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体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00:19:26

群众体育论文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1篇

群众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利用周边的体育基础设施和学校公共设施,然而由于学校不能完全对外开放,所以使群众可利用和体育设施资源大大降低,因此群众体育的开展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场地。这种现象严重制约兴隆镇群众体育的开展和发展。

2.镇群众体育新型发展模式构建

2.1组织管理模式

镇群众体育组织管理组织的组建应由镇政府牵头,在县一级体育局的资源支持下建立体育文化工作站,文体站的建立,统筹本镇基础体育设施资源。文体站有专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管理群众体育文化生活开展,引导体育运动爱好者组建体育协会,指导各协会开展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文体站的工作人员对本镇群众体育开展的项目及爱好进行调研,向体育用品经营者提供科学依据,使商品满足群众所需,经营者资金流通加速,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加强服务意识镇政府倡议成立或借鉴先进的非营利性组织,例如:社区发展合作组织(CommunityDevelopmentCorporation)简称CDC,它的作用是争取捐款、搞好社区关系、游说政府工作人员和社区建设方面,做出贡献。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简称NGO,它通常是非营利组织,他们的基金至少有一部分是来自私人捐款,它的原动力就是志愿精神。

2.2群众体育投资模式

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镇政府不仅要充分使用县级财政体育设施的专款投入,还要把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经费列入政府工作的财政预算,同时协调镇上四个村委会筹备部分资金,对村委会的公共设施进行维护、更新,镇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引导投资者加强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对投资大的进行政策的支持,使政、企合作亲密。建立BOT共赢模式(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BOT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建设基础设施并管理经营该基础设施及其相应产品与服务。鼓励集体、个人或NGO对群众体育开展捐款、筹款,同时政府对其进行表彰和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特别是在群众体育项目建设上在贷款、土地使用费、营业税等,给予大力的优惠和帮助,以此扩大体育设施规模和数理,更好保障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增加公共体育设施投入。在镇文体站的科学管理下,各团体组织建立会员机制,以交会费的形式促进会员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合理利用付费开展更多有益的体育活动。

2.3群众体育资源整合模式

在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下,镇群众体育的开展应当做到资金、专业人才、公共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开发四位一体。以镇政府为主导,四者之间相互协调,统筹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镇政府及文体站的体育工作者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力为民所出、利为民所谋。政府不仅要向上级部门争取更多的体育基础设施专项拨款,而且要把开展群众体育体育活动经费列入政府工作的财政预算中,特别是全民运动会的经费投入,保障全民运动会的顺利举行。

3.结语

在新型群众体育发展模式构建下,投资模式、组织管理模式、体育资源整合模式三位一体,以政府为主导,相互协调、配合、合作,使群众体育在发展过程中组织管理充分优化、投资开明、资源最大化利用,使群众体育发展目标明确、科学,突出“以人为本”的主题,才能使群众体育发展的更快更好。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巩固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度的物质文明作基础,政治文明作保障,精神文明作支撑。其中,精神文明包括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群众体育的支撑。构建和谐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群众体育以实践人文体育、人文奥运为目标,全民健身,就是最大的以人为本。一、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群众体育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群众体育工作,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起点较高,启动较快,推进迅速,发展顺利。目前,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的建设阶段,新时期新任务给群众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体育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任重而道远。

1、培养信念。人的成长与进步,需要有正确、远大的理想信念作引导;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也需要由一个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群体共同打造。每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升起,运动员在流泪,中国人在高呼。泪,因激动而流;呼,因激情而呼。体育往往是在人们自觉不自觉的参与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这是体育工作的内在优势。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开展积极健康的群众体育活动,对于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锻造灵魂。有了远大的理想,还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锻造高尚的情操,这是发展体育事业的核心和灵魂。和谐社会是更高层次的社会形态,它是以人的由衷的、自觉的行为为根本要求的,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体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一个民族的身体素质是一种物质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体育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所具有的强健体魄、娱乐身心、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

3、提供动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的持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为基础。实践证明,一个地方体育工作抓得好,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强,工作局面就容易打开,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建设的总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有效抵制和消除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动员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4、服务大众。同志曾深刻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他进一步论述,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最后离不开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离不开人的体质。这些深刻的认识提示我们,体育工作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首先要关注“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和最活跃的因素;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功能和作用;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牢记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殷切嘱托,明确体育工作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体育战线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努力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体系,为大众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称的体育硬件和软件,不断提升全民健身的服务质量。

二、与时俱进,正确认识新时期群众体育的特点

关心人民身心健康,不断增强人民体质是党和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一贯方针。党的三代领导人发展体育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同志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邓小平同志要求“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同志题词“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构建和谐社会,提倡经济、社会、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多元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当前,群众体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口,并呈现几方面的特点。

1、观念的大碰撞。体制的转换必然带来观念的转变。要做好新时期的群众体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观念上做好“和谐”文章。一是要破除狭隘的体育发展观。要破除体育工作难有作为的思想,破除就体育抓体育的套路,跳出体育抓体育,把体育工作放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去把握。二是要破除政府包办的体育发展观。要积极面向市场发展体育,依靠社会办好体育,依托协会激活体育,实现投入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展体育事业。三是要破除小而全的体育发展观。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做到有进有退、进退有序、循序渐进。对经营性群众体育活动,凡是能够交给民间去办的一律交给民间去办,凡是能够推向市场的一律推向市场运作。四是要破除等、靠、要的体育发展观。要面向市场,依托市场,依靠市场,借助市场力量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

2、主体的大转型。目前,在体育领域有两个方面的动向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国外的名牌体育俱乐部、重大体育赛事纷纷进军我国,在沿海很多地方已经着陆,正在向内陆城市拓展。今年国际高尔夫球大师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一级方程式赛车和世界摩托车锦标赛在中国举行,这证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存在巨大商机,人们对体育比赛越来越感兴趣。二是体育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开放进程明显加快,民营资本大量进入体育领域。不仅是体育产业经营主体的民营化、社会化趋向十分明显,包括体育项目承办主体、体育活动组织主体的民营化、社会化趋向也十分明显。对此,我们要认真思考依靠谁来发展群众体育,怎样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问题。

3、功能的大拓展。体育具有双重属性,既有社会属性,又有产业属性。反映在体育的功能上,一方面体现为体育对经济的反作用;另一方面,体育,尤其是体育产业,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基础上,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对健康生活的渴求将会进一步凸现出来,体育的发展面临着广阔的空间。同时,市场经济是开放型 经济,需要“中介”资源的牵引拉动,尤其是需要体育的包装,通过重大群众性体育赛事的举办,金牌运动员的代言,以提高知名度。

4、载体的大推动。群众体育必须以活动为载体,有活动才有活力,有活力才有影响力,有影响力才有生命力。在很长的一个时期,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群众体育活动一直在“打打闹闹、蹦蹦跳跳”的小圈子里打转转,从而严重地制约了群众体育的发展。我们要按照大办体育、办大体育的思路,注重发挥方方面面的作用,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时,载体的推动,不仅表现在体育的本身,而且推动了社会其他层面的建设与发展,其作用不可低估。

三、拓展思路,把握群众体育发展的着力点

在当前体制转轨、经济转型时期,群众体育的发展也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转变过程,即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从相对封闭状态靠行业垄断向对外开放凭实力参与竞争转变;从单纯的事业发展向事业、产业发展并重转变。新的变化要求我们运用新的思路,启动新的措施,开创新的局面。

1、突出主体。体育事业是群众的事业,广泛开展群众参与的体育活动,是体育工作的重点。群众体育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将全民健身活动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中,切切实实为市民办好事、办实事。一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二是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三是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提倡科学健身,完善成年人体质测试;四是保障人民群众参加全民健身的权利和义务,以《体育法》为龙头,完善配套法规,促使全民健身依法管理、规范管理。

2、培育市场。发展体育需要政府的支持,更需要市场的开拓。因此,我们必须学会依托市场,依靠市场,借助市场力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对体育的投入,在市场中拓展发展主体,把体育资本做大做强。当前,拓展发展主体,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大体育场馆招商力度。要树立发展第一、招商第一、环境第一的观念,通过营造环境、增强磁性、引入资金、借鸡下蛋,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群众体育竞赛市场要打破行政垄断、行业垄断,面向全社会开放;推进协会实体化,组建企业化运作的俱乐部,并着手建立体育经纪人制度。条件成熟时,可以成立体育竞赛管理中心。大众健身娱乐市场要对现有体育场馆进行深度开发,形成网络。还应开发体育的无形资产,通过比赛的冠名权、专用指定商品、体育名人效应、广告等募集资金,增加票房收入。

3、打造品牌。坚持以特取胜,品牌兴体,应该成为我们发展群众体育的一条基本指导思想。体育名星、名项目、名城市不仅是一个时代精神的标杆,也是一个地方、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具体表现。在打造品牌过程中,要引导好打造品牌的努力方向,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求最大、力求最优的要求,在群众体育上出品牌。要不断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创造出知名的体育名片。江苏人流行踢毽子、山西运城人热衷健身秧歌、石家庄人爱抖“风葫芦”(空竹)、__长阳人喜跳巴山舞,都是国内外知名的群众体育活动品牌。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3篇

本文作者:张晓春工作单位:菏泽学院体育系

阳光体育运动是理论诉求的一面旗帜学生,祖国的未来,国家建设的后备人才,其体质对于国家的强盛起到重要作用,在2006年8月19日,在新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心承办的“2006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向社会了一条消息:自1985年起,中国青少年学生在肺活量、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等方面指标连续20年下降,青少年体质的状况与建设群众体育强国这一宏伟目标存在较大的反差,此信息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震动,并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2007年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钟南山等15位各界知名人士就增强青少年体质问题的上做出重要批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2007年4月29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三部委共同发起阳光体育,旨在促进2.7亿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一面旗帜引领中国青少年群众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小康体育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发展、体现和谐是不可动摇的指导思想中国30多年的改革成就雄辩地证明了,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走符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对体育而言,坚持举国体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群众体育发展特色道路更加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各方面迅速发展,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及有力支撑,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举办,青奥会的申办成功、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申办和举办等为我国群众体育由大国向强国迈进提供了难得的体育环境和强有力的体育精神支撑。当然,对于中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譬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田径和游泳共90枚金牌,中国仅获得1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群众体育中的区域体育发展、城乡体育发展、青少年体育等都存在问题,既不能视而不见这些问题,也不能以偏概全来否定当代中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中国群众体育的业绩归功于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群众体育道路的经验将为我国实现从群众体育大国到群众体育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北京奥运会后,体育界有关人士提出这样的观点:要想加快发展群众体育,在竞技体育的发展降低重视程度,这种观点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小康体育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从近三届奥运会,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取得了骄人的奖牌成绩,但是在影响巨大的单项国际大赛中,如篮球世界锦标赛、足球世界杯、网球世界巡回赛等。另外作为体育运动的基础项目———田径和游泳,这些项目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些项目对于衡量国家体育水平,对于体育强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竞技体育发展[2]。

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加强全民健身活动项目的国际交流意识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体育项目不仅特色突出、种类繁多,在国际体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项目有:武术、秧歌、舞龙舞狮、太极、气功等数项目。全国农民运动会从第一届农运会上的7个比赛项目增加到第六届的15个项目、180多个小项的比赛,是农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在项目设置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此外,各省(直辖市)、市县区综合运动会以及单项体育比赛,突出了鲜明的地方区域特色,我国的这种群众体育特点体现了为自娱自乐和自给自足,但是规则意识和国际交流意识存在不足,缺乏国际视野和推介意识,本质说缺乏健身体育强国的动机和意识,致使我国群众体育在国际上的地位略显无力。而从国外传入我国的一些大众项目如:瑜珈、跆拳道、门球、轮滑等项目相比较来说,中国群众体育项目的宣传度还存在很大欠缺和不足,因此,建设体育强国不仅认真贯彻执行《全民健身条例》中一系列的相关体育法规政策,更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就如何强化群众体育(大众体育)的国际意识、传播意识进行认真的思考。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作为发展农村体育的政府工程和系统工程在小康体育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一项系统工程,更是重点工程和难点工程,在建设中要统筹体育与文化、教育、科技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和综合利用,做到共建共享。在保证向农民开放并方便使用的条件下,可以与附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相结合。在着重抓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着力培养和建立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的农村体育骨干队伍,让他们在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方面,起到重要的组织和管理作用。要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农闲的黄金季节,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下乡活动,切实发挥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3]。坚持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是理论建设的根本要求中国30多年的改革成就雄辩地证明了,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走符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对体育而言,坚持举国体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群众体育发展特色道路更加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当然,对于中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譬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田径和游泳共90枚金牌,中国仅获得1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群众体育中的区域体育发展、城乡体育发展、青少年体育等都存在问题,既不能视而不见这些问题,也不能以偏概全来否定当代中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中国群众体育的业绩归功于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群众体育道路的经验将为我国实现从群众体育大国到群众体育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平和效率是理论诉求的关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必由之路,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公平与效率也是评价社会制度的基本尺度,在全面建设小康体育过程中,公平和效率在群众体育强国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注重公平。公平包括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占有状况、对劳动成果分配状况、社会规范及其适用状况。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就体育来说,首先,是权力公平。体育权是教育权和健康权的一部分,无论家庭出身贫穷与高贵、无论男女、不管属于那个种族、无论你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富有程度如何,都能公平拥有这种权利。因此,作为各级政府应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体育权得到保障,同时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创造条件,为人们体育权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物质体育保证。其次,是制度公平。政府颁布实施的各种体育政策应尽可能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在制度面前公平,享有平等的体育发展权。再次,推进体育服务和机会均等化。所谓体育均等化是指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体育均等化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和现代政府应尽的公共服务职责;政府应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体育资源,保证社会成员都有均等的机会参与体育。第二、兼顾效率。效率通常是指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投入产出的比率。效率反映是社会生产水平的发展状况。注重公平、兼顾效率在群众体育强国建设中也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兼顾效率说明我们要积极发挥市场作用,实施体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4]。在小康体育建设实践工作中,我们只有深刻理解把握公平、效率的真正内涵,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力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遵循体育发展规律,做到科学决策,为建设全面小康体育提供理论支撑。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4篇

>> 社区老人健身需求对社区体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江西省体育健身市场的现状与对策 论江西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的发展策略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探讨 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推动社区群众健身体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健身指导的可行性研究 江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优化策略 对发展城镇社区体育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研究与探索 关于社区体育及全民健身普及状况的调查研究 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模式的构建机制研究 武汉市东湖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城乡结合区农民体育健身社区化研究 城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参与式”运营模式研究 社区体育资源优化共享研究 浅谈健身俱乐部对社区体育的影响 全民健身路径设置对社区体育开展的影响 体育舞蹈在社区健身中的应用 关于优化视角下的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 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学环境的策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人民日报,2005-02-20

[3]华景梅,徐祥辉.和谐社会构建视角下的我国社区体育发展模式[J].体育科学,2006,(7):

[4]王凯珍.对北京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研究――兼论社区体育的定义及构成要素.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1993

[5]肖淑伦.关于社区体育的几个问题.全国职工体育论文报告会获奖论文,1993

[6]王凯珍.对北京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4,(6):

[7]吕树庭等.社会学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概论[J].体育文史,1993,(3):

[8]任海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组织特征[J].体育与科学,1998,(2)

[9]胡国雄.社区体育概念新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7(11):212.

[10]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88

[11]李云林.在浙江省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工作经验现场交流会上的讲话[R].

,2006,2

[12]凌翔.上海市郊县体育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J].体育科研,1998,3:

[13]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72一74

[14]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94一95

[15]郭亦农等.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因素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2):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汇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0:121

[17]中群众体育调查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18]王凯珍,李相如.社区体育指导[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37

[19]顾拜旦.体育颂.At:http:///open /milian/tys/tys.htm.

[20]国家体育总局.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At:http:///fsgovout/Web/Article/2005/03/02/0821301382C78768.aspx.

注释: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94一95

2.郭亦农等.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因素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汇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0:121

4.中国群众体育调查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5.王凯珍,李相如.社区体育指导[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37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区体育; 体育锻炼; 大众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170-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在学习工作之余,不仅对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而且更希望享有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体育锻炼来增进健康,丰富生活,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锻炼已不仅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社区体育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社区体育参与的研究主要是对体育人口进行调查和对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评价,其中对体育人口的研究不仅对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进行研究,目前更多的采用多层(频度、强度、时间等)研究,不仅对参与者进行研究,更注重对潜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研究。日本学者提出的“参与”理论,是由于媒体和体育组织的普及,几乎每人都与体育有联系,不同的只是参与的方式。对体育活动评价方面的研究,就事论事的分析方法已经被摒弃,更多的主要从生活角度来也研究体育运动与居民的关系。社区体育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结构和俱乐部两个方面的研究。其组织结构的研究多为组织构成、成员关系、关键人物等方面,俱乐部多为形态类型研究和俱乐部经营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社区体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蓬勃兴起,80年代后期,中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对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带动了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社区体育作为城市文化战略措施成为研究对象,揭开了社区体育研究的序幕。1993年,首届全国职工体育论文报告会,征集了7篇涉及社区体育方面的论文,内容主要涉及社区体育概念的界定、社区体育组织、社区体育现状和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内容。1995年《体育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体育正式步入法治时代,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时期。这不仅有助于竞技水平的提高,还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同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进一步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开展;1996年底,首届全国社区体育工作会议将社区体育作为社会发展和体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标、体制、组织、设施、经费等各方面进行了规定,全面推动了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发展;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我国体育健儿取得了骄人成绩,大众健身的热情空前高涨。2009年国务院在《全民健康计划纲要》基础上,又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进一步从政策上保证了人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权利,推动了群众体育的发展。由于社区群众体育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久,对社区体育的概念特点,功能都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所以本文对此进行以下研究总结。

1.有关社区体育概念、功能和特点的研究

有关社区体育概念的研究有以下几种观点:李建国认为,社区体育,是在居民生活圈内,居民进行的群众体育活动,且通过体育活动来建立良好的关系和共同的意识的社会活动。王凯珍认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指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的人们,以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樊炳有认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现阶段定义为在城市是指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小区的管辖范围内;在农村是指乡镇和自然村,在以自然居住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上,将全体社区成员作为主要实施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身心健康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的社会体育。关于社区体育特点有以下几种观点:李建国在《社区体育指导》一书中指出,社区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特点是活动范围的区域性、活动设施的公共性、活动组织的民间性、活动方法的民间性以及活动指导的平等性等特点。王凯珍等学者在《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中阐述了组织管理应以居民自主与行政管理相结合;以中老年为主要参加人群;活动内容主要体现出非竞技性、韵律性、传统性、文体一体化的特点;主要以小规模活动为主;在活动时间方面体现业余性、日常性、经常性;晨晚练与体育比赛相结合的活动形式;通过义务指导的形式在非正式化场地里实现:就地、就近、就便、就简;活动经费多元化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10大现阶段特点。有关体育功能的研究,李建国认为,社区体育除了一般体育功能外,对社区体育建设和管理有积极的进步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居民文化素养,促进社区精神文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生活方式;加强居民人际交往,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增进居民共同意识,促进社区繁荣发展;完善居民社区服务,促进社区生活便利。王凯珍认为,社区体育功能包括一般和特殊两部分。一般指任何体育形式对于体育参与者个体所具有的共同的功能。即体育的健身功能、健心功能和社会化功能。社区体育的特殊功能是指社区体育形态所具备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促进居民参与;改善居民生活方式;加强社会整合,增强社区凝聚力;发展社区文化。张洪潭将社区体育功能概括为显见功能,健身强体,信仰代偿、向心聚合及社区体育的颐养天年、战备预役、赢利、技术转移等隐寓功能。概而言之,社区体育的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即健身功能、整合功能、健全与丰富社区的功能、娱乐功能、服务功能和凝聚功能。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103022

参考文献:

[1]卢元稹主编.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度教育出版社,2001(7):120

[2]顾渊彦等.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90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一)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历史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各单位职工在个单位的体育需求受到限制,出现了自发性的以街道办事处牵头组织的体育活动,成立了街道联合体协。于是在天津出现了社区体育这个概念。进入20世纪90年代,政府开始重视社区体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制法规,主要有《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1997年后,社区体育发展迅速,随着国家对社区体育的重视,全国各个城市社区体育开展的轰轰烈烈,并在@一阶段以“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评定”为标志,推动了城市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

(二)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现状

我国社区体育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学分会为代表的学术团体进行的体育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对城市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社区体育作为城市文化的研究对象,这时揭开了社区体育研究的序幕。真正深入开展社区体育研究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1991年国家体委在天津召开了“全国部分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研讨会”,主要讨论社区体育的概念问题;在1993年全国职工体育论文报告会上,共7篇涉及社区体育的论文;到1995年《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出台,完善了社区体育的性质、功能问题;1996年举行首届全国社区体育工作会议,整个推动了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发展。在第五届体育科学大会全民健身专题论文报告会上、第二届全国社区体育工作会议上以及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群众体育专题报告会上,有关社区体育研究的论文达50%,标志着我国社区体育研究已上升到一定阶段。

到了21世纪初,国家体育总局2000年在《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的构想与计划;2003年12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下发《关于创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试点的通知》。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加速推进了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研究和建设。

(三)国内各学者在社区体育研究中的表述

1. 李建国把社区体育当作群众体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主要特点为:活动范围的区域性特点,活动设施的公共性特点,活动组织的民间性特点,活动方法的服务性特点,活动指导的平等性特点;

2. 肖叔伦认为社区体育主要具有体育组织的民间性,体育活动的区域性,更加广泛的群众性和体育设施的共享性等4个基本特征;

3. 李明认为经济转型期社区体育有指向性、社会性、有偿性、经营性和经济性等基本特点;

4. 周晓东对福建省城市社区体育做了调查,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模式,体育人才的培养,社区体育活动的类型,活动经费和场地设施到等等,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

5. 刘明生在上海市社区体育组织现状调查中,发现目前社区体育组织中,以居民自愿参加、自发组成的组织最具有活性。

通过以上资料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社区体育存在着某些问题,具体可以总结为:社区体育发展不平衡、组织管理存在缺陷、发展社区体育的资源紧缺。

二、国外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

国外社区体育研究始于20世纪60-70年代,其原因与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改革有较大关系。从欧、美、日近年来的研究情况看,运用社会行动理论,对社区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组织结构、社区体育模式、社区体育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较为多见。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终身体育;中外教育;比较研究

一、国外终身体育发展概述

终身体育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已引起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视。世界上较早研究终身体育的是前苏联和日本。20世纪60年代末,前苏联学者明确提出了终身体育的主张。1968年前苏联中央体育研究所所长A.V.克诺布柯夫等人提出从0岁到100岁锻炼身体的观点。1970年日本的早川太芳、古井、前川峰雄等人在学术刊物上提出了终身体育,发表了有关终身体育的概念、目标、实施方案等内容的文章。早川认为,终身体育是“从幼儿到高龄阶段的生涯中所进行的体育”,其目标是“发展和发挥人的新的能力和个性”。古井从论述社会体育的角度涉及了终身体育的概念问题,即社会体育如果不是终身持续进行,就会丧失意义。

笔者认为,不如把社会体育称为终身体育更加确切。就是说,体育不能仅限于学校时期或青少年时期,而是在整个人的一生中都要进行。之后,日本都市化、人口老年化进一步加剧,国民余暇时间进一步增多,日本政府于1989年发表《关于面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措施》。它把让所有国民能够在一生中根据自己的体质、年龄、目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参加体育活动作为发展终身体育的目标,提出了以进一步完善国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的条件为核心的一系列措施。

法国为培养和配备体育指导员,于1966年在全国开设了20多所“体育运动地区中心”,1984年颁布了《职业继续教育改革法》,这对法国实施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70年,欧洲娱乐会议发表了“休闲与娱乐”。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关于青少年体育运动的会议,曾以“从终身教育所看到的关于青少年教育中的体育运动的作用”为主题进行了讨论;紧接着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通过了《体育运动国际》,宣布“体育运动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到1989年为止,有80多个国家公布了自己的大众体育发展计划,“终身体育”和“休闲体育”的思想已对世界体育发生了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英国于1982年和1983年分别制订了“大众体育10年振兴计划”与“青少年锻炼战略开发计划”,1988年又公布了“面向90年代的体育运动5年规划”等一系列以增进国民体质为目标的终身体育方针、政策。

二、国内终身体育发展概述

关于终身体育的思想,在我国其实早已有之。马约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终身体育家。对于终身体育,马先生曾谈到:“我在体育的普及中,特别强调一种精神,强调奋斗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精神”,体现了他提倡终身体育的执著之情。如今在马约翰先生从事了50多年体育工作的清华大学,“积极锻炼身体,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口号已成为广大师生积极锻炼身体的动力和目标。我国对终身体育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代表人物是北京体育大学的王则珊教授。王先生在我国最早提倡终身体育思想,进行终身体育的理论研究,并身体力行,长年坚持体育学习、研究和锻炼。从1987年开始,王则珊教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终身体育的研究论文和著作,如:“学校体育应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对终身体育的探讨”、《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群众体育学》《健身健美健心王则珊体育论文选》《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等等。在这些关于终身体育研究的论文与专著中,王先生最先提出了终身体育概念,深刻论述了终身体育产生的背景、依据、意义、终身体育的基本途径等核心问题,所提出的“学校体育应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坚持进行养

成教育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中心环节”“坚持终身体育必须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科学健身方案”“终身体育同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关系”“建立包括学校体育在内的终身体育体系”等观点,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对推动我国终身体育的研究有非常广泛的积极影响,对指导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20世纪80年代国家体委提出了“以青少年为重点、以全民健身为基本内容的群众体育与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以训练竞赛为主要手段的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人们对作为终身体育关键环节的学校体育自然地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培养学生兴趣、发展爱好、形成习惯”的体育课出现,高校“突出对学生终身受用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授”大为盛行,发展“自我指导锻炼能力”的教学也受到人们的推崇,重视“自我设计、监督与评价、自我组织与管理,自我运用体育环境与条件等多种终身体育能力”的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就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1990年王则珊教授主编出版了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群众体育学》,其中以专门篇章论述了“终生体育”,对倡导终身体育思想以及运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学校体育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这在我国体育教材中是不多见的;王则珊先生1993年在北京体育大学招收了第一批体育理论访问学者,并组织这批学者分担终身体育的系列研究课题,分别从体育理论、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伦理学等不同角度撰写了终身体育的学术论文,共同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终身体育专著――《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这本书的出版对我国即将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终身体育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95年后,国内对群众体育、终身体育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95年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人民体质作为重点”。以此为标志,我国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重视群众体育的新阶段。近年来,我国群众体育的迅猛发展,就是体育工作重心有所转移的具体体现。由于社会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终身体育在中国进一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的作用、贡献等问题被广泛探讨。

总之:综合国内外的情况,可以看出,终身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萌芽期(20世纪60-70年代初):终身体育孕育于终身教育中并从中脱胎而出,为学校体育改革增添了活力;(2)生长期(20世纪70―80年代中期):自终身体育萌芽出现后,就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不同学派的人士对此各抒己见,纷纷进行研讨,并出版了专著,发表了大量的文献,这对终身体育理论确立以及对学校体育的改革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壮大期(20世纪80―90年代初):许多国家结合本国国情,运用终身体育原理,对现行的体育体制、目标、内容、方法、管理及其远景规划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实验与改革,逐步从理论研究化为具体实施的方针、政策和措施;(4)迅速发展期(1995年后),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发,我国对终身体育、全民健身的研究和实践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的研究和实验改革,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的互动关系和规律的研究,不同年龄人的健身模式与方法的研究,国民体质监测的研究与实施,等等,各种研究与实践改革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有力地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总的来看,终身体育将朝着“大众化、生活化、社会化、科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终身体育网络体系,最终达到国民身心强健的目的。为此,要立足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和学校体育实际,提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民情的终身体育发展模式构想:(1)更新观念,树立大众参与的意识;(2)走体育社会化、生活化的道路,依托社会,扩大开放,齐抓共管;(3)加强终身体育立法,建立终身体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墨鸿科.实施个性化培养是高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重要途径.中国学校体育,1997,(6):60.

[2]中国学校体育赴日考察组.日本学校体育的几个特征.中国学校体育,1994,(1):72.

[3]团琢磨,宋荣芬译.日本新学习指导要领介绍.中国学校体育,1991,(1):68-69.

[4]陈桂岭,张辉,苏连勇.日本体育教学大纲理论知识部分的发展与变化.学校体育,1989,(4):71.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全民健身计划;健身服务体系;方法规建设;乡规民约

中图分类号:G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1-0017-04

A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le of Local National Fitness Training

LI Jintia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heory that culture of principles, culture of materials, and culture of spirits are closely related, the research analyzed,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law, the problems of law and regulation of establishing small type national keepfit service systems.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consultation from experts, and formal discussions were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concept of the system, the function of system, and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system. The research concluded that such system need to call for updated law and regul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cultures of principles, materials, and spirits.

Key words: WholePeople HealthBuilding Plan; fitness service system; the constitution of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 informal regulation

1 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侧重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系统综合分析法、专家咨询和座谈等调查法,尤其是在研究全民健身法规建设的现状与策略过程中,曾多次到经济发展较好,群体工作起点较高的小康地区,与资深群体干部作多轮座谈和面访,充分吸取了各宽裕型小康地区建设服务体系的实践经验。

2 全民健身法规的内涵与意义

2.1全民健身法规的内涵分析

2.1.1全民健身法规的概念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应包括:以体育活动为健身基本手段、具备群众性健身场地、有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及章程、开展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的上下协调、左右纵横配合的基层社会体育组织模式。这一模式的组织网络、活动内容与场地,以及服务方式做到亲民、便民、利民、并力求符合时代的要求、反映时代的精神。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保证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全民健身法规的建立和健全。

全民健身法规是指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由国家机关依其立法权限制定或认可,并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调整各种全民健身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1.2全民健身法规体系建设的目标全民健身法规建设的目标是:在21世纪初,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以宪法为指导,以体育法为龙头,以行政法规为骨干,以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为基础,结构合理、层次衔接有序的全民健身法规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执法监督及法律服务体系。全民健身法规建设,强调要在全民健身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对全民健身有关法律法规实施与监督等各个环节上协调统一。

2.2全民健身法规体系建设的意义

2.2.1是完善国家全民健身法规体系建设的需要全民健身法规体系,是指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机关依法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各方面全民健身关系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专门法规所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作为体育法制建设中一个重要方面和相对独立系统的全民健身法制建设,同样面临着构建自身法规体系的任务。

建立全民健身法规体系是一个对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对体育法制甚至整个国家法制建设都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它有利于为全民健身工作提供完备的法规保障,有利于全民健身法规之间的协调配套,有利于全民健身法制建设的发展。

2.2.2是完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地方全民健身法规体系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法》的颁布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出台,只是解决了一个有法可依的问题,只是实现了全民健身法制建设的第一步目标,而怎样加强和完善从上至下全民健身法规协调配套建设,使全民健身工作全面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却是体育立法过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因此,加快地方全民健身法规建设的步伐,对全民健身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2.2.3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基层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一般来说,体育由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三个领域组成。由于前两者的社会竞技性、教育性和有组织性,呈现出指令性和明确的规范性特征,而得到重视。而作为三个基本方面之一的“群众体育”一直呈现个人余暇性的基本特征。直到 1995年,在全国人大通过的《体育法》中,把我国体育事业的三分结构(或三领域)的该部份定名为“社会体育”。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社区建设的扩大化,对上述我国体育事业三领域之一的同体异名的部份,已有学者、专家建议改称为“社区体育”。但是“社区体育”的基本特点仍然具有完全的个人余暇性特点[2],呈现高松散性、低竞技性、重自愿性、轻规定性、投入性小、随意性大的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其物质和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社区体育”逐步凸现出重要地位,1995年才由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4],提出了全民健身的“目标与任务”、“对象和重点”、“对策和措施”等,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在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法规保障,而没有真正让《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落到实处。因此,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过程中极需加快其相关法规的建设,特别是各级地方相应法规的配套建设。这是因为文化学和现代社会学业已研究证明的理论[5];起决定和支撑作用的中层制度文化和起主导作用的内层精神文化(思想意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由某种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的建立健全引发的技术和设施等外层物质文化的发展将强化和扩展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意识观念等内层精神文化,这三层文化总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

3 地方全民健身法规建设的现状分析

3.1地方全民健身法规建设的现状自1995年国务院颁布第一个权威性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带动了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全民健身的政府文件、规章、条例和办法[6],它们对促进当地全民健身的广泛开展起到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笔者对现有全民健身法规性专门文件进行了广泛收集和整理,并把这项不完全统计资料[7-11]列入表1。从数量方面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汇编》(上)收编的北京市等地方立法为94份(部)[12],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地方性文件共103份(部),除国家部委(局)的文件之外,各省、市平均约3件。在24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目中,以湖南省(15件)、广东省(13件)、宁夏区(9件)较多,其它省份数量不多。

3.2对各省市现有全民健身地方法规建设的分析从不完全的统计结果看,1) 地方全民健身法规数量偏少,特别是基层法规文件相当缺乏;2) 不规范,很多是地方的规定、暂行办法、意见和通知等,还没有上升到地方法规的层次;3) 操作性不强。很多规定都是原则性的,表现为理念多,要求少,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4) 无特色,大多是国家文件的翻版,内容相差无几,大面积宏观指导多,小区域规范少,无地方特色。

由上述分析可见,全国大部份省、市级均有配套性政府规范性文件、以及规章、制度等相关规定,全民健身法规建设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但是全民健身法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不平衡,更欠深层次、精细的规范,现有出台的地方全民健身地方性法规,多数停留在省一级,顶多在地、市一级政府规范文件的层次上,它们的时效性和地域性均较差,小地区、地段、地域的基层全民健身法规、制度、章程,以及小集体公约等乡规民约在期刊文献报导中很难发现,在本课题专题的社会调查中小区域性法规也甚为罕见。要使全民健身工作持久地开展下去并有明显的成效,必须加强全民健身的地方性立法,进一步建立全民健身的法规保障体系。

4地方全民健身法规建设的研究结论

1) 根据社区体育的外、中、内层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相互依存、互为促进与支撑的密切相关的理论;在分析社会成员参与社区体育的个人余暇性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为避免和克服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随意性、松散性、不稳定性等负面因素,急需加快制订和健全相关法规,完善全民健身法规体系,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百余件全民健身专门性制度、法规的基本状况是“五多五少”,即理念性多,可操作性少;原则性多,具体要求少;一般号召多,奖罚细则少;抽象条款多,法规效力少;大面积宏观指导多,小区域规范少。

3) 由于省级的大行政区域全民健身法规的全局性、统一性和规范性与全民健身运动的个人余暇性的矛盾,使现行的地方全民健身法规建设与小区域的全民健身活动脱节。因而研究小区域的相应配套法规建设,将有利于规范社会最基层的全民健身活动。因此,应多提倡制定生活小区的体育法规及其乡规民约。

5 完善地方全民健身法规的建言

5.1提高地方性全民健身法规的层次性,保证地方性全民健身法规的权威性

目前,在全民健身的制度建设方面,多数是行政主管部门,如体育局下发的方案、规定、暂行办法、意见和通知等,还没有上升到依法定程序制定的权威性、普适性的地方性全民健身规范性文件,因此,各省、自治区、市政府应该依据国家《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建立和完善适应本地区的权威性、普适性的地方性全民健身方面法规,并在全社会普遍实施,发挥出其效力,才能使全民健身活动在规范法规保障的前提下健康发展。

5.2地方性法规建设与小区域制度建设同步进行,制定适合地方的全民健身法规体系

全民健身法规建设的难点,首先是大行政区政府的高度统一性、规范性与社区体育、全民健身运动分散的个人余暇性的基本矛盾。其次是该项成效性检验――成年人体质监测难以强制推行,其效应或作用难于短时间公认;再次是筹建社区体育服务机构受诸多因素影响与制约,难以推行统一模式的统筹措施,也难于明确和落实。

然而,在小范围的基层、自然地段或区域、社区中的居委会、农村中小村庄里,上述法规建设的难点却不成为其难点,甚至可衍变为易突破点。因为在几千万人的大行政区里要制定十分具体可行的“全民健身条例”、或“全民健身工程实施办法”,很难在锻炼者的组织、场地安排、经费投入、咨询指导等管理要素方面做出操作性强的安排。可是,在几十人至千人左右的小区域的群体中构建健身服务体系,拟订建设方案,在组织人员,确定练习时间、选择场地器材、社会筹集和自筹经费、聘请指导、咨询人员等方面就容易突破上述大行政区、大范围的相关难点,成为容易办到的事。

5.3通过法律规范形式赋予群众“健身权”,通过法规来保障社区体育的规范性

当前,步入宽裕小康阶段的地区,只要找准项目、选准捐赠对象、看清群众需求,瞄准时机,组织中、小型的群众体育赛事己非罕见。通过制度法规形式规范社区体育活动是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把群众体育工作管理中比较成熟、稳定、带有规律性、周期性的原则、方法和方式用法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法规延续和保障群众体育活动的长期积极性。为此,一方面寄希望于通过国家立法形式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转变为《全民健身条例》,同时把老百姓的“健身权”写进法规[14];另一方面需要地方法规,尤其是社会基层的规章制度加以配套和完善。

基于上述社区体育、全民健身运动的特点、以及制定全民健身法规的难点,为提高在小范围的社会基层实施该项法规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建议这类法规的拟研、制订宜小不宜大,多提倡制订小群体及其个体成员自愿遵守的能维系、聚集、联络、督促他们的民间规程、群体公约等乡规民约,这是解决基层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有效途径。

总之,依据中层制度文化与外层物质文化、内层精神文化相互依托与互动的结构理论,地方体育法规的创新和完善是解决全民健身活动在基层高效开展的有效方法,这样才能体现国家政府的心愿、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并使全民健身有法可依,从而促进我国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健康、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N].中国体育报,2002,1.

[2] 王锋.城市社区体育基本及衍生特点的认识[J].西安体院学报,2002(1):39-40.

[3] 许仲槐,王国辉.体育原理讲义[M].广州: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1985:81.

[4] 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S].新体育,1995(8):6-7.

[5] 林炳熙,等.文化结构的整合功能与文化结构的改革[J].广州研究,1988(1).

[6] 王忠信.全民健身法规研究[M].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全国群众体育论文报告会论文汇编,2000,1:576.

[7]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全民健身计划文集[M].(二~八)2001.3.

[8]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全民健身工作情况[M]. 2002.

[9]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全民健身计划文集[M] .(九~十),2003•4-2004•6.

[10] 中国体育年鉴编辑部,中国体育年鉴[M].1996、1999:299.

[11] 网上资讯.

[12]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中外群众体育信息[C].2003-2004.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区体育,互动

 在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中,首先要理解互动的含义。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是指两者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社区体育的组织机构为高校体育提供帮助,从而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高校体育则在人力、资源和文化方面支持社区体育,两者相互补充、促进,共同发展。

 二、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互动的原因

 1.社会发展促进两者间的互动

 在对社区指导员的普查中发现,我国社区指导员人数较少,虽然近年来比例增长较快,但远不及群众体育发展的速度,且社区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素质及能力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因此,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是高校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主要途径。

 2.设施资源整合促进两者间的互动

 社区体育设施的匮乏是影响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在设施资源上可以互利共享,高校可以租借场馆为社区体育服务,并提供人力指导社区体育活动。不仅合理地利用了场馆和人力资源,更是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使两者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3.文化资源整合促进两者间的互动

 高校文化具有特殊性。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进行互动时,可以使社区体育受到高等学校文化的熏陶,有利于社区文化的发展。高校学生也可以在社区体育中体验社会活动,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阅历和学习的机会。

 三、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原则

 1.法律法规原则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基础是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原则要求高校在与社区进行体育互动期间履行高等教育法以及学校的相关规定,社区也应遵纪守法。但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因此,高校与社区都应在互动前建立明确的责任和规范条例,以便在互动合作中彼此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为两者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

 2.资源共享原则

 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互动要在人力、设施、文化等资源方面进行共享,学校提供专业化人才及相关设施,社区体育组织更多的实践机会,两者资源共享,互补共生,才能促进两者的发展。

 3.平等公正原则

 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在互动合作期间,两者并没有任何的高低分别,彼此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彼此尊重,理解,沟通是建立互动合作的基本要素,因此,高校与社区都应秉承平等公正的原则进行互补互利的互动。

 4.可持续发展原则

 社区与高校应在互动中取长补短,体育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在保持彼此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互动合作。社区的政府机构在互动中发挥着政府职能作用,引导社区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组织参与两者合作的过程中,为学校体育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环境。

 四、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合作有困难时,两者的解决思路较单一,都是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解决,不能利用对方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其次,社区体育的发展水平被限制,与高校体育的发展不协调,导致社区体育对高校体育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两者的互动。最后,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在合作中联系不充分,彼此的功能未进行整合,其合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合作效率较低。

 五、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互动的对策

 1.建立高校与社区互动的体育组织

 建立学校和社区互动的体育组织,专门组织高校和社区的各项体育活动,加强社区与高校的互动,并成立专门机构,运行和负责各项活动。

 2.提供多种体育服务

 在场地、设施、体育咨询指导、组织管理和活动策划等方面提供服务,体育活动的服务对社区和高校体育的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3.开展丰富的社区与高校体育活动

 社区与高校的体育组织应根据地区特征、年龄、职业、性别及学历特点进行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及体育文化活动,社区体育的活动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运动特征分为健身、娱乐、技能、社交等形式,既可以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也可以满足高校学生不同的实践需求。

 4.发展群众组织和指导队伍

 发展群众组织和指导队伍,目的是促进社区体育的社会化。不仅培养社区体育自身的群众队伍,还要培养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指导队伍,成立社区与高校结合的体育组织。

 5.增强互动的衔接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10篇

一、题目来源

社会实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充分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在体育课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还有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每到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向老师请假不上课或根本不到课堂上课。但如果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克服主观困难,以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师寻找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提供参考,同时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苏梅青,卢勤。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4(35)

[3] 续志红。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4(18):77-78

[4] 谢月芳。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

[5] 顾久贤。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机械职业教育。2004年第4期

[6] 丁文武。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网博雅刊第二期

[7] 罗士达,王立冲。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2(19):107-108

[8] 浅议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121学校体育网(理论研究)

[9] 缪本海,叶条凤。我院新生体育课的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77-78

[10] 王天惠。体育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济宁师专学报。1999,6(20):52

[11] 杨宁宏。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12] 卫洪斌。体育课激趣体会[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97-98

[13] 杨国红。体育兴趣与培养[j].理论观察。2004,5

[14] 叶钢。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陕西教育。20**,12

[15] 尚立文。鼓励性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妙用[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很多,如: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提出的三大定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价值。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组织教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国家的体育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

现在国内对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相关的研究很多,如:谢月芳在《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中分析了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她认为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自身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而关于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杂。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对于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的较新观点,以便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

2.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

3.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需重点研究的是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活动。

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1.查阅相关文献,要求图书馆对我们开放。

2.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校机房对我们开放,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期限为五个月左右,20**年1月开题,20**年5月结题。研究进度分为查阅指导教师指定及其它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资料整理、最后成文四个阶段。

20XX年1月 查阅文献资料阶段。

20XX年2月 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阶段。

20XX年3月—4月 资料整理阶段。

20XX年5月 最后成文阶段。

体育论文开题报告(二)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院系:**

学院专业:

班级社会:

体育专业:

指导教师:***

职称讲师:

论文题目:高唐县乒乓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研究现状: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但是乒乓球运动普及的并不是很好。目前,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迅速,但是在一些地方其发展还不是很好。这些地方有着共同的特点:乒乓球运动参与者少、乒乓球器材短缺、乒乓球运动不规范、在其运动上显现出很多的弱点及错误。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认为社区型体育健身应成为我国体育运动的主体,体育健身中乒乓球运动有时我们不可或缺的一个运动项目。后奥运时代已经来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花钱买健康”理念的建立,高唐县的乒乓球运动也在迅速发展。

研究意义:

虽然国内外基于乒乓球运动展开了多层次性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学者或是站在全国的角度,或是重点考察大城市的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很少关注小城市乒乓球运动开展状况,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城市的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状况做深入的了解,既可以为当地体育主管部门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又可以丰富我国乒乓球研究的内容。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梳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明鉴后继研究的方向,对高唐县乒乓球运动参加居民的年龄、性别、动机、运动场所、消费及运动损伤等方面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和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重点和难点:

问卷的发放、回收及以后的数理统计和分析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

研究步骤:

1、查阅文献资料 2、选题、开题 3、设计调查问卷 4、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 5、进行访谈 6、对问卷进行数理统计 7、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8、得出结论与建议

预期结果:

1、参加乒乓球运动的群众基础良好2、参加乒乓球运动居民的性别比例不均衡、年龄层次差异大3、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居民动机不同4、比较较大城市的发展,高唐县乒乓球运动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5、居民对乒乓球运动的看法不同。

论文主要内容(提纲):

1.前言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高唐县乒乓球运动普及程度

3.2 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居民的特征分析

3.3 居民参加乒乓球运动的行为特征分析

3.4 居民对乒乓球运动的看法

3.5与济南、青岛较大城市的比较

4.结论与建议

进度安排:

1、20**年11下旬至12月 收集文献资料,完成选题开题报告。

2、20**年1月 查阅文献资料,整理问卷。

3、20**年2月 发放、回收调查问卷,并做整理。

4、20**年3月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完成初稿。

5、20**年4月 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完成终稿。

6、20**年5月 初准备答辩

参考资料:

[1] 徐寅生。关于如何打乒乓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65. 1~34

[2]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乒乓球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0~81

[3] 于军。山东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 100~102.

[4] 李友林。从体育市场探析乒乓球市场的构造[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

[5] 杜芳。浅析全民健身与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关系[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6] 郑淑梅。我国部分省市高校乒乓球运动开展状况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 宋绍兴。我国乒乓球运动理论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05

[8] 李卫平,归明,任保国。山东省群众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1.01

[9] 孟宪君。大众流行健身理论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0] 韩广义。黑龙江省群众性乒乓球俱乐部的现状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

[11] 张军,陈绍艳,章建波。我国中西南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0

[12] 阮朝霞。发展社区体育 构建和谐社会[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2

[13] 杨江。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在社会转型期过程中管理体制与运动机制的分析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

[14] 李铁。对哈尔滨地区乒乓球健身俱乐部情况的调查[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3):17~181

[15] 池立新。影响乒乓球普及的三个障碍[J].乒乓世界,2000(10):36~37

[16] 刘欣华。乒乓球运动是全民健身的优势项目[J].体育函授-体育科学,1995(3):47~49

[17] 绽小霞,虞荣娟。对苏州市大众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8(24):4

[18] 仇军等。我国体育人动项目参与及其变动趋势[J].体育科学,2000(7):10~14

指导教师意见:

(签章)

**年**月**日

体育论文开题报告(三)

1:目的:提高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经济收入,安定团结,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引导人们能正确认识休闲体育活动意识,利用湘西得天独厚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民族体育,地理环境结合现当前体育产业化的兴起,来带动湘西经济的发展,提高人均收入。

2:意义:各种休闲文化的传入,给湘西地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为提高湘西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为前提,倡导各种文化的积极发展,给社会治安,加强人民团结,促进休闲文化的健康发展,提高全民健身,为湘西地区的发展,从精神上提供依据,从而来提高湘西地区的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3:国际动态:就国际形式来看,全球一体化,体育参谒立体化,现在大多数都对健康的意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觉悟,就世界卫生组织,旅游事业,节假日的活动方式来看,世界各国都是为提高全民综合素质进行引导,都对休闲体育这一块有了较高的认识。

4:国内动态:国内形式来看,wto和兴办奥运,运动产业,当前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全国每年就用于休闲的费用也相对增多,用于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大幅度增多;旅游产业话的蓬勃发展,产业化开始起步。人口健康意识的转变。

关键技术和预期水平效益

1:关键技术: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进行并调查,取证,探研湘西地区休闲体育的发展,开展情况程度,把农村和城镇之间的休闲体育的发展状况,休闲的方式,对休闲文化的传播从积极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运用现当前的经济状况,运用对比对经济条件的发展和现在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休闲运动,课题主要运用调查法,查找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和分析法等进行研究,能从中得出适应湘西地区积极方向发展的休闲体育运动对策

2:预期水平:预期水平能达向个湘西地区的休闲文化起到带动作用,向健康方向发展;达到的预期效益在调动积极文化方向的同时,能积极调动全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湘西人人都能进一步认识休闲活动在生活中带来更多乐趣,能从身心上得到健康的发展,促进休闲文化的积极发展,打造安稳的社会经济环境,达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全地区全民健身活动能有一个活跃的氛围,引导休闲活动向健康的发展方向,人口综合素质等得到提高提供依据。

研究基础及主要措施

(一):我是体育系大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做事踏实,有较强的体育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运动知识的积累,生活中就对休闲体育进行过多次的调查和访谈,给自己打下了坚强且牢固的理论性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文献资料基础:

[1] 廖文科。贯沏“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做好学生卫生工作[j].中国学校体育学,2001(3):卷首

[2] 孙葆丽。我过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j].体育科学,2000.20(1):13—16.

上一篇:体育竞赛论文范文 下一篇:社会体育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