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民俗文化范文

时间:2023-09-25 18:06:38

西方的民俗文化

西方的民俗文化篇1

关键词:陕西民俗旅游;对策;创新

一、陕西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陕西拥有丰富多彩、特色各异的民俗文化,具备开展民俗旅游的先天优势。但陕西民俗旅游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一)开发深度广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形象不明确

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全省各地,且各具特色,但由于宣传、服务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目前真正开发的仅陕北民俗风情,其余的几乎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如陕西的婚丧嫁娶、陕西的刺绣、泥塑、农民画等手工艺品只流传于民间,没有打入市场,更没有形成规模性的产业。景区内的商店众多,但不规范;纪念品多,但是无特色,很多外地游客抱怨买不到具有陕西特色的民俗纪念品,真正具有陕西特色的纪念品还有待开发。这种状况大大影响了民俗旅游业发展的步伐。

(二)思想观念不开放,文化内涵开发不够

民俗旅游也是一种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要长盛不衰,关键在于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但由于陕西人的思想观念不解放,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资源的可开发性,因此至今没有打入市场,没有形成系列产业,严重影响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反,南方如江苏无锡市华西村开发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活动等,它们创意新颖,文化内涵突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旅游业发展的后劲。陕西民俗旅游资源项项独特,我们在开发民俗旅游时应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要让游客在亲身观赏、实际体验中感受到陕西古老而独特的民俗文化。

(三)旅游开发资金短缺、配套基础设施差

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是造成陕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严重不足进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由于资金不足,配套设施建设一直未迈出较大的步伐。陕西旅游在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的开发与国内旅游较发达的省(市、区)相比,差距比较大。陕西大部分景点特别是陕南和陕北的交通条件未有大的改观,影响了旅游者的积极性,而宾馆的特点是数量少、条件差、星级宾馆少,无法满足接待外宾和大型旅游团体的需要。如汉中、商洛、安康,仅有几家三星级宾馆。

(四)旅游规划未彻底贯彻实施

在陕西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统一规划未彻底贯彻实施,各地在选择旅游开发项目方面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随意性,旅游资源开发还处在“遍地开花”的无政府状态,各自为政,自发进行。此外,有的开发商法制意识薄弱,文物保护意识差,不经上级批准就肆意盲目开发旅游资源,随意破坏文物,结果适得其反。

(五)继承性不够

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每一处民俗都有着与众不同之处,但现代文化的冲击使民俗越来越地方化,许多民俗独特之处只能在深山乡村或个别群体中找到,绝大多数地区民俗被同化和大众化,这对民俗旅游资源极为不利。如何将经过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相沿成习的民俗文化历代传承,在巩固自己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同时,又吸纳其他地区先进的民俗文化,不断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是值得重视和深思的一个问题。

二、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陕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遵循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民俗旅游不能跟风模仿,移花接木或造假欺世,应就地取材,挖掘本地区的民俗资源,并展现当地的真实生活。从本地资源着眼加以利用开发,会因其贴切、真实而葆有长久的生命。

2、保护性原则。民俗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财富,在开发时,必须以保护为前提。这不仅保存了濒临灭迹的古代民俗,而且使游客能在民俗旅游中,了解当时的历史和风情。在今后的开发中,也应始终贯彻这一原则。

3、功能多样性原则。民俗活动受岁时及其功能的制约,在民间总是作分散的、交替的传习与重演。由于民俗旅游是取材于民俗的旅游活动,而不是民俗的机械重现,因此它要求集中、紧凑而功能多样。它要让有限的景区发挥多重的效用,即不受时令、空间的制约,建成一个景致随和、因客设项的旅游基地,并以此显示一地民俗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常见常新。

4、参与性原则。民俗取自生活,追求自然,在朴实无华的外表下藏着丰厚的地方文化内涵和生活的情趣。民俗旅游最大的优势就是旅游者能亲身体验民风民俗,参与民间活动,从而感受浓郁的人情味、乡土味、文化味,使人回味无穷,而陕西旅游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只能看不能参与,兴趣索然,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陕西民俗旅游的创新思维

1、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陕西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从思想上打破常规,大胆创新。首先打破旅游淡季无作为的思维,把开发的目光盯住旅游淡季,依据民俗旅游的特点,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旅游项目,再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到陕西做客。其次要树立整体思维。陕西的民俗旅游要打破常规,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路,提高游客的旅游效率。另外我们应树立动态旅游开发思维,多设计一些动态民俗旅游项目,让游客参与其中真正感受民俗旅游的乐趣。如在一些景点设计规划“陕西美食一条街”、“陕西特产、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使游客游览之余可品尝陕特的风味小吃,购买陕西的土特产纪念品;还可推出“民歌比拼赛”等让游客亲身处于活动中,体验和再现当时的情境。

2、方式创新。陕西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特色明显,这种优势使陕西民俗旅游的开发可以具有多种方式。方式的创新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旅游路线设计方式、旅游内容安排方式等,在旅游开发方面可以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单独投资开发或共同投资开发的方式,使旅游资源尽快成为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在旅游线路开发方面可采取多种方式,如陕西民俗旅游,可以形成“陕南-关中-陕北”为中心的线路;陕西民居旅游,可以形成“陕北窑洞-关中民居”为中心的线路等。

3、科技创新。民俗旅游在大多数人看来,也许没有多少高科技的内容,但科技创新仍应是民俗旅游开发的应有之义。民俗旅游开发的科技创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民俗旅游资源本身的科技含量开发,如陕北窑洞,包含着不少科技成分,这种科技成分的挖掘不仅可使旅游者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科技智慧,也可促成我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借鉴、吸收和传承。二是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表现或再现中国古代民俗,这对于游客了解和理解古代民俗,增加旅游兴趣,促进民俗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政府部门需要做好的工作

1、建立严格的审批机制。在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之前,要上报旅游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并提交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报告、开发步骤报告、效益预测报告和资金保证方面的证明文件。工商管理部门可根据其提交的文件,综合当时的客观条件,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估,并做出答复。这样可以杜绝民俗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防止因盲目开发对民俗文化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资金的浪费。

2、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科学规划。由于审批机制的严格化,必然要求开发规划的科学化。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之前,应认真考虑到现有条件,还要综合客观条件。并对开发后的服务对象,所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合理定位,科学论断。哪些项目应该上,哪些项目可以免,哪些项目可以体现民俗文化特色,哪些项目会造成负面影响,针对哪些目标市场进行开发会前景广阔,针对哪些目标市场进行开发会造成入不敷出等等。以控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突出自身特点,走出“大而全”的开发误区,扬长避短,实现旅游产品精品化。

3、加强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作用。对已开发的民俗旅游资源,有关部门要对其运营状况进行监督,通过国家的宏观管理将其导入正轨。对于那些有利于民俗旅游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国家要积极鼓励、大力扶持。而对于一些违反国家规定或职业道德的行为,应依法查处,责令其改正或予以取缔。尤其是对于一些伪民俗,要毫不手软,狠抓到底,严格控制民俗的非正当商业化行为。

4、完善民俗旅游区的管理制度。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实行科学化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遏制一切不良因素的形成。深入挖掘本民族文化内涵,体现本民族特色,摒弃一切轻真重仿的错误开发,充分打造个性化的旅游项目,以提高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生命力。

(四)发展新三型旅游资源

1、把民俗旅游资源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形成观光休闲型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是一种文化或自然风景资源和谐统一的经济利用过程,成功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之一就是在已有的旅游供求关系的格局中,推出了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于一体的产品。

2、对民族旅游的商品进行开发,形成购买型旅游。陕西各地的民俗工艺品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许多工艺品厂和研究所都可以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如兵马俑制作、唐三彩制作工艺、陕北剪纸、关中面塑、户县农民画等等不胜枚举。这种具有参与性的活动,既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又使他们在观过程中增长知识,增添乐趣。

3、兴建民俗村、民俗园、民俗博物馆,形成体验型旅游。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单纯的观光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方面的需求,于是大量体验型旅游项目应运而生。通过兴建民俗村、民俗园、民俗博物馆等形式,把当地的民俗风情直观、立体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使旅游者不再单纯地只能用眼看、用耳听,而是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旅游产品中,全方位地体验当地的民俗特色。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这是一个荟萃了56个民族的民间艺术、民问风情、民居的文化旅游景区,通过旅游者的亲身参与,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艺术活动,是一座露天的、动态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游客。

4、加大对陕西民俗旅游的宣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陕西民俗旅游的宣传。首先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的培训,使其真正理解陕西民俗的内涵,并作为形象大使把陕西民俗旅游宣传出去;此外,可以运用其他营销方式,如影视营销等,把陕西民俗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总之,陕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只有结合当地的实际,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价值、开发渠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进行深入研究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做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使民俗旅游开发成为一个真正的朝阳产业,推动陕西旅游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区域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以陕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27).

2、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3).

3、宋云飞.现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弊端及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

4、马晓京.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5、陈烈,黄海.论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开发原则[J].热带地理,1995(3).

西方的民俗文化篇2

引言

“民俗”一词在古代早已出现,其意相当于风土人情,民情民风。张健指出民俗旅游属于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至少应该包括两大类:历史文物古迹、古代建筑、历史人物、文学遗产等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就是民俗文化旅游。同时张健指出了陕西民俗旅游的现状,主要有两点:一是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但开发层次不高;二是民俗文化区域明显,整合力不强。韩晓时指出了民俗旅游的重要性:民俗旅游的开发可以改变传统经济的产业结构,带动饮食、住宿、购物、交通等第三项产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地区经济融入现代化的全国性乃至世界的市场体系。郭艳娜指出了民俗文化应该与旅游业结合,对陕西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增强旅游的体验性和娱乐性,建立民俗旅游文化品牌。民俗旅游无论是文化上,还是经济上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利用好当地民俗文化资源,科学开发,发展“民俗旅游”。本文围绕发展陕西民俗旅游,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及解决对策。

一、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涌出了大量的旅游爱好者。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地区来说,这是发展当地经济的好机会,相关部门极力开发当地的各种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也逐渐成为了旅游业新的发展方向。王丽娜提出了民俗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建议:首先,宣传陕西民俗文化价值;第二,完善陕西省的旅游规划;第三,建立一批原始型民俗村、民俗博物馆;第四,举办陕西传统的民俗活动。她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开发项目,比如:饮食文化、民建筑、俗节日和庆典活动的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发和利用等等。她的大多数观点都是在传统模式基础上提出,主要倾向于民俗文化保护和引起民众的关心方面。在陆发焕、袁萍、张文锋针对桂东南地区民俗旅游方面的研究中,指出民俗文化传播必须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加强多方合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传播内容的质量,充分发挥民众的力量,利用多种手段进行传播等。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数据资料,陕西民俗旅游所存在的几点比较主要的问题是:信息零散、没有权威品牌、传播手段单一。现在人们都处于一种快节奏生活状态,旅游成为主要的放松方式,而各个旅游胜地成为了大家的首要选择,造成了各种拥堵现象,游客往往不是观景而成了观人,这样就违背了旅游的初衷。因此一些具有民俗风情的村落或小镇成了旅游者的最佳选择。要发展陕西民俗旅游,仅仅依靠传统模式推广力度显然不够,这就需要借助网络技术的力量,用新技术、新模式将“旧”风景玩出新花样、新高度。任何知名度高的事物都有其权威品牌,民俗旅游当然也不能例外。因此陕西民俗旅游首先要做的事是整合资源,归纳创新,打造民俗旅游权威品牌,再借助网络路径进行传播。陕西民俗旅游要想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传承,就必须实现民俗旅游的品牌化、网络化。

二、陕西民俗旅游品牌发展现状与问题

旅游品牌与一般的品牌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旅游产品自身的特殊性造成的,旅游产品不仅是一种实物的产品,还是一种服务产品。旅游品牌的竞争力主要集中于旅游地,依托于当地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陕西悠久的文化底蕴使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元素都呈现在旅游上。陕西民俗文化主要分为四类,一是戏曲文化景观,包括秦腔、西安鼓乐、陕北民歌、秧歌、皮影等等。二是工艺美术景观,包括剪纸、户县农民画、凤翔泥塑等等。三是节庆习俗景观,包括岁时民俗、婚俗、丧俗等等。第四个是起居饮食习俗、民俗建筑等。陕西民俗旅游目前主要有这几种类型:以回民街为代表的美食街区,以袁家村为代表的民俗村,以体验式旅游消费为主的农家乐。

陕西民俗旅游现主要以旅游地品牌为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整合力度不强,缺乏创新,传播手段单一,未形成网络品牌,同时缺乏资金、人才以及政策支持。

三、陕西民俗旅游品牌网络传播路径

(一)建设主题网站,占领旅游品牌传播的主阵地

陕西民俗文化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资源零散,不成体系。因此,收集、整合陕西的民俗文化资源,建立完整的信息资源体系,这不仅是建设主题网站的首要任务,也是打造民俗旅游品牌的前提。陕西现有的民俗文化的网站有:三秦游网、陕西文化网、陕西旅游资源网等。陕西旅游资源网站内容主要围绕陕西的旅游景点,提供与旅游景点相关的知识、旅游攻略、旅游路线等信息资讯,虽然其中也有民俗文化的版块,但信息过于单一,网站设计过于简单,民俗版块内容过少。本文主要侧重于建设以陕西民俗旅游为主题的主题网站,建设陕西民俗旅游的主题网站,主要是以民俗旅游为主,收集民俗旅游类网站资源,将民俗类网站资源、相关的网站资源以及调研获得的数据、信息、资源予以整合,尽快实施网站建设、策划、设计、相关链接等操作流程,同时提供一些附加功能,如民俗产品的销售平台、定制出行计划、安排旅游路线等等,打造出一个覆盖面广、信息全面、服务周到,将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相融合的网络资讯平台。建设主题网站加大了对品牌传播的宣传力度,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二)运用主流微平台,加强旅游品牌网络宣传

2016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73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24.5%。几乎每个移动网民都会使用微信, 微博、微信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社交工具,可以利用其来对民俗旅游进行宣传,建立官方微博以及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专门以民俗旅游为中心,相关资讯、信息。比如可以在节假日推荐一些民俗旅游地、介绍一些相关民俗历史文化以及推送一些旅游路线等等。既可以增加大众对民俗旅游的了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民俗文化得到鞑ィ提高知名度,进一步拓宽民俗旅游的网络传播面。这对建设主题网站是进一步的补充,也可以将主题网站的相关资讯在主流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上再次、推送,尽可能扩大信息的覆盖面。

(三)借助网络,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流行元素融合

2015年春晚歌手谭维维将流行音乐和华阴老腔相结合可谓是别出心裁,使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不同的认识。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发现民俗文化种类不断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民俗产物与现代审美有所出入。彼得・托马斯说: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如今,几乎所有人都在追求新颖独特,追赶潮流,很难静下心来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华阴老腔之所以名气大增,在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它的大胆创新。将传统民俗和现代流行元素结合,既能传承陕西民俗文化,又能迎合现代人的审美,增加其吸引力。比如用皮影来表演芭蕾剧,仅仅是这个名字就已经非常吸睛。将这些经过创新的表演艺术制作成视频,上传到一些网站、博客等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宣传推广。传统民俗本身就具有独特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定能大放异彩。

(四)发展陕西民俗旅游大数据

大数据一词现在经常出现在各种产业领域,而旅游大数据是指旅游者通过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和其他平台来进行旅游信息搜索、旅游经验交流、旅游评论、旅游诉求、旅游消费、分享旅游体验等等与旅游相关的海量旅游数据印记。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地域限制等产生的影响,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大数据使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联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数据对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以及旅游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并对陕西民俗旅游数据库,进行分析,为发展民俗旅游提供有力可靠的支持和依据,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收益。

四、陕西民俗旅游品牌网络传播对策

(一)人才培养

德拉克罗瓦说过,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一个产业能不断传承,不断发展,除了自身条件外,更多的是有很多人为它付出了汗水和智慧。在信息时代,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要培养人才,就要做到人尽其才,知人善任,留人为用。民俗旅游涉及到当地的民俗风情、民族政策等方面,而且需要一些专业的技术,培养与民俗旅游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应对民俗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这方面,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一些政策吸引人才。另外,对在职人员进行规范的专业培训,旅游、营销、计算机等专业大学生业具有很大的培养潜力,培养对民俗文化的兴趣,给予足够的发挥空间,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比如网站的维护人员,民俗文化馆的管理人员,创新性人才等,根据实际需要,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

(二)政策支持

要使陕西民俗旅游持续、协调、健康的发展,必须要发挥政府以及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民俗村、农家乐、民俗博物馆等民俗旅游资源的监管和保护,规范管理制度,完善其服务体系,保护其文化资源,支持民俗博物馆的网络推广等。另外,还应对其周边的基础设施进行修建和完善,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并推出一些有益于发展民俗旅游的相关政策。针对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应制定规范的岗位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使旅游活动能顺利开展。民俗旅游最大的优点是在开展旅游活动的同时,既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又能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因而政府应当利用好这一资源,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控,但又不能过度使用职权,保证陕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方向。

(三)资金支持

无论是培养人才还是完善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技术的执行,都需要资金支持。如建设旅游大数据,支持民俗博物馆建设等。资金的来源可以由政府审批,还可以进行众筹,号召大家保护传统文化。也可以吸引外来投资,呼吁大众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在资金方面,必须要注意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不能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保护传统民俗,发展民俗旅游,不是一个人、一个企I、政府的责任,而是每个人的责任,应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去发展陕西民俗旅游。

西方的民俗文化篇3

一、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概念、特征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概念。民俗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程中创造的民间文化,包括民间习俗、信仰及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切技术与文艺。民俗文化,则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有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居住样式、节庆典礼、、传统服饰、民间艺术、烹调技艺、工艺特产、音乐歌舞等,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特有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广大的海内外游客。

民俗旅游是一种新型的、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类型,它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各种民俗文化事项和民俗活动为资源,并通过挖掘整理和再现或艺术加工的手段,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服务的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各民族地区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风韵别致的文物古迹、情趣怏然的民间文娱活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国内外游客。

(二)民俗旅游的特征。“民俗旅游”有着自身的特征,突出的有以下四点:

1、质朴的民间性。民俗源于民间生活,体现民间生活,包含着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与语言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总显示出浅显不定的功能作用,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民俗是伴随着生活的需要而自然形成,历久传承的文化形态,而非朝廷的、官府的、寺庙的等上层文化或宗教文化的简单代表。因此,民俗旅游应取材于民间风俗,才会显示出其固有的特色。

2、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民俗体现民族的生活,并因各民族生存空间不同而各有差异。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正反映出民俗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民俗旅游的开发应以本地资源为依托,不应胡乱建设、猎奇,这样才使旅游产品具有当地特色和民族气息。

3、情趣的乐观性。民间生活追求向上的、乐观的,应与悲观绝缘,民俗旅游的开发要以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功能的习俗为体裁,让游客在旅行当中感受到生活与劳动的乐趣与美感,杜绝以迷信、不健康的内容作为民俗旅游产品去开发。

4、主体的对外性。民俗源于本地民间生活,是经过世代相传而存留下来的。因此,民族地区对自己的民族本身或当地群众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在文化渊源上讲,与民俗旅游创办主体的血缘关系越远越是具有吸引力,所以国外或省外游客就成为民族地区最大的客源。

二、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一)民俗文化村、园。目前,广西建有许多的民俗文化村(风情园),这是广西最主要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西各地先后建成了融水贝江苗寨、贺州瑶族风情园、龙脊壮寨、三江侗寨、金秀瑶寨,还有正在凌云县兴建的凌云土司民俗文化村等旅游项目,使广西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游客通过实地的旅游活动,能亲身体会到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可以间接传播该地的民俗文化,对扩大该地的旅游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含民族博物馆)主要是对民族建筑或民俗实物的展示与介绍。这类产品以广西民族文物苑为代表,该苑位于南宁市广西博物馆陈列大楼后面,1988年建成开放,总投资280万元,占地2.4万平方米,是以广西民族建筑为主题,苑内有铜鼓巨雕、镇边大炮,建有壮族“干栏”、瑶家竹楼、苗家吊脚楼、侗族鼓楼、侗乡风雨桥、毛南族民居等,还建有榨油、碾米、造纸、制陶、榨糖等民间手工作坊,均极富有民族乡土气息。另外,靖西县壮族博物馆、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博物馆和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分别展出以介绍壮族、苗族、瑶族历史和民俗风情为主的实物和图片,特别的壮锦、苗锦和瑶族蜡染工艺品更是这些民族民俗文化的精华。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首座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已于2004年11月26日在广西南丹县正式对外开放。

(三)民俗旅游节庆活动。广西有11个少数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且场面盛大,别具民族风情。如壮族的蚂拐节、牛魂节,苗族的苗年、芦笙节、斗牛节、拉鼓节,瑶族的盘王节、达努节,侗族的侗年、花炮节、冬节,仡佬族的吃虫节、拜树节、春耕节,京族的哈节,仫佬族的依饭节、牛马节,彝族的跳公节,毛南族的分龙节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浓厚的文化内涵。现已开发的南宁国际民歌节、桂林山水历史文化节、柳州三月三歌节、阳朔的渔火节和啤酒节、北海的珍珠节、凭祥的边关节等现代节日活动,映托出浓厚的现代文化氛围,同时也给人们增添了不少的生活乐趣。

(四)服饰、饮食、建筑文化。民族服饰是民俗中最直观的东西,能够突出一个民族特有的习俗,给身临其境的游客深刻强烈的印象。广西各民族人民着衣多姿多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侗族妇女喜欢穿金戴银,其服饰多为短衣长裙,衣服的各个部位都配上花边和飘带,白褶裙层层叠,穿戴起来,显得绮丽多姿。“吃”是旅游活动的六要素之一,也常常被人们赋予审美、艺术、礼仪、禁忌等文化内涵。广西物产丰饶,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茶酒饭菜风味独特。壮、侗、苗、瑶居民多为干栏式建筑,一般以木为原料,穿榫凿卯,很少用钉,却很牢固耐用,苗族、彝族的“吊脚楼”就颇具特色,侗族的三江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就是这种木结构建筑体系的杰出代表,也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五)民间歌舞、游艺与民族手工艺品。广西素有“歌海”之美誉,刘三姐就是壮族民歌的杰出代表。每年三月三举行的歌圩,场面盛大,一片歌的海洋。壮族的山歌、扁担舞,瑶族的长鼓舞、瓦鼓舞,侗族大歌、情歌,彝族的阿细跳月,京族的哈歌、花棍舞、毛南的罗海歌,苗族的板凳舞,仡佬族的牛筋舞等,都千姿百态,风情各异。每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节令广西的山歌走向了国际舞台,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传唱,从某种程度上推广了广西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的民间游艺和戏剧给各族人民增添了不少生活乐趣,侗家斗牛、苗族斗马,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广西各民族人民心灵手巧,擅长织染、刺绣、编织、雕刻。苗族的刺绣、瑶族的挑绣,手工精巧,图案优美生动。毛南族的编织和雕刻,独具民族风格,此外,石雕、玉雕、木雕、贝雕、竹编、藤编、珍珠、绣球等民间工艺品久负盛名,深受游人喜爱。

三、调整思路,实施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开发策略

(一)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广西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

(二)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黄姚古镇等游览项目都属于以静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三)打造民俗文化旅游拳头产品。在目前,没有一项民俗旅游产品能够集中反映广西11个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这是民俗旅游设计者和开发者所要关注的问题。漓江民族风情园可谓是目前广西规模较大的模型民俗文化村,从1992年11月开业至今,已有十几年时间了,原计划是建壮、侗、苗、瑶四个少数民族村寨建筑,展示广西北部少数民族文化。现应以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为契机,打造广西民俗旅游拳头产品,就应以扩大和完善漓江民族风情园为突破口,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建设,建造广西11个少数民族村寨,把代表广西11个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浓缩到风情园中,成为广西民俗旅游的拳头产品。

(四)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要使民俗文化不受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淡化,可以从旅游地居民、旅游者两方着手采取保护措施:教育并引导旅游地居民自觉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首先,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对一些逐渐失传的传统、风俗、习惯、庆典、节日、宗教仪式等,进行挖掘和再现,使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和流传下来,并以此作为旅游教育资料用。其次,政府或有关部门要与旅游地居民多沟通,让他们知道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去盲目接受外来文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后,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或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政府可以为旅游地各种岁时节庆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教育并引导旅游者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首先把旅游地的有关信息传达给旅游者,特别是一些不被外人所理解的东西,使旅游者有所了解,并让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保留一定的距离,以免因旅游者的歧视而给旅游地居民增加心里负担,对旅游者产生排斥,影响好客度。

(五)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西方的民俗文化篇4

关键词:江西 民俗体育 现状 发展措施

一、江西民俗体育的现状

江西的民俗传统体育内容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驱崇、禁忌和祈祷为活动目的的节庆中,这些节庆主要包括元宵节、春社、花朝节、寒食、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除夕和元旦等,主要内容有舞龙灯、放风筝、划旱船、荡秋千、踏春、竞龙舟、登高和舞傩等,表现了其自给自足,依靠自然,感恩自然的农耕文化的根本特色。民俗传统体育对于深入了解我省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农耕生活习惯、家族宗教理念和文化心理内涵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族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如龙舟、舞龙和风筝等几个项目,并未完全挖掘出我省优秀的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精髓。

虽然江西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但是与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和某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比,发展和建设的脚步相对缓慢,其在全国的影响力也不甚很大。以江西永新县的盾牌舞为例,永新盾牌舞是永新县传统的集体性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团队合作精神丰富了其精神内涵,最原始最纯粹的凝聚力、团队精神和战斗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地向来就有“不练盾牌舞,不是男子汉”之说,可是当城市化脚步的加快、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以及老艺人的相继去世,盾牌舞正在面临失传的危险,抢救工作危在旦夕。当下在对其传承和整理的时候盲目地把其中的优秀内涵当作封建迷信的内容抛弃,就直接导致现在人们在表演盾牌舞的时候舍弃了习练前的仪式,直接从布阵开始表演,十分钟左右便完成了布阵、对阵、抢阵、破阵和抢花牌。大部分人现在只是从凑热闹和例行公事的角度来旁观或是参与这项活动,人们对于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也就失去了原本应由的虔诚与崇拜。

从古代历史来看,正统宗教的繁文缛节让人们很难完全理解和接受,而民俗体育活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带有趣味性且简单易行,比较能让民众接受和适应。随着社会转型的一步步深入,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呈现立体化的趋势,虽然供人们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呈现多元化的状态,但是民俗传统体育中对宗族的崇拜正在削弱,其组织、协调和教育的功能也趋于弱化甚至是消失。现阶段,大多数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都是采取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承方式,由教学者把自己的技术要领和直观经验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传授给后辈,后辈则机械地模仿到熟练地操作之后就算是掌握了这一门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从总体的存在形式和发展来看,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仍处于一种自然的自生自灭的状态。

民俗传统体育面临的另一个发展的瓶颈就是整个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十分不平衡,无论是理论研究、政策支持,还是传承方式、民众参与力度都较为集中在具有鲜明地域性的几个强势项目,如舞龙、龙灯、龙船和花灯等,小众和弱势的项目却显得十分冷僻和孤静。纷繁多样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中,能真正广泛开展、吸引民众注意和取得经济效益的项目其实了了,表面繁荣的民俗传统体育现在正不得不面临发展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随着西方体育的强势扩张和侵入,以球类运动、田径运动、游泳运动和拳击运动为主体的西方体育项目不断冲击着我国的民俗体育,并不断赢得各年龄层民众的喜爱和参与,民俗体育在这样艰难的生存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其发展也难免靠功利和噱头来吸引民众注意和参与。

二、江西省民俗传统体育发展建言

1.加强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

众所周知,文化自身具有两面性,变与不变的两个方面让文化处于不停地向前发展之中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也是一样。我们应当认识到的是,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现在所处的大环境是体育全球化,如果我们还是坚持僵化不变的固有环境便会禁锢住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在坚持其原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同时,加强理论研究,探讨其正确的发展道路。

首先从理论研究者的角度来说,建议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迫在眉睫。我省民俗体育文化的爱好者众多,但是专业的研究人员尚少,其中大部分是从事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工作人员、从事编写地方史志的工作人员和高校的学者,而高校学者的比例较少,这也就直接制约了整个研究队伍的内在素质和质量。基层的研究人员受主客观的条件限制,主要进行的是一些地方民俗体育活动的采录和研究工作,或是利用当地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现有成果来为行政和宣传服务,所以缺乏深层次研究的实力和动力。而大学里的在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多数来自于文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等其他学科,兼顾着研究民俗传统体育,这也继续导致着民俗传统体育研究的不够深入和具体。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发挥高校人才的科研作用,提高研究队伍的质量和素质。高校师生是科研的一股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随着近年来体育教育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增加,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迎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我省民俗体育文化的钻研,在论文选题中多关注我省的民俗传统体育,这就加大了产出高质量理论研究的可能性,也能循序渐进地发展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另外,岗位培训、带薪培训等方式的发展和普及能够增加民俗研究领域的专业人才,并带动发展民俗体育运动的爱好者。

2.开发江西省民俗体育旅游娱乐项目

我省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底蕴丰富,均可以作为优秀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而且形式丰富多彩,独具赣地特色,如果能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对江西的发展具有巨大意义的。所以我们必须从源头上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民俗体育旅游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深入实地去挖掘和整理江西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江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民俗性、观赏性、娱乐性特点使其极具旅游潜力而江西各地民风习俗的奇异神秘,赣文化的深醇熏陶,优秀的革命传统,导致了颇有特色的人文旅游景观、历史名胜和纪念地,而民俗体育文化就深蕴其中。民俗体育深刻融入老百姓的生活,通常在节庆时开展,集体进行,反映了江西的人民的生活、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对旅游产业而言,这些更添民俗色彩,更富内涵和情趣。江西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潜在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联合开发,使人们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获得高品位的民族体育文化熏陶。以民俗体育旅游为主线全省各城市加强包括游客互送在内的旅游合作以南昌为圆心以九江、上饶、景德镇、吉安、宜春为外圆以井冈山、龙虎山、婺源为品牌打品牌战略形成点、线、网结合的格局。把历史文化旅游、自然生态旅游、人文景观旅游和民俗体育旅游精密结合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旅游文化圈。其次,突出民俗体育特色、坚持市场导向。民俗体育旅游的开发要以民俗体育特色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民俗体育项目的特色不动摇积极对民俗体育旅游产品进行新的开发和定位这是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根本而坚持市场导向是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基础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统一规划、协调开发精品与普通兼顾。

3.开发和完善江西省民俗体育在学校中的课程设置

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让西方体育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疯狂发展,对民俗传统体育产生的冲击很大,在各个大中小学的学校课程里,西方体育文化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我们很少能够看到以学校体育的形式出现的民俗体育课程。早在2004年就明文要求体育课要适当增加中国武术的内容,以身体教育来体验民俗体育,并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和民俗体育精神的弘扬。可是单单是要求体育课增加武术这一项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刘三元先生所说:“弘扬民族文化的误区,最核心的最根本的在于我们不是缺少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是缺少优秀文化的教育。”

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教育意义,其包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伦理道德都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现阶段学校在课程设置中要多利用好民俗传统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正面的教育意义,用民俗事象里表现出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这应该成为一种新的耶是不能被忽视的教育方式。学校如果能够重视民俗传统体育课程的建设并将其利用好,不仅能有助于德育教育的建设,也能够促进学生思想的正确培养,对于整个学校的学风校风具有很好的正面引导作用。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在学校中开设民俗体育课程的意义更多时候会以一种隐性的表现形式出现,而这种隐性通过学生表现出来之后必定能够改变当下我省教育相对落后的情况,甚至能推动我省教育教改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向前推进。

开设了民俗体育课程的学校要进行科学的管理,更要注重高效率地利用这样的课程,对纷繁的民俗传统体育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梳理和分类,在教学方式上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方法进行备课和教学。而且不能流于表面,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教授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在和精髓,让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了解到民俗传统体育的技术原理和悠久历史,让其在陶冶性情的同时感悟到民俗传统体育的文化精神和独特魅力,让学校民俗体育课程合理发展的同时扩大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队伍。

5.结论

只有加强对我省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研究队伍,才能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引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才能让民俗体育的形式与精神更好地传承;而重点扶持开发我省民俗传统体育旅游娱乐项目能够让拥有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地区的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并壮大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授和传承队伍,其次也能形成以民俗传统体育资源为核心的体育旅游产业,为其长久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开发和完善江西省民俗体育在学校中的课程设置才能为民俗传统体育的研究提供和壮大更完善的科研队伍,为其技艺的传承和精神的弘扬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鲁雅.论民间体育的内涵、外延与作用[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2]郎勇春等.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流变—以江西永新盾牌舞为例[J].体育学刊,2009

[3]王若光,刘旻航.我国民俗体育功能的现代化演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 第10期

西方的民俗文化篇5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1、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作用

民俗文化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各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其在旅游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挖之不尽的宝库,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还处于起步阶段,尽力发掘、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我国十分紧迫的任务;民族文化能促进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与了解:以往单纯的展示性的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趋向于获得有别于惯常的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体验朴实有富有新鲜感的少数民族生活情趣;民族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它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

2、民俗旅游概念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从广意来讲,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3、两者关系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才可能亲身体验和触摸到旅游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事项,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的方式和、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未来不久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也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能把握好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我国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

二、广西民俗旅游的现状及开发策略

(一)开发广西民俗旅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开发民俗旅游是由广西区的区情决定的

广西是全国有名的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品位高。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境内居住着壮、汉、苗、瑶、侗、仫佬族、毛南、回、京等12个民族。其中全国90%的壮族人口居分布在广西,2000年末,自治区总人口4723.61万,少数民族人口1089.37万,占全区人口的38%,全区面积23万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居住地方大约占百分之六十。长期以来,各族人民生息和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劳动和共同斗争,创造了广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了一个完整博大的民俗社会。而且广西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其民俗风情古朴原始,传统文化完整,可以说,广西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缩影,它融合了西南十几个少数民俗的文化精华,谱出了代表中国西南民族的交响曲,对于开发民俗旅游有着极大的优势,广西发展民俗旅游是时代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时机发展。

2、国际国内的旅游发展倾向,为我们开发民俗旅游,建立广西旅游大省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现代旅游过程中人们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更感兴趣,追求神的享受和满足。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30%的外国旅游者认为旅游的第一吸引物是风光名胜和文化古迹。而认为旅游吸引物是少数民族风情的则占70%。早在90年代,独特的民俗风情就以逐步成为国内旅游者的新的吸引点。1995年中国年民俗风情旅游年的到来,标志这我国民俗风情以进入黄金季节。广西在国际上的旅游地位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品牌,必须抓住这一契机努力发展民俗旅游。

3、广西发展民俗旅游前景广阔

俗语有云:"越是民俗的,就越是世界的"。广西的民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在我国是少有的,只要好好开发利用,必定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成为广西旅游发展的又一亮点。另一方面,民俗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开发项目。只要合理开发利用从实际出发,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如:建筑、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只要稍加整理、修饰就能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就可以招揽游客。而且通过旅游,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特别是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帮助这些地区摘掉贫困的帽子,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中国的扶贫工作始于1979年,自1986年开始,扶贫工作向经济开发型转变,十几年来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贫困人口由1979年的2.5亿减少到1994年的6500万。旅游扶贫投资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方式,同时也是无烟工业,对环境保护也非常有好处。

(二)广西民俗发展的现状

1、各具特色的服饰、饮食、居住习惯

广西各民族服饰格式各异,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如壮族男子多穿青部布对襟上衣,女子多穿无领斜襟绣花滚边上衣,下穿绣花滚边宽脚襟子或青布蜡染的褶裙,腰束绣花围腰,脚穿绣花鞋,头缠各式花巾,还有瑶族的五彩斑斓的服装,象征瑶王的五个手指印的各种图案等等。众多的民族服饰,魅力奇异,构成了各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古今往来,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饮食也充满了亮点。打油茶是桂北少数民族侗、壮各族的一个特有的饮食习俗。"有客到我家,不敬清茶敬油茶"是侗族的规矩。广西的酒文化也是非常有内涵的:瑶族的糯米甜酒、苗族的过寨酒、彝族的"秆秆酒"无一不乘载着少数民族的热情与好客。此外,广西各地区的特色小吃也应有尽有:南宁的老友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柳州的螺丝粉、梧州的艇仔粥等等,也颇具特色。在建筑的风格独树一帜。苗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风雨桥和鼓楼都充分体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目前,这些文化世俗也逐步被人们所挖掘出现在一些民族风情园中,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认同,收到了理想的效益。

2、丰富的民俗旅游节庆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自古就有丰富的节庆文化。壮族的蚂拐节、苗族的芦笙节、瑶族的盘王节、侗族的花炮节、京族的唱哈节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较高的开发和旅游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现已开发的南宁国际民歌节、桂林山水历史文化节、阳朔的渔火节和啤酒节、北海的珍珠节、凭祥的边关节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渗透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这些现代节庆活动,在传播文化、促进旅游,扩大各地的知名度、树立各地的旅游形象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3、精彩纷呈的民间歌舞

广西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美妙的歌声赞美着自己的劳动,用多姿的舞蹈表达着这自己的情感。广西是歌舞的海洋,歌仙刘三姐的歌声随着各种媒体的传播和推广也树立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每年的南宁的国际民歌节令广西的山歌走向了国际的舞台,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传唱。从某种程度上推广了广西的民俗文化,去年开始,由我国张艺谋等著名导演在阳朔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更是让山水与歌舞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成为广西的又一旅游新亮点。

4、民俗旅游专线产品崭露头角

经过几年的发展,广西已逐步发展出拥有自己特色的和较为科学合理的有强烈震撼力和吸引力的十大旅游精品路线:桂林山水风光游,北海银滩休闲游、南国边关揽胜游、壮乡文化风情游、瑶苗侗乡采风游、前年灵渠寻古游、宁明花山崖画探奇游、金田名胜古迹游、白色小平足迹游以及巴马寿乡探秘游等等。这些线路都充分体现了少数民俗旅游以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广西的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地区、民族之间和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和民族,必然对其它地区和民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伴随着旅游产业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民族地区日益由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社会。在外部的文化生活的冲击下,稍有不慎便会使原有的资源遭到破坏甚至资源的枯竭。我们必须处理好开发和发展的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广西民俗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广西的民俗文化的都仍处于浅层次的开发,没能充分体现广西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没发掘其文化内涵,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民俗旅游项目有庸俗化,艺术化,舞台化的趋向,以至一些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也被一一退化;开发重点不突出,民俗旅游品雷同化,过度开发,将一些现代建筑材料盲目的渗透入古街民宅中,而降低了民俗风情的纯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保持少数民族的异地文化的原汁原味、以及先进文化的合理渗透,已成为克不容缓的问题,也是能使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得以保持的关键所在。必须科学、合理的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四)调整思路,提出设想

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更新提高并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运用调查取证等一系列方法,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广西民俗文化发展的方向。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的民俗进行合理的综合开发。要有明确的主题,精心的规划,邀请有关学者进行设计和研究其可行性,切忌粗制滥造,建设豆腐渣一类的工程。如仡佬族民俗村可建造罗城仡佬族,与宜州市下岘河的刘三姐壮乡民族风情游相结合,成为一个旅游区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旅游的效率和提升它的吸引力,同时要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各种追求片面效益,置传统道德于不顾的行为的发生,做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这样才能符合广西的区情和合理开发的要求,以确保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保护。

2、不断丰富民俗旅游的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黄姚古镇等游览项目都属于以静态的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的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的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广西的各种少数民族节庆丰富多样,形式各异,有很好的开发基础,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利用好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资源。在此基础上可以以每个地方的特色为主题,每年注重以一个地方为中心来开展循环的、有重点的推广每个地方的特色的旅游年,从而使民俗旅游充分发挥它的魅力和潜能。

3、要注意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

现代的旅游业以不仅仅是满足于单纯的游玩,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是空前广阔的,广西作为一个旅游大省要在旅游业中取得抢占先机就必须强调良性的发展,而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人才的培养和相关学科的不断研究。我们要下大力度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广西这类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高校,如广西大学、广西师大、桂林工学院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来开展,这些高校已积累了雄厚的民俗文化和旅游人才的培养经验,特别是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增加了艺术表演、会展旅游、等专业更是充分的体现了这一要求。桂林旅游学院筹备正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做法,必将大大有利于广西乃至全国旅游业的发展。

4、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广西在民俗旅游的宣传、推广、积累一定的经验。例如:多次参加国内外举行的旅游说明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旅游博览会和交易会,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对广西民俗旅游进行了有效的宣传,在以后还需要继续不断加强。

5、注重民族旅游商品的开发

游客除了对各种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感兴趣以外,购买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也是他们旅游的重要需求之一。所以民俗的商品同样拥有广阔的市场也是旅游的重要环节,对旅游创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的有民族特色的器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均可以作为商品开发。广西的商品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乡土色彩,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特色原则和有文化内涵原则,切忌雷同化和庸俗化。纵观我区的情况,桂林在这方面的开发得比较成熟,每年的销售情况也展现出良好的势头,值得全区其它地区的学习和借鉴。培养专门的人员对民俗商品进行科学有效开发,在各旅游区可以设立各种有特色的商品成品的展示和制作过程的展示,同时可以让游客以DIY的形式自己亲手制作民俗商品,如:织布、蜡染、和制作各种简单有趣的手工艺品等。都可以成为旅游商品灵活的销售方式,同时也可以增加人们的参与性和娱乐性,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

6、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科学合理的极大力度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及时组织有关的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科学的规划旅游的接待量,制定年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和媒体的力量,向公众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加强民族意识,使少数民族群众能辨证的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庸俗同化。

三、结语

总之,我们要在广西自身民俗资源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前基础下对广西的资源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开发,注意处理开发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科学的指导方针指导各项开发和利用。力争与时俱进,百花齐放,使广西的民俗旅游产品成为拳头产品,使其持久的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为广西的旅游添上亮丽的一笔,让更多的人了解广西,同时让广西的民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广西统计年鉴2001.广西南宁统计出版社2002年.

[2].周作明.《永远的朝阳-民族旅游研究》.广东旅游出版社.

[3].吴忠军.《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6月.

西方的民俗文化篇6

【关键词】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89-01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精神支柱和重要依据,同时还是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对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发扬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一个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要根据山西省的战略优势、文化特点以及文化现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展民俗文化的建设与保护工作,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添砖加瓦。

一、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山西民俗文化专业人才体系的建设

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重点在于要引进对民俗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专业人才,以保证山西民俗文化中的技艺能够代代相传。此外,如何让山西民俗文化得以生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专业人才必须将民俗技艺推向市场,体现其经济价值,并获得社会与民众的认可,才能使其得以生存。这就要求由当地政府或部门挑选,或者是经过社会民众推举出来一些擅长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的人才,同时构筑经营管理人才体系,发挥这些人才自身的优势,将山西民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体现其经济价值,并提高经济收益,扩大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解决山西民俗文化与相关技艺人员的传承与生存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建立健全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制度

山西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促进其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提条件。对相关的保护工作者而言,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要开展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主要要做到以下两点:1.成立以政府和民间为载体的民俗文化保护部门;2.加快保护制度制定工作的开展并利用现代设备与技术全方位推进民俗文化宣传[1]。为了开展保护工作,山西省可以成立相关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与专家组,为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山西省还可以成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督促相关部门与机构共同开展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

山西是一个具有多种民俗文化资源的省份,因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山西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山西省民俗文化保护的法规与制度,能够使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文化部门,包括相关的新闻媒体,要在深入了解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加强对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开展的宣传,以增强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及参与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识。

(三)加强政府专项资金对山西民俗文化的投入

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需要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支持,才能开展以下工作:1.民俗文化传承人的补助与补偿标准制度的确立,可以使传承人的基本生活与日常开销得到保障,以促进其对民俗传承与创新相关工作的开展;2.山西民俗文化相关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能够使民俗文化宫、文化馆、文化广场等得以创建和发展,从而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3.山西省政府部门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以鼓励单位、个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作出贡献,并促进该工作的顺利进行。山西省政府只有落实这三项专项资金的投入,并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最大程度促进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

(四)推动山西民俗文化基础配套设施的创建

要想真正实现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要加快创建其基础配套设施。具体的做法有:1.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展览馆的建设,以增加民俗展览馆的数量。民俗展览馆建设的目的是要加强对珍贵民俗文化的收集与保护,并且在修复、还原民俗文化时,民俗展览馆也能发挥一定的功效;2.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表演厅的建设,定期进行民俗文化的表演。民俗表演厅的建设能够吸引民众定期到固定的地点观看表演,长期如此,民众就会形成习惯,这样就可以扩大民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3.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广场的建设,可以为民众的娱乐活动提供场所,也可以为以单位或个人组织的民俗文化活动提供场地,或借助民俗文化广场的平台为民俗文化作品的展览提供便利。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西民俗文化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其的保护与开发是传承与创新山西民俗文化的重要前提,虽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全社会民众的重要责任与义务;对此,社会各界应联合起来,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荣洁.网络时代山西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引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11):105-108.

西方的民俗文化篇7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徽州经验;广西民俗资源

[作者简介]黎珏辰,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2-0157-04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之一,日益广泛且深入地渗透至普通百姓的生活。民俗旅游是一种深层次的旅游形式,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广西这方土地,早在四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数千年来,积累的古迹和文物灿若繁星。同时,在这青山秀水间,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兄弟民族,他们以独特的节日文化、生活礼仪、衣食住行等组成一幅幅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画卷。如何更好地整合与利用这些资源,更快、更好地发展广西旅游业,是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及其对旅游产业的意义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创造和形成,并反复出现、世代相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文化事象,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思想观念和社会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民俗文化指的是当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与习俗,它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居住样式、节庆典礼、、传统服饰、民间艺术、烹调技艺、工艺特产、音乐歌舞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民俗旅游成为旅游开发的一个热点,它对旅游产业的意义主要表现为:(1)民俗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处于起步阶段,尽力发掘、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2)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地域性,能促进跨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了解。现实表明,以往单纯的展示性旅游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趋向于获得有别于惯常的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朴实又富有新鲜感的地方生活情趣更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3)民俗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深化了旅游活动的内涵,不仅提高了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可谓一举多得。

二、徽州民俗旅游的成功经验

徽州古称新安,地处安徽南部,横卧黄山脚下,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单元,该地在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及现代旅游的开发方面形成自己独具的特点,成为我国境内不可复制的一道旅游风景线。其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定位精准,推进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和谐发展

在徽州,时刻能感受到那里厚重、深沉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气息。徽州文化是学界公认的在特定时段、特殊历史背景下中华儒学在古徽州地域的厚实积淀和生动再现,具有了解和体认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主要是南宋至清末)民间生活实态的缩影标本价值。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徽州开始推行文化旅游的政策,先后开发了歙县棠樾牌坊群、唐模、黟县西递、宏村、南屏古村落等一批文化旅游景点。随着开发力度及规模的不断加大,这些景点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日益成为黄山市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这得益于黄山市相关部门的合理定位,将文化很好地融入旅游,在游客的心目中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文化徽州,这是其成功的第一步。

(二)围绕“徽”字作文章,不断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全方位提升旅游品位

徽州旅游的核心价值在于一个“徽”字。当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徽派建筑、徽式工艺等折射出了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徽式生活法则。徽州各地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徽州古代建筑“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徽派“三雕”(砖雕、木雕、石雕)、民俗民风、教育制度、饮食文化、民间工艺品等各种形态的文化旅游产品,从“卖景点”向“卖文化”转变。与此同时,黄山市文化、旅游部门联手在全市重点复活了10个徽州民俗艺术村,组织了40多支文艺创作、表演队伍,挖掘、整理、编排了100多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又极具观赏性、参与性的戏曲和民俗节目,使3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整理和开发后与游人见面,将徽文化元素渗透到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之中,较好地满足了游客们追求旅游多元感受、体验旅途别样生活的心理需求。

(三)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挖掘地区旅游特色

徽州各地坚持实施精品战略,加快文化旅游精品项目的培育和建设。推出了黟县西递、宏村,徽州区唐模、呈坎,歙县棠樾等重点旅游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当地注重发展村落旅游的差异性,为每个村落订制不同的形象落模式,如西递的形象定位是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徽人家;宏村则是中国牛形古村落、小桥・流水・人家、民间故宫(承志堂);南屏为中国影视村、中国古祠堂博物馆、江南迷宫;棠樾,江南第一乡――棠樾、中国牌坊博物馆;唐模则为曲径通幽处、风景绝佳地等。各个村落既有相似又有差异,这样的举措对形成徽州文化大旅游圈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广泛开辟渠道,大力促销文化旅游产品

徽州是商人的故里,徽州人则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经商的头脑非常灵活,因而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可谓精彩纷呈。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徽州的旅游纪念品也渗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如:徽州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澄心堂纸、歙笔、徽州三雕工艺品、黄山毛峰、徽州漆器、徽州楹联等。这些产品的开发,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彰显了徽州与众不同的文化品味。

三、广西现有民俗资源分析

(一)物质文化

凡人力曾经和正在作用其上的一切物质对象以及人类的物质生活方式均可视为物质文化。它包括生产工具、服饰饮食、民居建筑、生活用品、工艺产品、文物古迹等。

1 广西的民族服饰丰富多姿,独具民族风情。如:“黑衣壮”妇女的服装,分为上、中、下三层,上衣较短,向右斜直开襟,中层为黑叠裙,下边为长裤子,衣料颜色有蓝、黑两种,该民族以黑为贵,在过新年、出嫁、访亲、饮喜酒时都要穿黑衣。而白裤瑶的服饰则以青、白为基本色调,在妇女穿的裙子和男人穿的裤子膝盖上,皆绘以图案花纹和红线条,这些图案花纹是白裤瑶的一种象征。

2 饮食方面。壮族逢年过节会以灿米、粳米、

糯米为主料,配以野花、瓜果、肉类等不同辅料,制成黄花饭、菜包饭、五色饭、竹筒饭、油饭、年糕、粽子、粽粑、糍粑等。侗族有“侗不离酸”的习俗,侗族的“酸”,制法独特、种类丰富,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等,除此之外,侗族的油茶也是地方一绝。

3 广西的建筑形态主要有桂东南的骑楼、桂北的民居、桂西的干栏建筑。特色建筑则有鼓楼、风雨桥、谷仓、木楼等。著名的古建筑有:桂林兴安的灵渠、桂林市中心的靖江王城、富川瑶族自治县的富川明城、永福县寿城的永宁州古城、龙州县城西南的小莲城、凭祥市的大莲城及友谊关、容县的真武阁、合浦的大士阁及东坡亭、柳州的柳侯祠、桂林恭城的孔庙、桂平县的洗石庵、昭平县的宝珠观、百色市的粤东会馆、三江的程阳风雨桥及马畔鼓楼等。

4 广西的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壮族的壮锦色彩斑斓、手工精致,明代万历年间曾被列为贡品,图案多为方纹、水波纹和万字纹,绣以丹凤朝阳、凤穿牡丹、双龙戏珠、喜狮滚球、蝴蝶恋花、鱼跃龙门、喜鹊闹梅等图案,立体感强,造型生动活泼,寓意吉祥。最能代表广西的工艺品是铜鼓,鼓面饰以太阳纹、雷纹、青蛙、飞鹭;鼓身的羽人舞姿、龙舟竞渡等,蕴涵着浓厚的民俗文化魅力。除此之外,壮族的绣球、毛南族的花竹帽及木刻面具、桂林市五通镇的“三皮画”(即在树皮、猪皮和牛皮上作的画)、苗族的刺绣、瑶族的挑绣等也是广特的民间工艺品。

(二)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广西各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相互储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5年起,广西各地开始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经专家评审后,确定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8个,其中19个项目纳入国宝保护范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面很广:

1 口头传统及表演艺术,如布洛陀(布洛陀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其功绩主要是开创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制定伦理等。“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布洛陀的“布”是很有威望的老人的尊称,“洛”是“知道”、“知晓”,“陀”是“很多”、“很会创造”,“布洛陀”就是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刘三姐歌谣;侗族大歌、侗戏;桂剧;桂南采茶戏;柳州山歌;彩调;壮族嘹歌、三声部民歌;广西八音;瑶族蝴蝶歌、长鼓舞;京族独弦琴艺术;凌云壮族72巫调音乐;壮族天琴艺术、壮族春牛舞、蚂拐舞、师公舞、师公戏;桂平杖头木偶戏等。

2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广西的民俗节日很多,有京族哈节;瑶族盘王节;壮族蚂拐节;仫佬族依饭节;毛南族肥套(“还愿舞”,是毛南族还愿等活动的总称,盛行于明清之际,初为毛南族借助傩祭祀天地自然万物的仪式,在传承过程中融合了毛南族口头文学、山歌、戏剧、舞蹈、音乐、打击乐等艺术元素成为内容丰富的民俗活动)、壮族歌圩、苗族系列坡会群(指在每年春季的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这段时间内,融水县各乡镇村屯的节日活动。每天一个坡会,排列成序,连续不断,苗民借此以悼念先辈、消灾祈福、鼓舞斗志、交流感情、集体聚会娱乐)等。

3 传统的手工艺术技能。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舞狮技艺;钦州坭兴陶艺;贡川纱纸制作工艺(贡川纱纸有着悠久的历史,闻名中外,它始于唐代,盛产于清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贡川乡的一大主业。贡川纱纸系手工制作,纸张极薄、柔软、雪白,韧性特强,用途广泛,是其他纸类不可代替的特殊软纸);毛南族花竹帽纺织工艺;梧州龟苓膏制作工艺;侗族刺绣;平南三利小刀锻制工艺;六堡茶制作技艺等等。

(三)广西民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广西民俗资源无比丰富,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为:第一,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趋同化,以致于一些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也逐渐地退化;第二,民俗民风商品化和庸俗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求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一些地区不惜改变传统,一味迎合取悦游客,发展过度,势必造成传统文化的失真,民俗旅游被过于机械地舞台化、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导致失去了民俗文化中最珍贵的本色与天真;第三,没有形成整体开发的大思路。各地景点繁多,但基本上是零星分散、各自为政,缺少大气;第四,缺少宣传的平台及窗口,致使这些文化资源处在深闺人未识,自生自灭的命运自然不可避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日益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如何在各民族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合理渗透之间找到平衡,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也是能使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命之树得以长青的关键所在。

四、借鉴徽州经验,做大广西民俗文化旅游文章

徽州旅游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文化旅游与一般的自然风光游相比,形式重要,但内容更重要。徽州旅游部门从大处着眼,进行良好的整体布局和合理的资源配置,确定好各旅游重地的形象定位,形成区域间的良性竞争,这是当地民俗文化旅游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广西旅游文化部门可以此为鉴,调整思路。

(一)思考要深

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背靠大西南。临近粤港澳,面向东南亚,与越南山水相连,沿海、沿江又沿边,是大西南出海重要通道,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广西旅游部门应该为广西的民俗文化旅游制定整体的发展规划,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该整合的要整合,该还原的要还原,该除去的要除去,有层次地逐步推进开发的步伐。可以先从物质形态层面入手,开发制度文化,进而深入到精神文化层。即从现有的各种物质形态人手,如广西的山歌、各种少数民族建筑、少数民族工艺等,引导游客去体验和感受物质生活背后折射出的制度文化,如少数民族的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教育制度等,最后一个层面是精神文化层,通过亲身体会,让游客感受到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自由与率性。而这种无束的生命热情的释放方式正是我们最珍贵的东西。

(二)定位要准

定位上,我们可以在“原”字上作文章。所谓“原”,有两层意思,一是源头、开始;二是原来的、原本的。人类有溯源的天性,凡事总想问为什么。一旦问题得到解决,会让人产生一种畅快的满足感。徽州导游在这方面很聪明,从进入景点开始,他们就会给游客提出一个又一个新奇古怪的问题,游客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思想的锻炼,而答案的获得更是让人心情愉快。广西的每一个民俗仪式,每一种民族建筑、每一种生活习惯的形成,也必然有因可寻。关于第二层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还原。少数民族文化当中最吸引异族人的,不是那些被趋同了的东西,而是在今天依然存活的最为本真、质朴的民族文化。包括一些生活习俗、服饰礼仪、民间歌舞、民族技术、手工工艺等。这也是这些年来“原生态”艺术蜚声海外的原因所在。

(三)手段要新

在今天这样一个传播媒介日益发达和便捷的时代,单纯的展示和讲解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因此,将整合营销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广西民俗旅游产业中,建立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势在必行。如,我们可以尝试细分旅游市场,按消费者的个性需求、生活方式及旅游目的等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的类型适当调整旅游的内容;如,将某些大型的旅游节或演出节日推向市场,实现企业化的运作,将民俗作为企业的经营内容;调动大众的参与热情,对于现有的民俗文化资源通过拍摄影视作品、举办摄影比赛、娱乐电视节目等形式更有效的展示它们的魅力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媒体是宣传和推广信息最有效平台,应该充分调动其作用。

(四)配套要全

针对广西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挖更合理更全面的旅游产品,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如挖掘广西建筑的生态内涵,发展“建筑文化生态游”;打造旅游饮食文化品牌,推出“广西特色美食品尝游”;开发广西传统民族工艺技艺,发展“工艺购物休闲游”;利用广西壮医、苗医等少数民族医学的成果,推出“养生保健游”,等等。

五、结语

西方的民俗文化篇8

关键词:民俗艺术;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293-02

民俗艺术,是指民间形成的非实用的、可供人们当作文化欣赏的各种技艺。主要包括像说唱一类的口头文艺、舞蹈、民间音乐和戏剧,以及像绘画、雕塑、剪纸等多种造型艺术形式。民俗艺术是与生活最直接的触点,始终保持着艺术本原的质朴和纯真,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协调着人们的生理情感与社会尺度之间的关系,构筑着劳动者的精神世界。

一、广西民俗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地方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而言的。一般是指各个地方自己开发、设计、实施和有鲜明的地域色彩的课程。国内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改革基本遵循“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的原则,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重视省情教育和当地文化教育,分为“通用课程”和“专题课程”,以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种形式实现。如湖南省在人文精神地方课程中设置有湖湘文化,在实践能力地方课程中设有民间体育课程,河南省自主开发管理的地方课程中包括省情教育内容,辽宁省开设辽宁工业与经济课程、辽宁体育与艺术、辽宁民族等课程,山东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本省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点优势开设齐鲁文化课程,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突出地方课程的地域性、本土性和针对性、实用性等特征,弥补了国家课程的内容不足,开阔学生的视野。广西民俗艺术课程作为地方课程资源,成为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在课程开发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观念陈旧,对已有地方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充分,不够深入,丰富的课程资源未能被充分发掘出来。广西少数民族众多,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各地都蕴藏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它们是构成课程的潜在材质。以往的课程活动却忽略了这点,至多也仅是在“乡土教材”的层面来理解它,多流于形式。缺乏地方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习惯于按照教育部规定的课程计划进行课程管理。二是对民俗艺术课程理解深度不够,课程开发理论基础非常薄弱,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涉及课程资源范围狭窄,缺乏民族地区特色,地方课程开发经验不足,实践能力较弱。三是忽视学生和学校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课程管理体制过于一致性和标准化,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陈旧,不符合素质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的要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开设民俗艺术地方课程成为艺术设计特别是工艺美术设计重要外延,使知识更加全面化,系统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满足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广西民俗艺术地方课程的开发体现了国家重视对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重视教育与生活的必然联系,是发展地区特色的新契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地方课程设置要结合当地特色进行,推动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广西民俗艺术地方课程开发措施

广西有着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内容独特、类型丰富的民俗艺术资源。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们探索乡土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何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艺术发掘整理成便于学生学习、探索和教师教学研究的民俗艺术课程资源体系,是高校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首要任务。开发广西民俗艺术课程主要措施有:一是完善民俗艺术地方课程目标体系,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加强教材编写工作,明确地方课程管理主体职责,建立完善地方课程评价体系。二是确立多元文化课程观,摒弃单一的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才是教育资源的狭隘思想,对民俗文化资源采取包容、开放的心态,以多种形式的地方文化艺术为基础,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高质量的具有实效性的地方课程,使传承本地区文化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彰显学校学科办学特色。三是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共享信息库。长期以来,课程分科而治和忠实执行国家课程意志的习惯使独具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没有进入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师生的视野,致使地方课程建设由于缺少课程资源的支持而流于形式,陷入肤浅。抓住地域特色,有效地统整地区课程资源,创建广西民俗艺术课程资源区域共享信息库尤为重要。四是引入院校合作机制。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与地方各教育机构有工作业务上的密切联系,便于沟通协调,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合力。总之,广西民俗艺术课程建设应根据国家民族政策和地方文化教育特点,针对广西民族特色同时兼顾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全面需要,“科学设计课程开发方案,合理并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资源,让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体现过程,掌握方法,课程资源开发成为综合实践学习”[1]。立足于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利用丰富的地方和民间艺术样式来丰富教材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更适合自己的、更有实效性的艺术教育。学习地域文化,“不仅懂得如何保存生活,而且更懂得如何创造生活”[2]。要把握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挖掘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用现代的眼光审视和传承地方民俗艺术。

三、充分发掘和利用地方传统民俗艺术形式,推进高校课程建设

广西地处西南历史悠久,拥有壮、瑶、苗、侗、毛南、回、京、彝、水、等11个少数民族,民间歌舞成为民俗艺术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广西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歌声赞美劳动,用舞蹈表现生活,逐渐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艺术形式繁多,内容丰富。壮族的山歌、瑶族的长鼓舞、侗族大歌、侗戏,毛南族的傩戏、桂剧、彩调等艺术形式丰富多彩,蔚为壮观,生动表现了富于活力的感性形象,在高校开设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舞鉴赏类选修课程可以开阔视野,使学生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得到少数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滋养,在审美愉悦体验氛围中,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注意课程资源拓展途径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使此类课程在校园文化及活动中得以渗透,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广西的石雕、贝雕等民间工艺也久负盛名,北海贝雕图案结构艺术化,从平面贝雕到立体贝雕,不断传承创新,成为广西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东兴石雕已有一百多年历史,题材丰富造型多样,富于变化。合浦的牛角雕造型气韵生动,构图上虚实相间、疏密有致,艺术感染力强,采取圆雕、浮雕、镂空、镶嵌等传统雕刻技法,是一种地方文化的传承。根据以上特征,在高校开设广西少数民族雕刻艺术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地方民俗文化,在实践中继承、创新。“欣赏民间雕刻作品,了解制作方法,步骤,感受它的造型美并尝试制作,传承民间艺术。”[3]立足于当地的民俗文化艺术资源,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利用丰富的地方和民间的比较成熟的艺术样式来丰富教材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更适合自己的、更有实效性的艺术教育。另外,少数民族银饰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从花样百出的造型纹样中能体察出深远的文化寓意和浓郁的地域特色,新颖、独到的设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人们在用银饰装扮生活的同时,通过谐音、隐喻、寓意等手法,将祈福纳祥的主题进行含蓄地表达,充分展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灵的崇拜敬畏。广西三江农民画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表现浓郁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独特的地域性,在民族人类学、民族审美学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融水苗族蜡染的图案古朴典雅,以对称而多变的布局、夸张而得体的构图,灵动而自然的线条都包含着深刻的意蕴,在隐语式文化符号中记录着他们悠久的历史,对图腾的崇拜和理想的追求。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浓厚的装饰趣味,传统的壮锦图案、纹饰生动精美,结构严谨,以蝶恋花、双凤朝阳、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为主,色彩斑斓,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侗族的纺织、刺绣纹样多采用喜鹊、杨梅等花鸟纹样,含富贵吉祥之意。注重表现整个图案各种形象的和谐统一,意象图案的表现手法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由此可见广西民俗艺术形式多样,纹饰或具体或抽象,或简洁或华丽,或精致或粗糙,各具特色。在教学中探讨少数民族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规律、艺术精神以及形式因素等广阔领域,融入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为设计专业服务,成为设计专业知识的重要外延。此类课程可以以专业必修课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如针对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可以开设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鉴赏,首饰设计专业可开设广西少数民族银饰艺术等课程,成为校本课程的补充,广西民俗艺术地方课程的开发体现了国家重视对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重视教育与生活的必然联系,是发展地区特色的新契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地方课程设置要结合当地特色进行,推动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通过研究广西民俗艺术如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种类繁多的工艺美术、剪纸、雕刻、刺绣、织染、编织、农民画等指导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从课程改革出发,以多角度论述如何充分发掘和开发丰富的民族文化作为地方课程资源,建构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对广西民俗艺术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认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地方课程理论相结合,民俗艺术地方课程开设与广西地域文化因素相关联,强调其地域性、民族性、人文性、针对性等特征,把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改革相结合。强调广西民俗艺术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对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素质全面提高的积极意义。采用分散开发,综合提升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总结经验,集中交流,改进提高,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徐学俊.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5:43.

[2]路巍.学校文化建设要凸显地域文化特征[J].当代教育科学,2006:64.

上一篇:班组安全培训教育范文 下一篇:农产品的产品策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