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病的治疗范文

时间:2023-10-18 16:57:12

急性肝病的治疗

急性肝病的治疗篇1

【关键词】

肺心病;血栓栓塞;血液流变学;药物疗法

The observa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before the acute phase of thrombotic efficacy of state

GONG Feng-yun.Department of Medical,ZhengZhou tenth People’s Hospital,Henan,Zhengzhou 450052,China

【Abstract】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symptoms increased,which is related to the patient’s blood for the prothrombotic state.At this point the patient’s blood with a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viscosity,low anticoagulation and low fibrinolytic,that become the based of a wide range of small pulmonary artery thrombosis,that result to hypoxia increased,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increased,disease progression.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calcium injection can decreased blood viscosity,increased plasmin activity,expansion of the lung blood vessels and coronary blood vessels,reducing the role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etc.We use it for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ment,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ody prothrombotic state,the report is as follows.

【Key words】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Thromboembolism; Haemorheology; Pharmacotherapy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116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2]。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低分子量肝素钙组58例,男43例,女15例,年龄40~88岁,平均(67.5±10.2)岁,病程3~40年,平均(20.8±15.2)年;常规组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46~82岁,平均(63.6±8.8)岁,病程3~37年,平均(25.9±16.7)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吸氧、抗感染、平喘、祛痰等治疗,低分子量肝素钙组则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 6000 IU 腹部皮下注射,2次/d,1 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及检测方法 分别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抗凝。使用 BV2100 型自清洗旋转式黏度计,检测高切变率全血黏度(ηb H)、低切变率全血黏度(ηbL)、血浆黏度(ηP)、红细胞聚 集 指 数(EA I)、红 细 胞 变 形 指 数(T K)、血 细 胞 比 容(HC T)和血沉(ESR)。同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变化。

1.4 疗效标准 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3]进行评定。显效:胸闷、气促明显缓解或消失,发绀明显好转,双肺湿音明显减少或消失,血气分析正常;有效:胸闷、气促减少,发绀好转,双肺湿音减少,血气分析改善;无效:胸闷、气促、发绀无好转,双肺湿音无变化,血气分析无改善或恶化。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临床疗效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和配对t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低分子量肝素钙组疗效优于常规组(P

2.2 血液流变学变化 低分子量肝素钙组治疗后ηb H、ηbL、P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肺心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其基本病理生理是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和右心衰竭。由于机体长期处于缺氧、酸中毒状态,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变形性下降,聚集成钱状,引起血液黏滞度增高;由于肺动脉高压、酸中毒及肺部感染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使血管内皮严重受损,暴露的胶原组织可使血小板黏附,从而激活凝血反应链,纤维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应激性增高,终致血液凝滞性增加而处于高凝状态,成为血栓形成的基础。红细胞增多血液黏度增高,缺氧使肺动脉收缩、狭窄、重塑,肺血管床破坏致毛细血管面积减少,均加重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肺心病,对这类患者抗感染、吸氧、平喘等常规治疗不能纠正血液高凝状态[4]。低分子量肝素钙具有明显的降低血液粘稠度以及抗凝血因子Xa活性的作用,可抑制体内、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发挥抗栓作用,从而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右心功能。

本研究显示,低分子量肝素钙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常规组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肺心病加重期经积极控制感染,纠正低氧血症等常规治疗,患者的血液凝滞性得到一定改善,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分子量肝素钙组治疗后血液凝滞性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药能显著降低肺心病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提高患者的纤溶功能,纠正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栓形成,从而改善肺心病急性期血栓前状态,预防肺内微小血栓形成,缓解肺动脉高压,使临床症状及预后改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王虹,张京岚.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临床观测.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5):286-288.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3] 戴瑞鸿.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7:157.

急性肝病的治疗篇2

垫江县人民医院肝病感染科,重庆 408300

[摘要]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对比治疗乙肝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 方法 将乙肝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297例分为2组,观察组行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行拉米夫定治疗。结果 2组治疗前后ALB、TBIL、PTA、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4%)高于对照组(79.73%),其治疗后4周、12周、48周转阴率(78.52%、87.25%、96.64%)高于对照组(48.65%、64.19%、79.7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优于拉米夫定,近期疗效明显,转阴率高。

[

关键词 ] 乙肝病毒;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4(c)-0107-02

[作者简介] 袁立(1976.8-),男,重庆垫江人,本科,主治医师,现主要从事:感染病方面相关研究。

乙肝是医院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具有传播率高、病程长、难以彻底治愈等多种特点,是临床医学中较为棘手的疾病,而乙肝病毒可导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不容忽视[1]。该院在乙肝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临床治疗中,分组进行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其中恩替卡韦的治疗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乙肝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297例作为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2]中的相关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49例,男92例,女57例;年龄25~64岁,平均(43.81±5.50)岁。对照组:148例,男93例,女55例;年龄24~65岁,平均(44.05±5.62)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选择恩替卡韦(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0019)0.5 mg,1次/d,温水送服,坚持治疗48周[3]。对照组选择拉米夫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581)100 mg,1次/d,温水送服,坚持治疗48周。2组治疗前后均需严格监测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记录近期疗效与转阴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ALB、TBIL、ALT明显改善,PTA基本恢复正常,体征与症状大部分改善;有效:ALB、TBIL、ALT有所改善,PTA异常或在40%~70%之间,体征与症状部分改善;无效:ALB、TBIL、ALT、PTA无改善[4]。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分别实施χ2与t检验,当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LB、TBIL、PTA、ALT

2组治疗前后比较,ALB、TBIL、PTA、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近期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转阴情况

观察组治疗后4周、12周、48周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乙肝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需尽早给予科学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但由于该病的临床症状不够典型,潜伏期长,极易被患者忽视,同时其治疗难度高,彻底治愈率低,而乙肝病毒可导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增加乙肝患者的病死率,需给予高度重视[5]。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是临床医学中治疗乙肝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常用药物,两者均具备较强的抗病毒功能,但相比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所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临床疗效较佳,转阴率高[6]。蔡文辉等[7]认为,恩替卡韦可以影响病毒DNA,其用药后血清HBV-DNA改变较为明显,其药效时间远快于拉米夫定,近期疗效优于拉米夫定。何兵[8]指出,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均能有效改善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ALB、TBIL、PTA、ALT水平,但拉米夫定的副毒作用远远大于恩替卡韦,其易导致病毒反跳现象,影响效果,而恩替卡韦不仅副毒作用比较少,而且其近期疗效非常显著,转阴率高,有助于机体康复。该院在临床研究中,对149例患者行恩替卡韦治疗,另对148例患者行拉米夫定治疗,结果显示,两者治疗后ALB、TBIL、PTA、ALT均出现明显的改变,前者近期总有效率(96.64%)明显高于后者(79.73%),其治疗后4周、12周、48周转阴率(78.52%、87.25%、96.64%)均高于后者(48.65%、64.19%、79.73%),证实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优于拉米夫定。

综上所述,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在乙肝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临床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相比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其近期疗效较佳,转阴率高,值得推广。

[

参考文献]

[1] 周文兴,吕国良,刘馨.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2):170-172.

[2] 中华医学会.肝衰竭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9):643-646.

[3] 李阳,石银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7):65-66.

[4] 黄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对比分析[J].广西医学,2014,36(7):980-982.

[5] 王香梅.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3):297-298.

[6] 尹胜平,郭堑,蒋茵,等.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7):182-183.

[7] 蔡文辉,王大伟,施翠芬.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303-304.

[8] 何兵.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慢性加急性肝功能衰竭近期疗效比较[J].河北医药,2013,35(5):661-663.

急性肝病的治疗篇3

通讯作者:明忠光

【摘要】 目的 探讨纳络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应用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7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行常规吸氧、抗生素、平喘等疗法,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纳络酮、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治疗后的各种临床指标,分析联合药物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分别为21.1%(8/38)、47.4%(18/38),总有效率为89.5%(34/38),显著高于对照组,各临床指标也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改善(P<0.05)。结论 纳络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具有较好的协同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盐酸纳络酮; 低分子肝素钠; 肺心病

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逐渐进展而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48%,约占心内科住院患者的45%~50%【sup】[1]【/sup】。由于长期低氧血症和高CO【sub】2【/sub】血症刺激,大多数肺心病患者血液中红细胞、纤维蛋白原等物质浓度升高,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在肺小动脉内形成血栓,造成肺梗死等严重后果。为降低肺心病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改善肺心病患者的预后,近年来笔者所在科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凝血功能异常的肺心病患者38例,以同期仅采用常规治疗的肺心病患者29例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集本科收治的凝血功能异常的肺心病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sup】[2]【/sup】。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8例,对照组29例。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42~71岁,平均(57.8±12.7)岁;对照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39~72岁,平均(64.1±11.4)岁。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止咳、平喘、改善心肺功能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钠(齐鲁制药有限公司),使用方法为:5000 IU腹部脐旁皮下注射,2次/d,连续使用10 d;同时联合纳络酮(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滴注,1次/d,10 d为一个疗程。

1.3 检测仪器及观察指标 凝血功能分析采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液流变学分析采用MVIS 2035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气分析采用ABL 700血气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包测定。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 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分别为21.1%(8/38)、47.4%(18/38),总有效率为89.5%(34/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3%(3/29)、31.0%(9/29)、55.2%(16/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室指标分析 治疗后两组临床指标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指标较对照组更优(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sup】*【/sup】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sup】【/sup】P<0.05

3 讨论

肺心病的发生往往由慢性长期缺氧诱发的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引起。由于肺心病患者多呈高黏,若恶化会进一步发展为脑血栓,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加重,会导致右心衰竭、呼吸衰竭。因此肺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抗凝、降黏、降低肺动脉高压。纳洛酮能够对抗β-EP,强化前列腺素调节作用,降低Ca【sup】2+【/sup】内流,缓解动脉血管痉挛。此外,纳洛酮还具有抗膜脂质过氧化作用,促进动脉血流【sup】[3]【/sup】。低分子量肝素是解聚的肝素片段,在抗凝方面,低分子量肝素比肝素具有优越性:(1)低分子量肝素的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拮抗凝血因子Xa的活性;(2)低分子量肝素的溶栓作用比普通肝素强,可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和轻度扩张血管的作用;(3)低分子量肝素还可缓解支气管痉挛、降低痰液黏稠性等作用,从而改善肺的呼吸功能。本组研究中,纳络酮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总有效率达89.5%,明显高于对照组55.2%(P<0.05),提示联合应用的协同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血液黏稠度,改善PaO【sub】2【/sub】、PaCO【sub】2【/sub】、纤维蛋白原定量、红细胞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

总之,通过两组的协同机制,可进一步减少动脉压、肺阻力,增强肺部的血流,进而发挥心肺保护功能,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李俊民,吕伟,齐学远.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心衰30例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0,48(7):106-107.

[2] 王立芹,杨福堂,赵萌.低分子肝素钠钙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心病急性加重疗效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7):867-868.

[3] 黄林锋,董仁寿.低分子肝素干预下肺心病凝血功能与肺功能的相关性.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15(1):83-85.

急性肝病的治疗篇4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重型肝炎;治疗

非乙型亚急性重型肝炎常年散发,尤其是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重型肝炎,高黄疸多见,我科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此类肝炎总结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非乙型亚急性重型肝炎15例,男11 女4 年龄(527±180)岁,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1],排除乙肝病毒感染,其中甲型1例;戊型10例;未分型3例;流感病毒合并柯萨奇病毒1例。合并妊娠1例,甲功减退1例,发病前均无肝硬化病史,无肝衰竭并发症。

12 治疗方法 1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7例,对照组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肝功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予卧床休息、护肝、退黄、改善微循环以及血浆、白蛋白、人工肝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25 mg/d,黄疸降至100 μmol/L停药,疗程3~4周,无需减量停药。

13 指标监测 在治疗1、2、4周时取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MELD评分等指标进行分析。

14 疗效判断 治疗4周时取MELD评分降至15分以下为好转。治疗失败:MELD评分15分以上或死亡。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治疗中两组指标比较

22 治疗1、2、4周时总胆红素、ALT、PT、MELD等指标比较

23 治疗后好转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临床上接诊非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亚急性重型肝炎并不少见,尤其是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老年人多发,重症多见。病毒感染引发的重型肝炎发病机理一是致病微生物的直接或间接免疫性损伤,二是继发性内毒素血症的二重打击。乙肝病毒感染与非乙肝病毒感染在发病机理,病理损伤特点,病程过程上均有明显的不同。与乙肝病毒感染不同,非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亚急性重型肝炎经积极救治,一般病情恢复顺利,预后良好。我们提取的本单位5年中全部非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亚急性重型肝炎,除一例94岁高龄老人死于肝衰竭外,其他患者均病情治愈出院。

李英菊的研究认为:重型肝炎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短期内可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食欲增强、黄疸逐渐消退,患者全身状况的改善,可能为肝细胞的再生及其他药物发挥作用赢得时间,从而明显提高治疗成功率[2]。

Harry对血管活性药物依赖性肝衰竭(ALF)或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进行的研究,结果发现使用类固醇激素可以降低血管活性药使用剂量,但不改善生存率,且皮质类固醇治疗组,感染发生率是升高的[3]。

对于重型肝炎是否应用激素治疗国内外学者争论数十年,无统一定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危重病患者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受损,在重症感染中,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系统功能紊乱,使皮质醇生成减和状态失活。重型肝炎患者体内也存在类似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样的病理过程[4],且重症肝病患者胆固醇合成下降也是导致肾上腺素合成减少的原因。李梦东教授的观点认为,肝衰竭早期患者给予小剂量激素的治疗机制仅仅是对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调节[5]。我们虽是小样本对照研究,但所得结果与上述观点一致。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及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病杂志,2000,8(6):324329.

[2] 李映菊,汪煜华,彭忠田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最佳方案初探.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8:8083.

[3] 许彪,李克.肾上腺功能不全与肝脏功能障碍.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8(14):312314.

[4] 李晨,王慧芬,成谟彬.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体内细胞因子表达及动态变化的研究. 传染病信息,2011,24(3):151155.

急性肝病的治疗篇5

【关键词】 治疗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一种常见的肺血管疾患,是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常见的较严重的近期并发症,病死率较高。近几年随着人们对PTE认识的提高,其诊断率及临床治愈率大大提高。目前临床治疗急性PTE最为常用的抗凝药物为肝素。本文回顾性分析应用普通肝素(简称肝素)治疗急性PTE 38例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均为1999年7月~2003年3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急性非大面积PTE病人,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5~74岁,平均(45.3±13.4)岁。所有病人均无活动性内脏出血、肝素过敏及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等抗凝治疗禁忌证。原发疾病包括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9例,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5例,手术后4例。所有病人均经肺CT和(或)CT血管造影、肺通气灌注扫描、肺动脉造影三项检查中一项或两项,结合病人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分析、心脏超声等明确诊断。诊断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PTE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1]。起病至确诊时间2~60 d,平均19 d。

1.2 治疗方法

首先静脉注射肝素50 mg,然后以18 U/(kg・h)速度给予肝素持续静脉泵入,每4~6 h监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根据APTT时间调整肝素泵入速度,使APTT尽快达到并维持于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以达到有效抗凝的效果。然后改为口服华法令治疗,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达到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或其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达到2.0~3.0后停用肝素。

1.3 治疗结果

38例病人静脉注射肝素前血APTT值平均为(28.8±9.9)s,平均达到稳定的APTT所需时间为(2.4±1.0)d;每日肝素剂量介于120~250 mg,平均为(200±56)mg;APTT达标后其肝素应用量仍需根据APTT时间调整,并加以口服华法令,二者重叠3~5 d。肝素治疗时间7~21 d,平均12 d。38例病人无1例死亡,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 转贴于

2 讨

PTE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在美国每年新发病的病人约有65万人,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占心血管疾病的第3位。PTE也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疾病。据相关文献报道,未经治疗的急性PTE病死率为30%~40%,仅次于心肌梗死和肿瘤,而治疗后的病死率为7%~10%[2,3]。因此急性PTE诊断明确应及时治疗[4]。急性PTE治疗除了一般对症处理外,对于大面积及次大面积急性栓塞病人,如果没有溶栓禁忌证,应行溶栓治疗。对于非大面积(包括次大面积)的急性栓塞病人应给予抗凝治疗,以有效防止血栓再形成或扩大以及再栓塞的发生。抗凝治疗的主要禁忌证包括活动性出血、凝血机制障碍、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衰竭及近期手术史、妊娠、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但当确诊为急性PTE时,上述情况多属于相对禁忌证。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凝药物主要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质量肝素和华法令。肝素是一种硫化的糖胺聚糖,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发挥抗凝作用。普通肝素抗凝作用相对复杂,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位点较多,对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有一定影响,主要副作用是出血、血小板减少等。本文38例病人采用普通肝素和华法令抗凝治疗无1例死亡,2例出现鼻黏膜、牙龈出血,3例应用肝素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停药后恢复正常。肝素常规应用方式有间歇静脉注射、间歇皮下注射和持续静脉注射。本文采用持续静脉注射法,因其可以保持血液相对稳定的肝素浓度,能快速有效肝素化,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由于肝素在体内代谢个体差异较大,其应用剂量不固定。本文38例PTE病人抗凝达到稳定APTT所需肝素剂量介于120~250 mg,剂量范围较大。同时达到稳定APTT所需时间为(2.4±1.0)d,也说明在肝素应用过程中剂量的调整空间较大,致使达到稳定药物疗效的时间较长。持续静脉注射肝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也表明,肝素在体内代谢不稳定,导致同一静脉输注速度和剂量及抗凝疗效差异较大。另外肝素疗效受多种药物影响较大,这也是我们观察到肝素达到稳定疗效后,恒定剂量肝素应用过程中出现较大范围APTT变异的原因。如果抗凝不充分将严重影响疗效并可导致血栓复发率显著增高,因此,调整肝素剂量应尽量使APTT达到正常对照值的2.0倍,而不是1.5倍,特别是在治疗的初期。在应用肝素治疗急性PTE时,调整剂量使APTT值达稳定后,仍需定期监测血APTT,并及时调整肝素输注速度,以确保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辰. PTE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59.

[2]GIANCARLO. Anticoagulation in the preventon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embolism [J]. Chest, 1995,107(Suppl):39.

[3]陆慰萱, 李方, 朱元珏, 等. 肺血栓栓塞52例临床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 1998,37(4):227.

急性肝病的治疗篇6

一、养肝利胆类保肝药

此类药物适合各型肝炎患者使用。常见的此类药物有:

齐墩果酸片。此药具有降低谷丙转氨酶水平、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纠正异常蛋白代谢等作用,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活动型肝炎等肝病的治疗。齐墩果酸片的具体用法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每次服1~2片,每日服3次。慢性肝炎患者每次服3~4片,每日服3次。

益肝灵片。此药具有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等作用,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中毒性肝炎等肝病的治疗。益肝灵片的具体用法为:每次服2片,每日服3次,服药3个月后,每次的服药量可减至1片。

二、清热利湿类保肝药

此类药物适合有黄疸、口苦、苔黄、尿黄等肝胆湿热症状的肝病患者使用。常见的此类药物有:

复方益肝灵片。此药具有滋补肝肾、解毒化湿、降低转氨酶水平等作用,可用于慢性肝炎、转氨酶增高等肝病的治疗。复方益肝灵片的具体用法为:每次服4片,每日服3次。

鸡骨草胶囊。此药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降低转氨酶水平等作用,可用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肝病的治疗。鸡骨草胶囊的具体用法为:每次服2粒,每日服3次。

垂盆草片。此药具有清热利湿、降低谷丙转氨酶水平等作用,可用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等肝病的治疗。垂盆草片的具体用法为:每次服6片,每日服2~3次。

护肝宁片。此药具有利湿退黄、益肝化瘀、降低谷丙转氨酶水平等作用,可用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肝病的治疗。护肝宁片的具体用法为:每次服4~5片,每日服3次。

三、补虚扶正类保肝药

此类药物适合有乏力、少食、腰膝酸软等肝肾虚损症状的肝病患者使用。常见的此类药物有:

肝得健胶囊。此药具有抗病毒、降低谷丙转氨酶水平等作用,可用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的治疗。肝得健胶囊的具体用法为:每次服2~3粒,每日服3次。

五仁醇胶囊。此药具有滋补肝肾、降低谷丙转氨酶水平等作用,可用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肝病的治疗。五仁醇胶囊的具体用法为:每次服3~4粒,每日服3次。

肝灵胶囊。此药具有降低健谷丙转氨酶水平、护肝抗炎、活血化瘀等作用,可用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肝病的治疗。健肝灵胶囊的具体用法为:每次服2~3粒,每日服3次。

急性肝病的治疗篇7

【关键词】水飞蓟宾葡甲胺;慢性病毒性;慢性肝炎治

【中图分类号】R5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44-01

目前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很多,但疗效多有一定的局限性,我院应用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急性及慢性病毒性肝炎8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 材料与方法

1. 1病例选择,84例病例均为我院2001年5月-2010年10月的住院患者。所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诊断标准。年龄16-59岁,平均34.5岁,其中男性58例,女性26例。急性肝炎42例,慢性肝炎42例(轻度13例,中度29例)。

1. 2实验室检查:所选病例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其中病原分型为:甲型14例; 乙型45例;丙型3例;戊型10例;甲型合并戊型肝炎2例;乙型合并戊型肝炎5例;未分型5例。

1. 3治疗方法:口服水飞蓟宾葡甲胺200mg,每日三次,急性肝炎服用一个月,慢性肝炎服用三个月。治疗期间未服用有明显退黄降酶作用的其它药物。

1.4统计方法:治疗前及治疗后每二周记录一次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检查结果,对慢性肝炎部分病例进行治疗前、后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变化的比较。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二、 结果

2.1 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的变化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 水飞蓟宾葡甲胺消除或减轻肝炎症状效果明显,但对慢性肝炎肝脾回缩效果不太理想。

2.2 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见表2。

从表中看出,水飞蓟宾葡甲胺对急、慢性肝炎的肝功能改善方面有较好疗效。

2.3 部分慢性肝炎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见表3。

注:表中例数为结果异常例数。

从表中可以看出,水飞蓟宾葡甲胺3个月疗程结束后血清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V-C)、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尾肽(PIIINP)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说明其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2.4 不良反应:经临床观察,水飞蓟宾葡甲胺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三、讨论

西利宾胺为中药水飞蓟宾葡甲胺为主体的黄酮苷类化合物, 具有可增高肝细胞的微粒体酶活性,加速肝的解毒能力,降低血清转氨酶,还可稳定各种肝脏毒物引起的各种类型的肝损伤的细胞膜,全面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明显的肝脏保肝作用。国内外许多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证明,水飞蓟宾葡甲胺对各种急慢性肝病具有良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稳定、有效的保肝药物。其具体作用机理是:(1) 抗氧化作用:水飞蓟素是有力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2];(2) 稳定肝细胞膜,减少肝细胞对毒物的摄入,免除肝细胞损伤。(3) 恢复肝细胞的生理解毒机制;(4) 促进肝细胞合成蛋白质;(5) 抗肝纤维化作用,通过抑制流动性活性氧的活性,从而减轻

其介导的肝细胞损伤和肝细胞炎症,阻止对肝纤维化过程的触发[3]。

本文资料显示,急慢性肝炎在应用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肝功能恢复较好。对部分慢性肝炎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肝纤维化血清指标,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说明水飞蓟葡甲胺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故此认为,水飞蓟葡甲胺是目前治疗多种类型肝炎较理想的药物,尤其用于慢性肝炎的巩固医疗,其疗效确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Favaris,perezA,LvarezV. Coparative effect of colchicine and silymarin on CCl4chronic liver damage in rats. Arch-Med-Res,1997,28(1):11―17.

[2]高峰,李铣。国产水飞蓟素的化学成分及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研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7,14(2):87.

急性肝病的治疗篇8

[关键词] 急性黄疸型肝炎;复方甘草酸苷;前列地尔;静脉滴注

[中图分类号] R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3-010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ompound glycyrrhizin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alprostadil in treatment of acute icteric hepatitis.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icteric hepat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with 38 case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potassium magnesium aspartate injection and Kuhuang injection,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compound glycyrrhizin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alprostadil, both for a treatment course of 4 weeks.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TBIL, AST, and ALT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11%,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73.68%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

[Key words] Acute icteric hepatitis; Compound glycyrrhizin; Alprostadil; Intravenous drip

急性肝炎是R床常见疾病之一,按照急性肝炎患者是否有黄疸表现及血清胆红素升高情况可将其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1]。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患者多以倦怠、食欲减退、皮肤黄染、上腹部不适、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各种转氨酶、胆红素等生化指标升高,对我国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采用及时有效的方法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进行干预,大部分患者可预后良好,在短期内彻底治愈,否则可进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3]。本院对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集的38例黄疸型肝炎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76例患者,均为2014年3月~2015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纳入标准: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4]。自愿参与本研究并愿意配合;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在本次研究前已经使用其他药物治疗者;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者,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5岁,平均(38.1±7.6)岁,病程1~15 d,其中1~7 d 27例,8~15 d 11例,平均(6.8±1.3)d,病原分型:甲型15例,乙型12例,丙型2例,戊型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8岁,平均(39.4±8.9)岁,病程范围1~15 d,其中1~7 d 28例,8~15 d 10例,平均(6.3±1.9)d,病原分型:甲型17例,乙型13例,丙型1例,戊型7例。使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与苦黄注射液治疗,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天1次,静脉滴注,苦黄注射液40 mL+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天1次,静脉滴注。观察组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240)与前列地尔(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292)联合治疗,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6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天1次,静脉滴注;前列地尔20 μ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天1次,静脉滴注。两组1个疗程均为4周,治疗1个疗程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1.3 疗效评价

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缓解,肝脾肿大完全消失或明显缩小,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降低到正常水平范围内,肝功能恢复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缓解,肝脾肿大有改善,TBIL、ALT、AST水平明显降低且下降程度不低于50%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及加重,TBIL、AST、ALT虽然有所降低但程度不足50%或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AST、ALT水平,采用日立7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TBIL、AST、A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内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TBIL、AST、ALT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性消化道疾病,有发病率较高、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等特点,部分乙型、丙型肝炎患者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等,严重危害健康。临床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方法多样,但临床治疗效果不一,作为一种病情严重的肝炎,早期治疗、合理用药以使治疗时间缩短为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关键[6-7]。

复方甘草酸苷是强力肝细胞膜保护剂,以β-甘草酸为主要成分,并辅以甘氨酸、半胱氨酸制成,可显著改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复发率较低,在临床多种肝炎的治疗中广泛应用[8]。复方甘草酸苷可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及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使花生四烯酸在起始阶段的代谢水平受到抑制,阻止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产生,从而对肝细胞膜起到保护作用[9]。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预防纤维化等效应,使肝细胞凋亡受到抑制[10-11],此外,甘草酸、半胱氨酸也是复方甘草酸苷中所含成分,也具有解毒、抗变态反应等作用,可减缓肝脏炎性反应,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12]。前列地尔是一种含二十碳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前列腺素类的天然产物,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13]。前列地尔注射液是以脂质微球为药物载体的前列腺素E1(PGE1)静脉注射液,由于脂质微球的包裹,不仅使前列腺素不宜失活,还可更好的发挥靶向作用,使病变部位有PGE1聚集,PGE1的用量明显降低,从而使其对血管的刺激和炎症反应显著减少。前列地尔广泛用于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等疾病的治疗,前列地尔有保护肝细胞膜的作用,能抑制过强的免疫损伤反应[14];PGE1可使肝脏血管扩张,肝血流量增加,肝动脉和门静脉压力降低,肝脏微循环得到改善,促进肝细胞的再生[15-1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为73.6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组内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TBIL、AST、ALT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较好,可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慧,冯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4):5045-5046.

[2] 黄兰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80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34):150-151.

[3] 张晨曦,张素贞.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38-39.

[4]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257-263.

[5] 徐强胜,饶宗华,曾秀忠,等.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0例[J].中国药业,2008,17(17):52.

[6] 廉恒丽,姜宏博.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用甘利欣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5):3403-3404.

[7] 赵勇华,于建武,李树臣.水飞蓟素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J].肝脏,2007,12(3):226.

[8] 倪传斌,陈武军,龙波.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68例临床疗效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08, 29(2):124-126.

[9] 丁淑芬.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55-56.

[10] 张平,姚履枫,潘晨.联用复方甘草酸苷和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9):1-3.

[11] 刘潇聪,陈耀凯,李晖,等.复方甘草酸苷对重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18):1806-1808.

[12] 汪俊韬,于少军,肖炜.复方甘草甜素(美能)在肝病领域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房,2002,13(8):500-502.

[13] 杨庆坤.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40例慢性乙型重度肝炎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9):2834-2835.

[14] 杨芳智,曾宪岚,向莉.水飞蓟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0):1244-1245.

[15] 谌辉.前列地尔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42例[J].医药导报,2003,22(4):236-238.

[16] 吴志宇.前列地尔对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1,23(10):106-107.

上一篇:室内环艺设计范文 下一篇:城乡建设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