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13 07:46:23

财务预算方法

财务预算方法篇1

关键词:企业 财务预算 管理

企业财务预算是指企业在遵从其发展规划和战略要求的前提下,以财务预测、决策为基础,利用价值形式对未来某一时间段的财务活动进行安排和规划,以明确财务目标,进一步落实财务管理措施,并提供财务考核以及奖惩标准的一种管理手段。也就是说,企业进行财务预算的最终目的,是明确企业内部各机构、各小组的责、权、利关系,对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和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财务目标。财务预算最终以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形式体现。合理的预算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传统观念认为,预算是控制支出的工具,但新的观念将预算看成是使企业的资源获得最佳生产效率和获利率的一种方法。

一、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奋斗目标

预算是企业目标的具体化,财务部门通过进行财务预算,可以更明确地体现出企业的各种具体目标,各种具体目标的相加就是企业的总目标。只有各个具体目标被各级部门分别安排好,那企业的总目标才有望实现。任何一个部门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都会影响总目标的实现,阻碍整个企业的发展。通过预算,可以及时制定企业在某一发展阶段的总目标及各具体子目标,进而鼓励全体员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总之,编制预算的目的就是为了贯彻目标管理的原则,指导和控制业务。

(二)协调工具

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各部门之间步调一致,共同进退。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各部门的职责不同,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常常会出现相矛盾的现象。例如,生产部门认为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因而制定了大数额的生产计划,但财务部门却认为无法筹集到必要的资金。或者企业的销售部门根据产品在市场占据的份额,制定了一个庞大的销售计划,但生产部门却因生产能力不足,不能及时供应产品。企业进行财务预算之后,可以将各部门制定的方案统筹考虑,加以综合平衡,寻求解决各部门相冲突的最佳方案,所以说,企业财务预算是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具。

(三)考核依据

预算通过有关部门的充分讨论,经过起草、修改、定稿后,发给各个职能部门和全体职工。各级各部门甚至每一个职工都应该想方设法完成其预计的奋斗目标,并以完成预计目标的程度来评价各级各部门及各职工的工作成绩。通过对每位职工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并以此进行奖惩和人事任免安排。作为考核的依据,预算比过去实际成绩效果更好。当然,考核时也不能只看预算是否被完全执行了,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因为某些偏差可能是有利的,某些可能是不利的。

二、必须克服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错误认识

(一)预算管理组织和制度体系不健全

当前,许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财务预算管理,但对预算管理缺乏深入的认识,相应的管理机构不独立,常常由企业的财务部门来兼任。这样一来,日常财务预算管理出现的一些问题很难得到公正、权威的协调,使其执行力大大降低,甚至丧失了基本功能。另外,财务部门的局限性,注定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缺少严格的规范体系可供遵循,从而对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二)财务预算出现以偏概全的状况

多数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财务预算的重要性,并逐渐重视财务预算的计划、协调及控制作用。然而,由于没有注重财务预算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的整体效用,出现了与各种关系融合困难的情况,如与企业绩效评价的关系、与风险控制的关系、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与资源分配的关系、与战略管理的关系等。

(三)将财务预算看成是纯粹的财务行为

财务预算由财务部门在年度收支预算基础上制定,使得许多人以为财务预算就是财务行为,其贯彻及执行均应由财务部门担当。其实这一观点有些偏颇,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全面的财务预算已经成为一种综合性的预算体系,包括利润预算、管理费用预算、业务预算、资金预算、投资预算等。财务部门应具备两项职能,一是为具体部门提供编制方法及原则,二是对预算执行进行汇总和分析。所以,财务预算管理的主体是企业最高层,而职能部门及其它具体部门是执行主体。

(四)预算管理与考评体系脱节

预算管理与考评体系脱节是众多企业易犯的通病。企业在业绩考评上往往是针对个人,而严格来讲这是人力资源的工作内容,如果在预算管理中只对个人考评就显得多此一举了。预算管理考评应当是对责任中心与部门业绩进行考评,需强调组织性与团队精神。从长远来看,只对个人考评,还会加大部门与协作单位的矛盾。

三、企业财务预算的构建

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其未来的战略规划,尽快制定企业财务预算相关的编制程序、范围以及内容,加紧建立预算的报送与确认、执行与监督等方面的制度,责任明确、分工有序,为财务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建立以高层领导为首的财务预算领导小组,其组成包括预算编制机构、预算监督机构和预算反馈机构,专门负责拟订企业财务预算政策和目标,审议、下达企业财务预算及预算调整方案,监督企业财务预算的执行,协调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重大问题。预算执行组织以企业可持续经营为责任目标,确保企业远景目标的实现。

(2)加强财务预算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预算调整、预算监控及仲裁等。在预算管理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通过完善的内控控制措施,对其职能部门及具体岗位进行监控和调整,从而保证各项经营活动分而不离、快而不乱、大而不散,提升整个体系的工作能力。另外,财务预算的关键是资金流和业务流,在部署预算监控中除财务部门外,其它部门也应承担相应的监控职责。

(3)企业内部的各部门是企业财务预算的具体执行小组,要服从财务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应认真领会企业的年度财务预算政策和目标,依据财务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政策目标,做好本部门的财务工作。

(4)企业的各业务机构之间要认真配合,做好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如生产部门、人力资源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及科技研发部门等,在做好部门分内之事的同时,也要互相协调,相互配合。

(5)企业应该严格执行经核定下达的财务收支及筹资、投资预算,加强资金集中管理,严格规范信贷资金、结算资金、往来款项的调度和拨款程序,建立健全各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明确超预算资金追加的授权审批办法。

(6)提升各部门之间的凝聚力。一是以财务部门为中心,组织财务人员做好部门核算工作,在企业内部形成好的开端;二是搞好内部会计控制,建立完善的财务规章制度,使会计在一个优良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三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成本洽谈会,企业各层共同研究成本问题,与同行较好的企业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及根源所在,解决问题;四是根据企业各业务板块特点,制订出《预算管理办法》以强化预算管理;五是加强与外部相关单位的横向联系,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

(7)为企业量身定做财务软件,利用软件来控制财务预算成本。财务软件可实现企业财务情况的核实查阅与实时反馈,能根据会计核算年度的成本目标,对预算进行合理分配,使目标创建与对标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并能使有限的预算资金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总结。

(8)企业可建立财务预算预警草案,控制各项预算开支。制定预算预警草案,通过加强与公司预算组的沟通汇报,可以提前给各部门发出预警通知,从而克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从企业整体发展情况出发,对各部门的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综合评价。为增强预算开支的计划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企业财务人员应通过财务预算预警草案,控制预算开支,对预算执行时间段进行细化,针对时间段按年度、季度、月度实行控制和考核,力求细致周密,不出差错。

总之,现代企业对财务预算越来越重视,但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刻,仍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本文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做了进一步设想,以期不断提升实践价值,更好地为现代企业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静.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08,(8)

[2]刘国平.关于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商界,2011,(4)

财务预算方法篇2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预算编制;企业管理;预测;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对于国内绝大多数的大中型企业来说,财务预算管理早已不再是新话题。只要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企业,都陆续实施了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预算管理帮助企业管理者详细地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和企业资金周转情况,并对下一阶段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科学的预测、调整,为企业领导者制定企业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很多企业领导者都已经意识到了财务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实际的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不甚了解,而这些问题对预算所应有的实际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财务预算管理所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财务预算编制不严谨

(1)财务预算编制制度不规范

有些企业并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预算制度,编制人员缺少编制财务预算的经验,只能根据自己对财务预算的理解进行编制。数据来源偏离实际、死板、没有可比性,如此地编制难以保障财务预算报告的合理性和可用性。还有的企业财务预算制度制定有误,没有选用适当的预算方法,直接影响预测的结果,导致预算数据不准确。

(2)财务预算编制脱离实际

财务预算的编制是以企业近期已发生的数据作为基准进行预测的。这就要求编制人员不但要有熟练的专业水平,还要熟悉企业的全部操作流程。企业若不是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市场环境进行预测分析,而是一味地追求理想化的经营模式,这种预算结果对于企业就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可言,企业财务预算的编制一旦脱离了企业生产、销售的实际情况,就无法起到预算应有的效用,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2.财务预算编制人员不固定

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的落实不充分,没有指定专岗专人对财务预算进行编制或者谁有时间谁就来编制财务预算。预算编制完成后,无人进行二次审核或无人监督预算执行情况,也有财务部门没有时间去写,也就不去按照制度要求对预算进行编制,而是化繁为简,直接将上一阶段的预算誊写到下一阶段的预算中,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对预算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企业资金的运转。所以,财务预算的编制,必须由专人依据企业上期产生的实际数据,综合本预算期内企业的需求及未来的变化,经过预测分析后进行准确的编制,并有人对此报告结果负责任。

3.企业领导者对财务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实行了财务预算管理,有的企业却因企业领导者的重视程度不够而无法真正落实。有些企业虽有财务预算,但领导者却以企业需要为理由一再的超预算。另一些企业领导者不按要求去看财务预算报告,或者看了以后草草了事,更没有监督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这将导致财务预算工作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既没有起到成本费用的控制作用,也没有对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起到指导性作用。

4.财务预算没有起到控制作用

企业做财务预算,就是要将企业的成本和费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企业在某一阶段内的利润的实现。而有些企业的财务预算报告所希望达到的成本、费用控制作用并没有被实现。当财务预算报告的指标被分解到企业各部门时,业务部门经常能够找到不能在指定的预算内完成任务的借口,常常忽略财务预算的要求,很少有部门能够花费心思去考虑如何能将各项成本、费用控制在预算之内,甚至在不超预算指标的前提下去寻找办法突击消费以达到预算指标,目的是防止下一期减少预算。由此可见,财务预算不仅仅是财务预算编制部门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财务预算分解后在其他部门的执行力度,只有将各部门的各项指标控制在预算内才算有效的预算,有意义的预算。还有一种很常见的现象,预算执行后,对于超出预算的一些指标缺少相应的分析和解决方案,没有下一步的解决措施,长此以往,各项控制指标很难会被降低。

二、解决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的对策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财务预算指标被企业严格执行,才能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面对上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解决,以保证企业财务预算工作正常有效进行。

1.财务预算编制精细化、合理化

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的管理工作,需要财务预算编制人员将企业运营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若要财务预算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在财务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就必须做到精细、严谨。企业应当建立起一套严谨的财务预算编制制度,作为编制人员编制财务预算报告的依据。编制人员应根据制度要求,遵循企业的历史发展规律,并结合不同时期市场的不同情况,进行预测。

2.设置专岗专人负责财务预算工作

企业应设置专岗专人负责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并且指定专人对财务预算报告进行复核,减少预算的错误几率。财务预算编制人员应具备财务预算编制的基本能力,全面了解企业的运行体系。财务预算,除了要了解分析同行业市场状况外,更要掌握本企业全部的经济状况以及各个部门的实际需求。企业也应定期组织该岗位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以求其更好地为企业所服务。

3.提高管理者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加强对财务预算工作的管理。企业管理者应督促财务预算编制部门准时完成财务预算报告,将收到的下一阶段的财务预算报告结果进行仔细的审核,并根据报告要求对下一阶段的各项工作进行部署,分解落实成本费用控制指标。企业各部门业务人员都应按照财务预算报告所要求的指标严格控制各项成本、费用的消耗。

4.预算执行后进行必要的对比分析

财务预算报告所预测的各项成本、费用指标,是企业各部门业务人员工作的依据,尽一切办法将成本、费用控制在预算之内,是一个部门一个岗位所应完成的任务。但毕竟预算属于计划,企业实际的执行情况仍很有可能有悖于预算,超出预算的范畴。当企业实际完成的成本和费用超出预算时,企业领导者和部门负责人应组织本公司或部门进行专题分析,共同研究讨论超出预算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步骤在预算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经过事后的分析,才能更好的进行事前控制同时也为下一期的财务预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简而言之,财务预算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管理工作,要想真正的将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推行下去需要企业管理者与企业各部门进行全力的配合。企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财务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对所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除了上述的问题,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企业的快速发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仍会出现更多更棘手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我们还应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以保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谭安华.浅谈强化财务预算管理的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

[2]羊俊辉.浅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08):16-19.

[3]李普.浅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和控制问题[J].科学大众,2009(01):23-26.

财务预算方法篇3

摘 要 讨论了事业单位推行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预算管理方法执行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加强支出计划的管理;构建财政监督体系;加快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加大预算执行分析的力度;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预算管理方法执行的对策。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预算管理方法 执行

事业单位的预算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国家赋予的行政任务与本单位发展计划,通过规定程序的审核,并批准执行的事业单位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它所反映的是单位和财政之间资金的领、拨、缴、销关系和事业计划、工作任务的方向,是事业单位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的物质保障,同时也是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行为规范。

一、事业单位推行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事业单位因为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来维持运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事业单位的经营目的与单位性质也发生了重大转变,部分事业单位已经从公益性转变为营利性,资金自给率在不断提高。同时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以财政拨款维持运行的事业单位,其发展要以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二是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要提高经济核算,减少成本。事业单位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事业单位必须进行预算管理,而细化预算、硬化约束和绩效考评,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控制点,因此,事业单位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当前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化,也是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竞争、加强管理和谋求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预算管理方法执行存在的问题

1.编制过程简单、质量不高

预算编制作为事业单位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的总纲,其编制过程必须是一个严谨、科学的过程。事业单位要设置充足的时间进行预算编制,但是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程序还不够完善,态度也不够严谨,预算编制的时间大多是一个月左右,这就导致预算编制的内容过于主观,预算项目的指标不能得以充分认证,缺乏实地调查与科学统筹,预算制定出来,可信度不高,在预算编制的初期,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执行与监督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2.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脱节

有些事业单位把预算当作申请财务资金的手段,其编制是由项目责任人来完成的,多数的预算一经批复,就束之高阁。在日后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很少用预算来监控部门目标的完成情况。例如在每年的预算会议上,领导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运用财务报表进行勾稽关系,结合上一年度的相关数据,出具一套预算表格,但是却没有根据单位的事业发展具体情况来反映每个部门的工作重点,只追求财务数据的严谨性,不太符合实际应用。

3.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体系、内部稽核制度、资产管理制度以及财务收支审查制度等。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事业单位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但是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有些事业单位执行的还是很多年前的财务制度,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即使财务制度比较完善,但执行起来还不够彻底。

4.预算管理重分配、轻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入,部门预算管理制度也日益完善,但是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过程中,重分配、轻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在财政支出方面,预算到位率很低,执行进度较慢,资金支出的管理不够严格,这就造成了资金浪费、闲置、使用效率很低,甚至会影响到相关政策的落实。

5.定员定额失真

当前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的频率还是很大的,这一情况如果不能及时的反应给财务管理部门,这就导致了在预算编制时,定员定额的失真。这就造成单位所采用的编制人数仍是沿用多年的编制人数,事业单位人员与经费不能进行动态的管理,所以财务部门所拟定的定员定额标准和单位实际状况不相符,而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

6.预算执行的考核机制不健全

尽管部门预算的公共财政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但是由于目前事业单位对预算执行的考核机制还不够完善,预算编制的质量以及部门决算与年初部门预算的差异到底有多大,针对这一内容上级部门还是很少考究的,这造成了项目之间可比性不高,可行性无法验证,很难对项目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

三、加强预算管理方法执行的对策

1.提高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视程度

各级财政部门要统一思想,切实做好预算执行的管理工作,要充分认识提高预算执行管理的意义所在,首先部门领导提高对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视程度,充实预算部门的人员配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制度的完善,把预算执行放在突出位置,抓稳抓好。

2.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当前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由于不够科学,缺乏严谨性,致使预算不能够完全的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职责,事业的发展路线也不清晰。一旦严格执行预算,必然导致某些项目资金预算不足,致使该项目搁浅;而某些项目资金预算又过多,导致资金闲置,形成结余,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所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贯彻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无预算则无支出的标准。也就是说执行好的预算,必然要编制出好的预算。

3.加强支出计划的管理

支出计划是对财政资金流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基本的支出计划要依据年度均衡性进行编制,并逐步延长基本支出计划的编制周期,以便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项目的用款计划必须按照部门预算的年度计划执行,预算单位要加强预算费用支出的研究,加强项目用款计划与项目进度相协调,加强支出计划的精细化管理。

4.构建财政监督体系

一是建立资金支出的跟踪机制,对事业单位的资金支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二是相关的预算监督机构要对事业单位采购预算的执行全过程进行监督,督查其有没有按照采购预算和采购规范执行。三是完善预算支出的绩效考核办法,对于发展性的项目支出可以采取必要的方案评价,同时也要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将部门的费用支出与绩效考核挂钩,通过绩效考核来对资金到位的情况、项目效益情况跟踪考核,以实现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

5.加大预算执行分析的力度

加大预算执行分析的力度,分析重点支出情况,提高决算的审核力度,从而提高决算的完整性、有效性。着力提高决算的分析水平,要把预算和决算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决算全面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将决算结果作为编制下年度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要通过加强决算管理,全面反映预算收支年度执行结果,不断促进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管理。

6.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第一,企业年度预算经过公司预算委员会通过审核之后,下发给企业的各责任主体组织实施,企业年度预算指标是绩效考核指标的重要依据。第二,推行年度预算指标同各责任主体的工资总额进行挂钩,对预算执行“月度考核、季度兑现和年度清算”的考核方式,以提高执行预算的积极性。第三,企业的年度预算原则上在年度的范围内不做调整,只是对企业所采购的大宗原材料价格或者政策性因素在考核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因其他因素调整的,必须要上报公司的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审核。正是通过这种严格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责任主体早在年初就知道了自己的责任,所以能够采取各种措施消化不利因素,来保证预算目标的完成。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公共部门的机构组成之一,其体制改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之一,在我国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加快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改革的步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事业单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肖敏.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探讨.当代经济.2010(12) .

[2]储长应.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经济师.2011(08).

[3]魏红星.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探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2).

[4]罗晓文,朱莲美.论全面预算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财会月刊.2006(22).

[5]王兴珠.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探索.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06).

[6]王东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探讨.现代商业.2010(03.

财务预算方法篇4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财务预算管理;应用;实践方法

在房地产企业预算管理中,财务预算管理是核心的部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财务计划,企业预算包括的内容主要有:财务预算、资本预算以及经营预算等。而在资本预算以及经营预算的基础上,财务预算的工作则是安排现金流,并预计一定时期末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以及一定时期内的损益表。

一、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的财务预算管理作用

在开发房地产的活动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是其根本目的,因而在开发经营房地产时必须将传统管理职能的局限性打破,并将经营活动与房地产开发看做是一个整体,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市场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通过这种方式,有关从属单位、经营管理部门以及房地产开发才能将子目标完美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得经营者的管理行为以及投资者的决策战略能够始终保持一致。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将所属单位的经营活动与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行为有效地贯穿起来,这样一来整个企业才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管理效率的目的。而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的财务预算管理,是围绕其初期发展战略目标,在科学合理的预测和决策经营的前提下,对一定时期内筹集、使用、分配企业资金的财务活动所制定出的有关规划和计划,财务预算管理能够促使企业对自身的财务活动进行高效的控制和管理,从而达到满足市场需求,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情况

(一)损益预算

在损益预算中,成本预算、收入预算、税费预算以及费用预算等都是主要的内容。在有关通行办法中具有明确的规定,即房地产企业在确认销售收入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已经签订商品房销售合同,已经确定销售收入;获得竣工备案表,且验收竣工商品房合格;已经科学合理地计量了商品房的有关成本;客户验收商品房时,商品房移交的相关手续已经办妥。通过成本管理部门、工程部门、营销部门等的通力合作,财务预算管理部门就能获得有效的信息支持,并能够将费用预算、成本预算以及收入预算等高效地加以完成。而税费预算涉及到较广的范围,即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营业税以及土地增值税等,且与收入成本预算以及项目管理存在一定的关系。

(二)现金流量预算

在房地产开发经营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既能够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和规划,又能对资金进行集中强化管理。通常现金预算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流入现金以及流出现金的预算,而流入现金主要包括销售回款以及银行贷款等。针对销售回款,市场环境以及销售政策的约束是其重要的制约因素。而流出现金的制约因素则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政策以及工程进度等。

三、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的财务预算管理问题

(一)财务预算编制认识不全面

在房地产开发经营的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的经营成果,二是可以预计的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但是目前当地产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财务预算编制认识不全面,很多部门认为,财务预算管理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因而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从而导致财务预算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缺乏对财务预算项目的科学分解与准备执行

房地产企业不同,执行和制定财务预算的方式也不同,分析其原因:首先在对财务预算进行制定时,客观性不足,且没有对企业明年的财务状况以及计划进行认真的分析,因此导致了实际经营情r与编制目标分解联系不足。其次是相关的业务部门缺乏较强的执行力度。

(三)项目开发预算、企业战略目标及年度财务预算联系不足

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而开发周期长则是最重要的一点。而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由于套用了以往的财务预算方法,导致财务预算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即项目开发预算、企业战略目标及年度财务预算联系不足等。

四、房地产开发经营的财务预算管理实践方法

(一)合理编制财务项目预算

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中,如果项目预算存在问题,就不能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进而会出现加重财务负担以及造成资金短缺的情况。因此在项目实施之前,企业需要收集大量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以便对整体项目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从而达到合理编制财务项目预算的目的。另外各个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督和合作,并将整体大于部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促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强化各部门的配合度、现金预算及损益预算

在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中,其涉及到前期手续费、建安工程费、项目研发费、综合地价等多个方面,而通过预算收入成本,就能分期规划现金预算,并将准备筹资工作做好。因此在财务预算管理实践工作中,需要不断强化各部门的配合度,同时对现金预算以及损益预算进行强化,这样才能确保财务预算管理达到真正的目的。

(三)提高财务预算的考核程度

企业要实现发展目标,就必须展开一系列的经济活动,而这是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要求。在执行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要想实现强化管理,就需要切实落实好经营策略。而企业在构建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提高财务预算考核程度,增强预算的约束力以及控制力,加强财务预算以及业务预算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针对建设部门与销售部门的工作,就必须根据预算范围落实和开展好预算工作以及经济活动。

(四)财务预算管理执行与监督的优化

在房地产开发经营的过程中,针对财务预算管理需不断优化执行与监督,即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在项目实施前,对发展目标进行制定,并对各项工作加强控制。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能有效监督各项工作,还能及时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以便将资产支出控制在预算范围内。而在项目实施之后,财务预算管理还能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并找出和分析错误的原因,以避免其再次发生在下一个项目中。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房地产开发经营过程中,财务预算对决策的制定以及正确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以现金流控制为主线,构建一个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加强执行和考核财务预算,督促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加强协调和沟通,这样才能顺利实现财务预算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平.财务预算管理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的应用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20:174-175.

[2]刘军.关于如何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3:151.

[3]靳兴德.财务预算管理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5,10:69+71.

[4]周丽.如何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1,10:190.

[5]刘乃萍.论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内容及完善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4:49-50.

[6]孙 颖.财务预算管理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的应用效果[J].财经界(学术版),2012,12:158-159.

财务预算方法篇5

关键词:事业单位 全面财务预算管理 编制程序 编制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在国内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一部分事业单位已经逐步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战略意义,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如北京一些事业单位实行“以现金流量财务预算为龙头,集中一贯的资金管理”模式,广东一些事业单位探索的“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模式”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财务预算编制的质量直接影响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也影响着财务预算执行者的业绩考评。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当前事业单位的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编制程序与方法。

■一、编制程序

目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一般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1)下达目标事业单位领导层根据事业单位发展战略和财务预算期经济形势的初步预测,在决策的基础上,一般于每年9月底以前提出下一年度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目标。(2)编制上报各财务预算执行单位按照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委员会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单位财务预算方案,于10月底前上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3)审查平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对各财务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财务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4)审议批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在有关财务预算执行单位修正调整的基础上,编制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方案,报财务预算委员会讨论。对于不符合事业单位发展战略或者财务预算目标的事项,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责成有关财务预算执行单位进一步修订、调整。(5)下达执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对领导层议批准的的年度总财务预算。

■二、编制方法

为确保财务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可以根据不同的财务预算项目,分别采用固定财务预算、弹性财务预算、滚动财务预算、零基财务预算、概率财务预算等方法进行编制。

1、固定财务预算

固定财务预算又叫静态财务预算,是根据财务预算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服务质量与数量水平作为唯一基础来编制的财务预算。传统财务预算大多采用固定财务预算的方法。固定财务预算的特点是不考虑财务预算期内服务质量与数量水平可能发生的变动,只以某一确定的服务质量与数量水平为基础制定有关的财务预算,在财务预算执行期末,将财务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与固定的财务预算水平加以比较,并据此进行效绩评价和业绩考评。

2、弹性财务预算

弹性财务预算又叫变动财务预算或滑动财务预算,是在按照成本(费用)习性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编制的能够适应多种情况的财务预算,从理论上讲适用于编制全面财务预算中所有与服务质量与数量有关的各种财务预算,但从实用角度看,主要用于编制弹性成本费用财务预算和弹性利润财务预算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事业单位面临的是一个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弹性财务预算能够反映财务预算期内与一定相关范围内的可预见的多种服务质量与数量水平相对应的不同财务预算额,从而扩大了财务预算的适用范围,便于财务预算指标的调整。

3、滚动财务预算

滚动财务预算又叫连续财务预算或永续财务预算,随时间的推移和市场条件的变化而自行延伸并进行同步调整的财务预算,一般运用于季度财务预算的编制。其具体做法是:每过一个季度(或月份),立即根据前一个季度(或月份)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对以后季度(或月份)进行修订,并增加一个季度(或月份)的财务预算。这样如此以逐期向后滚动、连续不断地财务预算形式规划事业单位未来的服务活动。

4、零基财务预算

零基财务预算是对财务预算收支以零为基点,对财务预算期内各项支出的必要性、合理性或者各项收入的可行性以及财务预算数额的大小,逐项审议决策从而予以确定收支水平的财务预算,一般运用于不经常发生的或者财务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财务预算项目。由于零基财务预算不受过去老框框的制约,能够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各级财务预算部门精打细算,量力而行,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

5、概率财务预算

概率财务预算是对具有不确定性的财务预算项目,估计其发生各种变化的概率,根据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其期望值,从而编制的财务预算,一般适用于难以预测变动趋势的财务预算项目,如科研开发等。采用概率财务预算可以提高财务预算值的准确性。在编制财务预算时,所涉及的变量,如服务质量与数量和成本等,有的时候可以准确地预计其数值,有的时候难以确定其数值。在后一种情况下,就需要根据客观条件,对有关变量作一些近似的估计,估计它们可能变动的范围,分析它们在该范围内出现的概率,然后对各变量进行调整,计算期望值,编制财务预算。

总之,不同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的创新必须认真分析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财务预算管理程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寇铁军,彭建.我国预算监督改革机制问题研究[J].财政监督,2006;11

[2]于国安.政府预算管理与改革[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11

[3]周旋.如何正确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5

[4]马勇.全面预算管理失效的原因及其改进建议[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财务预算方法篇6

【关键词】新“预算法”;高校;财务管理;预算管理

一、前言

新《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它完善了政府预算体系,并强化了预算约束,使预算制度更加完善、规范和透明,在现代财政制度改革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财务管理离不开财政预算约束,因而,要以新《预算法》为依据,解决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其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1.预算管理制度缺失

目前,部分高校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强,使高校财务管理流于形式。相关负责人没有根据高校财务工作实际情况,对具体财务管理职责进行明确,致使其操作性不强。加之缺乏制度层面的约束,严重削弱了预算工作积极性。部分预算管理人员应付工作,预算编制不合理,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很难充分体现预算管理价值。

2.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以固定预算或“基数+增长”的增量预算法编制为主。上述方法操作比较简单,但随着预算规模的加大,会造成“基数大的部门会多得预算指标,基数小的部门会少得预算指标”的现象,致使增收节支方面的积极性普遍偏低,不能够对资金支出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制约。

3.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

部分高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预算管理委员会缺失,不能够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指导,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由学校一级财务部门负责,具体的预算编制基本上由预算科室独自完成,教学、科研和后勤等部门人员并未积极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中,也没有对学校的未来发展目标进行综合性考量。使得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很难发挥预算控制作用,使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够科学、全面和客观。

4.预算监督不到位

预算监督即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控制机制,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中,并未对预算监督和控制工作进行落实,使其存在较大弹性。而部分部门开支比较盲目,也没有依据实际预算编制情况,对其进行合理控制,存在超支情况,一旦超支就以影响部门或学校发展为由,进行预算追加。预算调整和追加审批程序都不够严谨,预算编制及执行的关联性不强,很难发挥实际性效用。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也没有依据具体规范,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监督,使资金应用混乱,浪费现象严重,制约了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新《预算法》下高校财务管理方法

1.完善高校预算管理制度

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预算管理制度已经不再具备适用性。因而,要对高校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托。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包含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控制和预算考核。财务管理部门要依据高校财务管理背景,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使预算编制的规程和原则更加明确,各项收入、支出内容、测算依据、标准和程序等更加清晰,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程序化。预算执行控制中,严格执行预算批复,并分析和反馈预算过程和结果,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预算调整和追加。继而分析预算执行结果,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目标。

2.运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高校财务工作比较复杂,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预算编制管理。预算管理人员要结合高校财务管理要求及特点,对“基数+增长”增量预算和零基数预算进行选择性应用或同步应用,使高校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以人员经费编制为例,财务管理人员可采用定额预算方法。其中,人员经费定额项目主要包含工资、津贴、社保和退休金等,要依据财政预算分配定额标准对其进行测算。继而应用零基预算法对公用经费等进行编制,降低其后期调整难度。

3.健全预算监督体系

预算监督属于过程性监督,具体监督内容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和预算执行结果等。一旦高校预算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相关部门要对其执行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并将批复预算项目、开支范围和标准等作为具体执行依据,严禁随意变更。因而,相关财政部门需要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健全预算监督体系,督促学校按照预算管理制度对各项预算工作进行严格执行,实现高校财务预算刚性管理,严格控制超预算经费或无预算项目,并依据正确的程序进行预算审批工作,消除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确定性。

4.构建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新《预算法》对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校负责人及财务管理人员要组织人事、科研和财务等部门,依据既定的预算绩效管理目标,采用具体的考评方法、评价标准及体系等,合理评价各部门预算支出的产出和效果。同时,以此为基础,制定下年度工作目标,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如果部门的绩效完成情况比较好,要对其进行奖励;反之,予以处罚,以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使预算管理更加合理有效,符合高校财务管理要求,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为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

四、结语

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传统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财务工作情况,对新《预算法》进行全面贯彻和执行,以此为载体,完善高校预算管理制度及预算监督体系,执行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法,并对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进行有效落实,以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约束,不断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将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降到最低,推进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涂淑娟.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J].会计之友,2014,(35):121-122.

[2]杨波.基于新预算法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1):75-76.

财务预算方法篇7

(一)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定义

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就是指国有企业对未来经济行为所进行的关于财务如现金的收入和支出、经济结果、财务状况的预先做好的筹划和打算。国有企业财务预算主要就是在企业所拥有的资本及未来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资金的基础上,对资金进行有效合理的安排包含了对现金的预算、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估计、对企业负责的计划等等内容,以此使得国有企业资金使用能获得最好的收益,确保国有企业能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

只有做好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才能让国有企业在当今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所以做好国有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1.做好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充分利用

做好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可以对国有企业经济行为进行未雨绸缪,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时在财务执行过程中,通过现金流能清楚的了解到企业资金那里用的多那里用的少,资源分配那里用的好那里用的不好,就可以对经济行为进行及时的调整,优化资源管理。同时,国有企业资源尽可能的投入研发中,不断的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实现资源最大化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经济的收益,避免在经济活动中被淘汰,实现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

2.做好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的经济行为都是按照财务预算计划进行的,员工在生产工作中就是依照上级制定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而国有企业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一方面能使得国有企业管理层与基层员工工作目标统一一致,两者相互协调合作;另一方面,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财务预算管理让员工直观的知道企业发展的方向及每一步生产的计划预算,这样透明化的财务预算管理让员工实实在在清楚自身的责任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同时还能对企业财务经济监督。

3.做好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可以对企业财务进

行有效的监控,同时加强企业各部门的工作考核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都进行了财务预算,这样就便于对企业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同时对各部门财务使用可以有计划的进行,杜绝企业财务资金的浪费,避免了不必要的财务风险。

(三)对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有影响的因素

国有企业在做财务预算的时候,会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包括当今的经济环境及形式、国有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国有企业财务体系结构等等,只有综合的考虑政治、经济、法律等各种方面的内容,才能做出适合国有企业发展的财务预算管理。由此可见,影响我国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因素有国内外政治形势、全球经济及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内部经济发展因素、先进技术发展等等各方面因素,还有更多因素就不一一罗列,下面笔者重点介绍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家的法律法规这三大因素对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影响。

1.国家政治制度因素

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性,制度健全度,各项经济指标政策、政府各部门等等能影响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而国有企业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预算管理,必须要充分了解国家政治各方面内容,依据各项的指标、制度进行对财务预算进行短期、中期、长期的规划。

2.国家经济发展因素

国家的经济发展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经济市场运行机制、国家各项经济政策、金融市场运行状况、市场产品销售指数等等。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时候,就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规律,按照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国家金融制度来制定财务预算,这样才能在我国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环境中发展。

3.国家的法律法规因素

我国影响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法律法规因素有企业组织法规、公司法、金融法、票据法、税法、银行法等等内容。国有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中,要遵循各种经济法规、了解财务各项制度、税法制度,不能做出有悖于了法律规定的行为。只有符合国法的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才能被国家而保护和支持。

二、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财务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思想认识偏差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内部,不管是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不少人对国有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认为财务预算是虚设的,认为财务预算管理是国家政府是事,与企业无关,只要按照国家财政下达任务执行就行可以了。这种对国有企业财务预算认识的偏差,一方面是国有企业的人员管理编制造成,另一方面就是国有企业运行体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员工对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消极认识,一方面容易使得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形同虚设,毫无意义;另一方面没有根据国有企业发展需求编制财务预算管理,容易导致国有企业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如业务、资金、财务、人力资源、资本投资等都计划性不强,从而造成整个企业运行混乱。

(二)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比较死板、弹性较差的问题

我们知道国有企业运行机制决定它比民营企业在各项经济活动中所有到的牵制会比较多。比如国有企业在财务预算编制上,一方面要考虑政府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结合国家经济指标进行编制。一般国有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采用的方法有固定预算、定期预算,这些财务预算方法在财务预算执行过程是静态的、保持不变的。这些方法比较适合企业经济业务量不大,波动小,但是一旦遇到经济活动比较频繁,销售量比较大,价格波动幅度大的时候,这样子的固定和定期的财务预算方法就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不能发挥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的有效的作用了,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就得不到监控。

(三)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执行力不强、监控不严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中,虽然有专门的财务部门,也对企业的未来经济编制财务预算,但是由于国有企业员工对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认识的不足,在对企业预算实际执行时并没有重视,使得真真切切按照财务预算编制的执行力很差,使得预算控制成了虚设,没有发挥财务预算的职能,严重破坏了财务预算的激励员工和约束经济行为的作用。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不强,忽视财务预算的控制,直接影响了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

(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普遍存在结果评价体系不完整的问题

国有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管理体制时,就是想要企业的经济行为能有计划的进行,并且对各部门的业务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等在年终考核时,依照财务预算管理指标进行对各部门工作进行有效考核。但是在国有企业各部门在执行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往往会过多地强调外界因素对财务预算影响,从而使得在财务预算指标考核、工作绩效考核中,把财务预算管理不彻底不能兑现时,归根变成了客观实际因素战胜了财务预算方案,使得财务方案计划被架空,对企业的经济行为就不能进行合理的评价。另外,在国有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以财务预算标准考核责任人和责任单位时,对他们的工作成果进行考核结果时,对他们的奖惩时,由于完善的奖惩措施和激励机制,不能量化呈现一线员工及各部门工作的绩效,从而损伤员工的工作热情,这样子的财务预算管理得不到员工的拥护和理解,最终导致预算管理失败。

三、优化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全面提高国有企业员工对财务预算的认知和重视

在国有企业内容部,要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贯彻落实财务预算管理。首先,国有企业要把财务预算管理升级到一种战略管理,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和经营活动两者间的纽带连接,所以要求管理层和基层员工都对财务预算管理提高认识和重视。其次,要把国有企业的所有经济行为、生产活动、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财务预算管理,使得国有企业从上到下的行为活动保持一致、企业各部门的经济目标协调统一。再次,就是要求国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每个员工,都积极参与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编制。按照各个部门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提交财务预算编制,这样就能对国有企业活动进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各部门之间相互的协调合作,便于企业整个的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都进行有效的监控。

(二)国有企业财务预算在编制时要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国有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一方面要把握国家经济长远的发展进行规划,这一部分的财务预算编制是相对比较长期且比较稳定的,在财务活动中的现金流表现为稳定、不多变,这就是在计划之内的财务预算管理编制,它是静态的财务预算管理。另一方,是在计划之外的财务预算,因为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的经济发展,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经济活动会出现波动,经济环境也会不断的改变,这时候国有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编制时,就要多对未来的经济进行预测,根据市场、产品发展要求,灵活的监理弹性的动态的财务预算管理,这样就能在经济发展中不断的调整行为跟上发展的步伐,促进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只有静态和动态财务预算管理相结合,才能够提高国有企业应对经营环境出现的各种变化,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使得国有企业的激烈的经济中,竞争力更加强大。

(三)国有企业在财务预算编制中选择适合的模式

财务预算编制模式通常分为三种模式:一是自上而下式、二是自下而上式、三是上下结合式。在自上而下的模式下,财务预算由企业总部提出,各二级机构或分公司只是财务预算执行主体,一切权力在总部,这种模式可以把握企业的全局进行财务预算,效率极高,但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将权力高度集中在总部,从而不能发挥各二级机构的主动性,易使得财务预算管理脱离实际;在自下而上的模式下,财务预算管理的主动性来自于企业各二级机构,企业总部主要起到管理中心的作用,只对财务预算拥有最终审批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提高各二级机构的管理主动性,使得财务预算管理更贴近市场实际,但不利于企业总体战略实施,也易引发管理失控;在上下结合式的模式下,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经历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往复,这种方法集合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模式的优点,但也存在编制预算所耗时间和精力较多、效率较低,且易出现上下之间因认识差异和利益冲突而导致协调难等问题。在进行财务预算编制时不管用的是那种编制模式,首先,国有企业都要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宏观把握企业经济行为,做好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筹划和预算。其次,要以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行为为导向,以企业实际的经营计划为基本,采用三种财务预算编制程序相结合进行编制企业财务预算,以此使得企业经营收益最好。再次,就是要权衡考虑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不断地根据自身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发展要求,不断的调整国有企业财务预算。

(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和控制力都要增强

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编制完成后,财务预算管理只有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得到切实的执行,并对企业行为起到了监控,财务预算管理才能发挥发的作用。财务部门可以建立各种详细的财务预算执行报表,各部门各人都要严格按照财务预算制度执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如出现执行不力或者出现严重失误的时候的惩罚都要进行明确的规定,而从制约员工对财务预算的切实贯彻落实。

(五)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结果评价指标体系

国有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后,都要对执行结果进行考核评价,即是对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因此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预算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建立周评、月评、年终评等考核制度。而且各个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建立监督考核,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纵向横向的进行考评,全方位的监控财务预算管理执行。

财务预算方法篇8

好奇的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什么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物流财务管理方法是指物流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所使用的各种业务手段,包括物流财务预测、物流财务决策、物流财务预算、物流财务控制、物流财务分析、物流财务检查等。这些方法互相配合,紧密联系,构成了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物流财务预测

物流企业财务预测是根据物流企业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物流企业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物流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为物流业务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物流业务收入预测

这是物流财务预测的起点,物流业务收入预测本身不是财务管理的职能,但它是物流财务预测的基础,物流业务收入预测完成后,才能开始物流财务预测。

2.估计需要的资产

资产通常是物流业务量的函数,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分析出该函数关系,根据该函数关系,可以预测所需资产的总量。

3.估计物流业务收入、费用和留存收益

物流收入和费用与物流业务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因此可以根据物流业务量来估计物流业务收入和费用,并确定净利润,净利润和利润分配情况共同决定了留存收益所能提供的资金数额。

4.估计所需融资

根据预计资产总量,减去已有的资金来源、负债的增长和内部提供的留存收益,得出所需的外部融资数额。

物流财务预测的方法

物流业务量百分比法

物流业务量百分比法是根据物流业务量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预测物流企业融资需求量的一种方法。利用物流业务量百分比法进行财务预测时,首先要假设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与物流收入之间的固定比例,然后根据预计物流业务量和相应比例,预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再确定所需的融资数额。

线性回归分析法

线性回归分析法是假设资金需要量与物流业务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然后根据一系列的历史资料,用回归直线方程确定参数,预测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

物流财务决策

物流财务决策是指物流企业财务人员在物流财务目标的总体要求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物流财务决策的步骤,包括明确物流业务问题、确定物流财务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对备选方案做出评价、选择备选最优方案、对物流财务决策方案的实施和跟踪反馈。

物流财务预算

物流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物流企业一定预算期内预计物流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具体说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内容。编制物流财务预算是物流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物流财务预算需要以物流财务预测的结果为依据,受物流财务预测的质量制约,在对未来的规划方面它比物流财务预测更具体,更具有实际意义。物流财务预算编制方法包括:

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

固定预算是指在某一预算期内编制物流财务预算所依据的成本费用和利润,都只是在一个预定的物流业务量水平基础上确定的,是依赖一种业务量编制的预算。这种预算适合对物流业务量比较稳定的企业。弹性预算是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按一系列可能达到的预计业务量水平编制的,能适应多种情况的预算。弹性预算的特点,是按预算期内某一相关范围内可预见的多种物流业务量水平确定不同的预算额,从而扩大了预算的适用范围,便于预算指标的调整,并按成本的不同形态分类列示,便于在预算期终了时,将实际指标与实际物流业务量相应的预算额进行对比,使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与考核建立在更加客观和可比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

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增量预算是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出发点,结合预算期物流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调整有关费用项目而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底,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各种费用开支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开支数额的大小,从而确定预算成本的一种方法。(3)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定期预算是指物流财务预算的编制时间是定期的。滚动预算是指预算的编制时间是连续不断的,始终保持一定的期限。滚动预算与定期预算相比,其优点是:可以保持预算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使有关人员能从动态的预算中把握物流企业的未来,了解物流企业的总体规划和近期目标;可以根据前期预算的执行结果,结合各种新的变化信息,不断调整或修订预算,从而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接近,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物流财务控制

物流财务控制是在物流财务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的手段,对物流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实现物流财务预算的指标,提高经济效益。实行物流财务控制是落实物流财务预算任务、保证物流财务预算实现的有效措施。物流财务控制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制定物流财务控制目标,分解落实责任;实施追踪控制,及时调整误差;分析执行误差,搞好考核奖惩。

物流财务控制中最常使用的方法,为物流存货管理的经济批量法。指通过研究物品的订购费用、保管费用与订购次数、订购量之间的关系,对订购费用与保管费用进行最优化决策,从而确定订货批量、定货次数、订货间隔期和库存量,实现对存货的控制。物流存货管理的ABC分析法,是按成本比重高低将各成本项目分为A、B、C三类,对不同类别的成本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这种方法符合“抓住关键少数”、“突出重点”的原则,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既适用于单一品种各项成本的控制,又可以用于多品种成本的控制,亦可用于某项成本的具体内容分类控制。价值密度分析法是指通过对物品的每一重量单位的价值大小进行分析,来确定在物品的流动过程中,最适用、最经济运输方式的一种方法。

物流财务分析

物流财务分析有事前、事中和事后分析。在物流财务预测、决策和预算编制过程中进行的财务分析,称为事前财务分析,其目的在于科学确定各项财务活动的具体目标和评选物流财务活动方案;在物流财务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进行的分析,称为事中分析,其目的在于物流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及实际脱离预算的原因,以便采取措施保证预算的实现;在物流财务活动期结束以后进行的分析称为事后分析,其目的在于确定预算实际脱离的程度和原因,以便总结经验,提高物流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物流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比率分析法

是利用会计报表及有关财会资料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揭示物流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

是通过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揭示物流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

趋势分析法

是利用会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将各期实际指标与历史指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揭示物流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物流财务检查

上一篇:情绪管理技巧范文 下一篇:新形势下的社区治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