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财务,应对“海啸”

时间:2022-08-08 04:02:11

稳健财务,应对“海啸”

危机之中,阵痛过后,企业如何从中汲取经验,在今后的经营中更上一层楼,是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的一个问题。

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银行宣布收购美林证券,美国政府被迫出手挽救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

这场发端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愈演愈烈,并逐步升级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其不仅撼动华尔街的金融体系、重创全球金融市场,并导致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金融业流动性急剧紧缩;

银行纷纷倒闭;

世界主要货币汇率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起大落;

许多公司受累于投资金融衍生品的巨额损失;

商品流通市场严重失血,大宗商品如煤炭、矿石、金属、橡胶的价格大幅回落;

实体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货币政策走向

2008年初,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执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中,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加深,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控制物价上涨的要求,将全年新增贷款预期目标提高至4万亿元以上,指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总量,并与结构优化相结合,向“三农”、中小企业和灾后重建等倾斜。

2008年9月份以后,国际金融危机急剧恶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明显加大,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明确取消对金融机构信贷规划的硬约束,相继出台了4万亿元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

2009年5月,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4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显示,头四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17万亿元,一举突破了年初预计的全年新增5万亿元的底线。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18亿元,增速为29.72%,较头三个月大幅下滑,但与往年同期相比,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速。

由此看出,从紧、适度宽松再到宽松是2008年到2009年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向图。

企业财务现状与应对之道

在目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下幸存下来的企业,无疑是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危机之中,阵痛过后,企业如何从危机中汲取经验,在今后的经营中更上一层楼,是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的一个问题。

调整短贷长用的债务结构,保证充裕的现金流

过去几年,很多企业都在进行产能扩张。当购置大型机器设备与进行技术革新时,大部分企业倾向于通过银行短期贷款来融资。由于贷款与投资回收的期限不匹配,贷款到期后,企业一般通过续借该笔短期贷款以实现其长期的融资需求。在外部经济持续向好时期,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问题不大,但却并非长久之计。不少企业对2007年第四季度及2008年第四季度银行突然紧缩银根所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形记忆犹新。企业短贷长用,对银行的依赖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人为造成资金周转困难,财务管理成本高,使得企业获得的每一分钱利润都被新贷款成本所抵消。如果银根一旦紧缩,企业极易面临资金链断裂、甚至倒闭的风险,这是非常可怕的。

首先,鉴于目前银行对企业信贷方面的大力支持,笔者建议企业应加强与银行合作,将用于长期建设和投资的流动资金贷款置换为固定资产贷款。根据投资回收期限,将贷款期限延长至3~5年不等,甚至更长。从而有效缓解一次还本付息、集中到期还款带来的压力。

其次,企业根据自身资产负债表,通过比较固定的资产净额与长期贷款和所有者权益总额确定贷款金额,并合理预计投资回收期限,从而确立贷款期限。

第三,企业面临大额(10亿元以上)资金需求时,建议考虑使用银团贷款。银团贷款能够使企业一次性获得长期且稳定的资金来源,降低多次筹资的成本;与多头贷款相比,财务管理更加方便;并能扩大企业影响,增强企业筹资能力。

合理使用金融创新产品,走出“融资难”的困境

融资难一直以来困扰着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即使是在目前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对不少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实践证明,许多创新的金融产品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中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针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许多金融机构已推出“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服务”、“融资租赁”、“国内保理”等信贷替代产品。

笔者建议企业在向银行融资时,不要仅仅拘泥于贷款这一单一的融资形式。以“企业供应链融资”为例,这种贷款模式不再片面强调授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行业地位,而是综合考虑企业贸易背景及其上下游企业的实力情况,凡对银行能够有效控制的资金流或物流都给予信贷支持。再如“应收账款服务”,银行通过买断企业的应收账款,为企业提供短期融资。对企业来讲,在不增加自身资产负债率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提前收回货款,缓解日常营运中现金流紧张的问题。

对原材料实行战略性储备以锁定成本

许多原材料涉及大宗商品的企业对2007年初到2008年中的大宗商品牛市大都记忆犹新。原材料价格的一路狂奔让不少企业吃尽苦头,随之而来的一路暴跌也让不少企业不知所措(如图1)。

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除了取决于基本面因素,即供求关系、生产经营成本、汇率等因素之外,还会受到市场预期、投机资金、突发事件(罢工或自然灾害等)、国家战略储备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在不同时候对市场影响力的强弱都会不同,从而企业难以对大宗商品的价格作出准确预测。不确定因素对于企业的经营来说就是风险。从稳健经营的角度来说,企业应尽可能减少不确定因素,把企业的重心放在主营业务的运营上来。

去年底,许多大宗商品价格都已经触及3~5年以来的新低,销售价格贴近生产成本,继续下跌的空间不大。2009年以来大宗商品的价格有所回升,但总体仍在低位震荡,这给企业提供了在低位时策略性锁定原材料成本的机会。

首先,企业应根据其订单与销售的时间差,存货周转天数等因素,确定企业暴露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敞口。

其次,企业还需根据自身的运营情况,相应制定清晰严谨的套期保值政策。套期保值政策不应以套利为目标,而是着重于锁定企业的不确定因素,帮助经营管理者作出合理的决策。套保的操作应与企业的实际风险敞口相对应,不能出现过度套保的情形。另外,套保的操作应该有完善的内部授权、操作流程和跟踪程序。

第三,由于大宗商品现时在低位震荡,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订单、库存及生产成本等情况,考虑增加原材料的购买。对于由此增加的营运资金压力,企业可以考虑通过银行提供的仓储融资获得资金支持。该种融资形式,银行帮助企业通过属下的贸易公司,一次性购入较大金额的大宗商品,为企业提供期限长达一年的表外融资。

总之,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企业应充分利用这把双刃剑,在危机中冷静观察、系统思考、处变不惊,相信绝大多数企业能够安全渡过这个严寒并且可能漫长的冬天。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作者为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华南与西南区企业及金融客户部董事总经理)

上一篇:理性估值重装上阵 下一篇:张光华:条条“网银”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