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0 04:15:50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第1篇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它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非物质性或无形性、活态性或动态性、传承性或延续性等特点,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二、档案馆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记录历史

一般来讲,地方档案馆保存着大量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记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档案资料,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尚保存着诸多完好的非物质文化信息。很多特殊载体的档案,如剪纸、刺绣、皮影、面塑、纸扎、布贴、香包、印染等等,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由此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档案馆的文化功能日益凸现。档案馆在保存历史史料的同时,辅之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的文化信息,不仅是对馆藏的丰富与发展,而且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进而实现对历史的全面记录。

三、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1、为申遗提供全面、完整的相关资料和鉴定凭证。第一,档案馆可利用馆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调出第一手材料,为项目的申报提供大量翔实有力的佐证。第二,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动态性、传承性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改变。在申遗中,就可能出现大量无考证的记录,档案馆馆藏档案的原始记录就可为申报材料提供真实性鉴定。

2、建立、保存申遗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过程中,从申报材料的填报、鉴定、审批到确定等一系列活动将产生大量的档案材料。对这些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便是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该类档案的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和申报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情况,如存在地域、历史、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现状、价值、濒危程度等方面以及申报过程的详细记录,使调阅者通过档案就能大概领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和申报的全过程。

3、对传承人进行立档保护。主要是对传承人的各项信息进行登记保护,比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作品以及与作品有关的人文知识、自然知识等背景资料。这些档案的建立和保存将为未来的研究和传承提供极大的方便和依据。

4、提供全新的利用模式。档案馆通过相关设备的支持,以观看、收听的方式,让利用者有机会直接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包含的信息;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做客档案馆,举办讲座、表演等活动;开发馆藏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物档案,丰富利用者的视野,使其全面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第2篇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它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非物质性或无形性、活态性或动态性、传承性或延续性等特点,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二、档案馆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记录历史

一般来讲,地方档案馆保存着大量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记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档案资料,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尚保存着诸多完好的非物质文化信息。

很多特殊载体的档案,如剪纸、刺绣、皮影、面塑、纸扎、布贴、香包、印染等等,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由此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档案馆的文化功能日益凸现。档案馆在保存历史史料的同时,辅之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的文化信息,不仅是对馆藏的丰富与发展,而且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进而实现对历史的全面记录。

三、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1、为申遗提供全面、完整的相关资料和鉴定凭证。第一,档案馆可利用馆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调出第一手材料,为项目的申报提供大量翔实有力的佐证。第二,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动态性、传承性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改变。在申遗中,就可能出现大量无考证的记录,档案馆馆藏档案的原始记录就可为申报材料提供真实性鉴定。

2、建立、保存申遗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过程中,从申报材料的填报、鉴定、审批到确定等一系列活动将产生大量的档案材料。对这些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便是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该类档案的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和申报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情况,如存在地域、历史、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现状、价值、濒危程度等方面以及申报过程的详细记录,使调阅者通过档案就能大概领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和申报的全过程。

3、对传承人进行立档保护。主要是对传承人的各项信息进行登记保护,比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作品以及与作品有关的人文知识、自然知识等背景资料。这些档案的建立和保存将为未来的研究和传承提供极大的方便和依据。

4、提供全新的利用模式。档案馆通过相关设备的支持,以观看、收听的方式,让利用者有机会直接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包含的信息;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做客档案馆,举办讲座、表演等活动;开发馆藏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物档案,丰富利用者的视野,使其全面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第3篇

第二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一)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

(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第三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表演艺术;

(三)传统手工艺技能;

(四)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五)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第四条建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是:

(一)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

(二)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高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

(三)尊重和彰显有关社区、群体及个人对我市文化的贡献,展示我市人文传统的丰富性;

(四)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五)增进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为发扬光大我市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评定工作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工作办公室)具体实施。

第六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项目,应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意义,或在历史、艺术、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等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具体评审标准如下:

(一)具有展现民族文化创造力的较高价值;

(二)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三)具有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四)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较高的水平;

(五)具有见证民族民间活的文化传统的价值;

(六)对维系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第七条申报项目须提出切实可行的五年保护计划,并承诺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进行切实保护。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一)建档: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的档案;

(二)保存: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

(三)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四)传播: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加深公众对该项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

(五)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保证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保护该项遗产的传承人(团体)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尤其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

第八条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向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申请,由受理的文化行政部门逐级上报。申报主体为非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应获得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授权。

第九条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项目进行汇总、筛选,经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后,向市工作办公室提出申报。市直属单位可直接向市工作办公室提出申报。县、区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应在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遴选产生。

第十条申报者须提交以下资料:

(一)申请报告:对申报项目名称、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

(二)项目申报书:主要内容包括申报项目简介、基本信息、项目说明、项目论证、项目管理、保护计划、重要申报辅助材料及县、区申报意见;

(三)申报录像片:对申报项目进行简明扼要的形象说明;

(四)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

第十一条传承于不同地区并为不同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同类项目,可联合申报;联合申报的各方须提交同意联合申报的协议书。

第十二条市工作办公室根据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召集有关专家对合格的申报材料予以评定。

第十三条评审工作应坚持科学、民主、公正的原则。

第十四条专家根据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进行评审,提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由市工作办公室将推荐项目提交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核。

第十五条市工作办公室通过媒体对已审核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期15天。

第十六条市工作办公室根据专家评定、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审核意见以及公示结果,拟订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上报市政府批准、公布,并报省文化厅备案。

第十七条市政府每两年批准并公布一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已进入省、部级名录的可直接转入市级名录,已进入市级名录的可直接转入县级名录。

第十八条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其保护经费按照分级负责、以县区为主的原则,由县区安排专项经费予以重点保护,市财政对市本级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予以经费补助。申报主体必须履行其保护计划中的各项承诺,按年度向市工作办公室提交实施情况报告。

第十九条市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进行保护指导、检查和监督,对未履行保护承诺、出现问题的,视不同程度给予指导改正并提出批评,直至除名的处理。

第二十条本暂行办法由市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第4篇

第二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两类:

(一)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口头文学);

(二)传统表演艺术,包括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杂技等;

(三)传统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四)有关自然界、宇宙和社会的民间传说知识和实践,包括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业、生态环境、养生医疗等;

(五)传统手工艺术和技能,包括制造、建筑、织染、印刷等;

(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第三条建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是:

(一)推动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利用;

(二)加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延续性的认同,提高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三)尊重和彰显各民族、群体或个体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贡献,展示中国人文传统的丰富、多样性;

(四)鼓励各族群众、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五)增进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价值的认识,促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评定工作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与各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组织相互配合、协调工作。

第五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项目,应是具有突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典型意义;或在历史、艺术、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具体评审标准如下:

(一)具有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创造力、文化传承性的突出价值;

(二)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三)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四)出色运用传统民间工艺技能和经验,体现高超的技艺水平;

(五)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六)对维系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第六条申报项目单位须提出切实可行的5-10年保护计划,并承诺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切实加以保护。

(一)建档: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档案;

(二)保存: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

(三)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有关乡村、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四)传播: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宣传,加深公众对该项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

(五)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保证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保护该项遗产的传承人(团体)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

第七条各区(县)文化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进行汇总、筛选,经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后,向**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市属单位可直接向**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

第八条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向所在区(县)文化管理部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申请,并由受理的区(县)文化管理部门逐级上报。申报主体为非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申报主体应获得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授权。

第九条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代表作需提交以下资料:

(一)申请报告:对申报项目名称、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说明;

(二)项目申报书:对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进行说明;

(三)保护计划:对未来十年的保护目标、措施、步骤和管理机制等进行说明;

(四)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

第十条传承于不同地区并为不同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同类项目,可联合申报;联合申报须提交相关各方同意联合申报的协议书。

第十一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合格的申报材料提交**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专家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根据本办法规定进行评审,并向**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推荐名单。

第十二条评审工作应坚持科学、民主、公正的原则。

第十三条**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媒体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期为15天。

第十四条**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评审意见和公示结果,研究确定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五条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申报主体必须履行其保护计划中的各项承诺,按年度向**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实施情况报告。

第十六条**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进行定期评估、检查和监督。对严格执行保护工作计划、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第5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

【作者简介】李 群(1960—),白族,云南大学毕业,研究馆员,大理学院图书馆馆长。主编参编图书10种,发表图书情报论文50多篇。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及非遗管理利用。

1.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简介

云南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大理州又是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州。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考古证明,远在4000多年前大理就有古人类活动,创造了璀璨的青铜文化和稻作文明,秦汉时期商道就通往内地和东南亚,成为祖国西南边疆开发和开放较早的地区之一。大理不仅是南方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南诏、大理国的故地。元、明、清时期生产生活水平与中原同步发展,各种文化与之交汇,被称之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是云南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白族、彝族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汉武帝时期,在大理设置了郡县,唐宋时期先后建立的“南诏国”、“大理国”地方政权延续数百年,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理不仅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全国历史文化特别丰富的地区之一。大理现有8个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有9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5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1年初,大理州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大理州积极组织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加强对农耕文化、白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搜集整理了一批民族民间文献资料,在大理州图书馆设立了“南诏大理国资料研究中心”,在大理州博物馆设立了民族服饰保护库,启动了大理白族百村百人影像工程。目前,大理州已经有白族绕三灵、白族扎染技艺、彝族打歌、彝族跳菜、白剧、白族民居彩绘、石宝山歌会、大理三月街、弥渡花灯等9个项目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张仕绅、赵丕鼎、李云义、茶春梅、鲁朝金等5位民族民间艺人被命名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存在的问题

对文化遗产传承重视不够。对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文化遗产科学利用水平不高。大理州的许多文化遗产极具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拥有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但目前还缺乏科学利用的机制,重申报、轻管理,重保护、轻利用,一大批文化遗产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大量的文化遗产没有转化为旅游资源、人文教育资源。

对文化遗产传承缺少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大理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数量众多,但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保护规划,仍处于被动保护、单一保护和静态保护的状态,一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仍处于原始自然保护的状态,甚至少数文化遗产在发展中遭到人为破坏。特别是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特色文化消失加快,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濒临灭绝。

对文化遗产传承方式落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经济价值的转换,不是自动的,必须有一定资金的投入,一部分文物基础设施简陋,保存条件差,自然损毁严重,安全技防设施落后,文物藏品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经费紧缺,投入不足,大量文物年久失修,面临毁损危险,维修任务还十分艰巨。

3.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要把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馆藏特色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图书馆发挥资源优势、建好特色馆藏对服务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大理学院图书馆要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作为图书馆馆藏特色加以建设。要在文献购置经费和采购人员上给以保证,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加以建设。

建立大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平台:大理学院图书馆要在“南诏大理专题数据库”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努力把大理学院图书馆打造成滇,西“南诏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信息中心。

积极争取在高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课程。国内各高校已经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但是这些关注的程度远不及人们所期望。大理学院是一所建在民族自治州的综合性高校,在学校通识教育、艺术相关专业、旅游管理、建筑专业及民族学相关专业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与研究的相关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在大理学院图书馆设立大理州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技艺馆。目前,大理州已经有白族绕三灵、白族扎染技艺、彝族打歌、彝族跳菜、白剧、白族民居彩绘、石宝山歌会、大理三月街、弥渡花灯等9个项目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张仕绅、赵丕鼎、李云义、茶春梅、鲁朝金等5位民族民间艺人被命名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理学院古城校区已被命名为“大理市十大旅游景区“之一。在大理学院图书馆设立大理州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技艺馆,无论是对非遗的传承,还是对教学实习、研究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的科研工作直接对申报起作用,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申报者必须提交:申请报告项目申报书保护计划以及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鉴于此,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图书馆的科研工作为申报提供了全面和完整的相关资料。利用大理学院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系统完整地查阅,调用大量第一手材料,以掌握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情况;通过对资料的研究,全面了解申报项目演变的全过程,为合理设计保护计划提供具有规律性的参考,突出对申报项目进行保护的意义和价值,丰富申报资料的内涵,以达到项目的成功申报目的,另一方面,大理学院的科研工作对申报材料进行鉴定和辨明真伪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性、动态性、传承性的特点,使得收集申报项目的相关资料有一定难度,加上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不可取代的核心地位,使得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不是非常具体和有针对性的为避免在申报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确保申报项目的价值和真实性,对申报材料进行真伪鉴定就显得尤为重要繁杂的申报材料收集和鉴定工作,由于高校的参与,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为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支持,也为进一步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奠定了基础高校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较先进的专业设备较充实的图书馆以及不断改进的课题研究计划,在科研方面,有着其他保护单位无法比拟的专业性优势。

[1]彭 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08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第6篇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承与独特民族艺术形式的中国京剧申报世界遗产,面临的困难着实不小。它需要跨越巨大的文化差异,要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简洁明了,使之可以感受、可以理解,更可以沉醉。从2009年8月起,北京市文化局就开始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讨论和认定。提交的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申报照片、申报视频、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及传承单位的事先知情和自愿认可确认书等。其中最难的就是申报书。先后请了十几位京剧和非遗方面的专家,修改了无数次,几乎是一字一句地斟酌。当“京剧”和“中医针灸”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消息传来,为申遗付出了长期艰辛努力的中国代表团个个激动万分。率团与会的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面对记者专访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大家都很高兴。”

这段关于京剧的介绍熔铸了无数人的心血:“京剧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艺术。19世纪中期,孕育于民间,融合了中国南北方戏剧元素的京剧,在北京发展成熟,广泛流布于全国。京剧的唱词和念白吸收了北京等地方言,遵循严谨的格律和字韵。京剧中讲述历史、政治、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寓教于乐。以西皮、二黄声腔为主的京剧音乐,在控制演出节奏、创造特定氛围、塑造人物形象和引导故事发展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京剧以程式化、象征性的虚拟表演为特色,注重手、眼、身、法、步的综合运用,表达了传统中国社会的戏剧美学理想,保留了被广泛认可的国家文化遗产要素。”

在京剧之前,昆曲是首批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与昆曲的恪守传统不同,比昆曲年轻得多的京剧在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一直博采众长,不断演变。它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及其它一些地方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形成各具风采的戏曲流派,积累了大量的传统剧目,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一致认可的国粹艺术。如果说,昆曲代表着经典化了的中国古典雅文化,以保护与传承为主,那么京剧则可以被认为是散布在全国各地360多种地方戏曲的代表和集大成者。

其实跟昆曲相比,京剧的生存状态要好得多。被誉为“百戏之祖”、“戏曲活化石”的昆曲在申遗之前已经到了存亡之秋,清末800出的昆曲折子戏,能唱者不过百出;创作者、演员存在严重的年龄断层,后继乏人。京剧却不然,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说,“京剧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艺术”,“但凡有中国人居住的地方,都会有京剧”。他把京剧视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经脉,只要二胡拉起,西皮唱响,这条艺术的经脉、文化的经脉,同样也是民族的经脉、血统的经脉。即使是传统戏曲面临危机的今天,京剧的文化市场指数也绝不低迷。

有人对中国京剧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感到困惑:这是否意味着京剧也成了昆曲那样的博物馆艺术?成了亟需保护的遗产?其实,中国京剧,遗产不遗。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京剧,和其他许多地方戏曲一样,是不断生长的艺术。它采用中国传统叙事结构,记录日常人生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传达仁义、理智、信仰等中国传统人伦教化与文化价值理念,成为中国戏曲美学理想的最高代表。京剧曾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同步。近代中国备受屈辱,便有了汪笑侬的《哭祖庙》,也有陈独秀的“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戏子是众人大教师”的戏剧改良运动;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戏改”对大批传统剧目去芜存菁,整理定本,还推陈出新,创作了一批京剧现代戏;“”则进一步出现了京剧样板戏,使京剧的现代化与革命化交织在一起,喜忧参半;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今天,它也同样面临严峻的考验。于是,国家京剧院的新编历史剧《曙色紫禁城》用上了管弦乐队,浙江京剧团将古希腊悲剧《俄狄普斯王》改编成了京剧《王者俄狄》,创新实验之举,不一而足。京剧的申遗,并不意味着它是日渐衰微亟需保护的遗产,而希望通过申遗可以获得更广泛的传承。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京剧,是充满生命力的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第7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开放性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又被译为“无形文化遗产”,就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它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集体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包括所有形式的传统、大众或民间文化。它们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它方式口头相传。其形式有:口头作品、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传统医术和药典、饮食文化及所有与物质文化(比如工具和聚居地)相关的特殊技艺。

1972年l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第l7届会议,会议通过了世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公约把对人类有整体特殊意义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自然风光和文化及自然景观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尽管在对文化遗产进行遴选的标准条款中,有几条完全能够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如“为一种文化传统或一种目前尚存活或业已消失的文明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或至少是非凡的证明”、“与事件或现有传统,与思想或信仰,或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有直接或有形的联系”等,但该公约对“文化遗产”的内容阐释显然却只针对有形文化遗产,并主要集中于建筑、古迹和遗址。同样,世界遗产委员会此后几十年间的活动范畴也都始终未将无形文化遗产纳入。可见,虽然隐约涉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该公约的制定与执行却都严格限定在有形文化遗产的范畴内。因此在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获得通过之后,一部分会员国便立即发出了制订关于民间传统文化及非物质遗产诸多方面国际标准文件的倡议。在此前后,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倡议和举措已在一些国家提出并开展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在《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杰作》的评定中提出了两个概念范畴:文化空间(cultural space)和文化表达形(forms of popular and traditional expression)。前者指大众和传统文化集中出现或在某段特定时期内频繁发生的的场所,后者则指音乐、舞蹈、仪式、习俗、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传统、大众文化的具体形态。进一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列为以下五个领域:(1)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同时《公约》还对“保护”及其工程流程作出了以下说明:“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由此可以看出,在可操作性的层面上对定义进行了更为抽象的概括,同时在概念框架上作出了具体的逐项分解,其涵盖范畴通过“代表作”的具体案例则更易于把握。

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浪潮的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1989年l1月通过了“关于对传统文化和民间传说保护的倡议”,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迈出了第一步。虽然它针对范围有限,但却是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第一份正式官方文件,其中对相关概念的定义及其保护举措的诸种建议为日后一系列的保护行动定下了主基调,并直接影响了我们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与分类。在1989年这份倡议提出后,从1995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正式以它为标准,分地区、分阶段地进行无形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并最终于1999年将各地区的普查结果汇总,制成了全球范围的调查报告。基于同样思想,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l1月召开的第29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关于建立一个国际鉴别的决议。与此相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委会于第154次会议指出,由于“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是不可分的,因此在以后的鉴别中,在“口头遗产”的后面将加上“非物质”的限定。接着,执委会在155次会议上制定了关于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的评审规则。其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0年6月正式设立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杰作名录》项目,于2001年5月公布了首批入选名单。

“中国之最”背后的坦荡申报路途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166项入选该名录,中国以总数26项名列第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日前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端午节等22个项目,加上此前入选的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现已拥有26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此外,阿根廷和乌拉圭联合申报的“探戈”、日本的阿伊努族舞蹈、韩国的“羌羌水月来舞”等也入选新一批世界非遗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开幕,据悉,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改变“非遗”申报规则后的第一年。此前“申遗”每两年举行一次,每个国家只能申报一项。根据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个名录,从今年开始申报每年举行一次,数量也不再受限制。中国为世界创造了丰富多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世界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最新列入名录的22个中国项目: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其中,“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最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每个国家每次只能申报1项,根据各国的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过讨论,修改为多项申报。对于中国这样的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和多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国来说,无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要把握这样的机会,需要申报工作的严谨和有序。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在正式申报后未被通过,此后4年就不能申报,这就要求所有申报项目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说服评委。22个项目能够一举通过并非偶然,其背后凝聚了文化部门的领导、专家和各级保护工作者大量的心血。

这次评审报批工作除了严格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要求的,项目必须具有杰出性、代表性和有重大影响之外,还充分考虑到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特点,对少数民族的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积极动员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全力以赴,大力配合;其次,对于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的项目有所倾斜,妈祖信俗、广东粤剧等既出于此考虑;最后是,对于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与周边国家共同享有的项目予以重点考虑,例如中国书法、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等,秉着肃清“源”与“流”的关系,进行申报。

申报工作是枯燥的材料准备工作,既要求申报工作人员与“非遗”项目持有人进行沟通,充分尊重申报主体;又要在材料上严格把关。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理论研究室主任罗微博士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报程序首先是“预审”,在这一过程之前,要先经过全国专家委员的4至5轮讨论决定,之后是资料准备和提交。材料必须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准备,例如项目简介文字要严格控制在200字以内。“紧张的时候,常常是白天黑夜连着干。”“预审”之后,还会需要提交补充材料,这就要协调各地,及时提供资料,请各省区专家审议、撰写、翻译, “时间短,有时需要连看五六个片子,一连讨论五六场。”

此次入选的一些项目并非都是独立的申报保护主体。据湖北省“非遗”中心主任江清和介绍,这次申报 的“端午节”,由湖北秭归县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4个社区构成保护主体,申报材料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调指导湖北省完成了三省四地的联合“打包”工作后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的努力和期待有了可喜的结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进程和地方性法规的建设的同时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早日出台,并鼓励各省市出台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或专项保护法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特征各异,目前部级名录项目共分十个大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因此,应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项目类别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第8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有关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精神,履行我国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义务,经国务院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针工作目标: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工作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三、建立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部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要予以保护,对已被确定为文物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行政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将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其总体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循序渐进,逐步实施,为创建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积累经验。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附件1: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和评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第三条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二)传统表演艺术;(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技能;(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第四条建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是:(一)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二)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高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三)尊重和彰显有关社区、群体及个人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展示中国人文传统的丰富性;(四)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五)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发展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第五条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评定工作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具体实施。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要与各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组织相互配合、协调工作。第六条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项目,应是具有杰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典型意义;或在历史、艺术、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具体评审标准如下:(一)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二)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三)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四)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五)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六)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第七条申报项目须提出切实可行的十年保护计划,并承诺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进行切实保护。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一)建档: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的档案;(二)保存: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三)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相关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四)传播: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加深公众对该项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五)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保证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保护该项遗产的传承人(团体)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尤其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第八条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向所在行政区域文化行政部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申请,由受理的文化行政部门逐级上报。申报主体为非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申报主体应获得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授权。第九条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项目进行汇总、筛选,经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后,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报。中央直属单位可直接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报。第十条申报者须提交以下资料:(一)申请报告:对申报项目名称、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二)项目申报书:对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进行说明;(三)保护计划:对未来十年的保护目标、措施、步骤和管理机制等进行说明;(四)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第十一条传承于不同地区并为不同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同类项目,可联合申报;联合申报的各方须提交同意联合申报的协议书。第十二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合格的申报材料提交评审委员会。第十三条评审委员会由国家文化行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承担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审和专业咨询。评审委员会每届任期四年。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主任由国家文化行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担任。第十四条评审工作应坚持科学、民主、公正的原则。第十五条评审委员会根据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进行评审,提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提交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第十六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通过媒体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期30天。第十七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和公示结果,拟订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经部际联席会议审核同意后,上报国务院批准、公布。第十八条国务院每两年批准并公布一次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十九条对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各级政府要给予相应支持。同时,申报主体必须履行其保护计划中的各项承诺,按年度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交实施情况报告。第二十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进行评估、检查和监督,对未履行保护承诺、出现问题的,视不同程度给予警告、严重警告直至除名处理。第二十一条本《暂行办法》由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本《暂行办法》自之日起施行。附件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文化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民委、财政部、建设部、旅游局、宗教局、文物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精神,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一、部际联席会议的职能(一)拟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审定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二)协调处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涉及的重大事项;(三)审核“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名录”名单,上报国务院批准公布;(四)承办国务院交办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其他工作,重大问题向国务院请示、报告。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部际联席会议由文化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民委、财政部、建设部、旅游局、宗教局、文物局组成。文化部为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文化部部长任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文化部副部长任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兼秘书长。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任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各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赋予的职能开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文化部,负责日常工作。三、部际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和要求(一)部际联席会议定期召开例会。根据需要或按照领导同志指示,可临时召开会议。会议的议题主要包括: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示精神;研究、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政策措施和建议;审议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交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上报国务院。(二)部标联席会议议讨达成的意见要形成会议纪要,印发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会议所决定的事项,按照各成员单位职能,分工负责,具体落实。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第9篇

川剧史必将铭记,在300年后的2011年,川剧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特而古老的剧种,即将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川剧人必将铭记,从1999年到2011年,十二载坎坷申遗路,作为申遗主体单位的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感受最深。本次四川、重庆共同发力,终见云开,或得明月。

世纪之末首申遗

成都,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1999年,对于现任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的郭勇记忆尤其深刻。当年,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接到四川省文化厅转文化部的通知,准备川剧申遗资料。当时作为文案的他,经历和见证了12年申遗的坎坷历程。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我们一头雾水。不像现在,非遗热遍及全球,普通老百姓都可能有这个概念,可当时大家都不清楚这是什么,我的理解是为川剧申报一个认证,虽然我们不明白,但我们还是临阵磨枪开始了申遗工作。”

据郭勇介绍,当时,中国戏曲包括川剧正是生存发展最为严酷的时期,戏曲界人士情绪普遍很低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影响下,大家看不到希望和未来。

郭勇的话道出了当时川剧生存的艰难和迷惘,尽管这是一个有着较长历史、多元文化融合下的特色剧种。

与四川地名的由来一样,川剧一样汇聚了各方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华戏曲界的一朵奇葩。在宋代,即有“川杂剧”的记载,明代“川戏”的靳广儿班曾远赴江苏,轰动南京,形成与南戏争胜的局面,虽然那时的蜀调川音有别于今日的川剧,但它们却为以后川剧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

明末清初,各省移民大批入川,诸多声腔相继来蜀,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四川剧坛呈现出“诸腔杂呈”的繁荣景象,川剧由此诞生,时称川戏、川调、川杂剧。当时,西北的陕西、甘肃和南方的湖广等省大量移民流入四川,随之带来了具有各地乡土气息的戏曲艺术。乾隆、嘉庆年间,外来声腔逐步完成四川化的演变过程,及至道光、咸丰,以“大名班”的崛起为标志,高腔、昆曲、胡琴、弹戏及本土的灯戏由过去的“二下锅”“三下锅”进而融为一体,形成延续至今的“五腔共和”的声腔体制。与此同时,川剧的传播领域也在不断扩展,贵州、云南及湖北的部分地区皆成为川剧的流行区域。

外来的各声腔戏班原本各自演出,后来,由于陕西、山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在四川各地的会馆每年要演出本省的戏曲,为了同时看到别的好戏,因此也请其他声腔的戏班同台演出。这种同台演出,不但满足了观众的要求,并促使了几种声腔戏班的艺人有了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再加上清朝末年,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新建起一批较为正规的茶园、戏园之后,高、昆、胡、弹、灯等剧种的班社,纷纷进行联合经营与同台演出,各剧种班社间的艺术得以交流,大胆吸收不同剧种的剧目和演唱方法、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有戏班在声腔、语言、表演、音乐及舞台美术等方面,逐渐融会在一个统一的艺术范畴里,形成了共同的艺术风格。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川剧的发展。为了区别于在四川流行的京剧、汉剧等其他外来的剧种,这种统一演出的戏曲形式便称为“川戏”,后改称“川剧”。

川剧包括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和灯戏等五大声腔,其中高腔源于明代流行于江西等地的“弋阳腔”,结合四川民间秧歌演变而来;胡琴戏由徽剧和汉剧演变而来;弹戏的源流是陕西的秦腔,清朝道光年间传人四川;灯戏由四川民间小曲演变而成;昆曲则源自苏州的昆山腔,相传是清朝康熙年间传人四川的。从传人地域看,川剧的昆、高、胡、弹是分别由川西岷江、川南沦江、川北嘉陵江等四条河道输入的,故有“四大流派”之说。

“高腔婉转”三次冲锋不言败

2004年6月中旬,四川方面将两万字的申遗文本文件、长10分钟和2小时的两部川剧申遗宣传片正式提交文化部,9月,文化部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

据了解,此次申遗是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川剧发起的第三次冲锋,前两次败给昆曲和古琴后,川剧又进行了精心准备。此前,中国艺术研究院都将川剧列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仅有的4个备选项目,但与其他备选项目相比,因历史不够悠久、覆盖面不够辽阔、申报工作不够完善等败给了昆曲和古琴。

当时,若想战胜众多符合条件的其他艺术门类,川剧面临巨大挑战。据时任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川剧申遗工作申请文本的负责人杜建华介绍,当时两部宣传片已经基本拍完,10分钟的宣传片精炼、集中,两个小时的宣传片则全面展示,从川剧的高腔、表演绝技、表演程式、地域文化对川剧形成的影响、川剧传人、现状等方面进行介绍。早期川剧艺术家阳友鹤、贾培芝、张德成等人的照片,现代梅花奖获得者的表演都收录在宣传片中。杜建华说,鉴于川剧的高腔在全国首屈一指,所以宣传片进行了重点介绍。

面对强劲的对手,川剧申遗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杜建华研究员表示,5种主要声腔发展相当完善,表演形式丰富,有变脸、吐火等绝活享誉世界,3000多个优秀传统剧目保存完好。“就算申遗不成功,整个申报过程本身对川剧就是一种保护。”

杜建华介绍,川剧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特而古老的剧种,吸收融会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兼具昆腔、胡琴、弹戏、高腔、灯戏五种声腔,在我国戏曲剧种中十分罕见。川剧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尤以清新优美的文学性见长。它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

川剧表演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独特而完美的一整套表演程式,唱腔优美,表演真实细腻、诙谐风趣,舞台形象典雅,生活气息浓郁。从生活和人物出发,不拘一格,富于变幻,特别善于采用托举、开慧眼和传奇绝妙的变脸、钻火圈、藏刀等绝技来塑造人物,使其舞台呈现多彩而神秘的艺术特色。川剧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为群众所喜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巴蜀文化的典型代表。

同中国其他剧种相比,川剧的最大特色是它的高腔。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独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高腔自明末清初从外地传人四川以后,结合了四川方言、民间歌谣、劳动号子、 坊间说唱等形式,几经加工和提炼,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声腔音乐。

川剧高腔保留了南曲和北曲的优秀传统,它兼有高亢激越和婉转抒情的唱腔曲调。高腔在四川的流传范围最广,扎根最深,在川剧五腔合流的发展过程中,高腔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新中国建立以前,大量民间流动的江湖戏班,主要依靠高腔剧目来维持日常演出。旧时民间有许多以“跑滩”为生的川剧艺人,他们不能加入类似三庆会这样拥有固定演出场所的大戏班,只能不停地穿梭于各地搭班演出谋生,如果不会唱高腔戏,演出路子不能“通江”,则难以在戏班立足,就会面临生存危机。川剧所谓昆、高、胡、弹、灯“五腔共和”,看似并列关系,实际上是以高腔为主导,其他多种声腔逐渐向高腔合流。入川的昆曲在清代后期,大批剧目改用高腔演唱,一些曲调演化为高腔中的昆头子,寄生于高腔而存在。胡琴、弹戏无论从剧目数量、艺术表现力还是流行范围、在民间的影响力都远不及高腔。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弹戏《欲海狂潮》,到2006年再度上演时,为增强其表现力、感染力,又改用高腔演唱。

高腔锣鼓是川剧音乐的灵魂,是统一五种声腔的基础。川剧的五种声腔各有不同的主奏乐器,构成了各自的音乐特色。高腔以锣鼓为伴奏乐器,配以唢呐,没有丝弦器乐,形成了丰富的锣鼓曲牌,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可以驾驭不同风格、内容的剧目。胡琴腔顾名思义是以胡琴为主奏乐器。弹戏又叫盖板子,以盖板胡琴为主奏乐器;灯戏则以音质特殊的胖简胡琴为主奏乐器;昆曲以笛子为主奏乐器。这五种声腔音乐之形成统一的剧种风格是以高腔锣鼓为基础的,也可以说,高腔锣鼓是川剧音乐的灵魂,川剧鼓师如果不能演奏高腔剧目,则不能称之为川剧鼓师。

入选“国遗”冲刺“世遗”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剧位列其中。而申请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川剧人来说,是一件引以为豪的事情。然而,川剧人在新的起点上,有了更高的追求。

按照郭勇的理解,截至目前,川剧申遗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申遗之初的1999年;二是2006年的人选首批部级非遗;三是2011年的被列入申报世遗的推荐项目。而2011年所做的工作,正是行百里路在八九十。

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1年2月17日通知,四川省申报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川剧,已作为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2012年“代表作名录”的推荐项目。按照通知的要求,申报材料需于3月15日前报送文化部,经评审合格后,于3月31日前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到此通知后,四川省文化厅成立了以副厅长泽波为组长的川剧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由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承担“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具体事宜,由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协调配合,全力以赴,完成申报材料的准备和制作。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有关规定,川剧项目需由四川省和重庆市共同申报。今年2月19日,重庆市相关单位负责人等专程来蓉,就川、渝联合申报事宜进行讨论,决定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申报材料的制作。2月25日,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邀请四川省川剧院、成都市川剧院和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领导共同研究,对申报文本、图像及音像制作所涉及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分工落实,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承担音像材料制作工作。

而在民问,川剧票友也自发举行了“支持参与川剧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签名活动”。在戏曲文化氛围浓厚的绵阳市,群众和川剧爱好者争相签名。家住绵阳城区富乐路的市民刘守荣说,川剧是巴蜀文化的瑰宝,绵阳是戏剧之乡,作为绵阳市民理应支持川剧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全世界都认识到川剧艺术的魅力。

“申遗的12年,是川剧发展史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三个阶段,我和杜建华院长都是参与者和见证者,相当不容易。”郭勇满怀感慨。

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负责人杜建华告诉笔者,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从1999年就开始着手向文化部推荐川剧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事宜,并在当年成为中国首次入围的4个备选项目之一。多年来,川剧曾两次入围中国申遗备选非遗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第10篇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建立

作为一种“活态档案”,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它是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社会活动中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无形的历史记录,是非物质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有普通档案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还具有保存和再现文化原貌的功能。人的记忆会对历史事件、社会活动等进行不自觉的改造、修改,会加入很多的个人情绪和感性因素,会心理上或物理性遗忘一些因素,所以人的记忆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刻画所经历的事情,所看到的景象并不能忠实反映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为了减少因个人的因素所造成的记忆消退或损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具体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资料进行归档,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很有必要。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通过借鉴、学习我们所建构的社会记忆,消化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发扬,同时刺激优秀新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传承文明需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对人类文明活动的历史原貌、历史沿革的直接反映,也间接见证了人类的文化传承、发展渊源和发展趋势,是一种珍稀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不仅是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补充,而且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档案特藏。我们可以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了解到最接近历史真相的史实,亦可以从中吸取几千年来被人们不断传承和保存的优秀文化,只有尊重历史,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把握未来的发展与进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的兴起,全国各地各级档案机构也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真实客观性原则

真实性、客观性既是档案的根本,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在保护利用过程中,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面貌是非遗档案保护利用首先应做到的,决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道听途说。在进行保护利用时也应该留住最原始的基本特征,不能任意添改。在利用档案时也要注意分辨资料的真伪,坚持去伪存真,维护遗产原貌。

完整安全性原则

维护档案的完整安全,是档案利用的前提,人为因素使大量档案流失损毁是造成档案损失的最大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和利用工作目前处于起步期,偏重简单介绍、概念界定、必要性分析,对基本原理、体制机制、法规制度和技术方法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许多问题还没有出现、解决,所以在档案的保护利用上就应谨慎,尽量完整地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也是一种不可再生档案资源,其十分珍贵,在开发利用档案服务于保护工作时应高度重视保护档案的完整。总之,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实体的安全,维护历史档案体系的完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历史档案利用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资源效益化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承载原生历史文化信息,决定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保护与传承、发展诸多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资源优势和利用前景。坚持资源效益化原则即尽可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正面效益最大化并减小负面效应,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充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防止因不善保护和过度开发而造成的损毁。

以人为本原则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社会、群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而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核心的载体,一切活动都围绕着人展开,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和利用也应以人为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最富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进生活才能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完成利用历史档案的重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广泛收集,摸清底细,形成名录

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性环节,更是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来说,最直接、有效的收集方式无疑就是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通过参与普查,广泛收集具有档案价值的实物、文献、音像资料等,从而摸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底细,帮助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能发现民间一些天才的讲述者、传承人、表演者的下落,记录或录制流传了千百年并深刻影响着民众生活和群体社会的民俗事项,同时也为档案的持续收集提供线索和途径。

大普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由之路。档案部门具有高度的档案收集意识与丰富的建档经验等优势,可以积极参与到普查队伍中去,对散存民间的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起源、地域分布、表现形式、文化特征、传承状况等各个方面的珍贵档案资源等进行广泛的收集和登记,以备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编目、保存和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普查、收集工作是一项复杂、长期和系统的工作,不能漫无目的地开展,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和进行。在该项工作的初期阶段,有必要制定、撰写普查提纲,制定收集计划或是针对某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全面、综合性的调查收集或是对某类文化事项或艺术形式如口头文学等档案资源展开专门性调查征集,又或是针对某一个案如某种习俗、某类传人的档案资源进行调查征集等,以提高工作成效。一般来说,档案的收集工作还应当制定一项长远的计划,采用定期征集、定期回访等形式保证档案内容的完善和丰富。

全面记录,留住影像,建立多媒体档案库和数据库

“记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真实准确地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研究的基本前提。在普查过程中,不仅要搜寻、征集已有的反映遗产面貌的档案材料、相关文献典籍、道具实物等,还要对非物质遗产项目做好抢救性记录、登记以及描述等工作。当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不可避免的消亡命运的时候,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手段将其生动的影像记录下来,留住它们的身影,单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这项工作己经完全能够实现。

文字记录,这是最早、最便捷、最广泛使用的记录手段。即使在当今所谓的读图时代,现代声像技术手段普遍运用之时,文字记录依然有其不可替代性。文字记录可以抵达哲学的高度,可以深入到背景、因果,成为一种解释,可以表达记录对象的欲望、愿望、感情,可以跨越时空等等,这些都是图像不能取代的。

电子技术发展以后,录音、录像、摄影、电影、数码拍摄等声像记录成为日益普遍的文化记录手段。与文字记录不同,这些科技性摄录是直接记录、直观记录、原样记录、形象记录,这些手段将历史、文化、生活的场景、图像和表达方式原汁原味、栩栩如生地记录和保存了下来,给人以真实、客观的呈现,因而其科学性、重要性和必须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实际的文化记录工作中,应做到多种手段相结合,并辅以相关的文字调查、描写、说明、解释等,以达到让人“如临其境”的效果。

深入编研,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文献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同时也是整个世界的文化资源和财富,档案部门对它们的保护决不能止步于仅保存一些相关的影相记录,还要在大量搜集档案资源的基础上,下大力气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档案的编研工作,争取多出编研成果,抓住无形文化遗产的特质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其独特的文化根源和魅力。要在对档案资源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形成系统文献资料,为“申遗”工作提供全面、系统、详实的材料储备,同时也为相关文化研究活动提供丰富可靠的文化资源库。

立足档案资源,支持“申遗”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证明某一文化活动项目的文化地位与价值的重要依据,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申报材料的重要来源。档案部门应当充分利用馆藏优势,为“申遗”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档案支持。

文化部的《文化部关于申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社图发[2007]4号)中对申报材料提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其中最直接用到档案的部分是辅助资料部分,其中包括录音资料、录像资料、代表性图片、证明材料、授权书,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等内容。对于档案工作来说,这是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大显身手、实现价值的大好时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整合利用的有利平台,也为档案部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理由和见证。

加强宣传,弘扬民族多元文化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传播。传播的内容,一方面是文化的形式和作品,例如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民间艺术博览会等展示民间文艺;另一方面是广泛传播民族文化的研究成果,普及民族文化知识,深入探究民间文化的奥妙与奥秘,解读民族文化密码。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发达、资讯泛滥的时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也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全方位、多渠道的展示与传播,否则那些闪烁着民族智慧之光的文化瑰宝将会被人遗忘,尤其是对于某些濒危文化遗产来说,更将是雪上加霜。因此,必须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关注程度和保护意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使之更好地造福子孙后代。

上一篇:个人申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培训先进个人申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