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范文

时间:2023-12-12 23:15:46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1

【关键词】湖北省发展方式全要素生产率产业升级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湖北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近30年来,湖北省的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GDP年均增长10.4%,2007年达9230.8亿元,人均GDP已达2279美元;工业主导经济增长,经过多年发展和结构调整,湖北省已建设了以大型企业为骨干,以汽车、钢铁、石化、纺织、食品、电力、机械、化工部门为主体的制造业体系。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光纤光缆、光通信、激光加工、3C和3S软件、生物医药、电动汽车领域在全国领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三分之一,“中国光谷”产值有望赶超千亿元。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没有缩小,而且在中部周边几省横向比较亦不占领先位置。2005年湖北GDP总值全国排位13位,人均GDP排19位。2006年,全省GDP增长率为12.4%,是近十年来最高增速,但在全国只居16位,中部六省排第3位。与经济增长、发展、经济效益有关大部分指标,湖北省也落后于周边各省。建国前30多年,湖北省的农业、制造业,在全国处于较领先地位,然而现在湖北经济发展水平只居中间,甚至中等偏下的地位。如果这种情况任其发展下去,湖北省要实现中部率先崛起的战略目标就会越来越困难。

根据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个较长时期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必然形成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平衡。湖北经济发展的这种相对滞后,是由经济发展(增长)区域不平衡规律所决定的。只有客观、深入分析湖北省与沿海发达地区、周边各省经济不平衡发展各种因素,才能形成一套使湖北经济走出区域发展滞后的困境实现跨越发展的正确的思路与对策。有一种主流的看法认为,决定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基本因素在于是否存在区位优势。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成为全球市场体系的重要力量,中国内地形成了三个具有全球影响经济增长中心区域:即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三角经济圈,京津唐为轴心的环勃海经济带。湖北省地理位置使其置身于这些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区域的外部。政策上看,湖北既没有享受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优惠政策,也没有被纳入中央西部大开发政策体系之中。应当承认,湖北省的这种地理位置是造成其经济发展地域上相对滞后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然而,决定经济增长地域差距根本因素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近十年来,国内一些学者运用西方新古典经济增长公式及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分析决定国内各省份之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因素。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尤其是人均GDP增长率取决于要素投入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因此,导致湖北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性差距主要原因是生产率方面的差距。具体来说,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湖北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是由以下具体原因引起的。

一是效率或生产率的差别。据统计,2005年湖北经济发展总指标为109分,其中经济发展效率由全国第10位降至第14位,效率得分由46分减至38分;从单位能耗GDP看,其指标排在全国第18位;单位GDP用水消耗指标由2004年17位跌至27位;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从2004年0.62降至2005年0.58,排名由10位跌至15位。而最重要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的统计,湖北省在全国几乎是最差的。1996年―2003年,除中部湖北、安徽、西部、贵州、青海、外,其他省区域TFP均在提高,而湖北下降了1.3%。2005年湖北工业经济综合效益为166.66,比全国平均值低10.5个百分点,大部分指标落后于周边省份。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湖北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一产业比重过重,高出全国平均比重4.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低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也低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内部重工业比重高达73%;第三产业内部金融、保险业发展较慢。湖北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强省,农业的现代水平、产业化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的投入产出率难以提高,制造业是湖北经济的骨干、中心,但也是老工业基地,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的繁重任务。

三是湖北作为农业大省,其城乡分割、二元化结构所带来的三农问题,比沿海地区严重得多。2003年湖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达到2567元,但比全国平均水平少55元,不到浙江的50%,并只相当于江苏的61%、广东的63%。据测算,在做若干扣除后,湖北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为7倍,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2006年以前,农村每年新增劳动力44万人,富余劳动力规模达600万,农民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农村产业化水平、市场化水平、龙头企业,农副产品加工、转换、增殖能力与沿海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县市财政实力严重不足、农村债务问题严重,村庄衰落、农村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生产条件、社会保障欠债较多。

四是潜在的比较优势在发展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的利用或发挥。湖北省高等院校林立、科研院所实力雄厚,但湖北省的科技进步水平却不高。虽然与2004―2005年相比,湖北科技进步指数有所提高,但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位列全国中等水平;科研院所的成果转换率较低;各类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远低于沿海地区;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是湖北产业发展主体,相比西部地区以自然资源丰裕优势,以及沿海相当区域的制造业以加工贸易、帖牌生产为模式为主,它是具有一定优势的;但这一产业上优势,由于仍推行粗放的增长方式或发展方式,也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可以看出,正是粗放、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不合理发展方式等导致了湖北省与沿海发达地区发展水平差距扩大。因此,只有尽一切努力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真正促进湖北经济实现跨越性发展,实现在中部率先崛起的目标。

二、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由要素投入为主转变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主是湖北省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的基本途径

虽然经济发展方式内容上只是包含增长方式,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无疑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任务。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全要素生产水平的差距是造成湖北省经济发展区域性滞后的主要原因。要尽一切努力提高工业企业TFP,转变增长方式,即逐渐放弃要素投入为主的增长模式改变为全要素生产增长为主的增长模式。有学者对比研究了湖北和广东在大中型工业增长方式的差异。1995―2004年广东省大中型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7.2%,劳动力年平均增长18.6%,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9.8%,其中TFP的贡献为13.6%,要素投入增长仅为6.2%。在TFP增长的贡献中,技术进步的效应为11.6%,技术效率的贡献为2%。投入的要素6.2%贡献中,资本的贡献为1.6%,劳动的贡献为4.7%。而湖北省,10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平均为14.3%,劳动力平均增长率为-5.7%,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为11.5%。其中TFP增长的贡献仅为1.3%,要素投入增长的贡献为10.2%。可以看出,广东工业增长的源泉主要是生产率,特别是技术进步的提高,而湖北工业增长高度依赖于资本的投入。那么导致湖北省与沿海发达地区TFP增长差异的具体因素是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资、制度化、市场化水平。在技术进步方面,2001年上海的企业研发费用、专利人数、引进技术个数分别22625万元、212777个、1126884万美元;湖北省为105236万元、4322个、141431万元美元。除了企业研发投资费用外,后两项指标上海一个市就比湖北省高近百倍、十倍;人力资本方面,2001―2002年,上海人均教育经费1244元,湖北为285.59元,每10万人中受高等教育人数上海为6534个,湖北为1566个,尽管湖北省无论在中等普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水平在全国应居于前位,但比起上海市仍相差很远。从市场水平的全国排序上,1999年上海排第8,而湖北排16位;从非公有制所占比重看,上海也远高于湖北省。这就决定了上海的TFP增长率远高于湖北(1996―2003年间,上海TFP增长9.0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0%;湖北TFP增长率仅为3.81%,贡献率为40%左右)。

通过分析可以明确,湖北省与上海、广东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实质是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湖北经济是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模式,其固定资本投资增长率比广东高一倍,其产业增长率则低了80%左右。为了推动湖北省经济增长方式,尤其是工业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当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湖北武汉市是“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尤其是骨干龙头企业、重点行业的节能、降耗、节水、减排,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的工作。湖北是能源、资源生产短缺的省,重点部门如钢铁、汽车、石油、化工等行业又都是资源消耗高、对环保要求和资源循环利用要求极高的行业。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要对湖北的节能降耗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现状进行深入清查,制定相应目标、规划;在投资项目、招商引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上,对项目、企业设置相应门坎,制定相应标准。各企业要注意从设计、工艺、设备更新、管理各个环节着眼于节能、降耗、减排及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每个重点行业都要树立这样观念,节能、降耗、减排、资源循环利用是市场竞争的关键。汽车部门就要按全球先进标准大力开发低能耗、低排放、混合动力的产品;石化部门要将治污、治废当作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工作。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各企业推广一些成熟、先进的节能技术为节水工艺、降耗、循环利用、减排新技术创造条件,为企业搞好服务;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企业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当前,湖北工业企业当务之急是淘汰各种落后、过剩的生产能力,加大固定资本更新、技术改造的力度,争取在不太长时间内淘汰省内各工业企业一切落后生产力成份。要建立新建项目的技术标准和准入制;同时政府要采取财政、金融措施,消除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工艺更新的所有顾虑。

二是充分利用湖北省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鼓励工业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更新创新组织,大型企业都要设专门技术、新产品研发机构,建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的股份合作方式的企业研发机构;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企业,为中高端技术、研发人才的自主创业提供方便,建立并完善对科技创新成果转换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的技术尖子、对技术进步发挥重大作用的人要考虑比照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相同甚至更高的报酬,对技术成果可以予以价值评估,并转作企业的股份;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投资、重视企业基层技术人才及中高级技师的培养,采取措施鼓励员工学技术,搞好企业技术培训。要大幅提高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培训方面的投入。

三是努力提高湖北省的市场化水平及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TFP增长率的制度性原因。在这两个方面要下大功夫: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的一体化、竞争性程度建设,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另一方面要更进一步重视非公有制经济成份的发展。当前,湖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可以有以下具体路径:结合中小企业成长推动非公有经济;县域经济要以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主;鼓励全员自主创业;扩大民营资本能够进入的产业领域范围;利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政府要完善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服务体系,解决中小企业、非公企业融资难问题;在税收、劳动法执行等诸方面加强对民营企业监督管理,提高民营企业的综合素质。

四是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在稳定投资率、投资成长率情形下,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投资本身的效率。通过强化增强投资成本及其约束机制,规范投资主体、行为,抑制投资冲动;改善、加强对全省基建项目的管理,对项目市场前景、投资预算、建设周期、施工质量,要予以关注;根据产业需要、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项目决策评估制度改革。各政府、党政部门要从投资主体、主导者角色中退出,不要关注“招商引资”这类事情,努力提升政府的服务力、执行力。

三、从三个方面推动湖北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了促进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达成中部率先崛起之目标,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条件下,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贯彻省委、省政府“产业第一”、“工业兴省”战略,抓住机遇,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工业企业发展是制约全国经济发展区域差距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湖北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方式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成长迅速,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单位2008年突破1万家,达10660家,比2007年新增1600家;规模经济水平提升迅速,全省千亿元行业已达6个,汽车、钢铁、石化、电力、食品,形成还包括光电子信息产业、纺织几大重点产业部门。经过2008―200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受冲击较大的广东省、浙江省开始下决心实行产业升级,而湖北省许多地方、部门的官员,似乎没有意识到现在又到了决定湖北经济发展命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牢牢抓住机遇,下决心将湖北工业经济发展中心工作转到产业升级上来,否则我们不仅无法缩小与上海、广东、浙江的差距,而且相比周边各省也会越来落后。要树立这样观念:实现“弯道超越”或跨越式发展,并不取决于要素投入有多高、项目上马有多快,靠继续维持目前这种粗放的、外延型发展方式支撑湖北经济的发展,要实现跨越是不可能的。要素投入增长会抑制TFP的增长;投资增长是有界限,且不可长久、持续的,要素投入的下降是一个必然趋势。进行产业升级主要围绕六大重点行业,钢铁、汽车、石化、食品、纺织、光电子信息产业,实行以下产业升级换代的战略举措:上规模,即扩大重点行业规模、骨干龙头企业的规模;促配套、兴集群,围绕骨干企业、项目采取措施推动关联企业的发展;重点行业、企业要围绕产业链,尽最大力量拓宽产业链,力争更多部门发展空间;同时,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技术、核心人力资源、差异性竞争能力)为手段,进一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力争占据各行业部门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位置;重点行业,企业要高度重视品牌经营,争取有更多全国知名品牌产生,争取产生世界知名品牌。推动产业升级要逐渐放弃低成本扩张战略。改革工资制度,企业要建立合理工资分配政策,建立企业员工正常加薪制度;改进企业管理,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以员工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民主化、合理化的企业管理和经营体系。

2、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消除城乡二元化分割带来的日趋严重三农问题

近几年来,湖北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机遇,为解决湖北三农问题,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湖北省“三农”的实际情况,为了推动湖北经济发展方式彻底转变,可以实行以下举措。

(1)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2008年以来,根据四川成都、重庆市的有关经验,湖北的鄂州市,武汉的汉南区及襄樊、荆门等地区纷纷开始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改革”的试点,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现在,应当在全省各地逐步推开这些经验,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真正实现城乡互动,以城市化、工业化带动农村发展,就要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教育发展、政治发展,纳入到城市发展的统一架构之中。加速城乡之间资本、人力资源及其他生产要素互相流动;构建统一城镇发展体系,努力发展小城镇,并形成一大批强村、中心村。

(2)进行制度创新,从土地、金融、财政、人力资源四个方面,消除或缓解“三农”问题。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制度改革是当前农村体制改革的重心。土地股份合作制应当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这项改革要确保土地集体所有权属不变,保护村集体(农民)土地上的权益,首先是土地的收益权即集体土地出租、入股收益。应允许集体土地有权以股份方式参与任何土地非农业开发,大幅提高土地征用费,减少直止土地征购,使农民有权享有土地市场化交易形成的增值收入的相当部分;同时要使村集体对土地流转使用真正具有支配、控制权,对土地使用有自主决策权,使农民有能力保护自己利益;鼓励农村信用合作机构,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及一些民间专项投资(基金)、保险机构的发展,恢复并重建镇村金融体系。为了重建村级自主公共财政,需要创造条件鼓励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大力发展,这是解决村集体收入或自主公共财政空壳村现象,重建村镇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及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唯一可行的办法。农业经济要有较大的发展。围绕地域资源状况,大力发展板块农业、基地农业、规模农业、品牌农业,发展扶持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使农民能够据有农业产业链各个链条上获得增殖的空间;从根本上消除用农副产品剪刀差、土地交易、农村金融资源、人力资源流失所产生的农村整体贫困化趋势的漫延。推进小城镇建设,深化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百镇千村工程”及区域一体化试验区步伐,探索解决新农村建设各种具体问题。

3、湖北省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发展自己潜在竞争优势,并努力消除在经济地域上的比较劣势

通过增长方式转变、发展高新产业、企业技术进步等一系列契机,充分发挥湖北省科技资源、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将经济发展的动力放在主要靠依托于人力资本投资增长主导增长基础上来。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发展交通、物流、缩小武汉与上海的距离,使长江沿线城市、地区尽可能多地纳入长三角经济圈之中;展开湖北各市、县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全方位经济合作。沿海经济圈大多是外向型经济,在转向内需主导的发展模式中要经历很多困难。湖北省应当继续将经济的市场放在国内市场上;要防止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形成的“新陷井”:不能过多通过承接转移将沿海加工贸易、贴牌生产的落后形式嫁接到内地;不能因为东部产业转移,使湖北省丧失自己实行产业升级换代的时机,并使其陷入全国性产业结构分布体系的中低端位置陷井;这样,湖北省与上海、广东、浙江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提高湖北重点产业,尤其是钢铁、汽车、石化及光电子信息产业抗“经济周期”、“危机”干扰的能力。

(注:本文系湖北省2008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途径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立项号:[2009]122。)

【参考文献】

[1] 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工业的和谐快速发展[J].财经研究,2007(12).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2

[中图分类号]f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8-0068-07

史文清(1954—),男,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江西南昌330046)

2010年是新世纪以来

三是风险规避问题。

金融危机留下了很多后遗症,给经济运行带来新风险。当前主要有三个风险需要特别关注:第一个是市场风险。经济波动加大了大宗商品,特别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波动,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压力。目前,江西省铜、钢铁等重点产业都面临这个问题。第二个是地方债务风险。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集中财力物力,甚至举债刺激经济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外部监督和内部治理不到位,也会带来风险。第三个是产能过剩风险。近些年来,我国钢铁、水泥、玻璃、电解铝等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风险。当前,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有重要意义。

(二)正确认识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对江西的影响

把握好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对于江西省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研判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综合研究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既要看经济增长,还要看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状况。二是要统筹考虑所处的发展阶段。既要看当前经济运行,还要研究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三是要分析经济发展质量。既要看总量规模,还要看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情况。总体上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继续领先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强劲,就业增长明显,物价涨幅在控制范围内,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较快,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经济运行呈现良好态势。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有着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如金融体系相对完好,金融资产风险较小,可以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地保障投资、消费等需求。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内生性的投资需求较强劲,消费结构升级较活跃,具备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现实基础。

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金融危机引发的问题还没有完全消除;二是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影响经济运行的一些突出矛盾亟待妥善解决。在这个大背景下加快江西发展,以下三个方面至关重要。一要培育经济增长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国内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共同选择,也是最重要的“法宝”。从江西省来看,重点是培育壮大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真正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新支柱,成为实现江西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还要重视承接产业转移问题。金融危机之后,产业转移呈现两大新趋势:一个是转移企业不仅是外企和民企,央企也加速扩张重组转移;另一个是由单个企业转移向产业链的整体转移和配套转移转变。应针对新动向,推进招商引资理念和方式创新,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二要强化经济支撑点。区域、城市、县域是宏观经济在不同层面上的重要战略支撑。当前,要着力提升区域、城市、县域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三要重视经济凝聚点。经济发展的凝聚点是文化,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生产力,是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赢”的载体。一方面,文化产业能直接拉动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文化交流,推动经贸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产品的积累不仅能转化为文化的遗存,留给后人巨大的精神财富,而且通过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输出,可以增强核心价值理念、传播意识形态。正所谓,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始终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把构筑价值体系、形成主流文化价值观作为经济发展的凝聚点,从更长的历史视角、更大的空间范围开发江西文化资源,以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等为载体,打造江西文化特有的金字招牌,这是一种集发展观、创新性、归属感为一体的科学发展理念。要努力实现政府和市场共同配置文化资源,推进文化的公益性建设、市场化开发、社会化运作,努力使文化资源有形化、文化事业具体化、文化产业社会化。

(三)正确认识上半年经济运行走势对全年的影响

今年上半年,江西省经济的发展成绩令人瞩目,可以概括为“三个好”:一是宏观经济运行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大多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3.9个百分点。二是发展后势看好,全省工业基本实现了全行业增长,尤其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极大地增强了发展后劲。前五个月,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达到1 072个,同比增加307个。三是人民生活改善好,各项民生工程取得了新的进展。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就业形势好,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性住房加快建设,人民群众切实从加快发展中获得了好处和实惠。

从这三个维度看江西省上半年经济,得出的结论就是发展势头良好,总量规模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当然,当前江西省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投资增幅回落,在国家信贷政策趋紧情况下建设开发资金供给偏紧,洪涝灾害对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等。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有效应对,保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完成。

二、立足大局,着眼长远,在重点突破中促进科学发展

面对复杂的局势和多变的形势,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总目标不动摇,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要求不动摇,把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有机统一起来,既要敏锐把握当前宏观经济趋势,趋利避害,又要紧紧抓住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重点突破,加快江西科学发展。

第一,着力贯彻落实好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

当前,国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的;第二类是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第三类是谋划长远发展的。既要把握原则性,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这是讲政治和全局观的体现,又要讲究灵活性,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具体操作上下工夫。比如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认真处理好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与民生产业的关系。一方面执行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保持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积极作为,加大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公租房等投资建设力度,促进民生改善,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着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江西省在激烈的国内区域竞争格局中抢占先机,发挥优势,挖掘潜力,走有江西特色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要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开发与保护问题。统筹谋划生产力布局,既要考虑经济加快发展,更要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二是资源整合问题。整合区域、产业、企业等各种资源,聚集生产要素,放大乘数效应,形成发展合力。三是辐射带动问题。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给予的先行先试政策,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辐射带动江西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

第三,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江西省确立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江西的特色和优势,顺应了当代经济发展趋势,符合低碳和生态经济要求。目前,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确定,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就是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一是明确推进思路。处理好壮大规模与提升层次、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形成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总体思路。二是狠抓推进重点。紧紧抓住人才引领、技术创新和资本推手等关键环节,破解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瓶颈。三是壮大推进载体。通过发展各类园区特别是构筑新兴产业基地,实现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

第四,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要重视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把握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态势,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争创发展新优势。要着力发展生产业、培育新兴服务业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匹配的现代生产业,使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发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金融保险、中介服务、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发展商贸、餐饮等提档升级的新型商业业态和社区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居民生活服务业,使传统服务业焕发生机与活力。

第五,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

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是整合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获取经济增长的动力。重点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应从三个层面着手。一要推进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发展。重点提升省会南昌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城市群,使之成为全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要壮大县域经济。要通过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新型工业化壮大县域工业,通过合作共建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城市郊区化特别是“城中村”改造也要予以关注。三要加快城镇建设。城镇化是今后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引擎之一,对全省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重点解决土地流转和农民工身份转换问题,在空间市民化的同时,实现完全市民化。要按照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要求,努力探索绿色城镇化发展之路。

第六,着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要素支撑。

一要破解土地瓶颈问题。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江西省土地指标的同时,用好用活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努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二要破解资金短缺问题。目前,地方各项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对融资平台债务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江西省要认真落实文件精神,把握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影响,努力保障建设资金供应。

第七,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当前看,要大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技术原始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搭建技术研发、资源信息共享、企业孵化、技术交易和投融资平台;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从研发到应用的创新实践体系;构建“政金介”相协调的从课题立项到成果转化的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好这些体系,江西的区域创新能力、科技竞争力就会大大增强。从长远看,要发展知识经济、打造学习型城市和知识型城市,这是本世纪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向,我们也要早做谋划。

第八,着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最近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体现了人才观从“人才解放”、“第一资源”到“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战略转变,对我省推进人才强省战略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从江西看,当前应重点从以下方面着力。一要创新人才理念。要从依靠人口数量和低成本劳动力的“人口红利”,上升为依靠人口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红利”。这是人力资源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时代提供给我们的又一次发展机遇。要引导人才把职位、职称作为追求目标转变到在基层、企业、科研一线创新创业作为价值取向,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二要加快江西发展急需的三个梯次人才的培养引进。第一个梯次是培养引进高端人才,包括高端科技开发人才、教学人才、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等,这是提升江西整体竞争力需要重点解决的大事之一。第二个梯次是培养引进造就一支宏大的企业家队伍,只有一大批企业家成长起来,我省产业规模才能壮大起来。第三个梯次是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等渠道,培养一支熟练技术工人队伍。三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职业教育力度,通过政府、企业、学校“三结合”的方式延长教育产业链;采用理论学习、基地训练、岗位实践等形式,提高产业工人的专业技能;以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使用的本土化,供给的持续化为方向,努力形成专业技能型产业工人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协调、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体制和机制。四要优化和健全容才、励才的环境和政策。制定使人才受尊敬、有地位、得利益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并落实到位,人才就会“择木而栖”、汇聚江西。

第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事关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江西省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民生投入逐年加大,民生得到了显著改善,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也不断变化,民生问题将是一个长期需要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问题。当前,应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改善民生。一是在进一步健全基本民生保障体系的同时,不断扩大民生保障覆盖面,提升保障水平。尤其是要重点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民生突出问题。二是在保持江西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同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的成果。三是在继续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落实好民生举措。重点是建设和完善民生社会保障网络和居民服务网络,通过完善社区功能,使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在政府的有效服务中得到妥善解决。

第十,着力谋划好“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转型极为关键的时期。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关系江西全省的长远发展。一是把当前确定的一些发展重点转化为“十二五”发展重点。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二是谋划“十二五”时期江西省新的发展重点和增长点。比如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城乡一体化、扩大消费、深化改革、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三是当前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彻底的,要在“十二五”时期加大力度予以解决。比如,就经济发展而言,应处理好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关系、gdp与财政收入的协调关系等;就社会发展而言,应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民生优先,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等。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3

在胜利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开启“两个率先”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在回顾总结去年及“十一五”时期经济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对今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作为“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于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各项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当前,我省经济运行高开稳走、持续向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明显增强,呈现“创新引领、增长较快、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在新的一年里,全省上下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推动全省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园满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突出创新驱动、突出改善民生、突出深化改革开放、突出社会管理创新,全力以赴稳增长、转方式、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千方百计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和协调性;要着力推进自主创新,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要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围绕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中心任务,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要全面加强物价调控监管,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和路径,加快转变外贸方式和对外投资方式,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已经迈入“十二五”发展的新时期,“两个率先”的目标催人奋进,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必须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省上下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切实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着力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集中精力抓落实求实效,努力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变局中抢抓新机遇、实现新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江苏科学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4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基本要求,为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指出了明确路径,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乎国计又关乎民生,关系经济领域又关系社会领域,要着眼当前又要顾及长远,要讲速度更要重效益,需局部重点突破又需整体协调推进。只有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何贯穿,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实践课题。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不仅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努力方向、突出了战略重点、明确了主要任务,更揭示了这场深刻变革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贯彻好这五个坚持,这场变革必将深刻地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开创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

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就是要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就是要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平衡,同时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着眼于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就是要着眼于发展的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改革开放这个动力。科技的力量在于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能够强有力地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革开放的力量在于凝聚和激发前进的发展活力和制度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势所必然。“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发展的主线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把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定能够迈上新台阶。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5

(一)全国经济回顾

2012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遇到较大困难。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沉着应对、开拓前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可以用“筑底回升、稳中有进”两句话来概括。

1.筑底回升的态势

八年来首次调低经济增长预期。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这是自2005年以来第一次降低经济增速目标,目的是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从2012年经济运行情况看,在稳增长政策作用下,我国经济的内生力量逐渐形成,经济增速从9月份开始企稳回升,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能够圆满实现。

经济实现止跌回升。我国GDP增速从2011年一季度开始连续7个季度下行,2012年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由于中央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从9月已经出现积极变化的迹象,到11月,从缓中趋稳走向筑底回升的态势进一步确立。GDP增速连续两个季度跌破8%,但没有出现大规模失业;经济增速连续回落且跌破7.5%,但没有出现通货紧缩。这表明这一轮经济回落与1997―1998年、2008―2009年的经济回落有本质性差异。

民间投资比重提高。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625亿元,同比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32.62万亿元,增长20.7%,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0.16万亿元,增长25%,比重达到61.8%。

先行指标显示回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数据,2012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6%,与上月持平,这是PMI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位于50%荣枯线上方。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一个综合指数,由五个扩散指数即订单、生产、雇员、配送、库存指数加权而成,是经济运行活动的重要评价指标和经济变化的晴雨表。PMI指数自2012年9月以来持续稳步小幅回升,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0%以上,显示经济温和回升态势基本确立,为2013年经济运行奠定了良好开局。而10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已经连续5个月低于50%,显示全球制造业仍处于萎缩区域。

这一轮经济回落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具有一定的超预期性,是国内和国际、经济和非经济、长期积累和近期新增、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体制和制度、可控和不可控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拉动经济的三大需求分析经济回落的原因,2012年前三季度出口下降幅度最大,投资下降速度较大,消费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出口增速大幅度下降,是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国际市场不景气,加上我国外贸发展方式问题,出口受阻,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控的。投资增速较大幅度下降,是因为房地产投资下降,高铁、高速公路建设减速,地方融资平台清理和民间融资困局等等,这些是主动调控的、必需的,不调控后果不堪设想。消费增长速度下降,是因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城镇化进程缓慢且质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仍然不到位,这些是可控的,经过努力可以改善。

在中央的及时有效调控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正在筑底回升,将走上新一轮复苏。但这一轮复苏难以重现以往的强劲势头,不可能再恢复到长期保持高速增长,而可能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因为,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正在下降,全球化红利在衰退、人口红利在减弱、制度红利在下滑、资源红利在枯竭、环境红利将不复存在。所以,这一轮复苏的动力,不来源于出口和房地产反弹,而来源于消费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来源于以往大规模刺激政策,而来源于宏观政策的预调微调;不来源于资源和环境红利,而来源于改革和创新红利。应坚持稳中求进,加快结构调整,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2.稳中有进的成效

消费贡献率超过投资。从2012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的动力看,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为105.5%,外需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为-5.5%,经济发展已经建立在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上;在内需拉动的份额中,消费占55%,投资占50.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自2006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预计全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5%左右,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的第一引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万亿元,增长14%左右。

服务业发展带动就业。尽管经济增速已连续7个季度放缓,但前11个月,有1202万人实现就业,同比增长4%,城镇新增就业数量超过历史同期,创历史新高已成定局。2011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是2004年以来最佳。就业稳中向好,让数亿劳动者拥有稳定的收入,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如此佳绩,放在全球也抢眼。就业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2012年经济增速放缓,为什么就业没受影响?在前三季度7.7%的GDP增速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3.8%,比2011年同期提升了1.2个百分点,而这正是吸纳就业多的领域。以人为本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如果有好的经济结构,即使速度低一点,也会由于服务业比重较高而能够吸纳较多就业,也会由于消费比重较高而使百姓福利较快增加。

城乡收入差距在缩小。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7元,同比名义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78元,同比名义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3%。两者都跑赢了GDP前三季度7.7%的增速,为“收入倍增”目标的实现释放了积极信号。城乡之间的收入比已经从2009年的3.33降至2011年的3.13。2012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2.5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喇叭口”有收拢迹象。

“绿色突围”迹象显现。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远高于去年同期1.6%的降幅,资源环境正在“绿色突围”。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6000千瓦以上水电厂装机容量已达20632万千瓦,并网风电装机达到5589万千瓦。继本世纪初我国水电装机规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之后,2012年我国风电装机也超过美国,升至全球榜首。在以水电、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领域,我国发电装机规模雄踞世界第一。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从2002年的103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288万人,年均增长12%,居世界第一位;国际论文数量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授权数从2002年的1.56万件大幅增加到2011年的17.2万件,居世界第三位;国家财政科技拨款2011年达到4900亿元,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达1.83%,总量达8600亿元。2012年全国研发投入有望达到1万亿元,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4%”将改变我国教育。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2012年“两会”上,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比例编制预算,这个目标可以实现。预计,2012年用人民币计价的GDP超过50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1万亿元,财政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要超过2万亿元,要拿1/6的财政收入用到教育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讲,“4%”将改变我国教育。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2009年下半年,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2年上半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从制度上保证了人人享有养老保障。截至2012年10月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59亿,其中1.25亿城乡老年居民领取养老金。

三年医改实现阶段性目标。截至2011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超13亿,覆盖率达95%以上。这标志着2009年至2011年以基层为重点的新医改工作实现了阶段性目标,惠及全民的医疗保障网基本建成。

2012年我国经济稳中有进,调结构、转方式取得积极成效,鲜明体现在9个数据上:“55%”表明消费的贡献率在增加,“1.2个百分点”体现服务业比重在提高,“2.5个百分点”反映城乡收入差距在缩小,“3.4%”证明节能减排的力度在加大,“1万亿元”意味着研发投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4%”表明教育投入接近国际水平,“4.59亿”和“13亿”说明民生得到进一步保障,“10%(两位数增长)现象”说明区域增长格局在变化。总之,我国经济正在萌发“质变”。

(二)全区经济回顾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呈现缓中趋稳,产业结构积极调整,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困难群体生活得到进一步保障,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的特点。

1.经济增长缓中趋稳。我区GDP增长从2007年以来基本上是下行趋势,2007年增长19.2%、2008年增长17.8%、2009年增长16.9%、2010年增长15.0%、2011年增长14.3%,到2012年,一季度增长11.2%,第二季度增长12.0%,第三季度增长12.0%,前三季度增长11.6%。全年预计增长13.0%左右。

2.产业结构积极调整。前11个月,全区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以上,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5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长21%以上,高于全区6个百分点;化学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高于全区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超过1300亿元。

前11个月,全区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03亿美元;其中,对蒙、俄贸易占53%,对蒙古贸易增长23.2%,对俄罗斯贸易下降8.3%,对澳大利亚贸易下降9.8%,对美国贸易下降2.7%,对日贸易下降45%。

3.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2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497.3亿元,比2011年增加235.5亿元,增长10.4%;其中,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52.8亿元,上划中央税收944.5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支出3429.4亿元,比2011年增加440.2亿元,增长14.7%。

4.困难群体保障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再提高。全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85万人,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116万人。全区投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10.7亿元,城镇低保月均保障标准达到385元,农村牧区低保年均保障标准达到2583元,城镇居民低保月人均补助达到295元,农村牧区居民低保月人均补助达到147元。全区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均排在全国第7位,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排在第5位和第7位。全区投入扶贫资金76亿元,3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改善农村牧区五保对象、城镇“三无”人员生活条件,分别安排补助资金9153万元和4501万元。全区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达到年人均4858元,分散供养标准达到年人均2823元,供养水平分别排在全国第7位和第14位,集中供养能力达到57%。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标准达到月平均700元,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月平均500元。孤残儿童集中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100元,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900元,供养水平均排在全国第3位。

继续实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政策,为21.2万80岁以上的低收入和无固定工资收入的老人发放补贴每人每月100元,其中100岁以上的每人每月300元。

5.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2012年前三季度,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34元,名义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8076元,名义增长1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城乡居民收入名义增长都超过GDP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全面实行,投入20亿元,83.6万学生受益。在全国率先实施“两免一补”到率先推行高中阶段免费义务教育,我区仅用7年时间。2012年高校学生人均经费提高到7400元。

新农合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5元。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住院费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5%和70%,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城镇职工住院费报销比例达到8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区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30.7万人。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60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加到月人均1770元,比全国高49元。

加大农村牧区危房改造投入力度,全年改造农村牧区危房20.4万户,中央和自治区各级财政平均每户补助1.87万元,较2011年增加1500元。

(一)全国经济展望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中央要求经济工作要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展望2013年全国经济走势,可以用“质量、创新、改革、富民、实干”五个关键词概括。

提高质量是关键。十报告突出强调提高各方面工作质量,比如,“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等等。

创新驱动是核心。十报告多处强调创新问题,比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等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等。

深化改革是动力。十报告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讲“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广东考察工作时讲“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在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讲:“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实现富民是目的。十报告强调“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提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

坚持实干是保障。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实干问题,比如,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提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在广东考察工作时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

总之,2013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明确富民目的,抓住质量关键,突出创新核心,强化改革动力,提供实干保障。

(二)全区经济展望

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对201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一个进一步、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即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就要着力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应推动传统农牧业现代化,其切入点是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应推动传统工业新型化,其着力点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应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其着力点是围绕传统农牧业现代化、传统工业新型化,大力发展金融业、保险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科研技术服务业等,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发展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旅游业等。

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与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不完全是并列关系。从我区实际出发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重点是推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围绕传统产业新型化推动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化,推动稀土新材料产业、新医药和生物育种以及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化。

推动支柱产业多元化,因地而异、因条件而异。支柱产业是一个地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较快、产业比重较高,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对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支柱产业多元化是在传统产业新型化中形成,是其题中之义。无论是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还是支柱产业多元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立足点,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是重要前提和不可或缺的动力。能不能实现这新“三化”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尽快改变我区研发投入过低、创新主体积极性不高、创新能力整体靠后的状况。这是我区发展中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

着力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和富民优先的重大举措,对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较低的现状而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的着眼点是城乡发展一体化,其目的是以城带乡、城乡共同繁荣、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着力壮大县域经济,本质是着力壮大县城经济、增强旗县所在城镇的产业支撑。只有县城产业支撑力强,才能辐射带动力强、吸纳农牧民转移就业能力强。但发展县城产业,不能局限于县城,要统筹县域优势,要与相邻旗县联手,要与大城市互补。县域经济是中观微观经济,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的过程,也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构建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过程。

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改善民生和富民优先的重大举措,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的现状而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一个重要前提是发展主体的能力要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更要大力推进全民能力提升工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确实是改革发展、富民强区的战略任务。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还是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措施,需要着力加强全民创业技能培训,着力完善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着力创造全民创业的各种条件,着力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环境。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6

一、社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1、社区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块,质量效益好。随着政府及社会对社区经济发展的关注、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社区经济已经成为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2、社区经济具有社会功能特点,既可以服务社区,又可以方面居民。

3、街道经济规模小、门类全、机制活,是国有经济的有益补充,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二、发展社区经济包括哪些内容

(一)是大力发展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产业,特别是发展需求稳、投资少、有效益的社区服务项目,把发展社区服务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围绕居民生活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要从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福利服务项目,逐步扩展到托老托幼、家政中介、文化娱乐、社区医疗、法律咨询等面向辖区居民的便民服务产业。

(二)发展城市基础管理的产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功能不断完善,对环卫、园林、环保、保安、物业等行业需求越来越迫切,要通过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引进市场机制,发展城市管理型经济,努力培育起点高、管理好的专业公司。

(三)大力发展培植税源经济的产业。要把社区经济发展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个体经营经济密集结合起来,吸引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大中小企业在社区投资。发展各种经济实体,特别是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经济增长总量,形成社区经济特色。

(四)大力发展提供更多工作岗位的产业。社区经济是扩大再就业的有效途径,要着力拓宽社区就业门路,引导和帮助更多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城市社区服务领域实现再就业;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社区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等社区就业实体;鼓励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以个体、私营各种经济形式,兴办投资少、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的社区服务型就业;鼓励企事业单位等兴办安置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为主的就业型中小企业、劳动就业服务型企业等社区就业实体,使社区经济领域成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现实选择。

三、发展社区经济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社区经济发展,在全国来讲,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的差异,使各地社区经济不同程度的出现发展慢、结构单一的趋势,究其原因是:

(一)街道及社区的责权利不相统一。近年来,虽然国家一再强调将权利下放到社区,为社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创造外部条件。但是各地对街道及社区认识不同,使各地街道和社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有些地方,大量的工作事务压到街居,“上面千根线,下面一针穿”,居民需要街居解决的事情,街居只能起协调作用,却没有解决能力,使居民对街居的作用产生质疑,也使街居在开展工作等各方面受到阻碍。

(二)各部门对社区的了解和帮助远远不够。随着社区宣传工作的深入,有些单位已经逐渐意识到发展社区经济的重要性。但同时,一些重要部门的卡、拿、要现象依然严重,许多部门对社区工作不给予支持,使原本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不下放,甚至街居在和有些部门协调时,出现不重视、拖拉、积压等现象,使街居工作开展难上加难。

(三)整个社会对社区观念没有转变。现在,提起居委会,很多人还停留在“带着红袖章的老大妈”的印象里,许多人对居委会究竟能做什么表示怀疑。在招商引资方面,许多商家愿意将资金投在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上,不愿意投资在刚起步的社区经济上。

(四)街居工作人员的经济观念及素质亟待提高。很多人表示,他们愿意对社区经济进行投资,可是,街居工作人员常年坐在机关,缺乏竞争意识和基本的经济观念,提起经济发展方向、国家经济运行态势、社区经济发展策略以及社区管理体制问题,很少有人能给予专业性的回答和指导,经济能人少,有胆量、有气魄、有领导和把握整个区域经济走势的人少,已经成为制约社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今后发展社区经济的着力点在哪里

发展社区经济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要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区发展规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安置下岗职工、城市建设、第三产业等发展重点,指导帮助社区居委会做好社区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产业定位,统筹规划,保证社区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二)是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要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扶持社区建设有关政策和措施,同时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优惠政策。各部门有关部门对已经确定的社区建设服务项目,从资金、规划、立项、设施建设等方面应给予扶持,对安置下岗职工、残疾人就业的项目,要落实好工商登记、场地安排、税费减免、资金信贷等扶持政策。街道在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营造稳定的社区环境、优良的社区秩序,为辖区内各类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是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社区服务的产业化是社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要实现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和增大社区经济,就要逐步实行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坚持有偿、低偿、无偿并举,福利性、互利性和经营性相结合,公办、民办一起上,不断探索新的服务形式和发展模式,增加街居税源,促进社区建设的良性循环。

(四)加大街居企业的改革力度。随着产业机构的不断提升,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原有的街居经济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在发展社区经济过程中,应加大街居企业的改革力度,对原有的自办企业进行改组、改制,盘活自有资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实现街居经济向社区经济的转变。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7

会议认为,这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是在胜利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开启“两个率先”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学书记、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和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努力开创江苏科学发展新局面。

会议指出,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各项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省经济运行高开稳走、持续向好,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协同增长,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取得显著进展,“三农”工作继续保持好势头,统筹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改向纵深推进,民生得到持续改善。

回顾我省“十一五”时期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工作,我们体会最深的是“四个结合”: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与创新理念科学发展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导向,率先发展不懈怠,科学发展不动摇,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二是政府有效调控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结合,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适时适度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推动,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三是推动经济发展与保障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坚持富民优先,使人民群众更加普遍、更加充分地分享到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良性循环与社会和谐稳定。四是解决当前问题与构筑长远优势有机结合,不仅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而且提高了发展质量,增强了发展后劲,科学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两个率先”的承启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我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努力为“十二五”时期又好又快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科学判断。最近,总书记要求江苏“继往开来,坚持‘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为江苏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肩负着率先发展的重任,必须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把握大势,进一步认清在世界发展格局中的历史方位,明确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目标定位,抢占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有利地位,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无论宏观环境如何变化,无论前进道路上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始终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动摇,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地朝着“两个率先”目标迈进,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开创新局面、铸造新辉煌。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突出创新驱动,突出改善民生,突出深化改革开放,突出社会管理创新,全力以赴稳增长、转方式、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着力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准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自觉服从和主动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积极效应。采取有力措施,继续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完善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着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继续扩大有效投入,促进投资稳定增长、结构优化,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扩内需稳外需相结合,支持企业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经济运行调节力度,千方百计保障生产要素供给。

二、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和协调性。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深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三大计划”,强化新兴产业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技术服务和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大力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在加快沿海开发、促进跨越发展上下功夫,在增强苏北发展内生动力上求突破,在深化区域联动发展上做文章。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积极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三、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加快转入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围绕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的目标,加快完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优化区域创新体系的空间布局、各类创新资源的配置布局,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创新能力和开放式创新能力。

四、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围绕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中心任务,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各项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中央关于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部分“三个高于”的要求落到实处。着力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专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全面提外新农村建设水平,继续办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实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五、全面加强物价调控监管。保持

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按照“保供应、强监管、稳预期、惠民生”的要求,切实做好稳定市场物价工作,加强上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点生产资料的生产,突出抓好农产品产运销衔接,千方百计保障市场供应,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补贴制度落实到位,防止价格过快上涨影响群众基本生活和经济稳定。

六、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创新财税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各类产业基金,支持企业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快发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所有县(市、区)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环境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的价格机制。继续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增强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升级、提升水平。

七、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准确把握江苏在国际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和路径,加快转变外贸方式和对外投资方式,调整出口结构和优化进口结构并重,更高水平“引进来”与更大步伐“走出去”并重,提升开发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和科技创新功能并重,确保开放型经济在全国的位次不后移、份额不减少、质量有提升。

八、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源头控制、科技支撑、严格监管“三管齐下”,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加快实施“清水蓝天”工程,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源地保护,巩固扩大太湖治理成果,减少大气灰霾污染。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拊进生态省和绿色江苏建设,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人居环境的满意度。

九、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为基本方向,突出农民增收、职工工资增加和困难群休帮扶等重点,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加工资件收入,鼓励自主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加强政府扶持增加转移性收入,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和惠民工程,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强住房供应和需求双向调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紧紧抓住源头性、根本基础性问题,大力推进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和方法于段创新,加快向服务型管理转变。重大决策要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化解矛盾要突出解决重点难点间题,维护稳定要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深入推进平安江苏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篇8

构筑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

秦如培(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贵安新区党工委书记)

抓住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两大关键”,抓紧综合保税区申建批复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百项工程”,确保以骨干路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功能设施建设、以电子信息(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新医药和健康养生为重点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以景观工程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统筹城乡发展、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构筑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确保实现“两年有效果”的目标。

强力推进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

陈 刚(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

以更坚定信心、更有效举措、更优良作风,强力推进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贵阳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不仅是政治任务,更是内在要求;不仅是眼前需要,更是长久之计,千方百计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强力推进下半年经济发展工作,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强化园区建设、提高扩大招商的实效、用心用情做好服务。

全神贯注抓园区 凝神聚气抓工业

王晓光(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

始终聚焦工业抓发展,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着力加快“赶”和“转”的步伐,奋力打造遵义经济升级版。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全神贯注抓园区、凝神聚气抓工业,着力扩投资、调结构、促转型、强基础、增活力、防风险,精准发力,上下发力,重点发力,持续发力,全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高举循环经济旗帜

李再勇(六盘水市委书记)

高举循环经济旗帜,锁定“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同步小康、增比进位、经济强县建设”的目标不动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科学的路径,实干快干。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突出抓好项目支撑、平台建设、要素保障、政策推动、发展环境、纪律作风、组织领导等重点。坚持一手抓党的建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两不误、双促进。

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

周建琨(安顺市委书记)

下半年的经济工作要把促增长、保总量作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做大总量、做强实力、做优特色、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总目标,重点抓好“项目投资、招商引资”这两个关键,着力抓好“新型工业化、山地绿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同步发展。要紧紧抓好项目投资,努力盘活存量,进一步做大增量;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坚持走山区特色工业化路子

张吉勇(毕节市委书记)

精心谋划下半年经济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大力实施开放型后发赶超战略,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坚持走山区特色工业化路子,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进程,让更多农民走出大山进城就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发展瓶颈制约。大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切实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要努力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围绕“兴工、建城、保生态” 精准发力

刘奇凡(铜仁市委书记)

深入查找薄弱环节,精准发力,重点发力,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兴工、建城、保生态”的工作,大力实施开放型后发赶超战略,坚持“稳中求快、快中保好”的总基调不变,紧盯年初目标任务,突出重点抓突破,千方百计促增长、保总量。要着力培育市场主体,落实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力推进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

发挥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

李飞跃(黔东南州委书记)

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走出一条符合黔东南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对黔东南来讲,要在扬长补短、拓宽思路上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扬农业、文化、旅游、生态之长,补齐工业化、城镇化短板,推进传统农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发挥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

全神贯注致力于工业突破

龙长春(黔南州委书记)

重点突破工业,着力扩投资、调结构、促转型、抓平台、强基础、增活力、防风险,努力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突出抓好五个方面:抓特色、扬优势,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抓堆头、扩总量,全神贯注致力于工业突破;抓项目、扩投资,以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发展;抓城镇、扩就业,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抓环境、扶主体,再接再厉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充分挖掘发展空间和潜力

张 政(黔西南州委书记)

上一篇:环境污染的研究结论范文 下一篇:语文教学笔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