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的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1-08 01:03:58

工程管理的知识点

工程管理的知识点篇1

(1)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大一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通识教育课程,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就是《工程管理概论》。《工程管理概论》一般安排在大一下学期。作为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势必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引导完全外行的学生认识工程、工程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清楚地了解工程管理的专业特点、专业内容,培养其专业兴趣,明确专业学习目的,为今后的大学学习做出合理的安排和考虑,甚至对将来的就业和执业也会形成初步的思考。

(2)涉及知识面广,概括性强。由于"工程管理"本身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专业知识,而《工程管理概论》课程主要介绍工程、工程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该课程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归纳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各相关知识,课程涵盖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包括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工程力学等工程技术知识,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管理职能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包括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涉及的经济知识、法律知识、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此外还包括学习方法建议、执业资格认证制度与就业领域等相关知识,综合性很强,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

(3)团队教学模式。正是由于《工程管理概论》课程涉及知识面广、概括性强的特点,同时考虑到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政策等知识的更新,在《工程管理概论》课程教学中,改变了如其他专业课程中只有一位教师单独授课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由工程管理各主要研究领域的几位专任教师合上该门课程的团队教学模式,即《工程管理概论》课程不同章节按照授课教师的专业特长分别由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授课,让更多专业教师及早介人培养学生。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提前熟悉和了解本专业教师的专业领域和教学风格,而且更重要的是,团队中的各任课教师对自己专业领域有较高的造诣,能够将涉及的专业知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传授给学生,同时通过对讲授知识的合理安排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与后续专业课程的重复。

(4)课时安排少。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工程管理概论》教学总学时只有16学时,时间很短,而内容较多,如何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课程知识结构,并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构建《工程管理概论》课程体系

根据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工程管理概论》课程的总学时由以前的32学时减少到16学时,因此教学计划也应做相应的调整。根据《工程管理概论》课程的特点,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以满足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1)导论,包括工程和管理两大内容。其中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定义、分类、工程系统结构、工程相关学科专业的结构和工程相关企业和建筑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管理的起源与发展、定义及基本职能。重点知识是工程的定义、分类和系统结构,管理的基本职能,同时了解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宜安排2个学时。

(2)工程管理概述,内容包括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工程管理的历史沿革和主要发展趋势、工程管理的行业特点和参与主体、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和建设程序。将"工程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古代、近代、现代的工程管理发展放在一起,使学生对工程管理的整个发展及特点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形成对比,加深认识,同时对将来的专业研究有个初步的思考,激发专业学习兴趣。重点知识是工程管理的定义、内涵、特点,工程管理的职能和主要任务,工程管理的建设程序和生命周期,同时了解并熟悉其他内容。宜安排2个学时。

(3)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内容包括工程管理专业发展沿革、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教学体系与教学安排、主要课程课程设置以及学习方法建议。在讲解这一章的内容时,尤其要注意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比如教育部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工程管理"的专业代码、专业方向和学士授予类型做了相应的调整:专业代码改为120103;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从工程管理专业中分离出来,这样工程管理专业涉及的专业方向就缩小了;工程管理专业依据各学校的情况可选择授予管理学或者工学学士学位,因此培养目标、教学体系与主要课程应结合新的专业目录以及学校制订的新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讲解。同时在这一章中还应介绍工程管理"四个平台"体系结构及其构建的必要性,避免下一章各个专业教师分别讲授各平台知识的孤立、零散,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专业课程体系。此外,"学习方法建议"这一部分知识也是必需的,首先学好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注重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各方面知识的融合,同时增强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遵循学习规律,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宜安排2个学时。

(4)工程管理的四大支撑平台,分为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和法律平台,具体包括技术平台涉及的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工程施工等知识;计划、协调、组织、控制和监督等管理职能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和适用性;我国工程相关法律体系,如与工程相关的重要法律、重要法规和规章、规范,工程管理体制和制度等。重点知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和法律平台体系结构及各自发挥的作用,即必要性。对后续会涉及到的专业课程,如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工程材料等,只强调课程设置的目的和作用,尽量避免知识的重复。宜安排8个学时,每个平台2个学时。

(5)工程管理执业资格认证制度与择业导向,内容包括工程管理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工程管理行业人才的需求、工程管理行业择业导向。重点了解和把握工程管理相关执业资格的类别及资格认证的主要程序,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职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要求等。通过了解工程管理的人才需求和执业资质制度,有助于加强学校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人才要求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把握就业的主动性,以提高将来毕业后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宜安排2个学时。

3《工程管理概论》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几点建议

(1)教学内容的讲解中,首先要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工程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初步树立专业思想,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建立热爱工程管理专业的感情和对工程管理行业的责任心,为今后积极主动地学好专业课程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打下思想基础。在课程的讲解中,对涉及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尽量以科普教育的言简意赅的教育方式进行讲解,对概念进行形象化的讲解。其次注重专业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的讲解。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主要课程以及四大平台涉及的后续专业课程,比如技术平台涉及的工程施工、工程力学、工程结构等专业知识进行介绍时,一般仅限于对其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有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加以介绍,不涉及这些课程的具体内容,注重与这些后续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和衔接,避免内容的不必要的重复。再次就是注重四大平台结构的介绍和融合。工程管理专业理论及技术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专业知识体系是由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四个平台的理论及实践知识构筑而成。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分别由四位专业教师讲解,分别孤立地讲解,必然会造成学生知识的零散和孤立,因此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这一部分知识讲解中,应同时介绍这四大平台结构、四大平台体系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四大平台分别介绍完之后,根据课堂安排,进一步介绍四大平台体系的相互融合关系,使学生了解其相互联系和区别,以加强学生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全面了解和把握。最后是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注重对工程管理未来发展趋势的介绍。专业知识更新迅速,作为专业引导课程,需及时将专业的最新发展状况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同时提醒学生通过网络等其他方式进一步了解工程管理的现状发展,探索专业未知领域,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

(2)加强团队教师的交流。由于团队的专业教师中,最少的教师只负责2学时的教学,而最多的也只讲解4学时。各专业教师分别讲授各自部分内容,有可能造成对学生的过程管理和平时成绩的考核不统一或不连贯,也不利于对学生的了解和熟悉,因此应加强团队教师的相互交流。可利用专业教研活动或其他方式,召开《工程管理概论》任课教师交流会,共同交流确定教学计划的安排,相互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管理情况和考核情况,相互了解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引用典型案例或身边案例教学时,应分别从不同知识角度加以分析,尽量避免知识的重复。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注意可操作性及先进性。《工程管理概论》教学中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如案例教学、多媒体及网络辅助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既可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实际工程项目,也可以国内外工程管理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教学为切入点,进行案例教学;既可以采用工程录像、幻灯片、图片等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也可以课后对学生进行总结、辅导和答疑,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网络教学资源,供学生自学,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

(4)通过给学生布置以"执业规划"或"职业规划"为主题的"小论文"等方式,引导学生尽早对专业学习进行规划。与其他工程技术类专业不同,工程管理的综合性强、专业面宽、知识结构复杂,毕业后可就业领域比较宽泛,同时涉及到造价师、监理师、咨询师、建造师等至少16类执业资格类型。通过让学生完成个人的"执业规划"或"职业规划",使学生提前制定专业学习计划,并对将来的就业和执业有所思考,做到有目标,有计划,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少走弯路,并能积极主动地学好专业课程,也未将来的就业、择业和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工程管理的知识点篇2

关键词:知识管理;教学研究;课程;案例实践

一、概述

随着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很多企业有了专职的知识管理系统和岗位人员。从全国及全球每年的MAKE(TheMostAdmiredKnowledgeEnterprise,最受尊敬的知识型企业)大奖举办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对于知识管理越来越关注。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整体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是让企业实现对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而提供的新途径。这是美国德尔福集团执行副总裁、企业知识管理咨询专家卡尔弗拉保罗给知识管理的定义[1]。知识管理致力于维护企业的知识,并通过开放式的结构将企业的知识加以收集积累、整理、共享,进一步升华至挖掘企业员工的创造力,使企业得到更好的成长[2]。因此,作为高校管理类学科的一门专业课,《知识管理》课程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主要是企业知识管理,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知识管理意义,掌握知识管理的流程,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分享、协作、创新、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1998年,知识管理引入中国,目前《知识管理》课程在许多高校开设。但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管理》课程的理解不深、不透彻。学生知道企业重视知识管理,也学习这门课,但具体知识管理是什么,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学完课程后学生依然没有清晰的概念。笔者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知识管理》课程的特点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知识管理》课程不重视,欠缺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是因为《知识管理》课程存在一些个性化的特点:

(一)课程具有“知易行难”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讲授的课程内容很容易理解,但学生真正掌握体会还需要在实践应用中体会并深入理解。学生在听的时候一听就懂,一放就忘。案例分享和讨论过程中,不深入去挖掘内隐的知识,只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上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管理》课程的不重视,或者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

(二)课程依附性弱

目前在国内开设的《知识管理》课程,大多辅以某个专业或某个主干课程,不是独立的一个专业或学科,没有形成一个以正规教育为主,远程教育和证书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辅的多元化知识管理教育[3]。所以学生在学习《知识管理》课时,缺乏相关的基础课程,在学习后也没有相关的认证培训和实践体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能动性和理解力。

(三)课程具有抽象性

《知识管理》课程从知识的角度出发,讲解知识在管理中收集、存储、转化、沉淀、创新及应用的过程。这些过程理论性强,学生只依赖于教师讲授的案例进行理解和消化。教师在授课时先讲理论再用案例加深理解,偶尔加入讨论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但毕竟理论多,实践少,且是“纸上谈兵”,课时又少,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

(四)课程具有动态性和延伸性

随着企业对知识经济、大数据的重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案例,并通过外部信息的收集和对大数据的分析,不断预测新的情况。所以课程教材有一定的滞后性,要想保证学生学习与时俱进,需要教师每年更新课件和案例。

三、《知识管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设计

《知识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由于课时少,又没有实验课,所以教师讲完理论基本上只能辅以少数有针对性的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与体会。同时相关的案例比较少,影响到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力和学习的主动性。针对这种情况,《知识管理》课程的教学应该加强案例和实践教学。

(一)《知识管理》课程的教学研究

《知识管理》课程的内容是对企业知识的梳理,但同时又不仅仅是管理知识,还需要对掌握知识的人,应用知识的人以及推广知识传递的平台和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根据知识管理的内容。

1.人

知识管理理论上是企业对员工、团队的隐性和显性知识进行管理,但知识管理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对拥有知识的人管理,达到知识的传递、创新及应用。所以,企业想要拥有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就不仅需要管理员工,还需要管理客户的知识,因为企业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同时,企业要想生产出客户满意的商品,还需要管理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知识,以保证信息及时传递,产品质优价廉,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客户知识和供应商知识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

2.知识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员工和团队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传递中,吸收内部和外部知识,从而进行知识创新和应用。而其中隐性知识又由于知识难以表达性、传递者心理障碍以及接受者心智不同,所以在转化、传递过程中具有种种困难。根据二八原理,隐性知识又占到了企业知识的80%。因此,知识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对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以及隐显性知识转化后的知识创新。

3.平台及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而软硬件的设施平台是知识进行交流、存储和传递的信息化支撑。企业的知识管理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但同时离不开已经深入到员工日常工作中的企业文化,没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势必存在信息传递的壁垒和障碍,直接影响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简而言之,平台及企业文化是为知识的转化和增值提供了一个场(Ba),保证信息畅通流动。由此可见,《知识管理》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以人、知识和企业文化为主线,详细介绍如何激励员工、创造环境、收集内外部信息,从而让企业成为“人人创新、全民创新”的学习型组织。

(二)《知识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

通过对知识管理重要内容的研究和梳理,结合《知识管理》的几个特点,可以对《知识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达到《知识管理》教学的“知行合一”。

1.有重点地讲授理论知识

一般在讲授《知识管理》课程前,有些课程已经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讲授,所以在讲《知识管理》课程时,最好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回顾和梳理,而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同时辅以针对性强的案例加强学生的理解,做到“有序地说,有重点地说,有智慧地说”,实现“有效教学”。

2.增加案例教学

《知识管理》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是对历史案例、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学生要想在实践中进行知识管理,必须要知其理,明其意。因此教师应先把课件和案例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预习,做到有备而来。教师在授课时,尽量引导学生从案例中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积极发言,从不同侧面和维度分析案例,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盲人摸象”。

3.增加深入讨论课时

《知识管理》单纯增加案例的讲解与分析,学生依然是被动听讲,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无法充分进行隐性与显性知识的传递和分享。所以在《知识管理》课程讲授的同时,需要找一些案例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学生会在讨论中分享知识,增加知识,在激烈的争辩中把他们大脑中的隐性感受表达出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4.增加实践训练体系

知识管理源于实践,用于实践,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与实践紧密结合。知识管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4]笔者在教授过程中,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自己设计一个公司,然后对自己的公司进行知识管理。公司可大可小,管理过程可以借鉴已有企业的知识管理案例。按照《知识管理》内容的主线,用PPT给大家讲解5-10分钟,讲完之后笔者当场进行点评。通过点评,学生对自己的实践体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然后笔者要求,以这个设计的公司为题,根据教师点评时指出的不足,做一个大作业,对公司的知识管理详细阐述,这也是《知识管理》课程的结课报告。学生很喜欢这个实践训练,每次认真做,讲完后都会仔细听点评,最后的结课报告质量明显提升。所以笔者建议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实践体验,一个完整的设计体系,不仅提升学生的理解完整度,而且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借鉴先进的课程体系

相比于大部分高校正规授课的《知识管理》课程体系,一些国内外高校的知识管理教育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格局,因此,在《知识管理》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好的思想和方法。

(一)认证体系

知识管理同任何一项管理活动一样,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J.Dewey曾这样来比喻教育的目标“一个人放枪,他的目的就是他的枪对着放的鹄的”,也就是中国的“有的放矢”思想。因此,要将知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管理目标紧密联系起来,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管理人才,知识管理教育就应该重点朝那个方向发展。[5]因此,应该建立知识管理认证体系,通过设立“知识管理初级、中级、高级和专家”的认证,为人们提供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法,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和学习。

(二)实践体系

知识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大背景之一是知识管理实践的普遍展开。全球前500强企业不同程度地推广和实施了知识管理方案,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他组织和机构也纷纷仿效,开始评估其自身的知识管理策略,甚至国家和政府也开始考虑自身的知识管理战略,使得知识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6]实践体系是针对认证和专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人们构建的,通过“知识管理实践营”,或者企业的实习体系,去体验知识管理的具体工作和思维分析,获得知识管理的各种相关技能。

(三)培训体系

通过知识管理培训将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凸显知识管理的价值,从而催生社会对知识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推动知识管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7]因此,可以在认证体系的基础上,一方面组织企业的专家成员进行培训,另一方面,进行形式多样的知识管理培训,如网络培训,集中培训或者长期培训。培训结束后可以得到知识管理组织颁发的结业证,不仅可以推动认证体系,而且让学员具备了实施知识管理的能力。

五、结束语

工程管理的知识点篇3

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除了满足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外,还需要注重培养两方面的专业能力: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和网络管理维护能力[3]。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是指熟悉信息安全基本理论和常见网络安全技术的工作原理,掌握主流网络安全产品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能初步设计开发网络安全产品。网络管理维护能力是指熟悉常见网络设备与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网络管理的主流模型、系统功能、以及各类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初步管理和维护网络与信息系统。

2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专业课程体系

2.1知识结构

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人才要求具备的知识可分为三大类: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相对固定,具体知识包括政治理论知识、人文社科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其中,政治理论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大学英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和职业素养、军事理论、体育。自然科学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专业基础知识根据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制定,具体包括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技术基础、计算机系统基础。其中,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电路基础,技术技术基础包括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系统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相对灵活,通常根据所在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办学条件制定,具体包括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方向知识、专业实践环节[1]。下面重点讨论这部分内容。

2.2课程体系

依据上述知识结构,结合笔者所在学院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专业特色,制定了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由于公共基础课程基本固定不变,在此不再列出。图1所示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实践环节。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网络编程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网络工程设计。专业方向课程分为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两个分支。专业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我们认为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依据是,计算机网络是所有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的核心基础,网络编程技术是网络工程专业各方向(包括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的软件开发基础,网络互联技术是网络工程设计的基础,而网络工程设计是网络管理分支方向的基础。

2.3专业方向课程知识点

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可分为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两个分支。其中,网络安全分支课程包括信息安全基础[4]、网络安全技术[5]、网络攻防技术,每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如表1所示。网络管理分支课程包括网络管理[6]、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每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如表1所示。

3结束语

工程管理的知识点篇4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4-0010-2.5

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在面向社会及市场需求时,不仅存在理工类土建专业的技术型人才方面的竞争,而且面临着同类型院校即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竞争。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除了取决于对这一新专业的认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解决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解决目前在工程管理专业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健康地发展。现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设措施:

一、培养目标方面

从国内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方面来分析,由于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开设时间不长,目前从事该行业的人员中,毕业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只占了很小比例,而绝大多数来自土木建筑相关专业。目前人才市场非常缺乏既熟悉建筑管理,又熟悉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这使得我国当前建筑市场普遍存在工程质量不高,投资失控严重,建设工期拖延,信息管理滞后等问题。另外在国际国内很多建设项目中,我国建筑企业所不足的并不是建筑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而往往是合同意识、现场管理、人员素质、经营机制等工程管理水平。而国家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具有项目经理能力,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从培养目标来看,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管理人才,而非工程技术人才,所以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基本知识。对于培养管理类人才,财经类院校比土木类院校应该更具优势,关键是要构建合理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二、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由于财经类高校的特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偏向经、管、法,而工程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的结合,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行业背景知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来说,在保留经济、管理以及法律平台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工程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当然,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进行调整,进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的核心是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专业的建设应以此为导向,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否则,所培养的人才就会与工程管理行业脱节,不为企业所欢迎。因此,在办学过程中,高等院校要关心市场、关心企业需求,与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联系,根据企业的要求,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尤其要强化技能培养和继续教育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能满足企业现实的人才要求,又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工程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近几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要一定的建设法规知识。那么,在专业培养计划中,针对市场就业需求,根据国家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财经院校特点,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涉及土木技术、经济学、管理学、建设法规4个方面的知识。将课程体系设置为模块体系,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4大子模块支撑:基本知识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业务模块、选修提高模块。具体是:模块一—基本知识模块:包括政治修养、计算机应用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英语应用知识、身体素质等。模块二—专业基础模块:包括制图识图基础知识、管理学基础知识、经济学基本知识、建设法规等基本知识。模块三—专业业务模块:包括建筑技术知识、建筑经济知识和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等。模块四—拓展模块:包括理论选修和实训课程,涵盖土建、管理、财务、经济、法律、信息等多方面知识。

1.基本知识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含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见表1)。

2.专业基础模块:包括制图识图基础知识、管理学基础知识、经济学基本知识、建设法规等基本知识(见表1)。

3.专业业务模块:包括建筑技术知识、项目管理知识、建筑经济知识等内容(见表1)。

4.拓展模块:包括理论选修和实训课程。理论选修课涵盖土建、管理、财务、经济、法律、信息、艺术等多方面课程,实训课程如表2所示:

三、突出专业特色

从目前国内各高校的专业设置来看,工程管理专业的设置有两种情况。一是由原有类似专业转化而来,主要有原建筑管理、建筑经济、投资经济、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二是新成立的专业,直接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设置。前一种情况设立的专业基本体现各校原有专业特色,具有明显的专业倾向。后一种则专业综合性更强一些,这一点从各校的教学方案中可以明显地体现出来。从我校在国内建筑行业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大多数毕业生可能的就业去向出发,我们的人才培养特色首先要突出扎实的技术功底,以适应从事工程施工管理的需要。其次,知识面要宽,既能适应国内工程建设领域的工作,又能在房地产行业、涉外建设项目中有所作为。在此基础上,培养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综合控制与管理的能力,学习管理学、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经济法与建设法规、工程合同管理等课程。同时,学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毕业后的就业去向选择学习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专业方向的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和专业技能,提高工作适应能力,扩大就业面。

四、实践性教学建设与改革建议

工程管理的知识点篇5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知识共享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032-02

1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知识管理评述

1.1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与知识管理

工程项目是各类土木建筑工程的总称,它们都有明确的建设目的,在一定的投资、工期、质量等条件的限制下进行单件生产,是一次性的任务。工程项目又好又快的建设,需要借助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又好又快的健康成长。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尚属一个新兴行业,其中大多是由20世纪90年展较为成熟的工程监理企业以及工程咨询企业等过渡演变而来的。主要负责从工程项目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招投标管理、工程建造管理及竣工验收等一系列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性管理活动。这是一种全新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以政府集中管理为中心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能极大地解放和提高我国工程建设的生产力。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三大主体:业主方、承包方、监理方,三者正是围绕着工程项目管理这一中心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工程合同管理制四项制度也正是围绕着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的。

如何使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有效地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已成为项目管理企业立足的关键。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的客观需求。2l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国际上很多大型顶尖级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由于实行知识管理带来的竞争优势使其市场份额在世界内迅速增大,我国学术界和工程建筑界对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知识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兴起,标志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为适应知识经济的新形势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国内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仍然对知识管理重视不够,或是对知识管理的策略和方法还缺乏深入了解,导致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生存。

1.2 知识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知识管理,简言之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它是通过确认和有效利用已有的和获取的知识,并通过对各种知识的连续性管理,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造价值的能力,以满足企业开拓市场机会需要的一种过程。开展和加强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有效地开发知识资源;有利于企业有效地利用知识资源促进和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企业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知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要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全面的充分的开发并加以有效利用,这也是知识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知识管理目前呈现以下两大新的特点:

(1)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企业不断进行创新,没有创新企业就会停滞不前、就有可能无法生存而死亡。因此,创新成为企业竞争取胜的重要法宝,而知识创新成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2)在知识经济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今天,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共享成为新时代重要特征之一,而知识共享也成为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2 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分析

2.1 国外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知识管理理论的发展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多数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已经在项目管理中广泛运用知识管理,并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网络化,虚拟化管理,在信息和知识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管理已在国外工程项目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2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

对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来讲,由于起步较晚,尚属一个新兴行业,虽经近些年来的推进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有:

第一,项目管理理论研究还相对落后。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项目管理理念、方法,但由于起步较晚,投入不足,研究机构与实践单位分离等原因,与国际项目管理相比,我国的项目管理的研究还处在有待提高的阶段,其应用范围还比较狭窄。

第二,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目前计划立项审批部门,资金筹划部门,项目实施单位各管其职,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缺乏一个真正行使监督、管理、检查和协调服务职能的中间机构。即使是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职能模糊、管理混乱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第三,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虽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传播,但其效果则有限,很多缺乏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依然是在实践的失败中积累失败的经验。这不仅给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带来了损失,也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形象。

3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3.1 知识创新

当前建筑领域的竞争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建筑产品的竞争,也不再只是以机械设备为代表的传统生产技术的竞争,而是以“软”科学“软”技术,即以物质含量越来越少、信息和人的智慧的含量越来越高为特征的软技术竞争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竞争的主战场从技术前沿进一步向前推移,转入了技术的基础――知识的层面,知识与技术之间的层面日益模糊。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专业技术虽是根本,然而管理知识将依托创新来获得控制力,从而有能力地保障工程质量、进度、成本被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知识创新无疑会给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带来新的竞争力。

典型的知识创新过程可以用下面的流程图(图1)来表示。

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同时应特别注意营造一种具有下列特点的内部环境:

第一,在项目组织的所有层面上建立创造、探索知识的机制。在这方面建立一种知识评估机制,对创新知识给予科学的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创新知识人才的贡献给予合理的回报,这是最重要的创新环境,表明一个项目管理组织对创新知识的认知水平。

第二,充分发挥项目管理人员的能动性,使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他人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这是一个项目管理民主化的表现。任何一个项目管理人员。只有得到项目组织的充分认可,项目成员才会有荣耀感、主人翁感,才能为项目组织的发展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3.2 知识共享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中的知识可以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经验知识两类。而实践经验知识包括项目过程中的合同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等动态的内容,这些知识较为隐性,但价值却很高。

知识共享由整理、知识传播等具体活动来实现,建立项目管理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就是使这些活动能够公平、合理、正确地进行。今天的信息技术提供了网络信息共享的平台,通过信息系统的平台,项目管理企业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及时地获知项目管理企业中最新的知识,如工程项目管理新理论和新方法等。

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可将工作中的知识制作成文档,通过培训传授给其他人员。而项目管理一般人员则可通过信息系统了解以往的项目管理过程及经验。

目前最流行的知识传播工具当数软件包。软件包的特点在于它能够提供虚拟的工作平台,在这个工作平台上,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可以交流不同的看法,协同工作。

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可以用示意图(图2)简单说明。

知识管理的共享平台需要建立在项目管理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共享的规则,保证知识共享推动项目管理企业向知识管理型方向发展。

以上分别简要论述了在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如何建立知识创新平台和知识共享平台――知识管理中两个核心的部分。

4 结语

工程管理的知识点篇6

关键词:建设项目管理企业;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系统

Abstract: this paper in the full drawing on and assimilating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y knowledge,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of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system, and put forward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analysis, and finally provides som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impl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construction proposal.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 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与国际建设项目管理企业相比,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企业发展较晚。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大,再加上政府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产业的鼓励与扶持,我国的建设项目管理企业迅速发展,市场需求量大,从业公司数量剧增。在对建设项目管理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分析之前,有必要对所研究的企业类型及其特点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才能分析该类企业对知识管理系统具体功能的需求。本文中所提到的建设项目管理企业是指为受业主委托对项目进行全过程或阶段性管理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

1 建设项目管理企业的定义及特点分析

1.1建设项目管理企业的定义

建设项目管理企业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其员工由受过良好教育、高素质的人员组成,建设项目管理企业主要提供的是无形的智力服务。即建设项目管理企业向客户提供某些专业领域知识附加值高的建议,如战略、经营、管理或者信息技术等建议。

学者汪世奇对工程咨询企业的理解为:建设项目管理企业是受项目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的规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的咨询单位,该单位是以委托合同为基础、以提供智力服务为特征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是拥有多种专业资质、集中多种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智库

王卓甫等对建设项目管理企业的定义为:能业主或项目法人从事项目建设管理的企业,该企业受项目投资方(业主)的委托,业主方从事项目管理的知识密集型和管理型企业。

从上述几种定义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是以自己知识为项目业主提供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的企业。本文通过借鉴给的建设项目管理企业定义为: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和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的企业。

1.2 建设项目管理企业的特点

建设项目管理企业作为咨询企业的一个类型,其除了具有咨询企业的特点之外,还具一些行业特点,现将建设项目管理企业的特点总结如下:

(1)建设项目管理企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企业,知识既是其产品又是其核心的竞争力。其严重的依赖于员工的经验和隐性知识,这类企业一般制定有标准的流程来解决客户或业主遇到的问题。

(2)其服务的对象业主方的工程项目,其利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帮助业主解决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建设项目管理企业是以团队为基础,以项目为导向的。该类企业在为业主服务过程中,往往是由一个团队来共同完成的,团队成员具有多个专业方向的知识。

(4)其员工和组织的知识通过为业主解决问题的时候显性化出来,这些知识表现为项目的各项方案或者报告等。

(5)人才流动大,容易造成知识的大量流失。

2 建设项目管理企业的知识管理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企业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建设项目管理企业也意识到了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少企业已经建立了管理信息平台。但是建设项目管理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系统的还比较少。

本文以某典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为研究对象,该企业是一家集项目策划、项目管理、招标、建设监理、造价咨询、专题研究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咨询企业。经过对该企业进行调研和访谈后,企业的知识管理应用现状总结如下:

(1)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知识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也设置有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来推进企业的知识管理及系统的实施工作。由于缺少可以借鉴的同类企业知识管理应用案例,知识管理实施工作推进迟缓。

(2)企业已经应用了一整套的项目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办公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管理功能,使该企业的项目管理服务水平和员工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该系统缺少对组织知识的管理,使得该企业的知识没有得到系统的梳理,只是信息的大量堆砌,员工寻找所需的知识困难。

(4)企业制定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规定和工作流程,但是缺少针对专门激励员工分享和传承知识的制度。

(5)由于是咨询企业,企业存在人员流动的现象。企业员工的知识未能够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转化为组织的知识,即员工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程度低。当拥有丰富经验知识的工程师离职,对企业来说损失巨大。

(6)缺少适合的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

3 建设项目管理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3.1 知识管理系统定义

由于学者与专家对知识和知识管理的认识角度不同,因此对知识管理系统(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 KMS)的定义也存在着差别。

王文杰等对知识管理系统的定义是:知识管理系统企业实现知识管理的一个平台,它是一个人机互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其系统的设计以能够实现知识的发现、知识的共享和交流、促进知识的创新为目标。

程喜荣认为知识管理系统的本质是一个软件框架,它是一个集成的多功能系统,能够支持所有主要的知识管理与处理活动。

张建华认为知识管理系统是实施知识管理的依托平台,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知识管理系统是指支持企业对知识链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的软件系统,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工具,亦是企业进行知识沉淀和处理的平台,可以看作广义知识管理系统的技术子系统。广义的知识管理系统是企业模型的抽象,是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的视图。

夏敬华等将知识管理系统定义为:知识管理系统就是从技术上提供对知识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过程的系统支持。

王君等学者认为知识管理系统作为实现知识管理的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具有知识管理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的软件系统,是一种融合管理方法、知识处理、智能处理乃至决策和组织战略发展规划于一身的综合系统,是知识管理实施的平台。

如上学者对知识管理系统定义,虽然有区别,但都存在共性,即知识管理系统是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个平台,通过技术来支持知识的获取、存储、加工、分享和创新。

按照知识管理的过程来分,知识管理系统应具有的基本功能有(如图 1所示):

图 1 知识管理系统基本功能

知识管理系统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具体模式,但构建知识管理系统时应当遵循两个原则:

(1)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要服从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能够做到将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只有达到这个目标,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管理系统。

(2)要取决于一个组织所吸收的知识类型,要做到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进行恰当处理。

3.2 建设项目管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在对该典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知识管理应用现状分析后,建设项目管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功能需求为:

(1)员工对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主要有

知识管理系统中有完善的各种知识库和与互联网的接口,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员工能够快速的搜索到自己所需的知识,提高工作效率;

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能够以图形化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员工学习和利用;

当知识管理系统中没有所需的知识时,系统应该告诉员工可以向企业的拥有该知识的专家请教,并可以提供在线的交流平台;

系统能够定期将员工所关注的知识呈送到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桌面上;

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个人知识并与他人分享;

能够体现自己对企业的知识贡献程度;

完善的岗位知识和培训体系,员工能够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快速的适应岗位的工作要求,实现自我提高的目的;

完善的版本控制功能 知识管理系统应该有友好的交互界面;

(2)企业对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主要有

系统的编码、分类企业、项目和员工的各种知识;

能够收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增加项目知识的重复利用率;

最大程度的使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出来,并将员工的显性知识存储到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中,以供其他员工分享,同时避免因为员工离职而造成的知识流失问题;

增强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具有项目管理功能,提高组织的项目管理水平;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防止系统中的知识损失或者黑客的窃取;

能够吸收组织以外的各种有用知识;

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如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对员工在线进行培训和考试,提高对员工管理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综合决策的支持,提高组织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知识审计功能,即能够查看员工的知识分享程度和操作记录,以便于企业对员工的业绩考核。

4 结论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受到各种不同的挑战与威胁,企业如何利用现代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来充分的利用员工的知识和项目经验,以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而知识管理系统便是帮助企业解决该问题的一个出路,它能够帮助企业避免因员工流失而造成的知识流失,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乌家培. 信息与知识的关系评述 [J]. 情报资料工作, 1999, (1).

[2] 张润彤, 曹宗媛, 朱晓敏. 知识管理概论 [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

[3] Nonaka, I.,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Press,1995.

[4] 关柯, 李小冬, 肖厚忠. 建筑业经济新论(上册) [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5] 车春鹂. 大型建设项目知识管理研究-以三峡工程为例 [D].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2006.10.

[6] 廖开际, 李志宏, 刘勇. 知识管理原理与应用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7] 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M]. 郭进隆,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1.

[8] 王卓甫, 边立明. 工程建设市场呼唤建设项目管理公司 [J]. 建筑经济, 2003, (3): 13-15.

工程管理的知识点篇7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全节点;项目管控;知识管理;知识沉淀

中图分类号:V233.7+57

0 前言

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1],需要长期坚持与努力从而形成文化。从这个概念上来讲,知识管理不是项目,不能按照项目管理的组织和运作方式来管理。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可项目管理的意义,项目管理中的一些思想也慢慢演变成为普遍适用的管理理念,这些思想也能够适用于知识管理[2]。

1 知识管理的概念

所谓知识管理的定义为[3],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并不断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

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4]。

2 项目全寿命周期管控方式

作为一个企业,要形成有效的知识管理模式,关键是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管理组织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项目管控模式[5]。

项目全寿命周期全节点管控体系的整体框架从不同层次和维度展现项目管理,形成管控视图、过程视图和实施视图[6]。

在管控视图下,可抽取出公司管控层、部门管控层、项目组管控层所关注的项目活动;在过程视图下,可展现出项目整个寿命周期的过程;在实施视图下,可展现出各项工作活动、遵循的工作标准(即工作内容、方法论、工具、模板、最佳实践)、产生的成果等。此管控体系的整体框架具有层次性,可将管控的重点和内容映射到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过程和活动中。全寿命周期全节点的项目管控体系能够指导项目日常工作的开展,实现多维度的项目管控。

1.1 管控策略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迅公司”)业务类型较多,项目管控的周期也相对较长,从项目前期至项目后期,通过对全部业务类型的项目阶段和项目活动进行梳理,形成适用于全业务类型的通用阶段,并将各类型的项目活动与通用阶段进行逐一对应,形成适应于普迅公司全业务类型的全寿命周期全节点的项目管控体系。管控体系通过约定各类型项目各个阶段的项目活动、工作内容、工作标准、成果,明确责任部门、管理和配合部门、管控方,实现项目工作规范开展、公司各层次项目管控。

1.2 管控项

项目全寿命周期全节点管控体系的管控项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通用阶段:是指总结形成的适用于各个业务类型的项目阶段,包括项目前期、项目启动、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应用、售后技术支持、验收、项目后期。

项目活动:是指项目开展过程中应履行的各项工作。

工作内容:是对项目活动的描述,说明项目活动的主要内容。

工作标准:是指项目活动开展应遵循的标准,使节点工作更明确,使节点管控方式更具指导性。

成果:是指开展项目活动所产生的成果资料。

责任部门:是指项目活动的承担部门。

管理与配合部门:是指项目活动开展所涉及的其他部门。

管控方:是指对项目活动进行管控的各个机构或组织。

1.3 管控体系下各阶段主要工作

项目全寿命周期全节点管控体系将项目分为项目前期、项目启动、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应用、售后技术支持、验收及项目后期十个节点,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项目前期阶段:包含15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项目储备、项目策划、项目可研分析、项目初步设计、项目开工确认、招投标或免招标签报、合同签订、商务回款、确定项目组成员,共9项工作内容。

项目启动阶段:包含17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内部项目立项、客户方项目启动会、与客户制定项目相关制度、培训宣贯、项目资源准备、安全保障工作、制定总体方案,共7项工作内容。

需求分析阶段:包含22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客户方数据收集与分析、客户访谈、问题诊断、需求分析、内部需求评审、客户方需求评审、需求确认、测试准备、客户回访,共9项工作内容。

设计阶段:包含41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概要设计、方案设计、详细设计、改进方案制定、负荷预测、站点规划、网络规划、投资估算、开工申请、开工确认、客户回访,共11项工作内容。

实现阶段:包含28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原型开发、系统开发、数据采集、分阶段施工、安全检查、数据整理、控制成果解算、图形绘制、电力信息成果编制、工程绘图、测绘成果提交、施工情况阶段性评审、设备调试、会展活动执行、VI设计制作、VI设计成果提交、客户回访,共17项工作内容。

测试阶段:包含15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测试申请、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第三方测试、工程质量检验,共7项工作内容。

应用阶段:包含37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功能内部评审、权限搜集与确认、安装版本、实施准备、数据移植、测试环境准备、商务回款、客户方培训、培训回顾、集成调试、网络和硬件安装配置、项目组联合测试、上线申请、系统安装部署、客户方功能测试、试运行申请、系统试运行、上线启动会、改进方案实施、成果固化及最终报告,共20项工作内容。

售后技术支持阶段:包含8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制定维护策略、制定维护计划、系统支持、信息备份、系统版本和更新、业务周期工作、项目情况周期性总结,共7项工作内容。

验收阶段:包含6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验收资料准备、验收资料审核、验收资料装订、项目验收会准备、项目验收会开展、项目验收,共6项工作内容。

项目后期阶段:包含28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商务回款、内部结项、知识整理、知识文档审核与入库、项目评审、正式运行、实用化评价、项目评奖、、申请专利、后期宣传、项目逾期管理,共12项工作内容。

3 基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知识管理模式

全寿命周期全节点项目管理模式下的知识管理,能够实现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和不断更新,为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活动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促进项目开展与不断改进。

上图为项目全寿命周期全节点项目管控体系中项目开展的示意图。图中横向为项目全寿命周期全节点管控体系下的各个项目阶段,纵向为每个项目阶段的企业知识过程,体现为开展项目活动、按照工作标准开展项目活动、按照模板编制项目成果、形成案例、完成项目总结的流程。

图中以项目前期及项目验收两个阶段作为样例说明项目开展过程中知识产生和管理的过程,透过上图自下而上来看:

针对最底层的项目阶段及项目活动,在不同的项目阶段中,项目将开展对应的项目活动,以项目前期及项目验收为例,项目将分别开展招投标和验收工作;

针对图中第2层的工作标准,是指项目在开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项目活动所遵循的对应的工作标准。工作标准是根据开展项目活动的要求进行制定,能够指导不同项目阶段下的实际工作活动,使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实现标准化作业。例如项目前期的招投标工作,需遵循对应的招投标工作标准;项目验收阶段,则需要遵循对应的项目验收工作标准;

针对图中第3层的模板,是指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各项项目活动所产生的成果模板。输出项目成果是开展项目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内容,制定统一的成果模板,则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例如在开展项目招投标工作时,需编制投标商务文件、投标技术文件等项目文档,在编制过程中,必须依据对应的投标文件模板;在开展项目验收工作时,必须依据验收报告等文件模板编制验收材料;

针对图中第4层的案例,是指某一项目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果,例如**项目招投标的商务文件和技术文件,**项目的验收资料等;

针对图中第5层的总结,是指项目工作完成后,项目组对项目开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等内容进行总结,形成新的知识文档,将知识归集起来并进行管理。

所谓企业知识管理,便是在上图所示的各层工作中,首先将工作标准、成果模板、案例及项目总结作为企业知识归集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再从归集的知识中提炼出对项目开展有指导性意义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优化管控体系的工作活动、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和模板。完善后的管控体系又指导其他项目的开展,进而形成更佳的案例、经验、知识归集……如此往复循环,逐渐推进公司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形成知识沉淀。

4 总结

知识管理是目前企业发展必须要具备的重要管理职能。有效地进行企业知识管理,加强知识积累与沉淀,能够使员工快速成长,提升员工技能素质和工作效率。基于项目全寿命周期全节点管控的知识管理,对于以项目建设为主的信息化企业来说,是一套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法,使企业的知识管理走上规范化道路,实现了不同业务类型下的知识获得、创造、分享、储存、更新及应用过程,使企业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自我优化,逐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国项目管理学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北京:北京现代卓越学术交流中心,2000.

[2]陈劲.研发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毕星.项目管理精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德海,张晓婉,赵维宁.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项目_管理者操作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

[5]陆颂规.重视科技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工作质量[J]. 科技管理研究,2004(1):43-44

工程管理的知识点篇8

关键词:知识管理; 质量管理; 知识库

随着深化知识管理的研究,研究的焦点从知识管理概念的定义和理论范畴,开始向求实的科学管理方法、认知工具、研究和开发特定应用的方向发展,并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是工程技术人员一直重视的问题。知识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整合,为工程项目提供了一个新的质量改善和保护措施。

1知识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概念

1.1知识管理

世界的经济和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而与之紧密相连的建设工程行业也在不断的扩大和发展自身,并且因为如今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快,人们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现阶段的工程项目复杂性要比以往复杂的多。在当今社会经济和投资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有更为有效的方法来支持,也是因为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使得管理和建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因此,只能通过人力、简单的业务流程和计算机系统是很难实现全面的详细计划。所以,为了实现工程管理的健康、合理发展,就需要严格实施,有序发展,及时反馈和更新的现代项目管理模式,转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管理公司,建立一个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来探索和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现代项目管理中唯一有效的尝试和实践方法。

在国外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美国认为知识管理应该属于组织形式的一种战略模式,通过知识管理可以帮助那些需要掌握知识的人们,更快的掌握他们想要学习到的知识,这样,可以达到一个信息共享和交流的目的,通过信息的交流,使得人们对于得到的信息开始通过实践来证明,从而实现提高绩效的目标。在许多建筑公司中,很多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长时间的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已经掌握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都属于隐性知识,无法被其他人所看见和学习,所以,知识管理就应运而生了。通过知识管理可以帮助那些具有隐性知识的人,将知识显性化,从而使得其他人可以学习到所需要的知识,这样使得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来为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建设提供有效啊的支持,也使得他们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际。

1.2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概念,是指专门设计的产品以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目的,满足人的属性或特性水平的基本要求。早期的项目质量管理的施工阶段是项目的质量控制流程,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控制生产过程。现阶段而言,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其特点也与以往不同,如今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它将这种质量管理的理念贯穿到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之中,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使用管理的方法,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收益目标。

2. 知识管理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1在贯穿工程质量管理各个过程中应用

项目质量管理贯穿到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之中,从项目的方案论证、设计、施工,直到竣工验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实施相应的知识管理。①在示范计划和项目设计阶段,主要用知识管理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知识共识的教育和培训,并建立知识管理中心专业工作小组,负责对知识社群分类,建立一个知识存储和筛选的知识库。②项目施工阶段,主要是建立质量知识管理系统,并且利用质量知识管理系统进行知识的获取、存储、传播和使用;企业通过收集到的相关质量管理知识,通过互联网技术传送到知识管理库中,然后组织相关的专家针对上传的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将所挖掘到的质量管理知识进行评估和实验;③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知识管理能够根据工程项目具体的施工情况和类型进行相应的质量管理方法,并且将这种管理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从而使得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修改和完善管理的基础知识,并且通过新技术的方法,将这种完善的知识管理发送到各大知识社区,比如论套、网站等。而且还可以把通过实验的最佳管理方法和案例分享给同行,从而加深于同行的信息互动和交流,以提升质量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从而实现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目标。

2.2在涉及影响工程质量各个因素方面应用

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施工方法和机械水平。知识管理,通过这些因素的有效运作,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产生了显著的作用。第一,必须先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组织结构,创建良好地学习文化氛围,在整个组织中建立符合人性、有机、柔性扁平的组织结构,作为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个平台。第二,创建一个以团队为基础的知识交流和共享的工作小组和研究小组,为质量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工作人员相互学习,树立崇尚创新的管理理念,不仅在知识管理中心形成一种文化,而且还要在整个企业形成尊重知识、保护知识、管理知识、分享知识的质量管理文化。材料、施工方法和机械水平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专家知识指导材料、施工方法及机械水平的应用和管理。通过知识管理,以达到有效控制这些因素,从而符合项目质量管理是知识管理应用的核心思想要求。

2.3在涉及质量管理各主体及管理方法上应用

许多工程项目的参与者,主要是业主、项目管理和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建设质量知识管理系统必须满足不同的参与者对该项目的不同要求,可以帮助他们预防和及时解决因为某些领域的专业知识的限制而造成的工程项目相关质量的问题。在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中,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有各种各样。但是,其中我们因为专业知识限制而遇到的有一些项目工程的问题,可以很容易地使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这样可以使项目参与者利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也是的工程质量得到了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李静.融入知识管理后的工程项目管理[J].价值工程,2004 ( 2 )

[2]刘秀丽. 知识管理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5)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前景范文 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建议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