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10:51:49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它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既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也指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在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②。可见,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主要针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冲击。诚然,在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发展中,并不存在稳定流传而一成不变的文化形态。但是面临着各种文化冲击,我们亟须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文化的重构。而所谓文化重构就是指民族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互动中所做出的有选择性的创新与组合,它不是一次简单的改组,而是一种有意识的动态的再生产过程③。

但是目前,作为对音乐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文化重构的重要场所,我国学校教育内容并没有从本质上体现出我国少数民族间不同文化的特殊性与多样性,没有能体现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立意义和价值的课程结构。特别是以培养和输送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高师音乐教育,目前仍主要采用西方音乐体系和音乐形态作为理论基础,忽视了不同文化群体的音乐文化价值的理解和尊重,忽视了对各少数民族音乐知识体系的存在而把其排除在教学内容之外。这不仅导致青年一代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生强烈的文化疏离,相反却对西方音乐文化,尤其是对欧美流行音乐文化盲目崇拜,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任这种状况在未来将成为音乐教师的青年一代中进一步发展蔓延,必然会导致少数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瑰宝被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文化的中国社会不断边缘化,甚至面临着由显性转向隐性乃至消亡的危险境地。面临上述问题,目前有一些地方高校正在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尝试通过教育的途径和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优势为非物质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出贡献。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例,音乐学院具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史,是东北地区唯一具有音乐学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办学单位。同时,学校拥有“黑龙江流域非物质艺术文化遗产研究”重点学科群,目前的研究方向与任务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流域传统手工艺技能研究”“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传承”“黑龙江流域戏曲与民俗活动研究”“黑龙江流域非物质艺术文化遗产传承”四个方向。学校率先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文化遗产传承”问题,并提出:非物质音乐文化的传承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是传承的关键;二是现代传媒是传承的最佳手段与途径;三是音乐教育是传承艺术文化的重要基地。

同时,我们认为保存是静态的,而传承是动态的、能动的,是保护的积极措施。要积极为传人和文化生态创作一个良好的生存与传承环境。为此,学校积极组织人力,主动与黑龙江省社科院、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以及哈尔滨市艺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展开合作,并首先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和戏曲进行研究,对黑龙江流域文化生态发展以及哈尔滨近百年来的学校传承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作的成果进行挖掘和整理,并在本校开设了“东北地方艺术史”“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黑龙江戏剧与戏曲研究”和“东北地区音乐家及音乐史料专题研究”四门传承性课程(已于2003年将其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中)。这是国内最早开设此类课程的院校。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组织在读硕士研究生全力投入到与少数民族非物质音乐文化异常保护与传承的内容的相关的研究中来。据不完全统计,在已获取硕士学位的50多名硕士生中,有近70%的学生的学位论文是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的。其中一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还因此获得了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奖励。

此外,2009年8月,全国50个高等师范院校启动了师范类特色专业学科建设,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教师培养”专业是全国唯一入选部级特色专业的音乐专业。第一批本科学生已于2009年9月正式入学,主要从黑龙江省各少数民族聚居地选拔培养定向生,通过统一高考录取。这个专业还将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中小学教师提供师资培训,当年那些生活在森林高岗、丛林深处,水平不一条件各异的民间艺人将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除继续学习传统音乐之外,还将掌握系统的理论和技法,成长为具有独特气质和积累的非遗传人④。同时,目前“黑龙江流域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也在学校已经建立,同时学校还新近成立了“音乐非遗文化研究中心”。接下来学校将尽快从地理空间上针对我省健全传统艺术文化代表项目的普查和建档制度,并认真做好与少数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各类艺术文化典籍的整理和编撰工作,从而促进现代研究技术和保护手段在传统艺术文化发展中的应用和推广。未来,学校还将把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持和传承对策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下去,并在东北地区各个高校推广开来,这必将会促进更多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和研究成果的出现。

二、结语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抢救与保护、利用与传播以及推广与创新多个层面,并将“动态”开发式与“静态”储存式保护手段相结合。这离不开其原有的整体环境,并需要遵循从文化认同——文化保护——文化传承——文化重构的全方位保护与传承模式,并通过数据库与网络传播——学校教育——艺术产业开发——创新人才培养等多种途径实现多位一体的传承,即需要建立多维传承体系,从而共同推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保护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会议开幕式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戴嘉枋教授主持,会议开始,全体与会代表为刚刚去世的我国音乐学家、新疆十二木卡姆专家周吉先生默哀一分钟,以表达对先生的深切哀悼与追思之情。

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43篇,参与讨论的学者达50余人次,无论是研究视野的宽泛、研究内容的深度还是研究方法的前瞻性,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代表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观点和建议。

一、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范围、特点

刘承华的《“保存”与“生存”的双重使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区分了“遗产”与“需要保护的遗产”之间的不同,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性、行为性、符号性、口传性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精神性、对受众的高度依赖性和成果的易逝性等特点,提出“保存”性保护和“生存”性保护两种策略。

周海宏教授的发言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保持我们母性文明的丰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在于恢复感性良知,而这种感性良知来源于理性良知。另外,“京剧进校园”为时已晚,要真正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从幼儿园抓起。周先生还从心理学和语言学角度对我国民歌中衬词的使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郑茂平的《关注本体――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心里本质及其保护的心理取向》从文化自觉的心理本质揭示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心理特征,即感性体验性、情感凝结性、心理图示性、心理期待性、心理弱势性、心理内隐性,这些蕴含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中的心理本质特征,会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呈现出多层次、多目的的心理取向。

邓钧的《论“原生态民歌”的不可比性――兼及民歌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属性》通过对民歌概念和“原生态”词汇分析,认为当下关于“原生态”民歌实属一个伪命题。深化民歌形态、文化特性和功能的认识,将有助于对传统音乐文化本质特征的认识,为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周雪丰的《音响与音场――浅谈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指出,形态与生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个方面,音乐最直接的形态是音响,而音响又寄生在音场之中,作者以音乐类“非物质”属性之音乐行为过程为切入点,阐释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响易逝性、传播变异性、听觉强制接收性特征,与音场直接影响其音响效果的特征。

二、有关音乐卖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与保护方法研究

这一板块的论文数量最多,充分显示出学者们在丰富的田野考察和音乐文化保护实践的同时所进行的学术反思与理论求索。

周吉先生生前提交的论文《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结合自己多年田野调查经验,提出要保护好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风格”的保护和传承,以及保护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传承人,这两点是做好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

秦序的《实现继承传统与艺术创新间的良性互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分析了“十年”中继承与创新的矛盾冲突的本质,指出唯有总结历史教训,找寻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艺术创新的契合方式,实现传统与创新的良性互动,方能更好地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艺术的全面繁荣。

杨民康的《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从四方面深入探讨了对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认识:1、应该对“表演艺术”设定一个合理的适应性范畴;2、加强音乐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3、掌握好“传统与变异”、“保持与创新”的相互关系和评价尺度;4、注重多学科学者的合作与互动。

桑德诺瓦(和云峰)的《“有所为”亦“有所不为”――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方法》认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树立“有所为”亦“有所不为”的理念。对于“品相”杰出、“血统”正宗、“转型”适时的品种,应尽吾所为而为之;对于那些在社会发展中“转型扬弃”或丧失“民俗根基”的品种,应适当有意不为之。提倡并鼓励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西部大开发”、“文化大繁荣”或“文化产业链”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以及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的创新思维。作者指出,尊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发展规律,其本身就是一种适时、科学、求实的保护。

曾遂今的《关于音乐类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行为的思考》提出了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要“保护”以及怎样来“保护”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作者提出了音乐无形资源研究应该涉及的三个方面,并客观地指出几种值得质疑的保护措施,以供学者们思量。

李玫的《保护无形文化遗产还需建立文化结构形态系统化研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文化研究必须立足到音乐结构内部的、微观的系统研究,其中重点提到对文化物质载体的工艺结构形态要加以关注。

李宏峰的《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论律学研究在音乐遗产保护中的作用》针对当前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不足,阐述律学研究在纠正音乐遗产传承偏差、促进濒危音乐技艺恢复、确立传承者文化自信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对律学研究如何与音乐遗产保护实践结合、如何为音乐遗产保护提供有益参考等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胡晓东的《社会转型期民间音乐传承的思考》指出,社会转型时期音乐学者应该实现文化身份的转型,做好民间音乐文化“太史公”和“服务员”的工作,并且与管理学专家密切配合。此外,给民间音乐以音乐伦理学的关怀,使各种文化事象恪守准则,实现其应然状态,那么,民间音乐文化势必获得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

此外,就这一论题发言的专家还有张友刚、尹红的《唱起家乡的歌 跳起家乡的舞 奏起家乡的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之一》,刘子殷、林弥忠的《平民化、价值论和变化论――也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丁璐、赵杰的《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中的巨大作用》等。

三、各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有效政策、法规研究

韩国汉阳大学权五胜教授在其提交的论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后的当前韩国国家无形文化财活动》主要介绍了“皇室典礼音乐”、“盘嗦哩(叙事歌)”和“江陵端午祭”三个韩国无形文化财的基本情况及其保护现状,详细介绍了韩国政府和民众对其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及当前所举办的一些很有意义的展演活动, 对国内学术同行很有启发。

日本丽泽大学教授孙玄龄先生的《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想》提出“发展是文化的特点”,要求人们“注意当前文化的发展趋势”,认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表现也是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此外,作者还介绍了日本在保护本国文化遗产方面的一些表现,并简单介绍了日本的“人间国宝”制度,并以“日本民谣协会”为例,揭示了日本民间组织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法律维护的角度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周安平、王庆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模式制度设计的思考》,作者从准著作权保护角度对保护模式制度设计的几个相关问题予以思考,得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几个研究思路。

周安平、姚刚应的《浅析民间音乐作品受法律保护的正当性――以法理学视角为中心》,则通过一两个纠纷争议和部分文献,分析民间音乐作品涵义,试图从法理学视角来探讨民间音乐作品受法律保护的正当性。

另就这一论题发言的还有周安平、张文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现状――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裴小松、张国强的《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方向选择――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文化空间的系统共生关系》等。

四、我国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相关问题的宏观研究

项阳的《民间礼俗――传统音声技艺形式的文化生存空间》通过对自己田野考察的相关例证进行辨析,精要地阐述了当下民间礼俗与多种音声技艺形式相互之间的依附关系,旨在强化对民间礼俗和音声技艺形式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开启了学者们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认识。

宋瑾的《原生态音乐的抢救与活态保护》强调了抢救原生态音乐的手段问题以及抢救之后原生态音乐的处置问题。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应采取录像方式来抢救,进一步采用教育方式来传承,并制作数据库加以保存,作为重要的审美资源供各方挖掘利用。另就音乐的“活态保护”提出了一些思考。

章华英的《有关中国古琴音乐保护、传承的几点思考》针对如何对古琴艺术采取保护措施提出了七项具体措施,其中重点指出“古琴打谱与古曲整理研究”,以及“琴学研究的深入与现代琴学之重建”的紧迫性。

张振涛提交的论文《神迹超群,辉映古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乐器收藏史》简要回顾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乐器收藏史,充分肯定了以杨荫浏、李元庆为代表的老一辈音乐学家们为中国乐器收藏事业的发端,为中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复兴所付出的辛劳与汗水。作者还特别指出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理念的重要性,给与会代表以很深的启发。

围绕本论题发言的还有韩启超的《“一代有一代之戏曲”启示下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杨曦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兼谈应用民族音乐学的视野与方法》、尚建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音乐教学范式转型》等。

五、有关各地音乐卖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具体实例调研及个案分析研究

崔宪研究员的《长角苗音乐遗产保护得失谈》首先描述了长角苗的生态现状、梭嘎生态博物馆、长角苗民俗音乐及特色,并着重介绍了长角苗规模最大的文化活动――“打嘎”,最后指出长角苗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四大矛盾,即保护与脱贫、“先进”与“落后”、现代教育与传统习俗、继承与放弃之间的矛盾。

贾怡、伍国栋的《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大理古城“洋人街”戏台“天天有戏”调查》,在对云南大理古城“天天有戏”活动的兴起缘由、内容结构、操作程序等事实进行扼要梳理和描述的同时,结合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理论与之对应,阐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与旅游业互生互利关系的看法。

曹贞华的《固守于绵延――影响朝鲜族传统文化保护的诸因素》,从中国的礼文化对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指导性影响,儒、佛二教对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岁时节令习俗对朝鲜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和民族认同是朝鲜族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基石四方面阐述了影响朝鲜族传统文化保护的诸因素,揭示出其传统文化保护在“固守”中不断“绵延”的特点。

齐易的《从冀中“音乐会”看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指出,要解决目前乐种分类混乱的局面,就必须尊重民间音乐局内人的自称,按约定俗成和“名从主人”的原则来为乐种命名。另就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正常的“崇古”心态,以及各单位各部门重申报、轻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探讨。

就这一论题的发言还有马西平的《“西安鼓乐”溯古追今》、孟凡玉的《巢湖秧歌现状考察及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王晓平的《论紫阳民歌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个案分析》、金艺风的《羌族多声部民歌――“男声二重唱”》、李红梅的《关于二人台传承与发展的几点思考》、王群的《失落文明的挽回――云南7个人口较少特有民族濒危民歌保护研究》、王志军的《京杭大运河流域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历史价值与作用》、徐作生的《莲歌渔唱舟争渡――阳澄湖渔歌实例调研及分析研究》、甘绍成、朱江书的《四川成都地区行坛道乐的现状调查》、秦太明的《泉州北管的艺术特色与传承保护》等。

结语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一、教育环境

(一)社会环境

“叮叮腔”所在的江苏徐州市,是部级历史名城,素有五省通衢的江苏徐州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集萃之地。徐州市共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项,其中入选部级名录9项。众多“非遗”项目的开发均来自当地本土资源。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扶持,是影响”非遗”校园传承的主要外部力量之一。政府部门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对“非遗”校园传承起着无形的推动作用,在政策上、资金上、社会宣传上可以为校园传承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有利因素,为“非遗”校园传承创造事半功倍的积极因素,这些有利因素表面上作用于学校,却在无形中推动了“非遗”校园传承向更深层次发展,促进“非遗”校园传承具有更强的主动发展机制。

(二)学校环境

徐州工程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学校注重结合区域文化特征,努力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学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作为高校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突破口,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科研工作。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是我校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一大特色。学院将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展特色课程群建设,实现错位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一条地方高校立足区域文化,加强校地互动,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原创性和推广价值的可行路径。为了打造高水平研究基地与交流平台,徐州工程学院整合人文学科的力量,2009年,建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在2009年和2011年徐州工程学院与徐州市文化局共同承办“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等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120余人出席会议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获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相关建设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学院非常注重校地互动、资源共享、特色互补,积极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新机制的建立,可以使我们共同谱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交响曲,通过三支队伍共商“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彰显与传递。在这样的环境下,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徐州工程学院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教师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教师作为“非遗”校园传承的主体,应该说是“非遗”校园传承的开发者、实施者、贡献者。“非遗”专业是新兴的专业,“非遗”课程也是新兴的课程,虽然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与研究机构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但是在高校从事“非遗”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很少是“非遗”专业出身。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从事相关研究的教师主要为文学、艺术学、体育学等专业。教师在“非遗”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有一个正确的“非遗”课程意识、专业的素养等等,这些都将对“非遗”在校园传承的教学实施产生直接影响。对于课程改革有过这样一句话:“课程改革的失败不一定在于教师,而成功一定在于教师。”可见,“非遗”校园传承的成败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笔者这几年在工作中的体会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授课方式

“叮叮腔”的教学采用了1+1模式授课,也就是说一位老师和一位艺人共同完成一节课。“叮叮腔”的民间艺人大都是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农民,语言表达也是地道的铜山利国地方方言。比如目前健在的吴承瑛和孙为荣老人,一位没有读过书,一位是小学毕业,所以在“叮叮腔”理论方面的讲解(比如解说剧本、表演艺术、音乐唱腔方面的理论知识),就需要专业的老师来完成这部分工作。因为戏曲类“非遗”项目地域性和专业性较强,这部分工作由民间艺人担任(唱腔和身段的表演)。教师可辅助老艺人做一些读谱,以及唱词的解释等工作。也就是说教授“叮叮腔”的教师是由两类人构成,一是本校教师;二是“叮叮腔”民间艺人。以校内教师与校外艺人1+1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开设“非遗”选修课程

2012年笔者在所在学校面向部分专业的同学开设了《徐州“叮叮腔”的传承与保护》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是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指导选修课,也是伴随学校“非遗”保护研究特色化、“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课程建设”群集化而生发的行动研究性课程。即以音乐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为基础,建构以“叮叮腔”为核心的保护知识体系,结合田野调查、排演剧目实践,并呈现开放性、综合性的地方特色活动课程。

本课程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地方民间戏曲“叮叮腔”的诠释(“非遗”视野),一方面弥补了传统文化中“小传统”教育的不足。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传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并采取积极行动参与保护(排演剧目、对保护的调研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宣讲“保护文化遗产”的氛围,激发更多的学生关爱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尤其通过本课程排演剧目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在丰富校园的艺术文化生活的同时,用实际行动来传承文化遗产。

(三)教师在科研上对“非遗”项目的研究

课题研究是“非遗”校园传承得以持续有效实施的保障。在上文提到,“非遗”专业是个新兴的专业,大量从事“非遗”教学研究的教师不具备“非遗”研究的知识背景,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他人所取得的成绩来保证自己有一个正确的“非遗”课程意识、专业的素养。“非遗”科研是“非遗”保护的高级阶段,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然后总结归纳成可供同行们参考的宝贵经验,并把这种经验进一步实施到自己的“非遗”保护实践中去。更促进了“非遗”保护在校园里健康有序的发展。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重视“非遗”科研无非是有着积极的意义,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自2009年,建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这为学校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非遗”研究平台,学校鼓励教师们对地方“非遗”项目进行研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短短的几年间,学校教师已发表“非遗”类相关论文105篇,省部级课题 8 项,市厅级课题103 项,这对徐州甚至周边地区的“非遗”项目的保护做了巨大的贡献。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直接参与“非遗”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使自己更进一步的从社会、历史、传统、风俗等方面更全面的了解“非遗”文化,并且能让“非遗”传承植根于年轻人的意识中,达到校园“非遗”传承的根本目标。以“叮叮腔”为例,2012年,10级音乐系张夏梦同学申请的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下视角下的徐州“叮叮腔”音乐采录、整理与研究》被评为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成功结项。张夏梦同学在了解和研究“叮叮腔”之后,把自己的毕业论文目标定为自己家乡的小戏――“淮海戏”,并最终高水准的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12级音乐系学生孙亚、张雅文所申报项目《徐州“叮叮腔”老艺人口述史调查整理》被评为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学生们在申请和研究“非遗”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基本掌握科研的基本操作方法,为自己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进一步的学习、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学生与教师一样,也是影响“非遗”校园传承的关键因素,是“非遗”校园传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习能力及其学习方式都会影响到“非遗”在校园的传承。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参与“叮叮腔”的保护传承工作。

(一)田野调查。2012年7月,学生们就奔赴“叮叮腔”的流泛地开始了第一次的田野调查。这次田野调查也是在1960年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师生对“叮叮腔”进行全面普查之后的又一次的田野调查,经过漫长的半个世纪的空白期,把接力棒送到了这些学生手里。同学们得知后充满了对“非遗”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现有的关于“叮叮腔”发展的文字、图片、音像进行大量的搜集与整理,调查其流布范围、密度及其文化生态等情况,掌握客观详实的第一手资料。2015年7月,再一次对“叮叮腔”艺人的口述史做了详细录音整理。然后将各相关类别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整理。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

(二)学唱排演“叮叮腔”。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叮叮腔”,更深层次的领悟“叮叮腔”的魅力,在学生通过“叮叮腔”选修课程的学习,基本上掌握了该小戏的唱腔以后,我们又聘请了“叮叮腔”的专业演员帮助同学们排演“叮叮腔”剧目。主要是通过唱、念、做、舞、音乐、服装、扮相等几个方面入手,为其“活态化”的传承做出实际行动。2013年12月16日,音乐系孙亚、梁欢欢、马芯如、张雅文同学排演的“叮叮腔”剧目《梁祝》参加了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传承“非遗”项目汇报演出,她们俊俏的扮相、专业的演唱受到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赞扬。

(三)论文写作

从学生层面上看,如何使他们更深入地学习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知识、技能和审美特征,提高他们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论文写作无疑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刻的思考这些问题。我校10级音乐班徐达2013年暑假到“叮叮腔”的原发地徐州市利国镇进行了7天的田野调查并跟老艺人面对面学唱了“叮叮腔”。回校后,徐达同学根据自己的田野调查和学唱体验发表题为《探究“叮叮腔”传承与保护中遇到的问题》,文中除了提到政府对“叮叮腔”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外,还提出了几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比如:后人演唱与记词记谱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老艺人的待遇问题等等。10级音乐学专业杨海鸥同学也把自己的毕业论文选定为“叮叮腔”的保护和传承方向,最终高水准的完成了自己的学士论文《浅谈“叮叮腔”的保护与传承》。

四、教材和教法

教材的继承是优化和完善校园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丰富传承的校本教材,不仅是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遗产的成果,还是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重要载体。“非遗”校园传承在帮助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在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传承教材的编写必须紧紧围绕传承本土优秀文化艺术、弘扬民族精神这一原则,要力求体现继承与创新这一主题思想,坚持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为出发点,注重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教材,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目前使用教材为吴跃华、李爱珍编写出版的书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和笔者撰写的“叮叮腔”的研究报告为使用教材。教材涵盖了一下几个内容: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概述――知晓什么是保护;2.“叮叮腔”的艺术特征――了解“保护对象”;3.“叮叮腔”的田野调查――掌握“保护存见状况”;4.“叮叮腔”保护实践――采取“保护行动”。

在实际教学方法上,以问题为中心,以研究性解决保护问题为学习取向,以合作教学(师生共同合作)为基本理路,以讲说为辅,排演、调研保护实践为主的课程理念。力争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各方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取得学生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发展一整套的建设目标。

五、结语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教学,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观其前景,高校应当积极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打破单一文本式、学院式的学术及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和学生多角度、广泛性的参与,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对“非遗”项目科学而有效的“保护”。

基金项目:

本文为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徐州“非遗”项目“叮叮腔”的教与学模式探究》,项目编号:YGJ1343;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徐州“叮叮腔”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760053。

参考文献:

[1]吴跃华,李爱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娟,钱逍.试论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以徐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3]赵欣,刘佳新.高校音乐专业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J].教学研究,2011,(02).

[4]张坤.在高等音乐教育中建立“非遗”特色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5).

[5]杜红艳.“非遗”牵手高校的理性思考――浅谈地方高校设立“非遗”专业的困惑及解决途径[J].陕西教育,2012,(06).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本届年会由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贵州省文化厅、贵州师范学院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民族音乐研究会、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贵州省文化馆共同承办。参会者分别来自贵州、广西、云南、、内蒙古、新疆、北京、台湾等地区及美国近一百八十二人,共收到学术论文131篇,91人发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总结经验、理论反思、规划展望”,共设如下五个议题:贵州民族音乐文化专题研究报告,三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经验与反思,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与思考,利用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创编、表演的技法与理论研究,各民族音乐研究。回顾本届年会,可谓精彩纷呈,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析出部分代表言论。

一、贵州民族音乐文化专题研究报告

贵州的少数民族众多,音乐资源极为丰富,历来是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重点地区。此次年会重回贵阳并特设贵州民族音乐文化专题报告,意在对近三十年来贵州民族音乐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展示与回顾。纵观本届年会论文,对此议题的研究可归纳为本民族音乐文化专题研究和不同民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两类,主要从贵州民族音乐的传承、变迁、保护、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理探讨。

贵州省毕节市文联音协石应宽教授的《苗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风韵》,以王承祖编著的《千岭苗歌》为例,对苗族音乐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王立志教授的《土沃、根正、干壮、枝繁、花艳、果甜》一文对贵州民族音乐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性回顾。贵州民族音乐研究会张中笑教授的《后“集成”时代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胡家勋教授代读)在对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丛书进行介绍的同时,对如何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树碑立传,全面、立体地去复原民族音乐文化事象的全貌提出了建议。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吴太祥老师的《贵州民族音乐研究的新见与新论》在介绍贵州本土音乐学家群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贵州民族音乐研究的本土经验进行了学理反思。

四川音乐学院杨晓教授的《歌书又十年:侗族“大歌传统”的表述研究(2003-2013)》讨论了2003至2013年期间对侗族大歌书写的“表述问题”,在整理“大歌传统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大歌传统如何被认知、被理解、被呈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中国音乐学院赵晓楠副教授的《“汉字记侗音”的初步研究》主要围绕用汉字来记录侗音时存在“为什么要采用这个汉字而非那个汉字来记写某一个侗音”和“汉字和侗音之间是否存在语音上对应规律”的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李延红副教授的《国家在场与近十余年南侗嘎老在乡村的传承――以黎平县“十洞”两个嘎老传唱地为例》,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尝试在国家与社会的复杂关系格局里,阐释影响当代嘎老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力量。张泉副研究员的《申遗成功后的侗族大歌将走向何方》探讨了侗族大歌未来的走向,认为“次生态表演型”的侗族大歌正走向广大人民的心中,这将是侗族大歌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曾雪飞老师的《草苗情歌的田野考察一以贵州省黎平县洪州镇归垒情歌为例》指出,情歌在传统社会作为婚恋习俗中重要的表达方式其演唱的范围与对象受到传统婚姻圈的约束。贵州民族大学胡小东老师的《别样的尴尬――城镇化语境中大寨布依族地戏的传承与发展》,阐述了大寨布依族地戏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无奈与困境,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学理分析。

二、三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经验与反思

三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何从当代社会语境中对三十年来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梳理和审视,是本届年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关于此议题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提交的论文数量较多。从研究视域来看,总体可归纳为回顾与展望、当代社会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音乐形态研究、音乐现状调查研究、音乐教育研究、音乐文化语境研究和跨界音乐文化研究等方面。

1.回顾与展望

中央音乐学院和云峰教授在开幕式中作了题为《三十而立再铸辉煌――1984年(贵阳会议)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学术活动寻踪》的主题报告,他从历史的维度,以学会的历届学术年会为线索,从学会背景、学术特色、研究视域、研究成果四大方面对学会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并认为“三十而立”正逢其时的学会将在未来中国音乐学建构的各个研究领域“再铸辉煌”,也将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发展、弘扬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作用。此外,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在开幕式中报告的《回眸与展望: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法论的创新思维及学术走向》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多种不同的学术走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同时对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学术反思。

2.当代社会语境中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陈波副教授的《少数民族音乐在城市传播的文化传承意义探析》讨论了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现代城市传播的现状、维系方式、文化变迁、文化解读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义。贵州师范大学松副教授的《自媒体平台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研究》提出自媒体平台是进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研究的一个新路径和新田野。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陆栋梁副教授的《西部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在旅游产业中的流变及其空间分布》阐述了西部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在旅游产业中产生了严重的流变现象,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博特乐图教授的《城乡关系视野中的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存承》从城乡关系中探讨当代蒙古族音乐生活的变迁及传统音乐的存承问题,认为现代教育正在建构和普及“超民族性”和“超地方性”的普遍性知识话语体系的同时,正在消解地方传统音乐的固有存承模式;而城镇音乐生活的乡土取向、现代教育对传统音乐的征用,则体现了当代城乡互动以及民族音乐生活现代化的复杂性。

2.音乐形态研究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杨善武教授的《民族音乐研究中的不同音乐体系的区分问题》指出,我国音乐学界对于不同音乐体系缺乏具体划分,提出要对不同体系予以正确分类,必须明确不同体系之间局部的相通相似及划分上的相对性,切实做到从不同体系总体风格出发,抓住决定体系性质的主要倾向与本质特征。肖振新老师的《古今塞他尔与萨塔尔之辨析》通过对文献中记载的塞他尔的形制与现代萨塔尔的形制进行比较并进行复原测音,通过律学计算的手法,解析萨塔尔和塞他尔之间的共生关系。陈婷婷的《新疆吐鲁番托克逊(代尔达格木卡姆)音乐形态研究》从板式结构、唱词、曲式结构、乐调等方面全面对代尔达格木卡姆进行分析与研究。曲靖师范学院任红军老师的《王耀华对王光祈三大乐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认为王耀华对王光祈三大乐系思想在进行继承的同时,从纲目并举的著述方式对三大乐系思想应用的拓展、对三大乐系的音乐形态特点进行阐述。

4.音乐现状调查研究

赵书峰教授的《当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现状与思考――以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为例》以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的博士论文选题为切入点,检视、回顾了当下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性研究思路。玉林师范学院庞梅老师的《桂东南濒危民间乐舞现状调查――以玉林市为中心区域》对桂东南濒危民间乐舞现状进行调查,并展开讨论与反思。王慧的《维吾尔族木卡姆研究现状评述和反思》对维吾尔族木卡姆研究中存在的现有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5.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研究

当前,受后现代课程理论“寻求情境化教育意义”的影响,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专业教学在地方音乐高校中已较为普遍的实施。然在具体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仍然受到传统音乐教育教学的“刚性”制约,少数民族音乐所特有的“柔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承和传播,事实LZ-不断地趋向于“同一化”。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应华教授在开幕式中作了题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的相关语境、经验梳理与实践反思》的主题报告。他认为教育传承是指学校环境中的同民族文化习得,根本目的是文化的历时性延续;而教育传播是指学校环境中的跨民族文化理解,根本目的是文化的共时性扩散。他从哲学研究、人类学思潮、音乐教育学研究三个方面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的相关语境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中的课程策略、目标设定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功能意义进行了阐释,指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的具体实践所表现的现代性悖论,并对此进行了学术反思。

6.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语境研究

云南艺术学院盛川芮吉的《乐舞声中普米族“搓蹉”的文化学解读》,从文化学的视角对云南普米族传统乐舞“搓蹉”进行整体关照解读了在其乐舞运动的绵延中彰显的生命秩序、活的文化形态及其现代意义。广西艺术学院蒋贵萍的《广西那坡白彝器乐的艺术特色与文化解读》,对那坡白彝的民间乐器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艺术特色分析和文化阐释。内蒙古师范大学佟占文副教授的《道沁及其表演――以科尔沁短调民歌的口头表演为例》,以短调民歌的承载者“道沁”为例,对其风格进行分类,继而对道沁的表演语境和表演过程进行描述和阐释,认为科尔沁短调民歌的演唱是当地蒙古人民俗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中国音乐学院刘勇教授的《音色,一种文化符号》论及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和原生态唱法背后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并指出音色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文化向导和身份名片,音色的变化也可能反映出文化的变迁。

7.少数民族跨界音乐文化研究

广西艺术学院张小梅老师的《中越京族民歌(过桥风吹)的个案研究》一文,从《过桥风吹》的人文背景、音乐形态方面进行了跨界研究。广西艺术学院陈坤鹏教授的《探觅湄公河流域下的二弦胡琴乐器共生圈》指出,湄公河流域下的二弦胡琴之间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作者进一步对湄公河流域的二弦胡琴乐器种类及形制进行了分析,并对二弦胡琴共生圈现象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对湄公河流域下二弦胡琴乐器的共生圈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生成与演进,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对于“地方性音乐知识”的关注较为普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届年会关于此议题,主要是集中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传承、保护、利用、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音乐学院樊祖荫教授在开幕式中作了题为《在探索中前行――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再思考》的主题报告。他在肯定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基础上,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出现的隐性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呼吁要通过政策和制度的调整予以落实,以进一步推动非遗保护事业的发展。琼州学院刘厚宇副教授的《海南黎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考察》,对海南黎族民间音乐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下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黎族非物质音乐遗产保护措施欠佳,保护力度不够、开发式保护不规范,并对海南黎族非物质音乐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对策。广西艺术学院刘玲玲的《民歌传承人培养机制的几点思考――以广西民歌传承人培养为案例》对民歌传承人培养所处境遇及面临的问题展开论述,对民歌传承人培养机制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内蒙古赤峰学院于玲的《高校音乐教育中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中提出,通过高校音乐教育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形成一种自觉性的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目的。

关于此议题的文章还有很多,如齐齐哈尔大学朱艳彬教授的《黑龙江省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探讨》、内蒙古赤峰学院魏世夫的《赤峰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研究》、贵州民族大学孙婕的《非遗视域下的布依族小打音乐》等。

四、利用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创编、表演的技法与理论研究

关于音乐理论研究与音乐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在学界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过去有些学者提出,原生民间音乐要原汁原味地传承,然而从另一角度看,民间音乐还有传播的问题,且民间音乐文化本身就是要发展的。本届年会特设这一论题,对提高此问题的理论认识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但从参会提交的论文来看,关注这一领域的学者较少。现有文章如下:

广西艺术学院黄志豪教授的《论广西本土歌舞剧中的民间音乐元素运用》,以广西本土民族歌舞剧中的民间音乐元素为基点,分析研究了其运用过程中的独特之处,认为广西本土民族歌舞剧展现了广西本土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是其灵魂,如何更好的发挥其民族性、区域性特征,是值得我们长期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韦苏娜的《民间音乐资源创编的探索和创新――以壮族原生态音乐作品(晨昏)为例》从民间音乐素材的选取、意境的构思和氛围的营造、创编运用的音乐元素、创编技法、后期音乐缩混等方面对民间音乐资源的创编进行了学理探讨。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陈馨婷副教授的《论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技术性要素与新音乐创作的融合》结合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技术要素的新音乐创作及相关教改将是传承及发展这一地域性文化的最终途径。

云南艺术学院申波教授的《地域生态中云南民族情感表达的符号化图式――新中国云南本土歌曲创作的价值依托》,考察了新中国云南歌曲创作的审美轨迹,在学理层面对建国后云南歌曲创作在国家政策背景的支持下、在云南民族音乐素材养育下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了学术评述。西南大学蒲亨强教授的《略论民歌的民族识别作用――以重庆苗歌“娇阿依”调的分析为例》,通过重庆市彭水县两首由汉族苗族唱的“娇阿依”调的形态学分析,认为分析民族特性音调及其旋律发展手法,并将其与有关民族的旋律作比较有助于识别民族特征并认清保留民族性的程度。

五、各民族音乐研究

21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以“多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民族音乐研究是一个集聚包容性和开放性的议题,本届年会所涉及的各民族音乐研究较广,论文数量也较多,主要包括宗教音乐、仪式音乐、区域音乐等,从研究内容和方法来看,具有多样性。

1.宗教音乐研究

大学格桑曲杰教授的《论区域文化架构下的传统音乐风格区》,以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形成的区域性文化为架构,探讨了在此架构下形成的音乐的不同的风格区域,划分出五大音乐风格区,并论述了各个音乐风格区音乐的地域分布、音乐风格与形态特征等相关问题。长江师范学院刘志燕副教授的《土家族巫祀仪式歌舞的审美文化学阐释》指出,土家族巫祀歌舞具有泛神信仰糅合、娱神与娱人相交融的宗教文化特征,在审美方面体现了土家人“刚柔相济、以圆为美”,“狂欢美”,“从俗尚丑”等独特的审美观念。四川音乐学院卢婷的《藏传佛教寺院岁末驱魔法会音乐的意义阐释――以藏传佛教觉囊派确尔基寺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吴宁华教授的《广西上思门人女性歌唱传统变迁研究》等论文也对此论题进行了探讨。

2.仪式音乐研究

广西艺术学院蒋燮副教授在《赣南道教节日祈祥法事仪式音乐折射的畲客族群关系――以“认同”的视角》中指出,法事仪式音乐如今已成为赣南畲族、客家共建、共享的音乐文化样式起到了一种连通彼此族际精神世界的媒介功用。广西艺术学院肖文朴老师在《有关瑶族度戒仪式及其用乐的几个问题》中指出,瑶族宗教仪式及其用乐观念在各支系中仍存在很大区别,切不可简单将之视为道教科仪及音乐来作定论。乐山师范学院周特古斯教授的《蒙古族萨满仪式音乐的鼓及其“鼓语”研究》,从萨满仪式的整体语境出发,阐释“鼓语”作为萨满鼓节奏作为“与神灵沟通”的一种语言的意义。此外,包头师范学院李红梅教授的《成吉思汗祭祀仪式音声考察研究》、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韦玺的《仪式音声在民间信仰中活态传承与变迁的三大因――以广西平呆南部地区“做帮”仪式音声传承为例》、吉林师范大学王晓东老师的《九台满族锡克特里哈拉萨满仪式音乐研究》等论文也对此论题进行了研究。

3.区域音乐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杨曦帆教授的《区域音乐研究实践――再论民族音乐学“藏彝走廊”学说中的探索》,以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对“藏彝走廊”这一特定历史文化区域予以整体性考虑,揭示了这一特定历史文化区域中的音乐现象。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孙星群研究员的《远古与先秦时期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音乐》,在对“戎、狄、蛮、夷”进行阐释的基础上,论述了东夷南蛮音乐的内容、形式、结构、乐器与美学思想。中国音乐学院张天彤副教授的《达斡尔族传统音乐题材及区域特色》,选取了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以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城地区四个方言区的达斡尔族传统音乐为田野考察对象,从题材、内容和表演形式等方面,总结了四个不同地区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区域特色。

结语

会议期间,贵州省文化厅、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专门为所有代表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汇报演出和黔东南、黔西南采风活动。“纪念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第十四届年会”于2014年7月18日下午圆满落幕。正如樊祖荫所说:“三十而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也‘立’起来了”,这是中国音乐学研究的幸事。诚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在开幕式上提出的“中国三大幸事”:其一,中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让中国有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这是中国之幸;其二,中国近十年来的“非遗”保护,出现了一批研究传统音乐的成果和一批研究专家,为少数民族的音乐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撑,这是中国非遗保护之幸;其三,少数民族地区虽欠发达,却保存了丰厚的文化,这是中国文化之幸。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第一批部级名录(本刊辑) 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市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德镇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共计40项) 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炉 第一批部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公布 山西有5处 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部级物质文化遗产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一批部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名单公布 保定陶埙文化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黑龙江省世界及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医药领域又获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殊荣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部级项目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初探 四川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川江号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第一批部级名录(本刊辑)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第一批部级名录(本刊辑)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据2006年5月20日国发[2006]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我省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它们是:

一、民间音乐

序号 编号 项 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39 Ⅱ-8 兴国山歌兴国县

二、民间舞蹈

序号 编号 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0Ⅲ-7傩舞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

113Ⅲ-10 永新盾牌舞永新县

三、传统戏剧

序号 编号 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149 Ⅵ-5弋阳腔弋阳县

150 Ⅵ-6 青阳腔湖口县

158 Ⅵ-14 广昌孟戏广昌县

173 Ⅵ-29徽剧婺源县

182 Ⅵ-38宜黄戏宜黄县

209 Ⅵ-69采茶戏赣州市

四、民间美术

序号 编号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336 Ⅶ-37 婺源三雕 婺源县

344 Ⅶ-45萍乡湘东傩面具 萍乡市

五、传统手工技艺

序号编号项 目申报地区或单位

357 Ⅷ-7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景德镇市

379Ⅷ-29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 江西省

416Ⅷ-66 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 铅山县

424Ⅷ-74 歙砚制作技艺婺源县

426Ⅷ-76金星砚制作技艺星子县

六、民俗

序号编号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音乐教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201-01

加强对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更需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高校的音乐教学体系中,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音乐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使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乡的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将有助于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久保护,并不断进行传承。

一、高校音乐教育能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音乐教育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高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具有大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字、音乐、图像等资料,能够使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认识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其次,高校是学识渊博的学者的聚集地,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可以讲授各种音乐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还可共同协作,组建科研团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各方面的调研;再次,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同时还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强,加之对本专业的喜爱,因此有助于开展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唤起当代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意识。同时,大学校园不仅是一个文化载体,也是一个社会化的场所,学生拥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可组织参加各种与音乐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认识独特的民间艺术,领略其中的艺术价值,对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阻碍非遗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发展传承的因素

笔者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查找资料等方式对河北省近十所高校进行调研,较为全面地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情况,并对其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从当代大学生的兴趣来看,大学生最喜欢流行音乐,从几年前的“超级女声”到“快乐男声”,再到现在的“中国好声音”,备受当代大学生喜爱,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却极少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其次,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缺少重视。高校的音乐教育虽然在向更专业化的方向前进,却忽视了中华民族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在渐渐消失。因此,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进行传承势在必行。

再次,教师业务水平仍不能驾驭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的传授。目前,河北各高校音乐专业的师资队伍较雄厚,教师的专业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具有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专业课程能力的教师仍很匮乏。

三、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非遗的意见与建议

(一)配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种类繁多且地域性强,学校应选拔优秀教师,鼓励其外出学习进修,并要求其积极参加专业院校和社会中举办的相关课程培训,积累相关的文化遗产知识,迅速提升相关的专业技能和教授能力。

(二)精心挑选,组建适宜的教学材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繁多,地域性强,可供课堂教学选用的教学资料可谓琳琅满目。各高校可根据本校所处的地理环境,选取适宜的教学材料,在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充足的音响材料的同时,也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呈现出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乐形式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因此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模式,以便与教学内容相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讲授”“讲座”等方式可以作为学生学习“非遗”内容的基础形式,教师通过讲解基本知识内容,表演相关的音乐作品,使学生认知并记忆。

“观摩表演”是一个有效连接两个学习过程的教学形式。首先学生通过观摩民间艺人的现场表演,学习表演者的表演形式、动作要领等,并与表演者交流、请教学习,获得直接的体验。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了人类历史文明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民族的文化魂宝。高校音乐教育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势在必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传承优秀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使命是责无旁贷的。我们会不懈努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寻找、总结更多、更好的传承经验。

参考文献:

[1]裴培.当代城市社区音乐文化研究――许昌市城市社区音乐活动的音乐社会学考察[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2][美]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四川汉族民歌 劳动号子 研究总结

“劳动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而产生的,并和劳动节奏紧密结合的民歌。所谓“劳者歌其事”,巴蜀的文明正是中国灿烂的农耕文化的体现。这里的劳动号子伴随着各种劳作活动响彻大地,巴人与生俱来的豪迈粗犷的性格,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四川汉族传统的劳动号子在全国号子中占有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有关研究四川汉族民歌――劳动号子的论文数目约占四川民间歌曲研究歌种研究数目的24%,其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川江号子”、“盐工号子”、“竹麻号子”和“石工号子”等类型。

一、川江号子

四川音乐界对川江号子的关注较早,1956年,《人民音乐》第3期曾发表了朱中庆、田霁明撰写的一篇名为《与劳动紧密结合的“川江号子”》的文章,这应该是目前统计出的最早关于“川江号子”研究方面的论文。说起川江号子,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在《奉送催都水翁下峡》①中有过描写:“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遥想当年,那涪江上万桡齐发,呼声震天的场景就仿佛历历在目。

此后,有关川江号子研究方面的论文还有:从文化价值及其保护传承角度进行研究的,如周冰颖撰写的《川江号子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传承问题研究》,邓晓撰写的《“川江号子”的文化内涵》,刘琼撰写的《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川江号子”为例》,段明良、周少诚撰写的《“文化活化石”川江号子亟待抢救》等论文;从介绍歌种角度来研究的,如水木亚丁撰写的《川江号子》,杨羽健撰写的《关于川江船夫号子》,铁波乐撰写的《川江船与川江号子》等论文;从历史角度研究的,如李良品撰写的《川江号子的形成、内容与文化精神》,张永安撰写的《川江号子与巴渝地方戏曲音乐的发展》等论文;此外,还有从音乐特点、音乐审美及演唱形式等方面对川江号子进行探讨的论文,如李璐伶撰写的《试论川江号子的音乐特色》,周茂凤撰写的《对川江号子的美学反思》,黄诗玫撰写的《艺术形式不单纯是“形式”――川江号子演唱形式的审美特征》等,兹不赘述。

二、盐工号子

自贡“盐工号子”的历史悠久,是名副其实的“四川特产”。在古代,制盐被称为“煮海”,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煮海歌》里描写了当时盐民的生活情景:“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尽管《煮海歌》里描述的是海盐的制造,自贡“盐工号子”是制造井盐的作坊号子,但是二者的内容是相通的,均真实地反应出当时制盐工人的苦难生活。

进行研究的论文主要有:从歌种角度进行研究的,如张光荣撰写的《自贡盐工号子》,黄宗坛与黄宗壤撰写的《自贡盐工号子浅析》;从功能价值角度进行研究的,如宫建修撰写的《川南“盐工号子”的社会及艺术功能价值》;从音乐形态角度进行研究的,如宫修建撰写的《自贡“盐工号子”的发展形式及音韵特点》和《“盐工号子”的音乐特征分析及生态现状思考》等。

此方面,较早研究盐工号子的论文是自贡音乐人张光荣的《自贡盐工号子》。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介绍了自贡的制盐历史,将盐工号子大致分为了凿井号子、推水号子、五金扛运号子、石子号子这四大类,并逐一对其代表曲目进行了分析。在2005年7月8日的自贡日报一篇名为“盐都音乐人将本土原创进行到底”的文章里,还报道了由张光荣作曲以“盐”为主题的音乐诗画《盐魂》,以及其创作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作品音乐会。

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生产的进步,自贡千年的盐业已走到了尽头,盐场盐工的号子也逐渐从劳动中消失了,但盐工号子的音乐及其文化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三、竹麻号子

“竹麻号子”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的成都、乐山一带,分别以邛崃的竹麻号子和乐山夹江的竹麻号子为代表。有关此类号子的研究论文主要有:郭小武撰写的《竹麻号子》,曾珍撰写的《浅析夹江县竹麻号子》。最早对四川“竹麻号子”进行研究是郭小武的《竹麻号子》,文中对夹江造纸的由来和基本音乐形态(曲牌与腔调方面、演唱形式方面、歌词内容方面)进行了简单描述,并对竹麻号子在20世纪中后期取得的成就进行了介绍。但就研究而言,全文还缺乏竹麻号子的曲谱资料以及相关的理论分析。

此外,《中国艺术报》2011年4月20日,还发表了由李盈盈撰写的《夹江竹麻号子:凋零或是重生》一文,作者在文章中对夹江竹麻号子的现状进行了如下的思考:“竹麻号子无论是凋零或是转变为多形式、多内容的表现方式,都是劳动音乐在脱离其依附的生产程序后的遭遇……竹麻号子虽脱离了劳动生产,却通过表现形式的转换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四、石工号子

2006年以来,我省陆续发掘出巴山石工号子、开江石工号子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号子,其中,巴山石工号子还被列入了“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上述号子均是四川巴渠人民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是记录当地建筑历史与地方风情的典籍,也是是研究当地人文历史的依据。

早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达县地区文工团把开江石工号子搬上了文艺舞台,在巡演中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经常多次返场,使得开江石工号子成为该团的保留节目,长期演出。1956年,开江农民歌手周大才演唱的石工号子在省、地文艺汇演得满堂喝彩。1965年,开江农民歌手邓承江赴北京演唱的石工号子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有关这方面研究的论文仅有数篇:或从歌种角度进行研究,如邓寿剑撰写的《巴山石工号子概论》;或从音乐特征角度研究,如李小娟撰写的《浅析大巴山石工号子的音乐特征》等。

通过对劳动号子研究的回顾,我们不难看出,四川汉族民歌中的劳动号子研究时间较早,发表的研究成果数量较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四川学术界对它的关注与投入之情。然而,多数人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文中几个方面,除此之外,如搬运号子中的装卸、扛抬、推车等号子,工程号子中的打夯、建房、筑路、伐木等号子,农事号子中的打粮、打麦等号子,船渔号子中的嘉陵江号子、金沙江号子、岷江号子、青衣江号子,作坊号子中的榨菜号子、榨油号子,却关注和研究得较少或者根本没有进行发掘和整理。作为民歌资源丰富的大省,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本地音乐工作者的重视。

注释:

①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83页。

参考文献:

[1]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文化艺术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编.四川省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文集[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3]肖常纬.中国民族音乐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李文如.二十世纪中国音乐期刊篇目汇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计

根据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附性、活态性、无形性、传承性、非孤立性等特点,通过现代的展示手法,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理念和价值,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保留和传承事业。

一、西安非物质遗产展示特征及展示方式

从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进行分析,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大体上共分为: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间美术;民俗。每种非物质遗产都应该根据其特征和历史文化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展示媒介、展示手段,量体裁衣才能够更好的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1、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众多,如西安鼓乐、蓝天普化水音乐、殿镇八卦锣鼓、阎良特技唢呐等。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口头相传、模仿飞禽走兽叫声,缺少物化载体形式。第二、保留着演奏乐器、曲牌和谱式,具有一定的物化形式。第三、以一定的年结、庆典、红白喜事的特定场合群集性民间音乐,具有特定的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根据其特点可以采用场景还原、定期演绎、多媒体辅助展示等展示方法,再现演绎场景。

2、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中有牛郎织女传说、寒窑传说、长安仓颉造字传说等,这些传说分为两种形式存在。第一、无物化形式,即口头相传。针对这种形式的展示理念主要以多媒体动画、视频等,能够让观众快速、清晰认知的形式进行展示。第二、物化形式,包括遗留下的书籍、碑文等,根据其特点将遗留物进行整理、汇总,以图片、文字等展板展示,以及拓片和实物性展示。

3、民间舞蹈

西安的民间舞蹈主要以人多、大型为主。例如:七曲高跷、雨金舞龙社火、周至竹马等。这些民间舞蹈场面宏大并且体现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在这种形式的展示中可用到其舞蹈道具的实物展示以及制作方法、定期的现场表演、多媒体视频播放、图片文字简介等展示方法。主要以突出民间舞蹈的发源、故事情节、表演形式。

4、传统戏剧

戏剧形式丰富,暂存展示实物较多。例如:周至大玉木偶、周至皮影戏、高陵曲子、户县曲子等。这些戏剧有真人形式的表演也有道具加真人形式的表演,反映日常生活。展示中以具体故事情节作为展示元素来源,数字化还原展示、定期展览模式。

5、曲艺

西安传统曲艺包括:长安道情、熨斗村曲子、关中道情等,这些曲艺的展示与戏剧、音乐类似以声音、肢体动作来实现。展示中主要以创立曲艺的故事背景为基础,在博物馆开辟小型活动场所,定期举办表演,使观众能够真实的感受到曲艺的魅力。

6、传统技艺

传统技艺中包括:大蜡制作技艺、阎良核雕工艺、秦镇米皮制作技艺等。这些传统技艺很多都以传人的形式存在,技术性强。因此,在这类展示中如民间医药、民间美术一样可以展示其制作过程,实物以及邀请传承人定期举办讲座等展示形式。

7、传统医药

西安传统医药包括:高陵韩式正骨、马明仁膏药、李氏正骨散制作技艺等。这些操作性强,使用性广,但制作工艺复杂,很多讲究口传心授。在展示中不仅可以展示相关药材及制作过程,还可以提供各位传人以研究所形式对其进行研究、宣传、举办讲座。使其长久性的、广泛性的流传。

8、民间美术

与许多先进的印刷品不同,民间美术多以家传的形式,口传心授、纯手工工艺制作为主。例如:栎阳木刻、雁塔棉絮画、户县民间布艺老虎、阎良新兴剪纸等。这类美术品的展示以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实物进行展示,也可以选择1-2个工序步骤在展馆中进行活态展示。

9、民俗

西安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例如:西安都城隍庙民俗、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户县社火等。这些民俗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盼望,这些民俗与各地的生活地理环境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在展示设计时,要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通过场景展示、高科技等展示手段,模拟原生态环境及人们生活状态下的民俗活动。

二、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模式的构建

1、多维视角、多学科的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归纳概括出非物质遗产展示设计、人文经济、历史文化相协调统一的展示设计规划思路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设计理念。指导展示地域选址、展示空间设计、展示陈列方式设计等。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计和施工的规范化建议,以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化展示宣传。

2、针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形式提出创新性见解

非物质与物质展品的展示陈列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动态、活态性陈列展示形式研究。通过挖掘非物质展品背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以创新型的展示手法,转化为可以被大众接受的知识进行展示、宣传。

3、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展示设计理念,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计实践

通过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以最低投入换来经济、社会、文化收益。展示场所中可集参观、浏览、研究、学习、保存以及传承人聚集等为一体的相辅相成的保护、传承系统。

三、总结

通过对西安九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分析,论述出每种遗产的展示理念。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文化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的作用,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完整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和价值,展示出其灵魂。将通俗化、平民化的作品还原其本质,简单直接的艺术展示表达,实现生活和艺术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宋俊华,王开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丛书[J].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12-1.

[2] 陈小清.新媒体艺术应用设计: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J].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1.

[3] 关红.使博物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的载体[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

【作者简介】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7月14日,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成果展”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持续一个月的展览顺利结束,展览展出了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部级出版物奖项的非遗出版物,以及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与非遗保护相关的出版项目131项。这是我国首次对全国范围内非遗保护工作出版成果的集中展示,吸引了众多老百姓前往参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让人领略到中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非遗保护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据国家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介绍,成果展上除了选用馆藏的出版物之外,全国各地的文化主管部门和非遗保护中心还送来5000余件展品。它们既反映出非遗保护实践中的某一具体环节和内容,同时也为宣传和弘扬非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民间与民族是灵魂

根据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的统计,2001年至2013年,已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著15800余种、学位论文4600余篇、学术期刊论文21500余篇,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记录在册的各地正式出版的音像制品有近600种,其中录像制品占2/3以上,为保存、保护、研究、宣传非遗而制作的非正式出版的音像制品则不计其数。该成果展所显示的出版成果,正好反映出2010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出版达到峰值后呈现出平稳良好的状态。整体态势良好,成果展中,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两个重头戏。

中央美术学院、中山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纷纷成立非遗研究中心并且开设非遗相关的课程。成果展上提供的数据显示,民间文学类和民俗类现有部级非遗项目269项、部级代表性传承人138人,两类出版成果专著有2348种、学位论文471篇。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对非遗的实际保护与研究有着深远影响,也对我们未来非遗保护的持续性和长久性起着传承作用,我国许多高校都秉承“从传统文化中来,到民众中去”的学术理念,在非遗学这一新兴专业学科方面,鼓励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专业工作者对此进行不断研究。

在我国的非遗出版物中,民族语文专著已达800余种,内容囊括了非遗十大类别,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 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有藏文、蒙古文、锡伯文、傈僳文等文字,涉及非遗的民族语期刊有120余种、报纸100余种,以及不少民族语的音像制品、网络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

此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医药,也是此次成果展的亮点之一。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和某些民间草医草药。近30年来,各地已经整理出版民族医药原著、汉文译著和采集整理后用汉文编写的民族医药著作约200余种,同时涉及40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我国现存的藏医学古籍总数至少在1200种以上,青海省于2012年整理出版了《藏医药大典》,收录了638部藏医古籍及部分近代论著,共60卷,6000万字;傣医学整理出版了《档哈雅龙》等一批古籍;蒙医学出版了伊希巴拉珠尔的《甘露四部》、占布拉道尔吉的《蒙药正典》和敏如勒・占布拉却吉丹增的《方海》三部蒙医经典。我国许多无文字的民族的传统医药也弥足珍贵,如苗医学、壮医学、侗医学、土家族医学等,都出版了各自的民族医学史、医学概论、药物学以及临床各科治疗经验,使口头的、无形的民族传统医药瑰宝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

非遗保护仍在进行

这场成果展不仅展示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进行成绩,也体现了从中央到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

根据海南省的非遗普查统计,截至7月已经搜集各类非遗资源线索有10万条左右,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万多个,建档的有2000余个,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三级保护名录。7月9日,海南省文体厅主办的琼粤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三亚市拉开帷幕。内蒙古锡林郭勒第三届非遗产保护成果展启动仪式也于7月9日在苏尼特左旗开幕。展品有阿巴嘎的酸马奶、多伦县的玛瑙、正蓝旗的传统奶食、正镶白旗的焖汤等,不同旗县分散在不同的蒙古包中,各有特色精神。

非物质音乐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纯粹美学的社会条件布迪厄 朱国华 范静哗(16)

转型期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三大主题于瑮(31)

自在于神学话语中的原始艺术杨新磊(23)

《广西戏剧史论稿》出版发行(27)

汉画像石衰落浅析原因张子中(28)

操蛇或饰蛇:神性与权力的象征萧兵(43)

《山海经·大荒经》与《尚书·尧典》的对比研究刘宗迪(58)

《山海经》“浴日”“浴月”神话的文化底蕴杨琳(76)

《诗经》与古医俗的文化关连王政(86)

眼睛的神话——从彝族的一目神话、直目神话谈起鹿忆鹿(99)

西南民俗与佛陀“相好”制的渊源窦修林(115)

中国蒙古史诗研究对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借鉴乌日古木勒(120)

西方戏剧发生学的空间意义彭兆荣(126)

《日出》文本的重新解读张耀杰(136)

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南宁国际民歌节”王杰(145)

神圣事象与“花儿”:两种文化现象的互动范长风(165)

简论中国民族音乐的旋律特征——以刘天华作品为例张静波(172)

西江风俗琐记潘年英(179)

空间与记忆刘晓春(186)

底层文化与民间美学——评《广西民族风俗艺术》黄伟林(204)

等你在未来的街头万宇(209)

女神文化的立体性研究——评《中国女神》乌丙安(214)

全国报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论文索引(218)

全国销售《民族艺术》杂志书店名录(223)

稿约(224)

购阅启事(224)

禁忌与文学、法律及其他——万建中访谈录廖明君 万建中(36)

《天工开物》:传统造物的历史镜像李立新(158)

康巴行记(上)郭净(193)

户撒拾零杨筑慧(199)

写在钟先生去世五周年的日子——“钟敬文教授105岁诞辰纪念专栏”按语萧放(6)

钟敬文先生的《山海经》研究刘宗迪(7)

钟敬文先生对外国民俗学理论译介之贡献谈片贾放(11)

钟敬文先生:中日民间故事比较研究的开拓者高木立子(13)

师之大者,钟敬文杨秀(15)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张莹(16)

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艺术威胁傅谨(18)

民间社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孙晓霞(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本经验廖明君 周星(26)

走向田野的艺术研究——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大会纪实邱春林 廖奇(36)

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的转换王建民(39)

行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可能的方法维度洪颖(46)

戏綵之娱——綵衣堂装饰艺术与江南民间文化李立新(55)

蒙古族宴礼与宴歌演唱习俗博特乐图(61)

台湾布袋戏的艺术构成与文化底蕴黄鹤(71)

中国画笔墨语言的美学意蕴卢培钊(76)

“文化自觉”与“全球化”发展——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的再阐释方李莉(80)

凉山彝族的“博”交媾巫术与生殖崇拜巴莫阿依(88)

论汉代西王母图像的两个系统——兼谈四川西王母图像的特点和起源何志国(93)

浪井和西王母——与王莽有关的四种画像石主题缪哲(102)

理性守护精神家园——2007壮剧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综述韦玺(108)

全国报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论文索引(109)

销售《民族艺术》杂志书店一览表(112)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在京成立尚荣(F0002)

图片新闻(F0003)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中国雕塑院成立仪式上的讲话(I0001)

图片新闻(I0001)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中国雕塑院成立典礼上讲话(I0002)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王文章在中国雕塑院成立典礼上的讲话(I0003)

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成立仪式上的发言(I0004)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及保护张冬菜(6)

后民间美术的生态秩序及文化逻辑唐星明(13)

音乐研究的新视野廖明君 薛艺兵(18)

艺术人类学行为研究的主要范畴刍论洪颖(24)

宗教美术发展的人类学思考汪小洋(37)

汉代艺术设计中的神仙观念许大海(43)

歌唱传统的田野研究——以广西西部德靖一带壮族民间的“吟诗”(nam θei)为个案陆晓芹(49)

相声艺术传统与北京城市文明格局的变迁耿波(58)

中国画之“线”艺术研究周清波(65)

天态艺术研究袁鼎生(68)

寒食与山西刘晓峰(76)

《归藏》及其性别文化解读李祥林(82)

“忍冬纹”与“生命之树”诸葛铠(90)

蒙古族“禄马风旗”与藏族“风马旗”图案及文化内涵的异同徐英(100)

别树一帜的乐人传记——评毛水清《唐代乐人考述》张再林(107)

全国报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论文索引(2007.4-2007.6)(109)

销售《民族艺术》杂志书店一览表(112)

吴为山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作大型浮雕《冤魂的呐嘁》(F0003)

靖江讲经宝卷源流考孔庆茂(6)

靖江宝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以《三茅宝卷》为例王廷信(10)

靖江宝卷的文化价值与保护方略陶思炎(13)

靖江讲经宝卷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段宝林(17)

靖江宝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转换高小康(19)

靖江宝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廖明君(22)

宗教美术的宗教行为性质思考廖明君 汪小洋(26)

音乐人类学的范畴、理论和方法孟凡玉(33)

京西幡会:一个追求“天人吉祥”的联村仪式张士闪(43)

二胡的历史源流及同类乐器陈坤鹏(52)

中国古代艺术市场探幽成乔明 李向民(58)

董其昌与正统画论方闻 郭建平(译)(65)

楚辞所见东夷习俗二事考代生(74)

占星古籍:从《大荒经》中的二十八座山与天空中的二十八星宿对应来解读《山海经》吴晓东(77)

钟敬文先生与中国巧女故事研究康丽(87)

无名的考古学还是有名的艺术史:艺术考古学研究向度刍议黄厚明 顾平(92)

论汉晋佛像的“佛神模式”何志国(99)

日本落语的传承与文化自觉岳永逸(18)

从中西戏剧的发生看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汪晓云博士访谈录廖明君 汪晓云(31)

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刘铁梁(38)

石敢当与山神信仰陶思炎(43)

中国影戏研究述评郑劭荣(48)

民族志写作的革命——格尔兹《深层的游戏:关于巴厘岛斗鸡的记述》的意义刘晓春(54)

降蛇——佛道相争的叙事策略吴真(61)

《诗经》“玄鸟”新探姜革文(68)

佤族木鼓文化解析研究付爱民(72)

北齐佛像“青州样式”新探邱忠鸣(81)

长沙“永宁二年”墓与长江中游的早期佛教传播——兼谈早期佛教传播的路线与研究方法吴桂兵(93)

上一篇:高等教育体系论文范文 下一篇:传统音乐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