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监控范文

时间:2023-12-06 11:44:17

财务风险监控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1篇

总的来说,财务风险可以划分为广义的财务风险与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而言,企业的财务风险具体指的是企业决策筹资所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往往筹资数额的多少与筹资渠道的不同,均会使得企业资本结构产生变化,这便使得财务成果具备着较强的不确定性。而筹资则指的是企业的举债,因而狭义上的企业财务风险可以理解为因企业举债利用财务杠杆而造成财务成果具备不确定性。而广义上的财务风险则指的是在各项财务活动中,企业由于受到难以控制的亦或是难以预料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的财务情况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进而导致企业蒙受不必要损失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主要为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外汇风险、收益分配风险、资本营运风险、资金回收风险、连带财务风险以及现金流量风险等多种形式。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企业所面临的财务管理环境便发生了变化,而财务风险也由此出现全新的变化,具体包括:

(1)投资风险与筹资风险加大。当前,金融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相关部门便进一步规范了金融机构。金融企业应当将自身的管理加强,企业只有切实地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盈利能力和信誉,才能够获得资金,才能够减少金融机构对到期还债加以执行的弹性,但会增加制度执行的刚性,这便使得企业的筹资风险增大;

(2)外汇风险增大。出口企业在对最惠国待遇加以享受的同时,难以避免地还需要承担较为复杂的不利因素。在企业的跨国运行中,通常会涉及到大量的币种及外汇结算业务,进而使得外汇折算风险与外汇交易风险增加;

(3)资本管理与资本运营的风险加大。为了求得进一步发展,企业不仅需要筹措实施并购,而且需要致力于并购工作,因而企业所面临的资本营运风险便由此增加。

二、构建财务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的基本原则

在构建财务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的工作中,其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的财务指标所决定的,如何在诸多的财务指标当中将具备较强代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财务指标筛选出来,已经成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否能够将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的重要因素,在企业财务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的构建中,应当切实地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敏感性原则

众所周知,企业的财务指标在反映财务活动上的敏感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有些较为迟缓,而有些则比较敏感。财务监控及预警体系明确要求企业将潜在的风险及时发现,并且在萌芽中消灭风险。所以,在选取财务指标上,应当注意指标的敏感性,所选取的财务指标必须能够将企业经营生产中出现的异常因素灵敏地反映出来,企业借助于监控及预警体系,把财务风险控制于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二)实用性原则

在构建财务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上,应当确保有效实用。首先,要对效益与成本加以权衡比较,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的构建成本应当比其所产生的收益要低,运行与构建的成本不能偏高;其次,在选取各项指标上应当具备纵向可比性与横向可比性,应当最大限度地使指标易于理解与计算,要切实地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直接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料或者统计资料、会计资料加以计算。

(三)全面性原则

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的财务活动是由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以及分配活动所组成的,只有有机地将这三大财务活动协调起来,才可以保证企业的顺利运转。所以,在财务指标的选择过程中,应当将各项财务活动的突出特征体现出来,要切实地立足于企业的全局,将各项财务活动协调好。然而,全面性也并非是面面俱到的,还要具备一定的代表性。财务指标之间不仅互为补充,而且相互独立,不遗漏、不重复,并且可以将企业财务的整体情况反映出来。

三、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监控及预警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财务会计数据是绝大多数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的数据来源,因而财务数据的完整真实是实施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的重要前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财务人员自身的素质决定了实施监控及预警体系是否成功。然而,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没有熟练的掌握业务技能,不懂得现代管理方法,而且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较低。所以,企业应当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将员工继续教育制度以及人才培训体制建立起来,借助于对外交流以及培训,对财务人员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不断地进行培养,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学习能力,从而促进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以此保证企业风险的有效监控和规避。

(二)强化风险预警意识,树立风险防范观念

要想将企业的财务监控及预警体制真正地建立起来,要想使企业的财务监控及预警体系有效地运行,那么首先就必须将风险防范意识树立起来。所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当尽快地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预警意识,尽可能加强风险管理并且要使企业的财务人员真正地意识到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均存在财务风险,无论哪个环节出现失误均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财务人员应当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始末贯穿风险防范观念,在思想上高度地警惕和清醒地认识潜在的危机。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确保监控及预警体系的实施

准确真实的内外部资料信息是财务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础,而有效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够充分地确保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企业管理的有序化,而且还能够提供第一手资料为监控及预警,及时地让企业经营管理者掌握财务活动的真实信息,并且针对所收到的预警信号,将与之相应的对策制定出来,以此把财务监控及预警真正的落实。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均未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来,或者即便是建立起来却没有真正地执行。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实施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企业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把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起来,审慎经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范风险,从而发挥出财务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的最大效用。

(四)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增强预测财务风险的准确性

定量预测在企业预警分析财务分析中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但是切勿对定量模型的重要性过分的加以强调。财务报表虽然是主要的预警指标来源,而有时财务风险的发生并非能够借助于财务报表中的诸多数据加以表现。所以,在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工作中,财务风险不仅要深入地分析量化的指标和量化的模型,还应当密切地结合非量化的因素诸如客户的满意度、员工工作态度等。比如,当企业有总收益及总资产急剧降低、过度依赖贷款、股价急剧降低、过度扩大规模等不良状况时,则预示企业有财务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只有有机地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够对财务风险准确地加以预测,从而将其控制或者消灭于萌芽中。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难以避免地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及薄弱环节,并且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应当按照自身管理和运营的特点,通过构建财务监控及预警体系,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树立防范财务风险观念,强化人才培训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监督、控制、防范及规避财务风险,以便于促进企业总体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运营及有序发展。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监控机制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当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其面临着日益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为此企业要完善财务监控管理机制,以此来更好规避财务风险。引发财务风险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企业自身;另一方面,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财务风险的到来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一、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是将价值运动形式作为主体的,并且该项管理具有明显的政策性、综合性的特点。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好与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财务控制乏力,容易造成财务风险;虚假的财务信息隐藏了财务风险;较低的理财技能导致无法及时化解财务风险等等。

(一)财务控制乏力,容易造成财务风险

所谓财务指的是企业资金流入、资金流出的阀门。通过有效的控制财务,不仅可以将财务风险化解掉,还可以达到预防财务风险的目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此时财务控制是毫无意义的。比如:在办理资金流入、流出手续的时候,由于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再加上法规资料不够完整,这就会给企业带来资金上的浪费;用报销来代替管理,管贷款不管收款,这种不及时回收资金的现象会出现很多的呆账以及坏账。除此之外,财务控制力度不够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自身缺乏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上级财会部门不能及时的管理下属单位的财务,这就导致中央的政策法规无法被贯彻落实下去,严重削弱了的企业的集中管理,从而加快了财务风险的产生。

(二)虚假的财务信息隐藏了财务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财会人员必须要遵循真实性这一原则,将真实的财务信息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真实的财务信息既可以将企业当前的业务发展状况反映出来,又可以了解到企业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以及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风险以及问题寻找相关的对策,以此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然而在财会工作中,有很多会计人员会加入虚假因素,这一行为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

(三)较低的理财技能导致无法及时化解财务风险

一直以来,有一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的工作任务就是日常记账、日常算账、编制会计报表,这些财会人员每天将时间花费在这些琐碎的工作事务中,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因此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较为落后,业务水平较低,理财技能较低。鉴于此,企业的财会人员无法帮助企业缓解债务负担,也无法帮助企业重组资产等,这就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始终存在。

(四)不规范的内部财务组织制度

由于企业的制度不够完善、企业的管理较为落后以及企业中的少部分财会人员挪用公款等,这就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从中可以发现,如果企业缺乏完整的内部财务组织制度,那么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相反,如果企业的内部财务组织制度较为完整,那么企业就可以长远发展下去。企业要想预防财务风险,那么其要设计好、建设好内部财务组织制度,真正将审核监督机制的作用发挥出来。

(五)对购销合同审核监管不力所引发的财务风险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总会出现买与卖这两种行为,很多企业往往安排业务部门来管理这两种行为,并没有让财务监管审核,因此在合同中经常会出现损害到企业利益的潜在风险。比如:在销售过程中赊销缺乏担保、缺乏抵押,当对方无法支付款项的时候,那么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强化财务监控机制,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为了能够防范财务风险,企业财会部门要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财会人才的理财意识,构建一套与企业发展情况相符合的理财管理机制,以此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完善财务决策机制

在企业决策中,财务决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要借助财务特有的决策手段来确保自身决策的合理化。首先,企业财会人员要树立新的决策意识,比如:综合决策的意识、风险决策的意识等。其次,组建一支财会咨询队伍。通常情况下财会咨询队伍往往是由高素质、经验丰富的财会人员组成起来的,然后让财会资讯队伍定期分析财务报告,根据报告中的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关的决策。再次,不断完善约束机制。企业的总会计师要管理好资金,防范财务风险。最后,企业的财会部门要构建投资、融资、信用管理制度等,真正了解到企业的业务状况。

(二)强化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第一,强化制度的控制。企业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他相关的规定,并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制定财会制度。同时在财会制度中要明确规定会计核算、成本费用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企业还要定期举办培训班,通过培训财会人员来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在培训中还要让财会人员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学习企业的财会制度,只有考试合格的员工才可以上岗。对于那些考试不合格的员工要继续学习,直到考试合格为止。

第二,把好审核关。在办理每一笔资金进出、资金变动手续之前,财会部门要了解情况,要求提供真实的信息、齐全的资料以及齐备的手续。在办理手续之前,如果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合理之处,那么要中止手续的办理。等弄清楚了这些盲点才可以继续办理手续。

第三,采取跟踪控制。企业要安排审计等方面的人员来进行评价,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安全性。

(三)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与控制

企业为了能够规避财务风险,其要管理好货币资金,制定管理、控制资金的方案,实施合理的监控方法。通常情况下,企业要重视对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制定完整的融资方案,合理配置资产负债,保证财务的安全性。同时企业还要 严格把控好现金的收入、支出预算,把握好资金支付风险。在集中管理资金的过程中,要动态监管、控制存量资金,将资金的整体优势都发挥出来。如果企业并不重视对资金的管理,那么资金并不能得到最大化的配置,也会造成资金的浪费。

(四)强化审计监督

企业的审计监督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内部审计;第二部分,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借助会计控制来减少的行为。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往往要将其与外部审计结合起来,如果发现违反了会计制度的财会人员,要严格处理该人员。外部审计对防范财务风险具有明显的作用,具体如下:第一,借助外部审计可以控制企业内部所发生的的行为,确保企业的会计信息可以将实际的财务状况反映出来,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第二,外部审计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起到公证的作用。社会利益关系人往往会认可真实的财务状况,并且他们也会支持企业的各项发展。

(五)构建财务风险预警评价组织

一般往往是由财会部门带头构建财务风险预警评价组织,在构建该组织时他们会尽可能选择优秀的、专业素质较高的财会人员。财务风险预警评价组织要定期将相关的分析报告、建议提供给相关负责人。在整个预警体系中,通过分析财务指标可以准确了解到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从而为企业领导进行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最终避免了风险的发生。

三、结束语

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企业要想防范财务风险,其必须要构建内部控制制度,将财务的管理职能、财务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将财务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参考文献:

[1]尹馨.建筑产业集群财务风险监控影响因素及监控机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

[2]郑玉玲.浅谈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防范对策[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

[3]张国华.完善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机制 提高公司财务管控力[J].商业会计, 2010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风险;监控

佛山供电局为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直属的国有特大型供电企业,负责广东省佛山市辖下五区的安全供电、电网建设和供用电服务工作。供电面积三千多平方公里,供电人口六百多万人,供电客户数235万户。佛山供电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力争在2012年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供电局。全局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开启“创先”工作。管理水平实现了飞跃式提升,有效带动了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出色完成,在贯彻落实上级公司和地方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的决策部署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电网企业的不断发展,使得电网企业财务管理面临新的风险。如何有效监控财务风险成为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一、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现状分析

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包括会计政策制度执行风险、税务风险、现金流风险等。

(一)外部风险分析

1 税务、财政、国资委、审计等部门对电网企业的监督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网企业体制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家对各大电网公司的监管呈逐步强化和细化的趋势。防范财务风险应对国家的监管成为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2 银行、债权人等其他层面的监督

电网企业属于高投入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设备更新较快,自有资金不足。农网改造和县城电网改造工程的巨大资金投入,绝大部分依靠银行等外部单位贷款,电网企业必然要接受银行等债权人的监督,防止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

(二)内部风险分析

1 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对风险控制的要求

建设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是实现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确保企业财务安全运作的重要保证。广东电网公司每年将对各单位财务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财务基础工作情况、财务风险管控情况等开展例行的专项评价。

2 本企业潜在的风险分析

佛山供电局对照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和制度,认真进行了财务管理风险排查,梳理出财务管理主要风险事项共42项。如预算编制基础风险、工程决算分析反馈风险、电费收入岗位轮岗风险等。

二、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必要性

(一)佛山供电局财务管理的特点

佛山供电局每年资金出入有几百亿元,资产也有上百亿元。财务管理难度很大,主要方面有:资金高度密集,每年对电网建设的资金投入有数十亿元,资金投入之大,在佛山地区很少见;固定资产比重大,2010年末固定资产有一百多亿元,占总资产九成以上;融资较多,近年对电网新建和维护投入大量资金。其中大部分以融资贷款方式取得;投资回收期长,特别是电力销售价格受国家控制,企业无法根据投资行为回收合理收益,造成很大的潜在风险。

(二)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监控的特点

1 通过流程控制、信息化、制度建设等手段监控财务风险

如梳理财务管理现有流程,找出流程缺陷;从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查找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升级和改造信息平台:修订财务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开展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2 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的在线监控

佛山供电局借助财务信息平台,推行在线稽核,提高风险监控的时效性,加强财务风险过程监控。将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审查、事中控制和事后督查,推动风险管理关口前移。积极推行在线监控,提高风险监控的实时性。

3 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的在线监控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信息程度不高

佛山供电局有部分财务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影响到在线监控的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例如:资金监控系统刚推行,实际应用性有待时间考验。

(2)监控岗位的设置有待完善

到目前为止,执行监控职能的岗位同时兼职其他工作,造成在线监控的时效性较差。

(3)在线监控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

由于受到多方面的限制,目前我企业的在线监控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如资金监控模块初步运行。还未完善。

(二)实现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意义

佛山供电局作为国有特大型供电企业。每年资金出入有几百亿元,资产也有上百亿元,每一天的收入支出金额很大。财务管理难度大,最及时最有效监控财务风险的手段之一就是在线监控,将防范财务风险的工作前移,将阻止风险的发生消灭在萌芽状态。

1 创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供电企业的需要

佛山供电局围绕“内控体系创先”工作要求,以堵塞业务流程漏洞、防范财务风险为目标,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管控措施,提升财务管理内控力,确保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主要通过制度化和信息化两大手段管理和控制财务管理风险。

2 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目前,我国经济回升势头正逐步增强,总体形势不断向好。但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有待加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同时显现。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有所增加。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组织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如在2008年10月6日,冰岛总理吉尔・哈尔德发表电视讲话表示。受美国和欧洲银行业危机冲击,冰岛正面临着全国性破产的风险。其原因之一是对风险缺乏有效的监控,主要反映在:过于激进的资本结构放大了风险;业务运作缺乏风险的过程控制;风险管理方法的内在缺陷。

三、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可行性

佛山供电局开展财务风险在线监控上有一定的优势,包括物质基础、信息化设备等。

(一)历经多年的发展积累

佛山供电局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锐意创新。在设备、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积累了很好的基础,特别在2006年实行“大佛山一体化”战略发展思路以来,每年加大对风险管理的投入。

(二)领导层高度重视

佛山供电局领导班子和财务部领导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的监控,专门成立局内控委员会,负责全局内控管理工作,开展各业务风险的梳理和防范,为开展财务风险在线监控提供领导者的有力支持。

(三)风险控制的制度化程度高

借助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将风险监

控指标体系及相关监控模型转化成财务稽核工作规范,建立财务稽核规则库,设置至会计集中核算体系中,实现账务数据实时监控,提高稽核的效率。根据稽核规则库所确定的标准,逐步建立常态化的稽核工作机制。

(四)人员素质高

佛山供电局不单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供电企业,还是人才密集型的企业。如佛山供电局财务人员中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占八成多,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五成多。

四、如何实现佛山供电局财务风险的在线监控

(一)运用规章制度

实现有效可行的财务风险在线监控。必须有一套符合国家规定的规章制度,以约束财务管理的行为,明确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目标,规范在线监控的手段。

1 运用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管

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根本,认真落实上级公司的规章制度。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建设一整套业务流程,实现财务风险在线监控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2 建立本企业的风险控制流程制度

全面梳理财务管理现有流程,找出流程缺陷,明确财务管理目标。通过现有流程和实际情况相对照,排查风险存在的环节,比照国家的财经法规、上级单位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识别出风险,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和信息化手段对风险进行评估。

(二)管理观念创新

1 财务管理观念创新

企业应在树立依法理财观念、成本观念、货币时间价值观念、市场观念、风险观念等基础上,逐渐确立发展型的财务管理新观念,如人本化理财观、知识化理财观、信息化理财观等。

2 重视财务风险在线监控的重要作用

改变过去以事后监督作为监控财务风险的手段,转向财务风险监控前移,注重在线监控。

3 运用信息化手段

充分利用集约化信息平台,在线监控财务风险。以下介绍几种手段。

(1)利用“一本账”平台,在线监控全局的账务处理情况

通过统一的会计集中核算信息系统。实现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可在线监控基层单位的会计业务处理情况,将防范财务风险的条线前移。

(2)利用预算管理系统。在线监控全局的预算管理情况

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管理在线监控:一是强化预算管理系统对经营管理的支撑作用,建立合理科学的预算编制流程。各单位以此为指导具体编报预算,保证企业上下经营目标协同一致。对电网建设、技术改造等中长期业务规划进行财务评价,综合平衡后,滚动修编预算,形成中长期财务规划。加强中长期财务规划与年度预算的关联与衔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落实。二是增强预算在线监控的科学合理性,完善预算制度体系。构建公平、合理的预算考评机制。建立科学、完整的预算考评指标体系。三是未来预算管理在线监控的计划。通过信息化手段配合建立大计划大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战略规划、目标设定、预算形成、监控调整”的全过程管理。

(3)利用电子支付系统,在线监控全局的资金支出情况

充分利用由金融系统提供的电子支付业务流程为我局提供查询、资金划拨等金融服务。电子支付业务的推广为实现在线监控资金支付活动提供了高效、集约化的信息平台。

(4)利用“财务管理系统――资金监控模块”,在线监控全局的银行账户交易情况和余额情况

通过各下级单位与金融机构的系统集成,实现对各下级单位范围内银行账户的资金流动,资金分布,占用情况的监控。

(5)完善资产管理系统,在线监控全局的资产管理情况

加强资产管理系统的在线监控能力,及时掌握全局的资产变动情况、实时为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数据,建立科学全面的资产管理风险在线监控体系。

(6)完善工程管理系统。在线监控全局的工程管理情况

不断完善工程管理系统,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基建工程成本管控力度,加强工程管理风险在线监控力度。结合信息化手段。实施工程成本全程监控,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7)构建电费收入集中核对。资金收入集约化体系,在线监控全局的收入情况

佛山供电局将改变现时的电费核对流程,结合组织架构变化和财务集约化管理要求。实行全局的电费集中核对,加强电费收入管理,强化对电费收入资金的管控,贯彻省公司资金集约化管理的要求。

实现电算化后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重点将由传统的财务部门转移到电子数据处理部门,内部控制放在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控制、会计信息输出的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等方面。控制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4 人财物的支持

任何系统都不能离开人财物的支持,财务风险在线监控体系同样需要人财物的支持。

(1)加大人员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近年来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公司法》等法规制度的出台,对财务风险的在线监控提出新的要求。正如美国前财政部部长保尔森所讲的“我们的监管机构同样需要变革,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面对制度、法律关系的调整和变化,财务人员不仅要更新理财观念,重新定位财务职能,扩展各种财务管理技能。更深入地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学习在线监控财务风险的扎实本领。提高财务人员理财能力及职业判断能力,使财务人员能自觉地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在年度预算中应增加风险在线监控的经费预算

财务风险在线监控体系是一整套的制度化、信息化的系统,要建立高效、实用的财务风险在线监控,必须要加大设备、人力、技术的投入。

(3)加大风险在线监控的日常应用力度,维护维修工作由专业部门和人员负责

为提高财务风险在线监控各系统的高效有用,必须由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负责维护维修,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结语

建立高效、可行的财务风险在线监控体系,一直是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难点。涉及到企业的体制和机制、企业领导层的管理思想、以及财务管理体制的建设、财务人员的观念、经费的投入等方方面面。要建立一整套的财务风险在线监控体系,需要有新思路、新手段,需要推动该项工作的领导者和执行者下定决心;,必须结合上级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思路。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可借鉴现代企业集团和国外先进电力企业的成功经验,积极研究和改进现有的在线监控系统,积极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连平.走出高涨[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朱民.等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3).

[3]张平,张晓晶.直面符号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日本)野口悠纪雄.泡沫经济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5.

[5]谭雯.财务迷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

[6]金艳丽,丁晓红.经济大家的声音[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7]郑朝晖.财务揭黑[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8.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4篇

一、目前,高校财务风险监控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落实不到位,风险监控不力

1.经济责任制落实难,审计流于形式

针对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出现的一系列财务方面的问题或案件,教育部和财政部在2000年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教财[2000]14号)的文件。对此,一些高校虽然根据文件精神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并没有重视落实和执行。同时,针对高校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也由于缺乏相应的惩罚机制而无法追究个人责任,或因审计本身的独立性存在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不敢揭露,导致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

2.总会计师制度和会计委派制度的作用未被重视,财务治理结构有待创新

大多数高校建立了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与的财经领导小组体制,这对统一领导和协调学校的财经工作、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高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面临办学多元化、筹资渠道多元化、经济业务复杂化的环境,由主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院)长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财经工作领导的要求,需要设置一个不仅精通国家财经法规、政策,善于管理、协调和沟通,而且擅长理财的总会计师来行使这一职权。另外,由于对二级单位财务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实行会计委派制度,监管不力,导致二级单位尤其是一些校办产业或后勤部门出现私设“小金库”、贪污受贿、挪用资金等财务问题。

3.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导致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一方面,从整个学校来说,不少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领导决策随意化,为后面的风险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学校内部财务制度、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业务操作和管理上缺乏应有的控制流程,非程序化行为严重,造成学校资产大量流失,比如私设“小金库”、商业贿赂、挪用国家资金等。存在问题最突出的是基建、图书采购、设备采购等管理部门。如,江苏高校教材采购回扣一案就牵出101个“商业受贿人”;南开大学下属的公司出现4亿元资金黑洞,根据审计结果显示:一部分被贪污、挪用,其他则属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的债务。

(二)风险管理未成体系,监控制度不完善

1.缺乏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导致风险监控存在较多漏洞,财务问题不断发生

由于高校产生财务风险的领域涉及了包括投资、融资、资金运营和利益分配在内几乎所有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业务,其牵涉对象包括学校领导、各部门、各下属单位、教职工个人等。因此,必须从“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角度去考虑如何监控财务风险。但是目前,不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在实务操作上,对于高校财务风险的监控多是从具体的业务或制度着手,缺乏全局观和系统性,高校将从整体上把握和控制高校财务风险措施还是非常欠缺。

2.缺乏与风险监控相关的运行机制,导致风险监控实施困难

高校财务风险监控的有效运行,必须借助于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和有力的风险监控工具,但是,目前高校的财务信息前瞻性不强、指导性不高。原因在于高校将财务工作定位于“核算型”,注重财务数据的核算正确与否,忽视了效益分析、管理决策的功能,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更不用说风险的大小和影响的范围。而以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等风险监控工具相结合形成一个监控网络,有利于全面、快速地发现和控制风险。但是,目前高校除因为行政隶属关系或发展需要必须认真应付政府审计外,内部审计流于形式,而社会审计几乎从未考虑。

3.缺乏对关键领域的重点监控,导致风险监控效率不高

高校财务风险发生的关键领域主要在对外投资、贷款、基本建设、大宗物资采购、校办产业等方面,但是目前高校对于这些方面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未采取事前重点监控的措施,导致其财务问题不断发生。如不少高校借扩张之名,过度负债,导致“破产”风险;天津大学原校长将学校的1亿元资金交给某公司用于在股票二级市场进行运作,导致至少损失3758.83万元。

二、新形势下高校财务风险监控的思路

(一)纳入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整体运作

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的监控,必须从全校风险管理的角度进行整体运作,从系统的角度构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监控纳入其中。其核心思想是“风险监控”和“风险管理”:风险监控通过采用合适的组织架构、制度安排、风险监控工具和风险预警模型对全校各个领域的财务风险进行监督和控制;风险管理则通过科学的流程设计和管理活动来实现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

(二)财务风险监控的内涵

1.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本身进行风险监控,主要是通过相关的制度设计、岗位安排和职权划分来实现的;2.从财务监督的角度(审计、监察和纪检)进行风险监控,主要通过内部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社会审计等手段来实现。(三)实施财务风险监控的原则:关键领域,重点监控

从系统的角度将风险监控纳入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全面发现问题。但是,对于整个高校来说,由于涉及的经济活动和业务都比较多,要及时发现问题还必须遵循管理学原理,实施“关键领域,重点监控”的原则。这不仅能够提高风险监控的效率,对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将风险消灭于萌芽阶段、尽量减少学校的损失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于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也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高校财务风险发生的关键领域主要在对外投资、贷款、基本建设、大宗物资采购、校办产业等方面,在这些领域通过设置相关的权限控制、完善内部控制以及不定期实施审计等手段进行督促和监控。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监控的对策一)财务风险监控的组织结构创新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来实施风险监控和风险管理活动,从业务流程和财务监督两个角度实现风险的控制和化解。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经工作领导小组

在这一组织结构中,学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与,受学校党委常委会领导。其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主要有两个方面:(1)统一和协调学校的财经工作,研究重要的经济事项,提交学校最高决策机构讨论决定,从财务管理的业务决策上即从源头上监控风险;(2)在其内部成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专业小组,负责全校的财务风险管理事务,从风险管理的具体业务上即财务监督的角度监控风险。

2.风险管理专业小组

风险管理专业小组由校领导、审计、纪检、监察和财务等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人士(包括审计、财务和经济等)组成,受财经领导小组或校党委常委会委托,可以领导内部审计、引入外部审计或配合政府审计完成相关事项或人员的审计,从财务监督和检查的角度监控风险。

(二)财务风险监控的制度安排

1.总会计师制度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财务收支数额也大幅增加,经费筹资渠道多元化,经费支出也多样化,经济活动涉及面更为广泛,其内容愈加复杂,这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另外,高校内部各级核算单位的创收能力不一,导致出现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财务自的争夺现象。因此,推行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势在必行。应设置副校(院)长级别的总会计师,对校(院)长负责。

总会计师协助校(院)长全面领导学校财经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经济责任制,改善和加强财务管理,讲求经济效益,并对学校的财务状况负责,对学校经济、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负责。总会计师代表校(院)长直接领导学校财会部门开展业务工作,并可受校(院)长委托,领导学校内部审计机构或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

2.会计委派制度

会计委派制是指独立核算二级单位财务机构的负责人(会计主管)由学校委派,并实行统一调配、统一管理的制度。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取消了会计人员对被派往单位的依附关系,把二级单位的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学校对所属二级单位的财务管理,理顺学校财务与二级单位财务的关系。健全二级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监控其财务风险。

为保证会计委派制度的有效执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实行岗位聘任制,在同一单位不得连任;(2)定期交流轮岗制度,根据需要有计划地进行交流或轮岗;(3)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所派单位领导有亲属关系的,不得派往该单位任职;(4)委派的会计主管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报告制度。

3.内部审计

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的现代内部审计,不仅对高校财务收支活动、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纠错防弊,更重要的是可以系统的方法对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对学校风险管理进行审核、评价和监督,为学校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合理的保证。现代内部审计不仅对审计的内容进行了拓展,而且对审计方式和控制关键点进行了革新。内部审计的控制重点前移,把事中、事后审计和事前审计相结合,能够发挥好预防性和建设性作用,把审计工作贯穿于高校运作的全过程,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预防。

高校实施现代内部审计,除了一般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合同审计、基建项目审计外,校领导的任期(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尤为重要。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核查财务收支及重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效益性,资产的安全性,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程序与效果,领导干部本人遵守廉政规定的情况等,形成审计报告,并建立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交接制度,将审计报告列为高校领导干部工作交接的内容。通过审计报告的交接,高校领导干部能够更加明确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增强履行经济责任的自觉性。同时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专项检查,督促学校进行认真整改和落实,并对整改情况组织专项检查,建立检查监督和整改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校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提高财经工作管理水平。

4.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外部化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5篇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企业所面临的财务管理环境便发生了变化,而财务风险也由此出现全新的变化,具体包括:(1)投资风险与筹资风险加大。当前,金融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相关部门便进一步规范了金融机构。金融企业应当将自身的管理加强,企业只有切实地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盈利能力和信誉,才能够获得资金,才能够减少金融机构对到期还债加以执行的弹性,但会增加制度执行的刚性,这便使得企业的筹资风险增大;(2)外汇风险增大。出口企业在对最惠国待遇加以享受的同时,难以避免地还需要承担较为复杂的不利因素。在企业的跨国运行中,通常会涉及到大量的币种及外汇结算业务,进而使得外汇折算风险与外汇交易风险增加;(3)资本管理与资本运营的风险加大。为了求得进一步发展,企业不仅需要筹措实施并购,而且需要致力于并购工作,因而企业所面临的资本营运风险便由此增加。

二、构建财务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的基本原则

在构建财务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的工作中,其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的财务指标所决定的,如何在诸多的财务指标当中将具备较强代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财务指标筛选出来,已经成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否能够将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的重要因素,在企业财务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的构建中,应当切实地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敏感性原则

众所周知,企业的财务指标在反映财务活动上的敏感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有些较为迟缓,而有些则比较敏感。财务监控及预警体系明确要求企业将潜在的风险及时发现,并且在萌芽中消灭风险。所以,在选取财务指标上,应当注意指标的敏感性,所选取的财务指标必须能够将企业经营生产中出现的异常因素灵敏地反映出来,企业借助于监控及预警体系,把财务风险控制于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二)实用性原则

在构建财务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上,应当确保有效实用。首先,要对效益与成本加以权衡比较,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的构建成本应当比其所产生的收益要低,运行与构建的成本不能偏高;其次,在选取各项指标上应当具备纵向可比性与横向可比性,应当最大限度地使指标易于理解与计算,要切实地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直接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料或者统计资料、会计资料加以计算。

(三)全面性原则

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的财务活动是由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以及分配活动所组成的,只有有机地将这三大财务活动协调起来,才可以保证企业的顺利运转。所以,在财务指标的选择过程中,应当将各项财务活动的突出特征体现出来,要切实地立足于企业的全局,将各项财务活动协调好。然而,全面性也并非是面面俱到的,还要具备一定的代表性。财务指标之间不仅互为补充,而且相互独立,不遗漏、不重复,并且可以将企业财务的整体情况反映出来。

三、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监控及预警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财务会计数据是绝大多数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的数据来源,因而财务数据的完整真实是实施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的重要前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财务人员自身的素质决定了实施监控及预警体系是否成功。然而,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没有熟练的掌握业务技能,不懂得现代管理方法,而且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较低。所以,企业应当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将员工继续教育制度以及人才培训体制建立起来,借助于对外交流以及培训,对财务人员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不断地进行培养,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学习能力,从而促进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以此保证企业风险的有效监控和规避。

(二)强化风险预警意识,树立风险防范观念

要想将企业的财务监控及预警体制真正地建立起来,要想使企业的财务监控及预警体系有效地运行,那么首先就必须将风险防范意识树立起来。所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当尽快地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预警意识,尽可能加强风险管理并且要使企业的财务人员真正地意识到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均存在财务风险,无论哪个环节出现失误均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财务人员应当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始末贯穿风险防范观念,在思想上高度地警惕和清醒地认识潜在的危机。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确保监控及预警体系的实施

准确真实的内外部资料信息是财务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础,而有效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够充分地确保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企业管理的有序化,而且还能够提供第一手资料为监控及预警,及时地让企业经营管理者掌握财务活动的真实信息,并且针对所收到的预警信号,将与之相应的对策制定出来,以此把财务监控及预警真正的落实。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均未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来,或者即便是建立起来却没有真正地执行。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实施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企业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把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起来,审慎经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范风险,从而发挥出财务风险监控及预警体系的最大效用。

(四)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增强预测财务风险的准确性

定量预测在企业预警分析财务分析中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但是切勿对定量模型的重要性过分的加以强调。财务报表虽然是主要的预警指标来源,而有时财务风险的发生并非能够借助于财务报表中的诸多数据加以表现。所以,在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工作中,财务风险不仅要深入地分析量化的指标和量化的模型,还应当密切地结合非量化的因素诸如客户的满意度、员工工作态度等。比如,当企业有总收益及总资产急剧降低、过度依赖贷款、股价急剧降低、过度扩大规模等不良状况时,则预示企业有财务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只有有机地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够对财务风险准确地加以预测,从而将其控制或者消灭于萌芽中。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难以避免地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及薄弱环节,并且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应当按照自身管理和运营的特点,通过构建财务监控及预警体系,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树立防范财务风险观念,强化人才培训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监督、控制、防范及规避财务风险,以便于促进企业总体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运营及有序发展。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6篇

一、目前,高校财务风险监控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落实不到位,风险监控不力

1.经济责任制落实难,审计流于形式

针对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出现的一系列财务方面的问题或案件,教育部和财政部在2000年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教财[2000]14号)的文件。对此,一些高校虽然根据文件精神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并没有重视落实和执行。同时,针对高校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也由于缺乏相应的惩罚机制而无法追究个人责任,或因审计本身的独立性存在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不敢揭露,导致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

2.总会计师制度和会计委派制度的作用未被重视,财务治理结构有待创新

大多数高校建立了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与的财经领导小组体制,这对统一领导和协调学校的财经工作、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高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面临办学多元化、筹资渠道多元化、经济业务复杂化的环境,由主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院)长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财经工作领导的要求,需要设置一个不仅精通国家财经法规、政策,善于管理、协调和沟通,而且擅长理财的总会计师来行使这一职权。另外,由于对二级单位财务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实行会计委派制度,监管不力,导致二级单位尤其是一些校办产业或后勤部门出现私设“小金库”、贪污受贿、挪用资金等财务问题。

3.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导致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一方面,从整个学校来说,不少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领导决策随意化,为后面的风险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学校内部财务制度、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业务操作和管理上缺乏应有的控制流程,非程序化行为严重,造成学校资产大量流失,比如私设“小金库”、商业贿赂、挪用国家资金等。存在问题最突出的是基建、图书采购、设备采购等管理部门。如,江苏高校教材采购回扣一案就牵出101个“商业受贿人”;南开大学下属的公司出现4亿元资金黑洞,根据审计结果显示:一部分被贪污、挪用,其他则属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的债务。

(二)风险管理未成体系,监控制度不完善

1.缺乏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导致风险监控存在较多漏洞,财务问题不断发生

由于高校产生财务风险的领域涉及了包括投资、融资、资金运营和利益分配在内几乎所有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业务,其牵涉对象包括学校领导、各部门、各下属单位、教职工个人等。因此,必须从“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角度去考虑如何监控财务风险。但是目前,不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在实务操作上,对于高校财务风险的监控多是从具体的业务或制度着手,缺乏全局观和系统性,高校将从整体上把握和控制高校财务风险措施还是非常欠缺。

2.缺乏与风险监控相关的运行机制,导致风险监控实施困难

高校财务风险监控的有效运行,必须借助于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和有力的风险监控工具,但是,目前高校的财务信息前瞻性不强、指导性不高。原因在于高校将财务工作定位于“核算型”,注重财务数据的核算正确与否,忽视了效益分析、管理决策的功能,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更不用说风险的大小和影响的范围。而以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等风险监控工具相结合形成一个监控网络,有利于全面、快速地发现和控制风险。但是,目前高校除因为行政隶属关系或发展需要必须认真应付政府审计外,内部审计流于形式,而社会审计几乎从未考虑。

3.缺乏对关键领域的重点监控,导致风险监控效率不高

高校财务风险发生的关键领域主要在对外投资、贷款、基本建设、大宗物资采购、校办产业等方面,但是目前高校对于这些方面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未采取事前重点监控的措施,导致其财务问题不断发生。如不少高校借扩张之名,过度负债,导致“破产”风险;天津大学原校长将学校的1亿元资金交给某公司用于在股票二级市场进行运作,导致至少损失3758.83万元。

二、新形势下高校财务风险监控的思路

(一)纳入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整体运作

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的监控,必须从全校风险管理的角度进行整体运作,从系统的角度构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监控纳入其中。其核心思想是“风险监控”和“风险管理”:风险监控通过采用合适的组织架构、制度安排、风险监控工具和风险预警模型对全校各个领域的财务风险进行监督和控制;风险管理则通过科学的流程设计和管理活动来实现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

(二)财务风险监控的内涵

1.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本身进行风险监控,主要是通过相关的制度设计、岗位安排和职权划分来实现的;2.从财务监督的角度(审计、监察和纪检)进行风险监控,主要通过内部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社会审计等手段来实现。(三)实施财务风险监控的原则:关键领域,重点监控

从系统的角度将风险监控纳入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全面发现问题。但是,对于整个高校来说,由于涉及的经济活动和业务都比较多,要及时发现问题还必须遵循管理学原理,实施“关键领域,重点监控”的原则。这不仅能够提高风险监控的效率,对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将风险消灭于萌芽阶段、尽量减少学校的损失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于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也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高校财务风险发生的关键领域主要在对外投资、贷款、基本建设、大宗物资采购、校办产业等方面,在这些领域通过设置相关的权限控制、完善内部控制以及不定期实施审计等手段进行督促和监控。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监控的对策一)财务风险监控的组织结构创新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来实施风险监控和风险管理活动,从业务流程和财务监督两个角度实现风险的控制和化解。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经工作领导小组

在这一组织结构中,学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参与,受学校党委常委会领导。其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主要有两个方面:(1)统一和协调学校的财经工作,研究重要的经济事项,提交学校最高决策机构讨论决定,从财务管理的业务决策上即从源头上监控风险;(2)在其内部成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专业小组,负责全校的财务风险管理事务,从风险管理的具体业务上即财务监督的角度监控风险。

2.风险管理专业小组

风险管理专业小组由校领导、审计、纪检、监察和财务等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人士(包括审计、财务和经济等)组成,受财经领导小组或校党委常委会委托,可以领导内部审计、引入外部审计或配合政府审计完成相关事项或人员的审计,从财务监督和检查的角度监控风险。

(二)财务风险监控的制度安排

1.总会计师制度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财务收支数额也大幅增加,经费筹资渠道多元化,经费支出也多样化,经济活动涉及面更为广泛,其内容愈加复杂,这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另外,高校内部各级核算单位的创收能力不一,导致出现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财务自的争夺现象。因此,推行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势在必行。应设置副校(院)长级别的总会计师,对校(院)长负责。

总会计师协助校(院)长全面领导学校财经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经济责任制,改善和加强财务管理,讲求经济效益,并对学校的财务状况负责,对学校经济、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负责。总会计师代表校(院)长直接领导学校财会部门开展业务工作,并可受校(院)长委托,领导学校内部审计机构或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

2.会计委派制度

会计委派制是指独立核算二级单位财务机构的负责人(会计主管)由学校委派,并实行统一调配、统一管理的制度。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取消了会计人员对被派往单位的依附关系,把二级单位的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学校对所属二级单位的财务管理,理顺学校财务与二级单位财务的关系。健全二级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监控其财务风险。

为保证会计委派制度的有效执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实行岗位聘任制,在同一单位不得连任;(2)定期交流轮岗制度,根据需要有计划地进行交流或轮岗;(3)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所派单位领导有亲属关系的,不得派往该单位任职;(4)委派的会计主管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报告制度。

3.内部审计

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的现代内部审计,不仅对高校财务收支活动、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纠错防弊,更重要的是可以系统的方法对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对学校风险管理进行审核、评价和监督,为学校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合理的保证。现代内部审计不仅对审计的内容进行了拓展,而且对审计方式和控制关键点进行了革新。内部审计的控制重点前移,把事中、事后审计和事前审计相结合,能够发挥好预防性和建设性作用,把审计工作贯穿于高校运作的全过程,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预防。

高校实施现代内部审计,除了一般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合同审计、基建项目审计外,校领导的任期(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尤为重要。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核查财务收支及重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效益性,资产的安全性,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程序与效果,领导干部本人遵守廉政规定的情况等,形成审计报告,并建立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交接制度,将审计报告列为高校领导干部工作交接的内容。通过审计报告的交接,高校领导干部能够更加明确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增强履行经济责任的自觉性。同时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专项检查,督促学校进行认真整改和落实,并对整改情况组织专项检查,建立检查监督和整改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校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提高财经工作管理水平。

4.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外部化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方面;预警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并辅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将多个企业、事业单位联结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是在经济上统一控制、法律上各自独立的企业联合体。

在企业集团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有关资金筹措、投资使用等财务管理工作中均会面临着种种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而可能给集团带来的损失,所以财务和风险被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与一般企业相比,由于企业集团规模宏大,组织结构复杂,产业跨度大,利益分配主体多元化,管理层级多等特征,其财务风险管理也比普通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复杂得多。在资本财务时代,谈财务必言风险,风险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会,资本财务经营无法摆脱也不能离开财务风险。企业集团内的成员企业一旦爆发财务危机,将会产生连锁效应,波及统一控制人或家族控制下的其他公司,对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乃至整个市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企业所要面对的各种风险中,财务风险的监控及防范对企业集团的发展最具关键意义。

一、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资金营运方面风险。资金营运是企业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集团因规模大,日常资金周转需求量也多。资金营运风险具体表现为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第一,有些企业集团采取非关联性的多样化经营,存在着相当的盲目性和投机性,而企业集团自身管理能力又较差,导致企业资金回报率低,有的甚至严重亏损。流动资金不但没有得到补偿,反而由于亏损挤占了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还贷能力与贷款规模极不相称,加剧了企业资金的紧张局面,降低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企业集团愈是亏损愈难还债,形成恶性循环。第二,企业集团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

2.筹资方面风险。筹资风险是企业集团因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企业集团在融资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够发达,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是:一,筹资渠道相对集中,间接融资手段单一。企业集团采用不同渠道和不同筹资方式筹集的资金,由于来源、方式、期限或成本不同,其筹资风险也不同。二,在筹资时较少考虑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等,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50%以上。导致企业集团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3.投资方面风险。目前,很多企业集团都是跨国经营或跨界经营,经营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并且也在不断投资于新的领域,企业集团的这种多元投资行为均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企业集团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可以扩大市场影响力并分散经营风险,但是如果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进行盲目扩张,加之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子公司控制不力,出现经营不善或违规违纪行为,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不仅起不到预期的分散风险的作用,反而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影响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和财务成果。

二、企业集团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1.外部环境变幻莫测,导致企业短时间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是企业集团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尤其是市场因素对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很好的适应外部环境,必将给企业带来巨大困难。众所周知,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企业集团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受整个行业或者世界的影响而瞬息万变,使得单个企业在面临复杂而变化太快的大环境时显得有些迟钝。表现在企业集团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见,反映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淡薄,缺失预警功能。企业集团相对于其他一般中小型企业来说,面临的日常经营环境更为复杂多变,所以对于各类业务人员的素质要求则更为苛刻,尤其是企业集团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后果最终导致企业集团无法对财务风险运行状况进行科学的预警和防范,不能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从而使企业集团的信誉和经营遭受重创。目前大多数企业集团财务系统仍停留在核算阶段,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只是简单的代替了人工记账和报账,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灵敏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重视财务风险预警。

3监控不力,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运作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集团监控及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与效果。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的通病:国有资产出资者职能不到位或者虚置,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清、管理混乱的现象;一些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企业高层领导人监守自盗,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在物资筹备、产品生产、成品销售、财务管理等各环节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造成企业集团之间三角债现象严重、存货管理混乱;成本控制和核算不到位,盲目扩大生产,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产品大量积压,使营运资金周转不畅,使生产和销售脱节等。

三、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监控及防范的措施

1提高企业集团对财务风险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财务风险的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面对环境变化就无所作为。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集团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集团对财务风险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集团带来的财务风险。

2.做好防范财务风险的预警。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决定着财务风险控制系统的运行质量。

(1)财务预警分析。预警分析人员首先通过预警分析快速排除影响小的财务风险,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预付账款增加,成本上升,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确定集团在各种情况的潜在损失和原因,对主要指标的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风险的存在和风险程度,针对性的制订处置财务风险的应急措施。

(2)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由于企业集团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对企业集团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

3.理顺产权关系,完善母子公司财务管理体制。企业集团从母公司到子公司都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构造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能与作用,划清各机构的责任和权利,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监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目标一致、责权清晰、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新的管理体制。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并规范运作,充分发挥董事会对重大问题统一决策和选聘经营者的作用,建立集体决策及可追溯个人责任的董事会议事制度。

另外,企业集团对子公司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由母公司直接对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并纳入母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编制,实行统一管理与考核的财务控制方式,以强化对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维护集团整体利益。

4.建立和完善财务实时监控。企业集团财务监控工作建立在各项财务预算的基础上,保证子公司的资本结构良好,财务运作符合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从而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促进企业集团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大力建设企业集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系统和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客观性,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同时快速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控制,从而保证监控机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秀梅.试论我国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1(08).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营状况分析 规避风险 风险监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152-01

一、研究财务风险监控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一部分上市公司和大型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逐步由资产经营为主转变为资本经营为主,率先进入财务导向的企业管理阶段,不久我国大多数企业将逐步进入财务导向型的企业管理阶段。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问题。

企业要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必须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只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才能为企业创造安全的生存环境。因此,研究财务风险与防范控制财务风险就显得尤为必要。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为举债经营而导致的风险,它主要表现为财务支付风险和财务结构风险。在具体的监控和防范措施上,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预警模型核心财务指标的监控、财务支付风险的监控和财务结构风险的监控。

二、财务风险监控的分类与对策

1.核心财务指标的监控。核心财务指标是指那些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财务指标,具体说来,包括财务预警模型中的预警指标和其他一些核心财务指标。在监控判别标准方面,除了判别数值可以作为监控依据之外,还可以选择预警模型判别法。而且,核心财务指标的监控不仅要监控其动态的变化过程,更要关注变化幅度和导致原因,以便准确地判断警度,寻找改进良方。核心财务指标的监控是财务风险监控与防范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大多数企业财务风险都是从核心财务指标的恶化开始的。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一环节严把关口,就能够有效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尽早发现财务危机的苗头,将财务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2.财务支付风险的监控。财务支付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加以监测和控制:

(1)现金流动能力。现金流动能力是指企业年度现金流入总量能否保证各项生产要素购置以及交纳税费、利润、结欠的购货款和偿还货款本息等现金流出的需要。如果不能保证需要则应引起管理层的高度注意。主要考核的财务指标是企业每股经营现金流量。

(2)资产变现能力。资产变现能力是指企业在需要支付现金时能否及时将资产转换为现金。分析企业的资产变现能力需要分析流动资产各构成项目的质量和比重,是否存在应收账款数额很大,账龄很长或大量未处理的存货。如果有,也应该引起企业监管层的重视。主要评价财务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

(3)逾期负债率。逾期负债率是衡量企业支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企业逾期债务与总负债的比值,具体包括:未能在法定期限内付款而欠缴的税费、欠付投资者的利润、欠供应商的货款、欠银行的贷款本息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发生危机的直接“导火线”,是企业发生危机最直接表现。它直接影响企业的信用,最终会导致企业破产。所以管理层应密切关注企业是否存在大量逾期负债。

3.财务结构风险的监控。财务结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各财务项目结构不合理、比例不匹配而导致财务调度不灵、现金支付困难、资产利用率不高、效益低下等风险和损失。财务结构是否合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会产生长远的影响。合理的财务结构会引导企业进入良性循环,而不合理的财务结构则会导致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协调,最终滑向恶性循环的不归路。所以,管理层应该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注意企业以下几方面是否合理:

(1)资产结构。资产结构是指企业各类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即短期资产与总资产、长期资产和总资产、对外投资与总资产的比率是否合理等。资产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也隐藏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原因如下:其一,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存在一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企业为了追求高盈利并防止偿债风险,就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流动资产比重偏低,资产的流动性不强,就有可能会出现短期偿债风险;流动资产较多,企业就会因为资产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而影响其盈利性。而且,企业的流动资产比重较大,很可能说明企业存在大量存货积压或者存在大量的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其二,如果对外投资数额过大,不仅企业的主业不突出,而且也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对外投资本身也是一类风险极高的资产。其三,各类资产内部的各个项目也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否则,同样也存在风险。

(2)负债结构。由于财务杠杆效应的存在,企业举债经营对于扩大经营规模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经营策略。但是,如果企业过度举债,不仅会因财务结构存在风险而造成再融资的困难,而且沉重的举债成本也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压力,进而会影响企业总体的经济效益。然而,企业在起步阶段或者周转不灵时往往倾向于过度负债,这往往是企业危机爆发的根源。同样地,在关注整体负债结构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每一项负债的内部结构是否合理。

(3)应收账款结构。应收账款结构主要是为了衡量企业的坏账风险。坏账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持有的各种债权到期收不回来的风险。通过对企业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的账龄分析,了解企业存在坏账风险的程度和比率,提醒或者建议管理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企业债权的管理。

(4)外汇债权债务结构。近几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越来越大,使得不少企业为此蒙受巨大损失。合理的外汇债权债务结构对于防范汇率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有必要关注企业是否持有过量的外汇资产或者外汇负债,因而面临着直接或者间接的汇率风险,同时还需要关注企业有无避险措施。

(5)非周转型债务负担。周转型债务负担是指企业为了正常经营活动周转的需要而发生的负债,而非周转型债务负担则是由于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或者经济效益低下而发生的超正常业务需要的债务负担。因此,我们经常会采用非周转型债务负担来衡量企业资产结构是否合理。其计算通常将企业负债进行分类,看哪些负债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引起的,哪些负债是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主要应关注企业是否存在“短债长投”的行为或者存货积压占用资金的现象。

针对企业的风险点,一般采取的风险监控措施很多,但是在具体执行中应当注重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措施的制定,不可以盲目实施,否则会起到相反作用。

参考文献:

1.工银霍报字(2009)第21号

2.郑艳丽.企业财务风险监控与防范.北方经贸,2007(5)

3.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管理[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4.朱元年等著.企业集团财务理论探讨[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5.王静.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4

6.王旭.论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的建设[J].上海经济,2001(2)

(作者单位:晋城市凤凰纺织品有限公司 山西晋城 048400)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财务风险 监控 防范

财务风险是指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原因,造成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产生和诱发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策略的不确定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规律的复杂性,和市场经济参与主体的认识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局限性。因此,财务风险就有了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依据,同时从风险成因的角度表现出来。

一、医院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医院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因而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医院内部财务关系复杂。医院内部财务关系复杂是我国医院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医院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医院与上级部门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缺位的现象,造成医院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产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3.财务决策失误。目前,我国医院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在医院投融资决策过程中,由于医院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等原因,导致医院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投资决策失误时有发生。一旦融资决策失误,将会使医院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无法按期还本付息,为医院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4.医院资金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目前我国医院的资产和负债比例存在一定的结构失衡现象,对有限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药品、器械和医用耗材等不可短期变现的资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较多表现积压存货。库存物资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医院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医院必须为保管这些库存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医院费用上升,效益下降。对于长期库存物资,医院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带来财务风险。

二、医院财务风险监控与防范对策

在风险发生之前,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客观存在的风险因素、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来认识和预测财务风险,并可运用适当方法衡量风险的程度。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讲,财务风险是可识别的,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才防范的。

1.实行医院对财务业绩信息制度。借用IT行业信息化优势来支撑,通过战略设计、战略执行、绩效考核和战略分析决策等模块来实现医院的预算、执行、考核和分析等信息处理,可在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严格控制医院运行风险。通过实施医院财务业绩信息制度,规范医院信息的内容与方法,及时、真实、透明地报告医院运营效益和重大投资项目执行情况,进一步提高医院资金使用、负债融资运作的透明度,督促医院增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2.督促医院建立自身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通过财务风险预警管理体系,评价医院财务运行机制是否健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管理方法是否科学,管理措施是否落实,督促医院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财务制度更加完善和严谨,医院的经营风险要得到控制,必须先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执行过程中作到有章可循,并提升执行力度,使医院的报销制度更加严谨,财务制度得到完善。

3.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增加对财务风险的敏感度。根据预警指标调整医院负债规模,帮助医院管理者把负债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根据不同医院的性质、规模等自身状况,对其资产负债规模进行不同的控制管理。并高效地利用财务杠杆,实现医院双重效益,即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加强全员风险意识。全院职工风险意识增强,临床科室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规范和完善病历书写;有条件的话,医院应与保险公司签订《医疗责任保险合同》,将医院的医疗风险降低和分散。财务人员坚持把医院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以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

5.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进行项目投资论证。实践证明,搞好一个医院需要一个关键的决策者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因此,医院管理者应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兼顾医院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讲究科学决策。

三、结束语

财务风险是现代医院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在医院负债经营过程中外因环境因素与内部条件的变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导致财务风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而医院自身对于内部风险处理不当、无法及时预见外部因素不利变化是造成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医院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尤其必要。

参考文献:

[1]林贞葵. 医院的财务风险及防范[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7,(03).

[2] 李洁. 浅析医院的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 当代经济, 2009,(14)

财务风险监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原因;特征;监控手段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099-02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经济活动过程中,因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使企业获得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目标发生偏差,蒙受损失的可能性结果[1]。因此,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处理机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方法,将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是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常见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1.资本结构不合理带来的筹资风险。处于起步期、成长期的企业,企业管理者往往会被旺盛的市场需求所激励,采用发行股票、债券或贷款等方式进行筹集资金,满足生产经营所需,以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旦企业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产品终端市场受到影响,就会带来资金供需市场、利率的变化。当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无法优化自身财务结构时,就会给企业带来筹资风险。具体包括:(1)负债规模不合理。负债在企业资金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利息费用支出越多。企业收益降低,会直接导致企业偿付能力的降低。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加,财务风险越大。(2)负债利息率、期限不合理。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承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高,当利息费用超出资金利润率时,即超出企业的承受能力时,企业就会不堪重负。而企业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

2.决策失误、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等造成的投资风险。(1)企业在投资决策前,都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尽可能使投资按预期取得收益。但投资决策毕竟存在主观判断,决策所依赖的信息也有不全面、不真实的可能,以致发生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巨大财务风险。(2)企业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有诸多企业无法掌控的客观因素,影响企业投资收益,若企业无法及时有效应对这些变化,也会给企业带来投资风险。

3.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经营风险。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其实就是企业资金周转过程,包括采购、生产、存货周转、收款等。周转过程越流畅,企业的资金利用率越高,企业经营风险越小。相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造成企业经营风险。如原材料供应价格变动产生的原材料短缺和停工待料,工艺技术、生产管理、库房管理的变化造成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都会影响到企业产品变现。

其实,企业财务风险中更常见的还是因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而带来的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因为不像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是出现在企业决策层,一般不会在发生前期就受到企业的重视,及时发现并得到解决,一旦这种风险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严重影响,威胁企业生存,可谓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企业要及时注意防患于未然。

4.风险意识不足、处理不当带来的企业次生风险。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各种财务活动中,无法预料,如果对财务风险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风险处理不当,会使企业财务风险加大,甚至恶化。如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会进一步使偿债能力降低,企业在市场中的信用也随之降低,最终使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甚至资不抵债,走向破产边缘。

二、 从财务信息中发现风险的早期信号

企业提早发现、防范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企业财务人员要善于从日常财务核算中发现财务风险的早期信号,使企业有充分的时间调整经营策略。

1.市场利率的变动通常是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反映。利率是资金借贷成本的直接反映,关注市场利率的变动可以及时发现经济环境的变化,有利于企业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市场利率降低,表明资金充裕,居民消费可能增加,股票市场趋于活跃,企业筹资成本降低,投入增加;相反,市场利率提高,股票遭到抛售,房地产行业萎缩,物价上涨。这些变化都应引起企业重视。

2.投资收益的骤然变化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因素。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企业要及时分析经济效益与预期差距的大小及原因,如果投资收益发生骤减,说明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发生改变,企业要及时做出反应,调整投资战略,将风险降到最低。

3.观察销售业绩与应收账款的收账周期变动趋势。企业产品销量的持续下降,会引起严重的财务问题,企业现金流会因销量的下降受到严重影响,以至于企业可能无资金周转。另外,企业一般会对信用客户提供赊销以扩大销售,应收账款收账期的延长会“吸掉”企业经营资金,发现这一问题时必须及早解决。

4.警惕贷款规模的持续增长。贷款规模的持续增长,一方面是市场需求旺盛,有时也意味着企业资金周转失去控制或盈利能力下降,现金支付能力下降。世界著名连锁店日本八佰伴和中国的巨人集团、秦池酒业等就是因为扩张太快,企业现金流断裂而倒闭的。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在企业“繁华”的表面发现风险,防范于未然。

5.关注企业客户的财务能力,发现来自客户方的的危机信号。企业处在市场经济中,要特别关注客户的经济状况。客户的财务状况往往比自己的销售额更重要、更关键。因为销售出去的产品只有转化为现金,才对企业生存发展有现实意义。所以,企业一定要对客户发生的财务危机提高警惕。

三、对建立防范财务风险有效机制的探讨

既然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过程中而无法避免,那么企业管理者就应该建立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机制,尽可能提前发现风险,做好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把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2]。可以采取的手段大致包括:

1.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企业要重点抓好投资决策,保证企业按市场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科学研判市场变化,采取主动策略推动现金周转。避免盲目投资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加强对市场走向的调研,及时总结差异,切实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2.加强对宏观经济变化的适应性。企业生存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宏观经济变化没有话语权,只能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对宏观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充分考虑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提前做好准备。

3.落实财务预警防范体制。企业管理者要保持高度的风险意识,落实财务风险预警体制,财务人员风险也要从管理角度出发,对于企业财务信息所揭示的问题加以分析,对早期出现的风险信号要及时反馈,制定量化指标,使风险在早期就得以控制。

4.通过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来加强对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包括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损失率等指标分析企业偿债能力;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运营能力;通过销售净现率、总资产净现率、股东权益收益率等指标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要针对企业财务风险设计,设置边界值,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向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四、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使风险不可能被完全消除,企业只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带来的损失。即使是世界知名公司也有因财务风险处理不及时、不当而倒闭破产的,这一点对成长中的中国企业尤其重要和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忽视财务风险势必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都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和警惕。上述的分析表明资本结构不合理、宏观环境判断失误、经营管理不善和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是造成财务风险日益增大的主要原因,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只停留在核算层次,应通过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适用环境变化、建立财务预警的机制体制、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指标等手段加以监控,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稳长足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菊兰.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19):229.

上一篇:高中线上教学范文 下一篇:普通心理学知识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