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

时间:2023-11-16 08:33:46

地区经济一体化

地区经济一体化篇1

2001,pp.4.)。目前,地区合作的理念意识——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一样十分流行。正确认识地区一体化的历史、原因、功能和趋势,对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全面融入全球化过程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区一体化的历史发展

地区一体化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现象。自19世纪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区一体化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以货币同盟为主体的早期阶段

19世纪,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欧美迅速扩展,以自由贸易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兴起。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处于这场革命的中心。1860年,以英、法签订“科布登条约”为标志,欧洲的贸易自由化达到高潮。在这一背景下,欧洲开始了地区一体化实践。

地区一体化起源于关税同盟。1834年,尚处于邦国同盟状态的德国出于经济统一和工业化的要求,建立了由18个邦国结成的德意志关税同盟。1852年它扩展到全部39个邦国。1857年,它与奥地利建立了德奥货币同盟,使用共同记帐单位——银马克,直到1866年因普奥战争而解体。

19世纪西欧地区一体化的典型形式是货币同盟。1865年,由法国、比利时、瑞士和意大利4国建立了拉丁货币同盟,奥地利和希腊在1867年加入。1875年,挪威、瑞典和丹麦3国建立了斯堪的纳维亚货币同盟。这两个货币联盟的共同特点是成员国协商安排货币制度,统一规定货币重量、名称、形式和流通汇兑方法。拉丁同盟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它1821年确立的金本位对法国等西欧大陆国家银本位及相互关系的冲击。拉丁同盟采取金银复本位,一方面与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开放相适应;另一方面可以保持货币独立性和成员国之间经济关系的稳定性。1878年后,拉丁同盟实行跛行金本位制度、依然坚持白银的法偿地位。斯堪的纳维亚货币同盟源于法国等实行复本位、而英国及德国实行金本位所产生的挤压,建立货币联盟是一种居中的选择;1885年后,联盟主要发行无黄金保证的纸币,并一直坚持到1914年。

20世纪初,由于西欧一体化的影响,1910年在非洲出现了由南非等4国建立的“南非关税同盟”。但两次世界大战打断了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进程。虽然两次大战之间也出现过区域化组织,加1922年成立的比卢经济同盟、20世纪30年代的奥斯陆集团等,但这些地区组织为时不久、也无实质性发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年中以共同市场为主要形式的全面兴起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化发展进入复兴和全国兴起的新阶段。在西欧,1948年,比、卢、荷3国根据1944年伦敦协定建立了关税同盟;1952年法国等6国创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1960年,英国等7国成立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在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从1959年法国指导加蓬、刚果、乍得和中非共和国4国在巴黎建立中非关税与经济同盟开始,兴起了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组织。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组织,在非洲有:西非经济共同体(1959),中非关税与经济同盟(1959),东非共同体(1961),马格里布共同市场(1964),南非关税同盟(1969);在拉美有:中美洲共同市场(1959),加勒比共同体(1968),东加勒比共同体(1968),拉美一体化协会(1960),安第斯共同市场(1969);在亚太有:阿拉伯共同市场(1964),澳新自由贸易区(1966),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到20世纪70年代初,关贸总协定成员中有80多个成员分别属于17个区域组织。

这个时期区域化的主要特点是:(1)地区合作除了关税同盟和货币合作外,还包括产业、科技、文化、社会、政治、安全方面的合作,经济共同体为主要形式。(2)大部分地区一体化组织建立了超国家性质的功能性机构,如地区合作基金、地区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等。(3)地区组织已在全部大部分地区得到发展。虽然地区内有传统经济联系、政治经济状况相近或相同成员组成的区域组织仍是主流,但与战前相比,区域化的内容、组织和分布都有了很大变化。

地区一体化复兴和全面兴起的背景是: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自主发展与国家安全,既要参与美国主导的贸易和投资全球化,又担心外来控制和卷入国际争端。而西欧国家既担心经济上受美国控制,又担心美苏争霸危及欧洲安全以及内部冲突再起,欧洲联合被视为保证欧洲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在东西方关系中找到回旋余地、维护欧洲安全与稳定的重大战略。法国政治家莫内曾指出,“在当今世界上,就现代技术手段而言,与今天的美国和俄国以及明天的中国和印度相比,我们这些国家已变得太小了。欧洲各国人民统一于欧洲合众国是提高生活水平、维护和平的一种手段。这是当代莫大的希望和运气”(注:皮埃尔·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中文版,16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0世纪70代中期以后,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打击,区域化高潮开始回落。

  (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以开放化和多样化为特征的加速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冷战由缓和到终结,以贸易自由化和资本开放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区域一体化进入振兴和加速发展期。其主要表现是:(1)地区组织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更高的层次上开展合作,更多地关注社会、环境、和平与安全问题。(2)地区组织进一步扩大。例如,欧盟1995年扩大为15国,1997年开始筹备东扩、计划吸收中东欧国家。又如东盟,1984年吸收文莱,1995年越南加入,1997年吸收老挝与缅甸,1999年接纳柬埔寨,成为拥有10个成员国的“大东盟”。(3)新的地区组织大量崛起,如北美自由贸易区(1992)、南方共同市场(1991)、亚太经合组织(1989)、南亚区域合作联盟(1985)、中西亚经合组织(1985)、孟印斯泰经合组织(1997)、里海经合组织(1992)、独联体联盟(1993)、非洲经济共同体(1991)等,地区组织已遍布全球。(4)地区组织打破了原有单一类型的结构,形成了类型不同的国家合作共存、多种类型的地区组织并存的局面。目前许多地区组织中既包含了发达国家、又包含了发展中国家,既包含了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相同的国家、也包含了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不同的国家。(5)地区组织向跨区域联合方向发展,地区组织表现出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如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的合作,亚欧会议开始的欧盟与东亚的合作,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所谓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地区主义就是指在全球化压力下,地区一体化的开放性、多样性,地区涵义拓展、合作内容加深、范围延伸的新状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地区主义的发展显然是因为各国、各地区都希望抓住发展机遇,应对全球化发展引起的一系列挑战。连欧盟这个目前最成功的地区组织也一再强调,强大的、稳定的和开放的欧洲才能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角,而这又必须以地区一体化发展为基础。

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表明,它与全球化发展密切相关。全球化打破了传统的地区性国际关系、形成了全球国际关系体系,但地区一体化再度加强了地区关系。这种“回归”现象客观上要求合理的解释。

  二、地区一体化的理论解释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区域化原因的解释主要是经济一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地区一体化建立地区统一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功能,是它兴起的基本原因。例如,关税同盟理论认为,关税同盟通过“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效应扩大内部贸易,有利于资源配置和生产发展。大市场理论认为,共同市场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加强竞争,推动技术创新,增强经济活力。协议分工理论指出,国家间协凋解决地区分工和市场问题,可以实现成本长期递减,促进贸易和生产和谐发展。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区域货币合作有利于地区要素流动和国际收支均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丁伯根指出,经济一体化就是废除阻碍经济运行的人为因素,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认为,由于民族国家经济难以直接走向单一世界经济,地区一体化在走向单一全球经济中起过渡作用(注:莱斯特·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中文版,11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与此相应,国际政治学界提出了解释区域化发展机制的各种理论。例如,具有代表性的新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地区精英团体发起的功能性合作活动会创造出新功能活动的要求与环境——这种“溢出效应”不断扩大,推动一体化运动向前发展。交易主义理论认为,地区内人民间大量的交易、社会学习和“共同体心理”形成过程,是一体化运动的动力。国际机制理论认为,地区合作机制定义了博弈规范,这种机制保证着一体化发展。政府间至上主义认为,地区一体化加强了政府权力,政府不断推动着一体化发展(注:Dimitris  N.Chryssochoou,Michael  J.Tsiniszelis,Theory  and  Reform  in  the  European

  Union,ManchesterUniversity  Press,1999,pp.7~27.)。

经济一体化理论显然忽视了地区一体化兴起和发展的全球化背景。如果说地区一体化单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手段,那么,它不应与全球化并存发展,因为就资源的市场最优配置而论,它不及全球化;假定它是全球化的准备,全球化兴起它将失去存在的理由。地区一体化之所以在全球化中兴起和发展,根本问题在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性质不同和对主权国家的影响不同。

我们知道,全球化是指经济资源在全球自由配置、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状况和历史过程。全球化在本质上是市场化,它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和全球资源促进增长和发展。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是效率和增长的来源,市场是分工的条件,通过市场竞争,各经济主体乃至各国明确自身优势,形成合理分工,资源充分利用,经济获得增长。但是,全球化既意味着市场由中心向延伸,更多国家参与增长过程,也意味着波动和冲击易在国家间蔓延。因为全球化一方面产生扩散效应既加速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又产生极化效应即财富向中心集中、使中心更有力地支配和影响的趋势。至于这两种趋势何为主流,则取决于技术创新和主导部门调整的相对速度,以及经济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因此在客观上出现中心与、与、中心与中心的竞争和博弈撞击过程。而且由于经济交汇使国家的主权功能受到限制,国家特别是国家很难控制安全和稳定问题,安全概念本身成为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在内的综合安全概念,而不仅是领土完整、国家不受到外部军事威胁问题。早在19世纪全球化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文版,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学者宣称,全球化破坏了民族国家与国民的安全契约,国家不能维护国民和企业的利益,国民对国家失去信任与忠诚,从而使民族国家这一社会组织走向分化与终结(注:Daniel  Drezner,Globalizers  of  the  World,Unite!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  1998,pp.209~223.)。这固然夸大了全球化冲击,确也指出了全球化对国家安全和稳定的不利影响问题。

地区一体化是国家采取的回应对策。它并不反对市场化和全球化,但它倡导和坚持平等对话与协商原则,在这一基础上开展包括政治、经济、贸易、货币、文化、科技、控制冲突等方面的合作,通过政策合作引导市场化发展。它在本质上是地区合作主义,或者说是合作引导下的市场化过程。这种合作特性使它具有应对全球化冲击,维护安全与稳定发展的功能。

第一,地区一体化坚持合作发展意识,摈弃极端利己主义意识,平等对话协商,求同存异,化解地区内国家间矛盾与冲突,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发展。

全球化不等于国家、个人和公司的同质化,个人、公司和民族的特性并不因市场界限的突破而消失,不同国家市场主体间的非同质竞争和利益冲突最终表现为国家间的竞争和政策冲突发生。地区内国家间的合作,既有利于缓和矛盾,也有利于市场竞争的继续发展。例如,地区内各国政府共同发起的经济技术活动,将直接推动各国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共同发展意识,形成政府引导下的市场竞争,改善地区经济结构,避免结构趋同引起的过度竞争与冲突,这对地区经济发展、就业、劳动保护、环境污染控制、提高国际竞争力、保证基本商品稳定供应都有重大意义。此外,全球化过程中对重要资源的要求,会引发地区内各国在领土主权、疆域归属上的争端,地区对话、协商、合作,一方面可以消除误解、抑制冲突、保持稳定,另一方面可以在合作开发、共同利用中逐步寻求解决途径。

第二,地区一体化形成经济活动的地区集中化,客观上减少对外部的依赖,造就一个区域大市场,有利于抗御外部经济冲击,维护地区经济安全。

全球化时代最大的安全问题是经济安全。大规模的贸易流动和资本进出使一国市场很难容纳和承受,而冲击的后果是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剧增、收入和消费急剧下降、经济活动萎缩,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在内的国家综合安全遇到严峻挑战。地区大市场除了有利于资源配置、增强地区实力之外,由于它的规模和深度优于一国市场,有利于缓和外部冲击。货币冲击实际上是一个货币依赖问题,地区货币一体化既有利于形成金融大市场,也有利于国际货币金融结构的对称发展,削弱少数国家的金融霸权、抑制该国市场主体利用货币特权进行资本冲击的机会。贸易冲击也是不对称依存问题,经济发达、市场庞大的中心国家对外依存度比经济规模小的国家低,前者的贸易政策变化和经济波动往往是后者的贸易经济活动强烈张驰和紧密的重要原因;地区贸易合作既适应了小国或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的特点,又降低了对外部的依赖度及所产生的贸易冲击。当然,地区政策合作也意味着内部贸易、金融、货币和经济活动的协调性增强,减少了内部冲击的来源。

第三,地区一体化在国际体系中形成地区政治与经济力量,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发展,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维护国际政治安全。

全球化往往与少数中心国的霸权主义行为相联系。因为中心在经济上的既得利益往往转化为政治军事优势、民族优越意识和霸权欲望,促使它打击新兴力量,与其他中心国争夺霸权。争夺霸权、维护霸权、霸权扩张是全球化中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发展受到威胁的基本根源。地区一体化不以军事联盟而以经济合作为重点,一方面可以避免正面冲突,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新的经济中心,改变世界资源结构,削弱霸权主义的资源基础,使霸权争夺的斗争难以为继,从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同时,地区合作加强了地区力量、提高了自身地位,在国际关系中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在国际规则制定上有更大的发言权,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比如,少数发达国家常以人权和环境的全球关联性为由,粗暴干涉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严重挑战,唯有通过联合和地区合作才能应对。

地区一体化反映了合作安全思想,即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任何单方面的安全措施都无法保证自身安全,只有超出国家层次考虑安全,通过共同合作建立地区安全机制或全球安全机制才有可能保障综合安全。地区合作安全思想突破了传统的均势思维。传统的均势理论认为,大国均势是国际稳定的机制。但历史证明,大国联盟抗衡常因双方加盟的国家数增加和资源增长而变得尖锐,最终导致均势稳定格局破裂和冲突发生。地区一体化是均势对抗博弈的“破坏者”。博弈论认为,第3博弈方的加入将改变原有两方的博弈,使博弈的目标和利益分布具有多元性、发散性和不确定性,从而缓和博弈对抗。地区一体化反映了多极博弈稳定的思想。从博弈论的观点看,地区一体化就是以多极博弈和合作博弈回应全球化进程中的霸权主义和对抗博弈,使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建立在地区整体安全的基础之上。地区一体化产生、发展的基本意图就是使地区内各国联合应对共同的发展和安全挑战。

至于地区一体化的发展机制,西方学者的看法显然有一定的意义,但我以为主要机制有三:一是平等合作机制。作为一种集体行动,地区合作同现有全球性安全与发展机制相比(如联合国和多边国际经济组织)更有效。根据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集体行动由于成员多、利益分散,往往失去平等性而由核心集团所控制;有效的集体行动要求成员数足够少、以至一个成员退出便无集体利益可言。地区合作不仅成员少,而且各成员在地理、语言、文化上接近,具有传统经济联系和安全与发展利益共识;同时,地区组织内往往还由次区域集团和不同成员组成更集中的平等协商、民主决策结构,保证了合作行动的有效性,避免了利益分散、决策和行动为少数强国支配、集体合作沦为形式的状况,内在地推动着地区一体化发展。二是外在压力下的自动加速机制。对于已有的地区一体化组织来说,不继续发展,就意味着丧失优势和利益;若一国退出,则意味着更难应付安全与稳定问题、并将被淘汰出全球大赛局。因此,不论地区一体化组织领导人和各成员方领导人如何更替,区域化总呈现自加速趋势。三是示范与战略反应机制。地区一体化抑制霸权主义、维护安全与稳定的功能,无疑会产生示范作用,促使那些未开展地区合作的国家仿效参与;而霸权国则进行战略反应,组织新的地区一体化和参与某些地区组织,以摆脱制约、重新获得优势和主导地位。反过来,这又将极大地刺激地区一体化加速发展。地区化发展机制反映了在全球经济化背景下,国家发展依托地区博弈发展的客观现实。

  三、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区域化的安全与稳定功能并不掩饰它在资源配置上的效率问题,因为同全球市场相比,区域市场毕竟是次优的。偏重区内交换和竞争,容易造成市场主体的“内向化”、对区域的依赖性和使区域联合向区域垄断转化的可能性,这些都不利于创新和发展。同样,全球化冲击也不否定它在推动经济发展上的突出作用。区域化过度发展影响增长,全球化过快发展影响安全与稳定。因此,二者相互依存,各国总是根据本国发展状况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这也就决定了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上的并存性、同步性与高潮上的交替性。

毫无疑问,区域一体化将伴随全球化持续发展。由于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冲击,未来一段时期地区一体化将加快发展。有几点趋势是比较明确的:

  1.地区一体化组织加快发展,但不会取代国家

地区经济一体化篇2

  一、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国际分工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国际贸易又进一步加深国际分工,解释贸易的理论都是以阐释分工为基础的,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比较利益理论。李嘉图认为,各国应致力于生产其相对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产品,并以之出口换取其相对具有较低劳动生产率的产品;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则表明,商品价格差异是贸易的基础,要素价格差异是产品价格差异的根源,各国应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并以之出口换取密集地使用本国所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二是新贸易理论。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等人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家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之一,但该理论仅解释了要素禀赋具有差异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而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贸易是发生在经济特征相似国家之间的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其一是着眼于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化,以边际成本递减作为生产分工与集中的理由,其二是用不完全竞争及其市场细分策略来解释这类贸易与国际分工,说明规模收益只要超过运输成本,生产应有集中化的趋势,并且市场规模越大、“学习曲线”效应越明显的行业,成本就会越低,以此为基础的生产分工与选址,不再决定于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而是历史因素与政府政策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从以上理论出发,分析经济一体化在贸易流向与产业组织结构两方面对分工的影响,可以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明显的效应:第一,市场规模效应。一体化以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降低,因而无论从市场范围还是消费者效应来说,都有效地扩大了市场的规模,相似要素可以更密集地使用,按照一国都趋向于出口在本国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产品的原理(克鲁格曼、赫尔普曼,1985),一体化区域将具有增加对区外出口的倾向。第二,市场竞争效应。贸易壁垒降低将导致区内市场竞争激化,减少寡头垄断,降低区内市场细分的程度,可以强制地带来经济效率的调整。第三,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分工的效应。市场规模扩大以后,企业可以通过做大规模降低成本,一些厂商能够从事更多的工厂专业化分工,减少每个工厂生产的产品种类,降低服务成本,增强出口与区域内进口替代的能力。以上三方面都将增加一体化区域的区位优势,增加一体化区域内部分国家的竞争优势,引起区内投资格局的调整与区外对区内投资的增加。

从贸易对分工的影响来看,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分析有三个共同点:一是产品都是由一国国内的企业生产的;二是贸易保护的对象都是一国的产业、产品及其生产的企业;三是要素在地区间不流动。但如果以跨国公司的跨国一体化经营为分析背景,以上三点结论就需要重新推敲,国内有学者将跨国公司内中间产品的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贸易与投资的融合概括为贸易投资一体化现象(张二震、马野青,2002),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我们认为,分析贸易投资一体化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可以以要素的跨国流动与各国同类要素的异质性为基础,当跨国公司实行跨国一体化经营时,跨国公司的管理、技术以及品牌都可以成为投入的要素,地区经济一体化降低了贸易壁垒,有利于要素与中间产品的国际流动,从而推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依据各国的要素差异进行不同的价值增值环节的选点布局,一国科技型、管理型以及高素质劳动力较多,将有利于价值增值环节大的生产投资与研发机构的建立,低素质低技术的劳动力较多,将有利于一般加工型生产环节的建立。贸易投资一体化使产品乃至产业失去了国家的界限,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不能再说是由中国制造的,但国际分工仍存在,不过分工不以产品、产业为标志,而以国家之间的要素差异为标志,以要素创造的价值增幅为标志。以这种分工为基础的贸易,结果不是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而是其差距的扩大,如跨国公司专门将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价值增幅大的生产环节放在本国,而把生产的组装等劳动密集型工序放在中国,或仅建立适应中国市场的技术应用中心,中国将专门成为成熟技术的生产加工基地,长期下去中国的知识型管理型人才收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越来越大,造成人才培养的困难与人才的流失,进而掉入要素低水平成长的贸易陷阱。

对一体化国家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了区域内的市场,降低了区域内同类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增加了同类生产要素尤其是知识型管理型人才的聚集,这都将增加区内的区位优势,提高以贸易投资一体化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层次。但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言,跨国公司的生产选址将非常重要,使价值增值幅度大的生产环节落址于本国,通过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来实现本国有竞争力要素的持续增长,将成为各国贸易保护的新目的。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要有量,而且还要有质。

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效应,国际经济学界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分析总是以一体化对新贸易格局的影响作为基础,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创立,市场结构、产业组织的理论被植入国际贸易的分析,因而投资效应的分析就以产业组织的行为分析作为基础,贸易投资一体化基础上的贸易与投资行为主要还是以寡占反映战略为主,在方法上仍属产业组织的行为分析,下面我们以这两个阶段为界分而述之。

  二、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跨地区跨集团的直接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策略,从根本上来说将成为打破地区封锁抑制排他性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当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从以降低成本为目标的要素寻找型向市场开拓型转变后,国际贸易的作用将是长期的基础性的。从贸易的角度分析一体化对投资的影响,出发点是一体化对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与福利的影响,理论基础基于比较利益之上的专业分工,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部门间或产业间的区域内部贸易的增长,市场规模以及规模经济都成为一体化收益的主要来源,经济特征相似的国家都可以在专业化分工中收益,从与一体化之外的国家贸易条件的改变中获益。分析一体化对贸易的影响,主要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考虑关税、配额和其他贸易障碍降低后对相对价格的影响以及价格对贸易商行为的影响。由于影响相对价格的行为因素很多,如政策、收入等,因而不联系具体产业与产品是很难下具体结论的,但总体的分析可以提供基本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美国经济学家J·瓦伊纳于1950年提出了“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这两个基本概念,用以反映贸易对一体化的反应,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6)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转移”与“投资创造”,用以反映外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区域一体化贸易流向的反应,由此奠定了这一领域的基本分析框架。

金德尔伯格认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经营战略表明,一体化组织的贸易流向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和流量产生影响,形成投资创造效应与投资转移效应。投资创造是由贸易转移引起的,一般而言,关税水平越高的国家,一体化后贸易转移效应越大,该国将从成员国进口成本更高的产品,消费者获得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但国家失去部分甚至全部关税收入。如中日组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中国可能以从日本进口汽车来代替从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但别国厂商自不会坐以待毙,中国厂商也不能面对新格局而束手无策,由此形成的区外非成员国对一体化区域内的直接投资和区域内成员国之间的直接投资的增加即为投资创造,区外的跨国公司在一体化内部建立“避税工厂”(Tariff-exempt  factory),并向一体化市场供货,以维护其原来以出口方式占领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区域内贸易自由化使市场扩大与需求增加,为厂商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一体化内外的跨国公司互相竞争以追求潜在的规模经济效益,也会增加在区域内的直接投资。

投资转移是由贸易创造引起的扩大了的外国直接投资,贸易创造的产生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成员国的数量,数量越大,表明市场越大;平均关税水平的降低程度,平均关税水平越是降低,同盟越可能趋向贸易创造;成员国经济的竞争程度,受保护的同类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差异越大,贸易创造效应越大。贸易创造的产生来源于规模经济与专业分工,为从一体化经济中获取规模经济和专业分工的收益,需要进行生产的重组,由此引起区域内直接投资布局的调整与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及区外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产生投资转移。

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根源于一体化的规模效应与市场统一效应,相对于区外国家而言,一体化内部的总收益无疑是提高的,尤其是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对发展工业的偏好,其收益更具有长期意义,但对一体化内不同的国家而言,其收益是不对等的,模型分析表明(Peter  Robson,1998),一体化区域内产业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是必然的,甚至存在产业全部向一国偏转的可能,因而认真研究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优势及产业分工趋向,制定适当的补偿机制就成为一体化的重要制度内容。

  三、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由于生产全球化的发展以及跨国公司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而进行的跨国投资战略调整,建立在地理意义上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概念的界限已变得模糊起来,因而以地理概念为基础的金德尔伯格的二分法就难以反映外国直接投资之间的全部复杂问题,随着新贸易理论的兴起,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以占领市场为导向的寡占反映战略就成为解释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

这种方法着眼于一体化从哪些方面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其分析一般以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依据,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的组合:第一,所有权优势。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应具有某种垄断优势,以抵消在陌生环境中经营所需增加的额外成本,一般业主的无形资产与规模经济都可能体现特定的所有权优势,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与开发能力、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营销技巧、特殊的组织结构以及进入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市场的便利条件等。第二,内部化优势。制度学派认为企业作为一种科层组织,与外部市场相比具有减少交易成本的优越性,根据邓宁的分析,国际市场的失效主要有两类,一是结构性失效,如贸易壁垒的存在与无形资产的溢出效应影响外部市场的形成和发育;二是交易性失效,如交易渠道不畅及国际市场经营风险过高都将提高交易的机会成本,交易成本提高促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将外部市场内部化。第三,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来自东道国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如自然资源的禀赋、社会文化、法律、政治和制度环境,以及政府通过立法或行政政策所提供的优越条件等,这些因素不是跨国公司特有的,但跨国公司可以不断适应它,利用它。

将以上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可以合理清楚地解释国际生产的组织形式,所有权优势决定了“谁”来生产,内部化优势决定了“怎样”生产,区位优势决定了“在哪里”生产。而一体化从规模性、结构性与交易性三个方面增强了区域内国家在以上三个方面的优势。贸易壁垒的降低尤其是专用性资产、中间产品及要素流动壁垒的降低,提高了跨国公司内部化的能力,一体化后的区域市场是一个多民族、多国家的市场,具有文化、政策等多方面的差异性与复杂性,为区域内的跨国公司提供了国际经营的学习机会与条件,使一部分区位优势转化为所有权优势(Mira  Wilkins,1991),一体化最为突出的还在于它凸显了区域市场的区位优势,拓宽了市场的范围,加大了经济的总体规模,提高了经济的抗震性,能使经济周期的波幅减少,周期拉长,降低了国际贸易中的许多不确定性,对于一体化的小国来说,生产的种类可以减少,规模可以加大,生产的某种地理分工变得更自然,一体化产生的规模经济尤其有利于那些在大工厂中应用的重要生产要素,如某些类型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也成为跨国公司对区内投资的重要原因。

将直接投资的增长与企业的战略对策结合的分析认为主要有四种形式的战略投资对策(Yannoponlos,1990):(1)防御性进口替资,也叫“桥头堡投资”或“跳越关税”的投资,是外部企业对一体化贸易转移效应的一种对策,反映了一个企业为维持在一体化经济中的市场份额从以贸易为基础的战略向以投资为基础的战略的转变;(2)进攻性进口替资,亦称出口导向投资,它以一体化对竞争效率、收入水平、增长和创新的影响为依据,投资的动机在于利用地区一体化所造成的市场扩大和需求增大的势头,是企业抢占市场进一步扩大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的一种战略投资;(3)重组投资,又叫合理化投资,即生产经营的布局按一体化后更自然的区位优势重新组织所进行的投资,因为贸易壁垒消除以后,各成员国的比较优势成为资源重新配置的主要依据,生产活动将向成本较低的地区集中;(4)寡占反映投资,指当地企业面对外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进入该地区,为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也必须通过做大规模进行回应,从而刺激其通过直接投资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一体化对直接投资的效应,最主要在于强调它对工业效率的影响,这可能是比资源配置效应更为重要的一种收益来源,因为从贸易的角度所作的分析是在完全竞争的框架内展开的,而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所作的分析强调的是以不完全竞争为框架,分析一体化对厂商竞争行为的影响。鉴于一体化后兼并与收购将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式,因而如何规范本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垄断行为,就成为新的更重要的课题。

  四、启示与结论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参与经济一体化必将有得有失,但一般总是得大于失,这是双赢、多赢的博弈,而非零和博弈,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一体化分工的格局趋向,也是利益分配的重要导向,一国要从一体化中获得有益的分工,就要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以及竞争性要素的持续增长等几个方面来引导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向,从以上贸易与产业组织两方面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来看,我们认为中国参与经济一体化主要应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依照传统贸易理论,中国是简单劳动力要素的供给极其丰富的国家,几乎可以说具有无限供给弹性,因而一体化后,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将有向中国集中的趋向,依照新贸易理论,生产也有向平均成本低的国家集中的趋向。但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向别国开放市场也具有诱人的利益,当中国与东盟拟建立自由贸易区时,日本不无妒忌地宣称,为了享受中国对东盟出口的零关税,日本企业可能进一步向中国投资,为了同样的理由,日本可能将已或拟向东盟的投资转向中国(冯昭奎,2002),其实,中国与东盟都大可不必为此而担心,制造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是存在的,但制造业的产品丰富多彩,千差万别,只要一体化内的商品比要素多,要素价格就有均等化的趋向(赫尔普曼、克鲁格曼,1985),如果其生产全向一国集中,则比较优势的天平将向另一面倾倒,况且生产同样的商品对要素的组合方式仍有差异,可以起到平衡各国生产要素供给的作用,东盟即使生产的种类减少了,但贸易壁垒的降低使中国辽阔无边的市场向他们优惠开放,从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的运转来看,自由贸易的协定尤其有利于小国,因为他们的增长与繁荣有了更多的空间(Shyamalendu  Sarkar,2001)。对东盟而言,中国是竞争者,也是有利的合作伙伴,其合作的空间将主要在制造业、电子、通讯等产业内部的分工与贸易,由于这些产业的发展取决于最初的生产与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实证分析这些产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分工布局将对资源的配置起导向作用。

2.处理好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外国跨国公司的关系。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分析表明,一体化后的市场将成为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角逐的场所,其第一阶段的投资将是对资源重新配置、生产合理化布局的反映,第二阶段的投资则是实现企业的快速增长和加强对市场的控制,而兼并和收购当地企业便成为其迅速占领市场的最有效的手段。面临外国跨国公司的竞争,我们在不同的产业市场结构中应有不同的应对之策,具体而言,在规模经济较显著的行业,如汽车、化工、金融、民用飞机等部门,在收入需求弹性较大的部门,如电子通讯、计算机、药品等部门,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兼并的国际化倾向也明显,因而应鼓励国内企业实现并购,形成产业组织的集中化,以大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而在规模经济不明显、生产处于成熟阶段、生产技术已标准化、需求收入弹性较小的部门,如纺织、服装等,应以鼓励竞争为主,制定较严格的反垄断管制,这种按产业结构的差异制定垄断管制的双重标准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都采用的方法。

3.处理好具有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培养与跨国公司一体化经营的关系。在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经营的战略下,中国既要发挥简单劳动力丰富低廉的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优势资源相结合,也要发挥中国优秀人才的竞争优势与跨国公司的优势资源相结合,既要有生产加工中心,也要有技术中心。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的背景下,要保护本国有竞争力的要素在本国有就业机会,有获取高工资的机会,要力争让跨国公司的价值增值幅度大的生产环节,具有核心创造力的研发活动在中国展开,如法国在药品生产行业就规定在当地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是外国投资进入法国市场的先决条件。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跨国公司,只要能对中国关键的核心生产要素付高额报酬,都应受到鼓励,这是从根本上获取关键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关键要素与技术的持续供给能力,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具有“独立于一体化经济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上海三联书店,1985.

[2]  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  张二震,马野青.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福建论坛,2002,(3).

[4]  高乐咏.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与企业.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5]  冯昭奎.10+3:东亚自由贸易区之路.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3).

[6]  Kindleberger.c.p.European  Integr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olumbia  Joural  Of  World  Business,Vol.1.1996.

[7]  Peter  Robson.The  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Routledge,1998.

[8]  Mira  Wilkins.The  Growth  Of  Multinationals.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ompany.

1991.

[9]  Yannopoulos.G."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Jou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Vol.28.1990.

[10]  Shyamalendu  Sarkar  And  Hong  Y.Park"Impact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The  US  Trade  With  Mexico".The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地区经济一体化篇3

[关键词] 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竞争力 一体化

一、延龙图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

(一)延龙图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延龙图是位于吉林省东部的延吉市、龙井市和图们市的简称,延龙图地区经济一体化概念的实质主要有四点,一是打破旧的行政区划界线,构筑延龙图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平台;二是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整合三个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在体制、机制上形成三个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内在机制;三是运用经济纽带和市场化的方式,形成三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格局;四是通过综合发展和区划调整,最终形成一个功能完善、规模较大、实力增强、形象优美的吉林省东部中心城市。

(二)可能性分析

(1)理论分析

民族地区经济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各民族群体等经济主体的利益,它们各有其利益目标和利益准则。它们之间在利益方面有时一致,有时则不一致,因而对如何发展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经济所保持的态度就不可能完全一致,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家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追求的目标与所采取的策略往往是不完全相同的。国家为求得一定时期全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必须对全国范围内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实行有差异的发展政策,使一部分区域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而另一部分区域则处于次要地位。二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与其他各个区域由于均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它们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和联系是以平等互利为基本原则的,但在处理区际经济关系时,都是以增大本区域的经济利益为准则的。于是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从而导致经济矛盾,只有当他们之间的利益趋于一致时,才可能出现联合、合作等。三是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需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同时,又必须注意保护人类居住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所以,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时,要使经济结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等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状况,环境容量等相适应,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区域的中心城市在经济区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别是在带动区域经济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但也有些区域的中心城市以商业、金融、旅游或行政管理等为主要内容。中心城市不只是不同等级区域的经济中心,往往也是不同等级的行政中心,它多与周围地域有着行政隶属关系,其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周围地域。因而,可以充分利用行政杠杆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发挥中心城市的扩散与辐射效应,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有力地带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2)实际情况分析

首先从区位上看,三市地缘优势非常突出,经济一体化格局易于形成。三市总面积5073平方公里,总人口80.5万人,分别占全州的12%和36%。历史上曾属于一个县市的辖区,是县市之间最短的距离之一,铁路、高速公路可以形成三市的一小时经济圈,这种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三市经济一体化发展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条件。

其次从经济发展上看,三市经济一体化互补性强和辐射作用大,不仅可以实现共赢,而且易于形成新的增长点,进而带动其他县市快速发展。据统计,三市经济总量占全州的48%。三市区域内,延吉经济开发区初具规模,图们市开发区也在快步发展;延吉卷烟厂、石岘纸业、娃哈哈等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都在这些开发区落户,延吉市、图们市城市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形成。龙井市地域辽阔,不仅适于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可以弥补其他两市地域窄的弊端,为他们快速发展提供潜在空间。

再次,三市区域内延吉国际空港、京图、图长直达特快,高速公路网络穿越三市,图们、龙井两市的陆路口岸与朝鲜隔江相望。所有这些都为南联北拓,东进西出创造了良好条件,客观上形成了以延吉为中心的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的格局,因此,三市经济一体化必将成为延边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全州形成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构建州域中心城市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一体化推动了经济、管理、金融和服务业的国际化进程,使作为主要国际商务中心载体的城市,成为世界经济中区域或全球的接点。一个区域内形成具备从当前中国城市竞争力的现状看,多数大城市同时又是竞争力最强的城市,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的带动作用。譬如,在上海的辐射带动下,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以其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国19%的GDP和15%的地方财政收入。目前,吉林省也已建立并逐步发展了以长春、吉林为核心的“长吉一体化”增长极,围绕着汽车和石化产业发展成为相对集聚的经济核心区。然而,在吉林省东部的城镇组团中,由于地理位置、产业发展方向、经济联系程度等方面的因素,延边地区的八个县市普遍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相互间经济联系微弱,竞争大于协作。在地处相对孤立的区位位置、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延边,构建州域中心城市,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极,带动周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延吉市成为州域中心城市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行政区划限制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延吉市是州府所在地,是州唯一的中等城市,但由于城市规模小,难以起到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作用。一是由于城市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效益,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城市规模不能超过当地土地、水资源等自然力的承载能力。延吉市域面积1350平方公里,但城区坐落在延吉盆地内,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部开阔,中部平坦。现建城区面积32.8平方公里,城区实际居住人口42万,城区人口密度达12805人/平方公里。二是由于受到地形地貌、机场空管、行政区划限制,城市发展空间交叉进行,商务成本居高不下,纳税人的压力和负担加重。三是由于双重管理,资源浪费严重。同城并置的州、市两级政府造成了州、市两级财政负责开支的医院、文艺团体、广播电视、人防等庞大的两级行政事业队伍,造成了财力与人力的重复投资和浪费。

(二)经济实力不强,难以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延吉市的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人流、物流的集散地。但延吉市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城市,经济总量小,运行不高,后劲严重不足。延吉市的城镇化率已达到88.6%,但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就业压力大。显然,城镇化指标高于城镇化质量,而且高于城镇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难以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对策建议

发展区域经济的本质在于统筹区内和区际经济协调发展,既要通过区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区内经济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又要加强区际经济合作,形成多方互动、优势互补的局面。为避免三市间的产业结构趋同,加强彼此间的协调配合和联动发展。应做到:一是加强协作分工,推进经济的一体化。在延龙图同城规划中,充分考虑图们在延龙图三点一面格局中所具有的鲜明特点,进一步突出“四个中心”对发展区域经济重要地位,充分统筹和利用区域内的各项资源,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集聚相关产业,推进产业发展的一体化,促进“四个中心”的建设。二是加强统一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规划和实施延龙图中的基础设施。重点要完善三市间的交通网络建设,进一步发挥好图们交通资源的比较优势,促进人流、物流的快速流动,建议提升龙图公路的等级和拟建的图们至延吉小河龙公路的等级,取消现有的公路收费站,并逐步把连接三市间的公路变成城市道路,真正把三市连为一体,打造具有实际意义的半小时经济圈。抓好项目建设,抓紧落实事关三市发展的重点项目和关联项目,建议超前谋划三市5-10年的大项目,促进三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们将继续抓好宏润精密仪器920万片镜片项目和兴鞍轧钢等重点项目,尽快使其达产达效,并积极争取碧水电站、第二水源等大项目,年内力争再抓出2至3个超亿元的项目。三是加强统筹管理,推进各项待遇的一体化。建议在金融、电信、广电、房地产、交通运输、教育、户籍等方面实行同城待遇,如电话费的区间收费等,促进三市间各类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进而实现延龙图区域规划和区域决策的科学化,避免重复建设和大而全、小而全现象的产生。

延边是三国交界,也是能够带动东北和华北地区进行国际交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东北经济合作、繁荣稳定、条件不断成熟等这些因素不断的增强,延边的开发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机遇。延边要利用“延龙图三市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05级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参考文献:

[1]吴映梅.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及机制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9).

[2]朴承宪.延边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4).

地区经济一体化篇4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08年9月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在浙江宁波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明确了长三角区域合作新的机制框架和新一轮重点合作事项,进一步标志着长三角区域合作进入到一个全面务实推进的新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长三角一体化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阶段。

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的基本情况

2009年是长三角区域合作新机制正式运行的第一年,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作为轮值主席方,江苏省切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会同上海市、浙江省和安徽省的同志认真贯彻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紧紧围绕新的协调机制、新的制度安排、新的机构设置、新的专题合作和新的合作范围,落实各项工作,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共同推进长三角合作进入“深水区”。

(一)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制度建设,积极推进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工作。重视长三角两省一市和安徽省相互间的工作联动,围绕常设机构建设、专题组筹建、主要会议安排等重大问题反复磋商,共同研究起草有关制度文件,协商确定年度工作计划,确保长三角合作工作的制度化。经过认真筹备,2009年先后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一是 8月15日在无锡召开了由常务省(市)长参加的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总结交流和检查落实长三角合作与发展工作进展情况,通过了《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长三角地区重点合作专题组工作制度》;二是11月27日在苏州召开了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重点围绕贯彻实施国务院长三角《指导意见》以及即将出台的长三角规划,就进一步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区域统筹力度,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明确了新一轮合作方向和重点。

(二)拓展合作范围,探讨合作形式,初步构建泛长三角合作框架。根据国务院长三角《指导意见》的精神,按照“先易后难、逐步介入”的原则,积极探索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机制和内容,从今年开始安徽省参加长三角区域合作有关活动,并重点在交通、能源、科技、金融等四个方面与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开展合作,以后将视情况进一步增加其他领域的合作。

(三)完善合作机制,健全工作机构,努力增强区域发展合力。根据建立“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三级运作合作机制的要求,长三角两省一市和安徽省抓紧筹建了相关机构,成立联席会议办公室,并在省(市)发改委内设立长三角办,专门负责推动长三角区域合作工作,承担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同时,为了加强省(市)内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江苏省成立了常务省长担任组长、政府分管秘书长和发改委主任为副组长的长三角合作与发展协调小组。

(四)细化合作事项,明确重点任务,加强长三角各重点专题组合作。在整合原有十个合作专题、四大合作平台和六个合作调研专题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环保、信用、社保、金融、涉外服务、工商管理等十个重点专题合作组,围绕推进长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能源供给保障、信息共享、创新体系建设、环境保护平台建设、信用“长三角”、金融业联动发展、异地就医管理服务协作、电子口岸实体平台建设、公平交易执法等一批重点事项,积极开展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五)加强统筹协调,协同出台重大政策,有效促进区域联动协调发展。抓住长三角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进一步加大区域统筹力度,增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配合国家发改委进一步修改完善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与此同时,根据国务院《指导意见》对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新目标、新定位、新要求,注重突出国家要求、我省特点、一体化导向及可操作性,组织编制了贯彻国务院《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在《实施意见》的编制过程中,加强与上海、浙江的联动和协调,在时间进度和内容上力求保持一致,注重区域重大项目、政策和措施的对接。

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点

2009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长三角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风雨同舟、携手共进,迎难而上、奋发进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已经初步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势头,呈现出趋稳向好的积极变化。但是长三角地区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主要是外贸进出口持续下降,企业经营比较困难,财政收支压力加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加,就业形势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要进一步认清当前形势,坚定信心,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贯彻保增长促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全力以赴巩固经济向好局面。同时,要进一步认真落实宁波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加大统筹力度,携手应对各种挑战,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构建现代区域产业体系,增强产业竞争能力。主动利用当前经济形势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倒逼机制压力,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对长三角地区赢得发展新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立足于长三角区位特点,抓住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和环保等新兴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积极培育战略支柱产业;坚持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差别发展,鼓励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一批关联度大、知名度高的产业集群;利用江苏、浙江全域进入长三角以及安徽积极融入长三角的有利时机,抓住江苏沿海开发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合理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强力推进新一轮沿海开发和皖江开发,拓展长三角发展空间。

(二)共同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高标准、高要求,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强各交通运输方式之间、城市交通与区域交通之间衔接协调为重点,促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长三角新型快速轨道交通网,推进高速公路的联网衔接,以长江江苏段12.5米深水航道建设为重点构建长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网络;优化能源结构和区域布局,积极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利用和核电建设,启动沿海地区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构建区域能源安全体系;加快长三角地区重点城市互联网络交互中心的互联互通,推进一体化建设,努力实现长三角信息资源共享。

(三)联合建设创新型区域,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围绕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推进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联合共建区域重大科技平台,大力提高科技基础资源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大力推进区域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强产业研合作基地建设,实现重大产业技术的突破和系统集成。

(四)协同推进“绿色长三角”建设,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区域产业政策和能源政策、环保政策的衔接,对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率先实行国际先进水平的能耗、物耗、水耗等标准;继续坚持环保优先方针,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认真落实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继续加大太湖综合治理力度,促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加快建设江海河湖防护林、绿色通道等重点林业工程,构建区域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五)构建统一开放的区域大市场,增强区域发展新活力。加快区域性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畅通,共同优化长三角地区的市场环境。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加强相互协作和支持,早日实现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无障碍化、资金跨区域流动、金融服务项目跨区域开展、金融服务监管无障碍化;共同完善涉外服务平台,尽早实现长三角地区电子口岸互联互通,研究制定统一的区域涉外服务标准和规范;建立工商一体化联动机制,营造长三角地区统一的市场准入环境、执法环境和法治环境;以信用制度建设为核心,加快实现信用信息的“无障碍交流”。

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建议

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改革开放、实现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重点是要增强整体优势,关键是强化区域一体化理念,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在更高层次上优势互补,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一)以贯彻实施《指导意见》和长三角区域规划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的内容。国务院长三角《指导意见》的出台为长三角地区实现联动和谐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性机遇,而且依据《指导意见》编制的长三角区域规划,全面描绘了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的蓝图,是长三角地区未来一个时期发展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下一阶段,长三角合作的重点要转移到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和共同推进长三角规划的实施上来,协调推进和落实各项目标任务。

(二)以重点专题合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拓宽区域合作领域。根据新的情况、新的形势,重点围绕国务院《指导意见》、本省(市)实施意见和长三角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加强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拓宽专题合作范围。同时,进一步加大政策、法规、制度等层面的沟通、协调与对接。

(三)以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为保障,进一步提升区域合作的层次和水平。结合机构改革,加快建立健全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暨长三角办以及各重点合作专题组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充实人员,细化制度,确保务实有效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管理区域经济的新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构筑一批区域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探索泛长三角合作机制,有效推进泛长三角合作。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以市场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对现有不同层面区域合作机制的协调,搞好各合作平台的衔接、贯通和联动,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

地区经济一体化篇5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巴彦淖尔;区域合作;发展

呼、包、鄂经济合作区域成功运作,该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步伐速度得到快速提升,通过实践证明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共同发展已成为趋势。巴彦淖尔地区要尽快利用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在国际经济学的指导下,因势利导融入呼、包、鄂经济合作圈。面对这种新的发展机遇,探索新的发展思路成为巴彦淖尔地区所有经济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区域经济学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该理论认为经济一体化通过相互协作与统一,创造区域性的最佳经济结构,将有关阻碍经济有效发展的人为因素消除。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存在和运作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国际分工理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的学说。自从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在这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分工已经经历了由产业向国家分工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多世纪以来,国际分工已经经历由由产业内国家分工到产品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

巴彦淖尔地区的经济,目前仍处在工业化和和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就经济水平而言,不仅仅有与我市更加发达的地区,而且还有与我市经济水平相当甚至还不如我们的地区。因此,在处理经济全球化的经济活动中,充分运用国际分工理论,首先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为本地区产业和企业参予国内乃致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其次,建立良好的经济结构,在做大做强同时,积极发展资本、技术密集的前景产业;第三,充分利用巴彦淖尔地区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将国内外优势企业的产业链引进来,在分工合作中逐步壮大我们地区的经济实力。

目前,巴彦淖尔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技术领域,完全不具备参与全国乃致世界经济竞争的能力。但是只要我们把握住全国、全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充分运用经济一体化理论、国际分工理论、保护贸易理论的原理,在怎样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规划;怎样利用自己的地缘优势,来提升还发展区域经济;以及如何参与呼、包、鄂区域合作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上,这都对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1、转变发展理念,达成发展共识

国家分工理论、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保护贸易理论以及人们长期实践的总结: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要想快速发展起来,并保持长期稳定、持续的健康发展,就需要加强内部,以及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学习,发展相互贸易;反之如果实行粗暴的贸易保护,就会阻碍和周边地区开展贸易经济,影响自身的发展。呼、包、鄂经济合作圈的建立以及巴彦淖尔经济发展的地缘优势,决定了巴彦淖尔必须依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加强与呼、包、鄂的经济合作,加深与区域圈内的地区稳定交流合作,互通有无,要从国家的战略高度来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入新的环节。所以,巴彦淖尔的发展就需要把呼、包、鄂经济合作圈发展战略转化为自己的战略,以此构力达到区位优势,提高本地区商圈的发展活力和动力。深入合作带动巴彦淖尔周边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发展,不断的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实现巴彦淖尔地区以本地区开放为基础,深入依托全国的市场,积极主动和周边地区和省市开展进一步交流合作,巩固自己的经济建设,以合作需求新的发展。

2、呼、包、鄂区域经济合作圈是巴彦淖尔发展的机遇更是挑战,不能参与到合作圈中去就将被边缘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能够给区域内各个经济地区带来发展的机遇和机会,掌握了这个机会就能促进自身发展,但是错过机会,或者不能很好的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圈子中去深入开展合作,就会被边缘化。实现区域经济的开放和发展,能够组合区域内所有的资源,在整合资源上独占鳌头。同时也能带动本区域圈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桥梁等,这能够极大的改善本区域内的交通设施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降低区域间各个经济体发展经济交易的关税,市场得到很大程度的开放,交易成本也在不断的降低,加快区域间贸易的流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加深经济体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不断地占领市场。

但是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也是对各个经济体的一个挑战。随着一体化的加深,就会加剧本土经济体和外来经济体之间的竞争,这要求本土经济体必须不断的创新,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才能在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获得一席之地。巴彦淖尔在经济合作建设中具有零距离优势,同邻国蒙古国边界相连,具有多个口岸和多条出境的公路,这为拓展与呼、包、鄂区域经济圈和蒙古国贸易创造了极其便利的条件。该地区是否将成为区域经济中心或者说被时展潮流边缘化,两极的发展取决于本地区政府领导部门是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认识,大胆的抓住时代脉搏,敢于拼搏共进,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开放措施,吸引外资的进入,为融资、经济合作减少阻碍,创造条件,带动本地经济等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巴彦淖尔应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在自治区“8337”战略指导下,尽快将巴彦淖尔的经济融入到呼、包、鄂区域经济合作圈体系中来。

3、呼、包、鄂经济合作圈为巴彦淖尔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以共同市场理论为基础,由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共同市场,不仅仅可以抵御区域外的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其内部经济的冲击,同时还可以实现经济的规模化。纵观世界经济,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在其组织内部进行展开的,如珠三角地区、上海自贸区、沿海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等,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

经过几年的努力,巴彦淖尔整体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投资环境极大改善,以矿产、装备制造业、化工、风电、医药、农畜产品加工、边贸、物流、旅游为主的产业发展在快速提升。当前,我们首先要做好本地区对呼、包、鄂经济圈、蒙古国的产业梯度深化和转移,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其次,加大外引内联的力度,积极扶持外向型企业,尤其是走向全国、迈出国门的企业,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注重创新机制的建立,构建自身产业的品牌,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后还需要鼓励本地区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引进,采用新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的使用率,稳健进出口机制的完善,开展对外贸易。

4、巴彦淖尔的当务之急是发挥零距离优势,夯实低成本机制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低成本机制主要包可可接近性和关税底两个方面。关税的降低可以随着贸易区的建立而得到妥善的解决,但是可接近性确实有地区的地理优势所却定。巴彦淖尔地区的可接近性,使我们与呼、包、鄂经济合作圈生产贸易区的低成本机制提供可能性。要尽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巴彦淖尔建设成呼、包、鄂经济合作圈联结大西北的通道,同时要加速沿中蒙边境综合进出口贸易港口建设。为此,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放电信业,构建区域网络;二是建立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三是巴彦淖尔作为呼、包、鄂连接大西北的重要通道和边贸进出口的桥头堡,以便呼、包、鄂及周边外省市更好地利用巴彦淖尔地区通道和桥头堡的作用。

5、互补性与竞争性是经济一体化内生机制,同时也是我们与呼、包、鄂经济区域合作的基础

发展对外贸易就是要区域和地区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就要求区域的不同经济体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要有差异性和独特性,这样才能吸引眼球,加速发展。如果区域内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反而会加剧地区间的恶性竞争,阻碍地区间的发展。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对我们的传统产品和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要不断创新,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机制,保障产品的独特性,占领市场,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面临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严重还不采取措施尽兴革新,加剧区域内的恶性循环竞争,最终会阻碍各个经济体的利益和发展,也不能带动整个地区的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在当今如果仅仅依靠廉价的劳力来发展经济显然行不通了,要想发展就要创新,就要提高产品的科学附加值,强强联合,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来武装自己。

所以,市场经济发展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要求我们:如果要带动巴彦淖尔地区的快速发展,作为巴彦淖尔地区就要紧紧依靠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基础,展开与呼、鄂、包的合作并加强合作关系,依据地区产品的特点进行分类,减少同质化,避免和降低恶性竞争,依托地区产品有事,巴彦淖尔地区在本地区缺少的资源和产品上深入的与周边地区合作,互通有无,与呼、包、鄂存在强烈的竞争关系,但是呼、包、鄂地区的资源性产品、石化工业产品以及农畜产品对于巴彦淖尔地区来说却是需求很大的商品,所以两者间又存在互补关系。总而言之两地区在产业和产品上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两者间及存在强烈的竞争关系,也存在互补关系,所以两地区在深入开展经贸合作上面具有广阔的空间。

6、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地区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并获得十足的发展生命力。在这样的时代大发展的大背景下,巴彦淖尔地区要想取得自身经济发展的突破,就要紧紧抓住时展的机遇,展开有周边地区的合作,发展经贸。同时本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的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外资的进入,为外部企业的进入创造条件,同时对本地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也要加紧建设,为外资的进步奠定条件和基础。当然巴彦淖尔也包括在其中,巴彦淖尔与呼、包、鄂区域经济合作圈有有着其自身的发展优势,但是也要加紧学习外面先进的理论和知识,采用新的技术,提高效能。

做好本地区的经济建设,需要转变发展观念,科学,环保的观念要牢记心中并在实践中践行,要统一认识齐心协力的谋求可持续、绿色发展,注重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举。再者呼、包、鄂区域经济合作圈是对于巴彦淖尔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如果巴彦淖尔要积极参与,依托区域优势发展自己,如果不能顺利的参与进去,那么其将会被边缘化被时代的浪潮淘汰。随着呼、包、鄂区域经济合作圈功能逐步扩大,这将给巴彦淖尔提供新的经济发展空间和降低交易成本,这是促使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点,巴彦淖尔的当务之急就是夯实低成本平台建设;最后,经济的互补性和竞争性是经济一体化内生机制,是巴彦淖尔参与呼、包、鄂区域经济运作的基础。(作者单位:巴彦淖尔市节能监察中心)

参考文献:

[1]张永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1-01

[2]王微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07-01

[3]陈安国,城市区域合作,商务印书馆,2010-01-01

[4]张建平,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09-01

地区经济一体化篇6

关键词:体育文化;“丝绸之路经济带”;贡献度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070-02

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逐渐提升,对文化建设与生活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体育文化迅速发展,形成了榆林地区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发展时期,榆林地区体育文化对其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榆林地区的体育文化建设,推动以“体育文化”为突破口实现全面文化建设,优化体育文化宣传结构,以其特有的方式不断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贡献,深刻影响和教育着榆林地区的体育文化建设。

一、榆林体育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层面的贡献

榆林体育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精髓与精神文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关键时期,榆林体育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了文化层面的高度贡献。其一,有利于以体育文化为着力点,坚持现代文化与精神文化引领,在全面提升榆林地区文化感召力的同时,引导榆林地区积极进行文化示范,切实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连片示范效应。强化榆林地区体育文化建设,需要打造出与体育文化配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体育文化为突破口建立建设文化示范区,紧紧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体育文化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榆林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依托榆林地区特殊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体育文化领域的整体发展优势,打造出榆林地区体育文化建设、传播与交流中心,从而以丝绸之路为导向实现体育文化配套文化的服务平台,切实打造出榆林地区文化交流中心,制定出符合榆林地区实际情况的体育文化服务体系。其二,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切入点结合榆林地区区域发展的现状对文化层面进行整体定位,加快榆林地区与周围地区之间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的沟通和交流,积极推进榆林地区地域文化建设。榆林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进一步推进榆林地区充分发挥其优势资源的作用,打造和完善榆林地区体育文化功能,从而从群众文化的整体需求出发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特色建设,体现榆林地区体育文化经济带核心的魅力。其三,有利于积极争取国家对体育文化建设和宣传的扶持,准确把握好经济带建设中的文化事业宣传,推进政策和项目切实得到扶持,在统筹规划的标准上推动政策、资金落实到位,从而增强榆林地区文化建设的凝聚力与竞争力,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榆林地区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切实增强了榆林体育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内在动力。

二、榆林体育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政治层面的贡献

榆林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政治层面做出了明显的贡献,利用体育文化形成榆林地区文化知识和政治体制巩固的重要基地。首先,榆林地区体育文化主要是以精神文明为主体,以文化市场为主导,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作用引导广大榆林地区人们积极参与到体育娱乐性的群体活动中,通过一定的措施升华到政治层面,切实积极开展体育文化竞赛等体育行为活动,利用经济带的传播与流通,切实拓宽体育文化建设视野与宣传渠道,从而丰富榆林地区体育文化,引导人们强化身体锻炼并提升其身体素质,在丰富生活内容的基础上推动榆林地区文化建设向政治层面发展。其次,以体育文化为基础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动态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推动榆林地区建立健全相关政治体系与机制,突破长期艰巨的区域性任务,紧密联系经济带的实践与探索,独立进行榆林地区体育文化的研究和提升。主要是在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寻找到经济带发展的突破口,不懈努力,全方位打造和建设榆林地区独特的体育文化,引导该地区体育文化不断延伸和拓展,朝着更加健康、积极进取的方向改革和发展,在体育文化体系的指导下促进体育文化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服务,最大程度促进人们养成敢于拼搏、乐观的精神。最后,以体育文化繁荣发展为基础延伸到各地区政治文化层面的交流与沟通,在提升榆林地区广大人民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增强该地区在经济带过程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从而促进该地区积极改善体育文化建设环境,为推进榆林地区与其他地区政治层面的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榆林体育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社会层面的贡献

强化榆林地区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培养顽强拼搏的品质,推动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社会层面的贡献,促进社会向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其一,积极组织和开展一系列关于体育活动,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地区共同参与,在提升榆林地区影响力的同时,为榆林地区社会发展提供了发展的良好途径。因为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总是能引起广大人民对文化的吸引力和注意力,在各地区体育竞赛中树立其合作与竞争意识,更多地从政府、社会等层面激发起广大人民对体育文化建设的向往,在体验到体育运动乐趣和价值的同时,为形成较好的社会秩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与其他地区、其他层面的合作生活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其二,准确把握榆林地区体育文化的需求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体育比赛中充分展现勇于进取的性格,顽强拼搏,不断超越,积极探索,在实施性发展的同时推进体育文化活动与其他活动共同发展,在活跃的体育文化氛围中推进榆林地区社会更加繁荣发展,并与学习、生活深度融合,增强体育信息文化的感染力,在体育文化中促进并形成敢于进取与团结进取的精神,确实推行体育文化建设与经济带建设全面发展。其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积极带动作用下,增强体育文化的政治性与社会性,有利于促进榆林地区积极开展娱乐色彩的体育活动,陶冶情操,增强榆林地区的社会性发展,在经济带建设的影响下倡导团结拼搏的进取精神,超越榆林地区的发展,积极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发展和繁荣,并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养成不断超越的精神,从而有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充分发挥其作用,促使体育文化为其服务,并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化。

四、榆林体育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层面的贡献

榆林地区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民族性、政治色彩和经济色彩,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层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一,为榆林地区的城市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而带动经济发展。通过对体育文化的建设,推进榆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不断进行调整与发展,准确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机遇,强化榆林地区城市的整体建设,比如以高新技术为导向加强榆林地区通信设备、基础设施、绿色环保与体育基地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作用,利用经济带建设,切实优化榆林地区技术产业的空间布局,借鉴“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流机制的平台,切实增强了榆林地区体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科技带动力和支撑力,引导和推动榆林地区不断向高新技术产业城市转变和发展。其二,体育文化对榆林地区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利用榆林地区平台打造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圣地,可以吸引其他地区和更多旅游者的眼光,为带动榆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契机与发展平台,因为以体育文化为视角增强了榆林地区经济发展的独特性,在吸引广大人流量的同时增强了服务行业等的发展,为榆林地区经济发展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真正推动榆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提高硬件设施水平,从而更好地带动经济发展。其三,体育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榆林地区有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支持,从整体上来说推动了榆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了榆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榆林地区的城市环境,促使榆林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促进榆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春风下,榆林地区体育文化深入发展,形成了榆林地区以体育文化为导向的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体育文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相互影响与相互约束的作用,构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因此,榆林体育文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政治、社会、文化与经济层面都做出了许多贡献,准确把握住榆林地区区域内的差异性,优化其产业结构,聚集榆林地区与周围地区的优势资源,促使体育文化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好地服务,又促使“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榆林地区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导,实现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切实以体育文化为突破口推动榆林地区体育文化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再英・塔拉甫.浅谈新丝绸之路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2013,(18).

[2] 李翔.浅谈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与建设发展的思路[J].文学界:理论版,2010,(4).

[3] 刘巍.浅谈体育网页在校园体育文化传播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

[4] 赵亮,向斌.“丝绸之路经济带”体育文化认同与价值需求[J].当代体育科技,2015,(6).

[5] 胡鞍,马伟,鄢一龙.“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地区经济一体化篇7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2]郑明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经济论坛,2004(15)

[3]王疆华周红燕:内部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12)

地区经济一体化篇8

关键词:中国;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意义

一、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分析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主要特征,这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战后,区域经济发展声势迅猛,北美自由贸易区、欧共体的建立等都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典范,当然,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为成熟的区域一体化当属欧盟,对各个参与的成员国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风险与挑战同在,但是总体而言利大于弊。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谋和平、促发展是各个国家追求的目标。其中和平与发展是互为前提和保障的。当前总体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总体形势趋于稳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程度逐步加深,中国追求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中国努力抓住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提供的机遇,积极地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东南亚地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而且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近年来,东南亚地区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日趋频繁,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依然存在,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障碍会逐步的减少,双方互惠共赢的局面将越来越多。

二、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特点

东南亚地区既有发展中国家又有发达国家,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国情、历史、文化,区域内的差异性大,所以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包容性,多样性。中国与东南亚的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的发展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劳动力的价格上扬,而东南亚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所以东南亚地区为中国的产业转移提供了理想之地。

三、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1.对中国而言,融入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深远意义。参与东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而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参与国的经济政策、贸易制度等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对促进中国市场的透明度,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2.对东南亚国家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利弊同在,总体来看利大于弊。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来看,中国经济稳步发展,抵御风险的能力前所未有,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将为东南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现阶段,中国产业处于转型阶段,而东南亚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这些优势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中国企业的进入将提高东南亚地区引入外资的数量和质量,大量工厂的建立将为东南亚地区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中国企业带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对东南亚地区的制度和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东南亚国家引入外资的逐渐增加,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劳资矛盾等问题也会逐渐凸显,但这些问题是在区域一体化甚至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较为弱势的国家不可避免必须面临的问题。所以东南亚国家在引进外资的同时要及早发现问题解决矛盾,为自身赢得最有利的发展环境。

3.对东南亚地区总体而言,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提升东南亚和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整体影响力。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和东南亚地区间的贸易壁垒将逐步减少,贸易和投资的成本也将减少,从而资本得以自由的在区域内流动。由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将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的发展使得东南亚整体在世界的地位得以提高,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随着区域内贸易壁垒的减少,贸易摩擦随之减少,区域内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区域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将会逐渐增强。

4.对世界而言,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及政治意义。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就业机会等等。其次,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地位随之提高,这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再者,中国与东南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尽管区域经济一体化更侧重于经济领域的合作,但归根结底经济决定政治,经济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中国与东南亚解决南海争端等领土纠纷问题。

四、结束语

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大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性发展将为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合作提供成功的典范,而区域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也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为发展中国家赢得世界经济的话语权,打破大国垄断的局面,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而中国与东南亚区域一体化符合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主流,并且对中国、东南亚地区以及整个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体化的进程势不可挡,这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一体化的过程中矛盾与摩擦不可避免,但我们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追随合作与发展的主流,面对问题、解决矛盾。

参考文献:

[1]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益:国际经济领域的前言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李峰.东亚经济一体化研究[J].国际贸易,2011(7)

上一篇:音乐基础知识教程范文 下一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