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手术治疗范文

时间:2023-09-20 17:16:22

泌尿外科手术治疗

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篇1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 目的 对比后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中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3 年4月收治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14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对照组68例,观察组采取后腹腔镜手术方式,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痊愈71例(98.6%),出现并发症8例(11.1%),平均手术时间(113.6±19.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1.9±10.4)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6±0.4)d、住院时间(5.8±1.4)d,对照组痊愈53例(77.9%),出现并发症16例(23.5%),平均手术时间(136.8±20.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9.5±11.2)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3±1.9)d、住院时间(8.7±3.9)d,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下降,安全性较高,且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后腹腔镜手术;开放手术;泌尿外科;疗效对比

[中图分类号] R6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c)-0038-02

泌尿外科是临床较为特殊的科室,各项手术的操作多较为精细操作,对于手术操作水平及手术方法的要求较高,传统的手术方式多为开放式手术,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对于机体损伤较大,切口较大,患者恢复慢。目前,腹腔镜技术已由腹腔发展为腹膜后及腹膜外手术操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机体创伤小、微创、患者恢复快、手术禁忌少等优点,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腹腔镜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泌尿外科手术也越来越多地运用该项技术。选取2011年4月—2013 年4月该院泌尿外科分别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方式及传统开放手术方式的患者病例140例,以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40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64例,年龄分布为29~76岁,平均年龄49.5岁。手术类型多为根治术、切除术、成形及取石术等。入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72例,对照组68例,观察组采取后腹腔镜手术方式,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方式。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取石术或切除术,均不借助后腹腔镜技术辅助,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经相应入路到达术野,锐性或钝性分离肾周组织,使肾脏充分游离,阻断肾蒂,精确切除病变组织,采取各项保护措施对肾脏功能进行保护,充分止血。若发现病变已侵犯集合系统,或遇有发生收集系统损伤者,可采取可吸收线对肾皮质的损伤位置进行缝合修补,开放肾蒂,对切口进行缝合或予以电凝处理[1]。

观察组:行取石术、根治术及切除术,均采取后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方式,患者取健侧卧位,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选择腋中线骼峪一横指出做约2 cm切口,置入腹腔镜,使用穿刺针制造气腹并对内部情况进行观察并插入工作套管。同时,在腋下后线十二肋缘下方插入球囊扩张器,对腹膜实施压迫止血,并扩张腹膜。再次置入腹腔镜,并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分别按照取石术、根治术及切除术的手术操作进行手术。

1.3 评估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为t 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中1例患者中转开放手术,经1~3年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实际痊愈71例(98.6%),对照组痊愈53例(77.9%),观察组术后未有死亡病例,而对照组死亡7例(10.3%),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例术后均见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则为23.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手术并发症以创口感染、腹膜血肿、腹膜损伤、尿瘘及动脉及生殖血管损伤等五种最为常见,其中两组患者创口感染、腹膜损伤、动脉及生殖血管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技术,利用腹腔内的腹腔镜体同摄像器材相互连接,通过监视屏幕显示腹腔内脏器影像,从而辅助完成腹腔手术操作,由于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性高、机体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患者依从性较高的优点,目前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成为未来手术技术的发展方向。该研究通过对比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各项评估指标表明,采取腹腔镜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为(113.6±19.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1.9±10.4)mL,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36.8±20.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9.5±11.2)mL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李晓红[3]研究结论同样支持这一结论,在其研究中,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为(110±2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2±12)mL,开腹手术患者手术时间(132±3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8±16)mL。这表明腹腔镜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且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较早,住院时间也有所缩短,减轻了患者生理上及经济上的负担,显著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在该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观察组为8例(11.1%),对照组为17例(2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刘磊等[4]对比研究行切除术、根治术、成形及取石术的泌尿系统病例发现,采取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25/100),腹腔镜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2%(22/180),开腹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腹腔镜手术,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研究结果相一致。

通过临床经验发现,泌尿外科采取后腹腔镜手术引发并发症的原因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脏器操作不当。在使用各类手术器械时,若因操作动作过猛或操作失误,不慎戳伤或反复摩擦健康组织或脏器,容易引发腹膜损伤、胰腺膜损伤、结肠损伤或胸膜损伤等[5];

(2)血管处置不得当。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若切除病变组织或置入腹腔镜时不慎损伤血管,则容易引发腹主动脉损伤、下肢静脉损伤或脾血管损伤等并发症[6];

(3)制造气腹操作不当。在进行二氧化碳气腹制造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容易导致气胸、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等并发症[7-8];

(4) 切口处置不当。通常切口若未能做到严格消毒、引流或其他操作时,容易导致切口感染、形成切口瘘管等并发症。

该研究显示,手术并发症以创口感染、腹膜血肿、腹膜损伤、尿瘘及动脉及生殖血管损伤等五种最为常见,而采取腹腔镜手术方式,均能够有效地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该入选病例中,采取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未见有死亡病例,而对照组则死亡7例,腹腔镜手术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具有机体创伤小、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显著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晗.后腹腔镜技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134-135.

[2] 宋洪斌,吴奎.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肾癌根治术的比较[J].江苏医药,2011,37(5):594-595.

[3] 李晓红.后腹腔镜技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探析[J]. 中外医疗,2013, 32(16):1,3.

[4] 刘磊,丁瑞志,李文林,等.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效果探析[J].中外医疗,2014,33(24):64-66.

[5] 吴彩文,何伟,祝春雷,等. 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1,32(5):704-705.

[6] 邵林海.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J].吉林医学,2011,3210):1917-1918.

[7] 姜少军,谢克基,蔡岳斌,等.后腹腔镜技术治疗135 例泌尿外科疾病疗效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0(1):51-54.

[8] 卓蕴雄,秦建国,钟东亮.后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6):838-839.

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篇2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泌尿外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5%。患者发病分为急性和慢性,如果在发病后不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将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1]。同时也会增加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增加疾病的治疗难度,而体外冲击波与内镜作为泌尿系结石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可有效地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而被临床广泛应用[2]。本研究收治泌尿系结石患者90例,探讨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泌尿系结石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44.63±4.25)岁。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5.36±3.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泌尿系结石的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及沟通交流障碍者。方法:①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在治疗中,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进行超声检查,然后以体外冲击波形式进行泌尿系结石消除治疗[3]。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置管,以输尿管置管为主,同时配合抗感染治疗,以稳定病情。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内镜手术治疗,在患者手术治疗前实施尿常规及药敏试验检查,并且在手术开始前3h内进行抗生素注射,术前12h要求患者禁食、禁水,术后需给予抗感染及预防并发症措施,记录术后症状,随时观察治疗后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疼痛、血尿和感染等[5]。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泌尿系结石消除;②有效:泌尿系结石有所改善;③无效:泌尿系结石无改善。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篇3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 泌尿系统损伤 中西医治疗 临床疗效

女性生殖系统较为特殊,其与泌尿系统紧密相邻,在临床上,因妇产科手术造成的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率较高,并成为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正确应用手术治疗常可在较短时期内获得满意效果。但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病人有一定痛苦,且可导致一系列生理上的反应,处理不当甚至危及生命[1,2]。在妇产科手术中极容易造成泌尿系统的损伤,所以必须严格掌握指征,正确处理手术前后及手术中各项事宜,以求达到最好效果。术中做到切开准确、分离细致、显露轻巧、止血迅速,操作时尽量减少组织创伤、失血或细菌污染[3]。我院针对2002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病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并探索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4例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病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12例,对照组年龄22-68岁,平均42±9.8岁,病程2-12月,平均4.1±3.3月,输尿管损伤患者5例,膀胱损伤患者7例;实验组年龄20-70岁,平均45±8.3岁,病程2-15月,平均3.8±3.7月,输尿管损伤患者6例,膀胱损伤患者6例。两组泌尿系统损伤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通过亚甲蓝溶液实验、影像学、膀胱镜、输尿管镜等方法检查确定泌尿系统的损伤情况。

1.3排除标准。

排除经检查确定的严重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患者;严重心、肝、肾损害疾病影响药物代谢的危重病人。

1.4治疗方法。

根据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西医手段如:膀胱损伤行膀胱修补术,较小的穿孔留置尿管行保守治疗,尿液外渗导致感染严重的患者,给予持续负压吸引,吸出盆腔内的脓液,并实行抗感染治疗,感染控制后,再行手术修补术[3,4]。输尿管损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时切断输尿管,或患者行卵巢癌根治术中切除附件包块时切断输尿管,术中马上给予输尿管端端吻合术。行子宫全切术时由于盆腔致密粘连而切断输尿管,术后采取肾穿刺造瘘引流手术,于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端端吻合术。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如经验方银蒲消毒饮,通淋方,苦参通淋方等等)[5]。

1.5疗效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主要判断治疗前后损伤的恢复情况。痊愈:妇产科手术顺利完成,产生的泌尿系统损伤通过治疗已无大碍,各项检查指标明显缓解,无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高。好转:妇产科手术顺利完成,产生的泌尿系统损伤在治疗的基础上以稳定在一定水平,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反应有一定改善。未见好转:妇产科手术造成的泌尿系统损伤较为严重,经过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为痊愈和好转病例之和[6]。

1.6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以上方法治疗三个月后临床统计结果为: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痊愈9例(75.00%),好转1例(8.33%),未见好转2例(16.67%);实验组总有效率91.67%,痊愈10例(83.33%),好转1例(8.33%),未见好转1例(8.33%)。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3讨论

3.1近年来,随着各种各样的妇产科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以及腹腔镜手术在妇产科手术中的不断普及,因此大大提高了泌尿系损伤的发生率。手术中易损伤部位:在妇产科手术中输尿管最易损伤部位有5个:a.输尿管跨过骼血管处;b.卵巢窝处;c.子宫动脉穿过阔韧带处;d.子宫动脉与输尿管交叉处;e.输尿管壁间段。在此分类中尤其是输尿管和骼总血管交叉处、子宫动脉与输尿管交叉处两个部位,这两个部位接触较近;再就是输尿管膀胱结合部即输尿管壁间段[7,8]。对于膀胱中损伤好发于膀胱底部和后壁与阴道宫颈相连处,原因于此也较为类似。

3.2妇产科手术损伤泌尿系统的原因[9]:①医生对于女性特有的生理结构不够熟悉,对其解剖位置特殊性没有一定的概念。膀胱和子宫腹膜的反折部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手术中不能够准确的分清膀胱界限与输尿管的冠状结构,对两者进行了混淆,进而导致患者泌尿系统出现损伤。②在进行妇产科手术时,术前准备不够充分,患者的膀胱充盈过度,采取下腹的正中切口和耻骨联合上横切口等切口方式时导致术野暴露不清,因此导致进行开腹手术时造成患者的膀胱损伤。③在剖宫产大出血情况下的子宫的切除手术,手术过程中视野不清晰,因此对紧急宫旁组织进行处理时,操作不慎极易导致误伤患者的输尿管,进而造成其输尿管损伤。

3.3妇产科手术泌尿系统损伤的预防[10]:妇产科手术医生要认真学习解剖知识,了解人体的局部解剖结构,特别是女性泌尿、生殖结构中易混淆的膀胱、输尿管、卵巢和子宫的正确位置与关系,以减少术后泌尿系统损伤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熹.妇产科手术泌尿系损伤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08):138-139

[2]欧阳焰.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治疗措施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01):53-55

[3]郭亮,张劲松,张荣,喻志勇,杜春.妇产科手术所致泌尿系损伤30例报告[J].云南医药,2015,36(02):177-179

[4]蒋艳姣.妇产科手术泌尿系损伤50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02):429-430

[5]张燕.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的临床分析及治疗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193

[6]余光琼.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损伤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4):273-274

[7]陈伟北.妇产科手术泌尿系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07):127-128

[8]徐虹,甄玉玲,张佰建等.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损伤的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06):92-93

[9]陈映鹤,木海琦,何有华等.妇产科手术致泌尿系统器官损伤的原因及防治[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0,40(05):487-489

[10]张晓薇,肖书瑶.妇科手术中泌尿系损伤的预防[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30(07):514-517

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篇4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循证医学;急诊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不同的诊治方法,预后也有很大差别。为更加优化、科学地处置这一病症,2007年5月~2010年5月,我们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22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急诊处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20例(男170例,女50例)患者,年龄16~49岁,平均32岁。腰腹疼痛209例(95%),下腹坠胀、小便不适66例(30%),肾区叩击痛187例(85%)。其中肾结石33例,输尿管结石169例;尿常规检查220例,阳性率96%。B超检查210例,阳性率96%;KUB检查150例,阳性率90%;IVP检查20例;逆行造影5例;CT检查7例;血肌酐、尿素氮检查10例。保守治疗(输液、抗炎、解痉、止痛)220例,ESWL15例,输尿管弹道碎石44例,开放性手术5例。

1.2循证医学应用方法 按照循证医学[1]的基本要求,在诊断上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把症状和体征作为第一证据,辅助检查按照尿常规,B超,腹部平片,造影及CT,MR的顺序依次进行。在治疗上首选对症治疗、缓解症状,然后根据辅助检查和初期治疗效果,选择下一步的治疗措施。

2 结果

按照以上原则,诊断上尿常规 + B超确诊率90%;尿常规+B超+腹部平片阳性结石确诊率100%,肾盂、输尿管积水情况得到证实;治疗上对结石直径大于5mm,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行尿路造影和体外碎石;对疑合并尿路狭窄者行CT、MR检查;对一过性症状,尿常规阳性,B超未发现阳性的微结石患者,定期复查。本组结石确诊率90%,保守治疗症状缓解率95%,ESWL治愈率80%,输尿管弹道碎石治愈率95%。开放性手术治愈率100%。

3 讨论

3.1有利于规范泌尿系结石诊疗理念 循证医学作为连接实验医学和医学实践的有效方法正被广泛接受。泌尿系结石症系结石脱落引起肾盂、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所致。症状虽然单纯,但诊疗手段有多种选择,同时与接诊医师的经验有很大关系。因此,应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对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处置, 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理性的思维方式,诊疗程序更加系统准确,预防和消除了无效甚至可能有害的医疗活动。

3.2有助于优化泌尿系结石的诊疗程序 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是准确诊断疾病必要证据。通过循证,可以指导医生在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的基础上,简化诊疗程序,优化诊疗方法,合理利用B超、KUB、尿常规等相关的辅助手段,对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本组诊断符合率达98%。

3.3有利于提高泌尿系结石的诊疗效果 首先是循证医学充分考虑患者的意见和喜好、强调患者参与诊治决策的过程,最大程度地获得患者的支持与合作,提高依从性。其次是循证医学把"缓解症状,减轻痛苦"作为治疗的首选手段,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本组220例第一时间使用镇痛和解痉药物,疼痛迅速缓解,提高了患者下一步检查和治疗的配合能力。

在治疗方法上本着由简到繁的原则,对小于4 mm 的尿路结石采用解痉镇痛,定期复查等保守疗法;大于5 mm 的上尿路结石首选ESWL治疗[2],本组病例由于所致的泌尿系结石急诊行ESWL15例,治疗成功率80%。

对于输尿管壁段结石,反复发作输尿管绞痛且部位变化不大的输尿管结石,对合并输尿管开口异常、狭窄或合并息肉者输尿管镜技术[3]可同时诊断和治疗,本组病例行输尿管镜弹道碎石44例,治愈率95%。开放性手术主要在以上治疗未能解决尿路梗阻时,可作为ESWL或腔道内镜治疗的一种补充,本组5例开放性手术,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魏强.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由来[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69-70.

[2]周利群,张宇,那彦群.第六届全国腔内泌尿外科及ES-WL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422-423.

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篇5

1、 内腔镜手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否是一回事?哪种治疗方法更彻底更好?文章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前列腺增生治疗的“金标准”,那么这种手术方法有没有年龄限制?

2、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否就是“经尿道前列腺扩裂术”?二者有区别吗?

3、我是安徽合肥的读者,张祥华主任在哪里出诊?出诊时间?是否接受预约?

1. 内腔镜手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否是一回事?哪种治疗方法更彻底更好?有没有年龄限制?

对于泌尿外科来讲,内腔镜手术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以及其他经过尿道系统完成泌尿外科治疗的手术。由于上述治疗都在泌尿系统腔内完成,所以被称为内腔镜手术。因此,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就是泌尿外科内腔镜手术的一种治疗手段。

此外,对于前列腺增生需要外科治疗的患者来讲,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较多,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经尿道前列腺微波治疗等方式。

但是,选择哪种治疗手段应该与患者的状态、各个医院的条件以及医生对这项技术的熟练程度密切相关,否则很难达到治疗目标。比如说血清PSA升高的患者就应该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以获得手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避免遗漏前列腺癌的诊断,而经尿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不能获取前列腺的标本,所以手术后没有病理检查结果,有可能会遗漏前列腺癌的诊断。

从切除前列腺的彻底性来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目前还是很好的选择。这项技术在国内或国外开展的时间最长,治疗病例数量最多,疗效也最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对于需要接受外科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来讲,年龄不是一项限制因素,而能否接受手术与患者的一般状态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90多岁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病例也不少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状态选择适合的治疗手段,必要时会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激光手术,将手术的风险降到最低。

2.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否就是“经尿道前列腺扩裂术”?二者有区别吗?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不是经尿道前列腺扩裂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以切除肥大的前列腺组织为目的,而经尿道前列腺扩裂术是通过前列腺局部的压力改变引起前列腺扩张与出现裂痕为目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需要医生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完成的一项难度较高的手术。经尿道前列腺扩裂术主要是在农村或不发达地区开展的一项容易操作、价格低廉的治疗项目,在国内大中城市开展的较少。

3. 我是安徽合肥的读者,张祥华主任在哪里出诊?出诊时间?是否接受预约?

出诊时间及医院:每周三上午,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位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内)。预约电话是59805010或57830052。

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篇6

关键词 尿道肉阜 诊断 治疗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尿道肉阜病例156例女性患者,年龄18~82岁,平均39岁,病史15天~2年。排尿痛及排尿后会阴下腹牵扯痛130例,尿道口出血36例,排尿梗阻感38例,尿频、尿不尽感、下腹胀、腰痛40例。

诊断:本病最主要的特征是尿道口灼痛[1],以排尿时及排尿后为著,牵扯到会阴及下腹,同时伴有尿频,尿不尽感,尿道口出血,排尿梗阻感等。泌尿系统体格检查可见尿道外口新生物,球形或半月形,体积2~6mm之间,位置以截石位4~7点处为多,呈粉红或鲜红色,组织较松脆,触之易出血。辅助检查;尿常规检查排除泌尿系感染,泌尿系B超检查排除膀胱病变。

治疗方法:本组15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局麻下手术,沿尿道外口新生物边缘切除,3/0号肠线小针距连续锁边缝合,注意边切边缝,防止切除缘回缩引发出血,术后留置导尿管3~5天,1‰高锰酸钾溶液坐浴,3次/日,共1周,留置导尿管期间口服抗生素。本组病例术后均行病理检查,术后病理诊断;慢性炎性肉芽肿42例,状瘤40例,血管瘤型23例,纤维瘤型25例,混合型18例,不明确8例。

结 果

本组156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131例得到随访,其中122例尿道外口边缘整齐光滑,术前症状消失,7例手术区欠光滑,但未见明确新生物,术前症状改善。2例复发,二次手术后痊愈。

讨 论

尿道肉阜,它与尖锐湿疣、假性湿疣都没什么关系。尿道肉阜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发病原因不完全清楚,目前考虑与雌激素分泌减少、的局部刺激、尿道口翻膜慢性损伤、慢性炎症等有关。尿道肉阜多位于尿道一侧或周围,呈紫红色,一般在1cm以内,实质上是一种良性增生组织,一般不会发生癌变。女性尿道口与阴道口很近,时尿道口极易被撞击。尿道肉阜刺激尿道,会引起尿道口灼痛,甚至引起出血。平时,由于排尿、行走、衣裤摩擦也会使肉阜刺激尿道而引发症状。

尿道外口烧灼样疼痛。排尿、行走及衣裤摩擦时疼痛加重,有时可出血。尿道外口可见紫红色、脆软、易出血的肉芽样肿物。一般通过视诊即可明确诊断,但有时尿道肉阜不易与早期癌肿鉴别,所以手术切除的标本均应送病理检查。

病理改变:尿道肉阜可以有蒂,亦可为广基的,颜色鲜红,表面光滑或有皱纹,质软而脆,易受损伤而引起出血。尿道肉阜通常都不很大, 0.5~1cm大小,多数长在尿道口内,少数可突出尿道口外,亦可累及尿道外口的四周。显微镜下可见尿道肉阜由上皮、血管和肉芽组织组成,可以分为3种病理类型:以上皮增生为主的称为状瘤型,以血管增生为主的称为血管瘤型,以肉芽增生为主的称为肉芽肿型。

诊断中的几个问题:引发本病的主要原因是局部长期慢性不良刺激,病原微生物,如人类状病毒感染及妇科炎症等。本病的诊断并不复杂,在详细的病史询问中,若有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病史,则需高度注意本病,仔细的泌尿系统体查。若发现尿道外口新生物可基本诊断本病,适当的辅助检查,如尿常规及B超等可将本病与其他疾病相鉴别[2]。

本病在临床上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泌尿系感染,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与本病相类似;淋病性尿道炎可致尿道外口红肿,尿常规及尿道分泌物检查可鉴别之;尿道黏膜脱垂可致尿道外口环状突出物,感染时可见水肿糜烂,不伴有疼痛及触痛,其中央有腔隙可插入导尿管,有时鉴别较困难,尿道息肉为尿道带蒂新生物,有时可脱出尿道外口,其特点是具有较长蒂且向尿道内延伸。

复习本院2003年以来156例尿道肉阜病例,发现112例患者在外院或本院其他科室被误诊。我们认为本病被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在于某些特殊的人文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医患对本病的认知度不高[3]。由于某些特殊的人文心理因素及医院科室布局原因,多数医院泌尿科未配备女性医生接诊[4],部分病人因为个人隐瞒病史等原因而在内科、中医科等综合门诊就诊,而综合门诊医生由于缺乏本病的相关知识了解,常将本病按一般的泌尿系感染等误诊,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虽然抗生素对某些病人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易于反复,所以临床上常见长期治疗无效,病情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转到泌尿科就诊。

所以,提高医患尤其是综合门诊医生对本病的认知度,同时消除患者对本病认识上的误区,发病后及时就诊,接诊医师详细的病史询问,仔细的泌尿系统体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及时正确的诊断本病显得尤为重要。

治疗问题:本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有外科手术切除及激光治疗等方法,大部分可在门诊完成。对体积较小,带蒂的尿道肉阜,激光治疗方法简单,效果也较好,但是对于半月形及蒂部较宽的尿道肉阜,激光治疗术后可能致尿道外口狭窄,故以外科手术为宜,对伴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以及高龄患者,住院治疗较为适宜。留置导尿保持可切口干燥,宜于切口愈合。抗生素治疗对某些病人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远期疗效欠佳。有人使用乙烯雌酚外用治疗本病的报道,经过我们的临床观察,疗效尚需商榷。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马永江,主编.实用泌尿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51.

2 葛宏发,李慎勤,主编.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08.

3 廖利民.跟踪国际前沿动态,提高下尿路障碍诊治水平.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9):581.

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篇7

关键词泌尿系统;神经内分泌癌;诊断;治疗

泌尿系统的神经内分泌癌在临床中并不常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自2008年9月至2015年1月共收治6例,现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并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51~80岁,平均71.3岁。临床表现:腰痛1例,腰腹痛伴血尿1例,无痛性肉眼血尿3例,排尿困难1例。发生部位:肾脏1例,输尿管1例,膀胱3例,前列腺1例。所有患者均以穿刺、膀胱镜和(或)手术切除方法取得标本,并对其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1.2影像学资料1例左肾肿瘤患者CT平扫见左肾体积明显增大,周围不光滑,增强扫描见不规则肿块影,界限不清,内部密度不均,强化程度明显低于正常肾实质。1例右输尿管肿瘤患者因肾功不全未能行增强CT检查,平扫CT提示右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下段占位性病变,CT值18~22HU,考虑恶性可能。3例膀胱肿瘤患者彩超检查均提示膀胱内中等回声肿物,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血流信号;2例行增强CT检查,提示膀胱内软组织肿块影,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1例行静脉泌尿系造影,可见膀胱内充盈缺损。1.3治疗方法1例肾脏肿瘤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中见左肾与背外侧腹壁粘连,肾脏体积明显增大且表面凹凸不平,肾周脂肪质硬、皂化改变,且与肾脏界限不清,肾蒂血管尚清晰,静脉内未见瘤栓;1例输尿管肿瘤行输尿管镜检查,术中进镜约8cm见一肿物漂浮于输尿管内,表面灰白,质地较硬,未见基底。因肿物较长堵塞输尿管,输尿管镜无法继续上行,遂取病理检查,回报倾向尿路上皮癌,因肾功不全行输尿管局段切除术;3例膀胱肿瘤患者均行膀胱镜检查,肿瘤位于右侧壁2例,顶前壁1例,肿瘤大小为5~6cm,基底宽,表面出血坏死明显。1例因患者体质差,不能耐受根治性手术而行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膀胱旷置;2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接受化疗;1例前列腺癌已发生骨转移未手术,行化疗。

2结果

肾脏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大体标本见肾脏与肾周脂肪难以剥离,切面肾实质内见10cm×7cm×7.5cm肿物,无包膜,灰白、细腻、质软,侵犯肾周脂肪,病理诊断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图1),临床分期T3aN0M0。输尿管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大体标本可见输尿管腔内3cm×2cm×1.5cm隆起肿物,切面灰白,质脆,浸润外膜层。镜下见肿瘤细胞核大、不规则,可见瘤巨细胞,染色浅淡,可见嗜酸性核仁,片状坏死,核分裂多见,局部细胞呈团巢状,少许纤维性间质(图2)。临床分期T2N0M0。膀胱小细胞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3例,2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术中见膀胱壁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大体标本见肿瘤分别位于右侧壁及顶前壁,切面灰白、质软是其共同特点。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极性紊乱,核不规则。免疫组化癌细胞Syn(+)、CD53(+),见图3。膀胱肿瘤均已浸润外膜层,临床分期为T3N0M0。本组中2例行根治性手术,1例术后辅助化疗,现随诊未见肿瘤复发转移;1例根治术后未接受化疗,随诊1年5个月死亡;另1例行膀胱镜活检确诊,无法进行临床分期,行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膀胱旷置,随诊3个月死亡。前列腺中-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1例,行穿刺活检确诊(图4),肿瘤累及两侧叶,免疫组化Syn(+)、CgA(+)、PSA少许。临床分期T2cNxM1。因存在骨转移,未手术,接受化疗,随诊2年4个月死亡。本研究随诊时间为4个月至3年7个月,目前1例肾脏肿瘤、1例输尿管肿瘤及1例膀胱肿瘤患者健在,定期复查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等;3例确诊后3个月至2年4个月因肿瘤进展死亡。

3讨论

神经内分泌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即神经内分泌癌,年发病率约为7/10000;66%起源于支气管,13%起源于消化道,10%起源于内分泌腺,其余全身各部位约占10%[1],发生于泌尿系者少见。肾上腺及原发神经内分泌癌罕见,我科暂无诊治经验。查阅相关文献,近年来仅有数例个案报道[2]。肾脏神经内分泌癌少见,老年人发病率较高[3]。可分为类癌(高分化)、大细胞癌(中分化)和小细胞癌(低分化),其中类癌恶性程度较低,约1/3发生于马蹄肾[4],男性居多[5]。因类癌能分泌激素类物质,约12%的患者可出现类癌综合征,如面部潮红、呼吸困难及腹泻等。本组发生于肾脏患者表现为患侧腹痛,化验血沉91mm/h,CT见左肾不规则肿块影,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动脉期可见实性部分明显强化,但强化速度低于肾实质,此点区别于肾透明细胞癌典型“快进快出”表现。肾脏神经内分泌癌临床少见,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可配合化疗,预后差。输尿管神经内分泌癌因肿瘤梗阻可引起肾积水,可出现血尿及腰痛症状。有报道[6]称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膀胱及输尿管神经内分泌癌的早期诊断手段之一,但查阅相关文献,只有1例膀胱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依此确诊[7]。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采取患侧肾脏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改善预后。本病罕见,预后尚不明确。膀胱神经内分泌癌多发于60岁以后,男性居多[8]。临床表现多以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3],与肿瘤代谢、内分泌功能相关的副瘤综合症也可能出现,如高钙血症、低钠血症、低钾血症、Cushing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9⁃10]。治疗上可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分期、分级等选择经尿道肿瘤电切、膀胱部分切除术[8,11]或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在控制肿瘤和延长生存期方面,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优于放疗[10]。前列腺癌中,约10%~32.5%病例出现神经内分泌细胞[12],WHO提出的关于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的最新分类为:前列腺癌的腺管中混有神经内分泌癌(小或大)细胞,前列腺癌伴有潘氏细胞神经内分泌分化,类癌和小细胞癌[13]。诊断方面,血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可以正常或增高,免疫组化方法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神经内分泌癌的主要免疫标志物有突触素、嗜铬素A及CD56[14]。本病如早期诊断可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但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时机,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综上所述,泌尿系统神经内分泌癌发病率低,但具有较强侵袭性,总体预后差。多发生于尿液收集系统,常见部位依次为膀胱、肾盂、输尿管及后尿道,本研究中发生于输尿管1例,膀胱3例,前列腺1例,与文献[15]报道一致。此类疾病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早期发现并尽早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篇8

【关键词】 医院感染;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05-01

近年来,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应用日益广泛,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术后容易发生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也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1]。为降低医院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15例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泌尿外科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215例,年龄在48-82岁之间,平均为(71.4±12.5)岁。其中,78例行输尿管镜弹道碎石取石术,:51例行前列腺电切,49例行经皮肾镜皮肾穿刺取石术,22例行经尿道膀胱弹道碎石取石术,9例行膀胱肿瘤切除术,6例行经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瘤切除术。

1.2 方法

1.2.1 加强术前术后的检查及病情监测 手术前后均应完善各项检查措施,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以及尿常规检查等,同时密切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必要还应予以心电监护。手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测量,并监测切口的情况,注意敷料是否有渗出或者出血等,并定期更换切口敷料,还可遵医嘱予以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1.2.2 妥善固定并管理各类引流管 术中及术后各类引流管均应妥善固定,并注意观察引流管的情况,避免发生折叠、弯曲、受压等,以确保引流通畅。与此同时,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并根据引流液情况初步评价患者的术后综合情况。同时,应严格掌握各项操作技术,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尽量避免发生泌尿外科感染。

1.2.3 合理选择导尿管 泌尿外科手术后,多需留置导尿管。应合理选择适合患者的导尿管型号,严格无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轻柔、缓和,以免因用力过猛而造成尿道黏膜损伤,引发出血或者水肿,进而继发感染。同时,应保持导尿管的密封性以及导尿管的引流通畅,每日用碘伏清洗泌尿道的外口,此后再尿道口导管周围涂抹红霉素软膏,以预防尿道感染。手术后予以三腔导尿管进行导尿,尿袋应每日更换,并以导尿管进行低位引流,保持尿管始终位于患者的耻骨联合下方,以免尿液逆流而导致逆行感染,从而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在拔除尿管以后,由于部分患者可能发生尿潴留或者泌尿系感染,故应正确选择拔除尿管的时间,术后应维持尿管留置时间宜在3-5d之间,最多不宜超过7d。在留置导尿管期间,还应加强外阴护理,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液,从而起到冲刷清洁的作用。

1.2.4 并发症预防 术后应密切监护手术切口,严防切口出血及感染。首先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敷料颜色以及引流液量、颜色、性状等,以免因出血量过多而引起血压降低,严重时甚至引发休克等症状。应及时更换切口敷料,并严格无菌操作,以免发生伤口感染。此外,还应预防发生尿道狭窄,因微创术中内镜进出可损伤患者的尿道黏膜,如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将导致损伤部位发生疤痕增生,引发尿道变窄,甚至发生尿潴留、尿道变窄和尿路感染等。故在成功将尿管拔除后,应密切观察排尿通畅度以及尿线粗细度。一旦发生尿道狭窄,应及时实施尿道扩张,以免发生尿道进行性狭窄。

2 结 果

本组215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为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于术后存在伤口出血,予以手术止血后未发生活动性出血,术后6d即成功拔除尿管;1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发生穿刺口感染,予以清创、换药之后的感染得以控制,且伤口一级愈合;1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发生尿道狭窄。均经相应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其余212例患者均未发生泌尿系感染。

3 讨 论

泌尿外科手术后常需留置导尿管,但术后极易发生逆行尿道感染。泌尿外科术后应正确留置导尿管,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并控制泌尿外科感染[2]。因导尿管在尿道内的留置时间过长,将长期对尿道肌膀胱黏膜产生不良刺激,导致其正常生理环境被破坏,进而导致其尿道以及旁膀胱自身防御作用受损[2]。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与尿管留置时间密切相关,如在留置尿管前消毒不够彻底,极易引发尿道感染。此外,术中操作不规范也是引发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例如,操作幅度过大,导致尿道以及膀胱粘膜严重损伤,手术操作时间过长,手术电切设备漏电或者污染等,均可引发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此外,部分尿路感染者经细菌培养显示,尿路口存在耐药菌株,予以大剂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难以取得显著疗效,导致感染反复发作。可能是由于术中未彻底切除前列腺组织,而残留组织血供不足,从而形成一个部分缺血性组织,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因感染部位血供不足,应用抗生素治疗难以在局部组织内保持有效药物浓度,多疗效不佳。对于这种情况,需实施二次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以彻底切除残留剩余组织。此外,部分老年泌尿外科患者多合并各类慢性内科疾病,例如肺部感染、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而这类疾病多可诱发或者加重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从而导致对抗手术创伤的能力降低。此外,合并症可引发周围血管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也可造成血行性的泌尿生殖系感染[1-3]。故泌尿外科围手术期应加强各项护理干预措施,积极治疗合并症,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孔细连,肖龙琼,肖婷,等.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6):484.

[2] 王静.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199.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师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