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09 12:08:45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1

关键词: 国际经济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随着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学已发展成为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是教育部制定的经济类核心课程之一,国际经济与贸易及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为理论联系实践且更好地指导实践,探索与国际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相联系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提高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结构优化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最关键的决定作用。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交叉后严重、结构不合理。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同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金融等课程交叉重复太多,都使得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设置和安排不合理。

2.学生的专业素质薄弱。要求学生先修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安排,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使得学生专业素质基础较薄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和国际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

3.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欠缺。从事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大多数老师都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多数从毕业学校进入到工作学校,缺少实践经验,导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理论知识,忽略了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也忽略了这门课程要求有较强实践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的问题,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在上课时老师偏重于知识点的讲解,忽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课堂参与,缺乏启发和引导学生系统而深刻地思考现实问题。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和“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学手段不丰富。当前多媒体教学课堂的大量信息量输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消化,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弱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仅充当播放者的角色,缺乏更具体详尽的讲解和师生互动。

二、提高国际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当前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国际经贸人才为宗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大主体共同努力,从教师队伍、教学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考核方式等方面提高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1.树立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使学生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理论运用、分析、综合、评价、预测和创新等实力;确定了“加强理论、注重实践、突出主干、强调参与”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注重基础理论讲解的同时,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和地位,通过教学思想的改革,明确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2.科学调整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和开课时间等进行科学安排,处理好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对已修和先修的课程的知识点要加以回顾,对尚未修过的其他专业性课程的知识点要予以重点介绍,体现学科之间的承接性和过渡性,帮助学生认知和构建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框架。根据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的新动向,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改革和创新,以教研室为单位,每学期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就学科理论和实践的新动向、新发展在专业教师间展开交流,将已经定型的研究成果要求纳入授课内容中,以保证教学内容能跟得上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步伐。通过每学期定期和不定期的教案检查、相互听课和评议,把教学内容是否得到更新、是否包含学科发展的新内容作为教师年度考评的重要内容,使教学内容的改革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3.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通过教生、生生、课内外的互相活动,互相讨论、交流、互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搜集一些典型的国际经济学实践案例进行解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此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加强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加强对外学术交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活动。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坚持不懈地采取“老带新”制度,实现对年青教师的“传、帮、带”。

5.综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以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及实验室为依托,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正在加紧制作中,大部分章节已能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程的大纲、讲稿、试题库等教学文件已全部采用电脑排版、打印。在完善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课程网站,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将课程的相关课件、案例库、习题集、参考资料等全部教学内容整合进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三、结语

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综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一项系统的、动态的、循环的过程,需要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提高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坤林.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2(1).

[2]胡静寅.国际经济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2(7).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2

关键词:个人发展 职业能力 心理教育 改革探索

一、经济管理类实验课程改革定位与现实背景

(一)研究的落脚点局限于“问题”

现有大量的研究往往从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入手,常存在定位不准、定性不当、实践性不强、教法学法单一、缺乏科学评价标准等问题,其根源在于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的设置没有遵循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没有体现教育性与职业性并重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存在研究内容陈旧、研究力量过于薄弱、技术性差等实际问题。事实上,要保证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不能只针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中的局部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身心特点和个人发展需要开展整体研究与设计。

(二)课程教育内容错位

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内容研究方面,一些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生活心理教育、学习心理教育、职业心理教育;一些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学习心理;一些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一般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指导、意义教育、性格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耐挫能力培养等,大多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对症下药”式的治疗,涉及潜能开发和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较少,涉及职业能力提升的内容几乎缺失,这与积极心理学关于促进学生成为积极的幸福进取者的理想,以及高职院校使学生具备更强的职业能力的理想,都存在很大距离。课程教育内容的错位,使课程不能完成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的预期目标。

(三)课程改革措施及评价体系研究不足

现有的课程改革研究偏重于理论探讨或“德心共育”,对于课程改革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缺乏实证研究。同时,针对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的评价体系研究很少,且多强调以教师作为课程评价的主体,而不是基于学生主体,强调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为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评价的最终准则。

(四)师资力量严重欠缺

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性极强的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的地位不高,教师数量不足且专业性不强,教师接受经济管理能力教育技术、方法的培训较少,接受高水平督导的机会更是很少或缺失,因此,高职院校经济管理能力教育师资队伍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使高职院校在经济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教学组织上不能形成有效的团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考量学生的心理需求,以致传授了心理知识,却无助于心灵的成长。

二、“个人心理发展+职业能力提升”的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改革路径

大量的研究表明,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虽然有非常明确的终极目的,但囿于理论、实践、教师的准备不足,致使课程从目标到内容,从形式到方法都局限于预防为主的适应性目标。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显然需要重新定位课程各要素内涵,并创新教师团队建设,使课程有能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积极力量,实现每个学生主观幸福的发展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因此,“个人心理成长+职业能力提升”的课程改革提出:高职院校要有效突破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瓶颈,应该以团体心理辅导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以个性发展与个人谋生为核心设计课程内容,以社会化的教师团队统领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建设,通过主题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各种游戏活动、拓展训练、技术培训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成长和能力提升。

(一)以团体心理辅导为主线对不同年级的同质、异质团体开展教学

经济管理能力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更需要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目前,几乎所有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大学生认为最有效的经济管理能力教育教学模式是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国内已有学者对团体心理辅导能否适用于心理健康课程进行论证,清华大学著名团体心理辅导专家樊富民教授的研究表明:这种团体活动体验式教学方式非常适合大学生经济管理能力教育。

(二)以个性发展与个人谋生为核心设计课程的内容与单元

为了充分体现课程的发展性和职业性,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不仅需要不断完善有关大学生发展性的研究与实践,同时还必须借鉴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员工援助的研究与实践,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中引入企业EAP理念和元素,制定适用于高职院校的“个人心理成长+职业能力提升”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建设方案,以个性发展与个人谋生为核心设计课程内容与单元,针对一年级学生主要进行适应训练、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意志品质、创新思维、职业生涯规划训练;针对二、三年级学生主要进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训练,以及压力管理、时间管理、挫折应对、积极情绪等技术培训,使学生提前“上岗”。

(三)以社会化的团队教学理念统领经济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的组织

高校经济管理能力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然而,大学生经济管理能力教育工作队伍的专职专业化却一直是我们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特别是以团体辅导为主线的课程,比专题讲座更强调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因其参与者众多、情景处理复杂、团体动力和凝聚力多变,要求教师具备更丰富的咨询技巧、经验和更强的组织领导力,以发挥团体辅导的最大作用。事实上,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师团队很难胜任这样专业的任务。

三、结语

职业技术学院“个人心理成长+职业能力提升”的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改革项目,不仅基于本校的课程负责人等对于高职教育、经济管理能力教育的长期研究与实践,集结了行业中长期开展应用心理学研究,并在多个行业、企业、学校中实施团体心理辅导计划、能力拓展计划、企业EAP计划、企业文化建设策划等实践的专家,使项目始终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1] 方向阳,丁金珠.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方动机的冲突与治理[J].现代教育管理,2010,(09).

[2]易传佩.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1,(05).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3

关键词:优化 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

经济结构的发展与升级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由低效益向高效益演进。因此,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不断地对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这既是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更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经济结构的优化最终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优化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和方式,即构成国民经济总体的各个部分、环节、层次之间量的比例和质的关系。经济发展既包括量的变化即经济增长,也包括质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的优化。

优化经济结构是由目前国际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是国内经济形势的客观需要,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其主要内容是: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优化产品结构。

(一)优化产业结构

这是优化经济结构的中心内容。优化产业结构就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前者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合理配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要素,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利用,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打下基础。后者是指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平状态向较高水平状态发展的动态过程,即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高资本密集化、高加工化和高附加值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它是以新兴产业比重提高为前提,其重要标志就是各产业的技术层次不断提高和新兴产业不断成为主导产业。

(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

地区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有利于地区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应与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优化经济结构的整体目标、缩小地区差距结合起来。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优化地区经济结构中的作用。

(三)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农业产值比重降低的同时农业劳动力比重却保持较高水平,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优化经济结构就是要消融这种状态。

(四)优化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是指各类产品间质的结合和量的比例关系。优化产品结构就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整,增强产品间的配合关系。从宏观上讲,是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科学配置生产要素,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从微观上看,是为了使企业在技术上保持优先地位,或为了在技术上赶上或超过领先企业的战略决策,属于企业的战略转型。

优化经济结构的内在标准

优化经济结构的本质就是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质量。从整体上讲,主要有以下标准:经济结构是否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条件;是否合理而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和自然资源;是否能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是否可以有力地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否能促进生产的近期增长又利于生产的远期发展。具体来说,优化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和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又有各自不同的标准。

(一)优化产业结构的标准

首先,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求结构标准。即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两者适应程度越高,则产业结构越合理。二是产业间比例是否平衡。即以产业间的劳动力比重和产值比重是否平衡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上述两种判断标准从不同角度来考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既有其科学性,又有各自的局限性。需求结构标准将供需的适应性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产业间比例平衡标准忽略了经济非均衡增长对产业间比例的积极影响。因此,不能将其中某一标准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绝对标准,而应全面考察,综合应用。

其次,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标准来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来实现的。衡量产业优势地位主要有三种标准:第一,附加值高低。附加值高的产业就是占优势地位的产业。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产值比重大的产业就是优势产业。第三,产业关联效应。受原材料供应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后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受最终需求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前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标准

衡量地区经济结构是否得到优化,主要有以下标准:地区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优势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是否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地区内各产业部门之间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是否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关系;地区经济结构是否有利于推动全国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是否具有自我调节、更新能力,能否适应区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相对先进性。

(三)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标准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否消融主要有以下标准:城乡差别观念的改变,即真正从人们头脑中消除“农民”和“市民”这种城乡身份观念的差别;工农业劳动力比重和工农业产值相一致;城市和农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四)优化产品结构的标准

优化产品结构的标准是:产品适销对路的程度,适销对路程度高,则产品结构得到优化;是否根据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时调整产品的促销策略、研制方案。

优化经济结构的路径选择

(一)优化产业结构的路径

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经济质量的主线。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指各产业内部协调程度的提高、各产业部门生产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指通过产业结构的变革,使得社会生产能力和社会需要程度的满足达到新的水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都是围绕提高经济质量而展开的,是提高经济质量的主线。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带来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具体做法如下:转变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方向,把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结构水平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方向;通过优化消费组成结构来优化产业结构;培植和发展产业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把现有的比较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

(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路径

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就是要优化地区内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实现地区内的资源和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质量,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特色是地区经济的竞争力、生命力,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发展壮大地区经济的主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依托本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培植独具特色的市场“亮点”,实现经济特色化,从而提高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其次,在地区内,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区。产业的集群及其惯性促使企业在空间范围内的不断集聚,企业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集聚特别是同一产业类型及其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容易实现经济的外部性。企业之间形成的网络可产生多种效应,比如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流动与扩散;节约企业间的交易费用;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减少机会主义的发生等。产业的集聚有利于企业间的合作、竞争与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地区竞争力。

(三)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路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严重不利,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村购买力上不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地转移,工农业劳动力比重和工农业产值不一致,提高经济质量就无从谈起。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可行性路径如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改善城乡服务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设施供给水平和服务意识,振兴服务业市场;统一城乡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流转市场;确定国家基本保障的对象、范围和水平,统一管理标准,建立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优化产品结构的路径

优化产品结构就是不断调整不同品种、档次产品的生产,是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从宏观上讲,它要求国家强化产品结构的宏观调控,用国家产业政策约束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站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度,以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为主要目标,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规划为依据,合理调整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的产品结构,才能实现整体优化。

在微观领域里,它要求企业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决策程序和机构。优化产品结构是优化企业结构的先导,是市场竞争、经济规律的要求。这就要以市场需求为轴心,对企业现有产品进行排队、分类,围绕市场作适应性调整。这个围绕除产品本身外,还要产品价格、质量、性能、功能、服务等方面适应市场要求。优化产品结构要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结合科学的产品开发技术来进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研究产品从诞生、成长、成熟、老化到死亡各阶段变化规律的科学。

一般而言,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产品生命周期反映了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变化规律。企业应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力争缩短投入期尽快进入成长期,保持和延长产品成长期,在成熟期及早转产并果断退出该产品市场。具体做法如下:延长现有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发新用途、新市场,改进外观,增加品种,改进结构,增加功能;注重产品的更新换代,这是优化产品结构的重要内容,企业应“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这种连续开发是产品生命周期动态化的结果;抓住时机进行战略性调整。一个企业不能只生产某一大类的产品,当该类产品的生命周期处于成长后期或成熟期时,应进行战略转型。考虑涉足新领域,即涉足新的行业领域。

总之,按照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优化产品结构的标准和路径,就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乌日图.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持经济适度快速增长[j].北方经济,1999(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4

 

贸易经济专业是我国高校开设较早的经济类专业之一。自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组建贸易经济系并首创贸易经济专业以来,贸易经济专业经历了60年的兴衰演变[2]。随着现代商业的低碳化发展和流通业战略性产业地位的不断确立,以及贸易经济特色人才需求的不断増加,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也越发显现其重要性。

 

一、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具有区别于其他经济类专业的特殊性:形成了以贸易理论与实务为基础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先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以贸易经济实验室、商务实习基地为基础的实践培训体系;坚持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的“三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的“三结合”人才培养计划;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课内与课外的“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贸易实务为切入点,注重内外贸、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融合以及贸易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贸易实践操作能力。

 

二、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建设思路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应坚持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夯实专业基础

 

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基本原则,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具体改革。以内外贸的一体化、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融合为基点,拓宽专业面,适应贸易主体的多元化、客体的扩大化、范围的广域化的新环境。从夯实贸易的一般性的基础理论出发,构建贸易经济的核心理论教学体系。同时,应主动适应国内贸易经济领域人才需求的特点,提高贸易人才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改革,并稳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材建设,进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创新,加强实践环节建设和学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凝练实效性强的特色方向,増强专业柔性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下设置柔性专业方向,凝练实效性较强的特色方向,开设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让学生有条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3]。特色专业方向的确立既要体现贸易经济专业本身的特点,又要与国内同类高校有所区别,更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办学条件和专业建设的历史沉淀,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方向。在方向设置上,可以根据目前我国商贸业和中介业发展迅速的特点,设置“连锁与特许经营”、“商业中介”、“地产金融”、“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专业方向;根据拓宽学科领域的需要,可以设置“国际物流”、“网络贸易”、“期货交易理论与实务”等交叉学科方向。

 

(三)积极开展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教学改革应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和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入手[4]。人才培养方案应坚持“三型”人才培养目标、、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三结合”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建立一整套相对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业务水平、教学方法与效果、科研状况等进行常规化考核。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教学督导听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初中末”三期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事故追究制度、评优与年度考核制度以及青年教师导师制等多方面措施。

 

课程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应从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入手,对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进行系统改革,拓展专业知识面,构建“大贸易、大市场、大流通”的学科体系,以及更加注重专业素质、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教材是课程建设的载体,教材的选用或编写必须保证质量,重点课程和专业主干课必须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在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上,实行学生、同行专家和教务主管部门等多主体的教学评价制度,安排多层次的专题座谈会,并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和毕业设计模式。

 

(四)做好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管理

 

贸易经济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经济类专业,其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研、科研实训和毕业实习五个方面(见表1)。此外,还应安排其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制度化实践活动,如语言能力测试、军学共建和商学共建等活动。实践教学小组根据统一的课程实验计划、专题社会调研计划及其考评制度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并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总结机制。

 

三、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建设方案

 

根据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思路,可以从六个方面设计专业建设内容。

 

(一)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新教材建设一方面,课程内容设置应充分体现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突出连锁与特许经营、网络贸易、现代期货交易、会展经济和房地产金融等特色方向。另一方面,抓好贸易经济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组建设。切实落实课程组成员,有计划、分工明确的完成相关课程建设。在具体课程上,认真做好《贸易经济学》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创建工作;大力开展专门的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特别是《贸易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现代物流学》、《期货理论与实务》等专业主干课程。同时,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的研究与探讨,突出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融合;深入开展实验课程建设,对《电子商务概论》、《现代物流学》、《网络营销》和《期货理论与实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同国内知名出版社的联系,促进新教材的开发与应用。

 

(二)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贸易经济专业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内外贸一线企业进行学习交流,或进驻相关事业部门挂职锻炼的培养机制,并积极吸纳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一线业务人员和取得卓越成就的成功校友到学校兼职授课或做互动交流,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积极促进师资队伍攻读高学位、出国访问,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事业的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国际化教师队伍。

 

(三)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加强对贸易经济专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研究,可邀请国家商务部、省商务厅、内外贸企业的相关专家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研究,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科学设计本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正确处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之间的关系,实现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应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情况的变化,构建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专业建设应力求跟踪贸易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强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切实落实“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双语教学、实验课、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改进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确保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本科专业的融合,体现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和渗透。

 

(四)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结合本专业己有的研究基础和成果,抓住本校设置的特色研究方向,持续开展科研创新团队工作和科学研究,实现科研与教学的互动,达到以科研促进教学的目标。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出精品成果,并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专业教学中去。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加强与国内本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的交流,开展校际专业建设的研讨活动,不定期举行或参加高规格、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学术研讨会,促进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对外交流和专业发展。

 

四、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的绩效评价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必须讲求专业建设的实效性,重视专业建设的实际收益。

 

(一)社会效益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1)培养贸易经济专门人才,专业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贸易经济专业必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贸易经济、商业经济各领域的专门人才,为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2)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旁侧效应,贸易经济特色专业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和影响所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高校通常会同地方商务厅(局)建立密切联系,为本地及周边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等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从而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办学效益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建设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办学效益(1)特色专业建设可以形成符合学校办学定位、能够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累成熟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2)特色专业建设可以形成一支优秀的贸易经济教学团队,组建一支配合效率高、创新意识强、教研水平高的课程组,形成研究能力强、成果转化快和教学效果好的创新团队;(3)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形成高效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能有效推动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4)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建设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教案,提高实践教学的成效;(5)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完善贸易经济实验教学平台和实习基地建设,推动实验教学取得更好效果。

 

(三)推广效益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5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理上相互临近、原本孤立发展的地区间经济交流逐渐频繁,经济分工合作日趋深入,经济联合发展与区划分割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联合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地区内行政单位协同行动,逐渐消除市场流通壁垒,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而协调各成员的社会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正越来越明显地出现在经济生活之中,并呈现出以城市圈为先导,部分行业或领域先行的特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必然经历的过程,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空间作用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将从独立的地方中心发展到功能相互依存的城市体系。

二、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服务区域经济

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主要途径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一线人才。高职院校办学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以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平台,努力做好技能型人才培养、实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行业性、市场导向性、技术技能性等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只有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切实履行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才能彰显自身存在的价值。

三、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课程体系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关联。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高职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势还不够健全,职业教育的意义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诠释。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市场需求和高校的教学改革难以吻合。高职教育教学不同于本科,所以不能贴近本科教育方式,这样才能提高实际培养效果。普通本科的理论水平往往都很扎实,而职业教育的优势在于实用性更强,技术能力更高。当前就业市场缺乏实用性、技术性强的人才,但是高校的教育效果和学生走入社会的实际应用毕竟存在差距,如何缩短这个差距,如何体现出现代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适应目前高职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拥有社会主义新时代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必备素质已成为当代高职教育的重要课题。而课程体系至关重要,课程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

四、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的目标即: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也就是所谓的“专才教育”。

在改革目标上要始终坚持“厚基础、薄专业、强技能”,通过这一目标,逐步实现学生“一技多能”。

课程内容既要讲究跟上时代性、先进性,又要求新、求实。鼓励校企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开设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

五、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一是要遵循“素质为本、能力为主、需要为准、够用为度”的原则,打破学科体系,整合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避免能力和理论的单独本位主义。建立新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办法,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并存,既独立又有统一。

二是要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职业教育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因材施教,才能保证每个人都获得发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唯有如此,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三是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原则。课程体系改革只有以就业为导向,才能实现课程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如知识要求、技能水平。当然课程体系包含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文化知识、审美、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就业导向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直接体现大大缩短了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为提高就业率提供了重要保证。

六、课程体系改革当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系统化

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从整体出发,确立统一的培养目标,通过专家委员会决定每一门课程在整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它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主次、性质以及内容。是能力支撑,还是技能训练,抑或是基础知识都必须明确。根据权重衡量课程及内容的增减。切忌课程内容的重叠,通过有限而精准的课程,达到“适度够用”,凸现职业教育特色。

(二)课程内容综合化

要实现课程目标,必须依托课程内容来实现。由于工业现代化进程较快、科技创新不断被应用,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必须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打破学科体系,将知识、技能、能力理论揉和在一起,突出核心要素,组成新的框架和课程。

(三)课程结构模块化

所谓课程模块化就是根据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综合能力、专业技能等要素进行分析,分解成对应的支撑课程模块,通过课程模块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模块课程具有灵活性,可根据专业方向不同、市场需求不同进行科学组合实现职业的定向性。

(四)师资队伍双师化

为保证实训课程质量和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和由劳动保障部门认可的技术职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从社会、企业聘请行业专家,不断提高校内教师业务水平,充实双师队伍。

(五)专业论证合作化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应时刻以市场变化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岗位群变化,实施校企合作,共同论证,共同开发课程,对课程的内容、技能实习、实训、比例、课时做系统调整和安排。将企业文化融入培养方案,强化企业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

(六)实践课程实训化

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模拟和操作实训一般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综合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课是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要尤为重视,必须克服人员、资金、场地等困难,严格按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结构步入调整阶段,必然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素质一线员工面临知识结构更新。具有长远眼光的高职院校应该发现并抓住这次机遇,以就业为导向,遵循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重新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改革是难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就这一领域的各个方面不断探索,为我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一份力量。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项目批号:HB09BSH02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6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许多资本都纷纷关注网红经济,并进行了投资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当前网红经济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网红经济的受众主要是95后,他们对社交、娱乐的喜爱,以及偏好个性化追求,为网红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当前网红的变现能力越来越强,有望为资本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

2、网红经济现在已经逐渐衍生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吸引了大量资本青睐,您认为网红经济是否存在泡沫成分?此外,未来“网红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在流量来源、生产内容、变现模式等方面是否会有变化?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网红经济当前的发展与其说存在泡沫,不如说是良莠不齐,较为优质的网红影响力基本可以与明星媲美,而质量一般的网红,影响力有限,此外优质的网红较为稀缺。未来网红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因为当前人们的社交、娱乐方式,以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红经济创造了较好环境。今后网红经济的流量来源将从微博、微信、电商等向移动直播领域转移;内容的质量将逐渐提高,同时会更趋多元化;变现模式的变化或不大,依然会以打赏、广告、销售产品为主。

3、目前网红电商公司、内容类网红与直播类公司的竞争格局分别是怎样的?未来将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是否会弱者更弱,强者更强,从而形成“马太效应”?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目前网红电商公司、内容类网红与直播类公司并没有非常明显的直接竞争关系,位于不同领域。不过从收入来看,网红电商的会更多一些,电商的利润空间较大;直播类公司当前尚处于“烧钱”状态,但是发展迅速,对粉丝的吸引力较大,发展前景较好;内容类网红具备持续发展能力,只要变现模式较为成熟,后续发展较为可观。未来“马太效应”将会形成,因为资本会涌入优质的、发展空间较大的网红或公司,从而促进获得投资的网红或公司进一步提高内容质量,吸引更多粉丝。

4、目前正处在网红经济井喷期,有哪些投资者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在细分领域内,哪些领域将搭乘“网红经济”的便车率先爆发?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7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创新办学理念、专业培养方案拟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着手,本文仅就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这一方面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 应用技术型高校经济学教学现状与改革必要性

1 经济学教学现状

目前,在应用技术型高校,对经济学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经济学教学质量得到逐步提高。经济学作为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比较普遍,但是作为经济学课程群来讲,在一些应用技术型高校存在课程开设不足的问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受重视程度比较高,几乎在所有应用技术型高校都能得到保证开设,但作为经济学课程群组成部分的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世界经济等课程,一些高校则进行了有选择地开设。有的高校对经济学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投入不足,忽视教师队伍建设,认为经济学是基础课,随意安排新教师讲授。

在不少应用技术型高校,经济学教学还仍然沿袭传统本科教学模式。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忽视学生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选择的教材往往理论性很强,甚至是大量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堆砌,趣味性和现实性缺乏使得学生学习经济学有畏难情绪和学习恐惧症。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知识讲授,忽视对学生实践应用经济学能力的培养和经济学基本素养的训练。

2 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转型,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全面创新。需要坚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在专业设置上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实际产业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上更加贴近职业标准。这就要求应用技术型高校积极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经济学教学改革更应走在教学改革的前列。

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一技之长”、具有较强应用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专门人才。这和传统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按照应用技术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教学。这就要求应用技术型高校从专业培养方案到课程教学等方面都要紧扣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全方面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学科发展十分迅速。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科技发展对教学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和影响,慕课等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时空束缚。经济学教学一方面需要在教学内容上不断补充新的学科发展前沿知识和现实经济发展的鲜活事例;另一方面,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经济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 应用技术型高校经济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一些应用技术型高校,经济学教学仍然沿袭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还很不明确,对经济学教学的导向作用受到很大的制约。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目标不符合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济学教学目标还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学目标,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教学目标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较大的差距。第二,教学目标未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培养目标应该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但在经济学教学中过于强调其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对不同专业的教学采取同样的教学目标,未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第三,教学目标未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教学目标应同时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的目标,应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促使教和学目标一致,从而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经济学教学目标侧重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重视不足,未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2 教学内容不合适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主要依托,教学内容的组织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影响和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的成败。有的应用技术型高校,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普通高等学校没有太大的差别,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应用的问题比较突出,教学内容与应用技术型高校定位不符。 有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只安排西方经济学,不安排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理论,导致教学内容不完整。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展开。经济学课程建设还处于注重网络课程等形式变化,缺乏案例库建设、实验或实践教学等实质性的内容变革。由于缺乏课程间的统筹协调,课程之间存在教学内容重复、同样的教学内容表述不一致等问题。适合于应用技术型高校使用的经济学教材较少,有的应用技术型高校还在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经济学教材,这些教材相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而言存在内容偏深、理论性太强、缺乏现实案例等方面的问题,增加了学生对于学习经济学的畏难情绪。

3 教学方法不得当

由于经济学理论比较难懂,模型推导又很难理解,传统经济学教学较多地采用教师讲授方法进行教学。过多地采用讲授方法容易产生“填鸭式”的低效教学,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发挥,学生应用能力训练不能得到有效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单一讲授法缺乏课堂吸引力,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关注度和抬头率很低,在有的经济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上面讲PPT、学生下面玩手机”成为常态。虽然说多媒体教学走进经济学课堂已经比较长的时间,但在经济学教学中还存在对于多媒体教学使用不当的问题,有的教师把多媒体教学简单理解为课件制作和课堂放映,有的以多媒体教学为借口放弃了课堂应有的板书,即使在课件制作上也存在课件制作简单,有的甚至是书本文字的照搬等问题。对于经济学教学而言,案例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经济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但在经济学教学中存在案例教学不足、案例选用不当、案例比较陈旧、案例分析不深入等问题。

4 教学考核不合理

教学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以及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经济教学考核中,在对于教的考核和对于学的考核两个方面都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在对于教师教的考核方面,有的高校在科研方面给予教师较大的压力导致其教学投入不足,有的对于教师的评教还存在领导主观性较强的问题,不能从多个方面对教师教学做出科学公正的评价。在对学生学的考核方面,不少高校仍采用期末考试为主(占总评成绩70%以上)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佛脚”的学习和应试方式,在试卷命题、复习和考试阅卷环节也存在一些令学生感到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地方,比如有的老师给复习资料、有的老师不给复习资料,有的老师改卷严格、有的老师改卷宽松等。试卷考试可以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却未必能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情况进行考核。

三 应用技术型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思路

1 明确教学目标,强化其对经济学教学的导向作用

充分重视教学目标对于经济学教学的重要导向作用,把明确教学目标摆在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突出和重要位置,使其发挥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首先,应结合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明确经济学教学目标。经济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经济学基本知识,更重要的还应包括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比如使学生学会经济学学习方法以提高自学能力,学会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等都是很重要的。其次,应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经济学教学目标。按照课程培养目标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核心的要求,经济学教学目标应体现出专业培养目标,不同专业的经济学教学目标要有专业差异性。比如,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能力,经济学教学目标应包含为达到此专业培养目标而提供基本的经济学训练的内容。第三,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经济学教学目标应主要从学生学的方面拟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2 优化教学内容,促进经济学课程建设和加快教材编撰

按照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定位优化经济学教学内容。在必须、够用原则指导下组织经济学理论内容的教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组织经济学实践应用内容教学。课程设置上,不能只安排西方经济学内容,也要注意安排比较充分的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经济学学习能够实现“洋为中用”,注意协调好经济学教学的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国际化与中国化问题[2]。促进经济学课程建设,鼓励和支持课程教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给予在实践教学方面改革投入必要的资金、技术支持。建立和完善课程组制度,加强不同课程间的教学内容协调,保证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构建经济学课程群,注重发挥课程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综合化、一体化和系统化的培养优势[3]。重视教材建设,加快适合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经济学教材编撰工作,组织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有经验教师编撰经济学教材,尤其要把实践教学方面的比较紧缺的教材作为教材建设的重点工作抓紧落实。

3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经济学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经济学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合于应用型高校经济学教学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传统单一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用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翻转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影像、录音、视频信息和互联网内容等丰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资源获取经济学信息[4]。要不断更新经济学新知和教学案例,建立经济学教学案例库,经常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诠释经济理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公开的经济数据进行初步的研究活动,通过研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经济学运用能力[5]。要加强实践实验环节的教学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在实验室现场指导学生软件操作,了解学生操作程度,及时修改教学方案,从而可以达到夯实教学效果的目的[6]。鼓励教师推行翻转式教学、“慕课”教学等新兴教学方法,给予教师教学改革必要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4 建立和完善教学考核体系,实现经济学教学评价的公平公正

不管是对于教的考核,还是对于学的考核,建立和完善考核体系都是必须的。只有通过建立和完善考核体系,才能从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经济学教学,实现经济学教学评价的公平公正,并进而成为保障和促进经济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对教师的教的考核方面,应建立学生评教、教师听评课、领导听评课、专家听评课、教学效果考核等综合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做出比较全面的考核和评价。考核结果应和教师的奖金发放、职位晋升等挂钩,形成良好的奖惩机制。对于学生的学的考核,应改变原来“一考定成败”的单一考试考核方式,把回答问题、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小组研讨、社会实践等纳入平时考核,逐步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期末考核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根据情况可以采用研究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大作业等形式。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过了以规模扩张为主的高速发展期,而进入以结构调整和内涵发展为主的稳定发展期。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应是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应用技术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何正确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顺利转型,如何促进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快速发展,都是十分重大的教育改革命题。

参考文献

[1]中新网.国务院: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EB/OL]. http:///gn/2014/

02-26/5887245.shtml.

[2]逄锦聚.关于我国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5):31-33.

[3]朱建安,谭岚,周自明.基于课程群视角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99-102.

[4]孙从海.本科经济学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法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2(6):26-28.

[5]曹建忠,汪海凤.普通高等院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2(2):72-75+124.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篇8

(一)研究的落脚点局限于“问题”

现有大量的研究往往从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入手,常存在定位不准、定性不当、实践性不强、教法学法单一、缺乏科学评价标准等问题,其根源在于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的设置没有遵循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没有体现教育性与职业性并重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存在研究内容陈旧、研究力量过于薄弱、技术性差等实际问题。事实上,要保证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不能只针对现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中的局部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身心特点和个人发展需要开展整体研究与设计。

(二)课程教育内容错位

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内容研究方面,一些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生活心理教育、学习心理教育、职业心理教育;一些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学习心理;一些研究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一般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心理指导、意义教育、性格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耐挫能力培养等,大多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对症下药”式的治疗,涉及潜能开发和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较少,涉及职业能力提升的内容几乎缺失,这与积极心理学关于促进学生成为积极的幸福进取者的理想,以及高职院校使学生具备更强的职业能力的理想,都存在很大距离。课程教育内容的错位,使课程不能完成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的预期目标。

(三)课程改革措施及评价体系研究不足

现有的课程改革研究偏重于理论探讨或“德心共育”,对于课程改革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缺乏实证研究。同时,针对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的评价体系研究很少,且多强调以教师作为课程评价的主体,而不是基于学生主体,强调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为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评价的最终准则。

(四)师资力量严重欠缺

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作为一门技术性极强的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的地位不高,教师数量不足且专业性不强,教师接受经济管理能力教育技术、方法的培训较少,接受高水平督导的机会更是很少或缺失,因此,高职院校经济管理能力教育师资队伍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使高职院校在经济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教学组织上不能形成有效的团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考量学生的心理需求,以致传授了心理知识,却无助于心灵的成长。

二、“个人心理发展+职业能力提升”的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改革路径

大量的研究表明,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虽然有非常明确的终极目的,但囿于理论、实践、教师的准备不足,致使课程从目标到内容,从形式到方法都局限于预防为主的适应性目标。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显然需要重新定位课程各要素内涵,并创新教师团队建设,使课程有能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积极力量,实现每个学生主观幸福的发展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因此,“个人心理成长+职业能力提升”的课程改革提出:高职院校要有效突破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瓶颈,应该以团体心理辅导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以个性发展与个人谋生为核心设计课程内容,以社会化的教师团队统领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建设,通过主题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各种游戏活动、拓展训练、技术培训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成长和能力提升。

(一)以团体心理辅导为主线对不同年级的同质、异质团体开展教学

经济管理能力教育和其他教育相比,更需要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目前,几乎所有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大学生认为最有效的经济管理能力教育教学模式是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国内已有学者对团体心理辅导能否适用于心理健康课程进行论证,清华大学著名团体心理辅导专家樊富民教授的研究表明:这种团体活动体验式教学方式非常适合大学生经济管理能力教育。

(二)以个性发展与个人谋生为核心设计课程的内容与单元

为了充分体现课程的发展性和职业性,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不仅需要不断完善有关大学生发展性的研究与实践,同时还必须借鉴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员工援助的研究与实践,在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中引入企业EAP理念和元素,制定适用于高职院校的“个人心理成长+职业能力提升”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建设方案,以个性发展与个人谋生为核心设计课程内容与单元,针对一年级学生主要进行适应训练、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意志品质、创新思维、职业生涯规划训练;针对二、三年级学生主要进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训练,以及压力管理、时间管理、挫折应对、积极情绪等技术培训,使学生提前“上岗”。

(三)以社会化的团队教学理念统领经济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的组织

高校经济管理能力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然而,大学生经济管理能力教育工作队伍的专职专业化却一直是我们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特别是以团体辅导为主线的课程,比专题讲座更强调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因其参与者众多、情景处理复杂、团体动力和凝聚力多变,要求教师具备更丰富的咨询技巧、经验和更强的组织领导力,以发挥团体辅导的最大作用。事实上,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师团队很难胜任这样专业的任务。

三、结语

上一篇:仓储物流行业研究范文 下一篇: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