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流向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16 04:29:42

资金流向问题

资金流向问题篇1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融资市场;发展

一、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提出

经济学中,“流动性”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或者说变现的难易程度。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人们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

关于流动性,学术界主要认为有以下4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指经济体系中货币投放量的多少。第二种含义是就整个股票市场而言,指参与交易资金相对于股票供给的多少,这里的资金包括场内资金(即已购买了股票的资金,也就是总流通市值)以及场外资金(就是还在股票账户里准备随时入场的资金)。第三种含义是指商业银行能够在不遭受损失的条件下,满足存款人提存及支付需要资产的变现能力,即所谓的资产流动性。学术界将其扩展为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负债流动性主要是指银行迅速筹集资金以应付存款人提存和支付需要的能力。第四种含义是针对个股而言的,即流动性是指股票买卖活动的难易,也就是说买了这只股票后是否容易卖出。以上4种含义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第一种含义和第二种含义的流动性相关程度非常高,即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通常会引发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过剩,所以当国家开始收紧银根时,股票市场就会失去资金供给,表现不佳。第三种含义的流动性也与第一种和第二种含义的流动性关联度较大。第四种含义的流动性问题一般认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太显著。

所谓“流动性过剩”,其全称是指“流动性资产过剩”,经济学解释是,储蓄和投资偏好大于消费偏好。欧洲中央银行(ecb)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通俗地说,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 uid ity)就是市场上流动的货币过多,超出了经济体系的实际需要,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的过剩,也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由于现金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清偿,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而,有专家通俗地解释说,“流动性过剩”,就是“钱多了”。衡量流动性过剩的最佳指标可以用马歇尔k值(m arshallia n k),即狭义或广义货币总计数与名义gdp的比值。如果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那么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即m2)将大大超过货币需求量(以名义gdp为衡量指标)。

我国目前的情况,2000-2006年m0、m1、m2年均增长分别为10.5%、15.3%、16.5%。2006年末,狭义货币供应量为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增幅比上年高出5.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同年gdp的增长速度;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4.8%,比上年末高出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总额高于贷款总额即存贷差为1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亿元。除2004年外,2000-2006年广义货币m2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长率,m2增长率平均比gdp名义增长率高3.6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使得m2与gdp的比值不断上升,到2006年末,中国的广义货币m2已达34.56万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折算,相当于4.3万亿美元,当年中国gdp总量为20.94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6万亿美元,货币存量相当于gdp的1.65倍。而美国自2002年以来m2与gdp的比率一直稳定在0.8左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问题。

二、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辩证分析

虽然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问题,但是,流动性过剩无论是从表象、还是从成因或解决方法上来看,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理论问题,并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货币发行过多、存贷差过大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笔者认为,中国并不真正是钱多得没有地方花了,而是过剩与短缺同时并存的局面,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作辩证分析。

(一)从全球角度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贸易、投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我国和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特征将长期存在,这是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储蓄过多,全球储蓄都过多。同时,全球利率低的现状短期内也不会改变,美国9·11以后,美联储连续减息,长期维持1%的低利率,造成全球流动性价格非常低。美、日等发达国家长期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过贸易赤字输出资金,客观上造成套利交易量加大,形成流动性效应,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像我国这样的顺差国。

(二)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伴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矛盾的加大,流动性在我国经济金融相对成熟的市场中表现为过剩,在发展滞后的市场中则表现为短缺,呈现出全局性过剩和区域性、局部性短缺并存的特征。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城乡金融资源的配置上,城市占80%强,农村不足20%,农村实际上是流动性短缺。近几年,国家加大了“三农”投入,放宽和调整了农村地区的金融准入政策,但与城市比较,财政性、政策性资金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各大金融机构不是积极地向农村输入资金,而且变相地从农村抽取资金。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在商业化、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和发展中,大量撤销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上收信贷审批权;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从农村抽走的多,流回的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历史包袱重,机制不完善,难挑支农重担;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在县域地区无机构和网点,支农“鞭长莫及”,农业发展银行虽然在农村有网点,但业务范围和业务专长主要限于粮棉等农产品购销。农村实际上是流动性短缺。

(三)从资金供给和需求看,一方面是储蓄率高,银行流动性过剩,资金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和一些利润率低但社会效益好的项目领域表现为资金相对短缺。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欠发达,基本是通过银行体系来配置信贷资源,而银行的风险评估有其局限性,无法做到以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投资和融资需要,所以储蓄不能有效地向投资转化,无法寻找出口。而且,投资也未呈现多元化,大量的资金涌向股市、房地产等高回报领域,资金出现绝对过剩,累积的风险也相当的大。这说明国内的资金配置存在结构性的扭曲、不对称,资金配置的效率不高、渠道不畅。需要资金的地方得不到钱,大量的资金需求是通过银行间接融资获得,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很少。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近年来一直保持在50-60%以上,而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则不到1%。一些中小企业为了发展,大量寻求非正规金融融资。据中央财经大学地下金融调查课题组的调查表明,地下信贷的规模接近正规金融机构业务规模的30%。其中,全国中小企业融资超过三分之一的来自非正规金融,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对地下借贷的依赖性越强。从地区分布看,西部6省指数最高,为43.18%,中部为39.8%,东部最低为33.99%。

三、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发展融资市场的对策

毫无疑问,如果不能有效地应对流动性过剩,国家宏观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如流动性过剩会助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增加贸易摩擦,加剧汇率升值,导致各类资产价格的波动,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浪费,催生资产泡沫,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放大信贷风险,最终影响宏观经济稳定。但是,如果有效利用流动性过剩,也会为加速金融发展、解决经济社会结构性、体制性问题提供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会。流动性过剩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挑战,更是机遇。目前资金过剩,也意味着资金比较充裕。我们应充分利用大家对中国经济、对中国金融市场和对人民币有信心的有利时机,利用流动性过剩的积极方面,加强疏导,大力发展我们的市场,特别是大力发展融资市场。

(一)利用流动性过剩,加快融资国际化步伐,推进金融对外发展和对外投资。积极向国外拓展融资市场,加快金融对外发展和对外投资,是当前疏导国内流动性过剩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贸易顺差产生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改变当前对廉价要素资源的过度依赖的贸易政策,调整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提高自主技术和产品含量,“积极扩大进口”,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由过去的投资——出口外循环为主,转向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力倚重的消费驱动型,从根本上缓解贸易顺差猛增。

另一方面,可以引导金融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金融的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大趋势,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创造条件把国内优秀的金融企业推向国际市场,用中国经济的发展来带动、影响周边友好国家的发展,在国际上形成对我们有利的发展局面。当前,国内一些大型金融企业在国外开展收购金融机构,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当然,国内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帮助国内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全球范围掌握能源、矿产资源,保持长期稳定的供给价格,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利用流动性过剩,调整金融资源配置结构,统筹城乡、中西部、中小企业发展。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核心是资源配置不合理,结构扭曲,有的地方钱多得过剩,有的地方钱少得可怜。要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减少流动性过剩,而是要有效地利用流动性过剩,需要依靠市场手段,发挥政策合力,调整金融发展思路。主要是调整流动性过剩的流向,加强疏导,统筹发展,向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的方向调整。一是从战略高度,从建立和谐社会的角度,调整金融发展思路,改变信贷投向结构,解决农村金融管制过多的问题,鼓励、引导城市、东部的流动性过剩流向农村和中西部,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统筹城乡和中西部发展,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二是建立依靠市场参数来有效配置资源的调节机制,促使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高成长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同时,大力支持产业整合和自主创新,加速淘汰一些附加值低、污染严重、耗能较高的企业。过去企业重组只能靠行政手段,现在有了充足的资金,市场运作并购重整就成为一个新的活跃领域。三是下决心大力度调整房地产的发展政策,阻止过剩资金向房地产业的高度集中,抑制房地产过度增长。四是创新金融发展模式,鼓励、支持银行业的产品创新,调整金融产品结构,促使过剩资金流入急需的产业升级部门及社会事业发展部门,流入教育、卫生、公共设施、廉租房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三)利用流动性过剩,加快金融创新,完善资本市场。融资迅速多元化,是流动性过剩带来的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储蓄率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资金没有找到投资出口,财富积累超过了生活、投资需要,产生出“闲钱”。所以,解决流动性过剩,发展资本市场已迫在眉睫。

首先,要鼓励、支持银行业的产品创新,使之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改变银行业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或购买投资、交易类资产的单一经营模式。要拓展商业银行的运作空间。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包括资产证券化,以债券为基础的衍生工具以及多种组合的利率、汇率产品系列和债券品种系列等融资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理财托管产品,以逐渐改变商业银行的生存方式。

其次,要建立统一完善的全国债券市场,建立多元化的市场风险配置机制,有效配置金融资源,鼓励和扩大企业通过发债方式筹措资金,培养机构投资者,解决我国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比重高,企业负债率过高,银行信贷手段过度运用的问题。如果没有完善的债券市场,老百姓的资金就是在储蓄和股票之间搬家;而没有债券市场,就像自然生态没有湿地一样,缺少缓冲地段。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发展债市已经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了。

第三,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健全市场功能,构建创投基金的退出机制。能够大量吸收过剩货币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于技术创新和开发的风险投资市场。科技创新和风险投资市场是一个智力密集、资本密集的产业和市场,它的有效发展能够吸附大量的过剩资金。而且,创投市场的发展还将有利于提高中国的技术竞争力和科研水平,有利于中国逐步摆脱技术依赖的被动局面。

四、结论

总之,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多种矛盾逐渐累积的结果,必须对其进行历史的、辩证的分析。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既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同时又带有长期性、艰巨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多管齐下,逐步缓解。发展融资市场,既要考虑国际因素,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支持我国实现在全球的经济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持“走出去”的经济战略,又要考虑国内因素,从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视角,疏导流动性,引导其向中西部、三农、中小企业、教育、卫生、公共设施、廉租房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流动,同时,还要考虑发展资本市场,寻找更直接、更广泛的资金出口,最终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晓灵.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市场风险[j].中国金融,2007,(10).

[2]李扬,殷剑峰,刘煜辉.应归流动性过剩的两个基本战略[j].中国金融,2007,(3).

[3]陈元.建设中长期融资市场 支持公共设施发展[j].中国金融,2007,(10).

[4]刘仁伍.流动性过剩的对策[j].银行家,2007,(2).

[5]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j].经济研究,2007,(9).

[6]张仁寿.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考验智慧[n].南方日报,2007-07-06.

[7]姜建清.金融生态——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考验[eb/ol].fol.com,2005-11-04.

资金流向问题篇2

【关键词】 企业 会计 资金异常流动 辨识准则

当前,伴随着国际、国内贸易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舞弊手段,其中常用的一种手段是通过企业贸易往来、日常经营、对外投资等一般商业行为,使企业的公共资金流动进个人账户。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存在严峻的经营隐患。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亏空尚未被发现,非法占有的资金早已经流转到了国外,这必定会给企业带来十分沉重的财务负担,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许多公司因此而遭到兼并甚至破产,从而造成许多不安定的社会问题。为什么在今日的监管体制下企业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常常是在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之后才被发现呢?这个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索,企业资金异常流动的模式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又在哪里?我国企业防范资金异常流动又有那些方式?以上诸项问题恰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之所在。

一、会计视角下企业资金异常流动问题的关键点

1、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概念的界定

所谓企业物流指的是企业之间商品或者服务的流动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下,交易的一方将自己的商品或服务转移给另一方,而另一种情况则是交易的一方从对方处获得商品或服务。具体来说,物流可分为生产中的半成品、材料的购入、产成品及产品的销售等。而企业的资金流则贯穿于企业营销、采购、生产的所有方面,指的是交易时的一方因为获得了商品或者服务而向另一方转账、付款的资金转移过程,或者是指因为提供了商品或服务而从交易的另一方取得资金的过程。信息流的概念则比较宽泛,主要指的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即对物流、资金流等状态,譬如对商业单证的转移、商品信息的提供、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等的描述。

2、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的匹配关系研究

在具体的企业活动中,信息流的运动方向总是双向的,它随物流与资金流而产生。因此,能否实现信息的高效、准确流动就成为了保证物流和资金流畅通与否的关键。与物流、资金流之间的双向流动一致,物流与信息流之间的流动同样也是双向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是企业流通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部分,它们互相支持、互相作用,从而达到彼此依存、密不可分的状态,并以系统整体上的有机协调与整合为最终目的。在这种关系中,资金流是一切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也是全部过程的终结点,它的完成是交易存在的前提,也是交易义务的完成。而信息流则是一种手段,是企业知识与行情传递的载体。至于物流,则是交易的全过程。

当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时,物流和资金流在合同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是等量且对流的。一般来说,在现销的情况之下,资金流与物流应当是同步的,但是在实际中,资金流与物流二者间的运作经常是不同步的,加之我国当前商业信用体系与制度上的不完善,所以有些时候就会出现资金交付后不能及时付货,抑或货物达到后资金难以回笼的状况。这种物流与资金流不能够同步的情形有时会给不法分子提供机会,造成企业损失。

3、企业间资金异常流动的关键点辨识

首先,当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时,买方通常会支出大量现金或提前预付货款,然而货物或服务的流入价值量却往往明显与资金的流出不符,譬如卖方只提供少量的货物或服务,却有超过货物或服务价值的大量资金流入。这种交易过程中产生的物流与资金流的对流不能够等量的情况,通常会成为企业资金异常流动的主要原因。许多不法分子常常利用这种资金流与物流间的的差额,达到牟取非法利益的犯罪目的。

其次,企业之间的交易经常会涉及资金流与物流,虽然在一般情况之下,资金流、物流应当是对流与等量的,可是某些交易却是资金流抑或物流之间的单向流动,而非对流。譬如,只有资金或货物自交易过程中的一方流入另一方,而交易产生的相应的货物或资金却未能从对方流出。而且在这种状态下,资金或货物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性质和流向也经常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

再次,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时候,收入和销售必定是不能分开的,只有进行了一定的销售才能形成同等数额的收入,因此企业收入的相关信息控制点就一定要与销售联系起来。而针对企业的销售手段有预收款销售、现销和赊销三种,在不同的销售方式之下,企业的资金流与物流就会在时间上存在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对于预收款销售与赊销两种销售活动而言,在交易活动中存在资金流和物流之间的时间差,不法分子如果想牟取非法利益的话,利用企业间的这种交易进行资金转移则相对而言较为容易,他们可将资金流入个人账户,抑或乘机把账款收回而不入账,从而形成非法的账外资产。此外,“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的账龄过于长,都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利用“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进行转移资金或从事其他非法行为的可乘之机。而有些预付货款明显并不属于正常的经济业务范围之内,超出了该企业的正常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考虑在交易活动中是否有为其他企业套取材料、物资从而非法牟利的行为。另外,替代他人进行采购也可能还会隐藏着转移收入、非法倒卖、贪污贿赂等违法乱纪的行为。而在现销活动中,交易双方则常采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资金流与物流间不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因而也就不容易被不法分子找到作案的可乘之机,相对而言较为安全。

最后,企业资金流入量、流出量与企业规模、企业经营业绩是否匹配等因素也是企业是否产生资金的异常流动的重要特征与问题关键点,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会计视角下企业资金异常流动的辨识准则

通过前文分析的企业资金异常流动的几种主要模式及问题关键点,可从以下方面找到会计视角下如何对企业资金异常流动监测进行辨识的准则。

1、物流量与资金流量的匹配准则 所谓物流量与资金流量的匹配准则指的是在企业之间进行买卖交易的过程之中,企业所流出或流入的资金量与流入或流出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量存在明显的不对等。而在对物流量或资金流进行监测时,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则可能是有以下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情况是,在两个企业签定交易合同之初,就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资金量与货物价值量的不对等;而另一种情况则是在两个企业在交易的过程当中,因为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上的不同步,从而最终造成物流量与资金流量的不匹配。综上所述,我们在用量的标准对企业交易过程进行监测的同时,还要结合时间与流向上的监测标准,以实现更加有效的监测。

2、物流与资金流流向上的匹配准则

物流与资金流流向上的匹配准则是指在存在买卖关系的企业之间的物流与资金流并非对流,而是单向流动或循环流动的。倘若我们换一个角度去考虑这个监测标准,可以将此现象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情况下,可以等同于资金流或者物流的量其中一个为零,即交易中一方的资金或者货物流出之后,另一方根本没有相对应的资金或货物的流入;而另外一种情况则是流向上的可疑性,即流向有可能是与本次交易表面看来没有任何关系的分公司、子公司或其他公司,而这个公司实质上往往被转移资金的不法分子所控制,这种借助中间贸易或其他公司来转移资金的行为是不法分子的常用手段。

3、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上的匹配准则

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上的匹配准则通常指的是物流与资金流在交易时间上面的一种不同步现象,此处的不同步是除预收款和赊销交易中的合理信用期限之外的另一种情况,即超出合同规定的信用期限并在合理的时间监测标准内仍存在大量资金和货物数量上的不相匹配。将这种现象按照企业间不同的销售方式可分以下两种类型进行分析。

第一种类型是,对于不是现货交易的,即赊销和预收款销售商品的情况而言,无论是赊销还是预收款销售的商品,企业与其他企业在进行交易的时侯,资金流和物流都有信用期限之外的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往往就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非法占有资金的可乘之机。而就本文所研究的范围界定而言,假如交易双方在合同的信用期之内完成交易,并且不存在其他的可疑点,则可以归属为正常交易,排除在我们的可疑监测范围之外。但是假如在合同的信用期之外的合理的时间范围内,企业之间的交易仍然没能够完成,而且这时候未完成的交易量已经达到总量之内一定额度,就应当引起我们的重点关注。因为许多不法分子常会利用这个时间差来达到他们非法转移资金的犯罪目的,从而使得“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从企业内部流失,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第二种类型则是在赊销的情况下,卖方账户上产生“应收账款”这一科目。对于已经存在的“应收账款”,我们可以按照其是否超过了信用期限分为两类,即约定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和逾期应收账款。由于在赊销这种销售方式之下,卖方企业的“应收账款”具有回收数额和回收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其中逾期应收账款的风险比约定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风险更大。因此,不法分子就容易利用交易的这些特征来掩饰其犯罪行为,从而误导监管者,进行资金的非法转移,导致企业资金的流失。

4、信息真实准则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信息经济,其合理配置及资源的充分流动都需要充足的信息资源予以保障,而会计信息市场的失灵则会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的合理运行,因此会计监管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所谓的信息真实准则通常意义上指的是对资金流、物流等基本状态的真实表述。

5、资金流量与经营业绩和企业规模互相匹配准则

这项准则是指企业当前的经营业绩是否与企业实际运行中产生的资金流量相符合,以及企业现有的规模是否能够支撑实际的资金流量。与前文所述诸项准则一样,这项准则同样也是会计视角下对企业资金异常流动进行辨识的一项重要准则,需要我们严格地遵循。

【参考文献】

[1] 晁凤翠:浅议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j].现代商业,2011(5).

[2] 张丽波:论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的成因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

[3] 周刚、田青、齐二石:企业的基础──高效物流系统[j].工程机械,2012(4).

资金流向问题篇3

近几年来,我国金融业中频繁出现商业银行的“钱荒”现象,引人注目。产生“钱荒”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流通领域的货币不足致使商业银行压力增大,其具体表现主要有:商业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飙升、银行贷款额度紧张等,“钱荒”现象也令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等我国近年来的备受关注的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2013年6月份出现的一次钱荒现象尤为严重。加上央行在总体上并没有积极干预,而是实施放任自流的态度,导致这一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中暴露的一系列问题。

1、“钱荒”现象定义及其实质分析

“钱荒”现象主要是指流通领域内因为货币的相对不足导致商业银行压力增大,从而引发的一种金融危机。金融市场利率的波动情况是用来衡量“钱荒”程度的一大标志。2013年度的市场表现最为明显:自2013年5月以来,金融市场的利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三个月国债利率为例,5月7日,其到期利率为2.59%,6月19日升至3.39%,升幅高达30%;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更是狂涨,6月20日的拆借利率高达7.66%,比5月7日的2.36%暴涨了2. 24倍。国内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急剧下降,导致钱荒现象的出现。虽然此现象出现的背后看似隐藏着复杂的原因,但其实质却非常明显:即货币领域的流动性不充裕,也就是说,银行有清偿能力但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来满足其到期债务,其中也包含我国商业银行需每季度定期上缴的保证金。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将大量的流动资金投入金融市场,致使银行的钱“不够了”,这样一来就产生了“钱荒”。“钱荒”的出现暴露了我国的特色市场经济发展中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问题。下面笔者将对钱荒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简要的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

2、“钱荒”现象原因分析

下面笔者将对导致银行“钱荒”经济现象发生的原因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由于资金面的紧缩,市场出现流动性紧张的局面。 从国际环境来讲,美国释放“退出”量化宽松信号的连锁反应是此问题的表现,具体包括:外汇占款减少,资金大幅度向外流出的迹象;从外贸数据显示来看,进口量以及出口量都有大幅度的下降;央行重新启动央票发行,导致此局面更加紧张。

整个金融体系都在玩“钱生钱”的游戏。要使资金在其他市场上获得更高的收益,可以通过同业拆借的方法以很低的成本从其他金融机构中迅速获取大量资金,再利用杠杆投资以及期限错配,只要将到期资金计划合理安排好,在循环往复的交易中,就能够无风险地套取令人可观的利差。从中可以看出,市场上的流动性其实非常充足,只不过许多资金被利用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套利。除此之外,货币政策的一再紧缩,以及央行对银行间市场态度的转变,直接导致了大量金融机构的误判,从而影响了本期到期资金安排的及时和足额准备,进一步导致短暂的流动性枯竭现象的产生甚至出现了违约情况,最终致使资金市场利率飙升,出现“钱荒”现象。

“钱荒”的原因在于我国金融资源的错配。金融资源错配主要是指资金未流向实体经济中,而影响一些产业进行有效率的发展。这次商业银行钱荒现象的发生存在其必然性。作为一个企业,商业银行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股东权益最大化。商业银行管理者在利润考核导向指标下必然会争先恐后地将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投向那些可以在短期内快速获利的项目。毋庸置疑,房地产是我国当前短期获利较大的项目之一,为了实现利润考核指标,商业银行管理者将大量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投向房地产,导致了信贷结构畸形发展。房价居高不下,而只有投入更多的资金,才能维持房地产业的发展。这便是货币大量供应的同时,却出现商业银行闹钱荒的原因。因此,钱荒的本质在于商业银行资金在房地产的过度投入,在于我国金融资源的错配。

事实上,“中国式钱荒”可以说是一种结构性“钱荒”,表现为投资增速在不同领域的分化:当前我国房地产增速的回升和制造业投资、民间工业投资的不断下滑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钱荒”的原因在于我国金融资源的期限错配。“期限错配”指的是银行资金来源及其去向期限的不相匹配。我国商业银行抛开资金期限匹配的风险管理原则,进行过度的信贷投放,以及扩张表外资产发行大量理财产品,是引发“钱荒”现象出现的一大原因。从中可以了解到,我国的经济结构也存在着问题。最近几年来,商业银行以“影子银行”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的迅速扩张,导致其蕴藏着较大的风险。

3、解决“钱荒”现象的建议

持续加强流动性监管。在这次严重“钱荒”现象出现的过程中,央行并未在一开始就给予救援,从而打破了市场关于央行“放水”的习惯性期待。这或许体现了新一届政府有意整顿社会融资规模过快以及银行同业业务期限错配的风险,反映出政府应对金融风险隐患的一种强硬姿态,逼迫银行不得不加快其去杠杆和去“影子银行”的进程,从而正确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因此,如果央行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持续加强流动性监管,这样一来,在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以及稳定性前提下,我国金融业则能逐步实现由简单的数量调控向质量和结构优化的转变。

从源头入手治理“影子银行”。将不透明的“影子银行”更多向商业票据市场以及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转化。除此之外,对地方政府的高杠杆扩张和融资冲动进行干涉,将运转于体外循环的大量资金真正引入到实体经济中,支持需要发展的产业,从而更有力把握好经济转型升级。

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各金融机构需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等的配置结构及其投放进度,更多地采用激活货币信贷存量的方法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货币信贷稳定、适度的增长。在钱荒问题中出现的金融资源的错配和金融资源的期限错配,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必然要面对的结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解决存在于银行领域的竞争以及利率市场化等问题。

在央行的帮助下,只要我国经济结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那么钱荒现象自然就不存在。这样一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将会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并将资金真正引入到实体经济中,支持需要发展的产业,促进我国实体经济更稳、更健康地发展。

资金流向问题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1.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之间资金拖欠问题严重。普遍存在的资金拖欠导致了企业资金紧张、三角债问题慢慢的凸现出来,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信水平,从而导致企业贷款受到进一步的限制。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保证资金的市场运营效率,习惯于将有限的资金贷给那些资信水平高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由于资信水平,难以获得低息贷款,甚至一些中小企业根本没有参加任何资信评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想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有可能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解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可谓由来已久,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银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中小企业普遍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

(2)中小企业中可以作为质押物的企业资源十分有限。

(3)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比较落后,企业信息透明化水平低。

(4)中小企业资信水平普遍比较低,监管体系不健全。

2.2 银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通过研究发现银行利率和贷款人的违约率觉得了银行的预期收益率,但是贷款人的违约率往往是不可预测的,所以说银行为了获得较高的预期收益率,会选择提高贷款利率,而这种状况下,那些违约率比较低的顾客会被过高的贷款利率吓退。银行为了规避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高风险,而转而将有限的贷款贷给那些大企业。

2.3 外部环境的影响

我国各级政府职能的选择性失效、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不成熟、社会担保机制不完善、供应链金融技术环境不成熟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外因。

(1)各级政府职能的选择性失效。

(2)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

(3)社会信用体系不成熟。

(4)社会担保机制不完善。

(5)供应链金融的技术环境不成熟。

2.4 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供应链核心企业习惯性的只从本企业的财务运营角度独立的思考问题,只重视自身的利润水平,忽视了供应链其实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其他配套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对核心企业的管理运营产生巨大的影响,核心企业专注于降低自身企业的运营成本,甚至不惜将这些成本转嫁给中小企业,这种做会发导致供应链中小配套企业资金紧张,影响他们的生产,最终又会反过来影响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最终结果将是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都会受到影响。

3.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模式

供应链金融业务自产生以来,受到了银行、物流企业、供应链成员普遍的关注,在这些市场主体的探讨和实践下,摸索出了几种适合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比较常见的有由物流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由银行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由供应链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

3.1 由物流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包括运输、仓储管理、配送等。这些第三方物流企业原则上不拥有商品,而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需要的物流服务。供应链金融产生之后,一些具备资金、技术条件的物流企业,开始谋求与银行进行合作(有的物流企业甚至选择直接收购商业银行,将其改造成企业的一个部门,例如美国联合包裹公司收购美国第一国际银行),创新和挖掘供应链金融产品。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金融服务的提供主体有能力严格的控制存货、在途物资等抵押物的流向,便于施行风险控制,也就是说物流企业在商品流通方面的优势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同时,由于这些物流企业与商业银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双方在相关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上具有很强的合作性和互补性,供应链金融业务是物流企业拓宽业务领域的新型途径。

3.2 由商业银行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

商业银行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他具有从事相关金融业务活动所需要的资本,以盈利为最主要的目的,照章经营,依法纳税,自负盈亏。供应链融资业务最主要的参与主体就是商业银行,没有银行的积极倡导供应链金融业务就无法开展。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融资业务,目的在于构建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中小型配套企业之间的低交易成本和高现金流动性,使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得以凭借他们的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获得继续在生产所需要的流动资金融资,银行通过相应的风险测评操作,可以用大企业的低信用风险替代中小企业的高信用风险,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水平比较高,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离不开现代化的电子交易平台,这更加增强了银行参与并主导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信心。

3.3 由其他供应链成员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及案例分析

除了物流企业和商业银行之外,供应链成员也可能会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倡导者和主导者。通常情况下,供应链金融的倡导者都是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比较常见的有供应商代买家持有库存模式(VMI)、制造商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MMI)、销售商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SMI)。

(1)供应商代买家持有库存模式(VMI)

供应商代买家持有库存方案是一种新兴的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这种模式可以让供应商提供担保的中小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从而缓解供应链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资金约束问题。这种模式下,供应商管理库存,将中小企业提供给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半产品等控制起来,中小企业作为融资资金的需求方和库存抵押物品的提供方,供应商对这些库存商品进行监督管理,并从银行获得授信,银行和供应商、中小企业签署协议,以供应商控制的流动资产为抵押物,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融资服务。有了库存半产品、原材料这些流动资产作为抵押物,并且供应商作为中间商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担保,因此商业银行认为这起情况下风险比较小。供应商代买家持有库存模式(VMI)的运行原理如图4-1所示:

(2)制造商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MMI)

制造商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也是一种存货代为占有解决方案,这种模式下制造商负责管理库存,这些库存(下转第59页)(上接第57页)不仅包括中小型供应商提供的成品、半产品、原材料,还包括这些中小企业的设备,这种模式下制造商为上游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中小企业可以凭借较低的成本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从而缓解供应链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资金约束问题。制造商管理这些抵押物,将中小企业提供给生产企业的物资和设备控制起来,中小企业作为融资资金的需求方和库存抵押物品的提供方,制造商对这些库存物资和设备进行监督管理,并从银行获得授信,银行和制造商、中小企业签署协议,以制造商控制的流动资产和设备为抵押物,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融资服务。有了库存成品、半产品、原材料这些流动资产和中小企业提供的设备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并且制造商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担保,因此商业银行认为这种情况下风险比较小。这种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在产品的制造阶段采用,一旦出现问题制造商和这些需要融资的上游中小企业一起补偿银行的损失,制造商有义务审核其余中小企业签订的合约的合法性,与商业银行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制造商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MMI)的运行原理如图4-2所示:

(3)销售商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SMI)

销售商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产生和发展在连锁零售行业里,一些零售巨头经济实力雄厚,资信水平高,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足够的抵押物向银行获得贷款,他们将中小型供应商的供货代为占有,这种模式下销售商负责管理库存,按照合约要求为上游中小生产企业提供担保,中小企业可以凭借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从而缓解供应链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资金约束问题。销售商管理这些抵押物,将中小企业所生产的商品控制起来,中小企业作为融资资金的需求方和库存抵押物品的提供方,从银行获得授信,银行和销售商、中小企业签署三方协议,由商业银行负责向中小生产企业提供贷款等融资服务。销售商作为整条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担保,因此商业银行认为这种商业模式的风险比较小,一旦出现问题销售商将和中小型生产企业一起补偿银行的损失。销售商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应用在产品的销售阶段,销售商作为中小企业的担保人,也有责任保障其与中小企业签订的生产合约真实有效,与商业银行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销售商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模式(SMI)的运行原理如图4-3所示:

4.结论

供应链金融业务在我国具有潜在的十分巨大的市场规模。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中小企业开始采取供应链融资的方式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与此同时大部分中小企业开始着手向银行试探提供这种融资服务的可能性,供应链金融在中国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资金流向问题篇5

[关键词]流动性泛滥;上市公司;再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5-0178-03

[作者简介]衷唯平,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法学院经济法教研室主任,法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金融法和证券法;

张继恒,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法学院助教,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法和金融法。(江西 南昌 330038)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流动性泛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流动性泛滥已经成为学界最热的话题,也是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当前重点防范的问题。流动性泛滥问题已经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也同样对人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正确处理流动性泛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

什么是流动性泛滥呢?我们应当从流动性过剩谈起。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uidity)是经济学概念,简单地说,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但是,严格地说,流动性过剩无论是从表象、还是从成因或解决方法上来看,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理论问题,并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货币发行过多、存贷差过大等问题而已。过剩是个量的概念,过剩严重必然导致泛滥。

需要说明的是,解决流动性泛滥有多种途径与方法,比如通过控制经常账户顺差与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规模,从源头上截住流动性流入;或者是通过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央票和运作外汇投资管理公司等方式来吸走金融体系中过多的流动性;再者通过将流动性引导到资产市场和实体经济来疏导流动性泛滥。近一年多来,政府已通过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央票、上市公司再融资等多种手段治理流动性泛滥,其中,通过上市公司再融资已成为当前治理流动性泛滥的主流。据统计,2008年以来继中国平安1月21日公布1500亿元的融资计划后,短短一个月内共有23家上市公司密集出台再融资方案,涉及资金2043亿元。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再融资采取了将流动性引导到资产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做法来疏导流动性泛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泛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过多过滥的上市公司再融资不仅不能有效治理流动性泛滥,反而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会导致上市公司业绩滑坡,使得投资者的投资意愿逐步减弱,且这一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对上市公司本身及证券市场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如何把握再融资和流动性泛滥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有计划地、适当地开展上市公司再融资是妥善解决流动性泛滥的有效途径。

二、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界定。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公司筹集资金的动机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进行。我们通常讲,企业筹集资金无非有三大目的:企业要扩张、企业要还债以及混合动机(扩张与还债混合在一起的动机)。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融资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不经金融机构的媒介,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其融通的资金直接用于生产、投资和消费。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媒介,由最后借款人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如企业向银行、信托公司进行融资等等。

而“再融资”即指企业(更多地指上市公司)再次对外发行债券或增资扩股及向外部借款等筹措资金的行为.例如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发行新股筹资及对外发行企业债券等就属于再融资行为。因此,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

(二)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分析。与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在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的选择上更为灵活多样。上市公司公募资金后,其后续发展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要看企业再融资的能力。从1998年开始,我国上市公司明显地表现出了对再融资的热衷,笔者利用经验数据分析后发现,随着监管审核政策的调整,上市公司往往阶段性地表现出对某一类再融资工具的偏好。基本上,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普遍表现出股权再融资偏好。上市公司一直以来偏好于股权融资,相对忽视债务融资。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的统计,从1991年至2002年2月,我国A股市场共筹集资金5951.9亿元,其中配股和增发资金2056亿元,占总筹集金额的35%。配股、增发在我国上市公司筹集资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造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股权融资成本偏低;二是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2.配股融资和增发受到青睐。政策的指引和不断变化影响着三种再融资方式的发展方向和活跃程度,使配股、增发、可转债每年的发行家数和筹资额此涨彼落。自2006年5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并实施以来,定向增发迅速成为上市公司最为青睐的再融资方式。2006年共有63家次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增发再融资1072.8亿元,而截至2007年12月11日则有157家次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增发再融资2723亿元。此外,已公布增发再融资预案的上市公司还有242家次上市公司,体现出增发再融资已经呈现出每年加剧上升。

在2007年已实施增发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中,我们注意到有133家次上市公司选择的都是定向增发。定向增发之所以受到上市公司的热烈追捧,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有利于上市公司实现资产证券化、引入新战略股东等战略意图。二是不需要流通股东出资购买,就能获得大量现金。而且收购新资产、开拓新业务有助于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从而成为未来股价上涨的重要动力,而部分持股数量较大、持股期限较长的战略投资者进入也有助于公司治理的改善。

3.分离交易可转债融资成新宠。分离交易可转债是一种附认股权证的公司债,可分离为纯债和认股权证两部分,赋予了上市公司一次发行两次融资的机会。分离交易可转债是债券和股票的混合融资品种,它与普通可转债的本质区别在于债券与期权可分离交易。2006年末出台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首次将分离交易可转债列为上市公司再融资品种,并对其发行条件、发行程序、条款设定等方面作出较为具体的规定。在此背景下,许多上市公司宣布发行可转债。据统计,2008年已分离交易可转债预案的上市公司共四家,拟募集资金542亿元,除去中国平安拟融资412亿元外,江西铜业拟融资68亿元,华电国际拟融资53亿元,康美药业拟融资9亿元。可转债发行预案的上市公司有2家,共36亿元,分别为南山铝业28亿元和柳工8亿元。上市公司再融资之所以采用分离交易可转债,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它所具备的独特优点有利于吸引投资者。第一,投资者可以获得还本付息,由此给发行公司的经营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第二,当认股权证行使价格低于正股市价时,投资者可通过转股或转让权证在二级市场上套利,而毋须担心发行人在股票市价升高时强制赎回权证;而当认股权证行使价格高于正股市价时,投资者可选择放弃行使权证,而权证往往是发行人无偿赠予的。

三、多角度规制上市公司再融资

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有计划地、适当地上市公司再融资可以有效治理流动性泛滥,但过多过滥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则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上市公司再融资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多家上市公司传出巨额融资计划之后,股市报之以大幅下挫。因此,如何规制上市公司再融资,防范再融资引发的市场风险,从而达到有效治理流动性泛滥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虽然上市公司提出再融资议案是上市公司按照法律要求通过内部法定程序的自主行为,但上市公司在做出再融资决策前,应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实际需求,慎重考虑筹资规模和筹资时机,慎重考虑投资者的承受能力,并应视市场情况以及融资方案的可行性、合规性,依照法律法规要求对发行人的融资申请进行严格审核。笔者认为,通过上市公司再融资治理流动性泛滥,必须加强对再融资的规制和监管,引导其产生积极意义,而不是“拆东墙补西墙”,即遏制了流动性泛滥,却带来了股市持续大幅下跌等市场风险。为此,我们应从多方面引导和规制上市公司再融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上市公司再融资。在总结再融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2007年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改革全面整合了相关的政策法规,构建起新的上市公司再融资法规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在完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全流通的市场背景下,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各自需要,以提高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可以使用包括增发、配股、可转债、分离债、定向增发以及公司债等多样化手段完成再融资。应当说,通过去年的再融资制度改革,公开发行证券的市场约束机制得到了强化,包括价格约束和投资者约束,适度降低了对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同时,严格募集资金管理和鼓励回报股东,建立起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制度,引入可分离债方式以拓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和融资品种,简化了运行程序和提高再融资效率,进一步规范和精简信息披露以强化发行人以及中介机构责任。

在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说明书的修订原则方面,强调了化繁为简、突出重点、规范披露和强化责任这四大原则。从相关具体内容看,在很大程度上便于投资者阅读。比如,结合上市公司持续信息披露的特点,合并、删减冗余的披露内容,尽量采取表格方式,提高披露效率,改善披露效果。同时,结合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强化于业务与技术、关联交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募集资金运用以及效果等重点内容进行综合性分析的披露要求,将其作为对上市公司持续信息披露的补充。同时,规范业务和产品(或服务)的分类披露口径,以及扩大责任声明的签署范围并完善声明内容。

此外,在上市公司再融资财务审核关注重点方面主要包括:涉及法定发行条件的财务指标、最近三年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涉及的事项、最近三年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以及会计差错更正、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披露质量、前次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拟收购资产的质量和评估定价及影响等。

(二)严审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控制再融资规模。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投资者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约束作用,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做出取舍。中国证监会应在正式受理发行人融资申请后,视市场情况以及融资方案的可行性、合规性,依照法律法规要求对发行人的融资申请进行严格审核,督促公司强化信息披露,防止出现恶意“圈钱”行为。截止2008年2月,已有35家公司提出增发计划,融资金额1791.38亿元;2家公司提出配股计划,融资金额27.3亿元;7家公司提出发债计划,融资金额780.6亿元。如果按43家公司来计划的话,意味着2008年2个月不到的时间内,上市公司再融资总额已经达到2594亿元,平均每家公司融资额为60.32亿元。近日,中国证监会已作出表态,明确表示严格审查上市公司再融资,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绝不应是恶意“圈钱”行为。当下,中国平安的融资议案仍处于履行公司内部法定程序阶段,尚未提交申请。而即便公司正式提交申请后,证监会也将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审核。笔者认为,从目前来看,关键是如何把握好再融资节奏,应该暂时放慢再融资步伐以缓和股市波动。同时,控制再融资规模之后,监管层应该预防市场的借机炒作,防止股市大起大落。

(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上市公司可通过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向社会公众披露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状况。需要指出的是,上市公司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是追求阳光、真实、透明上市公司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市场经济法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也需要一批企业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更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后要强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积极开展宣传推广工作,推动中介机构设立基金或编制社会责任指数,推进和谐资本市场建设。据了解,2004年深交所着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并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成为全球第三家此类指引的交易所。深交所这一举措得到了部分上市公司的积极响应,2006年度共有21家深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

对此,我们发现,已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报喜不报忧,且尚未形成较规范的报告格式与形式,存在着定性描述多、定量分析少,宣传做秀味道过于浓厚,披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而事实上,每个企业在社会公益、公共关系、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供应商或消费者维权、职工权益保护等多方面总有一些亮点可以向投资者展示。因此,笔者建议上市公司在涉及社会责任的重大事项时应履行临时披露义务,并定期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参考文献:

[1]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J].经济研究,2007,(9).

[2]王碧峰.流动性过剩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3).

[3]程明.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分析[EB/OL].http:

//省略/2007-02-14.

[4]王建.中国货币流动性过剩之迷待解[J].中国金融,2007,(7).

资金流向问题篇6

 

关键词:社保基金 市场化 运营

一、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和管理分析

(一)社会保障基金涵义以及来源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为了实施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法律、行政或市场运营等手段筹集积累的资金.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首要问题和核心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能顺利进行的基础和物资保障。因此,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问题尤其是如何在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中实现保值、增值是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从具体项目来分主要包括:由城乡企业参保企业和职工缴费建立起来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由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和个人缴费建立起来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政府财政全部拨款建立起来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依靠企业和职工缴费建立起来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建立起来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基金,等等。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按筹集的方式分可分为一下三类:一是国家强制执行的由投保人和其单位共同缴费筹资的社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障,住房保障等。第二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用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区服务的基金。第三是以个人投保,企业投保和互助性保险形式存在的商业保险基金。

(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现状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障统筹制度,从实施到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对社保基金的管理和投资方面还有一定的问题。

1.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渠道单一,流动性比较差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近年来社保基金的增长速度快,在通货膨胀的风险下如何使社保基金有效的保值增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根据有关规定我国社保基金只能投资国债和存入银行,这种投资安全系数高,但从长远来看存在贬值和流动性较差的风险。社保基金贬值的问题来源于通货膨胀。而流动性较差的问题是因为对国债的投资。目前社保基金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法,基金的余额除预留两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其余的按规定只能全部用于购买国家特种定向债券,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用于其他任何形式的投资。从我国现在发行的债券种类来看凭证式国债的利率比较高,我国的社保基金基本投资在凭证式国债,但凭证式国债一般不能上市流通,流动性较差,所以社保基金在做这种投资后的流动性也比较差。

2.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保基金面临入不敷出的问题

随着全球进入老龄化社会,各国政府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退休福利的问题,特别是社保基金的管理问题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关注。我国也即将面临一场人口的变化,目前我国还处于一个较年轻的社会,2004年我国60岁及上的老龄人占人口总数的11%,但到2040年,联合国估计该比例将上升到28%。我国也将面临老年化问题。随着老龄化问题以及因国企改革退休,下岗职工的增多,用于养老,医疗保障的费用以及下岗职工的失业保障基金大大增多,这使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支出急剧大幅增长,而社会保障基金却增长缓慢并存在贬值的风险,这使我国社会保障基金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

二、针对以上管理问题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为了解决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中遇到的社保基金筹集问题,我国大部分学者以及社会上从事社保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解决的方法,大致归纳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改社会保障费为社会保障税

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国际上社会保障系统普遍采用的筹资方式,目前在已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140个国家中有80多个国家开征了社会保障税。采用社会保障税有强制性特点,通过强制征收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能向社会及时足额的供给社会保障基金;使我国经济体制能更好的同国际接轨,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

(二)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累积制过渡

现收现付制是根据“量出为入” “以支定收”的原则,依据当年社会保障的支出来筹措社保基金的。采用此种模式可以避免因物价上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问题,但因为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国企改制大量员工下岗等问题的出现,将会对现收现付制这种筹资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对现收现付制这种社保基金筹资模式进行改革,必须改为基金累积制。基金累积制是以 “量入为出”为原则,是将将来发生的费用提前提取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即当期员工的保障费用由自己来承担。采用这种模式可以达到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但是采取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漫长的积累过程中会面临通货膨胀的风险。并且我国现在是处于由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当代人要付两代人养老保险的双重负担,因此在这种转变模式中关键要解决如何使社会保障基金增值的问题。

以上两种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方法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解决了社保基金制度改革中的部分问题。保障费改保障税是国家采取强制手段征收社保基金保障了资金的征收效率,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过渡强化了社会保障中公民的自我保障意识。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市场化运营

如何使社会保障基金不贬值达到保值增值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重要难题。如果继续采用现在的管理模式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家债券,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率的调整,通货膨胀等因素很难保证社保基金的保值,甚至是贬值。因此为了社会保障更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社保基金进行市场化运营方式,在市场中获取更高的利润。

(一)社会保障基金市场化运营的内容

社会保障基金的市场化运营,是指由有关的经营机构将社会保障基金投入市场特别是金融资本市场中,使社会保障基金进入社会再生产领域,从而使社会保障基金在市场的经营中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

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能在市场中运营,要将基金分类根据不同的基金来进行市场化经营。根据流动性可以将社保基金分为三类:第一准备金,第二准备金,第三准备金。其中第一准备金是用来支付三个月以内的社会保障的基金;第二准备金是三个月以上一年以内的用于支付的社会保障基金;第三准备金是那些用于支付较长时期后给付的社会保障待遇的部分基金。根据分类,第三准备金流动性不大可以进行中长期投资,这部分基金是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关键。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也要考虑要安全问题,由于社保基金的特殊性需要投资者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目前允许社保基金投资的国家都采用多种投资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尽量分散投资的风险。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市场化运营方式

资金流向问题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

技术创新融资困难严重困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研究了融资结构对技术创新融资的影响,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技术创新融资难问题的建议。这对于各中小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成功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融资模式

资金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必需的要素,企业用于技术创新上的资金也就是进行研发的投资。银企之间信息的对称性与合理的融资结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因此,信息的获得与融资结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小企业与投资者在融资方面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技术创新由于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使其在融资上的信息不对称尤为突出,从而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也比较严重。因而信息不对称对技术创新融资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融资前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逆向选择问题。融资之后的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道德风险问题。

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困难,这就需要中小企业有合理的融资模式以缓解困境。基于信息不对称,融资结构对技术创新融资有很大影响。

首先,内部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流量,资金来源于公司内部,不会产生融资费用,融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

其次,利用股权融资进行技术创新,没有现金流的压力,融资风险小,中小企业不必担心负债过多无法偿还,并且由于股权融资不需要承担固定的股利,所以融资比较灵活,资金来源广泛,且可以一次性筹集到大量资金,这对于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持续多量的研发资金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此外,股权融资可以通过公开市场和私募两条渠道筹集资金,这就避免了单一的融资渠道所带来的垄断问题。但是股权融资成本较债权融资来说也比较高。但是总的来说,除了内部融资之外,股权融资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中优选的融资方式。

再次,债权融资的筹资速度较快,弹性较大,融资的成本也低于股权融资。 但是,债权融资受期限和额度限制,到期企业必须还本付息,因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利用债权融资的融资风险较大。所以企业在选择债权融资的时候,就必须做好承担现金流压力的准备。

因此,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融资中,合理的融资结构应该首选内部融资,其次是股权融资,再次是债权融资。各种融资方式在融资结构中都应该占一定的比重,既不能太过分散,也不可以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必定具有科学合理的融资结构。

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的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融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融资困难,缺乏足够的研发资金,这意味着创新一旦未能成功,企业的投入就无法收回,会使其遭到重创,很难东山再起。因此,如何才能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的问题,鼓励其大胆创新,合理利用资金,成为当务之急。

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方式中,内部融资是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外部融资虽然风险和成本都高于内部融资,但它也在中小企业的融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过度依赖银行,债权融资所占比重远远高于股权融资,这是技术创新融资结构不合理的表现,会加剧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融资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另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选择政府、外资和风险投资等融资方式的比重很少。这种融资结构的失衡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对于股权融资,我国中小企业更倾向于借助债权融资来筹集资金,其中主要依靠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然而这种融资方式的单一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融资风险,一旦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失败,巨额投入将无法收回,增加了现金流压力,企业可能无法到期偿还本息,使企业经营出现风险。另外,借贷资金不能到期还本付息,也加深了融资的信用风险,对银行贷款的抵押担保条件难以满足,使银行的贷款积极性不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越来越困难。

综上所述,就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的现状来看,内部融资比例过低,债权融资比例过高,债权融资优先于股权融资,融资结构还不合理,融资方式单一,过度依赖银行信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突出,这些因素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的问题愈发严重,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研发投入,阻碍了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首先,在外部融资中,由于中小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在技术创新融资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其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问题普遍存在。中小企业自身内部管理不规范,融资机制不健全,没有经过审计的严格的财务报表,使得投资者很难对其信任,从而增加了技术创新的融资难度。

其次,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结构不合理,利用外部融资的比重小,并且更多地倾向于债权融资,过度依赖银行,加剧了技术创新融资的风险和现金流压力,因而技术创新融资愈发困难,缺乏足够的研发资金,阻碍了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再次,由于我国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的相关机制不健全,各种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实施力度有待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得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融资中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中小企业缓解技术创新融资困境的对策

第一,政府应该制定相对稳定的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政策,完善多层次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平等使用信贷资源的融资环境,切实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问题。

第二,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征信制度和保障制度,从而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增加贷款的可能性。

第三,建立健全创新利益补偿、风险分摊和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优化企业创新的环境。

资金流向问题篇8

企业传统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贷款融资,而中小企业由于抵押担保能力不足,自身管理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低等原因很难获得银行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更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改变过去仅对单个中小企业主体授信的模式,与核心企业合作,将资金注入到有资金约束的上下游企业中,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介入,开展存货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订单质押融资、融通仓融资、电子商务融资等一系列新型动产质押融资方式,解决整个供应链的融资问题,形成了供应链金融的外部融资模式(陈祥锋,2008;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2009;汤曙光和任建标,2010)。

实践中,企业之间的赊销行为形成了企业间的交易信用(Trade Credit),包括延期付款交易信用和提前付款交易信用,理论界将交易信用融资称为供应链金融的内部融资模式。零售商存在资金约束时,上游供应商提供延期付款的交易信用融资给零售商,使得资金不足的零售商也能正常销售商品,从而不影响供应链整体效益。如:宝马通常会给予其汽车销售商一定的延期付款优惠。Fabbri和Menichini(2010)认为供应商向具有资金约束的下游企业更愿意提供原材料而非现金的延期付款方式。上游供应商存在资金约束时,下游企业通过财务补贴或提前付款的交易信用融资给供应商,保证其产品的正常生产。财务补贴的融资形式要求下游企业资金充裕,主要是一种长期的融资形式,如:福特汽车向濒临破产的供应商Visteon提供大量资金补贴(Babich,2010),实现对供应商的控制。另一种短期的融资形式,下游企业以提前付款形式融资给供应商在实践中应用更为广泛,如:2011年庞大集团向世爵提前支付3000万欧元用来购买萨博品牌车型,使由于资金问题而停产六个星期后的萨博汽车恢复生产。

供应链内部融资模式相对于外部融资模式,具有一定优势:供应链成员间内部融资不需要额外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并且供应链中作为贷款方的企业相对于银行更了解借款企业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库存等各方面的信息,特别是当企业破产后,供应链成员企业对零部件或产品有更强的变现能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供应链金融发展为外部融资和内部融资两大模式,提供融资的企业包括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承担供应链资金流服务的金融企业或者是承担供应链整体物流业务的大型物流企业,这些企业积极参与供应链金融活动。供应链金融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成为银行新的利润来源,提高了银行金融服务水平;有助于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供应链回购、价格补偿等合作方式加强整个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早期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忽视了资金约束对企业运营决策的影响,供应链金融的主要目标是解决企业运营与融资决策的交互问题,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促进了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深入研究。

二、 供应链金融外部融资研究现状

运营管理领域,企业存在资金约束时,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的供应链金融外部融资的文献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是基础文献,突破传统M&M理论的局限,从企业角度出发,讨论了企业运营与融资的联合决策。Xu和Birge(2004)将破产成本引入报童模型,假设破产成本为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在竞争的银行融资市场里,讨论了自有资金与银行融资的资本结构对零售企业库存决策的影响;Hu和Sobel(2005)从企业期望红利现值最大化建立动态报童模型,讨论了资本结构与企业短期库存、红利、流动性决策的关系;Kouvelis和Zhao(2011)研究了存在破产成本时,资金约束的零售商向银行贷款,其自有资金和抵押物对融资和订货决策的影响;Li,Shubik和Sobel(2013)在多期的报童模型里,运用动态模型研究需求不确定性下,具有破产风险的制造商,其库存和融资的相互决策问题。

第二类文献从银行角度出发,研究银行利润最大化下的借款利率和质押率问题,讨论利率、质押率对企业运营与融资决策的影响。Buzacott和Zhang(2004)讨论了银行基于利润最大化设定贷款利率和基于企业资产设定贷款上限对受资金约束的成长型企业的最优订货量影响;Dada和Hu(2008)指出银行向资金约束的零售商提供一个非线性贷款合同,在最大化利润下决策贷款利率,研究表明银行设定的利率会随零售商初始资产的增加而降低。在第二类文献中,国内学术界对物流金融,开展存货质押、应收账款融资业务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确定最优的银行质押率。鲁其辉,曾利飞和周伟华(2012)对多阶段运营的报童模型中应收账款融资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影响价值进行了研究;李毅学,冯耕中和徐渝(2007)研究了违约风险外生条件下产品价格随机波动时,下侧风险规避的银行最优质押率决策问题,由于仅考虑存货的价格波动对银行最优质押率决策的影响,此时的存货质押融资与其他有价证券质押融资无实质的差别;张钦红和赵泉午(2010)考虑了存货需求随机波动对银行最优质押率的影响,指出风险厌恶时银行的质押率低于风险中性时银行的质押率。

第三类文献从供应链角度出发,考虑供应链企业的运营与融资决策对供应链绩效和协调的影响。陈祥锋,朱道立和应雯?(2008)的研究表明当零售商出现资金约束时,多个具有竞争关系的金融机构提供外部融资可为整个供应链创造新价值,并且资本市场的竞争程度直接影响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决策;Lai,Debo和Sycara(2009)提出存在破产成本时,供应商和零售商由于资金约束同时向金融机构借款时,从供应商的角度比较了预订模式、寄售模式和混合模式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指出混合模式能最大化供应链绩效;Raghavan和Mishra(2010)研究表明,同一供应链上游制造商和下游零售商面临资金约束时,银行从供应链角度整体融资给上下游企业比银行分别单独融资给制造商和零售商,对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和银行都更有利。

三、 供应链金融内部融资研究现状

供应链金融内部融资问题的研究,较多学者聚焦在下游零售商面临资金约束时,上游供应商向下游零售商提供延期付款的交易信用模式,也有些学者开始研究下游企业向上游供应商提供提前付款的交易信用融资模式。

目前,延期付款的相关文献中,研究最多的是给定延期付款条件下企业的最优库存、生产决策等问题。Goyal(1985)建立了延期付款下的EOQ模型,成为这一领域的奠基之作;Jamal,Sarke和Wang(1997)在此基础上放松条件,讨论了允许缺货下延期付款对EOQ模型的影响;Sana和Chaudhuri(2008)在EOQ模型里,考虑了确定性需求背景下两阶段交易信用和价格折扣对零售商订货决策的影响。以上文献主要讨论了延期付款在EOQ模型中的拓展,后续学者大多研究了报童模型中延期付款交易信用的问题,Gupta和Wang(2009)研究了随机需求的延期付款下,信用期对零售商的最优库存和定价决策的影响;Chung,Goyal和Huang(2005)研究了信用期决策问题,确定了最优信用期时间。还有学者将交易信用作为内生变量,研究其对供应链的协调作用,如:Luo(2007)研究了确定性需求下交易信用对供应链的协调作用,提出了交易信用优于数量折扣合同的条件;Luo和Zhang(2012)研究表明采购商资金成本信息非对称下,交易信用已不能协调供应链,但可使采购商获益;曾顺秋,骆建文和钱佳(2014)研究表明当提前期压缩成本系数足够小时,供应商可以通过设计交易信用契约协调供应链。

下游企业通过财务补贴和提前支付方式向上游供应商提供融资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多,Babich(2010)分析了制造商向破产风险供应商提供多期的最优产能预订和财务补贴策略;Wadecki,Babich和Wu(2012)分别讨论了古诺竞争下两个制造商向一个供应商、一个制造商向一个专有供应商、一个制造商向一个共用供应商的最优财务补贴策略。下游企业以提前支付形式融资给供应商在实践中应用更为广泛,这部分研究刚起步,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提前支付融资下供应商的最优生产决策和零售商的最优融资及库存决策。Swinney和Netessine(2009)指出供应商存在破产风险时,相比于短期合同,下游企业更倾向于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由下游企业确定批发价,通过提前支付货款降低供应商破产的概率;Thangam(2012)讨论了多周期模型下预付款的库存和批量订货问题;代大钊和张钦红(2013)比较了制造商延期付款和提前支付的商业信用政策对零售商采购批量决策的影响,确定制造商如何选择商业信用政策。

四、 供应链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比较研究现状

目前,运营管理领域供应链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比较的文献主要集中于零售商面临资金约束时的讨论。通过对供应链内部延期付款融资与外部融资的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当银行贷款公平定价(All bank loans are fairly priced),Kouvelis和Zhao(2012)、Caldentey和Chen(2009)证明了受资金约束的零售商通过银行融资可以实现无资金约束时的最优决策;陈详锋(2013)、Bing,Chen和Cai(2012)指出当零售商受资金约束时,供应商向零售商提供延期付款的交易信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使零售商的订货量大于无资金约束时分散决策的最优订货量,但无法实现无资金约束时集中决策的最优订货量,延期付款政策部分协调供应链;Lee和Rhee(2011)、陈详锋(2013)进一步得出延期付款合同需和其他供应链合同共同使用才能协调供应链;Kouvelis和Zhao(2012)、Cai,Chen和Xiao(2014)研究表明,相比于银行融资,零售企业更偏向于向供应商融资。

有文献比较了供应链内部延期付款融资模式与外部融资模式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Caldentey和Chen(2009)比较了受资金约束的零售商支付一定比例的货款获得供应商延期付款的供应链内部融资与向银行贷款的外部融资模式对供应链的价值影响;Chen和Cai(2011)比较了零售商面临资金约束时,向银行融资、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融资、向供应商融资的三种融资模式对供应链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影响,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融资相对于向银行融资,对供应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更有利,同时采用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融资和向供应商融资的模式,对整个供应链更有利;Lee和Rhee(2011)研究表明,当供应商与零售商均面临资金约束,供应商与零售商签订回购契约时,零售商直接向银行融资的模式下无法协调供应链,而供应商通过银行融资,再给予零售商延期付款的模式能够协调供应链。

还有学者在比较供应链内部延期付款融资和外部融资模式时,研究了延期付款下的两阶段价格合同的折扣价定价问题。Gupta(2008)比较了供应商延期付款与银行融资模式,当供应商的批发价外生时,研究了供应商提前还款的折扣价的决策问题;Zhou和Groenevelt(2007)提出供应商提供给零售商新的融资方式:银行贷款给零售商,由零售商还银行贷款本金,供应商还银行利息,讨论了该模式下供应商的定价问题,并指出对零售商而言,此模式比供应商直接提供延期付款给零售商的模式好;Yang和Birge(2012)给出了延期付款下供应商两阶段价格合同,零售商可以向银行融资提前偿还部分延期付款的货款,并享受供应商给予相应的价格折扣,而剩余延期的货款在交易信用期末还款,假设零售商破产后先还银行贷款、再还供应商货款的条件下,讨论了破产成本对延期付款下两阶段价格融资策略的影响;Kouvelis和Zhao(2012)研究了零售企业通过银行融资并提前支付所有货款给供应商时,供应商的定价问题,比较了零售企业对这种融资策略和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融资策略的偏好,研究得出,在一定假设下,供应商提供延期付款的融资利率低于无风险利率,相比于银行融资,零售企业更偏向于供应商融资;Bing,Chen和Cai(2012)提出了面对资金约束的零售商,制造商根据生产成本的大小确定两阶段价格合同的定价策略,当生产成本较大时,零售商通过银行融资,制造商采用银行融资下的批发价策略,生产成本较小时采用延期付款的批发价策略。

以上文献主要比较了供应链外部融资模式与延期付款的内部融资模式,考虑上游供应商资金不足,比较零售商向供应商提供提前支付的供应链内部融资与供应链外部融资的文献非常少。王文利和骆建文(2013)比较分析了零售商提前支付货款的内部预订融资模式与零售商为供应商提供担保向银行借款的外部信贷融资模式下,供应商的生产决策和零售商的融资策略。

五、 未来研究方向

供应链金融是近年供应链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方向,总体而言,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总结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文献,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如下:

1. 目前供应链金融文献大多考虑零售商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实践中供应商受资金约束,下游企业预付款融资给供应商的情况很常见,学术界对提前付款交易信用融资模式缺少研究。因此,下游企业提供提前付款的交易信用融资模式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的内容包括供应商折扣批发价或预订价的制定、零售商提前付款额的确定以及提前支付方式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2. 部分文献比较了供应链外部融资模式和内部融资模式,即面临资金约束的企业仅可以选择以上两种模式中的一种进行比较分析,较少文献假设资金不足的企业可以同时选择以上两种模式。实践中,企业融资也是多种融资方式并存,供应链企业选择外部融资后再通过内部融资,如提前付款或延期付款方式融资给其他成员企业,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有必要开展外部融资内部化的研究。

上一篇:商场经营状况范文 下一篇:农药经营知识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