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9 11:14:25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秦皇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286-01

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的秦皇岛市,拥有上万年的人文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了很大比例。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古老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逐渐脱离现代生活,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成为历史永远脱离人们的视野。

一、秦皇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资源概况

秦皇岛市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昌黎地秧歌、昌黎民歌、昌黎皮影、满族寸子秧歌、青龙猴打棒、青龙皮影戏、抚宁鼓吹乐、抚宁太平鼓、北戴河的任家班鼓吹乐、山海关喇叭等。目前,一部分民间音乐文化资源还有演出的空间,但多数都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已经逐渐脱离人们的视线,如果不加以保护,迟早会淡出现代生活。

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实现产业化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需要一一解决。

(一)民间艺人缺乏产业化发展意识。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人主要是民间艺人,由于民间音乐文化多在民间传播,民间艺人多数不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意识,要将民间音乐文化引上产业化发展之路,需要民间艺人扭转陈旧观念,针对现代社会人们的欣赏需求,创新传统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思路,同时也不能失去原有的艺术精髓。

(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相关政策尚不完善。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方面,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已经引起了秦皇岛市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但是针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还不够明确。作为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如果缺乏政策扶持,很难顺利实现产业化。

(三)针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的投入和开发力度不够。对于还处于产业化发展初级阶段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来说,投入力度大小直接决定着其是否能够得到充足的发展资本,而充足的资本则是一个新兴业态顺利发展的关键。目前,秦皇岛区域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产业发展上需要有关部门给予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另外,秦皇岛区域丰富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资源多数还没有被开发出来,这些散存在民间待开发的音乐文化资源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的市场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拓展。虽然秦皇岛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具有独特的风格魅力,但是不少民间艺人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间艺人市场意识薄弱,不会将资源转化为商机;2、缺乏系统的组织机构,没有一个带头人将本地的民间音乐文化表演组织起来,打开市场;3、政府对于民间音乐文化的市场开发不够重视;4、民间音乐文化主管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当地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外界的充分认识;5、当地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机构,没有形成针对民间音乐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6、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又不懂民间音乐,复合型人才相对较为匮乏。

三、与旅游业相结合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捷径

秦皇岛市不仅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更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将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不仅可以开拓民间音乐文化的市场,提高知名度,而且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创新发展,这是当地民间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一条捷径。2006年,在南戴河举办的“全国首届民间吹歌展演”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抚宁吹歌的传承人在这次展演上获得了“山花奖”,即这次活动的最高奖项。活动的开展,不仅对外宣传和展示了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而且提高了旅游产业的品位,为当地旅游业增添了文化味道。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保护 传承 音乐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等师范院校作为音乐基础教育合格人才的培养基地,理应承担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担。高等师范院校要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课程体系等举措,在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全球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使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冲击,一些极具地方及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濒临灭绝或已经消亡,文化趋同现象严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以此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保持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等师范院校音乐院系肩负着为我国音乐基础教育培养大量合格人才的重任,它培养的音乐人才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确认识高师院校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发挥高师院校在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认识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详细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事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其实质是内涵丰厚的、活着的、属于精神层面的、看似无形却有形的传统,它以各种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形式,其本质是身口相传的传承人。正因为如此,其价值更显珍贵,但由于存在“人在艺在、人亡艺亡”的风险,其价值也更微弱。

二、高师院校在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优势

1.软件资源优势

首先,高校承担着“帮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保护、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的历史使命”。这就从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研究创新层面指明了高师院校在民族文化建设上的使命。其次,高师院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粗具规模,也具备了一定的师资优势。作为文化知识及先进思想的创造、传播、发扬的基地,教师及学生对社会有更敏锐的感知力和更理性的洞察力,更容易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再次,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中小学,而中小学教师尤其是音乐教师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他们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这种理念,并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通过自身的特殊身份给予学生强大的影响力,使学生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最后,较其他机构而言,高师院校拥有政府的政策支持。2005年3月26日,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特别指出:“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这为高师院校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2.硬件资源优势

首先,政策上的支持使高师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金的到位,避免了因资金短缺而造成工作无法开展。同时,由于高师院校的特殊性,其科研机构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工作时,能够确保其工作的科研效益而非经济效益,保证了调研工作的“纯洁性”。其次,高师院校具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在开展相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研活动时,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民族音乐学、世界音乐学等相关知识,对于一些古老艺术民俗也需在考证后进行研究。而一般的信息查询条件根本无法满足如此浩大的工程需求,借用高师院校丰富的图书资源则能够极大地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高师院校拥有较为完备的多媒体设备。在进行相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工作时,便于对那些古老的、不符合现实生存条件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文字、录音、录像等全方位的记录、保存、还原,留待以后研究。

三、高师院校在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具体对策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

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有着陶冶情操、激励师生积极向上、调节生活、引导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多种功能,决定着高师院校的精神面貌,左右着高师院校的教育方向,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师院校可结合当地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定期邀请艺术传承人进行相关的讲座、表演、交流,组织相关的系列知识讲座,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爱好。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与传统音乐相关的社团,以此作为传承传统音乐的平台。由于学生加入社团是基于自愿和爱好,社团的组织形式又相对松散,保证了其活动空间的广阔性。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主动接受传统音乐的熏陶和训练,进而以其自觉行为去关注传统音乐,保护并推广传统音乐。 转贴于

2.完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课程体系,加大音乐课改革力度

目前,我国高师院校音乐课程设置不论是教育理念、基础理论还是训练模式大都以西方音乐为基准,完全摒弃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当前,高师院校应乘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风,积极推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的进程。各高校可因地制宜,通过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开展一门或多门传统音乐类课程,逐步改善目前高师院校音乐课程设置“中西失调”的问题,促使中国音乐文化在高师院校音乐课堂的理性回归,扭转中国音乐文化在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尴尬境地。

3.构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教材体系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要进入高师院校课堂,教材是前提,没有相关教材一切都是空谈。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传身授性导致其缺乏科学系统的文字记载,因此有必要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教材。具体做法应以音乐院系教师为参编主体,整合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相关教学力量,以课题或科研小组的形式编写。为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时代性,编写过程中还需结合音乐教学的实践感知属性,辅以相应的影像资料,在尽量还原传统艺术真实面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4.统筹规划,科学组织,高效发挥资源优势

高师院校在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软硬件资源优势。整合这些资源优势,使其发挥最大效用,离不开科学的组织和规划。首先,应加强组织引导,使师生充分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达成共识。只有认识层面达成统一,才能为后续相关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完善组织领导制度,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确保资源合力方向。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需要举全校之力,牵涉面较广,因此有必要在校内政策层面给予重视及倾斜,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和权利,确保各项保护工作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师院校的跨学科协作优势,尤其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层面实现音乐、美术、文学、历史等相关学科的互补优势,确保各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工作的层次性、有序性、方向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高师院校独有的软硬件资源优势使其必须担负起应有的光荣使命。通过发挥其资源优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课程体系等相关举措,高师院校有能力在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桑德诺瓦.“有所为”亦“有所不为”——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方法[J].中国音乐,2008,(2).

[2]吴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师音教课堂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9,(2).

[3]周咏.高校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与方略[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7).

[4]米永盈,吕小凤.综合性高校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J].山东社会科学,2009,(10).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篇3

一、音乐文化的跨学科研究薄弱

涉及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的非音乐学科包括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特别是在许多具体的保护措施方面,诸如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具有更加显著的作用。从非物质音乐文化研究“活态”保护的共识出发,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必须是跨学科的。单一视角的研究工作虽然能够在一些传统音乐本体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审美特征方面做到深度挖掘,但对其在现实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变迁和生存危机的解构就相对地缺乏理论观照。我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的跨学科学术研究存在着几个问题。1.研究的视角狭窄。与纯粹的音乐文化研究不同,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单纯从音乐本体出发进行研究,因为它涵盖了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教育等不同层面的协调与认识。在近些年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的跨学科研究中,学者们更多的是从宏观角度认识音乐文化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以及在宏观条件下音乐文化本体保护中出现的问题等等。这些研究提出了问题,但没有真正地涉及到如何去解决问题。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需要跨学科的研究视域,以加强社会、政治、管理等领域涉入程度。2.跨学科研究处于被动。由于我们大多的跨学科研究源自于对现实困境的“被动”处理,研究者很难深入到其他学科的领域,不能深入便难以取舍哪些理论真正能够为我所用,这对梳理问题根源、探寻解决的途径都是不利的。3.研究与现实结合不够,难以提供理论的指导。目前运用的一些学科如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在方法上多采用音乐学科研究者较易驾驭的范畴,在研究成果上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与音乐本体研究类同的问题。跨学科研究的关键在于,通过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解决本学科方法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这个角度,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跨学科研究还不够完善。

二、宏观管理的现实困境

1.非物质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复杂。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历史上数次民族迁移促成了多民族的融合,形成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文化衍生生态系统,造成了我国非物质音乐文化活态生态环境的复杂多样。西部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方,由于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相对缓慢,西部文化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远远小于东部地区。但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杂居,非物质音乐文化活态生态环境过于繁多。东部地区城市化及工业化建设远远超过了文化建设的脚步,尤其东部农村社会结构和人口结构变化巨大,致使传统风俗渐渐流逝,地域活态文化生态圈趋于缩小,许多非物质音乐文化后继无人,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2.保护非物质音乐文化的可分配资源有限。我国先后公布了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几乎遍及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因此地方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及财政部门在非物质音乐文化的保护工作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根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非物质文化的专项资金申报及拨付使用均由省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第八条),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完成的项目进行验收(第十八条),地方行政部门是执行非物质文化保护监督工作的重要枢纽。但在我国以立法形式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省份并不多,并且各省在实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理念及方法上不尽相同,投入的资源也有较大差异。而地方行政部门在财政、科研、教育(包括引导社会意识形态)等领域有计划的投入,是确保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制度保障的途径。从现实来看,各地方政府在本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非物质文化保护所占比重不大,即使拥有立法保障,在资源的投入上也是模糊的,真正落实到非物质音乐文化的可支配资源有限。

三、结语

非物质音乐文化保护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兼具“政策性、理论性、学术性和民间性”[1]。文化部在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实施原则中提到,要坚持立法保护与政策保障相结合,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决策系统与资讯系统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相结合,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相结合。可见,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和艰难程度。如何引导学术研究工作更密切地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的发展现状,更深入地洞悉非物质音乐文化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规律之间的矛盾,更有效率地寻找解决矛盾的“钥匙”,是学术界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才能在“有所为”与“有所不为”[2]之间做出抉择;才能建立合理完善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层级评定机制;才能为那些文化空间尚存、保护状况尚好的音乐文化遗产建立可持续的管理制度;才能杜绝那种人为塑造文化空间的现象,防止有限资源的浪费。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他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重担。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随着国际上对于各国音乐类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的而提出,人们已经意识到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所以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教育专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音乐教育专业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一 、音乐教育专业具有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责任

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 。有关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师资的音乐教育专业是否在自身的教育体系当中反映了本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并且能否承担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责任,还需要进行研究。基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音乐教育专业中传承时,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科责任,本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分析

培养目标是学科专业发展的方向,只有确立明确的目标才能据此采取具体的措施以达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国音乐教育专业从始创阶段就以“中学及师范音乐师资”的培养为目标。早在1952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对全国高等师范的办学方向做了统一规定,规定以培养中等学校的音乐师资为主。

1987年5月,国家教委在天津召开“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审订会”。会议对原有的22个基本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高师音乐专业”改名为“音乐教育专业” 。这次会议使得音乐教育专业这一名称以首次确立,也对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这一方向规定了它从课程设置到日常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都必须确保培养既掌握与时俱进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又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音乐学科教学法的毕业生。这是音乐教育专业有别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标志。

2004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在该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总之,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的音乐教育师资。

2、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要求方面,要求: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学时,其中公共课程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专业课程为1900—2100学时,按110—115学分安排。其中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

就如教育部教体艺[2004]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所表达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除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之外,突出的强调了“地方和学校课程”。可见教育部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必修课程学科化,选修课程类型化,地方和学校课程特色化。 各校可参照《课程方案》中建议的科目开设选修课,也可根据各自的资源和特长开设相应类别的选修课,以充分发挥本校优势和地域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见教育部教体艺[2004]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说明)。

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需要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参与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保护与传承是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多方的合作和参与,高等院校担负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深信,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生成背景及音乐构造特征的不同,也决定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有所不同。我国的各个省份都有本地区的师范院校,这些院校一般都开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在研究本地区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是他们培养本地区音乐教育师资的使命。

在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我们注意到,口传心授是一直是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普遍的一种传承方式。在这个高速信息化、物质化的社会当中,许多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仍然继续按照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无异于自己画地为牢,故步自封。音乐教育专业在中国各个省份普遍开设,其本身固有的文化教育优势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传承提供了教育的平台。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传统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多学科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国传统音乐

早在2003年的时候人类口头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范围联合国已经给予了明确规定,那些由集体或个人发明创造的手工艺制品、技术和技能运用、知识传递、观念表达、社会实际、文化传统等被认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五千年历史之久的传统文化,在人类创造力和古老文化上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尊重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不是一层不变的,因为我们陆陆续续的发现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种类就会愈来愈多。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标准是:它是人类智慧和精神的产物及载体。由于它是我们历史文化中的精髓,所以我们必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流传。

在规范和制定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和保护标准时,我们应该根据以下几个要素进行评定:第一,传统音乐中应该体现出我国的文化历史的清楚历程;第二,需要具备相应的活动界限和固定的传承方式;第三,需要具备某些相对特色的表现形式及风格;第四,长久的存在于民间,并且突出当地的民族特色。所以,在对传统音乐进行保护和发扬的同时,要依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如此才能更好的开展发扬及保护工作。

二、对于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一)做好认识论方面的普及工作

目前媒体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促使现代艺术的发展形势多样化。而有些传统音乐的传承者长期受到“现代文化”潮流——即城市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就下意识的放弃自我创作的风格,迫不得已的去改变或模仿传统音乐,自己都无法面对亲手创作的“土生土长”的音乐作品,都会发自内心的嫌弃,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没有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而且这会给正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工作人员带来很多坏的的情绪,影响正常的工作状态。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教育进行普遍推广是非常有必要的,采取多种手段对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宣传内容包括中国传统音乐以及不同文化类型和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优良的环境中推进传统音乐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必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艺术的长期有效的最佳途径。

(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对传统不管有多么深的了解和认识甚至进行探索和研究,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创新二字上。应该具备并保留我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整体转型带来的紧迫感。要想发挥保护与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意义,就必须不断探索和创新,目前我们正处于这样的过渡时期,若不进行很好的保护,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音乐的部分有很大的可能会消失。音乐发展的过程中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特别是我国引入了西方音乐元素以后,这种结构形式的音乐,已然让人们的音乐审美得到了改变,这种影响将在传统音乐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现在许多古代乐器都开始大型管弦乐团合作),在以前是想象不到的,毕竟在节奏上来看根本不能归为一类。但是,通过不断的观察,我们发现它们可以进行合作的一个共同点,对我国古代传统音乐进行传承,并加以创新,这点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三)要“尊重”传统

我国人民在面对传统音乐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对其缺乏爱护和尊重,有的甚至对传统文化进行破坏。作为现代化的良好公民,我们应该主动保护以及尊重我国的传统文化。目前,在许多西方国家的人们眼里中国的传统音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可是,为什么在我国人民的眼里,我们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却像一文不值一样,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许多传统音乐的音乐家,提到自己在伦敦演出的情景时都久久不能忘怀。演唱会的全程,除了公共广播设备好和古琴这个传统的音乐器材外,整个演播厅都悄然无声。在这种万籁俱寂的环境中,可以说一根针落地上的声音都可以听得清楚。为什么英国观众可以安静坐在会场认真的的欣赏着这样一个十分古老的中国古琴音乐?可见他们的内心深处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非常尊敬的。因此,在面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音乐时我们有必要摆正我们的态度,做到最基本的尊重。

(四)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先进性”内容

传统音乐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无不显示着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特性,它继承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髓,必然会为当代中国文化已具备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所以中国传统音乐将会成为带领我华夏民族走向辉煌的现代精神和物质文明的伟大力量,甚至成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重发展的指南针,中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必将会得到更好的弘扬和流传。

参考文献:

[1]德红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2012,(01).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西北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困境 对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与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2012.01…2015.06课题批准号:12ED1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00年7月,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兰州参加“第六届人类学、社会学高级研讨班”时提出:“在西部大开发的事业中,我们不应当忘记对人文遗产的保护,尤其是对民俗文化内涵丰富但又极其容易遗失的传统音乐作品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利用。”①这一见解充分指出西北地区传统音乐作品的重要价值及其保护的难度。

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据统计,2010年西北地区(含陕、甘、宁、青、新)有28项传统音乐进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其中包括甘肃、青海一带的“花儿会”、满族民歌、兰州鼓子、陕西信天游、西安鼓乐、眉户、陇剧、敦煌曲子戏等。政府不仅通过行政手段为民间音乐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而且也通过资金扶持,实现民间音乐的自我造血。除此之外,不少专家和学者也积极加入到了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的队伍中来,一方面组建起众多民俗学会、民间音乐学会、民歌协会、传统曲艺协会等,进行传统音乐作品的研究、保护与传承活动。

当前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十分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结合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西北地区传统音乐在传承方面呈现出后继乏人的现象。一方面包括眉户、陇剧、敦煌曲子戏、满族民歌在内的传统音乐样式,都是通过方言进行演唱的,对演唱者的方言习惯、嗓音条件、演唱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多年轻人不愿学或者根本学不会传统音乐艺术。

其次,当前西北地区在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轻保护、重开发”思想,甚至出现把音乐非遗项目作为“摇钱树”的现象,比如为了增强传统音乐的视听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很多传统音乐表演从演出服饰到舞蹈、配乐,甚至是词曲内容都进行了“现代化、时尚化、流行化”的“包装”,流失了其应有的文化观念、思想内涵与情感意蕴。

再次,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很多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被各种唱片、电影等现代技术记录下来,成为“博物馆里的艺术”。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一些音乐作品连最基本的纸质版的曲式旋律、歌词内容都没有,比如陇东丧俗仪式中的鼓吹乐等。

最后,从整体上来看,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严重滞后的现象,即当特定的音乐艺术濒临消亡的时候,才会引起政府部门和保护组织的关注,从而采取紧急的措施。

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措施

针对当前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加大保护力度:

第一,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投入,一方面为民间老艺人提供传统音乐表演的舞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大力鼓励年轻人积极投入到传统音乐的学习与传承中来。

第二,诸多专家、学者要对传统音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蕴含的民俗文化价值,同时还可通过电子媒介、纸质文本的方式,对传统音乐的歌词内容与曲式旋律进行记录和保存,从而为后世的传统音乐研究、欣赏、学习活动提供充足的资料。

第三,我们在注重实现传统音乐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更要明确“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开发”、“原生态文化与次生态文化”以及“旅游经济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谨防过度“开发”导致“遗产”变色变味现象的出现,尤其要避免低俗的、劣质的传统音乐作品的出现。

第四,当前社会中的诸多音乐院校作为音乐专业高等人才的培养地,有能力而且也有责任承担起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与创新工作。

第五,广播、电视媒体也应当加大对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度,通过经典的音乐作品调动观众欣赏、了解、学习,甚至深入研究传统音乐等。

西北地区特殊的历史、地理与人文环境成就了诸多演唱技巧独特、风格鲜明、文化内涵深厚的传统音乐艺术。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我们既要提升对传统音乐重要性的认识,更加要采取合适的手段和发展理念,加大保护与传承的力度,由此实现西北传统音乐文化丰富多彩与兴旺发达的局面。

注释:

①费孝通接受本报独家专访[N].兰州晨报,2001-08-01(1).

参考文献:

[1]王文澜.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2005(3),142-146.

[2]赵毅.论西北“花儿”的现状与未来[J].歌海,2011(1),31-33.

[3]李彦荣.西部传统音乐的保护及其历史意义[J].中国音乐,2010(2),38-39.

[4]王晓平.西北地区传统音乐的文化生态及发展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06(5),57-60.

作者单位:张晓霞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音乐系 陕西西安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篇7

一、 “本土化”教学实践的方式

在近年来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结合教学实践传承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举措来进行,立足当地的文化特色,重点突出“本土化”的特色。所以,本文提出了高等音乐艺术教学的“本土化”教学实践方式,也就是立足于非物质文化发源地的丰富人文资源,在此基础上,选择非物质文化所在地民族艺术特色最突出音乐艺术价值比较高却濒临传承危机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品种,通过将其熟练掌握的传承人请入课堂实施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近距离观察到少数民族“本土化”的音乐形态与表演技能,并建立良好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学习机制。通过艺术教育与传统音乐保护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渐养成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习惯,促进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二、 “本土化”教学实践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

(一)保护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

一直以来,我国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多是师傅带徒弟式的口传心授,大多没有相应的文字记录等传承方式,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流失消失,没有真正起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而通过“本土化”教学实践,让学生近距离观察以及学习的前提下,通过文字记录等方式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地实现保护和传承,有着保护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

(二)有利于保护优秀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

通过“本土化”教学实践的运用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有利于让长期忽视的优秀民族文化进入主流教育的范围,进而使优秀古老的民族艺术文化得到延续与传承,在保护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维护。

(三)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和创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息,而就当前来说,“本土化”教育传承是最佳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形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接受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切身感受非物质文化的魅力,从而加深对祖国以及非物质文化所在地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使非物质文化所传达的民族精神世代相传。

(四)继承的前提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开发

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不应在继承后就草草了事,而是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传承机制,通过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制代表作、授予称号以及资助扶持等等方式,进行相关的继承人传习活动,在尊重民间文化艺术本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开放性与共融性的创新与发展, 完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三、 “本土化”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在高等艺术院校创建民族音乐传承的“文化空间”

所谓的“文化空间”就是具有文化意义或性质的物理空间、场所等,以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例,云南的民间音乐与其定期开展的文化、宗教以及民俗活动等息息相关,在“本土化”的教学实施中,就要进行相应的背景性教学,比如讲述演奏的音乐在形成过程中的运用场所、形式、如何表演学习以及音乐样式的存在状态、是否有资料记录、乐谱记录、特定限制等等,让学生在了解上述信息的情况下,创建艺术高校课堂的“文化空间”,丰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让学生亲临少数民族的音乐艺术式样的生存环境,让学生亲身以“局内人”的身份去体验和认知这种音乐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在了解学习中更好地进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二)在创建“文化空间”的基础上促进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对一个群体或文化的身份认同,在艺术高校“本土化”教学实践的实施过程中,基于高校封闭环境的现状,学生更容易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手法上,可以进行音乐样式以及艺术思维的渗透,通过和音乐艺术传承人接触,构成一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交流的“文化空间”,促进学生对所学音乐文化的文化认同感,进而较为全面地进行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与传承。

四、结语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传承

民族民间音乐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是最典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浓郁的民族气息,放射着灿烂的光芒,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写照,各种类型的民间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语言、美学观点等状况。可以说,在音乐‘小文化’中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大文化’,其价值是十分可贵的。随着人类进程的逐步加快,民间音乐也在逐步地产生着历史的嬗变,有的甚至已经原貌消失。当务之急就是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个民族传统艺术,笔者结合一些学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

一、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需要从传承人入手

民族民间音乐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它的的特点就是活态性和无形性,是以人为本的动态的传统艺术财富,是一种口耳相传的艺术。所以传承人不仅是民间音乐的载体,也是它的支撑点,要保护民间音乐首先应该从传承人入手。

海铃在《保护传承人至为关键》一文中重点阐释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作者论述了广东、江苏、贵州、湖南、成都、山东、云南等地推出的保护传承人的措施,从各地做法不难看出,发放补助已经成为保护传承人的“常列项”。但是有些学者对于这种做法表示担忧,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认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体性拥有的,并非掌握在某一个人的手里。一旦只给一个人发钱,必然破坏了社群的关系。”苑利特别建议我国政府以群体资助的方式去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

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郑一民在《保护传承人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中也强调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的生态延续,其保护与传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呈现的这种“活态”生存和传承的特点,决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目前很多民间艺术的传承人都年岁已高,随时都有人亡歌息的危险,这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或濒危的现实,政府要给予民间艺人极大的帮助和鼓励,使民间文化承载者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重,是传承和壮大民族文化血脉的千秋大业。

贵州民族学院音乐教授陶健在《对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中提出保护传承人,立法先行、政府有为。民族民间音乐口耳相传,传承人在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传承人一旦去世,民族文化损失无可挽回。作者提出应该从政治上,经济上保护传承人,让其社会有地位,收入有保障,生活能安心、传承能继承。并且在培养传承人方式上可以多样化,如亲子传承、师傅传承、学校传承。

安学斌教授在《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一文中着重阐述作为文化重要主体的传承人的历史作用与当代生境,指出民族文化传承人,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链条上主要的齿轮,缺少了这个环节,民族文化就将会衰亡和断链,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代代薪火相传的关键。作者提出了以下五种解决传承人的困境的措施:(1)保护好民族文化生态,为文化传承人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培育好根基。(2)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文化传承人命名与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社会地位。(3)建立文化传承人补贴制度,让文化传承人生活无忧地进行文化传承。(4)精心培育民族文化产业,大力支持文化传承人进行有偿传承活动,帮助文化传承人解决好生计问题。(5)抓紧做好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培养,使整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永续进行。

二、加强对民族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

民族民间音乐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是民众在长期的生活和艺术实践中长期积累培育出来的,直接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现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民族民间音乐的存在、发展与自然环境、价值观念、、社会制度、道德伦理是分不开的,这些因素影响制约着民间音乐的创造,同时也是民间音乐体现的重要内容。要想留住传统的民族音乐,就要守护民间文化的生态,培养健全的文化土壤,正确对待民间文化的传统,才能是民族民间音乐得以健康地传承,并获得文化艺术的新生。

大部分少数民族音乐,已不是纯粹的艺术或娱乐,在形式和内容上则依附于各类文化事象,成为一种与生产、生活、民俗及融为一体的生命活动。[2]正如人类学家内特尔讲的:“在许多文化中是没有‘音乐’概念的。”建立民族音乐博物馆和民俗文化村,开展民俗活动,让民间音乐有典型的生存环境,积极举办各种传统音乐的节日活动,提供展现民族风采的舞台空间,让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发展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杨福泉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重在阐述保护和传承好各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要保证有这些文化艺术赖以生长发育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即“文化生境”。提出社区民众的“文化自觉”至关重要,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教育,提高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识、自重、自尊意识,才能避免目前蔓延的“破坏性建设”文化“自生自灭”等问题。让民众从民俗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愉悦、快乐和乡情亲情,让他们在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情致和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与他们的生活的密不可分。

申茂平在《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嬗变与保护》中运用生态学理念对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环境、嬗变与保护进行了实证的分析与研究。作者认为,侗族大歌的产生和传承与其自然的和人文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生态环境的变化诸如语言的改变、传承的断裂和传承载体的变化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引发大歌的历史嬗变和濒临失传的危险。文章介绍了侗族大歌的历史、艺术价值、民俗特点、以及现在所面临的状况,认为要保护侗族大歌应该先保护它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洛阳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杨冬梅在《论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中阐述如果旧的文化形态不能及时予以记录保存,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无迹可寻。作者提出建立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博物馆是一种很好的保存方式,采取全面收集、集中贮存、科学管理的方法,使保存对象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养与维护。根据收藏对象的不同,笔者还把民族音乐博物馆分为三种类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物陈列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档案馆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生态展览馆。

周正军在《西部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思考》一文中提出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及出版工作,建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生态博物馆,大力扶持各种民族传统音乐节日及民间民俗活动,保证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生态环境。

龙飞屿在《湘西南苗族“歌鼟”的保护与传承》一文中明确的提出保护苗族歌鼟的文化生态环境,建立苗族歌鼟生态保护点,对自然村里的歌师进行重点保护;大力扶持大堡子岩湾民族歌场,确立锹里一年一度的四月八姑娘节和七月十五芦笙节;作者还提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来吸引游客,是游客亲身体验到苗族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接触到苗族的音乐文化,起到对外传播的作用,从而苗族音乐也得到了保护与传承。

三、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要走创新之路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民间音乐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持续不断地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但是随着数字化时代与商品意识的增强,电影、电视、电脑等现代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民众的生活内容,尤其影响了年轻人的娱乐心态,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带着Mp3听音乐的小青年,无疑这给流行音乐极大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形势下,民间的传统音乐只有加强保护、不断创新、协调发展、保持特色,才能跻身于音乐艺术之林,显现其独特魅力。“保护”不等于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3]保护和传承原生态民歌艺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在其“基因”遗传基础上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史维生在《原生态民歌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保护与传承》一文中着重阐述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并非是简单地保护它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更重要的是保护原生态音乐的“根”与“魂”。要在新时期多元化生态环境中找到适合民族、民间原生态民歌艺术的新的生长点。不能拒绝吸收任何外来的、时代的、新的音乐文化元素,也不能采取人为的封闭和阻隔方式、拒绝接受人类文化价值体系的共同准则。作者提出利用高新技术做好原生态民歌的转换,为原始民歌注入新的活力,去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还可借助旅游业的兴起,向世人展示和传播民间艺术。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王晓宁的《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保护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与旅游资源开发并举前进,在保护中使民族音乐得以发展,在旅游开发中又得到有效地保护。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的特色品牌。作者还论述了在保护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共组中,运用网络工具,有效地推动民族音乐的保护,还能使农业社会得以直接进人资迅网络社会。不必经历社会的演变,也能避开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王俊在《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思考》中也提出只有在民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注重本土化与现代音乐形式的结合,才能对民族传统音乐进行最有效的保护。作者列举了驰名中外的《茉莉花》是有苏北民歌《鲜花调》加工、改编而成的,《春江花月夜》、《梁祝》、《牧童短笛》、《思乡曲》等一些百听不厌的音乐作品,都是植根于民族音乐并通过发展创新才得以成功的,笔者认为只有在民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才能对民族传统音乐进行最有效的保护。并且提出利用现代媒体做宣传,做好向导工作。经常播放优秀的民族音乐,使人们不断的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和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引起感情上的靠拢与融合,自觉的喜爱它、欣赏它、保护它。

四、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民族民间音乐长期以来的传播方式大都是无意识的,这也是它的特点所在,自娱自乐、常处于无序的、自生自灭的状态。到了现代,这种传播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从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以学校为阵地,向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就是有意识传播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没有一种文化不是通过教育传承下来和传播出去的,把民间的传承方式与现代学院式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把民族民间音乐引入课堂,从根本的培养传承人对民族音乐的自信心,并且喜欢上它。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王文韬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对策》中从学校教育角度,提出了一些持续发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建议。文中仔细的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遭遇现代化、信息化之后,仍然可以持续发展,传统与现代并非水火不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应该树立多元音乐文化并存发展的理念。作者认为学校教育作为传播文化的专门场所,以其自身的一整套完备的系统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这种形式是任何手段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一旦进入教育系统,就会以教育自身的规律将其整理、归纳、重组,并将其系统化和体系化,最终形成教材并通过授课的形式而实施。笔者对实施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之传承,提出五点建议:(1)政府支持(2)艺术院校带头(3)师资培训(4)教材编撰(5)课程设置。并且在课程设置中提出要采取“课堂——田野”的教学模式,有计划的安排学生进入活的民族文化当中,去探索少数民族音乐的奥秘,寻找民族传统音乐的自身特质。

刘建美的《浅谈土家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中也提出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列入学校音乐教育的工作持续进行下去。分析了民族民间音乐的两种传播方式:无意识和有意识,认为以学校为阵地,编写具有本地民间民族特色的音乐教材,向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知识,激发他们的热爱民族之情。

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员白庚胜在《民间文化传承论》一文中谈到民间文化的教育传承,他把它分为家庭教育传承、社区教育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场馆教育传承,认为学校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场所。指出我们的教育、教材在传承传统文化、民间文化方面是存在严重问题的,很需要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不断地深化传统文化、民间文化教育,让孩子们认识民间、接近民间、关爱民间。

周正军在《西部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思考》中认为在民族音乐的诸多传承因素中,教育是民族传统音乐传承途径中最重要的传承手段。提出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应该把握以下四个环节:1、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本土民族音乐进课堂纳入常规管理范畴,并建立、完善民族音乐教育评价机制;2、音乐教材的建设要科学合理,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已给地方教材留有足够的空间,关键的问题是应尽快组织地方音乐专家编写教材,使本土民族音乐尽快实质性进入基础教育课堂;3、鼓励现有音乐教师深入民间采风学习,不断加强民族音乐科研工作,提高音乐教师队伍的民族音乐素质。4、应不断聘用民间歌师、乐师进入课堂传授民间音乐技艺,加强民族音乐的“原汁原味”传承。

冯光钰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中提出使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得以继续传承的四项对策:1、加强培养学校民族音乐师资的“母机”———师范院校的责任;2、加强学校民族音乐教材建设;3、组织好课外民族音乐活动;4、摆正中西音乐教育的位置。

结语

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要以传承人为主体,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维持民族艺术赖以产生、传播和传承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提供相对稳定的局部生存发展条件,维护该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原来面貌,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扰与破坏。由于民族民间音乐是立体的、流动的、活色生香的艺术,保持原汁原味几乎是不可能、不现实的,所谓回到纯粹的原汁原味中去,不过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民族民间音乐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新陈代谢是一切事物的基本法则,也是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的基本法则。

民族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主要借助口头形式传播,传播者凭借唱奏,学习者凭借听觉和记忆,自娱自乐、即兴发挥创作,常处于无序的、自生自灭的无意识传播状态,而有意识传播则处于次要的地位。如今是个科技发达、注重教育的时代,保护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以学校为阵地,向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要把占主导地位的无意识传播方式转换为有意识的传播方式,只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民间音乐,她才会得到更广泛的流传,才会发展得更加璀璨。

参考文献:

[1]海铃.《保护传承人至为关键》[J].中国人才2007年第7期

[2]郑一民.《保护传承人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J].领导之友2008年第3期

[3]陶健.《对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第26卷总第112期)

[4]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6期2007、11

[5]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6]申茂平.《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嬗变与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第26卷总第109期)

[7]杨冬梅.《论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9卷第5期2006年9月

[8]周正军.《西部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9]龙飞屿.《湘西南苗族“歌鼟”的保护与传承》[J].文化视野

[10]史维生.《原生态民歌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保护与传承》[J].民族音乐

[11]王晓宁.《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6年第20卷第5期(总第78期)

[12]王俊.《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思考》[J].民族音乐

[13]王文韬.《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对策》[J].中国音乐(季刊)2006年第3期

[14]刘建美.《浅谈土家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J].戏剧文学2005年第6期

[15]白庚胜.《民间文化传承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6]周正军.《西部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上一篇:传统音乐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高等教育体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