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商业模式范文

时间:2023-11-21 18:23:35

冷链物流商业模式

冷链物流商业模式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运作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griculture is the pillar industry of Maoming's economy, in order to transport Maoming's rich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rough E-commerce platform efficient and fast to the country and the world, must rely on the perfect cold chain logistics system.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Maoming,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Maom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on this ba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chain, build the integrated operation mode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Maoming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under E-commerce environ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cold chain logistics network.

Key words: E-commerce;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integrated operation

1 茂名农产品电子商务和物流发展现状

茂名地处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海岸线长,渔场广阔,港湾众多[1]。土地总面积1 718亩,迂回海岸线220公里,资源得天独厚成就茂名农业大市。茂名“三高农业”蓬勃发展,荔枝、龙眼、香蕉、芒果等“岭南佳果”驰名中外,是中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北运蔬菜生产基地、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同时,茂名的水产养殖享誉盛名[2]。如今,茂名享有“中国荔乡”、“全国水果第一市”、“中国罗非鱼之都”和“橘红之乡”等众多美誉,同时也是全国知名的“北运菜”生产基地,素有“天然大棚”之称[3]。

随着总理把“互联网+”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电子商务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茂名作为农业大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也随之发展起来。茂名财政每年总投入超过2 000万元用于发展农村电商。茂名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吸引了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纷纷进驻。2015年5月,广东省首个在淘宝开设的市级馆――淘宝特色中国茂名馆正式开馆。目前阿里巴巴在茂名建设运营了2家县级淘宝服务中心和87个村级农村淘宝服务站,京东在茂名开设的四大服务中心于2015年上半年也相继开业。茂名明湖商场、大中商品等数十家知名地方企业投资建设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明湖网上商城目前已在全市建设了33个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站[4]。

为配合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茂名的农产品电商物流平台建设也在积极开展,依托包茂物流、湛线物流等发展带,以粤西农批交易中心为核心的物流集散地正在蓬勃发展,茂名已计划在山美建设一个“实体市场+电商平台”合二为一的便捷电商农贸市场、电子商务物流园,总投资近3亿元[5]。目前,茂南、信宜、高新区都至少建成运营一个具有电商孵化功能园区(基地),发展势头良好。此外,茂名积极引导快递企业将服务延伸到镇村级,目前,茂名全市已设有乡镇快递网点超过450个,实现了“乡乡有网点”,统一标志的信息惠民综合服务站陆续进驻各村居,2017年将实现1 902个村居全覆盖,及时解决镇村级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并逐步优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充分物流配送支撑[6]。

2 茂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存在的问题

茂名的很多特色农产品,比如荔枝、香蕉、龙眼等水果以及水产品,它们含水量高、保鲜期短,在流通过程中,仓储、包装、运输等环节的表现会直接影响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因此对保鲜技术以及物流运作的及时性要求很高。若要开展生鲜电子商务,就必须要确保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并且尽量减少在运输途中的浪费与损失,要实现这一切必须依靠强大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体系。农产品冷链作为一种低温状态下的物流体系,从生鲜农产品的产地预冷开始,经过冷藏/冷冻加工、冷藏/冷冻储藏、冷藏运输,再到配送和销售,整个过程涉及到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及用户,要确保农产品始终处于规定适宜的温度环境,才能保障品质,降低耗损。

近年来,虽然茂名农产品物流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在冷链物流的运作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体现在缺乏供应链视角下的信息整合以及各主w之间的物流资源整合。

2.1 缺乏供应链视角下的信息整合

在传统流通环境下,茂名大部分农产品的供应链是相当松散的,上下游各主体之间尚没有形成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茂名通过网络销售的农产品大都是通过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但目前的电子商务平台还没有真正整合生鲜产品这类生命周期很短的供应链,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的运作衔接不畅。生产供应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物流平台等各类信息网络成为“信息孤岛”,由于相互之间缺乏无缝对接,导致农产品信息在各类相关企业主体之间无法实现充分沟通和共享,整体链条节点之间缺乏协调,使物流运作效率低下,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大打折扣,进而影响销售,导致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受损。

2.2 各主体之间的物流资源缺乏整合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打造跨区域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非常复杂。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中,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消费者等主体之间结构复杂,而且农产品冷链运作的专业化程度很高。一方面,目前国内无论是农产品供应商、大型批发商、超市卖场,还是生鲜电商,大多数都没有足够的实力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组建跨省市的冷链物流体系,这很容易导致在冷链运作中出现“断链”现象,使得前面环节的冷链效果大大削减,甚至为零。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生鲜电商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期,各方面的条件尚不成熟(如消费意识、生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业务配送量相对较少。这样一来,单独由某家冷链物流企业进行全程冷链运作,在时效和成本方面往往难以兼得。

因此,为了确保流通过程中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减少损耗,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应该结成联盟,对冷链物流运作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在公共信息平台的调度下,紧密配合,整合各自的物流资源,形成协同运作、无缝对接、高效反应的冷链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

3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的构建和运作

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要求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公共信息平台的调度下,实现供应链横向协同及纵向融合。纵向融合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包括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生鲜电商等)之间的协同合作行为,横向协同是供应链同一层面不同企业之间的协同[7]。通过不同层面多个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资源整合,发挥供应链协同企业的互补优势,对冷链物流设施设备进行集约化运作,实现冷链物流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确保生鲜农产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各个环节变成增值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从而有效缩短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时间,降低成本。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一体化运作需要在公共信息平台的支撑下,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同时开展。

3.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的构建

3.1.1 公共信息平台

生鲜农产品信息平台在我国已初具规模,但多侧重于农产品溯源和销售,供应链层面的协同信息平台还很少。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运作体系中,由于各企业之间的信息传输需求巨大,必须要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建立统一有效的公共信息平台,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协同运作,各主体在生鲜农产品的供应、运输、加工、储存、配送直至最终消费的全过程中,对各类有关信息进行及时充分的传输和处理,实时监控和管理冷链物流运作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使运营更加科学。

3.1.2 纵向融合

纵向融合指的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业务协同运作。当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下单采购生鲜农产品后,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订单处理,通知农产品供应商整合并组织货源,并经由公共信息平台调度第三方物流企业对生鲜农产品进行保鲜包装和入库冷藏,最后通过冷链配送将生鲜农产品在指定时间内送达消费者。

3.1.3 横向协同

横向协同是供应链同一层面不同企业之间的协同,在此主要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业务协同运作。为了实现全程冷链,并使社会上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不同区域、不同业务功能的多家物流企业需要参与业务协同,各取所长,形成跨区域、协同运作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根据生鲜农产品的出货信息,在公共信息平台的调度下,各协同物流企业结合各自的资源和优势特点,对冷链物流设施设备进行合理调配、相互配合,完成冷链物流的全程运作。

3.2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的运作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运作需要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和协同运作的冷链物流网络的支撑下进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按照不同的目标客户群和经营模式,可将冷链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分为跨区域B2C模式、茂名本地B2C模式、B2B模式三类。下面介绍各类模式下的冷链物流运作过程,如图1、图2所示。

3.2.1 跨区域B2C模式

(1)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各区域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并将分析数据与农产品供应商进行共享,使供应商的种植/养殖和加工更迎合市场需求;(2)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下单进行生鲜农产品订购;(3)电子商务平台对订单进行汇总处理,由电商采购部门通过公共信息平台向农产品供应商下发采购订单,供应商整合并组织货源,对生鲜农产品进行快速采集和保鲜包装;(4)通过信息平台的统一调配,由位于产地的物流企业利用冷藏车运输到茂名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进行流通加工和分拣处理;(5)信息平台分配运输任务,由多家物流企业协同运作,利用冷藏车将整合后的农产品运送至各销售区域的配送中心冷库进行分拣处理;(6)通过“最后一公里”的冷链终端配送,由位于销售区域的物流企业在温控条件下将商品从冷链配送中心送达消费者手中;(7)目前生鲜电商的主要目标客户群是上班族,他们的收货时间有较大的限制,而且客户分布极其分散、单位走货量少,因此电商平台可以考虑与各销售区域的连锁零售企业合作,配合其线下连锁门店,在终端配送方面实施社区O2O模式。通过与分布广泛的社区店合作,在门店内放置冷柜,由冷藏车在规定时间内将商品配送到相应的固定取货点(社区门店),最后由客户自行到附近门店提货。

3.2.2 茂名本地B2C模式

茂名的本地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连锁零售企业(如茂名明湖超市),可以打造主要向本地消费者提供新鲜农产品、速食加工菜品等产品的本地B2C生鲜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由于本地生鲜电商可以依托茂名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且配送范围较小,通过区域内的冷链物流体系即可完成全程冷链。本地生鲜电商所销售的产品,大部分来自茂名及周边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商、生态绿色合作农业基地的直供,还有一些来自大型经销商和进口生鲜产品的本地商。本地B2C模式的冷链物流运作过程与前述跨区域B2C模式的类似,但由于主要依托当地的农产品资源,物流环节相对更少,在终端配送方面主要依赖自身(或合作伙伴)的社区门店,采用社区O2O模式,由客户到店自提。

此外,本地的生鲜电商企业还可以跟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如淘宝、天猫、京东等,借助这些平台,加大向市外推广和销售茂名特色农产品的力度。比如鲜品的荔枝、龙眼、三华李、番薯、深薯、甜薯等,干货的荔枝干、番薯干、桂圆肉、海味干货等,利用电子商务促进茂名农产品走向外面更广阔的市场。

3.2.3 B2B模式

由于B2C模式面向的主要是个人消费者,为了进一步扩大茂名农产品网络销售的规模,本地的农产品龙头企业或批发商可以通过阿里巴巴等B2B电子商务平台,或根据需要,在时机成熟时建立本地的农产品B2B平台,以此通过网络寻找大批量的采购者,扩大网络销售渠道,消除地域的限制。

由于大批量供应一般面对的是大型连锁超市和大型经销商的订单,作为茂名的冷链物流中心一定要做好与供应链上下游的沟通协作,确保冷链物流运作的顺畅,避免因为流程脱节造成温度变化,从而影响农产品的品质。茂名各区县的农业合作社及农产品龙头企业,需要将农产品的种类、价格等信息分门别类地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展示给客户(大型买家),客户通过B2B网站下单。电商平台归集客户订单后,通过信息平台向产地供应商下发采购指令,然后在现场进行采集、包装,再通过冷藏车运送到茂名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冷库,经过物流中心的加工、分拣等处理后,再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冷藏车运输到达各销售区域的冷库。B2B模式对于农产品供应方而言,客户的订购量比较大,而且相对稳定,更能为冷链物流的运作带来规模效益。

一体化的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强调信息共享和物流资源整合。在这种模式下,从农产品供应方、电子商务平台、仓储加工平台、冷藏运输平台,再到“最后一公里”配送,各家企业在公共信息平台的调度下,通过有效整合不同的企业、冷库和冷藏运输设备,充分发挥自身业务专长,既有业务分工,也有紧密合作。

4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运作的实现途径

为了构建和实施茂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需要实现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以此推动茂名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在此前提下,茂名市政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涉农市场主体参与茂名农业信息化建设,依托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构建贯穿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全过程的公共信息平台。在多方主体的共同投入与协作下,构建协同运作的冷链物流网络,以此整合多方企业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实现各类资源的无缝对接和有机集成,确保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实现标准化运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此减少各环节之间的损耗和等待,降低成本,使生鲜农产品高效顺畅的流通。

4.1 实现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标准化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生鲜电商领域脱颖而出,茂名的农产品必须实行品牌战略,而这需要以实力雄厚、开拓市场能力强的企业作为载体去推进。由于单个农户力量薄弱,交易成本较高,所以众多分散的农户可以组成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或者培育当地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不但可以打造更多的农产品品牌,还可以提高当地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的发展程度,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茂名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可以联合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共同制定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可量化的生产加工标准,如产品感官特征、允许缺陷值、加工环境温度等。此外,在物流执行过程中,根据不同种类农产品的不同特点与物流需求制定农产品的物流操作标准,如冷藏与运输温度、包装材料与规格标准、冷链物流断链最大时间限制等[8]。在整个冷链运作过程中,将从供应到销售整个过程中要规范的问题以标准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对于涉及的预冷技术、冷藏运输、冷藏加工、冷藏储存等各个环节都应该形成一整套可量化、可执行的标准。

4.2 建设公共信息平台

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运作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通过公共信息平台,相关企业可以及时监控和管理冷藏加工、冷库储藏、冷藏运输的各项数据,包括销售商的销售和库存状况、运输车辆的跟踪、产品温度监控等,以此科学调度和管理各家物流企业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冷链物流运作的效率。

在茂名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的起步阶段,当地涉农企业可以与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享受专享推广渠道或专享推广扶持政策。但是从茂名本地农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为了真正实现茂名农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和信息化,有效提升茂名农产品物流运作各环节的运作效率和网络销售的市场竞争力,茂名应该打造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信息平台。茂名市政府应按照“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切实引导各类涉农市场主体积极参与茂名农业信息化建设,依托电子商务,由多家企业共同构建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该平台的日常运营可由茂名大型的综合冷链物流中心主导。通过这个平台,来自不同区域、不同企业的物流资源可以得到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4.3 构建协同运作的冷链物流W络

茂名可以通过联合、引导产销两地的农产品市场,依托全国主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和销地的大型批发市场,建立产销一体化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实现上联生产基地、下联零售终端,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在公共信息平台的统筹调度下,不同区域、不同业务功能的多家物流企业协同运作,根据自有资源及分布区域合理调配物流资源,多家企业可以同时进行鲜活农产品的采集,在统一地点(冷链物流中心)进行分拣配货,最后再根据不同区域的配送需求,经由信息平台调配相应区域的物流企业实施运输配送。

冷链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离不开茂名农产品综合冷链物流中心和各区县配套的中小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在这其中,综合冷链物流中心的设置至关重要。冷链物流中心一边连接着上游的农产品供应商,另一边连接着承担开拓市场业务的销售商,同时也是公共信息平台的主导者。作为供应链的核心成员,冷链物流中心必须集农产品的采后预冷、加工、包装、仓储、运输和信息管理等业务于一体,并且应该将其设在离产地较近、依托交通枢纽(包茂高速、沈海高速等)和主要货运站场的区域,方便供应商在采集完农产品后,能够尽快送到物流中心进行加工、分拣、储藏等处理。由于物流中心在供应链中要承担农产品的冷链加工、包装、仓储等业务,这要求物流中心必须具备先进的冷藏储运技术和设备。由于综合冷链物流中心的投资巨大,必须由多方共同投资才能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茂名市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力量,开展广泛的招商引资,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加盟。

参考文献:

[1] 吴肖林. 茂名市“三高”农业绿色营销的必要性及环境分析[J]. 茂名学院学报,2010(1):64-67.

[2] 黎小业. 中国第一果城南疆文明之源――关于塑造茂名旅游品牌的大策略构想[J]. 南方论刊,2013(3):33-34.

[3] 马健,高凤,丘立贺. 茂名布局农业由大到强――南中国农产品物流集散地已具雏形[J]. 农产品市场周刊,2015(15):23-27.

[4] 邓义深. 电商产业成重要经济增长点[N]. 茂名日报,2015-11-14(A1).

[5] 李新华,张文洋,邓义深. “政府推动”打开广阔天地――茂名“农业+互联网”发展纪实(下)[N]. 茂名日报,2015-12

-09(A1).

[6] 梁雪玲. 茂名市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N]. 茂名日报,2016-07-27(A1).

[7] 路静敏,陈薇,曹树贵. 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协同模式研究[J]. 价格月刊,2016(2):72-75.

冷链物流商业模式篇2

【关键词】冷链物流;生鲜电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020-01

一、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现状

2005年“易果网”的成立标志着国内生鲜电商的开端,此时的生鲜电商沿用普通电商的模式。这段时间,生鲜电商一直不温不火。2012年底,新成立的生鲜电商“本来生活”成功导演了“褚橙进京”事件以及随后的“京城荔枝大战”,将生鲜电商再次引入人们的视线。2013年起,“顺丰优选”“一号生鲜”等商家发展活跃,获得大量资金投入,生鲜电商发展迅猛。2013年底至2014年初,伴随着京东和天猫的加入,生鲜电商将面临资源整合和格局并购的局面。国内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猛,生鲜电商经营模式发展转变。B2C、C2C、O2O多模式上台,移动互联网工具灵活应用,消费者生鲜消费理念得到培养。

在生鲜电商所采用的诸多物流模式中,自建物流体系对生鲜电商吸引力最高。以顺丰优选和京东商城为例,他们一直占据着自建物流体系所带来的收获与便利,通过自建物流体系,尤其是自建冷链物流系统,可以实现生鲜产品的冷链配送服务。在运输配送过程中,实行全程冷链管理、分拣和包装操作场地满足温控条件,再装入温控箱运输,收派员通过保温袋上门派件;注重整个物流环节所使用的温控设施,包括冷藏箱、冷冻箱、冰盒、冰袋、保温袋等;入库的生鲜产品推行“库门到冰箱门”的无缝衔接,生鲜产地直采产品推行“枝头到舌头”的无缝衔接。

虽然自建物流体系的优点颇多,但也不是万能的。自建物流体系的成本高,需要一定的规模效益。基于一些限制条件,也无法覆盖所有区域和市场。而生鲜电商可以覆盖全国市场。生鲜电商运作模式对物流配送和仓储设施依赖极高。目前多数生鲜电商因其自身规模所限,实力较弱,无法通过自建物流尤其是自建冷链物流来发展自身业务。伴随着国内第三方物流的日益成熟,生鲜电商可以选择全程冷链第三方物流配送资源,对其生鲜产品进行冷链物流服务,以“黑猫宅急便”为代表的全程冷链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成为诸多生鲜电商理想的物流合作伙伴。

二、生鲜电商冷链物流存在的困难

1.成本居高不下。目前,生鲜冷链物流成本比普通商品高出1~2倍,冷链成本占销售额25%~40%。成本的降低寄希望于规模化,若规模化成型的话,未来冷链成本的下降会直接带来售价的下降。

2.质量控制难。目前国内生鲜电商采取的冷链配送主要有两种,用制冷设备运送,如冷藏车;用保温设备运送,如保温箱。前者存在冷气易散失、容易脱冷等弊端,后者则存在保存时间短、强度差等。

3.行业标准缺失。生鲜商品本生非标准化产品,对温度、储存要求不一,行业没有形成标准,执行存在困难。使用全程冷链物流的企业则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而自定标准来运作,冷链的质量无法得到统一保证,具有可执行性的行业标准亟待出台。

三、生鲜电商冷链物流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生鲜电商的发展从长远看,实际上是生鲜产品规范化、系统化、互联网化的过程。这又是一个长期工作,需要政府推动和政策扶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积极发展鲜活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商务部初级生鲜食品配送良好操作规范。2014年9大农业补贴项目中有8项与农产品物流相关,有6项与冷链物流、储藏保鲜相关,资金补助金额最高达2000万元。国家出台和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意在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这给国内生鲜电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2013年电商市场发展活跃,生鲜电商随着电商的发展大趋势而发展,更多资本注入生鲜电商,内部资源不断整合。顺丰优选凭借母公司“顺丰快递”的仓储物流优势进入生鲜电商行业;一号生鲜利用一号店的采购经验,大做生鲜产地源头资源。此外,伴随国家政策的拉动,联想大势宣传互联网农业,阿里集团从淘宝、天猫、聚划算、支付宝、物流全线渗透生鲜领域,海尔巨资打造农村电商物流市场,这对生鲜电商物流的建设和发展都是利好消息。

四、生鲜电商物流发展趋势

生鲜电商从经营理念上需要加强全程冷链物流的宣传和执行,并将该理念推广到整个物流链,尤其是生鲜产品采摘、入库、包装等上游物流链。推广应用条形码RFID无线射频识别、GNSS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移动物流信息等技术,加强与下游物流链的冷链对接。促进生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努力实现生鲜产品全程冷链物流,确保生鲜产品的物流速度、效率和质量安全。建立起数据采集与交换、信息管理等标准,确保生鲜产品全程冷链物流的效率和质量安全。自建生鲜物流体系和第三方物流资源结合、干线冷链与城市冷链配送组合生鲜产区冷链物流网络和消费区食品冷链网络无缝对接,推动多模式、组合式生鲜物流体系,既可以满足物流配送的效率,确保生鲜产品质量安全,又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五、结语

生鲜电商冷链物流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电商在运作生鲜产品物流时,需要充分考虑电商自身、生鲜产品、冷链物流等多方面特点和影响因素,借助国家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推动全程冷链物流建设。通过多模式冷链物流系统配以全程冷链技术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在提高生鲜产品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确保生鲜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夏恒.生鲜电商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贵州农业科学,2014(11).

[2]兰洪杰.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协同对象与过程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9(2).

[3]兰洪杰,李龙飞.食品冷链物流系统战略层协同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7).

冷链物流商业模式篇3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Swap Body技术;云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1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Due to the shorter shelf life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pared with general merchandises, so higher service level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rely on sale terminals which control the quality and delivery time of this produc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uhu city through numerous and detailed datas, and then goes on the study on joint distribution mode, thus we can establish a cooperative joint distribution model based on Swap Body technology, cloud logistics and 3PL companies.

Key words: fresh produce; cold chain logistics; joint distribution; Swap Body technology; cloud logistics

2015年,国内最大的冷链生鲜农产品服务电商云平台――“宇培吉品网”正式在芜湖市落户,这标志着芜湖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将迎来一个全产业链的开放式平台。所以芜湖市作为安徽首批入选国家电商示范创建的城市就更应该为生鲜农产品寻找出路,为保证芜湖市在国家政府扶持力度加大、电商发展良好的环境下,在不久的将来打造出一个适合本土化、过硬技术加创新平台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网络。

1 相关概念

1.1 生鲜农产品。生鲜农产品在传统意义上主要包括水果、蔬菜、花卉、禽蛋肉、奶制品和各种水产品。

1.2 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是指各种生鲜商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配送、流通加工、包装再到销售,要保证始终处于对应生鲜品规定的低温环境,减少商品腐烂变质、损耗的供应链系统。

1.3 Swap Body。Swap Body的中文名称就是交换集装箱,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1965年,Ack-ermsnn/Fruhauf公司研制出了德国第一只交换集装箱。它的最初思想就是借用港口集装箱的标准化运作原理,每个用于交换的集装箱都是标准型号,便于运输配送工作中的衔接工作。基本实施过程如下:(1)将运输车倒进交换箱体支架空档内;(2)启动举升系统,举起交换箱体;(3)拔下支腿,并将其放置在支腿托架内;(4)落下举升托架,旋紧连接锁具,再连接示廓灯线。

优点:(1)底盘和箱底可分离,一车多厢,货物可预装、后卸,车辆利用率和运输率高;(2)厢体可做临时仓库,货物可分拣、装箱,能够有效缓解作业场地压力;(3)用户可以选择在自己的空闲时间完成货物装卸,实现均衡作业;(4)可以对交换集装箱进行分离、维护保养作业。

1.4 云物流。一般来说,云物流是以供应链自身上下游的企业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企业间建立基础信任后分享大数据,在云平台上进行云计算程序处理,从而调度和指挥各类物流资源将货物送至客户手中。

1.5 共同配送。共同配送在该文中就是对芜湖市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要素的各个企业进行横向集成,从而实现集约化配送,以此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

2 芜湖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芜湖市的冷链物流起步晚,人力、设备设施并不是十分完善,在实际的操作运营中存在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亟待解决,尤其生鲜农产品的特殊性就更加决定了冷链物流的高难度性,所以首先要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最后才能对症下药。芜湖市与国内冷链物流发达省份的冷链物流对比如表1所示。

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未实现系统化。据不完全统计,芜湖市每年果蔬、肉类的腐损率达30%~35%;另外,芜湖市的生鲜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货损率也相当大,且在没有正规的冷链物流保证下进行加工、运输、销售的生鲜农产品占有很大比例等。芜湖市目前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条块分割严重,冷链设施没有建立起来,冷链资源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整个冷链的产业链相互衔接不够。

2.2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3PL参与力度小。主要是由于芜湖市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较为落后,使得芜湖市大部分生鲜农产品的配送业务基本上是由生产商/销售商完成的,所以芜湖市本身虽然有生鲜电商企业在蓬勃发展,但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冷链物流力度不强,冷链物流发展缓慢。

2.3 冷链的基础设施落后。芜湖市目前冷链物流行业现有的专业化冷藏车数量不足,配套设施不能够及时更新换代,用于生鲜冷链物流的车厢没有监控,而且车内温度控制做得也不够精确。

2.4 信息化水平低。芜湖市的相关企业对于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全过程的控制和检查管理力度不足,没有紧跟云物流、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构架适合于芜湖市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

3 技术+平台+共同配送在冷链中的必要性及作用

3.1 共同配送的必要性。要解决好上述提到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满足芜湖市市场需求,实现共同配送是非常必要的。共同配送可以将众多规模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物流企业集中起来,由配送中心统一指挥调度为用户实行共同配送,统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标准,实现规模效益,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3.2 技术-Swap Body运作(如图1所示)。运作原理:(1)A企业的车辆到分拣中心收取生鲜农产品,进行货物的分拣、加工、包装,将不同温层的生鲜农产品装入不同温度条件的储柜中;(2)大型专车带着分拣好的生鲜农产品开往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转运中心,将大型专车上的各个厢体分别转移到各类小型专车上;(3)由小型专车依据规划的冷链物流配送网络路线分别送往各个配送点。

利用共同配送车辆,进行厢体交换,由前面介绍到的Swap Body技术的优点,可以减少车辆停靠时间,提高配送效率,实现规模经济,绿色、环保、经济、低碳。

3.3 云物流平台。在共同配送系统中,生鲜农产品的供应商联合物流配送中心、最终用户三方通过云物流平台相互协作,信息共享,降低物流成本。

在云平台上,所有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3PL服务商、目标消费者等整合成资源池,各种资源相互展示,按需达成协议进行相互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降低供应链成本,优化整个系统。

4 PEST可行性分析――芜湖市未来实现Swap Body+云物流共同配送

4.1 政策优势。安徽省已经建立连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物流集散、配送中心。2011年,出台《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建立主要品种的冷链物流体系;2014年,芜湖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现代化生鲜农产品快递物流建设。此外,芜湖市还出台《加快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近日,安徽省又正式了《关于贯彻国家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这对芜湖乃至全省都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

4.2 经济优势。初步核算,2014年芜湖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 307.9亿元,增长10.7%。完成财政收入426亿元,增长11.6%。物价涨幅保持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芜湖市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市政府继续积极鼓励电子商务发展,出台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多项政策,“宇培吉品”于2015年3月正式落户芜湖;同时新建三山物流园、芜湖县商贸物流园等。通过农村公路建设、内河航运跨越工程、高速公路网工程等,全面加快芜湖市建设畅通、绿色、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体系,为芜湖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竞争力的提升保驾护航。现代物流的迅猛发展为芜湖市的经济提速提供有利条件。

4.3 社会自然条件优势。芜湖市是皖南地区生鲜农产品较富饶的地方,2013年,芜湖全年蔬菜产量405.2万t,水果56.0万t,肉类总产量25.6万t,水产品产量14.6万t。丰富的生鲜农产品资源、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带来了资源供给上和地理上的优势。

4.4 技术优势。生鲜农产品物流技术是实现和保障冷链物流各项功能的手段,是提高物流服务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保障。芜湖市拥有A级以上物流企业30家,高校、研发机构数量较多,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为物流技术的发展保驾护航;其次,芜湖市高铁、城际铁路的建设,也为芜湖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了便利通道。

5 传统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

5.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同产业间的共同配送模式。在实践中,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1)生鲜农产品企业各自分散独立拥有设备和配送中心前提下,根据企业间协商决定分期使用某个企业的运输配送工具,依据需要配送货物数量、目的地,定制路线,开展共同配送的活动(如图2所示)。

(2)生鲜农产品企业间将食品的外包装统一标准化,使得后期的装卸搬运配送问题迎刃而解,在此基础上企业之间共同出资建立一个物流配送中心,合资购买运输相同规格包装货物的配送车辆,均由该配送中心根据每个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和自身的配送能力来统一制定冷链物流配送路线,以此减少配送车辆的空载、往返运输等不合理的物流运输配送问题,降低物流成本(如图3所示)。

5.2 异产业间的共同配送。指生鲜农产品冷链产业与其他产业生产的商品集中起来,通过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在实践中,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1)这种配送模式类似于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采购前端,以大型零售业主导的异产业间共同配送,各种商品的提供商会通过大型零售企业指定或合作的3PL来集中配送(如图4所示)。

(2)实际生活中,有的是采购商直接采购少量产成品,有的是生产商生产的小批量产品,这些商业活动都是小批量、多批次的,都需要运输配送到相应的目的地,为了应对小批量、多批次的采购或生产活动共同出资建立小量商品配送中心,共同建立,共同使用,完成集约化配送(如图5所示)。

综上,通过分析比较,笔者认为上述四种配送模式不能很好地应用于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中,所以可以利用――技术+平台打造最理想的共同配送模式。

6 基于技术+平台+共同配送模式打造的高度集约化配送

在芜湖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体系中,信息平台非常重要,因此构建好一个服务于冷链配送体系的信息平台,可使得这个基于技术+平台+共同配送模式打造的高度集约化配送网络系统得以实现。所以,笔者认为这是芜湖市未来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趋势所在(如图6所示)。

必要的说明:

冷链物流商业模式篇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产品或服务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产业的调整来提高生产率,来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更好满足消费市场的有效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冷链物流行业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有效供给对接由于消费升级而产生的新需求,促进冷链全行业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重组,实现降本增效,提高全行业服务水平,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流通成本、保持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提出,物流行业发展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针对冷链物流这种特殊的物流领域,探究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供需结构矛盾,以及寻求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创新发展,我们认为亟待从需求侧的视角下,实现冷链物流行业“换挡升级”和“弯道超车”的改革目标,必须从冷链物流业态创新中寻求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冷链行业业态创新的必要性

任何一种经营业态的探索及创新要素的融入,都是企业或者行业在不断发现市场需求和寻求自身发展路径而不断变革和完善的过程。业态创新的整个过程,不是企业内部结构的简单更新,而是推动业态组合要素发生内在本质的变化,其共同点都是以寻求品牌、管理、技术、服务的差异化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和商业利润,冷链物流行业也不例外。

1、补短板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消费者对大宗农产品物流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更加完善、便捷、高效、安全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来满足各个方面的不同需求,但是我国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且整体水平较低,地区之间冷链产业发展不平衡制约着冷链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提出,为冷链物流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的有力支持。

因此,冷链物流供给结构中就是要强化生鲜农产品的预冷、拣选、加工、包装、冷藏、配送、追溯等以往相对忽视的短板,鼓励企业弥补和完善覆盖主产区的产地集配体系的短板,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加强具有储存、分拣、加工、包装、配送、追溯等功能的低温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打造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基地,有效提升冷链物流的综合功能,实现其整体水平提升。

2、去库存

库存成本是冷链物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对库存的控制水平决定冷链产业的盈利能力。“去库存”在冷链物流产业中的实现主要依靠冷库周转率的提高以及产品在库时间的缩减。

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积极引入“互联网+”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努力构建冷链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不同冷链企业之间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而在企业内部为采购和库存管理提供有效依据,优化冷链仓储空间,加快冷库的周转率和周转速度,减少产品库存及仓储时间,减少食品变质的风险及提高产品安全系数的同时,降低仓储保管费用和运营总成本。

3、降成本

相较于普通物流,冷链物流的成本要高出将近60%左右,我国冷链企业通常的利润率为10%,冷链利润率仅为8%左右,而发达国家冷链的利润率可以达到20%以上,冷链物流成本过高已成为制约冷链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此外,冷链物流由于对温控的要求比较高,冷链断链现象时有发生,产品腐烂变质更是屡见不鲜,我国冷链过程中的产品损耗率高达25%,严重的产品损耗极大缩小了冷链企业的利润空间。

通过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冷链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冷链要素科学的动态化配置,实现冷链物流实施全过程的实时监管和控制,以降低综合运输成本,扩大企业盈利空间。

二、冷链物流面临的结构性矛盾

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冷链物流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暴露出巨大的发展瓶颈。冷链物流行业中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不匹配、不协调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各种结构性矛盾亟待解决。

1、冷链行业区域布局的结构性矛盾

由于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状况的差异较大,导致区域间冷链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分布不均衡、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跨省全程冷链配送载设备偏少。以冷库保有量为例,50%以上的冷库集中分布在华东和华中地区,而作为我国瓜果等生鲜品主要原产地的西北地区,冷库保有量仅占全国的4.5%。

2、冷链运输能力结构性矛盾

据中国冷链物流网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近80%的蔬菜水果、65%以上的肉类、60%以上的水产品仍然采用的是常温运输方式,生鲜电商中有50%的产品需要借助冷链物流,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冷藏车辆运输仅占10%,低温环境下的运输要求远没有实现。以冷藏车的配置为例,在我国平均3万人才有一辆冷藏车,而美国平均500人就有一辆冷藏车。

对冷链运输的特殊需求得不到满足,使我国农产品损耗率高达25%,而发达国家的损耗率则一直控制在5%水平线左右。由于运输过程中冷链断链导致的产品高损耗,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总成本的70%。

3、冷链仓储能力结构性矛盾

我国冷库种类主要为冻结物冷库、冷却物冷库和超低温库,其中前两者所占比例较高,但超低温库占比仅为0.2%,而从冷库储藏的商品品类来看,以果蔬、肉禽和水产为主的农产品占比较高,合计占比接近60%。国际冷库协会统计显示,我国拥有8300万立方米的冷库容量,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但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仅为0.116立方米,约为美国的1/4。而且目前我国很多冷库仅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和贮藏,功能相对单一。

4、冷链物流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

随着人们不断深化对物流的认识,我国在物流人才的培养方面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物流教育已覆盖到包括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多元化的培养体系。

但目前的人才培养侧重于物流管理专业,冷链物流专业尚属空白,面对我国近年来冷链物流的爆发式增长,冷链专业人才极度匮乏,再加上冷链物流涉及的技术、专业、学科领域广,诸如制冷工程、贮存保鲜工程、食品加工工程、包装工程、运输工程等专业领域,冷链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冷链物流发展的需要。

5、冷链服务产品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蔬菜、生鲜等各类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冷链物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由于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较低,冷链物流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冷链企业过度追求低成本,缺少创新性投入,生鲜产品预冷技术尚未全面实施,低温环境下的等级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尚未普及,运输环节温度控制手段原始粗放,全程温度自动控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服务水平低,导致人们对食品质量的更高层次要求得不到满足。

三、冷链物流业态创新思路

对冷链物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必须坚持推动整个行业的业态创新向纵深层次发展,使冷链行业的经营模式更多样化,运营效率更突出,个性化的需求满足更及时,在所有供应链企业行业中的差异化更强,从而带来新的竞争优势点,冷链物流行业也将从业态创新和改革历程中获取更持续的发展动力。

1、社区共同化配送提高冷链物流运营效率

冷链物流由于其配送产品的特殊性,“断链”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发生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上,克服供应链末端瓶颈问题是冷链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关键。引入社区共同化配送的方式,以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解决社区“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难题。

与传统的全程门到门配送方式不同,将配送人员的配送范围根据社区分布情况做区域划分,并增设区域共同配送站点这一中间环节,主要选择在社区较为集中的区域,为冷链物流企业建立社区共同配送服务站点,并建立完善相应的冷藏设施,统一协调配送货物。

2、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的装备和技术升级

随着生鲜电商的迅猛发展以及冷藏食品消费量的不断升级,释放出巨大的冷链物流需求,我国冷链物流增量空间将进一步深化。但是,由于生鲜产品具有易腐、易烂的属性,产品在冷链过程中损耗较高,致使生鲜冷链物流的成本较普通商品高出1-2倍,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真正盈利的生鲜电商企业屈指可数。

生鲜电商要想解决当前面临的瓶颈,需要从冷链过程中寻找出路,进一步完善冷链运输服务规范,不断提高冷链物流的装备和技术水平,从源头上保障冷链物流质量安全,开展生鲜品运输配送车辆标准化工作,推动车辆更新改造,力争冷链全程监控,努力实现全程不断链。

3、中央厨房与冷链物流的跨界融合

中央厨房也叫中央配送中心,是指对分店实行统一采购、选菜、切菜、调料,然后将配好的食材和料包做成半成品用冷藏车配送,到达分店后,只需要做些简单加工即可。中央厨房的建设及营运过程中,冷链物流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需要建立中央厨房冷链物流中心,打造冷链物流行业的经济平台,最终实现餐饮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的跨界合作,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带来行业新的发展机遇。同时这种模式所拥有的接受市场冲击能力、整合能力是传统冷链物流企业所不具备的。

4、冷链金融服务突破传统冷链业务模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下的多元化冷链物流时代即将到来,冷链物流市场正从基础物流服务模式向物流增值服务模式转变,逐步完善业务链,拓宽冷链物流企业的服务增值途径,为客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已经成为冷链物流行业的大趋势。

通过投融资服务方、商业银行、其他冷链金融服务协调者、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等中间商提供多种抵押担保方式,对作为冷链金融需求方的中小冷链物流企业提供快速敏捷的投融资服务,提高其内部资金周转率,不仅解决了供应链上客户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且也增加冷链企业和商业银行的物流收益和贸易收益,真正做到转变第三方冷链物流传统单一运营模式的同时,实现其从传统冷链物流仓运配服务供应商向产融信一体化冷链产业集成服务商的角色改变。

基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金融模式简要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基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金融模式

5、农产品冷链与食品热链的产业延伸跨界联盟

图2:农产品冷链与食品热链的跨界融合平台

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联盟的组织方式主要是通过一种契约关系整合不同所有权的资产或资源,达到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竞争力的效果。农产品冷链(冷链行业)与食品热链(餐饮行业)这两种产业的跨界联盟,搭建了延伸产业价值链的合作平台(如图2所示),一方面顺应了行业发展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强化了冷链供给层次的多样化。

另一方面从食品安全质量的民生工程监管来看,对农产品冷链与食品热链具有无缝对接的客观需要,以降低冷链与热链融合后的全过程运营成本,最终达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与融合目的。

6、基于平台经济的第四方冷链集成商组织

它是集创新型供应链管理和资源整合服务为一体的第四方冷链物流平台,属于多级互通物流信息系统,在行业内构筑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快捷、透明、协同的集约型冷链物流网络,为客户提供基于线上和线下集成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冷链物流采购和管理平台。

图3:第四方冷链集成商组织功能结构图

基于平台经济的第四方冷链集成商组织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主要功能分为冷链信息、产品实时监控、决策支持、溯源管理及系统管理五大板块。

7、搭建综合运输协作体系的冷链物流港

随着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日臻完善,必然会引发冷链物流行业的重大变革,在不远的未来或将产生一种全新的冷链物流业态——冷链物流港。它将整合中国的港口(水运)、公路、高铁、航空、城市地铁(轻轨)等交通运输方式及资源,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IT技术为依托,融合冷链物流金融、保险等增值服务,构建“互联网+冷链物流”的冷链资源交易平台。

在经济发达地区形成集冷链物流、商贸、展示、食品研发、加工生产、包装、保鲜、金融、保险、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冷链业态,以更强连接、更快响应、更多增值、更加灵活、更为安全的良好效果满足消费者对冷链物流的不同需求,同时推动传统冷链物流行业转型升级。

四、结语

冷链关乎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理念的变化,冷链物流将在行业内外受到更广泛的重视。加快冷链物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是我国现代食品流通过程中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同时也是推进我国冷链物流网络节点建设的关键一环。

冷链物流商业模式篇5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冷链物流

食品是特殊商品,其质量的高低和市场秩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是果蔬生鲜食品生产大国,每年的蔬菜产量达3亿吨,水果产量超过6000万吨,位居世界前列。但果蔬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耗率约为25%~30%①,年损失价值近800亿元人民币。这不仅制约了农业生产,还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居民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日趋多元化,人们对食品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食品冷链物流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冷链物流应遵守“3T”原则:产品的最终质量取决于冷链的储存与流通时间(time),温度( temperature )和产品的耐藏性(tolerance). “3T”原则指出了冷藏食品品质保持所允许的时间与产品温度之间存在的关系,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一、基于食品安全的冷链物流管理的特点

基于食品安全的冷链物流管理具有了以下新的特点:

1、管理范围涉及整个生鲜食品供应链

冷链物流管理的范围包括从生鲜食品的生产商到消费者整个流通加工过程,只有通过充分与冷链上游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参与冷链食品的原材料采购供应、生产运作、成品的包装运输等物流活动,对供应商高效合理的整合与管理,才能从源头上把关保证食品安全。

2、管理体系的协同性与整体性

基于食品安全的冷链物流管理,综合运用了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的原理和供应链管理原理,是一个集温度管控、冷库物流作业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于一体的系统化的体系。整个冷链物流管理需要整个供应链的上游和下游相互配合,共享信息资源,协调一致才能确保生鲜食品安全高效地到达目的地。

3、冷链物流管理的严控性・

品质的保证是冷链物流的灵魂。 所有的温度控制措施及环节均为延长商品寿命及保证产品的品质服务。冷链物流的储存、加工包装、配送、流通等等条件均与一般常温物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需配合的运送车辆及仓储设备也非常昂贵,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冷冻、冷藏保温设备及周边配套设设施上。此外,低温冷冻链体系的建立,除了要有节能的冷藏、冻储存库的设备外,更要有良好的管理及作业规范,才能维护低温食品的质量。冷链管理是一个对管理和技术都要求很高的产业。

二、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安全现状分析

1、基础设施薄弱,冷链体系尚未形成,物流损耗严重

目前我国肉类、水产和果蔬的冷藏运输率仅为10%~20%(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达到80%~90%),采摘、运输、贮存等环节中损失率达25%~30%(发达国家控制在5%以下)。每年有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如此多的农产品足可以供养2亿人的生活,损耗量居世界首位②。大约大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果蔬、牛奶和豆制品等基本上是在没有冷链保证下运销的。果蔬损失率达25%~32%,蛋损失率达5%,肉类损失达3%,导致每年约有80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③;在欧美发达国家,易腐食品在整个运销过程中冷藏率达到100%,损耗率仅为1%~2%。主要问题是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硬件设施装备不理想,中低温库不足,制冷设备、冷藏车数量有限,无法为食品流通提供全程低温保障,并且食品冷链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物流介入很少,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等问题,无法为生鲜易腐食品流通提供系统保障。④

2、冷链物流应用技术落后

目前国内冷冻冷藏业的制冷技术、质量监控、车间环境温度和洁净度控制、卫生管理和包装技术等与国际标准有较大差距。食品保鲜和冷藏运输技术落后,不能有效地克服物流过程中的腐败和串味;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手段,对食品中药物残留、致病和腐败微生物以及有害化学物质的检测和控制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化技术。例如:在乳制品方面由于冷链物流成本高,多数乳制品企业不愿意投入。

3、食品供应链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质量安全无法追溯

长期以来 ,由于许多食品企业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整个供应链停留在传统的储运模式上,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的状况难以改变。我国易腐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在国内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多数都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冷链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物流缺乏基于安全性的质量监控或实时跟踪,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产生于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可追溯等所致的市场失灵。

4、专业人员缺乏,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冷链物流包含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在这些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例如:对美国物流管理者的调查显示,约92%的人具有学士学位,41%的人具有硕士学位,22%的人持有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资格证书。而我国由于中国物流市场起步晚,学校培养的此类专业的毕业生较少,冷链物流的实际操作人员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规范操作意识较差。⑦

5、法规与标准不健全,信息化程度偏低

冷链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其健康发展的基础。当今我国冷链物流信息设备的缺乏,信息网络的不健全,造成我国食品物流冷链中的信息化建设非常落后,形成了冷链产品流通的盲目性。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于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个别企业虽然拥有自己的生产系统或信息网站,但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得企业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严重阻碍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6、生鲜食品的物流成本偏高

国外发达国家的食品物流成本已普遍降至20%以下,而我国目前食品行业特别是生鲜食品的物流成本偏高,约占到商品总价格的70%左右。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部分是由于食品物流的“多品种、小批量”的配送方式、以及食品行业苛刻的保管条件和保鲜程度所决定的,但主要原因还是食品物流的规模及管理水平决定的。食品行业物流成本过高,已经直接导致食品的终端价格趋高,进而不利于食品企业的发展。

三、基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物流保障措施

1、加快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和法规建设,完善冷链物流市场建设

国家应出台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规范食品冷链物流操作,如冷链能耗与效率标准、冷链最佳作业操作标准、冷库环境温度与冷藏运输温度控制标准、易腐食品运输车辆制冷配置标准等。建立和实施统一的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规范食品品质等级、添加剂、微生物、重金属、药物残留等有害因素检测和控制技术。同时制定强制性行业标准,保证冷链物流技术实施标准化。

另外,由于建立冷链物流中心投资成本高,资金回收慢。据调查,建10000平米冷库,企业在硬件设备上需投入经费4000多万元。为加快冷链物流发展,政府可以设立冷链物流市场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以减轻企业前期投入负担。 同时,一个国家的食品冷链保障体系建设,单靠任何一方都是难以有效推进的。它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政府应当制定食品冷链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鼓励措施,加强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行业协会应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制定并落实行业整体规划和行业规范;企业应根据市场规则具体运作,合力推动我国食品冷链的逐步发展。

2、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研究,加速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快冷链物流相关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如:物流过程动态品质检测、跟踪技术、冷链流通与营销信息化技术、机械制冷贮藏、气调贮藏、保鲜剂涂膜、低温高湿保鲜、辐照保鲜、高压保鲜、高温处理保鲜、生物保鲜、高压静电场保鲜和纳米保鲜等技术、以及无损检测等。

同时,应建立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全面动态监控各种冷藏车和冷库,及时了解库存产品的保质期和库龄。此外,通过建立食品冷链的物流信息系统为冷链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和信息沟通,亦可为为食品安全核查提供可溯源性信息支持;保证冷链上产品的物流运动方向,极大地节约信息储存和传递成本,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3、加强对食品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依托3PL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

冷链物流管理和工程人才缺乏是限制我国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瓶颈。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制订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企业应积极开展在岗人员职业培训,按照食品冷链行业标准规定的良好操作规范,培训员工掌握冷链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技能;高校应在食品冷链整体规划与标准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与食品冷链企业合作,搭建国内外食品冷链物流的学习交流平台,培养冷链物流领域的高技能人才。除了人才战略外,第三方物流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投资大,对于中、小低温食品生产商及制造商而言,只有依赖大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机构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因此,当前应大力推进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军冷链物流市场。同时企业的产品想要辐射全国,就必须借助于提供完整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使冷冻冷藏产品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冷冻冷藏物流的发展瓶颈。作为物流的先进模式,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和现代化物流发展的方向。

4、提高基于食品安全的冷链物流运输效率,降低冷链物流成本

冷链运输是冷链管理的重要部分,冷链运输成本高,而且包含了较复杂的移动制冷技术和保温箱制造技术,冷链运输管理包含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冷链运输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冷链物流的运输效率:

1)车辆形式的正确选择

市场上冷藏车辆种类繁多,选择什么形式的车辆最适合本企业的运作模式,是购置车辆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运营单位选择车辆的范围应首先要考虑交通部门批准的冷藏车辆系列。

2)车辆大小的正确选择

冷藏车辆吨位大小会影响到运营成本并限制车辆的使用安排。一般来讲,车辆越大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越低。这也是为什么国外道路上跑的很多是大吨位的车辆,而国内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选择车辆考虑的因素要多一些。选择车辆大小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运输业务模式、运输道路限制、订单批量等。

3)制冷方式的正确选择及温度的严格控制

目前冷藏车辆的制冷形式主要分为独立车载发动机制冷,冷板制冷等形式。独立车载发动机制冷形式应用的较普遍,它的优点在于不受时间和运输距离的限制,可调节不同温度范围。冷板制冷的优点在于车厢内温度较稳定,可多次卸货并且没有途中发动机损坏的风险,但缺点是温度范围较窄,需制冷等待时间和不能接力运输等。

4)运输路线合理管理

生鲜食品的多样性以及配送次数的增加,提高了低温物流车辆排程及路线管理的难度。目前,大部分生鲜食品加工中心、低温物流中心配送车辆排程及路线管理均使用人工,依靠资深派车人员的经验进行配送路线的规划及派车,然而面对配送区域日益扩大,客户数量日渐增多的情形,单一依靠人工已变得越来越困难。无论何种路线优化方法或车辆排程的计算公式,均需将现有的经验值上升到理论化的具体数据,并在此数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并计算出最优结论。因此,我们在车辆排程与路线管理中,应多注意整理各方面的基础资料:如现有车辆的统计情况、现有客户的统计情况、配送车辆的要求统计情况、交通管制情况、作业工具及人员情况。

5)码头设施、物流容器匹配度的合理配置

运输途中的商品品质的保证,取决于低温运输车辆的温控质量水平。低温运输车辆的箱体构造与设施影响着温控水平,因此,码头设施与物流容器匹配的合理配量在与运输衔接的各上、下货的节点直接影响低温商品在交接过程中的品质,若节点衔接的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或低温商品较长时间在常温环境中暴露,则商品的品质就无法得到保障。

6)配送流程的合理安排

配送流程的合理安排主要注意在生鲜食品拣货、准备、装车、验收、送货等环节。如:低温食品从冷冻库或冷藏库拣货出来后,会被放置于出货暂存区,冷冻食品在暂存区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半个小时; 冷藏车辆于装车前,应首先将车箱内温度降温,一般冷冻品车箱温度降至-10℃以下时方可进行装车,冷藏车温度降至7℃以下、冻结点以上时方可进行装车等等。

5、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冷链物流配送模式

发展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是当前我国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选择,主要理由如下:

1)从食品安全角度

发展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多家工商企业联合投资兴建冷链物流实施,不仅降低了投资成本和风险,而且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与快速反馈,从而更快地反映市场需求,缩短产品订货提前期。再加上多家配送企业联合进行配送,提高了服务网络的覆盖率,进而提高了配送服务水平和配送速度,有利于降低商品的腐烂率。

2)从第三方物流企业角度

发展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为多家易腐商品生产企业提供配送服务,容易达到了配送的经济规模,运输单位的大型化和信息网络化使得车辆资源充分利用,装载效率明显提高,在实现物流效率化的同时,有利于小批量、多批次配送业务的展开。这样不仅降低了企业自身的运营成本,而且提高了顾客价值。

3)从社会角度

开展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在区域配送中心的协调下,将运往同一地区的商品用一辆卡车运送,大大地减少了运输车辆,缓解了城市交通,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共同配送的实质是对物流配送要素上的各个企业的横向集成,在产品流通中利用各个配送企业的资源、设备及地理条件,提高了社会资本的利用率,使得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晓兰,谢美娥.《冷链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思路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0).

[2]匡勇,张晨.国内外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比较研究[J].科技与产业,2008,8(8):4749.

[3]王宁,黄立平.基于信息网络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126.129.

[4]杜卫东,魏启文,高观.我国蔬菜水果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8,14(2):24-32.

[5] Giannakourou M C,Koutsoumanis K,Nychas G J E,et al.Field eval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ime temperature integrators for monitoring fish quality in the chill chain[J].Inter J Food Microbiol,2005,(102):323-336.

作者简介:

冷链物流商业模式篇6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流通模式;冷链物流

一、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产农品的流通渠道将农产品流通模式分为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农产品通过农贸市场流入消费者手中,即“农民―批发商―消费者”模式;第二种,农产品通过超市流入消费者手中,即“农民―超市―消费者”模式;第三种,农产品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流入消费者手中,即“农民―农产品加工企业―消费者”模式,接下来将对这三种流通模式的发展现状分别进行分析。

(一)“农民―批发商―消费者”流通模式物流供应链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农民―批发商―消费者”流通模式是目前农产品市场上较为普遍的流通模式,这种流通模式的流通渠道是农贸市场,农贸市场作为传统商业的形态,是最原始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农贸市场上供给的农产品多是直接来自农民,流通环节较少,并未形成规模化的发展,这种流通模式多存在于乡村、城镇的郊区或二三线小城市。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农贸市场也在积极的扩大规模,大型农贸市场不断的新建,以前农贸市场脏乱差的购物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农贸市场的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布局也渐渐趋于合理化,有效的避免了过去“有市无场”或“有场无市”的尴尬局面,农贸市场的流通模式也正在向大城市的规模化流通迈进。

(二)“农民―超市―消费者”流通模式供应链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农民―超市―消费者”流通模式是目前农产品流通最为普遍的流通模式,目前超市已是人们生活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场所,超市购买消费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多数农产品都是通过超市流入消费者手中。

超市作为农产品零售商,一般委托第三方物流进行农产品运输,超市对农产品采购更少是直接面对农民,这是由于超市多对农民的种植规模、种植种类、农民每天采摘农产品数量等信息的不了解等原因,因而超市农产品的采购多是需经过二到三级的批发商,才能完成超市农产品的采购过程,这样就造成整个农产品流通环节过长,参与人数过多,增加了农产品流通的成本。

目前有大型连锁超市为形成持续稳定的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一般有自己固定的供应商,建立自己稳定的供货渠道。有的超市甚至有自己专门的采购基地,比如,沃尔玛连锁超市,超市与农民签订协议,协议农民种植的农产品只供应给沃尔玛,并且协议农民的农产品种植种类是根据超市的需求进行种植。有的大型超市为了更好的持续发展,还会对农民进行技术上的培训,提高农民种植和养殖技术,形成规模优势和较强的实力,并对下游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三)“农民―农产品加工企业―消费者”流通模式供应链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被直接食用的农产品只是农产品消费中一部分,另一部分的农产品在被加工企业加工后流向消费者,例如,面包、罐头等。这种模式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新兴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合作经济类型,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基础。在该模式中,加工企业是农产品供应链的主导力量,此外也是整条供应链平衡运行的根本。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方面为农产品供应链上游企业,如农民、农业生产基地提供资金和技术以及生产资料等方面的契约性支持,另一方面直接连接分销渠道,为农产品供应链下游环节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经营成本。

二、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的三大难题

(一)物流流通渠道复杂、流通环节过多,物流高成本

针对“农民―超市―消费者”流通模式,由于这种农产品流通模式中需要多级的批发商的参与,整个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需要经过多次物流流通渠道的交接,不同的物流流通渠道,不同的物流方式,重要的是采用不同的物流标准,在物流交接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众多分歧,造成物流效率低下,而由于农产品本身大多易腐烂的特点,物流时间的长短决定着农产品的损耗程度。其次,物流环节的过多,使整个物流供应链系统变得更为复杂,对物流效率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正是由于这些物流渠道的复杂性、供应链的拉长造成物流效率的低下,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大量的损耗,使得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增加。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中高物流成本的另一原因是由于农产品的地域分散,以及农产品的季节性。

(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

目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主要是由于物流运输效率低下,加上对农产品的保鲜技术的匮乏,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农产品地域性的原因,多数农产品物流运输路途较长,为提高物流效率,多数物流企业并不能对运输中的农产品进行及时的质量检测,因而不能及时发现正在运输的农产品的变质等问题,更无法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使得更多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型

冷链物流是指将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在从生产地开始,经过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配送、销售,到达消费者手里的过程中,每个环节始终处于低温状态下的供应链系。冷链物流不仅能有效的解决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大的问题,还极大程度的保证了农产品品质,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农产品物流多数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的形式进行,并未形成连贯成型的冷链物流,这些物流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包装、运输、储存等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增加了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

三、解决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物流环节

目前,多数农产品是通过“农民―超市―消费者”农产品流通模式流入消费者手中,而在这种模式中,农产品需经过多级批发商、超市最终才到达消费者手中,农产品运输环节过多。超市可以在企业经营地附近建立自己的采购基地,免去各级中间批发商的参与,农产品的物流环节大大剪短,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在企业经营地附近建立采购基地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与农民达成一致,形成持续稳定的农产品供给

如果超市希望在经营地附近建立自己的采购基地,必须要保证采购能够长期稳定的持续下去,如果超市和当地农民达成一致,农民种植的农产品全部供应给超市,超市保证收购农民的农产品,促成农民与超市的双赢。超市可以与当地农民签订合同,农民可以根据超市的需求种植相应的农产品,根据超市的收购标准进行农产品的采摘,超市应给予农民企业应有的诚信,收购农民的农产品。这样农产品物流运输环节大大减少,提高物流效率,减少农产品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2. 对农民种植规模、农产品种类等基本信息的详细了解

超市选择批发商进行农产品的采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超市对农民种植规模、种植农产品种类及每天可采摘的农产品的数量等信息资料的不了解,这时就需要熟悉这些信息资料的批发商搭建这个桥梁,将农民与超市连接起来。另外,企业只有在对当地农民的种植规模、种植农场品种类及每天可采摘的农产品数量等信息详细的了解,才可以保证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长期稳定可持续性。

3. 对农民形成统一管理,建立统一农产品采购质量标准

农民的手工化操作与超市的标准化相矛盾,另外,农民大多是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对企业的管理制度甚少了解,所以企业应引导农民了解标准化制度,对农民建立统一的采购质量标准,采摘的农产品质量应符合企业要求,以保证农产品供应链的长期稳定。

(二)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

健全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之一,它能有效的将农产品的各物流环节一一连接起来,并优化整个物流供应链系统,对运输中的农产品质量进行及时的检测,及时发现农产品物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得到保障。另外,完善的物流系统可以及时了解农产品的入库、出库等信息,通过对农产品入库信息的了解,同类农产品出库时,可以选择将最先入库的农产品先出库,以免农产品由于保存时间过长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三)建立冷链物流体系

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并未建立使用冷链物流对农产品进行运输,主要原因是物流技术的落后,冷链物流使用的物流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冷链物流运输包含公路冷链物流、水路冷链物流、铁路冷链物流、航空冷链物流,多种不同冷链物流运输方式组成的多式联运冷链物流也被包含在内。冷链运输是冷链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冷链运输的关键是移动制冷技术的掌握和冷链运输物流基础设施的使用。

1. 公路冷链物流体系的建立

首先,公路冷链运输的物流工具主要是冷藏卡车,冷藏卡车采用隔热车体与制冷车体,车内温度一般可调制0℃左右,冷藏卡车的使用是进行公路冷链物流运输的基础;其次,运输过程中需配合移动制冷技术的使用,移动制冷技术保持生鲜农产品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中,防止生鲜农产品的变质;最后,专业保鲜箱的配备及保鲜技术的运用,使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度。

2. 铁路冷链物流体系的建立

铁路冷链物流体系的建立,主要是铁路冷藏车和铁路冷藏集装箱的设施的配备,铁路冷藏车与公路冷藏车类似,冷藏集装箱作为现代物流的一种运输工具,转运时集装箱不需要换装,具有快速装卸和搬运的特点,大大提高物流效率。此外,冷藏集装箱必须具有一定隔热性,可以保持一定的低温环境,农产品运输过程中集装箱自动进行冷却、除霜等工作,一定范围内自动调节温度,是专门为各类食品冷藏运输而设计的集装箱,如同一个小型的冷藏仓库单间。

航空冷链物流、水路冷链物流和铁路冷链物流类似,均是以冷藏集装箱运输为最小单元,因而建立二者冷链物流体系的关键在于冷藏集装箱基础设施的配备。多式联运冷链物流是将不同运输方式的冷链物流统一连贯起来的物流体系,例如,农产品整个物流运输是先由水路冷链物流运输,后经过铁路冷链物流最后才到达消费者手中。所以,建立多式联运冷链物流体系的关键是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冷链物流运输渠道的建立。

四、结论

综上分析,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存在物流成本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及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型等问题,对应目前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物流、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冷链物流的建立等一系列建议。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操作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构建急需完善,物流设施需要进一步升级,随着现代化物流的发展,物流技术的改进已是形势所需,尤其是冷链物流的正式投入使用将会为现代农产品运输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薛丽柯,姚雨辰,姜方桃.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 2014(01).

[2]乐娴智.基于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博弈分析[J].中国市场,2014(02).

[3]黄修莉.“农超对接”供应链风险应对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4]刘少平,贾冀南,崔巍.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研究[J].科技信息,2014(09).

[5]毕玉平.山东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6]姜刚.连锁集团主导型果蔬类农产品物流系统构建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

[7]丁俊发.农产品物流与冷链物流的价值取向[J].中国流通经济,2010(01).

冷链物流商业模式篇7

关键词:新时期;冷链物流;发展;挑战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16

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现代物流作为支撑。随着我国自贸区协议的签订、自贸区的建立,以及“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实施,外加城市交通综合体系的成形,物流行业将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挑战和机遇。烟台冰轮是我国制冷设备行业龙头行业,冷链行业也逐渐得到高速发展,新时期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如何借助互联网,把握住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是政府未来工作的中心。

1新时期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机遇

1.1政策环境利好

从2010年起,就有越来越多的关于冷链物流的政策颁布了下来,2010年在政府颁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强调了实现低温控制要从源头抓起;2014年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对农产品的流通方式进行创新性改革,鼓励和支持物流、电商、贸易等企业来加入电商平台的建设,同年两会的工作报告中也是将农产品冷链物流和仓储作为首要工作。从以上可以看出,国家未来将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化,所以涉及到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行业未来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1.2市场对于冷链行业需求越来越高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速食食品、冷饮、乳制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量也迅速提升,在实现这一现代化生活过程中,冷链物流已经成为产品供应、存储以及运输的重要环节。据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冷链市场的需求量已经达到了1.05亿吨,从涨幅来看,冷链物流的市场逐年增长率已经高达18%。未来十年,随着我国新增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生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是处于需求高峰。

1.3生鲜电商不断崛起

随着电商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依赖的购物方式,从2012年开始,各大电商也开始尝试生鲜电商,像天猫、顺丰优选、京东、苏宁易购等国内一线电商都纷纷进军生鲜市场,甚至有专家指出:生鲜电商的发展是时展的必然经过,它的爆发也会将冷链市场推向刚性需求。生鲜电商和冷链物流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电商业的发展刺激了生鲜电商的崛起,生鲜电商对于冷链的刚性需求促进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链的不断优化,也给生鲜电商未来的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性。而且在跨境电商领域,比如像京东、亚马逊、阿里巴巴等,也都是未雨绸缪,未来生鲜电商行业将会带动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共同创造新时期电商时代的辉煌。

2冷链物流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2.1消费者对于冷链物流认知不高

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对于冷链物流行业认知不高,因为冷链行业的特殊性,无法像普通物流那样每个街道和小区都可以设置站点,所以导致人们只会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生鲜冷冻产品,但是冷链物流这一行业却没有深入研究。所以,各大高校在开展冷链物流这一学科的招生过程中,结果都不尽人意。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匮乏,也导致了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从事冷链物流行业的人大多数是从以前传统物流或者是对冷链物流有兴趣,自学或者半路出家的占比最多,但是那种既懂管理也懂技术的综合性冷链物流行业的专业型人才十分紧缺。另外中国高等学校的教育体制,过分追求学生的文化理论科成绩,这与实际技能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这些问题也都在限制和阻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2.2冷链物流成本过高

不同于其他传统物流,冷链物流在建立和运营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这对于一个冷链物流的企业来讲是一个巨大压力。比如说,一个小型的冷链物流企业,每年光仓库的租赁费用就有100多万,还需要购买大批量的冷库,每年也需要定期对冷库进行保养、加装和改造。另外,企业每年还需要为配送购置标准的环保冷藏车辆,一般价格也在每台15万左右,20辆冷藏车也是需要的,光冷藏车这一块就是300多万的购置费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匹配标准化的搬运工具,此外没练车还需要配置GPS跟踪系统还有温湿度监测记录系统。并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了提供更加方便便捷的服务,还需要为客户研发手机APP服务终端。从以上种种费用来看,为了达到严格标准化的冷链仓储和物流体系,冷链物流企业的投入成本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2.3冷链物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一个新兴的行业在短时间内得到高速发展,必然也会带来大量的同业竞争。外加上传统物流行业根深叶茂,想要转型发展冷链物流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企业众多,市场竞争更是日益激烈。

3新时期冷链物流行业做好应对策略

3.1逐渐形成成熟规范的冷链消费市场

从整体的发展布局上来看,需要政府部分加大宏观管理力度,制定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强人们对于冷链物流的认知。常见的手段可以用企业宣讲、公益讲座等大家比较容易参与的方式来介入,这样一方面是加大消费者对于冷链物流行业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在冷链物流产品生做上标记,教大家如何去识别经过严格冷链物流流程的产品和未经过冷链物流流程的产品,以及他们之间有何区别。

3.2提高冷链物流企业综合运营能力和水平

冷链物流行业对于企业综合运用能力和管理有着较高要求,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只是注重市场的发展,对于冷链体系的管理还是一片空白,多数企业甚至是没有这方面的强烈意识,目前为企业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冷链物流管理和运营团队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首先,肯定是需要引入一批高素质的冷链行业的高素质人才,加强内部管理和沟通,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整体冷链物流综合解决方案。其次,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对于信息化人才的引入和建设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这可能对于实力较小的冷链物流企业来讲会有压力,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比方烟台市作为全国冷链物流的重要基地,可以选择一些有发展前景的前期项目进行资金投入,或者通过政府补贴、创新创业扶持等政策来帮助中小型冷链物流企业。加强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不断加强冷链物流行业的综合运营水平和能力。

3.3鼓励创新创业,探寻未来冷链行业新模式

只有创新创业才能再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从全球来看,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都普遍开始运用一种影响范围广、组织方式较先进的物流配送模式,叫作共同配送模式,是这一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经过淘汰筛选之后优化出来的一种较为合理的配送形式。目前来看发展比较成熟的有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模式。我国未来冷链行业也离不开向前发展,创新型企业可以根据这种模式不断优化和创新出适合我国的冷链行业发展模式,从而在冷链物流行业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蔡路昀,吕艳芳,李学鹏等.复合生物保鲜技术及其在生鲜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4,(10).

[2]孙丽玲,瞿群臻.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1,(09).

[3]孙春华.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3,(01).

[4]陶晓明.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物流企业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4,(08).

冷链物流商业模式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 农产品 冷链物流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述及发展现状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冷链的需求急速增长,然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却非常落后。据空调制冷大市场统计,全国范围内,在需要温控处理的产品中仅有15%是以正确方式操作的。据粗略估计,每年约有超过l亿吨果蔬农产品腐烂损失,经济损失达l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冷链物流制定了较高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肉食和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显著提高,蔬菜和水果、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将分别由目前的5%、15%、23%左右提高到20%、30%、36%以上;冷链运输率分别由目前的15%、30%、40%左右提高到30%、50%、65%左右。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功能完善的全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框架。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障碍因素分析

1.链条过长,组织松散

传统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从链条的源头——生产初级农产品的农户开始,依次经过分散的收货商、农产品加工企业、各层中间商、零售商,物流企业也穿插其中。有些农产品在从田间地头出产的那一刻起,便应该做出相应处理。而小农户往往缺乏相应知识,并且分散生产,得不到统一指导,致使损失增加,效率低下。

2.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冷链物流比传统物流更加复杂,要求严格,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冷链技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涉及多门类学科知识,需要具备物流技术、供应链流程、信息技术系统及电子商务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综合知识背景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目前我国高素质的低温物流管理和物流专业方面的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供需缺口很大。

3.信息共享程度差

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对称性,导致冷链物流活动的执行缺乏一致性,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冷链中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信息设备的配备不够齐全,没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网络。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影响,更不用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自己企业服务。由于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所以本应形成多边共赢的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了解,阻碍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4.相关设施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农产品冷藏运输主要是依靠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两种运输方式。在农产品公路运输中,冷藏运输只占了运输总量的20左右,其余的80左右的农产品基本上都是采用开篷设计的普通卡车运输。在铁路运输方面,我国铁路冷藏车60%以上为加冰冷藏,这种加冰产生的温度控制是通过往车厢内不断加冰来达到制冷的效果,增加了农产品在途运输时间,我国使用的机械式冷藏车辆大多都是国外即将淘汰的产品,这种加冰冷藏车运输上没有专职调度掌握,对车辆动态不明确,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目前不到60%的车是完好的。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的构建

1.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展冷链物流的优势分析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企业间交易活动的商业形式。电子商务平台具有信息丰富及时、交易快捷、成本低下、突破时空限制等优势。如果将它与农产品冷链物流整合在一起,更能发挥以下优势,必将大大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1)高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效率

冷链物流企业可以依赖电子商务中的MIS、Internet、EDI技术、POS扫描和条形码等技术建立综合全面地冷链物流SCM系统,统一协调整个链条企业;利用GPS系统全程跟踪冷链链条;保证质量,提高效率。

(2)实现精确化,柔性化管理

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物流配送中心要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管理柔性化带来管理观点的改变,提高顾客满意度。

2.电子商务环境下冷链物流模式的选择

(1)核心企业的选择

电子商务环境给冷链物流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信息渠道,但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农户和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缺乏相应知识和设备,往往并不能很好的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笔者认为,可以选择处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中间环节的,掌握各种高新技术、能够提供高质量,专业化冷藏物流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充当核心企业。

(2)核心企业的任务

3.建立电子商务网站

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组织相关力量建立电子商务网站。网站应满足以下原则和要求:1、内容全面及时,专人负责,及时更新。2、分别对于不同用户设置不同权限,比如对与自己合作的上游小农户提供专业知识查询功能;对下游经销商提供车辆配置查询等。3、注重整合。与相关网站建立连接,实现互赢。

4.组织培训,提供指导

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大部分企业和小农户缺乏现代商业管理知识,使得电子商务的优势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核心企业可以通过在线和面授相结合的方式对其他企业、农户进行培训指导。培训费用可以从核心企业所获得的超额利润中提取,或在合作协议中明确指出。

四、结语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落后,而需求却增长迅猛。引入电子商务技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力途径。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各个节点企业和小农户都应转变观念,在核心企业的统一协调下,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

参考文献:

[1]张琳,庞燕,夏江雪.乳制品企业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研究[J].企业经济,2011(12)

[2]黎明,陈建华.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冷链物流问题研究[J].网络财富,2010(23)

上一篇:房地产行业网络营销范文 下一篇:智慧教育的理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