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规范化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4:35

城市管理规范化

城市管理规范化篇1

一、完善公交站台布点方案、确立普通公交站台、招呼站、港湾式站台等的具置

(一)集民间资金建设公交站台40座,其中式公交站台16座、非港湾式公交站台24座,分别为:干道沿线8座港湾式公交站台;天星大道段4座港湾式公交站台;同心路4座港湾式公交站台;共计24座非港湾式公交站台。

(二)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的质量、外观要求建设,公交站台建成后实行出让广告经营权,经投资与收入核算,建议投资者无偿使用15年,在其经营期限内,由投资方负责站台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并承担所产生的全部费用,投资方在站台使用期限内行驶公交站台广告招商使用权,其产权归县公共汽车管理站所有。

二、完善道路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建设和管理意见

(一)原则

已建各类城市地下管线,实行“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原则;新建各类管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有偿使用”原则。

(二)范围

地下管线包括县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高压和低压输配电线路、通信线路、广播和有线电视网络、自来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燃气管道、工业用输送管道。

(三)建设程序

1、县规划局应加强规划统筹,对新建道路及其地下管线实施统一规划管理。各管线建设单位应编制各自的管线专项规划,报送县规划局审核,纳入全县统一管理范围。新建各类地下管线由县规划局统一审批规划方案,业主单位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部门设计。

2、管线施工图纸需经有资质的审图机构审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报县住建局备案。各管线在道路断面中的管位原则上应按照县规划局要求布置。

3、各管线建设部门应拟定年度建设计划,并在年初向县规划局、县建设局申报建设项目及具体内容。在城市道路新建、改建、扩建过程中,需要建设地下管线的各建设主体应取得县规划局批准的地下管线红线图等相关文件。若对原有管线进行改建、扩建的,应编制相关的实施方案和计划,并办理规划和道路开挖审批手续,签订管线管理合同(明确管线应符合城市规划管理)。单项工程造价大于30万元的,应按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

(四)组织实施

l、对原有管线的改、扩建工程由所有权单位负责实施,并按城市管理规定办理规划许可、开挖许可、施工许可等手续。

2、各建设单位应把好质量关,按照工程建设相关规定委托监理单位进行监管,并及时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隐蔽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质量监督部门和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和管理。

3、管线竣工后应按规定实行验收备案制度,除五方责任主体外,县规划、住建、执法、公用事业等部门应参与验收。

4、各管线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完成详细、准确的竣工图,并在县城建档案馆备案.以确保在今后道路扩建、改建时查阅。

(五)有偿使用

城市管理规范化篇2

一、形势背景

城市管理的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城市秩序和优美的城市环境,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以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为出发点,以城市管理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为归宿点,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行政执法体制,从而达到执法的最佳效果。但从整体来看,城市管理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执法是“下游”,是出现问题后的处置。执法是最后一步,规划合理性、科学性、便利性,更为关键。

做为我市首批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单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多年来,我区在城市管理方面亮点频现,并曾多次在全市推广。

二、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居民对城市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任务越来越重,就要求执法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需进一步增强人性化管理意识,建设人民满意城管。

2014年,我市为积极破题行政执法困局,经过多年的积极摸索试点,通过了《天津市街道综合执法暂行办法》,我区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权重心下移到街镇,执法人员一并划转,初步形成“一支队伍管全部”、“一支队伍管到底”的模式。

三、发现问题

尽管全区的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还要清醒看到目前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尚不健全

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观念;仍存在突击式、运动式的管理模式;仍缺乏对城市管理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对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仍然不足;很多问题存在整治、回潮、再整治的现象。

(二)城市管理的联动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区城管执法队伍的执法措施还显得十分薄弱,执法手段单一,实际工作中办法不多,无法单独完成复杂的执法任务;而来自公安、交通等职能部门的辅助力量不足,造成权责不均衡,仍存在“有权管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的不和谐现象;还未形成管理合力。

(三)居民的法治意识比较薄弱

居民自我法律意识欠缺,违法后还蛮不讲理的现象较为严重,从整体来看,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普遍不强,客观上加剧了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四)基层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作为城市管理“主力军”,城管执法人员职责多、任务重、标准高,且城市管理工作反复性强,反复清、清反复,队员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时间一长,就会对工作缺乏信心,影响工作效果。

四、原因分析

城管执法是城市管理的一种行政措施,是城市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城市管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作为直接面向来百姓的基层执法人员,其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群众对管理体制的信任评价。当前随着城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传统管理手段与多元化社会中日益复杂管理对象之间的不协调凸显,然而城管执法系统改革、立法进程相对滞后,致使城市管理执法成本较高,城管发展出现困境。

五、工作建议

通过此次主题教育学习内容,根据具体调研情况,就镇街如何开展好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谈几点建议:

(一)发挥镇街主体作用,强化属地管理,避免推诿扯皮

应该说镇街在行政执法上,有先天优势和特有的资源。城管执法、公安、工商、卫生、民政、劳动等部门日常工作都归街镇管理,这样能发挥很大作用。街镇辐射半径大、反应速度快,发现问题后,相关职能部门就可以赶到现场,当即叫停正在进行的违法行为。这样就是扬长避短,发挥街镇先天具有的管理优势,强化社会管理职能。推进街镇综合执法,从而彻底解决“有权管的看不见、看得见的无权管”的行政综合执法困局;同时有效避免对于一些执法成本高、执法风险大或是执法部门认为“无利可图”在各部门之间容易相互推诿、扯皮,导致形成管理“真空”、执法“空白”的情况;此外,还可以解决各部门之间执法力量分散,缺少统一协调,不能形成合力的问题。

(二)镇街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工作要打造“为民、便民”的品牌,提高居民参与意识

街镇工作政策性强,管理事项多,覆盖面大,与百姓群众联系紧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属地”成为了落实责任的主要途径。据统计,当前群众对城市管理问题的投诉举报中,有大部分的问题发生在社区、村居,如违章建筑、圈占绿地、占路经营等。但目前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群众参与度非常普遍不高,社区、村居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一些城乡结合部甚至成了城市管理的空白地带。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一线人员有限,存在“裁判员多,运动员少”的局面。二是基层城市管理问题主要依赖群众反映,缺少主动发现。社区、村居委会还缺乏与城管执法单位等专业部门的有效沟通协作。为了加强管理建议在有条件的社区、村居,设立城市管理工作站,做为行政综合执法权重心下移的重要举措,执法人员主动贴近群众,转变工作理念,将管理服务关口前移,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居民一些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管理服务重心下移、主动服务拉近与社区居民的关系,赢得居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将60%的精力用在服务,30%用在管理,剩下的10%才是执法。关键是搞好服务,将基层事物纳入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建立良好的秩序氛围,促进大家自觉守法,实现了居民与镇街互动合作双赢的目的。

(三)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自身综合素质,铸就文明之师

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行政综合执法事业的发展。当前锻铸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训练有素、服务至上、和谐共进”的文明执法之师是迫切需要。镇街要进一步加强对一线执法人员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致力完善公开、透明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执法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量化考核机制。一要加强基层建设,通过抓学习、讲团结、严作风、求自律,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二要加强教育培训,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有效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三要培育严明的执法文化,践行文明执法操守,激发团队活力,建树精英形象,迈向和谐共进,旨在培养锻炼“文明、高效、规范、守纪”的执法队伍。

(四)强化城市管理意识,完善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我区城市市容环境管理水平

镇街可在原则指导下,继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数字化管理新格局,即实施由区政府为指导,以镇(街)为主体,村(居)为基础,建立分工科学、责权明确、务实高效、运作有序、相互配合、有效监督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按照齐抓共管、密切协同的原则,建立“部门协作,横向覆盖、纵向到底,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的城市管理新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质量,营造良好法治秩序,逐步树立服务型城市管理新形象。同时,设立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对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实施监督;并通过有效途径将执法依据、职权范围、执法程序、执法人员情况及执法检查情况等信息进行公开,开通投诉、举报渠道,接受社会监督。明确工作监督考核制度,结果纳入考核和绩效考评体系。

城市管理规范化篇3

一、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更加顺畅。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管理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为加强城市管理,市委市政府从理顺管理体制着手,于2005年正式成立市城市管理局,至06年9月,各县市先后设立了城市管理局,实现了城市的专业化管理。同时,充分发挥县(市区)、街道、居委会(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明确各自职责,突出各自的管理重点,做到既分工又合作。目前市区基本上形成了“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模式,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无缝隙管理。

在管理机制上逐步推行建管分开、管养分离改革,在环卫保洁、市政设施管护、园林绿化养护等行业实行政府管理职能和养护作业行为分开,政府负责城市全行业宏观管理,具体作业积极推行市场化、专业化道路,对城市户外广告经营、停车位面向社会进行拍卖,管理,面向初会招标,路灯、下水道、部分路段的清扫保洁、绿化管理实行对内承包,余土清运、垃圾运输实行有偿服务。

二、城市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建立。五年来先后制定出台《市城市管理若干规定》、《市城市绿化管理暂行规定》、《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暂行规定》、《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市中心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试行办法》、《城市渣土运输管理办法》、《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等二十余项规范性文件,使城市管理有章可循。在强化行业规范制度的同时,还加强对内部管理、作业标准、督查考核等制度的制定,如:针对作业管理情况出台《督查考核办法》、针对执法情况出台了《支队执法绩效双百分考核实施办法》、《城管支队执法人员行为规范》、《支队六条禁令》等制度。

三、设施水平明显提高。随着凤凰、紫阳大道、南宁、黄岗山、芦林等一大批城市道路和城建设施的先后建成,我市市政设施有了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围绕环保生态工程,我市加快了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目前已有市污水处理厂,市、县垃圾处理厂竣工并投入使用,08年又有5个县(市)要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市政设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至目前,仅市区城区道路总长已达183公里,道路面积342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5平方米,路灯60723盏,供水管长达184.7公里,分别比03年增加43公里,82万平方米,9.2平方米,30800盏,36公里。新增公厕15个,中转站13个,各项指标均排在全省中上游。

四、城市品位不断提升。通过开展创建“园林城市”、“园林小区”、“园林化单位”等活动,我市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高品位小游园、风光带、绿化广场等设施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城市的品位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到目前止,广丰已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市本级、、、县、县、市也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仅05-07年我市就新增绿地60万平方米,新建了春江、三清、旭日、芝山、双塔、惟义、世纪等一大批大型公园,涌现了师院、等59个园林化单位和福达小区、江南人家等16年园林化小区。至2007年,市区园林绿化总面积达824.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8.84%,与03年比较,市区绿化覆盖率从33.59%提升到38.84%,绿地率从29.93%提高到34.25%,人均绿地从7.01平方米提升为8.9平方米。

五、城市管理有序加强。城市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由多头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由粗放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由单项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城建监察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城市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各地不断创新城管工作方式,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执法管理过程中。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取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清理整顿城市交通秩序取得进展,理顺了管理体制,加大了非法营运打击力度。城市市容市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背街小巷改造成效明显,出门难、如厕难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城管支队和市自来水公司等多家单位部门荣获建设部、省“先进单位、先进集体”称号。

六、违章建筑得到了有效控制。针对违章建筑违反城市规划、破坏城市管理、影响城市发展这一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我市各地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予以打击、强拆,特别是近两年来,打击力度更大,打击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如市以整治土地非法交易、违法违规建设为重点的清理整治活动,通过多个部门联合,有效的遏制了违章建筑的产生;市本级则建立了城管支队派驻街道和拆除违章市区两级联动执法机制,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强拆,仅06、07就拆除违章建设面积9万平方米,极大的维护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

七、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观。各地以创建为契机,加大了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首先治乱促齐。一是清理取缔出店经营,实行归行入市。二是结合城区改造,推行临街建筑五位一体改造。三是采取专门设点专人看管的办法,规范了人行道非机动车、机动车的停放。其次是治脏求净。发挥各级作用,对死角垃圾进行了彻底整治,建立了严格的垃圾运清制度,实行了“门前三包”责任制,推行“定人、定岗、定职责、定标准、定奖罚”的环卫保洁模式,在市区主干道积极开展了“打造环卫精品街”“示范街”活动,做到了垃圾落地不超过10分钟。第三是治差创美。按照先更新,后统一的程序,拆除和更新了破旧户外广告,对重点路段的店招、店牌进行了统一规范,对封闭的卷闸店门进行了开放化、通透化,通过市场运作清理了城市牛皮癣,对在建工程一律要求围档作业,书写规范的公益宣传语。对城市管理薄弱的里弄小巷、城乡结合部、专业市场强化了管理,采取市区联动的方式把它纳入考核范围。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兄弟市相比,同打造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地区相比还存在不足,城管工作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城市管理体制未能很好理顺,各县职责不统一,与系统外部门职责交叉,协调配合不够。现代管理技术应用不够,信息获取滞后,工作效率低,处理问题被动;管理方式上,过多依赖突击式和运动式管理,效果往往是前治后乱;绩效考核上,缺乏合理的监督评估和激励约束机制,重设施建设、轻维修养护,设施服务周期短,存在着“高标准建设、低水平维护”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些情况,08年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三、下步工作

一、加大城管科技投入,推进城市数字化建设。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建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承载的功能日益增加,完全依据人工的管理手段明显落后。积极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把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相结合,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在城市管理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应用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城市管理由滞后向实时、由粗放到精确、由低效到高效、由被动向主动转变。2008年,市本级要按照建设部要求,统一布局,资源共享,整合市政、园林、环卫等部门资源,建立综合的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利用科技监控手段,对破坏市政公用设施和违反城管法规行为以及城管工作人员在职在岗等情况,实行实时监控,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快速处理问题,切实提高城管工作效率,。

二、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夯实创建园林城市基础。

1、以规划为先导,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调控作用。绿线是城市绿化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各类城市绿化用地范围的控制线,也是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关详细规划和现状地形图中界定各类城市绿化用地的周边线。今年,市本级城市绿化要做好(具体的规划名称)两个专项规划,其它县市也要尽快做好本地绿化系统规划,出台绿线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绿线管理制度,力争做到绿线范围内的用地不得进行非绿化建设,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地,按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要求,做好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性工作。

2、以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快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步伐。一是要在增加绿量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信江、丰溪河和槠溪河水系,结合水环境治理,设置沿河绿地,构筑沿河绿化体系。二是加快城区绿化和城市出入口景观绿化建设。重点实施好紫阳公园、中央公园和五三大道东、中山路、七沙、宏福、三清大道与紫阳大道交汇处街头小游园建设。要合理配置植物,形成多种树、多树种、多品种,乔、灌、草、花各类植物相结合的多样性格局,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城市绿化景观效果。三是要广泛开展园林化单位(小区)创建,实施拆墙透绿工程,推广立体绿化、垂直绿化,构筑庭院绿化体系。

3、以管理为关键,全面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管护水平。一要严格标准,规范园林养护行为。一方面,要尽快出台我市城市绿地养护定额、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技术标准、城市绿地养护管理考核细则等规范性文件,使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另一方面实施机械化作业、标准化作业、网络化管理,规范松土、锄草、施肥、浇水、打药、修剪等作业,提高苗木成活率,保持绿地整洁、美观、雅致,切实提高园林养护水平。二要强化考核,实行精细化管理。要以园林事业改革为契机,逐步推行市场化的绿地管护模式。城区公共绿地养护上实行公开竞争或内部承包,打破垄断格局,激活园林养护作业层面。要健全考核制度,全面推行管护责任制,变粗放型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绿化养护管理水平。要加大考核力度,实行定期和随机检查相结合,将检查的结果同养护管理单位养护经费相挂钩。三要依法治绿,加强园林绿化行业管理。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强化园林绿化管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侵占绿地、破坏绿化的事件。要抓好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园林绿化工程的监管,规范园林绿化建设行业管理。

三、推行“四化”标准,实现城市常态化管理。

“四化”即:“人性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人性化: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把解决居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突破口,真正体现“管理即服务”理念。要倡导平和亲切的执法形象,摒弃执法中冷、横、硬的作风和简单的清理、取缔的工作方法,坚持以理服人、以法服人。对一些难题、顽症,要多从管理上动脑筋,从源头上想办法。既要严格执行法定程序,秉公执法,又要在执法过程中不断推行柔性执法,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与文明执法程度。

规范化:规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文书和执法程序工作是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形象良好的城管执法队伍的基本保障。一是要加强城市管理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尽快使城市的各项管理做到有章可循。二是要做好城管执法文书、执法程序的规范工作。今年城市执法要求做到每个案例、事例都要严格合法,程序规范。三是要提高城管执法规范化水平,提升城管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一方面抓好城管执法硬件设施和整体工作形象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对城管执法窗口、执法装备以及执法场所的外部形象等方面提出规范化要求,力求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一致、焕然一新。另一方面,要抓好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在规范执法文书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案卷评查、执法岗位练兵竞赛、规范自由裁量权等活动,促进和提高全省城管执法质量与水平。

标准化: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求。一是科学界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责任,制定详细行业作业标准和考评细则。二是实施分类管理,对市区主次干道划分为一、二、三类,确定不同的管理标准,并按不同标准采取不同方式,运用不同的力量进行管理。三是建立管理督查考评机制,按照“定点、定人、定时、定类”的内容强化督查考核。

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滞后,势必造成城市管理工作被动,发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为此,我市要尽快建立信息化的现代城市管理手段,要加大办公自动化的配置投入,在确保数据、信息准确的基础上,尽快做好各种城管资料(含影像、图表)和数据的采集、汇总工作,以12319热线为基础,构建好管理与服务的网络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公共资源、社会资源、共建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实现政务信息流转更为快捷,居民办事更为方便,社会沟通更为密切。保证城市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同时,必须在城市管理各相关部门、公共服务企业、市民间逐步建立起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映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建立各种基础数据图表,使量化统计、量化分析、量化评价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科学决策,逐步成为我们的重要工作手段。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城管执法水平。

一是抓学习培训,培养高素质队伍。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人员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管理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完善城管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制度,促进队伍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工作作风工作水平均有大的提高。强化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真正树立见事管事,管理为民的服务意识。

二是抓管理,培养过硬的作风。城管工作的性质要求执法队员必须养成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精神,培养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和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过硬作风。积极推行准军事化管理,用军人的规范、理念、意志、作风和纪律来锻炼队伍。养成整齐划一、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今年是“城管执法素质强化年”,支队要把军训工作贯穿于全年执法工作。

三是抓监督,促进工作方法的提高。建立和完善内部督查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作用,同时,加强外部监督,聘请行政执法监督员,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城市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1、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重点是要加快城市道路和城区大型公用设施的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关注民生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项目的开工建设。通过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市本级要尽快启动吉阳路的新建,庆丰路、丰溪路等城市道路的改建工作,加快对城区桥梁的维修、改造,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制定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优化中心城区垃圾中转站布局,加快垃圾中转站公厕建设。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城乡结合部群众的现实要求结合起来,大力建设各项环卫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实行基础设施改造,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环境卫生状况。今年市本级拟再建5座中转站连体公厕,并在居民区设置相对固定的装潢垃圾集散点,解决装潢垃圾处理难问题。启动垃圾处理厂的使用,确保城区垃圾清运到位。并加强源头管理,市场运作,依法查处,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和泥浆到处倾倒的问题。

3、加大对全市供气、供水管理力度,制定好供气供水安全处置应急预案,确保市民用水、气的安全。启动20万吨水厂新建,积极拓展供水市场,结合取消城区自备水源工作逐步消除供水盲区。要协同区政府做好里弄小巷化粪池堵塞,下水道不畅的摸底和疏通工作,按照主干道——次干道——里弄小巷的过程,逐步规范次干道和里弄小巷的停车占道秩序管理,给市民一个干净卫生、整治有序的生活环境。

六、推行六大机制,实现城市长效管理。

1、完善督查考核机制。进一步修改完善局督查考核办法,逐步建立高效、科学、合理、标准的督查考核机制,建立督查情况定期通报交流例会机制,从而更好发挥督查信息的综合利用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掌握解决检查中问题,有效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深入开展。

2、完善公用事业市场化运作机制。要对市政设施维修、清扫保洁作业、园林绿化养护制定科学的监管办法、质量标准、经费核算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竞争环境,推进管护作业市场化进程。

3、完善对里弄小巷和城乡结合部考核机制。加强与各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理顺权责关系,实现部门联动,取得有关部门的工作支持。协商解决好里弄小巷、城乡结合部脏乱差民生问题,把里弄小巷、城乡结合部卫生、市容管理工作逐步纳入考核范围,并制定出台详细的考核评比方案,确保里弄小巷、城乡结合部卫生、市容有一个大的改变。

4、建立城管系统执法审批联合制。在事项审批过程中,要求系统所有审批事项都必须实行定期联合审批。在执法中则整合系统力量,采取联合执法,一方面避免多重执法,另一方面避免因分散执法造成执法力量不足,发现问题不及时的情况。

5、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市本级今年将围绕城市长效管理进一步加快规范性文件的制定,重点做好《市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意见》、《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市中心城区违法建设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市城市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市征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实施办法》(修订)的申报和出台工作。

城市管理规范化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国际休闲度假岛为目标,以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重点,进一步明晰管理职责,整合城市管理资源,优化城市管理程序,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扩大市民参与面,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城市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城市管理体系,形成“权责明确、范围清晰、任务落实、运转协调、监管到位”的城市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城市基础设施优质、安全、高效运行,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行政执法工作规范,依法管理城市的能力显著增强;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三、基本原则

(一)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原则。推进落实“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工作机制,突出职能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强化乡镇、社区的基层基础地位。

(二)部门主管、综合执法的原则。各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加强许可管理、过程管理、安全管理。建立部门协调沟通机制,开展综合执法。

(三)建管并重、权责统一的原则。坚持规划、建设、管理有机衔接、协调推进,实现权力和责任统一、责任和利益挂钩,形成“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的良好局面。

(四)标本兼治、注重长效的原则。既要抓紧解决当前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及突出问题,又要积极探索逐步解决深层次问题,建立健全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五)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快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经营进程,积极寻求载体,努力搭建平台,发动社会参与城市建设管理,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

四、职责分工

县住建局:负责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区市容卫生管理和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的管理维护工作;负责城区环境卫生保洁及南北长山垃圾的收集转运,指导其他乡镇渔村的垃圾处理;负责制定全县城市管理规划,督促、指导、协调全县城市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对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负责对各乡镇(街道)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依据城乡规划法和县城市管理相对处罚权处罚暂行规定对违章建设、破坏市容环境行为进行查处;负责城管执法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增强执法力量,为城管执法提供保障。

县卫计局: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卫生工作的检查督导。实施改厕规划,加强预防和减少疾病工作,做好社会公共卫生管理监督;负责抓好对城区公共场所、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经营性店铺和摊点的卫生执法检查整治;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县公安局:定期开展交通秩序、无牌无证车辆专项整治,治理乱停乱放行为,严禁“三无”车辆上路行驶;立案查处破坏、盗窃绿化苗木及市政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妨碍城管执法和暴力抗法行为;组织消防等相关单位排查整改城区消防隐患。

县国土资源局: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县城、集镇规划区内建设用地执法巡查,严格用地审批,严厉打击未批先用、少批多占、非法买卖土地等违法用地行为,进一步规范用地秩序。

县交通运输局:加强道路运输管理,规范车辆运营秩序,打击无序揽客、滞留候客、急停载客等行为;加强县乡道路管理,搞好道路养护,清除道路周边视域范围内的白色垃圾,确保道路洁净、畅通;推进航运文明规范服务,提升航运接待水平;加强码头的卫生保洁和日常管理,保持良好的港口环境。

公路局:做好负责道路的清洁保养,养护所属绿地,清除道路周边视域范围内的白色垃圾,确保道路洁净、畅通。

县环保局:监督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指导做好固体废弃物、水环境和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监测全县垃圾处理场及周边环境;打击在人口集中区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的行为,查处向海域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或其他废弃物的行为;加强城市污水、噪声和油烟治理,做好技术鉴定和源头管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种超标排放和噪声扰民行为等。

县工商局:加强市场经营秩序管理,严肃查处无照经营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各种不法行为,严厉打击欺行霸市、掺杂使假、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户外广告审批管理,打击虚假违法广告;配合有关部门与房产业主督促商户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

县民政局:加强殡葬管理,引导殡仪馆守灵、告别和公墓安葬,倡导丧事文明从俭,严厉查处丧事活动中妨碍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救助困难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生活保障,妥善安置城区流浪者和精神病人。

县教体局:开设文明素质教育课程,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整治校园和周边环境,确保校园安全。

县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树木保护和义务植树活动,搞好城区及周边森林防火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县文广新局:整顿娱乐场所,规范经营秩序,组织好民间文艺团体的各项活动。

县广播电视局: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配合行政执法工作;加大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开辟专题栏目,宣传城市管理中涌现的先进事迹,曝光反面案例,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

县局:协调相关部门妥善处理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事项。

县商务局、县供电公司:加强用电巡查,查处私接乱接行为,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工地采取断电措施。

乡镇(街道):乡镇(街道)是本辖区的责任主体,负责辖区内的综合管理工作,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负责辖区内有关设施的管理,保持村容村貌整洁;依据城乡规划法对乡镇、村区域内违章建设进行查处(县城市规划区除外)。社区(村居)作为管理的基本单位,负责社区范围内的综合管理和环境整治工作,负责环境卫生的管理维护,巡查、制止、报告社区(村居)范围内的违章建筑和乱搭乱建。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城市管理职能,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抓好本单位及下属单位责任区的日常管理工作,落实好单位庭院、市容环卫责任区的卫生保洁工作,清除单位建(构)筑物上“牛皮癣”,配合相关单位和部门开展各项常态管理工作。

五、工作重点

(一)整治违法违章建设。继续保持依法整治违法违章建设的高压态势,坚决制止、有效遏制违法违章建设行为。对新产生的违法违章建设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对既有违法违章建设实施分类处理,形成规范有序的建设市场秩序。(责任单位:南长山街道、北长山乡政府、县住建局、县国土局、县公安局、县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县海渔局)

(二)规范户外经营行为。坚持疏堵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按照主要道路严禁、次要道路严控、支路街巷规范的要求,着力规范户外经营行为。取缔主要道路及场所占道经营的固定摊点、流动商贩,查处店外经营、露天烧烤等行为。探索推进规范化临时摊点设置工作,逐步规范取缔自发形成的小市场。新建居住小区和旧城改造项目须按规划要求配建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与主体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启用,验收不达标的不得投入使用。(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工商局、县卫计局、县商务局)

(三)加强建筑渣土处置管理。建立规范的建筑渣土处置秩序,全县建筑渣土密闭化、规范化运输率达到90%以上。加强源头治理,强化建筑工地属地管理责任,严格执行文明施工管理标准,落实出入口硬化和保洁、工地围挡、施工降尘、运输车辆清洗、监控等规范化管理制度。落实建筑渣土规范处置保证金制度和运输核准制度,研究制订建筑渣土运输费用第三方监管办法。强化建筑渣土运输途中管理,完善联合执法制度,发现撒漏和乱倒行为立即查处。加强建筑渣土填埋场(点)建设与管理,保障建筑渣土及时妥善处置。(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路局)

(四)严格户外广告管理。加快研究制定户外广告设置总体规划和管理办法。规范户外广告牌匾审批和设置,做到内容健康、文字规范、外形美观、安全牢固。引导和鼓励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广告,逐步减少主城区非商业地段户外广告设置。鼓励在城市综合体建筑立面设置LED大屏幕。原则上不再审批楼顶广告,经批准设置的现有广告期满后即行拆除,未经批准设置的无条件自行拆除。单位名称牌匾和建筑物名称牌匾应根据有关规定,在不影响整体周边环境的前提下规范设置。(责任单位:县文明办、县工商局、县住建局)

(五)改善市容市貌。主次道路两侧、重要场所周边建(构)筑物和设施保持整洁完好,消除外立面及周边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吊乱挂、乱摆乱卖等影响市容市貌现象,清除建筑物立面阳台、房顶等悬挂或堆放的有碍市容市貌的物品,保持路容路貌整洁美观。规范养犬行为,严格养犬审批管理,大力开展流浪犬的整治工作。(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公安局、县农林水务局、县工商局、县卫计局)

(六)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巩固主、次道路保洁质量,主、次道路清扫率达到100%,保洁范围逐步向绿化带延伸覆盖。落实保洁责任区制度,支路街巷与岸坡、城市绿地、集贸市场等区域实行制度化保洁,消除清扫保洁盲区。加大城市公厕、垃圾中转站、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建设改造力度,规范引导垃圾分类收集,推行环卫设施标准化卫生养护。严格实行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和密闭运输,严格按照标准实施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责任单位:县卫计局、县住建局)

(七)提高市政设施维护管理质量。加强城市道路管理,保持路面完好,禁止违章开挖城市道路。做好井盖、沟盖、雨箅等公用设施的维护维修工作,推进“雨污分流”。加强对供排水管网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持供排水管网设施正常运行,无污水冒溢。逐步对城区架空管道、线路实施落地改造,消除空中管线造成的视觉污染。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方便特殊人群使用。强化公用事业行业监管职能,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尤其是地下管网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加强供水、供气等公用设施规划、建设及安全运行管理,提高公用设施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和供给效率。(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供电公司、各通信公司)

(八)强化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加强环保监察,治理乱排乱倒行为,改善大气环境和水体质量。加强扬尘污染、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稳定改善空气质量。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控制固定噪声源,做到达标、不扰民。固体废弃物收贮设立防扬散、防雨淋、防渗漏设施,设立规范的标志标识。做好工业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等特种废弃物的妥善处理。严格控制餐饮附属设施油烟排放,加强户外制冷设施设置噪声监测,确保达标。加快推进殡葬改革,杜绝不文明殡葬造成的占地和污染。(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民政局)

(九)改善居住小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环境。按照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和管理规范的要求,开展无保洁盲区、无垃圾死角“双无社区”创建活动,落实居住小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综合管理制度,做到人员到位、经费到位、设施到位、管理到位。(责任单位:南长山街道、北长山乡政府、县卫计局)

(十)推进交通秩序整治。强化交通秩序整治,继续治理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根据交通拥堵和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制定和落实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不断提升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守法率。进一步完善集街面巡逻、视频监控为一体的交通拥堵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规范城区停车管理,加强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大力整治车站、医院、码头、商场等区域及各交通路口车辆乱停乱放行为。(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交通局)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城市综合管理领导协调机构。成立县城市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及乡镇负责人为成员。实行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城市管理制度、方案、措施,分解落实工作任务,解决城市管理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模式,着力缓解城镇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与日常管理力量不足的矛盾。成立乡镇(街道)执法中队,城区招聘城管协管员,提高城管监管力量。非城区规划的乡镇开展辖区城管综合执法。

(三)强化执法共同责任,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健全城管部门与公安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联动执法的工作机制,为城市管理日常执法、集中或专项整治行动提供必要保障。公安协同配合城管执法,及时查处妨碍城管执法的案件,严厉打击暴力抗法行为,预防发生。司法部门要加大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案件的强制执行力度,保障城管执法工作顺利进行。

(四)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城市管理稳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选址,建设停车场、红绿灯、固定测速抓拍点等设施,定期刷新交通标志线。将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必要的装备、办公设施建设等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和实施。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提高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的科技含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五)广泛宣传教育,营造城市环境综合管理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综合运用各种宣传平台和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城市管理政策法规和先进典型,及时把县委、县政府狠抓城市管理的信心,把市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把单位和部门推进城市管理的举措宣传出去,引导广大市民关注、理解、支持城市管理工作,营造城乡同步、人人参与、共创文明的强大舆论氛围,提升市民的城市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城市管理规范化篇5

(一)指导思想。根据城市发展战略和“四城同创”工作要求,以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注重创新制度、完善机制,进一步理顺市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体制,构建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的体系,加大多元投入城市管理的力度,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化步伐,优化城市服务功能,为把我市建成中心城市、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和湿地生态旅游城市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建管并重、重在管理原则。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依托城市建设构筑的载体基础,按照“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管理定位,健全和完善市区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城市功能高效运转,形成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相互衔接、功能互补、优势整合、共同促进”的协调发展新局面。

坚持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原则。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调整城市管理职责范围,逐步下放管理权限,强化市级的统筹职能,明确区级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责任主体地位,合理界定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的管理职责,明确各级的事权、财权和行政许可权,充分发挥区级政府、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管理工作下延,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原则。健全完善城管执法机构,增强区级管理力量,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升管理水平,形成“综合执法、统一指挥,市区联动、全面覆盖”的城市管理新体系。

坚持政企分开、有序竞争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以费养事的要求,加大城市管理作业社会化和市场化运作改革力度。积极推进环卫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厕所保洁等城市维护作业物业化、公司化、市场化,通过市场竞争降低城市维护成本,提高维护效率,形成“政府主导、政企(事)分开、管养分离、市场运作”的城市管理新机制。

二、明确城市管理职责与权限

(一)各级城市管理的主要职责。

市级主要职责。对市区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宏观决策,编制中长期城市管理规划目标,制定年度城市管理计划,并将任务分解到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进行实施;针对城市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开展调研,拟定有关城市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对涉及跨区、跨部门的重大事项和事关全局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协调;对各区及市直各相关部门的城市管理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经常性监督检查机制,对各区及市直各相关部门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规和完成目标任务情况实施监督;负责市管道路、桥梁、河道、公共场所等的市容环卫管理服务(市直管范围见附件)、负责市直管道路及市区规划红线宽40米以上(含40米)的城市道路两侧户外广告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对城市管理的重大问题和重点区域组织综合整治和实施管理。

区级主要职责。根据市区城市管理工作目标任务,对辖区管理范围内城市管理工作全面负责,结合实际,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区级职能部门和街道,落实责任,监督实施;组织街道、社区搞好城市管理工作,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各项城市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使城市管理责任全面覆盖;组织区各职能部门和街道对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和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整治,为街道开展日常管理创造条件,将城郊结合部的城市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负责辖区内除市管外的道路、桥梁、河道、公共场所等的环卫保洁工作,负责辖区内市管道路以外的户外广告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辖区内环卫设施的建设维护工作。

街道主要职责。根据区级下达的城市管理目标任务,负责结合所辖区域管理实际情况实施;负责对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指导、检查和服务。加强街道城管力量建设,接受区城市管理局的业务指导,负责辖区内城市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与本辖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派驻中队建立协调配合机制,依法处置涉及城市管理的违法违章行为。

社区居委会(含城中村,下同)主要职责。健全和落实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抓好环境卫生日常保洁,及时监督、制止和举报社区内发生的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违法违章行为,动员居民和辖区单位参与城市管理,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做好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共建和谐社区。

(二)各级城市管理事权的划分。

环卫工作

市级:根据国家和省制定的有关环卫行业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市区环卫管理有关的措施、办法和具体实施细则;根据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制定环卫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计划;负责对市区环卫业务进行指导、督促、协调、检查、考核;负责环卫作业招投标工作的规范管理和运作;负责制定统一的环卫作业标准、劳动定额和质量考核制度;作为市管道路、河道和公共场所综合保洁的发包方;负责大型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负责在市规划局和城南规划分局报审的住宅区环卫设施的验收;负责生活垃圾、粪便和建筑垃圾的终端处理;负责城中分区垃圾中转站以上生活垃圾清运和粪便收集等环卫管理服务工作(城中分区范围内中转站以下垃圾一级清运分三年时间逐步移交给区级实施);负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收缴,根据城市维护建设计划,按作业任务量和质量考核情况核定分配经费;负责组织重大活动的环卫服务保障。

区级:制定本区环卫发展计划;负责对辖区范围内环卫日常作业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负责辖区内除市管道路、河道、公共场所以外区域和区内后街巷道、沟河、城郊结合部的环卫管理服务工作;作为区管环卫作业任务的发包方;负责垃圾池、垃圾房、果壳箱、公厕、垃圾中转站等辖区内环卫设施建设和管理;负责在区规划分局报审的住宅区环卫设施的验收;负责区内各企事业单位环卫责任区的确定和监督;负责辖区内除市直管范围外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的管理。

户外广告管理工作

市级:根据国家和省制定的户外广告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定实施市区的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和具体实施细则;建立城市户外空间资源储备制度,规范城市户外空间的资源化利用和管理;负责市直管道路及市区规划红线宽40米以上(含40米)的城市道路两侧户外广告设施的使用权有偿出让、设置审批和执法管理;负责市区规划红线宽40米以上(含40米)城市道路两侧沿街标牌、标识设置审批的前置审查。

区级:负责属地范围市管道路以外的道路两侧户外广告设施的使用权有偿出让、设置审批和执法管理;负责区管理道路两侧沿街标牌、标识设置审批。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工作

市级:根据国家和省制定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实施市区的建筑渣土管理办法和措施,制定工程建筑渣土处置计划,统筹安排工程回填建筑垃圾。负责在市规划局和城南规划分局报审项目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核准和执法管理。

区级:负责在区规划分局报审项目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核准和执法管理。

违法建设管理

市级:负责市直管范围及城中分区规划红线宽30米以上(含30米)的城市道路两侧违法建设的查处工作。

区级:负责辖区范围及城中分区规划红线宽14米以上至30米以内的城市道路两侧违法建设的查处工作。

流动摊点疏导安置点设置工作

市级:负责市区范围内流动摊点临时疏导安置点的设置管理。

区级:负责区域范围内流动摊点临时疏导安置点的日常管理工作。

河道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市级:负责、、及越河等主要河道划定区域内的城管执法。

区级:负责辖区内市管河道以外沟河的城管执法。

(三)各级行政审批权的行使。

行政审批权依法由市级行使,为与管理重心下移相适应,对部分审批事项设定范围下放由区审批,市级通过建立备案、考核、年审以及违规责任追究等制度实施监督。涉及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应当通过拍卖、招投标等方式作出决定。

市级的审批事项为:户外广告及标牌、标识设置审批;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上张挂、张贴宣传品等审批;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临时堆放物料、搭建非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批准;临时占用道路以及其他公共场地摆摊经营批准;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审批;环境卫生设施迁建方案批准;因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特殊需要在辖区饲养家禽、家畜批准。

下放区级实施的审批事项为:辖区范围市管道路以外的道路两侧户外广告设置审批;区管道路两侧标牌、标识设置审批;在区规划分局报审项目的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临时堆放物料的审批;临时占用道路以及其他公共场地摆摊经营批准(不含设置流动摊点疏导安置点);在区规划分局报审项目的环境卫生设施迁建方案批准;因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特殊需要在市区饲养家禽、家畜的批准。

三、深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

(一)调整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管理体制。市城管执法局作为市人民政府在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具有独立的执法主体资格。组建都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恢复亭湖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具有独立的执法主体资格。各区城管执法局、市开发区城管执法大队日常工作对区负责。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区级城管执法机构的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年度执法考核、重大保障工作的应急调度、指挥。

(二)实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重心前移。各区城管执法局设若干执法中队,同时向各街道派驻执法力量,负责所辖区及街道的城管行政执法工作。在街道配备专职负责城市管理工作的分管领导,充实街道城管科力量。街道为派驻的执法队伍提供办公场所,执法队伍配合完成属地的城市管理目标任务。

(三)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是维护和保障城市市容环境秩序的基础,各区要根据城市规模和辖区管理任务配备相应的管理执法力量。要按照全省建设系统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快队伍规范化建设进程,严格编制管理,所有从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人员必须取得行政执法资格,持证上岗,年内市区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全部达标。

(四)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保障。市公安局城管治安分局对应市城管执法局做好司法保障工作,属地公安机关要协同配合各区城管执法机构做好行政执法工作,切实防止和减少妨碍城管行政执法暴力事件的发生,为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四、强化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投入保障

(一)健全管理经费投入机制。市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经费要随着城市建设加快、规模扩大、任务增加和管理手段更新而相应适度稳定增长,使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对城市管理经费安排使用情况,市有关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二)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经费保障机制。按照“费随事转,以费养事”的原则,由市财政、城管部门会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按承担的事权安排经费。原市级财政安排的城中分区部分管护经费,要随着城市管理职能的逐步下放而划转到各区。划转的管护经费要根据当年的定额标准和下放范围等不同情况予以核定,以后每年按下放任务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基数,由市城管局考核拨付。各区要重点保障环卫、执法管理等方面的资金。

(三)建立市、区经费共担保障办法。强化城中分区市级扶持力度,城中分区今后新增日常运行经费由市、区按比例承担;新增服务于城中分区的垃圾池、垃圾房、果壳箱等一般环卫基础设施由区承担,市予以适当补助;新增用于城中分区的管理执法人员人头经费由市、区按比例承担。

五、完善城市管理领导、协调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市成立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城管委),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城管委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市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市城管委在市城管局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城市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具体负责对城市管理重大工作进行牵头会办,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区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城市管理协调机构,负责本区城市管理方面重大工作的协调与落实。

(二)加强部门协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依法履行好各自的管理职能,强化管理,加强协作,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要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与工作沟通,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城市管理整体合力的充分发挥,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居委会各级通力合作、全面覆盖的城市管理网络。

(三)加强检查考核。实行城市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将城市管理工作作为各级各有关部门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之一,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各有关部门和区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逐级分解责任目标,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市城管局要结合年度目标任务,明确考核标准,完善考核方法,规范考核程序,严格实施奖惩。各区也要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对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实行考核奖惩。

(四)加强制度建设。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地方实际,加快城市管理制度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制度,加强对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的监管和查处,使权力与责任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推进城管法制化建设进程。

城市管理规范化篇6

第一条为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整合城市管理资源,规范城市管理行为,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杭州市市区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均应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范围。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量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细化管理行为,形成发现、处置和监督城市管理问题的完整闭合系统的方法。

第四条本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分工合作以及统一标准、统一监督、分级指挥、按责处置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规划建设、组织实施、指挥协调和监督考核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含杭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下同)负责本辖区内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信息化、建设、规划、公安、城管执法、民防、财政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负责本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承担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工作;

(二)负责统一受理、确认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等信息,并分类移交;

(三)负责对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的信息采集和处置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四)负责对责任主体问题的处置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五)负责城建城管问题的群众投诉、举报的受理、协调、跟踪和督办。

第七条由相关市级部门和区人民政府派员组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协同工作平台(以下简称市协同平台),负责对分类交办的问题,依据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进行派遣、协调和督办。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人民政府和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设立二级协同指挥机构(以下简称区协同平台),负责本辖区内的派遣、协调和督办工作。

滨江区、余杭区、萧山区人民政府和杭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设立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履行辖区范围内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的受理派遣、处置核查及协同指挥等职责。

第八条对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发生的问题负有处置责任的市级有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施产权人或管理维护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及时做好处置工作。

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关单位的信息系统应当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业务等方面的对接。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九条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发展要求、全市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管理实际,编制本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规划,并纳入本市信息化建设和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各区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规划,编制本地区、本部门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方案。

第十条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有关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的范围、分类、立结案、处置期限等标准,向社会公布,并按统一的标准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十一条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应当体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发挥功能、提高效率的原则,并注重加强管理机制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提高城市应急处置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与城市管理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对已建成的信息化系统和网络,应当按照全市统一的规划、技术规范要求实现与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

市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交换共享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数字化城市管理业务信息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及地下管网数据库;数字化城市管理评价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协同工作网络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与相关信息系统的交互平台;城市管理热线投诉受理平台等。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按照数字化城市管理规划的要求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关规定,及时建成投入使用,并逐步扩大范围、更新功能。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符合信息化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并按规定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本市在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和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施统一的信息采集、受理、派遣和核查工作。

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和杭州经济开发区可建立区域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独立实施信息采集、受理、派遣和核查等工作,但应当与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并统一纳入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的分析、评价范围。

第三章信息采集

第十四条本办法所称信息采集,是指按划定的网格区域,根据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通过日常巡查或其他方法发现城市管理中的部件、事件问题,并将信息传输到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

第十五条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可委托专业单位(以下简称信息采集单位)组织专门人员(以下简称信息采集员)实时发现问题、采集信息。

信息采集单位的确定,应当符合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

第十六条信息采集单位采集信息,应当严格按照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及信息采集规范要求,及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减少漏报,不得虚报、瞒报、假报。

对轻微的事件,可由信息采集员现场处理。

信息采集员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信息采集工作。

第十七条信息采集员采集信息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支持,不得采取威胁、恐吓等方式阻扰信息采集,不得侮辱信息采集员。发生上述违法行为的,公安机关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赶赴现场处理,制止违法行为。

第十八条信息采集单位采集的信息,对照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经受理、核查后,可作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依据之一。

第十九条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并公布公众投诉电话、网上投诉地址等,及时受理有关单位和个人对城市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举报、投诉,并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有关单位、个人的举报、投诉经查实的,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可给予奖励。

第四章受理派遣和处置核查

第二十条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依据本办法和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确认,符合条件的应当移交协同平台派遣。

第二十一条协同平台对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移交的信息,应当根据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标准,直接向对应的责任单位派遣。

第二十二条责任单位在接到协同平台处置派遣信息后,应当组织相应人员按规定时限进行处置,并将处置结果反馈至协同平台。

第二十三条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应当根据协同平台督办反馈情况,指令信息采集单位组织人员及时核查。经核查通过的,予以结案;经核查未通过的,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应当再次交协同平台派遣。

第二十四条对城市管理部件、事件责任不清的,由所在区人民政府进行协调,明确相应的处置责任主体。对跨区域、属于市级相关部门责任以及经所在区人民政府协调后确实无法处理的问题,可由市协同平台牵头组织协调。

对经协调达成一致意见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第二十五条经协调仍无法确定处置责任主体的,可由所在区人民政府组织有关单位实施代整改;专业性强的处置问题,可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指定专业单位实施代整改。

第二十六条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和杭州经济开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在履行辖区范围内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受理派遣、处置核查及协同指挥职能时,应当按照本章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五章监督和考核

第二十七条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对市民举报、投诉的相关问题,应当及时将处置结果告知举报人、投诉人。

第二十八条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机构应当按照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分类及处置期限的规定,对责任单位问题处置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各责任单位问题处置情况的分析、评价结果应当纳入各类责任考核范围,包括:

(一)市人民政府对各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单位)的考核;

(二)区人民政府对乡镇、街道以及区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考核;

(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单位)对所属单位的考核。

第二十九条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中,相关责任人对交办的问题推诿、扯皮、拖延处置或因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应当按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涉及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当移交有关行政执法机关调查处理。

第三十一条信息采集单位未按合同约定采集信息的,由委托单位按合同约定处理。对违反规定的信息采集员,信息采集单位应当停止其信息采集活动。

第三十二条威胁、恐吓、侮辱信息采集员,或抢夺、盗窃、毁损采集员的信息采集器,或采取暴力手段致使信息采集员的人身受到伤害、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含地下管网),是指城市中具有明确产权人或管理维护单位的市政公用、道路交通、市容环卫、园林绿化、房屋土地等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相关设施。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事件(含公用事业服务事项),是指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管理部件发生改变或者破坏而引起的城市管理现象。

第三十四条市区实行城市化管理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各县(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城市管理规范化篇7

尊敬的领导:

2010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区实现“三年再造一个新海陵”的关键之年,更是我区城管工作实现目标化、精细化、规范化的起步之年,城管工作将突出“亲民、文明、规范、和谐”四大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筑亲民城管为基础,以文明执法规范管理为抓手,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城管体制改革、狠抓城管队伍建设、树立百姓品牌,全力做好“百姓文章”、“责任文章”、“规范文章”“科技文章”、“文化文章”,实现海陵城管工作新的跨越。

一、树立百姓品牌,着力改善市容环境状况

2010年,我市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同时迎来国家卫生城市的复核,我们将以创建为抓手,大力改善市容质量,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触角前移,了解民思。进一步下移城管重心,在社区设立城管工作站,进一步整合城管队员和社区干部的力量,细化市容网格化管理,做到条块紧密结合。通过城管队员与社区主任交叉任职,全面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增强城市管理的力量,一站式实施市容管理。不断丰富“局长督察日”的督察内容,建立和老百姓直面沟通的一线平台,做到发现问题在基层,解决问题在一线。继续开展“城管体验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执法,了解民事所需,开展“城管进家庭”活动,让老百姓参与城管,感受城管。

二是强化服务,满足民需。结合城管工作职能,拓展服务内容,多做老百姓急需、急盼、急想做的事,叫响“有困难找城管”的口号,做老百姓贴心的城管,做老百姓自己的城管。一是强化后街背巷保洁和42个无物管小区长效卫生保洁,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达到两个90%,即保洁合格率90%,群众满意率90%;二是加强摊点疏导,按照“外地摊点坚决控制,本地摊主严格把关,非自产自销有效控减”的要求,规范现有疏导点,同时做好高校园区的摊点疏导工作。三是打造特色,摊群提档升级。协调规划、卫生、教育等部门,全面启动江苏牧校摊点升级改造工程,对东进游园美食一条街加强规范管理,逐步将疏导点打造成市民放心消费、景点观光、示范管理的特色民生工程。

三是主攻难点,减少民忧。市场管理的难点也是百姓反映的热点问题。海陵城管将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度整治市容突出问题。结合“十二五”规划调研,协调规划、城建等部门,在城北、城东地区新建大型农贸市场,满足周边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对现有的润泰市场、老高桥菜场的流动菜贩加强管理,结合旧城改造,做好疏堵结合工作;对坡子街商业中心、金鹰购物商圈等处的市容加大管理力度,确保道路整洁、通畅,车辆停放有序;结合东西大门改造,取缔占道经营、流动摆摊,同时注重落实市容长效管理,严防反,全面提升城市大门形象。

四是走向社会,集聚民力。按照“共建、共创、共管”的目标,全面推进市容环卫责任制度。通过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制及“门前三包”工作,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城管部门的监督考核责任,引导全民参与城市管理,城区主干道沿线单位《市容环卫暨“门前三包”责任状》签约率达到85%。积极走进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全方位宣传城管。继续放大“城管学校”的品牌效应,拓展城管学校内涵,形成社区管理、专业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体系,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城管、支持城管的良好氛围。

二、狠抓责任落实,着力抓好违法建设治理

严格按照《海陵区违法建设防治的实施办法》以实施村(居)以零违建的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有效管理机制,通过巡查监控,设立保证金、目标考核奖和社会监督等工作措施,做到对新生违法建设露头就打,对历史遗留的违法建设,分类实施,全区新生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止。一是明确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街道社区、相关部门的责任,明确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的责任。二是落实责任。建立从上至下的责任体系。区、街道、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实施保证金制度,建立责任评价体系,定期考核检查。三是强化考核。将违法建设的防治纳入对部门、单位的“三个文明”考核中,纳入干部的政绩考核;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没有完成防控目标或工作不力造成违建大面积蔓延的,依据相关规定对责任单位、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

三、贯彻规范要求,着力提升队伍执法水平

按照省规范要求,对照省建设厅创建规范化建设星级单位的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全区各基层中队一星全部达标,三星单位达到两个。

一是以勤廉为重点,强调队员的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全面深入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信念、敬业、奉献、廉洁”为主线,在队伍中开展反腐倡廉和价值观教育,通过教育牢固确立全体执法队员的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以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廉政勤政理念。

二是以质量为重点,提升执法行为规范。坚持执法队伍全员教育培训制度,教育和引导执法人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将城市管理执法的重心转移到为民服务方面,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坚持实体与程序并重,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行政执法队伍。认真落实罚缴分离、投诉举报、重大案件集体研究及错案追究等各项制度,切实做好执法情况统计报告、重大行政处罚备案、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工作。积极实施文明执法“阳光工程”,向社会公示行政执法内容和程序,让服务对象“一看就明、一查就清、一办就成”,杜绝暗箱操作现象的发生。

三是以创新为重点,切实增强执法效果。结合市容环卫责任制做好非现场执法工作,从“减少执法对抗、提高执法成效”出发,立足依法执法和规范执法,实施对违法市容条例行为取证、送达、执行等环节的非对抗性控制及行政处罚,推动市容执法管理由现场执法向非现场执法的转变;探索“网上执法”,从发现案件、立案审查到结案归档、统计分析全部实行“电子化”管理,避免随意处罚、滥用自由裁量权现象的产生,让行政执法更显阳光。

四、注重科技含量,着力推动城市管理的现代化

一是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作用。对现有事部件进行分析,加强信息资源的统计、归类,把握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薄弱环节以及新情况、新问题,举一反三,找出政府管理工作的“缺位”和“盲区”。以解决率为核心,完善预案,优化力量,建立一支案件处置的专业队伍,应付在案件处置过程中出现的突况。通过数字化城管的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密切政府和群众的联系。

二是建立实时远程监控体系。整合现有公安摄像探头,实现对市区市容管理状况的实时监控;在市区的一些重点区域、商业地段建立双向影频、视频系统,加强管理;建立流动巡查及时派遣机制。在市容巡查车辆上安装摄像头,和区数字化指挥中心进行联网,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派遣,快速处置。

三是加强城市管理科学研究。加强对城市管理的研究,力争在队伍规范化建设、市容管理创新方面有新的突破。通过科学总结归纳推动海陵城管事业的发展。

五、突显城管文化,着力提升城管执法队伍素质

一是精心培育城管文化。要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力求在城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打造出亮点,并让亮点固化成品牌。要加大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在文化建设中的正面激励作用,用身边事教育人,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开展“我爱海陵城管”“建立学习型城管队伍”等主题活动,进行持续宣传,吸引队员参与,提高队员共识,将城管文化使之成为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日常行为准则,变成广大执法队员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执法理念。

二是多渠道丰富城管文化。一方面构建文娱文化,以健康的活动塑造人。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组织的作用,开展关爱干部职工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团结干事、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通过为家庭困难的干部职工提供帮助,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活动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倡导文明新风,以和谐气氛凝聚人。加大与通姜社区的联创共建,大力开展城管廉政文化进中队工作。在海陵区实验小学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组织中小学校学生参与城市管理,做到城市管理“从娃娃抓起”。实施关爱工程,开展城管义工活动,组织党员结对帮扶弱势群体,充分发挥城管人自发的“泰州爱心同盟”的示范效应,继续开展资助安徽寿县失学儿童互动活动,把“爱心同盟”打造成海陵城管的新名片。

城市管理规范化篇8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创新城市管理,和谐行政执法”的工作理念,以城市管理程序化、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流程化、科学化、常态化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完善“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管理到位、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城市管理规范化体系,以规范促管理,以管理促服务,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活动内容

(一)以制度化为重点,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1、规范工程建设程序。认真履行工程建设基本程序,每个工程项目从立项、土地审批、安评、环评、能评、招投标、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遵循法定程序,规范透明运作,切实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2、规范工程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严把材料入场关、质量验收关,着力打造优质工程、样板工程。

3、规范工程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强化安全意识,加强隐患排查,落实防护措施,规范施工行为,坚决杜绝安全事故。

4、规范工程监督管理。建立严格规范的工程建设管理监管体系,对工程项目招标投标、资金管理、工程质量、物资采购、资金拨付、进攻验收等重点环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严禁工程议标和规避招标,严禁借用假冒资质承揽工程,严禁肢解工程、转包工程,确保各项工程都公开运作、阳光操作。

(二)以精细化为目标,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1、规范环境卫生作业管理。按照“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缝隙、保洁全天候”的要求,提升保洁标准,创新保洁模式,进一步提高城区道路清扫保洁质量。继续推行定时清运、上门收集、密封运输等垃圾清运便民措施,切实提高垃圾清运及时率。突出抓好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强化监管措施,彻底消除垃圾死角和管理盲区,全面提升城区环境卫生质量。

2、规范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按照精细化、园林化的管理要求,提高绿化养护作业标准,完善园林绿化管理网络,全方位地做好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绿化管护工作,确保城区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大力实施绿化提升工程,着力在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小区绿化、风景林地、大环境绿化等方面培育精品、打造靓点,不断丰富城区绿化的内涵和品位。

3、规范市政设施管护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市政设施巡查管护运行机制,加强道路、护栏、井盖、健身器材等各类市政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强化防损、防盗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反应处置,确保城区市政设施的完好率。认真做好城区亮化改造提升工程,优化设计方案,突出景观特色,进一步提升城区夜间亮化景观效果。

4、规范城区市容管理秩序。继续推行实施“大队包面、中队包片、队员包段”的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建立“样板街”管理标准,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执法力度,着力解决县城区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写乱画、乱扯乱挂、乱泼乱倒、乱摆乱设、车辆带泥上路等突出问题,抓巩固,防反弹,努力营造更加规范有序的市容环境。

(三)以常态化为保障,全面提升城乡环境面貌质量

坚持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分类施治,突出抓好县城区、县域交通干线两侧、县乡公路两侧、乡镇(街道)驻地、村庄内外、河道两岸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深化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优化提升城乡环境卫生质量。坚持一手抓完善提升,一手抓巩固提高,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加强督导检查,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四)以亲情化为核心,全面提升公用事业服务保障能力

1、完善公用事业服务规范。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服务规范,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搭建服务平台,以超前、高效、规范、优质的服务,树立公用事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要高度重视群众民生诉求,对书记县长热线、网上民生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认真受理,限时解决,及时反馈,努力争取全社会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规范公用事业运行机制。以提高公用事业运行保障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健全完善设备检修、事故抢修、管网维护、应急处置等公用事业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公用事业运管水平。

(五)以数字化为平台,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科技水平

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化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稳步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通过城市管理视频监控、城市管理作业监控、供热参数在线检测、供水参数在线检测、污水处理参数在线检测、生活垃圾处理参数在线检测、指挥中心平台、管理质量考核评价等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城市管理的统一指挥调度,促进城市管理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公用事业服务质量。

(六)以流程化为主线,全面提升机关管理水平

以机关工作流程化建设为重点,逐步健全完善“责任明确、目标具体、运行规范”的规范化建设体系,进一步提升办文、办会等机关工作推进效率和落实质量。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等机关效能建设制度,围绕绿地占用、道路开挖、广告设置、建筑垃圾处置等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环节,严格审批程序,规范审批流程,明确完成时限,着力打造更加快捷、便利、高效的服务通道。继续深化“城市管理和谐年”活动成果,大力加强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驾驭工作能力。统筹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关党建、安全生产等规范化建设管理,通过机关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展示干部职工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树立全局一流的对外形象。

三、实施步骤

“规范化建设年”活动自2012年2月中旬开始,至2012年年底结束,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月14日至2月29日)。召开全局“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动员会议,对“规范化建设年”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各股室、单位、中队根据活动方案的总体安排和具体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迅速掀起活动高潮。

第二阶段:建立工作规范阶段(3月1日至9月30日)。各股室、单位、中队结合各自工作特点,从转变执法理念、强化服务观念、完善运行机制、提升工作标准等方面入手,重点在建立规范化体系上下功夫,对每项工作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时间干到什么程度都要明确责任主体、明确目标要求、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奖惩措施,确保全局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有效落实。

第三阶段:完善提高阶段(10月1日至11月30日)。各股室、单位、中队要进一步探索建立加强城市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和保障措施,认真总结活动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查漏补缺,完善提升,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成果。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股室、单位、中队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对各股室、单位的年度综合考核。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是适应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需求、提升城市管理服务于民能力、加强城管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局里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单位、中队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督导检查。各股室、单位、中队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突出重点,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的扎实推进。

(二)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各股室、单位、中队工作性质、特点不同,活动中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各股室、单位、中队要按照活动的总体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提升思想境界,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坚决杜绝搞形式、走过场。

(三)加强督导,严格奖惩。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局投诉督察股要加强对“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督导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推广树立活动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典型,推动“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的有序开展。

上一篇:计算机科学发展范文 下一篇:颈椎增生康复训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