求来说,货币政策方法优于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方法,主张实行非干预性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简单规则,以便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这样两种政策倾向使得中性财政政策很难纳入西方经济学家的视野。而中性财政政策的说法,实际上是我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他们一方面认为现实条件要求前期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相对淡出,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政策调整过猛造成经济起伏,他们所说的“中性”是在政策转型的操作上保持一种“中性”的姿态。

因此,对于当前讨论的稳健财政政策即中性财政政策的含义,我们可以作双重理解:一层意思是以财政理论中的中性财政政策作为政策调整目标,另一层意思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政策调整应该坚持中性的操作方式。

2.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现阶段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概括为“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随着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的转变,财政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及时主动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由总量调控为主转向结构调控为主,注重解决经济社会不协调、城乡不协调、区域不协调等深层次结构问题,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由主要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财政政策通过大力支持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减少体制复归倾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坚持增量平衡,控制赤字规模,注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主动防范公共风险。这表明,“稳健”绝非无所作为,而是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二、中国向稳健财政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中国政府提出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调整有其必要性。一方面实行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效应日趋减弱,另一方面新的经济增长周期、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又要求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有力调控。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对财政政策做出必要调整乃是顺时应势之举。

1.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要求财政政策进行调整。2003与2004连续两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1%和9.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1.2%和3.9%,工业晶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2.3%和6.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分别上涨4.8%和11.4%,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已经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结束了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至2002年间,经济增长率连续保持在“七上八下”的高位低谷的局面,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但是伴随而来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等问题,国民经济出现局部过热,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凸现。2004年上半年,全国有24个省级电网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夏季全国电力供需缺口在3000万千瓦以上;煤矿已基本开足马力生产,但仍供不应求;石油、石化两大集团炼油装置接近满负荷运转;铁路日均装车突破10万车,但请车满足率仍不足35%,煤电油运都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同时,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减产,粮食供应靠挖库存维持平衡,尽管2004年粮食丰收,但粮价仍然上涨了26.4%,粮价上扬带动了居民消费品价格的明显上升,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重。根据经验数据,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约为9%左右,适度经济增长率区间为8%-10%。当经济增长达到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就会出现局部过热;当经济增长率超过10%时,就会出现总体过热。我国经济增长率在2003和2004连续两年超过9%,这表明我国经济正处在上升周期的关键阶段,如果政府的宏观调控得当、适时适度,就可以延长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使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保持下去。如果处置不当,调控迟缓或力度不够,就可能使经济增长率过快冲过10%而达到全面过热;或者调控过早、力度过大,也可能过早扼杀宝贵的增长良机。因此,中央在此时提出稳健的财政政策是适宜的。2.积极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要求财政政策进行调整。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已近七个年头。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促进西部开发和从整体上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势头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如果持续时间过长,积极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也会日益明显。具体如下:

(1)多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财政赤字与债务规模逐年攀升,加大了财政风险。一是财政赤字率逐年提高。1997年,我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为0.7%,1999年已经上涨到2.0%,在2002年达到3.0%。2003年虽略有下降,但仍达到了2.7%,而国际公认的赤字率警戒线为3.0%。二是政府显性债务规模逐年扩大。国债余额1997年为6074.5亿元,占GDP比重为8.2%;2002年已经扩大到18704亿元,占GDP比重上升为17.9%;2003年这一比重已高达22.8%。三是政府总债务规模处于较高水平。如果考虑到未列入预算而又实际发生的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2002年我国政府总债务比列入预算的政府债务规模可能要高出一倍以上。另外,长期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使财政支出的不断扩张演化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随着政策效用的递减,拉动经济增长要求财政政策的扩张必然不断放大。(2)积极财政政策继续下去有导致“挤出效应”的危险。所谓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通过向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借款来进行扩张性财政支出,而引起利率上升,或引起对有限信贷资金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投资和消费的减少。它将使政府扩张性财政支出的积极效应部分地甚至全部地被抵消。在经济萧条时期,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低迷,民间部门缺乏投资、消费的动力,此时,扩张性(积极)的财政支出更容易发挥对经济的积极拉动作用,政府与民间部门对经济资源,尤其是资金的竞争关系弱化,所以挤出效应也就相对微弱。相反,在经济由低谷走向复苏阶段,民间部门投资与消费日趋活跃,政府与民间部门对经济资源的竞争关系得到强化,如果继续实行扩张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则容易造成挤出现象。近几年,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之所以没有造成明显的挤出效应,主要得益于我国尚未实现名义利率市场化、银行信贷资金充裕、民间投资尚处于成长阶段等多方面因素。但是,当前形势有所变化,一方面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必将是大势所趋,这将为挤出效应的发生提供必要的传导机制;另一方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社会投资主体的信心普遍增强,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速明显加快,此时如若继续坚持积极的支出政策,势必造成政府对民间部门所需经济资源的挤占。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的动力应该更多地来源于民间部门的投资与消费等市场行为,而不应该过多地依赖政府。因此,在我国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为避免挤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积极财政政策有必要适时淡出。

3.政策的连续性要求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进行调整。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渐淡出,稳健的财政政策必然应运而生。我国以国债和财政支出两大政策工具运用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已实行了七年之久,对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有效需求、增加出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从2000年起,我国经济基本上止住了增长下滑的趋势,并于2002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本来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应该隐退,但是因为支出刚性等现实的约束,为保持经济的平稳性和政策的连续性,政策工具却不能马上收缩。过去近七年中,全国各地利用中央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以及地方和银行的配套资金,兴建了一大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根据粗略的测算,即便不再开工新的项目,仅完成这些在建工程所需的后续资金投入就将近8000—10000亿元。如果积极财政政策匆忙退出,将会使这些在建项目的后续资金来源失掉既定的支撑。所以,积极财政政策只能逐步退出,现阶段财政支出只能转向总量控制下的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财政政策还会产生扩张效应,对经济的影响无法达到中性。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稳健财政政策绝不是“不作为”,而是根据经济因素的变化,调整具体作用方向和力度。

三、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若干对策

围绕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出于长远的和全局性考虑,在稳健财政政策的具体实施中仍需要采取相关对策:

1.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实施中,应注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策主体行为。政策主体指的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政策主体的行为是否规范,对于政策功能的发挥和政策效应的大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我国目前体制下,各级政府的行为与偏好,对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是各种利益群体中的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具有支配力量的一极。一方面政府肩负着制定政策、调控经济的公共职能,另一方面政府又通过手中掌控着的巨大权力与经济资源,全面参与经济活动。就拿本轮经济周期中出现的局部过热来说,这其中固然有市场因素在起推动作用,但是政府直接参与其中也是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财政分权和以经济增长作为地方领导政绩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只关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关注自身的政绩,利益驱动的结果是使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不可避免。全国范围内的城建热、房地产热、汽车热、钢铁热等的背后,都能清晰看到地方政府的影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还在起作用,建设性财政向公共性财政转变还远未到位,政企不分、市场体系不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还有待解决。这就必须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而,规范政策主体行为,是有效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

2.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实施中,应注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贯彻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个统筹”又具体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宏观经济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应针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与之相悖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稳健的财政政策面临着的是国民经济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的“双失衡”,一方面是总需求过度扩张和经济增长过快,另一方面是投资需求过度和消费需求乏力以及工业增幅迅速和服务业发展缓慢并存;一方面是财政支出规模总体膨胀,另一方面是“三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环保支出和能源交通建设等项目的投入不足。在这种条件下,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就必须注意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安排好各种财政支出的进退,控制过热领域;加大对欠缺领域的投入。比如,减少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过度投入,加大对公共事业项目的支出;控制日益膨胀的行政经费支出,加大对教科文卫等薄弱环节的投入,等等。

稳健的财政政策篇7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政治关联; 政府支持; 财务稳健

【中图分类号】 F25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7-0016-04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国一些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的民营企业遭受重创,有资料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不到十年,如昙花一现便迅速瓦解了。导致民营企业失败的原因很多,除了受产品科技含量低、经营风险大、产权结构单一、决策盲目等因素影响外,财务稳健性差、抗风险能力弱也是一些民营企业致命的弱点。因此,确保财务稳健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财务稳健主要表现为企业的财务风险小,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强。财务风险控制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从已有的文献看,许多学者从公司治理[ 1 ]、内部控制[ 2 ]、终极控制权[ 3 ]等多个角度研究了抵御财务风险、确保财务稳健的途径。但很少有人从政治关联、政府支持的角度探讨民营企业财务稳健问题。

财务风险即资金流风险,主要表现为资金周转不顺畅,收不抵支,甚至资不抵债等。资金流是物质流的货币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物质流的有效运动[ 4 ]。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今社会,拥有最新、最全、最真实的信息,无疑会对物质流运动起到有效促进作用。由此认为:民营企业财务稳健与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相关,可以从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角度寻求控制财务风险的手段。政府掌握着一些经济资源的分配大权[ 5-6 ],得到政府支持就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包括资金、物质和信息资源,从而改善民营企业的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提高财务稳健性。而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是民营企业获取更多政府支持的有效手段。为此,笔者提出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政府支持与财务稳健的论题,研究探讨政治关联、政府支持与财务稳健的利弊关系,以期为民营企业如何通过建立政治关联更好地获得政府支持、增强财务稳健提供参考。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二、政府支持的功效:取得政府资源,增强财务稳健

(一)民营企业财务稳健与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

1.资金流是财务稳健之形式

民营企业财务稳健性直接通过其资金流状况反映出来。资金流顺畅,资金收支平衡,则财务稳健;若资金流受阻,常常出现支付困难,则财务风险大,财务不稳健,长此以往将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直至破产。从资金流入来看,企业财务是否稳健取决于能否获得持续稳定的资金流入。资金流入的渠道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通过提品或劳务获得经营收入,要求企业加快商品销售和资金回笼;其二是通过筹资获得资金,需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而市场占有率低、自身资金有限、外部融资困难一直困扰着一些民营企业,影响其财务稳健。从资金流出来看,企业财务是否稳健取决于投资的有效性,要求企业投资于高回报的项目,若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资金无回报流出,对于资本不太雄厚的民营企业来说,可能动摇其财务稳健之根本。

2.物质流是财务稳健之基础

物质流是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实物运动循环过程,企业再生产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依次通过原材料等物资供应、在产品的生产加工、产成品的销售环节,收回资金并获得利润。资金流和物质流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物质流才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确保资金流顺畅、财务稳健。若在物质流运动过程中,出现物资供应中断、产品滞销等问题使物质流受阻,资金不能及时收回,则资金流也受阻,影响财务稳健。企业资金短缺而不能足额提供再生产各环节所需的资金,将进一步阻碍物质流运动。物质流循环的关键点是产品销售环节,民营企业一方面要经营适销对路的商品,另一方面要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3.信息流是财务稳健之向导

信息流是指信息的传播与流动。信息流在企业内部表现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上下级之间的指令传达;信息流在企业外部表现为企业与投资人、供销商、政府、债权债务人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从互联网等各种信息渠道获得信息的过程。信息流是物质流和资金流体系的神经系统,指引着企业物质流和资金流运动的方向。从企业内部来看,实现信息共享,使各部门实时获取信息并作出快速反应,可实现管理潜能的最大化,加速资金流和物质流周转,提高财务稳健性;反之则降低财务稳健性。从企业外部来看,外来信息常常是企业进行筹资、投资等重大决策的主要依据,如依据金融市场信息进行筹资决策,依据商品市场信息进行营销决策,依据投资环境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等。如果信息高度完整和准确,就可以大大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使资金流向更为安全且高回报的项目,确保投资稳健;如果信息不及时、不完整、不真实,就可能引导企业决策失误,加大投资风险,甚至导致资金流断裂。

(二)政府支持与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

1.政府支持与资金流

政府支持对民营企业财务稳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企业资金流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资源分配直接增加企业资金流入;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减少企业的资金流出。通过政府支持获得资金净流入的增加,对于资本不太雄厚的民营企业增强其财务稳健性,无疑有着很好的提升功效。随着我国政府财力的增加,用于政府支持的资金越来越多。民营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主要形式有:(1)财政拨款。财政拨款具有无偿性,但有的资金会限定用途,有的对资金使用绩效会有要求。如研究开发补贴用于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政策性补贴给予农业、环保业等政府鼓励发展的产业。(2)税收优惠。税收优惠的形式主要有:减税、免税、退税、投资抵免、税前还J、亏损结转抵补和延期纳税等。税收优惠减除或减轻了民营企业纳税负担。(3)贷款支持。贷款支持的形式主要有: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等。贷款支持为民营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资金支付风险。

政府支持采用的形式不同,对民营企业财务稳健的影响机理也有差异,比较如表1所示。

2.政府支持与物质流

政府支持对民营企业物质流的影响形式也有多种。其一是政府无偿提供资产使用权,如行政划拨农田、林场等土地使用权,无偿提供办公场所,等等。这将大大降低企业投资资金及投资成本,对处于创业阶段的小微企业的财务稳健尤为重要。其二是为民营企业产品销售提供便利。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些支持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条例,如重庆市政府要求“市级和各区县年度政府采购面向民营及中小企业采购的金额不得低于采购总额的30%,其中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中小企业的60%”。浙江省金华市政府要求“对80万元以下的项目采购,尽可能面向中小企业采购。不得以注册资本金、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从业人员、利润、纳税额等供应商的规模条件作为资格条件限制地方中小企业参与采购活动”。湖南省政府要求“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项目,在投标评审中分别给予中型、小微型企业3%、6%报价扣除”。这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中小民营企业可以优先中标。政府采购支持能帮助中小民营企业尽快实现商品销售,加速物质流循环,提高财务稳健性。

3.政府支持与信息流

民营企业通过政府获得信息的常规渠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通过媒体或网络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另一种是政府专门为企业服务而搭建的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如科技信息交流平台、产品供销信息服务平台等。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是企业共享的,民营企业需要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中捕捉对己有用的信息,并据以作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此外,民营企业还要善于与政府官员交流,从中捕捉政府尚未公开的前瞻性信息,抓住先机,及时调整企业的投融资战略,既要充分利用有利信息为企业创造价值,又要及早采取措施规避不利信息的影响,尽可能降低企业损失,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政府支持的获得:建立政治关联

由于政府支持能够多途径、多方位地增强企业财务稳健性,民营企业总是期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是民营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一条捷径。

政治关联是指民营企业组织或者个人与政府或者拥有政治影响力的个人之间形成的某种特殊关系。政治关联的政治对象既可以是组织,如政党、政府部门、政治团体,也可以是个人,如政府官员、政治家、公务员等。判断一家企业是否属于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可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高管成员是或者曾经是一位政治人物,另一种是有国有股参股的企业。由于本文探讨政治关联的目的是民营企业建立政治关联获得政府支持利益,因此本文所述政治关联只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可:其一是民营企业组织或个人与政府组织或个人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包括官方联系和非官方联系);其二是这种联系可以为民营企业获得政府支持提供帮助。根据政治关联的基本属性可以分成显性政治关联和隐性政治关联。

(一)显性政治关联

显性政治关联是指民营企业高管拥有一定的政治身份和地位,或者政府部门拥有民营企业一部分股权。民营企业建立显性政治关联的途径主要有:(1)民营企业高管争取被选举成为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这是建立显性政治关联的最佳方式。(2)民营企业高管争取在一些政府举办的社团组织(如工商联、妇联、青联等)中担任职务。(3)在民营企业内部建立党组织,包括共产党或派组织。一些民营企业忽略党组织建设,老党员脱离了与党组织的联系,也不发展新党员,这样的企业与党政机关自然就少了一种天然的政治关联。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对内可以增强员工凝聚力,对外可以加强与党政机关的政治联系,提升企业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4)民营企业通过转让股权的方式,让政府官员或国资企业拥有民营企业的部分股权。政府官员或国资企业参股后,与民营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势必更加关注民营企业的发展。

显性政治关联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建立在法律和制度的标杆之上,是一种受到法律和制度保障的关联;其二是一种正式的、公开的、官方的关联;其三是一种长期稳定的政治关联。具有显性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不仅在现行政策下可以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而且可能参与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引导政策向民营企业倾斜。

(二)隐性政治关联

隐性政治关联是指主要建立在私人关系基础上,即在民营企业员工和政府官员、政治家、公务员等人之间形成的一种带有感彩的柔性关系。民营企业建立隐性政治关联的途径主要有:(1)民营企业高管或员工要善于利用亲戚、朋友、同学等人脉,谋求与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国有些民营企业高管原来就在政府部门或国资企业任职,手中本来就掌握着各种各样的人际资源。(2)民营企业要到相关政府部门多走动、多汇报、常联系,这样可以加深本企业在政府部门的印象,并培养良好的人脉关系,当政府支持项目实施时,能够被政府优先想起。(3)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这样既可以提升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也可以引起政府部门更多的关注,为进一步建立政治关联打基础。

隐性政治关联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一种不受法律和制度保障的关联;其二是一种非正式、非公开、非官方的关联;其三是一种带有感彩的人际关系。具有隐性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对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很有限,但通常可以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比其他民营企业能够得到政府更多的青睐和支持。

四、政治关联成本:降低财务稳健

民营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的初衷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确保企业财务稳健。在这种双边关系中,民营企业是政府支持的受益者,而政府不可能心甘情愿只做利益的供给者,他们也需要从中受益。政府的利益需求主要是:让民营企业为政府政绩作贡献。为此,政府可能会干预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民营企业为满足政府意愿额外支付代价。民I企业为建立和维持政治关联而支付的代价称为政治关联成本。政治关联成本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企业资金流出量,对民营企业财务稳健将带来不利影响。政治关联成本可概括为以下三类。

(一)直接支付成本

直接支付成本是指民营企业为建立和维护与政治关联方的关系而直接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为招待政府官员的餐饮费、交通费、旅游费、礼品费,为谋求政治关联而发生的公益捐赠费,等等。

(二)过度投资成本

过度投资成本是指民营企业因政治关联实施的投资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在我国现行考核体制下,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就业率,一个是国民生产总值GDP。政府官员因此有强烈动机要求企业扩大投资规模,增加就业人数。政府意愿加上政府支持的资金,很容易诱导民营企业进行非理性的过度投资。过度投资带来商品供应量的增加,行业竞争加剧。根据边际收益递减的原理,过度投资会引起投资回报率下降甚至亏损。企业资金流和物质流的周转速度都会因过度投资而变缓,降低其财务稳健性。

(三)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是指民营企业为政治关联多聘用员工而支付的薪酬。民营企业多聘用员工的动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为政府完成就业率政绩指标而增加员工聘用数;另一种是带有政治光环的民营企业高管,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地位而承担社会责任,增加员工聘用数。企业员工聘用数的增加不仅增加了劳动力的直接支付成本,而且可能因人浮于事而降低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劳动力的间接支付成本。

五、结论与建议

财务风险常常危及一些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财务稳健是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随着我国财力越来越雄厚,政府可分配资源越来越多,获得政府支持可以改善企业的资金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稳健性,尤其对于基础薄弱的民营企业来说,政府支持的效果更加显著。民营企业因此热衷于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期望能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但是,在政治关联关系中,政府也是要求互利互惠的,民营企业因此要为政府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支付各种政治关联成本,这对民营企业的财务稳健又产生了负效应。民营企业与政府的政治关联形成了政府“支持”和“掠夺”并存的局面,对民营企业财务稳健也产生了正负相反的效应。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政府支持与财务稳健的相互影响如图2所示。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笔者对民营企业财务稳健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民营企业财务稳健管理需要“多管齐下”。以往的国内外文献研究财务风险管理对策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是强调企业内部资源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其二是强调外部融资管理,争取资本市场融资。而对于如何从政府获取资源来增强企业财务稳健性的问题关注较少。本文研究发现政府支持对增强企业财务稳健性的效果明显。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内部资源少使得内部资源管理效果极为有限,资本市场的门槛又将大部分民营企业关在场外,谋求政府支持的确是一条可行之路径。因此,民营企业财务稳健管理既要注重内部资源管理,拓展外部融资渠道,又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多管齐下确保企业财务稳健。

第二,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政治关联获得政府支持。尽管我国政府用于支持企业的资源逐年增长,但可分配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民营企业要想分到更大的“蛋糕”,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是一条捷径。建立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不仅在现行政策下可以得到政府更多的青睐和支持,而且可能参与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引导政策向民营企业倾斜并长期受益。民营企业应该有意识地建立和培养政治关联,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的合理方式。一般来说,大中型民营企业可以争取显性政治关联方式,而小微型民营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隐性政治关联方式。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民营企业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建立政治关联,要以不违反国家相关政策、法律为原则,切不可采取行贿等违规手段。

第三,民营企业应该坚持政府支持收益大于政治关联成本的原则。民营企业通过政治关联,一方面可以获得政府支持增加企业收益,带来财务稳健正效应;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政治关联成本,产生财务稳健负效应。一般来说,政府支持对财务稳健的影响表现得更直接、更快捷、更明显,容易被认可,如财政拨款;而政治关联成本对财务稳健的影响是间接、缓慢和隐蔽的,很容易被忽略,如过度投资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只有在政府支持收益大于政治关联成本的情况下,才能为民营企业财务稳健带来实质性的增强,反之则会带来实质性的减弱。民营企业切不可忽略政治关联成本,必须权衡利弊,在确保政府支持收益大于政治关联成本的前提下作出政治关联Q策。

【参考文献】

[1] 于富生,张敏,姜付秀,等.公司治理影响公司财务风险吗?[J].会计研究,2008(10):52-59.

[2] 袁晓波.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来自中国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5):60-68.

[3] 王永海,张文生.终极控制权与财务风险:来自沪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08(Z2):117-123.

[4] 向德伟.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J].财政研究,1995(5):43-47.

[5] NEE V.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market transition: hybrid forms,property rights and mixed economy in China[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2,37(l):l-27.

稳健的财政政策篇8

关键词:稳健财政政策青海财政问题

2005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部分行业发展失衡、局部经济出现过热的现象,为加强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有效的发展态势,果断地实施了稳健财政政策的重大战略措施。实行稳健财政政策,是包括财政调控目标方向、手段组合、方式方法转变在内的重大政策转型。稳健财政政策不仅是财政政策名称和赤字规模的调整变化,更是财政政策性质和导向的根本转化。根据财政部部长金人庆的解释,稳健财政政策的核心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青海省是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2004年,全省GDP为465.73亿元,仅占全国GDP的0.34%,人均生产总值8606元,与全国人均GDP相差1955元;其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2.4%、48.7%、38.9%,与全国相比,第二产比重偏低,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如何应对国家由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的政策取向,解析国家稳健财政政策下青海财政潜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对于促进青海财政良性运转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稳健财政政策的调整取向对青海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国家逐步加大对农业、教育、社会保障、科技、生态环境等公共领域的投入,将会有利于全省在这些领域争取资金支持,促使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中央财政基建投资规模的逐步收缩,青海在争取基础设施等项目投资的难度可能会增大。

一、机遇

(一)财政政策的转型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国家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调整国债资金使用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强调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压缩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入,加大对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科技、环境生态建设、公共卫生等属于公共范畴的投入力度。青海地处国家西部大开发前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稳健财政政策提出财政支出要有保有压,体现统筹发展趋向,这将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具体来说,这对做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农牧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农牧区公共卫生建设、农村“六小”、扶贫脱困、退耕还林、休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青海湖湿地保护、藏族地区财力补助等项目,争取中央支持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税收政策的调整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进一步推进的税制改革,包括增值税转型、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以及完善出口退税制度等。拟推行的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将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鼓励企业扩大投资规模,拉动就业。国家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这将会进一步减轻农牧民负担,促进农牧业增产增收,发展农村经济。随着国家继续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全省的进出口结构将逐步得到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力度将会加强。

(三)中央“三奖一补”政策有利于缓解全省县乡财政困难。为解决县乡财政困难,财政部提出了初步意见,将安排资金启动“三奖一补”政策。目前,全省大部分县的县级财政自有财力在发放职工工资后仅能维持低水平的机构运转,推进社保、医疗、房改等改革十分困难,历史欠账严重。财政部提出要解决县乡财政困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县乡机构改革,精简冗员,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维护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县、乡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做大县、乡经济财政“蛋糕”,增强“造血”功能,促进县、乡经济发展;尤其是有利于在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问题上,争取中央财政更多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县、乡机构运转困难。但是,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正面积极反映近年来在机构改革、精简人员、加大对困难县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如何从青海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推进县乡机构改革、精简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如何结合青海的特殊困难因素算好账并与财政部加强联系、沟通和汇报,努力争取得到财政部更多的奖励和补助,这些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二、挑战

(一)中央国债投资规模的减少,直接影响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中央控制财政赤字政策的实施,财政投资的扩张力度呈收缩态势,势必减少中央对国债投资资金的投资规模,加剧国债投资下降的趋势。从近几年的国债投资情况看,1998年中央对青海国债(含国债转贷资金,下同)投入5.4亿元,2001年投入40.77亿元,2002年投入30.79亿元,2003年投入17.79亿元,2004年投入16.86亿元,2005年上半年投入9.68亿元。2004年比2001年减少23.91亿元,下降59%。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全省经济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其中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90%以上,仅国债投资拉动GDP增长贡献率也在10%左右,国债投入的减少,特别是在自有财力很小的青海将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据统计,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上年同期的24.4%下降到11.1%,回落了13.3个百分点。

(二)税收政策调整,也将带来一定的减收因素。增值税转型将给全省财政收入带来一定程度的减收。以目前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为基础,按照机器设备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二测算,再综合考虑转型后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激励因素,如果2006年能顺利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则每年将造成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减收约3亿元左右。目前实施西部大开发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对全省财政收入也有较大影响,如企业所得税实行15%优惠税率,开发区的特殊优惠政策等。

(三)财政自给率低,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尽管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但规模小、集中度低。2004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仅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除比略高外,低于全国其他省份。在财政支出的总量中,地方财力自给率仅为20%,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从财源建设方面分析,全省具备国内外市场较强竞争力、产品附加值高、能够持续稳定提供财源的企业群或产业群体还没有形成,而石油和电力等重点税源行业,受国内外市场波动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存在不稳定因素。全省地税收入的最大税种——营业税,由于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也不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全省经济发展除了受主导产业、人力资源、组织管理以及体制创新等方面制约之外,还受到能源、原材料和运输等瓶颈的制约,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因此,财政政策的转型,国家财政资金从竞争领域退出,必然会对全省财政收支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虽然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对全省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扶贫、教育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这些领域发展严重滞后,历史欠账较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首先,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中问题仍较突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缓慢,贫困人口多,占农牧民总人口的2/3,农村消费市场出现萎缩趋势。其次,青海省人口素质不高,教育发展任务艰巨。再次,青海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性遏制,因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农牧民返贫现象仍在继续。

三、稳健财政政策下青海财政良性运转的对策建议

(一)审时度势,把握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双稳”政策走势,在财政投入上适度体现积极政策。针对青海经济社会近几年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拉动下步入了持续、快速、有效的发展阶段的实际,一要在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按照中央财政税制改革精神,积极推进有增有减的结构性税制改革工作。通过完善税制,不断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建立经济自主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二要在贯彻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将通过积极运用财税政策、加大整合资金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转移支付等措施,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采取适度积极的地方经济发展策略和财政政策,不搞“一刀切”,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继续适当增加建设资金投入、重点项目支出和对“三农”、社会保障、再就业、教育、科学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投入力度。确保对“三农”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三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大力支持推进与扩大个人消费密切相关的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等四项改革,以进一步鼓励和扩大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

(二)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努力做大经济和财政“蛋糕”。实践证明,经济决定财政,财政促进经济;经济是财源的基础,财政又是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我们要充分运用财政职能,继续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通过财政制度创新和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运用好基建、技改、支农、科技、贴息、项目前期费等经济建设性资金管理手段,鼓励和培育市场主体,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整合财政支持生产性专项资金,突出重点,围绕利用优势资源、农牧业产业化和园区建设,支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经济发展,增强自我发展后劲,培植后续财源,做大经济和财政“蛋糕”。

(三)加大中央专项争取力度,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青海省财力结构来看,多年来,中央补助收入都占全省总财力的70%以上,所以要保持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势头,在抓好收入的同时,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做好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工作。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是青海当前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青海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对财政投入的依赖性还比较强这样一个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全省上下要继续努力争取中央在实施宏观调整政策时对青海在政策上的区别照顾和资金上的一定支持。一方面在争取中央支持工作中,要不断调整思路,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勇于捕捉机遇,抢抓机遇,善抓机遇,不仅使我省争取中央支持的重点与中央有关政策合拍,而且使争取资金支持的总量逐年有所增加。因此,要精心研究中央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资金的投向重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理、有节、有效地争取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做好项目的各项工作。项目是实现青海经济快速、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青海的发展尤其依赖于一批大项目的建设和带动上。所以,今后要继续集中精力开展项目的筛选工作,做到审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筛选一批,循环往复。这就要:一是紧紧围绕能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增加财源和扩大就业的发展目标,把抓项目工作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超前的思路、战略的眼光、科学的方式、切实的步骤做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项目,为争取国家资金,扩大我省投资规模提供项目支撑。二是针对国债资金使用的重点和方向,认真做好农村“六小”等基础设施、城乡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教育、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干线公路、重点水利设施等方面项目的筛选、申报及组织实施工作,以争取壮大国债资金的支持力度。

(四)认真清理、规范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力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一是正确执行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处理好政策优惠和规范征收的关系。对应该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要保证其优惠政策享受到位,对不应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严禁越权减免。二是对已出台的各项减免税政策作一认真调查和清理,对已到期或不符合国家减免税政策的,要严格审查和清理,该归并的归并,该清理的坚决清理。三是对享受减免税政策的企业作一调查摸底,凡减免税政策已到期的企业要及时恢复征税,不留死角,共同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四是发挥财税杠杆作用,为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做贡献。按照国家关于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的税收政策精神,做好应对和贯彻执行中央有关新政策、新条例的各项准备工作。结合财税部门的职能和职责,积极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加大公共财政对政府节约资源管理和政府机构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节能、节水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同时,处理好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切忌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吸引投资商的投资来促进经济在短期内发展。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理顺现有收费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激励机制。把促进我省资源开发、加快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与合理有序开采,节约能源、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行好政、服好务。

(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协调发展,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资金要坚决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资金办事情,集中财力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从财政政策和财政性资金等方面逐步向群众收入倾斜,向农业、农村和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倾斜,向基层政权建设倾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六)稳步推进财政管理改革,不断增强财政工作的适应性。推动深化改革,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财政义不容辞的职责和重要任务。各级财政部门在支持配合全省教育、卫生、社保、个人收入分配、住房分配等方面改革的同时,要突出重点,继续稳步推进各项财政管理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财政管理的水平。

上一篇:财政支农政策范文 下一篇:工程施工处罚条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