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0-11 16:57:40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篇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有关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精神,履行我国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义务,经国务院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针工作目标: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

工作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三、建立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部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要予以保护,对已被确定为文物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

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行政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将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其总体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循序渐进,逐步实施,为创建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积累经验。

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 城市化;城市文化;休闲文化;创意文化

一、城市化与城市文化

金义都市区是网络型的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由金华、义乌城区和金东―义西南战略发展区为主体共同构成。金东―义西南战略发展区作为聚合浙中城市群的黄金主轴和金义都市区的新型现代城区进行规划建设,根据《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对“三大城市群”、“四大都市区”的定位要求,浙中城市群是我省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参与全球竞争的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金义都市区是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区、带动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我省区域经济格局中,杭、甬、温三极强化趋势非常明显。

我国目前一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趋同现象严重。城市规划建设中模仿和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城市面貌趋同的现象日趋严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不是围绕文化在建设而是围绕GDP增长,城镇趋于商业化、工业化。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基和灵魂。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城市因为拥有文化更加具有魅力,文化愈深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越足,城市应该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记忆。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越深厚,文化越成熟,城市的品位就越高,特色就越明显。城市化的过程中离不开文化的培育和开发,注重城市文化因子的培育。城市文化的概括和培育可以使得更多的市民对城市认可。因此,金义都市新区城市文化形象在继承传统中要体现“传统与现代”、同时要体现“多元”的城市文化特色。

二、金义都市新区城市文化的塑造和建设

(一)注重商业文化培育

浙商文化作为一种区域经济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推动力的作用。正是浙商文化基因中那些符合市场经济特征的价值观,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经济的发展。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领域,引导社会公众的文化消费。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全球领先的网上交易市场,“阿里巴巴携手金华,在金义都市新区投资建设电子商务新城,有利于培育新的商业文化和电子商务文化。

(二)注重创意文化培育

金义都市新区地处“浙江之心”,可以积极开发利用金华周边县市的特色经济。金华市区汽摩配、义乌小商品、永康五金、浦江水晶等产业。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旅游业、信息业、农业等产业的融合明显。可以利用上述地域经济的错位发展,开展创意文化的培育和开发。对工业设计、包装设计、旅游产品设计、多媒体设计、工艺品设计等,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由“小狗经济”向“大象经济”转型和提升。采取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产品创意与商品创意相结合的原则,发展都市文化旅游、现代文化娱乐旅游、乡村旅游、文化休闲旅游、修学度假旅游、等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开发具有浙点的文化旅游商品。

(三)注重休闲文化培育

据金华市统计局数据,201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406.9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23元,增长9.8%,快于全省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五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88元。休闲文化产业与经济水平成正比。休闲是生产力发展的目的,既可以促进消费,又能促进生产。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新兴城市不仅需要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和繁荣,更应该依靠各种休闲活动。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代表的公园、景点景区、服务业、体育设施、艺术场馆、游乐场等。与休闲文化产业紧密相关的是旅游业,金华、义乌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利用节庆等活动开展休闲文化活动。利用科技,带动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注重文化产业开发

文化产业正以含金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和优点,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文化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金华和义乌是有悠久而独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提升软实力,提高文化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培育若干个区域品牌,提高产业高新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文化因子可以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转化成为体现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使之重新融入现实社会,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是最具文化延续性和创造力的保护。

(五)注重多元文化培育

金义都市新区毗邻义乌市,义乌市常年居住外国数量位居浙江省首位。义乌外来流动少数民族人口总数首次超过10万,少数民族已达到50个。城市人口的多元化形成了城市多元文化。社区的多元文化应既包括传统文化,又要有现代文化,既要有精英文化,又要有大众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通过多元文化交流和活动的开展使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能够了解、接受甚至欣赏文化差异。通过开展社区多元文化活动和交流,可以让社区居民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文化极端主义。

纵观世界文化城市,都传承了历史传统文化精髓,吸收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优秀文化,还能让自己的文化为世界所了解、喜爱和接受。

(六)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就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金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适合旅游开发,重在保护,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必须进行分类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要遵循合理布局、重点开发、分类开发、开发有序的原则,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的载体形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手工艺旅游纪念品和依托旅游景区景点的实景舞台剧等等。因此,利用金华市、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大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活动和项目。进一步突出主题和特色,形成非物质文化旅游品牌效应,实现金华文化和产业经济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参考文献:

[1]章剑鸣.浙商文化的社会价值[J].探索与争鸣,2006,(12).29

[2]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是最好的保护.光明日报

[3]陈宇鹏.多元文化背景下“国际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创新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2).30

[4]佘曙初.文化产业振兴背景下金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J].前沿,2012,(2).110111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3金华市社科联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13Z115,金华市属高校第三批市级重点学科社会学学科建设成果。

作者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码工艺;木雕纹饰;传承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approaches of how to make the object-to-data and the data-to-object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in wood-carving. And providing solutions to the data extraction, design transformation and product output. Otherwise, analyzing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for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industry application innovation.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Digital technology;Wood-carving decoration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振兴传统工艺:“海派黄杨木雕”工艺文献考究(项目编号: 2016A09)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渐成熟、完善。如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旨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保护保存以及开发工作,2012年文化部颁布的《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指出将非遗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近来,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成为重点产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国际化大都市甚至成为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尚未发展成熟,文化影响和产业能级仍旧不足。本文以非遗木雕的纹饰为例,探讨如何有效的保存纹饰遗产,并使之能够与现代设计、科技工艺、商业需求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工艺美术类元素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数码工艺概述

数码工艺是以物品数据获取、处理、输出为核心的,融合高新技术和艺术设计的生产制作方式,其应用在非遗传承领域,是非遗生产性保护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技术抓手。通过实践,笔者发现数码工艺的制作效率、呈现质量和整体成本主要受到设计与制作人员、数控设备及材料、数据及设计软件三个方面影响。

(一)数控设备及材料

主要包括数据采集设备(如3D扫描仪)、数据处理设备(如高端图形工作站)和实物输出设备(如数控精雕机、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各类设备的技术参数和功能不同,其型号的差异、技术的缺陷及数据的接口对工艺呈现的影响较大,如本文原始木雕作品的植物纹饰细小精美,但是在数据提取和实物输出中未能很好地呈现出来。但是高新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会逐步达到更高的质量和效率要求。

(二)模型数据

设计与制作人员可以通过设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修改补充和转化设计,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意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上,从而影响作品呈现效果,比如荷叶纹饰可以通过软件修模呈现出来,还可以通过数据处理进行创新设计。传统手工艺是人与物的直接交互,而数码工艺则转变为人与数、物的交互,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逐步实现“所见即所得”的工艺境界。

(三)跨界人才

由于数码工艺是艺术设计与高新技术结合的跨界工艺,对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新要求,即高素质综合性的艺术与技术人才。人才培养的内容和结构要与时俱进,学生不仅要具备艺术设计能力,还要通晓高新技术的设备、材料、软件等原理、参数、操作,并且需要通过案例的实际创作,逐步⒁帐跤爰际跞谟谝簧怼W酆先恕⒒、数等关键要素,调整达到较好的交互状态,可以实现数码工艺的高质高效。如图1是质量较好的扫描和修正数据模型。

二、数码工艺在木雕纹饰中的传承试验

纹饰是指器物上的装饰花纹的总称,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根据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精神,本文主要探索了数码工艺在木雕纹饰传承上的技术实现路径,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将木雕纹饰和现代设计制造链接起来,即数据提取、设计转化、实物输出,借以说明主要的技术手段和工艺节点(图2)。

(一)甄别木雕纹饰

木雕纹饰主要运用于古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领域,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器物,传说中的瑞兽(如龙、凤、麒麟)以及几何纹样等,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方式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人们趋吉避凶的心态。

本次试验中选择的是秀山门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清中期的木雕门扇装饰花板,纹样由荷叶、紫荆花以及花瓶组成。荷叶自古备受推崇,是纯洁不染的象征,“荷”与“和”、“合”同音,荷叶又称莲叶,“莲”与“连”同音。作为民间吉祥物,花瓶或许因为有佛家宝瓶、道家甘露瓶而寄寓吉祥,“瓶”与“平”同音,有“平安”之意。晋代文人陆机诗曰:“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在中国古代,紫荆花常被用来比拟亲情,象征兄弟和睦、家业兴旺。整个装饰图案寓意“合家平安幸福”。

(二)实物数据化:通过3D扫描提取木雕纹饰数据

木雕纹饰大多是立体的,具有鲜明的层次和结构,平面的数据方式难以保存完整的信息,因此需要立体化的数据提取和保存方式。3D扫描仪是合适的技术工具,主要用途是形成物体表面的点云,这些点可用来插补成物体的表面形状,越密集的点云可以创建更精确的模型。若扫描仪能够取得表面颜色,则可进一步在重建的表面上粘贴。本案例采用桌面储云科技HXKJ-1003D激光扫描仪(图4)。

(三)数据完善化: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加工转化获取原始数据后,操作人员通过设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设计、优化、补充、加工等操作。基于案例木雕花板的寓意,初步设计了两款家庭小用具模型:小型瓜子盘模型(图5、6),使用JDpaint软件处理,以浮雕模型设计编修为主,定制模型文件和输出NC路径格式,后续使用数控精雕技术制作;小型钥匙盒模型使用Autodesk 3ds Max软件处理,最终文件以3D打印的标准文件STL格式输出,后续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

(四)数据实物化:通过数控精雕和3D打印输出作品

标准设计文件可以对接智能制造设备,驱动机器对材料加工,进而输出实物。目前的材料加工智能技术设备分为两类,一是减材技术设备,本案例使用北京精雕集团的JDWGM800_A10_RT CNC精雕机,对木板进行雕刻加工形成物品;二是增材技术设备,本案例使用三纬(苏州)立体打印有限公司(XYZprinting)的桌面级3D打印机,使用聚乳酸(PLA)材料逐层输出累计形成物品。其中CNC精雕技术成熟度较高,已广泛应用于木材、石材、金属等加工领域。3D打印技术目前还在探索中,技术革新速度很快,应用前景很广。本案例作品呈现效果达到了试验的初步要求,已能论证技术实现的可行性。

三、数码工艺应用前景

技术变革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向。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于2013年举办了“越界――数码工艺美术论坛”,逐步建设了“数码工艺”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数码艺术设计与智能制造工艺在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领域的应用,包括木雕、石雕、金属雕及3D打印等方面。2016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数码工艺教学团队(韦培、邢阎艳、武文超、王强等)与池州市秀山门博物馆共同开展了古建非遗元素应用设计研究。双方形成共识,即通过数码工艺的技术手段,开展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将古建元素特别是大量精美的木雕纹饰科学合理的保存下来,然后运用于产品艺术设计、环境装饰设计等领域。

数码工艺作为融合高新技术和艺术设计的新型生产制造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接中国制造的重要技术抓手,在非遗元素的设计应用、艺术孤品的复制推广、批量生产与个性定制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行业应用途径见图7。在未来的发展中,数据是核心,数据的获取、保存、转化、输出必须有严格的标准,需要建立应用型数据库;技术是基础,需要紧密结合现代科技创新的趋势和成果,特别是设备和材料研发和应用;共享是趋势,通过实物数据化,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数据进行跨界分发和转化设计,从而实现协同创新;创意是灵魂,人员的艺术素养和技术能力越来越重要,通过设计软件和数控设备,人可以解放双手,进一步充分发挥创意设计和运用能力。

结语

我国于2015年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旨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进“艺术设计+智能制造”现代工艺美术进一步发展。与技术的变革结合成为工艺美术变革不可阻挡的趋势,需要探索和完善一条可行的技术路径,应对未来智能制造的需求,惟其如此,才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在未来的设计产业和制造业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精神和内涵,有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产业升级、国际竞争等方面战略价值,才能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促M产业升级、拓展国际影响。

参考文献:

[1]韦培,王强,马越.工艺生命当随时代――浅谈“智造”时代的工艺革命[J].艺术研究,2016(10):152-154.

[2]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225-227.

[3]王荣法.古建园林木雕纹饰表现艺术[J].古建园林技术,2013(4):61-63.

[4]黄永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文化遗产,2015(1):1-10.

[5]唐兴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模式研究――以临夏砖雕传承与发展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0(2):13-16.

[6]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时尚艺术工作室.从灵感到质感“转媒体”时尚艺术展[J].创意设计源,2012(3):52-59.

[7]刘倩.基于三维数字化技术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6.

[8]董春波.三维数字化造型在雕塑艺术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6.

[9]余肖红.明清家具雕刻装饰图案现代应用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篇4

一、高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多姿多彩的形式和风格在当今社会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惊人的速度损毁、流失,面临失传的重大危机。抢救、保护和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从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讲,保护那些濒临丢失的非物质文化是保护中华民族自身的需要。如果让这些文化灭绝,中华民族就成了无根的、迷茫的人群。如何抢救、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国家财政支持、完善立法、大力宣传、使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等进行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迫在眉睫的工作,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将教育导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之域,从教育的视野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高校有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载体优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教育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经过教育能使新生一代经济而高效地获取传统文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发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问题,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发展起到其它领域难以企及的特殊作用。

二、高校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功能传承的可能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大量的科学知识以及富含审美价值的艺术精品,这些都是教育的重要知识来源,是进行个体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独特技艺、技能可以传授,有许多传人,他们传授自己独有的宝贵技能。学生或受业人接受知识技能的过程就是实现教育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学校在课程里融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教育和学生的相关体验实践活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教育,而且专家、学者在学校、社会中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体现的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从大学产生、发展的职能看,学校所传授给学生的一类是关于如何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也就是自然科学;一类是关于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科学。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具有特殊性。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本身就是传承载体,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流动的,有的甚至是一过性的,它自己并不能自我保护,它的承继的载体只能是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手段上讲,它不是“收藏”在某个馆所里就可以了,它必须“收藏”在人们的脑子里,身体里,它是靠“口承”得以代代相传的。从现代大学的宗旨看。一是研究高深学问,二是培养高级人才,三是从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都与这三项使命有关:它是第三项本身;它是研究的重要对象;它是以人为载体,是对人的一种塑造,对人的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的一种塑造。它又是大学人文学科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公共知识分子”的参与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从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的传承与发展也是提高大学自身发展内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育人环境的重要途径。

因此,大学作为一个智能、知识与信息的基地,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首先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本土文化意义和价值有着确实的认识。加强本土文化基因认知自觉。以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化,在大学现行的教育知识体系中,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在这个平台上解决文化遗产在大学里的认知学习、传承创造问题和大学教育与民族现代化发展相结合,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文化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而且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校园的途径

目前,全国部分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已有一些成功的尝试与举措,但仍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力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更加规范有效。在这一点上,河北科技大学走出了一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积极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路子。已经在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成功的成立了河北科技大学中国(冀派)内画艺术中心。并且将河北民间特有的常山战鼓、井陉拉花、河北梆子、晋州官伞、沧州落子等艺术形式搬上大学的舞台。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1 以一个专业为平台,发挥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资源优势。作为全省较早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高校,早在2002年,河北科技大学就力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到校开展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2002年12月12日,河北科技大学成立了“中国冀派内画艺术中心”。王习三被特聘为中心教授。河北科技大学在全国首次把内画艺术引进了高校课堂,为提升内画艺术品味搭建了广阔平台。这使得高等教育资源、艺术学院的人才优势和专业教学水平与冀派内画的专业技巧、经验得以充分结合,便于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提高了内面艺术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为培养内画艺术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2 请进来,使民间艺术在校园不断“升温”。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部分学院作为试点单位组织、学习、研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早在2005年,学校就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主题研讨会,得到了省内艺术界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该校曾先后多次邀请省文化厅、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市群众艺术馆等有关领导和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报告会。聘请民间艺术家走进校园讲解、教授舞蹈、器乐等民间文艺项目。2006年,学校曾邀请燕赵音乐团、南响口音乐团到校进行精彩演出,现场气氛热烈,民间艺术在校园不断“升温”。2007年7月20日河北科技大学操场,常山战鼓传承人之一的张书社,向160名大学生传授了“擂战鼓”。使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在学校内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常山战鼓表演队已经被选为2008年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的首场演出。

3 走出去,到民间艺术发源地“零距离”学习。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倡导者,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计卫舸教授说:“要在积极保存和维护区域文化精髓

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我国各民族文化营养,积极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精华。学校可打破围墙的界限,走出校门,面向社会,把校园文化做活、做大、做强。”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组织文化采风小分队。深入民间“零距离”地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6年暑假,学校组织了10个文化采风小分队,分别到常山战鼓的发源地(河北正定东杨庄)、井陉拉花的发源地(河北井陉县)等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学习。2007年暑假,学校又组织了10个文化采风队,分别到河北邢台威县学习河北民间艺术――乱弹:到唐山学习唐山皮影:到隆尧县学习招子鼓:到邯郸学习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等。目前,学校已成功引进了井陉拉花、常山战鼓、晋州官伞、沧州落子等二十几种河北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并作为学校的特色节目多次在校内外演出。

4 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生社团,使民间艺术在校园得以很好地延续。为了使引进的民间艺术得到不间断延续,使它在成为特有的校园文化品牌。从学校到各学院建立了各种民间艺术社团。具有了整建制的演出队伍。目前较成熟的民乐团有学生演员100余人,民间舞蹈团演员80余人。为了保证民间艺术社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近3年,为更好地引进民间艺术,学校投入30余万元。购置乐器、服装等训练、表演器材。学校加大了民间艺术特长生的招生力度。提升了训练和演出水平。每年。学校都会在新生中举办文艺汇演,从中发现人才,不断扩充队伍。学校还把学习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作为学校选修课,设置专职老师岗位担任艺术指导。井陉拉花、常山战鼓等表演队还常年聘请当地民间艺人担任校外艺术指导。

学校将“井陉拉花”、“常山战鼓”等民间艺术引进校园。坚持学、演、练一体化,已经成为河北科技大学的一个文化品牌项目。通过校方与民间文化艺人的共同努力,河北科技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校的河北民间舞蹈《放风筝》、民乐合奏《丰收锣鼓》等节目在2005年河北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在2005年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06年井陉拉花表演队还被邀请到天津、秦皇岛等地进行演出,引起当地极大反响。常山战鼓表演队还被选为2008年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首场演出。

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有效的途径。当然。通过教育的途径来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它能在润物无声之中实现公民素质的提高。激起下一代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动力,使整个社会的每一个公民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意识。最终构筑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机制。

[基金项目: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B07BSH004)]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篇5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经营之路是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从旅游业的角度出发,以淮安市为研究对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经营进行探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旅游业特点提出相应的产业化经营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592/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44-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工艺美术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等五大类。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可以帮助打造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品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时有助于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层次和品位,拉长旅游产业链,为旅游业和当地社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效应与经济效益。然而,目前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灭绝性的危机,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抢救和保护非遗文化产业,只有进行产业化经营才能使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继承发展,才能通过利益机制调动对非物质类文化的自觉保护,走“以文养文,以文兴文”的良性循环之路。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2006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2008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淮安市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至2011年上半年,已建立健全的部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包含了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传统民俗等各大类目录。其中淮海戏、楚州十番锣鼓、京剧和淮剧4个项目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韩信传说、金湖秧歌和工鼓锣等2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禹锁镇巫支祁的传说、马灯舞、洪泽湖渔鼓、淮海琴书、淮扬菜烹饪技艺、高沟酒酿造工艺、洪泽湖渔民婚嫁礼仪、安淮寺庙会、吴鞠通与山阳医派等13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区)级名录近300项。

 

2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方面存在的不足

2.1缺乏政府部门的产业化引导

(1)保护经费略有不足。淮安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市财政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投入的经费虽然仍在逐年递增,但是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和任务的需求相比还是稍嫌不足。保护经费的投入,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重要条件。如果缺少了足够经费的支持,就会造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有的甚至会由于资金短缺造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也就谈不上进行旅游开发了。所以,淮安在对经济发展投入巨大财力物力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保护传承机制尚待完善。在注重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消亡,保护及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变得愈发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失去传承人就会遭到毁灭,所以,要突出对重量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使之不至于因为失传而消亡。因此,建立健全和完善保护传承机制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的一种方法,也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提供保障。

 

2.2文化旅游推广和非遗宣传融合度不够

对于淮安市旅游宣传,当地媒体比较重视对旅游景区的宣传,例如:对于“周恩来故居”、“桃花坞景区”等旅游景区的宣传就做的比较好,已经成为淮安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真正介绍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比较少,当地媒体在宣传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方面做的还不够。

 

但也有做的好的,比如:对于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说中的“吴承恩与西游记传说”这一项,打造成《西游记》文化旅游,通过这一文化品牌的宣传,提高了淮安的知名度的同时,又带动淮安经济的发展。要知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活的记忆”正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危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挖掘其旅游资源潜力,并且在文化旅游传播过程中,大众媒体的宣传能起到重要作用。

 

2.3文化旅游发展缓慢,地方特色不明显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与群体性,每个地区都有其各自的特色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深刻地挖掘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其优势,发展旅游业,增强文化吸引力,变文化遗产为文化产业,变文化优势为文化资源。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而且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游客注重文化旅游。就淮安地区而言,除了开发了“淮扬菜美食节”等一些比较能彰显当地特色的旅游活动外,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没有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旅游资源,没有进一步突出当地特色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

 

2.4产业基础薄弱,规模经济效益低

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产业化发展规模不大。从全国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兴起与发展的比较晚,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产业还未形成成熟的、规模化的发展态势。还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从其产品的规模还是从产品的品质上都没能形成足够的影响力。

 

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大,没有做出合理规划,也没能全面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所带来的重大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因此,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规模对带动地方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淮安市旅游业的发展没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连,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经济效益。

 

2.5旅游资源开发中忽视了满足游客满意度

旅游业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起着推动作用。旅游者在参观、游览或者参与当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的相关活动时,必然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也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也影响着游客旅游满意度的高低。

 

游客满意度的高低影响着游客再消费,进而也影响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3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产业化经营的建议

3.1建立政府专门机构,引导文化企业经营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3-0084-06

1、前言

198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向大众开放、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1]。博物馆是搜集、保管、研究、陈列、展览有关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科学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文物和标本的场所,是城市标志性的文化设施,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地,反映着城市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它们不仅是国民历史文化教育机构,还是旅游者了解当地文化最合适的场所,是一种类型多样、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斯蒂芬・塔夫茨(Steven Tufts)和西蒙・米尔恩(Simon Milne)认为,博物馆应包括遗址类博物馆、展览中心和美术馆、科学和自然类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多种类型[2]。

博物馆旅游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它使得旅游活动由一般的游览观光上升到高文化含量的游憩活动。据统计①,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巴黎卢浮宫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人前来参观,2002年共接待570万名参观者,其中,外国人占66%;历史上参观人数最多的2000年游客量达到了610万。随着社会及旅游业的发展,博物馆同旅游业将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本文试图通过对1995年以来国外有关博物馆旅游的相关文献的检索和分析,发现其中关注的研究内容。

2、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

2.1博物馆功能演变与再定位――从“访问”到“游览”

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博物馆,最初创办时都是以收藏保存某种藏品,进而适当地展示部分藏品,以供人瞻仰或观赏,发展至后来,才逐步有了收藏、研究、教育等多项职能。随着社会发展,博物馆的功能仍在不断地拓展。斯蒂芬(Awoniyi Stephen。2001)[3]指出,现代社会的博物馆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比传统博物馆更加丰富多彩,现代社会博物馆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相统一,能让更广大公众从中受益。博物馆是一个公众教育(非正式教育)的实施机构,同公众更加宽广的交互环境,促进了博物馆休闲娱乐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博物馆应在保持原有职能的基础上,在休闲环境的框架下,有效地研究、分析自身,以便在现代社会中提高自身价值。

传统意义上,人们“访问”博物馆,通常处于一种受教育的被动地位,同博物馆及其展品之间有不可跨越的距离。“访问”是指有目的地参观,通常侧重知识获取,而“游览”则指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从容行走并观看,侧重休闲需求。从心理角度看,工作是出于压力状况下的行为,而休闲是出于无压力状况下的行为。游客参观博物馆,利用的是他们的闲暇时间,而闲暇时间最根本的特质就在于无压力的环境。一般说来,环境压力会让人感到不安,博物馆营造的学习环境使人感到压抑,通常使人感到无知[4]。人们“访问”当代博物馆,大部分是在休闲时间内进行的,利用的是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并且期望获得愉悦休闲的体验。因此,博物馆要从专业性的“访问”时代走向面向参与主体更加广泛的“游览”时代,成为普通大众的一种休闲需求。

菲勒(Filler,1991)提出“商业化趋势已经将艺术作品推到一个次要的位置,人们对博物馆艺术作品的精神实质的关注逐渐呈现下降的趋势。”[3]“在蓬皮度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很多人乘坐巨型透明观光电梯来到建筑的顶部,只为了饱览从高空俯瞰整个城市的风景,却不曾走进美术馆一步。”[3]另外,在很多当代的博物馆,艺术展品往往只占据了博物馆总体的一小部分区域,其余的大部分区域包括管理和员工区域、礼堂、演讲室、休息室、餐厅、纪念品商店和书店等等。除此之外,通常还有为其他社会场合开辟的大片空间,如宴会、节日以及公众演出等等。然而实际上,这并不代表着博物馆原有功能的丧失和退化,只是说明博物馆文化同大众文化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只要不危及博物馆原有的功能和目的,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一个大型商业集合体,一个多功能的殿堂,一个盛大华丽的宫殿,进而成为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场所”[3]。

对于目前的博物馆旅游来说,除了营造一个可供欣赏艺术作品的地方外,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提供学习、交流、研究和社会交往的地方。“博物馆是一个多种要素的结合物,中心是环境,环境将空间、藏品、参观者以及博物馆在大众文化中的地位结合起来。”[3]“博物馆必须提供影院、剧场、宜人的餐厅、休息区、书店、宴会厅和园林……博物馆必须能够同时向人类的精神和肉体敞开大门[3]。

2.2博物馆与旅游的融合

近年来,博物馆与旅游的关系一直是博物馆学界和旅游界研究的课题。布鲁纳(Bruner,1993a)认为,博物馆和旅游有着类似之处[5]。李・乔立夫和罗尼・史密斯(Lee Jolliffe & Ronnie Smith,2001)[6]通过北大西洋两个岛屿的案例研究,具体探究了旅游与博物馆的关系,分析了各自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表1)。从本质上说,博物馆和旅游都是文化的反映和表现方式。博物馆依赖旅游活动将特定文化展示给旅游者。而由于博物馆的非营利性和文化遗产的集中性,又需要其采取不同于旅游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因此在开发内容和开发范畴上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博物馆旅游通常不是独立的,而是同遗产旅游或文化旅游、城市旅游等结合在一起,纳入更为广泛的城市旅游和文化旅游体系中,纳入整个地区服务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博物馆意识成为一种公众意识。一些中心城市的综合性博物馆通常同社区文化紧密结合,成为社区的中心。

西布伯格(Silberberg,1995)[7]研究了城市背景下博物馆和遗产地文化旅游及商机问题,认为文化旅游给博物馆和遗产地带来重要的经济利益,但博物馆和遗产地文化旅游需要有关政策和实践保障, 如吸引游客、社区合作和市场营销等,同时需要对经营者进行遗产保护和相关教育,提出文化旅游产品的8个评估要素:产品的感知质量、知晓(知名度)、顾客服务态度、可持续性、产品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便利、社区支持和参与、管理责任和能力。文章认为,成功的文化一旅游合作包括同类文化产品之间的组合、不同文化产品之间的组合以及文化产品同其他类型产品的组合。一方面,可将同类文化产品如剧院和剧院、博物馆和博物馆进行组合。常见的例子是,博物馆或历史遗址之间通用的包价通行证。另一方面,应将博物馆同其他类似的文化产品联系起来,增强文化整体吸引力。此外,文章将文化旅游市场概括为5大圈层(表2),提出博物馆等文化产品增加市场份额的策略是将文化的吸引力从仅占市场份额小部分的完全动机型旅游者,扩展到更大份额的部分动机型旅游者,附属动机型旅游者以及偶然动机型旅游者。

可见,博物馆和旅游的融合为双方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一方面,日益发展壮大的旅游业将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文化旅游者引进博物馆,有助于培养公众的“博物馆意识”,并促使一个新的文化――博物馆旅游文化诞生并发展;另一方面,博物馆也为文化资源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景观,使得旅游业文化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2.3博物馆旅游者行为研究

博物馆旅游者行为的研究,是博物馆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旅游者需求和决策研究、旅游者期望和动机研究以及旅游者体验、满意度和真实性研究。

2.3.1旅游者需求和决策研究

安德里亚・戴维斯和理查德・普兰提斯(AndreaDavies &_Richard Prentice,1995)[8]提出了遗产吸引地潜在旅游者的概念和类型。在旅游业的吸引物基础上,指出了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博物馆和其他遗产地旅游者的潜在需求。认为,现有顾客决策行为研究成果,尤其是潜在需求决策行为研究成果,应用到博物馆和其他遗产吸引物旅游研究时,仍然有所欠缺,有待完善。遗产地非访问者行为缺乏系统性的、综合的以及概念性的研究体系。安德里亚・截维斯(Andrea Davies)和理查德・普兰提斯(RichardPrentice)针对遗产地的非访问者,构建了适合博物馆和其他遗产吸引地的、重点放在潜在需求上的消费者决策制定模型――非访问者休闲行为的概念模型。这一概念模型,在细分潜在需求方面有着潜在的作用,被描述为“产品”开发和促销的基础。文章针对细分的博物馆旅游市场,在胡德(Hood)[9]以访问频率对旅游者进行区分的基础上,将经常性旅游者、偶然性旅游者以及无游览行为的旅游者这三类博物馆观众细分群体中的无游览行为旅游者(非访问者)做了更进一步细分和扩展。一类是从不游览并且没有考虑过游览的人群,一类是从未游览过但考虑游览的人群,还有一类是曾经游览过但随后就再也没有游览过的人群以及极少游览的人群。

博物馆旅游的总体需求包括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但对博物馆的研究通常忽视了潜在需求。“必须了解旅游者对某个吸引物不感兴趣背后的真正寓意,既可能是真的缺乏兴趣,也可能是掩盖某种游览限制因素的借口,后一种情况能够揭示旅游者潜在的动机及其行为的限制因素。这一类的旅游者被看作是某地的潜在旅游者,他们的总和就是潜在需求。”[8]“非访问者为博物馆提出的建议很可能会刺激游览行为”[8]。

2.3.2旅游者期望和动机研究

关于旅游者对博物馆的期望,朱莉娅・哈里森(Julia Harrison,1997)[10]以夏威夷一博物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获得了一组有关博物馆旅游者的定性和定量的数据,研究发现,人们期望博物馆能植根于当地的经济和文化之中,反映出地方独特的文化,体现“当地性”以及当地居民参与博物馆规划发展的积极意义。

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简森・沃贝克和凡・瑞克(Myriam Jansen-Verbeke & Johan Van Rekom1996)[11]研究了城市博物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结果显示旅游者访问鹿特丹美术馆(Rotterdam FineArts Museum)的比例高达54%;并采用了梯级洞察方法(Laddering technique)分析收集的数据,证实了博物馆作为城市旅游产品的关键要素所起到的作用,并从旅游者的动机角度提出了博物馆旅游的营销战略。

2.3.3旅游者体验满意度和真实性研究

弗兰斯・斯考腾(Frans Sehouten,1995)[4]认为,人们从不游览博物馆的原因,无非是因为觉得博物馆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没有联系,或者是不喜欢博物馆藏品的陈列方式。而大多数博物馆却不愿意改变自身,去迎合普通大众的游览需求。因此,即使人们有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需求,也诉诸一些较新的媒体媒介,而不是诉诸藏品陈列和文化表现手法上显得陈旧的博物馆。博物馆必须进行变革,提高其展品展览的可欣赏性、增强感染力。通过分析不利于游客体验的8个方面因素,如专业性过强、偏离观众兴趣、陈列展览方式乏味陈旧、缺乏参与性、过于说教、忽视人的正常休闲娱乐需求、缺少社会交往机会、服务质量低下等,认为博物馆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提高游客游览质量:了解非专业的普通大众旅游者的游览需求;增强博物馆旅游的参与性、体验性,在陈列展览手法上使用更多的动态形象;提供更高质量的旅游配套设施;为社会交往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文章认为,博物馆及遗产管理中关于提高游客满意度政策的要素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愉悦”的供给,并将其包含的内容归纳为“独特”体验(Unique experience),“独特”体验代表:不寻常(Uncommon)、新奇(novelty)、有益增长见识(informative)、高质量(quality)、理解力(understanding)和情感(emotions)。如果参观行为并不是这样一个独特的经历,那么通常会遇到博物馆参观中常见的现象――博物馆疲劳症。文章提到麦尔登(Melton,1933)在最初对博物馆研究调查中发现,并且第一次描述了这种感觉――“头脑晕乎乎的,腿像灌了铅,脚也疼痛”。博物馆疲劳症导致了博物馆参观者的种种具体行为:他们在博物馆内待的时间越长,就更加促进他们寻找出口;参观者在美术馆中停留的时间越多,实际上他们关注展览的时间越少。

在旅游体验中,除有形产品以外,无形的情感体验对旅游者来说更为重要,理查德・普兰提斯(Richard Prentice,2001)[12]从旅游体验的真实性出发,提出新的博物馆营销概念“同心圆模型”(从内到 外依次为旅游者体验、无形构建、有形构建),阐述了博物馆在无形产品的开发中如何体现真实性。文章指出游客所期望的“真实性”包括4方面:更多的直接接触当地文化的机会、较少的旅游者、较强的旅游独立程度以及对某地景观、气候、文化体验和原有感知一致性,并将体验文化旅游看作是一种寻求“真实性”的文化消费,不仅仅包括以物品为中心的有形消费,也包括其他类型的无形消费。因此,这里所讨论的“真实性”,并不是关于博物馆本身所提供的旅游体验真实性,而是针对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地,在面临许许多多其他类型的文化旅游产品竞争时,怎样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甚至主导产品。“大众文化旅游的本质在于体验性的文化旅游,更注重经验的积累而非学问的堆砌,它寻求的是一种游览中的领会,而非类似正式教育一般的理解”。

2.4博物馆解说系统研究

博物馆解说系统研究者有着各自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理解。托尼・沃特(Tony Walter,1996)[13]对罗马巴斯博物馆的电子导游和解说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使用电子导游系统的游客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游客沉浸于电子导游系统中,与同伴以及博物馆物品的信息交互却下降了。电子导游系统投入使用后,参观人数也较之前的人工导游有所减少。文章认为,虽然电子导游系统在为游客提供更多信息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旅游者体验却因此而变得更加私人化,社会性弱化,同时也忽视了儿童。

然而,对此也有不同的观点,如罗马巴斯博物馆馆长斯蒂芬・克鲁斯(Stephen Clews,1996)[14]对托尼・沃特(Tony Walter)的某些观点提出了异议,认为好的解说能够加强对旅游者的信息传递。文章利用观察法,通过对游客身体语言的观察,发现博物馆内的信息解说能够激发人们构筑自己“脑中的想象”,认为游客与博物馆内物品进行信息交流很重要的一点――“信息交互”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既可以通过大脑理智的思索,也可以通过身体的外在感受。文章论证了在声音系统的导引之下,发生变化的只是游客观赏博物馆物品的方式,他们的观赏更为专心,更有兴趣,观赏的物品更多,在每件物品前的停留时间更长,而并非观赏水平下降。

2.5博物馆对旅游的影响研究

博物馆对旅游的影响是博物馆旅游研究关注的重要内容,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毕阿特定兹(Beatriz Plaza,2000)[15]的研究比较深入,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他计算了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 Bilbao,GMB)对旅游造成的影响,通过旅游者数量和过夜旅游者停留天数来观测旅游对GMB的影响(见表3)。

数据显示,GMB开放以来,巴斯克地区的旅游者数量出现增长,平均每月增长28989人到访人次(arrivals),其中,9883人为外国人(占34%),平均客房入住率由37.8%上升到45.4%。然而,这些积极影响不完全是由GMB所带来的,也可能归结为其他一些因素,如旅游业的全球性增长、良好的经济周期、毕尔巴鄂国际交易中心的推动,以及圣塞巴斯蒂安(先前巴斯克地区主要的休闲目的地)不断增加的吸引力等等。为了更直接地反映GMB对旅游业的影响,文章依据时间趋势(time trend)、季节以及GMB旅游者总数对引入旅游者数量(incoming tourists)进行回归分析,其中,时间趋势是一个替代变量(proxyvariable),其内容包含商业周期、旅游者增长(趋势)等其他变量。文章运用Durbin-Watson统计值和Ljung-Box Q-tests方法检验系列自我相关性(serialautocorrelation),得出旅游影响公式:(1)IT:43574+502t+0.172GMB,(2)ONS=85335+862t+0.272GMB,其中,IT=旅游者数量;t=时间趋势;GMB=到GMB旅游者数量;ONS=过夜人数。公式表明:(1)巴斯克地区到访旅游者人数(IT)和GMB的关系为GMB每增加一个单位旅游者,导致到访旅游者人数产生0.172的增量。GMB开放以来,平均每月有97953博物馆旅游人次,引发整个地区平均每月旅游流产生16848人次(97953×0.172)的增量。表明调查期间(1997年10月到1999年7月)巴斯克地区58%(16848/28989)的旅游者增量是由GMB博物馆引起的。(2)巴斯克地区过夜旅游者停留天数(ONS)和GMB的关系为GMB每增加一个单位旅游者,导致过夜旅游者停留天数产生0.272的增量。这同样说明了过夜天数月平均增量(48900)中,26643(97953×0.272)是由GMB博物馆引起的,占54%。结论显示,GMB在吸引旅游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可以通过市场细分方法来评估不同动机的影响,包括参观建筑物本身的需求、特殊展览的需求等等。

3、启示与展望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化的诉求。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辉煌的古代文明,遗留下各类历史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文化及科学价值,对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仅有着独特的吸引力,而且具有极大教育意义。文物资源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旅游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博物馆旅游则提供了一种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合理方式。它在保护各类历史文物的同时,提供给旅游者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体验,极大地发挥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潜能,寓教于旅,面临极大的发展机遇。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无论从经营理念、经营活动,还是营销策划、具体服务措施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因此,创新博物馆管理理念和机制,积极寻找其与旅游的契合点,满足社会公众对文化多角度、多方位的需要,是当前发展博物馆旅游的主要任务。

通过综合分析看出,国内外有关博物馆旅游的研究较少,国外大多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对旅游者的心理及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和考察。研究方法大多以描述为主,也有模型构造方法,在研究博物馆旅游的经济影响时还使用了数理统计方法。国内近年来出现了有关博物馆游客行为的研究[16]。史萍[17]针对上海博物馆客源市场进行了研究;陈朝隆等[18]对城市博物馆旅游开发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刘俊、马风华“[19]以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为例,在游客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发展规律和动因,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性博物馆旅游开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博物馆2300多座,其中80%是近20年先后建成的,许多博物馆 的收藏内容和展示形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些博物馆的软件、硬件建设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博物馆业的发展为博物馆旅游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相应的博物馆旅游研究也应受到应有的关注。目前的研究可以围绕博物馆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运营机制,目标市场的定位及营销机制,博物馆旅游者行为模式,合理评估博物馆资源及旅游发展状况,资源开发中如何兼顾保护和利用,城市博物馆网络构建、博物馆与城市发展一体化、博物馆旅游的社区效应等问题而展开。

同时,博物馆的概念逐渐泛化,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址遗迹、生态环境等整体包括在内。乔雨[20]提出了“将八达岭景区建设成为一个集游览观光、文化展示、学术研究、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博物馆式风景名胜区”的新思路。林美珍、肖洪根[21]也指出博物馆化(museumization)是旅游景观吸引系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种趋势,对旅游景观吸引系统博物馆化的表现、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同时对景观博物馆化可能出现的过度“神圣化”进行了初步说明。可见,博物馆旅游是一个不断在拓展的领域,为此,要以发展的观点来处理国内博物馆旅游的发展,加强不同区位、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如城市的博物馆与会展旅游的结合,各类革命、名人纪念馆与红色旅游的结合[22]等等。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开展中国特色博物馆旅游的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1035)资助

[收稿日期]2006-09-20

[作者简介]戴昕(1983-),女,安徽滁州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陆林(1962-),男,安徽芜湖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旅游管理;杨兴柱(1977-),男,安徽六安人,旅游地理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王娟(1982-),女,安徽淮南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①资料来源http://news.sina.com.cn/w/2003-01-03,2142264478@.shtml。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高等艺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5-0013-05

收稿日期:2013-04-30

基金项目:2013年江苏省高校社科项目“基于传统文化资源的民族服饰创意产业发展研究”(2013SJB760038)、2012年江苏省高校社科项目“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研究”(2012SJB760035)、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艺术学建设项目及2011年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11BH061)

作者简介:束霞平(1975-),男,江苏丹阳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后,主要从事艺术教育、文化创意产业及设计史论的研究。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国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在中国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高等艺术教育一方面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受社会基础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要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发展及国家建设提供服务,尤其是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也当然包括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功能。因此,高等艺术教育要充分利用高校优势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任,切实加强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从而达到高等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共赢的良好局面。

一、高等艺术教育的历史使命及文化责任

1. 高等艺术教育的历史使命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伟大与神奇的文化,构成了人类历史长河的记忆链条,留下了多彩的自然遗产,也孕育了人类文明,创造了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丰富深厚的民族活态文化,造就了人类多姿多彩的生存方式和状态,构成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完整性。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迅速扩张、在全球化经济一体浪潮的冲击下,许多国家的民族与传统文化,包括物质消费方式、生存观念等,都面临强劲的挑战与深层的危机,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习俗、不同生存价值等民族文化被忽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民族文化的本土化问题,关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及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的社会文明建设道路都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这就给我们的现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艺术为媒介来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教育,它不仅是对文化有着选择、批判、传承、传播功能,而且还能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其功能一方面是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表现为文化传承与创造,以及培养艺术专门人才。面对全球一体化下的多元文化境遇,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将赋予了历史使命,体现了时代价值。大学作为多元文化集汇地,不同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传播与创造,高等艺术教育又担负着各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从目前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来看,存在两种类型的艺术教育。一种是为以专门培养艺术专业人才为目标的艺术教育,如各种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电影学院以及各所综合性大学里成立的艺术院系就是这类的情况;一种是作为教育的辅助手段的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艺术教育。尽管这两种类型艺术教育的人才目标不一致,实施教育手段的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其艺术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一致的,即“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教育,其功能表现为对个体素质的陶冶和塑造,促使其健康发展;同时表现为对群体素质的陶冶与塑造,促使社会文明的和谐与提高”[1]。

2. 高等艺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新的社会文化概念,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大背景中产生的。它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正如中央美术学院杨力先生在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上所说:“人类漫长的文明史在地球上留下了无数的记忆,今天,人类需要在文化遗产中去辨识、认同自己的身份,也需要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借鉴中去发展和创造自身。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正是在多元文化的发展中,在不同、不同文化积淀、不同经济模式、不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2]

作为以文化艺术为媒介手段的高等艺术教育理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有着其他地方文化单位和个人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是人才优势。高校拥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如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等各类专业人才,可以从各自的学术视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以研究。其次是学科优势。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学科越来越齐全,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几乎涵盖了各学科门类,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点不同层次的培养格局已经形成,形成了丰富的科学研究资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学术支撑。其三是资源优势。高校不仅是人才的聚集地,也是收集和保护研究资源的场所,如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等。其四是传承优势。高等艺术教育不仅要加强大学生的艺术素养,而且也要在传播与创造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它不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考察、记录与研究,而且也承担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功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高等艺术 教育中重要作用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近年来,高校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投入极大的热情,大大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不同学科的高校学者纷纷从各自的学术视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在依托相关学科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独立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样会以自己的实践性强的特色影响整个高校乃至相关学科的研究思路及方法。这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带来的学术范畴的理论延展和范式创新及其成果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各高校纷纷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大大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2002年5月,中央美术学院率先创建并完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为主旨的新科学,将民间美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正式系统列为大学艺术教育。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在社会大的转型变革时期,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随后,浙江省地区的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六个省级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先后于2007年底至2008年初期间相继挂牌成立,标志着浙江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推开。

可见,各高校之所以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不仅是高校艺术教育的历史使命及文化责任,而且推动着传统学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高校学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学术舞台。正如宋俊华先生所述:“无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政府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宗旨和目的来看,或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意义来说,还是从传统学科发展的需要而言,以及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学者安身立命的角角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都不仅仅是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之学,而且是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之学。”[3]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入到高等教育体系,成为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这不仅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高校,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还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过程。高校学生通过课程、艺术节、学术讲座、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等方式,在大学期间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主动融入民族文化的生存土壤,自发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教育,培养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相共处,各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4]。因此,高等艺术教育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物质及文化资源,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只有认识到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才能使青年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发生根本性改变,实现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觉”的转变,从而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增强。

三、发展高等艺术教育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路径

高等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共生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的。共生发展是高等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利益,一方面,高等艺术教育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载体,以素质教育及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文化传承为目的,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增强青年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充分发挥高等艺术教育的人才科研优势,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开展合理而科学的保护措施,更好地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在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1. 以多学科优势为平台,加快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步伐

首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建设。设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注入高校艺术教育教学内容之中,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教育机制,努力完善相关课程体系,是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推进,除了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外,高等艺术教育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迈出了积极步伐。它不管以何种方式存在,都相应以必修或选修的形式在全校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民间文化概论、文化人类学、文化产业概论等课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其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建设。专业的设置将有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发展。目前,有些高校已在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方向,而在本科专业开设亟待加强。高校可以在相关院系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凭借学科优势及人才优势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如在高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理论专业、美术学理论专业以及人文学院文化产业专业等基础上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努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建设。其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一方面要有组织、有计划安排一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培养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保护的专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聘请一批民间艺人来校担任客座教授,进行学术演讲或教学示范。如上海交通大学“裁云纸社”与卢湾区文化馆联手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守白在该校开设5堂课为一周期的海派剪纸艺术课。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家大师进校园的活动深受该校大学生欢迎。

2. 以高校文化资源库为依托,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种类极其繁多,不仅包括有形文化遗产,还包括无形文化遗产,无论是各种录音、录像、摄影、文字资料,还是工具、器具、手工艺品等实物资料都需要保护。为此,高等艺术教育应充分依托高校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资源库优势,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首先,博物馆作为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高校博物馆是“指各级各类综合性大学或专业院校所属博物馆、陈列馆、标本室,以及由高校管理的文物保护、自然保护单位等等”[5]。高校博物馆隶属于高校,这就决定了它既具备所有博物馆的共性,又不同于其他性质的博物馆。它不仅是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而且其馆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新建高校博物馆呈现出由单一学科的专业博物馆向综合化发展趋势,这也是与高校多学科均衡发展紧密相连的结果。同时,科学研究成为高校博物馆的优势和特色,这使高校博物馆不仅成为艺术教育中心,也成为了学术科研机构。正是高校博物馆丰富的藏品、强势的科研力量及大量的专业人才,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其次,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延续场所,也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不仅具有科学管理的运行机制,还具有信息技术设备、人才、科研及素质教育优势。因此,高等艺术教育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入到高校图书馆,不仅可以发挥图书馆收藏管理的经验和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让图书馆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而且还可以使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做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承,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然,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首先建立在拯救保护的基础上,给文化产业留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作用。高等艺术教育可以依托地区及高校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强与地方政府、文化企业合作,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努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文化产业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的模式,从而达到高等艺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区域经济文化三方共赢的效果。如上海戏剧学院与泉州木偶剧团合作联办的部级非遗保护项目“提线木偶表演”专业,于2011年1月面向福建省闽南地区及全国各地招收20名学员,合作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具有娴熟的木偶表演技巧、能把握木偶艺术的特点,能编、能导、能演等具有现代创作意识[6]。这为泉州木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人才保障,也为当地发展旅游经济起到推动作用。毫无疑问,当地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主体,扮演着保护实施者的角色,它在政策制订、资金扶持、资源协调等方面都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作为活态文化,在特定的时空和族群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内涵,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产业开发,必须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这两者都离不开它生存的土壤。因此,高校艺术教育就必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区域加强合作,建立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习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基地,加强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一方面,通过基地使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中,从中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促进民族文化自觉的形成;另一方面,通过高校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从而使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达到高度统一。正如陈孟昕、张昕在“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学研讨会综述”中倡导“全国所有高等院校积极地、紧迫地以民族文化整合心态来认知自己的文化资源。尤其是文化遗产丰富地区的高等院校,都应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及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积极的桥梁作用。我们不能把学术看成单一的文本化、学院化、单向化的封闭研究形式,也不能让学术脱离开活态文化的研究,我们应当使学术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作用,让保护成为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保持文化健康和有朝气地发展”[8]。

高等艺术教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入高等艺术教育体系,一方面丰富了高等艺术教育的文化资源、教学手段及方法,另一方面也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繁仁,等.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0.

[2] 乔晓光.交流与协作――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文集[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13-14.

[3] 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科化思考[A].苏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东吴文化遗产(第三辑)[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75-84.

[4]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A].费教通.文化与文化自觉[C].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83-196.

[5] 周晓陆,徐燕.试谈我国高校博物馆的特点[J].中国博物馆,1997(3):43-50.

[6] 王海冬.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弘扬――高校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1(8):55-59.

[7] 何隽.建筑形象创作中结构形态的表现模式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52.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趋势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影响力;网站;链接分析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9.018

〔中图分类号〕G25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9-0090-0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不可再生性文化资源。然而,在现代文化生态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处于濒临消失的严峻形势。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文,要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1]。在国务院和党中央的号召下,中央各部委及各地方政府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保护力度,包括科研机构、文化机构、公益组织、志愿团体、企业及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各方也积极投身其中,他们纷纷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站(简称非遗网站),利用网络普及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全体公众的共同参与,非遗网站作为重要的信息传递平台,其在互联网中的传播效果直接影响到公众的认知,能够改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看法甚至激发其相应的保护行动。因此,非遗网站的网络影响力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递效率、促进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链接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对非遗网站的网络影响力及内容建设进行分析,试图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为非遗网站的内容建设与信息传播提出建议。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站类型

网络具有信息传递快速、覆盖范围广泛的特点,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非遗网站的建立有利于增进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全民保护意识的提高。笔者网络调查发现,我国已经建立了众多的非遗网站,根据网站主办单位的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政府机构类网站,主要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市(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普及非遗知识、开展非遗申报工作而建立的宣传网站,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及省、市级非遗网站等。(2)科研机构类网站,主要是学校、科研单位开设的网站,如中国美术学院的皮影数字博物馆、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研究网等;(3)公益类网站,公益组织、志愿团体自发建立的宣传网站,如56非遗网、中国华夏文化遗产网、中国非遗薪传网等;(4)媒体类网站,新闻媒体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的专题宣传网站,如光明网非遗专题、中国网的中国非遗保护成果网上展厅等;(5)企业类网站,企业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性开发利用而建立的网站,如中国非遗传承网、非物质文化网等;(6)文化机构类网站,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所建立的网站,如成都非遗数字博物馆、嘉兴市非遗名录数据库等;(7)会展类网站,为了博览会、展览会等短期会展宣传而建立的网站,比如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网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网站等。

2.1研究指标的选取

链接分析法是基于网站间链接关系的定量评价方法,网站之间的相互链接关系能够揭示网站自身信息组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能够反映网站的网络影响力,一个网站被其他网站链接的次数越多,说明它在整个网络中的被认可度越高、影响力越大[2]。本文选取网站的网页数、总链接数、内部链接数、外部链接数、网络影响因子、内部网络影响因子、外部网络影响因子、PR值作为非遗网站影响力评价指标,以Google和“站长工具”网站(http:∥/)的PR查询功能作为数据获取工具,检索式如表1。

2.2研究样本选择

笔者在百度搜索引擎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检索,获得各种类型非遗网站72个,其中一半以上属于政府类网站,通过两次检索(2013年5月5日和2013年5月16)结果对比排除数据变化较大的网站,结合网站规模、建站时间、内容侧重等因素,最终保留网页数量达到1 000以上的网站作为分析样本,如表2,其中ZF、KY、GY、QY、HZ、WH分别代表政府类、科研类、公益类、企业类、会展类、文化类网站,媒体类网站一般是对非遗信息的专题报道,因网页数量较少没有进入研究样本。

3研究数据处理

上一篇:煤矿运输安全范文 下一篇:煤矿生产中的安全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