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10-29 06:23: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篇1

一、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目前,档案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在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主要工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上议程,协助档案局制发文件

目前各地档案局都已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视野,积极制发文件,为实际工作指引方向、提供指南。江苏省是我国首个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的省份,在其草案审议后,江苏省档案局迅速下发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档案主管部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进行全面归档,并提供利用。

2、积极配合申报部门主动开展服务,提供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鉴定工作需要大量的原始文献材料作为佐证,毫无疑问档案馆的丰富馆藏可以提供充分的凭证。在武汉市申报《木兰传说》的过程中,档案馆查阅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黄陂县志》及相关全宗的档案资料及图片,并辅助制作完成了30余万字的申报文本、25分钟电视专题片和300余幅照片,为申报提供了强有力的史料保障。

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收集工作进行指导,确保档案的齐全完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文献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立档是必须的工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必须全面反映项目在保护、传承过程中的真实面貌,材料必须分类有序、字迹清晰、保存持久,对此档案部门应给予有力指导。北京市崇文区档案馆就安排专人,查看档案保管条件及文件的收集整理情况,并指导各类载体文件材料的管理。

4、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活动,征集相关档案文献

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活动,全面掌握保护工作的现状,是档案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青岛市档案局(馆)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主动与市政协领导沟通,派人随同参与调研活动,实地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情况,随时收集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材料,协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与立档。

5、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提供展阅、编辑成册

北京市档案馆提出“北京将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北京市海淀区档案馆举办的“华彩海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集萃”展,不但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民间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宣传了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了民众的认识。江西省艺术档案馆建成并开通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网”,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通第一网,已着手编辑《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照片图鉴、画册以及代表作品系列丛书。

以上说明档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档案馆在参与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档案部门的业务经费不充足,在民间档案征集比较困难;档案人员对非物质文化缺乏深入了解,研究力量薄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不能准确鉴定;档案馆领导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没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很少安排专职工作人员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等,这些都牵制了保护工作的开展。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规定档案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权利与职责范围,各地档案馆的保护工作多数还处于自发状态。一套完整的保护体系与机制亟待开发,进而保证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档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独特地位

总理在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没有物质形态,但有物质载体,这些物质载体包括了文字、声音、影像资料等,与档案馆馆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天然的优势。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化可借鉴档案工作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物质化保护是遗产学界公认的重要保护手段,物质化的过程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化,并为其建立档案。档案馆在收集资料、建立档案方面有非常成熟的方法、完备的工作体系,档案工作人员深知保护的本质与重要性,在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材料时,必然能够从科学全面的角度来搜寻与挖掘;另外档案工作人员长期与各种载体材料打交道,了解它们的优缺点,这样在建档过程中可以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为后人留下可看可用的珍贵遗产。

2、口述档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补充

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文化等是由传承人的口传身授得以代代相传的,传承人以其超人的才智与灵性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针对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不齐全的状况,传承人的口述档案就成了重要的来源。档案馆有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和现代化的专业技术和设备,通过采访笔录,形成文字记录、绘图制图、录音录像等材料,可以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3、档案馆固有的工作领域与社会联系为保护工作提供了方便

档案馆的工作覆盖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波及各个地区与领域,长期以来形成了十分完备的工作体系和广泛的社会联系,构成了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独特资源,是任何别的部门无法替代;而且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专业与独到的见解。

4、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建立离不开档案馆的直接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更是缺少不了档案部门的参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1、收集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在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通常会形成大量介绍项目基本情况的申报材料与记录申报过程的材料,如新闻报道和各种宣传活动中形成的文件资料。这些材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进一步研究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档案馆应积极主动介入,将第一手材料收集保管,并建立项目档案。为了保证档案的齐全与完整,档案馆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通过档案局制发文件,要求相关单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传承和申报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载体档案的积累与整理,并规范收集范围、进馆时间等具体要求;二是各级档案馆工作人员,要有计划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接收进馆;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将民间散存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档案文献征集进馆。

2、全面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传承人档案

档案馆可以组织专门的人员队伍,如一些资深的老馆员,以丰富的阅历与独到的见解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进行地毯式搜索,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收集、记录、分类和编目。通过这样一种形式不仅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主要遗产类别,还可以挖掘很多隐没在民间的文艺传承人,从而为他们建立起传承人档案。继2007年在黄山举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后,我国各省市都相继确认了一批传承人名录。档案部门应抓住时机,录制传承人的口述资料。已有很多档案工作者开始了口述档案的记录之路,他们走街串巷,踏遍乡野,不漏地区、不漏种类地访谈老艺人,记录他们的作品与实物,既抢救了一批批濒危的技艺,也让老艺人们安了心。

3、研究馆藏档案、资料,为申遗工作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成功申报,需要大量的材料证明此项遗产的传统性,档案馆的丰富馆藏不可或缺。因为正是这些丰富的馆藏说明了此项遗产的历史渊源、流变与传承。因此,档案馆可以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对本地区民间文化的熟悉度,对本地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档案进行挖掘、分析、整理,将其提供给申报机构。例如安徽省安庆市档案馆的特色库藏有相当完备的黄梅戏档案,有老一辈艺术家的照片声像档案,也有黄梅戏的一些经典曲谱剧照,以及在黄梅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料。正因为有这些充分的材料佐证,安庆市才得以战胜湖北省的黄梅县(黄梅戏的发源地)成功申遗。

4、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一个文化永远没有力量来激活,自己也没有力量不断创新的话,就会走向盛极而衰的地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如此,仅仅将这些物质化的档案保存下去,只会让它失去延续的命脉,成为一堆死物;只有传承与发展才是最好的保护方式,这需要政府的大力宣传与教育。档案馆可以组织专门的研究和开发队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层次加工和创作,整理出版文字记录、图片资料和视频信息,开放展厅提供展览,使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同时,开放的档案也有利于民俗学者的研究,这样引入学术同行的力量,对普及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理论知识,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也是不无裨益的。

5、参加民俗活动,积累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材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篇2

第二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两类:

(一)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口头文学);

(二)传统表演艺术,包括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杂技等;

(三)传统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四)有关自然界、宇宙和社会的民间传说知识和实践,包括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业、生态环境、养生医疗等;

(五)传统手工艺术和技能,包括制造、建筑、织染、印刷等;

(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第三条建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是:

(一)推动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利用;

(二)加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延续性的认同,提高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三)尊重和彰显各民族、群体或个体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贡献,展示中国人文传统的丰富、多样性;

(四)鼓励各族群众、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五)增进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价值的认识,促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评定工作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与各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组织相互配合、协调工作。

第五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项目,应是具有突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典型意义;或在历史、艺术、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具体评审标准如下:

(一)具有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创造力、文化传承性的突出价值;

(二)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三)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四)出色运用传统民间工艺技能和经验,体现高超的技艺水平;

(五)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六)对维系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第六条申报项目单位须提出切实可行的5-10年保护计划,并承诺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切实加以保护。

(一)建档: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档案;

(二)保存: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

(三)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有关乡村、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四)传播: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宣传,加深公众对该项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

(五)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保证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保护该项遗产的传承人(团体)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

第七条各区(县)文化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进行汇总、筛选,经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后,向**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市属单位可直接向**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

第八条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向所在区(县)文化管理部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申请,并由受理的区(县)文化管理部门逐级上报。申报主体为非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申报主体应获得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授权。

第九条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代表作需提交以下资料:

(一)申请报告:对申报项目名称、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说明;

(二)项目申报书:对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进行说明;

(三)保护计划:对未来十年的保护目标、措施、步骤和管理机制等进行说明;

(四)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

第十条传承于不同地区并为不同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同类项目,可联合申报;联合申报须提交相关各方同意联合申报的协议书。

第十一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合格的申报材料提交**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专家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根据本办法规定进行评审,并向**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推荐名单。

第十二条评审工作应坚持科学、民主、公正的原则。

第十三条**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媒体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期为15天。

第十四条**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评审意见和公示结果,研究确定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五条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申报主体必须履行其保护计划中的各项承诺,按年度向**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实施情况报告。

第十六条**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进行定期评估、检查和监督。对严格执行保护工作计划、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篇3

咸丰地处鄂西南边陲,位于鄂、渝、湘、黔四省市结合部,属“老、少、边、山、穷”县,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在古代亦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全县版图面积255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85个村,总人口36.48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6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6%。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为47.5%。矿产资源丰富,可供开采的矿产达13种。自然风光绚丽,有着丰厚的人文景观。在我县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南剧、干栏吊脚楼建造技艺、刺绣等内容丰富、底蕴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县各民族的骄傲,而且成为激励支撑全县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有效保护和利用好这些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是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我县文化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县、乡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配合,保护工作迅速启动并全面开展,全县上下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现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一)全面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XX年6月,我县正式启动“非遗”普查工作,县文体局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咸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和《普查方案》。在当年全县半年工作总结会上,县文体局对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明确“非遗”保护由文体局牵头,文化馆、文管所为责任主体,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全力参与配合。同时,普查工作还被列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年度工作目标合同管理。为解决设备欠缺问题,文体局购置了电脑、桌椅,还派人专程到武汉购置了摄影、摄像、录音等设备器材。为提高普查人员的业务素质,文体局召集乡镇文体中心、文化馆、剧团、文管所等单位职工培训会,认真组织学习了国家、省、州各级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通知,祥细介绍了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和“非遗”普查任务、要求,并就普查业务进行了系统培训,为普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XX年7月起,县文体局抽调精干人员(主要涉及音乐、舞蹈、摄影、文字等)组成专班,首先从清坪镇展开普查工作。截止2010年底,完成清坪、忠堡、活龙、尖山、小村、大路坝、朝阳、黄金洞、高乐山、丁寨、甲马池、丁寨等11个乡镇的田野普查,普查工作覆盖到全县所有乡镇和大部分村组。在整个普查过程中,专班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细致的作风,克服经费少、交通工具不足、工作难度大、生活不习惯等实际困难,爬山涉水,走村串户,遍寻民间艺人。尤其对重点项目、重点传承人进行了深入调查,运用摄像机、照相机、采访机等现代设备和人工手段详细记录所发现的山民歌、民间文学,以及普查到的各种民间技艺,从而掌握了大量珍贵的信息资料。对这些资料,普查人员还各司其职,边普查,边整理。椐不完全统计,我县普查涉及项目45个,确认县级名录32余个,整理文字资料50多万字,拍摄照片1400余张,刻录cd光盘40多张,dvd光盘20多张,登记民间艺人300余名,新收集民歌200余首,小调30支,民间故事、谚语100多余条,新发现民间舞蹈有小村“打土地”、尖山“板凳拳”;民间曲艺有黄金洞的“三才板”,民俗有活龙的“排排亮”,还收集有吊脚建造技术、咂酒、油茶汤、绣花鞋、神豆腐等制作工艺,进一步充实完善了我县民间艺术档案信息库,为建立县级名录作好了准备。

(二) “非遗”普查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申报工作

我县在开展“非遗”保护的过程中,一边认真开展普查,一边积极进行申报。XX年5月,我们将南剧、地盘子、板凳龙三项民间艺术到省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受理,使我县以上三种重点民族文化艺术进入了法律保护程序,抢得了保护先机和制高点。在全州开展申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工作中,我县认真筛选南剧、地盘子两个项目,组织专班编写申报材料,制作申报电视专题片以及cd数据光盘和其它辅助材料,虽经几次反复,但我县每次报送材料都做到了及时、准确,有力地支持了全州申报工作的开展。XX年年7月,我县南剧、地盘子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我县南剧被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10年,我们将吊脚楼建造技艺申报了国家、省级名录;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了“民间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2010年,我县朝阳寺镇被公布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县各乡镇也初步形成了“一乡一品”的格局。

(三) “非遗”普查促进了我县民间文化艺术精品的打造

围绕打造南剧艺术之乡的目标,我县全面加强对南剧的保护和传承。XX年县政府拨款20万元,创作排练了大型土家历史故事剧《女儿寨》,年底在全州人代会期间演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积极开展民间文艺创作活动,先后多次举办了全县“三民”汇演、唢呐大赛、乡村民族文化艺术节等多种形式的民间文艺汇演。加大“湖北苗寨第一村”官坝村的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力度,全力打造土家摆手舞、草把龙、牛虎斗等民间艺术精品,成功举办了“官坝民俗文化节”活动,有力推动了民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工作。

(四)、“非遗”普查促进了民间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

围绕“非遗”保护并结合普查工作,近两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非遗”保护和普查工作的开展。XX年至今,我县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咸丰梨树文化节”,南剧、地盘子、板凳龙、锁呐、哭嫁歌、草把龙等民间艺术多次被搬上舞台,较好地打造了民族文化品牌。XX年,活龙坪乡主办了全县第一届乡村民间文化艺术节。XX年年9月,高乐山镇主办了全县第二届民间文化艺术节,XX年,我县举办了全县第三届“三民”调演。XX年年10月,活龙坪乡举办了全乡民歌歌王争霸赛。2010年11月,我县举办了全县民歌大赛。这些活动都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促进了普查工作深入开展。

(五)、“非遗”普查促进了优秀民间艺人得到有效保护

目前我县有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名州级“民间艺术大师”、12位县级优秀民间艺人。在保护措施方面,我们一是于XX年举办全县“三民”调演之际,请示县人民政府命名表彰了全县首批12个优秀民间艺人,县政府给每人每年发放补贴800元;二是抢救机遇,将地盘子传人李仕洲、板凳龙传人周礼乐、干龙船、咂酒传人李政福等人申报了省、州级民间艺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三是通过举办锁呐大赛、民歌大赛、梨树节、民间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活动,给广大民间艺人创造了展示技艺的舞台和获奖的机会;四是在我县文联创办的《唐崖》杂志和文化馆创办的“风景弯弯”文学网站开办专档,加强了对民间艺人的宣传推介。五是以农村、社区、协会、学校为载体,建立民歌、南剧基地,进一步开展“民歌、南剧进校园”活动,使其成为培养后备人才的基地,确保民族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六) “非遗”普查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的繁荣

一是加强了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文化、民宗等部门紧密协作,XX年组织创建了《唐崖》文学杂志,目前已出版12期。编辑出版了《咸丰民间故事》、《民间对联》、《民间器乐》、《民间舞蹈》、《民间谚语》、《民间歌谣》等五大集成。二是请求县政府设立了全县民族文学创作奖励基金,有力地促进了文学艺术创作。近几年来,我县文学艺术工作者先后出版了《色调蓝蓝的远处》等3部散文专集;创作了《乡村阳台》等120余篇散文、诗歌作品,其中,散文集《城乡边缘》获全州“五个一”工程奖。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县委、县政府的重视、部门的支持、社会积极参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贯穿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认真落实文化遗产保护“五纳入”政策。先后召开了一次县委常委会议,两次政府常务会,一次现场办公会议,听取了文化工作尤其是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文化部门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近3年仅文化工作就制发文件10多个,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还先后拨款2万元用于购买普查设备,15万元用于开展“申遗”工作,10万元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协调民宗局争取资金10万元打造南剧《女儿寨》,8万元编辑出版《咸丰民间器乐》等文化丛书,每年2万元创办《唐崖》文艺平台,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文化部门开展保护工作的经费紧缺的实际问题。县乡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恩施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积极参与支持全县各类文化活动的举办。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更是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保护。

(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争民族遗产的普查保护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在开展长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我县文化部门始终坚持把高标准,严要求与先急后缓、因地制宜统一起来,分门别类,即不搞“一刀切”,又讲究重点与一般的基本统一。不管是开展普查,还是组织具体的保护活动,我县文化部门按照不同层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濒临绝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早发现、早立项、早抢救、早建档。对珍贵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保护,做到文本撰写标准化,申报专题片正规化,照片配置规范化,档案资料数字化,对一般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求有录音、有录像、有照片、有祥实的文字资料。而且,我县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都将抢救保护贯穿其中。这样,既挖掘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又确立了保护重点,使珍贵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经常性的保护工作中得到良好传承合理利用。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

虽然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已告一段落,但这仅仅只是阶段性的。今后,我们将把这项工作持续开展下去,搞好查漏补缺,力争做到全面、细致、深入。

认真整理普查资料,着手建立《咸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撰写各个艺术门类的单项材料,建立艺术传人档案,建立《咸丰县民间艺人档案信息库》。

(二)完成《民间艺术集成》和《文化遗产丛书》的编修工作

组织专人专班,广泛收集资料,分期分批印刷出版《咸丰民间舞蹈集》、《咸丰民俗》等各大集成。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的撰写和出版工作,主要对现在已成形或正式出版的书籍进行模底登记,组织力量选择重点撰写并出版一批。

(三)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

我们已将南剧、地盘子、吊脚楼建造技艺向国家、省级申报了保护名录,下一步我们将在广泛征求意见、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筛选项目,力争我县有更多的项目入选国家、省级保护名录。

(四)开展民间文化保护区和特色村的命名活动

积极支持各乡镇(区)、村结合实际提炼1-2种本土特色文化,加紧打造、精心提高并为之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使本土特色文化更加鲜明,更加具有影响力。尽快制定文化保护区和特色文化村的评选细则,广泛开展命名活动。今年底,完成命名第一批文化保护区和特色文化村工作。

(五)加大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力度,壮大民间艺术保护队伍

积极向国家、省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县级优秀民间艺人,按照艺术门类每类评选2-3个。今年下半年,我们将与民宗局联合召开一次民间艺术大师、民间艺人座谈会,指导并督促民间艺人制定传承民间艺术工作计划,加快培养青艺人,鼓励他们组织开展经常性演出活动。今年下半年力争命名全县第二批县级优秀民间艺人。

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积极创办民间艺术团体,并对现有各类民间艺术团体和文化组织进行登记、适当时命名授牌。每年有针对性地举办3-5期民间艺术培训班。请县内知名民间老艺人跟班辅导,不断壮大民间文艺工作者队伍。

(六)推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体系

切实加强领导,加强部门配合,与民宗部门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文艺集成出版、民间文艺汇演;与旅游部门联合开展生态文化保护区、特色文化村命名和文化资源开发工作。在旅游景区推出具有咸丰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印制介绍咸丰风土人情的画册、简介,推广摆手舞、地盘子、板凳龙、唢呐、山民歌等。与广电部门联办“周末文艺”或其它节目,续滚动播出咸丰本文化。与教育部门合编一本比较全面系统的乡土文化教材,在义务教育阶段四、五年级每周开放一节乡土文化课。

切实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争取用3-5年的时间培训一批民间文艺人才,出版一批民间文艺丛书,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艺品牌,开展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文艺活动。初步建立起以文化、民宗部门为龙头,乡镇为支撑,农村为基础,文艺协会为纽带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党政重视、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篇4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全面布置,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落到实处。

我市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狠抓落实。一是层层落实责任,多方争取支持,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先后多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明确各部门各科室的职能及相关责任人职责分工。二是完善和健全相关组织,2005年我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及专家委员会,2013年8月,鉴于人员变动和工作分工调整,重新调整了组成人员,分别由市文化局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分管社文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主任,积极向上争取,落实专项经费、调整充实了三名新同志,加强人员力量匹配、所需器材设备得到有效保障。三是精心谋划、科学制订普查工作方案。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多次组织部级专家、学者座谈、论证,多方召开协调会、论证会,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确定首选普查、申报的重点对象及范围。四是加强培训,专题布置。举办文化站长及普查骨干培训班,提高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同时针对部分乡镇、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专题讲解、培训、指导。

二、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全力推进,深入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一是抓好重点非遗项目的普查、申报工作。在去年完成溱潼会船、溱潼砖雕、淤溪面塑、滚莲湘等普查、申报工作的基础上,今年5月之前,我们重点抓好了溱潼鱼饼虾球技艺、白米糖塑、邓氏脾症、蒋垛许氏伤科项目的整理上报,申报市第二批非遗名录。通过深入民间走访以及组织人员到基层挖掘、收集素材,辅导、指导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帮助完善资料、装订档案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基础台帐资料。二是邀请专家、学者会审,指出存在不足,明确努力整改方向,完善补充方案。今年我们借助溱潼会船已成功申报为部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扩展名录的契机,专题就溱潼会船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就如何放大“溱潼会船”效应组织了研讨,结合第二个世界文化遗产日在电台、《新闻》报纸大幅度,大力度进行了宣传报道,引起强烈反响,也达到了教化民众、引起重视的目的。央视4套《走遍中国》栏目,专题播放了“溱潼会船”,进一步放大了这一非遗项目的重大影响。三是查用结合,发挥普查效用。近几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各项非遗普查与保护成果展示活动,让人们认知历史,认知非遗保护利用价值,先后组织全市民间艺人绝活现场制作、展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民间美术作品展以及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图片展、农民歌会等活动;同时,精心创作了溱湖旅游文化丛书、出刊了三水文化丛书《人文三水》、《物华三水》、《诗画三水》三本重要刊物,组建了市散文学会,将我市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同时精心采风,创作了“窑工号子”,“筛花生号子”等,打出了“滚莲湘”、淤溪“牵驴花鼓”的品牌,今年,我们还组织了农民歌会民歌大赛,组织参加了市原生态文化农民演唱会活动,让非遗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创新应用,并在市电视台开辟“三水文化”讲坛,今年以来,我局已就“三水文化”、“溱潼会船”、“走近天目山西周古城遗址文化”进行了三期讲坛,先后两批公布了市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而使得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得以传承光大。

三、整体推进、有机交融,全方位普查,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我市继续把2013年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年”。通过“一查”:以各镇为单位,对本镇境内的乡土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性大普查;“二清”:弄清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存在保护、传承情况;“三展示”:展示调研活动的重要过程,体现抢救历史文化资源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展示本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物原貌以及抢救、保护和传承情形;展示乡土历史文化大调研活动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文章、摄影(含电视)、美术作品等,确定非物质性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项目7项。目前,正在首手准备调研、整理包装的有:董记牛肉、张甸斗七巧、华港皮老虎、溱潼窑工号子、淤溪牵驴花鼓、蒋垛猪头肉、酥饼等。陈氏针灸、吉高故事、罡杨纸扎、大炉烧饼等正在整理之中。今年11月份,将结合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对大调研活动收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进行全方位陈列展示、宣传、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篇5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查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84 ― 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积累起来的文化精髓,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

齐齐哈尔市已有800年建城史,是历史上最早的黑龙江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最早的黑龙江省省会。齐齐哈尔地区是个多民族居住区,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世代居住在嫩江、黑龙江流域的土著民族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等,还有明、清时代的流人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些遗产的抢救、保护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必然要求,是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近期笔者对齐齐哈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了调研,形成调查报告如下:

一、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内涵,全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当今我国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发展经验,深入分析自身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内涵丰富,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蕴含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密码。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1.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络,是有效开展保护工作的前提条件

自2006年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来,积极有效的组织开展了本辖区的普查工作。并及时召开各县(市)区文体局局长、文化馆馆长参加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县(市)区成立相应机构,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将省、市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要求传达下去,抓好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建立了切实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网络,目前全市有克东、依安、富区梅里斯等9个县、区都已成立了非保中心或办公室;昂昂溪、建华等县区设立了专、兼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

事实证明,正是这些科学有效的保护网络的建立,才使齐齐哈尔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2.市级保护中心完善运行机制,履行职能,是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进一步开展对齐市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6年3月以来,齐齐哈尔市有关部门对该项工作非常重视,在全省地市级城市中率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06年9月18日正式挂牌,办公地点设在齐齐哈尔市市群众艺术馆。并由市编委批准,配备了三名专职业务干部,装修改造了100多平米的接待室、资料室、办公室。建设了数据库,收集整理了65项有申报保护价值的资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自保护中心办公室成立以来,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库、制作了舞蹈、器乐、剪纸等40余卷艺术档案。并整理制作了相关的图片、文字介绍、光碟等完整资料。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担负着对上组织申报和对下业务指导的双重职能,是上级保护中心和基层申报单位之间的纽带。这个中间环节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了一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果。

3.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

2006年9月齐齐哈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筹备期间,举办为期两天的齐市各县(市)区乡镇文化站(文体中心)骨干培训班,并聘请省保护中心专家讲课,向他们讲解了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特色文化的相关知识,使基层文化干部对国家文化部等决策部门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的各项指示精神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对搜集、整理、申报的相关程序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共有29人参加了培训;2006年10月市文化局组织召开了全市各县、区文化局长、文化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来自全市16个县区的32位文化局长,文化馆长参加了会议,会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做详细的介绍;2006年10月8日我市组织17名基层骨干参加了省保护中心举办的第一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

专业人才的匮乏一直是困扰各项文化工作,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使更多的专业干部尽快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专业知识是极其迫切的。齐齐哈尔市采取的办法是省、市两级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各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职干部的两轮培训。虽然时间较短,但是这些专业干部回到工作岗位后都能根据市保护中心的要求在工作的同时加强自学,现在都已经初步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工作方法,并成为实际工作中的骨干力量。

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创新应该与时俱进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继承和发展,就是为了促进人类的文化创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只有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大环境,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良性的传承土壤。

1.在挖掘、整理保护项目的基础上认真组织申报工作,全力争取国家对保护项目的各项支持

自齐齐哈尔市非物质保护中心成立已来,做了大量的普工作,已搜集整理了20项名录,其中有哈库麦勒、乌钦两项入选第一批国家名录;罕伯岱民歌、古驿道站丁习俗、鄂温克瑟宾节、齐齐哈尔木板书四项入选第一批省级名录,这四项省级名录正在申报第二批国家名录中。

2.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性项目普查工作

在市保护中心普查的65项资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龙沙区的北大仓传统酿造工艺;富区的达族婚礼、后库勒满族花棍舞、达族萨满舞、传统医药、罕伯岱达族传统舞蹈;克东县的克东腐乳传统工艺、满族刺绣、剪纸;富裕县的三家子村满族民俗文化、满语教材;讷河的鄂温克民间文学、鄂温克族口弦琴等都是历史悠久,极具保护价值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齐齐哈尔市已经完成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性项目普查工作。第一、二批市级保护名录已由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并在2007年11月17日召开了部级名录哈库麦勒、乌钦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专家到会,进行了研讨,并即将将学术研讨成果结集出版。

3.加大资金投入

2006年齐齐哈尔市政府投入资金三万元,用于改造和装修市非保中心办公室及增添内部设施。在申报国家、省级名录过程中,各县、区政府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都能根据项目需要投入挖掘、申报经费。其中梅里斯在申报哈库麦勒和乌钦这两个部级项目中投入资金2万元;富区申报罕伯岱民歌和木板书投入2.90万元;富裕普查申报站丁习俗投入资金2.85万元;讷河申报瑟宾节,市财政投入资金5.30万元。这些政府资金支持基本保证了挖掘、整理、申报工作的顺利完成。

资金困难是困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一难题。在齐齐哈尔市申报第一批部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名录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申报项目书的制作和申报光盘的制作都很不理想,只能凭借申报项目的独特性和历史文化内涵来争取专家评审组的目光。在具体保护过程中,很多老艺人、传承人的声像资料因为相关设备短缺而无法完整纪录下来。相信这中情况并非齐齐哈尔独有,全省甚至全国的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都面临着同样的困难。

4.整合资源,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06年7月24日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与省民委、省体育局联合主办,市群众艺术馆承办了齐齐哈尔首届“库克塔拉”民族民间原生原创文艺精品展演,集中展示了满族舞蹈、达族舞蹈、赫哲族舞蹈、罕伯岱民歌、大手绢绝活等民族文化遗产精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007年3月,为了配合第二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主题宣传活动,市保护中心与鹤城晚报联合策划了“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景纪录”。先后在鹤城晚报上发题为“奔放的旋律、艰难的挖掘”(罕伯贷达斡尔族民歌);“郑焕江木板书”及300年,生生不息的“站丁文化”等3篇专访报道,详细记述了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过程和各个项目的特点,在社会取得良好反响。与市电视台《视点》栏目联合策划拍摄了三部专题片:郑焕江木板书、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及保护边疆风雅颂(乌钦、哈库麦)。这些主题宣传活动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关注,从观念上起到了引导全社会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作用。

通过上述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使全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其在全市产引起较大反响。

三、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保护工作的紧迫性

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仍然有很多具体问题是非常紧迫的。第一,一些依靠口传心受方式加以传承的文化遗产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价值的资料流失。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立法滞后,没有法制保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与各项工作发生冲突或矛盾时缺乏有效的法律机制保障。第三,由于保护工作未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与保护工作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能得到系统解决,经费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普遍存在。第四,在实际保护工作中,一些地方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借创新之名对一些传统文化进行篡改,严重违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篇6

一、厦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一)、厦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闽南民居(祥店民居),民间信仰(大道公信仰),民间习俗(中秋博饼),民间工艺(珠绣、漆线雕技艺),民间美术(同安农民画),民间音乐(南音),民间舞蹈(拍胸舞、车鼓弄),民间戏曲(高甲戏、歌仔戏),民间曲艺(答嘴鼓)、民间医药(厦门青草药)等等。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厦门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厦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猛烈冲击。

1、一些富有闽南地区特色的古建筑因建设拆迁而永远消失,如古民居(红砖民居)。2、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如:富有闽南地域特色的民间歌舞表演形式车鼓弄。3、一些传统民间技艺濒临消亡。如:1911年厦门就有的民间技艺――珠绣,目前该民间技艺已基本失传。4、富有闽南特色的民俗礼仪逐步被新仪式取代。如:婚嫁、哭丧等逐步被时髦仪式或简易化所取代。5、具有闽台特色的闽南语童谣也几乎失传,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时有发生。

二、厦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台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关系

1、从台湾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经济文化、教育状况、宗教等等来分析台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特别是与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相连。从2005年台湾的党派领导人相继访问大陆,掀开了两岸关系新的一页。两岸关系形势日渐好转,促进了两岸文化的交流,增进两岸人民的文化沟通和情感交流。

2、厦门市为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海沧台商投资区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福建省省委提出的“五缘六求”要求,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宗教文化的保护,增进两岸文化、文物的交流、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公众对两岸宗教文化的了解、远离封建迷信、反对组织,构建和谐社会。如:从2006年4月18日在海沧青礁慈济宫举办首届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并将在今后每年举办。

3、厦门市每年的台交会都要举行文艺演出,厦门市文化馆对濒危的非保项目进行有力的保护,即派指导老师或请老艺人进行指导与辅导,市文化局拨款扶持,并提供展示机会。在每年的台交会、9・8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海峡两岸农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中进行展示,富有闽台两地共同特色的民俗表演受到台胞的特别青睐。如:闽台童谣、答嘴鼓、宋江阵、拍胸舞、车鼓弄、大鼓凉伞、蜈蚣阁、布袋戏、歌仔戏、高甲戏、车鼓弄、踩高跷、莲花褒歌、月琴弹唱……

4、目前台湾的中小学生、幼儿却对这些项目不太了解,他们却因着年轻一代父母移民或被美国、日本文化的影响而淡化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然而我们在透过亲密的非物质文化往来交流、展示,更多地唤起台湾青少年对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认同。

三、厦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1、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机构和举办活动

①成立了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厦门市群众艺术馆。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大、省文化厅关于在全省各地举办“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日”暨启动“2005年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年”活动的通知精神,加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工作力度,提高群众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意识,于2005年1月1日举办了“厦门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年”活动启动仪式,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文艺演出并在现场颁发《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宣传材料等,向广大群众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

②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06年6月9日厦门市举办了“寻找与守望”――首个文化遗产日专题晚会。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晚会以一幅幅老厦门市的生活图景为背景,原生态的童谣、祭拜仪式、民间舞蹈、音乐等在舞台上生动地展现。为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了良好氛围。

③2007年6月9日举办“寻找与守望”――厦门市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其中有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大型图片资料展,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陈列展,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授牌仪式,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艺演出,答嘴鼓、讲古表演及研讨、《红色回忆》和《馆藏精粹》两本书首发式,电视台、报社都做专题介绍进行大力宣传。

2、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①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工作。根据文化部《关于申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通知》要求,厦门市文化馆多次组织专家讨论,于2005年7月确定了 “答嘴鼓”(曲艺),“漆线雕技艺”,“歌仔戏”、“高甲戏”( 戏曲),“南音”(音乐),“中秋博饼”,“大道公信仰”、“送王船”(习俗),“宋江阵”等9个项目为厦门市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项目,并按规定精心制作文本、录像片,报送福建省文化厅。经省专家评审,我市除“宋江阵”以外的其它8个项目被福建省文化厅确认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报送文化部,其中厦门的“答嘴鼓”、“漆线雕技艺”、“歌仔戏”、“高甲戏”和“南音”5个项目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2006年4月申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共18个项目,分别是“车鼓弄”、“拍胸舞”、“莲花褒歌”、“新五祖拳”、“厦金宋江阵”、“厦门方言讲古”、“歌仔说唱”、“厦港民习俗”、“池王爷习俗”、“蜈蚣阁”、“春仔花习俗”、“厦金风狮爷信仰”、“闽南童谣”、“闽南皮影戏”、“厦门青草药”、“松筠堂药酒配制工艺”、“嘉庚瓦制作工艺”、“厦门珠绣手工技艺”。被评为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

③深入开展调研、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研讨会。2006年6月再次召开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专家研讨会,就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下一步如何开展出谋献策。专家们提出厦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基是闽南文化,特别是闽南话的传承。重点在保护、研究、传承、宣传、普及。

3、举办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和普查前摸底工作

①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的培训。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6年9月份专门举办了“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培训班”。

②主要培训对象为各区文体局分管局长、文化科长、文化馆长、文化站长、专职普查人员及本市非保办工作人员。培训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采取全封闭式的培训,全市有87人参加了培训。

③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参加厦门市文化局组织召开的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前的研讨会,从各个层面分析论证如何高效地开展普查工作,为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出谋献策。

④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为活态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展示评台。2005年底开始对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摸底,我馆对一些根植于群众中的民间表演项目如“拍胸舞”、“大鼓凉伞”、“车鼓弄”等给予扶持并派专业人员深入农村、社区进行指导和培训,同时组建了民俗表演团队,让他们参加全市性重大文艺演出,让更多群众认识与了解,使这些项目得以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四、厦门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情况

1、2006年12月中旬,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面展开。在厦门市文化局统一组织下,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和各区文体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组为单位的市、区、镇(街道)、村(居委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摸底工作认真有序地进行。普查人员加班加点不辞辛劳走村串户,走访,召集老艺人,长者,知情人,爱好者,与学者、专家座谈,认真记录,其中被调查年龄最长者为96岁。

2、通过全市普查,初步收集整理材料1036份,其中口头传统519份、传统表演艺术40份、民间美术22份、民间手工技艺34份、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65份、民间信仰习俗356份,据不完会统计有60%以上的项目与台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关。基本掌握了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与生存状况及与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3、通过普查充实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和数据库,为做好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为厦门市将来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准备了充足的材料;对已成功申报部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与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篇7

xxx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部,特殊的自然环境及特殊的文化背景,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了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文学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加强非遗保护普及宣传,

与时俱进创新工作,不遗余力争取支持,抓实抓细项目申报,全民的“非遗”保护意识、群众“非遗”认知度不断增强,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二、主要做法

(一)重普查、深挖掘,夯实非遗保护基础工作。

高度重视非遗的普查、整理工作,每隔两年开展一次非遗普查工作,在普查过程中,坚持深入镇村一线、深入庄户人家、走近田间地头,与各类乡村文化能人,了解掌握了大量真实的原始材料,并在后期逐一进行项目归类、文字影像资料整理,进一步充实了我县民间艺术信息库,为建立县级保护名录,开展保护传承工作夯实了基础。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展非遗普查6次,收集各类信息3510条、线索1276条、拍摄照片3万余张、录制音像资料358盒,整理有价值的项目30个、撰写各种文字资料120多万字,调查项目 336 个。

(二)抓认定,广申报,健全非遗保护名录体系。

高度重视非遗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每年坚持对全县非遗项目进行再挖掘、再整理,精心挑选重点项目逐级申报,健全保护名录体系,提升保护水平。

(三)强中心,建基地,完善非遗保护阵地设施。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2015年投资600余万元完成了文化馆维修改造工程,建成120平方米的“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坊”,下设五谷坊、刺绣坊、四宝坊、剪纸坊、游艺坊、鼓艺坊六坊,为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产品销售提供了平台。

(四)建站所,广传承,普及非遗保护项目。

积极争取省市非遗保护资金30余万元,依托各传习所、传承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活动,先后在高级中学、第一幼儿园设立了洛河战鼓和羊皮扇鼓传习所,累计培训羊皮扇鼓、洛河战鼓爱好着2000余名。同时定期开展传习活动,实现了传统游艺进校园、xx剪纸进课堂等重点项目普及。定期在全县举办剪纸、刺绣、农民画等非遗项目培训班,2017年以来相继组织开展了“xx说书、陕北民歌、刺绣、剪纸进校园和“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乡镇进社区科普巡回展览”等活动20余场,用百姓喜闻乐见的陕北民歌、说书、小品、非遗风情歌舞《踩场歌》《祈雨》等表演形式进行宣传;每年在 “自然与文化遗产日”定期举办规模宏大的非遗宣传活动,广泛进行非遗成果展示。同时,组织“非遗”传承人到厦门、成都、深圳等地进行展演和展示活动,多次组团参加陕西省旅博会、文博会、丝博会等展览活动,让xx与外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使xx传统文化在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中,得以升华。

(五)创品牌,助扶贫,打造特色保护项目

“xx剪纸、刺绣、xx传统游艺”,是我县招牌式的文化品牌,自从被列入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我们加大了对这些招牌项目传承保护工作的力度,先后打造出了剪纸6个系列产品、刺绣5个系列产品和xx传统游艺4个系列产品,使保护工作由产品陈列展示向市场销售方向跨越式迈进,“xx刺绣”已被列入首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编制,积极全面开展振兴项目。大力开展xx非遗助力扶贫工作,成立了xx县德艺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有限公司,建成了总面积达120平方米陈列、销售基地,按照“公司+基地+传承人+贫困户”的模式,推动非遗传承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依据效益优先原则,在项目优势镇办、中心社区,利用建成的传习所、个人工作室,在技艺上指导贫困户,实现临近收购,方便贫困户参与。邀请相关专家,举办xx刺绣、剪纸、农民画培训班,为产业、产品振兴献计献策,力争拓宽这三个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结合自身工作特色和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在非遗助力扶贫工作上,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全县7镇1办5个中心社区65家贫困户被纳入实施范畴,13名残疾人在家进行定制的刺绣品绣制,年人均收入达5400元。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专业人员。非遗工作没编制、缺人才,特别是乡镇文化站被合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了代管,没法开展具体业务工作;二是经费保障不力。县财政没有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县级非遗传承人缺乏保护经费,非遗普查、项目申报等工作经费短缺。三是项目传承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必须由人来传承、去延续。目前项目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传承仍然处在口传心授、自觉自愿的状态。有的民间传统技艺因制作周期长、费工费力、资金缺乏、学习环境差、市场不景气、再加上陈旧的思想观念影响等因素致使传承人匮乏,尤其是年轻一代,学习民间技艺的更是寥寥无几,很多老艺人子女都不愿意继承祖业。项目传承形势严峻,难以为继。四是非遗开发利用力度不大,目前,除剪纸、刺绣、民歌、说书、传统游艺、传统饮食有可能成为当地一项旅游产业外,绝大部分“非遗”保护项目在产业化开发利用上难以做大做强。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切实加强非遗的认定、记录、建档、研究等基础工作,完善非遗保护体制机制,提高传承实践能力,弘扬当代价值,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1.科学记录,全面普查。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小组,科学实施非遗记录工程,坚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原则,完善普查体系建设,科学制定普查程序,重点针对非遗缺项漏项进行普查,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组、不漏种类,不漏项目。树立“抢救优先”的意识,对高龄和病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优先安排调查采访和抢救搜集,确保普查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好的成效。

2.确定项目,重点申报。积极开展非遗各门类的非遗振兴工作,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文明提升。一是申报xx说书、xx剪纸、xx传统农事三个项目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进一步完善在全县具有广泛影响、深厚文化底蕴和牢固群众基础的xx说书、xx剪纸等项目图文视频资料收集,完善传承保护体系,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针对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现象,加强xx传统农事非遗保护项目挖掘,积极开展传统农事保护宣传,让更多群众了解传统农事,了解先人智慧,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同时将xx农民画、xx大秧歌、xx民俗礼仪等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的项目申请纳入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3.争取支持,做好传承。一是充分利用部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争取中省专项资金,抓好现有传习所监管,每年培养发展1-2个非遗传习所,培养一批新的非遗传承人。二是争取县政府支持,将非遗保护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加大学校教育传承、民间传承,通过为非遗传习所、传承人设立保护资金,鼓励他们带徒学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三是进一步抓好非遗产业化工作。加强对民间工艺品的搜集、挖掘,重点对xx刺绣加强内涵挖掘,搞好非遗品研发、展示、销售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助推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四是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民间艺术比赛、农民文艺汇演、民间工艺品大赛等活动,为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搭建展示舞台。

4.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加强对非遗及其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编撰出版《xx县非遗保护图典》,进一步普及保护知识,营造人人参与保护保护的良好氛围;丰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内容,大力开展非遗进村镇、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活动,综合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多途径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干部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升群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知晓率和认知度。

各位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以往的工作中我们也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希望大家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继续关心我县的文化事业发展。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更加扎实努力的工作,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非遗工作,形成合力,努力使我县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重闪光芒。

xxx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汇报

xxx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部,特殊的自然环境及特殊的文化背景,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了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间文学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加强非遗保护普及宣传,

与时俱进创新工作,不遗余力争取支持,抓实抓细项目申报,全民的“非遗”保护意识、群众“非遗”认知度不断增强,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二、主要做法

(一)重普查、深挖掘,夯实非遗保护基础工作。

高度重视非遗的普查、整理工作,每隔两年开展一次非遗普查工作,在普查过程中,坚持深入镇村一线、深入庄户人家、走近田间地头,与各类乡村文化能人,了解掌握了大量真实的原始材料,并在后期逐一进行项目归类、文字影像资料整理,进一步充实了我县民间艺术信息库,为建立县级保护名录,开展保护传承工作夯实了基础。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展非遗普查6次,收集各类信息3510条、线索1276条、拍摄照片3万余张、录制音像资料358盒,整理有价值的项目30个、撰写各种文字资料120多万字,调查项目 336 个。

(二)抓认定,广申报,健全非遗保护名录体系。

高度重视非遗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每年坚持对全县非遗项目进行再挖掘、再整理,精心挑选重点项目逐级申报,健全保护名录体系,提升保护水平。

(三)强中心,建基地,完善非遗保护阵地设施。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2015年投资600余万元完成了文化馆维修改造工程,建成120平方米的“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坊”,下设五谷坊、刺绣坊、四宝坊、剪纸坊、游艺坊、鼓艺坊六坊,为传承人进行技艺展示、产品销售提供了平台。

(四)建站所,广传承,普及非遗保护项目。

积极争取省市非遗保护资金30余万元,依托各传习所、传承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活动,先后在高级中学、第一幼儿园设立了洛河战鼓和羊皮扇鼓传习所,累计培训羊皮扇鼓、洛河战鼓爱好着2000余名。同时定期开展传习活动,实现了传统游艺进校园、xx剪纸进课堂等重点项目普及。定期在全县举办剪纸、刺绣、农民画等非遗项目培训班,2017年以来相继组织开展了“xx说书、陕北民歌、刺绣、剪纸进校园和“xx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乡镇进社区科普巡回展览”等活动20余场,用百姓喜闻乐见的陕北民歌、说书、小品、非遗风情歌舞《踩场歌》《祈雨》等表演形式进行宣传;每年在 “自然与文化遗产日”定期举办规模宏大的非遗宣传活动,广泛进行非遗成果展示。同时,组织“非遗”传承人到厦门、成都、深圳等地进行展演和展示活动,多次组团参加陕西省旅博会、文博会、丝博会等展览活动,让xx与外界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使xx传统文化在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中,得以升华。

(五)创品牌,助扶贫,打造特色保护项目

“xx剪纸、刺绣、xx传统游艺”,是我县招牌式的文化品牌,自从被列入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我们加大了对这些招牌项目传承保护工作的力度,先后打造出了剪纸6个系列产品、刺绣5个系列产品和xx传统游艺4个系列产品,使保护工作由产品陈列展示向市场销售方向跨越式迈进,“xx刺绣”已被列入首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编制,积极全面开展振兴项目。大力开展xx非遗助力扶贫工作,成立了xx县德艺馨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有限公司,建成了总面积达120平方米陈列、销售基地,按照“公司+基地+传承人+贫困户”的模式,推动非遗传承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依据效益优先原则,在项目优势镇办、中心社区,利用建成的传习所、个人工作室,在技艺上指导贫困户,实现临近收购,方便贫困户参与。邀请相关专家,举办xx刺绣、剪纸、农民画培训班,为产业、产品振兴献计献策,力争拓宽这三个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结合自身工作特色和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在非遗助力扶贫工作上,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全县7镇1办5个中心社区65家贫困户被纳入实施范畴,13名残疾人在家进行定制的刺绣品绣制,年人均收入达5400元。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专业人员。非遗工作没编制、缺人才,特别是乡镇文化站被合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了代管,没法开展具体业务工作;二是经费保障不力。县财政没有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县级非遗传承人缺乏保护经费,非遗普查、项目申报等工作经费短缺。三是项目传承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必须由人来传承、去延续。目前项目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传承仍然处在口传心授、自觉自愿的状态。有的民间传统技艺因制作周期长、费工费力、资金缺乏、学习环境差、市场不景气、再加上陈旧的思想观念影响等因素致使传承人匮乏,尤其是年轻一代,学习民间技艺的更是寥寥无几,很多老艺人子女都不愿意继承祖业。项目传承形势严峻,难以为继。四是非遗开发利用力度不大,目前,除剪纸、刺绣、民歌、说书、传统游艺、传统饮食有可能成为当地一项旅游产业外,绝大部分“非遗”保护项目在产业化开发利用上难以做大做强。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们将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切实加强非遗的认定、记录、建档、研究等基础工作,完善非遗保护体制机制,提高传承实践能力,弘扬当代价值,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1.科学记录,全面普查。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小组,科学实施非遗记录工程,坚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为原则,完善普查体系建设,科学制定普查程序,重点针对非遗缺项漏项进行普查,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组、不漏种类,不漏项目。树立“抢救优先”的意识,对高龄和病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优先安排调查采访和抢救搜集,确保普查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好的成效。

2.确定项目,重点申报。积极开展非遗各门类的非遗振兴工作,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文明提升。一是申报xx说书、xx剪纸、xx传统农事三个项目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进一步完善在全县具有广泛影响、深厚文化底蕴和牢固群众基础的xx说书、xx剪纸等项目图文视频资料收集,完善传承保护体系,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针对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现象,加强xx传统农事非遗保护项目挖掘,积极开展传统农事保护宣传,让更多群众了解传统农事,了解先人智慧,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同时将xx农民画、xx大秧歌、xx民俗礼仪等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的项目申请纳入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3.争取支持,做好传承。一是充分利用部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争取中省专项资金,抓好现有传习所监管,每年培养发展1-2个非遗传习所,培养一批新的非遗传承人。二是争取县政府支持,将非遗保护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加大学校教育传承、民间传承,通过为非遗传习所、传承人设立保护资金,鼓励他们带徒学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三是进一步抓好非遗产业化工作。加强对民间工艺品的搜集、挖掘,重点对xx刺绣加强内涵挖掘,搞好非遗品研发、展示、销售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助推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四是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民间艺术比赛、农民文艺汇演、民间工艺品大赛等活动,为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搭建展示舞台。

4.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加强对非遗及其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编撰出版《xx县非遗保护图典》,进一步普及保护知识,营造人人参与保护保护的良好氛围;丰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内容,大力开展非遗进村镇、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活动,综合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多途径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干部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升群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知晓率和认知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篇8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曲艺资源的类型,提出了曲艺资源整合与数字平台构建的具体分类建议。认为曲艺数字资源库平台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曲艺名录基本信息;二是曲艺名家;三是研究成果;四是音视频资料;五是记忆曲艺;六是网上展厅。

【关键词】 曲艺;资源库;资源分类;整合

一、引言

曲艺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富有地方色彩的语言魅力和与各族民众生活的紧密关系而独树一帜,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艺资源具有宝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曲艺资源可能存在的载体类型进行梳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曲艺数字资源库,合理分类、系统整合和科学保管曲艺资源,是曲艺保护具有时代适应性的有效措施。本文试就曲艺资源的载体类型进行探讨,并就曲艺资源库的资源分类提出建议,以期对曲艺保护乃至类似的非遗项目保护研究有所促进。

二、曲艺资源的类型

曲艺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是“活”的动态的文化,这些特点决定了记录和保存曲艺资源的形式多样,其载体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印刷型资源

(1)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与曲艺有关的书籍、期刊、论文、手稿、档案等,是指导开展曲艺工作的理论基础。各个历史时期的曲艺研究成果侧重点有所不同。

在封建社会,曲艺被视为下里巴人乃至“叫花子”艺术,虽然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底层群众的青睐喜爱,却并不受官方和上层人士的重视,不可能在官方文献中占一席之地。同时曲艺艺人多是无文化者,全靠口传心授代代相袭,成天为生计奔波卖艺,也不可能撰文著书。但在某些地方志及文人笔记、小说中,对各个时代的说唱会有一些描绘和记述,如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十卷)》,明代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八卷)》,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清代范述祖《杭俗遗风》,小说《水浒传》、《红楼梦》、《老残游记》等,都有一些关于曲艺音乐曲牌及演唱场景、曲艺艺人表演的记叙,对这些材料进行收集、发掘,对学者研究曲艺历史是颇有帮助的。

1900-1949年间,曲艺研究文稿数量很少,其中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的胡怀琛编写的《中国民歌研究》中对“莲花落”、“道情”、“滩簧”、“鼓儿词”等曲种做了简单介绍,是20世纪最早对曲艺进行比较多种介绍的著作。[1]1934年李家瑞编写的《北平俗曲略》对“说唱鼓书”、“大鼓书”、“弦子书”、“滩簧”、“莲花落”、“数来宝”、“道情”等曲种做了较详细的介绍。[2]1938年郑振铎编写《中国俗文学史》(上下)对鼓子词与诸宫调、宝卷、弹词、鼓词与子弟书等作了系统的梳理。[3]赵景琛编写《大鼓研究》和《弹词考证》,对大鼓、弹词这南北两大曲种的起源、文学和音乐演唱等进行了论述。张长弓编写《鼓子曲存》和《鼓子曲言》,对鼓子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

新中国的成立为曲艺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群艺馆、文化馆、曲协、音协、曲艺团队及艺术院校的曲艺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采访曲艺艺人,广泛收集原始资料,通过筛选、分类、整理,编写了一批曲种调查报告式的图书和论文,如《绍兴平湖调介绍》、《三弦》、《走书》等。一些曲艺名家和知名作家也加入曲艺研究行列,如单弦、京韵大鼓弦师白凤岩、京韵大鼓演唱家良小楼、京韵大鼓弦师王万芳、西河大鼓演唱家马增芬、资深曲艺音乐理论家章辉集体讨论,章辉执笔的《曲艺音乐研究》于1960年出版;1956年老舍等著《曲艺的创作和演唱》;等等。这一时期,曲艺研究队伍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形成了一支职业与业余研究人员相结合的研究力量,大量著作出版发表,这些著作既是曲艺实践与研究的收获,也为深层次研究曲艺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使曲艺研究得到进一步推动。一批曲艺研究者出版专著,对曲艺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征等进行了深入探究,80年代后发表的文章及著作数量超过了此前历史的总和。特别是始于80年代初的《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的编纂,为我国曲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宝藏。与此同时,《中国曲艺志》、各地《曲艺志》或《曲艺史》、《说唱音乐集成》纷纷编辑出版,进一步充实了曲艺研究成果。

(2)曲谱、剧本/曲本/唱本。其中曲谱含简谱、五线谱及工尺谱版本。剧本是曲艺创作的文本基础,也是演员的演出依据,是曲艺艺术研究资料保存的一种形式。曲艺剧本早期亦称为“唱本”,形式多样,清末民初的曲艺传统剧目因受当时条件限制,流传至今的多为口述本。有的时期在一些地方常有曲艺唱词的手抄本或刊刻本在民间流传,如在北京,有创办于清代乾隆五十五年的百本堂钞卖唱本的书铺,专门销售各种曲艺唱本,由于老板叫张二,故又称“百本张”;[4]与此类似的还有“修德堂印本”、“万兴堂刻本”等。过去坊间印行的各类曲艺演出脚本或手抄本,如今出现于旧货市场上的还很多,这些脚本或手抄本,对于研究曲艺历史发展史,重构优秀的曲艺传统,以及发展曲艺创作,都是极其有益和重要的。这些唱本、曲谱都是曲艺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3)项目申报材料。主要指以非遗项目申报工作为核心的曲艺介绍性资料,包括各级非遗项目申报时提交的曲艺项目申报表;非遗普查时的曲艺调查表;曲艺项目调查结束时撰写的综合调查报告等。至2014年11月11日,国务院正式了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累计达1345项(包括扩展项目共1662项),其中曲艺就有127项(包括扩展项目共156项)。在申报非遗项目时,各地申报机构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大量采集曲种相关资料,尽可能地使项目申报材料体现曲种的特色与风采,因而,项目申报材料应当作为曲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音视频资源

曲艺是以人为传承主体,以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为传承方式,音视频记录有利于曲艺真实、完整、全面的保存和呈现。音视频资源主要包括实体音视频资源、音视频数据库及网上音视频资料。实体音视频资源主要指以老唱片、录音带、录像带、胶卷影片、CD、VCD、DVD等模拟或数字音频、视频文件形式存在的曲艺演出录音、录像和曲艺音乐录音等,包含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如:1999年,中国唱片总公司与中国曲艺家协会编辑出版了《中国曲艺名家名段珍藏版》,“曲艺晚霞工程系列”曲艺专辑CD唱片;2002年,为抢救老艺术家演唱的经典唱段,全国开展戏曲曲艺音配像工程,出版了大量VCD音像制品。音视频数据库从来源上可分为外购数据库和自建音视频数据库。网上音视频资料是指网络科技催生的大批音视频资源网站所产生的众多音视频资源。此外,各地在非遗大普查中形成的与曲艺有关的影像资料,和部级、省级名录项目的申报影像、传承人申报影像、各类基地申报影像,都是曲艺保护工作形象和直观的记录,都很珍贵。

3、曲艺数字化产品

人类上千年来主要用纸张来承载文化遗产,但这远远不能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多彩,也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广泛传播。面对已有的大量纸质载体的优秀成果,有必要通过数字化方式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化和再创造,采用动漫、微电影、纪录片等形式讲述曲艺传承人经历、曲种变迁或剧目故事,达到引人注目、受众喜闻乐见和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成功的尝试,如:《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核心内容被重新数字化,形成了“中国民族民间文艺资源地图”、“数字民歌乐器地图”、“数字戏台”、“数字曲苑”、“中国故事”、“中国时间”等数据库和信息平台等多种数字产品成果。2012年文化部21世纪艺术教育大系师范教材就将多媒体动画和学习内容结合在了一起,其中《说唱音乐》教材将十多首曲艺音乐制作成动画,用动画演绎曲艺说唱的故事情节,新颖有趣,被作为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必修教材。[5]相信这类产品今后会不断充实,数量会逐渐增多。

4、口述历史

所谓口述历史就是通过传统的笔录或者录音和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记录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6]曲艺传承人由于本身文化水平和经济状况限制,他们很少通过文字来记录自身的生命经历、艺术生涯和所从事的艺术以及相关文化的由来、发展和演变过程,甚至曲艺本身就是通过口传心授而得以世代相传。正是如此,口述历史成为搜集和保存相关原始资料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助于弥补现存文件记录的不足或填补其空白。近年来,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对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历史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自2006年6月起,《浙江档案》对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录音采访,并将他们的口述内容加以整理,推出了《口述历史》专栏,到2011年4月为止,该专栏共推出58期,全方位展示了25位(其中曲艺5位)浙江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的口述历史,其中涉及受访者的学艺经历、艺术制作技艺和过程、艺术创作和表演的心路历程、所获荣誉以及从艺心得和体会。[7]作为国内艺术类高级别科研项目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近年来也相当重视口述历史在艺术学研究中的应用,立项课题涉及众多口述历史选题,2014年《天津曲艺老艺人口述史研究》被立项。

5、传承人资料

曲艺自古以来就是以“人”为传承载体,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代代传承延续的,曲种的存在与否从某种程度而言实质上是其传承的主体――传承人的存在与否,因此,做好传承人相关资料及文献的调查与收集工作是曲艺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国家文化部公布的信息,目前部级曲艺传承人有117个,各省市也分别确定了本地区级别的曲艺传承人。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人口城市化、信息数字化背景的冲击下,传承人的生存空间急剧缩小,若是单靠所传承的技艺谋生,生活将难以维持,很多传承人改行做了别的事情,或是将原本传承的技艺仅作为一种业余的爱好,传承人的自然衰老和死亡,也使一些曲种逐渐走向式微、甚至消亡,因此,对传承人资料的收集工作应尽早进行。

6、实物文献

目前,有些曲艺曲种濒临失传和消亡危机,与之相关的一批可能生活价值不大,但蕴含着大量民间艺术技术含量的珍贵器物散存在民间,主要指伴奏乐器、道具、服装、戏台、剧场等曲艺非文字类实物文献。这些实物文献承载着曲艺厚重的历史气息,给人以强烈的直观感受,比文字记录的文献更感性,人们可以通过对实物文献的观察、分析和推测去复原历史社会生活原貌,从而获得某种深层次的信息。因而,这些实物文献是曲艺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收藏和保护。

三、曲艺资源整合与数字平台分类

通过对上述不同类型、不同载体形式的资料进行系统梳理、整合和分析研究,曲艺数字资源库平台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曲艺名录基本信息。提供按非遗名录级别(部级、省级等)、批次、检索式输入等方式查找曲艺项目。介绍每个曲种的历史起源、发展变化、风格流派、传唱地域、传承保护现状等基本情况,通过关联整合,以文本、图片和音视频等形式对各曲种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二是曲艺名家。主要包括曲艺先人前辈、传承人和名家新秀的个人介绍,包括每位曲艺名家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传承项目名称、从艺经历等基本信息,及演出风格、擅演曲(书)目介绍、各曲种曲(书)目演出的剧照、人物造型等。三是研究成果。提供与曲艺相关的图书、论文、曲谱、唱本/剧本等的检索、浏览和下载。四是音视频资料。对收集到的老唱片、录音带、录像带、胶卷影片、CD、VCD、DVD及其他曲艺音视频资料进行数字化、标准化处理后,与曲艺数字化产品一起,提供用户在线欣赏。五是记忆曲艺。主要是对独立采集的口述历史资料进行规范化处理后,以文字和视频形式提供网上检索和查看。六是网上展厅。对伴奏乐器、道具、服装、戏台、剧场等曲艺实物文献采取文字描述、摄影、摄像或3D摄像后,在网上虚拟展示。

【参考文献】

[1] 胡怀琛.中国民歌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6.

[2] 李家瑞.北平俗曲略[M].北京: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

[3]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

[4] 冯光钰.中国曲艺音乐百年回眸与瞻望[J].音乐探索,2002(4)3-9.

[5] 石蓓.地方曲艺的出版传承危局及数字化应对――以天津时调为例[J].现代出版,2014(1)67-69.

[6] 王天红.口述历史:国家图书馆关注的新领域[J].图书与情报,2006(5)20-23.

[7] “浙江档案”杂志社. 传人――浙江省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集萃[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上一篇:个人申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培训先进个人申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