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根基范文

时间:2023-12-13 06:44:30

经济发展根基

经济发展根基篇1

 

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中我国处于以电子制造业为主要形态的低端环节,在创造巨大利润时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推行清洁生产是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根基。未来20年我国进入电子电器设备报废的高峰期,有成为全球电子垃圾场的危险。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巨头“绿色产业宣言”,共同推动“绿色制造”。“绿色制造”的途径在于清洁生产,即物料消耗最少、产品产出率最高。清洁生产必然加大生产成本,在推行中将面临许多障碍。

 

一、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推行清洁生产的障碍

 

1、对清洁生产的认识不足

 

企业清洁生产是一个持续改进过程,许多企业在审核期间认真对待,通过审核验收后不能实施清洁生产。个别领导认为清洁生产是一种宣传口号,不能带来实际好处,对推行清洁生产采取不作为态度。还有企业把满足环保法规要求作为企业环保工作的“上限”。

 

2、清洁生产资金投入不足

 

清洁生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瓶颈制约了企业持续推行清洁生产。许多企业资金不足,亏损问题尚未解决,对环保“心有余而力不足”。清洁生产成本投入大,但收益不确定,对企业经济效益有影响。对废料的排放收费太低,对企业缺乏有力的经济制约。

 

3、清洁生产外部监督不力

 

《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规定,被公布了名单的企业应公布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第五条也明确规定“列入公布名单的第一类重点企业,应在名单公布后一个月内,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布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目前来看,一些企业尚未公开信息,导致公众监督缺失。

 

4、清洁生产技术咨询机构的能力有限

 

由于清洁生产技术咨询与服务体系不健全,为企业清洁生产的服务能力明显不足。缺乏经验丰富的清洁生产审核机构;清洁生产的技术指导缺乏行业专家参与;对审核咨询机构和审核人员管理不规范,导致审核水平参差不齐。

 

二、电子信息产业消除障碍及陕西推进清洁生产的方式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的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目标是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是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陕西省应发挥科技大省优势,采取院企携手等形式,加快研发高新环保技术和产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促使企业经济循环发展。

 

1、电子信息产业消除障碍的方式

 

持续高效地消除障碍、推进清洁生产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绿色设计。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电子产品及其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其中产品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产品制造和产品回收是核心阶段。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将环境因素纳入产品设计中,使产品对环境影响最小。

 

①清洁能源与材料设计。欧盟RoHS指令要求投放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锡、六价铬、多溴联苯(PBB)或多溴二苯醚(PBDE)六种物质及其类似物质(指其化合物等)。

 

因此,电子信息产品要首选清洁能源与材料的设计。②清洁产品设计。电子元器件行业清洁产品设计的重点是通过提高产品的耐用性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或者通过废旧电子元器件再利用,实现材料级高效循环利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行业清洁产品设计重点体现在产品微型化和高集成度设计;延长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品的生命周期。IT 设备行业清洁产品设计重点在于重视核心部件可拆卸性以及零部件的回收利用。

 

(2)绿色采购。“绿色采购”首先是从“政府绿色采购”而来,在政府采购中选择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产品和服务,GE、GM、苏州佳能等公司已形成完备的绿色采购体系。绿色采购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完全绿色”的供应网络,约束其供应商使用绿色原料进行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多数供应商尚未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认证,建议探索绿色采购供应模式,实施“绿色采购计划”,实现绿色制造。

 

(3)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使电子信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电子信息产品的绿色制造体现在通过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减少生产过程废弃物的排放;通过环保设施再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重新利用产品制造过程中报废的材料。

 

2、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推行清洁生产的方式

 

(1)认真开展清洁生产培训。1995年联合国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在陕西省举办了首批清洁生产审计师培训班,为我省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近年来陕西省环保局在全省10个地市举办了清洁生产培训班百余次。通过清洁生产培训使管理人员掌握了清洁生产审核方法,为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打基础。

 

(2)有效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政策指引下陕西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促使300余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发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通过方案实施使能耗、物耗显著降低,实现节能增效。

 

(3)科学制定清洁生产配套政策。1996年陕西省环保局和陕西省经贸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2004年省环保局会同省发改委起草了《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办法实施细则》、《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绩效评估办法》、《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机构管理办法》以及《陕西省清洁生产审核培训管理办法》,为推行清洁生产奠定基础。

 

(4)积极参与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制定。陕西省清洁生产指导中心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安排,承担了电子行业《彩色显像管清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审核指南》的编写任务。通过对全国11家彩色显像管生产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的清洁生产水平调查,初步确定了三级清洁生产标准以及各项指标的计算标准方法。

 

三、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推进清洁生产的具体措施

 

1、持续高效推进清洁生产审核以及生产者回收制度

 

清洁生产审核是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诊断,找出原因,提出方案,选择并实施方案。事实证明,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效益明显提高。清洁生产审核采取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三种方式,其中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较低。建议加大舆论宣传,增强企业资源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推动清洁生产持续高效进行。

 

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度。生产厂商必须回收自己的产品并建立完善的循环再利用体系。我国应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规模制定电子产品再生利用的比率标准。对没有回收能力的企业严格限制其生产资格。

 

2、增强企业生产投入和实用技术研发

 

陕西康佳电子集团通过对生产能力及特点审核后投资345万元新建仓库,年节省资金97万元,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该集团改机壳厚包装为废弃包装袋,每年节约费用4.89万元。彩虹集团彩管一厂生产科库房运送HF酸时,对酸桶及时检查管理,制作酸桶托盘,防止HF酸滴漏造成污染;在彩管包装中改纸包装为塑料包装,年节约资金80万元。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开展清洁生产需要全方位改进,需要在科技领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充足的科研投入可以促进清洁生产发展。资金瓶颈是陕西电子信息产业清洁生产难以持续推进的原因,各级政府应多途径争取资金,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对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环保补贴,鼓励推进清洁生产。

 

经济发展根基篇2

一、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相关观点分析

(一)社会公平论

我们通常所讲的社会公平论即为主张社会公平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具体而言,公平正义作为国内社会所追求的根本价值,而经济法的根本特性即为社会性。所以说,公平必须作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不少专家提出,中国经济早已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种大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更加需要公平,而不是效率。一些专家认为,经济法包括各种各样的价值,例如:秩序、效率、自由和公平等等。在诸多价值之中,公平是其余价值的基础条件,也是根本价值。必须保证经济的公平性,才可以更有效地保证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长期发展。

(二)社会秩序论

这一论点提出秩序乃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通常情况下,秩序才是保障社会经济迅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基础。所以,秩序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提出这一论点的专家人士觉得在经济法律关系当中存在有国家干预,而这肯定会涉及国家政权,公权力和公民权利间的联系能否有机结合起来,便逐渐成为了经济法最为注重的话题之一。所以说,秩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此外,将秩序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在某种意义上抹杀了公平效率的价值功效。缺乏公平与效率的人类社会,人民是没有安全及自由的,这样的秩序也不是我们需要的。

(三)社会整体效益论

这一观点提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应为社会整体效益,绝非某个人、某一集体或者地域的效益。部分专家觉得经济法将社会整体效益当做根本价值取向有别于民商法学的根本属性。另外,很多学者提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具备鲜明的经济本位以及社会本位的法律特点。第一,将社会整体效益当做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犯了严重的逻辑失误。法律价值是指法律对于人类需求满足的积极影响,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但是,社会整体效益严格意义上归类于客观方面,若把社会整体效益作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则在逻辑方面是无法说通的。第二,社会整体效益的定义并不清晰,具体涵盖哪些内容也是不够清楚的。所以,把其当做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是不严谨的。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概论

顾名思义,这一论点把效率当做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在确保效率的前提下,兼顾社会公平。效率优先论的出发点为市场失灵,提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在于保障经济效益,避免市场失灵情况的发生,或者在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应当怎样进行干预。所以,效率因素才是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然而,由法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社会公平同样是法律的基本保障。经济法作为法体系当中的部门法,需要具备一般法律的共性,当然,社会公平也是不可或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论点仅仅关注效率和公平的对立性,却忽略了两者间的统一性,因此,此观点是不全面的。效率是市场经济必需的,而公平同样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项。在构建和谐社会、奔向小康的整体环境下,效率和公平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加有助于社会经济的迅速进步。

(五)和谐价值观

持有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是社会公平、经济自由、社会效益以及经济秩序的有机统一。和谐价值观把一切法律价值有机结合在一起,令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具体针对性不足。因此,此观点并不是十分合理的。二、对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评析通过上述关于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结论或者观点不难发现,在对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进行研究的环节中,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都会借助拆分的手段,片面地把某一经济分词孤立来看,并且以此来论证自身认为的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正确性。所以,不管是以上哪一种观点,均不够完善,都应当进行补充,具体评析如下:

(一)社会公平的经济法价值取向难以充分展现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

我们都知道,公平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形态,在我们生存发展的各种意识形态领域中均存在对其的渴望,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由于它特有的属性令其具备更加明显的基本特征。但是,因国内公平涉及的领域太过宽泛,不仅是经济公平,中国的公平还体现于权利平等以及社会平等等一系列方面中,经济法的公平通常也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同时将社会大众集体利益的维护作为根本着眼点,所以,纯粹的把公平作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不够全面、不够严谨科学的;另外,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任何组织和部门共同寻求的目标,国内法律均依靠公平作为制定、执行的前提基础。所以说,公平不具有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所需要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特点,比如说:教育法同样追求以公平为前提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等。经济民主重点突出的是民主,主张政府在行使经济管控职能的过程中,尽量不去干预社会经济发展,而是尊重人们的核心地位,这仅仅是国家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的具体方式,并非价值取向。

(二)把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作为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观点有待考究

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在主观及客观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发展的,并且是在历经多次实践最终被确定的具有重大作用的法律价值观,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类的发展,而利益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出现和发展具有明显的客观性特征,和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特征具有鲜明不同,首先,;两者在性质以及特点上就截然不同;其次,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范畴不清晰,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经济因素,并且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也是依托个人利益这种构成基础的。所以说,个人经济利益包括在社会整体利益当中,由此可见,在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中怎样把注重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进行有效的区分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再加上社会整体利益的保证也仅仅是经济法发展的基本方向,不可以将其和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混为一谈。

(三)单纯提倡效益为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也是不够全面

在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最关键的作用就在于它很好地弥补了以往工商法中效益优先的缺陷性,进一步把保证社会经济公平、提升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现了社会整体效益。所以,从法律价值角度出发,一味主张社会经济效益,把经济效益的增强和实现经济公平分离开的论点是极为不合理的。除此之外,由现有经济法调整的状况来讲,经济管理关系已经渐渐成为经济法进行调整、优化的最关键部分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节当中展现公平性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必须有效解决公平和效率两者的统一性问题。

(四)市场经济秩序下的经济自由仅为经济发展途径,并非价值取向

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针主要可以归结为,我们提倡在政府对国家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展现市场的自我协调能力, 并且在特定范围内实现经济的自由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经济自由作为我国推行以市场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为推动国内外贸易的进展而实行的一种经济策略,所以其并非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把其作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是不正确的。

(五)把和谐当做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针对性不足

众所周知,和谐作为各个时代共同追求的重要目标,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均起到关键影响。但是,和谐的种类繁多,像社会和谐、生态平衡等等。经济法的和谐是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统一的角度出发的,具备明显的社会和谐特点,尽管和谐也是中国经济法寻求的价值取向之一,然而却并非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其同样不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的基本特征,同时它的时代性特征也较为缺乏,所以说,把和谐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也是错误的。

三、公平和效率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在经济法的整体价值当中,公平和效率毫无疑问是最为关键的两个价值取向,两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在各种各样的经济法价值取向之中,唯独经由经济法的立法与执行能够有效地保障社会整体效率,更好地体现出社会公平,也能够确保经济的自由性、有序性以及安全性。若缺失了公平及效率中的任何一项,另外的一切价值均不会具有任何意义。

(一)从国内经济法的法律属性来看,公平和效率是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国家,满足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彻底消灭剥削,并且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性涵盖了公平与效率,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一定会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统一起来。

(二)从公平和效率的联系上来看,两者均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第一,公平和效率两者都是十分关键的,两者缺一不可,不具备效率的公平或者缺少公平的效率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处的。第二,公平和效率具有对立统一的基本特点。尽管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对立性,然而它们并不是无法调和的,尤其是对于经济法的社会整体效率和社会公平来讲更是如此。由于既然称之为社会整体效率,而非个人效率或者局部效率,那就一定会涉及社会的公平正义方面。第三,从法尚公平的角度出发,公平必须作为法的基本价值,经济法也是如此。此外,从对经济法带来的根源考察当中,正是因为发生了一系列社会与经济问题,引发了社会不公平,也才促进了经济法的出现。所以说,由公平和效率的联系上看来,公平和效率两者均应当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结语

经济发展根基篇3

一、科学发展观下完善税收理念的目标选择

与科学发展观的多层次目标取向相适应,国家税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实现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手段与调节经济运行、协调国家和微观市场主体利益关系的重要杠杆,要创新思路,更新观念,超越单纯就经济论税收,就税收论经济的“税收经济观”,充分重视国家税收这一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分配关系的经济范畴在政治性与社会性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以便在为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取向提供必要财力支持的同时,凭借其内在的杠杆调节作用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最终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此,在税收理念方面的直接反映是,在继续坚持我国长期遵循的“税收经济观”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总体指导原则,树立指导新时期税收实践的“科学税收观”。具体说,“科学税收观”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

首先,适应与服务于经济发展。本质上讲,税收作为国家为满足履行职能的需要而对社会资源的强制性汲取手段,其源泉是人们再生产活动中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税收首先表现为一个经济范畴。它来源于经济,受经济的最终制约,并以此为基础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由此决定了经济既是治税的出发点,也是治税的归宿点,税收必须以服务经济发展为根本目的。在科学发展观下,经济发展仍然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并客观决定着社会和人发展的实现程度。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新的历史时期,税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非但不应弱化,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切实加强,这种加强必须是在进一步认识与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并以有利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前提。

其次,满足政治与社会需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与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基本建立,社会上有的观点出于对我国特殊社会历史因素的考虑以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目的,片面理解西方财税理论,把促进经济总量增长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惟一职能,忽视甚至有意弱化、丑化税收其他内在功能,认为强调税收的政治与社会属性就必然会导致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无限制地汲取社会资源,从而损害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不利于市场机制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的完整发挥。事实上,无论从我国传统的“国家分配论”强调国家在税收分配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出发,还是从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社会政策学派强调利用税收手段实施社会政策以及公共选择理论强调政治程序对税收政策确定的巨大影响角度考虑,税收的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的,而且在具体税收实践过程中,其对税收政策的确定与税收征管实践都起着某种意义上的决定作用。如我国近期出台的降低农业税率直至完全取消农业税政策,就可被视为这方面的一个典型表现。而在税收征纳过程中,税务机关作为政府行政机构,自然以确保履行政府职能而存在,因而必然体现出一定的政治属性。以服务社会为终极目的的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或政府)自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天然具有的基本属性,因此,税收又是一个政治范畴。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税务机关在履行其内在的政治职能的过程中必然要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从而使税收征纳行为同时具有了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基本属性。忽视税收的这些基本属性,不但很难正确回答税收实践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在事实上成为导致目前税收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主要根源,因而也很难为税收工作从根本上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

第三,实现“以人为本”基础上的职能协调。在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等多层次目标取向的共同要求下,如何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确保税收内在职能作用的完整发挥就成为了—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事实上,我国以前税收工作之所以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一个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正确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如过去长期单纯强调税收的政治属性,以及近年过于强调税收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方面的能动作用等,客观上成为了税务人员权力意识膨胀、执法随意性过大、以促进经济总量增长为名无视社会承受能力,随意安排税收收入计划等问题的深层次思想根源。因此,实现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成为了“科学税收观”的必然选择。而“以人为本”这一人文主义的治国、执政理念则要求税收各项工作必须从“人的根本需要”出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贯彻到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以人为本”基础上的职能协调。

二、科学税收观下对税收理论与实践的几点具体要求

综上所述,可以尝试性地把科学税收观具体表述为:以“以人为本”为基本思想导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税收本质的基本要求,在协调兼顾税收内在的经济属性、社会属性与政治属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好内在的聚财与调节职能作用,从而最终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与政策支持。具体而言,这一税收理念对我国今后的税收改革至少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首先,在税制设计方面,科学税收观下的税制安排要全面落实“公平效率观”,在突出效率优先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与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内在要求,不损害微观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能动作用,又要充分考虑国家履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职能所必需的收入规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支持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在两者协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满足社会福利,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国今后的税制改革应在进一步完善“双主体税制模式”,协调流转税在组织收入与所得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各自积极作用的大背景下,进一步简化税制以降低社会税收遵从负担、提高税务机关执法水平;拓宽税基以确保税收规模持续稳定增长的财源基础;降低税率以增强微观市场主体运用市场机制力度;加强税收征管以实现既定税制横向公平与纵向公正。通过推进税收体制改革,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整扩大消费税税基,开征社会保障税、环保税,调整和完善资源税,实施燃油税,稳步推行物业税,赋予地方政府必要的税政管理权限等各项改革措施,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必要制度支持。

在改革的步骤选择方面,考虑到税制对社会整体经济运行的巨大影响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税制建设的理想模式与现实可支持的改革举措之间仍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因此,我国在今后的税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在充分理解社会、政治、经济需要的轻重缓急程度与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本着精心设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稳步实施的思想,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成熟一项实施一项,实施一项确保一项。

其次,在税收实践方面,科学税收观下的税收工作应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正确处理好两个层面上的服务关系:一是国家对税务部门的服务保障关系;二是税务部门对社会和纳税人的服务管理关系。在第一个层面,虽然税务部门以直接服务于国家职能的顺利实现为其存在根本,但由于税务人员同样具有“社会性”的基本特征,既定社会经济环境对其行政行为必然要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因此,国家有必要充分考虑税务人员的实际需要,不但要在工资福利待遇、职位升迁、业务培训等方面建立健全必要的经济与政治激励机制,为激发税务人员工作热情,提高行政效率,释放人力资本效应疏通渠道、奠定基础,还要通过提高税收宣传效果、健全协调制度、确保司法保障等各种举措,获取和提高政府机关、相关职能部门与社会公众对税收工作的理解、支持,为税务机关履行职能营造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在第二个层面,税务机关则必须从服务国家职能顺利实现的角度出发,彻底转变工作思路,提高创新能力,构建服务型税务。必须确立税收执法与服务并重的思想,由传统的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以人为本”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思想基础,即使是对待不遵从税法的违法行为人也要以尊重纳税人为前提,从具体分析其不遵从行为的原因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加强征管的办法。同时在服务过程中,要切实把服务重点放在税收政策宣传落实、申报征收、减免税管理、行政复议等涉税事宜上来,而不能简单停留在设立便民服务台、为纳税人提供茶水等面子工程上,更不能以服务之名行收费之实,从而真正做到税务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减少纳税遵从成本,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良性征纳关系。

经济发展根基篇4

【论文摘要】经济制度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修正。我们只有以发展中的宪法经济制度指导经济建设的实践,才能使宪法经济制度保持活力。

一、前言

从哲学上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也要及时进行变革。尤其是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更要如实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否则便不能发挥宪法的规范、约束、保障和导向作用。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经济制度是经济基础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之一,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宪法都对经济制度加以规定,把它作为其宪法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宪法学对经济制度研究的现状却不大令人满意。一般宪法理论大都围绕民主、自由、人权、宪政、法治等展开,认为宪法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己任。至于宪法经济制度条款在实际中的运行状况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以及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往往被忽略。事实上,经济制度作为一种基础制度,之所以被各国纳入宪法体系中并构成其重要组成部分,说明它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视的。

二、宪法经济制度的内涵

关于宪法经济制度的概念,国内学者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宪法经济制度是一个国家用宪法、法律所确认和规定的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它们所构成的经济成分,是国家对各种经济成分的基本政策与管理国民经济的原则等方面的制度的总和”。第二种观点认为宪法学上所说的经济制度是指“国家确认并保护的一定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由此决定的分配原则以及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活动中的关系”。第三种观点认为“宪法经济制度是经济基础在宪法中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直接调整经济基础的社会规范是经济制度,而被规定在宪法中的经济制度即宪法经济制度。宪法经济制度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对经济基础起调整作用”。

对于以上三种观点,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从宪法学角度对经济制度的概念作了比较全面的表述,既强调了经济制度的客观成分,又强调了经济制度的主观成分。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的宪法所调整的经济制度应该是与国家经济发展有重大关系的经济关系、经济原则,是经济制度的客观成分。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原则,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应作为概念的必备因素,没有它们,概念就缺乏其主观成分,不能显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作用。第二种观点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第三种观点主要强调了宪法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忽视了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经济学中所描述的经济制度属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宪法学所述的经济制度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反映了制宪者或修宪者对不同经济关系所持的态度。经济制度一旦表现为宪法规范或法律规范,便进入上层建筑体系之中。宪法学所研究的经济制度正是作为上层建筑体系中制度范畴之一的经济制度,而不是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

笔者认为,所谓宪法经济制度是一个国家用宪法、法律所确认和规定的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以及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原则,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等方面的制度的总和。社会主义宪法中的经济制度既要反映客观经济基础,又要体现人们的意志因素,是主客观的统一,它不是现实生产关系的简单再现。这样定义既说明经济制度是个法定的、历史的概念,同时又说明经济制度包含客观的和主观的成分,即生产关系、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原则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等方面的制度的总和。至于国家对各种经济成分的基本政策,由于政策的变化很大,不宜用宪法来规范,否则会影响宪法的稳定性,以至权威性。

三、我国宪法经济制度的变迁

回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转型中宪法变革的历史轨迹,可知经济制度的每次重大突破都需要宪法作出相应的变革,从而推动了宪法的发展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从而使得生产力获得解放,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又要求生产关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如此循环互动。

宪法与其相依赖的经济基础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一方面,市场经济为宪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宪法对经济制度的确定与实现依赖于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宪法以其根本法的地位,通过规定国家的经济制度,确定经济制度的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宪法通过制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完善宪法的内容与结构。生产力是社会生活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因素,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求生产关系相应地变化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也就要求宪法中关于经济制度的规定发生相应变化,将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在宪法中确立和巩固下来。

实践证明,经济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所有制结构、经济体制等宪法制度的变革。我国宪法是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中制定和修改的,是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产生的新成果、新经验的总结。其中,有关经济制度内容的变化,既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人民对国情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四、结语

我国宪法经济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后,将使我国各种经济法律、法规更加健全和完善,各种经济政策将更加灵活,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都能大显身手,宪法的结构也将更加合理,宪法的权威也能得到更好的维护。但是,经济制度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修正,我们只有以发展中的宪法经济制度指导经济建设的实践,才能使宪法经济制度保持活力。

参考文献

[1]吴越.经济宪法学导论——转型中国经济权利与权力之博弈.法律出版社,2007.

[2]桂宇石.中国宪法经济制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经济发展根基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人假设;以人为本

一、科学发展观和经济人假设的耦合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和发展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贡献,就在于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研究当今世界特别是我国的发展实践,汲取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关于发展的理论探索和文明成果,在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核心的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矛盾运动中,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及社会各个要素、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全面协调的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这一基本观点的运用和发展。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说到底是要回答为何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这个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运用和体现。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在发展问题上运用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什么是发展”的问题上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仅有单纯的量的增长而没有质的变化不能构成发展。发展是在生产力量变和质变相统一基础上的社会进步过程,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不仅是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而且也不符合发展的实际。坚持质变和量变相统一的观点,揭示了发展是一个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础上的社会变迁过程;坚持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的运动的观点,揭示发展是以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作为基础的社会进步过程,从而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本质。

第二,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怎样发展”的问题上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所推动的,发展不仅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所构成的经济变化,而且包括了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发展就表现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唯物辩证法还认为,任何事物作为矛盾系统,都存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和制约着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但又不能代替和自然而然地导致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反过来,非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具有制约作用,非主要矛盾解决得好又会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

因此,辩证法强调坚持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坚持通过解决主要矛盾为从根本上解决非主要矛盾创造条件,同时重视通过解决和缓解非主要矛盾来推进解决主要矛盾。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原理的运用和发展;突出强调要解决好社会事业滞后等突出问题,是坚持全面论与重点论相统一这一原理的运用和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在“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上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人为本”,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根本宗旨,对发展观的这一核心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在发展问题上的必然体现。同时,这又是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集中体现。唯物史观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崇高理想。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谋求发展不仅要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前提条件,而且也要为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现实条件。为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必须坚持不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经济人假役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延伸

“经济人假设”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也是我们的个人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假定每一个活动在经济过程中的个人都以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为动机,面临选择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机会,每一个参与者都依据自己的偏好,用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活动。布坎南认为,人是根据他们所受的约束,为追求效用的极大化而选择的,个人应被构造成促进自己私利的人。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有两个基本特点:自利和理性。人的自利性表现为:

(1)人是自私的。所谓自私是指个人的行为只受个人利益的驱使。

(2)个人的目的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所谓个人效用的最大化,是指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目的,是以尽量小的投入换取尽量多的产出;或是以尽量少的花费得到尽量多的效用。个人的这种效用最大化行为直到遇到抑制为止。

个人的理性表现为:

(1)在行动时必须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所谓成本一收益分析,是指个人在经济活动中既注重收益,也关注成本,或是取得最大的收益;或是把所支付的成本降到最低。

(2)所谓理性包括这样三层意思:一是知识的完备性,即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具备关于所处环境的各方面知识,其具备程度即使达不到绝对完备,至少也是相当丰富、相当透彻的;二是个人的偏好体系是稳定的、有序的,理性排序是经济学对个人偏好的起码要求;三是个人拥有最强的计算能力,能计算出各种备选方案中哪个可以达到其偏好尺度的最高点。所以,有人称经济人具有“完全理性”。

选择经济人假设作为个人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经济人假设可以确保我们分析人的行为时的一致性。过去经济学与教育学的分析出于两个相反的标准:经济学假定经济活动中的人都是自私的,而教育学则认为人人都应该是利他主义者。这种截然对立的“善恶二元论”是研究个人发展问题的一道障碍。现在用经济人假设作为研究个人发展问题的基本假设,这就使得理论分析有了统一的基础,不会前后矛盾。其实,经济人假设中所说的个人效用最大化,这个效用不仅包括物质的享受,也包括精神的满足;个人利益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仅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还有社交需要、受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一来,利他主义就和经济人假设不矛盾了,一些英雄模范为了公众利益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也可以用经济人假设予以解释了。他们的行为选择也是理性的,是一种追求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需要的行为,能够满足经济人追求

第二,经济人假设可以帮助我们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集中精力分析主要因素的影响。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福山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经济人假设提出批评:“人类行为的确有百分之八十的情况符合此模型,问题是隐匿的另外百分之二十,新古典经济学只能提出难以服人的解释。”

那百分之二十不适用于经济人假设的是道德、习俗等文化因素的领地。我们且不说效用包括精神满足,个人利益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退一步讲即使这种解释仍然难以服人,那也只能这样了。因为如果我们把所有因素同时放进来分析,势必使问题成一团乱麻,难以理出头绪。我们只能先通过假设――哪怕是不完全符合实际的假设,排除一些因素,造成一种理想的纯粹环境,然后再分析主要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的影响搞清楚了,我们还可以将被舍弃的次要因素再一一加进来,使其结果一步步接近实际的真实。何况,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不同,它“只是一种近似值,一种倾向,一种平均数,而不是直接的现实。”

有百分之八十的现实符合这些规律,已经很不错了。第三,经济人假设是建立经济模型所必需的,而经济模型是我们进人经济学殿堂的“门票”。模型分析是现代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具有逻辑清晰、准确的特点,一直被主流经济学所重视。尽管模型分析也有它的局限性,但至今尚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取代它的地位。所以在国外经济学论坛上,一个研究成果中是否有经济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是否有一定的价值。

二、发展以人为本的友好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发展经济,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在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构建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本主第四节以人为本实现形式的创新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此,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着手,努力建设和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完善保障以人为本的体制机制和政策。

要发展经济,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在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构建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本主体,能够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体系,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有利于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以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协调统一;有利于推动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重点企业的迅速扩张,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同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够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所有制形式。毫不动摇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仅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且是凝聚人流、物流、发展特色经济的需要,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需要,是增加群众收入、增加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的需要,也是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第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分配原则。”无论是价值形成还是财富创造,都离不开劳动、知识、管理和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而为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各种生产要素活力的迸发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妥善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努力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生产与分配、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后富的关系。因此,发展经济,做大蛋糕仍然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要做大蛋糕,就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坚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原则。同时,必须强调兼顾公平。解决不公平问题的办法不能走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老路,不能牺牲效率讲公平,兼顾公平固然要重视结果的分配公平,但更应强调保证人人都享有平等竞争和发展的机会,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运用各种再分配手段,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为此,一要努力缩小由于市场经济作用而产生的分配差距,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和遗产税等经济手段来抑制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二要严厉打击非法收入,限制垄断收入,通过遏制社会腐败、走私贩私和反垄断,从源头上控制非法收入的增长;三要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通过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一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最大限度地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冉贵阳.科学发展观指明中国未来方向[J].环境. 2004年05期.

[2]杨信礼.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J].中国石化.2007年11期.

[3]唐晓勇.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发展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2期.

[4]李益波.全球化的新挑战与科学发展观的世界意义[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经济发展根基篇6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市场经济;研究

1大数据的内涵

大数据是一种新型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在是信息社会,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其它产业发展。大数据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大数据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根据大数据的特征我们有针对性的应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为其它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2大数据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2.1数据是市场经济主体联系的媒介

现代经济发展是在市场经济的调控下,企业掌握市场规律,按照市场发展做事,一定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企业发展过程中,数据就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联系的媒介,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调控下,如何发展经济,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必须依靠现代科技,科技水平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方式,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大数据技术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在市场经济调控下,能对市场进行科学的判断,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动态。

2.2大数据影响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

企业要发展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根据市场需要,生产人们需要的产品,提高人们的购买力,增加企业利润。在大数据时代企业想要获知客户群体十分简便,大数据能够让企业获知客户的基因,为企业提供针对客户的个性化建议,与消费者建立紧密的联系。通过社交媒体数据、网络分析或其他数据可以让企业了解每一位客户。企业必须分析用户心理,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加快企业的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科学分析,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科学的进行生产,增加企业利润,促进企业发展。

2.3大数据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

市场是经济发展起到调控作用,企业要发展必须根据市场规律,科学合理的进行生产。通过大数据平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监管体系,需要把握大数据(全面、综合、关联)的特点,需要以覆盖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信用信息监管平台作为基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市场起到监管作用,通过大数据分析软件,可以科学的进行市场需求分析,企业根据需求分析报告,可以进行合理的生产,遵循市场规律的生产,这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3大数据为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

3.1大数据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和服务

现在企业的发展,都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市场规律,对企业的管理与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基于大数据的分析、预估与优化,将令应对社会和企业挑战的解决方案的运用从被动变为主动。企业与客户之间联系的纽带是数据,企业根据用户需求的数据,对产品进行改进,满足用户需要,客户根据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参数,进行比较,选择自己合适的产品,大数据技术能为企业生产与服务提供准确的判断,促使企业及时掌握市场规律,满足用户需求,增加企业利润,促进企业发展。

3.2大数据提升经济质量、优化经济结构

在新型经济的影响下,科技水平不断创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经济质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企业转型与升级。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领域是新兴行业,也是大数据应用的主要领域。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了基于大数据相关性分析的推荐系统,推荐系统分析的维度是多样的,可以根据客户喜好为其推荐相关产品,也可根据社交网络进行推荐。

总之,大数据技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调控下,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市场发展进行监控,有效地调节企业的生产,及时根据客户的需求,对产品进行改进,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大数据技术的运行,可以及时掌控市场发展规律,有效对企业的改进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彩云.基于大数据视角的浙江省生产业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28):142-143.

[2]刘杰.“互联网+”助力生活服务业的发展研究[J].知识经济,2016(3):10-11.

[3]张晨然.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服务业的商业模式分析[J].中国市场,2016(28):149-151

经济发展根基篇7

与科学发展观的多层次目标取向相适应,国家税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实现发展的重要财力保障手段与调节经济运行、协调国家和微观市场主体利益关系的重要杠杆,要创新思路,更新观念,超越单纯就经济论税收,就税收论经济的“税收经济观”,充分重视国家税收这一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分配关系的经济范畴在性与社会性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以便在为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取向提供必要财力支持的同时,凭借其内在的杠杆调节作用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最终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此,在税收理念方面的直接反映是,在继续坚持我国长期遵循的“税收经济观”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总体指导原则,树立指导新时期税收实践的“科学税收观”。具体说,“科学税收观”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

首先,适应与服务于经济发展。本质上讲,税收作为国家为满足履行职能的需要而对社会资源的强制性汲取手段,其源泉是人们再生产活动中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税收首先表现为一个经济范畴。它来源于经济,受经济的最终制约,并以此为基础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由此决定了经济既是治税的出发点,也是治税的归宿点,税收必须以服务经济发展为根本目的。在科学发展观下,经济发展仍然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并客观决定着社会和人发展的实现程度。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新的时期,税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非但不应弱化,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切实加强,这种加强必须是在进一步认识与尊重市场经济运行,并以有利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前提。

其次,满足政治与社会需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与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基本建立,社会上有的观点出于对我国特殊社会历史因素的考虑以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目的,片面理解西方财税,把促进经济总量增长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惟一职能,忽视甚至有意弱化、丑化税收其他内在功能,认为强调税收的政治与社会属性就必然会导致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无限制地汲取社会资源,从而损害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不利于市场机制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的完整发挥。事实上,无论从我国传统的“国家分配论”强调国家在税收分配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出发,还是从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社会政策学派强调利用税收手段实施社会政策以及公共选择理论强调政治程序对税收政策确定的巨大影响角度考虑,税收的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的,而且在具体税收实践过程中,其对税收政策的确定与税收征管实践都起着某种意义上的决定作用。如我国近期出台的降低农业税率直至完全取消农业税政策,就可被视为这方面的一个典型表现。而在税收征纳过程中,税务机关作为政府行政机构,以确保履行政府职能而存在,因而必然体现出一定的政治属性。以服务社会为终极目的的社会管理职能是国家(或政府)自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天然具有的基本属性,因此,税收又是一个政治范畴。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税务机关在履行其内在的政治职能的过程中必然要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从而使税收征纳行为同时具有了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基本属性。忽视税收的这些基本属性,不但很难正确回答税收实践运行中出现的种种,也在事实上成为导致税收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主要根源,因而也很难为税收工作从根本上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供正确的理论导向。第三,实现“以人为本”基础上的职能协调。在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等多层次目标取向的共同要求下,如何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确保税收内在职能作用的完整发挥就成为了—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事实上,我国以前税收工作之所以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一个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正确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如过去长期单纯强调税收的政治属性,以及近年过于强调税收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方面的能动作用等,客观上成为了税务人员权力意识膨胀、执法随意性过大、以促进经济总量增长为名无视社会承受能力,随意安排税收收入计划等问题的深层次思想根源。因此,实现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政治需要、实现社会稳定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成为了“科学税收观”的必然选择。而“以人为本”这一人文主义的治国、执政理念则要求税收各项工作必须从“人的根本需要”出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贯彻到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以人为本”基础上的职能协调。

二、税收观下对税收与实践的几点具体要求

综上所述,可以尝试性地把科学税收观具体表述为:以“以人为本”为基本思想导向,按照主义市场对税收本质的基本要求,在协调兼顾税收内在的经济属性、社会属性与属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好内在的聚财与调节职能作用,从而最终为“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提供必要的财力与政策支持。具体而言,这一税收理念对我国今后的税收改革至少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首先,在税制设计方面,科学税收观下的税制安排要全面落实“公平效率观”,在突出效率优先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基本与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内在要求,不损害微观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能动作用,又要充分考虑国家履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职能所必需的收入规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支持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在两者协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满足社会福利,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国今后的税制改革应在进一步完善“双主体税制模式”,协调流转税在组织收入与所得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各自积极作用的大背景下,进一步简化税制以降低社会税收遵从负担、提高税务机关执法水平;拓宽税基以确保税收规模持续稳定增长的财源基础;降低税率以增强微观市场主体运用市场机制力度;加强税收征管以实现既定税制横向公平与纵向公正。通过推进税收体制改革,统一各类税收制度,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整扩大消费税税基,开征社会保障税、环保税,调整和完善资源税,实施燃油税,稳步推行物业税,赋予地方政府必要的税政管理权限等各项改革措施,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必要制度支持。

在改革的步骤选择方面,考虑到税制对社会整体经济运行的巨大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税制建设的理想模式与现实可支持的改革举措之间仍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因此,我国在今后的税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在充分理解社会、政治、经济需要的轻重缓急程度与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本着精心设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稳步实施的思想,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成熟一项实施一项,实施一项确保一项。

其次,在税收实践方面,科学税收观下的税收工作应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正确处理好两个层面上的服务关系:一是国家对税务部门的服务保障关系;二是税务部门对社会和纳税人的服务管理关系。在第一个层面,虽然税务部门以直接服务于国家职能的顺利实现为其存在根本,但由于税务人员同样具有“社会性”的基本特征,既定社会经济环境对其行政行为必然要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因此,国家有必要充分考虑税务人员的实际需要,不但要在工资福利待遇、职位升迁、业务培训等方面建立健全必要的经济与政治激励机制,为激发税务人员工作热情,提高行政效率,释放人力资本效应疏通渠道、奠定基础,还要通过提高税收宣传效果、健全协调制度、确保司法保障等各种举措,获取和提高政府机关、相关职能部门与社会公众对税收工作的理解、支持,为税务机关履行职能营造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在第二个层面,税务机关则必须从服务国家职能顺利实现的角度出发,彻底转变工作思路,提高创新能力,构建服务型税务。必须确立税收执法与服务并重的思想,由传统的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以人为本”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的思想基础,即使是对待不遵从税法的违法行为人也要以尊重纳税人为前提,从具体其不遵从行为的原因中寻求解决的途径和加强征管的办法。同时在服务过程中,要切实把服务重点放在税收政策宣传落实、申报征收、减免税管理、行政复议等涉税事宜上来,而不能简单停留在设立便民服务台、为纳税人提供茶水等面子工程上,更不能以服务之名行收费之实,从而真正做到税务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减少纳税遵从成本,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良性征纳关系。

经济发展根基篇8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人类多极化世界的客观历史发展进程是由人类市场经济客观历史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当前人类市场经济客观历史发展的状况是什么呢?人类市场经济正处于客观的板块经济的历史发展阶段。

    人类的极块经济是人类市场经济客观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人类板块经济是以高度发达城市的市场经济为核心和主导,在人类市场经济客观历史发展到由世界自然物质板块所决定和构成的人类高度同一的大市场并以此为根本基础实现多国经济高度同一的市场经济联合体。

    人类的板块经济是人类区域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历史产物。人类在客观的板块经济高度同一的大市场基础上构成人类高度统一的市场经济联合体。这个构成板块经济根本基础的高度同一的大市场,不是区域经济条件下多国市场的组合,而是板块经济基础上各国货币税收财政甚至社会保障与安全乃至在政治上实现高度同一的市场经济联合体,这个联合体是根本同一的市场经济内部多国经济与政治的高度联合与统一。

    当前人类板块经济主要有两面大类:一是北美经济板块,东亚经济板块与西欧经济板块;二是俄罗斯经济板块,南美经济板块,南亚经济板块及非洲经济板块。

    人类世界的板块经济是人类世界市场经济客观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与必然阶段。在人类市场经济客观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类经历了两个基本的历史发展阶段即人类自然物质生产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与人类工业社会化商品生产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

    人类自然物质生产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是指人类封建社会及其以前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其社会的物质生产是自然方式的小生产的自给自足的物质生产,社会生产力低下,剩余产品少,市场规模小,市场以自然物质产品与小手工产品的交换为主。在人类自然物质生产客观历史发展阶段,由自然物质生产本质所决定的人类自然经济是人类自然物质生产主导的经济,自然物质生产的市场经济是人类自然物质生产与自然经济客观历史的补充。

    在人类社会客观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城市规模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必然产生人类社会市场需求与生产力低下的人类自然物质生产的矛盾。人类市场经济商品生产的客观历史发展必然变革人类小生产自然物质生产方式与物质生产力,必然产生人类工业社会化大生产。

    在人类工业社会商品生产基础上产生了人类的资本主义社会。在以小商品生产为主体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产生人类自由资本主义。在人类工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产生以城市为中心和主导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产生了资本主义根本统一的国家市场,在此基础上产生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资本主义。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与资源的制约,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基础上产生了掠夺世界资源与市场的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矛盾必然产生世界帝国主义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市场经济和平发展。人类的市场经济经历了以大江大河大海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此即是以区域市场为核心的人类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这种由多国经济构成的区域经济并不是建立在高度同一的区域市场基础之上的经济共同体,而只是在客观的区域经济基础上多国经济自然的区域组合。人类的区域经济存在众多的市场障碍,人类的区域经济只能是人类市场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

    在人类工业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基础上,人类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实现人类区域市场联合统一的人类板块大市场并在此基上必然形成实现人类板块市场高度同一的人类板块经济。

    人类的板块经济是人类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类的板块经济是人类市场经济客观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

    当前人类区域经济正处于联合之中,人类板块经济正处于构成阶段。

    当前构成世界市场经济主体的有三大基本的经济板块:一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经济板块,包括加拿大;二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板块,包括中日韩朝及东南亚,日本地域狭小不足以成为单独的经济板块;三以西欧为核心的经济板块包括欧盟其他国家。北美经济板块已经建成。

    欧盟正大力加强作为板块经济根本基础的统一市场建设,已建立统一的货币,欧元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流通货币,欧盟宪法已经产生。一个散破分裂战乱的欧洲正在凝结成一个强大的经济板块,这是欧洲客观的经济板块运动,是欧洲历史上极其深刻伟大的革命。

    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板块亦处于客观的板块经济深刻的历史发展变革之中,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板块将是世界最大的经济板块。

    世界三大经济板块的组成方式必然是各具特色的。

    世界的板块经济决定人类世界进入和平与稳定发展的新时代。世界三大基本的经济板块共同构成世界市场经济的主体,共同主导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

    世界三大经济板块是以世界同一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是相互竟争相互联合相互矛盾相互依存不断融合的统一的整体。世界三大基本的经济板块决定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这是决定世界和平与发展稳定的基本的新三角。

    人类市场经济客观历史的发展必然实现世界三大基本经济板块的大联合,必然实现世界其他经济板块的大联合,必然形成整个世界高度同一根本统一的大市场,人类在此客观基础上必然实现人类市场经济的高度统一,必然实现人类世界的大联合。

    人类在世界根本统一的市场经济基础上实现人类伟大的理想--世界大同。

 板块经济理论的意义     一,板块经济理论是全新的关于市场经济与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在人类社会 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客观历史地位,揭示了市场经济与世界大同人类伟大理想的客观内在联糸;

    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人类市场经济客观历史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正视人类客观的资本主义社会,不要对人类的历史妖魔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客观历史的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类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在同一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同实现人类市场经济高度历史的发展;

    三,要实现世界经济与历史的发展,世界必须深刻认识市场经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客观作用必须大力加强世界的市场经济建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规范世界的市场经济 ,大力发展世界的市场经济,推动世界经济与历史的发展;

    四,板块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构成统一世界市场经济的基础。人类只有在稳定发达的世界板块经济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世界持久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人类的板块经济是构成世界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在世界同一的市场经济基础上,各经济板块相互竟争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联合。开放一切市场,一切资源归市场所有。人类在世界市场基础上无需用武力开拓市场与资源,需要的是在高度开放高度公正自由的市场经济基础上展开和平的竟争;

    五,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经济板块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经济板块及以西欧为中心的欧盟经济板块是构成世界市场经济的三大基本经济板块,主导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构成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基本的大三角力量;

    六,板块经济理论揭示所谓一极世界的观点是错误的。板块经济决定多极世界理论的客观正确性,世界需要民主与合作,特别是三大基本经济板块之间更需要大力的战略合作,世界三大基本板块在共同开发世界市场,发展世界经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负有巨大的共同的战略利益与职责;

    七,大力发展板块经济。在三大基本板块经济中北美经济板块已建成,东亚经济板块与欧盟经济板块正处于建设之中,应适时代与历史的发展主流加速发展;

    八,统一独立的欧盟是欧洲复兴的历史必然,欧盟诸国应认识到自已历史的职责,加速统一进程,加强独立性,大力发展欧洲经济;

    九,日本属于东亚经济板块,这是客观的历史必然,日本应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回归东亚,中日联合,共同实现东亚经济板块与世界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十,台湾是不言而喻的。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是东亚经济板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论台湾如何分裂,他都分裂不了。台独分裂中国只能是绝路。分裂中国就是从东亚经济板块分割出去,这同样是一条衰亡的绝路。台湾人民应看清历史的大趋势,认识到民族的大义,弘扬我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坚决反对台独,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板块经济理论揭示东亚经济板块必然是世界最发达最繁荣最强盛的板块,中国必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复兴!  

 

    关于板块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区别

    区域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低级形式,板块经济是人类市场经济客观历史发展的高级阶段。区域经济亦是建立在自然区域基础之上的,板块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式。板块经济是在自然板块基础上市场的同一税收的同一甚至是政治经济制度的统一体。区域经济则不是这样的不仅规模小得多,而且区域经济只是自然区域经济的联糸而不是统一,更重要的是板块经济是走向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人类板块经济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就是建立世界统一的市场统一的法律与制度。 

 

    世界的大同首先是世界市场经济的同一,是共同的统一的市场,是世界资本劳动商品及资源的市场统一,是世界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的同一,是世界法律的统一,是世界安全与军事的统一。 

 

上一篇:国内环境污染现状范文 下一篇:网页设计的技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