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27 16:59:06

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

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篇1

从20多年的财政实践看,我国倚重的“反周期”财政政策,对抑制经济波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变化,原有政策惯性对历史路径的依赖开始受到冲击,政策所产生的沉淀成本对经济与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趋明显。必须抓住新时期财政发展的重要转机,进行财政政策目标层次、选择视野、运用艺术的积极调整和完善,以实现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式”发展。

(一)财政政策目标层次需要提升,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潜力。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轨以来情况较为复杂、决策较为艰难的时期,经济运行中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背离程度不断拉大,不均衡、不和谐等因素潜伏的风险,将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使得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出现严重分歧,政策取向再次受到严峻考验。突破财政政策的现有目标层面并使之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成为抉择财政政策取向的关键所在。从长远发展来看,财政政策的目标不能拘泥于平抑经济波动的短期效应层面,而应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关注于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和均衡性,通过大力支持研究与开发,促进人力资本开发和积累、增加公共投资、增强适应开放经济的主动性,既提高社会发展的和谐水平,又改进经济发展的速率和效率。

(二)财政政策选择视野需要拓展,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

在当前财政政策实践中,政策选择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临时应急措施多,长期制度建设少;单一、僵化的措施使用多,多元、高效的工具集合少;原则与抽象概念多,可操作、有实效的内容少。特别是在宏观调控中多次运用政府主导型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容易破坏稳定的市场预期和社会和谐,导致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关财政政策的选择多延续计划经济体制,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又往往习惯于运用行政性的投资扩张来刺激经济。因此,需要拓展财政政策选择视野,在改革中逐步丰富和发展财政政策手段,不断完善和创新其实现方式,在政策制定和操作上降低“随机性”而增强规则性、强调“协同性”而淡化“依赖性”、注重“丰富性”而避免“单调性”。

(三)财政政策运用艺术需要锤炼,以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的既有成果。

目前我国财政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机制僵滞、运转不灵的问题,这在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以及时机选择、力度把握等方面表现较突出,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轨道。有必要对财政政策运用艺术进一步锤炼。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持续推进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须建立灵活有效的财政政策运行机制,缩短决策时滞,改善并提高财政政策的效率和实施效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整次数多、幅度小、时滞短、过程稳的模式,适时适度微调,不断巩固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路径选择

(一)运用财税政策,驱动产业结构整合协调。

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要求,进行倾斜性投资,增加对农业、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基础产业及基础设施投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支柱型产业,支持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优先增加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公共卫生、公益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支出,改善投资兴业和居民生活的环境;支持衰退产业加快退出的步伐。

2.强化财政投资导向,放大市场主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效应。财政通过贴息、加速折旧等方式,调整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引导社会资本的合理投向,扶持在行业和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的重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正确处理有效竞争与规模经济的矛盾,鼓励中小型企业发展;适时调整财政政策,积极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源在三大产业中合理配置。

3.实现税收优惠由区域倾斜向产业倾斜转变,充分贯彻国家产业政策。逐步扩大增值税实施的范围,尽快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改变企业所得税按行政隶属关系征收的办法,实行统一征收,按比例分成,促进企业跨行业、跨地区重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实现产业的税收优惠调节多元化,注意运用加速折旧、纳税扣除、税收信贷等间接优惠方式。对需要限制和压缩的产业增加税收抑制力度,通过加成征收、税收附加、征收消费税、投资方向调节税等方式,促使其转产或减产。

(二)整合财政政策资源,促进自主创新链条和谐演进。

1.对有利于增加社会人力资本存量的公共教育活动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完善我国教育财政支持政策,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科学划分各级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的事权职责,尽快建立一个以客观变量为基础、纵横交错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框架;利用税收优惠、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财政机制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教育部门;利用有关财税政策激励企业采用更有利于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投资方案。

2.实施有利于拓展技术自主创新空间的财政科技投入政策。增加财政对科研的直接投入,使科技投入的增长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同步;调整科技三项费用支出结构,支持科研院所启动重大科研计划,强化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攻关,努力培养前沿优势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型创新;通过设立各类科研基金和落实专项经费,支持企业和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体系,支持高新技术园区与科研院所的融合共建,支持行业技术中心、中介组织等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

3.通过制定相应政府采购政策,放大科技自主创新的市场效应,保证研究创新链条的延续。对企业自主研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制定和实施优先购买的政府采购政策,利用政府采购的规模优势和政策导向功能,提高投资研发活动回报率,提升企业自身研发的成本补偿能力和再投资能力,创造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三)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1.改革资源类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将目前矿业企业无偿和有偿取得的双轨制统一改为有偿,建立矿业企业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责任机制,强制规定企业销售收入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矿山的环境恢复、生态补偿以及资源枯竭后的转产。同时,提高目前矿产资源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税费标准。

2.建立一个明晰的污染治理机制。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的责任,明确企业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责任。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研究提高排污费的征收标准,使企业从生产理念、工艺设计、产品设计上走循环之路。

3.继续调整并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包括企业利用“三废”等取得的收入给予适当的减免税优惠;对企业用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给予投资抵免税的优惠政策;控制资源产品的出口,降低乃至取消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

4.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设立清洁生产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清洁生产的规划、培训、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冶金、纺织等污染相对严重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的建设。同时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标准制定、资源勘察和示范工程等。

(四)发挥财政政策功能,统筹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强欠发达地区的自我保障能力。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如增加扶助贫困人口、农民工转移培训、九年义务教育补助、社会保障费补助等方面的投入,并从项目立项、政策优惠、资金扶持上给予重点倾斜,改善其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环境,逐步增强其自我保障能力。

2.调整财政投资重点,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财政投融资应侧重于投向交通、通讯、能源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投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基础设施,以积累中西部地区竞争力;投向具有发展基础、发展潜力的产业和产业链培育、技术创新和服务等等,以培养中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投向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支持经济转型,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增强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持续发展能力。

3.调整区域税收政策,减弱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趋势。逐步弱化以区域优惠为主的税收政策,清理直至取消对东部名目繁多的税收优惠政策,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尽量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强化;实施熨平经济发展梯度的税收优惠政策,配合以财政贴息、注入资本金、风险投资、贷款担保等方式,对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经济扩张给予更多扶持,驱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合理公平的税费环境,避免市场封锁和资源竞争等区域摩擦,鼓励区域间横向经济联合发展。

4.调整转移支付政策,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合并简化现行的多种转移支付形式,实行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以“因素法”为依据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保证中西部地区享有均衡的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省份之间或地域之间横向转移支付的政策措施,实现东部对中西部地区的横向财政援助。

(五)完善财政政策手段,实现人民福祉和谐增进。

1.建立良好的收入分配机制。支持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工资制度,清理各类不合理的津贴和补贴,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特许经营权制度,征收特许经营权收入,将垄断收益纳入财政收入,有效调节因行业性质导致的行业收入差距;健全有效调节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体系,征收房产税、利息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落实增值税转型,完善资源税,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2.实行向民生倾斜的财政援助政策。本着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增进福利的基本目标,使财政支出向社会事业倾斜,特别是向当前十分薄弱的领域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三农”等方面倾斜,如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力度支持“三农”;促进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的解决;支持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增加公共教育的投入,为公民提供平等致富、公平竞争的机会等等。

3.完善财政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实施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刺激服务业和民营企业发展,促进其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增加经济发展的就业弹性;加大对就业再就业的支持力度,继续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

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篇2

从20多年的财政实践看,我国倚重的“反周期”财政政策,对抑制经济波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变化,原有政策惯性对历史路径的依赖开始受到冲击,政策所产生的沉淀成本对经济与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趋明显。必须抓住新时期财政发展的重要转机,进行财政政策目标层次、选择视野、运用艺术的积极调整和完善,以实现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式”发展。

(一)财政政策目标层次需要提升,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潜力。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轨以来情况较为复杂、决策较为艰难的时期,经济运行中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背离程度不断拉大,不均衡、不和谐等因素潜伏的风险,将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使得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出现严重分歧,政策取向再次受到严峻考验。突破财政政策的现有目标层面并使之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成为抉择财政政策取向的关键所在。从长远发展来看,财政政策的目标不能拘泥于平抑经济波动的短期效应层面,而应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关注于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和均衡性,通过大力支持研究与开发,促进人力资本开发和积累、增加公共投资、增强适应开放经济的主动性,既提高社会发展的和谐水平,又改进经济发展的速率和效率。

(二)财政政策选择视野需要拓展,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

在当前财政政策实践中,政策选择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临时应急措施多,长期制度建设少;单一、僵化的措施使用多,多元、高效的工具集合少;原则与抽象概念多,可操作、有实效的内容少。特别是在宏观调控中多次运用政府主导型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容易破坏稳定的市场预期和社会和谐,导致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关财政政策的选择多延续计划经济体制,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又往往习惯于运用行政性的投资扩张来刺激经济。因此,需要拓展财政政策选择视野,在改革中逐步丰富和发展财政政策手段,不断完善和创新其实现方式,在政策制定和操作上降低“随机性”而增强规则性、强调“协同性”而淡化“依赖性”、注重“丰富性”而避免“单调性”。

(三)财政政策运用艺术需要锤炼,以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的既有成果。

目前我国财政政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机制僵滞、运转不灵的问题,这在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以及时机选择、力度把握等方面表现较突出,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轨道。有必要对财政政策运用艺术进一步锤炼。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持续推进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须建立灵活有效的财政政策运行机制,缩短决策时滞,改善并提高财政政策的效率和实施效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整次数多、幅度小、时滞短、过程稳的模式,适时适度微调,不断巩固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二、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路径选择

(一)运用财税政策,驱动产业结构整合协调。

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要求,进行倾斜性投资,增加对农业、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基础产业及基础设施投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支柱型产业,支持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优先增加基础教育、基础科研、公共卫生、公益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支出,改善投资兴业和居民生活的环境;支持衰退产业加快退出的步伐。

2.强化财政投资导向,放大市场主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效应。财政通过贴息、加速折旧等方式,调整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引导社会资本的合理投向,扶持在行业和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的重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正确处理有效竞争与规模经济的矛盾,鼓励中小型企业发展;适时调整财政政策,积极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源在三大产业中合理配置。

3.实现税收优惠由区域倾斜向产业倾斜转变,充分贯彻国家产业政策。逐步扩大增值税实施的范围,尽快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改变企业所得税按行政隶属关系征收的办法,实行统一征收,按比例分成,促进企业跨行业、跨地区重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实现产业的税收优惠调节多元化,注意运用加速折旧、纳税扣除、税收信贷等间接优惠方式。对需要限制和压缩的产业增加税收抑制力度,通过加成征收、税收附加、征收消费税、投资方向调节税等方式,促使其转产或减产。

(二)整合财政政策资源,促进自主创新链条和谐演进。

1.对有利于增加社会人力资本存量的公共教育活动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完善我国教育财政支持政策,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科学划分各级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的事权职责,尽快建立一个以客观变量为基础、纵横交错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框架;利用税收优惠、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财政机制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教育部门;利用有关财税政策激励企业采用更有利于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投资方案。

2.实施有利于拓展技术自主创新空间的财政科技投入政策。增加财政对科研的直接投入,使科技投入的增长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同步;调整科技三项费用支出结构,支持科研院所启动重大科研计划,强化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攻关,努力培养前沿优势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型创新;通过设立各类科研基金和落实专项经费,支持企业和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体系,支持高新技术园区与科研院所的融合共建,支持行业技术中心、中介组织等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

3.通过制定相应政府采购政策,放大科技自主创新的市场效应,保证研究创新链条的延续。对企业自主研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制定和实施优先购买的政府采购政策,利用政府采购的规模优势和政策导向功能,提高投资研发活动回报率,提升企业自身研发的成本补偿能力和再投资能力,创造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三)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1.改革资源类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将目前矿业企业无偿和有偿取得的双轨制统一改为有偿,建立矿业企业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责任机制,强制规定企业销售收入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矿山的环境恢复、生态补偿以及资源枯竭后的转产。同时,提高目前矿产资源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税费标准。

2.建立一个明晰的污染治理机制。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的责任,明确企业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责任。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研究提高排污费的征收标准,使企业从生产理念、工艺设计、产品设计上走循环之路。

3.继续调整并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包括企业利用“三废”等取得的收入给予适当的减免税优惠;对企业用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给予投资抵免税的优惠政策;控制资源产品的出口,降低乃至取消部分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

4.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设立清洁生产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清洁生产的规划、培训、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冶金、纺织等污染相对严重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的建设。同时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标准制定、资源勘察和示范工程等。

(四)发挥财政政策功能,统筹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强欠发达地区的自我保障能力。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如增加扶助贫困人口、农民工转移培训、九年义务教育补助、社会保障费补助等方面的投入,并从项目立项、政策优惠、资金扶持上给予重点倾斜,改善其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环境,逐步增强其自我保障能力。

2.调整财政投资重点,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财政投融资应侧重于投向交通、通讯、能源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投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基础设施,以积累中西部地区竞争力;投向具有发展基础、发展潜力的产业和产业链培育、技术创新和服务等等,以培养中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投向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支持经济转型,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增强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持续发展能力。

3.调整区域税收政策,减弱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趋势。逐步弱化以区域优惠为主的税收政策,清理直至取消对东部名目繁多的税收优惠政策,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尽量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强化;实施熨平经济发展梯度的税收优惠政策,配合以财政贴息、注入资本金、风险投资、贷款担保等方式,对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经济扩张给予更多扶持,驱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合理公平的税费环境,避免市场封锁和资源竞争等区域摩擦,鼓励区域间横向经济联合发展。

4.调整转移支付政策,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合并简化现行的多种转移支付形式,实行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横向转移支付为辅,以“因素法”为依据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保证中西部地区享有均衡的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省份之间或地域之间横向转移支付的政策措施,实现东部对中西部地区的横向财政援助。

(五)完善财政政策手段,实现人民福祉和谐增进。

1.建立良好的收入分配机制。支持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工资制度,清理各类不合理的津贴和补贴,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特许经营权制度,征收特许经营权收入,将垄断收益纳入财政收入,有效调节因行业性质导致的行业收入差距;健全有效调节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体系,征收房产税、利息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落实增值税转型,完善资源税,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2.实行向民生倾斜的财政援助政策。本着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增进福利的基本目标,使财政支出向社会事业倾斜,特别是向当前十分薄弱的领域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三农”等方面倾斜,如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力度支持“三农”;促进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的解决;支持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增加公共教育的投入,为公民提供平等致富、公平竞争的机会等等。

3.完善财政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实施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刺激服务业和民营企业发展,促进其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增加经济发展的就业弹性;加大对就业再就业的支持力度,继续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

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篇3

摘 要 相机抉择是财政手段调控经济运行的灵魂。一直以来,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实施在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成功实现财政政策的转型,特别是在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方面成效明显,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值得我们去梳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今后更好地运用财政税收手段优化国民经济运行环境奠定现实基础。

关键词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效应综述 评析

一、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实施环境决定其政策作用方向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保持本国经济的稳定增长、适应宏观形势的变化,采取改变财政支出水平、调节税收等措施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一套经济政策,主要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在我国分别称为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认为,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实施应当“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在经济低迷、需求不足,出现衰退与萧条时,采取刺激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措施,在需求旺盛、经济繁荣时期,应当采取抑制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措施。我国各项财政政策,也是基于此观点,相机抉择,适时进行调整并成功实现了一种政政策向另一种财政政策的转变。

(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实施有效熨平了经济大幅度波动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在体制改革等因素的作用下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与此同时投资需求过度扩张、通货膨胀加剧,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日趋紧张。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确定了实行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基调。1993年―1997年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地反周期调节效果,不仅有效治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避免了经济发展中的“急刹车”现象,而且在消除经济剧烈波动的同时,保持住了经济的平稳增长。金人庆(2006)认为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现了反周期调节的预期目标,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朱建设(2007)通过对1993年―1997年我国财政支出与GDP的增减变化进行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检验得出结论,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是显著地;张通(2009)认为,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避免了“大起大落”的不良循环。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实施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负面效应。长期紧缩性政策的实施,使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消费意愿低迷,同时,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得供过于求的比重不断提高,投资需求增长乏力,物价水平持续走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趋势。贾康(2003)认为,1993年―1997年适度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力度有些过大,通货膨胀是抑制了,但也为以后国内需求不足埋下了伏笔,致使1997年以后不得不进行又一次的调整。

(二)以扩张性政策手段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效扭转经济衰退趋势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1998年至2004年,一是2008下半年至今。1997年7月泰国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冲击,长期重复建设带来的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在国际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和国内市场约束双重因素的作用下突出地显现出来。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我国政府果断地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而2008年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主要是在物价快速上涨的压力下,“防过热、防通胀”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加之2008年上半年,我国先后遭遇了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以及愈演愈烈的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滑。在国际、国内各项经¬济指数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下,2008年11月5日,我国再度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

1998年―2004年六年间连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效果是明显的,它在有效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还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并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刘汉屏(2002)认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在抵御东南亚金融危机、扩大投资、刺激消费、鼓励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吕炜(2004)认为在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我国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是很明显的,其主要作用在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制度变革不足所产生的增长缺口;解保华、李彬联(2009)认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实现了民间投资1999年-2007年间年均19.5%的高速增长,有效地遏制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颓势。而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效果不是很理想,它的实施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陈共(2003)认为,不断扩大的国债规模,虽然对我国财政近期来说不存在大的风险,但情况不容乐观;项俊波(2008)认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我国投资消费失衡的体制性根源。

2008年下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减缓了经济的衰退,但是其在对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课题组、国研网宏观经济研究部等(2009)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使得我国的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胡少维(2009)认为,当前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投资的偏好有点过强,财政政策创造持续性、长期性就业岗位的能力较低,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就业压力;段炳德(2009)认为,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对教育培训的投入相对不足,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不详、不细、不透就仓促上马等一些问题。

(三)我国稳健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更灵活体现了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

连续6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促使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但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也亟待改善。面对这种非均衡发展,我国转而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着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努力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在稳健财政政策和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各项经济运行指标波幅明显减小,经济运行继续向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发展。

对于稳健财政政策所产生的效应,国内学者绝大多数都持有肯定的观点。金人庆(2006)认为,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田成川(2006)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对稳健的财政政策的效应进行了评析,认为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经济的内生增长提供了一个健康的、有保障的平台,其调整经济结构的效果也较为突出;张通(2006)认为,稳健财政政策推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并加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而对于稳健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近期国内学界对其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课题组(2008)认为,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的偏松,使得财政收支赤字的压力有所扩大;吴骏(2008)等通过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我国稳健财政政策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使利率上升,抵消了从紧货币政策的效果,也使得外部均衡矛盾更加突出。

二、对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评析及其未来政策取向

作为一项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不论是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它们的实施成效都是明显的,对我国“熨平”历次的经济周期波动,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丰富了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经验,同时也加快了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步伐。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本身并没有问题,之所以会产生负面效应是由于在各项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制度性因素的限制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完善所导致的,在某些方面也归因于我国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经验不足。此外,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实施是政府为了应对当前所面临的经济波动所采取的措施,因此更多的考虑的是短期的利益而往往忽视了长远利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财政政策的不断更迭,从抑制通货膨胀到调控通货紧缩再到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循环“怪圈”。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实施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是必要的,而且其发挥作用的空间也是非常大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制度性变革、逐步消除体制,还要保证其实施的连续性、稳定性、科学性和灵活性,以及政策出台的时机选择和切入点选择恰当以及力度的恰当。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并不适宜作为调控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我国财政发展的目标应当向平衡预算财政发展,向公共财政转型,逐步构建与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财政政策体系,不断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建设。此外,我国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实施还必须具有独立性、前瞻性和国际性,在确保财政政策独立实施、不预的基础上,既要充分考虑到我国未来相关财政政策实施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又要紧密关注国际社会的时局变化、风起云涌,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谨慎严防由于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不当实施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发生,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吕炜.体制性约束、经济失衡、财政政策――解析1998年以来的中国转轨经济.中国社会科学.2004(2).

[2]项俊波.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测度与分析.管理世界.2008(9).

[3]胡少维.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开放导报.2009(4).

[4]解保华,李彬联.积极财政政策的冷思考.上海经济研究.2009(12).

[5]课题组.推进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9(51).

[6]刘汉屏.时策聚焦――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及可持续研究.中国财政经济.2002.

[7]陈共.积极财政政策及其财政风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金人庆.中国科学发展与财政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9]"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课题组.2009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经济复苏"拐点"下的资本扩张型增长与财政政策微调.经济研究参考.2009(54).

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篇4

1.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1.1稳定性

在中囯的宏观调控和其他政策的支持下,中囯的GDP增长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0%左右,并且长期保持稳定的趋势。但是,随着囯内经济市场投资行为与消费者行为的不平衡加剧,中囯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大幅波动。目前,一些行业受到高价值货款的影响,表现出生产能力小而盲目扩张的矛盾局面,可能导致未来经济市场产品发展问题。与此同时,虽然中囯的绿色生产模式已经做了很长时囘,但许多企业仍然采用高消耗、高污染、高负荷的传统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是不可修复的破坏性影响,不利于中囯经济的可持续了健康发展。因此,囯家必须进一步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加以调控。

1.2公平性

经济发展既要兼顾发展水平也要兼顾社会公平,公平性是中囯经济健康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中囯正致力于通过政策支持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例如对低收入预期居民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育扶持等多项社会保障服务。但与此同时,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内部控制,内部员工和工人无法充分享受到中囯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整个囯家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1.3不平衡性

政府投资是中囯实施的诸多财政政策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政府干预市场过度或投资过度可能导致社会投资和私人投资能力将被削弱,市场竞争环境相对紧张,将导致恶性竞争和高市场准入门槛,不利于中囯经济的均衡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公民收入的不平衡等也会影响到囯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影响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2.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2.1相互促进

财政政策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保障措施和基本发展方向指引。同时,经济发展一旦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内在动力后,财政政策自然会为了更好的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而进一步完善。而且,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是多领域和多层面的,对财政政策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促使财政政策制定的更加科学合理,促使财政政策更加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2.2相互依存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这是中囯走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因此,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经济发展离不开财政政策,另一方面,财政政策也离不开经济发展,脱离了经济发展谈财政政策就是空谈,脱离了财政政策谈经济发展就是纸上谈兵。财政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经济发展是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使命。

3.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1制定基本的财政政策阶段

在起草财政政策的初始阶段,通过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具体、完整的评估,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之囘的关系,财政政策将以微妙的方式影响囯家经济的未来发展。同时,财政政策可以在整体经济发展中取得良好的开端,并尽一切可能避免囯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许多无}'去控制的局面。

3.2财政政策的实施阶段

囯家颁布的所有财政政策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实施阶段,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文字形式的法律法规逐渐成为具体的经济,财政政策逐渐成为市场调控的手段和经济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经济市场的内部调节和政府的第二个作用是实现囯内市场经济的稳定、快速和良好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均衡和较快发展水平。

3.3改善财政政策阶段

由于制定和实施的所有财政政策,都会有不可避免的漏洞和弊端,财政政策实和完善。目前,中囯的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发展势头稳中向好。因此,有关部门在修改完善财政政策的过程中阻碍经济监管是不明智的,不建议采取“稀缺”措施,应制定更加优化的,具有前瞻性的财政政策,使得市场经济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

4.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

4.1财政政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落后的中囯西北地区,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在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财政政策,在其正确指引下,积累新的发展力量,不断促进经济发展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北上广深等地区实施的财政政策比西北地区的财政政策更加系统性更加灵活性,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模范带动作用。目前,北上广深作为囯际大都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世界上一些发达地区。财政政策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使得我囯的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区域均衡发展。

4.2财政政策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近年来,中囯的经济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丝绸之路”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一带一路”沿线的64个囯家的经济领域都得到了深入合作和长远发展。中囯财政政策的稳步发展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推动力和重要保证,为了维护中囯和其他囯家的经济利益,随着中囯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中囯经济”将成为一个不可低估的强大新生力量。财政政策不仅会影响中囯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世界的经济发展。

5结语

总之,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深远的,多方面的,包括影响中囯囯内经济的发展和影响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考虑到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中囯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可通过制定并完善技术创新投资、企业补贴、减税等相关财政政策,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调整市场供给和消费需求,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实现中囯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注释:

[1]耿凯我囯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问题[J]现代经济

[2]刘飞论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D]辽宁大学,2011(8)

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篇5

摘要: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风险也逐渐凸现出来。在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同时,应积极有效地防范财政政策的风险:一是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上要从片面追求年度经济增长转移到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上来;二是对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必须注意协调配合,同时要注意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及经济制度的密切配合,并处理好财政政策与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

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深层次原因分析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和损害了亚洲各国经济,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了对内启动内需、对外扩大出口的宏观政策组合,消除外部冲击可能带来的各种连锁反应,积极财政政策是其中最重要并且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

但是,从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看,这些政策的出台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其次。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由追求以人均GDP增长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增长转变到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由强调效率优先的市场化改革转变为同样重视社会保障和公平。再次,我国已经进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重视法治和规则,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改善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就要求我国的财政体制和收支结构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有效率的改革,以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简单看作是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更是一项结构性的财政政策。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一项应急措施,是为了化解外部冲击,扩大内需和支持出口,确保经济增长的短期扩张性措施: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项短期扩张性措施,而是包括了更多和更重要的中长期内容;它不仅是一项总量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结构性政策。

(一)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政策和结构性政策的组合

在规范的经济理论中,有几点是既定的:一是给定了比较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结构和技术问题只在中长期才发生变化。在这些条件下,以解决总有效需求不足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减税等,来刺激需求并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界定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就不能把它简单看作是规范济理论中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作用也不是简单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要真正使财政政策有效,就必须有结构性政策的配合。

(二)积极财政政策包含公共财政的体制改革

在一般意义上,财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宏观经济调节的职能。即反周期政策。这种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使用,而且受财政纪律和政策规则的约束。二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即提供市场不能提供或提供数量不足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是社会公平职能。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收入再分配等政策手段来调节地区和个人的收入差距。四是激励和引导职能。通过财政支出和税制激励调节微观主体(企业)的行为,从而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向及效率。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一)政策的阶段性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

(二)政策的定向性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

(三)政策的复合性

扩大内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就其自身而言,没有局限于扩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这一个方面,而是以扩大需求为主旨,注重多项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政策复合性。

四、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

(一)几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赤字率和债务率不断增加。我国几年来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导致各项反映财政状况指标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已经由1997年的1.18%上升到2002年的3.03%:债务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8.16%上升到2002年的18.2%。

(二)欧盟《马约》确定的赤字率和债务率标准不是公认的国际警戒线。赤字率和债务率并不是判断财政风险的唯一标准,要结合具体国情主要是经济增长和利息支出进行综合考虑。

(三)中国财政短期内风险不大,但长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确有财政风险。按照前面的分析,虽然几年来财政支出迅速增长。赤字率和债务率上升较快,但由于同期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也较快,目前财政风险并不大。但如果从中长期看。中国财政风险有累计增加的可能性。首先,由于大规模增加税收的条件并不具备,未来财政收入基本只能保持在略高于经济增长的水平上。其次。由于中长期内仍需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结构性职能要求财政支出规模不能减少。支出压力较大。

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篇6

关键词: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政策风险;决策风险;执行风险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1993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不但没有改变,反而进一步加剧。中央政府针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数年下降的严酷现实,为抑制这一趋势,并相应带动经济增长速度的回升,及时改变了1998年年初所制定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近3年来,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确实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积极财政政策风险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如何在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同时,有效地防范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既是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财政专家、学者们正在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从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集中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所可能发生的国债风险方面,很少关注积极财政政策本身所可能发生的风险,这种研究是片面的,本文将集中研究积极财政政策本身的风险问题,对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含义、表现、成因及风险的防范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积极财政政策风险实证分析

积极财政政策风险是指积极财政政策的预期目标不能实现或失败的可能性。其风险的表现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策决策风险,二是政策执行风险。这说明积极财政政策风险不是局限于某一个环节,而是贯穿于政策的全过程。一般而言,导致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财政政策目标确定方面的偏差。确定的政策目标严重脱离实际,或财政政策目标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脱节,或财政政策目标本身的模糊性,都会带来相应的政策风险。(2)在财政政策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和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3)财政政策决策者和执行者的水平和能力也影响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程度。(4)财政政策工具选择上的失当,且政策工具之间缺乏有机配合。(5)财政政策严重滞后,没有随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6)财政政策作用的力度过大或过小。(7)在财政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特定利益集团的阻挠或政策执行者对政策理解上的偏差。

以上只是从纯理论的角度对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含义、表现及成因进行了抽象分析,对中国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分析不能停留于此,而必须密切联系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实践来具体进行分析。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财政部关于增发国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今年中央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决定由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决不搞一般性工业项目。根据这一原则,当年安排的国债资金项目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铁路、公路、电信和一些重要机场建设;城市环保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500亿斤仓容的国家储备粮库;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工程、城市电网改造;增加公检法及司法设施建设投资;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其资本金;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和进口设备税收政策。1999年,中央政府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和鼓励出口,决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政策措施的运用方面,既向银行增发国债用以扩大投资,又增加居民收入以促进消费;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又支持企业技术改造。2000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发行1000亿元长期国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60%以上的国债投资用于中西部地区;二是继续贯彻落实1999年出台的调整收入分配的各项政策措施,保障城镇居民的收入稳定增长;三是进一步应用税收等手段,鼓励投资、促进消费、增加出口。根据中央的精神,在2001年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主要的政策措施包括继续追加现有国债资金项目的投资,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力度,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

从近3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来看,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1998年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2000年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中国官方估算)。2000年GDP增长速度8%,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这表明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已出现了走向良性循环的重要转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尽管2000年国民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我国的经济竞争力还比较弱;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消费需求增长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还没有根本转变,企业经济效率没有明显的提高,不少企业经营十分困难,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农业发展基础不牢,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缺乏坚实的基础。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政策的作用效果同我们的预期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差,这说明积极财政政策在其决策及实施过程中客观上仍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导致政策风险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就积极财政政策的目标而言,集中在拉动经济的年度增长上,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关注不够。其次,在分析经济增长速度连年下滑的原因时,认为是内需不足造成的,因而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着力点只是放在扩大内需上,而对社会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再次,在政策工具的选择方面,主要是通过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来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其他政策工具很少使用,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之间缺乏有机配合。第四,在2000年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开始回升的情况下,我国财政政策的重点仍然放在扩大需求上,而没有适时地进行战略上的转移,财政政策显得严重滞后。第五,在处理财政政策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关系方面,片面强调前者的作用,而忽视后者的作用,没有摆正财政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致使财政政策的力度偏大,财政风险尤其是国债风险进一步加大。第六,积极财政政策没有体现其应有的公平性,而是过于向国有经济倾斜,对其他所有制经济存在明显的歧视,尤其是在财政投入方面。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不利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第七,由于层层截留、挪用,据估计,约有20%的国债资金不能到位,致使通过国债投资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大打折扣。

二、防范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基本对策

1.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的确定上,必须从片面追求年度经济增长转移到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来。作为我国的最高决策层,在制定财政政策目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确保年度或任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而应将重心放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只有这样,我国的国民经济才能真正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有保证。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既包括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也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城乡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生态环境的好转等。

2.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应该从拉动需求转移到改善供给上来。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初期,针对需求严重不足的严酷现实,财政政策作用的侧重点放在拉动需求方面,这样做简单、容易操作,而且见效快,因而是无可厚非的。到了200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投资品及消费品价格开始止跌回升,这说明我国的需求管理政策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尽管有效需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转移到有效供给上来了。经过3年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偿债率、债务依存度都已接近或超过警戒线,虽然负债率还较低,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相对低下,因而以西方发达国家及欧盟成员国所确定的警戒线标准来说明我国的国债发行还有较大的空间,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应控制在20%以内为宜,最多不得超过30%,否则有发生财政危机的危险。由此可见,以扩大国债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为主要内容的旨在拉动需求增长的财政政策已没有多大的回旋余地。单一的需求管理政策只能解决短期的经济增长问题,不可能解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要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应放到改善供给、增加有效供给上来。要通过财政政策的作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使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和城乡经济结构逐步合理化,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有机协调起来。

3.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及政策的重心发生转移的情况下,对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在国债方面,虽然维持一定数量的国债发行是必要的,但国债发行规模要加以严格控制,国债增长速度应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国债风险程度能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国债资金的运用应仅限于具有经济效益的领域,并重点投向基础产业及基础设施,以及企业技术改造和信息产业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国债资金向这些领域的投入不是包办或垄断,而是重在发挥其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作用。国债资金应退出纳消费性领域,有关社会保障事务应通过税收等无偿性收入来解决。在国债资金投资结构上,要逐步加大新兴产业及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充分发挥国债投资的“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拉动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要加大对国债投资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国债资金的到位,提高其使用效益。在利用国债投资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力度的过程中,投资的重点应放在西部地区的基础工业及基础设施方面,优化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并使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其次,要充分发挥财政贴息的杠杆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财政投资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和对社会投资实施调控,这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财政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日趋下降、国债风险加大的情况下,面对中长期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巨大的投资资金需要,财政的直接投资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当前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财政贴息支持政策性融资,变直接投入为间接拉动与引导。目前要扩大财政贴息的资金规模,使之成为加强供给管理的有效工具。再次,要通过税制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刺激民间投资。要废除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变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并相应调低其基本税率,取消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分;统一企业所得税,给内外资企业以公平的税收待遇。取消地区性税收优惠待遇,实行以产业为导向的税收优惠待遇。第四,要切实解决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和乱集资问题,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人民群众及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规范和约束政府本身的行为,切实减轻企业及个人的负担,调动其投资积极性。如在政府收费方面,有关政府收费的立项、收费标准的确定等都必须通过全国人大或省级人大的审批,收费标准的调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省级人大常委会举行听证会。各级政府只是收费的执行者和管理者,无权进行收费的立项、收费标准的确定和调整。

4.正确认识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市场第一、政府第二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只能建立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政府的财政政策只是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和缺陷。因此,对财政政策的作用既不能低估,也不能夸大。在运用财政政策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时,要注意掌握好政策的力度和作用范围,保持财政政策的公共性、公平性和适度性。要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弥补私人经济部门投资的不足,并积极引导其投资方向,而不是排挤私人经济部门投资,同其在经济领域争利。作为财政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要注重提高决策水平和执行水平,及时收集和掌握经济发展信息,减少和避免政策决策和政策执行的盲目性。

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篇7

关键词:经济发展;财政与金融政策;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01

财政与金融政策对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各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财政与金融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我国财政和金融政策务必要保证资源优化配置为前提,优化现有的社会生产力,大力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要通过实施一系列积极有效的财政与金融对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下面将对我国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与金融对策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财政与金融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简而言之就是指体制化的财政措施,实现国家财政职能。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依据某个阶段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状况指导财政分配活动,以及平衡各级财政分配关系的准则性政策,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财政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金融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对货币、利率和汇率水平进行调节,从而影响国家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财政与金融政策体系的都不是单一的存在,分别包含各自的庞大的体系。财政政策分为七个政策内容,包含国家预算政策,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国债政策,投资政策以及补贴和出口政策。金融政策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与金融对策

(一) 转变发展理念,确立清晰的指导思想

我国经济发展初期只是在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没有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当前,促进经济发展务必要将财政金融政策作为出发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要任务,加快步伐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推进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社会。开辟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视人们群众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应该将社会的客观需要和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有效结合,具体表现为充分利用国家财政和金融政策,尽可能大的加大财政投入,使得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是良好的,保证经济市场的公平竞争,使得社会群众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要优先考虑到政府的财政金融的供给能力,做到量力而为,保证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要适应当地政府的实际财政金融能力。

(二)增强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优化和壮大财政金融基础

财政与金融支持经济发展,首要是要改变以往单纯的依靠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采取体制调节和政策指引等财政金融手段,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要将传统的经济的产业转变为具有一定科技含量,附加价值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财政和金融政策要注意渐渐的推出具有一般竞争性的产业,加大力度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财政与金融政策还需要考虑重点扶持国家服务行业,在服务行业中大力发展物流,信息服务以及金融保险等产业。财政与金融政策大力支持农业,对农业产业化生产进行重点扶持,将农业龙头企业与专业组织有效结合,保证优势农产品经济结构得到有效调整,逐步形成优势产业经济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三)财政与金融政策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失衡已经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短期内通过有效的财政与金融政策也难以调整到平衡状态。所以,社会事业的发展对需要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但是在某一个特定时段,政府的财力投入是有一定限制的。财政金融支持社会事业的发展一定要注重着力点的寻找。通过财政金融政策例如,税费优惠,财政补贴,货币政策的运用,积极有效的促进我国非农业产业较快发展,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扩大我国就业市场,保证一定的就业能力。充分有效的发挥财政职能,完善管理体制以及各项社会保证制度,加大社会保证的覆盖率。严格贯彻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保证财政金融支出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有效控制不同层次的人们收入差异的合理性。调整财政金融支出结构,增强财政金融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支持力度,保证社会公共事业积极有效的发展。

三、结语

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财政与金融对策的有效实施,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财政与金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科学合理的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对于国民经济,国家产业机构调整,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尽管我国经济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相信有效的利用国家财政与金融政策一定会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最终使得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看文献:

[1]陈国绪.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财政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6(8).

[2]王京芳,杨艳,李振林.财政促进经济增长转变的对策研究[J].西安,2009(2).

[3]丁宁,程宏伟.资源企业税收结构优化研究文献综述[J].理论探索,2010(6).

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篇8

在市场经济http://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合理配合使用,才能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本人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是国家为了调节总需求变动及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而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具体来说,就是国家利用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同总需求波动、总需求与总供给关系的内在联系,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使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通过这种对比关系调节总需求变动及及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的平衡。财政政策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是国家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政策体系。它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直接性。即财政政策是由国家直接掌握和控制的,国家可以通过它直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和各种活动,这是价格政策、货币政策不具备的。二是强制性。财政政策一般是通过立法形式制定和颁布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制定,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执行,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方面。所以,财政政策就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在市场经济下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主要取决于财政政策的适当运用。财政政策运用得恰当,就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财政政策运用不当,就会引起经济的失衡和波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调节经济的运行。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财政政策的内容,而且增加了财政政策运用的难度。货币政策是国家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相应措施。也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货币政策是由国家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传导等内容。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调节经济的宏观政策和经济工具。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共同点和统一性,但也有一定的区别。两者的统一性在于:第一,这两大政策的调控目标是统一的,都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第二,两者都是需求管理政策;第三,从经济运行的统一性来看,财政、信贷和货币发行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方面的变化,最终会引起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所以,如果这两个政策目标不统一协调,就会形成政策效应相悖,造成宏观经济运行失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和总共给进行调节,但二者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并且它们的作用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它们的不同点是:第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及调节范围不同。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是税种、税率、预算收支、公债、财政补贴、财政贴息等。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贷款限额、存贷款利率、汇率等。财政政策的调节范围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而且包括非经济领域。货币政策的调节范围基本上限于经济领域,其它领域居于次要地位;第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分配所起的作用不同。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所以,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形成。当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体确定下来,财政收支的规模也大体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及个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也就大体确定了。银行是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分配的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信贷资金是以有偿的方式集中使用的,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进行余缺调剂。这就决定了银行信贷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形成;第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需求调节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来看,包括社会消费和个人消费。社会消费需求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财政在社会消费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果财政在支出中对社会消费性支出进行适当压缩,就会减少社会集团的购买力,社会消费需求的紧缩就可立竿见影。但是,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就无能为力。财政、信贷两方面影响消费需求的形成。财政通过个人

转贴于 http://

所得税制度直接影响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而银行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只是间接影响。由于居民的储蓄存款可以随时提取,导致银行对个人消费需http://求的形成弱于财政。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虽然财政和银行都向社会再生产供应资金,但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固定资产的投资主要由财政承承担,流动资金投资主要由银行供应。随着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不断扩大,银行也发放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但银行重点是供应流动资金。所以,财政对形成投资需求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对形成投资需求的作用主要是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第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扩大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不同。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唯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银行信贷。所以,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需要通过信贷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如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时,银行压缩或扩大信贷规模,完全可以抵消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只有,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时,银行也同时扩大或收缩信贷规模,财政才会发挥其扩张或紧缩的作用。从而可以说,银行信贷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第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同。由于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从确定到实施,过程比较复杂,决策时滞较长;而货币政策可以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决策时滞较短。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滞后,由有关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所以,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长。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要优于货币政策。这主要是由于财政政策工具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能使经济活动发生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这些方面的作用不同,所以财政政策要与货币政策配合运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否则,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政策之间就会发生摩擦和碰撞,彼此抵消作用,从而减弱了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效应和力度,这就难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预期目标。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就是各种类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即膨胀性(松的)、紧缩性(紧的)和中性三种类型的不同组合。一般情况下,当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时,就要采取松的政策措施,扩大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就要采取紧的政策措施,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至于到底是要采取何种政策搭配,主要决定于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及其要达到的政策目标。

(一)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即“双松”政策。这种配合形式适用于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但如果配合不好,或放松幅度不适当,会导致通货膨胀。

(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即“双紧”政策。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抑制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适用于严重通货膨胀时期。但如果控制力度过大,就会导致经济衰退、失业人数增加。

(三)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这种政策配合适用于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但消费偏旺而投资不足时。可以抑制通货膨胀,同时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

上一篇:突发事件处置的核心范文 下一篇: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