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运用范文

时间:2023-09-18 16:39:16

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运用

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运用篇1

关键词:数字化;设计技术;机械设计;应用分析

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企业发展尤为重视效益问题。为创造企业经济利益,机械设计技术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现代机械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方面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在进行机械设计工作时,适当的采取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设计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得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大大的加强,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使得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收。数字化设计技术是信息科技时代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它目前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应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虽然暂时在于机械设计工作的融合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随着科技人员工作经验的增加以及研究的深入,相信在未来数字化技术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应用会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1简要介绍数字化设计技术

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指导下,我国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幅度,机械设备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型化、自动化、高精度化的机械设备不断涌现。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出现,使得机械设备更加如虎添翼,设备结构复杂化,但是机械的生产规模和运行效率也更加的高效。

1.1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内涵分析

数字化设计技术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领域,属于计算机设计技术的一种辅助。它最开始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即CAD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带动下,数字化设计技术越来越成熟,它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机械设计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以前设计师在进行机械相关的设计工作时都离不开实物模型的帮助,但是在数字化设计技术出现之后,它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数字化的模型,从而降低实物模型的使用频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1.2数字化设计技术特征分析

数字化设计技术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产品的定义模型较为统一。任何一个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如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等,数字化设计技术对于产品的每个生命周期都有相关的设计,都是统一运行的。这种统一的设计模式大大降低了产品设计的繁琐程度,使得产品设计流程更为简单化。因为传统的设计模式会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使得产品设计变得复杂,而且也容易丢失数据。另外,数字化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并行设计。传统的产品设计讲究的是设计的切合性,产品的生产制造程序与包装维修程序需要达到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同一产品的设计基本上都是由同一设计团队完成。因此,传统的设计方法对于设计师的依赖性较强,一旦设计团队出现分裂问题,则产品的设计链条很容易受到影响,从而产品的质量也难以保证。但是数字化的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并行设计,简单而言,就是多个设计团队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在不同的地方,共同设计某一产品。这样一来,不仅仅是提高了机械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大大的缩短相关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了运行成本。

2数字化设计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近几年,我国机械制造引进很多的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方式和装备,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对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充分使用使得机械的装备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样才能达到提升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间接地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

2.1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种植与收割也不断地由手工化向机械化转变。农机设备朝着一体化、高速化、微电子化的方向发展,设备的操作也越来越容易,同时农业机械的设计也越来越数字化。近年来,数字化设计技术常常应用于农业机械设计工作,农业机械设计人员在进行机械设计工作时,会借助计算机,运用计算机技术来生成部分辅的设计,或者是利用计算机的预测功能来预测产品的性能,经过不断的虚拟运作,不断地调试,从而设计出最优的农业机械。另外,农业机械设计人员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以及农作物特征来模拟出农业机械运作的效果,经过修正与开发阶段,可以设计出符合各地区农业生产特色的农业机械,从而开发出其他的子功能,进而明确各部分子功能之间的关系。

2.2数字化设计技术在汽车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配电时,汽车机械的可靠性和负荷容量的需求是不可以忽视的,在利用数字化设计技术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两个方面的参数。数字化设计技术的节能设计在各个方面都对人们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考虑到节能减排的因素,要实现最有设计,使得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要尽可能的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对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等的节能设计必须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这样不仅为节能环保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3结语

科学技术的进步造就数字化设计技术,而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当中,也带动科学技术进一步的发展,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实际发展中,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地提升原有的工作效率,将产品的质量控制到位。数字化设计技术是新发展起来的学科,它与工业方面的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数字化设计技术无疑是现阶段机械设计工作最得力的助手,企业因该合理的配置资源,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数字化设计技术。

作者:高刚毅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阎楚良,杨方飞,张书明.数字化设计技术及其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2004(06).

[2]张建荣,马广.现代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上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05).

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运用篇2

关键词:林权制度改革;数字;林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14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数字信息技术,而且在各行各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传统的经验式林业管理模式带来的局限性也愈加明显,在现代化的林业发展中阻碍了科学合理的管理,对于林业决策的准确性也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林改称为林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而在林改过程中出现一些数据依据,这些数据给林业发展又提供了数据基础,在日后的林业发展中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分析,在进行管理时条理更清晰。

1 林权改革

1.1 林权改革概念

林权从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是森林资源财产权在法律上的具体体现,普遍指的是集体或个人对林地、林木、森林的一种使用权以及所有权。我国进行林权改革主要是对原有的集体林权制度进行的合理改革,实现家庭或者是个人对林地等的承包制,对所有权有明确的指向,有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林业管理新体制得到建立。

1.2 林权改革意义

林权改革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积极意义,对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内容进行填充和修改使其更加完善,让农村的生产力又得到了解放;对于耕地较少的地区,林权制度的改革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由于我国重农思想让农村经济发展的目光只投入到农业发展中,林权改革为林业发展中存在着的体制性问题进行了有效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林业潜能,同时也使得农村的发展实现了农林平衡;林权改革对林地的使用权和拥有权有了明确的指向,原有的山林纠纷得到了有效解决,稳定了农村生活;林权制度改革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应运而生,将资金投入有效地向林业发展靠拢,让农民看到了林业发展的经济前景,愿意把资金投向林业发展中;林权制度改革鼓舞更多农民进行林业生产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林产品,对原有的生态林地进行了有效保护,减少更多的生态破坏,逐步实现生态的良好创建和可持续发展。

2 林权制度改革数字成果在管理中应用

传统林权制度主要是集体林权制度,集体林权制度对林业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划分模糊,使得林地纠纷不断上演,导致农民对林业发展没有信心、看不到林业发展的可观前景,以至于林业发展一直受阻,所以林权制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对我国现有林地面积、林地存在区域、可开发成为林地的地区等等进行准确的考察的计算,因此产生了很多有效地数字成果,这些数字成果在日后的林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2.1 林地界线管理

林权制度改革得出的数字结果在进行林地界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原有的林权制度导致林地界线划分模糊,因此林地纠纷也不断发生,而林权制度改革中得出的数字结果对每一块林地都有明确的数据统计,让相邻林地之间的界线有了明确的数字界定,在进行林地管理时可以更好地对责任进行有效地划分,避免承包者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2.2 精确林地面积

传统林权制度对林业用地的面积跟不上林业发展的步伐,常常导致记录中的林业面积与实际的林业面积差距大,容易产生一些非法的林地使用,给林地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而林权制度改革进程中会对林业用地进行确切的数据统计,对林业用地有了明确的数字记录,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可以根据这些数字成果进行合理、科学管理,同时也有效遏制林地的非法开采,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方便也是对承包者进行资产保护。

2.3 管理效率提高

林权制度改革得出的精确数字成果,给林地管理人员提供了很好地数据依据。在往后的管理工作中可以对林业用地进行合理安排,在管理工作中不再有盲目、无头绪的现象出现,大大提高了林地管理工作效率,为林地管理人员节省更多时间进行发展林地的其他工作,更好的进行林地建设。

3 林权制度改革数字成果在管理中的作用

3.1 实现管理体制数字化

林权制度改革产生的数字成果,为林地管理部门提供了有效地数据依据。林业部门人员把这些数字成果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创建了完整的林地数据系统,对林地资源进行科学、准确的整合。给林地工作人员在管理中提供了信息服务,实现了林地管理的数据化,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3.2 实现林地管理现代化

林权制度改革数字成果是进行全国林地面积重新调查中的出的森林、林木资源量。根据这些数据林业部门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建立了数据资源库、遥感影像数据库等,在林地的管理中利用GPS、RS、GIS三大先进技术进行林地的定位和面积的随时测量,满足林地管理中的各种数据的采集,实现了人工管理走向智能管理的道路,为林业现代化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依据。

4 结束语

林权制度改革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应运而生,为林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篇章。林权制度改革数字成果为林业管理提供了数据依据,为管理部门建立和完善数据库提供了数字支持。同时也推动了先进技术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林地管理现代化进程,走向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匡湘鸾,蒋习林,孙永玉等.林权制度改革数字成果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315,10317.

[2] 唐卫红."3S"技术在个旧市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中的运用[J].林业调查规划,2010,35(3):44-49.

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运用篇3

用系统论的眼光。探寻一揽子振兴政策下的行业机遇――

200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强调,“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继中央于去年11月初宣布总额达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后,5个月时间内,一揽子具体实施规划纷纷出台,以应对愈发难测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总体来看,中央管理层的政策着力点聚焦两个方面――同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内核的产业振兴规划。

对于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城市与农村经济长期运行于“剪刀差”之下的中国来说,工业经济对农业经济的反哺阶段已经到来;反过来,农业经济与农村市场的深度激活,又将为应对金融危机、提振经济信心、全面走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其实,人们没有读懂中国所采取的一揽子计划的全部内涵,我需要借这个机会再扼要地向大家介绍一下――经过半年努力,我们形成的一揽子计划包括四项内容,就是大规模的政府投入、大范围的产业调整和振兴、大力度的科技支撑和大幅度地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四项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体现了我们计划的远近结合和标本兼治。

――国务院总理在今年“两会”闭幕后答中外记者问

2009年2月2日,新华社受权播发2009年中央l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c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也是首次连续6年关于“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

文件强调,“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文件提出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综观1号文件,涉及“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等五大方面。其中,第一、三和五部分,对广电、彩电行业来说,均蕴含着巨大的产业发展机遇和动能。

首先,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意味着农村消费能力的持续增加、农村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

“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护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是1号文件对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的四大举措,即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不断增加对“三农”的货币供给,其必然结果是农民富裕、市场繁荣。

据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的测算结果显示,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实施4年,预计累计实现销售6亿台(件),将拉动国内消费约16000亿元!

事实上,这16000亿主要还集中在硬件产品的产销环节。但对于彩电、手机、电脑等3C产品而言。其市场价值的重心早已不是硬件的一次销售,而在于结合广电、通信和互联网的持续运营。但在这一影响深远的产业进程中。移动通信运营商远远走在了前面。成功地使手机替代电视机。成为最普及、廉价的信息化终端。

近两年来,广电在大力推动“村村通”、“户户通”工程;电信则更是将手机、宽带的市场增长基点放在农村!相比之下,后者的动作力度更大,如中国手机用户总数已突破6.5亿,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农村用户已占新增用户的50%以上!围绕农民用户的各种增值应用日渐丰富,譬如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中国移动就推出了专门为农民工群体定制的免费“打工e族两会手机报”。

“许多农民没有电脑,把手机当电脑用,用手机上网。在这种情况下,更重要的是推动内容建设”――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的如是表述,对数字电视的震撼其实很大!因为在近几年的数字电视推进中,一个被经常提及的论据是,“电视机是中国最普及的廉价信息化终端,数字电视的转换将成为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基石。”――现在,“最普及的廉价信息化终端”已经变成了手机。

所以,广电运营和消费电子行业应该更紧密地携手,在“家电下乡”的同时推进“广电下乡”。从直播星、地面数字电视网络,尤其是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广电网络对农村的有效覆盖度、数字平台成熟度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未来行业的战略地位走向。

其次,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为数字电视进军农业信息化提示机会、

在“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的政策表述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是数字电视可有所为的两个基点。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需要科技信息与科技人员的积极下乡,通过信息化手段,尤其是借助视音频的远距离传输,是多快好省的一条路径。基于目前的固网带宽和技术制式,数字电视网络将是一个很好的承载平台。

这个承载平台的立体化完善,又可顺其自然地为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提供全面服务。

再次,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引申出文化的城乡一体化繁荣命题,直接对广电提出政策要求

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显然,这是直接对广电及文化部门提出的政策要求。事实上,来自行业与基层的携手创新已经在进行中。2009年春节前后,在文化部、财政部、广电总局和辽宁省的合作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顺利实施,为4000农户免费安装内置硬盘的PVR机顶盒,通过PUSH VOD机制,将海量信息资源推送到农民身边。

这个案例,是广电充分发挥自身行业优势的直接体现,并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在农村市场抗衡IPTV的潜力。

作为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以下简称“《规划》”)。于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

解析《规划》,可以得出如下要点――

首先,其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性质给予更加明确的点明,即“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

这是因为,“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拉 动出口的强大动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改善民生及扩大消费的保障力量,是实现国防现代化、工业与信息化融合的基石。并广泛渗透和应用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对于正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交织演进的中国而言,保工业就是“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振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规划》出台的一个大背景就是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影响相当明显,并放大和加速了行业深层次问题的严峻性。

综合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8%,回落6个百分点出货值增长10.2%,回落9.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8854亿美元,增长17%,占全国比重35%,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218亿美元,增长13.6%,占全国比重36.5%,回落1.0百分点;进口3637亿美元,同比增长5.4%,占全国比重32.1%,回落4.7个百分点。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元芳先生认为,“综观整个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处在战略转型结构调整进程中。国内行业基础薄弱、应对冲击能力差等深层次问题,在新形势下更加突出!”

这些深层次问题包括: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世界知名品牌,产业链不完善;整机与零部件供求错位;出口结构呈现“五多五少”外贸非均衡性局面;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还没有形成。

“事实上,在2006年‘十一五’开局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深度调整阶段,这既是全球产业竞争加剧的结果,也是我们自身谋求创新、发展、升级的主观要求决定的。”林元芳对本刊表示。

根据林元芳先生的研究,新的深度调整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呈现出如下六个特征――

电子信息产业增长已从三十年高速增长期(年均增长30%)进入中低速期(年均增长13%):

基础行业逐步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产品升级效应明显,高低端市场呈现不同格局:

软件业务收入增长高出制造业增速17.3个百分点

外资企业速度明显慢于内资企业,电子信息产品的外资利用率大幅走低;

东部地区发展慢于中西部地区。

第三,《规划》对数字电视产业的重点专项扶持 《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六大工程建设――

集成电路产业技术水平和产能提升;

平板产业升级和彩电工业转型;

新一代移动通信(TD-SCDMA)产业完善;

数字电视推广应用和产业链建设;

计算机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

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

从广义的数字电视产业出发,上述六大工程均有密切相关度,其中第2、4项更直指终端制造、运营应用两大环节。

《规划》的具体目标包括:力争在3~5年内,以平板彩电整机技术改造为龙头,以建设TFT-LCD高代生产线、PDP生产线等显示器件为突破口,形成平板显示产业工业配套链。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提高适应市场应变能力、提高国际地位竞争力,初步建成研发、生产、应用、服务“四位一体”的平板显示工业体系。保证国内自主品牌彩电的CRT市场份额向平板电视转移。保持全球彩电市场50%以上份额,确保我国显示产业的国际地位。

实现上述目标,相应要对现有彩电骨干企业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并向模组、系统设计等上游产业链延伸;新建高世代TFT-LCD生产线、PDP生产线;实现50%以上的平板显示面板本土配套,70%以上的上游原材料本土供应,同时加大对OLED等下一代显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第四,《规划》的政策指向需要与具体的实施措施相配套,后者的细则制订成为当务之急!

《规划》中明确了对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振兴所需的十项扶持措施,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出台和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完善融资体系、加大对外向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扩大国内需求、建立产业安全和损害预警机制。”

接下来的细则制订与实施铺开,成为能否顺利实现《规划》目标的关键。

其中,为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基础。具体到数字电视领域,2008年已出台的国办1号文,是“三网融合”背景下全面推进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基础,这一部分可视为已经完成。

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运用篇4

一、文化体制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和公共文化服务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两个重要支柱之一的城乡二元体制始终没有改变。正因为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直采取了以推进城市工业为主的政策,农民收入至今没有实现大幅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很大。虽然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4元,但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的30%,绝对差距达9646元。2007年我国的财政收入为5.13万亿元。同时,2007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198.96亿元,2007年农村文化投入共计56.13亿元[1]。与国家的财政收入相比,与全国的文化事业经费相比,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少得可怜。这组数据仅仅是相关数据中的一种,它所彰显的,是农村文化建设长期以来的落后状况。

可喜的是,自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文化的两分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来,我国文化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豁然开朗。“两分法”的提出,在最高层面肯定了公益性文化的公共产品属性和经营性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明确了现代公共财政理论在文化领域的适用性,明确了公益产品和私益产品的不同提供主体和各自的职责边界”,[2]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分类推进指明了方向。包括电影在内的农村文化,由此具有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享受公共财政支持的、名正言顺的公共文化服务定位。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创新体制机制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在这种全局性的规划中,保证农民看电影的权利就成为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既是农民喜爱的娱乐项目,又是我国重要的宣传渠道和文化阵地。正因为如此,农村电影工作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十一五规划等重要文件都明确把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纳入到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由此,农村电影的发展获得了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始于1998年。当年,为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开始实施“2131”农村电影放映工程(“21”指21世纪初,“31”指“三个一”:每一个行政村每一个月放一场电影)。2000年,国家发改委参与并开始大力支持2131工程。2007年,国务院已经将一村一月一场的公益放映目标,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在当前我国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电影已经成为打通城乡鸿沟的一个特殊通道,透过这条通道,城市的政治信息得以传达,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得以和农村共享。

二、农村电影发展的模式

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格局中,依据受众群体和经营模式的差异,电影放映市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作为一级市场的大中城市院线市场,已经建立了现代电影发行放映的盈利组织模式,院线制改革以来各大院线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第二、作为二级市场的中小城市和发达的县城等市场区域,现有的尚未加入院线的1600多家老旧影院还在正常运营,新兴的2K和1.3K数字影院正在逐步扩张。第三、作为三级市场的农村市场,在“2131”工程实施以来逐步找到了合理的定位和可行的经营模式:农村电影定位为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政府买服务模式推动电影放映业复苏和发展。

在农村市场,通过前几年的局部试点,业界已经探索出了通过政府买服务为农村提供电影公共文化服务的成功经验和可行模式。在最早开始试点的台州,农村电影数字院线通过成功改制增强了经营能力,2006年共放映电影19万场,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每场观众最多时达3000人,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电影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路子。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通过政府公共服务的主导作用和培育市场的引导作用,以发展文化事业的方式培育推进农村电影产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广电总局数字电影节目管理中心建设的流动数字电影放映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技术支持单位,就像是一个非盈利超市,政府和片方把影片“上架”到平台的货架上(网络),全国各地的农村院线公司通过网络在这个超市购买所选定的影片的放映场次,通过电子系统实现买卖交易,通过设在各地的地面卫星接受中心站接受平台通过卫星传送的数字电影。院线接收到影片之后,分发给下属放映队流动放映,放映场次则要按需订购,由总局数字中心的技术手段(数字卡)加以控制管理。在片源方面采取了公益和商业两种方式:其一、通过国家资金采购农村数字电影公益版权予以解决。广电总局每年出资至少500万元,采购不低于60部故事片,30部科教片的农村数字版权,通过数字中心在网上向全国的农村数字院线公司供片。片目由电影局选定,但放映队不得到城市和县级专业影院放映。农村院线购买放映场次每一场收一点成本和技术服务费:西部1元,中部2元,东部3元。其二、为满足院线公司对非公益影片的商业放映需求,节目管理中心也为广大制片方设置了交易平台,片方可以将电影数字版放在平台上,通过院线订购收取版权费用。此类交易属于产业化运作,院线购买此类影片的放映场次需要付出每放映一场30-50元的费用。在农村院线的资金方面,实行“政府买服务”的模式,主要由政府保障。财政部和总局制定的放映场次补贴是:西部、中部地区的最低标准为放映每场100元。实际上多数地方的补贴标准要超过100元,具体视各地放映成本和财力而定。目前咸阳是186元,延安是200元,江西是180-220元,广东佛山是400元。这些补贴绝大部分由基层放映队享受。

到2008年10月10日为止,我国的农村数字电影服务模式整体[3]的情况是:流动数字电影放映平台所拥有的公益影片总数为402部,商业影片总数为715部。全国各地正在运营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总数为135条,135条院线所拥有的数字电影播放服务器总数为14837套。全国已经建成的地面卫星接收中心站总数为41个。在数字影片总的订购场次方面,公益影片总累计场次为264.3万场,在总累计场次中占据了92%的比例;商业影片总累计场次为22.5万场,在总累计场次中占据了8%的比例。

当前正在推广的农村电影服务模式是一种以国家投入的公共服务为推动,以事业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原有的国营电影放映公司经过文化体制改革,和其它市场主体一起参与市场化的服务竞争。这样,已经衰落的农村电影放映业获得了转机,且超越了原来仅属于文化事业的定位。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农村电影放映队3.75万支,全年放映电影422万场,观众超过14亿人次,、内蒙古、宁夏的部分地区已率先实现一村一月放一场电影的目标。2007年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场次达到460多万场,覆盖达15亿人次之多,其中数字电影放映了70万场(公益放映63.5万场,商业放映6.5万场)。另外,2008年中央财政已投入设备资金2亿,计划采购6700多套数字设备资助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还将投入场次补贴3.3亿,地方各级政府配套4.4亿。预计到2008年年底,我国农村数字电影播放服务器(0.8K数字银幕)总数将超过2万块。到2010年,全国农村可基本实现电影数字化,将会有3万多支数字放映队,覆盖64万个行政村放映点,每年放映771万场公益数字电影[4]。

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当前运营数据为基础做一个产业分析:2008年9月份,我国流动数字电影市场的订购总场次为369063场[5],共有14837套数字放映设备。这样,平均每套放映设备在9月份订购放映24.9场。如除去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按照每年有效放映时间为11个月计算,一套设备一年可以放映274场。则14837套设备一年的放映场次为406万场。国家规定公益放映开演前可放映15分钟广告,按照每场放映广告产值100元计算,每场放映获得补贴按照150元标准计算,放映406万场的产值可达10亿元。另外,在公益放映的产值之外,商业放映每场次会有30-50元的版权收入,将来会是重要的产业收入来源。以目前商业放映场次最多的《集结号》为例,该片已经获得了14698场的订购,按照每场40元的版权收入计算,《集结号》在农村数字放映市场的版权收入已高达60万元,而这还仅仅是该片开始订购以来不到四个月的收入。2006年9月开始订购的《龙虎门》,两年后仍然可以产生每周100场次的订购量。可以肯定的是,长尾经济效应在这种数字电影的电子交易中将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只要影片够好,有农民喜欢看,放在数字平台上,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片方带来版权收入。到目前为止,数字中心所有商业放映场次累计已达22.5万场,按照30元/场计算,这些影片的版权收入已近700万元。很明显,这只是数字电影长尾经济的开始,精彩还在后面。到2010年,在3万多支数字放映队覆盖64万个行政村放映点的情况下,每年公益放映场次将达到771万场。届时全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的产值可接近20亿元。在此之外,由于非公益影片片源的优化和增多,商业放映场次必将呈现巨大增长,其具有长尾经济效应的版权收入将非常可观。两者相加,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产业的产值超过20亿元应当不难。

以上是基本的估计,实际上,农村电影的潜力很大,在发达地区,国家“2131”的目标已经完成,正向更高目标迈进。在上海,政府正在为其全部的218个社区和1867个村建设文化中心和综合文化活动室,电影作为文化服务的一种被列入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根据规划,上海计划中的2200家(社区加农村)左右的文化活动室的数字放映厅从2007年到2009年三年全部建成。建成后,上海将完成包括商业中心、社区、农村在内的三级电影网络布局。这2200家数字电影放映点预计每年可以获得5000万票房、3000万广告收入。到2008年2月,上海已经有9个村安装了数字电影设备,建立了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室,已放映数字电影20场次。宁波市作为全国16个“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暨数字化放映”试点城市之一,目前数字电影在农村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政府、放映队和农民三方满意的目标。据农业部统计,2007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的村已达11054个,中国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村庄已有8000多个。在这些发展较好的农村,以及上海、宁波这样的发达城市所辖的农村中,数字电影放映显然可以提前超越公益放映的目标,进行更多的商业放映和产业化运作。在国家公共财政投入的引导下,现在已经有不少资金把目光投向了农村电影放映规模化的广告经营。随着农村数字院线的拓展,一个由3万多块银幕组成的全国性新流动媒体将产生,这一新媒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将堪比现在的电影频道。农村电影数字所蕴藏的经济价值将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开发的新增长点。同时,在银幕足够多的条件下,制片方也必将逐渐认可通过网络出售场次版区的交易形式,依靠长尾经济从农村市场获得更多的净收入。

当然,当前农村电影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经费投入依然不足,尤其是一些地方对电影放映支持不够,原有放映单位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为农民提供的电影公共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总的来讲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地区发展差异很大。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加大电影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发动社会力量多方参与,通过事业和产业两种方式综合加以解决。

三、农村电影发展应重视农民的观影需求

在农村电影的发展中,提供公共服务和实施产业开发固然重要,但在将来资金和体制机制保障到位的情况下,农村电影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将是:怎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科学地满足农民的观影文化需求。这就需要对农民观影的偏好进行研究。

根据总局电影数字中心的数据,到2008年10月初全国农村数字院线的影片订购情况是:商业放映影片场次订购累计总排名前十名依次是《集结号》、《夜袭》、《举起手来》、《宝贝计划》、《导火线》、《龙虎门》、《命运呼叫转移》、《巧奔妙逃》、《长江7号》、《双子神偷》。前三名的订购场次如下:《集结号》14698场,《夜袭》5057场,《举起手来》4667场。公益放映影片场次订购累计总排名前十名依次是:《举起手来》、《铁血》、《霍元甲》、《太行山上》、《新警察故事》、《龙虎门》、《飞鹰》、《平原枪声》、《冲出亚马逊》、《八月一日》。前三名的订购场次如下:《举起手来》84600场,《铁血》73239场,《霍元甲》69371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同于城市观众,农村观众观影偏好比较集中,最喜欢的电影类型集中于战争片、动作片、喜剧片等少数片种上。在电影文化内容方面,充满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的影片,特别是革命战争题材影片是最受欢迎的。比如,2005年出品的抗日战争题材影片《铁血》,没有进行《集结号》那样的地毯式营销,在城市院线几乎没什么影响,但在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市场上就十分成功。最突出的是由冯小宁导演、郭达和潘长江主演的抗日战争喜剧影片《举起手来》。该片并不为城市观众看好,且遭到批评家的劣评,但是自开始订购以来一直倍受农村电影观众的欢迎,在公益和商业放映影片场次订购累计总排名中都进入了前三名。《举起手来》的持续热映已经成为农村电影放映的标志性案例。分析原因,主要在于该片合理借鉴了《地道战》、《地雷战》等广受农民喜爱的传统电影的精华,很好地融合了爱国主义、反日民族主义、喜剧噱头、好故事、热闹场面、电视明星、动作、乐观的结局等多种农民喜欢的元素。《举起手来》的成功无疑值得所有关注农村电影的人士深思。

另外,统计显示还有三种影片也是农民喜欢的类型:科教片、戏曲片和其它农村题材影片。比较受欢迎的此类影片有《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煤矿透水事故的防治》、《农村触电急救》、《农村防火常识》、《农村饮水卫生》、《男妇女主任》、《暖春》、《山乡书记》、豫剧电影《七品知县卖红薯》、豫剧电影《村官李天成》、黄梅戏影片《生死擂》、黄梅戏影片《徽商情缘》、越剧戏曲片《桐花泪》、越剧新片《红楼梦》、豫剧《我爱我爹》等。戏曲电影受农村观众的欢迎,其传统由来已久。农村素有看戏的传统,电影也有着深厚的影戏传统,这一类型影片将来在农村市场还会有强大的生命力。科教片能够为农民送去急需的科学知识,对农民创业致富和提高生活品质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在在广大农村很有市场。农民甚至把科教片誉为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在农村有这样的说法:“送钱、送物、不如送科教片到户”。最后,直接反映农村生活的、“三贴近”的好影片也是农民喜欢的类型。《男妇女主任》、《暖春》等影片就属于此类。此类影片取材于农民身边的生活,往往亲切朴实、真实感人,通过美好善良的人情人性征服观众。

农村电影放映目前对农民来讲是免费的午餐。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中国今天非农产业的辉煌是靠农民几十年的锄头刨出来的,是靠相关的产业政策扶持出来的。免费的电影也不能不负责任,必须尊重农民对电影文化服务的要求。而且,农村电影要想在公共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开发,也必须尊重农民的观影偏好,只有能够吸引农民的影片才能吸引更好的广告,才更有产业开发的潜力。不论从政治文化层面,还是从经济产业层面来看,尊重并研究农民的观影需求都是应当重视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民会越来越渴望看到更多好电影,渴望享受到优质服务。目前,我们的农村电影服务和产业开发还处于低层次水平,距离农民的实际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发展农村电影,还需要政府和业界人士更多的实际行动。

注释

[1]数据源于国家统计局。

[2]成思行《改革开放30年我国文化发展和体制变迁之路》,《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10月07日。

[3]数据来源于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

[4]数据主要源于广电总局赵实的讲话,广电总局公开资料。

[5]数据源于管维《2008年9月流动数字电影市场点评》,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网站。

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运用篇5

关键字:数字农业,GIS,RS,GPS

Abstract: 3 S technique known as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remote sensing (R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has set up a file in the foreign widely used in digital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at the local scope or the experimental stage. This paper ARCGIS software ERDAS and 3 S technology used in every field of digital agriculture, expounds analysis realizing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important ways, introduces the current domestic in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agriculture, explore 3 S technique in the practice of the digital agriculture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Key words: the digital agriculture, GIS and RS, GPS

中图分类号:TN71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土地在农村,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不仅提供食品,还提供工业原料,可直接影响我国的工业总产值的形成。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尤其是农业资源的数据和信息缺乏现势性,不能为规划和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总之,中国的农业是一个既关系经济繁荣,也关系国家安定稳定的大问题。解决中国农业问题、获取农业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利用3S技术走数字农业的道路。

二、3S技术的含义及其应用特点

“3S”技术是指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目前对地观测系统中空间信息获取、存贮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的三大支撑技术。

GIS是地理信息系统,它是为特定应用目标建立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等支持下,对有关空间数据进行预处理、输入、存贮、查询检索、处理、分析、显示、更新和提供应用的技术系统。

RS是遥感技术,遥感就是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是一种利用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固有特性,通过观测电磁波,识别物体以及物体存在环境条件的技术。也就是不直接接触目标物,在距地物几公里到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光学或电子光学仪器(称为传感器)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号,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形成数字影像。该影像传送到地面,经过各种校正后,进行影像分类、解译,最后获取所需要的信息。遥感技术是上一世纪6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随着空间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的发展,遥感技术已成为一种影像遥感和数字遥感相结合的先进、实用的综合性探测手段。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 GPS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经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GPS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资源勘察等多种生产领域。

三、国外数字农业的应用

全世界共有80多个国家,利用3S技术在ArcGIS和ERDAS软件下进行农业监测和管理。比如:

也门农业部门利用ERDAS软件探测灌溉的迁移和评估水资源情况并根据坡度、坡向图、径流方向-确定作物水源位置。

澳大利亚农业部门利用ERDAS软件进行红外波-土壤养分测定,实现精确农业中的精确施肥等。

四、3S技术在数字农业中的应用

利用GIS,RS,GPS技术可在数字农业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ArcGIS和ERDAS先进的技术,加上GPS技术,可在数字农业中实现如下领域的应用。

(一) 精细农业

“精细农业”技术是用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在机械化的基础上,把地理信息系统(GIS)、定位系统(GPS)、决策支持系统、传感技术进行集成,定量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肥力、含水量、苗情、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作”。在“精细农业”技术体系中,DGPS的定位应用以及GIS的应用开发是实施“精细农业”实践的关键技术之一,即利用DGPS定位引导定量获取农田内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的差异性信息,在GIS中利用各种空间分析方法生成差异性信息分布图,通过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制定经济、合理的生产决策方案,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指导农田定位作业。

(二)山坡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关系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流域。流域的坡耕地分布状况与土地适宜性类型,区域内既有经济较发达的平原,也有经济欠发达的高原山区。目前在山坡地研究中,大多采用传统的实地丈量,手工圈绘等方法。在研究中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通过空间分析、模型运算,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土壤类型、土壤质地等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划分出该地区坡耕地分布范围,并对该地区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三) 农作物监测及估产

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与产量是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对每一种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什么问题,能取得什么样的收获,是国家管理部门和农民们在作物播种后到收获的一段时间内随时都想了解的。

因此,长期以来对农作物产量的预测是农业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预测的方法和手段逐步完善和提高,不但能较准确地估测出各种作物的最终产量,也能跟踪监测各类作物在不同生长期的长势,从而根据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农作物的生长进行监控,保证当年产量的稳定增长。为了在农作物监测和估产中充分发挥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提高快速、准确、经济地获得监测和估产信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农业生产服务,虽然农作物估产和监测技术与理论十分复杂,若干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但利用现有的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和资料,从不同于传统的统计部门得到信息的途径,已经能够为决策部门提供辅的、快速的、客观的决策信息。

(四)农业气象服务

农业气象服务系统是在GIS和RS平台上开发的集农业气象、遥感应用于一体的业务运行系统。它集成了农业气象服务为城市“菜篮子、米袋子”服务的科研成果;建立了遥感、地学、气象、农情、社会经济统计等基础数据库;建立适应农业发展新需求的服务产品;将GIS分析功能应用于洪涝灾害监测、灾害损失评估、资源合理布局等领域,获取较好的服务效果。比如建立了下述分析模型。

1.暴雨涝害和叶菜损失综合评估模型

2.蔬菜生产资源综合评价模型

(1)气候适宜性评价模型

(2)土壤适宜性评价模型

(3)暴雨承灾能力评价模型

(4)区位优势评价模型

(5)技术优势评价模型

(6)灌溉水污染评价模型

(五)农田监管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贫乏,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四分只一,中低产田占三分之二。由于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原因,耕地总体质量还在不断下降。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各项建设占用耕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耕地、特别是优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地矛盾不断加剧。因此,利用GIS和RS对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和监管刻不容缓。

(六)绿色农业

进行绿色农业工程,对所有农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GIS分析,对绿色农作物的生产进行决策。

(七)草原防火

利用GIS和遥感技术对草原的火灾进行预防和分析。

(八)捕鱼GPS/GIS定位

利用GPS/GIS定位技术,对鱼群的流向进行监控,指挥渔船实现最佳的捕鱼方案。

(九)牲口疫发生点管理

利用GIS技术,对牲口疫发生点进行直观有效的管理,并对牲口疫防扩散进行决策。

(十)植物病虫害分析

利用GIS和遥感技术,对植物病虫害进行分析,高光谱分析也是常用方法。

(十一)土壤养分测定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养分测定,为精确施肥服务。

(十二)农业运输GIS调度

利用GIS中路经优化调度功能,实现农业运输GIS调度。

(十三)农田水淹没分析

利用GIS和遥感技术,实现农田水淹没分析,评估农田损失情况。

(十四)园区温控室GIS监控

利用GIS技术,对农业园区的温控室进行GIS监控。

(十五)移动GIS在农业应用

利用ESRI公司的ARCPAD软件技术,在掌上电脑上装入电子地图,农田和作物信息等,并在PDA中插入GPS,供农业工作人员在广阔的田野中进行现场GIS操作,信息查询和分析。

五、结束语

近年来RS、GIS技术在农业资源管理中得到了综合或集成应用,GPS技术也为土地利用的变化的精确定位做出了贡献。这3种空间信息技术的广泛的应用,必将为农业管理和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撑,必将推动数字农业的建设,推动农业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1.刘刚 张漫 汪懋华,基于DGPS和GIS的农田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2000

2.辜寄蓉 苗放 朱章森 王成善蔡靖疆,GIS在岷江流域坡耕地分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2000

3.吴全 田肇壮,在ArcView平台建设基本农田监管系统,1998

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运用篇6

1 农村高中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1.1 思想认识跟不上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高度。农村高中数字化程度的提高,首先取决于主管领导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一旦主管领导重视了农村高中数字化建设,他们就会增加对农村高中数字化建设的投入,并且通过合适的渠道,要求农村高中去努力实现校园的数字化。学校数字化的推进快慢还与学校主要领导对数字化校园的认识程度有着重要的关系。有的学校领导对数字化校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在他们的思想上根本不想提升校园的数字化水平,有的学校数字化校园已经基本建成,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又出现了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学校主要领导思想上没有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直接导致学校没有充分发挥数字化设备的强大功能。

教师是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者和主要运用者,他们思想上对数字化校园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校园数字化的水平。农村高中的教师,由于信息相对闭塞,他们的思想意识相对保守,对校园数字化的认同感不强,不太愿意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学校的数字化设备来改善和促进自己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对数字化系统的认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数字化推进水平。

1.2 技术层面跟不上

学校的数字化推进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来支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等的计算机水平直接关系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农村高中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影响,领导、教师、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整体上都不及城里的教师、学生。而数字化校园的普及要求师生们具有比较熟悉的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方面知识储备足够了,才能较熟练地运用学校的数字化设备。

事实上,农村高中的教师们,由于经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计算机等方面的水平不高,不能熟练地使用学校的数字资源。熟练地运用学校数字化设备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掌握这些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而农村高中教师,后天学习的意识相对较弱,对于更新速度非常快的校园数字化系统,驾驭起来明显的力不从心,尤其是年龄相对较大的、毕业时间较长的那些教师,他们驾驭数字化设备的能力更是欠缺。农村高中教师的这种现状直接制约着学校数字化的普及程度。

学生也是影响校园数字化普及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高中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他们对校园数字化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熟练程度也影响着学校数字化水平的提高。现实状况是农村高中学生在计算机等方面的使用能力及水平普遍较低,有的学生甚至连最简单的打字功能都不会使用,他们的这种状况直接限制了学校数字化水平的提升。

1.3 资金方面不到位

建设数字化校园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在面广量大的广大农村高中,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直接导致对学校的投入资金较少,再加上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政府部门首先考虑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对于高中阶段的投入相对不足,这样的一种状况直接导致许多的农村高中办学资金短缺,让基本办学经费尚存在困难的农村高中来增加自己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其结果可想而知。

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不菲的资金,单靠学校自己想办法一般是难以办到的,只有政府部门增加对农村高中的资金投放力度,而且还得要求学校专款专用,这样才有可能使得农村高中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有资金的保障。

数字化校园在运行过程中也需要资金保证,正常的仪器损耗是难免的,而有的设备零部件的维修或更换动辄需要上千元,有的甚至过万。这样的维护资金对农村高中来说也是不小的开支,一些偏远的农村高中根本负担不起,这就使得数字化校园的运行受到了束缚。

1.4 与高考压力分不开

当前,对所有的高中来说最重要的任务莫过于高考,农村高中也不例外,没有一定的高考质量做保证,随便什么高中都难以生存。农村高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大部分学校的高考质量呈逐年下滑的趋势,有的农村高中因为质量较差,直接面临着被撤并的局面。

鉴于此,若干的农村高中都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提升高考质量上来,许多学校根本无暇顾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维护。而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建设、使用、维护等都需要投放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村高中人、财、物的现状,维持一定高考质量尚且困难很大,让这样的学校投放较大的人力、物力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实在困难颇多。

教师被高考的指挥棒指着前行,他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认识校园数字化系统对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学生也在学校、教师、家长的要求下,整天埋在书堆里,为高考成绩的提升几乎放弃了一切。

2 加快农村高中数字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现今加快学校的数字化建设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高中学校也不能例外。那么,针对目前农村高中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应该如何正确面对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3个层面多做些针对性强的工作,将会有利于农村高中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

2.1 增加资金投入,解决经费紧张问题

足够的资金投入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维护的基础,没有经费保障数字化的校园建设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广大的农村高中基本都属于公办性质,政府是学校的办学主体,因此政府也应该是学校的投入主体。作为学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高中,客观上其经费来源就非常有限,绝大部分都来源于政府投入。

当今时代已处于信息时代,校园的数字化是学校办学的必然趋势,政府部门应该站在对农村高中教育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对农村高中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资金的投放力度,保证数字化校园能够建设到位。农村高中数字化校园建设完成以后,其运行与维护也需要不菲的资金。为了保证学校数字化系统的正常使用,政府部门也应该单独划拨出专项资金用以其维护与运行。

学校作为数字化系统的运用主体,对于一些基本的投入也应当想方设法自行解决,比如日常教学中耗材的添置、技术人员的培训等需要的资金,学校应该自行解决,不能凡事都依靠政府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字化校园系统的良好运行。

2.2 加强技术培训,明确数字化的优势

数字化校园系统的良好运行需要一定的专业人才来维护,同时学校的广大师生也需要掌握基本的操作与维护知识,以确保校园的数字化设备能够长久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为了解决数字化校园运行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需要加强对以下人员的培训,以使他们在思想上乃至技术上掌握必备的知识,保证数字化校园的良性运行。

首先,应该对主管领导进行数字化校园知识的培训,领导了解校园数字化对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领导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他们就会在思想上、行动上来落实此项工作。其次,要强化对教师的培训,只有教师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了校园数字化的强大功能,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数字化系统的作用。在对老师们进行培训时,要重视培训老师们运用数字化系统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使校园数字化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对学生进行专项培训也是必要的,比如学生使用平板电脑的能力、维护多媒体设备的技能等。学生掌握了必备的电脑知识,利于教师利用校园数字系统开展教育教学。

2.3 强化数字化的考核,推进数字化的力度

考核是各项工作的推进剂。在农村高中校园数字化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考核。如果对各级部门和个人的考核到位了,农村高中的数字化水平一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需要对农村高中数字化过程进行考核的对象主要有如下三类:一是上级政府考核下级政府对推进校园数字化的重视程度。在我国,凡是做好了顶层设计的工作,就非常容易推进。农村高中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也一样,一旦高层领导强化对下级部门的督查,那么数字化校园工作推进起来则会非常容易。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基层的政府部门具体落实推进的,作为农村高中的直接管理部门,应该注意考核学校推进数字化的力度,强化对学校推进过程的考核,并形成一整套的机制,以确保农村高中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正常使用。教师是学校数字化系统使用的主要人员,他们思想上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学校数字化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如果学校重视对教师使用与维护数字化系统的考核,那么会很容易发挥数字化系统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进而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

农村高中校园数字化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虽然数字化的过程可能困难重重,但是为了全面提升农村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只要各级政府部门、学校的领导、教师携起手来,共同为农村高中校园的数字化出力流汗,那么农村高中的数字化程度一定快速提升,农村高中的振兴也会指日可待。

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运用篇7

农业科技进步可以界定为有助于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社会经济活动,包括农业科技发展与投入、劳动力受教育状况、与农业科技进步有关的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其中,农业科技发展与投入主要指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科研与开发机构及投入、农业课题数、技术市场成交金额等;劳动力受教育状况指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受教育状况;与农业科技有关的基础设施主要指农村电力情况、农田水利情况、农业机械拥有量、有效灌溉面积等。

从西部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现状看,第一,农业科技发展与投入水平比较低。农业科技投入低是导致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源,1997_2005年西部农业科技投入占当年农业万元GDP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6个百分点。第二,劳动力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经过统计处理后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加权过后的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受教育年限与加权过后的东部地区相比低5.6年。第三,在与农业科技进步有关的基础设施等方面,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电力装机容量、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机械拥有量、有效灌溉面积等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差距。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的起点一定要高,要发展高新技术,特别是依靠节水灌溉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等,确保西部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二、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0. 农业科技进步的指标与数据采集

指标的选择是综合分析的重要环节,选择时要注意指标的全面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根据农业科技进步的定义,农业科技进步的指标应该包括农业科技发展与投入、劳动力受教育状况、与农业科技进步有关的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指标。本文根据西部农业科技进步的具体情况将农业科技发展与投入指标用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科研与开发机构数量、农业技术市场成交金额、农业课题数、农业科技投入来测度。劳动力受教育状况指标用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受过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大专以上教育以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数的比重来测度。与农业科技进步有关的基础设施指标确定为乡村办水电站数量、装机容量、发电量、农村用电量、有效灌溉面积、机电排灌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来测度。农业经济增长指标用西部农业GDP表示。在数据采集上主要考虑从西部整体来分析西部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样本采用西部地区11个省(市、区)1997—2005年(新疆、青海、贵州、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的时间序列数据,均来自于这11个省的统计年鉴,西藏由于数据采集有限未包括。经过作者整理以后的指标数据见表1。

1. 西部农业科技发展与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回归得到农业科技发展与投入对农业增长贡献之间的模型结果如下(括号内为T统计量,下同):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除农业技术市场成交金额这一变量显著外,其余均不显著,去掉不显著的变量并取对数重新回归得到模型结果为:由新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R平方为0.7,调整的R平方为0.59,统计量为6.7,Durbin-Watson值接近2,说明模型的拟合度比较高。模型表明,农业科技活动人员和农业科技投入对西部农业增长的贡献都很大。当从事农业科技活动人员增长1%时,西部农村GDP增长0.33%;当农业科技投入增长1%时,西部农村GDP也要增长0.32%。

2.西部地区受教育状况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回归得到西部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与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受教育状况之间的模型结果如下(不显著的变量已经剔除,下同):

模型的R平方为0.72,调整的R平方为0.63,统计量为7.96,Durbin-Watson值接近2,说明模型的拟合度比较高。结果基本上表明农业GDP增长与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负相关,而与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文化程度人数正相关。模型表明,当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减少一个时,西部农村GDP要增长0.00017%;当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人数增加一个时,西部农村GDP也要增长0.17%。

3.与农业科技进步有关的基础设施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运用统计软件回归得到西部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与农业科技进步有关的基础设施之间的模型结果如下:

由模型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R平方为0.91,调整的R平方为0.89,统计量为31.9,Durbin-Watson值为2.34,接近2,说明模型的拟合度比较高。结果基本上表明农业GDP增长与西部农村村办水电站、西部农用机械总动力高度正相关。模型表明:当西部农村村办水电站增长1%时,西部农业经济要增长0.24%;当西部农用机械总动力增长1%时,西部农业经济增长0.9%。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农业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历史性跨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使西部农业生产呈现前所未有的局面。在农业科技进步因素中,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农业科技投入、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的变化、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文化程度人数的变化、农村村办水电站及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变化等。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西部农业科技投入

目前,西部的农业科技投入相对比较少,农业科技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严重制约了西部农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建立中央、省、区(县)三级农业科技投融资管理机构,组织多元化资金,形成几个资本金在10亿元以上的农业科技投资股份公司。投资公司资金来源可以是财政性的,也可以通过合法程序向社会(企业、个人)募集取得。另一方面,西部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应该是在保持生态环境改善的条件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含金量高的生态种养殖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8—10个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种养殖产业化基地。

2. 加强西部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培育西部农业科技人才

(1)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国家或省属的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国家、省、个人三方共同承担费用的原则,让那些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而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和愿意进入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公民,在其负担部分生活费的情况下免费进入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提高西部公民从事现代农业的科学文化水平,为西部农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合格的农业科技人才。(2)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农民不仅要从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上升为一名掌握一定技术的劳动者,而且要成为能够适应市场化、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者。因此,应该着手加快西部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目前,西部地区在加强西部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同时,还应该有重点地加大“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和“农业远程培训工程”的实施力度,建立健全西部农业科技教育体系,全方位培育西部农业科技人才。

3. 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运用篇8

关键词:电子政府数字鸿沟信息化数字贫困

同志在2000年9月6日至8日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为创造财富的新的重要动力。日益拉大的“数字鸿沟”表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科技水平上存在极大差距,这必然致使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体现人类智慧和创造精神的先进科技,应该在全球范围内用于促进和平与发展,造福各国人民。”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国纷纷构建自己的电子政府来应对更为复杂的国际社会,来更好地服务民众,构建平等、和谐的社会。

一、中国面临的“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又称为信息鸿沟,是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报告中提出的。该报告认为,数字鸿沟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在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以及发展信息产业方面的差距,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指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根据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在接触信息通讯技术和利用因特网进行各种活动的机会的差距。这种差距既存在于不同国家之间,也存在于一国内部不同人群之间。近年来,数字鸿沟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界范围内的数字鸿沟拉大了南北经济差距,突出了美国的超级地位,加剧了国家内部分化。总体上说来,数字鸿沟不利于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其对信息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目前“数字鸿沟”正日益成为信息时代全球性的难题。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新闻里则直接把“数字鸿沟”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着3大“数字鸿沟”。即中国与世界、中国各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⒈中国与世界上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

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已经成为“数字贫困”国家。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美之间的数字鸿沟如下:截止2000年底,中国电脑拥有量0.159亿台,平均每万人有88台,排世界第8位;美国1.641亿台,平均万人拥有近5000台,居世界首位,约是中国的57倍;从网络普及率来看,中国的网民数只相当于美国的1/8;国民经济信息化投入方面中美相差45倍;社会信息化系数,美国1965年为242.9,而中国2007年才达到145.3,落后美国40年。面对如此惊人的数字,难怪有人说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是触目惊心的。通常我们衡量数字鸿沟的大小是比较两个地区的信息化指数,其中包括人均拥有的信息设备(譬如电话、计算机等)量、每人单位时段的信息交换量等,它是一个数值,是绝对的差距。根据2002年国家统计局“中国信息能力研究”的成果,在选取的28个国家中,我国的信息能力水平得分为6.17,处在第27位,不但同位居第一的美国(71.76)及位居第二的日本(69.97)相距甚远,甚至连埃及(9.28)和斯里兰卡(8.79)都不如,可见我国和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有多大。

⒉中国各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从国内各地区的比较来看,我们面临着东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严峻现实,且东西之间的差距还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据2002年关于信息化水平统计数据表明,排位于前10名的省区市没有一个在西部,而列最后4位的都在西部地区;西部信息化水平指数最低的省份仅为13.3,低于全国平均指数25.89,与最高省份相比差76.84。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结果,西部地区基本上属于“数字赤贫”地区。北京、上海的信息化指数在70以上,属于信息化水平的一类地区;而甘肃、贵州、云南和的信息化指数在19以下,属于信息化水平最低的地区;另外,东部地区在互联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人均电信业务指数、人均报纸订阅指数等具体指标方面,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⒊中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从城乡的比较来看,农村地区完全成为了“数字边缘化”地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大于东部。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信息统计年鉴》显示:2002年全市固定电话53.2万户,增长15万户,其中城区电话用户49.5万户,增长14.1万户,乡村电话3.7万户,增长0.9万户。

信息产业部提供的资料显示,西部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仅为1%。在青海,目前还有21%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不通电话,且全国20%不通电话的行政村,绝大部分都在西部地区。尽管我国网络用户的增长率较高,但是网络普及和应用的增长主要发生在城市,农林牧副渔和水利业生产人员仅占网络用户总数的0.76%,网络用户中只有0.3%的用户是农民。城市网络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广大农民完全处于“数字鸿沟”的另一端,成为网络革命中的“数字贫困”人口。

信息基础设施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是城乡之间“数字鸿沟”的根本原因。从收入水平的比较来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00年城乡居民之间的可支配收入相差2.79倍,因此,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能力较低。从信息基础设施的比较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中国电信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这种发展是不均衡的,城乡之间的信息差距十分悬殊,且呈现逐步扩大趋势。

新的“数字鸿沟”将扩大城乡居民之间的发展差距,这也反映了城乡居民获得信息公共服务机会的严重不平等。8亿乡村人口成为信息时代的边缘化人群,这极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大农业与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将是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长期战略,应该使信息技术投入成为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的要素投入。

二、构建电子政府的意义

电子政府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互联网革命带来的新的行政实践。它的提出源于1993年9月美国倡导实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3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起了一场名为“国家绩效考察”(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的运动,用以检视美国政府在管理和提供服务方面所存在的弊端。在这场运动中,构建电子政府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提出来。之后,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提出适合自己国情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也相继提出了构建电子政府的计划。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所进行的调查表明,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作为部级事项列入政治日程。我国从1999年1月启动“政府上网工程”起,开始着手构建电子政府,并于2002年把“推行电子政务”写入党的十六大报告。政府信息化是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先决条件,电子政府建设应该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龙头,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应被视为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一项基本策略。因此,关于电子政府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信息社会中,由于信息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加之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和网络系统将成为未来政府的神经中枢系统,政府治理过程也将成为一个信息处理过程。因此,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对原有的政府形态进行信息化改造的过程。各国政府的信息化实践证明,电子政务的推行和电子政府的构建是世界各国政府积极应对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之一,它在不断地打破原有行政体制的稳定与平衡,促使政府管理的发展与变革中,已显示出巨大的、不可抗拒的革命性力量,并被普遍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当前,电子政府构建正在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政府管理图景,并从两个层面影响公共行政的走向:一是政务实施方式的变化,即实现政务信息化;二是公共行政内涵的变化。从目前电子政务的拓展情况和未来电子政府的发展趋势看,构建电子政府和实施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发展的意义不仅仅表现在为管理实践提供先进工具和实现途径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将引发行政价值观、行政环境、行政权力体系以及行政组织结构等一系列深层次的变革。我国政府应以政府上网为突破口,以电子政务建设为切入点,以政府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动力,以政府上网应承担的责任为依据,以中国政府上网的策略选择为参照,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进而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三、填平“数字鸿沟”,全面构建电子政府

⒈填平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更快赶超发达型电子政府

所谓发达型电子政府,是指那些电子政务发展较快、基础较好、覆盖面较广、规章制度较为完善的政府,例如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家。

虽然目前我国已加快了信息化的步伐,但是在电子政府发展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一定差距。在工业化时代到来的时候,由于中国没有抓住时机而落伍,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个人见人欺的东亚病夫,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屈辱历史。在信息化时代到来的今天,只有抓住这个历史机遇而迎头赶上,中国才会再次成为世界强国,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巅。尽快建立利用知识和信息促进发展的模式是21世纪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是中国追赶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水平和知识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各类“数字鸿沟”的主要因素,因此,缩小“数字鸿沟”战略是一个综合性的长期战略。我国必须采取针对“数字鸿沟”的国家治理政策,其核心是促进资源流向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知识发展的领域。因此我们必须填平与发达国家之间“数字鸿沟”,尽快建立功能强大的电子政府,早日实现我国由信息化大国向信息化强国的转变。

填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政府首先应该提供更多、更广泛、更廉价的信息公共产品;其次,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和信息基础建设;第三,尤为重要的是要尽快解决信息产品的核心技术问题,促使信息产品成本大大降低,促进人均信息产品占有率大大提高。可喜的是国家目前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只有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填平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早日建立一个高效的、服务型的电子政府。

⒉填平我国国内各地区间的“数字鸿沟”是建立电子政府的战略任务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工作重点主要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展开。无论是内网、外网还是电子政务信息数据库都必须有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作支持,而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国内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

截至2004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的普及率为7.2%。各地区上网用户普及率以北京最高,达27.6%;其次是上海,为25.8%;排在第三位的是天津,为19.1%;高于全国上网用户普及率7.2%的还有广东(14.9%)、浙江(11.4%)、福建(9.3%)、山东(9.3%)、江苏(8.9%)、辽宁(7.6%)、黑龙江(7.3%);其他地区的上网用户普及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贵州的上网用户普及率最低,只有2.5%。

各地区上网计算机数以广东最多,占全国上网计算机总数的15.5%;其次是山东,占8.6%;排在第三位的是江苏,占6.7%;上网计算机数最少的是,只占全国上网计算机总数的0.1%(资料来源:《中国区域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比较研究》)。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的强省区各项指标均远高于、贵州、内蒙古等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由此可见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主要是因经济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反之,如果不尽快填平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又会加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以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只有及早填平“数字鸿沟”,才能使得国内电子政府更均衡地发展。当前,国家应该实行倾斜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幅员辽阔、人员居住分散,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投入大,收入少,甚至亏损。因此,通信运营商不愿意这些地区进行基础建设的投入,这就要求国家把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给以投入,这样才能尽快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当然,光有国家支持是不够的,地方政府也必须更新观念。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资源密集型、能源密集型、重工业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化战略,它的发展路径是以开发资源为重点。虽然这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曾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也因此形成了极大的路径依赖。这些地区必须对这一传统的发展战略做出重大调整,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实行“富民为本、投资于人民”、“优先促进社会发展”、“以知识促进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逐渐从基于和依赖于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的传统发展模式向基于和依赖于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新型发展模式转变。

另外,缩小东西部之间的文化差距,加大对西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也是缩小“数字鸿沟”的一个长远措施。

⒊填平我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是全面构建电子政府的难点和重点

与前述两个“数字鸿沟”相比,城乡之间的鸿沟就显得更深、更严重,也就更难以填平。我国城乡之间越来越大的差异将成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电子政府的最大难题。

从电子政府服务的对象来看,电子政府的功能主要包括:①政府部门间的电子政务(G2G);②政府与企业间的电子政务(G2B);③政府与公民间的电子政务(G2C);④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间的电子政务(G2N)4个方面。其中G2C是重点,它可以体现出现代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理念,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付诸实践,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而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电子政务依然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新话题,如此又何以实现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在城市居民中已经认为很普遍的电子政务,在农村几乎就是盲区。目前除了县、乡两级的电子政务在缓慢建设中之外,网络建设基础设施问题、投资问题、农民的使用意识问题等等都成为解决信息入农户“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尽管国家已经开始关注县、乡两级的电子政务,但仍然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即如何让老百姓接触到电子政务,如何消除已经存在很长时间的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现象。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电子政务入农户就只能是“一纸空文”。因此,只有尽快填平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才能使我国电子政府构建得更为全面。

那么如何填平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解决好硬件问题,即尽快加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未通电话地区农民通信从无到有的飞跃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均衡城乡发展的具体措施。国家和通信行业这些年正在大力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信息产业部和各大电信运营商在全国范围展开了发展农村通信,推动农村通信普遍服务的第一步――“村村通电话工程”(简称村通工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措施。目前电子政务“下乡”和服务“三农”已经成为各地政府电子政务“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是软环境的建立。第一,应当想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才会在文化消费上加大投入,才会自觉地更新观念;第二,广大农村缺乏计算机、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因此,即便是每个农村都连通了计算机网络,如果没有人去利用的话,依然形同虚设。第三,电子政务究竟能够给农民提供怎样的内容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继续延续以往的电子政务操作思路,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去网上申报宅基地、网上投诉是很难实现的。考虑到农民的实际需求,县、乡两级的电子政务内容最好而且也应该涵盖如何帮助农民“增收”问题。

四、结语

政府是一国全部社会活动的中心和核心调节力量,在填平“数字鸿沟”方面,政府必须起带动作用。只有政府充分实现了信息化,才能直接带动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加速促进国家整体的社会信息化进程,从而使“数字鸿沟”迅速填平。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没有政府信息化,就没有全面的企业信息化;没有电子政务,就没有真正的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电子政务工程将成为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国内信息产业、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是最终填平国内“数字鸿沟”的龙头。

参考文献:

1.张锐昕. 电子政府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罗元铮,焦宝文. 电子政府导论[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王长胜.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NO.1[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白井均,城野敬子,石井恭子,等. 电子政府[M]. 陈云,蒋昌建,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苏新宁,孔敏,俞华,等. 电子政务理论[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6.胡鞍钢. 中国战略构想[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7.范胜军,徐龙建. 电子政务的“上山下乡”助推农业信息化[EB/OL]. (2005-10-10)[2008-10-28]. industry. ccidnet. com/art/883/20051010/347515_1. html.

8.中国互联网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05-01-19]. news. ccidnet. com/pub/html/news/zhuanti/cnnic15/index. htm

9.张启人. 新经济与“数字鸿沟”[J]. 广东经济, 2002(2)

10.方家平. 中国急需填平数字鸿沟[J]. 经济前沿,2001(12)

11.胡鞍钢,周绍杰.中国如何应对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J]. 中国工业经济,2002(3)

作者简介:

张战勇,男,1975年生,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

上一篇:辅导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社会经济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