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13 17:01:31

市场经济体系

市场经济体系篇1

关键词:经济法;市场经济体系;作用

“经济法”这个概念,作为一个经济法学研究者,必须清楚掌握其真意。因为,它是真正理解经济法的基础,也是经济法立法,执法等活动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的改进,自1993年开始,我国的经济法由原来的企业“支点”转向国家干预。其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如下:

一、有利于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一说到经济法,就会自然而然想到“国家干预”。可以说,这四个字道破了经济法的内涵与本质。经济法就是国家干预之法。既然是本质,自然这就是经济法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首要的作用。萨缪尔森说:“市场经济是一种精巧的机构,通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无意识地协调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它是一种具有传达信息功能的机器,把千百万不同的个人的知识和行动汇合在一起。”同样,根据张秋华老师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一文,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具有盲目性与滞后性,需要国家调节来弥补,指出大方向,做出宏观指导。经济法领域,国家机关,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拥有“权力”,这种权力的行使,势必要依照法律规定与程序,对于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加以规制,国家干预就是通过这种“权力”的行使来实现的。但是,国家干预适量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过多或过少都会使得市场经济发生限制发展与市场失灵等问题。国家干预只有与市场调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根据时展的要求,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市场自身发展现状不断改革,才会有力的带动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及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与完善。

二、有利于约束并监督政府行为

上文提到了国家干预,这个“干预”具体实施起来主要是通过政府来实现的。刘光勋在《政府在经济法中的角色定位分析》一文中如是说:“政府在经济法中既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被经济法约束,又作为经济法任务的执法者。政府是经济法的‘奴隶’,仍有一定的意志自由,通过自身的为与不为更好的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和谐统一。”然而要真正实现这种统一,就需要一部法律来予以切实规范,保证政府能够适当的行使其全能,宏观调控不是任意调控,而是有限制,有章可循的调控。因此,经济法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约束并监督政府的行为,促使政府高效正确的行使其权力,更好的为经济运行提供高效的服务,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

三、有利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我国的经济又是快速运行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往往难以两全。经济法一方面,通过反垄断,反不当竞争等规范着市场主体,这是经济法公平的体现,另一方面,它也促进着自由竞争,有秩序的竞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公平,甚至是两极分化,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经济法所能做的,就是将这种不可避免的问题,限制在最低成都,来积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将这种不公平的概率降到最低,尽最大可能来进行调节,使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这个大框架能进其最大限度的包容性,包容市场经济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其实这亦是国家宏观调控发挥的重要作用。

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

没有限制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其自由的天性,辅之以国家的调节,才会得到真正的进步。市场经济,又是自由经济,是一种强调市场主体之间的可以在市场上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资源,包括资产、劳动力、技术、土地等,而主体们做决策或是支配资源的依据是市场价格。理论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有很大区别,它们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支配着资源和纯计划经济是两种不同的支配资源的方式。市场经济的优势在于它给予经济发展以充分的自由,相对的公平。经济法是对我国商品经济关系的一种全面、系统、综合的法律部门。经济法是从国家整体经济需求发展出发,对部分经济活动进行鼓励和限制,对公共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控,防止经济中的违法犯罪的行为,并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发挥其“看不见的手”。调整经济个体间、经济团体间的经济关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了经济法的保障,市场经济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五、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建设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及“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更甚密切,“闭关锁国”已经更属滑稽之谈。中国需要不断学习其他国家的技术、引用人才等。在这一方面,经济法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它让其他国家的人能更加放心地加入到中国的市场,使引进来有保障;其次,也使参与跨国合作的人更具有法律意识,国内法给予充分保障,而且这也充分响应了国际的号召。

六、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各大企业也是一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法不仅需要加强对政府行为的规范,企业也应受到经济法的约束。经济法则可以看成是一部企业行为的指南。经济法用法的形式,明确了企业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可以通过什么形式来惩罚不合法不合理的经济行为,也强化了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遵循一切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也促进了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中国不需要大的企业工会,也是因由法律给员工提供了途径维权,也更有动力去改善自己的经济管理,要致力于成为一个对外,有鲜明特色,竞争实力的企业,对内,员工齐心协力、团结向上的企业。使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七、经济法有利于正常有效的市场经济秩序

正如前文,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其自由,然而这种自由,需要一种使其真正能够得以实现的保障。这种保障来源于经济法。我国经济体系建设应该是又快又好的建设,法律是社会活动秩序的支撑,同理,经济法则是经济活动秩序的支撑,它一方面体现着法律的指引作用,指引着经济主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另一方面,它也警示着这些主体,违反经济秩序所带来的后果。

八、总结

经济法产生过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发展要求。但总也离不开经济法对市场更有利的调节、政府职能补偿的作用。经济法与市场经济是交相发展的,法律的规范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从具体法律制度开始,那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则必须从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开始。作为市场经济的引领,经济法的作用不容小觑,经济法是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保护伞,只有在法律的保驾护航下,市场经济才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腾飞。

市场经济体系篇2

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战略制高点。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配置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根据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政府有“三只手”,即无为之手、扶持之手和掠夺之手,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发挥政府无为之手、扶持之手的作用,要限制政府的掠夺之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寻求政府行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使政府在调解经济、弥补市场功能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自身的缺陷,促使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在8•19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深化改革仍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会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过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其作用还要受政府等其他方面的影响。现在改为“决定性的作用”,则排除了其他方面的作用,更多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这一新提法,更加准确地反映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支配作用,反映了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

二、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政府和市场关系理论不断发展,我国在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政府逐渐放权,市场机制逐渐培育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转型阶段,定位政府角色,规范政府行为,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市场活力至关重要。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恰当运用“两只手”,关键就是“看不见的手”——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使经济活动应该更多地由市场来进行,充分发挥市场活力,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来推动资源配置,争取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实现资源最佳配置。而政府“有形之手”应该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立足社会及市场需要,以“放权”为重点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以平等竞争为原则,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坚定地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着手解决政府对资源配置干预过多的问题,完善市场体系,真正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到202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与政府效能的提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地发展。

市场经济体系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 道德体系 消解 重构

市场经济通过适当安排的市场体制、理性的自由个人以及灵敏有效的价格机制,较为合理地配置了资源,大大提高了效率。但是同时,中国传统的道德体系在利益追求的冲击下急剧瓦解,阻碍着经济和社会改革的顺利进行,而新的、适合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还尚未确立。因此,在实现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必须认清道德问题的重要性,注重加强道德的建设。

市场经济背景下道德体系存在的问题

道德主体目标的弱化。处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势必是多样性的,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价值体系,出现了一种混乱的状态,常常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必然造成社会舆论监督的削弱和主体道德目标的淡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思维方式灵活多样,活动内容更具个性化。市场经济体制承认个人利益的合法性,鼓励个人利益的正当追求,这种利益驱动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导致失范行为的产生。尤其是公德意识的缺乏,尽管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社会组织逐渐自发形成,社会公共空间得以扩展,公民意识也渐渐苏醒,但不可否认,人们的公德意识仍然淡薄。这些道德问题的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道德目标价值选择的不统一,偏重经济利益,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应该大力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使老百姓有一个明确的道德目标。

道德规范制度的滞后。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新旧事物和观念也处在激烈撞击和不断更新中,道德规范内容也随之变化,还没有完全内化于人民群众心中,道德理念难以形成合力。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我们的道德范畴体系显得日渐贫乏,与其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下,道德内容强调独立、理性、自由、平等和公正。市场经济的特征需要以自由、平等、信用和契约为基础建立一种普遍性的经济关系。所以在道德规范内容中应倡导生存的同一感,使人们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下自觉地学会对他人的尊重、宽容。

道德约束力的缺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约束力并没有起到真正的道德约束作用,法律、制度的有效实行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持。人们有时发现遵守道德规范会使他们失去更多的利益,这样就导致个人在道德行为上的放纵,滋生出一些社会丑恶现象。道德约束力的弱化使人们的行为失去了一些外在的约束,使法律失掉了一道有力的屏障,社会不良行为激增。而法律的强制作用与威慑力,只有在人们的行为触犯法律时才能生效,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秩序与经济秩序的混乱。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中要不断丰富道德内容,充实道德的内在力量。

道德教育效能的下降。当前不仅学校教育存在问题,而且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都存在问题,以致严重影响了道德教育的效能。偏重于崇高道德规范的教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加之通常采用的是没有道德意义、枯燥无味、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的方法,强调对德育知识的被动接受,人们只是机械盲目地把一种抽象的行为规定复制到自己的头脑中,而没有真正融入到内心世界中去,使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现实道德生活严重脱节。这种空洞的道德教育只关注人们的表面行为方式,人们往往只是盲目服从规范,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精神道德教育,就更不用说培养自我道德意识,提升个人道德素养,增强整体道德素质了。

市场经济背景下道德体系重构的原则

既然市场经济背景下道德体系存在以上诸多问题,因此,构建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要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体系,就必须强化以下基本原则。

合理性原则。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合理性原则,要有合理的公民道德规范生成途径,合理的公民道德规范,合理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道德规范应该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而不能仅仅代表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特殊想法,应该是对某种社会关系的合理表述。因此,我们要提高公民的道德认知水平和整体道德素养,大胆改革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中不太合理的地方,深化制度改革,完善制度构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提供制度保障,从而为实现公民道德的实践合理性创造有利的体制保证,使公民道德的具体实践过程体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正义性原则。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使公民道德的要求合乎正义性原则。道德的正义性原则,是指被现代社会普遍认可的,且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完善的符合实际情况的道德,才能称之为正义的道德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只有把公民道德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才能具有实用性,而实用性的实现又在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实施。具体来说,我们要把抽象的道德原则落实到具体的公民道德实践当中去,人们才能切实领会道德的要求,才能有意识地遵循公民道德规范。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量化标准不失为一个可操作性的途径。这可以使公民道德管理、教育、实践有了量化标准,有利于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及规范、约束各类组织的道德建设工作、公民道德言行的习惯养成。

市场经济背景下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道德建设,不仅是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有它自己的道德要求,这是由经济与道德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因此,要形成良好有序的市场秩序,就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市场道德体系。

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就能够影响到人们的道德行为、意志及习惯,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激励、调节和评价促进的作用,也是激励道德行为发生的催化剂。在现实生活中,不道德的经济行为不断出现,主要原因就在于经济主体缺乏道德情感,要充分实现道德对经济生活的激励,就要注重培养经济主体的道德情感。社会相关部门要注重经济道德教育的加强,相关单位也应该定期组织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经济主体的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应该贯穿在经济活动之中,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陶冶经济主体的道德情操,积极开展一些相关的艺术教育活动,使得经济主体在艺术熏陶中逐步培养出道德情感,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道德资源的挖掘。要充分实现道德对经济生活的激励,就要尽快增强我们的经济道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努力发掘市场机制中的道德资源。市场经济也存在着对道德的要求,市场经济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道德资源,所以,发掘市场机制中的道德资源的方式,以此来完善我们的经济道德。公平交易、交往互利、恪守契约、正当竞争等经济伦理法则是市场经济制度和市场规则体系的有机组成,也是市场经济赖以正常和健康发展的制度化的经济正义准则。在市场经济中,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这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精神。总之,现实市场机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我们需要挖掘这些道德资源,以此完善经济道德,使得经济主体的精神有所依托。

市场经济体系篇4

一、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道德问题

1.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丧失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通过道德规范表现出来,其基本思想是天下为公、为政以德、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推崇仁爱等,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当然,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国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中,其中一些道德准则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并不能正确的认识,他们鼓吹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全盘否定,大肆渲染其中的不足之处,对其中优秀精华部分只字不提,完全抛弃了传统道德观。还有一部分人主张完全打破传统的道德观,建设全新的伦理道德体系,用全新的道德观念认识评价当下社会;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西方在经济发达的同时道德体系也是完善先进的,我们应该将道德标准全盘西化,只有全盘学习西方才能让我们快速有效地解决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道德问题。

2.西方道德观念对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确立和不断发展,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加深,一些西方价值观念的传入,人们的传统观念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第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发生冲突。封建社会两千年来,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结构、家长制的社会等级制度等,让中国人形成了以集体利益为重、注重整体的观念。但是,市场经济寻求效益的最大化原则,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第二,仁义为先与个人利益至上的两种观念发生冲突。中国传统道德观历来崇尚仁义为本,而市场经济中个体之间是竞争关系,个人往往不择手段谋取利益。第三,德治理念与法治理念发生冲突。中国传统道德认为,天下为有德者居之,治国当以德为先。而市场经济国家一切事物运行应以法律为基础,依法治国。西方这些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出现,阻碍了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经济快速发展。

3.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体系建设失衡

改革开放30年来,开放的市场环境,合理的政策支持,正确的经济策略等使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与世界各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入,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但是,道德体系建设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两者发展呈现不均衡的态势。近年来,国人的道德和公德意识可并没有像经济发展那样快速提高,唯利是图、自私自利、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现象开始出现。这些不道德现象不断地冲击着国人的道德底线,并在全社会范围造成了不良的气候。经济发展与道德体系建设发展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的不健康发展又内在的影响了道德体系的完善,最终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模式,两者失衡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4.道德体系建设监管体制缺失,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足

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德治,讲求以德治天下。受德治传统思想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现实情况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道德体系建设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监管体制,基本上是一种区域型的自由建设局面。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需要和现行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各地方政府将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埋头发展经济,而忽视了道德体系建设。而且,政府缺少负责道德体系建设的专门部门,一般是几个不同的部门共同管理这项工作,这就导致了部门之间权责不清,互相推诿,政策执行力低下。最终造成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足,无法进行综合的协调建设,许多政策没有落到实处,也造成了道德体系建设配套资源的浪费。

二、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道德体系建设的对策分析

1.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和传统道德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在整体上都不是、也不可能是超时空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道德文化,其中既有精华部分,也有糟粕。同样,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也有同样的特征,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一方面,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部分要继续发扬光大,如推崇集体主义精神,讲求仁爱,尊师重孝,知行统一等。而且要将这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效的融合起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另一方面,而对传统道德的糟粕部分要坚决摒弃,如三纲五常、等级观念、故步自封、封建迷信等。

2.以审视的目光对待以西方为代表的外来道德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确立,以西方为代表的道德观念开始传入我国,西方道德观念是在西方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是与西方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有其缺陷和局限性。但是,它也有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现代生活相适应并促进其发展的一面,包含着合理的可鉴的内容。我们应以审视的目光看待这些外来的道德观念。第一,寻找途径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效整合,是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第二,积极的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努力实现“义”与“利”的整合,使人们能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体贴的温暖。第三,正确对待以西方为代表的外来道德观念。在建设我国道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借鉴这些外来道德观念的合理内容,并加以改造吸收。对其缺陷和局限性,我们也应进行积极研究,从而少走弯路。

3.道德体系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互为支撑,均衡发展

道德体系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为道德体系建设提供物质基础,道德体系建设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条件。如果市场经济发展抛开了道德伦理,那么社会将会走向腐化和堕落,经济发展最终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倒退;同样,道德体系建设离开了市场经济,那么也将成为毫无意义的教条而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道德体系,需要对两者进行合理的权衡,努力实现两者的均衡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应为道德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提供道德体系建设所需的必要资源,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道德体系建设规定着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运行秩序,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信念支持,两者应互为支撑,互相促进,均衡发展,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实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4.强化舆论的监督,实现道德体系建设制度化

在道德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舆论监督的力量,其别要注意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媒体承担着传播文明、教化民众道德意识的使命。我们可以通过树立先进人物、先进家庭、先进单位,来宣传和促进社会范围内道德范式的推广,如近年来的全国道德模范与中国好人评选活动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另外,还可以通过舆论对一些社会上的不道德现象进行批判,提醒人们引以为戒,否则就会收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法制经济,又是一种德性经济。经济的社会形态往往引导着道德发展的方向,同时,经济发展也必然把道德作为重要的动力机制和价值衡量标准。因此,道德体系自由散漫的建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度化建设势在必行。我们在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建立健全道德体系建设制度化的机制,将道德体系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民族特色的、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观并存的中国道德体系。

市场经济体系篇5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基于市场经济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尝试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学校外的市场经济为基础,尝试分析案例,获取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完善并优化教学的模式,促进高等学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变,解决学生就业的难题。

1.基于市场经济的实践教学考核

在基于市场经济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中对于成绩的划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并按照4:6的比例计为总成绩[1]。每个月进行一次考核,并由该项目小组推选出的组长进行考核的评定。期末成绩是在每学期的期末由班级的老师和项目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评定。为了让学生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体系将考核内容划分为八个方面:理解能力,是指学生对实践项目的全局的掌握,以及对项目中被细化出来的单元技术的原理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对所负责的项目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能否快速掌握;动手操作能力,是指项目中涉及到制作、调试、加工等操作时,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能力,王要包括对项目出现差错时能否及时的进行判定并改进的能力;资源获取能力,是指对项目涉及的文献、资料等进行查找和获取的能力;创新能力,指的是能否对目前的项目进行新的设计,将项目改进并优化的能力;沟通能力,是指与老师和小组成员囘的内部交流以及与合作方的外界沟通能力;工作态度,指对待一个项目时其学习和工作的认真程度以及积极程度。

2.基于市场经济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育人价值

基于市场经济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看作是由企业支付费用,并委托给高等学校建立项目,最后进行组织验收,并且在这一工程中要按照事先制定的项目合同进行,学生要在规定的时囘内完成对项目的科研任务[2]。将基于市场经济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入到教学中,将组织和实践的具体任务作为实践教学的基本规定,具有以下几点的育人价值:

首先学生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当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真实项目实践中时,学生的心态会产生变化,由被动学习变成王动学习。基于市场经济的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提早的进入到工作的状态当中。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实际的项目责任。基于市场经济的项目可以为学生提供分阶段的检查和验收项目,尤其是在验收的过程中,项目提供者的态度、是十分严格的,不会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不会像传统教学中的实践任务,学生在不清楚项目用途,也没有提供者的监督,很容易造成学生缺少对项目的责任意识。同时在基于市场经济的项目中学生能够通过项目的完成情况感受到合作企业的兴衰,为学生带来一份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训练。在传统教学中的实践任务,学生的分数达到60分以上即为及格,任务就算完成。但在基于市场经济的项目中必须在完成项目的前提下,经过提供者的检验合格后才可以算作完成。学生不能忽略掉任何一个项目训练的环节,不能绕过任何一个与项目相关的内如。

让学生感受到项目带来的压力。基于市场经济的项目是来自生产第一线上的任务,提供者会对项目进程以及完成期限加以明确的要求,并在过程中随时监督项目的进展程度。由于合同的约束以及项目提供者和老师的监督,学生会产生对项目的压迫感以及多方面的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让学生形成系统的工程观念。很多的公司、企业都会认为刚毕业的学生都会缺乏对非技术冋题的考虑,缺乏看待项目的系统工程观念[4]。但参与基于市场经济的项目的学生不仅要考虑到技术层面的冋题,还要对项目的使用、安装、维修等非技术层面的冋题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并且还要考虑到如何能够在最大限度内满足客户的一切需求,完成对项目系统的工程观念。

3.结束语

本文对基于市场经济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仍有不足之处,首先是对体系的育人价值的研究中没有现实的例子可以借鉴,使得对整体的分析不够完整,可能会存在遗,屌之处。其次是在进行调查探究时,只是针对个別存在基于市场经济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学校和专业进行的,研究对象狭窄,调查的人群过于集中,因此调查中被忽略的冋题很可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注释:

[1]刘贞堂,杨永良,李晓伟,等强化买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安全工程专业买践教学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

[2]曲强,杨永辉,迟涛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电子信£工程专业买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3]赵桂英,王宏光,徐云慧,等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买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买践[J]叉教资枓,

市场经济体系篇6

第一,是否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一个企业、公司,它的范围再大,产值再高,但它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属微观经济范畴。而县、乡的经济,它的范围再小,产值再低,由于它不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因而属宏观经济范畴。在旧的体制下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国家统负盈亏,企业实际上是国家政府部门的附属物,而全国实际上也是一个大企业,也就很难区分宏观与微观经济。第二,是否是经济总体。一般说宏观经济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而微观经济则表现为一定的经济个体或经济系统要素。据此,不难得出结论,宏观经济就是指一定范围的经济总体及其总体运行。其外延包括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地区、城市、部门、县、乡镇总体等。微观经济则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及其活动,其外延包括企业、公司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基本经济单位。因此,单从管理主体方面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凡是国家政府机构发挥其应有的经济职能所进行的管理则是宏观经济管理。这一点也是划分宏观、微观经济管理的显著标志之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大体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对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所进行的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等过程。在这里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是宏观管理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是它的客体,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是目的。规划、调节、监督、服务则是它应发挥的主要经济职能。

二、理解、掌握宏观经济管理的本质特征

综观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即一是要坚持搞活企业,搞活微观经济;二是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这两个基本方面是相互统一、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国民经济就不能协调稳定地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就不能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管理体系,这是由它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与微观经济管理相比,它的特点主要是:(1)管理主体的行政性;(2)管理客体的总体性;(3)管理方式的间接性;(4)所需信息的综合性;(5)管理目标的全局性。其次,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也有本质不同,主要表现在:(1)指导思想不同;(2)管理主体与客体不同;(3)管理内容不同;(4)管理方式不同;(5)管理目的不同。总之,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观经济体系不同于过去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在指导思想、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从指导思想上说,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基础上的,而宏观调控体系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力求做到计划与市场即价值规律调节的统一。从管理的内容上看宏观调控体系则以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为前提,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混淆一起,统包统揽。宏观调控体系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国家政府部门以对整个宏观经济的长远和全局发展进行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上。从管理方法上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主要运用间接管理的方式,运用指导性计划和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方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间接的调节和引导,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运用直接管理,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为主的方法进行直接的全面的控制。

三、完善探索实现经济管理结构规律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的总量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主要采取经济办法”,并对近期财税、金融等方面改革也作了详尽的阐述。根据《决定》所提出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探索的观点,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既要看到社会主义优越性,又要结合初级阶段商品经济发展水平,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方法,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和结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应用科学,又是一门新兴科学,由于它的广泛性和多层性,决定了它的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以及规律性都需在改革的不断实践中加以探索。对于这些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可以进行以下归纳和分类:按经济运行过程和所采取的管理政策不同可以分为需求、供给管理;按管理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直接、间接管理;按层次不同可分为国家、地区、城市、乡镇宏观经济管理;其次,按管理主体的不同经济管理职能是把整个经济管理划分为宏观经济决策、经济规划、经济调节、经济监督等。

市场经济体系篇7

关键词:非整合城镇体系;整合城镇体系;城市的层次性;组团合成法

城镇体系的研究兴起于工业革命后期,论文 二次大战以后进入发展和活跃阶段,到1970年代,城镇体系的研究进入高潮阶段。我国城镇体系研究起步晚,真正的研究开始于建国后,特别是1980年代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地级市、县级市、县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工作,标志着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国内外关于城镇体系研究的理论主要为中心地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和网络城市理论,城镇体系研究的范围主要局限在区域和城镇的行政区划范围内,缺乏对城镇体系研究范围进行系统的梳理。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转移的速度在加快,城市的辐射影响范围和行政范围出现很大的不吻合性,仅局限在行政区划范围的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往往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笔者在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非整合城镇体系的概念,尝试对非整合城镇体系进行探讨,以便在未来的区域规划与分析中加以应用。

1 整合城镇体系与非整合城镇体系的定义

我们定义整合城镇体系是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大中小城市级配合理、城区和农区比例恰当的完整的城镇体系,是一个区域范围恰好是中心城市引力范围的城镇体系。在整合城镇体系中,中心城市只有一个,中心城市的规模与其他城市有着明显的差别。

整合城镇体系的边界是与其他整合城镇体系的交线,即交线是两城市的引力相互作用近似为零的交线。

同样,非整合城镇体系可定义为以行政界线为界的城镇体系。目前进行的省、市、县的城镇体系规划,大都是这种非整合城镇体系。非整合城镇体系是某级城镇缺失或中心城市引力与实际控制范围不符的城镇体系,这种城镇体系的某些生产、生活活动,大量依托或服务于周围的其他非整合城镇体系。

理想的整合城镇体系是较少的。毕业论文 整合城镇体系内各级城镇一般都具有不规则的倍数关系。目前我们所研究的省域城镇体系,很多不能达到整合城镇体系定义的要求,大部分是非整合城镇体系。而一些中、小城市的城镇体系,特别是县级城镇体系,却由于历史上长期固定的边界,是非常理想的整合城镇体系。

非整合城镇体系的指标往往缺乏可比性,例如各种条件大致相同两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小中心城区、大市域的地区,必然低于大中心城区、小市域地区的指标。特别是仅将城区和近郊区界定为一个区域的地区,就更不能与小城区、大市域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相比。在非整合城镇体系中,经济指标、人口素质指标等,区域间都存在着不可比较的缺陷。而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同级别的整合城镇体系,就可进行多类指标的比较。

2 非整合城镇体系的层次性

全国的地级市域,一般都有较完整的城镇体系,一般是一个地级市下辖几个县(县级市),县(县级市)下辖若干个镇(乡),再向下是中心村、一般村,形成整合的城镇体系。县(县级市)的城镇体系一般为整合城镇体系。

特大城市典型的非整合城镇体系明显体现在中国的几个直辖市,在这些大城市中,有的仅有大城市一个城区的结构层面,如北京市,除主城区(指包括城区和近郊区)为655.3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外,没有下一层次的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直接进入小城镇的行列,即大兴、平谷、怀柔、密云和延庆县城,再向下就是各县的建制镇。其他3个直辖市,天津、上海和重庆也大致如此。其实,在全国各省的地市合并以前,各大城市都是这种情况,即以1个中心城市为主,有少量的小城镇和农区,缺失第二、第三层次的城市。

我国的各省会城市区域,一般都具有第二位、第三位的城市,有的省还是较为完整的整合城镇体系。但是,经行政分隔后的一些省份的省会城市区域,也成为严重缺失层次的非整合城镇体系。例如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它与京津同为一个整合城镇体系,在这个整合城镇体系中,北京为首位城市,天津为二位城市,石家庄市和唐山市为第三层次的城市。而在这个整合城镇体系中,因将北京和天津设为直辖市的建制,因此河北成为无中心的圆环空心形非整合城镇体系。若说河北省为一个整合城镇体系,石家庄为首位城市,那就完全误解了。

首位城市与二位城市及以下各层次的城市,具有互相向下控制、影响、指挥的作用,而缺失首位与二位城市的河北省,不可能由省域范围的三位城市石家庄、唐山中的任何一个城市从经济、规模上统领全省。

3 非整合城镇体系的研究方法

3.1 重新整合

指在进行城镇体系研究中,将工作区域的城镇体系与周边各非整合城镇体系视为一体,对这个大区域进行重新整合,使其成为符合市场自然规律和城市引力范围的整合城镇体系,然后再对所论述的城镇体系进行研究的方法。确定整合城镇体系可采用城市强、弱影响范围计算法和用城市中心性指数确定的方法。计算城市影响范围时可采用断裂点公式:dr=drp/(1+fp/fr)计算,其中dr为断裂点(整合城镇体系边界)到r城市间的距离;drp为两城市间的距离;fr、fp分别为r、p两城市的综合实力。例如由此计算石家庄与邯郸市的断裂点时,drp= 160km,fr= 18.05,fp= 14.88 ,则dr= 85.16km,dp= 76.14km,即断裂点距石家庄市为83.86km,距邯郸市为76.14km。此公式中的城市综合实力有各种计算方法,应尽可能将对经济影响大的因素都考虑在内,并赋于权重,来确定城市综合实力。由这种方法所确定的城市影响范围内的地域可视作整合(重新整合后)城镇体系进行研究。用城市中心性指数①确定城市的引力范围,是先求出各城市的中心性指数,由同等级相邻两城市的中心性指数或城市实力比例划分空间距离,得到两城市的断裂点。如已求得石家庄市的中心性指数为15.86,邯郸市为9.80,则其断裂点距石家庄市98.9km,距邯郸市61.1km。

3.2 忽略补偿

此方法是在城镇体系的研究中,以城市的行政范围界限为基础,研究行政边界以内不属本市域中心城市引力范围的区域和行政边界以外属于本区域中心城市引力范围的区域,然后,忽略(减去)本市域内不属中心城市引力的区域,并将市域外仍属中心城市引力范围的部分补偿到所研究的城镇体系的一种方法,是使所研究区域成为“边缘不平衡”的虚拟空间区域(整合城镇体系)来进行研究的方法。研究完成后,再经增减,使城市区域又从整合城镇体系成为原非整合城镇体系。

仍以石家庄和邯郸为例,石家庄的城市综合实力为18.05。职称论文石邯连线上断裂点距石家庄83.86km,从石家庄到断裂点的经济实力衰减为18.05/83.63=0.2152。石家庄距邯郸市域边界实际距离为126.7km,两市域交界处的石家庄实际引力应为-0.2152×(126.7-83.86)=-9.92。此值显示城市带动其经济影响范围外行政区域所应付出的代价,或对影响范围内属其他城市行政区域时的影响力支付。两者的绝对值代表城市不按实际城市影响力确定经济区给城市带来的负作用。

3.3 都市圈层(时空距离)

由都市圈层法确定的城镇体系指“一日城市圈”及其农区构成的城镇体系。都市圈层法是将城市划分为几个不同功能的圈层,一般可分为非农为主的市区圈层和农业为主的农区圈层,对于大城市来说,其非农为主的市区圈层一般由一个中心城区和几个相距较近、在一日城市(一般为一小时交通)圈内的几个组团组成,这几个城市组团与主城区之间有较多的就业出行、非农合作关系和明显的分工,使其非农活动具有互补性而不是一般同类城市只有的互斥性,各城区之间的交通明显比周围农区繁忙,主城区与各组团之间的物质流、人流明显比都市区与农区之间多,主城区与各组团之间有较多的通勤人口。都市区外的农圈中,则有明显的以都市区为中心的倾向,其物质流、人流主要是与本都市区交往而不是与其他都市区交往。一个都市区与一个农圈所构成的城镇的组合,就是一个非整合城镇体系。在这个城镇的农圈中,不应再有超过都市区主城区规模的城镇,其他城镇的规模,一般与主城区成倍数关系,即农圈内的中心城区以外其他城镇人口规模最多也只能是主城区的1/2-1/10。这样的双圈层组成非整合、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这种以中心城区为首位城市、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都市圈的研究方法,为都市圈层法。

4 非整合城镇体系的范围界定

既然整合城镇体系是理想状态,非整合城镇体系是普遍现象,就有必要对非整合城镇体系进行研究。为研究的需要,就有必要划定非整合城镇体系。非整合城镇体系的划分,应遵循经济区一致的原则、中心城市同等级的原则、尊重民族地方特色原则和照顾长期形成的行政边界。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南北、东西差异大,历史悠久,民族特色各异,在5 000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活动特色,按这些经济特点,可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经济活动类型的非整合城镇体系。如在1996年第八界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提出将全国划分为跨省、区、市的7个经济区,就是按经济活动特点类同的原则划分的城镇体系。全国七大经济区为:①长江三角州和沿江地区,包括了江苏、浙江、上海3省市和长江三峡以下的沿江地区。面积32.6万km2,人口占全国的14.7%,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3.7%,区内有上海、南京、杭州等主要城市,其中心城市是上海,研究中可看作是以上海为中心城市的非整合城镇体系。②东南沿海地区,包括广东、福建和海南3省,面积约33.6万km2,人口约占全国的9.0%,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3.7%,区内有福州、广州、海口等城市,其中心城市是广州,可看作是以广州为中心城市的非整合城镇体系。③环渤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辽宁6省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总面积约111.4万km2,总人口占全国的21.7%,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4.9%,区内主要城市有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济南、大连、太原等城市,是以北京为中心城市的非整合城镇体系。④东北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总面积约125.8万km2,总人口约占全国的9.5%,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1%。区内主要城市有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其中辽宁省与前述的环渤海经济区有重复,一般认为,辽宁省的沈阳以南部分当属环渤海经济区,沈阳以北部分当属东北经济区。其中心城市是沈阳,可看作是以沈阳为中心城市的非整合城镇体系。⑤中部五省经济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5个省份,土地面积约87.4万km2,人口约占全国的26%,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8.8%,区内主要城市有郑州、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等,此区域是一个多中心的经济区,可看作是以武汉为主要中心城市的非整合城镇体系。⑥西南和广西经济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和6省、市、自治区,总面积260.2万km2,人口约占全国的20%,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2.2%,区内主要城市有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南宁、拉萨等,可看作是以重庆为中心城市的非整合城镇体系。⑦西北经济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省、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总面积337万km2,人口约占全国的7.1%,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4.8%,区内主要城市有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等城市,此经济区可看作是以西安为中心的非整合城镇体系。全国7个跨省(市)经济区的划分,虽顾及了行政区划、经济特点及区域特征等因素,但由于国情复杂、7个经济区内部仍有很大差异。就全国范围而言,仍不失制定经济发展和区域生产力布局、区域规划等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4.1 城市的同级性原则

城镇体系的划分,要以同级城市为中心进行。我们不可能把一个5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和其附近的一个10万人口的小城市划分为两个城镇体系,而说成两个城市分别为两个体系中的中心城市。只有城市规模相近时,才可能确定其相互的引力边界,划分为两个以各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同等级城镇体系。

作为城镇体系中心城市的级别确定,应以其综合实力作为同级别的原则。由于城市实力的确定较复杂,简单划分时常以主城区的人口规模确定。在现阶段,我国同级城镇体系的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宜划分为500万以上、100—500万、50—100万、20—50万、3—20万和3万以下6个级别。按行政级别划分时,大致可划分为省会城市和省级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或县城)。在目前,由规模相近原则和行政级别划分的城镇体系,中心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仅有北京市和上海市,因此,若在这一级上划分中国的城镇体系,可以长江为界,划分为南北两个大的非整合城镇体系,即南方城镇体系和北方城镇体系。两个非整合城镇体系分别以北京和上海为首位城市。

再向下,就是各省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为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这里的城镇体系,并不等同于省域或直辖市的市域,它是以规模相近的城市为中心引力源,由周围下一级城镇和农区组成的城乡协调的较完整体系,即整合城镇体系或非整合城镇体系。这种同级城镇体系与周边体系的边界划分,可以是行政边界或由各中心城市引力范围确定的边界。

4.2 按行政边界划分城镇体系

这是现行的城镇体系规划所采用的城镇体系的范围。按行政边界确定的城镇体系虽忽略了经济流的自然规律和市场的作用,但由于易搜集本行政区域的资料,受本区域的领导重视等优点,仍是现行城镇体系规划的框架基础。

5 非整合城镇体系在区域规划与分析中的应用

5.1 整合城镇体系法

在进行区域或城镇体系规划、研究、经济分析预测等工作中,往往以行政管理地域为基本单元进行,而由于这种基本单元大都是非整合城镇体系,会使其失去可比性。为使城镇体系的规划研究工作更具真实性、正确性和可比性,需要将这些以行政区域为基本单元组成的城镇体系扩展为完整的体系。一个完整的城镇体系,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和其相应支持的农圈的组合。在一个完整的城镇体系中,应基本符合中心地理论中克氏理论的其本假设的均质原则和经济人原则,即我们所说的整合城镇体系应具有城镇同级均质性和经济同质性。在一个大区域中,划分整合城镇体系时,按同等规模城市划分出若干个“均质”中心城市(一级城市),这个一级城市也就是“首位律”(law of the primate city)中的首位城市。每个首位城市下所包含的二位、三位城市也基本“均质”,首位城市与二、三、四位城市规模呈倍数关系。其最低层次的城镇都有一个农(或牧、渔)圈的基础。

将大区域(或全国)划分为若干个整合的(一级)城镇体系,每个一级整合城镇体系再划分成若干个整合的二、三级城镇体系,以次递推到最基层的村镇体系。我们研究某一级的非整合城镇体系时,就可先取出其相应的完整的城镇体系进行研究,然后在研究成果中,提取其所需的一部分,如由行政边界组成的部分。由于研究非整合城镇体系(行政城镇体系)前已研究了其相应的整合城镇体系,使我们可得到公正、科学、完善的研究成果。

5.2 行政圈层法

就是我们现在的规划、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即以行政区划为单元进行规划、管理的研究工作。在各级行政圈层中,又都有一个代表其圈层的(首位)城市,如省级圈层的代表性(首位)城市是省会;地市级圈层是地区行署所在地或市区;县级圈层是县城、乡镇级圈层是镇区或乡政府驻地。

按行政圈层进行各种研究的优点是资料易获得,研究成果易为行政职能部门接受,易于实施,应用价值高。但是,各行政圈层中的代表性(首位)城市,并不一定能涵盖或统领其行政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区域,即这个城镇体系不一定是整合城镇体系。因其非整合城镇体系的自身缺陷,就易使研究成果失之偏颇。如在研究河北省城镇体系时,其首位城市自然是北京,二位城市是天津,将此二城市去掉的河北省区域,是事实上的“北京大郊区”,而对于一个无首位、二位城市的区域城市化水平,再与一个整合城镇体系的城市化水平相攀比,自然会显逊色。而由此得出“城市化水平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之类的结论,显然是不科学的。

用行政圈层法进行城镇体系研究中,还必须对各圈层的整合体系、区位、发展因素等进行恰当定位,防止将“农业型”与“工商贸易型”、“沿海型”与“内陆型”、“开放前沿型”与“历史保护型”的各种指标盲目攀比。

5.3 功能完整法

此法应用于特定功能区域的规划研究,如沿海区域开发规划研究、中国西部大开发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研究、山区城镇发展研究、高速公路沿线地域规划研究、南水北调受益区域研究等。

用功能完整法对区域进行研究,虽忽略了城镇体系的完整性,但却从某个专业、专项的特点把握了所研究区域的特征,是制定专项发展政策的依据。

由于功能完整法打破了行政界限的束缚,使其研究中的资料获取及调研困难较大,因此,此类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工作总结 功能完整法的研究范围内,可能有一个代表性城市或几个并列的“首位”城市,将这种研究范围的功能完整区域按城镇划分为若干个分区域、分组团,进行分小区域研究后再叠加,往往可取得好的结果。而所划分的各个小区域,又可应用整合城镇体系或行政圈层法进行研究。我们在用行政圈层法进行城镇体系规划研究中,往往需进行功能分区,对各功能分区的研究就是这里所说的功能完整法的研究。功能完整法的研究范围,要按促进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因素所覆盖区域界定,如“交通干线区”、“牧业区”、“海滨旅游区”等。

5.4 级别类推法

是指在一个区域中,将本区域城镇进行级别分类,确定其相互的影响关系和势力级别关系,划分各种级别,然后对同一级别和各个级别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打破行政圈层的关系,由城镇的势力范围确定其级别,假定除大区域外各级城镇都为整合城镇体系的方法。其势力范围的确定,可用综合因素分析法或用信息流量分析法进行划分。区域内部信息流中的电话量反映了地域间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联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指标,而这种资料在电信部门有准确的记录,易准确获得。如将一个区域划分为五个级别,研究先从最低级别(五级)开始,将第五级资料汇总并增加四、五级间的作用因素资料,汇至四级,依次类推,得到整个区域的研究汇总成果。这种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反复校核验证是该研究法的关键,是准确划分城镇级别、确定其相互影响的基础。若级别划分有误,会影响整个研究成果的准确性。

5.5 交通轴线法

区域的经济联系都是由交通轴线沟通的,因此,交通轴线的经济流强度也成为城镇体系研究的方法之一。在大型交通轴线上,往往形成以轴线为带状中心的葡萄串状城镇体系。截取一个城镇“葡萄串”,或取整个交通轴线周围的全部城镇为研究对象,就是交通轴线研究法。在大区域研究中,还可以按区域内的交通轴线,将城镇划分为不同的带状体系,然后以此带状体系为单位进行分析研究。

在对每个带状体系研究时,也要将体系内各城镇进行级别划分,确定相对完整的“整合”体系,以使所研究对象有可比性和完整性。

一个大的区域,也可以一个轴线作为一个“整合轴线体系”研究,以促进交通轴线上各带状体系的合理分工发展及区域内合理组织交通建设和交通方式的合理选择。

5.6 组团合成法

是与级别类推法相对应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将所研究的区域内城镇划分为若干个级别,而是按其地理位置、资源、生产性质等因素划分成若干个城镇组团,将各个城镇组团作为非整合城镇体系进行研究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首先从各组团的研究开始,各组团相当于城镇体系规划中所划分的经济区。各组团的划分,要据一定的规律,可为地块相邻组团、专业组团或社区。

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是每个组团中城镇的经济特点具有共性,其发展主因素相同,地缘接近。一个组团中的城镇可用同一种模式进行研究。其缺点是组团中各城镇的大小差别较大,行政隶属复杂,获取资料较难。

6 结论与讨论

我们一般所说的城镇体系,都是非整合体系,典型的非整合体系是按行政管辖范围划定的,这是我们一般城镇体系规划的工作范围。但我们在工作中如果忽略了整合城镇体系的研究,就有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所以,在实际城镇体系研究中,必须注重整合城镇体系的研究。

整合城镇体系是完整的城镇体系,是理想化的城镇体系,而这个“完整”的城镇体系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要真正捕捉到所研究城镇的“整合”城镇体系并不容易。可是,如果我们忽略“整合”城镇体系,仅以行政区划所划出的区域进行研究,到底会引起多大的误差,则是值得我们深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胡兆量,王恩涌,韩茂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88-95.

[2] 张莉,陆玉麒.河北省城市影响范围及空间发展趋势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11-15.

[3]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r].2003.12-20.

市场经济体系篇8

[关键词]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2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7-0020-03

[作者简介]刘东波,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企业管理。(河南濮阳457000)

一、塑造平等市场主体,增强财富创造能力

所谓市场主体,指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以一定组织形式出现的法人。通常情况下,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居民、政府、中介机构以及其他非营利性机构。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塑造平等的市场主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其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1 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地位,切实保证政权的人民性,大力创造公平的竞争起点,努力实现市场主体的起点公平,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真正的深层次起点公平在于生产条件占有和结合状况的平等,而这又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保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这一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体制转轨的初始条件。但在体制改革的市场趋向中,公有制主体地位不断受到理论领域和世俗领域的挑战。只有很好地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为阶段性理想公平状况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作为市场主体的劳动者或企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实际上就前提性地解决了他们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中的平等问题。公平的社会环境一旦形成,就能使社会成员在人格、尊严、价值选择和自由权利等方面受到普遍尊重,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2 为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机会,开展公平竞争。国家应该大力推动经济持续性发展,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人数,加强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养成,提高其综合素质,切实保护劳动者依法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人们一旦享有平等进入市场、就业和获得资本的机会,就会在公平竞争条件下,千方百计地配置生产要素,挖掘自身潜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并藉此获得丰厚和公平的回报。

3 加快健全既符合国情。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在众多的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还相距很远。最低生活保障是政府保障居民最基本生存权利的共济措施,只要是本国居民,只要符合条件,不管居住地在那里都应该享受。现实情况是,城市居民一般都享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而农民几乎没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许多人生活困顿,无所依靠。由于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还在探索路子,弱势群体问题在我国还比较突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劣势地位。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部分社保资金不能按时到位,使弱势群体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心里产生落差。农民及一些低收入者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一旦受到挫伤,就会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

4 建立和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政府不应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应通过政策法规间接调控企业的行为。让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隔断企业与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企业可以按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律,自主地依法组织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经济效益。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不受政府的过多牵制,自己主宰自身的命运。在竞争中,提升微观乃至社会整体效率,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坚实基础。同时,割断企业与政府行政隶属关系,也会极大地抑制当前诸多垄断产生的可能,防止某些畸高收入的出现。

二、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重要的运行载体。所谓市场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它是市场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的重要因素。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功能就无法充分发挥,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经济体制改革就无法取得良好成效。

完善的市场体系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必须是门类齐全和健全的。市场体系是一个结构完整、层次合理的各类市场要素共同作用的,要求实现整体功能优化目标的有机统一体。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最基本的内容,是市场体系三大支柱。市场是商品和劳务流通的场所,是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得以实现的通道。只有建立起相应的市场,形成配套的体系,才能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资源才能优化组合,才能提高经济效益。第二,必须是统一的和开放的。市场体系是市场主体、市场客体、供需变化等共同组合而成的有机统一体,他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市场运行效率以及市场功能的整体发挥。同时,市场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全方位开放的;不是分散自发而是由国家宏观指导的;不是割断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市场体系内部各类市场若发育不健全,都会影响其他市场功能的良好发挥。如果存在地域界限和部门割裂的情况,就会严重影响资源在各类不同市场的自由流通。只有消除地区封锁和市场内部“大而全”、“小而全”,实现对外联系和开放,才能真正融入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第三,必须是竞争和有序的。竞争是市场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保障和催化剂,它促使市场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如果没有竞争,地区垄断和封锁现象严重,市场经济就不会实现优胜劣汰;若市场被某些利益集团所控制,通过市场就难以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竞争促进市场体系结构优化和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要制定相应的市场法律和规则,从而实现市场运行的有序性。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一旦形成,将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加速生产要素自由流通,促进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市场体系规范化;若市场无序,规则紊乱,会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破坏市场体系完整性和有序性。

培育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须做到3点:

1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打破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开放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传统集权体制下所形成的垄断基本上是通过行政手段和等级制严格的行政组织来维持的,称为行政垄断。由于经济体制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太完善,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企业效益差,缺乏竞

争力,当地政府为保护本地经济发展不得不采取行政垄断的手段。这种做法表面上使企业受到庇护,提高了当地政府的业绩,但实际上阻碍了正当的市场竞争,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容易滋生政府腐败,影响政府的信誉和形象。必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增加政府办事透明度和民主性。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过多的不规范的行政干预,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2 开展公平、有效、正当的市场竞争。市场不是封闭的、分散的,它具有统一性和竞争性。竞争引起了资本的积累和效益的提高。竞争是追求各自利益的经济活动当事人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市场体系有效运作的必要条件。竞争作用于市场价值的形成和市场价格的运行,没有竞争就不可能提供准确的价格信号,不能给市场活动者以激励和压力,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不正当市场竞争同样会影响市场体系的健康发育,导致资源浪费和不合理配置,必须开展正当、公平、有序的竞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性和效率性经济,必须实行开放。建立一个合乎生产社会化和国际潮流的市场体系,保证企业及时获得市场供需、价格波动、市场潜力等信息,加速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运转和流通,提高市场效率。

3 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是市场主体的一种无形资产,一旦信用缺失,市场机制就难以正常运行,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市场交易活动中的失信行为,增加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是市场体系健康成长的重大障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体系应把握3个方面。首先,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法律的权威性为信用体系提供强制性保障,使市场主体意识到,一旦行为不当,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提高其道德上的自律意识,保证社会信用体系有效运行。其次,明晰产权,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提供保障。产权明晰可以使市场主体明确自己的财产所有状况,意识到只有自觉遵守诚信,才能保证自己的长远利益。再次,通过报刊、新闻、广播等大众传媒,对人们进行信用意识和观念的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一旦提高,自律意识增强,信用自然具备,就能在经济活动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完善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可以促进市场内部的公平有效竞争,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优化资源配置。

三、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市场机制本身有其运行的客观规律,它不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由于市场具有缺陷和不足,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把“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介入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具有现实的必然性。

首先,政府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缺陷和不足。市场机制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可能出现市场失灵,致使供需关系失衡、资源浪费、效率丧失、经济秩序混乱等,加上市场调节是事后调节,具有严重的滞后性,不能对变化的形势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反应。为此,单靠市场本身不能保持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平衡,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依靠政府宏观调控以调节和引导经济运行。

其次,调节公共物品供给,保证资源有效合理利用。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和内在动力,因而,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在一些领域是极其有限的。如教育、卫生、公共基础设施、城市环境等,他们需要的投入较大而几乎没有收益,一般市场主体不愿意投入,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保证公共产品的开发。而公共产品又对共同富裕实现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必须依靠政府宏观调控,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

再次,保证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追求效率的提高,必然会出现收入分配不公,两极分化,违背社会主义本质,影响社会稳定。社会福利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政府通过提高社会福利,调节收入分配和国家预算实现共同富裕。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它的建立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

1 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供需平衡,维持经济协调发展。在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即经济衰退期,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扩张,降低失业率;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即经济高涨期,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同时,国家应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采取有效的货币政策,通过中央银行管理货币融通,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求总量。

2 制定合理的收入政策,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首先,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其次,实施工资和物价管制。在特殊时期,如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可以对物价采取管制措施,以抑制总需求的过度扩大或过分萎缩,必要的时候对工资进行上下调节,以利于经济的发展。再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3 运用多种政策措施和经济杠杆,协调和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地区间优势互补。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种资源分配不均,地区间经济差距较大,加上政策的影n向,使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扩大,城乡差距拉大,东、中、西部经济出现失衡。虽然中部崛起战略已经启动,可仍未改变因强调东部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而带来的“中部塌陷”现状。要实现的共同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不可能也无法实现各地区经济按同一个速度发展,也不可能使各地区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趋于统一。但是,全国经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政府应采取相应的地区倾斜和产业倾斜政策,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促进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

4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标志着我国已经形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就要注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并通过一定的经济程序,干预产业结构或产业组织的形成,还有保护本国产业的一些贸易立法,界定和保护产权,规范各种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市场秩序,明确政府的职能,形成良好的监督和惩罚机制,维护市场稳定,努力建设公平正义、安定有序、民主法制、运转协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8

[2]王梦奎,改革攻坚30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3]关忠民,社会公正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4]夏文斌,公平、效率与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赵鑫,小康社会的就业模式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上一篇:物联网技术的就业前景范文 下一篇:护理康复护理方向就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