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范文

时间:2023-09-18 21:26:18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1

中西部省份地方两会近期相继召开,关于自己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定位,成为共同的焦点。

1月7日,宁夏主席刘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把宁夏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1月16日,河南、新疆、贵州地方两会召开,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将进入议题。

去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举行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上,有西北五省,以及西南四省市,以及东部五省参加。

西北五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市包括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这些地方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均有强烈的期待。没有参与这次会议的中部大省河南,目前正在积极争取纳入国家拟编制的经济带规划。

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宗宪认为,迄今为止,国家没有公布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的范围,也没有对各地进行定位,这是各地出现各种表述的主要 原因。

丝绸之路经济带成热点

截至目前,宁夏、甘肃、陕西已经召开了地方两会,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均提出地方战略定位。比如宁夏的表述是,高起点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把宁夏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争取把试验区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建设的整体 之中。

甘肃则表示,把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作为向西开放的重中之重,努力把甘肃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

陕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陕西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加快建设内陆开发开放高地。

河南两会将于1月16日召开,丝绸之路经济带亦会是一个重要热点。

在去年12月23日到24日的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河南提出,将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形成带动全省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和核心增长极,争取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桥头堡。

至于新疆,多年前就提出了向西开放桥头堡的概念,其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可能仍会当仁不让。

针对这种概念比较多的提法,中国社科院工业所区域专家陈耀指出,各地表述不一,国家需要尽快定位。

原因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大陆桥有些重合,因此欧亚大陆桥的一些重要的结点城市应该包括进去,比如郑州、洛阳,因此河南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有道理的。至于桥头堡,作为发挥开放作用的意思,需要好好研究,看哪一个更合适。“像云南作为西南开放是一个桥头堡,往西也应该有一个省做为桥头堡。”陈耀说。

河南科学院地理所所长冯德显也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像一条弯曲的蛇,而郑州正好位于七寸的位置,按此看,郑州以及河南的位置非常重要。”

“往西开放的货物,郑州最多,往西的列车最早也是郑州开的。”冯德显认为,国家应该将河南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范围。

西部开放步伐加快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之下,中西部省份对外开放步伐也在加快。

比如河南提出,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搭建内陆省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开放平台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窗口。

甘肃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与中西亚国家在经济技术、教育文化医疗、商贸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兰州新区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作用,推进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力促敦煌航空口岸对外开放。

陕西将推进“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常态运行,研究开通西安至中亚旅游列车事宜。加大基地航空公司引进力度,拓展直飞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客货运航线。完善西安综合保税区功能,积极申报建设面向中亚的自由贸易园区。

宁夏则提出,高起点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进一步完善银川综合保税区功能,争取阿拉伯国家在宁设立领事机构,争取把试验区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建设的整体之中。开辟更多国际航线,加快形成西向出境的空中走廊。

这些地区一般着眼于与中亚、西亚、中东的合作。

对此,西安交大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冯宗宪认为,除了宁夏的定位比较准确之外,其它的地区的定位还待商榷。事实上西北五省也可以发展与南亚的合作,因为往南也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不过,西部省份要发展自由贸易区,可能还需要国家层面的考量。陈耀指出,目前西部地区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例 太低。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演变;抉择

中图分类号:F12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2)06-0039-03

一、河南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特定区域内经济的长远发展所进行的全局性、方向性的谋划和决策。"经济发展战略"一词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尔希曼(A.OHirschman)于20世纪50年代率先提出。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各异,因而实施了多种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比较有名、使用较多的经济发展战略,如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和保罗・罗森斯坦一罗丹・(P.NRosen Stein-rodan)等人提出的均衡发展战略、由艾伯特・赫尔希曼以及斯特里顿(P.Streeton)等人提出的倾斜发展战略、在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提出工业化"大突进"阶段理论的基础上而逐渐演进而成的赶超战略、由英国经济学家达・西尔斯(D.Seers)等人提出的协调发展战略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的经济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演变过程。

(一)1978年以前的赶超战略

建国后,河南曾开展过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曾涉及到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从"一五"计划开始,河南始终贯彻"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思想,把发展重工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产业结构调整也开始向重型化方向迈进。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经济建设脱离客观实际,片面追求高速度,提出了"超英"、"赶美"的赶超战略目标。为了实现此战略目标,采取了大炼钢铁等战略举措。加上众所周知的多种原因,造成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经济发展严重受阻。河南如若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以会使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河南并没有这样做。"三五"期间,河南对轻工业投资2.52亿元,对重工业投资18.36亿元,而对农林牧渔业投资仅0.91亿元。"四五"时期,河南对轻工业投资3.40亿元,对重工业投资47.04亿元,而对农林牧渔业投资仅081亿元,农轻重比例为1∶4.20∶58.07。

加速发展工业,特别是加速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河南建设资金主要是通过征收农业税和利用工农业产品价格间的"剪刀差"等渠道筹集的,这必然要损害农民的利益,并严重影响农业的持续发展。河南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是在闭关自守、与国际经济几乎没有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该战略的主要特点是:(1)采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政府对经济采取集权式控制;(2)强调高速增长,不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忽视投入产出的效益;(3)集中有限的人、财、物建设重点工程,忽视经济与社会之间、三大产业之间、工业内部行业之间的协调 发展,形成了一些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并使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 显提高。

(二)1978~1990年的倾斜发展战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南的经济发展战略由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逐步向倾斜发展战略转变。河南实施倾斜发展战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产业倾斜和地区倾斜。在产业倾斜方面,为了较快地发展制约性产业,并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河南以能源、交通、原材料为重点, 加大投资力度。河南煤炭工业的开发建设以京广线以西、伏牛山以北的豫西、豫北以及豫东的永夏矿区为基地,重点建设平顶山、郑州、鹤壁、焦作、义马、禹州、永夏7大矿区,形成了国有重点矿、国有地方矿和乡镇矿并存,以国有煤矿为主的快速发展态势,年生产能力6000万吨以上。电力工业也充分发挥河南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火电,有计划地开发水力资源,重点建设了姚孟电厂、焦作电厂、首阳山电厂等,形成了以火电为主、水火并举的电源发展格局。交通基础设施经过不断地建设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面向全国的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水运、航空、管道运输为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地区倾斜方面,以建设省会郑州和各市(地)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远远高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河南的资金比较紧缺,但每年用于城市建设的投资年平均达25亿元左右。

(三)1990年以后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1991年10月,中国统计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指导小组编著的《河南发展战略》一书。该书第一次对本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系统地研究,并提出走优势资源开发和深度加工增值的经济发展道路,全面实施"强农兴工,以城带乡,全方位开放,高起点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该发展战略的提出,对当时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996年2月,河南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应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积极实施"科教兴豫、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豫、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战略系统,它是在充分考虑河南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阶段特征和发展环境而制定的,比较好地解决了河南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等问题,为河南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二、河南经济发展战略的最佳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

河南经济发展战略是对河南特定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所做的全局性的谋划和决策。为了使河南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客观性、全局性、指导性、可行性,制定河南经济发展战略应依据下述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2)持续发展原则;(3)发挥优势 原则;(4)系统科学原则。

根据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原则、河南的省情以及河南外部发展环境,跨越式发展战略是河南经济发展战略的最佳抉择。跨越式发展是指经济上的后进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一种经济发展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后进地区为了在经济发展方面 追赶先进地区而进行的一种全局性谋划。其基本内涵包括几点:(1)它建立在后发优势的基础之上,以经济跳跃式的发展为特征,表现为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2)这种跨越是理性的长期的跨越,局部的跨越,而不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式的"跨越";(3)它应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为驱动源,通过区 域竞争力等综合指标和现代化指标来检验。

河南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河南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实现长期理性的跨越式发展。

河南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2010年,努力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河南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2020年,力争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基本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50年,力争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点是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许多区域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都证明,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能否不断提高,关键在于经济结构能否不断地调整与优化。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调整经济结构显得特别重要。可以断言,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河南经济就无法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无法实现"两个较高"。因此,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目标的经济结构调整,是河南今后较长时期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重点。河南的经济结构调整应侧重于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人才结构的调整。

河南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1)河南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要缩小差距,需要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2)该战略符合邓小平提出的在21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 (3) 河南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能够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提供各种有利条件。

21世纪对于河南来说意义重大。如果河南在21世纪追赶不上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反而与其差距进一步扩大,那么河南也许就永远失去了追赶的良机。因为河南在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也在发展。如果河南不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河南经济不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两个较高"‘那么河南与先进地区和国家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甚至会陷入永远并且更加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全面阐述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三步走"战略思想不仅注意到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也注意到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并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落脚点。邓小平认为,加速发展未必一定以牺牲经济效益为代价,提高经济效益也未必一定要降低发展速度。他指出:"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河南选择和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符合邓小平的战略思想。

河南也具有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内外部条件。例如,河南国民经济正在持续快速的发展。从1996年到2001年,5年平均增长9.1%,比全国同期的增幅高1.6个百分点;200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908元,5年平均增长8.2%。河南具有许多比较优势。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力资源丰富,具有较丰富的种植、养殖经验和技术,且目前高考入学率达50%以上,人口素质正在逐步提高;河南农产品和畜产品多,成本低;铝土、煤炭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并拥有一定的加工能力;河南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文物资源居全国前列。河南充分利 用其比较优势,会较快地提高自己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竞争能力。河南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结合本省情况,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借鉴先发区域已有成果和经验,引进技术发明国的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加速体制、管理和科技创新,河南一定能够越过某些发展环节和过程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发展中的河南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遇。例如,经济全球化可以使河南更多地利用外资和更便捷地对外投资;能够比较容易地猎取新技术和新知识,加快河南技术知识的更新;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运用河南的比较优势和各种禀赋资源,参与国际和国内分工;能够加快河南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为河南经济快速发展创造更多的商机。但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在给河南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问题。例如,发达国家凭借其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经济实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掌握着"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因而也是主要获利者,并可能出现滚雪球式的发展效应;而河南等发展中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较弱,在"游戏"中就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并使自己同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加入WTO,对于河南来说,也是有利有弊。选择和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能使河南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和加入WTO之后处于更加有利地位,获得更多的利益。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有许多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成功的案例。例如,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明治维新之后虽然经济发展较快,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遭受严重创伤。日本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实施以经济现代化为目标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经济高速增长。1955年至1973年的18年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8%。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日本相继超过英、法和联邦德国,80年代又超过当时的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997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47723亿美元,人均产值37850美元,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韩国在20世纪中叶以前是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农业小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韩国利用美国、日本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之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经济高速增长。1960年至1990年30年中,年均经济增长〖JP3〗率在8%以上,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四小龙"之一,发展中国家的后起之秀。〖JP〗

河南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需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科学地制定经济发展的分战略。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跨越式发展战略也需要有众多的分战略作支撑,如河南过去实施并行之有效的科教兴豫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化战略、启动内需战略、人才工程战略等。二是需要科学地制定一系列的战略措施,如发挥比较优势,优化经济结构;利用后发优势,加速科技创新;科学构建产业链,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用区域输出基础理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采用增长极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拓富民和扶贫路经;进行制度创新,优化发展环境等。三是要有卧薪尝胆、不怕挫折、积极进取、善于开拓的精神。河南属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只有全省人民共同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条件奋力拼搏,并顺应历史潮流大胆改革,才能真正落实跨越式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朱传耿,沈山,仇方道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 1

[2]金明善,车赶超经济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李京文,钟昌标,葛新权2l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 市出版社,2002

[4]黄继忠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关于河南"十五"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N]河南日报,2001-05-29

The Evolution and Selection of Hena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 rategy

CHEN Hong-bin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a scientific sys tem project. This ess ay undertakes an analysis on the connotation of great-leaped development strateg y and explains the reason that it is selected by retrospection on evolution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established principl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 word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evolution; selection

收稿日期: 2002-08-21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3

摘要:我国各地区正在积极进行循环经济试点,由于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时间短,各地对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与战略重点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通过研究提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和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以及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 空间组合战略模式; 优势导向战略模式; 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空间组合模式[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综合体模式具有很大局限性,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主要包括增长极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和网络发展战略模式。增长极模式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部门通常集聚在某个地方即增长极(城市、经济特区、资源密集区和开发区等)。增长极既包括产业增长极,也包括空间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区域工业化初期阶段所采用的一种空间结构模式。在传统线性经济模式下,增长极推进型企业的选择所依据的产业关联包括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等,主要强调“生产者” 企业与“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忽视了企业“废物”的循环利用即“分解者”企业与“生产者” 企业和“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

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将传统增长极改造成循环型增长极。循环型增长极与传统增长极的主要区别如下[2]:

1.传统乘数效应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传统增长极的乘数效应指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忽视了“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与“分解者”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实现区域循环经济效益最优化,循环型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必然要建立产业生态联系,因此,传统乘数效应必然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

2.循环经济效益是循环型增长极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重要动力。与传统增长极一样,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但与传统增长极仅追求经济效益不同,循环型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必须遵循循环经济规律,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由于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的存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均随距离的递远而衰减 。

3.根据李小建和苗长虹提出的推进性产业的性质和相关指标[3],作者认为区域主导循环型工业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工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2)强产业生态关联性,能促进循环型产业综合体的形成;(3)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产品市场广阔,市场扩张和生产发展速度快;(4)较高的发展速度或潜在发展速度,能带动循环经济整体快速发展;(5)较高的比较循环经济利益,能充分发挥区域比较循环经济优势,发展潜力大;(6)具有较大的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主导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方向;(7)动态更替性,不同发展时期,主导工业不同。组成区域循环型主导工业的若干关键企业或潜在关键企业是该工业的推进性企业,推进性企业的区位集中地便是循环型增长极。

4.循环型增长极对外围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一方面,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往往更倾向于空间上互相接近,产业生态联系更多地发生在区内;另一方面,由于在产业系统中增加了“分解者”企业,从而提高了产业关联度,因此,循环型增长极对外围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而传统增长极忽视“废物”循环利用,缺少对外围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

5.循环型增长极有利于其与外围地区的协调发展。循环型增长极的选择遵循产业生态联系原则,增长极与外围地区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网络,二者互相利用“废物”,既节约资源又可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增长极与外围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如下:(1)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几何构成是由点和轴(线、带)两大部分有机组合而成。(2)点轴系统既具有集聚效应,也具有扩散效应。(3)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轴线走向与自然轴和人文轴的实际走向吻合一致,轴线具有不规则特点。(4)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具有等级层次性。

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是在循环型增长极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循环型空间结构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循环型轴线有机组合而成,循环型增长极沿轴线形成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与传统轴线相比,循环型轴线增加了“废物”的运输功能。循环经济效益可分解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与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一样,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也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循环型轴线走向与自然轴(流域轴、海岸轴等)和人文轴(铁路轴、公路轴等)的实际走向一致,或由自然轴与人文轴共同交叉复合组成复合轴线,是区域循环经济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循环型网络发展战略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相互交叉的循环型轴线共同构成,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但以扩散效应为主,以区域循环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是以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为基础的高层次终极发展。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导向模式[1]

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基本特点即:(1)把区域内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区域主导优势条件,资源储量、种类、品位、空间组合状况及开发利用难度等直接决定着区域内部支柱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形成,以及区域在全国乃至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2)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但非最终形式。随着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将逐渐被其它优势导向战略模式替代。(3)资源导向战略模式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4)区域内部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在自然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时代,丰富的“废物”(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条件之一,“废物”(资源)再利用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资源导向战略模式的重要内容。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仅强调自然资源如煤炭资源优势,忽视了“废物”和环境资源的价值。(2)资源(含“废物”和环境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传统自然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但随着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如垃圾发电)和环境资源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在“废物”集中地区如大城市可采用“废物”导向战略模式,在环境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采用环境资源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如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在空气质量优良的地区发展对空气质量要求特别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发生在区域发展的较高阶段,并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3)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废物”和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共同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贵州省开阳县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发展战略模式是典型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

根据区位论,优越区位是决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定阶段可成为主导因素,形成区域发展的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其基本特点:(1)优越区位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2)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中的区位由自然区位和人文区位两部分构成。(3)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区位优势的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转化。循环经济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在一定阶段应采用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但除考虑传统的区位因子外,还要重视“废物”的运输成本、“废物”运输中的环境污染、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等因子。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

我国目前的生态工业园规划,往往强调自然资源优势和政府的重要性,忽视企业区位因子如市场区位、交通区位等的重要性,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降低了企业利润,不利于调动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更不利于自然资源短缺而区位优越的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如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集聚废旧金属发展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合理布局。在我国未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中,要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在区位优越地区发挥区位优势集聚生产要素,加强对传统经济的循环经济改造和促进全新型、虚拟型循环型经济地域结构类型的形成。

区位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转化,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即:(1)市场是决定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竞争机制是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3)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一种模式,也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最终存在形式。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导向战略模式具有新的特征:(1)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绿色市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因此,竞争机制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绿色市场经济体制。(3)绿色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模式,强调一切从绿色消费市场出发,有市场就生产,无市场就转移。

(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模式[1]

传统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区域内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与市场化是区域创新的标志,区域内部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是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托。

按照区域发展初期技术创新过程形成的机制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区域分为自主创新型区域和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型区域两大类。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在一切战略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强调先进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忽视了资源再生技术、资源节约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循环经济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但确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因此,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应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根据循环经济理念,“污染”的技术与“绿色”的技术不再是严格意义上对立的概念,技术的选择应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把所有减少物资消耗、封闭物质流、使能源脱碳的技术进行系统化思考。突破单一的、狭隘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把各行业的创新技术统一起来,以追求最佳效益[4]。(3)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闭路循环技术等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点。根据循环经济的6r原则,为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除以前的高新技术外,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闭路循环技术和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等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之一。(4)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循环经济强调企业之间“废物”的相互利用、企业因产业生态链断裂的风险大,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复杂,因此,更需要企业之间加强技术创新的合作,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5)政府在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更明显。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中介服务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桥梁,政府是技术创新的航标、且通过改变技术创新活动资源配置来影响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循环经济技术是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5]。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一)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原则

目前如何选择中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以下观点[6][7]:(1)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行业和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我国循环经济的近期战略重点产业。(2)中国近期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市场效益、就业、循环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四统一”原则。②治理“双高行业”即高污染排放和高原始资源消耗行业原则。③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优先原则。④抑短原则,即抑制资源短缺程度最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使用原则。⑤成熟技术原则,即加速推进已经具有成熟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原则。⑥规模经济原则,即推进企业规模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网络原则。我国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而不是复制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因此,以上原则在应用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选择时,需进一步修正。

1.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量大的产业优先原则。选择该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可有效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迅速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选择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即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生态化的融合原则。首先,要在符合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和国际化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否则,该产业在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迅速减少和资源短缺数量迅速减少。其次,要鼓励企业从生产优先向服务优先的转变,优先发展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即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和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如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的发展。将制约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瓶颈”产业作为进行循环经济改造的重点产业,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忽视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含潜在)的产业对区域循环经济效益的贡献,该类产业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应该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正如在区域经济中将“瓶颈”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含潜在)同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一样,本文将制约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和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同时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二者并不矛盾。

3.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原则。如果新建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要重视建立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联系,根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原则(如考虑“废物”运输成本、生态成本)进行合理布局,要重视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引导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已建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必须根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原则,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布局调整。如在坡度较大地区发展种植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必须退耕还林还草。

4.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制约原则。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如贵阳市,可采用跨越式发展模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但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追求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因此,总体上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要受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5.可持续消费原则。循环经济包括整个社会生产领域,其中,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社会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中国目前虽然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造成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原则,消费领域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7.区域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原则。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生态环境和知识是21世纪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加速推进区域已经具有的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可以发挥循环经济技术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的综合效益。

(二)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原则

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必须落实到空间上,但当前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的理论研究滞后,导致在实践中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目前,中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可持续协调发展包括非均衡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符合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21世纪初期中国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协调布局是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空间侧面,包括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在中国21世纪初期,其空间布局必然遵循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

2.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3.因地制宜原则。循环经济存在空间差异规律,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循环经济依赖的自然禀赋的地区差异性。循环经济依赖于自然禀赋,而自然条件具有地区差异性,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第二,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循环经济改变了物质的流动方向,但不会消除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集聚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存储、运输及其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因此,存在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规律。第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循环经济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循环,循环经济各环节之间的距离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存在距离成本的地区差异。第四,技术空间差异。循环经济发展依赖于循环经济技术尤其是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存在空间差异。第五,绿色消费市场的空间差异。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循环经济依赖的绿色消费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反映在空间上必然形成区域绿色消费市场。因此,推进循环经济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4.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我国各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强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决定的,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第一,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动态变化,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的趋势,优先选择在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产业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地区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否则,上述地区不再符合原则(2)的要求,又不属于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也就不再是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第二,要在循环经济网络基础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以利于实现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第三,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其集中分布地区如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区域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贡献大(含潜在)的地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

5.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在中国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消费集中地域如大中城市往往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消费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但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往往大大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失调,应优先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

7.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地区优先原则。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已具有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区域,率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发挥比较循环经济技术优势,迅速提高区域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诸大建.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李小建.公司地理论(修订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 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6]李奇泽、敖明山,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中国商界,2008年。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有战略性和新兴产业这两个基本特征。新兴产业是相对传统产业而言的,是伴随最新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部门新行业,一般是伴随最新技术革命而产生的。战略产业是指一国为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目标所选定的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它是各国根据不同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对未来经济技术发展的预见所确定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符合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以科技重大突破为前提,以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为基础,能够引致社会新需求、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兴产业。

总理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具体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以下六大特征:

一是发展全局性。指战略性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是科技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体现各类最新科学发现和技术进展,是科技创新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平台。

三是持续增长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场、产品、技术、就业、效率等方面应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期的、可持续的。

四是产业关联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而且同其他产业的关联系数较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五是政策导向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信号指示作用,反映了政府的政策倾向和经济发展重心,是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是资本进入、人才集聚、研发投入的重点领域。

六是具有一定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现代科技前沿成果与产业的融合,由于现代科技前沿成果大多还并不成熟,其能否产业化,何时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化,都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否成功同样也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全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动

历史证明,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后,人类都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都会带来科技的重大突破,从而引发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国际金融危机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选择和重点,这必将改变世界经济增长的轨迹和旧有的格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应对金融危机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美国提出,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航天航空、宽带网络和智慧地球等领域取得突破;期待着以新能源革命作为整个工业体系新的标志性转型驱动力,发动一场新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的总体革命。欧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强调从高新科技特别是生物制药等方面加强产业竞争的优势。日本于2009年4月推出了新增长策略,发展方向为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低碳排放、医疗与护理、文化旅游业、太阳能发电等,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韩国制定《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法国政府宣布将建立200亿欧元的战略投资基金,主要用于对能源、汽车、航空和防务等战略企业的投资。

对我国而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提高经济竞争力、占领技术制高点的需要,也是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的限制,我国经济发展更多的是通过高能源、高资源消耗实现。2009年,我国GDP大约占世界GDP的8%,但却消耗了世界能源的18%。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以往的发展经验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和资金投入,伴随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和国际竞争格局变化,以往的粗放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高新区将成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载体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甚至又出现一窝蜂的现象,但从我国产业发展基础和国家政策导向来看,高新区将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载体。

1、高新区具备了相当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经过20余年的发展,高新区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催生了一批成长性较好的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创新集群载体,并且部分领域的企业还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品牌声誉。截至2009年年底,国家高新区的营业总收入达到7.8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总量的9.5%,出口创汇占全国总量的14.7%,实现了创新要素、创新载体、高科技企业聚集。

2、高新区拥有良好的创新服务环境。长期以来,高新区坚持以科技为动力,聚集了丰富的创新因素和资源,建立了适宜创新的配套措施及制度,建立了从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与培育到产业集群形成的一整套企业创新和产业培育体系,形成了包括创业、科技研发、教育、金融、专业化服务以及机制体制改革等在内的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3、高新区拥有科技、研发高度密集优势。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人才资源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保障。而高新区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科技研发和人才资源的优势,并初步构建起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在国家高新区中,有750万人的高素质从业人员,拥有各级科技人员135万人,占全国的30%,研发投入占全国总量的l/3以上,这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坚实的科研和人才资源保障。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6

关键词:五点一线 开发战略

辽宁省正在实施的“五点一线”沿海开发战略,是响应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战略的一个战略举措。“五点一线”战略具体是指重点开发建设大连长兴岛、大连花园口岸工业园、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锦州湾产业园区、丹东产业园区这5个区域。建设贯穿黄渤海沿岸的滨海公路,形成沿海经济带,带动辽宁中部城市群。打造对外开放的新优势。“五点一线”战略思想从2003年开始萌芽。2006年正式确立,至今仅有2年时间。其理论研究相对不够完善。需要展开进一步研究。

一、“五点一线”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现状

目前所能见到的关于“五点一线”发展战略所进行理论研究数量不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所进行的《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和东北财经大学课组所做的《“五点一线”的理论依据》和《“五点一线”的三层互动》,前者较系统地列出了进行“五点一线”战略建设的意义所在、战略定位、具体目标和指导方针:后者分析了“五点一线”战略提出的理论依据和“五点一线”战略实现战略目标需要具备的整体战略思想和必须处理好的三层关系。除此之外,关于“五点一线”战略的研究成果多出现在辽宁省各地的大众媒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媒体是《辽宁日报》、《大连日报》、辽宁省电视台、地方电视台、各地广播电台、辽宁省官方网站。以及辽宁省的党刊党报中。已有研究共同特点是在肯定“五点一线”建设科学性和可行性基础上进行,是对“五点一线”沿海开发战略的补充论证和进一步展开,从理论上丰富细化了“五点一线”战略内容。对于完善“五点一线”战略研究做出了贡献。但是。不足之处在于绝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宣传效果。理论深度相对不足。尤其从战略角度进行“五点一线”战略方向和战略细节的研究很少。

二、“五点一线”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现状评述

(一)“五点一线”战略理论研究意义

一是发展观念转变的表现提出“五点一线”沿海发展战略是辽宁省转换发展观念的结果。促使辽宁省进行战略转变的直接原因就是改革开放后辽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辽宁省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我们国家建设独立的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辽宁经济也取得了良好发展。1980年。辽宁省GDP是广东省的2倍。但到2006年。辽宁省GDP总量在全国排在第八位,广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是辽宁的近3倍。辽宁发展落后的现实,促使辽宁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战略。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区域都位于沿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成功发展。使辽宁转而寻找沿海优势。多年来走在辽宁省经济前头的都是中都城市,很多辽宁人的意识里没有沿海经济概念。事实上辽宁有绵长的海岸线。其中宜港海岸线1000公里,深水海岸线430公里。全省大部分地区距海都不远。“五点一线”沿海开发战略实施标志着辽宁发展思路的转换。开始从沿海发展中寻求经济增长。

二是土地运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五点一线”战略,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土地使用方式来看,人类最早的社会生产是依据生产的自然特点进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农业文明总是最早出现在自然条件、土地条件优越的地方。如气候宜人。水土丰美的大河沿岸或冲积平原上。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形成以聚集为特点的城市。不再局限于水土丰美的地方。许多交通便利或矿藏产地。成为新的聚居区。“五点一线”所在区域多是辽宁沿海区域原有的大片废弃的盐田和荒芜的盐碱滩,在传统的土地利用观念中。是没有经济价值的废用土地。通过对“五点一线”开发。废弃的土地成为新型工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所在。成为辽宁经济新的增长点。既不占用耕地。又成本低廉。可以看作是人类生存空间的一次转换。

(二)“五点一线”战略理论研究的不足

1 战略论证过程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五点一线”战略思想形成过程来看,战略理论刚刚形成,论证过程不够完善。2003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的政策,辽宁省为振兴辽宁经济并响应国务院号召,区域发展战略思路从建设大连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和环渤海滨海公路出发,逐步过度为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至2006年三四月间,《辽宁日报》先后发表《新时期对外开放重大战略部署――论“五点一线”战略》、《在新的高度构建对外开放平台――二论“五点一线”战略》、《践行科学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三论“五点一线”战略》3篇社论。标志着“五点一线”战略思想正式形成。从“五点一线”思想的形成过程来看。政府主导色彩较浓,是通过政府政策会议和政策研究部门综合研究而成,缺乏充分论证过程和试点实施环节。

2 需要更充分的理论支撑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背后的理论指导思想是“增长极”理论。“五点一线”沿海开发战略实质是将沿海区域培育为辽宁经济增长极,通过沿海区域的率先发展。对腹地经济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应该说增长极理论本身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具有一定客观现实性。但要将这一理论应用到辽宁省区域发展战略实践过程中。需要谨慎对待。因为培育增长极存在风险:一是增长极能否增育成功;二是增长极能否起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成功培育增长极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如正确的战略选择、合适的政府行为、有效的干预政策、市场主体的积极跟进等,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可能导致增长极培育失败。另一方面增长极建设可能恶化周边地区的贸易条件。产生“回波效应”。因此,“五点一线”战略需要更充分的理论支撑。

3 战略内容规划需要更细致

一个成熟的区域发展战略。不仅战略目标明确,而且战略内容详细,战略步骤具体。从当前“五点一线”战略规划内容来看。战略细节和战略步骤都需要进一步规划。比如在建设5个重点发展区域时是以同样的力量建设每个点,还是重点建设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点?点与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每个点应如何规划建设,是否都具备成为经济增长极的能力?类似的细节问题在战略规划中没有体现。

三、加强“五点一线”沿海开发战略理论研究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提高对“五点一线”沿海开发战略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

理论研究最重要的意义是为实践指明方向,避免实践过程中的盲目性。五点一线沿海战略作为辽宁省发展的重

要决策,涉及区域广,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对于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现代决策体制一般由决策系统、智囊系统、信息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等组成。其中智囊系统是专门为领导决策服务的研究咨询系统,是科学决策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决策科学化的角度出发。政府在进行“五点一线”战略决策时需要将理论研究作为决策依据,必须重视理论研究。

(二)完善“五点一线”战略理论研究的形式

加强“五点一线”战略研究过程管理,提高战略科学性。具体说来,“五点一线”战略制定应包括以下步骤:①战略环境分析,对辽宁省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判断;②辽宁省情况分析,整理分析辽宁省所拥有资源的数量结构。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现有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特点。确定辽宁经济战略的起点;③建立多方参与的战略形成机制。发动辽宁省内、省外、官方与非官方的战略科研机构,从不同角度提出辽宁的沿海开发战略。经过民主共商,最终做出发展战略;④建立战略的更新补充环节,对现行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迅速作出反应。对战略的漏洞及时补充。缜密的战略规划过程 。可以避免战略的盲目性,从战略形成过程人手有利于提升战略内容的科学性。

(三)细化“五点一线”战略内容

当前“五点一线”发展战略主要内容是战略目标规划相对比较简单。“五点一线”建设是一个中长期规划,战略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为确保战略实施过程不偏离既定方向,应根据“五点一线”沿海开发战略总体目标要求设计相关子目标。设计子目标是从系统思想出发。将与战略目标实现相关子系统应达到的状态列入其中,设计实现战略总目标所应经历的系统路径,使子系统按照事先规划的状态共同向总体目标趋近,最终实现战略总目标。设计子目标实质是从宏观角度把握系统总体运行方向。对于短时间内不能一躇而就的战略目标,还要规划阶段性目标。设计战略每个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标准。只要逐步完成各个系统当前的阶段性目标,即可实现战略最终目标。制定阶段性战略目标实质是控制战略实施节奏和方向。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7

特征一:全面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目标的规定性。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 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六个更加”从一般的规定性上清晰地规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 化和社会生活全面推进的目标特征。

有一般就有具体。接着,江泽民在报告中又具体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 目标内容。这就是经济上的“三个力”——经济力(GDP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 力明显增强;政治上的“三个权益”——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上的“三个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生 活上的“三个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四个“三” 具体而全面地勾勒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的目标特征。

战略依据——看战略目标确立的前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性特征是由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确立的前提——总体达小康决定的。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 上世纪末,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到2000年,全国 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9404亿元,折合10081亿美元,人均约850美元,超过了人均800美元 的目标,跨进了小康的门槛。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我们也必 须清醒地看到,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所谓低水平 ,就是经济量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平衡,就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 距还不小。所谓不全面,就是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社会生活各项指标还没有完全达到。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发展比较均衡的 和更全面的小康社会。所谓更高水平,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所谓发展比较均衡,就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 趋势明显扭转,发展水平比较均衡。所谓更全面,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社 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可见,“总体达小康”是 “全面建小康”的前提和基础,“全面建小康”是“总体达小康”的继起和发展。“全 面建小康”的全面推进性特征源于“总体达小康”的历史前提。

特征二:重点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重点的规定性。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提出来,不仅提出了“三农 ”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而且指出了“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战略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全面建小康”的战略既讲全面推进,又讲重点突破,把“两点论 ”和“重点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我国社会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又把握 住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凸现了重点推进的战略特征。

战略依据——看战略重点选择的“三农”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推进的特征是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农”国情决定的。所谓战略重点,就是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主 攻方向或中心目标。在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之内,当某些部门处于落后地位,成为整个 社会经济的薄弱环节时,它们就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因而,就会成为社 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战 略重点选择得适当与否,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提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的重要判断 ,基本依据就是我国现阶段的“三农”国情。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 。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低、不平衡、不全面,差距主要在农村。具体看来,农民生 活水平较低,还有几千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不少地方的农业生 产仍然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劳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比较落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 条件差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我们说,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 其实,重中之重在农业、在农村、在农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 有全国的小康”。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 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 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见,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定位在 “三农”问题上,是在全面估量“三农”国情基础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作出的 实事求是的决策。可见,“全面建小康”的重点推进性特征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 农”的基本国情。

特征三:积极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任务的规定性。在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 ,最关键的目标是要用大体20年时间,力争使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 3000美元。过去20多年中,我国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但是,应当看到,到2020年再次实现GDP翻两番,同前一个“翻两番”意义 和要求截然不同。前一个“翻两番”是在GNP 2832亿美元,人均GNP 297美元的基础上 实现翻两番的;而后一个“翻两番”则是在GDP 10081亿美元,人均GDP 850美元的基础 上实现翻两番的。很显然,后一个“翻两番”难度加大了,这就要求后一个“翻两番” 必须是在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的经济增长,是综合兼顾经济指标、社会指标、 环境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积极推进的战略思维,是我们党在加快推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又一个雄心壮志。

同积极推进的战略目标相适应,由战略目标的积极推进性所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政治、文化和党建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均贯穿着昂扬向上、积极有为的奋进精神。 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 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组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雄心勃勃 ,是积极推进的。本世纪头20年政治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 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 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这一组政治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跳起来摘 桃子”的,是积极推进的。本世纪头20年文化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牢牢把握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 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一组文化建设和 改革的主要任务,其要求也很高,是积极推进的。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从来就是密不可 分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 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这方面,十六大报告 提出了6方面的主要任务。即: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健全 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 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这6方面的主要任务也是经过努力才 可以实现的主要任务,也是积极推进的。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项项 都闪烁着积极推进的思想光辉和积极进取的奋进精神。 转贴于

战略依据——看战略任务所背靠的战略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推进性特征是 由20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决定的。十六 大报告明确作出了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这是一个科学 的判断。在可以预见的20年内,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人民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平与发展 的主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国际环境保证。 从国内条件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内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供求关系发 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伴 随着国内条件的根本性变化,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到2002年底,GDP 达到10万亿人民币,居世界第6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0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 外汇储备26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有了强大的物质支持。总之,本世纪头20年“国际环境有利,国内条件具备”,是一个 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是面对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党 的十六大提出了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主要任务。“全 面建小康”的积极推进性特征来源于20年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

特征四:稳步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阶段的规定性。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根 据邓小平的提议,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实现到20世纪末 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 ”的战略目标互相衔接,循序渐进,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小康,进而在21世纪 中叶达到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体现出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稳步推进的战略特征。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现在我们已经走完了前两步。10年走一步,10年又走一 步,20年走头两步,解决温饱问题和总体达小康,在整个“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可预见 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是头两步,第三步则不同,50年走第三步,则是预期,是展望,是设 想。现在开始走第三步。面对第三步,必须把它具体化,提出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党的十五大完成了新“三步走”的战略设计,提出了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 立100年,即21世纪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和后30年的战略设想,这就是党的第三代 领导集体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新“三步走”中第一步的战略目标,1995年党的十 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 景目标的建设》已经进行了战略布署;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确定则 是新“三步走”中第二步的战略布署。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 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承上”,承接现代化发展 战略第一步、第二步战略步骤,“启下”,开启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三步战略步骤。正如 “三步走”发展战略体现分阶段循序渐进稳定推进的战略特征一样,比照“三步走”设 计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同样体现了分阶段推进、循序推进和稳步推进的战略特征 。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前两步也是可操作性的可预见性的 现实性的两步走,后一步也是一个预期,是一个展望,是一个远期设想。将来后人面对 新“三步走”的第三步时,还会有一个新“三步走”的更新的“三步走”战略出台。只 有实施这样三个“三步走”的具体发展战略,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发展目标 。三个“三步走”体现着一个共同的战略特征——稳步推进。

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篇8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调整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刻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之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突破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逐步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步理解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

——全局性。即战略性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长远性。即战略性产业在市场、产品、技术、就业、效率等方面应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期的、可持续的。

——导向性。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具有信号作用,它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是引导资金投放、人才集聚、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动态性。即战略性产业要根据时代变迁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等变化带来的新要求。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依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国长远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既要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体现上述四大特征,并遵循以下六大准则。

第一,国家意志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反映一个国家的意志和战略,体现一个国家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可率先突破领域。

第二,市场需求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长期稳定而又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

第三,技术自主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掌握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否则就会受制于人。

第四,产业关联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能够带动一批相关及配套产业。

第五,就业带动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第六,资源环境准则。即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具有对资源消耗低、对环境污染少的特点。

基于上述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重点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制造产业等。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相结合的产业,是发展经济与保障民生相结合的产业,是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的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尽管早在“九五”计划中我国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于“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强调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源、资金和物质投入带动的状况没有改变。伴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提升我国产业产品附加值,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到2020年新能源利用量如果占到能源消耗的20%,每年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在国内外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这关系到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重要引擎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课题组测算,未来三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可望达到4,000亿元;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可达2万亿,信息网络及应用市场规模至少达到数万亿元,数字电视终端和服务未来六年累计可带动近2万亿元的产值;2020年广义生物产业市场规模约为6万亿元。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2010年核电投资可以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对120个国家的计量经济分析表明,宽带服务普及率每增长10个百分点,能带动1.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从增加就业看,据IBM和中国有关部门的联合分析,如果中国在智能电网、宽带、智慧医疗上投资1,000亿元,将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50万。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当前,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的理念,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这从客观上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制约。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发启动较早,有的与国外同步,甚至先于国外。只要我们战略对头、行动有力,完全可以抓住经济危机带来的产业变革和科技变革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以物联网产业为例,我国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加快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无疑将对实现信息技术自主自控、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提供重要的支撑。加强新能源产业、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将推动我国能源技术进步,避免受制于人,促进国家能源安全。

(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市场需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显著提高生产力。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它一方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造福于广大群众,提升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再如生物育种行业,这是关乎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突破口,随着转基因技术在粮食和食品领域的推广应用,这将显著促进农业发展。又如,物联网在环境监测、电网、地震监测、安防、动物溯源、生产监控、物流、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发展电动汽车可利用低谷电,有效利用发电能力。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部分领域的科技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新兴产业发展市场空间巨大,具备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人才和产业基础。

——从产业基础看,产业化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开发利用取得一定进展。我国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硅材料国内自给率达到了25%,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风电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装机容量超过外资企业,已具备每年生产6-8台套核电设备的能力。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应用试验示范计划,自2010年起在全国13个城市逐步推进。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已初具规模,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基材料等许多新产品、新行业快速发展。物联网已开始在智能物流、交通、智能电网、安防、环境监测等领域开展应用。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IPV6互联网,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技术基础看,我国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相对较小,有些领域具有同发优势、处于同等水平,甚至局部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如在电动车上,我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发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总体相当,车用电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是为数不多的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产业领域。生物产业上,我国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工程、生物芯片、干细胞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具有较高研究水平,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或已申报专利或进入临床阶段或正处于规模生产前期阶段。在物联网技术上,研发已有10年,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已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从资源条件看,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约26万种生物物种、12,800种药用动植物资源、已经收集32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十分珍贵的人类遗传资源,至今已收集了3,000多个家系样本;建立了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与亚洲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世界排名第一。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2/3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小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千瓦。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潜力可达10亿吨标准煤。在电动汽车发展上,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所需的原材料,如锰、铁、钒、磷、稀土等在我国是富产资源;电力供应充足,一天的低谷电量可供4,000-5,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同时电力来源广泛,可以充分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支撑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

——从政策环境看,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央多次明确提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相关部门正在抓紧落实,制定发展措施。各地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此外,巨大市场需求和低成本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丰富的人才队伍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不可否认,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发展模式、技术创新、配套机制等方面还不成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体制机制存在约束。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相互分割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制约了发展合力的形成和新技术的应用。在财政、税收、金融、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人才培养与使用方面等存在一系列制度性缺陷,不能有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薄弱,“短板”仍然较多,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还很不完善,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的前瞻性技术储备,特别是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高层次、高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缺乏,经济科技“两张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财政资金投入偏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当前国家没有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比较完整具体的投融资政策,行业、企业和建设项目向银行、向社会融资难度大,直接影响到高技术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

——产业配套能力有待提高。支撑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配置不尽合理,优势资源没有真正集中配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不少新兴产业还未建设规范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和终端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在推广应用上,还需要大力探索有效的商业盈利模式。

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以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争夺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为战略重点,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一)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构建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体系

我国人均化石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快发展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

——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风电应制定实施进入大电网的技术标准和容量配额标准,太阳能光伏发电应集中突破电池组件技术及大规模储能和输电技术,生物质能应重点发展沼气综合循环利用和生物燃料技术。

——强化新能源及装备的核心技术研发。在继续做好APl000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同时,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1400机型,加强铀资源保障和战略储备。加强风电、太阳能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

——实现煤炭合理高效清洁利用。在广泛应用先进煤炭资源勘探、煤矿开采、安全生产技术和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的基础上,着力发展超临界等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的煤炭直接燃烧技术,中远期要把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作为战略选择。

(二)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满足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需求

我国已是世界材料大国,钢铁、水泥等传统材料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某些新材料领域研发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要实现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转型,必须加快发展关键材料和器件。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若干新材料领域产业链专有的技术开发体系,推动我国电力、建筑节能、航空航天、装备工业新材料,水利、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高性能材料形成国际竞争力。

——促进新一代生物基材料、战略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超级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及器件、稀土和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促进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加速推进新材料产业与传统原材料工业实现融合发展,鼓励企业跨行业兼并重组,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新材料产业集团。

(三)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必须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大力推动应用工程建设和运行,加强节能环保和循环利用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研发,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技术与装备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研发先进节能环保装备,加大节能产品惠民等已开展的节能环保工程实施力度。

——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生态效率评价服务、清洁生产审核、绿色产品认证评估服务、环境投资及风险评估服务,继续拉动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健全节能环保产业服务体系,要以标准化、系列化、国产化、现代化为导向,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规范运作相结合,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促进节能环保咨询服务业和环境服务贸易发展。

(四)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努力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必须把生命科学前沿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基础研究。重点研究生物医药研发技术、后基因组技术、再生医学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及远程技术等,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推进资源整合。合理规划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较强的骨干企业。

——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生物医药产品市场监管,鼓励企业申请有关安全、质量、环境管理等国际体系认证。

——注重人才培养。既要培养高端生物技术研发人才,也要培养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同时,为回国创业人员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提供场地、资金、设备等方面支持。

(五)加快发展信息网络产业,带动制造业、服务业优化升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快构建我国无所不在、人人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走出一条普惠、可靠、低成本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路。

——加快实现三网融合。确定合理、先进、适用的技术路线,促进网络建设、业务应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

——推进“感知中国”建设。抓紧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制定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抢占国际物联网产业发展制高点。统筹物联网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推动传感网与通信网融合发展。

——开展后IP时代技术研发。研究网络虚拟化技术及支持存储/计算等资源虚拟化的智能重叠网技术,研究高效网络数据交换、路由及端到端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

(六)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产业,实现迈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转型

高端制造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战略转型,一定要有全球领先的高端制造业,一定要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

——大力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抓好微机电系统和机器人技术、核心单元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特别是数控机床技术。

——集中突破重大成套装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大飞机、大型清洁火电与核电、海洋工程等设备及关键技术,研发新一代流程工业成套技术与装备、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及基础制造装备。

——着力抓好重点经济区域率先发展。率先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突破发展高端制造业,上述三大区域无论传统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都在国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六、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初步建议

当前,我国已进入必须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国产业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科学制定规划,发展技术联盟。在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规划的情况下,重视顶层设计,抓紧出台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时间表和路线图,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产业发展。组建由政府、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组成的产业联盟,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今年是“十一五”规划执行的最后一年,亦是“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关键的最后一年,“十二五”规划中应重点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赋予一定政策和条件得以实施,因此制定并出台已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已迫在眉睫。

——掌握核心技术,强化政策支持。立足国内外资源和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加大研发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努力在关键技术、高端共性技术的研发上取得重要突破。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制定出台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落实好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人才引进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政策。

上一篇: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范文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