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范文

时间:2023-10-02 16:18:15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1

Abstract: Using the literature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reviewed and discussed theory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founda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and competitive sports, which is designed for the harmonious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关键词: 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Key words: mass sports;competitive sports;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320-02

0 引言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我国运动健儿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其中,金牌51块,银牌21块,铜牌28块,我们居金牌榜第一名、奖牌榜第二名,这是我国奥运史的光辉顶点。然而在此骄人的成绩背后,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审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的关系,是否应该理性的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竞技体育的成绩能否说明我国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是否协调发展?在“后奥运时代”如何构建两者之间的合理关系,是现时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理论探索回顾

近十几年来,学界关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大致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普及与提高说”观点。这首先认为体育事业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提高和普及,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此理论,就是搞好了“群众体育”就能搞好“竞技运动”,而抓好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是有局限性的。二是“相对独立说”。这认为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本质上是增强体质的教育。而“竞技体育”是一种身体活动,它有一定的规则,有挑战性,并能达到娱乐的目的,这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实践中只能重一方面而轻另一方面[2]。这种观点过分突出和强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二元对立性,而否认了两者融合的可能性。三是“互补关系学说”。这一说法认为体育的高度分化出现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他们之间本质相同、形态不同,二者相互依存、在功能上互为补充。互补关系强调的是二者的联系。某种程度上让人们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3]。四是“相互取予说”。认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整个体育系统的相异的两个子系统,在各自规律的指引下运行和发展是二者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不得不承认二者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也要肯定他们之间是有可能融合的,这取决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身体活动的相同点以及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子系统的开放性[4]。

2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

2.1 制度保障 回顾建国至今60周年的体育事业发展历史,党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制度保障上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时体现群众体育综合指导性政策的主要有《全民健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文件”,中央8号文件指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而竞技体育主要有“奥运争光计划”,《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国竞技体育的水平,使我国竞技体育水平跻身于世界前列,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

2.2 经济水平 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GDP值越来越大,人们收入越来越多,这些都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伟大前途打下了物质基础,国家给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提供越来越多的资金支持。随着中国逐步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生活越来越好,恩格尔系数越来越低,就越来越重视体育事业。而在这种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下,我国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体育事业将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向转变和发展,不仅要实施《奥运争光计划》,还要不断鼓励全民健身,用尽可能多的方式促进、协调与指导群众体育,使国民素质越来越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之策略

3.1 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重新审视体育 “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6]。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推进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分析和思考我国的体育现象,体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体育,而不是以人之外的精神或物质为本的体育。从体育成为人的基本权利角度出发,以人为本的体育应当是全体人民共享的体育,而不是一部分人或小圈子的体育[7]。因此,群众体育的发展作为体育事业的一块短板,政府应在体育政策、资源配置、社会化管理等方面有所作为,从而推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使体育成为人们自觉自主的实践活动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2

关键词:竞技育人;体育强国;群众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1-0107-05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aim and function,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ose the competitive nature of PE, and its regularity, entertaining, cooperativeness and competitiveness, which are not only characteristic of competitive sports and mass sports, but also the necessity of our modern social life. Therefore, aiming at connecting mass sports and competitive sports, the article suggests developing sports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through competitive sports”, succeeding in realizing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nation through PE.

Key words: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through competitive sports; strong nation in PE; mass sports

1 引言:建设“体育强国”与提倡“竞技育人”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建设“体育强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长期发展目标和任务。“‘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启动建设体育强国战略工程极为关键的5年。”[1]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队以51枚金牌获得金牌总数第一的狂喜之际,官方正式提出,我国是“体育大国”,但不是“体育强国”,距离“体育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作为“体育大国”的确立,是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体育大国”不是“体育强国”,大而不强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专业竞技体育金牌的“含金量”不足,以奥运为例,我国在集体性强、综合价值高的大球项目以及世界上热门的主流项目(尤其是欧美主流项目的田径、游泳、网球等)方面,都与欧美强国有很大的差距。二是相对于专业竞技体育,群众性体育明显滞后,尤其是青少年体质连年下降引发了有识之士对学校体育的担忧。“下面是一组官方数据:目前,中国有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患高血脂、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城市里,每5个孩子就有一个小胖墩儿,高中生里85%以上的学生是小四眼儿;和日本孩子比,我们中学生在身体素质多项数据上差很多;我们参加运动的体育人口只有28%,人均体育设施在世界上排名开外……在亚洲,我们的体育人口和体育设施人均比绝对排不进前10名,就在中国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就的二十年中,中国人的体质在明显滑坡!”[2]

显然,将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不仅是真正提高我国专业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要求,更是全面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提高全民族身心素质、夯实竞技体育发展基础的实际需求与强烈呼声。

近三十年我国竞技体育的突飞猛进,较之此前三十年有两方面重要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带来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的提升为竞技体育的投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另一方面,竞技体育的理念已然改变。众所周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曾经作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核心指导思想,这种违背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政治化,不能不说是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精神枷锁。“既然我们对要拨乱反正,国际上又有很不好的反应,当然应该废除。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在正式文件中就不用了。”[2]取而代之的是国际奥委会提倡的“更高、更快、更强”的格言。

群众体育的发展滞后,一方面是由于投入比例失调和资源配置失衡,“当前群众体育领域内最突出、最基本的矛盾就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与相对薄弱的群众体育物质基础、短缺的群众体育资源之间的矛盾。”[1]但是,认识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建国以来,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流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并以此作为指导体育事业的核心思想,人为地将体育分为两个独立、性质不同的体系: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包含学校体育)。这种体育理念导致了长期以来体育的内在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是我国群众体育远远滞后于竞技体育的一个更为重要的深层原因。比较明显的是,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设施的投入以及运动场馆的建设已具有相当的规模,甚至中小学体育设施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大学生、中小学生的体质、技能、运动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度都不容乐观。

笔者认为,体育的本质是竞技,竞技的根本属性是竞争,这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意识和能力。建设“体育强国”,发展群众体育,首先必须对体育有正确的认识,为此,笔者立足于群众体育,提出“竞技育人”这一概念。

2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同宗同旨及其竞技本质

“所谓竞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群体,包括所有的比试运作方法的活动,诸如各种选举、比武、斗鸡、赛马、游戏以及劳动竞赛,其中有一种叫做体育竞技,这是以体育活动为媒介的竞技种类”。[3]也就是说,竞技本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各行各业都存在竞技,而体育运动是最典型的竞技。现代汉语词典直接将竞技解释为:体育竞赛。因此本文所说的竞技是指体育竞技或体育竞赛。“竞技是生存技能的传习、演练和展示,是一种改造自然的技艺,最后认为:竞技是身体性运动竞争的技艺”。[4]在竞争的基础上,竞技发展成为多属性的综合体。

体育的本质特征是竞技,“在本质上体育是以竞技为基本手段和主要形式,增强体能、技能,培养心理素质和能力的一种社会性活动。……竞技是体育最重要的特征,体育的必然是竞技的,没有竞技就不能成体育。”[5]在这个意义上,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本质是一致的,其理念也是相通的。体育之所以被划分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仅仅是基于各自目标上的侧重,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作总体规划,而决不能因此而将二者割裂开来。如果将二者对立起来,否认群众体育的竞技本质,不仅不利于发挥其特有的综合社会功能,阻碍其健康发展,而且实际上也抽空了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基础。

群众体育作为竞技体育的社会基础,最典型的例证,是我国竞技体育项目中乒乓球的绝对优势与群众体育中乒乓球运动的普及,美国竞技体育中篮球的绝对优势与全社会篮球运动的普及,其间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而竞技体育绝不仅仅是国家整体实力的标签,同时也是群众体育的引领。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从教材内容看,学校体育完全就是竞技体育的简化版。它没有真正独立的体系,特别是普通高校近年来普遍采用的专项选修制,其主要知识和技能以及体能锻炼的方法也完全取自于竞技体育,必须依托于竞技体育的发展。此外,作为承担体育教学任务的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综合素质外(和其他系列的教师一样必修的公共课程),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样脱胎于竞技体育。换言之,我国只有在大力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积极发展群众体育,并且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的引领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形式和内容上所具有的高度一致性,决定了要发展群众体育,必须加大公共运动场地和设施的投入。公共运动场地和设施并非别出心裁另创一套,而是竞技体育的运动场地和设施的翻版,学校体育尤为明显,不具备正规的运动场地和设施,学校是不能通过评估和验收的。要求学校在节假日有序向社会开放运动场地,其目的就是让体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一些运动俱乐部也是以标准的运动场馆和设施实行有偿服务的。少数以减肥和健身为目的的健身馆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因为它们的特殊活动形式不属于竞技。

现代奥运会代表的是竞技体育。法国人顾拜旦在考察英国一些著名学校时,看到英国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户外竞技运动而受到刺激,“他认识到参与竞技可以得到身体训练、道德教育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提高,这是对青年实行民主教育的适宜方式。他在深刻地认识到‘竞技的教育价值’同时,又立下‘教育救国’和‘体育救国’的志向,这就是他恢复奥运会的初衷”。[6]从奥林匹克主义的基本理念,我们可以看到顾拜旦这一思想的延续。《奥林匹克》第二条写道:“奥林匹克主义属于一种人生哲学,提升并结合身体、意志及心智三者成为平衡性的整体。将运动、文化和教育融合在一起,奥林匹克主义是欲建立一套已通过努力所产生的愉悦、模范性的教育价值及尊重普遍性道法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现代竞技体育与包括学校体育在内的群众体育是同宗同旨、密不可分的;体育(包括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本具育人功能。

3 竞技目的和功能的历史考察

群众体育作为体育,虽然与竞技体育被人为地划分为两大体系,并赋予不同的目的与功能,但二者具有同样的竞技本质特征,并且具有同样的由竞技生发出来的其他属性与功能。

例如,古希腊的竞技大会具有“娱神”目的,“以古代奥林匹克游戏为代表的竞赛节庆均属一种祭祀活动,竞技者们将健美的身躯和高超的技艺奉献给诸神以博得他们的欢心”。[7]“大部分古希腊人对宗教的信仰成为其团结的一种工具,这种信仰是以宗教仪式的方式表现出来,而这些宗教仪式大部分都是通过体育来表现,奥林匹亚竞技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便是一种对诸神崇拜的最高仪式。”[8]而近代中国,在西方强权的欺压之下,军国民运动的兴起直接影响体育的社会价值指向,体育的目的就是要振兴民族,“身体开始脱离家庭和宗教的束缚,以强健身体为目标的西方体育在传入中国后也逐渐失去了其原来的意义,而被强行纳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这一重大的历史潮流。”[9]建国以后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体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现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目标是让体育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致力于促进维护人类尊严的和平社会”(《奥林匹克》)。概言之,体育的目的建立在竞技所具有的功能的基础上;体育的功能并非体育的本质,而是由竞技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进而言之,体育的目的所代表的是一种社会价值指向;这种社会价值指向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体育的起源来自不同途径,种类繁杂,体育的形成过程也是社会选择的过程。有的形式被社会淘汰,新的形式又随之产生。体育起源的多元性正反映出竞技具有多重目的与功能的特点。众所周知,体育的起源与战争、狩猎、宗教和游戏等密切相关,其中最主要的是战争和游戏,在现代体育中依旧能清晰地辨认出它们痕迹。

古希腊体育是现代体育的摇篮,柏拉图认为:“最好的体育是什么?一种简单而灵活的体育训练,尤其是专门为了备战而进行的训练。”[10]他甚至认为:“做女孩的应该练习各种跳舞和角力;结婚以后,便要参加战斗演习、行营布阵和使用武器……因为一旦当所有的军队出动打击敌人的时候,她们就能保卫儿童和城市。”[11]古希腊人将战争的一些手段和方法通过竞技的形式在市民中加以推广,一方面为战争做准备,另一方面竞技规则具有安全性和游戏性,使得竞技运动得到良好的推广和普及,甚至成为当时学校最主要的教育内容。“据史料记载,运动在古希腊早期几乎是教育的全部内容,竞技场就是希腊的学校。”[6]

体育的另一个重要起源是游戏。游戏是人类的古老文化之一,游戏是依托于规则形成的社会文化活动,没有规则就没有游戏。当其以竞技为内容和形式时,游戏的根本属性便发生变化,从娱乐转向竞技。游戏的规则相对简单,但为了满足竞技的需求,原有的规则向竞技规则体系演化,直至体育的形成。“大部分竞技运动形式都起源于民间游戏,现代流行的体育项目大多是在一般游戏,特别是民间儿童游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演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规则。”[12]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过大量与体育相关的活动,始终处于体育的萌芽状态,得不到良好的推广和普及,缺少完善的竞技规则体系是一个重要原因。

战争与游戏之所以能在体育上实现殊途同归,竞技本质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归属体育才有了依据,牌类由于规则体系停留在游戏层面,因而真正纳入到体育中的少之又少。属于非运动性体育项目,运动性是体育最重要的标志,但不是唯一的。此外,宗教也是体育起源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体育的不断发展,宗教的烙印逐步消褪,抑或以其他形式取而代之。

综上所述,无论体育起源于何种途径,无论古代或现代其运动的形式和方法如何变化,无论是被划分为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竞技作为体育的本质特征永远不变,都是以竞技为手段和形式,充分发挥体育功能的一种运动方法。从竞技的角度看,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关系是专业竞技(职业竞技)和业余竞技,是高水平的竞技和低水平的竞技。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和参与竞技,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在这一体系中,是竞技能力、水平决定其价值取向,能力、水平高的侧重于实现自我价值,朝着竞技体育的方向发展;而能力、水平低的侧重于完善自我,朝着群众体育的方向发展,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专业竞技随着伤病或退役自然转向群众体育(包括为专业体育工作的所有人员),业余竞技随着运动天赋的展现(优秀体育苗子)完全有可能转向竞技体育。2011年9月22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出席北京群众体育大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我心里,竞技体育、业余体育和群众体育没有什么区别。姚明在NBA打球和小学生在操场上打篮没有什么不同。”(中央五套)

当下体育学界主流观点过于偏重其功能性,“主要包括以增强体质为本,以教育为本,以社会文化现象为根本属性,以身体活动为根本表现形态的体育本质的单质论;以及集上述多种属性为一身的体育本质的多质论”。[13]在发展市场经济机制、充满竞争的今天,认清体育的本质,对端正群众体育的目的、充分发挥群众体育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竞技的属性与功能分析

无疑,竞技的根本在于竞争。竞技运动所表现出的是二方或多方的对抗――体能对抗和意志力对抗;竞技的竞争性对每个参与竞技运动的人的技能、体能和意志力提出了综合要求,通过竞技这一社会活动,激发出人类生命本能的冲动和自然属性――竞争性。

竞争性是人类生命本质的重要属性,是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体育正是将竞技运动的根本属性――竞争性――通过有序的形式和方法发挥到极致。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化活动,竞技过滤其竞争性中过于残酷和攻击伤害的成分,“野蛮的本质确实从我们天性中的激情部分产生出来的,如果正确加以约束,就能成为勇敢,如果不加以约束,就会变成残酷和粗暴。”[10]学习和参与竞技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培养人的竞争意识、激发人的竞争欲望,“正如体育参与过程给予人的积极上进、努力拼搏与坚强意志等等积极而充满生命力的意识积累,唯有在体育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更进一步得以在人的生命奋斗旅程中积极而全面地延展,形成体育意识的生命延绵,才是体育之本质之于人而言最为重要而根本的价值。”[14]

在竞争性这一根本属性的基础上,或者说,围绕着竞争性这一核心,竞技运动衍生、形成了一系列的属性及其功能:

规则性。竞技运动依赖于规则体系的支撑,竞技运动必须在特定的规则之下进行,没有规则就没有竞技,就没有竞争的公平性,规则是竞技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规则体系的建立使竞争的自然性向竞技的社会性转化,起到有效的过滤作用,促进竞技运动的文明化进程,避免过分的攻击性产生的破坏作用,使竞技运动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规则体系能够有效地将社会价值观融入竞争之中,体现在规则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其制约机制,在其公平竞争的本质下,引领竞技运动的健康发展。

娱乐性。竞技运动作为竞争、对抗,总有胜负之分,而无生命之虑的对抗及其胜负之分的不确定性具有显著的戏剧效果,这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能使参与者(包括观赏者)获得极大的乐趣,成为人们调节日常生活方式与节奏的重要形式。竞技的娱乐性源自于体育的游戏起源,“原始游戏中,‘游戏’与‘竞技’存在着形式的同一,因为没有‘游戏’的帮助‘竞技’是无法寻找通向民族精神的途径。”[5]竞技运动保留并继承了游戏的基本特征。此外,竞技运动的规则体系也具有娱乐的因素,规则利用游戏作为杠杆,过滤竞争中的不良因素,使其适合推广和普及,更加精彩和充满魅力。也正是娱乐性,使竞技运动走下古希腊竞技大会的神坛,从“娱神”转向娱人。

合作性。竞技运动离不开合作,大到整个运动团队的组成,小到具体运动过程中每个成员的配合,竞技对抗、谋求获胜都需要合作。因此,竞技运动能够有效培养、强化人们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竞技运动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技能和知识的传习过程也就是教学和训练的过程,是双边互动的师承关系,这种关系亦可理解为合作关系。在众多的集体竞技运动项目上,既有团队内部的竞争关系,也有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争关系,但为了满足竞技的目的和需求,团队内部的竞争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争,这是竞技的必然结果。竞技运动是一个真正开放的空间,既比试运作又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教练员可以请进来走出去,队员可以异地学习和交流,在“更高、更快、更强”口号的感召下,彼此之间相互竞争且包涵合作。

运动性。运动是竞技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常常因此而将竞技直接视为运动。强身健体是竞技运动的重要功能,也是人们乐于参加竞技运动所追求的功利性动因之一。运动性是人类本能属性,是人类为适应生存环境而必备的能力。在与自然竞争和同类竞争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人类发现了训练的最佳替代品――体育。“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的自然属性便是拥有健康的体魄。而体育的自然价值从生物学意义考量,则是通过体育锻炼所达到的强身健体的功效。”[8]因此,在竞技运动中,运动性亦可理解为“身体性”运动,“我们所谈的‘身体性’运动是以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为对象,同时又是以身体技能(走、跑、跳、攀爬、投掷、游泳)为基础的身体运动。”[4]身体素质和身体技能作为运动性的考量依据,借以评价其运动强身健体的功效。

总而言之,竞技运动围绕着竞争性这一核心而展开的规则性、娱乐性、合作性、运动性的种种属性,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竞技运动中的竞争性是人类的自然属性,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合作性是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而合作性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竞争中包含合作,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竞技运动作为原始竞争的替代品,规则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规则成为过滤野蛮和过于攻击性的工具,另一方面规则对竞技运动起到推广和普及的作用。娱乐性使竞争的原始性转向竞技的社会性成为可能,增加了竞技运动的亲和力,使竞技运动真正走向大众。运动性作为竞技的主要形式始终贯穿在竞技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强身健体的主要功能;而规则促使其运动性向更合理、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娱乐性又使其超越身体的范畴,达到身体与精神的融合;由运动性产生的强身健体的功能,又折射出竞技运动的社会传统价值指向。

5 从现代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看竞技育人的重要性

在中国,历史的原因造成了人们忽略体育之以竞技为本质的传统:儒家讲“中庸之道”,道家讲“不争之德”,淡化体育作为竞技的竞争性。宋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转折点,从扩张转向内敛,从尚武转向重文,表现在体育运动上,是突出其运动性、娱乐性的强身健体与调节生活的功能,而淡化竞争性、合作性和规则性。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运动,导致长期以来将体育运动与养生、健身混为一谈。这种观念传统,直到现代仍有深刻影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观念的深入人心,即可视为传统观念的现代延续。现阶段,这种观念虽然在竞技体育中逐渐被纠正,但在群众体育(尤其是学校体育)中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当下,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改变,商品经济带来的竞争(企业竞争),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体育运动的发展如何紧跟时代,如何依据体育运动本具的种种属性充分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功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提出,发展体育事业,必须突出“竞技育人”。

5.1 需要突出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强化人们的竞争意识。社会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竞技的竞争性是提高竞技水平、促进体育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强调竞争意识,首先就是强调人的勇敢品德。“在古希腊教育中提及了‘四大德’,其中‘勇敢’被列在首位,然后是智慧、节制、正义,勇敢品德的教育衍生出竞争精神。”[8]勇敢品德正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强调体育的竞技性,就是提倡敢于竞争,这与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参加比取胜更重要”相吻合,在勇敢品德的基础上才能形成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等一系列意志品德。竞争意识是通过反复竞争的积淀和无数胜负的洗礼逐步形成的,它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智慧,对培养人的心理素质及其承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5.2 需要突出竞技的规则性,强化人们的公平竞争意识,在竞争中遵守规则,在规则中更好地竞争。竞技运动作为人类共同拥有的权利,要求在平等公正的环境下参与进行,规则的建立满足了人们在竞争过程中对公正的追求。公平公正是普世价值观,也是竞技特有的功能与社会价值,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健身锻炼无法达到的境界。“社会各行各业都有其自身的规范和发展规律,从体育规范和规律中可以领悟到其中的内涵。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8]现代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包含十几年的体育教育,忽视竞技就欠缺了“人人平等、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以“拚爹”为荣也就不足为怪了。

5.3 需要突出竞技的合作性,强化人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竞技的平台也是交流的平台,大到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增进交流,维护和平;小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了解,增进友谊。竞技的合作性符合竞技发展的规律,在竞争过程中唯有合作才有取胜的机会,有合作就有分工、就会形成团队,团队协作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是竞争取胜的重要法宝。竞技的合作性符合社会规范,在竞技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团队协作精神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进一步推广,有利于形成各行各业“文化”建立的基础,尤其有利于对青少年(独生子女)的教育。

5.4 需要突出竞技的娱乐性,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娱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竞技的必然是娱乐的,忽视竞技的娱乐性,片面地认为“玩耍无正事”,是对竞技本质的忽视、对体育运动功能的偏废。竞技过程既是身体能量释放的过程,也是情绪释放的过程,体育运动追求人的身心平衡,身体健康强壮和心理的健全健康同样重要,获得娱乐也是体育运动的目的之一。“‘乐趣’是人从世间现象中所获取的感官刺激,它使得身体获得某种‘’,并促使身体获得情绪上的生理化学反应,生物功能上的这种情绪变化所获得的是乐趣、喜悦和舒适的身体内源性的‘’。”[4]竞技讲求公平公正,其娱乐性符合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5.5 需要突出竞技的运动性,增强人们的体能体质。强调运动性就是强调竞技的强身健体的实际功能,用体育运动来表述体育,目的就是用运动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活动,突出体育的运动性,“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提高人们生存、生活的质量。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偏快、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大、营养过剩、缺乏运动,造成许多人体能体质下降,特别青少年和儿童,升学竞争、学习竞争带来的运动缺乏是造成普遍体能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强调运动性不是把体育等同于强身健体的活动、为强身健体而运动,而是要通过学习和参与竞技,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强身健体不是体育的唯一目的,而是体育的必然结果。

6 结语:竞技育人的全社会性与持久性

体育运动既是学习和参与竞技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价值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一方面,竞技的能力和水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是人类的生命资源和文化资源,它的传承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另一方面,完善自我表现为体能体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增强,是提升个人素质必要的手段,它具有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双重意义。体育所追求的就是实现在自我价值和完善自我上的超越,通过竞技运动达到培养人、教育人、锻炼人、娱乐人。

将竞技上升到“育人”的高度,既是竞技体育的要求,也是群众体育的要求,更是当代社会的要求。“竞技育人”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提供了一个切实的平衡点,根据竞技能力和水平的差异,在规划发展上有所侧重,其根本目的是“育人”。竞技体育不能把“夺标”作为唯一的任务和目标,要充分发挥体育应有的功能,将实现自我价值和完善自我紧密联系起来,把“育人”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发挥榜样的作用,积极推广普及和发展体育事业。同样,群众体育提升了社会整体的竞技能力和水平,真正起到“金字塔”基座的作用,运用竞技自身的规律,逐步摆脱举国体制的框架。因此,“竞技育人”的贯彻落实,有利于防止专业运动员沦为“夺标”的工具、不择手段的锦标主义者;相反,是要引导他们成为具有团队精神、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使其在后运动员时代,曾经拥有的“竞技资源”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并为社会服务。群众体育(学校、社区)在提升人们竞技水平和素养的同时,兼顾对青少年的业余训练,为体育培养人才打下基础,缓解举国体制的“夺标”压力,并且为“竞技资源”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确立“竞技育人”的理念,旨在为实现“体育强国”提供理论基础,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找到一条兼容之路,从而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竞技育人”不仅能推动体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还能兼顾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提升社会整体竞技水平和素养,强化人们的竞争意识,弘扬追求卓越、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这种精神是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的,理应成为各领域、各阶层创建自己的“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谭建湘,胡小明,谭华,等.“十二五”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2011(4):1-6

[2] 熊斗寅,张洪谭,金汕,等.“杨殷争辩”的思考:中国体育该往何处走[J].体育学刊,2011(1):1-7

[3] 张洪谭.体育概念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11(3):11-19

[4] 刘欣然,余晓玲. 竞技本质非“游戏论”[J].体育学刊,2011(3):7-13

[5] 叶羽.强化竞技意识 发展专项教学.理工大学学报,2001(1)

[6] 刘佳,宋继新.千年古奥运兴衰的启迪[J]. 体育学刊,2011(3):68-71

[7] 孙玮.历史视域下的“宗教竞技”及其游戏属性的勾连[J].体育科学,2011(5):86-89

[8] 刘仁盛,宋广庆.体育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传承与未来发展的初步探索[J].体育科学,2011(5):3-13

[9] 程卫波,孙波,张志勇.中国近代体育发展阶段的历史审视―一种身体社会学视角[J].体育学报,2011(3):93-97

[10](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72、381

[11]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7

[12]胡小明,倪依克.运动休闲之要素――兼论竞技娱乐化[J].体育科学, 2010(1).

[13]刘媛媛.身体、感性、自由―体育本质新诠释[J].体育科学,2007(11):70-73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3

关键词:运动技术 体育教学 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

运动技术,又称“动作技术”,是各体育项目技术动作的总称。主要是指符合人体运动科学原理,能充分发挥身体潜在能力,有效地完成动作的合理方法。体育运动的各种项目都由一系列技术动作所组成。

就运动技术而言,它是指充分发挥人的机体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不仅高、精、尖的竞技运动需要掌握运动技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群众体育活动和以普及各种运动基本技能为目的的学校体育活动及体育锻炼也必须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如果不讲究锻炼动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不仅锻炼效果会大打折扣,还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运动创伤,失去锻炼的原有目的。

一、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中掌握运动技术的过程不同

群众体育的过程通过自身运动技术的连续锻炼成为身心完美的人。竞技体育的过程是通过系统的运动技术训练,使人在原有运动技术水平基础上达到更高的运动技术水平。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属性不同,目的不同,因而过程也不同,群众体育从人们增强体质的目的出发,通过了解运动技术进行自身锻炼,使之成为身心更加完美的人。而竞技体育目的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力求运动技术不断提高,运动成绩不断上升。两个过程的主要差别是身体状况,身体在不同的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体育过程中掌握运动技术是为了身心的完美,身体状况是放松的;而在竞技体育过程中,掌握运动技术是为夺得名次,获得金牌,身体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甚至经常要突破身体的极限。两者目的显然不同,如果认识不到运动技术的两重性,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在各个领域中的不同作用。

二、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掌握运动技术的对象不同

学校体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凡是在校学生都有权利享受体育教学,都要进行基本运动技术的学习和练习。体育课没有免修,对伤、病、残学生也要采取保健体育的手段来改善和增强学生的体质。至于选择运动项目、时间、密度、负荷、强度要灵活掌握。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运动技术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而对于竞技体育来说,掌握合理、有效的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挖掘人体的潜能,创造最佳的运动成绩。每一个竞技项目对体型和运动素质都有特殊的要求。各个比赛项目、运动的难度、精确度和惊险程度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人体的极限。这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优越的条件、适当的休息和先进的科技支持作为保证。由此可见,体育是全民的事业、全民的运动。但竞技体育是属于强者的运动,而学校体育则是属于大多数人的运动。

三、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在掌握运动技术时的目的和要求不同

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师,被教育者是广大学生,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运动技术的基本要领,使学生学懂、学会,为将来的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比如:上跳远课时,教师要反复给学生强调跳远的动作要领关键部分是起跳,并且要组织一些与跳远动作要领结合的辅助练习。因女同学腿部及腰腹肌力量较差,助跑节奏不强,往往不能保障快速、准确、有力地起跳。有的甚至因为踏板的局限,影响正常的助跑与起跳。针对这种情况,上课时教师就要给同学们讲清:跳远时不要受踏板的局限,要大胆、正常地助跑起跳,争取踏上板,从中逐渐体会并掌握跳远的技术,以便充分发挥它的健身价值。即便是考试,也不会像竞技体育比赛时规则那么严格,可以考虑在哪里起跳,就去哪里丈量。这样一来,就解除了同学们怕犯规的心理,大胆、积极地进行练习。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和体会不同项目的健身价值,根据自己的需要侧重练习与全面发展相结合,使他们走出校门后,能够将学校里学到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根据本人的具体情况和身体条件选择一种或几种适合自己的有价值的锻炼项目和方式。不论何时、何地,都能独立自主地坚持身体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而与此不同的是,竞技体育的竞技训练者是教练,受训者是运动员,教练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达到最佳成绩,其目的是为了拿金牌。运动员不仅要常年累月地接受枯燥高强度的运动训练,而且在训练和竞赛中要服从教练员的指导和调度。竞技体育对运动员资格和场地、器材的规格及比赛的规则都有严格的规定,决不能有所违背,在竞赛时也应坚决服从裁判员的裁决。

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与体育教学的矛盾与统一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4

关键词:体育竞赛;全民健身;大众体育;民族体育

体育竞赛是伴随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加深人们对体育运动的了解,更好地认识体育运动的内涵,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扩大体育竞赛的影响力,完善体育竞赛。体育竞赛已经得到了广大的推广和宣传,不仅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竞赛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更能体现本身的内在实力,使国人不再是封闭式的训练,达到开眼观世界、走上国际发展的轨道。最终达到锻炼身体,使身体健康的目的。

通过体育竞赛的组织,能够提升群众参与体育竞赛的热情,积极的宣传能够使群众了解体育竞赛身后的意义,达到人人参与,人人健康。在体育竞赛过程中展现自己动态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发掘有用人才,为更大型的体育竞赛做人才储备。

一、我国大众体育锻炼的方式

我国参加大众体育锻炼的人口逐年增长,但是我国体育人口发展的层次比较低,主要集中在中老年这一段,参加大众体育锻炼的人年龄层次比较失衡。往往这一类人体育锻炼的负荷都比较低,不能达到健身的效果,主要采取太极拳、集体舞、散步和弹唱来锻炼身体,与西方国家的大众体育效果明显相反,西方国家注重的是在对抗性和相对激烈的竞技性项目上,当然效果也就

不同。

二、大众锻炼的体育场馆设施不足、组织不强

大众锻炼的体育场馆在政府规划当中存在着一些漏差,使得大众想锻炼身体却没有场地和器械,只有在家里或者街道旁等非运动场地进行锻炼,这些都不能施展开体育运动项目,达不到要求锻炼身体的负荷度。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锻炼是大众体育锻炼的现代化标志。我国群众锻炼多数是以单独或结伴而练,即使是集体练习也是松散难管,来去自由。缺乏一个组织者来带领和反应群众所需要的要求,团队的凝聚力不够强。

三、大众体育的技能水平低、竞赛机会少

群众锻炼多数采用的是低负荷、低强度的训练方式,训练方式单一,没有发挥体育技能的水平,组织竞赛的机会也相对较少,比赛时体育运动技能达到一定水平是发展程度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的大众体育的体育竞技性较低,无法达到体育竞赛的要求,组织一场竞赛也比较困难。

四、结论与建议

1.我国大众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还有待提高和发展

体育是大众用来锻炼身体和体现兴趣爱好的一种表现,体育竞赛的出现,能够调动大众的积极性,展现自我,有了赛事策划和承办单位的积极努力,才能把一场精彩的比赛展现给大众,赛事的推广成不成功,就决定着体育事业有没有好的发展前景,举办群众性健身活动,降低了门槛且大众比较欢迎,参与者中的大众健身活动会受到大众的喜爱。

2.我国大众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须同步

从我国体育竞赛的发展现状来看,组织者的能力还不能满足大众竞赛的要求,培养社会体育辅导员还是个重要问题,志愿者的缺失也对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方面有一定的阻碍。所以要达到组织与管理的同步就必须加强对社会辅导员和志愿者的培养。

3.关于组织与管理的设计

组织与管理的设计强调责任制,要保证有能力的人去做真正可以胜任的工作,形成一个关于竞赛组织的结构,明确每个部门的作用及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所以,应增加竞赛的趣味性和挑战性,积极调动周围大众的积极性,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各项体育运动项目,加强对大众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完善其功能和意义。政府可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启动各项竞赛项目,加大社会的关注度,积极宣传体育竞赛的意义。

参考文献:

林.龙岩市群众体育的现状调查研究[J].龙岩师专学报,2003.

作者简介:刘欢,女,1989年出生,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5

关键词: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奥运后

中图分类号:G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6-0018-04

Discuss the Inspiration of the World Mass Sports Congress for Chinese Mass Sports

XIE Bin

(Dept. of P.E.,Changzho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Jiangsu China)

Abstract:As one of the three important meetings of IOC,the World Mass Sports Congress is in the growing influence and importance of the context of the increasing,through researching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purposes, etc. It explored the World Mass Sports Congress on the enlightenment of mass sports development in China. We found that the founder of significance and theme of the World Mass Sports Congress hav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in Chinese mass sports after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We should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ve sports and mass sports and identify the goal of powerful sports country in the process. We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a platform of the World Mass Sports Congress to strengthen exchanges with the world of sports to promote a harmonious world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ut people first and focus on continuous development to improve public mass sports service system.

Key words: the World Mass Sports Congress; mass sports;competive sports; after Beijing Olympic Games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是由国际奥委会大众体育委员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际体育联合会总会联合资助的世界规模的大会,是国际奥委会的三大重要会议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国际奥委会全会和世界奥林匹克大会)。大会旨在宣传普及群众体育知识,研讨有关世界群众体育发展等问题,向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进行群众体育知识传播和经验交流的场所。对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发展历程、形成意义以及组织形式等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创办和举行对世界群众体育实践活动、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群众体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在群众体育发展方面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国内对世界群众体育大会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本文旨在从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对奥运后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启示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国群众体育的未来发展道路有所裨益。

1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沿革及其实践意义

1.1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沿革 第1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于1986年在德国法兰克福组织召开。1994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奥委会一起资助和组织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从1996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体育联合会总会也开始对世界群众体育大会进行资助和组织。[1]从第7届开始,国际奥委会就将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交给各个主办国奥委会来组织。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到目前为止,已经召开了13届。鉴于近年来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议题日益增多,国际奥委会决定从2011年起将原来每两年举办一届改为每年举办一次。2010年4月28日举行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上,北京从4座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011年第14届世界群众体育代表大会的举办权。这也是会制改革后的第一次世界群众体育代表大会。[2]

自第七届群众体育大会以来,各国奥委会开始拥有承办权,承办国也开始重视自己国家的群众体育的发展,因此,群众体育的地位也相应得到提高。历届大会的项目委员会与大会的组委会相互协作,规定了大会的模式和主题(表1),对报告论文进行评审。[3]大会一般为期四天,内容包括开闭幕式、欢迎酒会、正式会议、总结会、会外活动等。其中,正式会议的内容主要包括报告、演讲及论文摘要的陈述或展示;会外活动主要包括大众体育及文化活动、招待会、为陪同人员准备的项目以及其他活动。

1.2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创办意义――关注群众体育,倡导全世界人们投身体育运动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是国际奥委会所属三大全球性会议之一,自1998年开始,与会者人数保持在500~1 200人之间,主要来自奥林匹克大家庭、提供赞助的国际组织、体育运动组织、科学和学术界、联合国机构、国际和非政府组织、各级政府机构及媒体等。通过大会各国代表宣传普及先进的群众体育知识,研讨有关世界群众体育发展等问题,是世界各国进行群众体育知识传播和经验交流的理想场所。

与国际奥委会全会和世界奥林匹克大会不同,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关注的是“大众体育”而非精英体育,倡导男女老幼无论身体和精神状况,社会经济状态,地区文化差异,都应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来提升健康、美好和幸福的生活质量。

在2010年第13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开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我们因为共同感受到一种危机而聚集在芬兰。这一危机就是全世界各个年龄的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都在受到不良的影响。在上一届马来西亚大会上,我们极力主张各国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将群众体育运动作为各个层面健康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年之后的今天,这种需求更将迫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60%的人口在体育锻炼方面都没有达标。”罗格主席倡导:“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让人们运动起来,这就是我们今天坐在一起的原因。世界大众体育大会和国际奥委会群体委员会承担着国际奥委会的重要使命。国际奥委会将不断通过体育运动来为人类发展服务。我们要继续倡导全世界、各个年龄的人们投身体育运动”

从历届群众体育大会的主题可以看出,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主要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加强群众体育方面的教育,关注人类自身的健康和人类未来的发展。在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强化群众体育的历史使命。如2010年第13届大会的主题是“发展大众体育,造福21世纪人类社会”。大会受到国际奥委会的高度重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亲自出席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国家要让体育真正成为大众的体育,要努力让人们运动起来,世界大众体育大会和国际奥委会群体委员会承担着重要使命。”[4]

1.3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背景下全球群众体育的实践活动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目标是通过经验交流和实践活动,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普及和推广群众体育的相关知识。大会的组织工作在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大众体育委员会、协调委员会以及当地组委会相互协作的基础上进行,并根据国际奥委会授权开展相关会议议程。

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和发展群众体育,社会体育问题普遍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掀起了一波波群众体育活动的高潮。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更多的国家制定了长期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群众体育发展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自标。

国际社会相关部门也开始关注世界群众体育的迅速发展。1964年,国际运动与体育理事会了《体育运动宣言》,提出“从事体育运动是每个人的权利”的宣言。为了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6年成立了“政府间体育运动委员会”。国际奥委会也开始积极关注群众体育的发展,向各类群众体育机构提供资助,并于1983年成立 了“大众体育工作组”,两年后改为“大众体育委员会”。 “大众体育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一是召开每两年一次的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二是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奥林匹克日赛跑”。该组织的宗旨是“扩大活动范围,探索新的发展前景和新的平衡,更全面地满足整体和每一个人的合理愿望。”其目的是实现把群众体育融入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和任务,并有责任鼓励和支持那些能够使所有人都参与的体育活动的发展。

1993年,国际奥委会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全民体育和全民健康定为双方合作的核心目标。1994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百年奥运纪念大会,本次会议关于群众体育的决议被国际奥委会采纳并写入了《奥林匹克》。

2 中国与世界群众体育大会

2.1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历程 自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举办以来,中国奥委会积极参与,在参加的历届大会中,中国体育学者在大会上就群众体育的发展经验以及发展方向等和其他国家的体育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历届大会上,中国的体育学者通过中国近年来的群众体育政策、群众体育发展状况等方面向各国详细的介绍了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和前景。2005年,经中国奥委会和北京市政府批准,为了给北京奥运会营造氛围,北京市曾申办过2006年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但没有成功。为进一步弘扬北京奥运的精神风貌,传承奥运成果,推动北京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世界城市建设的进程,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通过积极准备,并征得中国奥委会同意,北京决定申办2011年第14届世界大众体育大会,于2010年1月15日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正式申请,并于2010年2月份提交了正式申办报告。负责此次申办的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严格按照申办程序,高质量地完成了提交申办报告、答复国际奥委会问卷等各个阶段的任务,最终实现了申办目标。[2]

第14届世界大众体育大会在世界上体育人口最多的国家举办,不仅将丰富群众体育的内涵,而且也将促进中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有理由也有能力让世界看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作为体育大国,在世界群众体育的发展过程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所能做出的贡献。

2.2 北京成功申办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意义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是影响较大的国际交流盛会,北京申办和举办该大会,对世界群众体育的发展、对中国群众体育的未来可在以下几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有利于巩固北京因成功举办奥运会而大大提升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延续北京奥运会的积极效应,推动北京在世界奥林匹克舞台上继续扮演积极而重要的角色,并为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创造更好的国际条件,树立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体育大国的良好形象;

有利于向世界展示北京在利用奥运遗产促进城市发展方面的最新成果,同时学习其它国家的良好经验,为全面传承奥运遗产,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推动中国和世界群众体育的实践活动的良好发展;

有利于宣传展示北京作为奥运城市开展群众体育的成就和经验,为“人文北京”建设提供新的动力,推动中国群众体育进一步发展。

3 对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启示

3.1 利用世界体育大会平台,加强与世界体育的交流,促进世界体育的和谐发展

世界群众体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也越来越有影响力。作为国际性大会,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极大的发挥了作为各国进行交流的平台作用。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群众体育的发展,世界群众体育的繁荣也有中国群众体育的贡献。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下。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更要密切同世界体育的联系,努力为全世界的群众体育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奥运会,中国群众体育工作要善于吸收和应用其他国家在群众体育、福利事业以及公共产品管理方面的经验,将群众体育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指标体系。在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的平台上,我们要扩大与其他各国之间的群众体育方面的交往,在加强交流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群众体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广泛参与群众体育领域内的各种体育组织和活动。

3.2 组织机制――流畅的协调组织机制是大会成功举办的保障 世界群众体育大会能够顺利举办,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会建立了流畅与协调的组织机制。以第9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为例(图1),参加本次大会的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位代表和众多的群众体育组织。组委会建立了两个协调委员会。一个是大会组委会与国际奥委会协商建立的,委员包括国际奥委会大众体育委员会主席、世界卫生组织相关官员、国际体育联合会总会秘书长、上届群众体育大会秘书长,以及荷兰奥委会与体联的官员等重要人物。另一个是大会组委会与当地政府、当地体联建立的。这两个机构不仅能保证大会组委会与国际奥委会、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体育联合会总会以及许多国际体育学术组织进行沟通与联络,而且还能保证组委会与当地政府、当地体联进行直接的沟通。[5]

近年来,在中国召开的世界性体育活动日益增多,这不仅是各国体育界学术方面的交流,同时也是一个展示承办国群众体育事业形象和成就的机会。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流畅与协调的组织机制,对中国以后举办大型的体育会议有很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图1 第9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组织结构

3.3 从断裂到协调――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演进 作为体育事业内的两个子系统,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一直都是体育界争论的焦点话题。

纵观新中国体育发展史,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呈现不同的特征。建国初期,国家确立了“体育运动普及化和经常化”的方针,把群众体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以1959年容国团为新中国获得第1个世界冠军的标志,后来一系列的优秀成绩将竞技体育推向了一个发展高潮。但是随后的三年自然灾害使竞技体育事业陷入低谷,在1965年世乒赛后,又得到一些恢复和发展。“”期间,各项体育事业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挫折。“”之后,体育事业进入快速的发展时期。由于历史的原因,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内心深处都有一股热情澎湃的强国梦,时隔21年重返奥运大家庭、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女排实现“五连冠”等等一系列的成绩,使国人的内心有了强烈的成就感,那就是通过竞技体育的强大来展示民族的强大与复兴。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政府制定了“奥运战略”,把竞技体育提到优先发展的地位。群众体育业的发展由此放慢了步伐。随着《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提出,在举国体制强有力的保障下,竞技体育保持着强势的发展趋势。连续4届奥运金牌榜上的名次连连攀升,北京奥运会更是位列榜首。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对群众体育的发展有了重新的更清醒的认识,国家也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围绕全民健身、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的政策、法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国务院于2009年8月通过的《全民健身条例》更是为全民健身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在业已成为竞技体育强国的背景下,国家对群众体育的发展日益重视。[6]

在如何厘清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上,必须客观辩证的分析看待,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对中国体育事业来说,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正如借用邓小平同志说过的那样“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所以说,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犹如天平的两端,是在动态的过程中求得平衡的。正如著名体育学者卢元镇所认为的那样: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将会走向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双轮驱动的道路。[7]

3.4 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体育强国推进过程中群众体育的角色定位

北京奥运会后,国内体育学术界就“中国是体育强国还是体育大国?抑或两者都是?”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而富有见地的讨论。有学者认为,中国要想成为体育强国,既要成为“竞技体育强国”,也要成为“群众体育强国”。“体育强国”的确立直接取决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水平,“竞技体育强国”和“群众体育强国”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若不能成为“体育强国”,但并非不可成为“竞技体育强国”或者“群众体育强国”,但如果连群众体育强国都不是,那么根本就不能称之为“体育强国”。[8]从如今的中国的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国还不能称之为体育强国,后奥运时代,政府的体育政策必须向群众体育事业做出倾斜,同时也不能放弃竞技体育的发展。这样才能稳步向体育强国推进。

在向体育强国稳步推进的过程中,群众体育应该如何发展,应该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呢?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群众体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开展体育活动的种类形式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数量上、群众性体育竞赛的举办频率次数上、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规模总量上等各个方面看,我国可以达到群众体育大国的标准。但是,群众体育的发展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人口的增长与锻炼质量的不协调;2)全民健身的民族特色与国际交流较少,并且影响微弱;3)群众体育发展的呈现区域不均衡态势;4)社会所提供的资源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9]

近年来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相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还处于落后。我们必须意识到,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群众体育的发展应当既是难点,也是重点。我们只有对群众体育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定位,才能更加重视群众体育的发展,给予群众体育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其发挥在体育强国推进过程中的贡献,进而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3.5 以人为本,不断发展和完善群众体育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后奥运时代的中国群众体育发展 群众体育具有明显的公益性,本质上应该属于一种社会福利。以人为本,不断发展和完善群众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是奥运后中国群众体育事业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在这个进程中,政府要担负起主要责任。

中国在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用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群众体育?建国以来,群众体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项体育设施也得到较大的改善,各类体育场地已超过100万个。各类群众体育组织形成了中央、省级、地市级、区县级、街道(乡镇)的层次结构,组织化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等的推动和保障下,群众体育活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体育人口日益增多。2009年,《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和“全民健身日”的设立,更是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10]

2008年9月29日,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要继续发展群众体育事业。体育是人民的事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激发的群众体育热情保持下去,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人民健身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在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讲话中还专门指出要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群众体育在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中可以做出更大贡献。

所以,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应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群众体育强国的目标基础上,实施“保持竞技体育优势的基础上,侧重群众体育的发展”的战略转移,政府应强化向普通人民群众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努力构建面向全体民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4 结 语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育工作亦不例外。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是广大的普通群众,同时,一个国家发展的最终和核心目标也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核心社会。发展群众体育,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幸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我们要意识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群众体育的发展仍然是体育事业的重中之重,依然是基础性薄弱环节,随着《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实施,政府应不断强化向人民群众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全面构建面向全体大众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向体育强国迈进。

参考文献:

[1] 编者.第九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J].上海体育科研,2003,24(1):7.

[2] 编者.北京荣获2011年第14届世界大众体育代表大会举办权[EB/OL].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官方网站省略/boda-news/s214609305/n214612911.shtml.

[3] 编者.历届国际大众体育大会[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6):34.

[4] 编者. Final Announcement[EB/OL].第13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官方网站jyu.fi/en/congress/sportforall2010/announcement-page.

[5] 编者.第9届世界群众体育大会总结[EB/OL].中国大众体育网省略/lr.aspx id=501.

[6] 徐士韦,谭小勇,傅企明等.建国以来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演变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35-40.

[7] 陈琦.后奥运时代我国大众体育发展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5):397.

[8] 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93-98.

[9] 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29(3):5-6.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6

目前我国高校所实行的体育教育改革缺乏一个系统而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这些理论上的缺陷使得我国实行的体育教育改革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不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例如,对国外一些体育教育理念的盲目引进,牵强附会,没有对这些教育理念进行辩证的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造成了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思维混乱;再比如,将一些其他学科的教育术语不加辩证的应用于体育教育之中,断章取义,造成了高校体育教育理论体系的紊乱。这些都是没有从当今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实际出发,没有尊重中国的国情所造成的。这些理论的引入不仅无法指导实践,还大大的影响了教育改革进程的发展。

2重竞技体育,轻群众体育

我国在竞技体育方面已经位列体育大国的行列,但在群众体育方面仍然处于世界较低水平。这与我国多年来对竞技体育的重视要多于群众体育、“金牌至上”的目标不无关系。这也体现在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中,一些容易出成绩的竞技运动项目更多的得到了学校的重视和扶植,而那些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则被忽视了很多。在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是从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为出发点,而在科研工作方面,也多是选择竞技体育项目进行攻关,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也是为了多出成绩,多加学分而更重视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学习,而群众体育项目基本上在高校中很少开设甚至不开设,严重不利于具有广泛基础的群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

3教育师资及教学投入方面的不合理

首先是一些体育教师的学历较低,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体育教师的学历比例要低于其他学科的学历比例,严重的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方面思想陈旧,顽固僵化,还固守着传统的教材教法不肯改变,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学校对体育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对体育教育的投入远远低于预期,一些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较为落后,其安全性令人担忧,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工作、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4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对策

4.1理论要源于实际又要高于实际

一些理论的行程都是从实际需要出发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理论的研究、引进与应用都离不开现在正在进行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实际。理论的的引进不能盲目而随意,要理性的对待那些新的理论,有选择的、系统的对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应用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去。但也要注意不要认为新的理论都是不好的或者都是好的,从而盲目的引入或者盲目的拒绝,而是要学会用辩证的分析问题的本质,从而应用到体育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去。

4.2重视群众体育在高校中的发展

教育职能部门、教育工作者及学生本身要对群众体育进行重视。群众体育具有广泛的基础,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有利于增强国民体质,促进人民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实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职能部门要大力推动群众体育在高校中的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及学生要转变思想观念,主动对群众体育项目进行学习研究,以达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结果。

4.3增大教育师资及设施的投入

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进行重视,多引进一些高学历、高能力的人才促进本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并对现有的体育教师进行培养,以使他们的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增加教育设施的投入,对现有的器材设施及场地进行更新换代,并引进新的体育设施,以增强学生及教师的积极性。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7

关键词:中国竞技体育;主要问题;对策

1.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比赛,是竞技体育的窗口,它具是竞技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竞技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竞技体育通过竞赛向人们展示体育运动的高雅优美,转达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表达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竞争精神,特别是世界高水平的运动会还能为国争光、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但是随着竞技体育比赛的广泛开展,社会的参与度不断的提高,急功近利、唯利是图、锦标主义等常常影响到竞技体育比赛的赛场内外。例如虚假年龄、假球、黑哨、兴奋剂、裁判贿赂、、竞技场上的斗殴等丑恶现象时有发生,扭曲了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降低了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给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在系统内运行,使得我国竞技体育竞赛环境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对诸如、贿赂裁判等丑恶现象难以取证和得到有效的防止,导致净化竞赛环境的困难,因此,“加强竞技体育竞赛环境的法制建设已迫在眉睫,既有利于净化竞赛环境、保障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又有利于提升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发挥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1]。

1.2高水平运动项目的职业化发展与原有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冲突

中国职业体育是政府推导型的职业体育。职业体育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商业化了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其核心是职业体育赛事的运作和推广。职业体育赛事是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高度专业化、商业化和市场化了的竞技比赛活动。它也是职业体育向社会提供的最为重要的体育服务(产品)和“经营品种”。可见,职业体育具有市场性、商业化的本质特质,以实现职业体育联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些与原有举国体制的计划性特质,以及公益目标形成了冲突。从实践上看,这种冲突表现为: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多种性质并存、俱乐部产权模糊、职业体育产品二重性、职业体育联赛受制于“金牌战略”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举国体制的同时,创新机制,促进不同利益目标趋向职业体育的健康发展。

2.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对策

2.1挖掘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充分发挥竞技体育运动的社会效益

竞技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可见,竞技体育本身就是文化,它是由竞技体育物质文化(比赛器材、场地、规则等)与精神文化(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价值等)构成。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大多起源于西方,因此现代竞技体育不可避免地打上西方文化的深深烙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在于软文化(精神文化)的差异,因此,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国传播开展,也一定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中国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中国式竞技体育的软文化,正是这种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软文化构成了我国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

竞技体育能产生超越体育本身的巨大精神力量和社会影响力[2]。一方面,竞技体育软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理念、道德水平、精神力量能作用于竞技体育本身,提高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如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能激励运动员、教练员不断挑战人类极限;另一方面,竞技体育软文化将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体育健儿为中国社会发展贡献出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能激励着人们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如体育精神等,可以通过运动员明星得以展示,通过运动项目、体育团队品牌来塑造,让人们认同和接受。同时,应加强竞技体育与媒体的合作,通过广泛的宣传,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

2.2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国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竞技体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发展。同时,竞技体育演进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3]。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竞技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竞技体育源于社会,其必须根植于社会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和生存的空间。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已纳入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将从根本上保障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充分展现了竞技体育运动的魅力。奥运会后,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是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对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更高要求。打造竞技体育强国的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3以竞技体育促进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共同发展

要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就必须以人为本,注重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要认真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体育在人民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新特点、新定位,根据社会环境新变化,着眼于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新追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会进步和体育发展的成果。中国体育应坚持以增强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但现阶段与实现目标所需的体育资源严重不足,后奥运时代,在2008年奥运会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应踏踏实实地加大群众体育发展的投入,提高体育服务质量和全民健身的科学指导,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和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努力提高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以竞技体育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2.4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加快中国特色的协会制实体化进程

中国特色的协会制实体化就是使协会逐步成为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社团法人。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全权责清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体育的政策和规划制定,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上来,通过法律规定对各协会进行管理,行使建议权、指导权、监督权和审计权。尽管我国目前的体育单项协会还没有完全成为责、权、利相统一的独立核算的纯社团性的实体单位,作为过渡形式存在的项目管理中心集政府、事业、社团管理职能于一身,但协会的实体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单项体育协会管理体制的必然趋势。要是想协会真正的实体化就必须逐步下放对竞技项目管理的权力,实现政事分开,突出行业协会的作用和职责,努力加强行业协会的自身建设。

3.结束语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高水平运动项目的职业化发展与原有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冲突。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对策是挖掘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充分发挥竞技体育运动的社会效益;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国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以竞技体育促进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共同发展;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加快中国特色的协会制实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体育强国战略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10.

[2]田美久.“竞技体育强国”论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1.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篇8

关键词:高校 校园体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9―0103―02

高校校园群众体育竞赛是体现大学生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一谈到校园群众体育竞赛就会让人想到校运会、校篮球赛、足球赛等等竞技项目。这些项目普适性差,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只能是少数人参与的项目,难以吸引广大学生参与,是制约高校校园群众体育竞赛正常开展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开展多数学生都能参与的校园群众体育竞赛也就成为高校体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南京工业大学校园群众体育竞赛的开展现状,提出一些对策,为构建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的校园群众体育竞赛提供参考。

1 南京工业大学校园群众体育竞赛现状

目前,南京工业大学校园群众体育竞赛已经形成多种模式并存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最具南京工业大学特色的棒垒球文化节

棒垒球是我校的特色项目。近几年来,利用“省队校办”的模式,棒垒球项目在我校得到迅速的发展,已形成每年一届的垒球文化节,参与的学生人数也正逐年增加。垒球文化节主要由垒球知识竞赛、垒球联赛等系列活动组成。通过垒球文化节,在大学生业余生活中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推动了全校健康运动的蓬勃发展。

1.2 体育创意大赛

比赛分集体赛甲组、集体赛乙组、个人组,其中甲组以班级、学院为单位参赛;乙组以社团、俱乐部、爱好者小组的名义为单位参赛。比赛的作品主要以校园为背景,用体育表演和运动技艺的手段将学生的生活、学习、交流、变化为主线,扩展体育表现的多样性和艺术性,使得很多节目具有浓厚的校园生活气息。

1.3 校运会

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手段运动会应当发挥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体育的实践和创造中。南京工业大学运动会传统田径项目分为高水平组和普通组,实现了如遇高水平运动员,普通生名次与之并列的名次录取方法,使普通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但极大地激发普通生参与到田径项目的比赛。此外,还增加了拔河、跳绳、袋鼠跳、垒球掷远等一些集体和个人的趣味性项目,形成具有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富有趣味娱乐的比赛内容,使学生得到健康娱乐的体验同时,体验进步与竞争挑战,把运动会办成集“休闲娱乐、竞技和健康”三位一体的一项教育活动。

1.4 专项俱乐部比赛

主要是以武术、舞龙舞狮、跆拳道、健美、足球、篮球等专项为代表的俱乐部比赛。比赛以学院为单位,主要以一、二年级体育专项课中的学生参赛。最终的团体名次给予相应倍数的分值作为学院体育分计算到年终学院体育总分当中。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1.5 学校体育社团比赛

主要是在团委注册的学生体育社团内比赛,如乒乓球、羽毛球社团等。这些社团的成员都是由各个项目的爱好者组成,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也能够作为大学生校园群体体育竞赛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高校发展校园群众体育赛事的对策

随着体育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校园群众体育竞赛要走出现有的框框束缚,回归其本应有的功能价值。因此,要使校园群众体育竞赛不再是少数人的比赛,必须对现有的竞赛模式进行改革。本文结合南京工业大学校园群众体育竞赛的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 要转变观念,大胆创新

开展校园群众体育竞赛,一定要摒弃老一套做法,要运用多种形式的竞赛模式,而且不能拘泥于一般的竞技项目,可以开展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不是很高的项目,如体育创意大赛、集体比赛等,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体育竞赛中来。

2.2 合理安排竞赛时间

举办校园群众体育竞赛,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比赛时间的安排上,要给学生比较充裕的准备时间。准备的是否充分,关系到能否取得较好的成绩。一定要注意跟学生的考试时间错开来。如6月份外语四、六级考试,第十周左右的期中开始等等。这些时间段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复习迎考上,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准备比赛当中。因此,在规划校园群体体育赛事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参考学校学期计划,统筹安排,做好宣传,以保证每支参赛队伍的质量,而不是靠几天,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预期目的。

2.3 组织形式多样化

把一些有特色的项目办成体育节的形式,使学生找到自己的空间,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也达到了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目的,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持久的兴趣,吸引他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此外,大力开展校园健身性与趣味性竞赛要紧紧抓住大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希望表现自我,期待同辈群体认同等心理,设置学生喜爱的竞技项目,提高大学生参与的兴趣,实现“趣味性、健身性和集体性”。

2.4 制定出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判标准

评判标准要根据不同比赛的模式,进行相应的规则制定。如体育创意大赛,可以从创意、表演、编排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判。在裁判的选择上,要选择有经验的、能够胜任的教师参与。从不同角度、多方位的评价比赛,更加公正地体现出竞技水平。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裁判的专业性强,评判结果公平、公正,减少学生对评判的异议,提高学生参与比赛的兴趣。

2.5 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到俱乐部、体育社团、学院的指导与训练

体育教师是组织校园群众体育赛事的中坚力量。体育教师的职责除了上好体育课外,还应积极深入到专项俱乐部、校体育社团中,指导他们的训练工作,提高各参赛队伍的“含金量”。

2.6 按水平分组,参赛模式灵活多变

要按水平进行分组,分高水平组和普通生组,或者初级组和高级组等,使所有参赛的学生因对自己的水平得到认可而感到欣慰,提高其今后参与类似比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不是将这部分感兴趣的学生排除在外。此外,可以以学院为单位参赛,也可以以体育社团、俱乐部为单位参赛,或者是两者并存的参赛模式。形成灵活多变的参赛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体育竞赛中来。

3 小结

高校校园群众体育竞赛不应成为高水平运动员或体育特长生的俱乐部,而是要将普通大学生纳入进来,发挥普通生参与校园群众体育竞赛的积极性。其内容也应不同于体育竞技项目,高校学生绝大多数是非运动员,其参与校园群众体育竞赛的目的在于参与自己喜欢的运动,培养自身的运动兴趣,丰富其自身的校园文化生活,从而达到强化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贾文等.高校校园体育竞赛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2]胡松芹等.对江苏高校校园体育竞赛模式的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

[3]徐杏玲.析高校校园体育竞赛模式[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09).

上一篇: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范文 下一篇:保密法知识竞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