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书范文

时间:2024-01-12 17:24:15

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书篇1

关键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机制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紧密相连的,正因为如此,目前我国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的地方,多为农村或是偏远地区,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断创作、积累与延伸发展,是人类社会极为珍贵的资产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形态。它以传承人为核心和载体,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与时俱进的传承变异,实现延续民族文化基因,丰富民族文化内容的功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进城务工引发的人口大流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缺失、承载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字和掌握民间艺术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乃至死亡,使民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使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面积地面临着被遗忘、遭损坏以及消失的严重威胁,特别是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口头传说故事、典故等,如果不加一挖掘保护,将会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消失。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

(一)提高村民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虽然农村是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源和来源地,可我国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宣传力度不够大,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高。当地村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相当薄弱,很多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正逐渐被遗忘。因此,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让广大民众和村民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将民众与当地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因为广大农民是农村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者。新农村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大的和最终的力量来自广大的农民,只有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只有农民的觉醒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最有力保障。因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更要提高村民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村民真正成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力量。在政府方面,要明确地方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并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

(二)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氛围

当前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让广大民众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民众与当地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政府要明确地方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各级政府可以利用举办各类民俗、民族节日庆典及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活动带动宣传。依托节日活动,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性的开展活动,来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进行舞龙舞狮比赛、元宵节会展、书法比赛、歌唱比赛、民间舞蹈比赛等;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研讨会、推广会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展示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展演活动,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鼓励民间艺术家的创作热情。此外,为了普及民间艺术,我们可以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平台传播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发掘、收集、整理、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推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专题节目、音像资料带、音乐、广播戏、电视文艺晚会以及电影故事片、传说故事汇编书籍、音像文艺带等。做到关注大文化热点的同时,兼顾社会大事,把传统文化不断地弘扬。

(三)加强机制建设,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建立前,要首先建立经费管理机制及相关的激励机制。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经费有限,应根据历史、文化价值,认定其中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或濒临消亡的“非遗”作为重点传承对象,根据具体开发项目进行投资。通过财政拨款、海外华侨及个人多方筹款、鼓励社会捐赠等形式,扶持以“非遗”为创作对象的艺术团体,鼓励它们进行以本地区民俗特色、地方历史故事等为内容的创作、演出;给予民间艺人以适当的资助,鼓励其带徒弟传承技艺;鼓励民间艺术爱好者们成立自己的协会、研究机构、网络等;鼓励对“非遗”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对于国家认为需要保密的民间绝技的传承方式、范围均予以限制。

在保护工作中,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生态保护较完整的区域,除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外,对确属濒危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生态区,应尽快建立保护名录,出台保护政策,落实保护措施,抓紧进行抢救。要进一步完善名录体系评审标准,严格评审工作,逐步建立各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在制定科学保护计划的同时,要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任主体;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助,鼓励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在认真摸清家底和分类制定保护规划的基础上,不断健全保护管理制度。凡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前报文化行政部门审批,依法保护后再行实施。在保护工作中,切实做好调查研究,改进完善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大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努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同时,新农村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不断开拓新的思路与方法,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其精华,传承其有价值的文化因子,使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开拓市场,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加快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活的资源,我们应充分地继承和发展并加以有效利用。为使文化与经济能相互带动发展,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组织民俗及民间艺术表演队到国内外演出及大型民间工艺及民俗展览;制作出版民俗光碟片在海内外发行;建立各种层次的民俗博物馆和以村寨为单位的民俗及民间工艺传习点;出版推出有关“非遗”保护和利用等丛书,作为“非遗”研究的成果积累。在与经济的共同发展中,要注意以追求精神文化的内涵为主,让民俗专家参与策划指导,提高文化品位,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三、结语

在农村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和自豪感;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通过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加强经费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健全保护管理制度。开拓市场,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加快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参考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书篇2

西部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分散保存因素分析

1.历史遗存因素。在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掌握民族文化的大多是民族土司、土官、头人、喇嘛、毕摩、和尚、巫师、寨老、民间歌手等,建国后,这些民族知识分子所保存的民族文献一般都传给子女或徒弟。以彝族毕摩为例,云南楚雄州禄劝县著名的彝族毕摩张兴生于1930年,为毕摩世家,6岁开始从父学习毕摩知识。张兴毕摩家传彝文古籍众多,曾将上百部捐献给国家。该县另一彝族毕摩李天贵生于1915年,为六代祖传巫师,6岁开始从父学习彝文。他原有祖传、师传彝文古籍120余部,中有近百部被抄掠损毁,其后将18部捐献给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再以云南省勐海县佛寺傣文经书的遗存情况为例,勐遮乡的曼垒寺遗存有傣文经书76种451册,曼刚寺有44种172册,曼短寺有31种201册,曼纳麻寺有27种101册,曼柔寺有19种125册;打洛镇的曼厂寺遗存有56种248册,曼掌寺有34种201册,曼蚌寺有82种554册,曼景寺有27种64册;勐混乡的曼蚌寺遗存有49种422册,曼养寺有46种315册,城子寺有35种213册。[2]历史遗存因素是西部民间散存有大量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重要原因。2.文化传承因素。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承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其传承尤其是非物质档案文献遗产的传承,除文字记录传承外,大多是以民族性的集体传承为主。如盘王节是瑶族祭祀始祖的重大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十六举行。节日短则三天两夜,长达七天七夜,除举行大型的祭祖仪式外,更以跳鼓舞和唱盘王歌以及反映历史、生产、爱情的民歌为主要内容。《盘王歌》又称《盘王大歌》、《书》、《大路歌》等,主要叙述人类、民族、天地万物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瑶族祖先迁徙发展和生产生活情况,是研究古代瑶族社会历史、文化科技、宗教祭祀、经济生活等状况的重要口述档案遗产。盘王节不仅保留了瑶族口述档案遗产,对传承瑶族宗教文化、舞蹈文化、音乐文化等其他非物质档案文献遗产亦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3]此外,许多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则通过父子、师徒等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如贵州毕节著名彝族毕摩陈作真1895年生于世传巫师家庭,七岁跟父亲学习彝文,14岁学习彝文经书和宗教礼仪,19岁开始作法师,29岁承袭父职,任当地土司家族专职巫师。陈作真精通彝族宗教礼仪、彝文经书以及本民族历史,在传承民族历史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西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还有火塘传承、学校传承、寺院传承等方式。3.体制设置因素。为保护与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国分别设置了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等系统,负责历史文化及其载体文献的征集与保护工作。1984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民委关于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请示的通知》,各民族地区民委都设立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负责民族古籍的整理工作。由于学科视角不同,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多具有古籍、文物等多重属性。一般而言,“民族古籍是指曾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范围内生活过的各少数民族和正在生活着的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切用文字,具有某种文化涵义的符号即口头语言记录下来的文化载体。这种文化载体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原生载体古籍、金石载体古籍、口碑载体古籍和书面载体古籍。”文物则是有文化价值的历史遗留物,其形态主要是过去人们直接使用形成的实用性物品,如器具、工艺制品、建筑物和墓葬、遗址等,也包括金文、古籍、文档、印章、贝叶和石刻等文献。从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内涵来看,其本质特征是具有原始性,而许多民族古籍、文物都具有这一本质特征。就外延而言,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中金石档案、口述档案和纸质档案等都与民族古籍和文物有较大的交叉性。基于此,图书馆、博物馆、民族古籍办等都把许多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纳入征集范围,这就导致了诸多文化机构和政府部门参与其保护工作,形成大量档案文献遗产为众多收藏单位分散保存的现实状况。

文化遗产框架下西部散存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问题

1.将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纳入文化遗产保护框架。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第5条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文化遗产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规划。要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文化遗产保护协调机构。”文化遗产保护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文化保护工程,将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明确纳入文化遗产保护框架进行管理对构建其长效保护机制有重要意义:一是可将其纳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之内,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相关保护法规体系之下,对西部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进行资源建设与综合保护。二是将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列入政府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议事日程与长期规划之中,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得以长期开展。三是在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下可以得到国家在资金投入、人员培训与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四是可以整合资源,动员相关政府机构与社会力量参与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资源建设与保护发掘工作。2.文化遗产框架下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多元保护。由于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具有古籍、文物和文化遗产等多元属性,并为众多机构所保存,而将其全部集中到档案馆保护既不现实也不具有可操作性。为此,就要构建包括档案馆在内的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多元保护主体,具体而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其一,保护主体的确立问题。就现有文化遗产管理体制而言,从文化遗产的保护力量、珍藏数量等方面评介,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是民委古籍办、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四大系统,也是保存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主要单位和部门。鉴于此,可将四大系统确立为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主要保护主体。其二,集中保护问题。鉴于四大系统管理体制已经成熟,其他部门所管理的民族历史文献可以通过相关政策法规向相应的管理部门移交。如民委宗教部门的可向古籍办移交,文化馆的可向图书馆移交等。同时,四大系统内部也要对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实行分级集中管理,也就是按其珍稀程度、价值高低、现存数量、版本情况等划分等级,采取移交、代存等方式,保留复印件,将原件集中到保管条件较好的省级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或民委古籍办珍藏。其集中方式可在本系统集中,也可视实际情况实行跨系统集中。3.档案馆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合作与交流。对具有图书、文物等多重属性的档案管理按《档案法实施办法》规定:“对于既是文物、图书资料又是档案的,各级各类档案馆可以与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相互交换重复件、复制件或者目录,联合举办展览,共同编辑出版有关史料或者进行史料研究。”档案馆作为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主要管理机构在其保护工作中要发挥积极的合作与交流作用。首先,编制联合检索目录。西部各民族地区可先建立省级联合检索目录,项目包括四大系统所存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分类题名、数量、内容简介、征集地、民族和档案状况等,以此为基础,建立西部和全国联合检索目录。同时,积极参与如少数民族古籍目录等的其他系统联合目录的建设工作,以详细掌握西部和全国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总体情况。其次,建立文献材料交换机制。在四大系统保存的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中,既有重复件也有相关文献的缺失。为此,四大系统既可互通有无,通过托管的方式将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分类保存,也可相互交换重复件、复制件,以弥补各单位所藏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缺失与不足。第三,资源共建与开发。在信息化背景下,四大系统都形成了丰富的数字化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将其进行数字化资源集中建设,不仅技术可行,更易形成资源优势。在资源发掘方面,既可联合举办展览,共同研究或编辑出版有关史料,也可以进行网上查询利用,或出版电子编研文献,发行民族传统歌舞、工艺制作、说唱艺术等光盘,为社会提供利用这一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4.西部民间散存非物质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联合保护。在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与关注,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民间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征集保护。在此背景下,西部档案馆、图书馆、民委古籍办、博物馆和民族研究所等都征集到丰富的非物质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为做好抢救工作,西部各省区在文化厅的领导协调下,四大系统首先要摸清家底,通报非物质民族档案文献遗产采集信息,以确定工作计划,避免重复征集问题。其次,合理规划,分工合作,或按地区、或按民族、或按文献遗产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对当地非物质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进行征集抢救。再次、分清重点,着重抢救濒危非物质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西部现存非物质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生存状况各不相同,就整个西部地区而言,亟待抢救的是民族口述历史文化,以及部分濒危民族医药、传统工艺等,这些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传承人大多年岁已高,后续乏人,生存环境恶劣。为此,四大系统应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重点抢救这些濒危非物质民族档案文献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书篇3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在软实力构成要素中,“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集合体,更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对文化软实力予以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首次把“文化软实力”写进党代会报告,向全党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部署,提出了“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此后,全国各地都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也将地方文化建设纳入到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战略之中。与文化在软实力中的重要地位相同,区域文化也是区域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它是生活在特定区域的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是具有区域特色的群体之生活状态,也是区域群体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证明,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游牧文化与多种文化的统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是一种内涵丰富、形态多样、特色鲜明的复合型文化。“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是草原文化的精髓和本质内涵的集中概括,反映了草原民族的自然生态观、博大的人文情怀和以诚为本的人生信念。

内蒙古地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当今,都是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世代生息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民族是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因此,草原文化是内蒙古地域文化的重要方面和重要内容。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草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深入挖掘体现北方游牧民族性格气质、凝聚北方游牧民族智慧的草原文化之内涵,可以使我区以独特的文化品牌提升和扩大影响力,促进我区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的跨越式发展。草原文化又是我区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区物质文明建设中,草原文化所蕴含和揭示的生态文明意义十分突出和显而易见;依托草原文化底蕴的产业,其发展前景广阔;草原文化之天人和谐相处之特性,在我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意义深远。所有这些证明,草原文化是提升内蒙古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草原文化的认知、传承和普及,可促使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激发出民族文化创新活力,也为我区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之源。认识草原文化特性,保护草原文化遗产,整合草原文化资源,挖掘草原文化内涵,创新草原文化产业,可以全面提升我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品位,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提高区域竞争力,为我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真正把我区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影响力,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深入挖掘草原文化的核心内涵,大力弘扬草原文化,对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与发展现状扫描

近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内蒙古对于草原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表现在颁布实施的政策措施、各地开展的文化活动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

(一)自治区近年来颁布实施的文化政策的梳理

党的十六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民族文化建设,于2003年作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决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3年11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同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纲要(试行)》和《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2005年,在全区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形成“九个一批”(即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创作一批文化精品、培养一批文化人才、抢救一批文化遗产、建设一批文化设施、树立一批文艺团体、命名一批文化名城名乡、建设一批社科研究基地、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集团)为重点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建设。

2005年,内蒙古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转发《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二、加快数字资源建设速度,建立独具特色的数字文化资源。三、健全各级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基层网点建设。四、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推动“工程”持续健康发展。同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文化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意见的通知,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二、全面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三、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五、加强领导,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2008年,内蒙古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切实增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三、求真务实,拓宽思路,努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四、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五、加强领导,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政策意见》,主要解决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政策问题,共计30条,内容涉及国有文化资产管理、资产和土地处置、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人员分流安置、财政税收、法人登记和党的建设8个方面。同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主要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策问题,共计36条,内容涉及市场准入、资金支持、税收减免、土地使用、重点建设、行业管理6个方面。这一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又《关于促进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促进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二、完善政策措施,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三、健全工作机制,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自治区党委、政府下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实现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这一发展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11个部分,共37条。其中,第一部分为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发展目标;第二部分至第十部分为推动我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与文化改革发展方面的工作;第十一部分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措施。《规划纲要》紧紧围绕逐步实现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这一发展目标,针对我区实际归纳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民族文艺创作繁荣、加强传播体系建设、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推动文化“走出去”、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9个方面的工作。

此外,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内蒙古特色博物馆体系建设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博物馆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若干优惠政策》《内蒙古文化产业2009-2013发展规划》《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新时期乌兰牧骑工作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暂行办法》《全区文化先进旗县评选标准》《全区文化先进旗县管理暂行办法》《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内蒙古重大历史文化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实施办法》《内蒙古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总体方案》《边境文化长廊2001年-2010年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还实施了彩虹文化计划、边疆文化长廊建设规划、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草原书屋工程等一系列社会文化工程。

这些政策和工程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大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在保护草原文化遗产和发展内蒙古文化事业、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民族文化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二)自治区各地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有力地推动了各地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保障了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据初步统计,全区各地每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000多项,参与者近3000多万人次。

第一,各地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节庆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影响广泛,持续时间长,展示内容多,群众广泛参与,共享文化服务。草原文化节、鹿城文化艺术节、昭君文化节、成吉思汗文化节、赛马节、胡杨节、河套文化艺术节,以及萨乌苏文化节、安代艺术节、巴林石节、“那达慕”等一批具有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的文化节庆活动脱颖而出,其中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成为国际性草原盛会,昭君文化节入选“中国十大节庆活动”,在区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以积极健康的先进文化占领了基层文化阵地。

第二,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日趋活跃,“文化下乡”“百团千场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影响广泛。全区109个艺术团体下基层演出5000多场,深受农牧民群众欢迎。

第三,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有效发挥。各级图书馆利用现有条件,通过建立馆外流通服务站点,把服务延伸至机关、学校、社区、厂矿、军营等,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如鄂尔多斯市启动的“全市公共图书馆科技信息服务一体化”工程、赤峰市图书馆完成的“龙文化”专题开发、通辽市图书馆定期出版的《决策信息》《绿色风》等,为广大农牧民提供实用科技信息,为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第四,文娱演出业精彩纷呈。内蒙古通过市场化运作组织公益和商业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内蒙古杂技团赴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演出上千场,足迹遍及13个国家400多个城市。内蒙古歌舞团赴北京、广州演出歌舞剧《蒙古婚礼》上百场,并应邀赴美国演出无伴奏合唱专场音乐会《白云飘落的故乡》等。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赴北京演出《鄂尔多斯婚礼》等等。此外,还引入国外和国内的演出团体到内蒙古演出。这些都不同程度地繁荣了内蒙古的文娱演艺活动。

(三)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第一,建立了专门工作机构。2009年3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挂牌成立。标志着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正式的工作机构。该中心将承担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数据库建设、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训以及相关业务咨询服务等任务。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05年,通过召开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举办各种形式的普查培训班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通过普查,已经发现了近9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且运用文字、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其进行了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落实到位。几年来,国家先后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内蒙古开展中蒙长调民歌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首批部级名录保护和蒙古族服饰艺术试点。2009年,国家拨给自治区1000多万元非遗保护项目经费,此经费下拨、落实到了项目保护单位用于重点项目的保护。自治区和各盟市、旗县也投入了相应的保护专项经费。

第四,六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基本形成。内蒙古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2个,部级项目63个,自治区级项目299个,盟市级项目461个,旗县级项目1313个和乡镇级59个。此外,内蒙古有部级传承人25名、自治区级传承人322名、盟市级传承人882名、旗县级传承人882名和乡镇级传承人108名。

第五,部级项目试点取得有益经验。2004年,蒙古族服饰艺术被文化部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40个试点项目之一。我区制定了试点实施方案,召开了试点工作会议,成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对参与试点的业务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并购置了田野调查设备。目前,蒙古族服饰艺术的田野调查工作已基本结束,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及相关资料的整理正在进行。同时,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蒙古族服饰艺术传承人、收藏家、保护机构和民间服饰表演团(队)评选认定标准,评选命名了首批19个蒙古族服饰艺术传承人、2个蒙古族服饰艺术收藏家、4个蒙古族服饰艺术民间表演团(队)。蒙古族服饰艺术保护工程试点,认真制定保护规划,积极探索工作机制,不断摸索保护方法,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十分珍贵的经验。

第六,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展演活动也格外活跃。例如,2010年3月,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承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类)调演”――内蒙古自治区专场《草原欢歌・永恒之火》,在北京市天桥剧场隆重上演,集中展示了长调、呼麦、马头琴以及祭敖包、那达慕、蒙古族服饰、好来宝、乌力格尔、搏克、安代舞、鲁日格勒舞、鄂尔多斯短调、科尔沁叙事民歌等世界级、部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0年10月,由文化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鄂尔多斯文化艺术中心展出。展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中已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代表性项目,以及鄂尔多斯市部分自治区级、市级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部分部级、自治区级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进行了现场展演。

第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进入校园。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大学校园展示、展演、比赛、讲座等活动,如 “蒙牛杯天骄之声唱响校园”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系列文化活动就曾9次走进自治区高校,使大学生们切实领略到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加深了对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提高了保护意识。

200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挂牌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高校工作站”,开展了多次活动。许多同学了自己家乡独特的文化遗产,在传播家乡文化的同时,也了解了其他地区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书篇4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被不同社区和群体在适应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过程中和与其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为他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一、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丽江市,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市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26°86',海拔高度为2418米。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丽江古城区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 丽江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丽江有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纳西族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丽江市已公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分别是东巴画、白沙细乐、热美磋、东巴画主要传承人和训。

二、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图书馆特色服务

推动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活动水平,就是要使丽江非物质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与创新。市图书馆作为政府的文化管理及服务部门,笔者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开展服务工作:

(一)收集、开发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图书、音像资料和专题数据库,编印有关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书目和二、三次文献及宣传手册,定期播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历史发展的影像。

丽江市图书馆要加大力度有计划投入经费、人力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书籍资料、各种载体形态的资料、图片,在非遗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宣传教育方面做出成绩。在保障经费人力与丽江市非遗中心合作的情况下把丽江市图书馆建成传承、收集、开发和利用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中心,全方位的体现公共图书馆这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二)围绕民间艺人趋于匮乏,青黄不接的实际,认真做好人才培训工作。

丽江市图书馆要向政府积极反映,争取政府部门应出台必要的奖励措施,要积极配合县乡村文化部门,做好传承、帮带工作,使民间艺人队伍“不断档”;要增加经费投入,市图书馆要积极配合文化部门,指导乡镇文化站对民族民间艺人、传承人和热心东巴画、纳西族民间歌舞“热美磋”等艺术活动的青年人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组织活动能力与艺术水平,以此推动民间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

(三)“热美磋”文化活动

围绕“热美磋”演唱活动的参与者多为老年人,众多的“热美磋”队基本上是“夕阳队”的实际,市图书馆要主动和县乡村文化部门及老协联系,认真制定增强群众“热美磋”文化活动的规划。使该项活动从基层抓起,这是打牢根基,保证“热美磋”文化活动更具群众性、广泛性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使“热美磋”文化活动可持续发展。

(四)围绕春节期间的群众性“热美磋”、“阿哩哩”民间歌舞表演群众的热情,积极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奖励措施和鼓励方案,使“热热磋”、“阿哩哩”节庆活动形式更丰富、参与人数更积极。

民间歌舞“热热蹉”节奏鲜明,气氛热烈。它最早是表现牧羊人顶着狂风雨雪,羊群四散后,男女分力与风雪搏斗,寻找和收拢羊群的情景,故在舞唱过程中,时常使人有随风雪腾空飘荡之感,并听到羊叫声,充满着游牧生活的气息。丽江市图书馆以保护传承《热热蹉》《啊哩哩》为品牌发展目标,采取加大经费投入、人力投入的措施使该项工作得以实施。

(五)围绕实施东巴画、“热热磋”进校园工程,东巴画是最具特色的纳西族艺术遗产。组织东巴画、“热热磋”专业技术人员编印丽江东巴画、“热热磋”乡土音乐教材。

在全市中小学校实施,定期举办领导干部东巴画、“热热磋”等技艺音乐舞蹈讲习班。每年举办科级以上(含乡科级)领导干部“热热磋”音乐舞蹈讲习班,请市文化馆的音乐设计、表演编导人员讲授辅导,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带头参加学习,全市文化部门领导干部职工,人人都会唱会跳“热热磋”、“啊哩哩”;使“热热磋”、“啊哩哩”文化得以传承,可持续发展。

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路走来,散发着泥土芬芳,植根当地群众,在云岭大地上绚烂绽放。丽江市图书馆要围绕这一文化品牌认真开展好特色服务,确实发挥丽江市图书馆在精神文明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应有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书篇5

上半年工作总结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围绕年初计划,有步骤地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一、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今年上半年,我区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抓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常规化、常态化、长效化,提升公共文化现代化水平。

(一)围绕丰富群众生活,加速文化设施建设。推动阳澄湖文体中心对外开放,玉成和漕湖2家图书分馆建成开放。出台了《__区评弹书场规范化管理办法》,对全区评弹书场日常管理加强了规范化管理。启动了首批“活力广场”规范化建设,改造提升硬件,着力完善群众文化广场建设。健全乡镇文体中心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常态管理水平。

(二)围绕打造特色品牌,增强文化活动效应。打响“活力广场”特色文化品牌。上半年,组织开展了元和腰鼓、太平舞蹈、开发区歌手三个“活力广场”分广场活动。举办了歌舞专场、滑稽戏专场、戏曲专场、综艺专场等42场巡演活动,受到全区百姓的普遍欢迎。根据“书香__”建设指标体系,加快全民阅读服务载体建设,组织参加阅读节活动,与__区公安消防大队、英才学校(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签订了图书流动服务点协议,为他们提供免费上门的图书流通服务。在区图书馆开办“阳澄湖文化大讲堂”,固定每月一讲,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化品位。

(三)围绕激发骨干力量,创作群众文艺精品。阳澄渔歌表演唱《阳澄卖蟹谣》喜获2014长三角民歌邀请赛一等奖。曹丽琴的散文《黄鹤楼头,长江天际》获得中国散文学会第六届冰心散文奖优秀作品奖。李金萍、王守山组品获__美术新人展“唐寅奖”。组织全区100名业余文艺骨干和文化站长参加了“大地情深”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__行。举办阳澄雅集——纪念“明四家”中国书法名城(之乡)名家作品邀请展。推荐北桥街道创建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并顺利通过审核。

二、全民健身工作扎实推进

以推进体育现代化为抓手,以全面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重点,扎实推进体育工作。

(一)积极筹备体育赛事。2014年__市将举办首届市民健身运动会暨第六届“假日体育”活动。我区根据__市全民健身工作指导委员会的部署,将本应2016年举办的__区第四届全民运动会,调整至今年举行,更名为“__区首届市民健身运动会”。现已制定下发了《__区首届市民健身运动会规程总则》,成立了__区首届市民健身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突出“亲民、便民、乐民”的办赛理念,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其中,努力办成老百姓身边的运动会。

(二)努力完善健身网络。完成了北桥街道莲花庄社区示范点的标准化体系构建和标准制定工作。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设施四级网络建设,不断更新“10分钟健身圈”电子地图,现已录入信息970条。加大健身步道设施建设的力度,上半年新增健身步道5100米。继续打造全民健身优秀团队,完成了100支优秀体育健身团队的评选工作,发放扶持资金20万元。积极开展__区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了调查摸底及自检工作,正在进行信息统计与上报。

(三)全面推进“三进”工程。组织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员、教练员等专业人士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农村)提供免费的健身技能传授和健身知识讲座服务,定点向健身群众传授健身气功、健身腰鼓、太极拳、六字诀、八段锦等健身技能。上半年已开展活动40余次,受益人群达4000多人次。

(四)稳步发展体育产业。区“__市汇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获得了2013年度__市体育产业引导资金30万元。同时,已完成省级体育产业引导资金项目的筛选上报工作。

三、文化产业项目集聚发展。

(一)新兴产品亮相创博会。精心组织参加第三届__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__区展馆“数字出版游戏馆”以其独特的魅力向游人展示了数字出版与游戏领域的最新发展水平,吸引了众多的观众驻足观赏。创博会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位文化创意设计人才参加了我局主办的“文化创意人才__行”活动,实地考察了我区传统工艺和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二)筹备创意人才阳澄荟。为做 好“创想阳澄”____2014创业大赛的推广和发动工作,我局精心组织了“创想阳澄”____2014创业大赛发动高校阶段碰头会。为此专门制作了海报、宣传手册,已走进高校30所,张贴海报245份,发放宣传手册730份,目前已有20多个高校团队报名参赛。同时,加强与清华创业营及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制订了主体活动方案,目前正加强方案细化工作

(三)打造中国婚庆产业中心。为提升“__小外滩”的国内外知名度,聘请了世界杯形象大使香格里拉弗郎茨出任__小外滩“爱情大使”,并邀请了国际著名的亚历山大形象培训机构签约进驻。同时,邀请了央视七套《乡约》栏目走进__,在“__小外滩”实景录制“东坡鹊桥会走进__”节目,通过电视相亲的形式,在央视大舞台上全面展示我区婚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效。

(四)重新修订相关政策。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近几年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区对原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政策意见进行了修订,并征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新的政策意见和管理办法将会在今年出台实施。

四、文化市场监管正规有序。

(一)行政审批。强化窗口服务意识,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牢记“便民服务”宗旨,按章服务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截至5月,共办理各类企业设立、变更手续38家,经初审和审批通过材料的合格率达100%。

(二)市场管理。按时完成了600多家印刷企业、网吧、新闻出版企业、歌舞和游艺游戏娱乐场所的年检年审和换证工作。通过对农家书屋基本信息的核查和对运行情况的汇总,按照“农家书屋提升工程试点工作办法”,进一步提升了农家书屋运行质量。

(三)扫黄打非。根据__市“扫黄打非”工作部署,制定了详细的区“扫黄打非”行动方案,及时调整和完善了区、镇(街道)“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少儿出版物市场专项统一检查行动,对5家无证经营书店进行责令整改。5-10月,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2014“清源”和“秋风”专项行动。

(四)安全管理。按照安全生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周密部署各场所消防安全重点,特别是对辖区内游戏房、网吧、歌舞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了细致的消防安全检查。通过专项安全检查和日常安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短信提醒、网上宣传、现场检查等方式积极开展文化市场平安创建工作和“安全生产月”活动。

五、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

(一)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认真执行《文物保护法》,加大日常巡查和执法力度。上半年共出动检查31人次,检查文物保护单位48家次,发现问题1处,责令整改1家。5月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我区的可移动文物进行了检查和初步鉴定,共筛选出了500多件具有一定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文物,之后将邀请省市专家进行级别鉴定。对省保单位沈周墓进行牌坊的修复和环境的整治。积极做好市级文保单位和控保单位的申报工作,目前初定香秀桥为第七批市级文保单位,阳澄湖抗战碉堡群和太平狄溪仓旧址为市级控保单位。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__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交易馆于“5.18世界博物馆日”开馆,成为__市首座非遗馆。刘宝洪等4人被评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中长期保护规划荣获江苏省部级非遗项目中长期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优秀规划。在北京爱慕美术馆举办了“天下第一砖——__御窑金砖晋京展”。

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黄埭文体中心开工建设。年内将再建2家图书分馆和1家24小时网上借阅社区投递点。对全区首批区“活力广场”标准化建设进行验收挂牌。继续巩固和提升各镇(街道)文体中心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功能配置。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建设,提高常态管理水平,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效运行。

二是进一步繁荣文化惠民活动。继续开展“活力广场”特色文化活动,计划举办度假区莲厢和北桥戏曲2场分广场活动。举办“齐唱中国梦”——__区群众优秀文艺美丽村庄行巡回演出。举办“进百送万”阳澄湖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七夕民俗旅游文化节、阳澄湖旅游节、__吴中群文区域联动等特色品牌活动。组织好庆祝建国65周年文化活动。充分调动业余文艺团队的积极性,努力创编富有地域特色的文艺节目,提升群众文化质量。年内计划送戏200场以上,送电影20__场以上。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组织参加阅读节活动,计划与黄桥实验小学、北桥中心小学签订图书流动服务点协议,每月为服务点提供一至两次的图书集体借还服务。

三是进一步深化全民健身活动。举办__区首届市民健身运动会,开展15项比赛和4项展示活动,评选优秀组织奖、健身达人奖、最佳风采奖、积极参赛奖和宣传报道奖,并予以表彰。继续做好夏季游泳场(馆)开放中的安全检查工作。做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的收尾总结工作。年内完成安装50公里健身步道的标识工作。打造全民健身特色活动体系,在全区十个板块努力形成特色体育品牌活动。

四是进一步助推重点项目发展。积极发展婚庆文化产业,整合婚纱城、大摄汇、小外滩、婚礼中心、蠡口家具城、珍珠宝石城等载体组成庞大的婚庆产业链,着力打造中国婚庆产业中心。实施御窑遗址及金砖博物馆、孙武文化公园、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A区三期工程项目的建设。组织落实好__国际精英创业周__分会场“阳澄荟”活动。组织太平文创园、渭塘珍珠宝石城等相关企业参加江苏省版权产业成果展。

五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管理服务。继续做好文化市场平安建设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做好2014“清源”和“秋风”专项行动,配合市支队做好2014“净网”行动。组织符合申报条件的2家印刷企业参加“2014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评选。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迎检工作。结合2014年全民阅读活动,做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书篇6

针对我区以回族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发展现状,2006年以来,在自治区文化厅领导下,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制定多项措施,形成行之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传承机制的 “绿芽计划”, 并扎实实施,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乡间传承点,激活修复传承方式

以部级和自治区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依托他们的居住地(自住民居或乡间文化活动室),设立固定的传承空间,鼓励他们在周围民众中开展技艺传习。当地文化部门派专干协助他们开展传承活动;依据传承活动数量、学习的人员数量等指标对传承人进行年度考评,对传承业绩优异者予以奖励。

目前,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海原县等县以山花儿的主要传承人马生林、马汉东为核心建立了17个回族山花儿传承点。在灵武市、平罗县等地分别以回族乐器部级传承人马兰花、杨达伍德和部分自治区级传承人为核心建立了13个回族民间器乐传承点;在银川、吴忠、盐池等县建立了9个回族服饰刺绣工艺的乡间自然传承点。在隆德县的4个乡分别设立了高台马社火项目的传承点。给予各传承点经费支持,指导他们开展传承工作,做到每个传承点每年都有传承工作日志和年度汇报,并为每个传承点建立纸质、电子档案。

明确目标责任,落实保护工作

自治区文化厅现已在全区各市县挂牌设立部级名录项目和部分自治区级名录重点项目的传承保护点(基地)50个。这些传承保护点首先由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情况调研后选定,再与项目传承点所在地文化馆签订《项目任务书》,将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任务落实到各县文化馆,并由各县文化主管部门作为监管方,对文化馆的工作情况进行协调、督促、检查。文化馆选定专业人员负责与传承点联络并跟踪记录传承工作情况,形成报告,每年向自治区保护中心汇总提供一份工作汇报。

教育传承,实现“活态传承”

自2010年起,文化厅与宁夏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规划纲要》,开始实施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学校传承计划,通过民间艺人进课堂、编写山花儿等相关项目的乡土教材等方式,让本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主流教育。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同时,丰富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过去的5年中,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系列丛书”,其中部分教材已分别在平罗回民小学、石嘴山十三小、银川市十六小等学校试用。在银川回民中学开设花儿欣赏传承课,成立了花儿兴趣小组。

展演和活动,打造特色品牌

“回族山花儿”是我区目前唯一进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近年来,我区利用“回族山花儿”项目的国家专项保护资金和自治区财政的支持,连续举办了九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给宁夏山花儿的传承发展营造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文化空间。文化厅还支持海原县、固原市、泾源、盐池等市县县坚持举办本地花儿演唱会或歌手比赛,并从中选拔优秀歌手参加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各地文化部门通过媒体宣传、组织花儿演唱会等形式,确立花儿等项目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本土优秀文化项目的地位,倡导、引导群众自觉地欣赏、学习、传唱,使花儿成为我区和中国西部的特色文化品牌。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落实整体性保护任务

自2010年开始,尽快完成设立“宁夏六盘山回族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申报工作。在保护区内对回族山花儿、回族服饰、回族乐器、刺绣、剪纸和高台马社火等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形成自然传承的良性发展态势,与六盘山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利用在当地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资源,进行真实、动态、整体和可持续保护,探索建立整体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

党的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四大任务,这也是我区加强和改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今后将从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政府主导,健全机制;多方并举,加大投入;加强培训,提高水平;创新理念,合理开发几个方面加强和提高工作实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书篇7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八岭山镇综合文化站将在镇委、镇政府及区文旅局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镇党委、镇政府提出的“打造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生态宜居八岭”总体目标,紧扣镇委、镇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我镇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2021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抓好综合文化站的免费开放运行和管理。

八岭山镇综合文化站实行免费开放,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工作日全天实行免费开放,为群众免费提供上网和查阅资料服务,使群众在这里获得更多的农业技术信息,丰富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他们提供精神粮食。

二、对“农家书屋”进行提档升级,创造良好读书环境。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一项深得人心的民生工程,它让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受益,可以有效拓宽群众的知识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素质。目前,我镇已建成12个村级(社区)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明年,我站将积极争取资金,对部分村(社区)农家书屋进行提档升级,对阅读桌椅进行更新、添置图书等,进一步提升农家书屋的环境,让群众拥有一个良好的读书场所。

三、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完成阵地达标建设。

申报八岭山镇综合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新建项目、集镇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完善集镇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为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固定、方便的场所,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

四、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在现有广场舞队、军鼓队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团队力量,选拔素质高、身体条件好的新成员加入队伍,邀请区文化馆等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业务辅导,不断提升文化活动质量,创作更多符合时代旋律的新作品。

(1)2021年“三八”妇女节期间,举办全镇各村参加的广场舞大赛活动,进一步展现八岭女性的良好风貌。

(2)2021年“五一”期间,在全镇各中小学举办诗词楹联书画展览一次。

(3)在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巡演活动。

(4)其他传统节日举办各项文艺演出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五、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荆州民间刺绣是八岭山镇申报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更多的人充分认识和了解荆州民间刺绣,掌握荆州民间刺绣的基本针法,提升刺绣技能,增强荆州民间刺绣的技艺传承力度,我们正在编印《荆州民间刺绣画集》,目前已完成设计等工作,初稿即将形成。同时我站积极申报“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将荆州民间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纳入了项目储备库。

六、争取有关部门支持,落实村级“红色电影院”试点建设。

2021年,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在镇域内选择1-2个村新建“红色电影院”,播放红色电影,宣传红色文化,牢记革命历史,不忘初心,进一步满足群众不断提升的文化生活需求。

七、抓好诗词楹联工作,编印《龙山诗联》1期(总第24期)。

与荆州诗词楹联协会龙山分会紧密配合,组织会员采风活动,让会员创作更多更好的楹联。同时在各中小学中开展学生楹联征集活动,充分调动中小学生学习楹联、创作楹联的积极性,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龙山诗联》的创刊质量。

八岭山镇综合文化站

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书篇8

【关 键 词】河北地方文化;文化大省;文化强省。

【作者简介】邓子平,河北教育出版社原社长,编审。

杜恩龙,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编审,主要从事编辑出版教学与研究。

河北山川壮美,人杰地灵,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尤其是金代建都北京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河北作为畿辅重地,更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令人深感遗憾的是,作为一个文化大省,拥有众多的地方文化出版资源,却始终未能把自己的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变为文化产业优势,进而跨入文化强省之列。因此,认真谋划并切实搞好河北省地方文化的编辑出版工作,既是发展、繁荣河北省出版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强省的当务之急。对此,略陈自己的几点思考,以期抛砖引玉,引起众多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

为便于论述,现将河北地方文化分为历史文化名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文化典籍类等三个方面。

一、历史文化名人类

人为万物之灵,是文化的创造者。离开了人的创造,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地方历史文化名人是一个地方的旗帜和灵魂,是一个地方的自豪和骄傲,价值无限,影响无穷。河北历代文化名人辈出,璀璨夺目,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数以千万计的河北历史文化名人中,最能代表河北的地方文化精华、最能体现河北人文精神、最能提升河北文化品位,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数以百计。如战国时期的医学大家扁鹊,战国末期诸子百家集大成者荀子,西汉哲学、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北魏地理学大家郦道元,南朝科学大家祖冲之,元朝伟大科学家郭守敬,元代曲圣、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颜元,清代小说巨匠曹雪芹,著名学者、《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疑古考辨学大师崔东壁,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现当代文学大师、“荷花淀派”的创立者孙犁,当代歌唱奇才、被誉为“一代歌后”的邓丽君。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围绕河北历史文化名人,我们至少可在以下四个方面大做文章:一是编写出版《河北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把河北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以雅俗共赏的传记形式再现出来,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二是编写出版《河北历史文化名人研究丛书》,以推动河北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挖掘河北历史文化名人的思想、文化内涵,为建设经济社会强省、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三是整理出版河北历史文化名人的文集或代表性著作,供读者、研究者使用。四是组织编写出版《河北历史文化名人百科全书》,英国为宣传莎士比亚,俄国为宣传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历史文化名人,分别编印了《莎士比亚百科全书》《普希金百科全书》《陀思妥耶夫斯基百科全书》等,我们可仿照其做法,组织编写和出版《河北历史文化名人百科全书》以及个别名人的百科全书,如《关汉卿百科全书》《荀子百科全书》《董仲舒百科全书》等。

二、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

遗产类

河北省现有承德避暑山庄及周边寺庙、清东陵、清西陵、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三项四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十八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六百七十处,承德、保定、邯郸、正定、山海关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五座。不仅数量之多,在全国名列前茅,而且具有历史久、种类全、价值高、底蕴厚、分布广、连续性强等特点。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代表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今天已成为河北地方文化之瑰宝。河北省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百一十七项,总数仅次于浙江省,位居全国第二。此外,还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二百处。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体育、杂技与竞技、传统医药、民俗等。其中,传统手工技艺、传统体育、杂技、传统戏剧等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项。如定窑、磁州窑、吴桥杂技、沧州武术、曲阳石雕、武强年画、衡水内画、蔚县剪纸、永年太极拳、河北梆子、评剧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北劳动人民聪明和智慧的结晶,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有些项目(如衡水内画、曲阳石雕、蔚县剪纸等)已形成从业人员数万、年产值数亿元乃至十几亿元的文化产业。

围绕河北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亦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大做文章:一是编写出版《世界文化遗产在河北》《河北历史文化名城览胜》《河北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之旅》《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览胜》等丛书,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丰富翔实的材料、图文并茂的形式,或单项、或按类别,全面介绍河北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特点、文化内涵、重大影响等,充分反映河北人民的聪明智慧和独特的创造力。二是编写出版多语种的精美画册,国外著名的文化景点无不摆放着十几种语言的有关本国文化亮点的精美画册,满足各国游客的需要。我们也可以仿照这种做法,编印河北重要景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的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语言的精美画册,供外国游客购买,让世界了解河北,让河北走向世界。三是编写出版《河北文化遗产探秘》《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秘》等丛书,探究河北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奥秘,解读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内涵。四是编写出版《河北历史文化遗产百科全书》《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等,集中介绍、全面展示河北历史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风貌和学术研究成果等。

三、文化典籍类

河北省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而且是文化典籍大省。据统计,从先秦至清末的两千多年里,河北共编著、出版各类图书近七千种,其中包括各类地方志一千余种,均居于全国前列。民国时期,河北共编著、出版图书两千余种,其中近百分之八十为解放区出版物。我们认为,最值得整理出版的有如下图书:

1.《畿辅丛书》。该丛书为我国最大一部郡志类丛书。清代畿南首富、定州王灏凭一己之力辑刻。光绪五年(1879)开雕于保定,刻未竟而王灏殁,后经北京书肆河北人集资,方得问世。武进陶湘于民国二年重为编定,另刊总目。该丛书共收书一百七十三种,凡一千五百三十卷,可谓洋洋大观。所收多为内容精深、校雠精审、流传较少的自先秦至清末的河北先贤之书。其中汇刻永年申氏、颜元、李、孙夏峰、尹会一、崔东壁六家遗书五十九种,尤为学界所称道。该丛书荟萃了河北古代文化典籍之精华,是河北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民国时期出版的《丛书集成》《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重要丛书,有关河北古代的文化典籍,多据《畿辅丛书》影印或排印,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巨。

2.河北地方志书。河北久为畿辅重地,一向有修志的优良文化传统。河北现存各类地方志书近八百种、约五千卷,几占我国现存地方志书的十分之一,居于全国首位。历代修志大家辈出,名志不断。如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李鸿章、黄彭年等修纂的《畿辅通志》(凡三百卷、首一卷,1884年刻印),河北省通志馆修、王树等纂的《河北通志稿》(凡四十七卷、目录一卷,1935年铅印),嘉庆年间唐臣、雷礼修纂的《真定府志》(1549年刻印),清康熙年间陆龙其、傅维云修纂的《灵寿县志》(1686年刻印),乾隆年间张维祺、李棠修纂的《大名府志》(1789年刻印),周振荣、章学诚修纂的《永清县志》(1779年刻印),光绪年间吴汝纶撰写的《深州风土记》(1900年刻印),民国时期傅振伦纂写的《新河县志》(1920年铅印),王树纂修的《冀县志》(1929年铅印),刘志鸿、李泰修纂的《阳原县志》(1935年铅印),张雨苍、王树等修纂的《新城县志》(1935年铅印),王重民主纂的《无极县志》(1936年铅印)等。这十三种志书多为方志大家所修纂,内容详细丰富,材料翔实精确,在体例结构上均有较大的创新,堪称河北方志之代表,在全国享有盛名。河北地方志书全景式地记录了河北的历史变迁,是研究河北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军事的珍贵资料,是河北省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更是河北省建设经济社会强省的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河北地处京畿重地,对金、元、明、清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礼仪、学术、风俗多有记述,对研究这些王朝的历史、文化、科技等等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同时,由于历代河北管辖范围的变化,河北地方志书中记述了大量的现在隶属于河北周边省份如辽宁、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南等省份的历史文化资料,对这些省事的文化建设也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3.河北抗战文学。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在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抗日战争中,地处抗战腹地的河北人民英勇顽强,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舍生忘死,更表现出了空前的大义大勇、侠肝剑胆。所有这些,不但为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自己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也为抗战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河北的抗战文学既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反映河北敌后抗战的文学创作,也包括建国以来所创作的反映发生在河北境内的抗战文学作品。其总的特点是:作品数量多,战斗性强,形式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易懂,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已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代表作有贺敬之等执笔的《白毛女》,傅铎的《王秀鸾》,田间的《给战斗者》《抗战诗抄》,阮章竞的《漳河水》,孙犁的《荷花淀》,集体创作的《冀中一日》,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袁静、孔厥的《新儿女英雄传》,梁斌的《红旗谱》《播火记》,徐光耀的《平原烈火》《小兵张嘎》以及《地道战》《地雷战》等。

四、振兴河北地方文化出版事业的思考与建议

长期以来,河北省出版界同仁高度重视河北地方文化典籍的编辑出版工作,使大量尘封多年的典籍得以重见天日。如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张之洞全集》《张申府文集》等,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李德裕文集校笺》《关汉卿全集校注》《纪晓岚文集》《全集》《冯至全集》《顾随文集》《黄胄画集》《中国民间剪纸・蔚县卷》等,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田间全集》《成兆才全集》《河北文艺史话》等,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昆卢寺壁画》《武强年画》等。这些图书具有极高的地方文化积累和传播价值,有许多种还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古籍整理图书奖等部级大奖,受到读者和学术界的一致称赞和好评,为河北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在此基础上,我们应通过实施河北地方文化典籍出版工程,进一步加大出版力度,扩大影响。一是可以仿照国家图书馆“中华善本再造”以及广东出版《广东丛书》、山西出版《山右丛书》、湖南出版《湖湘文库》等做法,对《畿辅丛书》《畿辅通志》等河北地方名志以及解放区代表性出版物,分期分批地进行影印,以满足图书馆、纪念馆、收藏者和研究者的需求。二是采用标点、校勘、注释等形式,把河北省最重要的文化典籍陆续予以整理出版,以满足大众读者的需求。在这方面,湖南整理出版王夫之、曾国藩、左宗棠等湘籍人物著作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三是启动《畿辅丛书》的续编工程,把《畿辅丛书》问世后至上世纪末涌现出来的河北文化名人的代表性学术著作结集出版,书后可附本人的著作目录,充分反映河北近一百多年来所取得的文化学术成果。清末王灏凭一己之功,辑刻《畿辅丛书》,我们今天举一省之功,若不能完成其续编工程,上将愧对前贤,下将愧对子孙。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河北省出版界相继策划、组织、编辑、出版了数以千计的具有极高文化积累价值和传播价值的地方文化类图书,为弘扬河北地方优秀文化、推动河北文化强省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是首先值得充分肯定的。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缺乏有效的整合。尽管河北省投入巨资,编辑出版过数以千计的河北地方文化类图书,但由于出版社各自为战、互不往来,既无一个或几个丛书名来冠领,也无统一的结构体例、装帧风格和开本尺寸,所以显得十分零散,没能形成规模效益。二是质量参差不齐。在已出版的河北地方文化类图书中,既有由名家、大家撰写的、质量一流的图书,但更多的是为了赶任务,由一般作者撰写的、质量平平的图书。水平、质量的不一,严重影响了传播的效果。众所周知,没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很难说岳阳楼能名闻天下;没有王勃的《滕王阁序》,滕王阁也很难盛名中外。由名人撰写的名文、名著,其力量是难以估量的。为此,我们应出重金,邀请名家、大家围绕河北地方文化来大做文章。如邀请余秋雨先生撰写河北文化方面的散文,邀请阎崇年先生撰写清东陵、西陵、避暑山庄或直隶总督署方面的著作等。这些人本身就是当红的名人,是媒体关注的热点,拥有大批的铁杆读者。借助名人之手,把丰厚的河北地方文化资源宣传出去,定能大大的提升媒体的关注度和大众知名度,对发展、繁荣我们的地方文化产生长期的重大的影响。三是研究领域有待拓展。由于资金、研究力量等方面的不足,河北地方文化研究和出版仍留有大量的空白,亟待我们去填补。如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极其重要地位的建安文学,诞生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的邺镇,因资金的不足,著名学者、河北师大人文学院教授夏传才先生担纲主编的《建安文学丛书》在出版上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作者很可能转到外地出版。其他如河北人在北京琉璃厂的经营活动及其对文化传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河北古今地道的修建、结构特点、分布地域、实用价值及其如何开发利用等,至今仍无人进行系统的研究,当然更无像样的图书问世。四是传播手段有待升级。要加快河北地方文化数字化出版的步伐,由省新闻出版局牵头,组织河北出版集团、河北省图书馆、河北省旅游局、文物局以及高校、科研、学会、协会等有关部门联合,启动河北地方文化数字化工程,把纸介质的地方文化类图书做成电子书,全部放到互联网上,使之广泛、快速的传播。河北出版集团应及早开设河北地方文化网,整合全省的地方文化出版资源。

制约河北地方文化出版的因素很多,如思想观念滞后、体制陈旧、机制不活、人才匮乏、资金紧张、资源外流、研究不深入、策划不到位、执行不得力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换体制,更新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借鉴兄弟省份的成功经验,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解决人才、资金不足,研究、策划、执行不深入、不到位、不得力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在人才的使用上,可借助内部和市场的双重力量,在加大自身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的同时,引进人才竞争机制,引进急需人才,真正使能者上,庸者下。在解决资金不足时,可采取政府投一点、社会筹一点、出版社出一点的办法来解决。并可设立河北地方文化出版专项基金,用于扶持重大项目的出版等等。在这一问题上一些省份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值得我们效仿。如湖南省委、省政府、湖南出版集团准备投资一亿元出版地方文献,广东省投资八千万整理出版地方文献。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地方文化出版并不都是赔钱的出版项目,如湖南省为弘扬地方文化策划出版了《湘音湘韵》图书和光盘,总投资五十七万元。他们请全国著名湘籍歌唱家演唱湖南地方民歌,在全国引起不小得轰动,销售码洋三千万,发行光盘一千万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还没有计入产品产生的附属效益,如网上下载、手机下载等。我们也应该对河北地方文艺进行新的开发,找准市场关注点,策划双效选题。

上一篇:餐饮策划营销方案范文 下一篇:农村电子商务项目计划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