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的了解范文

时间:2023-10-11 16:57:46

通信技术的了解

通信技术的了解篇1

【关键词】深空通信 调制解调 技术研究

随着近年来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新一轮的探空探测活动的热潮。我国对深空探测人物也进行了逐步的展开工作,并对其进行了较为长期的规划。在深空探测系统中,信息传递与目标控制的唯一纽带就是深空通信系统,而通信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与链路的通畅、准确息息相关,是整个深空探测任务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而深空探测的另一个难点则是遥远的测控通信距离。因为受通信距离和星上宝贵的有限资源限制,中星在深空探测任务中是将地测控数传输率徘徊在Kbps的一个数量级,不过随着中继卫星和轨道器技术的发展,深空通信证的数传速率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对深空通信中的调制解调技术进行提升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深空通信中的调制解调技术研究的背景

2000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当前国内根据白皮书中的定义,将对地球以外的天体展开的空间探测活动全部统称为深空探测。进行深空探测的目的,不仅是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研究,从而对太空的奥秘进行探索,将宇宙之谜解开,而且还是对天疆的开拓,将资源的索求目标伸向天空,实现太空移民。在21世纪,深空探测将会是人类对资源进行开发与应用,对空间科学与技术进行创新的重要途径,当前已成为各个航天大国在航天活动中的一大热点话题。

进入21世纪后,各国对深空探测相继制定出了各自的发展战略,目前发展现状如表1所示。

深空探测系统中的中星地通信的唯一纽带是深空通信系统。美国建立的深空通信系统为DSN深空网系统,为NASA的行星探测飞行器给予跟踪、通信与数据获取服务是其主要的作用。在30年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中,DSN深空网系统的遥测能力已经从8bps增速到了几十甚至是几百。

在欧洲,其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传速率为640Mbps左右。欧空局的CryoSat系统中的X频段下行链路的传输数据位90Mbps左右;由荷兰Spacelink公司生产出来的数字调制解调器――ERSDEM-2.5的速率最高传输速率可以突破315Mbps,而其近期声场出来的ERSDEM-3数字调制解调器的速率更可以达到1Gbps。

2 深空通信中的调制技术

通信系统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调制方式。调制的目的就是让信号的特性能与信道的特性向匹配起来,所以,系统的信道特性决定着调制方式的选择,对于不同类型的信道特性,需要选用不同的调制方式。

在深空通信系统中,对于调制解调的方式要求主要有两大点:

第一,根据深空通信信道的非线性与AM/PM的效应,因此,通过深空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后,波形应该尽量的与包络结构具有等同的特点,通常不采用数字调制技术中的幅度变化。

第二,从频域内来说,对已经调波好的要求其具有良好的频谱特性。这样,已经调波好的就需要具有最小的功率占有率。换言之,已经调波好的频谱在快速的高品滚降上更具特性。

现行的较新的连续相位调制和多调制度调相的调制解调技术皆是恒包络调制方式中的范畴,都有比较高的频带利用率与功率利用率。在这两种调制解调技术中,多调制度调相在功率利用率方面可以实现得更高。

未来的深空通信在调制解调技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方向。CCSDS与深空网络Block V建议了接收机结构兼容的带宽有效的调制解调技术。JPL也正在通过与高性能的纠错码结合对符合美国未来的高数据率的深空探测任务进行了要求。

也就是说,在深空通信系统中一个好的调制解调技术,首先要有一个比较高的功率效率,然后对其带宽的效率才能有所提高,最小功率谱占有率的(准)恒包络、连续相位调制技术是其发展方向。

3 结语

综上所述,深空通信中的调制解调技术现阶段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但是作为深空探测人物成败的关键因素,通过相关人士的不断研究与发展,深空通信中的调制解调技术必定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晓丹.深空通信中的调制技术分析与研究[C].2007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郭婧娜.深空通信中组合调制解调技术的研究[C].2007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强晔.深空通信中的调制解调技术研究[C].2007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高翔.深空通信解调技术研究与实现[C].2010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5]魏二虎,刘经南,黄劲松.中国深空测控网建立方案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07).

作者单位

通信技术的了解篇2

【关键词】电力线;通信技术;船舶;应用

近年来,现代船舶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船舶中许多设备不断的更新与添加,电力线通信技术发展为实现船舶电力线通信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船舶电网环境下,不需要线路的基础建设投资和日常的维护费用,将电力线通信技术应用于船舶,实现数据传递和信息的交换,不必做任何新的线路铺设,可免去不少铺设网络的麻烦。如何在船舶上应用电力线通信技术是当前船舶电力线通信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电力线通信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电力线通信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电力线通信技术在船舶上存在的问题

电力线通信技术作为电力系统传输信息的一种基本手段,其电力线通信应用的主要领域是电力线上网。电力线通信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是指通过电力线组成局域网,然后通过相应的电网猫与其它的宽带相连接实现无布线组网。当前电力线通信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电力线通信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说来,电力线通信技术在船舶上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噪音和信号衰减。在电力线通信的噪音方面,电力线通信的噪音主要来自于低压电网相连的负载,以及无线电广播的干扰。负载的开关会引起电流的波动,在电力线的周围产生电磁辐射,这样,沿电力线传送数据时,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船舶电力线通信在这样的噪声环境下,很难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而且,电力线通信的噪音和信号衰减是随时间变化的,这样也给船舶电力线通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由此可见,电力线通信的环境极为恶劣。

二、解决船舶电力线通信技术问题的方法

在船舶电网环境下,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力线通信技术在船舶上应用的问题。OFDM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为解决船舶电力线通信技术中出现的噪音和信号衰减等问题,该技术在消除信号波形间的干扰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基本原理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将高速串行数据变换成多路相对低速的并行数据,并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并且各子载波并行传输。尽管总的信道是不平坦的,具有频率选择性,但是每个子信道是相对平坦的,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的是窄带传输,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应带宽,由于在OFDM系统中各个子信道的载波相互正交,它们的频谱是相互重叠的,这样不但减小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而且大大扩展了符号的脉冲宽度,提高了抗多径衰落的性能。关于OFDM的调制、OFDM的解调、多径反射和多径衰落,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OFDM的调制

OFDM采用一种不连续的多音调技术,具有在杂波干扰下传送信号的能力。OFDM调制由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过程产生,M位数据被编码至图1所示频域内的N个子载波上。M=N×B,B为每个调制符号的位数。在QPSK或DQPSK中,B=2;16-QAM中,B=4;64-QAM中,B=8。使用反向FFT(IFFT)将频域子载波转换到时域,产生一个OFDM符号,其时间长度等于子载波间隔的倒数,同速率相比,它是一段非常长的时间。纠错处理采用叠加编码和Viterbi编码,编码压缩率为1/2,9/16,2/3,3/4。

2.OFDM的解调

OFDM的解调是指用于解调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OFDM使用发信的反向过程解调信号,是解决电力线载波通信在船舶通信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周期前缀被从时域信号中剔除,把信号从时域转变回频域,每个符号都使用FFT转换到频域,FFT算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DQPSK是对QPSK信号特性进行改进的一种调制方式,当使用DQPSK调制方式时,具有天然的抗非线性抵抗力,通过检查相邻OFDM符号之间子载波的相位差进行数据解码。

3.多径反射

多径反射信号是指无线电信号从发射天线经过多个路径抵达接收天线的信号。前缀是复制符号的最后部分,在每个OFDM符号前加入一个周期前缀,可以保证在一个FFT周期内,由多径反射引起的时间色散信道中维持完全正交,用来组成一个完整的OFDM符号。如图2所示,长的OFDM符号周期一般持续几微秒,同占OFDM符号周期很小比例的周期前缀组合,是在时间色散信道中提高性能的关键因素。

4.多径衰落

由于多径传播引起的信号衰落称为多径衰落。尽管OFDM可以消除多径反射带来的ISI,但在多径传播中还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多径衰落的问题。衰落是由反射信号到达后抵消了先前到达的信号(即180°相移)所引起的,一般只发生在某些特定频率或子频率。解决船舶电力线通信技术问题,必须解决多径衰落问题,如采用分级接收、信号设计、自适应通信技术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多径衰落问题。

参考文献

[1]易平波,潘建生,叶云辉,刘志英.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负载功率检测电路[J].舰船电子工程,2010(01).

[2]易平波,刘志英,朱良学,叶运辉.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城市灯饰控制系统[J].电子科技,2010(02).

[3]仲元昌,刘勇,李飞,李秀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远程控制系统[J].重庆大学学报,2010(02).

[4]何书毅.OFDM技术在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4).

[5]黄涛,黄英.基于ST7538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0(03).

[6]张平泽,赵振勇.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的比较[J].电子设计工程,2010(02).

[7]李妍.船舶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传输特性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0(04).

[8]宫宇,王旭东,庞福文.无线Ad hoc船舶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J].舰船科学技术,2010(04).

[9]张淑芳.船舶通信导航技术[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0(10).

通信技术的了解篇3

【关键词】4G移动通信技术;安全缺陷;对策

当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已经进入了4G时代,4G移动通信技术在3G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整体通信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具体体现在:运行速度更快、信号更强、稳定性更高、更好的适应了时展需求。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4G通信系统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威胁着人们的生活隐私,阻碍着4G通信技术的发展。这是4G移动通信系统相关技术人员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14G移动通讯技术

在3G网络和无线网络结合并改进的基础上产生了4G移动通信技术。其有以下几个特点:(1)运行速度更快。4G移动通讯技术使无线漫游基本实现、用户之间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距离得到很大程度的缩短。(2)信号更强。智能天线的使用满足了4G移动通讯系统对不同环境的要求,使信息传输中的阻碍得到减少,对不同环境电磁干扰得到抑制,进而保证了网络信息的传输。(3)稳定性更高。4G移动通信技术采用了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这种技术服务范围广范,并保证了4G网络在不同的网络环境大大提高了4G网络的稳定性。(4)更加适应时展的需求。顺应时代的发展,4G移动通信技术单一的蜂窝式核心网络,使接入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加方便了每位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使用网络。同时,4G移动通信技术很大程度降低了运用和开发的成本,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的通信,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使用4G移动通信[1]。

24G移动通讯技术现存安全缺陷

(1)程序漏洞。网络技术目前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网络相关技术并不成熟,许多APP和浏览器都存在着安全隐患,软件编程中也存在许多的安全漏洞。若人们盲目的操作这些软件,极可能使系统受到破坏、手机和电脑故障或死机,严重情况可能导致用户私人信息遭到泄露。(2)网络黑客。一些程序编程技术高超的人员被人们称之为“黑客”,黑客主要是通过入侵网络的安全系统窃取他人利益,并能够修改和破坏程序,进而操作网络系统。由于网络系统存在的漏洞,给黑客有了非法入侵的机会,给网络的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3)网络病毒。病毒入侵网络系统将严重干扰网络的信息传输途径、最大程度降低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由于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快,网络病毒一旦入侵系统,那么系统内大量的程序和文件将会以最快的速度遭到破坏[2]。

3解决4G移动通讯技术安全缺陷的对策

对于4G移动通讯技术存在的安全缺陷,需要制作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1)对于网络程序中存在的漏洞:①政府需要大量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更具体的了解其理论方面的知识,为后续解决安全问题奠定基础;②4G移动通讯技术的配套设施跟上,加大对新技术的开发力度,不断完善网络系统;③无缝衔接好新技术与旧技术。(2)对于网络黑客,相关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完善和升级网络系统,加大对4G移动通信技术中每个环节的严格把控;但同时,政府也需要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积极落实且严厉打击威胁网络安全的黑客。(3)应对网络病毒,需要建立系统自动修复、攻击病毒的功能。一方面可以采用网络防火墙和复杂秘钥提高系统恢复能力;另一方面4G移动通信技术可以通过合理的运用系统容灾技术,这项技术可以保证当系统发生灾难性事件时快速准确地恢复系统的原始数据,从而保护系统。系统容灾技术是指拥有两个相互独立但存储内容相同的存储器,将一个存储器放在本地,另一个存储器放在异地,然后通过IP把两个存储器联接起来。这个系统可以保证当系统遭遇病毒破坏时,其中一个存储器出现问题,另一个存储器并不受影响,进而保证信息不被丢失,提高系统安全性能。除此之外,为了不断提高4G移动通讯技术的安全性能,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完善、升级4G移动通信技术中系统的硬件和软件[3]。

4结束语

4G移动通信技术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速率高、质量高、容量大的特点,相较于以往的3G移动通信技术,在其传播速度上有质的突破;加之,在我国的通信领域,4G移动通信技术是一次重要的技术革新,推动了我国的通信技术的发展。另外,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尚不成熟,仍存在着多方面问题,为保证用户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需要对症下药,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不断的完善4G移动通信系统。

参考文献

[1]彭海玲.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分析[J].实验研究,2015(19):109~110.

[2]史艺.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分析[J].移动互联网安全,2016(03):72~74.

[3]骆传亮.4G通信系统中协作通信中的安全缺陷及对策[J].通信技术,2017(01):79.

通信技术的了解篇4

关键词:移动通信;课程改革;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50-02

《移动通信》是我校通信专业的专业课。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内容广。该课程既包括了底层如物理层的调制解调、信道编解码、抗衰落技术等等,也包括了网络层的相关技术,如组网技术、空中接口、资源管理等等。除此之外,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移动通信》课程的内容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技术和市场的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增加相关的移动通信新技术的教学内容。但是,目前高校《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课时有限,就我校而言,《移动通信》课程的课时是48学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涵盖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为了解决大量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时间有限这一矛盾,对《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有选择性的删减,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既能掌握相关的具体技术,同时又能够建立起“系统”的概念,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具体系统联系起来,并跟上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移动通信》教学内容改革

目前,大部分《移动通信》教材的内容都涉及到移动通信基本概念、无线信道特性、数字调制技术、抗衰落技术、多址技术和MIMO技术、组网技术等;以及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如GSM系统、CDMA系统、3G移动通信系统和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如集群系统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面面俱到,则这些内容都无法深入,最后使得学生感觉内容繁杂零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移动通信的特点,对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移动通信和有线通信相比较,之所以如此复杂,根本的原因在于传输介质和空中接口。因此,可以将移动通信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围绕传输介质即“无线信道”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一部分围绕“空中接口”问题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对于第一部分内容,在充分分析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的组织。比如,针对无线信号传播的能量损失问题,进行路径传播损耗模型及信号覆盖问题的讨论;针对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问题进行相关的抗衰落技术,如信道编译码、交织、均衡等等问题的讨论。而进行这些关键技术的教学内容的组织时,可以打破系统间的界限。以调制技术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包含GMSK、16-QAM、8PSK、OFDM等等技术,在介绍这些技术时结合具体的系统进行技术运用说明,如GSM系统采用GMSK,HSDPA采用16-QAM调制,LTE采用OFDM等等。这样,既介绍了调制技术本身,又让学生理解了具体的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用的调制技术及不同系统间调制技术的差异。由于移动通信与有线通信的另一个显著区别就是“空中接口”问题,而围绕“空中接口”,移动通信相比较有线通信要完成通信任务,就需要解决基站如何区分手机;手机如何找到基站;基站如何找到手机;基站如何识别手机用户的身份;系统如何保证通话不被他人窃听以及手机在移动时的通话质量等问题。而围绕这些问题,课程就可以开展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接口、协议、信令等问题的讨论。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主要的区别就是与空中接口相关的技术,但不同的系统之间也有相似的地方。因此,具体教学时可以以某个系统比如WCDMA或GSM系统为主,详细介绍其网络结构、组成、信令等等。而其他系统的介绍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重点剖析介绍其不同的地方。这样,学生学完整个课程后,对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实际运用都会有较深的理解。我校在进行《移动通信》教学内容的安排时,考虑到我校该课程课时只有48学时,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将教学重点放到了第一部分内容,重点介绍移动通信系统中底层的关键技术,包括无线信道、调制技术如MSK/GMSK、p/4-QPSK/MPSK、MQAM、自适应调制、扩频调制、正交频分复用调制(OFDM);抗衰落技术如分集接收、信道均衡、信道编码、交织编码、智能天线、空时编码、HARQ、智能天线、MIMO、空时编码等以及多址技术。而关于上层如网络层的内容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

二、实验项目设置

《移动通信》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更新速度快,与工程实际结合较紧密。为了使学生迅速掌握并运用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提高移动通信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可以利用软件资源优势,采用理论与仿真相融合的方式,设置相关仿真实验,使学生通过仿真实验,对移动通信关键技术进行验证;同时通过直观的仿真结果,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基础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此,我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都会相应地设置一些仿真实验。具体开设的实验项目包括无线信道仿真;QPSK,MSK,GMSK,16-QAM调制解调仿真及其在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分析;卷积编码与Turbo编码实验;扩频序列的产生与CDMA系统仿真;OFDM系统仿真;自适应均衡仿真等等。这些实验项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学生独立设计完成,一部分为课堂演示实验。课堂仿真演示实验主要针对一些抽象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融入仿真演示便于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由学生课下独立完成,老师通过抽查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搭建系统,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以后从事通信行业的设计开发和调试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为了适应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结合《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实际,本文对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改革进行了初略的探索。我们期望通过积极的教学改革,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独立设计的能力。其次,生活中随处都有移动通信系统,每个人都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和组成部分。因此,《移动通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建东,郭梯云,邬国扬.移动通信[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冯青,王续乔,刘海涛,基于兴趣牵引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52):223-227.

[3]辛洁,赵健东,孙运强.《移动通信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24.

[4]肖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1,(9):41,44.

[5]肖娟.SystemView在移动通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02):276-277.

[6]孟艳君,邸国辉,蔡立晶,杜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47):34-35.

通信技术的了解篇5

关键词:通信工程;信息技术;技术类型;问题及对策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通信工程技术成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代表着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并且在国民日常生活、国际军事政治、国家经济领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通信工程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会面临环境、技术等方面的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采取相关的措施,克服发展中的困难,促进我国通信工程技术的良好发展是科技研究人员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 通信工程信息技术概念及其重要作用

通信工程是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中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门学科,是电子工程中一个基础的分支,通讯工程技术主要是针对通信工程中的信息的传输与信号的处理,其包含的数字移动、光纤、网络通信技术等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

我国通信信息产业将信息化和工业化进行有效结合,对劳动、技术、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等多个领域的良好融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优化了我国的传统产业结构,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通信信息技术为我国文化领域的而发展业分会巨大的促进作用,通信技术下的网络文化逐渐兴起,通信平台的开拓为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桥梁,加快了文化信息的流通,通^文字、画面、音频等形式丰富了文化内容,缩小了社会各阶层的文化差距,为我国文化领域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很大助力。

2 通信工程信息技术的通信工程息系技术的主要类型

2.1 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主要是利用光导纤维进行信号的传输,这种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在多种光纤聚集起来的光缆中完成信号传输,这种技术具有快速传播的优势,因此,这种技术在多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光纤通信技术正向超大容量、超快速度和超长距离等方向发展,这也是通信领域信息传输的重点研究方向。

2.2 宽带电力线通讯技术

宽带电力线通讯技术是通过电力线进行信息的传输,信息传输时不需要重新设置线路,在通信终端连接电源就可以打电话、接入网络。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节约资源,而且还能够通过合理配置低压配电网资源,充分利用基础设置和线路等途径节省人力和物力,在降低通信技术难度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投资的成本[2]。该技术的传播速度较快,在保证广阔信息覆盖面积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信息的稳定与安全。

2.3 无线信息通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是在无限的空间内通过电磁波的信号进行信息的传播与交换,该技术在现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Wifi、LMDS技术等。近年来,该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并在多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减少自然环境对信息传播的影响,避免了因为自然灾害导致网络瘫痪的情况发生,可以有效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 当今通信工程信息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通信技术管理问题

通信工程技术的技术含量较高,对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同时通信工程领域多变的环境要求为管理增大难度,为通信工程技术的发展提出很大挑战。通信技术涉及到多个领域,但是各领域之间又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通信技术在铁路运输方面会发挥效用,在军事领域也会有一定作用,但是铁路运输与军事之间没有很大的必然联系,多变的使用环境对通信信息的系统管理造成一定阻碍[3]。

3.2 信息传输问题

通信工程中信息的传播大部分以网络传输的形式实现,因此信息传输水平的质量高低决定着传播信息的质量,但是现实中的传输过程面临多重问题。由于网络覆盖面积广,需要铺设的通信传输的线路较长,传输光缆的总量较长,但是在复杂的传输网中光缆的之间的距离又比较短,所以光缆铺设任务面临的问题繁杂,对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案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由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多种新材料、新产品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不断增大,因此,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都面临很大的挑战。

4 解决通信工程信息技术问题的对策

4.1 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系

通信工程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经济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信息工程涉及的领域较广导致的信息管理散乱的情况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系来解决该问题,促进信息工程更好发挥效用。完善信息管理制度,有利于管理人员将各领域中涉及到的通信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管理,促进通信信息技术在各领域中效用最大化。在加强信息管理中还要注重管理人才的培养,社会或企业要注重培养通信工程信息技术的专业管理人才,并要及时更新人才的专业水平,保证人才技术水平紧跟时展的需求,为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备力量。

4.2 提升网络传输水平

为了增强通信网络信息的质量,必须要提升网络传输中的技术水平。要学习或引进国外通信工程传输中的先进技术,吸取优秀先例的经验,提升我国的信息传输技术,同时还要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包括传输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能力的提升。加强人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将最新的科技理论或领域内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及时的学习与交流;加强人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实际操作中提升人才的技术水平;同时要培养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创造,促进通信工程的行业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会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信息工程的技术与资金支持,有效解决网络传输中出现的问题,大力发展通信信息技术,促进我国科技力量与综合国力的提升。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通信工程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但是再进一步发展中还面临众多问题,因此,国家或相关企业要通过加强管理、培养人才等相关措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促进通信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禹森.浅谈通信工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4,Z1:88-89.

[2]梁建华.探讨现在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重要性[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71.

[3]解西子.浅谈通信工程信息技术[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83-184.

作者简介

通信技术的了解篇6

【摘要】

本文旨在阐述互联网IPv6技术,首先对IPv6技术的地址格式、地址分类和配置以及网络域名解析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IPv6技术在互联网络的移动连接、提升网络服务质量、通信报头简化以及提高网络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从而为提升整个互联网络的性能,促进互联网的大力发展。

【关键词】

IPv6技术;移动连接;扩展报头;IPSec

1.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通信以及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个人电脑也成为了企业生产、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用品。在互联网络中,设备之间的通信都是基于TCP/IP协议,这也就要求每个网络设备都有一个网络IP,才能完成设备之间的网络数据通信。IPv4技术具有简单、灵活、开放等特点,成为当前互联网络应用最为广泛的通信技术。然而,随着互联网络应用不断扩大,各种虚拟化技术、远程技术大量应用,使得原本就紧张的IP地址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安全性能和网络服务质量也不能满足当前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大量应用。基于当前对网络通信资源的亟需要求,IPv6技术应运而生,在地址空间上较于IPv4技术来说也有很大提升,在网络安全性、数据传输性方面也都有非常优越的性能。所以对互联网络IPv6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对于扩展互联网应用、提升网络安全性和数据传输行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互联网IPv6技术

与IPv4技术的地址格式类似,IPv6技术为了满足网络IP地址资源的应用,将网络IP地址从IPv4技术的32位扩展到IPv6技术的128位,在地址表示格式上,也与IPv4技术类似,IPv4的地址是用每8位二进制表示一个地址字段,共有4个字段,字段之间通过“.”号隔开,而IPv6技术则是使用了8个字段,每16位表示一个字段,字段之间通过“:”隔开。理论上将,IPv6技术为互联网络提供了2的128次方个网络IP地址资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满足互联网设备乃至以后物联网设备的对网络IP地址资源的需求。IPv6技术不仅通过对地址位数的扩展增加了网络IP资源容量,极大地满足了当前互联网络快速发展的需求,而且还在地址分类与配置、网络域名解析、网络移动连接、服务质量、报头简化、网络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大优势,来提升互联网络的整体性能。

2.1地址分类与配置

在IPv6技术中,每个IP地址都是对应于网络节点的每个接口。不同于IPv4的A类,B类,C类地址,IPv6技术对其网络IP地址分为单点传送地址,多点传送地址和任意点传送地址,来应对网络中不同的数据传输类型。对于单点传送地址来说,一个地址表示一个接口,多点传送地址和任意传送地址则表示多个接口,当数据通信报文传输到任意传送地址上,则有该地址上最接近的端口来接受传输数据端。同时,IPv6技术还根据网络主机节点的结构类型不同,可以对IP地址配置成进行全球地址、区域地址、地区本地地址、广播地址、家乡地址,并在有状态和无状态两种方式下进行自动配置。

2.2网络域名解析

在网络域名解析方面,IPv6技术保留了IPv4技术的网络层次原理,并增加了地址集聚和地址更变两种方式到网络域名解析中。IPv6技术包括从网络域名到网络IP地址进行解释的正向解析以及从网络IP地址到网络域名进行解释的反向解析两种方式。其中,IPv6技术的正向解析中含有对当前互联网络的IPv4地址进行简单扩充的“AAAA”资源记录以及当前网络IPv6地址进行记录和构建的“A6”资源记录两种,来对当前网络不同网络域名进行解析。反向解析则包括半字节16进制数字格式以及二进制传格式两种方式,来完成网络域名的解析。

2.3网络移动连接

IPv6技术集成了网络IP层移动功能,增加了网络移动连接的功能,对于移动网络终端日益增加的今天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优势。由于移动终端设备需要一个全球唯一的IP地址,从而随时随地地享受到公共互联网络服务。IPv6技术通过扩展网络IP地址位数,集成IP层的移动功能,从而满足了庞大的移动网络设备对网络IP地址的数量需求和功能需求,实现互联网络的移动连接。此外,为了增加IPv6技术的移动应用,该技术还增加了IP地址自动配置、邻居发现、黑洞检测、动态地址发现机制等多种移动新特性,从而使支持IPv6技术的移动设备享受更加优质安全的网络服务。

2.4服务质量

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催生了不同水平的网络服务,而IPv6技术为了使用户享受高质量的不同水平的服务,在报文格式中增加了业务级别和流标记的字段,网络设备在接收到IPv6技术的数据通信数据包后,通过对IPv6报文的解析来识别出不同的业务数据包,从而对不同的IP地址流的数据包进行分开处理,提升了不同业务的网络服务效率。同时,IPv6技术还提供了防止服务中断以及时时在线连接的技术,来提供互联网络的服务质量。

2.5报头简化

为了节约网络设备的资源开销,减小数据通信的网络带宽,IPv6技术对通信数据包的报头进行简化,通过40个字节的基本报头和若干个扩展报头来组成IPv6协议的数据包报头。IPv6技术将通信数据包的报头简化到8个域,通过固定的40个字节来使路由器更加轻松地处理转发,而扩展报头的利用则大大提升了40个字节基本包头的局限性,使得IPv6技术的数据包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的网络应用和服务需求。当前,IPv6技术通过基本报头和扩展报头可以实现身份认证报头、路由报头、逐个路程段选项报头等多种报头形式。

2.6网络安全性

互联网络的安全性是一直被关注的问题。IPv6技术通过集成IPSec协议,使用标准化的安全机制,来提升IP通信的安全性。IPSec协议为IPv6技术提供了认证和加密的安全机制,通过认证机制对通信数据包的发送方进行身份认证并判断通信数据是否被恶意全改,而加密机制则是通过一定的加密算法,对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加密,从而确保提高通信数据的安全性。在IPv6技术在通信报文中包括了IPSec的定义认证方法的认证报头AH以及包括加密方法和可选认证方法的安全负载封装ESP,从而根据不同的互联网络安全需求来选用不同的协议来提供网络通信的安全性。

3.总结

IPv6技术替代IPv4技术是当前互联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能够满足大量网络设备对IP地址资源的需求,而且在网络移动连接、提升网络服务质量、节省网络设备资源和带宽、提高网络安全行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从而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大群,李红.IPV6技术及其应用[J].信息通信,2013(07)

[2]施欢平.浅谈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技术[J].新课程(中旬),2013(07)

[3]南志海.IPv6技术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硅谷,2014(08)

通信技术的了解篇7

【关键词】 智能配用 电通信网 解决技术措施 分析平台

一、构建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措施分析平台的由来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构建最大的电力专用通信网络技术,发现很多通信网络总体上的问题。例如如何解决骨干网超强、接入网偏弱、网电高压环节操控性能强以及中低电压环节偏弱的配电状态工作难题。鉴于以上种种关于配电网段方面的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系统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设想创建新一代集网络计算机魅力,集相关专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及技术,来解决国家电网公司集团亟需面临解决的的技术尖端问题。因此,凭借与时俱进的网络计算机技术,在不同大型网站上申请注册构建成功解决此问题的分析平台,通过本专业技术工作丰富的技术管理员进行系统周密的纽带联系,集合国内外众多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来统一讨论学习此技术在工作实践中的相关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最佳措施,这样以集中方式进行讨论学习的方式正是提高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技术的平台契机。目前,国家整体的发展趋势都是数字智能化管理,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的构建更需要集合新的技术领域和工作经验,才能把难度最高的网电技术工作做好,因此构建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解决措施分析平台,更是引领时展的潮流,更是未来集中专业领域人才共同发展和学习进步的必然趋势。

二、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分析结构

分析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结构的需求及定制化方向,构建其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的建议解决措施,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电网机构亟需解决的尖端问题。智能配用电通信网技术大多采用工业通信的总线进行简单叠加组网的创新模式,个别也有采用电信大网络智能控制的大型网络技术路线。针对智能电网信息化的大数据智能信息终端以及多元化的信息应用管理模式,传统工业的通信总线技术已经满足不了如今海量数据终端设备的接入技术和带宽分配技术的需求指数。目前,很多公共电信网络技术难以掌控工业所需的控制信息传输量,还存在着很多工业控制通信刚性管道分域管理需求和电信宽带技术重复利用排队推送信息交换的内在矛盾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种种问题,国家电网必须组织国内电力业务部门进行专业的构建通信网络技术方面的前沿讨论交流,以解决阻碍通信网络平台化发展的智能配用电通信建设技术高度和应用广度的系统工程问题,不能单独依靠国家电网的集中培训,只有理论的增进不是完全的增进业务技术水平,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电网高端电信局域网的拓宽领域经验发展。

三、分析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技术的共性特点

1、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的定位类型。根据讨论的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信息数据进行系统的应用划分,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分为远程监控配电网、电力企业与用户互动操作控制、提供现场音频辅助业务特点。集合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技术配备安全及实时有效性特点,同时还要兼顾广域多点接入及工业控制网的接入特点。在大数据信息流的处理方面,沿着电力线分布的信息的容量,流向与电能兼容的流向特点。综上所述,掌握好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的工业控制与电网结构技术经验特征,是推动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重点服务的技术与发展的核心动力。

2、提升配用电通信网技术需求指数。通过在分析平台里进行一段时间的讨论学习,大家各自阐述实践中总结推新的观点,通过讨论互相增进学习和提高本专业的相关技术,对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提出了几点技术性的需求指数:首先,利用平台化管理的通信网络效率提高各应用层、承担信息处理的任务信息层实现信息传输的通信层组成部分;其次,对于传输性智能配用电通信网整合监测、馈线集中器与采集器等终端指数的数据信息指数的安全实效性;再次,智能配用电通信网需要安全身份认证观念。以确保通信传输通道与设备的安全保密完整性,以减少被信息安全攻击的可能性。其步E就是利用传输通道或介质来实现防火墙隔离,避免信息传输是发生安全泄露,结合WPA,SSL等算法对传输通道进行系统编程加密,避免信息传输时出现编程接口导致通信数据包的信息外泄,应用远程终端接入认证与数据包筛查等防护安全网络技术,避免非法数据包的侵入及破坏。传输时使用多频转换网络地址技术搭建隔离区进行信息隐藏传输的防范技术,边实践边防范杜绝一切不合理的网络安全隐患突发事件,降低网络信息被攻击的机率措施。

小结:构建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必须具备刚性管道分配能力,才能防止大数据信息泄漏的网络安全隐患问题;实现通信与信息数据的集成一体化以提高网络信息利用率。构建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解决措施分析平台正好迎合了时展共同学习进步契机,凭借分析平台使电力同仁可以相互增进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的专业技术水平。

参 考 文 献

[1]王金丽,盛万兴,王金宇等.中低压配电网统一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设计和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18):72-76.

[2]古丽米拉・阿木提, 构建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策略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1月(1):1-2

通信技术的了解篇8

关键词:通信抗干扰;无线通信;综合技术

前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建设,无线通信的发展越来越快速。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快速且被广泛的使用,无线通信已经涉及了民用、军事等众多领域。无线通信快速摆脱了便捷,不像传统的有线技术的必须要固定的坏处。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抗干扰技术,抗干扰技术的发展是无线通信发展的前提。无线电波的优势就是可以随时随地被使用。通信干扰,无线通信如今发展快速,反干扰还需要继续发展。当今,出现了许多新的抗干扰技术,这为无线通信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性。但是,干扰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这为我国的无线通信的发展带来了限制。解决抗干扰技术就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所在。解决好这些问题相信我国的发展会越来越快速。

1. 无线通信技术

1.1无线通信技术的传播

无线通信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然而电磁波的传播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无线通信技术存在干扰问题,这是如今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好电磁波的传播问题中的影响因素是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前提。同时由于无线通信信号传播过程中还要面临着地理位置复杂这个问题,比如高层建筑、高山都会导致接受的无线电波信号受到影响,这会造成无线通信信号质量下降。

1.2无线通信技术的目前现状

我国无线通信系统的目前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在如今我们可以看到无线通信技术不断的出现,然而提到无线通信技术就离不开无线抗干扰技术。当前就是要要解决无线通信中的抗干扰技术的发展。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还是比较可观的,我们可以看到GPS定位、无线网络、流量、卫星定位等等的无线通信技术的普遍。

1.3未来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我国无线通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无线通信抗干扰的能力会越来越强。无线通信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发展的趋势如下,新抗干扰技术会出现,因为在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抗干扰技术也要不断发展。只有保证抗干扰能力强才能实现新的无线通信的发展,所以在未来的无线通信中要越来越重视抗干扰技术的发展,会越来越多的培养无线通信技术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我国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会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且使用,会越来越普及。由于技术的研究,所以我国无线通信也会越来越发达,类别会越来越多。

2.无线通信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2.1频谱扩展抗干扰技术

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中的频谱扩展抗干扰技术主要有下面4种技术,即 DS直接序列扩频,FH 跳频技术,TH 跳时技术与混合技术。DS直接序列扩频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功率上降低频率使得接受的信号更加的清晰。应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得有用的信号被遮掩减少对有用信号的干扰。FH 跳频技术属于多频率键控,这种技术就是变动多频率其他的信号不能模仿并且干扰有用的信息,使得它的抗干扰能力加强。跳频原理是对屏蔽干扰信息,这样的话由于干扰信息的消失导致要传导信息的频率不受干扰,达到保证传输质量的最终目的。TH 跳时技术是指在一些时间自动改变传播的信号的频率,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跳频技术,由于频率改变从而不会被其他的类似的频率再次干扰。这种技术就是要提前原定时间位置,提前改好这个地方的频率,这样的话在传播的时候就会自动转化到调节好的频率,这种方法更加的智能化,更加的便捷。最后就是混合扩频,这个方法就是把上面的几种类别的技术综合起来,还加入一些其他的抗干扰技术从而加强抗干扰的能力。这种技术可以从各个方面抗干扰,所以效果会更明显,会被更多的使用在各个方面来抗干扰。

2.2未来无线通信的技术

未来的无线通信技术中会有新的技术的存在。如智能天线技术,MIMO技术,综合抗干扰技术。这些技术的发现可以减少通信技术中的干扰性从而增加通信的速度和质量。智能天线技术指的是通过天线对用户进行指向并随时跟踪,这种技术可以减少通信中由于地域问题而存在的通信干扰问题。具有随时定位的优点。MIMO技术就是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指的是用多艮天线来接受同一个信号。它能够使得信息接受的更加准确接受的质量更加高。最后的综合技术就是在未来的无线通信技术中不能只依靠一种技术的实现来发展无线抗干扰技术。应该从综合的技术来抗干扰,这些需要综合技术,综合设备,综合软件,用这些手段共同来发展抗干扰技术,来发展无线通信技术。未来抗干扰技术应该会针对出现的干扰对症下药。更加的专业化,更加的效率。技术更加精准,更加发展。相信通过这些技术的提高,我国未来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会会更加的专业化,更加的多样化,更加的多层化,更加的普遍化,会被更多的接受和使用。

2.3干扰技术的类别

干扰技术包括3种类别,第一种类别是发射机互调干扰。发射机互调干扰是指由于其他信道的发射信号和我们要发射的信号相同或者相似,在传播的过程中相互杂合,相互干扰,导致最后接收器接受的信号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最后的无线通信技术的质量受到干扰。第二种就是接收机互调干扰,不同于正常的频率的干扰信号和正常频率的干扰信号同时传入接收机时,由于接收器不能正常的识别和接受,使得这种干扰信号覆盖过其他的正常信号导致最后的无线通信技术受到干扰。最后一种类别是外部效应引起的互调干扰。由于无线电波的传播是电磁波,电磁波形成的磁场会由于磁效应相互的干扰,所以导致最后的信息会造成影响。由于最后一个类别造成的无线电波收到的干扰会很难处理,因为目前这种抗干扰技术还没有研究出来。除了上述的干扰技术外,环境也会干扰无线电波的传播,如天气的因素、地势因素、位置因素等等。天气因素指的是雷雨天气会对电磁波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干扰。地势因素指的是地势的高低影响电磁波的传播。地势高的地方可能会阻碍电磁波传播。位置因素指有些偏僻的地方会接受不到信号。这会影响到无线电波的传播和普及。

3.结语

最近几年来,我国无线通信的发展快传播位置广。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快速且被广泛的使用,无线电波已经进入就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线通信的快速,便利,质量高的特点也让它在一方面取代了有线电波。然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抗干扰技术,抗干扰技术的发展是无线通信发展的前提。无线电波的优势就是可以随时随地被使用。通信干扰,无线通信如今发展快速,反干扰还需要继续发展。本文介绍了干扰技术的类别和它们是如何干扰无线电波的传播的。除此之外,本文还介绍了无线电波是如何传播的,无线电波的传播过程中的抗干扰技术,无线电波发展现状,无线电波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新技术。从这些方面让我们对无线电波有了全面的了解,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无线电波抗干扰技术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综上所述,未来我国目前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还是挺靠前的。相信经过我国未来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我国未来的抗干扰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曾一凡,李晖.扩频通信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杨际祥,谭国真,等.多核软件的几个关键问题及其研究进展[J].电子学报,1990.

上一篇:铁路通信技术总结范文 下一篇:矿业企业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