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范文

时间:2023-09-25 09:57:23

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篇1

(一)199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大力发展市场需要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继续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在农业连续丰收的好形势下,一定要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对农业,在思想上必须始终重视而不可有任何麻痹,在工作上必须切实加强而不可有半点放松,在投入上必须不断增加而不可有丝毫减少。当前,顺利实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做好各项经济工作,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自觉地重视农业。要着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主要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继续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和粮棉收购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粮棉购销体制改革,尽快建立有利于粮棉产销协调发展的新的流通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搞好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强化农业的科技基础,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市场需要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继续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促进农业增值增效。

(二)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稳定和加强农业。1999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的部署,稳定农村基本政策,下大力气抓好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这两个突出问题。要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广泛开辟农村就业空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努力使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减轻农民负担,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活农产品流通。同时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团结。

(三)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开发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科技教育。

会议要求,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抓紧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要注意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会议还要求,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调整优化结构、增加农业投入、扩大以工代赈、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

(四)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注意安排—些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有利于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和改善农村市场条件,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建设项目。认真搞好乡镇机构改革。

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九五”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现在突出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件大事来抓。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紧紧依靠科技,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要积极稳妥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产业化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应当大力推进和扶持。要正确处理调整农业结构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放松粮食生产继续贯彻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要保持相对稳定。要进一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注意安排—些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有利于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和改善农村市场条件,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建设项目。要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认真搞好乡镇机构改革,下决心精简财政供养人员,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还提出,加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农业,需要继续增加投入。

(五)200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要把食品质量、卫生和安全工作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

200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开发优质专用农产品,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要把食品质量、卫生和安全工作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要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大事来抓: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进一步扩大退耕规模,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步伐,要继续抓好水利、公路、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没,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多搞一些小型基础设施。今年出台的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对于健全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2002年要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加强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粮棉主产区和贫困地区倾斜,保证农村教育和基层政权运转的必要开支。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土地流转必须坚持“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不能刮风,不能下指标,不能强制推行。继续抓好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六)200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国债资金使用要向农村倾斜,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要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城镇化进程。

200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调整和优化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着力提高使用效益。其中要求: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加快实施退耕还林,促进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农业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围绕发展优势农产品,调整区域布局,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城镇化进程,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增收渠道。

(七)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必须坚持“四个始终重视”。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的现象。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要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的现象,继续调整农业结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进优势农产品合理布局。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强农业科技储备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做好农村扶贫工作。

(八)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要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出发,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篇2

刚才东彬同志通报了市人大农村工作委员会*年的工作情况和*年的工作打算。政府涉农各部门领导也谈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做好新时期的人大农村工作,对于人大进一步做好对政府涉农工作的监督和服务必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我接着同志们的话题,谈点今年涉农工作的看法。

一、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了*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全面部署了*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着重研究了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讨论稿)》。

会议指出:*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的一年,也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干群关系取得可喜变化。今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根本上说,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采取一系列支农强农的政策措施。

会议认为,必须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农村形势,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更要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出现好势头的情况下,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能放松。

会议强调,做好*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对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我们必须根据惠州的实际,结合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紧抓好,抓出新的成效。

二、进一步加强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力度,切实巩固和农业的基础地位

1、为了吸取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的教训,防止再出现农业稍有好转就把工作重心转向工业和城市的做法,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强调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把这一要求定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的工作方针。

2、进一步抓好粮食增产,争取今年粮食产量恢复到一定的水平,并对种粮大户继续给予鼓励和支持。

3、大力搞好农业集约化经营,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生产和农产品深加工以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业收入,争取每个县、区都能出一、二个省及或国家级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以推动面上工作,扭转那种把增加农民收入单纯寄托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的片面想法和做法。

4、加强农村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治理污染,恢复和保护生态平衡的建设,使农村真正向现代化迈进,改变现在只搞城市现代化而忽视甚至牺牲农村现代化的做法。

5、千方百计增加农村投入,特别要采取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向农村投入。

三、积极办好“涉农”议案,力促议案落实到位

现在正在办理的省、市人大涉农议案,虽然数量不少,但每一宗议案都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现在正在办理的省、市人大议案共有20个(其中省13个、市7个)。省人大议案具体是:1、关于加快我省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议案;2、关于建设人工渔礁,保护海洋资源环境议案;3、关于加快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议案;4、关于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议案;5、关于加强广东气象事业建设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议案;6、关于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议案;7、关于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8、关于扶持贫困地区农村机电排灌工程建设的议案;9、关于扶持沿海渔民转产转业保护渔区稳定议案;10、关于扶持山区和革命老区乡镇发展“三高”农业,开展“一乡一品”活动议案(延长待定);11、关于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议案;12、关于加快我省小水电建设的议案;13、关于解决小型水库安全隐患问题议案。

市人大议案具体是:1、关于保护红树林议案;2、关于强化市场农副产品残留农药检测议案;3、关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技术教育,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议案;4、关于巩固和完善农业示范区的议案;5、关于切实保护好西枝江水质水源的议案;6、关于加快绿色通道建设议案;7、关于切实加强东江水资源保护的议案。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重点对省人大关于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议案,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议案,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议案以及市人大关于加快绿色通道议案,强化农残检测议案实施情况进行重点监督,力求抓出成效。

明天,市人大在惠州宾馆召开议案督办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把人大议案的办理落到实处。

四、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把我市的“三农”工作做好

人大农工委和政府的各涉农部门分别是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门,工作目标、服务对象都是共同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联系和沟通,有什么事要我们人大出面的,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把监督寓于服务之中,把要办的事情办好,也希望各部门多向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改进工作。对今天各位在会上提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尽快向常委会报告并极早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努力争取解决。

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篇3

2013年12月,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2013年各级农业部门迎难而上促发展,坚持不懈抓落实,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年粮食总产12039亿斤,比上年增加247亿斤,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首次实现“十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000元左右,增幅连续四年超过城镇居民。农业形势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会议强调,2014年工作要着眼于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就是要坚持稳定政策、稳中求进,实现稳中向好、稳中有为,做到稳粮增收,坚决防止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出现滑坡;要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以改革促发展。要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使粮食产量保持在11000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使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

会议要求,2014年要更加注重改革创新,争取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上有新突破,在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上有新进展,在已经看准、时机具备的改革任务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加注重质量安全,实行产量与质量并重,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因追求数量而放松、忽视质量,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持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更加注重资源环境,坚持当年生产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将农业可持续发展纳入重要日程,守住耕地红线并逐步提升耕地质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永续发展;更加注重科技人才,坚持科技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用科技进步解决资源约束,实现节本增效,提高产量和品质,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会议指出,要扎实抓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重点工作。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必须处理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顶层设计与试点试验的关系,处理好胆子大与步子稳的关系,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为此,要坚持稳中求进,要统筹兼顾“三农”,要城乡联动改革,要增强底线思维。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动农村金融保险制度创新,切实维护农民的财产权利,积极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加强农村改革试验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农业部门职能转变。

会议强调,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稳发展、保供给、强产能、提质量、转方式、增效益的任务很重,要突出抓好八项重点任务: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提升“菜篮子”产品供应保障能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强化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和政策支撑,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农业,广辟农民增收渠道。

改革创新推进扶贫开发和现代种业发展

近日,国务院副总理主持召开扶贫开发和现代种业工作座谈会,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工作成效和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

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指出,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要深化种业科研体质改革,着力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组织好良种重大科研攻关,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繁育基地建设,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建设种业强国。

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篇4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前一阶段,我委在常委会副主任**、**的带领下,赴市有关涉农部门和部分辖区就上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常委会审议参考。

一、上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努力克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全市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成绩来之不易。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1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60.8亿元,同比增长4.2%。

(一)农业生产发展总体平稳。一是夏熟麦油减产减收。受不利天气影响,全市农业生产接连遭受重创。夏熟麦油总体呈现减产减收状态,全市夏收粮食面积为82.4万亩,比上年减少5.7万亩,同比下降6.5%,夏粮亩产达335.5公斤,比上年下降4.5%。二是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上半年我市家禽出栏2255.2万羽,同比增长2.7%,家禽存栏1233.1万羽,增长2.7%。生猪出栏42.3万头,增长5.5%,生猪存栏42.7万头,下降1.2%,家禽价格逐渐走低,生猪价格高位运行。三是渔业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5.7万吨,与上年相比持平。全市渔业现价产值为35.1亿元,同比增长6.8%,渔业现价增加值为15.5亿元,同比增长6.5%。四是灾后复产有序进行。6月下旬以来的持续强降雨,导致全市农业大面积严重受涝,农作物受涝面积89.5万亩,绝收15.2万亩,渔业受灾34.3万亩,绝收19.8万亩,死亡畜禽176.8万羽(头),农业受灾经济总损失达29.73亿元.面对灾情,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迅速行动,积极作为,全力开展农业抗灾复产工作,目前各项抗灾复产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去年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在全国308个示范区中名列14位,在地级市中位居第二,今年继续稳居全国前列。上半年,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1.95万亩,累计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60.7%。新增高效设施农业1.05万亩, 高效设施渔业0.59万亩, 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比达到20.7%,高效设施渔业面积占比超过31%,新增各种大型农机620台,稻麦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0%。 9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2亿元,利税5.37亿元,带动农户136.1万户,分别同比增长8.04%、5.05%、5.09%。积极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休闲农业升级工程,上半年全市各农游景点接待游客400万人次,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和7%;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淘宝网上建立我市首家农产品OTO店,目前入驻企业360多家,入驻产品16.45万件。

(三)水利现代化工程有序推进。一是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新孟河、新沟河等流域工程已经全面开工启动,长江大堤防洪提升工程基本完工,新闸防洪控制工程改建等4项城市防洪提升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二是农村水利建设深入开展。溧阳、金坛、武进、新北2015年度小农水重点县任务全部完成,2016年度项目进度达50%。三是防汛工作有效推进。汛前抓相关责任人防汛知识培训,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开展汛前大检查,针对问题,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防汛预案。汛期抓科学指挥,科学调度,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临一线指导,启动防汛Ⅲ级、Ⅱ级应急响应,一线军民不怕疲劳,连续作战, 努力减轻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四)农村改革创新持续深化。一是全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上半年,全市38个镇514个应确权的行政村全面启动,完成权属调查的村488个,占94.94%,完成审核公示的村413个,占80.35%,完成签订承包合同的村273个,占53.11% ,签订承包合同26.48万份,已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4.26万份。二是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出台了我市《关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辖市(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上半年,全市新增各种类型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28家,465家合作社列入政府优先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录,开展合作社星级认定和公示工作,进一步促进合作社提档升级。四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培育示范化建设。目前,全市共有74家家庭农场进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名录库,2399家家庭农场进入江苏省家庭农场运行管理系统。五是继续做好农业政策性保险。积极引导各地开展农业保险,确保主要种植业承保面达90%以上,上半年承保小麦、油菜各80.32万亩、7.58万亩,共为农民提供3.52亿风险保障, 承保高效实施农业10.26万亩,为参保农户提供5.33亿元风险保障。

(五)农村扶贫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党政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市有关部门责任人为成员的扶贫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扶贫工作,建立精准扶贫目标责任制。二是建档立卡。以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溧阳市、金坛区低于8500元,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低于10000元的人口作为我市新一轮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三是全面部署推进。出台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意见》,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产业扶持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加快建立经济薄弱地区发展和扶贫对象脱贫的长效机制。

二、当前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及其建议

(一)农业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从总体情况看,我市农业发展除了受到宏观环境影响和共性因素制约以外,也受到自身资源条件、发展方式、要素瓶颈的制约。主要体现在:资源约束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紧缺,农业发展空间持续受到挤压;农业产业融合深度不足;土壤、水体和空气污染对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种养脱节、农牧分离现象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培育以及市场营销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从当前的情况看,由于受到不良天气和水灾影响,导致今年夏粮面积、单产、总产呈现三减,农民减收,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弱质属性还未得到根本改变等。建议政府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发展空间保护。要以1185功能布局规划(100万亩水稻、100万亩生态林、80万亩高效园艺、50万亩特种水产)为引领,充分发挥规划的发展导向和刚性约束作用,有效保护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集聚集约发展。二要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靠拼资源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上来。三要加强农业风险保障工作。完善农业风险应急保障机制,推动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多方参与的农业风险分散体系机制,推动农业防灾救灾方式由政府救济向保险理赔转变,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四要总结水稻生态补偿实施情况。水稻生态补偿已经实施二年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对二年来水稻生态补偿实施情况及其成效进行分析总结,对当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要认真听取各方面尤其是来自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化和完善。

(二)水利现代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今年6、7月份,我市又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52.6亿余元。与去年不同的是,这次洪涝灾害,重点受灾地区主要是农区,大部分在环湖及沿河的圩区及集镇,充分暴露了我市农田水利建设滞后这一薄弱环节。建议政府要在认真总结、深度剖析、深刻反思连续二年抗击特大洪涝灾害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统筹城乡水利一体化发展。城市防洪工作固然重要,但农村水利工作也同样重要,水利工作的重点应更多地放在沿江、沿湖、沿河、沿库等重点区域,而这些重点区域大部分在农村,要坚持城市防洪排涝和农田水利建设一起抓,逐步解决好城乡水利建设发展不平衡、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当前要重点做好受毁圩堤修复加固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标准圩堤建设。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规划。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水系,崇尚人与水和谐相处。保护好我市江南水乡的历史原貌。同时要深入开展调研,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全市水利建设规划,针对我市目前防洪排涝方面存在的北排不足、下泄不畅等薄弱环节,加快研究水出口方向,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解决水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的困惑。三是要坚持统筹协调,科学治水。要切实树立管水有责、责无旁贷的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的要求,树立按规律办事、可持续发展、人与水和谐共处的理念,坚持依法治水、科学治水,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加大统筹力度、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治水合力,为确保我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积极作为。

(三)基层涉农服务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全市基层涉农服务队伍人手不足、年龄老化、青黄不接问题日趋突出。全市区划调整后,部分辖区在功能定位上发生了一定变化,新增了农业板块,而这些辖区涉农部门人员配备相对不足,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不相称。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法》、《动物防疫法》、《防洪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辖区要配备相应的人员,保证履行公益性涉农职责。建议进一步加强部分辖区三农工作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人员配备上给予适当加强,为我市依法治农、实行农业现代化创造必要条件。

(四)市动物卫生处理中心建设亟待加快进度。市动物卫生处理中心建设工程项目于2016年9月进行了立项,市财政总计投入6000万元资金已分批下拨金坛区,金坛区政府也于今年3月通过了建设方案,但前期工作进展缓慢,至今仍没有开工。今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我市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时,提出了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市动物卫生处理中心建设步伐的审议意见,但由于多种原因,推进效果不明显。在今年洪涝灾害期间,全市死亡禽畜176.8万羽(头),由于没有无害化处理场所,只能采用深埋的处理方法。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工程建设进程,争取市动物卫生处理中心能够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篇5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一系列重要信息,勾画出一幅宏伟蓝图:2007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国民经济有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良好局面,但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和风险还很多。

居安恩危,未雨绸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列为明年经济工作8项主要任务的首位,提出必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那么,中国经济航船能否继续平稳前行呢?

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内外需求增加仍有较大空间,有支撑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但也有不少导致经济过快增长的因素。国际市场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仍处于高位,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可能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为妥善应对上述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将“好”放在“快”前,这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大亮点,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注重质量和效益。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更加注重科学发展的轨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有所改善,运行环境良好,各种矛盾有所缓解。只要能够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明年经济效益将呈现良好增长势头。

采取措施努力减少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中国人民银行初步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超过10%。

但与此同时,中国为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代价也是高昂的:土地乱占滥用仍很普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污染相当严重,部分地区已经超过临界状态,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相当尖锐。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上半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上升O.8%。尽管第三季度单位能耗由升转降,但实现全年目标仍有很大困难。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也是资源消费强度较高的时期,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来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无法持续的,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中央党校经济研究室主任周天勇说。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今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强化节约的政策措施。

年中,《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出台,明确提出将能耗指标作为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的重要考核内容;为抑制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从10月1日起,国家对差别电价政策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淘汰类企业工业用电每千瓦时加价1角钱,限制类企业加价3分钱;为进一步明确节能责任,国家把“十一五”节能降耗指标分解到各地,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指标要从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0.98吨标准煤。

环境保护方面,国家环保总局两次对污染企业进行挂牌督办;中央财政今年投入7亿多元加快治理历史遗留下来的矿山环境治理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要继续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把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把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基本手段,把加强依法治理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重要保证。

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可望进一步加快

不久前召开的某信息产品展示会上,各种国产手机、个人电脑、彩电等电子产品琳琅满目,其中有30多种产品产量已居全球第一。但令人尴尬的是,这些“国货”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到10%,多数都是贴牌产品。

据测算,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足3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60%到70%的水平;我国对外技术依赖度超过50%,而美国、日本还不到5%。

“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相当一部分核心技术仍受制于入,已成为影响我国整体竞争力的极大障碍。”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指出。

“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真抓实干,奋起直追,不断提高开放条件下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解读中央经济工作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心已下,目标已定,步伐可望进一步加快。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部日前宣布,将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基地建设,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平台。

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数十项涉及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加快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今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16个重大科技专项,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

解决好“三农”问题仍是各项工作重中之重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

当前,在“三农”领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农业基础依然脆弱,抗灾能力不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式主义,损害农民利益;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就无法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就会引发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将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传递出一系列重要信息:

――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如果各地各部门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些措施,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稳定提供重要支撑,将使我们能够掌握谋划全局的主动权。

农业部日前表示,将继续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到“十一五”末,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0亿公斤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坚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沼气工程和动物防疫工程等建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篇6

■ 2011年一号文件将锁定三大重点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在党中央的关怀及一系列政策扶持下,特别是增收减负的财政和税收等富民强农政策支持下,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3255元增加到2009年的5153元。2010年,我国粮食更是喜获“七连增”,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影响“三农”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来看,2011年“三农”工作将锁定三大重点。

首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2011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2010年以来,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涨幅连创新高,其中11月CPI涨幅达到5.1%。有关专家表示,2010年经济形势变动的主要矛盾就是农产品供给问题,解决的根本在稳生产、保供给。日前,农业部已确定将增加粳稻生产,积极引导农民扩大玉米、杂粮等短缺品种种植面积。大力推广防灾减灾、节本增效等关键技术,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

其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这意味着中央开始着手解决水利等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2011年对“三农”的补贴,增幅最大的将是农田水利投资方面。而水利部也已明确表示,力争2011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投资较上年增加10%以上,超过1700亿元。

第三,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2011年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投入将超过9000亿元。在投入方向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明确了“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向新华社表示,这些表述表明中央更加注重强化强农政策,大幅度增加生产性投入,并突出政策的针对性。

■ 水利建设滞后成为我国农业稳定发展的最大硬伤

针对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12月26日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农业靠天吃饭没根本改变。2010年,我国干旱、洪涝、山洪灾害覆盖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灾害损失之重,为1998年以来之最。极端天气的频发,暴露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脆弱和抗灾能力的不足,再加上由于我国农田水利设施“欠债”多年,为我国农产品的稳产和增产增加了难度。水利部的相关调研也显示,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现有灌区普遍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威胁到粮食安全的基础。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已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2010年12月24日,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从往年看,该会议都是在次年1月或2月召开,而2011年提前了许多。会上,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2011将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在重点流域和区域率先划定“三条红线”。同时,积极争取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覆盖到基层水管单位。扩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范围,积极推行农业终端水价和计量收费,稳步推进工业和生活用水水价改革。此前,在2009年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民生水利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实践证明,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是解决中国复杂水问题的必由之路。除了水利外,种业发展也将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重点着墨的一个内容。中央财经领导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指出,如果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各地积极部署2011年“三农”工作重点

围绕中央一号文件,最近,河南、安徽、江西、山东等地纷纷就本省市的“三农”工作提出了目标,并作了相关部署。

作为粮食产量第一大省,2011年,河南省将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强化技术措施落实,力争粮食总产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安徽提出将坚持把政策激励作为高产创建的重要手段,到“十二五”末,全省粮食产量达到640亿斤,农民收入翻一番,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0年是江西新世纪以来频繁遭受自然灾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2011年,江西将打好以粮食增产增收为主攻战的“五大战役”:一是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大力推进“造地增粮富民工程”。二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打好“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重点抓好四项工作:扎实推进峡江、山口岩、伦潭等三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力争鄱阳湖水利枢纽获得国家审批立项;抓好重点堤防应急防渗处理;新建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三是以“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为载体,打好“绿色生态持久战”。四是以加快城乡统筹为中心,打好“新农村建设总体战”。五是打好“农村改革攻坚战”。

山东省则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山东水利发展战略,将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升水利保障能力为目标,加快建设山东现代水利“六大体系”:构建城乡一体的供水保障体系;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构建雨洪水资源化工程体系;构建水系生态体系。以水系生态建设为重点,治理水土流失8000平方公里,主要水库水质达标率达60%,城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0%以上;构建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构建现代水利信息化体系。2010年12月12日,水利部还与山东省签署了《共同推进山东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合作备忘录》,水利部将加大对山东水利发展和改革的支持力度,这对于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周声音

钱云会之死,看了一下午,是谋杀?是事故?这两个结论目前都无法说服我,都只能存疑,只是更加明确一点,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已经基本丧失了

――著名专栏作家连岳日前就“钱云会事件”发此微博。

“离谱”采购案频发,暴露了地方政府对采购审批把关不严、监督不力、现行法规没有执行到位等诸多问题,应警惕权力寻租

――近日,四起案例被接连曝光:抚顺购七部iPod4当作U盘,苏州购iPhone4用作监控设备,黑龙江购4万元笔记本,乌鲁木齐购豪华电动按摩椅。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汪玉凯对此发表评论。

除了工资,都涨价了,但我们依然得活下去,因为墓地也涨了!而“涨”声显然是通往幸福和尊严的拦路虎

――2010年,“涨价”一词出现在多个热词榜单内。12月23日的《新华每日电讯》对此发表评论。

大学文凭很长时间以来都被认为是中国年轻人摆脱贫穷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但高昂的房价、快速上涨的生活成本加上黯淡的工作前景让越来越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心情灰暗

――路透社12月17日文章说,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们感觉到他们成为“中产阶级”的梦想已经变得遥不可及。

一是缺关系少门路;二是社会原因而不是个人原因;三是教育、医疗、养老问题,成为不少人解释贫穷的原因

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篇7

实验区工作总结

婺源县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辖区面积2947平方公里,人口33万。建于唐开元二十八年,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素有“书乡”、“茶乡”的美誉。境内蓝天、青山、碧水,小桥、流水、人家,风光旖旎,天人合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田园诗般的婺源四季风光迷人。春天,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和绿意盎然的茶园交相辉映,清新的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甜润的清泉中流淌着采茶姑娘的欢声笑语;夏天,古木参天,浓荫蔽日,蜿蜒的清石板古道忽而与清澈的溪流并肩前行,忽而穿过廊桥亭阁伸入山隐没于密林中,粉墙黛瓦的民居村落掩映在山麓水畔,远离了喧嚣与燥热,这显得那么恬静、闲适;秋天,金黄的稻田,如火的红枫,挂满枝头的野果,碧波中色彩红艳、背高腹宽的荷包红鱼,与挑筐提篮满脸笑靥的人们构成一幅绚丽的丰收图;冬天,成群成片的鸳鸯红嘴翠羽,如鲜花盛开于山塘湖泊,或嬉戏觅食,或比翼蓝天,或“咕咕”私语,充满温馨。更有那传统傩舞、徽剧、灯彩、地戏在青山绿水间生辉,犹如一幅热闹的迎春图。

婺源,是一首隽永的田园诗,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婺源的秀美,源自于千百年来一代代婺源人对生态的精心呵护。几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全县人民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5%,先后被国家列为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造林百佳县和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科普示范县等称号,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婺源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04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18亿元,财政收入1268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6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72元。现就婺源县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政府主导部门牵头,上下协调全民参与

一是我县的“创建”工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议程,多次召开县委、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解决“创建”涉及的具体问题。二是组织机构健全。创建工作一开始,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科技副县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领导小组,并安排相应的办公场所和活动经费。三是上下协调“创建”工作涉面广、任务繁重。我们要求有关部门在县科技局的统筹下,各有关部门各自负责相应的项目,形成“创建”的合力。

二、宣传发动舆论先行,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为了增强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在全县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学习活动。一是从娃娃抓起,把可持续发展纳入中小学教育范围,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爱护家园、爱护母亲河、远离“白色”污染等相关活动,使学生从小树立爱护环境,亲近自然意识。二是结合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可持续发展知识,使农民掌握相关技能,自觉在生产、生活中形成良好习惯。三是深入旅游景区进行科普宣传,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旅游。四是利用婺源日报、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宣传报导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五是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有关重要文件,县委中心组将《中国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列入学习议题。全县干部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内容有了一定了解。

三、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切实推进可持续发展

几年来,我们扎扎实实际地组织了一批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为我县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工业污染,结合县情,突出我县经济特色,对于有工业污染的企业,外商来投资也一律拒绝,重点发展环保企业和高科技企业。

二是推广沼气技术,发展生态农业。为根本改变农村粗放型、消耗型生产方式,通过多年的探索,在全县农村大力推广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茶”的沼气技术,不仅提高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而且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增长的“双赢”目的,使畜禽养殖、植物种植和能源利用形成生态链,实现良性循环。

三是推广有机茶、有机稻和有机食品,提高绿色产品的比重。从2000年起,我们大力推广有关生物技术和沼液综合利用技术,鼓励农民选用生物肥料、农家肥和生物农药,并采示范带动的措施,同时引导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申报绿色产品品牌。

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篇8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田园诗般的婺源四季风光迷人。春天,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和绿意盎然的茶园交相辉映,清新的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甜润的清泉中流淌着采茶姑娘的欢声笑语;夏天,古木参天,浓荫蔽日,蜿蜒的清石板古道忽而与清澈的溪流并肩前行,忽而穿过廊桥亭阁伸入山隐没于密林中,粉墙黛瓦的民居村落掩映在山麓水畔,远离了喧嚣与燥热,这显得那么恬静、闲适;秋天,金黄的稻田,如火的红枫,挂满枝头的野果,碧波中色彩红艳、背高腹宽的荷包红鱼,与挑筐提篮满脸笑靥的人们构成一幅绚丽的丰收图;冬天,成群成片的鸳鸯红嘴翠羽,如鲜花盛开于山塘湖泊,或嬉戏觅食,或比翼蓝天,或“咕咕”私语,充满温馨。更有那传统傩舞、徽剧、灯彩、地戏在青山绿水间生辉,犹如一幅热闹的迎春图。

婺源,是一首隽永的田园诗,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婺源的秀美,源自于千百年来一代代婺源人对生态的精心呵护。几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全县人民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5,先后被国家列为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造林百佳县和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科普示范县等称号,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婺源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__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18亿元,财政收入1268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6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72元。现就婺源县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政府主导部门牵头,上下协调全民参与

一是我县的“创建”工作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原则议程,多次召开县委、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解决“创建”涉及的具体问题。二是组织机构健全。创建工作一开始,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科技副县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领导小组,并安排相应的办公场所和活动经费。三是上下协调“创建”工作涉面广、任务繁重。我们要求有关部门在县科技局的统筹下,各有关部门各自负责相应的项目,形成“创建”的合力。

二、宣传发动舆论先行,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为了增强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在全县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学习活动。一是从娃娃抓起,把可持续发展纳入中小学教育范围,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爱护家园、爱护母亲河、远离“白色”污染等相关活动,使学生从小树立爱护环境,亲近自然意识。二是结合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可持续发展知识,使农民掌握相关技能,自觉在生产、生活中形成良好习惯。三是深入旅游景区进行科普宣传,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旅游。四是利用婺源日报、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宣传报导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五是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有关重要文件,县委中心组将《中国21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列入学习议题。全县干部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内容有了一定了解。

三、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切实推进可持续发展

几年来,我们扎扎实实际地组织了一批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为我县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工业污染,结合县情,突出我县经济特色,对于有工业污染的企业,外商来投资也一律拒绝,重点发展环保企业和高科技企业。

二是推广沼气技术,发展生态农业。为根本改变农村粗放型、消耗型生产方式,通过多年的探索,在全县农村大力推广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茶”的沼气技术,不仅提高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而且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增长的“双赢”目的,使畜禽养殖、植物种植和能源利用形成生态链,实现良性循环。

三是推广有机茶、有机稻和有机食品,提高绿色产品的比重。从20__年起,我们大力推广有关生物技术和沼液综合利用技术,鼓励农民选用生物肥料、农家肥和生物农药,并采示范带动的措施,同时引导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申报绿色产品品牌。

上一篇:医学影像市场规模范文 下一篇:管道安装工艺流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