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学科评估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3:40

纺织学科评估

纺织学科评估篇1

【关键词】竞争优势 价值链 水平 评估

一、引言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竞争战略》中首次提出价值链概念以来,价值链理论一直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研究的重点,企业界把价值链当作重要的战略分析工具,用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价值链整体水平的竞争,但是在理论上,波特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价值链水平评估方法,而这又是对企业诊断和战略制定的前提,因此立足于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的现实和自身的特点,构建一个基于竞争优势的企业价值链水平模型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纺织企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制造企业,也是出口创汇最多的行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在基本竞争战略思维的指导下,通过对企业价值链水平评估模型的应用,较为准确的评估了该行业企业的价值链水平,其他行业的企业评估也可以在此思维框架下和行业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类似的模型进行评估。

二、研究假设

其一,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集聚三种,目标集聚是将经营重点集中在某一特定顾客群体、产品系列,力争在某局部市场取得竞争优势,而该竞争优势取得的方式还是需要实行成本领先或差异化,所以本文把目标集聚看成是成本领先或差异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二,波特在分析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中,认为企业要么实行成本领先要么实行差异化,极力反对夹在中间的战略,而现实中存在大量实行这种战略的企业,因此本文认为对这种类型企业价值链的评估可以综合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的指标来评估(见表1)。

其三,本文对企业价值链水平的研究是需要在对行业环境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所以假设企业的被调查者和专家能对本企业和行业的相关指标有清楚的认识,能客观的反映企业的状况。

三、成本领先、差异化与企业价值链的关系

1、成本领先与企业价值链

成本领先就是企业的价值链各环节成本之和低于竞争对手价值链成本之和,并且具有一定的持久性。波特认为获取成本优势两种途径是控制成本驱动因素和重构价值链,并且给出了规模经济、学习、关系、整合等十种成本驱动因素,这对分析我国的纺织行业的成本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国家,尤其是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自1994年以来已成功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我国纺织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佳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纺织品物美价廉,在价格上居于绝对竞争优势,纺织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并且劳动力便宜,据统计我国的纺织行业劳动力成本是日本的1/37,美国的1/20,所以中国的纺织品在世界上具有很大的价格和成本优势,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纺织业改革开放初期30年的特色即走成本领先战略。然而即便是成本领先,我们仍然有很大可以提升的空间和转变成本驱动因素。从劳动力成本来看,我国的劳动力低廉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新劳动法的颁布、工人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周边国家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中国,因此以前主要依靠劳动力低廉的模式必须转变。

从规模经济角度来说,中小企业是纺织行业的主体,中小企业的数量高达99.4%,虽然已经形成上、中、下游门类比较齐全的纺织行业生产体系,但是规模较小,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所以我国纺织企业从长远来看,成本领先还是有许多改进空间的,同时需要逐渐转移劳动力成本优势,加强管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用。

至于价值链构成角度,从我国纺织企业微笑曲线可以看出,纺织企业出口商品绝大多数都是通过OEM的形式,赚取少量的加工费,这种方式在改革开放初期表现了强大的活力,不需要投入太高的研发、技术、市场开发和销售成本,只需抓好生产管理环节便可,但是这种模式随着我国资源、劳动力比较优势的逐步丧失也逐步不适应竞争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设计、优化价值链环节,提高利用效率,使成本保持领先水平。

2、差异化与企业价值链

差异化战略就是企业能够提供独特的、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产品给顾客,与差异化相比,成本领先具有不可模仿性和可持续性。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可能是差异化的来源,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链门类是比较齐全的,可以说每个环节都可以考虑差异化问题,如果说以前和现在是靠成本领先而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的话,那么不久的将来得需要以技术为基础,高附加值的差异化立足。因为一方面我国主要出口中低档纺织品,遇到了很多贸易壁垒而且利润也很薄弱,如果实行差异化走高档路线可以很好的规避这些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在功能特殊、新颖的高档面料方面确实存在大量进口,也催促了我们加大自主研发、加大品牌建设必要。

波特在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方面都强调的一种方法是以全新的方式重构企业的价值链。通过对上游供应商、生产和下游营销渠道的重构不光能够降低自己的成本还能走出自己的特色来。近十几年来,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外包战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很多企业通过价值链的分解、重组和把部分甚至大部分职能外包出去,专做自己有竞争优势的价值增值环节,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我国主导的服装加工环节只占纺织服装价值总和的19%,其他81%的价值增加值却被发达国家占有了,说明我国纺织的产业链需要调整,企业价值链需要优化,由中间环节的生产向产业链两端的设计、研发和品牌、销售的转型和升级是我国服装行业的长久之策和大势所趋。至于微观的纺织企业可以重组价值链,发展自己优势的环节,不必每个环节都涉足,立足自己的成本或特色优势,使自己价值链的效率和价值达到最优化。所以我们必须走自主创新、科技兴贸,品牌兴贸的OEM向ODM的纺织强国路线。

四、企业价值链水平评估模式的构建

1、企业价值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上从成本、差异化两个环节简单的分析了我国纺织企业的价值链水平,分析了其相关的优势和劣势,下面建立以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两个基本竞争战略为重点的纺织企业价值链水平的指标评估体系。指标的选取根据对前人研究成果和对纺织企业实地调研总结得出,既有定量又有定性的,成本领先方面主要从劳动力、资源、规模经济和科技能力方面分析,差异化主要从市场、财务、生产以及科技创新方面来分析与竞争者之间的差异(如表1)。

2、价值链水平指数评价等级划分

对指标评分时采用专家赋值法,专家根据指标的行业内平均水平,采用1―9的赋值方法,“1”表示价值链水平最高的指数,“5”表示水平一般,“9”表示水平最低。其他数字以此类推。

3、建立判断矩阵与确定指标权重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指标的权重,AHP法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对阶梯层次结构建立后,通过隶属于同一指标之间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建立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建立主要依据1―9比率标度法。其中:“1”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同样重要(或同样强);“3”表示两个元素相比,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稍微重要(或稍微强);“5”表示两个元素相比,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明显重要(或明显强);“7”表示两个元素相比,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重要得多(或强得多);“9”表示两个元素相比,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极端重要(或极端强);“2、4、6、8”在上述两相邻判断等级之间。

通过对江苏某毛毯生产企业(该企业属于成本领先型企业,故不用差异化指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来对其二级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形成如下判断矩阵:

同理对于二级指标进行同样的比较,形成判断矩阵,由于篇幅有限,故不作详细解释。下面运用和积法进行排序计算。

(1)将判断矩阵A1-B的每一列归一化,可得到归一化判断矩阵A'

A'=0.0625 0.0441 0.0357 0.08520.3125 0.2206 0.3214 0.20.1875 0.0735 0.1072 0.11930.4375 0.6618 0.5357 0.5955

(2)将判断矩阵A'按行相加

将向量M=(0.2275,1.0545,0.4875,2.2305)归一化,得W=(0.056875,0.263625,0.121875,0.557625)T,即为判断矩阵A1-B的特征向量,其中W1、W2、W3、W4为各因素相对重要的排序数值。

(3)一致性检验

n阶判断矩阵当完全具有一致性时,?姿max=n,其余的特征根为0,当矩阵不完全一致时,?姿max>0。检验的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直至具有满意一致性。

根据以上所示方法,B指标的?姿max为4.1183,CR=0.043

4、评价模型和结果分析

根据前面的指标分析和权重构建企业价值链水平评估模型:

Y=0.056875B1+0.263625B2+0.121875B3+0.557625B4

B1=0.6667X11+0.3333X12;

B2=0.4865X21+0.0782X22+0.4353X23;

B3=0.5714X31+0.1429X32+0.2857X33;

B4=0.25X41+0.75X42

其中Xi为对企业相关指标的打分。通过模型及企业问卷调查的平均值计算,可得到该企业价值链的整体水平。

把X11、X12的值分别为3、4带入公式得B1=3.333;同理X21、X22、X23分别为5、5、5带入得B2=5;X31、X32、X33分别为7、5、6带入得B3=6.4285;X41、X42分别为6、7带入得B4=6.75。最后将Bi的值带入公式Y得Y=6.05515。说明该公司价值链水平处于稍低状态,与该企业的现状基本符合。

五、结束语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企业价值链水平进行评估的完整方法,本文认为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是基础,所以需要在分析其基本竞争战略类型的前提下,构建各自类型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估,评估方法是在对目标企业的调研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由于该方法具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特点,所以在评估中难免有主观性的部分,不能完全准确地评估其水平,在以后的进一步研究中可以在本文研究基础上借鉴企业价值和竞争力等的相关方法来增强评估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8.

[2] 郭燕: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服装业[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3] 李创: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纺织学科评估篇2

《规划》评估情况表明,“十二五”以来,纺织工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国内经济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调整阶段的特征明显,国内外环境与《规划》编制时相比出现明显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纺织工业在承受和克服棉花等原料政策体制制约、外需增长乏力、综合成本上涨、融资困难大等多重困难和压力的情况下,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使得《规划》大部分发展目标完成情况良好,各项重点任务和重点领域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规划》制定的七大类政策措施均取得不同程度推进。

主要指标进展顺利

行业规模发展指标均超过《规划》目标增速,2010~2012年,规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6%,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3%,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年均增长4.8%。

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2012年,我国化纤原料自给率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62%,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达到22.2%。服装、家纺、产业用比例为48.5:29.3:22.2,三大终端产品纤维消费结构向《规划》目标稳步推进。

受环境资源、要素成本、政策体制等因素影响,产业区域转移推进压力较大,截至2013年6月中西部地区产值占全国比重为20.6%,比2010年提升3.6个百分点。

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2010~2012年,规上纺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7.8%,超过《规划》目标增速7.8个百分点;我国规上纺织企业研发投入强度2012年为0.47%,其中化纤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0.94%,接近《规划》目标。

品牌建设指标按计划进度完成,2012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已有30多家品牌企业销售收入超百亿,完成《规划》目标60%以上。

节能减排指标也基本完成。根据测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标达到《规划》目标。据了解,化学需氧量指标因为统计范围和调查方法的原因不能进行总量比较,中纺联今后将与相关部门沟通进一步调整统计口径后再进行有效对比。资源循环利用指标按计划进度完成,2010~2012年全国再利用纺织纤维用量年均增长14%。

重点任务成效显著

《规划》提出的九项重点任务得到全行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在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十二五”以来,一批部级纺织科技创新机构积极开展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一批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发挥了产学研用联合创新作用,围绕纺织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全行业新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2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家,7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96项科技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2012年规上纺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57.77万元/人,化学纤维差别化率达到53%,碳纤维T700、芳纶1313、聚苯硫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玄武岩等高性能纤维已实现产业化生产,“两化融合”工作有效推进。

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取得很大进步,更多企业采用了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标准,质量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开始发挥作用,纺织全产业链重视设计创意,服装和家纺品牌建设重点工程全面展开,确定了111家“重点跟踪培育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

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完成一系列节能减排相关标准的制修订,一批节能降耗减排新技术在全行业获得广泛推广应用,推动建立健全纺织制品回收再利用循环体系,再生聚酯纤维年产量达到450万吨。

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得到加强,2012年规上企业职工1000.7万人,规上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比2011年增长13.6%,全行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培育体系。

重点领域有效突破

《规划》提出的新型纺织纤维材料、高端纺织装备、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等基础性、关键性领域的技术进步和重点工作都取得较大进展。

在新型纺织材料领域,重点推进了差别化纤维、高技术纤维、生物质纤维三大类纤维技术和产业化,化纤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达80%,已提前实现《规划》目标。化纤原液着色纤维产量占比达到8.7%,提前完成《规划》目标。仿棉纤维的研发也取得积极进展,产业化取得实质突破。

高端纺织装备研发获得较大进展,聚苯硫醚短线成套设备实现了万吨级的产业化,T700级碳纤维实现千吨级量产。2012年全自动集体落纱细纱长车的销售总锭数已经超过短车,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纺织装备进步显著。产业用自主开发的纺粘生产线速度突破400米/分。印染生产线普遍配备在线监测、废水回用和余热回收设备,新型印染后整理设备快速发展。

纺织各领域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产品应用和开发力度持续加大。棉纺紧密纺设备装机达到1293万锭,自此棉纺先进设备比重达78%,无梭织机比重达51%。新型纺纱技术、麻纺生产技术、在线检测和分析技术都已在重点企业应用。三维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技术安吉辅助制造系统、智能仓储配送系统、智能吊挂系统、自动缝制设备、射频识别技术等在服装、家纺行业进一步推广。

相关政策亟待调整

《规划》制定的七大类政策措施均得到不同程度推进,产业指导、贸易环境等政策落实取得积极成效,但原料、税收、融资等事关行业发展全局的重要政策仍亟待调整和落实。

《规划》中期评估认为,国家连续三年以限价收放储方式调控国内棉花供给,造成国内外棉价差过大及储备棉品质下降,棉纺行业竞争力流失,效益恶化,就业规模缩减。国内棉价仍受进口配额、滑准税等多重政策调控,流通环节严重缺少市场调控。《规划》中提出的“促进国内外棉价基本接轨”的政策目标远未实现,因此棉花管理体制亟待全面调整和改革。

在财税政策方面,纺织行业相关税收政策改革进展迟缓,棉纺企业增值税“高征低扣”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仍未解决,稳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税收政策调整尚无进展。企业融资环境也没有实质性改善,阻碍了企业转型升级的进程。

“十二五”后半期及“十三五”时期,我国纺织行业整体上仍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虽然行业面临的外部形势错综复杂,各种风险挑战严峻,但市场需求空间依然存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提供诸多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动纺织行业升级发展迈上新台阶。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任务并在“十三五”末建成纺织强国,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组成部分。“十二五”后半期,原料保障、技术创新压力、综合成本高、融资困难、环境压力、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等问题仍然突出。《规划》中期评估提出,为了实现《规划》目标,要进一步落实《规划》中九项重点任务和四个重点领域的工作内容,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重点保持纺织工业平稳发展,以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和人才战略为重点提高纺织工业综合竞争力,着力解决基础性研发、关键性技术、品牌建设、节能减排、区域布局优化等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TIPS

纺织“十二五”后半期六大重点任务

《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分析认为,“十二五”后半期及“十三五”时期,我国纺织行业整体上仍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未来机遇和挑战并存,形势有喜有忧。

纤维消费需求仍将稳步增长。从全球看,人口和消费自然增长将带动全球纤维需求总量持续增长,新兴市场的需求潜力也将逐步释放。从我国国内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推进将激发新的内需潜力,我国在“十三五”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为产业升级创造了有力条件,服装家纺产品零售额到“十三五”前期总规模将突破万亿。经济全球化也为纺织业全球布局产业体系和跨国配置资源提供有利环境。

在挑战方面,《报告》归纳出生产要素资源约束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等三个方面。针对挑战,《报告》提出全行业要齐心协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面完成《规划》任务。

在“十二五”后半期,行业要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目标,需要实施六大重点任务。

纺织学科评估篇3

商务部:促进产业升级,CSC9000T实施势在必行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纺织工业在配额时代结束后,几乎所有的欧美企业都针对中国纺织业实施了社会责任评估审核,并将之视为能否合作的“检验器”。可以说,比起直接的配额限制来说,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更具有隐蔽性,其不确定性和较大的灵活性让企业应对起来具有更高的难度,很多纺织企业在应对国外检验时都感到措手不及。

鉴于目前国际社会尚无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因此尽快建立一系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被国际公认的企业社会责任准则,这对中国纺织行业而言意义重大。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会同劳动部、商务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大对CSC9000T的推广,并将其列为“十一五”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政策措施。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希望借助这个活动,加快服装产业升级速度,增加纺织品服装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民族产业的品牌意识,争取创造一批世界性品牌,实现我国纺织品服装可持续外贸增长方式。

商务部联合财政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了《关于促进我国纺织行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支持纺织企业“走出去”相关政策》的文件,文件明确指出:支持在纺织行业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CSC9000T),制定和完善纺织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并开展在国内外的推广、实施。

支持纺织行业实现技术创新,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纺织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研发、产业聚集地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以及纺织服装自主品牌建设与推广给予必要的扶持。重点支持纺织行业产品与技术研发、高新技术装备引进消化吸收、质量检测和标准制定、品牌建设与推广、信息提供和管理人才培训、现代物流和纺织行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

支持海外纺织工业园区建设,为纺织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平台。主要包括制定园区建设贷款贴息专项政策,对园区建设企业为人园纺织企业提供的平整土地、专用厂房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给予专项补贴,对园区建设企业为人园纺织企业提供服务给予定额补贴,引导纺织企业集群式进入。

支持有实力的纺织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设厂,实现原产地多元化。重点鼓励有配套基础的纺织服装企业集群式进入境外纺织工业园区投资办厂。具体内容包括:对企业技术研发、咨询服务、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与“走出去”相关的前期费用等方面给予资助,以降低人园纺织企业投资成本。对于企业在境外设立营销网络可以给予适当资助。同时,对为纺织企业“走出去”提供组织协调、推广服务的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予以适当支持。

国家发改委:CSC9000T为中国制造业社会责任建设起了示范作用

2007年7月11日,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广东中山市的启动仪式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巡视员张莉对CSC9000T在各地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高度评价。她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一进程中,加强和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评价CSC9000T“10+100+1000”项目的试点效果时,张莉说,从目前试点情况看,针对纺织产业集群广大中小企业的“10+100+1000”项目已经取得积极成效。它促进了企业管理观念的转变,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外获得了良好的影响,改善了行业形象,并为中国制造业社会责任建设起了示范作用。

国家发改委还制定了《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纲要提出: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纺织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积极推动并完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建设,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加强对纺织新材料及相关产品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包括新材料的命名和材料鉴别、新材料与其它纤维的定量分析方法、新材料的基础数据研究、新材料的产品质量指标等;加强生态纺织品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开展纺织品中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方法研究、安全健康纺织品研究、可降解性产品试验方法研究,形成相关检测、控制和评价标准;结合纺织工业“十一五”科技攻关方向、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收集和分析国际和国外标准化组织的相关标准,研究和制定功能性纺织产品配套的试验方法及其功能性指标的评价标准;对纺织行业重点研发的产品和市场急需的产品,没有的要加快制定产品标准,标龄较长的要加快修订,以适应纺织科技发展和市场贸易的需要。

加强环保、节能、节水印染新技术配套标准的研究制定,积极开展ISO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推广和认证;加强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进一步提高纺织各行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率,增强纺织行业标准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在丝绸、亚麻、苎麻、羊绒等属于我国特有的传统产业和优势资源方面,提出国际标准工作项目,促进我国优势行业标准国际化;加强标准化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标准化信息服务水平,加强标准宣贯,提高全社会的标准意识和标准的实施有效性;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建设一支懂技术,了解产业发展状况,熟悉标准化工作程序,能积极从事国内外标准化活动的专家队伍,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健康发展。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CSC9000T有利于推进纺织产业技术进步

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鉴于资源、环境和贸易摩擦等制约因素加剧,行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为保持我国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国家发改委、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共9部委联合了《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鼓励纺织行业推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推进落实企业社会责任。

通知要求劳动保障、环保、税务等部门要加强对纺织企业遵守劳动法、环保法和税法情况的监督检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抓紧制修订纺织能耗、水耗和相关技术标准,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支持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开展行业自律、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国际合作交流、组织境外投资和企业培训等活动,充分发挥其在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和服务功能。

纺织学科评估篇4

关键词:纺织行业;战略联盟;人力资源管理

一、纺织行业背景及其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一)纺织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目前,全球纺织业市场前景不确定性日益增高。国际上,美元急贬、人民币相对升值,原油价格跌宕起伏,能源、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都宣告着重大改变。

伴随国际市场需求不断萎缩,国家政策旨在淘汰低层次产品和企业,给许多纺织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众多纺织企业陷入了生产经营困难的窘境。

(二)纺织行业发展现状、特征及其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从2011年年初开始,我国纺织行业的生产、内销、出口等均呈现了回升增长势头。国内统一的市场条件造成纺织行业向具有优势的区域集中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地。形成了最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提高了整体配套能力,缩短了交货期。

纺织行业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有如下的特点:纺织企业人力资源层次不高,人力资源结构相对简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停留在战术管理阶段,主要侧重于一些事物性的工作,如劳动组织、档案保管、考核升级、报酬分配等。

二、纺织行业战略联盟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局限

(一)纺织行业转型的必经途径--战略联盟

我国纺织行业存在的问题:纺织企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技术含量较少,技术装备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要;创新设计能力不足,管理水平和参与市场能力不强。

1. 国内纺织行业形成联盟状况

我国纺织行业形成了产业高度集群。已存在的联盟主要是:服装业企业之间的联盟,纺机制造业企业之间的联盟,基于纺织行业产业链的联盟。这些企业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在技术、资金、人力培训和营销渠道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2. 纺织行业联盟发展趋势

基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国际的宏观环境和未来的发展态势,纺织企业依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组建的战略联盟的模式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与国际性企业之间基于品牌建设的联盟将增加

(2)因拓展高端纺织品服装市场的联盟将得到加强

(3)与其他相关行业组建跨行业联盟将进一步发展

(二)战略联盟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局限

基于上述战略联盟发展趋势的考虑,原有人力资源管理的局限性越来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纺织业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

我国纺织制造业中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主要以一线操作工人为主, 缺乏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电脑设备操作和设备维护保养人员。

2、人才流失严重

我国纺织企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流动速度较快。人才的流失意味着技术的扩散,企业机密的外泄,竞争对手实力的加强等,也影响在职员工的忠诚度。

3、严重短缺技术创新人力资源

纺织企业的创新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两类型人才:一种是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企业家人力资源;另一种是从事专业研究的技术创新人力资源,解决前沿问题的技术人员或工程人员。

此外,我国纺织企业的管理人才匾乏,行业缺乏品牌运作、资本运筹、国际交往、经济贸易类、产品设计类等人才。

三、基于战略联盟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升级

(一)招聘甄选的升级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企业招聘以一线技术人员为主,缺少设计研发人才。

形成战略联盟纺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具有战略性、整体性的特点,人力资源部应直接参与组织的战略决策。要预先对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作出预测和规划,以保证企业及时获得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尤其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人才进行培养;要根据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统一制定人员配置计划,将选聘、任用、培训以及人才储备等纳入统一的计划体系,促进纺织企业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和有效利用。

(二)绩效考核的升级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虽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目标的贡献,但其主要目标在于本部门的工作绩效。

形成行业战略联盟之后,建立一个科学、客观、合理、有效的员工绩效评估体系变得十分重要。评估应根据人员岗位、职责的不同,按高层、普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生产人员分别制订评估细则。

(三)激励机制的升级

传统的纺织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低效,首先表现在工资激励缺乏力度。其次,体现在奖惩不够公平合理。这样,最终导致工资的激励作用荡然无存,造成人力资源的激励不足,没有体现人才的价值属性。

形成战略联盟纺织企业的人力资源升级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员工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绩效考核相匹配,制定针对不同岗位职责的不同激励对策: 1、管理人员的激励对策:(1)与绩效考评制度相结合,实行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相结合,考评机制与薪酬机制相挂钩。(2)根据管理人员的业绩,逐步扩大其职责范围和适当授予其较大的工作主动权,在他们的工作职责范围内予以充分信任和支持。(3)实施价值观管理。战略联盟之后的企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和价值冲突与对立频繁加剧。纺织企业通过对企业精神价值的整合形成统一的价值观。

2、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对策:(1)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2)建立健全激发科技专业人员技术创新的各项制度。(3)逐步提升专业技术职务。

3、一线生产人员的激励对策:(1)制订工作目标,并把薪酬中的个人奖金与工作目标完成度挂钩,使个人的需要、期望与企业的目标挂钩,以调动人的积极性。(2)不断改善劳动感,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来满足一线人员对学习各种技能的愿望,而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3)创造员工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措施,让员工对组织的未来和个人的未来充满信心。

(四)构建人力资源开发与组织学习能力

战略联盟之后的纺织企业通过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在 公司中形成学习型文化。营造一个增强员工对知识的渴求、确保知识得到持续的应用、扩散和创造的企业环境,进一步构建出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五)人才保留的措施

我国传统纺织企业面临的又一问题就是,人才大量流失。

战略联盟之后,培育人才、激励人才一系列措施开展的同时,怎样留住人才,尽可能减少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企业始终关注的一个问题。企业从最高层到各华层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

1. 事业留人:使人才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同步,充分体现人才价值。首先,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了人才发展目标,激发其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其次,"量体裁衣"指导人才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并创造条件助其在企业内部逐步实现职业生涯。

2. 待遇留人:根据人才市场价格和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薪酬水平,制订出向各类人才倾斜的薪酬:分配制度和独特的重奖机制。

3. 机制留人:面对战略联盟下的纺织企业应该专门制订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办法以及管理岗位公开竞争办法等一系列的制度,从人才的引进、使用、培训、考评、评价、交流、待遇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以求以良好的竞争机制,营造出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

4. 感情留人: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使各类人才从心底对企业产生一种归属感。在企业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改善人文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员工的情感调适能力,形成融洽、和谐、奋进、具有凝聚力的人际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福英.纺织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山东纺织科技,2003,1.

[2]马国忠.纺织企业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J],纺织科技进展,2007,1.

[3]王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评述[J],科学学研究,2002 20(6).

纺织学科评估篇5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十二五”时期是陕西省实现西部强省的关键节点,也是大幅提升综合实力、阔步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重要时期。《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陕西纺织工业振兴规划实施方案》的颁布,给陕西纺织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人力资源整合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人力资源整合具有较高的敏感度,首先会对员工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纺织企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生产、女工人数较多的特点,如果这些心理变化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则极易出现恐慌蔓延、生产效率降低、集体团队意识减弱等现象。其次,高层管理者由于经营理念与管理风格不同往往会产生冲突,对人力资源整合风险进行控制要做到:各纺织企业、行业协会及政府部门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合力组织相关整合部门,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用于解决冗员的问题,同时防止人才的流失。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安排专人接待员工来访,消除或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消极行为。在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并通过行业协会及产学研合作机制及时化解矛盾与冲突。

    二、资本资源整合风险及控制措施

    资本整合风险主要是由于负债和融资而给纺织控股集团的财务状况带来的不确定性。首先,风险来自于在集团组建初期对各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这种风险会造成集团对个别企业资产价值和经营状况做出过于乐观的判断,容易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其他企业健康发展;其次是只注重资产规模的扩大而不注重资产质量和资金效率,集群内企业众多,会存在结构问题,使得资产分布不合理,收益与风险不对称;再者是由于陕西省纺织企业普遍存在经营管理水平低、成本高,信誉不高,在经营过程中,吸纳外部资金的成本高昂。因此,对资本资源整合风险进行控制要做到:首

    先,正确评估各企业价值,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做好审计与评估工作。其次是指导并督促集团与集群建立一套符合会计准则和法律的内控制度,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打造集群品牌,提高企业的享誉度。

    三、信息资源整合风险及控制措施

    信息资源整合中的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资源整合带来的若干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信息化应用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对信息资源整合风险进行控制要做到: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商务,完善纺织产业集群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建立文件化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对涉及信息安全的,如人员安全、网络与通信安全、应急管理等领域制定详细的管理流程和制度。要以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开发,可与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开发,也要避免盲目投资。

    四、环境资源整合风险及控制措施

    由于政府往往会存在政务繁忙,对纺织产业了解不够充分、专业的问题,从而在政策环境上很容易有所偏颇或无法创造或把握关键机遇。因此,对环境资源整合风险进行控制要做到:发挥纺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服务作用。协会可为集群宣传产品,拓宽营销渠道;并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产业咨询和政策建议,完成政府委托的各类行业性工作,诸如与国内外有关标准化咨询、认证机构合作,推动集群内企业贯彻ISO14000、ISO18000等国际通行的质量、环境、安全、生态标准,提高集群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目前,陕西等诸多省市地方政府对重要的支柱性产业——纺织产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以扶持。我们也期望陕西纺织产业以集群化发展为依托,能在资源整合等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正视风险,采取措施控制风险,为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2011

    [2]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报告[R].2010:161

    [3]郑军.并购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研究[J].财政监督.2011(12):11~13

纺织学科评估篇6

不能低估也不能高估

就纺织业而言,如果说非典是一个导火索,它的突然降临给生产和经营引来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困难,那么它也再一次提醒人们去审视一些本来就应该重视但却没有充分重视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非典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既如此,我们必须冷静客观地评价非典带来的影响。

不能低估非典给纺织企业带来的影响,这很简单,由于疫情的干扰,纺织行业蒙受的直接损失可以说是历历在目。如果低估,那么,不仅是巨额的“学费”白交了,而且给以后的工作增加了太多的盲目性,势必导致在已有的损失上再添加新的负担。然而,更重要的是不能高估。眼下,确有一些人把非典的影响估计得过高。似乎很多的问题都是非典造成的。好像疫情一过,那些在非典期间暴露出来的问题便烟消云散了。可以断言,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高度重视非典带来的影响,并不等于过高估评。这里的“高度”和“过高”含义有明显的差异。

“高估”掩盖了潜藏的问题

其实,非典形成的浊浪和暗流淹没了相当多的问题。也就是说,本来我们的工作中就存在一些漏洞,就存在一些束缚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譬如: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滞销市场、品牌缺乏影响力、设备急需改造、企业管理混乱、成本居高不下等。这些问题导致企业举步维艰。

非典来了,它携带着自身的危害不仅吞噬了许许多多的商机,而且由于它特有势态,把许多企业原有的规划、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漏洞和不利因素也给笼罩了,这种笼罩使一些人直观地看见“非典氛围”,而难见其它。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出现了“冷冻”现象,即把原有的薄弱环节“冷冻”起来了。可是冷冻就是保存,一旦解冻,它又会复活。所以说,高估的错误在于,它掩盖了许多潜藏的问题。事实上,就是非典不来,这些问题也是存在的,而它们恰恰又是非典之后仍然是束缚企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不利因素。

进一步看,把非典的影响估计的过高,容易导致片面而盲目地把更多的问题甚至本来与非典不相干的问题也都算在非典的账上。一定意义上说,这种错误想法将引起的负面影响并不亚于非典疫情带来的灾害。因为它忽视了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甚至搁置一边了。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角度分析,如果这种想法一旦形成思潮,那也称得上一种“疫情”。兹事体大,同样应该予以防治。

主张“不能过高估评非典影响”其目的当然不是提倡“低估”,而是强调实事求是地评估。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估计足,也就是所说的高度重视。要客观而充分地评估非典时期企业自身建设中所暴露出的不足,然后尽快加以弥补。

非典对谁的打击最大

由于怕非典传染,外商不能亲赴洽谈,我们的经营人员不便出去;为防止货物带菌,到岸的货物被封存一段时间接受检测;同样,国内商家也减少了商业会晤。还有,其他竞争对手乘虚而入,占了市场。这些情况基本上就是人们谈到非典对纺织业影响时常讲的现实困难。

客观上看,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可是我们也要探讨另一个问题:非典对谁的打击最大?事实上,对竞争力不足的企业打击最大。同遭非典袭击,同样是外商不来谈判,企业人员不能出国洽商,也同样是因为网上交易无法检验产品实物质量,为什么也有一些企业生意依然兴旺?

请注意:上海宝钢今年前4个月网上交易额超过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9倍。更有令人咋舌的:进入4月以来,海尔电话专卖猛增了10倍。以致于有人惊呼:SARS给了电子商务一个契机。如果说他们是外行业,其经验虽然值得参考,而纺织行业必定有自己的特殊性,分析问题时还不能等量齐观,那么再举一例:今年四五月份,山东华龙纺织有限公司已通过与以色列、土耳其等国客商签订了70万美元的供货合同。华龙网上红火其原因是:“高质量和准交期的产品赢得了市场。”

为什么有的企业网上越洋签约成功?原因当然是综合性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对方了解这个企业,相信他们的实力。谁都知道非典终有尽时,而生意是常久的。你的产品所以在人家的印象里是响当当的,那是因为你成功地营造了品牌的魅力和信誉的魅力。过去购买了你的产品,那是因为你的产品是人家在众多产品中选中的。虽然现在因非典不敢用,可非典之后的产品已经排除了病毒因素,因此这些早已被市场检验过的一直畅销的产品,是没有道理拒绝签订的。说得再明白一些,即使现在的产品有非典感染的可能,而以后的产品是不会有这个担心的,那么,谁情愿抛弃长远的利益呢?所以说,不管在多么艰难情况下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还是靠实力取胜。应当看到,华龙的“高质量和准交期”已经把问题的实质解释的很清楚了。

诚然,不应该用个例去推断全局情形。但事出总有原因,偶然是必然的反映。他们的有效举措即使不具有普遍意义,但至少也应该促使我们深思:其中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因素。不过,这里起码可以说明一个观点:具有雄厚实力和知名度高的企业,抑或遇到像非典这样突如其来的灾害,企业也还是能够招架一阵子的。

竞争力强劲何惧不测风云

企业的运行过程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自有内在的客观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顺之者兴,逆之者衰。

企业发展的规律是什么,观点各一,这里不作讨论。但有一点可谓共识:从市场需求出发,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从技术、工艺、设备以及管理入手,尽可能地降低产品成本,以求战胜同类产品的竞争对手。一句话,不断打造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我们许多缺乏实力的企业恰恰在以上内容中显得黯然失色。即使没有非典影响,这些已经存在的薄弱环节也会继续束缚企业前进的脚步。

由此联系到如今反复提到的话题――非典之后抓什么?我们说,非典之后更应该谋划长远,集中精力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而不仅仅是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完善预警措施及机制的问题。一位行业权威人士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世界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更多不确定因素将对经济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的影响,如经济、政治、战争、自然灾害等等。怎样增强抗风险的能力?简言之,要把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这条主线坚持下去,把先进的生产要素强化到产业中去。

此言虽然概念化但确是缜密而科学的经典之论。说白了,不能单纯地把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定为主攻方向,这个任务应包括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之中。下一次“不测风云”是什么,何时到来?谁也说不清。下一回“机遇性”产品是防寒服还是防晒衣?是救生衣还是防弹服?谁都无法猜中。所以,还是要夯实基础:捕捉市场需求,追踪世界前沿科技成果,研制新产品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查找本单位与同类企业先进经济技术指标的差距并努力缩小和超过。干脆地说,哪里有薄弱环节就狠抓哪里。

因为非典虽是暂时的,而市场变化是永远的,为了适应这个变化而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更是长久的。非典击倒了一批企业,也带活了一批企业。如果说季节性纺织产品可以期待下一个“春天”,而“机遇性”纺织产品总不能期待另一个非典。由于非典而热销一阵的企业可以受益一时,但一时之利毕竟不是长远之计。受挫的非实力企业很可能因此而一蹶不振,无力回天;受挫的实力企业倒可以重整旗鼓,再展雄姿,其原因当然是自身富有化险为夷的实力,而实力源于事先凭据科学预见并指导的充分准备。

因为不可抗拒的破坏性因素虽然很难预测或者是不可预测的,但市场趋势是可以预测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对手的竞争力的差别是可以预测的,人们社会观念的变化也是可以预测的,这些预测结果要求我们适时适度地增强抵御市场风浪的竞争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道高”不会从天而降,只能来自于我们精心谋划之后的一系列执着努力。

因为即使是不可测因素出现了,那也是强者从容而弱者胆怯。从容应对当然优于匆忙应付。从容应对就可能化不利为有利,把一线生机发展为理想的开局;匆忙应付必将导致自己眼睁睁看着人家变被动为主动,抓住商机赢得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前4个月山东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20.17亿美元,同比增长30.5%,占全省出口总值的27.1%。更令人关注的是:1月~4月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达259.6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55%,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0.64%。这标志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冲破多重障碍,赢得了不寻常业绩。当然,准确评价非典对纺织业的影响还尚须时日,但从宏观意义上思考,纺织行业的情况也值得其他行业探究其个中原因。

纺织学科评估篇7

关键词:纺织;外贸; ESP;课程设计;教材;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2.3

1 引言

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崛起,浙江省绍兴市作为全国纺织行业的交易中心和制造中心的领头地位越来越凸现。绍兴的纺织从上游的PTA、化纤,中游的织造、染整,下游的服装服饰,其纺织产业链已经相当完整。绍兴作为亚洲最大的纺织贸易市场,对纺织外贸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幅增长,这对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来说已经是教学改革的趋势。开发纺织行业的(ESP)课程设计研究是推动高职教学改革的方向。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是21世纪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刘润清 1996)。从我校过去几年纺织外贸行业的ESP课程实践教学来看,要提高ESP课程设计的有效性,除了要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进行分析以外,还要在职业背景下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实施教学,并对教学效果实施测试与评价。课程设计就是对教与学这个程序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设计(夏纪梅 2003:2)。因此,本文选取课程设计中的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为切入点进行详细探讨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开发的有效性。

2 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

2.1存在问题

专门用途英语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综合交际能力, 包括语言能力、学习策略或工作技能以及相关学科或职业领域知识等,而专业英语只是综合能力中偏向知识性的一个方面(Canale & Swain 1980)。笔者认为专门用途英语侧重的是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专业英语侧重的是知识性的掌握和应用,后者更为重要,由此,两者的教材无论是内容的选择上,编撰的体例上,还是服务的对象上均侧重点不同。

从目前国外ESP的原版教材的现状来看,缺少与国内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ESP对应的可直接引进的材料。从国内出版的ESP教材来看,以纺织英语为例,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纺织英语》,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纺织专业英语》等大体都是用英文介绍了纺织原料、纺纱、织造(机织、针织)、非织造、染整、服装等内容的专业知识,基本上是针对本科以上的专业英语课程,属学科研究的范畴,直接采用作为高职院校的ESP教材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

我国教育部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对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定位就是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提升职业能力。高职教育中,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的交际能力。E S P课程的性质体现在:(1)课程设计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殊需要;(2)内容上与特定的学科、职业以及活动有关;(3)注重语言、词汇、技巧、语篇和体裁与特定活动的适应性(Stevens,Dudley—Evens & St. John 1988,1998)。因此,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与专业英语教材的功能不同,前者重视在具体工作场合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者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能有效运用语言技能来实现人际交流、专业学习和职场工作服务的,使学习者能更好地应对社会行业的需求。

2.2编写原则

纺织外贸行业专门用途英语编写首先要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础,对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目标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将来会遇到的交际情景,包括工作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特定环境给学习者带来的心理状态等。二是学习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将来进行有效交际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S w ale s,1989)。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不仅要依托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又要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设置真实的语境和场景。因此,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是基于工作过程流程性知识为主,各个教学单元设计与纺织外贸流程的商务活动紧密相关,主题涵盖纺织产品外贸销售的各个方面。以外贸实战经验和应对策略技能性知识为主。各个教学单元设置真实的商务交际情景,在外贸产品销售过程中设置真实的听力材料,让“真实性”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既避免了教学内容的形式单一,又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

以绍兴纺织行业为例,教材要增加应对中东,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客商的非正统的英文发音书面或录音材料,介绍世界不同地区人们的思维习惯,文化习俗等真实生活题材。教材内容还要生动有趣,紧贴生活,有助于课程学习者提高其见习、实习和就业后的职场应对能力,适当删除一些如《英美概况》的文化选修课程内容。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应围绕“怎么做”和“是什么”,少管“为什么”。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应当关注工作过程的构成要素而不是知识的死记硬背;关注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教材的难易度的把握,一定程度上导致既不能全方位从国外引进ESP教材,又不能照搬国内的专业英语教材,因此,在引进ESP教材的基础上自编或是完全按照中国现实情况来编写ESP教材,这种情况势必成为今后国内高职院校ESP教材的主导趋势。

本次ESP教材编写主要思路为:教学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i+1),可理解的语言材料应该是学习者已掌握知识和新知识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输入与输出的平衡。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编写应从词汇,短语,实用句子,真实语境情景对话,专业知识习得,实践操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均坚持循序渐进的阶段性原则,坚持教学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总之,ESP教材应当重内容,重交际,突出真实性、实用性、适用性、多样化和立体化等特点。这样编出来的教材符合社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际上达到缩短学习者适应社会的“磨合期”。

2.3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建设标准

纺织学科评估篇8

目前随着这项工作的推进,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已经先后在中国羊毛衫名镇――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和中闯女装名镇――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中围内衣名镇――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进行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10+100+1000”项目启动仪式暨普及培训活动,而本刊记者也有幸参加了虎门一站的启动仪式,

接下来,还将在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浙江省海宁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浙江省绍兴市,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浙江省平湖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广东省开平市,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广东省中山市,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江苏省金坛市,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福建省石狮市,中国童装名镇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继续开展这一活动,并向10个产业集群的重点企业讲解社会责任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建设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

2007年6月12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隆重举行了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10+100+1000”项目广东东莞虎门启动仪式暨普及培训活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东莞市副市长邓志广、东莞市经贸局局长陈桂明、虎门镇镇委书记钟淦泉、虎门镇镇长任洪杰,虎门镇10家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试点企业以及相关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300余人出席启动仪式和普及培训活动。在启动仪式上,虎门镇10家企业还发起了“肩负社会责任,构建和谐虎门”的倡议书。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传媒中心主任魏林为会议做总结。

这也是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6年12月“10+100+1000”项目启动以来抓紧社会责任建设落实的又一重要举措,它不仅标志着该项目执行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而且将切实提升纺织行业整体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创建中国产业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所推动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在国家有关部委、工会的支持协助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不仅得到国内企业的积极响应, 同时受到全球范围广泛关注与支持。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g000T“lO+100+1000”项目的落实必将进步加速中国纺织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发展,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责任事业发展和构建全球负责任的供应链做出积极贡献。社会责任是战略性举措

CSC9000T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为纺织企业制定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家行业为其企业制定社会责任体系。这个体系的制定和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总体形势分不开。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客观地分析了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总体形势。他说,“十五”期间是我国纺织工业大发展时期,也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2007年纺织行业继续快速发展,今年1~5月份仍在保持发展势头,总体发展朝着快速发展、全面发展、调整发展、加固基础发展等势头前进。而实现发展的有利因素包括国内外消费需求的支撑,发展观念与思维方式的转变,技术装备等基础不断改善,国家的支持以及地方的发展热情等。

但同时还有些制约我们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陈树津说,像资源约束,包括原料、土地、劳动力等。环境约束像自然环境、对外贸易环境、竞争对手环境等。而在国内政策上也有一定的约束,如人民币升值,陈树津说,由于国际上的压力,现在人民币升值的速度逐渐提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也利用数据模型测算了一下升值对我们行业造成的影响。另外就是有关出口退税率,陈树津说,经过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有关部'-沟通,虽然没有最终出台,但是会有松动,仅仅针对服装出口退税率下降2%,但是2%同样会对我们行业造成的影响,也是通过数据模型测算,利润减少近68亿。还有就是金融政策,国家已经几次上调利率,三次以后,我们测算了下,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负债总额是1.1万亿,那么,我们这个行业将支付90亿利息,也就意味着我们利润减少90亿,把诸多因素相加在一起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我们行业的压力。此外进口原料、设备征税等也都制约的行业的发展。而纺织行业本身也存在着经营粗放、创新不足、品牌不强、信息化程度不高、社会责任建设欠缺系列问题,这对行业的发展都是严峻的挑战。

而建设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是整个纺织行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战略性举措。陈树津说,社会责任已经是目前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了,它是由国际上消费者也包括非官方组织首先提出来的,然后迅速地在全世界普及开来。因为目前的国际贸易已经从关注产品本身转到关注贸易的环境,关注到产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关注到生产出的产品是否会对环境、人身安全有害。同样在我国,党和国家是从更高的层面即是从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上提出建立企业的社会责任。广大职工也从其切身利益方面开始在关注社会责任,这是不能回避、必须要认真回答、作为每个企业家都是要深入了解的。

陈树津说,社会责任建设体现多方面考验,比如像我们对待自然环境、贸易环境的问题,对待员工的问题,对待科技进步和品牌贡献率的问题等。陈树津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增加成本,而对于这部分成本,目前我们纺织企业尤其是利润低的企业,怎么来消化7如果不提高我们的科技进步和品牌贡献率,不提高盈利率,承担社会责任是很困难的,所以要面对这些问题。而另 方面,企业做好了社会责任可以促进我们利润率的提高,这是相辅相成的。

纺织是劳动密集性企业,要想取得持续发展,转变增长方式,企业社会责任就是项战略性举措。陈树津说,由于国际上没有个通用的标准,我们 些企业采用的是国际上的,但这些标准并不定适合我们,所以我们有必要制定本土的,又符合国际惯例和国情的自己的标准体系。根据中国法律以及国际的惯例,我们于2005年5月率先推出了国内织造业第一个行业自律性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并且得到了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员、全国总工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2006年3月启动了国内十家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工作,并于2006年12月启动了面对产业集群“10+100+1000”项目。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财政部、商务部一起下发了《关于促进

我国纺织行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支持纺织企业“走出去”相关政策的通知》,将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和推广工作列入到纺织行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并给予重点支持。

CSC9000T是个自律体系

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是什么?企业如何做社会责任? CSC9000T是如何定位与实施的7这些都是纺织企业迫切需要了解和学习的。作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办公室合作部主任,刘兆祥一直致力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他首先向与会代表讲解的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刘兆祥说,目前还没有个统一的针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定义,但是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我们中国纺织行业的特点,我们企业社会责任有个相对的定义,那就是企业在所从事社会责任中对利益相关方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求不仅在经济方面,更在社会、环境方面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仅要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不仅要为股东、为投资人赚取利益,还有跟企业密切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利益,为他们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现在新形势下消费者不仅关注产品本身,关注产品的内涵,更关注产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是否以文明、人道的方式生产出来的。不仅仅只关注价格、性能、质量、交货期等等,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社会责任必须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有些中国企业已经经历过,那就是客户的查厂验厂或是认证。刘兆祥指出,这两个传统实施机制验厂以及认证都有着不同的弊病。验厂只关注“标”,忽视“本”,尤其忽视体系化的长期解决方案,验厂与订单的直接联系容易使企业对社会责任产生本能的消极抵触, 工厂反复准备应对,增加成本,但很难真正解决问题,验厂的通过与否实际上直接关系到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实现。验厂促进了社会责任概念的普及,但商业利益的存在使得验厂不能成为落实企业社会责任、保护员工利益的根本解决手段。而一般的认证公司的审核员通常难以把握致和固定的标准;认证事先通知,工厂充分准备,不能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和彻底解决问题,认证主要是工厂管理高层与认证公司的关系,工人和中下管理层难以表达意见,难以参与,认证没有建立逐步改进的机制,而是次定生死,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利益的保护。商业公司认证已使社会责任监督演变为一种商业手段。当成为一种职业时,认证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就很难获得检验。

而CSC9000T则是中国第一个由行业自行研发的标准化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也是目前国内惟一的社会责任体系。它是以中国的法律、法规和签署、批准的国际公约为核心规范,为企业更高的社会责任表现奠定基础,强调管理体系,而不是强制标准,也不是认证体系。它是基于自觉自愿基础上行业自律管理体系,自律又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我们充分认识到不仅国际贸易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我们企业、行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达到这样的目标,而需要做的自身内在需求,即主动行为。然后我们定位主动的管理行为,要通过管理体系系统化的方案,来解决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

CSC9000T的目标企业是真正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内部管理而消除社会责任风险,提高员工凝聚力和生产效率,以此协力产业提升,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而不仅仅是应对国际贸易环节的查厂、验厂。

与传统的验厂、认证相比,CSC9000T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促使企业将守法经营的观念机制化,将管理运行作为社会责任问题的免疫体系和自疗机制,强调自律,企业自我评估与专家评估并举,专家培训与企业自主管理提升相配合,强调发现问题并建立管理体系,做到管理持续改进,而不是认证和验厂的“外科手术”方式,强调员工的普遍参与以及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互动。

刘兆祥也介绍了CSC9000T发展和现状。2006年首批10家试点项目,这个项目我们是从2006年3月份启动,一直到这个月底,第循环基太完成,我们的试点工作主要分三个阶段,初始评估、培训和复评。初始评估我们组织专家到企业进行评估,评估的目的是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制定培训方案,然后依据方案深入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最终做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今后还会有继续PPC的循环。

在开展国际层面的合作上,CSC9000T致力于在供应链上帮助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与国际品牌商开展对话和供应商培训,通过与国际机构的社会责任合作协助中外企业建立商业合作框架,开展与中国欧盟世贸项目的社会责任合作项目,并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开展针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社会责任项目,2007年5月18日,与欧洲贸易协会签署合作协议,促进CSC9000T与BSCI的融合。用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劳动者权益、产品生产力、环境问题、公益事业、企业治理、企业道德等六个方面,而企业也通过建设社会责任尝到了甜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社会责任建设推广办公室首席研究员梁晓晖向与会代表分享了他亲眼所见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当梁晓晖他们在给江苏盖奇纺织企事业做复评时发生的:盖奇的副总给了我一张名片,当时我注意到了个细节,名片上面除了写盖奇是ISO9000企业之外,还有印上了CSC9000T评估企业。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实施CSC9000T已经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因此CSC9000T也印到了名片上,可见成为CSC9000T成员让他们有利可图。实际上,我们CSC9000T接到第一个好消息就是盖奇公司的消息。他接了个非常大的单,结果在同时期我们公布了lO家试点企业,盖奇名列其中。同时有一家加拿大企业说,中国那么多大企业,盖奇能名列其中,我们就相信他们能够做好。这是我们从企业得到的第一个最好的反馈。所以这种纺织效果使得企业意识到做社会责任工作,做CSC9000T是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他们骄傲地把这个东西放在名片上。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爱慕在江苏的生产基地。基地的隔壁树起个工厂来,它的规划比爱慕的要先进,它的宿舍环境要比爱慕好,并且企业在四周放风,说待遇以后会非常好。最后导致爱慕公司30%的人跑到那个工厂去了。爱慕的老总说以前觉得做社会责任没有太大感觉,但是现在我觉得这是件实实在在要做的事情,所以逼着我一定要做。梁晓晖说,这同时让我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大家如何竞争,中国产业、内部企业,包括各位如何竞争。这个令人思辨邻居的例子是非常好的。如果大家都在比好的方面,都在比这些能够让大家做得更好的方面,那么大家都会提升,所以企业竞争也要朝着良性的方向竞争,如果大家竞争的东西多了,就是向上的竞争,如果我们手里只有价格、只有交货期,那所有的企业永远是朝下竞争,朝下竞争受伤的最终会是所有的企业。

梁晓晖说,刚才这几个故事给很多企业有借鉴,我认为不管怎么样CSC9000T可以给我们做到两点第一个,当初我知道怎么做,现在可以做了;第二,我这个事情做好,你可以来验,我有数据和文件可以提供,验厂

不存在任何问题。对于我们很多企业来说,担心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验厂是否能通过,另外个是社会责任有那么多工作,如何做没有头绪。在管理上没有思考,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那么CSC9000T就是干这件事情。也许我们目前来说并不能向大家承诺,做了CSC9000T马上就能不需要验厂,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如果你们把CSC9000T按照我们要求做,你验厂非常轻松,不需要做准备,你过来看吧,我们就是这么做,所以我们在做复评的时候都这么说,不管谁来验厂,你把你这套体系文件拿出来给他们看,外商就会对你肃然起敬。我相信这些验厂的人,这些论证的人,看到这些东西一定会对你另眼相看。CSC9000T能使我们所有管理层都受益,老总意气风发,斗志昂扬,CSC9000T就是能够帮企业管理层把经营做好。所以如果大家尝试做CSC9000T, 定会体会到这种甜头。

梁晓晖说,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的出路,必须做好个“铺地砖“,就是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工作在未来5年、10年仍然必将是优胜劣汰的竞争,如果社会责任做不好,没有人愿意给你干活,如果社会责任做不好,你的企业生命就不强。所以我希望大家注意到社会责任与你的企业生存至关重要,如果你的企业要谋生存发展,那么产品的提升和社会责任就是同等重要的。

CSC9000T符合中国国情

从CSR到CSC9000T,广东溢达始终把建设企业社会责任当作创造真正的竞争性优势的基础。罗敏研介绍说,溢达设立了杨元龙教育基金,有对艾滋病家庭助学关怀项目,以及设立了溢达图书网、溢达奖学金和溢达小学等,并组织了溢达少年环保万里行和其他慈善项目。2007年3月,溢达少年环保万里行在广东启动,49名溢达员工自愿参加。在2007年4月,环保车来到了10所小学,环保信息传达超过10000名教师和学生。

而在通过执行CSC9000T时,罗敏研说,他们感到CSC9000T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基于相关的中国法律法规,以合作伙伴的形式与企业沟通,并且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提供良性竞争环境。

链接 追根溯源社会责任

一提到企业社会责任,有不少人都存在着误区,国务院研究室工交司司长陈全生为此总结出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10个误区:第个把社会责任当成企业的利益。第二个把社会责任当成捐赠义务。第三个企业社会责任等于SA8000。第四个企业社会责任是出口加工企业的事,跟其它企业没什么关系。第五个企业社会责任是大企业的事,小企业无关。第六个政府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自己的事。第七个企业认为这是政府的事,第八个企业社会责任加重了企业负担,增加了企业成本。第九个企业社会责任等于照章纳税。第十个企业社会责任是贸易壁垒。

这个企业社会责任是怎么提出来的?陈全生说,是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欧洲发起消费者运动,就是有一些企业比如讲用四五岁的小孩子包糖果,使用童工去干活赚钱等等,用这些东西,而且是一个大公司做这些事,这些事被媒体披露出来了,欧洲的一些消费者提出这是不道德的。怎么办呢?怎么制裁呢?作为消费者怎么制裁呢?于是就掀起消费者运动,利用消费者手中有的权力。消费者有什么权力?购买的权力,我不购买你东西,大家联合起来,几十万人,上百万人联合起来不买这个公司的东西,这叫消费者运动,风起云涌。这个运动起来之后,就和原来有的劳工运动结合起来,又和原来有的绿色和平组织运动,就是环保运动结合在一起。三个运动合在一起,形成了目前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而且这个运动不断的在发展,不断的在扩大,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

那么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个企业就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企业,是个世界型的企业,或者讲就不是某个具体国家社会的企业,而是全球社会,整个全世界大社会的公民。所以他也要遵照相应的标准,也要尊重全世界的这些理念或者道德观念。由此变成了全世界的运动,已经变成国际的潮流。联合国安南秘书长专门就此事来发表评论,推动、支持这件事情。达拉斯会议专门来解释这个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召开了三次会议了,专门讨论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制定,是这么一个过程,然后引起全世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这是背景问题。

为什么有这个问题7就是因为企业第一责任是赚钱,有的人为了赚钱就不惜违公德,没有道德。一方面大搞捐赠,另一方面克扣农民工工资,那叫什么社会责任?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只是捐赠就说尽到社会责任,更不对。所以我们对社会责任有很多的误区,要把它弄清楚。

上一篇:启蒙教育的作用范文 下一篇:急性盆腔疾病诊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