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经营知识培训范文

时间:2023-10-13 06:42:27

农药经营知识培训

农药经营知识培训篇1

关键词:农药;安全;经销;管理

敦煌市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级市,全市耕地面积2.83万hm2,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农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超过2万hm2以上。2015年,敦煌市全年销售农药约320t,销售额达650万元以上。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产业已成为敦煌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蔬菜种植面积由2012年的0.37万hm2发展到2017年的0.59万hm2。但是由于滥用农药,还存在着农药污染、残留等问题。

1敦煌市农药经营现状

自农药市场放开后,农药由原来的农业技术部门、林业技术部门和供销系统专营变为谁都可以经营。目前,敦煌市共有大大小小农药经营门店122家,其中,比较规范、规模较大的占20%。经营门店主要集中在市区及各乡(镇)集贸市场,少部分分散在各个村组。全市共有农药从业人员260余人,农药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经营户总量多,专职管理人员少,监管难;二是农药经营场所分散,市区、各乡(镇)所在地及村组均有分布;三是进货渠道复杂,市场混乱;四是农药销售地域性差距大,经营规模偏小;五是经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法制意识淡薄;六是经营规范程度较低,农药进销货台账记录不全。

2存在的问题

2.1农药经营许可证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药经营人员必须通过农业技术部门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提交申报材料申请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存在农药经营门店与日用百货、食品经营等店面毗邻,整改难度大。二是从事农药批发业务、规模较大的农药经营门店有农药储存专用仓库,而小的农药经营门店基本没有专用的农药存放仓库。三是市场准入制度要求上缴的农药产品质量合格证,部分门店都不能全部或是能少量提供农药产品合格证。四是农药进销货台账记录不全,存在农药经营户为应付检查而潦草记录的现象。

2.2农药进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药经营进货渠道混乱,农药经营人员进货随意性大,部分农药经销户不到合法批发商处进货,有的通过网络购进农药,有的通过流动批发商进货,而网购的农药和流动批发商的农药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甚至存在高剧毒农药售卖的情况,给高剧毒农药和假劣农药进入市场留下可乘之机。

2.3农药施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户在农药施用过程中施用不规范。一是部分农药经营者缺乏农药知识,无法正确指导农户施用农药,存在有因农药施用不当而造成损害的风险。加之,经营者素质低,缺乏应有的鉴别能力,有时甚至会购进假冒伪劣农药。二是农户在农药施用过程中,擅自加大施用量,导致农作物农药残留超标,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敦煌市葡萄种植面积达到0.97万hm2,种植户为使葡萄颗粒大、销售畅而大量施用膨大剂,按剂量应该每30kg水对药量5g,个别农户会加大到20g左右,加大了4倍用量,有的甚至加到50g,虽然葡萄颗粒大,但农药残留多,对人体的危害也相应增加了。同时,葡萄容易腐烂,给运输造成困难,严重影响了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农药施用量或几种农药胡乱混用,并在农药施用后安全间隔期不到的情况下就采摘果实的风险存在。

3解决对策

3.1严把农药经营准入关

2014年以来,笔者一直参与本市农药经营许可证制度的宣传、培训及办证材料申报工作。结合敦煌市农药经营实际和办证中存在的问题,按照201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药经营许可证制度的决定》文件精神,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对农药经营户进行严格培训,培训分三阶段走:第一阶段是理论培训,由农业执法人员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授课,讲解农药知识和实际案例,让经销人员意识到农药销售的重要性和安全性;第二阶段是组织农药经营人员相互讨论,交流经验,促使批发商与乡(镇)零售商搭成帮扶对子,起到帮扶作用;第三阶段是参加理论与实践考试,让经销商能真正学到农药安全销售和施用知识,提高法制意识。二是按照文件精神,严格审查农药经营许可证的硬性标准,对不达标的农药经营者坚决予以取缔。三是在办证过程中,按照农药施用量和辐射带动能力,本着便于管理,控制好各乡(镇)农药经营门店数量,相对扩大经营户的经营覆盖范围,减少经营户数量过多而引起的恶性竞争行为。四是制定相应的农药许可经营监管和信息反馈制度。实行农药经营许可证制度,目的是为了规范农药市场秩序,让广大农户就近购买农药,得到更好的服务。

3.2加强技术指导,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农业、林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当做好农药科学施用技术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工作

一方面要提高农户自身素质和科学合理用药水平,大力推广绿色环保新农药、新技术,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用药。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民科学综合防治,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3加强农药经销管理

2015年以来,敦煌市在农药销售方面建立了电子档案备案制度,要求每个农药经销者把经销的每种农药照片都上传到所建立的农药管理群对应的相册里,做到新上一个农药品种就上传一个农药品种,既方便管理又能随时监管所售农药是否违规违禁。在农药市场监管中一方面要抓好农药批发商,尽量不让假冒伪劣产品进入下一级分销商手中;另一方面要规范好乡(镇)村组一级经营农药经销户的进货渠道,确保其购进质优、适路的农药。

3.4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注重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虽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农药管理执法主体,敦煌市内大小农药经营户122家,但农药监管人员只有两三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药监管难度。在对农药经销户进行定期检查时,要严格落实《农药管理条例》,加大打击违法、违规经销农药的现象,对农药经营户加大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同时,加强与工商、质监、安监等部门的协作,情报共享,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到规范农药市场的行动中来,推动农药市场管理和监督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农药经营知识培训篇2

关键词农资市场;问题;监管对策;江苏泗阳

中图分类号F203.9;F25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398-02

近年来,泗阳县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市场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但总体看来,还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就其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作一探讨。

1泗阳县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

1.1从业人员年龄较大,素质较低

据初步统计,从全县所有经营者和直接从事农资经营、服务百姓的从业人员层次来看,年龄在40岁以下的只占总数的20%,40~50岁的占40%,其中50岁以上的占40%;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60%,其中部分还是小学文化,高中以上文化只占总数的40%。不少经营人员不具备指导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水平,经营中时常出现指导失误。大多数经营单位没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所掌握的知识仅为来自实践的粗浅认识,对法律法规、农业的基本知识、实用技术、新技术、新产品了解甚浅。还有为数不少的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较差,受利益的驱使,存在故意加大用药种类和数量的现象。无形之中增加了农民的用药成本,破环了生态环境。

1.2农资市场不规范

一是无证经营。特别是村一级,有的是杂货店代销种子,有的是小商店代卖农药,还有的是副食品店也代销农药,并且类似经营行为不规范的店有很多。其经营方式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部分市场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唯利是图,对所销售的产品以假乱真,冲击“放心农资”市场,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制假售假的终端。二是挂靠经营。目前,只有肥料、种子实行放开经营,农药还没有放开,乡村经营者要想有证照经营农药,就必须挂靠上级经销单位。一般情况下,具备法人资质的单位,为了经营的合法化,在乡村大肆增设网点、设立许多分支机构,造成低素质、无条件的经营者披着合法化的外衣经营农资现象,扰乱了市经秩序。三是无序竞争。农资供应渠道比较混乱,有直接从厂家进货的,有从二级批发商进货的,也有无照经营者直接送货上门的。同一名称的农药肥料,有多个企业的产品同时进入一个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从网点布局来看,农资连锁店、供销社及农技站下设服务网点较少,给无证经营留下了不合法的经营空间,而事实上,有大部分供销或农技站的农资经营人员直接加入个人无证经营行列,更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同时,农资杂乱品种多。尤其在农药经营方面,一个病害或虫害的防治,有多个农药品种在同一个市场(地方)同时进行多种方式的宣传,有不同商品名的同一种农药在同一市场上出现,农民在选购农药时无所适从[1-2]。此外,虚假宣传多。一些农资经营者为了促销自己的商品,夸大经营商品的使用效果和范围,有的甚至不择手段,擅自篡改农技推广部门的病虫情报,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给民众选择农药增加了难度。

1.3技术指导体系不健全

由于种种原因,10多年来,各乡镇农技站没有新进人员,队伍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一方面,镇农技人员知识严重老化,不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体制机制等深层次原因,乡镇农技站人员待遇普遍不高,公益服务和经营服务职能没有明确,关系没有理顺,导致一些基层农技人员因自谋生路弱化了公共服务职能。部分乡镇的农技站角色错位,等同某些个体户,重经营、轻服务,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导致主管部门的技术意见得不到有效地贯彻与落实。加之镇村广播通响率不高,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病虫害防治技术难以及时传达与推广,技术实施到位率不高。

1.4执法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面对全县面广量大、不同类型的种子、农药、肥料等经营单位和个体户,现有的执法力量常常捉襟见肘、力不从心,执法人员不足、执法力度不够、执法硬件跟不上,亟需改善。二是种子、农药、肥料专项抽样检测仪器设备等设施严重缺乏,送检费用高,直接影响对损害农民利益的假劣农药肥料事件的查处[3]。三是相关执法部门整体联动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有多头执法、职能交叉的现象,综合执法合力不强。

2泗阳县农资市场监管对策

泗阳县的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市场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笔者认为农资市场监管必须坚持“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扎实推进该县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市场的整治监管工作。

2.1强化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完善组织领导保障机制

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大事,必须迅速建立起县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完善协商、通报、移送、联合执法的机制。强化农资执法的机制建设。整合执法力量查处重大案件,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协同作战,形成合力[4]。制订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应急预案、保障机制,提高农业生产重大灾情的应急处置水平。组织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预警防控技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防违规农资扰乱市场,规范市场程序。

2.2提高素质,增强守法经营意识,完善培训机制

目前农资市场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资经营者的素质参差不齐。通过加强对农资从业人员的培训,增强其守法经营意识,提高其掌握农技知识的本领,提升其为农服务的能力。由农委拿出具体实施方案,牵头各项工作,财政、工商、安监部门协调配合。县农业执法大队组织和实施培训、考核,工商、安监部门派员参加。人员安排、计划及培训地点由农委确定,财政部门保障工作经费。每年县农业执法大队对全体农资经营单位或个人进行2~3期培训,主要培训涉农法律法规、农业实用技术、安全生产知识和相关管理要求等,经培训合格发放结业证书,工商部门在营业执照年检时,予以审核把关,对未取得相应资质的从业单位或个体户不予年检。此外,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日常监管,敦促不具备经营资质的人员参加学习,对不具备经营条件和资质的单位要坚决予以取缔,对违规经营户要严管重罚[5]。

2.3严把准入关口,构建经营许可调控机制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农药肥料经营主体的资质审查。严把市场准入关口,严格执行有关条件、程序和标准,严禁降低标准和越权审批;按照《行政许可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市场准入条件,对现有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梳理,根据确保安全经营、方便农户、合理布局的原则,联合重新确认经营资格。今后在发证办照探索“会签制”中,相关部门共同把关,坚决打击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户。切实加强发证后的监督检查,对已丧失相关资质条件或者有严重违法行为的农药肥料经营主体,坚决依法予以清理和取缔。通过准入和退出机制的有效实施,确保农资经营者整体素质提升。

2.4规范市场秩序,构建经营行为约束机制

加强诚信经营体系建设,组织农资经营企业开展诚信评比活动,在行业内部推行守法和质量公开承诺制,建立诚信档案,构建农资经营信用管理平台。对诚信企业实行免检等信用激励机制,将失信企业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并建立执法“黑名单”制度,加强日常检查,必要时采取公开违法记录、曝光违法行为等方式予以惩戒,通过民众的的监督,进而约束企业的经营行为。鼓励农资经营企业,打破行业界限,组建同业商会,探索新的农资营销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维护农资市场秩序。根据农技推广部门的指导性意见确定农资品种,广告须经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审查,切实改变市场无序竞争的现状。利用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定期农业生产资料监管信息,实现农资经营的政务公开,增强农资监管的透明度。

2.5坚持疏堵结合,搭建便民高效服务机制

充分利用和发挥农技服务网络全、覆盖广的优势,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宣传,在农资购买使用高峰期组织开展较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普及农资法律法规,传授识假、辨假知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权的能力。加强对农民购买和使用农资的服务和指导,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技物结合,做好培训、示范和推广工作,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肥料。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强化依法管理,严格执法,切实加强农资生产、流通、使用3个环节的监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县有关农资打假护农的精神,全面拉网式整顿农资产市场,治理农业投入品市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6]。

2.6壮大市场主体,引进优胜劣汰竞争机制

以创办为农服务社和“万户千乡”市场工程连锁店为抓手,大力兴办农资连锁,通过连锁品牌效应、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将一些经营条件和信誉较差的经营个体淘汰出局,让农民找到方便消费、安全消费、放心消费、经济消费的主渠道。加强对农资连锁店经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为农服务水平,科学指导农民施肥、用药,做到诚信服务、守法经营。

2.7强化绩效管理,建立考核督查奖惩机制

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用制度规范执法主体和经营主体的行为。落实案件的上报、督办制度,建立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研究制定农药肥料规范管理工作的评价考核指标,针对组织领导、投诉举报、市场检查、质量抽检等方面开展督查考核,逐步建立和完善农药、肥料的考核与长效管理机制。从领导责任、技术责任、宣传责任、市场管理体制责任等方面,明确相关部门及当事人的主要工作职责。对失职、渎职、、损害农民利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严格追究责任,对触犯刑法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7]。

2.8多渠道加大投入,建立农资监管政策倾斜机制

为了确保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市场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必须强化农资执法监管的后勤保障工作。在农业行政执法人员配置、执法设备配备和执法经费投入上向农资执法部门倾斜,通过向上争取一点、政府财政倾斜一点、部门自筹一点等“几个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资金。今后,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人员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保证执法经费所需。通过设立大案要案专项经费,争取将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的专项抽检费用列入财政预算。

3参考文献

[1] 杨文超.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J].新农业,2010(2):10-11.

[2] 曹明艳,李荣.阿克苏地区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2010(1):59.

[3] 王卫.浅谈如何加强农资市场监管[J].决策探索,2009(22):86.

[4] 刘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资市场监管[J].河南农业,2007(3):17.

[5] 张亚坤,杨永成.提高农资监管促进农业发展[J].企业与市场:上半月,2006(12):88.

[6] 刘凡.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创新农资市场监管机制[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6(8):7-8.

农药经营知识培训篇3

(一)农业农村、市场监管联合检查,保障春节前食品安全

2021年春节前农业执法队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动物监督所,对县城及周边的屠宰场、肉食品经营门店、超市,对武胜驿镇范围内的牛羊肉交易市场、肉食品经营门店、冷链肉食品库等进行联合检查,重点对私屠滥宰、无检疫合格证出售的动物产品进行了查处。关停无检疫合格证出售动物产品门店一家,收缴未检疫出售的动物产品20公斤。

(二)开展农资打假专项,稳定保障农业生产

1、按照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公安厅、市场管理局《2021年全省“农资打假护农保春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农法发﹝2021﹞3号)文件要求,根据我县实际制定下发了《2021年全县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由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牵头,组织农技中心、种业监督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等单位的农业执法人员,在全县开展为期20天的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对农药、种子、肥料、饲料、兽药、农膜等农资的经营许可、农药、种子登记备案、电子台账运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农药安全经营进货售货台账、包装标识等进行了清查,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402人次,车辆200台次,检查经营门店509家次,责令下架不合格种子一袋、过期农药30.64公斤、兽药3袋,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份,督促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105处,设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桶80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02公斤。

2、组织农药经营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10场(次),培训人数100人(次);签订《永登县农药安全诚信经营承诺书》100份,发放《农药管理条例》、《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禁限用农药目录》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办法》各100份,培训了农药经营人员电子平台操作及运行,提高了管理水平,规范了农药市场,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调查处理投诉,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1、截止7月底,共接到电话投诉和其他单位转办案件54起,经现场检查(勘查),依法调查收集证据,其中涉及动物案件1起,立案1起,农药案件1起,立案1起;宅基地案件51起,已调查消除违法状态13起,向有关单位移交2起,正在调查36起;种子案件3起,协调处理3起,耕地案件2起,向有关单位移交2起。

农药经营知识培训篇4

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总结

至20__年底,__区农业局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1060人次,检查农药(化肥)经营企业108家次,种子代销点8家,兽药经营企业88家次,查获各类假劣农资80多公斤。完成农作物种子标签抽查40个,合格40个,合格率100%;农药标签抽查70个,合格56个,合格率80%;兽药标签40个,合格30个,合格率75%。全区查处农资经营案件13起,罚没款1.12万元。其中农药立案查处6起,罚没款0.64万元;兽药立案查处7件,罚没款0.48万元。本局所立的案件已全部结案,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或行政的案件。

一、加强专项整治

一是强化了兽药市场专项整治。按照省农业厅转发农业部关于组织开展假兽药查处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对已列入农业部通报中的非法企业名单及其不合格兽药名单及时印发给各乡镇(街道)及兽药经营单位,督促本辖区内兽药经营使用单位,自觉清理非法企业生产的假兽药产品,并保证不再经营、使用不合格的兽药。与此同时,我局还主动联合区农资打假成员单位开展兽药经营、使用情况的专项整治行动。此次专项检查活动,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400人次,重点抽查兽药经营点88个,畜禽养殖场5个。检查中,尚未发现有通报中列指的非法企业生产和涉嫌假冒合法企业生产的假兽药产品。但对检查中发现的其他违法行为,我局依据《兽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严厉查处。今年以来,全区兽药立案7起,没收各类不合格兽药约45公斤,罚没款0.48万元。同时对经营兽药不规范单位及时作出责令整改通知书5份,责令业主对照通报中的假兽药名单,继续自觉清理不合格兽药品。同时,为贯彻落实__市食安办《关于彻查消毁问题奶粉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我局及时对辖区内的10家奶牛养殖场和5家饲料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还向业主们宣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发放了违禁药物清单等宣传材料300多份,强调了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的社会危害性和法律责任,要求养殖单位要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生产经营,排除了安全生产隐患。通过整治,进一步提升兽药质量,规范兽药市场秩序,促进了我区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

二是开展生鲜乳专项检查。我局高度重视对问题乳粉及含乳产品的核查、清查及清缴工作,按照省、市、区食安办的“关于开展问题乳粉核查、清缴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清查及清缴工作,落实相关责任。出台了《关于成立__区农业局“问题乳粉“清缴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莆城农〔20__〕155号)文件,成立了“问题乳粉”清缴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置举报电话(2686709)。及时组织动监所、畜牧站、饲料办等技术人员,深入检查辖区内6家饲料生产企业和5家奶牛养殖户,未发现企业仓库存有“问题乳粉”和使用“问题乳粉”作为饲料原料的现象。同时向饲料生产企业和奶牛养殖户宣传在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的危害性,提高他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在清缴阶段,与6家饲料生产企业、5家奶牛养殖户签订责任状,并把“公告”贴在显眼位置,确保清缴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开展认证产品专项检查。强化对认证的4个无公害农产品监督管理。重点检查认证农产品的资质、产地认定条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一是检查认证管理的有效性。全面检查各级管理机构认证管理制度建立和运行现状情况,同时检查“三品”认证申请者资质变化后有无及时申请变更。二是检查生产经营的规范性。按照“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的要求,调查、了解和查阅获证单位的落实情况。三是检查产品质量的安全性。狠抓原料、添加剂、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检查,从源头上保障“三品”质量安全。

二、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

为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氛围,我局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印发明白纸。制作并发放《给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关于严厉打击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的通告》、《禁用农药和限用农药清单》、《购买放心农药简明挂图》、《农药科学选购和合理使用》、《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业政策法规手册》、《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等宣传材料5200多份;并把部分假劣农药、兽药陈列出来,向农民传授识假打假知识达630多人次;

二是悬挂宣传条幅。在镇街主要街道、种养重点村、东圳库区悬挂了20余条横幅,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特别规定》等内容;

三是搞好技术培训。根据我区实际情况,我们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培训和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等统筹安排,共同进行。20__年共举办了7期龙眼培训班,参加人数260人次;组织龙

眼果农进行现场基地观摩3场次,参加人数160人次;印发果树安全生产农业科技简报6期、食用菌科技简报1期;在畜禽养殖主产区举办技术培训班3期,参加人数300多人次;同时通过多媒体向广大种养户讲授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兽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法》、《省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管理办法》、《科学使用农药》、《科学施肥》、《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规范农业生产记录》、《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农资生产经营活动应当追诉的七种罪刑》等法律法规和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技术人员继续培训班上,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讲座等。通过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广大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制观念得到了加强。

四是重视宣传报道。在抓好重点整治工作的同时,我局也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报道。20__年,我局在中国农业推广网等宣传媒体上刊登信息40多篇、图片27 幅,__电视台播出新闻1条,__区委《__信息》等10多篇宣传报道。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经费不足。农业标准化推进、检测机构建设、监督抽查、例行监测和农业行政执法等工作所需经费严重不足。比如法律规定应当开展的监督抽查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监测的农产品品种、区域范围、抽样数量非常有限,不足以监控全区量大面广的各类市场和农产品。现有检测设备简陋,只能开展果蔬残毒速测。

二是生产经营分散,监管难度大。生产经营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不利于统一品种、品质和规格,不利于推广标准化技术和打造品牌,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涉及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使用,储藏运输,保鲜包装等多个环节,生产系统开放,供应链条长,监管难度大。

三是宣传覆盖面不够,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共识。由于我区农村人口多,分布广,居住散,能够运用的宣传资源相对有限,《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尚未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关心重视和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还未形成全社会的共识。

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有待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量配备与监管对象面广量大不相适应,对生产、销售不合格农产品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和措施,对分散农户违法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监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了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成效,必须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我局今后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加快推广农业标准化。发展规模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是推广农业标准化、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通过大力发展和扶持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化“公司+基地+农户”,“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积极探索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发展规模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切实加大推行农业标准化力度,重点支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培育和认证。

二是严格行政执法,搞好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监管工作。加强农业投入品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严格查处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控制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指导、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做好生产记录;强化市场监管,加强生产、流通领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督促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检测报告制度。

农药经营知识培训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强化高毒农药市场监管措施,以高毒农药定点销售为监管重点,狠抓源头、突出乡村、标本兼治、打防结合、联动协作,强化保障措施和属地管理责任,抓好日常监管、专项抽查和案件查处三个环节,服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

按照“强化执法监管措施到位率、实行上下联动和部门协作、重抓源头办大案、日常监管和重点监管相结合”的高毒农药市场监管工作思路,杜绝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各种禁用高毒农药的行为,努力做到确保不发生因高毒农药监管不到位而引发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为落实好本次高毒农药市场监管各项工作任务,我委将保持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领导小组班子不变,有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高毒农药市场监管工作,顺利完成高毒农药市场监督管工作任务。认真执行高毒农药监管的各项制度,强化依法公正办案和重大案件的督办,做到工作合法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农药监管效率。

(二)突出监管重点,强化监督抽查。重点检查甲胺磷等33种禁用高毒农药和甲拌磷等19种限用高毒农药,开展高毒农药质量和标签抽检工作,及时完成检测并公布结果。依据检测结果,指导农民购药和合理使用,依法严肃查处各种农药经营违法行为。

检查农药市场经营单位是否落实高毒农药进货备案、专柜销售及销售去向、实名购买、流向记录;检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用药情况。

(三)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力度。以“农药标签网上查询系统”和“农药监管网络联动系统”为依据判定高毒农药产品标示和质量是否合格。对证据确凿的案件要追查源头,强化执法力度,提升法律的威慑力。对一些涉及面广、问题突出的案件,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实行部门联合和区县与边缘区域联动,统一部署、通力协作、集中打击,对已构成刑事犯罪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禁止以罚代刑。

(五)强化高毒农药管理法规和科学用药培训指导以及宣传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用药和农药法规的宣传指导,适时举办各种高毒农药监管执法和科学使用农药知识培训班,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和宣传栏、培训班以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高毒农药使用科学知识,提高农民安全、科学、合理用药水平,提高高毒农药生产和经营者自觉遵法守法意识,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高毒农药市场监管的良好工作氛围。分别组织执法人员和技术专家,深入基层开展送科技下乡等活动,现场指导农民选药、用药,开展技术咨询,增强农民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提高合理使用高毒农药技能水平。

四、重点工作安排

1、5月份开展多种形式宣传安全使用高毒农药,并到高毒农药定点销售单位进行抽检;

2、对历口、安凌、平里、凫峰等镇农药经营单位进行专项检查;

农药经营知识培训篇6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责任重、意义大。2006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下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施行,使得国家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里程碑。它针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点,确立了相关的基本制度,提出了原则性、规范性的要求。

平阴县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创新机制,强化职能,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两条主线,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坚持用产业化引领基地、用标准化管理基地、用科技化装备基地、用市场化培育基地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严格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高毒高残留及有害农业投入品得到有效控制,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建立 “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农民主动”的农业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县、镇(街道)、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络,县农业局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镇(街道)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每个村确定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员,在品牌基地、都市农业园区、“三品一标”基地等标准化生产基地聘请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覆盖全县各个镇(街道)。

二、加大宣传培训,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农药管理是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农药的合理使用尤其重要。

一是举办农药生产经营人员培训班。每年3月份,由县农农业监察大队组织举办农资生产经营人员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及《实施办法》、《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农药鉴别及保管、使用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提高农资生产经营人员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

二是发挥农药经营者的作用。利用农药经营业户多、分散广的优势,把宣传延伸到镇村的每一个角落,并将有关农药生产、使用的技术指导材料发放到经营户手中,向前来购买农药的农民宣传,合理使用农药。

三是开展普法宣传。通过制作展板、发送明白纸、送科技下乡、赠送书籍、现场咨询等形式,积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禁(限)用农药目录、种类,普及安全使用化肥、农药、鱼药等知识,推广使用低残高效农药、鱼药和无污染添加剂;规范种植养殖行为,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的运用,使安全生产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不断宣传无公害食品知识,提高广大市民农产品安全消费意识,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三、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坚持把农业标准化作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和主攻方向,突出玫瑰、畜牧、林果、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基地化管理。

一是制(修)定农业地方性技术操作规程35项,并印发到各农产品生产基地,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坚持农业标准制度与实施相衔接、示范与带动相配套的原则,按照“统一建立生产记录、统一农业化学投入品采购和使用、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检测、统一销售”的“五统一”要求,大力推进马铃薯、大白菜、食用菌、中药材、鲜食地瓜、沿黄瓜菜等五大特色品基地建设,推行“农超对接”行动,促进认证“三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顺利进入市场,提高我县农产品竞争力。

三是在全县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测点,配备了速测仪器设备和检测车辆,加强了农产品质量日常监督检验。今年,配合市局完成3次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抽样,累计抽检样本53个,合格率100%;县级抽测194个样本,合格率100%。年初制定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计划,将任务分配到镇(街道),加强辖区内农产品质量检测力度,对上市农产品全程跟踪检测,保证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截止目前,全县特色品牌基地已建成核心区10处,面积1万亩,示范区10万亩,产地认证面积达34万亩,认证三品面积28.87万亩,累计产品112个,其中无公害84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转换产品22个,地理标志3个。

四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配方施肥的技术水平,促进农民施肥由经验向精准、由定性向定量过渡,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污染,改善土壤肥力。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达到47万亩,化肥有效利用率提高5%-10%,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0%以上。

四、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认真落实农业化学投入品市场准入备案制度。凡进入我县域内销售的农药产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备案。各农药生产经营单位需在《济南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系统》平台录入相关产品信息,并把实际产品送农业监察大队申请准入审核,同时提交相应产品的完整包装样品、登记证书、生产批准证书、合格证等相关资料。对审查合格的产品发放通过电子系统打印的条码及《农业化学投入品市场准入书》,对不合格产品提出责令整改。对准入备案的产品实施跟踪监督管理。检查各经营单位经营的农药产品标签、标识、剂型等是否与《市场准入书》内容相符,各农药零售商依据生产企业、批发商的《市场准入书》进货。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取消其农药产品备案资格,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杜绝不合格农药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截止目前,全县共有21家批发户上报备案,累计备案农药品种732个。

二是加大市场检查力度,规范经营主体。深入开展投入品市场专项整治和农资打假“绿剑护农”行动,开展春季农资专项清理活动,利用农资销售旺季,抓好重点品种、重点市场、重点季节整治。做好禁限用高毒农药清查工作,加大农药产品的质量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药及在低毒农药产品中添加高毒农药的违法行为。普遍推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农药经营监管制度,确保每个农药经营点都有具体负责人。

三是与经营业户签订《农资专营店质量承诺书》。通过承诺书的签订,把好农药产品的进货质量关,在源头上有效控制质量不合格农药的流入。

四是深入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成立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对县内大型超市和水产批发门市部水产商品用标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加强对禁限用鱼药的监督查处,在湿地、南水北调工程渠道等多处插渔政警示牌,防治渔业违法行为。

农药经营知识培训篇7

建设新农村开创药品监管新局面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怎样做好我区农村药品监管工作,整顿和规范农村药品市场,保障农民用药安全有效,是摆在药监部门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六县药品市场调研,认为,作为基层药监部门,必须紧紧抓住和深入推动农村药品供应和>:请记住我站域名/

一、基本情况

地区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地区行署辖6县2个工委,共104个乡(镇),1612个行政村,总人口15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67.48万人,占总人口的43.82,农业人口133.2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0,全区涉药单位2534家,其中药品经营单位457家(见附表一),村卫生室1634家,乡镇卫生院104家,县级医疗机构12家,个体诊所232家,社区服务站21家(见附表二)。

20__年6月,地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按药品配送企业配送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计算药品“两网”建设配送统计数字,截止20__年3月,全区所有的医疗机构和经营企业实现了统一配送,配送率占应配送总数的100,对村的配送率占配送总数的81.7。通过近两年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运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大多村级连锁店(专柜)能规范经营,基本达到GSP的要求和解决农民购药难、购药不便及价格偏高的问题。这为我区深入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布局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行政村建立的村级连锁店(专柜)数量过少。从六县建立的数字看,乐都县22个乡镇,361个行政村,已建村级连锁店(专柜)11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2.13,这是我区从数量上最多的县,而化隆县19个乡镇,366个行政村,已建村级连锁店(专柜)1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27(见附表三),这距省局“两网”建设布局上行政村要建立村级连锁店(专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药品配送企业考虑配送成本,不愿啃“骨头”

在建村级连锁店(专柜)中,只想在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的行政村建,而不愿在偏僻的山区和人口分散的地方建,而偏僻交通不通的浅山、脑山地区,又大多是缺医少药和药品质量不能保证的地方。

(三)药品分类不规范,经营卫生条件差

大多村级连锁店(专柜)药品分类采取按用途分类,这样分一是分类太繁杂;二是从业人员不去认真分类并缺乏一定的分类知识和分类技巧;三是个别连锁店(专柜)经营处方药品。药品经营环境卫生条件差,货架、柜台和药品包装盒上及经营场所杂物堆放,灰尘便布,达不到经营卫生要求,个别连锁店(专柜)药品与非药品混放等。

(四)药品从业人员素质差,培训工作未跟上

尽管在开办村级连锁店(专柜)时,对开办条件有限制要求,在审批时也按规定进行了许可规范,但仍存在药品从业人员对药品的验收、储存、保管、养护,销售过程不熟悉,造成不会养护药品,推销药品,不能为消费者提供药品咨询服务。

培训工作没有跟上。一是对村级连锁店(专柜)从业人员未进行系统的药事法规培训。先培训后上岗的要求没有达到;二是对药品信息员、协管员的培训未开展,使药品“两员”的作用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

(五)进药渠道混乱

主要表现在从个体药贩手中进低价药品;从药品推销人员处购进药品;私自从其他公司购药,不实行药品连锁的“六统一”要求。个别配送中心与本连锁总部的业务人员争夺市场,发生相互配送撞车的现象。

(六)药品验收,储存不规范

验收随意性大,不按规范验收,药品储存、养护、保管缺乏知识,把药品等同于一般的商品。

(七)工商办理证照费用高

影响到经营药品连锁店(专柜)者再办连锁店(专柜)的积极性。据各县反映,在办理工商执照时,工商部门收取的费用达六、七百元之多,使开办者对开办药品“两网”专柜失去信心,而放弃开办行为.

(八)宣传工作不到位

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至使社会各界尤其是农民,对为什么要开展药品“两网”建设,怎样建设“两网”了解甚少,缺乏必要的认识。再加之消费者对药事法规知识的匮乏,对假劣药品无法辨别,只是从价格上把握,认为越便宜越好,不管药品的内在质量。

(九)药品市场监管力度不够

地区是我省农业人口相当集中的地区。作为监管,呈现点多线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执法人员少、经费不足、执法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依法行政水平较底的因素和困难,存在对全区农村药品市场整治的力度不够。

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按照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指导方针,认真结合地区和各县的实际,扎实地逐一解决。

三、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对“两网”建设的再认识

当前,开展的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不尽体现了国家对农民切身利益的关注及对建设新农村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视,更体现了药监部门开拓创新监管方式和积极进取的工作方法。长期以来农村药品消费主要从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用药为主。“以药养医”具有普遍性,村级卫生组织大多逐渐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的村卫生室,其场地狭小,药品购销渠道混乱,药品储存条件差。同时我区大部分农村在浅山或脑山地带,经济落后,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自我保护能力差,使农村成为假劣药品的“沃土”,造成了农民购药价格高,买药难,买“放心药”更难的局面。“两网”建设是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的一剂“良药”,它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行政调控手段,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降低药品供应和监督成本,能够创造政府、企业、农民各方“多赢”的良好局面,在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过程中,推进“两网”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把“两网”建设服务和服从于“新农合”是我们应当解决的新问题。推进药品“两网”建设,将促进药品监管工作观念和手段上的创新,即从事后监管向事前监管转变,从单一靠“堵”向“疏堵结合”转变。近几年,地区药品监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业绩,但是从监管面来看,在一些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山区,药品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和“盲区”;从监管手段上看,采取市场出了问题才介入,治标不治本,往往成效不大。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通知》中提出的“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和“整顿与建设,当前与长远,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结合起来的要求”,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必须从规范农村药品采购渠道入手,从农民购药价格低廉、质量保证、购药便利方面构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三)把整顿农村药品市场秩序作为“两网”建设的重点

随着西宁市和周边地区打击假劣药品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不法药贩把假劣药品销售,瞄住了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作为药品执法部门,我们必须认清打假治劣这一形势,必须对农村药品市场进行统一有序的整顿,除了认真查处游医药贩外,还要认真规范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的进药渠道、验收记录、储存环境、养护条件,发放使用记录等,着力规范购药渠道。化隆县的药品市场,近几年由于无药监分局,没有进行有效的整顿,农牧区药品市场相对混乱,必须进行集中整治,组织全区的药品执法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次专项整顿,使其规范化。民和县药品市场由于受兰州个体药贩销售药品的干扰,使零售企业批发药品的违法经营屡禁不止。平安县由于无药监分局,地区局又顾及不到,造成有的乡镇和行政村药品市场得不到有效的整顿和规范。在整顿农村药品市场中,必须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在工商、卫生、公安,药监等部门通力合作才能进行。同时,在整顿时,要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对不懂药事法规的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和帮助指导,对专门推销假劣药品,对药事法规视为儿戏的行为坚决打击。没有农村药品市场的净化,药品“两网”建设就很难建的起,运行好。

(三)要同“新农合”有机结合起来

要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法律规范”的原则下,充分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作用,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要禺于“新农合”,服务于“新农合”。“新农合”的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支持和解决农民就医难、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而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解决的是农民购药渠道统一,质量保证,购药方便,便利的问题。怎样使农村购药渠道统一,真正使农民用上放心、低价、质优的药品,就是“两网”建设要解决的问题。“新农合”解决了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两网”建设解决了统一购药渠道、购药方便,便利的问题。因此,必须研究“新农合”运行的特点及规律和“两网”建设运行的特点与规律,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的为“三农”工作服务。

(四)村级连锁店(专柜)形式与数量

在“两网”建设中,必须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1、“一点两用”形式,把现有的村卫生室进行整合,划分出药品连锁店(专柜)的区域。按照村级药品连锁店(专柜)的要求,对药品验收、储存、养护、保管、发放,使用过程进行规范,建立各种原始记录。

2、在行政村(自然村)单建连锁店(专柜),与村卫生室有一定的距离。

3、把行政村通讯、计生、碘盐、食品销售等有效资源整合,以农村药品村级连锁店为主,划分出食品专柜、百货专柜、食盐专柜、通讯专柜等。办村级连锁店(专柜),不论采取哪种形式,药品配送企业都要组织把药品配送到药品连锁店(专柜),使供货渠道统一。各村级连锁店(专柜)不能在其他渠道或个体药贩手中购药,更不能在药品代销手中代销药品。实现药品配送、供应上的“六统一”。药品连锁店(专柜)数量,要求配送企业做到“肉要吃、汤要喝、骨头要啃”。在全区所有的行政村和较大的自然村,尤其是缺医少药的地方都要建立村级药品连锁店(专柜),这样就能解决农民购药难的问题,尤其在偏僻的浅山、脑山、交通不便的地方,会加大配送企业的配送成本。如何降低配送成本,配送企业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灵活的配送方式。

(五)加大“两网”人员的培训

在办理农村药品连锁店(专柜),行政审批许可过程中,对经营者文化要求做出规定(即有高中毕业文化),在实际当中,这种文化要求达不到,可放低到初中毕业文化。应分批对村级药品连锁店(专柜)从业人员进行药事法规的培训,并会同地区卫生行政部门联合对村卫生室药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培训采取简单、易懂、易学、易掌握的内容。如药品如何验收、验收那些内容,怎样记录,药品如何分类、陈列、如何养护、养护那些内容,养护记录如何做,近效期药品如何处理、过期药品如何处理,药品销售记录如何做,销售区域温湿度记录如何做,怎样向消费者提供简单的药品咨询等。各县药监分局要承担起培训任务。凡药品从业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未取得培训上岗证的药品从业人员,不得上岗经营药品。对乡镇药品协管员,村级信息员也要进行培训,主要进行药品信息如何报送,发现个体游医药贩在农村进行非法活动,无证经营者,农民对药品各方面要求怎样及时主动的向县级药监分局报告,并建立报告记录。同时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药品批准文号、生产厂家、三个批号如何识别,假劣药品的识别等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具备相关药品知识,才能及时提供药品信息。

(六)加大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

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涉及面广、牵动各方面的利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仅靠药监部门是很难完成的,必须形成一种联合机制,才能面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工商部门在办理工商执照时做到只收证照工本费,卫生部们怎样愿意配合“两网”建设,在药品供应渠道上如何配合药品供应企业,少积压药品资金,多流通,减轻供应企业流动资金的压力。药监部门如何在布局上做到合理规范等。在部门协调与配合上,作为药监部门必须积极主动,发挥牵头作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召开协调会议,沟通协调各部门各方面对“两网”建设的理解和支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共同把这项普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办好。确保药品连锁店(专柜)建的好,运行的好,让农民得到实惠。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的深入,我区的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也要求我们在实际中探索,在探索中推进,来不断丰富“两网”的经验与做法。今年还要建立全国性的农村“两网”建设示范县。我们相信,只

农药经营知识培训篇8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的实施意见》合政办[]59号)精神,为加强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以下简称“两网”建设。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用药平安、有效、经济、便当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依照“巩固、规范、提高、发展”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建立健全体系完备、反应快捷的药品监督网络和诚实守信、保证有力的药品供应网络。坚持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规范发展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促进农村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服务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和谐平安提供坚强保证。

二、工作目标

药品监督网络村级覆盖率达100%实现“以县为枢纽,2010年。以乡镇(开发区)为阵地,以村组为哨所”监管网全覆盖;全县乡镇(开发区)医疗机构(包括其分院)规范药房”达标率达90%村卫生室(含个体诊所)规范药房”达标率达60%建立“主体清晰、渠道规范、保证质量、满足需求”城乡药品供应网络。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一是加强基层监管组织建设。加强各乡镇(开发区)食品药品协管办(以下简称“协管办”建设。要依照不增加机构和编制的原则,进一步调整空虚农村药品协管员队伍,每个行政村确定1-2名具有一定文化水平、遵纪守法、作风正派的人员担任农村药品信息员,负责收集农村药品监管信息。乡镇(开发区)协管办建设要做到十有”即:有机构牌子、有工作人员、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办公经费、有工作任务、有管理制度、有考核办法、有培训计划、有激励机制。乡镇、开发区协管办推行“五个一”工作模式,即:每人1本工作手册、1张电话联系卡、1本检查记录、每月1次日常巡查、半年一次跟班培训。县药监执法人员分片负责与若干个乡镇(开发区)协管员定期联系,组织开展工作。二是提升农村药品监督网络运行质量。制定“两员”农村药品协管员、信息员)管理方法,明确职责,规范行为。重点做好协管员、信息员的聘任和调整工作,明确聘任条件、发生顺序、工作纪律和职责分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并建立协管员、信息员的考核奖惩制度。充分利用每月一次的计生干部工作例会,对农村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开展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及时通报相关信息,落实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信息报送、举报投诉、快速反应和协同联动机制,切实提高农村药品监督网络运行质量。

(二)加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一是逐步推行药品集中配送。保证药品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前提下。通过直配或在偏远乡镇、行政村设置配送中心等方式,向县内涉药单位集中配送药品。支持县外具有一定经营规模、服务体系健全、诚信度高的药品批发企业在县农村开展药品配送业务。二是促进城乡药品连锁经营。依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依法规范”和“合理布局、方便群众”原则,鼓励县内单体药店加盟大型药品连锁企业,促进药品零售连锁向农村延伸。进一步完善乡镇(开发区)卫生院、村卫生室、农村零售药店三位一体的农村药品供应网络,支持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的药品流通企业在偏远乡镇、农村开设非处方药连锁专柜,方便农民群众购药。三是规范医疗机构药品推销。依照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深化医疗机构内部改革,逐步实现医药分开。医药推销逐步通过网上招标、集中推销等方式进行,药品推销时认真审查供货单位资质,确保渠道合法。四是深入整顿规范药品市场。认真开展对农村药品购销渠道的清理和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购销行为,加大对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和过期失效药品的清查力度。认真开展农村药品经营企业GSP跟踪检查,提高药品管理水平,确保农村药品经营企业100%按GSP要求规范经营。重点规范药品配送企业主体,着力强化药品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配送合同、质量保证许诺,切实加强对药品的有效监控。

(三)将“两网”建设与“新农合”体系建设有机结合。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积极推进农村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农村医疗机构药房要做到六个方面规范”即:涉药人员培训上岗、管理制度统一制定、药柜卫生整洁、药品摆放分类整齐、购进票据保管完好、验收记录规范完整。对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实行动态化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复查,发现存在问题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取消“规范药房”称号。新成立的医疗机构,其药房须经县食品药品监管、卫生等部门联合验收,符合“规范药房”规范方可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各乡镇(开发区)规范药房”建设要以一村一所“新农合”医疗点为重点,每个行政村要结合实际,优先将“新农合”医疗点作为“规范药房”达标样板建设。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逐步实行电脑化管理,并与药品监督信息网络对接,实现电子动态管理。

四、保证措施

(一)强化统一领导。县政府成立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具体负责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各乡镇(开发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

(二)落实部门职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把“两网”建设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确保每年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检查面达100%财政部门要将农村“两网”建设经费列入预算,为“两网”建设和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卫生部门要将“规范药房”建设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乡镇(开发区)医疗机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个体诊所的管理。劳动保证部门要加强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人口计生部门要大力支持农村药品监管网络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开发区)计生服务站(所)管理。工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药品广告的监督检查,特别要加强对乡镇(开发区)电视差转台以及农村药品销售网点中的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查处违法违规广告。县教育部门要加强学校卫生室的管理。县物价部门要加强对农村药品价格的监督,进一步加大打击药品价格违法行为的力度。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农村药品购销中不正之风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规违纪案件。乡镇(开发区)要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健全以政府为核心、以监管部门为主体、以协管队伍为基础、以村级信息员为补充的县、乡镇(开发区)村三级药品监督体系。县政府将适时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乡镇(开发区)两网”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考评。

上一篇:资金流向问题范文 下一篇:施工期造价精细化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