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05:54:00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根据庆元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结果,庆元县现状土地总面积为189776.31公顷(至2012年底),其中农用地面积为180488.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5.10%;建设用地面积为3318.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5%;未利用地面积为5969.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5%。从各类用地所占比例看,表明庆元县土地利用仍以大农业为主,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很小。

二、当前庆元县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区划发生变化

随着庆元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现行中心城区行政区划的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农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庆元县委、县政府结合中心城区规模小、集聚和辐射功能薄弱、设施共享性差等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城区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庆元县域总体规划(2007-2020)》,本着“调优调大调强”和“就近就便、整撤整并”的思路制订了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庆元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11〕363号文件精神,庆元县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松源镇、屏都镇、四山乡建制,设立濛洲、松源、屏都三个街道,为调整后的中心城区。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是深入贯彻上级要求的顺势之举,充分体现了省委、丽水市委加强城区统筹发展,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建设的精神;是体现自身发展迫切需要的必行之举,有利于提高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能力、资源利用率和发展集中度,进一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是准确把握调整时机的应时之举。实施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统筹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施城镇区一体化规划建设,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统筹城区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趋势。(注:2013年,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庆元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13〕61号):同意撤销合湖乡、百山祖乡建制,合并设立百山祖镇。此次区划调整后,庆元县辖3个街道、6个镇、10个乡)。

(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出现“倒挂”

庆元县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与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等建设对用地的需求量大,导致庆元县在规划实施期间建设用地总规模出现大幅度增长。同时由于农村居民点复垦工作难度大、推进慢,而城镇、新农村的新增建设又是必然趋势,导致庆元县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难以控制,出现严重“倒挂”。

(三)新增建设用地缺口较大

庆元县现行规划剩余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76.73公顷,预测截至2020年实施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增建设用地888.37公顷,缺口为511.64公顷,未来新增建设用地不能满足实施需要,特别是工业用地出让近两年大幅增长,但仍满足不了发展需要,尤其是周边县市工业用地拓展较快吸引部分庆元企业外流,造成不小压力。

三、对“十三五”时期庆元县土地利用情况的展望

(一)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深入实施,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全面深化,丽水将迎来工业化提升、城市化加速、区域一体化全面推进的发展机遇。庆元县在着力打造丽水市域一小时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过程中,经济发展稳步提升。按照这个发展趋势,到2020年庆元县经济发展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6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9.7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7.6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50068元。

(二)人口数量增长展望

2012年庆元县的总人口为20.6万人。随着经济发展规划的建设,全县城市建设将日新月异,农村基础设施将不断改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经综合考虑庆元县县域人口在2020年为20.9万人,2020年城镇总人口约14.6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70%左右。

(三)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未来用地展望

1.产业发展战略由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正在经历产业升级,原有产业大量向其它地区转移。产业梯度转移是最重大机遇之一,是庆元推行“工业强县”战略最重要的外部机遇。庆元要承接长三角、融入海西区、谋求新发展。庆元被纳入长三角和海西区,使庆元迎来了基础设施和产业的对接长三角和海西区的借力发展和争取先行先试的权利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在交通和产业上对接长三角和海西区,是庆元规划区域经济空间布局和发展战略必须考虑的因素。庆元县在区域中的功能定位为:我国东部沿海生态核心区和生态产业建设示范区、丽水市域南部主要城镇发展区。庆元县形象定位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中国香菇第一县、中国廊桥第一县、沿海生态休闲度假之乡。2.城乡产业布局思路县域产业布局以“联动合作、中心集聚、沿轴开发、递度推进”为总体方针,组建由松源、黄田垟-五都、屏都组成的县域产业发展中心、由黄田、竹口组成的黄田-竹口产业集聚区,并同时促进其他乡镇产业发展步伐。联动合作:通过中心城区的建设,带动松源镇与屏都镇的有机组合,在产业发展上进行联动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形成“松源-屏都”组合型中心城区和县域产业发展中心。中心集聚:积极吸引各种产业要素向组合型中心城区集聚,并对中心城区的功能进行分工与协作,松源区块定位于中心城区的商务区功能,发展商业、服务业、金融业、教育等,屏都区块定位于居住与工业为主导,黄田垟—五都区块定位于工业为主导的功能。沿轴开发:充分利用54省道这一发展基础较好的轴线优势,以该轴上各城镇(集镇)为依托,不断加强城镇(集镇)间联系通道的建设,形成区域内的发展主轴,重点布局竹木产业、铅笔产业等。递度推进:依托中心城区、发展主轴和县域主要开发城镇(集镇),充分利用各地山地地形,建立毛竹、经济林生产基地,开发特色产品,发展生态旅游业,形成现代化的农工贸旅组合开发的格局。3.未来用地预测随着浙江省加快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丽水着力构建大都市经济圈,54省道、55省道、龙泉至庆元高速公路、丽水产业集聚区—装备制造业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庆元组团项目等重大工程的陆续建设使得庆元原本偏处一隅的区位交通条件将发生根本改变,与丽水大都市、浙西的联系更为便捷。同时伴随着海西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庆元县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增加。结合庆元县国土、发改、建设等各部门专项规划,预测到2020年庆元县将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1665.7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2902.30公顷。

四、庆元县今后土地规划实施建议

(一)启动规划修编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庆元县土地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偏差,部分规划目标已不能满足当地实际需要。可以在庆元县土地规划实施评估的基础上,椐据实际情况调整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

(二)适当调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根据庆元县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在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全县生态用地不减少的基础上,预计到规划目标年,庆元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势必会突破规划的控制指标,可适当调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三)加快建设用地复垦

建设用地复垦尤其是村庄用地的复垦,是实现庆元县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和村庄用地面积规划目标的关键,建议积极推进建设用地复垦。

(四)建议对出现预警的主要指标进行跟踪监测

对出现轻警的城乡建设用地进行修正。可以从加快推进农村居民点复垦工作着手,缓解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出现的警情。为了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同时也为农民提供宜居、便利的生活、生产环境,强化村庄向中心村集中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加强节约集约用地

庆元县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还有待提高,因此要在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的着力点,切实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积极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推行土地利用计划,建立建设项目用地全程管理机制。二是构建节约集约用地长效监督机制。通过完善预审管理、合同管理和项目验收管理,并运用先进技术实现供后土地的全程监管、全域监管、常态监管。三是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试点的做法和经验。

(六)建议适度开发低丘缓坡资源

庆元县拥有丰富的低丘缓坡资源,应根据《庆元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2010-2020年)》,适度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要建立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也要建立在切实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必须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做到适度有序开发。同时,落实相应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减少政策所带来的开发阻力,降低政策成本,通过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营造有利于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环境,促进低丘缓坡资源利用的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一、实现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把握好思想教育环节

首先,要帮助人们尤其是领导干部增强反腐倡廉意识特别是廉洁自律意识。反腐倡廉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坚持“两手抓”的重要任务,理应抓紧、抓实、抓好。没有反腐倡廉作前提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不可能健康有序地进行。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腐倡廉也就失去了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其良性互动方面存在模糊认识,甚至把两者割裂或对立起来。他们在抓反腐倡廉的时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认识不到位,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不是持观望态度,就是起阻碍作用,前怕狼后怕虎,不敢进取,不会发展。他们在抓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却又忽视反腐倡廉工作,甚至将其当作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来看待。比如在招商引资和一些经济活动中,就有人违规操作,闯红灯或绕道走、打球,试图打破反腐倡廉的一些“清规戒律”。我们说反腐倡廉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为推动反腐倡廉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氛围。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早已被无数事实所佐证。管理论文网

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态势下,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全民反腐倡廉意识显得极为紧迫。在严格自律的同时又不忘他律,形成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氛围。我们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目的是要从思想上为人们筑起一道防线。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的人所组成的。只有人们普遍增强了反腐倡廉意识,崇尚廉洁,厌恶腐败,经济社会才能朝着稳健的方向发展。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地位、金钱、美女、利益等各种诱惑无时无刻不在敲打着人们的灵魂,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意志薄弱者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直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需要警觉和防范的。我们在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应该揭露和查找产生腐败现象的根源和危害,告诫人们如何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尤其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一方面用勤廉兼优的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激励人们,另一方面用犯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反面典型的案例告诫人们,帮助人们不断增强自律意识、法纪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在头脑中产生“抗菌素”,强化抵抗力,不留产生腐败病毒的土壤和氛围。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为什么有的人在各种诱惑面前不动心,除了组织上的教育和同志们的帮助之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廉洁自律意识强。洁身自爱是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力的一剂良方。如果我们每一个体的人都能把握好自己,那么,全社会的风气好转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就好做多了。这是我们所期盼已久的。

其次,要帮助人们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大向我们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没有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就不敢发展、不会发展,甚至要阻碍发展和破坏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坚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扎实实为党、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那种为了某种私利,不惜牺牲一切代价往自己脸上涂脂抹粉甚至贴金的做法是令人不齿的。最终将被人们所唾弃。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按中国国情和本地区本单位实情办事,把规划制定好,把措施落实好,让效果充分显示出来。真正让国家得好处,人民得实惠,社会得进步。那种盲目行事、装腔作势的行为注定是要成为历史笑柄的。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就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败的标准。

二、实现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把握好制度建设环节

制度是落实政策的措施,是确保目标实现的“紧箍咒”。没有制度就没有约束力,最终会导致计划的落空和事业的失败。

纵观古往今来许多腐败现象的产生,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腐败分子通过钻制度上的空子而越轨犯规,最终陷入囹圄。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组织加快了制度建设的步伐,力求堵塞漏洞,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反腐倡廉正是从制度上为遏制腐败设立了“”和“雷池”,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证。中央制定的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系列“条例”,是反腐倡廉的大政方针,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近年来各地建立了对人、财、物等方面的一系列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公示制度,比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内监督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谈话制度、诫勉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公示制,建设工程施工监理和大件物品采购公开招投标制,政务(事务)公开制度等等,确实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了防止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走样或落空,许多单位还制定了“关于执行制度的制度”,对此进行规范化操作,执行好的且取得成绩的予以褒扬,对执行不好甚至违规的给予惩戒。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行政行为,即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人们的思想支配他们的行动,而制度的执行要靠当事人的自觉意识去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型时期,法制还不健全,各项制度也还有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遵纪守法的模范、执行制度的模范。许多勤廉兼优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事迹也在昭示我们,身教重于言教。要想把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好,就必须领导干部带头,遵守纪律不动摇,执行制度不走样。

反腐倡廉要靠制度,经济社会发展也要靠制度。在所有制度中,群众最为关注的就是行政审批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施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公务员是行政行为的主体,担负着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重要职责。当务之急,就是要使公务员学习、掌握行政许可法,提高其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搞懂行政许可的基本涵义、基本原则、设定事项、设定依据、实施机关、一般程序、特别规定、费用、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严格依法办事,杜绝“吃、拿、卡、要、报”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遏制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实现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把握好多层监督环节

监督是目标赖以实现的保障,是对制度有效性的控制。失去监督就会造成行为的失范、决策的失误。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并非很多,而执行起来力度似乎挺大,那是因为检查考核有硬杠杠和指标,且与每个人的升迁进退和工资利益挂钩,弄不好是要伤筋动骨的,所以不敢掉以轻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从上到下,围绕反腐倡廉这个主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有的单位将此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出口成章、耳熟能详,实际效果并不佳。甚至在有些制度成堆的单位,却出现了窝案、串案。究其原因,还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以至于执行制度有偏差,甚至晾在一边做做样子,最终形成制度上的“真空”,这是极其危险的,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相关联的是监督不到位或缺位的现象非常严重,值得警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经济社会的发展须臾离不开监督。监督是多方位和多层面的。既有内外监督,又有上下监督;既有机构监督,又有制度监督;既有社会监督,又有舆论监督。但是相比较而言,监督的途径和监督的制度较多,监督的效果还不尽人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监督体制不够顺畅、监督主体职权不大、监督工作没有完全到位。虽然中央一级纪检监察部门实行了统一的垂直管理,但省市及基层纪检监察部门仍然是双重领导,人、财、物大权仍属驻在部门掌管,使得监督主体不敢“越位”。作为监督主体的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级别偏低,位置靠后,无形之中就给人们产生“配角”的印象,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造成了“错位”。现在,派驻纪检组实际上只有一人专职,人少事多,监督工作难以完全到位。在有些单位,行政领导搞“一言堂”,有的甚至变着法儿玩游戏,大事不容监督、中事不让监督、小事不要监督,总而言之,叫你无法监督。这种监督的真空一旦形成,腐败现象的产生就有了气候和条件,是极其危险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在的问题

1.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通讯上。通讯线路少,质量低,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讯基础设施亟需改善。

3.产业层次低,比较效益差。少数民族地区是全国主要的农业经济区域,而农业是效益偏低的产业。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地区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等资源型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投资效益较差。

4.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市场化意识比较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非国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这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之所以难以实现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

1.加大补偿力度。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完整的利益补偿机制,主要包括:(1)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资源开发必须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未来发展利益给予补偿,资源增值转移必须对当地居民优先受惠权给予补偿,补偿费计入资源价格。(2)规范自然资源价格。自然资源价格应反映自然资源使用的成本。自然资源使用成本包括资源开发生产成本、资源消费成本、环境复原成本。资源品消费成本通过征收资源品消费税补偿。环境复原成本通过列支资源生产消费费用标准。对生态环境维护和未来发展利益的补偿,补偿费标准依据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和资源品消费情况而定。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应满足生态复原的要求,对未来发展的补偿应当为消费者所承担。(3)设立不可再生资源未来发展补偿基金。把一部分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中获得的利益通过税收途径转为积累,用于支持形成未来发展长期效应的基础建设,未来发展基金的形成通过扣除不可再生资源总成本中的资源品消费成本来获得。

2.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要做好以下几点:(1)严格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教育普及率,为此,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要加强对教育投资发放的管理,各级政府不得以各种理由挪用或推迟发放教育投资,保证教育投资的及时到位;同时,要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法的宣传,使西部地区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2)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增加教学设施的投资,定期派教师到条件较好的地区进修,提高教学水平;广泛招揽有志于西部开发的毕业生到西部从事教育;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与东部地区联合办学:提高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接收率:同东部地区学校联合,在一些重点大学开办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尽可能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所需各类人才的培养。(3)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林、果木管理、家庭畜养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那些条件艰苦且与所学专业对口的贫困地区扶贫。在贫困地区增加科普知识的宣传,使贫困农户基本能够掌握一至二门技术,结合地区优势,加快贫困地区脱贫速度。

3.改造传统产业,发挥区域特色优势。西部应加快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主要是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技术改造。提高重要农业、能源、原材料基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并规划建设一批新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发展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重点治理资源开发区、工业、城市聚集区的环境污染。调整改造、大力振兴原有“三线”地区的国防工业。远西部地区在加强部分有优势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交通、通讯、供水、居住条件和文化教育水平。促进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农牧业的规模经营及产业化,通过富民以稳定边疆。着手进行大江大河源头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在制定远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方案时,要重新审视远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问题。远西部地区不宜再搞那些代价大、收益低的资源开发及其加工的大项目。增强中心城市的功能,以机械电子和化学等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业为主导,完善中心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枢纽职能,形成具有较高水平服务业的现代化城市经济,形成西部经济核心区,并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现代化。积极培育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二级产业带和西部边境开放经济带,增强整体经济实力,以优势资源的加工利用为重点,发展地区特色经济,为长远区域开发格局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4.建立生态破坏的补偿机制。首先要建立资源输出地和资源受惠地之间的补偿机制。资源受惠地要对资源输出地因输出资源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补偿,这样一方面可以限制资源受惠地对输出地资源的无限制浪费,同时也可以帮助输出地保护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其次要在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下游地区资源开发之间建立补偿机制。即上游的生态保护使下游资源开发得到了好处,则下游地区要对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给予下游地区的正面影响给予补偿,一方面分担上游地区生态保护的费用,提高上游地区进行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结语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标志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面临许多机遇,同时也对今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合作中,以开放促开发,发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崛起。

参考文献:

[1]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发展,政府必须进行管理创新,促进职能转变,以增强政府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政府管理创新与职能转变应着力解决好观念、制度和技术三个层面的内蓉,从而使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如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以及世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抢抓发展机遇,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如何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政府的管理创新,取决于政府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以什么样的行政姿态、做什么样的开发决策来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要求政府管理创新

21世纪的头20年,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国家经济发展面

临着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从全省范围来看,正处于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着全球大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发达国家传统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达省份传统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这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抓住了,我们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条件下,经济社会要实现历史性跨越,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跨越式思维解决发展问题。

“欠发达、欠开发”是最基本的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川我省经济总体上仍比较落后,与全国的差距仍在不断拉大。虽然我省有丰富的各种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尚未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如何做到科学、有效、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在当前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与全国其它省份相比,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竞争中,政府面临着诸多压力:

1.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政府面临加快发展的压力。2006年全省GDP总量为2267亿元,仅占全国的1.08%;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5750元,为全国人均水平的36%,位列全国倒数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9ll6.6l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5%;农民人均收人1985元,仅为全国的55.3%。加快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成为各级政府的首要责任。

2.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政府面临扶贫攻坚的压力。目前,在全省的88个县(市、区)中还有83个有扶贫开发任务,其中有50个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有93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有近1.4万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如果按国际上划定贫困人口比较通用的“比例法”(将收人水平低于人均收人水平二分之一的人群视为贫困人口)来核算,在全省3000万左右农村人口中,有1500万左右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这说明政府在扶贫开发上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还异常艰巨。

3.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政府面临劳动力转移的压力。若以2003年计,全省人口38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0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5.19%。其中滞留在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多达1651万人。要使全省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关键是让农村人口的人均收人增多,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4.生态脆弱,经济增长粗放,环境污染严重,政府面临“保住青山绿水”的压力。大部地区是喀斯特地貌,生态系统脆弱,地表水缺乏,约有1000万农民尚待解决饮水安全,50%以上的城镇存在缺水问题。由于工业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大都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污染严重。工业的单位GDP能耗是全国水平的3倍多,形成了“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经济低效益”的发展怪圈。如何发挥环境和资源新优势,把青山绿水培育成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实现持续发展,政府应在保护好建设好“绿色生态”上担当起责任。

政府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主体,必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和内部资源能力(面临的发展优势与劣势)进行科学分析,转变职能,理清思路,创新模式,对未来发展及远景规划做出更为准确的定位,从而使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要求政府必须进行管理创新。

二、政府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省各级政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政府管理还未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管理带有“转型”特征J。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是全能政府,社会力量非常薄弱。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虽然得到了成长的机会,但是政府权力依然很大,政府代替市场、干预企业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政府管理未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全相适应,在市场主体培育和助推企业发展上没有较大的作为,未能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化。

2.政府管理职能“三位”现象突出J。一是政府“越位”现象突出,表现为政府不应管的事情插手依然较多,参与了不少竞争性项目的投资与运作;二是政府“错位”现象突出,表现为政府与企业的分工不明确,政府干了许多应由企业干的事;三是政府“缺位”现象突出,表现为应由政府完成的事情却没有很好履行职能。政府管理职能没有完全定位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

3.政府管理方式滞后。地方各级政府的管理方式仍然是以“行政——控制型”管理为主。其工作的重心不是制定和维护规则,不是努力提供快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而是侧重于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直接管理、微观管理,热衷于直接管钱、管物、管人;习惯于行政命令、靠“红头文件”直接指挥,不善于宏观调控和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方式进行管理。特别在行政审批制度上缺乏创新,项目审批未能按照“集中统一、及时高效、透明公正”的原则办理。行政管理法治化程度低。

4.政府管理思想不到位。受传统思想定势的束缚,政府管理创新的整体思路没有太大的突破,仍然停留在管制型政府的理念上,习惯于数量管理、指标管理、项目管理而不是规则管理、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不能树立“法制政府”、“有限政府”、“信用政府”和“服务政府”等全新的政府管理理念。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未能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问题,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认识不够清楚,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的越细越好,干的越多越好”的传统观念没有彻底改变,缺乏服务观念、效率观念、成本意识、竞争观念、创新观念。政府官员的“官本位”的思想依然存在,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和发展观,追求政绩GDP而不是绿色GDP,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花架子”。没有摆正党的领导地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关系,弱化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5.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弱。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础建设、教育文化、公共卫生、收入分配调节、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投入上严重不足;二是公共服务产品供应不均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三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手段单一、市场化进程缓慢;四是公共服务的成本偏高、质量偏低。

三、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

政府管理创新和职能转变应解决好三个层面上的内容:一是观念层面,解决各级政府职能如何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二是制度层面,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三是技术层面,如何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

1.建立有限政府,提高政府宏观管理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应该是一个能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作用的有限政府。“有限”要求政府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掌舵”方面,而具体的“划桨”则交给市场和社会完成,从而逐渐减少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行政性干预,把职能落实到宏观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层面上来,真正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小统治,大服务”的治理目标。

为了推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政府必须在立足科学分析省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搞好项目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按照十七大提出的“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的要求,-。做强我省能源和优势原材料等新兴支柱产业,做强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培育以旅游业、生态畜牧业为重点的后续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做好节能减排降耗工作,发展循环经济,减轻生态压力。加大教育发展和科学技术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进工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人力资源的供给、保障和利用能力。搞好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统筹,加快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增强就业能力。

2.建立法治政府,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建立法治政府,一要着力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中央政策和《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减少审批项目,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通过这项改革,使我省的投资环境得以改善和优化。二要推进年检制度改革。通过积极推进年检制度改革,清理年检事项,简化年检程序,改革年检方式,规范年检设置,加强年检收费管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规范行政行为。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府建设,全力打造“阳光政府”。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完善政务公开方式,建设统一的政务公开平台;建立考评体系,完善政务公开基础工作。

3.建立诚信政府,提高政府为民办事能力。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关键,在于政府机关改善工作作风,以诚信办事、诚信服务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对政府工作人员加强诚信教育,让他们在群众、企业和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提高政府官员的诚信意识,让他们为群众和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政府在决策上,要做到“问计于民”,善于倾听群众呼声,反映民情,体现民意、集中民智。建立办事回执制度和服务承诺制度,真正把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放在首位。在发展的道路上,要致力于改善民生,多为群众办好事和实事。加强政府诚信文化建设。重在培育勤政为民、廉洁奉公、高效务实的行政文化,在政府官员中倡导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浮夸和一心为民的主流价值观念,让政府官员树立“纳税人”意识,淡化“官本位”思想,不能与民争利,而应为民谋利。

4.建立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环境的监管者,而无论规则制定还是市场监管,都是为市场、企业、公民提供服务的。政府的管理方式必须由指挥经济变为服务经济,管理目的在于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加快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错位”的地方“补位”,在“缺位”的地方“到位”,严格按照规则办事。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政府必须加强软环境建设。建立服务型政府,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依法行政的服务准则、顾客导向的服务模式、绩效评估的服务考核、过错追究的服务责任。政府必须着力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行政环境和人文环境,努力形成一个“亲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和一个“万众创业,万商云集”的发展局面。

5.建立学习型政府,提高政府官员素质。当今时代,是一个速度经济竞争和发展创新的时代,需要建立学习型政府,促进政府的知识更新和自我完善,塑造“模仿一学习一创新”的知识增长链条。一个政府的学习能力如何,对未来政府管理的创新和组织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后发展地区,更应该强调建立学习型政府,促进政府管理创新。首先,应该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调整,建立自由、开放、便于信息交流、知识传播和学习成果共享的系统。其次,要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和团队学习。最后,要注重将学习行为有效地转化为创造,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性的工作,惟有如此,才能适应政府管理创新能力提升的需要。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税收管辖权包括属人管辖权和属地管辖权,其调整对象涵盖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投资收益、商品和劳务销售收入以及财产等。为了便于学习和理解我国新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本文对税收管辖权的研究,仅限于对企业所得进行调整的范畴。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全球化浪潮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国家边界和意识.推动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都不同程度地从这种开放性的经济结构调整中获益,但由于国家间、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以致在同一税收管辖原则下对不同国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此,各国必然基于维护国家权益的立场,对原有的国际税收分配关系作出相应的调整,并由此引发新一轮的属地管辖权之间的冲突,且这种冲突,主要表现为对所得来源地的判断标准不一。

例如,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对非居民取得的营业利润,主要分歧是以设立机构、场所为标准,还是以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为标准;对非居民取得的利息、股息所得,主要分歧是以支付者的居住地为标准,还是以其法律身份为标准;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主要分歧是以研发地为标准,还是以使用地为标准,或是以支付者的居住地、法律身份为标准。而在信息经济条件下,对非居民取得的营业利润,主要不同是以有形机构、场所或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为标准,还是以虚拟主机或网络服务器为标准;对特许权使用费,主要不同是以数字化产品研发地、使用地或支付地为标准,还是以上传地或下载地为标准,如以研发地为标准,同一项数字化产品可能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研发人员;如以上传地或下载地为标准,也会出现同一项数字化产品上传地或下载地与许方或受方企业居住地不一致的情况。基于上述变化,发达国家作为主要的资本、技术输出国,在信息经济时代也采取了不同态度。其中,美国作为电子商务发祥地,主张采取税收免税政策,并在1998年OECD渥太华会议上建议,网站或服务器用于储存数据,其用途类似仓库,符合OECD协定范本第5条规定的准备性、辅活动,不能解释为常设机构征税。但OECD则持不同意见,并在1999年修订的协定范本草案中明确,在某些情况下,服务器可能构成常设机构。此外,澳大利亚在向1998年OECD渥太华会议提交的报告中认为,设立服务器或网址,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且可以经营业务的,可视为常设机构。加拿大1998年电子税收管理报告认为,服务器或网站是否视为常设机构,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而对跨国网上交易的无形商品,如电子出版物、软件、网上服务,美国主张一律免税,OECD则主张对无形资产、特许权使用费、劳务、数字化产品等收入性质加以区分,以便适用不同税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新兴的资本、技术输出国,面对信息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采取了相应的税收措施,如印度规定,对在境外使用计算机系统,而由印度公司向美国公司支付的款项,均视为来源于印度的特许权使用费,并在印度征收预提所得税。

二、“两法合并”后属人管辖权的完善

2007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两法”合并已水到渠成,并进入统一、规范、公平的税收法制建设阶段,且“新法”较之合并前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在属人管辖权的规定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新法”继续坚持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关于居民居住地税收管辖权的基本原则,并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居民企业的法律用语,有利于与国际接轨;二是对居民企业的判定,“新法”同时采用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而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既采用注册地标准和管理与控制中心标准,又采用独立经济核算标准,显然,“新法”规定的居民企业范围更为宽泛,且居民企业的身份更易认定,有利于维护国家和经济利益。

但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新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低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如果对居民企业的认定范围过于宽泛,并普遍规定对居民企业的境外来源所得征税,容易增加征纳双方税收成本,且由于外国税收可按新法的有关规定计算抵免,我国对居民企业的境外来源所得实际上也可能征不上税。因此,建议考虑这一实际情况,通过“新法”实施细则,一方面明确居民企业的全球所得纳税义务,另一方面在境外所得的纳税申报手续上,尽可能简便些。与此同时,宜针对跨国企业离岸经营的特点,尽快建立避税港税制和资本弱化税制,并进一步完善转让定价税制,通过以上三个税制的联动和相互配合,积极应对跨国企业规避我国税收的行为。此外,在信息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宜借鉴国际上对外包、离岸经营、电子商务的税收管理经验,在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延伸方面,重点放在避税港税制的建设上,并通过建立严格的海外控股公司利润合并申报纳税制度,对我国居民企业在避税港设立投资控股公司取得的离岸经营利润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在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的拓展方面,则重点是坚持现有的属地管辖权原则,并对来源地的范围作适度的调整。

三、国内法和税收协定关于税收管辖权的协调

综观各国国内法的有关规定,对居民企业的判定,主要采用国籍标准和住所标准,并据此对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外的所得征税。对非居民企业的判定,主要采用所得来源地标准,并据此对非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的所得征税。但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国内法关于企业住所和所得来源地判定的具体标准,往往会产生一些差异,以致相关国家对企业的同一项跨国所得双重征税,这显然不利于各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于是,各国一方面通过国内法有关境外所得抵免的规定,主动对本国税收管辖权行使的范围进行单边调整:另一方面,则通过国际税收协定,对相关国家税收管辖权行使的范围进行双边或多边调整,并在此基础上确立高于国内法的国际税收分配关系。[next]具体而言,各国国内法关于税收管辖权的协调主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对居民企业境内外所得分类进行税务处理,即凡是依本国法认定为居民企业的,其来源于境内的所得一律按国内法的有关规定征税,而不考虑该企业是否同时被其他国家认定为居民,但对其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则采取直接或间接抵免法进行抵免,以消除对居民企业境外所得的双重征税。二是对非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的所得分类进行税务处理,即凡是依国内法认定为非居民企业的,对其取得的营业利润,按照独立企业和利润归属的原则征税;对其取得的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按照低于普通税率的预提所得税税率征税;对其取得的财产转让收益,按普通税率征税。国际税收协定关于税收管辖权的协调则主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适度调整来源地税收管辖权行使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对非居民企业取得的营业利润,坚持按常设机构征税的原则,并对其承揽的建筑、安装或装配项目引入了时间概念,即与上述项目有关的活动如超过协定规定时间(6个月或12个月),可认定为其在东道国设立了常设机构,并按东道国国内法的有关规定对其征税。而按各国国内法的规定,对建筑工地、建筑、装配或安装工程项目,通常没有活动时间的概念,非居民企业只要在东道国开展建筑安装活动,即可认定其设立了营业机构和场所,并按东道国国内法的规定对其征税。与此同时,对非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通常按低于缔约国国内法规定的预提所得税税率征税。二是避免和消除双重征税。例如,对人(居民企业)的管辖冲突,一方面通过居民企业的定义,明确属人管辖权调整的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双边或多边税收抵免条款。明确相关国家避免和消除双重征税的责任和义务。三是防止滥用协定避税和偷逃税。例如,我国在对外谈签的国际税收协定中规定,我国居民企业从相关缔约国取得的股息,只有在拥有支付股息的缔约国居民企业10%以上的股份时,才能考虑税收抵免。由此可见,按照各国国内法和国际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对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的所得,居住国拥有独占征税权,但对其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居住国和东道国则共同享有征税权,或者说,对非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的所得,东道国享有优先征税权,居住国享有最终征税权。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迅速,外贸依存度较高,同时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制约,鼓励居民企业向境外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四、实践中涉及税收管辖权的判定及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跨国企业的战略布局、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资源配置方式及税收筹划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公认的税收管辖权原则面临新的挑战,现有的国际税收分配关系受到较大的冲击。对此,发达国家作为资本,技术和高端产品输出国,多通过延伸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的深度,来减少本国税收流失。而发展中国家则通过拓展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广度,来维护本国税收权益。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是全球较大的资本、技术和产品输入国,又是新兴的资本、技术和产品输出国,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精神,通过国内法和国际税收协定适度调整税收管辖权的行使范围,进一步理顺国际税收分配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为此,除应继续坚持传统的居民居住和所得来源地管辖权原则外,有必要根据外包、离岸经营、电子商务的新特点,对税收管辖权的判定标准作出新的规定,以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维护国家权益及经济安全。

(一)外包的税收管辖判定标准

外包是指跨国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分解并转移到投资较少、成本较低、质量和效率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的做法。从跨国企业开展外包业务的情况看,外包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但涉及相关国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主要是离岸外包,即将企业的制造流程、呼叫中心、软件编程、人力资源、物流和会计流程等外包给国外供应商。基于此,与营业利润有关的税收,相关国家可以按照传统的税收管辖原则.对发包企业和外包供应商进行税收管辖。具体而言.发包企业可以将外包成本与其取得的营业收入相配比,并按其居住国的有关规定计算纳税。而外包供应商则可将外包收入与其承揽外包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相配比.并按其居住国的有关规定计算纳税。与特许权使用费有关的税收,情况则较为复杂。从发包企业的角度看,其外包的通常为非核心业务流程,而核心业务流程或高端技术和产品仍留在本企业内部。即使是软件外包业务,也是为企业高端技术和产品服务的,且外包软件已以合同约定的价格向供应商买断。因此,不存在向外包供应商额外支付特许权使用费问题。从外包供应商的角度看,其开发的产品虽然涉及知识产权问题,但其开发的产品是为发包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服务的,且已以合同约定的价格买断,因此,也不存在额外收取特许权使用费问题。基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只要外包供应商以企业形式存在,对其承揽外包业务取得的收入,就应按传统的居民居住和所得来源地标准进行管辖。

(二)离岸经营的税收管辖标准

离岸经营是指跨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拓展境外市场或规避税收负担等原因而开展的境外业务活动。目前,跨国企业的离岸经营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离岸生产.即将工厂转移到土地、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市场更为接近、税收更为优惠的国家或地区;二是离岸金融,即在企业居住国吸收境外存款.并专用于拓展境外投资的业务;三是离岸投资,即在避税港设立海外投资控股公司,以汇集海外直接或间接投资所得。据此,各国宜视具体情况,对离岸经营活动采用不同的税收管辖标准。具体而言,对离岸生产,宜视工厂的税收法律身份进行税收管辖,如该工厂具有税收居民法律身份,对其取得的营业收入和所得,居住国拥有独占征税权,但对该工厂分配的股息或税后利润,境外投资方所在国应拥有最终征税权。与此同时,对该工厂与境外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应按独立企业原则进行税务处理。对离岸金融,宜视具体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税收管辖。例如,对非居民企业取得的利息或投资所得,应按国内法或国际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征税,对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银行取得的利息或投资所得,考虑到信用、法律、利率和汇率等方面的风险,应与其开展境内业务取得的所得分别记账,并建立离岸金融所得与亏损抵补制度,即规定离岸金融年度净所得应与其境内所得汇总申报纳税,而对离岸金融净亏损,则不能抵减当年境内所得,但允许其在以后年度的离岸金融所得中抵减。对离岸投资,宜按照传统的居民税收管辖原则,对本国居民企业在避税港设立的海外投资控股公司汇集的各项投资所得,规定特殊的税收申报和抵免制度,如规定本国居民企业如持有海外投资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则对其控股的海外投资公司取得的各项投资所得,不论分配与否,都应按规定单独申报,以利于在鼓励本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同时,防止其利用避税港转移本国税源,造成居住国的税收流失。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1.1我国水资源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问题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总体上水资源分布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其中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珠江、浙闽台诸河、西南诸河等流域,水资源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1%,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GDP占全国总量的56%,与水资源占有量相比,经济发展还有很大潜力;辽河、海滦河、黄河、淮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19%,特别是海滦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但是这些流域的GDP产值却占全国总产值的44%,水资源成为限制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区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差别很大,开发过度与开发不足并存,北方地区除松花江流域外,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在40%~101%之间,其中海河水资源供水量已经超过多年平均水资源量,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南方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仅为35%,远低于北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尚有一定的潜力。匹配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正相关或负相关的配合关系,是描述事物之间对称关系的概念。比如,水资源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匹配,就是认为“水资源匮乏地区,经济社会不发达;水资源丰富地区,经济社会发达”;再比如,一个人的水平与贡献之间的匹配,就是认为“水平高的人,贡献大;水平低的人,贡献小”。实际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很多事情并不是完全匹配,匹配也并不一定是一种好的状态。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布局总体不匹配,有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或者水资源缺乏的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使得水资源的地域性差别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详细分析不匹配的原因,将为水资源调配与管理,以及制定经济发展方向、产业格局的调整方向等提供支撑。

1.2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协调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配合得当、和谐一致、良性循环的关系,是描述事物之间良性相互关系的概念[8]。发展是指系统或系统组成要素本身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过程,是描述事物运动变化的概念[9]。协调发展则是协调和发展的交集,是系统及其要素之间在和谐一致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无序到有序的总体演化过程[9]。水资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水资源开发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水支撑,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经济发展则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指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是消除不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控制环境污染条件下,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较好状态。目前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外部因素中,水资源状况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水资源的多少和好坏直接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理念,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造成水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需要使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10]。

1.3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本文第一作者将和谐定义为:为了达到“协调、一致、平衡、完整、适应”关系而采取的行动[11]。人水和谐发展是指人文系统与水系统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状态,即在不断改善水系统自我维持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使水资源能够为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和保障[12]。人水和谐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等多个复杂系统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3],本文第一作者等采用和谐论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河流健康评估[14]、人类活动对河湖水系连通的影响评估[15]以及水资源管理[16]等。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属于人水和谐发展的研究范畴,是两者共同发展的最高目标,即为了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对河流进行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应当保持河流的可持续利用,不能损坏河流的自然过程。

1.4匹配与协调、和谐的关系

匹配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配合关系”的一种描述,匹配并不一定是一种好的状态,匹配并不一定就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也不一定达到和谐目标;所以,3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一般从低到高的层次关系是:匹配协调和谐。分析匹配程度,可为进一步研究协调关系、和谐关系奠定基础。为了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首先要分析两者的匹配程度。定量计算不同区域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匹配度,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了解不同地域水资源支撑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向,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两者匹配状况良好,说明该地区建立了良好的适水产业布局;如果两者的匹配状况较差,则可以根据地区的产业结构、水资源利用效率、节水意识、节水型器具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找出不匹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改变其不匹配的现状。另外,从国家层面,可以进一步优化水资源调配和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本文旨在提出基于数列的匹配度计算方法,匹配度是定量度量系统之间或者系统各要素之间匹配程度好坏的指标,用来度量区域不同发展阶段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匹配状况。

2基于数列的匹配度计算方法

2.1空间上的匹配度计算方法

假设需要分析计算变量X和Y的匹配度,在研究空间上有K个单元,各个单元变量X和Y的值分别为(x1,y1),(x2,y2),…,(xK,yK)。可以用下列方法计算得到不同单元X和Y的匹配度:a.可以对K个单元的X值x1,x2,…,xK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对应的序号为n1,n2,…,nK(最小为1,最大为K)。同样,对K个单元的Y值y1,y2,…,yK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对应的序号为m1,m2,…,mK(最小为1,最大为K)。①如果X值越大而Y值也越大时,两个变量越匹配,则匹配度计算公式为ai=1-ni-miΚ-1(i=1,2,…,K)(1)可以根据序号的差异来度量变量之间的匹配度。当ni=mi时,完全匹配,匹配度ai=1;反之当ni与mi序号相差越大时,匹配越差,匹配度ai越接近于0。②如果X值越大而Y值越小时,两个变量越匹配,则匹配度计算公式为ai=1-ni+mi-K-1K-1(i=1,2,…,K)(2)这种情况下,当ni与mi差距越大,匹配度ai越接近1;反之当ni与mi的差距越小,匹配度ai越接近于0。b.另外,可以按照各个单元上,变量的具体数值占研究区该变量总值的比例进行匹配度的计算,同样分为两种情况,计算公式如下:ai=1-ri-simax(rk,sk)-min(rk,sk)(3)ai=1-ri+si-max(rk,sk)-min(rk,sk)max(rk,sk)-min(rk,sk)(4)其中rk=xk∑Ki=1xisk=yk∑Ki=1yi(k=1,2,…,K)

2.2时间上的匹配度计算方法

如果对具体的研究区域不同时间段内,不同变量之间的匹配度进行分析计算,可以按照需要,将研究时段分为T个时间段,分时段的变量值分别为(x1,y1),(x2,y2),…,(xT,yT)。同样对这些指标值进行排序,序号为n1,n2,…,nT;m1,m2,…,mT。则分时段变量间的匹配度的计算公式在两种情况下变为aj=1-nj-mjT-1(j=1,2,…,T)(5)aj=1-nj+mj-T-1T-1(j=1,2,…,T)(6)同样地,也可以按照分时段内,变量的具体数值占研究时段内该变量总值的比例进行匹配度的计算。计算公式为aj=1-rj-sjmax(rk,sk)-min(rk,sk)(7)aj=1-rj+sj-max(rk,sk)-min(rk,sk)max(rk,sk)-min(rk,sk)(8)其中rk=xk∑Tj=1xjsk=yk∑Tj=1yj(k=1,2,…,T)2.3匹配度划分标准依据匹配度的定义,可以人为划定匹配度大于或等于0.8为匹配;0.8和0.6之间为较匹配;小于或等于0.6为不匹配。根据该标准,对不同变量之间的匹配度进行分析计算。

3实例分析

如果对不同区域或不同时间段内,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进行计算,可以分别选取人均用水量和人均GDP作为代表性变量,采用上述方法定量计算两者之间的匹配度。

3.1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计算

依据200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不同省级行政区的人均用水量和人均GDP产值数据,采用公式(1)根据排序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见表1。从表1计算结果来看,匹配程度较好的区域有江苏、福建、湖北、四川、内蒙古、重庆,说明这些区域当前人均用水量与人均GDP相匹配。匹配较差的区域有山西、宁夏、广西、山东、、北京、天津,其不匹配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比如广西、、宁夏,这些区域的水资源可以支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尤其是的经济发展潜力最大;二是水资源相对缺乏,而经济发展相对较快,比如北京、天津,山东、山西,说明这些区域的发展较快,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在当前水资源量的限制条件下,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瓶颈,进一步的发展需要考虑外调水等方式增加可用水资源量。针对具体的省(市、区),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匹配关系与地区缺水状况之间的关系,同时针对省(市、区)内分布不均的情况,需要在更小的尺度上进行分析,才能得到省(市、区)不同行政分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匹配程度。

3.2河南省逐年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计算

上文计算了不同变量空间的匹配度,下面再计算时间系列的匹配度。以河南省为例,计算河南省2003—2011年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相关数据来源于2003—2011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采用公式(7)进行匹配度的计算,结果见表2。表22003—2011年逐年河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年份人均GDP/万元人均用水量/m3不同年份人均GDP占总值的比例不同年份人均用水量占总量的比例匹配度.从表2可以看出,2003—2011年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人均GDP持续增长,而人均用水量在经历了相对增长期后,开始趋于平稳,两者之间的匹配度在2007年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步下降,这主要是2007年以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量能够满足发展需求,两者同步增加,匹配度逐渐增加。2007—2009年,由于水资源短缺的限制,水资源量无法承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增加需水的要求,只能采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方式满足发展的需求。2010年以后,水资源利用情况趋于稳定,而经济社会依然持续增长,匹配度进一步降低,但是人们节水意识逐渐增强,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技术推进和资金支持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同时也说明了水资源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3.3河南省不同行政分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空间匹配度计算

前文已对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空间上的匹配度和时间上的匹配度分别进行了分析计算,但是针对较大单元内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分布不均的情况,还需要在更小的尺度上进行匹配度的分析计算以得到更加详细的结果。因此根据上述计算结果,选择匹配程度处于中等的河南省为例进行分析。利用2000—200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和《河南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采用公式(3)计算2000年、2005年以及2009年河南省各行政分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匹配度,计算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2009年郑州市的匹配度最差,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而水资源相对缺乏引起的。如果要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节水器具,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或者通过调水等方式,增加水资源量。开封市和濮阳市从2000—2009年的匹配度持续下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用水量猛增,这一方面说明这些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其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洛阳匹配度也缓慢减小,但原因与开封和濮阳不同,它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但水资源量并没有随之急剧增加,而是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来保障该地区快速经济发展,实现协调发展。鹤壁市的匹配度缓步上升,主要是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维持用水量的逐步下降,达到了两者的匹配发展。驻马店市的匹配度变化不大,一直较高,这是由于这7年内该市经济发展和用水量所处的排名位置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引起的。

4结语

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时期,而水资源可利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匹配程度分析对于实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较为重要。本文给出了基于数列的匹配度计算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全国不同省级行政区和河南省各行政分区的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匹配程度进行了空间分析,对河南省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匹配程度。但是影响水资源利用状况的因素较多,例如科技发展水平影响水资源利用率和污水处理率,而供水设施和节水设施的投资及使用状况影响水资源回用率,产业布局、公众节水意识和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力度等均影响水资源利用量,而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利用情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因此,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弄清造成不匹配的具体原因,才能为管理和规划部门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只是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匹配度计算考虑的指标还比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如何在匹配度计算中纳入更多的表征指标,将影响匹配度的因素纳入匹配度计算中,同时考虑不同的水资源利用类型和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更加准确地评价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匹配程度,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滇派园林;云南经济;国际化;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

当前,国家一方面已经逐渐不再成为圈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栅栏,另外一方面,国家同样也不再是独占地区的、民族的长期依存发展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围墙。这从当今国际局部地区的不断冲突中可以看出来。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化,必然导致国家、地区、区域资源在社会发展的开发、保护、利用过程中,也呈全球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这也不难从当今国际纷争、政治纷争、经济纷争中看出来。资源合理有效可持续的保护、利用、开发在国家、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当前乃至下个世纪,寻求区域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建立客观、合理、有效的发展产业模式,谋求经济的共同发展、资源的有效利用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滇派园林的现状

滇派园林是云南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一环,既体现云南的资源特色,也体现云南的社会生产力量。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高原低纬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兼具的边陲重地,在发展中国经济的过程中,兼顾云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从中国近、现代史中不难看出。发展滇派园林也就是居于云南特殊的地域资源提出的,它既是专业理念,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理念。滇派园林是应用云南资源分布的立体性特点,利用云南丰富的生物资源、山水映象和生态元素,参与人类环境修复,满足人类持续发展的园林、园艺活动,或劳动结果的展现——园林、园艺。园林活动成果,是满足人类发展的环境需求,而园艺劳动的结果,是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园林、园艺活动均是以满足人类自身要求,同时,又兼具发挥环境功能,如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除讲究各类生物对象的生存需要外,还提出了生物和谐共荣、多样性、持续性的发展理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资源适度开发利用和提高持续、科学、发展意识的理念。滇派园林概念的提出,具有全球性、广泛性、群众性等特点,以及打破国家、地区范围,种族、政治、阶级划分的特点。

由于云南特殊的地域环境,云南在从事各类经济活动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经济社会的发展须立足于长效的资源开发,滇派园林理应成为当今云南发展的一面旗帜。

2发展滇派园林的对策及措施

2.1克服急燥冒进,将滇派园林经济纳入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实施。

滇派园林是利用云南的地域资源或造园技术实施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类云南园林园艺派别。前些时,云南曾经以发展绿色产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十八种生物资源”开发曾经创造过辉煌,至今也发生着重要作用,如此种种,可以看作是滇派园林的原产地经济(微观经济),但是,利用资源结合技术开发异地经济(宏观经济或地域经济)作为滇派园林外延式经济发展亟待开发。

2.2政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培植滇派园林产业。

政府要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滇派园林发展关心、支持,加强地方立法,建立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和激励机制,地区资源保护、利用补偿机制,引导和培植滇派园林产业。

2.3政府下大决心,斥资引凤,强化产业基础理论研究。

一方面,政府注重产业开发的同时,一方面要注重产业文化、理论体系的研究,引进和培养一批滇派园林的产、学、研队伍及学科带头人。

2.4应用推广先进的技术及产品,提高滇派园林对云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发展滇派园林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资源的合理利用、技术的有效结合、区域的和谐发展、产品的创新,形成云南经济发展的旗舰,拓展省内外、国内外市场,努力提高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2.5广开言路,聚思广议,发展滇派园林的外延,丰富滇派园林的内涵。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季受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属低纬山原季风气候。由于北回归线穿境而过,沟壑纵横,海拔高差非常悬殊,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高原气候区共七个气候类型。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因此,形成土壤、民族、气候、动植物分布、及经济社会均呈垂直地带性分布。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02],立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应当看到,我国的经济社会立法状况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仍有相当差距,需要从立法上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立法观念

立法法和宪法都明确规定,我国立法总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这个前提下,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具体时期的新情况、新任务和新需要,应当对某些立法观念予以调整、完善和发展,使之与时俱进地指导并服务于立法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立法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即立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立法原则和立法观念完全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但是,在具体的立法工作中,我们不能教条主义地理解、机械地强调"立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立法原则和立法观念。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内涵在实践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立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容和方式也要不断调整和变化。例如,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是以计划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在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以前,我们的经济立法主要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即使在1992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立法活动本身的滞后性特点,决定了"以计划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立法不能适应"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的立法需要,所以,1992年以后,我国法学界提出了"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法治经济"的命题,以这种理论创新来使立法观念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从而丰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立法观念的具体内容。今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立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就必须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五个方面的内容统筹起来,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立法观念。

全面协调发展的立法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以立法为前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本身要全面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是立法和法治要适应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需要,并与之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立法观念,并不排斥立法确定工作重点、区分先后和轻重缓急,但是这种确定和区分,不仅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而且要在全面协调发展的框架内进行。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立法与社会立法

本文这里使用的"经济立法"和"社会立法"的概念,是指在我国法律体系划分的七个部门法(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中,有关经济法的立法和有关社会法的立法。按照西方国家对法律体系作公法、私法和社会法的区分标准,经济法通常被包括在广义的社会法中。本文在此使用的"社会法",是我国法律体系划分中狭义的概念,是指规范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方面的法律。社会法是在国家干预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法律门类,所调整的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社会不同部分之间的法律关系。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于立法工作,首先就要统筹经济立法与社会立法。在我们过去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存在着"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的现象",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03]。这种现象在立法领域同样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立法始终是国家立法工作的重点,而社会立法则处于相对滞后状态。据统计[04],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立法37件,其中经济立法22件,社会立法1件。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立法62件,其中经济立法21件,社会立法5件。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立法118件,其中经济立法35件,社会立法6件。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共立法124件,其中经济立法29件,社会立法4件。20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总计立法341件,其中经济立法107件,占36.5%;社会立法16件,仅占4.7%。参见下表。

全国人大常委会经济社会立法统计表

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总

数(件)经济立

法(件)占立法

总数的%社会立

法(件)占立法

总数的%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372259.5%13.7%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622133.8%58.0%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183529.6%65.0%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242923.3%43.1%

总计34110736.5%164.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制定300多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经济法律。"[05]

在2003年公布的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本届人大任期内将审议的法律草案59件,其中经济法类法律草案14件[06],社会法类法律草案6件[07];研究起草、成熟时安排审议的法律草案17件,其中经济立法6件,社会立法无。

在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团和联名代表共提出991件议案,其中行政法类316件,经济法类237件,社会法类只有128件,远远少于经济法类议案。

在地方立法中,重视经济立法、轻视社会立法的现象依然存在。例如,江苏省人大常委会1993年至1997年共制定和批准了76件经济法规,占立法总数的55%;安徽省九届人大制定、修改、批准经济类法规70件,占立法总数的54.7%。

造成经济立法与社会立法"一手硬、一手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立法角度看,可能有以下主要原因:第一,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立法思想指导下,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社会保障的立法观念。第二,经济立法在总体上可以直接保障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立法投入少而产出多,执法成本低而经济效益高。且经济立法可以产生GDP,可以出政绩,决策者、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等容易对经济立法产生积极性。第三,社会立法在总体上需要政府付出经济、服务、管理等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政府全心全意发展经济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社会立法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经济资源,政府行为缺乏相应的动力和积极性。第四,客观上,需要经济立法调整的经济关系、规范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秩序等在总量上繁多复杂,因此对经济立法的需求量较大,而需要由社会立法调整、规范和保障的社会关系在总量上相对要少,加之某些社会法特征不太明显社会性立法,在统计时可能被归入了经济法、行政法等法律部门,因此我们看到社会立法的统计数字要明显少于经济立法。

无论怎么解释,过去我国社会立法与经济立法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今年来这种状况虽有一定改变,但还存在相当差距。我们应当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尽快改变这种立法状况,统筹经济立法与社会立法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经济社会权利保障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体。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以人作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立法中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切实保障公民的经济社会权利。经济社会立法与公民利益直接相关的,是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的确认与保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这种发展带来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同时考虑保障经济社会权利的协调发展。

根据联合国1966生效的我国全国人大已批准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作为人权的经济社会权利包括:工作权、享有公平与良好之工作条件权,组织、参加工会权(我国全国人大在批准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这一条提出声明予以保留),结社自由、罢工自由、社会保险、社会保障权、健康权、家庭母亲儿童和青年受特殊保护权,免受饥饿和改善生活环境权,受教育权等。国际上认为其中比较重要的权利,是适当生活水准权(包括足够的食物、衣着和住房),健康权,社会保障权,工作和就业中的权利,受教育权等。

经济社会权利也被称为"积极人权",它们是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条件、资源和帮助才能实现的人权。经济社会权利的义务主体是国家,权利主体是公民、特别是公民中的穷人和弱势群体,因此这类权利的实现体现了社会"公平"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国家作为经济社会权利的义务主体,负有国际法(国际人权公约)和国内法(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双重法律责任,需要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和尊重保障人权的原则,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部分(或者大部分)成果通过社会立法等方式和途径,公平合理地用于保障公民的经济社会权利。

在以立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经济社会权利保障方面,提出两方面的建议。一方面,建议在国家立法规划中,增加制定以下一些社会立法:《社会法典》、《促进就业法》、《平等就业保障法》、《劳工权利保护法》、《住房法》、《医疗保健法》、《福利保障法》(包括失业福利、老龄福利、工作事故和职业疾病福利、家庭福利、生育福利、因残疾丧失工作能力的福利等内容)、《儿童与青少年福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法》等。国家制定有关社会立法时,应当尽可能把农民纳入法律调整和保障的范围,应当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

另一方面,建议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既有的经济社会立法进行重新审视和梳理,对其中需要补充、修改、解释和废止的,及时通过立法程序来完成。审视和梳理既有经济社会立法,要考虑以下因素:1、应当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的要求,检审既有的经济社会立法是否与之相符;2、当下的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与过去经济社会法立法时的情况相比,已有明显提高,已具备相应提高经济社会立法的保障水平、标准和能力的条件,应当使某些既有的经济社会立法与时俱进地予以完善;3、2004年全国人大已有14条修正案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尤其是尊重保障人权成为一项宪法原则后,经济社会立法的各项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均应当与修改后的宪法保持一致,及时补充修改完善。应当特别注意发现和解决由于经济社会立法导致或可能导致侵犯人权、引发社会冲突和等问题。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立法与整个法律体系的协调发展

经济立法与社会立法之间需要统筹和协调发展,它们还应当与整个法律体系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经济社会立法与整个法律体系的统筹和协调发展。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以部门法划分为基础构成的法律规范整体。在广义上,法律体系还涉及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问题。法律体系本身的协调发展,是法律体系中各部门法、各单个法、各法律规范协调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经济社会立法不可能囊括其实施所需要的一切法律条件,而必须由其他法律部门来配合与支持。例如,市场经济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治安环境,这些领域的大多数问题就主要靠刑法、行政法等部门立法来解决。又如,违反经济立法达到犯罪的严重程度,就需要刑法与经济立法相衔接,对经济犯罪行为做出惩罚性规定。再如,经济立法和社会立法产生法律纠纷以后,需要通过司法程序予以解决和救济,就会涉及诉讼程序法和有关的司法制度。

经济社会立法与法律体系的协调发展,主要是这两个方面的立法与其他五个法律部门的协调,以及国内的经济社会立法与国际经济社会立法的协调。首先,要统筹立法资源,按照全面协调发展的立法观念在七个法律部门之间合理分配立法资源,不能搞立法的"平均主义",但也不能"畸轻畸重"、"厚此薄彼"。其次,要注意经济社会立法与法律体系的内容协调,避免重复立法、立法漏洞和不必要的交叉立法。第三,要注意经济社会立法与法律体系的规范协调,做到法律规范之间相互衔接,彼此呼应,相辅相成,编织成疏而不漏的恢恢法网。第四,要注意经济社会立法与国际法律规范的协调,要从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同时学习和借鉴国际和外国先进有益的经济社会立法经验,在经济社会立法领域有条件地率先实现"立法国际化"。

五、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统筹经济社会立法与法律实施

立法的目的在于实施。如果法律不能或者不被实施,就会变成毫无意义的"空气震动"。在我国法治建设中,无法可依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成为法治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与我国法治发展的整体状况相比,统筹经济社会法治建设,既面临着无法可依的立法问题,也面临着立法与法律实施的协调发展问题。我国许多法律法规得不到实施,或者不能有效实施,固然有执法司法的体制、机制等原因,但有些则与立法有关。就是说,有些法律法规不能实施,追根溯源,主要还是因为立法造成的。立法的"不良"、立法的瑕疵、立法的漏洞、立法的空白、立法的冲突、立法脱离实际等立法质量问题,直接导致了法律实施的不能、乱为或者不为。立法是法治的上游活动和产品,实施法律则是法治的下游活动和使用立法产品的过程。很难想象,劣质的上游产品可以在使用中发挥应有的效应,甚至根本就无法投入使用。因此,有些法律实施的不理想,也要追究立法者生产"产品"的法律责任。在现实中,某些地方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炮竹、限制养犬等的立法之所以难以实施,之所以遭到群众抵制,很大程度上还是由立法本身造成的。

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一、保障经济社会权利的社会立法,主要依靠国家和社会提供资源等保证,依靠政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支持才能实施和实现;而其他有的立法,如税收、海关、工商、交通等立法,政府可以通过执法和司法获得经济收益。因此,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社会立法面临诸多困难,立法积极性不高。二、我国立法中存在着立法的部门保护主义,有的政府部门"借立法扩权诿责",出现了"国家立法部门化,部门立法利益化,部门利益合法化"[08]的不正常现象。

保障经济社会权利的社会立法,往往会涉及政府与公民、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社会、公民与单位等不同利益取向、不同利益诉求的复杂矛盾。立法就是要预防、化解矛盾,或者最大限度地降低矛盾发生的可能性,就是要通过立法实现"分配正义",否则就会背离社会立法的目的。因此,制定保障经济社会权利的经济社会立法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防止政府部门对经济社会立法的不作为、懈怠或者拖延。经济社会立法应当在保证立法投入和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规定立法进度的时间表,要求按期完成。

第二,防止政府部门利用起草法案的权力,弱化或者推卸法律实施的责任,特别要防止政府部门在起草经济社会立法中滥设、多设或者不设执法主体,避免把应当由本部门代表政府提供各项资源的责任,分摊到其他部门、社会、单位甚至公民个人身上。

第三,防止经济社会立法脱离实际、违背社情民意,不考虑执法条件、不顾及执法成本,闭门造法、与法律实施相脱节,避免法律在颁布之日就是其生命终结之时的现象。

第四,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立法质量,保证经济社会立法公正顺利地进行。一是进一步完善立法技术,增强经济社会立法的可行性。二是充分发言立法民主,让民众广泛参与社会立法的过程。通过民众的广泛参与,既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也可以监督立法过程可能的不公。三是保障经济社会权利的立法起草,政府部门因为是利害关系当事人,应当尽可能回避,而由立法机关自己主持或者委托专家学者来起草。四是进一步完善民主立法的程序,召开立法听证会、专家座谈会、论证会等,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经济社会立法是对政府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的考验,是责任政府以人为本、执政(执法)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各级政府都要切实负起重视经济社会立法、加强经济社会执法的责任来。

注释:

[01]总书记2004年9月15日《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2]从1978年至2004年9月,全国人大制定了现行宪法和4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国务院制定了650多件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参见总书记2004年9月15日《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3]本书编写组编著:《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04]该统计含已废除和被修改的全部法律,而不是仅指现行有效的法律。

[05]郭道晖总主编:《当代中国立法》(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603页。

[06]具体包括:国有资产法、外汇法、反垄断法、反倾销和反补贴法、保障措施法、企业所得税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预算法(修订)、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审计法(修订)、土地管理法(修订)、对外贸易法(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

[07]具体包括:社会保险法(或者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分别立法)、社会救济法、劳动合同法、农民权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

[08]本书编写组编著:《党的十六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页。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生态修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渭县

论文摘要: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l,at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通渭县鹿鹿山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于2004年被列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试点项目,经过3a实施,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农户人均纯收入由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基本情况

通渭县鹿鹿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是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实施期为2004—2006年,项目区年均降水量500ram,年均气温3~5oC,适宜各类生物生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该地区为石质山地,项目区辖陇阳、北城、寺子3乡,12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839人,人口密度84人/km,全部为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4706人。人均土地1.19hm,人均耕地0.26hm,总面积93.30kmz。完成封禁面积56.25km2.人工补植9Ohmz,人工种草277.5Ohm2,设立封禁工程围栏5km、标志碑5座、标语牌9O个、封育区“四至”边界标志界碑600个;新建管理房3间、示范养殖圈舍150座。布设植被监测点5个、气象观测点1个、径流泥沙监测点1个,选择监测典型农户60户。

2生态修复成效

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破坏,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身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修补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水清、山绿、水土流失减轻,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了生物、产业趋于多样化,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算,到项目实施年限末期,林草覆盖率从52.30%提高到60.29%;监测区年土壤侵蚀模数由1430t/km。·a降为964.40t/km项目区内农户人均纯收入自1613.80元提高到1967.20元;农、林、牧、副各业产值结构由基期的76.70:0.94:17.30:.5.06变为50.30:.1.07:29.50.:19.1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农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21.12:20.97:34.30:4.30:18.56。舍饲养殖数量6000多(只),实现牛、马、猪、兔、鸡、鸽等多元化养殖。各产值机构有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几点启示

3.1科学规划,对位配套措施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前提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科学规划。在生态修复技术措施运用上,以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为核心,依据“源于自然,还于自然”的思想,为大自然恢复其自我修复能力创造条件,对位配置各类措施,以封为主,封禁、补造、抚育、管护并重,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结合,生态修复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使项目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隔离区,减少或禁止人、畜活动对生物群落的干扰和破坏,促使土壤质量正向发育,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向健康状况演化。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加强组织、建章立制、加大宣传是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生态修复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生态修复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专门成立项目执行领导小组,健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和落实各部门的责任权属。制定和颁布有关项目建设的法规及管理制度,对生态修复区林草及其设施的管护管理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做到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利用集市、庙会等多场合、多形式、多渠道对农民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印发传单、公告、宣传画及日历和手册。为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证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3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项目,为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涉及农、林、水、环保、畜牧、财政、扶贫、科技等诸多方面,综合性很强,我们利用中央资金的主导作用和退耕还林草的机遇,深化投资管理机制改革,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兼顾,合理规划,相互配套,镶嵌实施,达到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投入资金发挥最佳使用效益。在项目建设中,与相关部门在工程实施、科研和监测等方面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全面提升生态修复的科技水平和效益,加快生态修复进度。在管理上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部门之间“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工作机制。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4立足实际,政策引导,狠抓落实是实施生态修复的关键

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使其得到休养生息。必须按照“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科学,遵循市场规律”的原则,坚持川台河谷区发展全膜覆盖玉米、浅山区种植马铃薯、深山区发展畜草产业的种植结构调整思路,大胆探索,积极挖掘本地资源潜力,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玉米、洋芋、畜草、中药材等富民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解决了许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使支柱产业开发和扶贫攻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生态修复,既满足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条件,又确保了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3.5依法监督,狠抓管护是生态修复效益正常发挥的保证

生态修复能力的体现根本在于彻底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一切干扰因素和防止水土资源的污染,关键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封禁成果管护。为此,要采取以下强有力的措施:

①建立健全水保监督执法网络。县、乡、村、社四级执法网络组织机构健全,并逐级签订监督管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权、利绝对明晰。

②依法具体落实“三区”划分与“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严格管理,奖惩兑现。加强修复成果管护。

同时,对水保预防监督执法的检查情况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评比的内容,推行奖励机制,以管促封。使生态修复效益能够正常发挥。

3.6合理布设监测网络,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所获取的基础数据,对于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研究及评价意义重大,根据基础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要求,合理布设监测网络,采用实地定点、定时,多方位、多层次、多目标、多样点统计调查的方法进行。着重做好以下监测内容:

①蓄水效益监测。定点观测和统计径流、土壤侵蚀、泥沙变化、流域降水量等数据,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蓄水保土效益。

②生态效益监测。林地监测:采用多样点抽样调查法。草地监测:选用不同草地类型,采用刈割测定生长量等,分析评价了项目实施后的生态效益。

③社会效益监测。通过布设网点社经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定点观测和典型农户调查结合,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根据监测结果与效益分析评价,为同类地区生态修复的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结语

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一、马营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1、马营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马营河流域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冷龙岭,是黑河和石羊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黑河干流东部最大的一条支流,流域总面积2347平方公里,总人口16.59万,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日照充足,干燥少雨的特点。区内年平均气温5.9度,年平均降水量19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695—2246毫米,具有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的显著特征。流域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9398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6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值,流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经多次转化和重复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高达144%,余水下行至张掖汇入黑河。

马营河灌区是山丹县唯一的大型灌区,控制灌溉面积32.42万亩,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灌区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掠夺式粗放经营的短期行为也导致了人们对该流域生态的严重破坏,特别是山丹军马场,逐年开荒种地,破坏草原植被,与民争食,逐步蚕食包围水源涵养带,目前已扩展到了祁连山脚下,耕地面积已由80年代的3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0万亩,造成土壤严重沙化。据掌握,仅该地沙暴天气发生率就由70年代的每年5次增加到现在的每年24次,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已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由于水域、植被的严重破坏,逐渐引发了气候演变——少雨、高温、多沙暴天气逐年增多。据统计,灌区泉眼湖泊由70年代的3511眼萎缩到目前的125眼,泉水溢出流量由70年代的1.8立米/秒,减少到了目前的0.8立米/秒,导致部分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林木枯亡;李桥水库年拦蓄水量由80年代初的5500多万立米减少到现在的3800万立米,减少了1000多万立米;祁店水库从1996年开始就无径流调节,只是为了维系1.37万东乐人民的生命,每年从李桥水库调剂300万立方米用于生计。

整个流域自下而上呈现出“沙化区向农业区推进,农业区向牧业区推进,牧业区向林草区推进,雪线向主峰推进”的生态恶化趋势,而且还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成为影响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生态环境已越来越制约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支流生态环境的恶化必将威胁到黑河干流的生态环境。因此,马营河支流应与黑河干流的利用与保护同等重要,若支流开发利用程度过高,可能会破坏水文循环,也不能达到黑河流域乃至河西内陆河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2、流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马营河属黑河水系,是山丹县境内最大的一条内陆河,河道全长176公里,综贯山丹县全境,水资源总量9398万立米,而流域国民经济各部门现状需水总量为10900万立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量严重超越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传统水利的观念一直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大水漫灌、串灌、明浇夜退的灌水陋习长期束缚着灌水方式的革命性突破和超越发展。以李桥水库为界,上下游在经济结构、用水习惯等方面差异极大,用水矛盾也很尖锐,上游水的浪费大的惊人,只有40%的水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

其二,马营河流域内河床下切,水利设施基础掏空,上下游左右岸水土流失区林分结构不合理,坡地径流的汇集,缺乏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的有效拦截,入河泥沙大量增加,加快了水库淤积,至目前李桥水库已淤积泥沙300万立米,严重影响到了水库的安全运行。

其三,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流域水库上游缺乏控制性枢纽调蓄工程,工程配套差,渠系渗漏严重,有些村社仍然沿用土渠或天然河道输水,使大量水被渗漏、蒸发掉了,水量损失较大。

其四,农牧业结构不合理,粮经比例失调,高耗水作物和高耗水企业使水资源总量不足,打破了原有的水生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未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农村人口的迅速膨胀,新的城市消费群体对给水需求的增加,导致政府和职能部门在协调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山丹县解放初期有人口5.74万人,到现在已增加到20.21万人,增加了14.47万人,增长252%;而由于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极强型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先天不足,从50—60年代政府号召农民开荒种地,到80年代至今的改革开放又使得到致富机会的农民更加过度地开垦草地、坡地,上游耕地面积越来越大,下游保灌面积却越来越小,东乐乡6.0万亩土地沙化,人均耕地不足0.5亩,昔日绿洲面临沙化的危机。以牺牲下游的生态系统来换取上游的生存和发展,必然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其五,河川径流逐年减少,地下水补给量也相应减少;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一些湖泊、湿地消失,使下游地下水位下降最大达19米,井深发展到250米。祁家店水库出现库水倒灌现象,不得不从2000年开始把调水以来每年3月1日开始的轮期推迟为4月15日以后,以减少库水倒灌,保证下游的灌溉。

因此,不论是水资源的的浪费,水环境的恶化,还是区域人口、数量、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远远超出了现有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二、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途径

面对不堪重负的水资源,面对有限的供水能力及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办法通过建设水市场来保护和重新合理配置现有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量水发展,以供定需,增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三、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通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水运动,张贴节水标志和节水标语,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2、树立上下游、左右岸、全流域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团结治水,共同发展。

3、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病在下游,根在中上游,要坚决在上中游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禁止陡坡开荒,湖泉打井,先保护,后利用,再配置。

4、流域内打井要建立监理制度,合理布井,制定取水标准,改进水量计量手段,用价格杠杆调节用水量,防止过量开采地下水。

5、通过灌区改造,加大上中游节水工程的比重和力度,特别是上三坝灌区要搞好渠系配套,渠道防渗,配备量水设施,计量收费,节约用水,把节约的水量用在下游农田保灌和生态用水上,逐步增加科技对水利的贡献。

6、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压夏扩秋,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减轻夏灌压力,减少水事纠纷,促进社会稳定。

7、在马营河河床沿岸、沿坡种草种树,营造绿色走廊,改善植被,恢复生态。

8、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从而大大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9、对于上游特别是军马场收取水费的同时,收取污染防治费,控制面源污染,恢复和保护好大马营滩地的植被,涵养水源,发挥湿地的自净功能,减少上游对下游的污染,以水环境承载力的提高推进水资源承载力的提高。

上一篇: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