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条例范文

时间:2023-11-04 11:24:18

社会治理条例

社会治理条例篇1

到目前为止,已公布施行6部自治法规:1991年5月25日公布施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1996年7月1日公布施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1997年5月13日公布施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9年5月6日公布施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补充规定》;2000年10月18日公布施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灌区管理条例》;2004年4月10日公布施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这6部自治法规的公布施行,特别是2007年9月1日公布施行新修订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标志着自治县立法工作又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这些法规的制定出台对加快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扩大了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自,提高了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林业计划、财政计划三项计划由省单列;水资源费、渔业资源增值保护费、水土流失补偿费、排污费、矿产资源补偿费5项费用全额返还或高比例分成;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系数高于非民族自治地方等,这些政策使自治县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更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取得了突出的经济社会效益。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三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位,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在全国120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均列首位,进入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和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二是维护了各民族群众的共同利益。《自治条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保等各个方面,条例自颁布实施以来,给自治县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积极影响和明显变化。可以说,工作和生活在自治县的每一个人,都在享受着《自治条例》带来的利益。

三是扩大了自治县的对外影响,提高了知名度。2008年7月,六省区蒙古族自治县立法工作研讨会议在自治县举行。通过经验交流、座谈讨论,对加强对外交流、提高立法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自治县交流的《自治县立法工作应当解决好的几个问题》的研讨文章,得到会议肯定,在蒙古族自治县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社会治理条例篇2

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机制是自治区自治条例从社会中产生、形成与监督等带有规律性的模式,即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运行方式或者模式。它主要解决的是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程序性问题,具有主体特定性、程序正当性以及结果确定性等特点。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准备机制、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形成机制以及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完善机制三个重要环节。

(一)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与立法机制的基本含义

立法是由特定的立法行为主体依据一定的职权,运用一定的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这种特定的社会规范的活动。在学理解释上,立法有/活动说0和/结果说0两个层面的含义。本文在这里采用的是/活动说0,即立法就是指立法者的立法行为。将/机制0引入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后,机制的本来含义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并且在三个层次上予以使用:一是指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即结构;二是指事物在有规律的运动中发挥作用、效应及其功能;三是指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把三者综合起来,机制就是/带规律性的模式0[1]。立法机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立法的科学与合理性,关键问题是如何以科学的立法方法去指导整个立法活动。

(二)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机制的特征cl1987

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机制的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立法机制发生的主体具有特定性。立法机制发生的主体指立法机制在运行过程中行为活动的主体,其范围的特定性是指在立法机制运行过程中[收稿日期]2008-01-21[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5BMZ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度重大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05JJD850009),国家/985工程0二期建设项目(项目批准号:教重办[2004]1号)的研究成果。行为活动主体的范围是特定的。在我国这样一个/一元多级0的立法体制框架下,自治区自治条例的立法主体具有特定性。它由两个层次构成:一是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制定主体,另一个是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审批主体。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制定主体专属于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审批主体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是立法机制发生的程序具有正当性。立法机制发生的程序设计的正当性是指我国立法程序的设计符合社会主义的立法目的,体现社会主体民主的基本要求[2]。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程序设计的正当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自治条例的立法程序必须符合民主原则。这一点不仅是我国民主集中制的政治组织和活动原则的必然延伸,而且是5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6的基本要求。5立法法6第5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0[3]我国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程序设计中体现民主原则的关键,就是该程序的设计必须能够便于自治区内各民族人民的广泛参与。(2)自治条例的立法程序必须贯彻区别原则。5立法法6在规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以及单行条例的一般性立法程序的同时,也规定了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以及单行条例的特殊程序,如法案的撤回程序、立法听证程序等。自治区自治条例作为自治区政府实施自治权的基本依据,是自治区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调整本地方民族关系和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综合性法规。所以,在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制定中采用听证程序,乃是体现各民族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提高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质量的重要措施。三是立法机制发生结果具有确定性。立法机制发生结果具有确定性指立法的结果)))自治区自治条例这一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具有确定的法律位阶、法律效力。从/自治0角度看,自治区自治条例的法律效力应当是自治区内自治事务的基本法典,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一切自治事务方面的法规和规章都不得与之相抵触。再从审批主体和审批内容上看,由于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审批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以有人认为,自治区自治条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属于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这一类法律范畴。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同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同等地位[4]。其实自治区自治立法权与省级普通地方立法权一样,都属于地方立法。尽管法律对其设置了相对严格的审批程序,但决不能因此而任意提升其地方性法规的效力等级。

(三)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机制的程序

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需要经历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这个完整过程可分为三个具体阶段:第一阶段是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准备阶段(又称前立法阶段);第二阶段是自治区自治条例由法案到法的阶段(又称中立法阶段);第三阶段是立法的监督阶段(也称后立法阶段)。这三个阶段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立法活动程序。在5立法法6颁布之前,民族自治地方就地方民族立法及其程序做出专门规定的法规和规章不多,只有1993年5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自治法规的若干规定6,具体规定了自治法规提案、审议、表决、通过等程序。5立法法6的颁布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程序的完善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5立法法6第68条规定:/地方性法规案、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案的提出、审议和表决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参照本法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节、第五节的规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规定。地方性法规草案由负责统一审议的机构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和草案修改稿。0[5]这一规定虽然是目前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程序重要的法律依据,但它并没有涵盖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全部程序。为了进一步规范地方立法,各自治区根据5立法法6的精神相继制定颁布了本区的立法条例,如2001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5广西壮族自治区立法条例6、2001年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5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程序规定6、2001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5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6、2001年5月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5自治区立法条例6、2003年1月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条例6。上述自治区的立法条例是对5立法法6中关于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规定的具体化和地方化,规定了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成为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最主要、最直接的法律依据。

自治区自治条例的立法准备机制是指为正式制定自治区自治条例提供或者创造条件、奠定基础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立法准备阶段作为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活动的第一阶段,与正式法案的形成阶段相比,它的工作属于为正式立法创造条件的过程,它的目的就是为下一个阶段的立法运作做好准备。在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制定过程中,立法准备甚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说,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命运在立法的准备阶段往往就被决定了。我国对立法问题的研究,整体上存在着对立法准备阶段研究不足和对于立法准备阶段的重大价值认识不够清晰的问题。这种状况也极大地制约了自治区自治条例的立法进程和立法质量。

(一)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准备机制的功能

立法准备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有利于提高自治区自治条例的立法质量。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自治权在自治区的贯彻落实。近年来,我国5个自治区都以比较积极的态度来拟定自治区自治条例草案,但最终都无法改变或者逃脱胎死腹中的命运。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不容否认的是自治条例本身的确存在质量问题。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理由和重点就是要着力解决本自治区带有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特殊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认真做好整个自治条例立法的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立法调研工作,然后在深刻分析这些特点对立法的影响及其在立法中所处地位的基础上,将之转化为相关的法律条文。(2)有助于保障自治区自治条例取得实效。影响自治区自治条例实效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因素是自治区自治条例本身存在缺陷。自治区自治条例取得实效的自身因素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所决定:一是自治区自治条例与实际状况的符合程度;二是自治区自治条例可操作性程度。自治区自治条例不是供人们欣赏的摆设,它最终要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实施,因而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可操作性是其取得实效的决定性条件,而立法准备阶段的严谨调查和技术运用则是自治区自治条例取得实效的必要保障。(3)有助于促进自治区自治条例价值的实现。法的价值主要是放在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法之间的需要和满足关系的坐标中来考察的,自治区自治条例的价值则应当放在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和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6的大框架下加以考察。根据5宪法6和5民族区域自治法6的总原则和基本精神,自由、秩序、正义三大价值在自治区自治条例中具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表现。自治区自治条例的秩序价值,应当是自治区自治条例及促进区内各民族之间以及各项社会事务之间有条不紊的状态,又要实现国家与自治区之间纵向社会关系和权力事务之间的稳定协调状态。自治区自治条例的正义价值,主要应当是促进自治区内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从本质上看,法律所追求的这些价值的背后是深刻的利益关系。所以,整个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制定,也就是区内各民族之间、各阶层之间、各机关之间,以及自治区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配置过程。只有做好了充分的立法准备,才能进行科学的立法预测、编制合理的立法规划、做出正确的立法决策,才能合理地安排各主体之间的利益,有效地实现自治区自治条例的价值。

(二)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准备机制的内容

做好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预测、立法规划、立法论证、立法听证和立法起草工作,是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准备的最重要内容和环节。(1)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预测是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预见自治条例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状况。立法预测的目的就是使自治条例立法规划和制定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预测对于自治条例的制定和完善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2)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规划是指自治区自治条例制定主体根据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制以及本自治区的客观情况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通过一定的程序和一定的技术,编制准备实施自治条例立法的设想和部署。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规划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明确自治条例立法的整个进程安排;规定自治条例立法中相关参与主体的数量、权限和职责;明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中有哪些法律条文有必要予以变通,哪些法律条文有必要予以补充,以及如何变通和如何补充。立法规划是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具有指导性和指令性的方案,是整个立法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必要保证,也是防止在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过程中出现人治现象的重要措施。(3)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论证是指一定的主体对立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提供理论和证明,从而为立法机关的立法提供参考与决策的依据。自治区自治条例的立法论证主要涉及到如下具体内容: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必要性;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可能性;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内容的合理性、合法性及其选择;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形式的合理性、合法性及其选择;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可行性与操作性等。(4)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听证是指立法主体在立法过程中,听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以及其他人员的意见,从而为立法主体制定规范性文件提供依据和参考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发生在立法主体立法活动的全过程之中,目的是为了通过民主的方式,为立法主体的立法提供依据和参考。采用听证的形式广泛听取意见,乃是保证自治条例立法质量,提高立法的民主性,加速其出台的重要手段。(5)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起草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拟定自治区自治条例草案的过程。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起草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准备的最后一个环节,又是自治区自治条例的立法形成启动的前提。在一定程度上,起草的质量决定着该部法案的命运。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起草主要涉及起草主体和起草程序两方面。自治区自治条例法案的起草主体是由多层次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具体包括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组成人员、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委托的其他部门、团体、专家等。起草程序必须贯彻调查研究的原则,必须采取座谈会、论证、听证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要注意克服法案起草中的部门主义倾向,吸收法律专家参与立法以保证立法的质量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尤其要注意突出民族自治地方特点,立法条款注意克服原则性规定过强和操作性不够的弊病。

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形成机制是指在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定步骤和特定程式。立法形成机制是立法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组织保证。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属于地方性立法,所以立法形成机制具有地方性立法程序的一般特征。鉴于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属于特殊区域的特殊立法,因而立法形成机制又呈现出不同于一般地方立法的特点。这项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案的提出机制、审议机制、表决通过及公布机制。

(一)完善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案的提出机制

根据5个自治区立法条例的规定,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可以向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据此,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议案,应该由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向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在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向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自治条例议案,可以先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经常务委员会依照法定程序审议后,再决定提请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由常务委员会或者提案人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案,事关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在民族地区的贯彻实施和民族区域自治权的行使,它体现了自治区内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所以,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案的提出主体理应具有广泛性。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民族自治地方不仅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化,而且利益内容更加复杂化,自治条例立法应当为各个不同利益集团提供合适的意志表达渠道和表达程序,为立法奠定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但目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案的提出主体,通常只有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有提案权,这与我们国家的社会性质显然不符。/从我国的国家性质以及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的角度来讲,我国也应规定一定人数的公民可以向国家立法机关提出法律草案。0[6]今后,在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中,应当逐步扩大自治区自治条例的立法提案权主体范围,发挥地方立法先行的优势,以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二)完善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案的审议机制

立法议案一旦列入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大会在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后,就进入了由各代表团进行审议的阶段。具体做法是:由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议案进行统一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和法规草案修改稿,经主席团审议通过后,印发给会议全体成员。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在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在审议时,主席团常务主席可以召开各代表团团长会议,就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议案中重大问题听取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也可以就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议案中的重大的专门性问题,召集代表团推选的有关代表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议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席团提出,由大会全体会议决定,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并做出决定,并将决定情况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提出修改方案,提请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审议决定。目前,在我国地方立法审议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如有的地方仍实行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制度,这样立法的步子虽然较快,但难于保证质量。立法听证制度和法规审议中辩论机制还没有建立,地方立法统一审议制度还没有完全实施等。上述现象在我国5个自治区普遍存在,健全地方立法审议机制是完善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的重要保证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如下几点:(1)要在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中贯彻/二审0或者/三审0制。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它的草案起码应当两次审议通过,对于草案中矛盾突出、争议较大、两次审议仍然不能通过的,应当提请三审表决通过。实在不能通过的,则应当撤回议案或者予以搁置,不再提请审议。(2)进一步规范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案的审议内容规则。对自治条例立法案的审议,初审应当侧重于讨论法规案形式的合法性问题;二审讨论法规案的规定是否与5宪法6、5民族区域自治法6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原则相违背,以及法规案的内容是否充分反映了民族特征和民族发展的实际需要。(3)建立审议中的立法听证制度。目前我国地方权力机关及其有关委员会论证和审查法规草案,主要采取召开立法座谈会和书面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和组织意见的方式,与立法听证制度相比,这种审查方式较随意和缺乏广泛的参与度,广大公众也难于主动参与立法活动。在这些形式之外,建立立法审议中的听证制度十分必要。这种制度贯穿于立法的整个过程之中,它虽然会耗费较高的成本,但是为了保证立法质量,建立这种制度还是值得的。(4)建立法规审议中的辩论制度。在法规案的审议中,目前辩论制度还没有很好的推行,特别是对同一问题出现多种不同意见时,审议者之间如没有较多交锋,就很难得出鲜明、正确的结论或者形成代表多数人的观点,或者会出现自治条例审议中的/逆向选择0,使错误意见得以采纳,而正确意见却被忽略。(5)实行统一审议。5立法法6在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实行统一审议之外,还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经验扩展到地方。但目前在我国自治区立法文件中并没有规定有关统一审议的问题。特别是在自治条例立法审议中,是否适用统一审议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自治条例立法应当实行统一审议制度,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正确贯彻立法指导思想,而且有利于防止民族自治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偏向,更好地遵循立法程序和完善立法技术。

(三)完善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案的表决通过及公布机制

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再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自治区自治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由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予以公布。法案只有经过表决并获得法定数量以上的赞同、肯定、同意才能通过。自治区自治条例表决通过后,只有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予以正式公布并宣布施行日期才能正式生效。目前在我国民族地方立法中,这两个程序实际上都存在着严重缺陷,极不利于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质量的提高。制度是发扬立法民主、准确反映表决主体的真实意志、体现民主决策的基础,5个自治区的立法表决和公布程序必须进一步规范。(1)由于自治区自治条例特殊的地方性、民族性、自治性以及复杂性特征,立法表决程序也应当有其必要的特殊性。在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审议中,应当明确规定出席会议的法定人数,提高自治立法的民主性。(2)建立审议中的个别条款单独表决制度。立法机关表决自治区自治条例法案时,通常的表决方式是全体出席会议成员的过半数通过。但是,如果有的代表对法规草案中的个别条款或者少数条款持有不同的意见或者根本不同意,在整体表决的情况下,这部分代表的意见就难得到反映,最终影响法规的通过或者不通过。所以,在自治区自治条例立法中必须建立个别条款中的单独表决制度,即由表决者对法案先逐条、逐节、逐章进行逐步表决,最后再对法案进行整体表决。这不仅可以使立法讨论的结果明确,而且还可以真实地反映表决人员对法案的态度,有利于促进立法的民主化,增强法规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3)完善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公布制度。我国5个自治区自治条例虽然至今还无一进入公布程序。但是,考察我国5个自治区的立法条例便可知悉,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公布程序还存在较多问题。譬如,在法规通过之后公布之前,存在法制工作委员会或者立法机构对法规文本再进行文字修改,以及立法技术审查等有害于法规审议表决程序的做法;有的法规公告日期与法规公布日期、法规公布日期与法规生效日期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在实践中,法规的公布日期往往比法规的日期要迟一定的时日,所以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所谓的/自之日起生效0就成了一纸空文,法规的生效日期便无法确定,这种做法应予以改变。同时,在法规公布日与实施日之间也应该有一个缓冲区,否则不利于执法部门及利害关系人做好充分的准备。

社会治理条例篇3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学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传达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工作会议精神。上午,市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围绕颁布实施《宗教事务条例》的重大意义,《条例》的基本精神,正确认识我市这些年来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工作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与《条例》精神及有关规定的一致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并结合我市实际,对《条例》的学习贯彻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了明确的要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同志传达了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同志的讲话,市政协党组书记、政协副主席*同志传达学习了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志传达学习了自治区《*饮食管理条例》。下午,各乡镇、各办事处主要领导结合工作实际都做了表态发言。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开得很成功。这次会议既是学习贯彻《条例》的动员会议,又是采取以会代训形式,对《条例》进行学习辅导的会议,还是对学习贯彻《条例》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的会议。我们要用*副书记的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好《条例》和这次会议精神、做好今年的宗教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抓好《条例》和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条例》的制定和颁布实施,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的重要体现,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是宗教工作法制化的重要进展,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举措。全市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宗教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l、充分认识学习贯彻《条例》工作的重要性。当前,从国际上看,以*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不会改变,支持境内外“”进行分裂破坏活动不会改变,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不会改变。他们认为,本世纪前20年是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的最好时机,通过宗教渗透,在中国推行其文化观和价值观,使中国由思想多元化演变为政治多元化,最终改变我国的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权。在*的支持和操纵下,境外“”加紧整合,并积极调整斗争策略。境内“”暗中积蓄力量,积极与境外反动势力相勾结,不断发展和扩大组织,进行反动宣传,培训暴力恐怖骨干分子,活动十分猖獗。在一些地方,非法宗教活动仍然屡禁不止。《条例》作为宗教事务方面的综合性行政法规,为我们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提供了有力武器,为我们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贯彻落实好《条例》,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关系到我市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关系到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推进宗教工作法制化的大局。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落实好《条例》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

2、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条例》和这次会议精神。《条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了宪法有关原则和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多年来宗教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内涵十分丰富。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我理解,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条例》中规定的要依法管理的“宗教事务”。宗教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社会现象,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实体,它必然与其它社会实体和社会整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很多方面涉及到社会公共事务。作为政府行政管理的客体,《条例》规定的行政管理范围的宗教事务,是“涉及关系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作为行政管理对象的宗教事务,有别于一般的社会公共事务,它因为具有宗教自身的特征而必然与宗教的内部事务相联系,又因为具有社会公共的性质而必然与宗教的内部事务相区别。因此,判定是否属于行政管理对象的宗教事务的关键,不是以“是否属于内部事务”来划分,而在于看它是否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管理的力度,在于它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程度。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

二是《条例》体现了“重在管理”的精神。《条例》明确了宗教事务作为社会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依法进行管理。因此,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既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职责,也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重要方面。如《条例》明确规定对宗教教职人员实行备案制度,这实质上就是审批,就是管理。贯彻执行《条例》,要注意依法保护公民的自由,保障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但更

要注意依法加强管理,坚决制止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干预国家行政、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坚决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要防止因保护而削弱管理、害怕管理,甚至放弃管理,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

三是要树立“保护合法”也是管理的思想。尊重和保护公民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党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是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也是制定《条例》的重要宗旨。因此,合法的宗教活动,理应受到保护,这也是贯彻执行《条例》、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贯彻执行《条例》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注意做到把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保护合法贯穿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正确区分合法宗教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的界限,避免损害信教群众和宗教人士的合法权益,任意干涉正常的宗教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合法宗教活动的保护,就是对非法宗教活动的抵制。因此,要理直气壮地保护合法,理直气壮地制止非法,打击犯罪。

四是行政执法行为要规范。《条例》在规范宗教事务行为的同时,对政府管理行为进行了规范。政府部门在管理宗教事务中,必须按照《条例》的规定,合法行政、合理行政、依法行政、权责统一,既不能失职不作为,也不能越权乱作为。

3、加强领导,确保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要把《条例》和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作为宗教工作的一件大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抓好落实。这次会议之后,要安排专门时间,认真学习《条例》和会议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市宗教局作为党和政府宗教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解决学习贯彻中的问题,抓好《条例》和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宣传部门要根据中央、区、州的要求,按照内外有别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做好宣传工作。对外不造势,对内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和正确引导,为《条例》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对《条例》的学习贯彻,要抓好两点:一是要结合实际学习贯彻,不能就《条例》讲《条例》,要把学习贯彻《条例》与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区、州、市党委的重要决策结合起来,与米泉的实际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结合起来,找准结合点、把握结合点。这样,学习贯彻《条例》工作才能取得实效。二是要切实抓好落实。要通过这次会议,做到思想统一、原则统一、大局统一、口径统一。做到这四个统一,全市才能步调一致,把宗教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做好宗教工作,使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各宗教之间和睦相处,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和睦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制定实施《宗教事务条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条例》中的许多条款都渗透着这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宗教工作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断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是宗教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最好实践。特别是在我们米泉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教群众众多的地区,宗教工作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宗教界的稳定,没有宗教界的团结和谐,没有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团结和谐,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我们做宗教工作,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把宗教管住”,而是要把“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作为宗教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作为宗教工作的根本目的,融入到宗教工作的具体实践中,落实到各项任务上,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为全市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今年,我市民族宗教工作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继续抓好宗教人士培训工作。近几年,我市加大了对宗教人士的培训力度,宗教人士的政治觉悟和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后,我们要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宗教人士的培训工作,把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去认真完成。要继续突出政治培训,把学习宣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宪法、《宗教事务条例》、自治区50年来的发展变化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宗教人士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遵

纪守法的意识。

二是要建立健全爱国宗教人士管理机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同志在去年召开的自治区依法管理宗教工作座谈会上,要把爱国宗教人士作为肩负特殊历史使命的非党基层干部对待,建立起规范的管理机制。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对宗教人士的培养、选拔、任用管理机制,这与《宗教事务条例》的精神也是相一致的,要把这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规范,使之成为较为稳定的机制。

三是要做好宗教人士生活补贴费的发放工作。对爱国宗教人士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体现了“思想上教育、政治上安排、生活上照顾”的原则,是我们党照顾同盟者利益的一贯政策,也是把“爱国宗教人士当作肩负特殊历史使命的非党基层干部对待”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给宗教人士发放生活补贴,具有照顾性、鼓励性、引导性、统战性的特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补助,也不是给“非党干部”发工资,因此发放工作必须讲政治。享受生活补贴的必须是拥护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依法进行宗教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经政府批准担任宗教教职的爱国宗教人士。补贴的主要对象是在政治上作了安排的宗教人士、主麻*寺的哈提甫、依玛目,以及部分表现好的农村基层爱国宗教人士。生活补贴费的发放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不继承。对于犯有严重错误而取消宗教教职的不再发放生活费,对由于其他原因不再担任宗教教职的一般也不再发放。同时,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对挪用、贪污宗教人士生活补贴费的要依法、依纪严肃惩处。

四是要认真做好我市朝觐工作。近年来,我市的朝觐组织管理工作和制止零散朝觐的专项治理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也要看到这项工作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朝觐管理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加强管理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把朝觐活动纳入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轨道上来。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做好制止零散朝觐的专项治理工作,严厉打击以牟利为目的的私自组织朝觐的不法分子。

五是继续把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工作引向深入。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宗教自身存在的客观要求。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年来,我们通过鼓励和支持爱国宗教人士努力挖掘和发扬宗教中的积极因素、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在伊斯兰教界开展“解经”工作,开展“双五好”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和扶持宗教人士科技致富,支持宗教界开展社会公益事业等方式,对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工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把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作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深层次上认真研究探索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把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引向深入。通过工作创新,把宗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上来,把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各族群众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加快米泉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使我市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团结一致,和谐相处,共同为实现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三、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是民宗部门做好本职工作的必然要求。各乡镇、各街道办事处民宗部门要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的高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新时期、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对民宗干部队伍建设了新的更高的标准,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提高工作本领和整体素质,使自己成为胜任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要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埋头苦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思考型、民主型、创新型、实干型”的干部,不断把民族宗教工作推向前进。

同志们,新的一年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完成好这些任务,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治理条例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深化法制宣传教育,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加快推进法治民政建设。

二、工作目标

(一)民政法治环境不断优化。全面推进法治民政建设进程,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民政需求的新期待,着力形成民政领导依法决策、民政干部职工依法办事、民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民政对象知法守法的法治环境。

(二)民政职工法律素质切实提高。进一步增强民政干部职工法治理念、法治意识,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民政干部职工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法治民政新格局基本确立。逐步实现民政执法由注重事前审批向重视事后监管转变,促进民政事业更加规范化、法治化、科学化发展,为实现我县现代民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对《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强制法》、《国家赔偿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规范行政机关、公职人员以及行政执法人员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掌握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和行为规则,着力培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牢固树立廉洁奉公、执法为民、公正执法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二)深入学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要结合“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把维护好、实现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突出位置学习宣传,深刻理解和落实宪法中关于国家保障和保护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的规定。重点学习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老年人保护条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彩票管理条例》等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特殊群体权益保护和公益慈善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宣传,强化为民意识,进一步增强民政对象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济困助残的良好氛围。

(三)深入学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重点学习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收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地名管理条例》、《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婚姻登记条例》、《殡葬管理条例》等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宣传,依法深化城乡基层民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加强和推进城乡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深入学习服务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法律法规。重点学习宣传《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兵役法》、《国防法》、《国防教育法》、《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优抚安置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着力提高国防意识,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引导优抚安置对象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保障国防和军队建设。

(五)加强反腐倡廉法制学习教育。重点学习宣传《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审计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不断增强民政干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反腐倡廉的意识,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四、学习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使学习落到实处,被安排到的股室(单位)在举行学习会前要精心准备好学习内容,在讲解过程中,要力争做到准确、清晰、简明、生动,分管领导要做好补充准备。全体干部职工要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工作实际逐条学习理解,作好学习记录,全年自学不得少于100学时。

(二)按级负责,归口管理。实行局级领导抓股室,股室抓岗位人员的分级负责制。属于哪个股室(单位)工作方面的法律,就由哪个股室(单位)负责组织宣读或解读学习,具体安排依照附件《县民政局2015年法制教育集中学习计划安排表》执行。

社会治理条例篇5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 江苏省 法治实践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社会建设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法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仅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更要通过法治建设促进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与行为认同,推动社会建设的有序与科学发展,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法治江苏建设的实践表明,法治化是江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践的客观需求。作为东部沿海发展较快的地区,江苏在社会管理领域遇到的问题较早,碰到的挑战也较多,有效破解这些问题,在法律层面形成稳定机制,对于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因此,研究和总结江苏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深入研究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律问题,对于推进江苏社会管理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化,给社会管理带来一系列新课题。江苏始终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对如何建立适应国情和省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社会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2002年),主要特征是坚持“严打”与预防相结合,探索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在此阶段,中国社会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变革,在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社会治安问题相对突出。1979年第一次全省政法工作会议,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思路。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全省建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实行目标管理和一票否决的责任体系;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综治组织为骨干、群防群治组织为依靠的工作体系;以“严打”为首要环节,实行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的路子。1994年6月,中央综治委在苏州吴江召开全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推广江苏经验。此后,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并以其独特优势保障和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①

第二阶段(2003~2011年),主要特征是以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为载体,探索建立社会持续稳定长效机制。2003年,江苏在全国率先作出建设平安江苏、创建最平安地区的重大决策。在实践过程中,江苏创造性地构建了确保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大调解”、“大防控”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三大机制,有效推动了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②在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的同时,把法治作为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2004年,省委、省政府颁布《法治江苏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我省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法治化的战略目标。2011年5月,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切实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全省上下以公正司法、依法行政、法制宣传教育为重点、以开展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为载体,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评判标准,不断规范公共权力,着力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扎实推进法治惠民工作,有效发挥了法治在加强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权益方面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为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三阶段(2012年~),主要特征是以法治保障为重点,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③法治已成为社会管理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方向。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江苏提出了围绕构建全国法治建设先导区的总目标,以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引领性、基础性、保障性作用,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在具体目标体系上,确立了社会稳定工作、依法治省水平、基层基础建设、社会管理绩效“四个位居全国前列”的目标;在工作机制上,强调实施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共同治理、长效治理;在工作重点上,实施社会矛盾排查化解、人口服务管理、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固本强基、社会组织培育管理、信息网络综合管理等“六大行动计划”;在工作方法上,推行信息化、网格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具有江苏特色的法治化的社会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④

回顾江苏社会管理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从以“严打”为主的综合治理,到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再到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构建法治建设先导区,江苏省社会管理的理念不断更新、内涵不断丰富、范围不断拓展、体系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得到提升和加强,这既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社会管理领域得到落实的表现,同时也是社会管理工作内在的规律性要求。实践启示我们,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关系、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形势下,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等作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在法治化的轨道上向前发展。

江苏社会管理法律制度建设状况

实现社会管理的法治化,立法是基础。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只有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制体系、法制程序和规范为支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宪法和法律240部,形成了包括宪法和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的七大部门。其中,社会法共计17部,占全部有效法律的7%。⑤与此同时,江苏社会管理的地方立法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社会矛盾化解、人口管理服务、社会公共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维护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提供了法律制度的保障,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社会矛盾化解方面。2005年12月起施行的《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2006年10月起施行的《江苏省条例》、2009年1月起施行《江苏省行政复议听证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讼调解与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衔接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社会矛盾的化解工作作出具体规定,为江苏大调解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口管理服务方面。2003年6月修订的《江苏省暂住人口管理条例》、《江苏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和2008年5月起施行的《江苏省农民工权益保护办法》等制度对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进行规定。这些制度规定从我省实际出发,突出了公平对待、强化服务的原则,促进了人口管理服务方面问题和矛盾的解决。

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方面。包括2005年7月起施行的《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2009年修订的《江苏省公共场所治安管理条例》、2010年修订的《江苏省食品卫生条例》和2012年2月1日起施行的《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等,这些方面的制度规定进一步深化了平安江苏的法制建设,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提供了法制保障。

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目前,全国性的社会组织管理的法规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江苏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10年5月起施行的《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和2012年1月起施行的《江苏省行业协会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慈善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组织行为、机构治理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提供了法律规范。

信息网络管理方面。国家先后制定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和规章以及司法解释。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江苏省信息化条例》从信息化规划与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信息产业发展与技术推广应用、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对信息网络管理进行了具体规定。这些法律制度体系在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维护网络秩序、惩治网络犯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实践情况看,江苏的社会管理已经超越传统模式走向法治化道路,在法律制度建设上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些都为进一步推动社会管理法治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江苏继续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的主要路径

自2004年开展“法治江苏”建设以来,江苏在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开展依法治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比,法治基础还比较薄弱,地方立法还不够完善,执法不文明、不规范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全社会法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突出,加强法治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为紧迫。党的十报告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十六字方针,开启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落实到社会管理领域,推进法治化应该以维护法律实施、提升法治能力为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从立法上看,全国及江苏省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由于数量少且不完整,不同法律之间协调性较差,还不能充分适应江苏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需求,亟待加以完善。要根据社会管理的轻重缓急和问题的主次,确定立法的重点方向,奠定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基础。例如,在解决矛盾纠纷领域,有必要修改相关法律规范,整合各种解决机制,规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关于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法律规范;为了建立社会管理新格局,亟需厘清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法律关系,完善社团管理法规,明确非政府组织的地位、职能、权利义务,使社会多元管理主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要加快网络信息管理立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发展;加强公共安全领域立法,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切实增强政府运用法治手段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严格规范执法行为。社会管理创新需要通过具体的执法来实施和体现。执法环节做得好不好,关系到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能否得到遵守、是否得到执行以及执行能否到位等重要问题。因此,在完善社会管理立法的同时,加强社会管理执法,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中,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是重中之重。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执法理念指导执法行为,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教育各级各类执法人员树立人权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时效意识、监督意识,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是要完善执法程序设计。尽快制定出台《江苏省行政程序规定》,从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和作出决定等方面作出详细的规定,增强执法人员的程序意识,做到在程序中执法,违反执法程序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是要改进执法方式。合理界定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责任,推进综合执法,解决多头执法以及不执法、乱执法等问题。推行全程说理式执法、行政监管劝勉、轻微问题告诫等柔性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果。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职权配置,加快形成公正、权威、高效、廉洁的司法体制,提高司法公信力,切实维护法律权威,保障法律正确实施。

始终坚持公正司法。司法功能的充分有效发挥对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要厘清司法机关与执政党、人大、政府的关系,确保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非法干涉。同时要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防止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公正。二是尊重司法裁判的终局性。司法机构在裁决任何案件时,必须给出一个最终的裁决方案。在司法机关作出生效判决以后,便对当事人发生法定的约束力,非依法律明确规定,不得再行启动司法程序,对该案件再行审理。只有司法裁判得到尊重,才能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当事人服判息诉。三是认清司法的定位,既要发挥司法的功能,也不能夸大司法的功能,误导当事人滥用诉权。

提高全民法治意识。首先,作为社会管理主体应当尽可能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而不要简单地使用法治之外的手段干预社会生活,为此,要大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法治思维是以合法性为判断起点而以公平正义为判断重点的一种逻辑推理方式,包括合法性思维、程序思维、权利义务思维、公平正义思维等。领导干部要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典范,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成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和管理社会的基本功。其次,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大力培养公民崇尚法治、维护法治权威的精神,动员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地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引导群众按照法律程序、利用法律手段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打牢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根基。

【作者单位:江苏省司法厅】

【注释】

①彭凯:“让平安与富裕同行—江苏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十年回眸”,《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

②林祥国:“建设平安江苏 筑牢铜墙铁壁”,《求是》,2009年第14期。

③:“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④张新民:“率先建成具有江苏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群众》,2011年第11期。

⑤朱景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结构、特色和趋势”,《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

社会治理条例篇6

吸毒人员主动戒毒 不予处罚

旧的《强制戒毒办法》中没有提及自愿戒毒这一项,而新的《戒毒条例》对自愿戒毒作了原则规定:吸毒人员可以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吸毒人员主动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不予处罚。考虑到自愿戒毒与公安机关责令吸毒成瘾人员进行的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等戒毒措施存在较大区别,为了体现对吸毒成瘾人员的关爱,引导其积极、主动到戒毒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戒毒条例》对新模式帮助戒毒人员戒断毒瘾予以了很好的体现。除了规定三位一体的戒毒康复模式外,条例还强调,负责社区康复工作的人员应当为社区康复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治疗和辅导、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以及就学、就业、就医援助。戒毒康复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为戒毒人员提供戒毒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和生产劳动条件。

为了进一步保障戒毒人员的合法权益,条例还作出了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参加戒毒康复场所组织的生产劳动应给予劳动报酬等方面的规定。

相关解读

“《戒毒条例》是为了配合新的戒毒制度的实施而制定的,具有可操作性,它最大的亮点就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国公安大学副教授李文君说。

根据《戒毒条例》,我国的戒毒工作将“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采取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等多种措施,建立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兼备的工作体系”。

“我们过去的戒毒形式比较单一,一旦发现就需强制戒毒。现在更加注重尊重吸毒人员的基本权利,以不限制人身自由的社区戒毒为首选。”李文君说。

“戒毒者具有病人、违法者、受害者三重属性。违法者要处罚,病人和受害者更应教育和救治,所以教育和救治应放在首位。”李文君说,正是从这一考虑出发,探索出了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回归社会为一体的戒毒康复新模式。

“过去我们把复吸率高、戒断巩固率低更多地归于吸毒者本人或本身,认为是吸毒人员意志力不够坚强导致的。从这次条例的规定中,我们也能注意到一个倾向,就是改变了这样的认识,纠正了过去对吸毒者本人身份的认定,更加强调科学戒毒。”李文君说。

李文君指出,吸毒成瘾是很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有心理、生理因素,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且目前医疗上的治疗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对心理产生怎样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摸清。因此,不能只进行躯体的治疗,或者简单靠戒毒人员的意志力戒毒,应该科学戒毒,采取职业康复或者社会康复技术,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强制隔离戒毒 期限为两年

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吸毒成瘾人员符合禁毒法规定情形的,公安机关可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3年的社区康复;自愿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人员可以自愿与戒毒康复场所签订协议,到戒毒康复场所戒毒康复、生活和劳动。

新的条例还规定,对拒绝接受社区康复或者严重违反社区康复协议,并再次吸食、注射被决定强制隔离戒毒的,强制隔离戒毒不得提前解除。

相关解读

新条例将强制戒毒期限延长,也是为更有效戒除吸毒人员的毒瘾和心瘾。

“如此看来,一名戒毒人员的戒毒期限可因人而异视情况而定,主要取决于吸毒者本人吸食的种类、成瘾的程度和个人戒毒的状况。根据这样的规定就可以帮助戒毒人员‘量身定做’一个科学的戒毒方案。”中国公安大学副教授李文君同时表示,这样的规定延长了戒毒的周期,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等戒毒措施使戒毒的各个阶段紧密衔接,为戒毒人员提供了一个全程的法律保障,有利于他们一步紧接着一步戒毒,避免半途而废,最终戒断毒瘾回归社会。

社区戒毒 也要签协议

在《戒毒条例》中,将社区戒毒加入其中,社区戒毒是禁毒法明确规定的一项戒毒措施。条例规定(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与社区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明确社区戒毒的具体措施、社区戒毒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以及违反社区戒毒协议应当承担的责任;同时,条例规定社区戒毒人员应当履行社区戒毒协议,定期接受公安机关的检测,离开社区戒毒执行地所在县(市、区)3日以上的须书面报告。

此外,条例还对禁毒法规定的“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作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界定。社区戒毒人员在社区戒毒期间,逃避或者拒绝接受检测3次以上,擅自离开社区戒毒执行地所在县(市、区)3次以上或者累计超过30日的,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的“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

相关解读

依托社区资源,建立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兼备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家庭的作用帮助吸毒成瘾人员戒除毒瘾,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戒毒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

要有效落实新的戒毒制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立戒毒人员社会监控、帮教机制,落实社区戒毒力量和帮教措施。“关于戒毒力量专职化的规定也是条例的一个亮点。”中国公安大学副教授李文君表示,只有从立法层面予以保障,才能更好地推动这项工作开展,从而更有效地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融入社会。

戒毒人员信息保密

社会治理条例篇7

    [关键词]法律变通权;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和谐社会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提出,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为之努力奋斗。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好坏攸关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自治权是该制度的核心。法律变通权是自治权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法律变通权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应该给予很高的重视。

    一、民族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和谐社会与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是指构成社会的一切因素及其与社会相关的因素处于一种协调的状态,其中既包括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协调,也包括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既包括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也包括社会发展与政治进步、文化发展之间的协调等等。我国的民族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1]民族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二)经济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横向来说,改革开放30年以来,民族地区与内地乃至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如此经济的不平衡很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纵向来说,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人们的物质生活不高,这也不利于民族地区本身的和谐。

    (三)政治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稳定

    民族作为构成国家成分的一个公民单位,必然要参与国家的政治,如何既保障各民族的政治权,又保障国家的统一,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基本政治问题。目前我国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取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以说这一制度是非常成功的,但是还存在一些小问题需要克服。

    (四)文化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持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同时又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呈现出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但是,我国的民族文化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可能影响到国家的稳定。比如一些汉族同志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普遍落后于汉族地区等等。

    二、法律变通权在民族区域自治中的地位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它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我国5宪法6中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制度, 1984年颁布的具有基本法性质的5民族区域自治法6对民族区域自治进行了细致完整的法律规范。该制度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多民族社会中平等与团结的民族关系。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二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少数民族平等自治、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政治制度,在加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改善民族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客观的事实,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

    (二)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有些学者认为自治权是权利,在这里,我认为自治权是权力而非权利。根据5宪法6、5民族区域自治法6、5立法法6等多部法律的规定,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大概有以下七种权力:一,自治机关享有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二,自治机关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三,自治机关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力;四,自治机关享有依法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力;五,自治机关享有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力;六,自治机关享有自主地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的权力;七,自治机关享有自主地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权力。目前,我们要全面落实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任务还非常艰巨,要面临许多的挑战,理论和实践证明,只有法治是实现自治权,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活跃的主要途径和根本制度。

    (三)法律变通权概述

    民族自治权的内涵非常丰富,法律变通权和法律补充权等共同构成了自治权的内涵,法律变通权是民族自治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法律变通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从本民族地方的实际出发,对于不适合本地方实际情况的法律、行政法规、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在征得有关国家机关同意后,有权变通适用的权力。[2]

    (四)法律变通权在法治中的作用

    在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法治是保障自治权落实的根本制度,法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法制的统一。我国现行的国家法律主要是根据汉族地方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制定的,国家法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必然要面对与少数民族特点相冲突的事实,这样的冲突使得国家法律在少数民族地方的实施受到阻碍。法律变通权正是国家法律和民族特点之间的桥梁,是缓和这种冲突的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将矛盾缓解到最小程度,使国家法律能够顺利地在少数民族地方得以实施。如何既要保障国家法制的统一,又要赋予民族自治地区一定的法律变通权,这俩看似相互相矛盾,其实它俩是辩证统一的。运用马克思的辩证法,赋予民族自治地区一定的法律变通权是为了保障国家法制的统一,从而保障了法治。

    (五)法律变通权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法律变通权是自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民族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法律变通权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三、法律变通权运行的现状

    (一)法律变通权在立法上的反映

    1.5宪法6.现行宪法第115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国家的法律、政策。0现行宪法第11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这些是法律变通权的总依据。2.5立法法6.现行立法法第66条第2款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做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做出变通规定。”这是法律变通权的一般依据。

    3.5民族区域自治法6.现行民族区域自治法第6条第2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第19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第20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六十日内给予答复。”这些是法律变通权的直接依据。

    4.其他法律。5刑法6、5民法通则6、5民事诉讼法6、5婚姻法6、5继承法6、5收养法6、5森林法6、5传染病防治法6、5妇女权益保障法6等多部法律中也规定了法律变通权。

    (二)法律变通权在实践方面的现状

    截止2001年底,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已经制定出对法律法规的变通和补充规定60件,其中变通规定32个,补充规定28个。自治区1个变通3个补充规定,即西藏自治区对婚姻法的变通规定和新疆、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对婚姻法的补充规定;自治州制定的变通和补充规定为29个,即青海6个,新疆1个,甘肃1个,贵州4个,四川15个;自治县制定的变通和补充规定为29个,即青海7个,甘肃1个,贵州5个,四川9个,云南7个。[3]

    四、法律变通权的不足之处

    1.纵观5宪法6、5立法法6、5民族区域自治法6等法律对于法律变通权的规定,太过于抽象、原则。这给法律变通权的实施带来很多的困难。

    2.变通权是个非常重要的权力,是个涉及很多内容的权力。纵观5宪法6、5立法法6、5民族区域自治法6等法律对于法律变通权的规定,太过于简单。比如以上法律没有规定变通权的救济方式,也没有相应制裁的规定。

    3.虽然有十余部法律对民族地区行使法律变通权做出了规定,但是还有太多的法律法规没有对法律变通权进行规定,如此制约了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权的行使。

    4.那些对法律变通权做出规定的法律中,对于行使法律变通权的主体,规定不一致,很混乱。经统计,大概有以下五类: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这样混乱的规定,很不利于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权的行使。

社会治理条例篇8

关键词:经济立法   国家立法   地方立法   存在问题   完善优化

胡锦涛同志在论述和谐社会时强调:“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胡锦涛同志把民主法治置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诸要素中的首要地位,充分反映了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法治经济,经济法乃振兴经济之法。从法治层面看,立法是其中首要的环节,是民主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立法是一种创制法律规范的活动,我国的立法由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所组成,研究和改进两者的关系,对加快我国法治步伐,提高立法质量,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我国经济立法取得的瞩目成就

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法应运而生。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由浅入深,与时代同行,应对全球化挑战,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经济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自第八届全国人大倡导尽快建立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以来,我国的立法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立法驶入了快车道。立法的发展十分迅速,立法的数量大量增加。据统计,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底,我国制定了法律和法律问题的决定134件。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8年底,制定了350多件。1从1999年开始,我国立法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些标志是,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方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确立了这一治国的基本方略,从而将依法治理的实践和党十五大确立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根本法的固定下来,作为治国安邦总章程中一项重要的原则。与此同时,该修正案还确立了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确立了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根本法的形式确立其地位和作用,既是对改革和发展成果的肯定,又为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宪法依据。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响亮地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其中包括“完善经济法律制度”、“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了“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完善市场主体、市场交易、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进一步为经济法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可以肯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不论立法的数量,还是立法的质量都有更大的提高。

从目前我国经济立法的情况看,我国宪法中有大量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原则的规定。经济法在宪法的指导下,向国民经济管理领域长驱直入。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和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预算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对外贸易法》、《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土地管理法》、《审计法》、《烟草专卖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经济法律;由国务院主持制定和批准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土地复垦规定》、《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增值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外汇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行政法规;与此同时国务院所属的各部、委、办、局等机构也主持制定和批准公布了大量的经济行政规章,从地方立法看,地方性经济法规、经济行政规章的数量很大,质量也有比较大的提高。

二、经济立法中存在问题的法理分析

从上述我国经济法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经济法律体系。经济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看到,在这种表面繁荣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立法工作,特别是地方立法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体现在:

(一)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职能划分不明确

由于中央与地方立法职能划分不明确,造成地方越权立法、重复立法、分散立法的混乱现象,对此,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所谓越权立法,即法律或行政法规明确授权由省、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或政府制定实施条例、实施细则,而未授权给省会市和较大市的,省会市和较大市超越授权,在省、自治区之前,制定有关实施条例、实施细则。所谓重复立法,即省、自治区与省会市、较大市制定内容基本相同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所谓分散立法,即本应由省、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省、自治区未及时制定,省会市鉴于实际所需而自行制定,其结果必然导致省、自治区内立法分散化。我国统一的市场必须有统一的法律,但统一立法并不等于集中立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的主体利益必须由多层次、多位阶法律规则的交互调整,但地方立法权的适当扩大并不必然导致“地方割据”。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中国当今地方立法中存在的立法侵权、立法越权以及立法无序的现象却是客观存在的,其隐患无穷,给我国经济和法治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对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这个问题业已成为制约我国法治建设特别是地方立法工作依法进行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理论上对地方立法的概念及权限比较模糊

上一篇: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范文 下一篇:对园林绿化的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