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20 07:36:12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篇1

关键词:高层作业;安全;防护;方案

前言

高层建筑地基单位面积的荷载较大,所以对相当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要进行处理,例如打桩做人工地基或加做较深的地下室,在施工中作业危害因素可能从地下土体扩散到工地界限以外;如打桩时造成煤气管漏气使居民中毒;或打桩、挖土时使城市水管爆裂;或是在采用井点降水时使道路下陷、管道开裂等,将造成重大的生产财产损失。因此,对建筑高层作业安全防护方案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一、高层建筑安全施工的特点

1、高层建筑基础开挖深度深。由于高层建筑基础开挖的基坑深,坑边物体落下打死人,操作人员落入坑下死亡以及挖坑塌土压死人等事故也屡有发生。所以高层建筑施工必须对由于深基础带来对周围与作业人员本身的危险加以防范。

2、高层建筑作业高度高。高层建筑的大量作业是在高空进行的,50米以上的高空与10多米高度的作业有质的不同。例如,某高层住宅从檐口落下一段小钢筋,一直飞落到工地外l0多米处,打在正在行走的老妇人头上,致使老妇人当即死亡;又如发生过模板被风吹倒,压死操作人员之事。高层建筑楼面预留洞坠人致死更是常有发生,平常不大注意的小石块从百米高空下落可以砸死人。

3、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高层建筑层数多,作业立体化,在一个垂直空间许多层次上都要进行工作,上下层次互相造成伤亡的事时有发生。如某高层建筑工程,上面有人想看看升降机在哪里,当头探到井道口,而下面正好把升降机开上来,一下子把人轧死。而上面落物砸死人员的事故就更多了。高层建筑施工不可避免交叉作业,所以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来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二、安全平网设置

1、安全网张设位置。第二层顶标高处开始设置,向上每隔两层(即在二、四、六层顶)设置。

2、平网张设和使用。(1)安装前必须对网、支杆、锚固点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安装。(2)二层、四层、六层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在最外侧一圈顶梁混凝土内预埋ф6圆钢,根部穿过梁上部纵筋,并绑扎牢固,预埋间距≤3m。(3)支杆必须在墙体或楼层上支牢,其间距不得大于4m,支杆与地面夹角宜为45度,底端与水平撑杆连接。(4)平网在整个施工期间不允许拆除,网片不宜绷紧,应稍呈松弛状态,并使网片初始下垂的最低点与下部杆件的距离不低于1.5m。(5)系结点应沿网边均匀分布,其距离不大于75cm。在每个系结点上,边绳要靠紧水平横杆,并用一根独立的系绳连接,系绳要连结牢固而又容易松开,受力后不会散脱,筋绳要连接在上水平横杆。(6)水平网应外高内低(外侧高出0.6m~0.8m),网伸出建筑物宽度最小2.5~3m。(7)为了确保安全网的安全,在水平网安装前要进行实地测试,在承受长1米.重100kg.底面积为2800cm2的模拟人形砂包冲击后,网绳、边绳、系绳都不断裂,冲击高度10m,水平网最大延伸率不超过1.5m,现场以水平网达到最大延伸率时不与钢管架接触的标准进行控制。(8)网与网之间必须搭接牢固,不得留有空隙。建筑物的转角处.阳台口和平面形状突出的部位,安全网要整体连接,不得中断,也不允许出现任何漏洞。

三、防护栏杆的设置

1、第二、四、六层施工完毕,在拆模及杂物清理完之后,在该层临边设置防护栏杆,栏杆横杆设为两道,用扣件和水平安全网在框架柱上的抱箍连接,第八、九层设置临边防护栏杆,砌筑填充墙时拆除,第三、五、七层有水平安全网,不另外设置临边防护栏杆;每层电梯井口设置防护栏杆,并在第三、五、七层的电梯井口挂设一道安全网。

2、上栏杆上皮高度1.1m,下栏杆高度600mm,上下栏杆与框架柱牢固连接。

3、楼梯临边防护。模板拆除完后,相应楼层的楼梯临边防护即应及时设置。采用钢管扣件方式,防护高度1.2米,沿楼梯走向斜向设置。

四、立网设置

遇到下列情况时,要加设立网。

1、当施工到第八层和第九层时,设置随层作业安全防护,采用立网进行防护,钢管立杆高度大于等于3.7米,当施工完成时将立网拆掉采用护栏进行防护。

2、对于施工条件所限不能搭设安全平网的部位应采用立网封闭。

3、提升架周围应采用立网封闭;立网的网体不得作平网网体使用。

4、固定水平杆采用预埋地锚固定。

五、安全通道设置

1、九层框架楼梯入口雨棚边缘距离楼层作业面边缘最少距离为4.7米,因此不再另设安全通道,利用楼梯口作为人员进出通道。

2、每栋楼底层,距离楼边3米远处设置一圈1米高的围栏,仅留一个楼梯口供人员进出,禁止从其它位置进入楼内。围栏用钢管搭设,扣件连接。

六、使用、维修和保养

1、安全网在使用中必须每周进行一次外观检查,杂物及时清理。

2、当受到较大荷载冲击后,应及时更换新网或进行检查,看有无严重变形、磨损、断裂、连接部位脱落等,确认完好后,方可继续使用。

3、清理安全网时如需进入安全网,必须事先检查安全网的质量及支杆是否牢靠,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安全网清理。清理时应一手抓住网筋,一手清理杂物,禁止人站立安全网上,双手清理杂物或往下抛掷。清理杂物时,地面应设监护人,或是加设围栏,禁人入内。

七、注意事项

1、有裂纹、孔洞、弯曲的钢管严禁使用。

2、设安全技术措施

(1)技术保障措施。安全防护搭设好后由搭设单位进行自检,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严禁将模板支架、揽风绳等固定在安全防护的钢管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未经允许严禁他人拆卸安全防护结构。(2)质量保障措施。技术人员在搭设、拆除前必须给作业人员下达安全技术交底,并传达至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搭设,搭设时技术人员必须在现场监督搭设情况,保证搭设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搭设完毕,依据施工组织设计与单项作业验收表进行验收,发现不符合要求处,必须限时或立即整改。(3)保障措施。在搭设(拆卸)过程要做到文明作业;同时必须保证自身安全,佩戴安全帽、安全带,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不得操作。

3、施工的各工种作业人中应注意自身安全,不得随意向下、向外抛、掉物品,不得随意踩踏安全防护构件,不得随意拆除拆除安全防护构件。

4、应设专人负责对防护装置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尤其注意:各主节点处各杆件的安装、连墙件等构造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扣件扣件是否松动。

5、拆除时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中所搭设的安全网,不论局部或全体,都须在施工全部完成,作业全部停止之后,经过工程负责人的同意,才可拆除。(2)拆除过程中要有专人监护,拆除顺序应自上而下依次进行,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有效的防止坠落和物体打击的措施,拆卸工人应系安全带,下方应设警戒区围栏,拆卸完毕后,再恢复通行。(3)如遇强风、雨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拆除,严禁夜间拆除。(4)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

八、验收

要求各施工队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施工,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禁止未进行验收就进行使用。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篇2

【关键词】建筑装修;常见难题;解决策略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建筑装修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装修要求的不断提高,装修规模的日益扩大,建筑装修新技术、新工艺在市场不断涌现并不断发展,大量新型的多样化的装修材料也在不断涌入建筑装修市场。这些新材料、新技术给装修市场带来更选择的同时,也给建筑装修技术带来了更多的难题,例如建筑装修技术人员对于新技术的了解或掌握不够,在选择装修方案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或者对于新材料的性能了解不足,在建筑装修过程中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也存在盲目性,这些建筑装修方案、装修材料的不当选择有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1、建筑装修技术中的常见难题

建筑装修技术中的常见难题主要在装修技术方案的选择、材料选择以及施工环境的控制等三个方面。

1.1建筑装修技术方案的选择问题

建筑装修包括从建筑装修方案的制定和选择到方案的执行、装修工程的验收竣工的全过程。建筑装修技术方案的选择作为装修工程的开始,对于整个装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建筑装修技术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建筑装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1]所谓建筑装修技术方案,就是在建筑装修工程中具体进行建筑施工时,具有指导意义,进行装修工程施工的实施方案,它包括建筑装修工程的设计、建筑装修工程的检测和建筑装修工程的工艺流程。科学合理的建筑装修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个建筑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使整个建筑装修工程达到完美的效果。建筑装修技术方案的选择也是在整个建筑装修工程中最为棘手的一个环节。假如在建筑装修工程施工之前,没有制定或选择出正确有效的技术方案,就会影响到整个建筑装修工程的施工质量,给建筑装修工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建筑装修工程开工前,有必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建筑装修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充分考虑整个建筑装修工程的各个环节,根据建筑装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的装修经验,对建筑装修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制定或选择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2建筑装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装修材料选择的问题

装修材料是建筑装修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对于装修材料的选择是建筑装修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装修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装修工程的装修效果。在现代建筑装修市场中,装修材料分有半成品材料和成品材料,这些材料都是建筑装修工程中的必要物质条件,在建筑装修工程中,假如没有适宜的建筑装修材料,即使有最佳的建筑装修施工方案,也很难达到设想的理想装修效果。即使使用了装修材料,达到了理想的装修效果,装修工程的质量也需要得到保证,如果使用了不合格的装修材料,会直接导致装修工程产生质量问题。只有装修材料的质量过关,建筑装修工程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因此,在建筑装修技术中,需要在装修材料的选择上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装修材料的管理,有效控制装修材料的质量,保证建筑装修工程的工程质量。

1.3建筑装修技术中对施工环境及施工工序的控制问题

建筑装修工程的施工环境对建筑装修工程质量的影响巨大,建筑装修工程的施工环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十分复杂多变,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都会对建筑装修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例如,气候的变化、湿度、温度的变化等等自然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建筑装修工程出现质量问题。[2]此外,由于建筑装修工程的施工工序复杂,每一道工序之间的联系紧密,一道工序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因此,解决好建筑装修技术中对施工环境及施工工序的控制问题,对于保证建筑装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2、建筑装修技术中常见难题的解决策略

针对建筑装修技术中存在的常见难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保证建筑装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一定的意义。

2.1严格按照建筑装修工程的施工图纸及方案进行施工

在进行建筑装修施工前,首先必须对建筑装修施工图纸进行审核,科学分析每一个环节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以往的建筑装修经验,消除建筑装修设计图纸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出合理的装修技术方案。其次,要防止对于建筑装修设计图纸的会审流于形式,严格规范监理制度,确保整个建筑装修工程的监理工作的有效进行。[3]最后,要使施工过程运作方式得到有效的规范,使用样板引路的方式进行工程的推进运作,在制度上进行工程的管理,将样板的分项列出来,根据建筑装修工程的施工方案按照分单体、分专业的方式做好样板间,明确验收的标准。

2.2严格控制好装修材料的质量

在建筑装修材料施工前,仔细选择建筑装修材料、控制建筑装修材料的质量,确保建筑装修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的质量要求和环保标准。成立专业的调查小组,到装修材料市场进行调研,采用招投标的方法,进行装修材料的采购。另外,在装修工程施工中,严格地按照建筑装修设计图纸进行,严禁私自对设计图纸进行变更,在材料的选用上,杜绝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擅自改变装修材料的性能,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和规定对装修材料进行使用,严格把好建筑装修材料的质量关。

2.3做好施工环境和施工工序的控制

必须制定好可行性高的环境管理方案和施工工序管理方案。首先,应该根据施工环境中的湿度和温度变化,其次注意季节的变化对施工环境和施工材料的影响。注意在施工过程中避免环境的污染,在施工材料的使用上,尽量做到低毒和无毒,避免在装修过程中及竣工后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4]对于施工工序的管理,首先必须严格按照建筑装修的工艺流程依序进行施工,依照现有的施工标准和施工规范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在施工中设置相应的工序质量控制点,使每一道工程工序质量处在良好的控制状态中。

3、结束语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装修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装修难度也在不断提高,给建筑装修技术带来了更多的难题,认真分析建筑装修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保证建筑装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建筑装修技术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明伦,羊伟庆.浅析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21-22

[2]黄秋恒.建筑装修工程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中华民居.2012(11):27-28

[3]谢国莹,潘晓俊.建筑装修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3(2): 24-25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改进方法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的整个流程非常简单,主要分为三大模块,分别为建筑前的准备、施工、验收。但是建筑工程的各个细节非常复杂,而且建筑工程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例如,建筑施工又可以分为各种类型房屋的建筑、楼外附带的设施建设、建筑中设备的安装,这就需要对房屋建筑有整体规划,经过对工程的梳理、规划、勘察,避免建筑问题的出现,建筑质量达标后才能协调建筑施工方与竣工方进行下一道工序。建筑工程管理不仅要解决某个建筑工程的管理问题,而是要面对整个建筑工程,对工程准备、施工、验收三大模块所有细节进行管理,形成完整、系统的控制制度,对建设施工的安全系数进行测算,防止建筑事故发生。建筑工程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使施工效果更为显著,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建筑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最大的影响因素为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它是建筑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点,是建筑工程发展的制度依据。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例如,建筑方为了降低建筑成本,减少开支,忽视了建筑管理工作,使得管理的人力不足,这样一来,建筑工程各个施工项没有监管人员,就会增加潜在风险的存在几率,甚至会导致整个工程面临停工的危险。管理工作不到位,就会使得工程施工人员工作效率不高,拖延工程施工时间,影响施工进度,这样不仅会浪费建筑成本,还会降低建筑质量,出现许多损害建筑企业形象的不良因素。

1.2施工筹划不完善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行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承包商加入到建筑行列之中,在给建筑行业添加发展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压力逐渐加大,使得众多承包商为了降低建筑成本,获得私利,最大限度的缩减建筑时间,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了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还没有完全规划好建筑工程管理计划时就进行施工,一边施工,一边构思建筑方案,致使建筑质量不达标。没有详细的建筑筹划,建筑管理部门就没有了施工依据,建筑工作的分配就会出现混乱,造成建筑效率低,反而得不到预想的施工效果。

1.3安全意识不高

建筑工程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安全被放在了次要位置,建筑事故时有发生,事故数量逐年增长,这样的结果不得不令人忍反思。建筑商缺乏安全意识,降低了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这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商为了减少建筑成本,不为建筑工人配备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或者不更新陈旧的安全保障设备,不尊重劳动力生命、财产安全的权利,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对社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另外,随着城乡流动人口的增加,城市之中外来务工人员增多,这其中的农民占大多数,他们没有高深的知识为武装,只是简单的靠出卖体力赚的微薄的薪水,安全意识不高,自我防护的意识极为薄弱,而且建筑管理部门没有组织相应的技能培训,在总体上降低了建筑安全意识,使得安全隐患潜藏。

3、解决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

1、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观念更新

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观念更新,最重要的是使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转变管理观念,协调好工程利益相关方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明确各个项目管理的质量要求、成本规划、明确工期、制定安全目标、签订项目合同等,以此来确保管理目标能够在工程管理中很好的落实。另外,在正式施工之前,要处理好成本、安全两个方面的关系,制定出合理的建筑方案,将建筑目标全部囊括在考虑的范围内,使工程管理达到最大最优。

2、建筑企业管理体制的完善

只有科学的管理体制才能使建筑工程顺利进行,只有现代化的管理体制才能高质量的实现工程管理。在建筑企业要在内部机构建立权责明确责任体系,形成新型的产权关系、法人财产制度、法人治理机构,以此为基础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增强企业的控股力度。只有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才能有效避免市场运行所带来的风险,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3、建筑企业管理技术的创新

在新的形势下,建筑企业应该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构建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正是因为工程管理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涉及范围广泛,因此,需要大量的管理信息,这就需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形成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工程管理体制。再者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促进工程管理信息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

4制定完整的施工方案

有了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才有了行为依据,避免建筑施工时“一边,一边”的施工现象出现。施工前必须做好相关准备,筹划完善的施工方案。一份完整的施工方案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施工设备的应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协调施工部门,减少管理误差,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另外,还可以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用,满足建筑施工对人力的要求。一份完整、系统的施工方案能够在整体上对建筑施工进行评估与安排,发挥纲领作用。

5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

一方面要加强建筑商的安全意识,严格要求安全质量,建筑施工管理者要选用专业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将安全规定、安全条例等内容内化为施工人员的自主行为。调整施工时间与施工进度,更新施工安全保证设备,尊重劳动力。施工人员本身也要不断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借鉴其他施工人员的工作经验,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关系重大,影响范围广范,建筑企业必须加大重视力度以及管理力度,并加大建筑施工管理投入,及时发现建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形成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方案,提高建筑管理水平与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红. 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3:54-55.

[2] 张彬,于德国. 探析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 门窗,2014,01:368-369.

[3] 王弛,杜海波.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4,17:280.

[4] 杨振华.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0:202.

[5] 蔡月飞.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4:159.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批

0.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大规模兴起不断增加,同时也扩大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且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更高,传统形式的技术人员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能满足施工安全、进度、经济的综合要求。特别在一些大型或复杂的建设项目中,出现质量和安全事故的现象屡禁不止,给广大人民带来和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为了减少这种事故的发生,一方面需要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明确方案编制过程中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另一方面需要解决方案编制滞后和缺少针对性的问题,现对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进行探讨。方案编制是保证一项工程安全施工的基本保障,也是将工程项目达到最大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审批则是确定方案编制合理性必不可少的环节,因而需要重视建筑工程方案编制与审批研究。

1.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可以顺利在施工工期内完成项目,而且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工程竣工后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并能确定最佳的经济效益下的具体施工方案实施过程。加强施工单位管理工作和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贯彻实施,是实现正确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的基本条件,也是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2.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2.1全面调查工程概况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的准备内容主要是对工程概况进行了解,全面调查工程设计、工程地质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气候条件等综合因素,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方案的预选,以相关的分部分项工程技术规范为依据,进行施工方案的选择,并从施工难度、施工工期、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得到最佳的施工方案。因此,要保证建筑共层施工方案编制质量的首要前提是对工程概况的全面调查。

2.2确定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的另一项必不可少的步骤是确定编制依据,只有确定了编制依据,才能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否则可能造成看似合理有效却违反相关规范规定的施工方案,这样的做法得不偿失。一个项目工程的编制依据一般是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等,这些内容既是相互独立的,同时又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选择。在进行施工方案选择时,要格外注意安全性的考虑,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贯彻实施。

2.3综合选择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综合选择包括制定施工计划、确定施工工艺和技术、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制定劳动力计划、调查材料和机具市场、确定材料运输路线等。其中,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和材料与设备计划,进度计划是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的内容,材料和设备计划主要体现在最初阶段;确定施工工艺和技术,包括技术参数的选择和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施工安全的保证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措施和监测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劳动力计划也是施工方案选择的重要环节,特别对技术人员的选择需要格外重视,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都是保证施工安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3.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审批流程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审批分为三级,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经专家论证修改完善后方可实施。

3.1第一级施工方案审批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首先交与总包单位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批,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第一级审批,主要从总体上分析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确定施工技术的可行性,从整体上进行审核,确保没有致命的大错误,但并不从细节上较真。

3.2第二级施工方案审批

当总包单位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通过后,需要交与总包施工企业有关部门,针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第二级审批。不同的部门分别负责安全审批、质量审批、技术审批、设备审批、材料审批等。总工程师负责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最终的确认与审批。可见,第二级施工方案审批是针对各个方面的细节设计进行审核的。

3.3第三级施工方案审批

当前两级施工方案审批完成后,需要交与工程监理单位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第三级审批,也是审批的最后一个环节,决定一项施工方案编制是否通过。,主要由监理人员进行审核。其中,安全监理人员审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中安全文明施工的内容,总监理工程师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最终的确认与审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执行谁编写、谁送审的原则,审批人员应实行结合本专业签署审批意见并签名确认的原则。

4.施工方案编制和审批的可行性研究

根据上述施工工程的方案编制内容和审核流程分析可知,一项建设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离不开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具体来说,施工方案编制是根据工程的地理位置、安全等级、环境交通、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进行施工方案的提出和比选,选择一个综合效益最高的施工方案,目的是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同时也得到最大的综合效益。施工方案审核主要是针对已经编制的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验证的过程,确定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确保施工方案不存在大的问题,也就是确定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这样的施工方案比选和确定过程是一个比完善的系统过程,也是一个可行的编制和审批流程,在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是工程项目顺利实行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保证工程项目安全、经济、适用的前提条件,对于施工安全影响意义尤其重大。针对近年来施工事故频发的现象,需要通过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进行这种不良现象的扭转,并尽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年来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施工方案编制的方法不断发展起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而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体现这种该方法的优势,对安全管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提高施工方案编审效率,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从源头上防患于未然。 [科]

【参考文献】

[1]郝金杰.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核[J].山西建筑,2011,v.3703:244-245.

[2]王志贤.施工方案与项目成本的控制[J].河南科技,2011,No.46305:26.

[3]白皛.建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与管理[J].北方经贸,2011,No.32007:149.

[4]王予亮,焦挺,闻勇.建筑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9,No.10901:48-49.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篇5

[关键词]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7-0070-01

建筑工程结构是建筑施工所依据的基础性框架,它也是实现建筑功能的主要体系。建筑物结构是否安全会直接影响建筑施工进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它也是发挥建筑施工项目真正功能的基础性要素。面对当前发展迅猛的建筑行业,建筑企业投入了大量了新设备和新型施工技术,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建筑物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意义,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建筑物结构安全,并不断从中分析不足、解决不足,方能为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施工水平奠定良好基础,并从根本上实现服务于民的重任。

1 土木建筑结构安全的影响要素

1.1 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主要体现在其耐用程度,它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效。当前,多数建筑工程普遍将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所以,混凝土的耐用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建筑物的质量;通常人们均认为混凝土具有较强的耐用性,然而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它的正常使用寿命为30年,我国建筑物不断地经受着有害物质的侵蚀,这样情况的出现会严重地缩减建筑物的寿命;相比于较低的安全标准,混凝土锈蚀会给建筑物带来更大的危害。虽然对于建筑物结构的检测、使用及后期维护均会影响它的耐用性,但是在实际建筑施工中还应认真核算后期维护费用,避免维护费用过度超支。

1.2 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度

安全度是评价建筑物整体结构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质量指标,该指标主要包括建筑物结构可以承受外界破坏、倒塌的能力,并且以下两个因素均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其一,建筑施工前的所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其二,建筑工程完工后的检测、使用及后期维护是衡量建筑物安全的质量指标。

1.3 建筑物结构的牢固程度

近些年,我国汶川、玉树等地均已经发生过强烈的地震,一方面这给我国和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损失,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的建筑物的牢固程度带来了极大地考验,建筑物的牢固程度较低是引发严重灾害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建筑物结构要有承载外力的能力,还要具备整体牢固性。所以,建筑物结构的牢固性应满足以下指标:结构的延伸性和冗余度,避免局部倒塌引发的整体性破坏。

2 潜在的安全问题

2.1 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我国的建筑施工者多数来自农村,他们接受的教育有限,因此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意识,也无法正确认识建筑物结构的安全问题。当前,经常发生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这也要求建筑企业管理者应重视建筑安全培训工作,因为建筑者的综合素质偏低,有部分人无法理解安全培训的意义和内容,也很难系统性地认识安全问题,所以无法提前预防建筑结构安全隐患,这样极易引发建筑结构安全问题。

2.2 政策性评价标准较低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评价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标准,但是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那些评价标准仍然过低,例如评价建筑工程的承载力,国内以安全案系数或者分项系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上述系数越大代表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越高;但是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那些可以抵抗爆炸、地震等灾害的建筑物的牢固性标准。因而,国内的政策性评价标准均过多地强调建筑物结构的强度,而忽视了建筑物的耐用性,进而影响了建筑物结构的综合安全性。

2.3 设计方案欠缺合理性

建筑物结构的方案设计是保障建筑顺利完工的基础,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尽管如此,国内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者仍旧未意识到建筑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常忽视了方案设计中出现的不科学性现象,这在无形中简化了、忽略了大量的应有条款;当前,多数设计方案提到了建筑物的实际承载力,但是却很少提到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寿命,这些方案设计中存在的各类因素均降低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

3 增强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方案

3.1 以方案设计为基础

建筑企业应重视施工方案的设计,设计出无主观色彩、零缺陷、零误差的建筑结构,完成高品质的建筑施工或者建筑服务;综合采用防治冻融、盐害的新型施工技术,以增强建筑材料的原有性能和建筑构造。建筑结构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结构安全系数,所以,建筑企业应着手确保建筑物结构的局部牢固性和整体牢固性,且要充分考虑外界影响因素。

3.2 严控建筑质量

在建筑施工前建筑企业应提前严控工程进度,整体把握、综合分析施工工艺、工程质量、施工难易度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进度安排和计划,严控建筑工程进度的目的是确保在承包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工程建设。我国常采用比较法检测建筑施工进程,例如通过横道图计划逐步细化施工任务,并科学、合理地调配建筑用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可以及时获得建筑施工的具体进度,从而充分确保建筑项目按照原有规划进行;在建筑施工期间,可能会适度地调整施工进度,这属于一种可重复循环;建筑企业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计划及时纠正或者调整进度偏差,以综合考虑追赶工期和压缩工期的成本,进而顺利完成建筑施工。

3.3 定期检测原材料、维护建筑结构

建筑施工前,建筑企业应严格把控建筑用原材料,避免因材料问题引发的建筑工程隐患;另外,应以优质原材料为基础,严格落实方案规划涉及的各环节,详细记录检验货物记录,全面把握原材料的供货力、质量及其价格;最后,还应借助法律手段确保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年限,并在建筑完工后定期进行建筑维护和检测,增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3.4 应用新型的施工技术

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应立足于影响安全性的因素寻找应对方案,剥蚀、裂缝及渗漏是影响建筑结构安全的主要素,其中裂缝的破坏力最大,而应对裂缝的关键措施是撩测,传统的撩测技术是超声波及声波跨孔,但是撩测结果不理想,鉴于这样的原因,可以运用射线法、超声回弹等新型技术,以深度的探测建筑物表层结构的强度,然后依据探测结果选用针对性处理方式。

4 结语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会影响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如果不能有效预防,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和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建筑施工的各项因素,并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严格控制、管理建筑施工环节、材料购置环节,并极力做好检测、维护已完工建筑,确保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年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树平.土木建筑结构工程的安全性的分析与探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03:31-33.

[2] 李沁羽.对土木建筑结构安全性问题的探讨[J].科技风,2013,15:156.

[3] 武士勇.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思考[J].城市地理,2014,12:87.

[4] 焦东轶.浅析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27.

[5] 邹纯纯.浅析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236.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识别、评价

1.1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识别

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是建立应急体系和编制应急预案所必需的基础信息,通过对建筑施工危险源进行识别,力争从小的危险源中发现大的危机,避免其发展演化为突发安全事件,并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对有可能演化为大的突发安全事件的危险源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加强重点检测,并制定应急预案。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是指从施工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物质损失、施工作业环境破坏、相邻建筑物移位等意外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事故直接原因及其过程。在危险源识别过程中要借助于一些技术和工具,这不但会提高识别效率,而且可以规范操作、不易产生遗漏。危险源识别技术和工具主要有Delphi法、情景预测法、头脑风暴法、安全检查法、分解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图解法等方法。在危险源识别过程中,可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和工具[1]。

1.2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评价

建筑施工风险源被识别后,要进行脆弱性分析,以确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哪些地方容易受到破坏,最终提供这些信息:受事故严重影响的区域;预计位于脆弱带中的人员数量、工种以及可能波及的外部人员情况,如居民等;可能遭受的财产破坏,包括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等: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在进行脆弱性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评价事故发生时,对施工现场及周边造成破坏或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以确定风险源的严重性,否则无法为安全风险管理以及应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决策层要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危险源的分级评价。为了使分值尽量客观,减少主观方面的影响,参加评价的人员除项目决策人员、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还应请项目外部人员参加,如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相关专家等。

1.3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信息库的建立

建立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信息库不仅有利于企业应用和分析信息,而且为今后的应急管理设立了良好的信息平台,使企业对项目的进展作出正确的预见。重大危险源信息库也是一种应急防范的良好方式,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对项目的内外环境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便于从危险源识别和评估分析的结果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组织的机制和施工人员的不良行为。通过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能力来消除突发安全事件生长的土壤,这也正是应急管理所要实现的最根本目标[2]。

2 建筑施工企业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政府和企业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质、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的应急基础,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它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有利于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3]。

建筑施工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基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结果、企业应急资源的需求和现状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此外,预案编制时应充分收集和参阅己有的应急预案,以减少工作量和避免应急预案的重复和交叉,并确保与其他相关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通常,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成立预案编制小组。施工现场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涉及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急各方,因此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组织一个专门的预案编制小组,统一组织施工现场有关部门和企业有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第二,进行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风险识别应分析本地区的地理、气象等自然条件,施工对象、施工方法等的具体情况,总结本地区、本企业以及建筑行业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故,将其分门别类,每种类型分成不同级别,分析这些事故灾难的机理,明确影响这些事故灾难的因素有哪些,最终识别出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灾难。施工现场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重大事故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发生时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来确定是否要进行相应的应急准备。第三,具体措施的制定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针对突发事件涉及具体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可以采用标准操作,也可以采用建议形式。第四,应急机构及其人员职责的确定预案编制过程中,人员职责的确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启动预案时,不同的环节或方面需要不同的人员去执行和实施。明确人员职责是成功实行应急救援活动的重要保证。第五,应急能力评估依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对己有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包括企业及施工现场应急资源的评估,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应急资源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设施和设备、装备和物资等;应急能力包括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的培训等。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将直接影响应急行动的快速有效性。预案制定时应当在评价与潜在危险相适应的应急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最现实、最有效的应急策略。第六,评审与为保证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施工现场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必须经过评审,可以由项目部及施工企业组织进行内部评审,专业性较强的应急预案还应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必要时请地方政府有关应急机构进行评审。应急预案经评审通过后,要履行批准手续,按有关程序进行正式和备案。第七,演练与调整应急预案经批准后,应急机构应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应急演习和训练,从中查找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预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演习应急预案是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应急预案的演习或实施过程中,通过参与者的信息反馈,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与修改是非常重要的,对演习过程中发现的任何一个小环节上出现的问题都要认真对待,因为小的失误也可能导致整个应急预案在实际运用中失败。施工现场在各个时期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危险源的状况会有所改变,人员也经常调整,因此也需要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定与修改[4]。

参考文献

[1]王兰宇.常见建筑风险的防范 [J].科技资讯, 2006,14

[2]王红星.建设工程风险管理[J].安徽建筑, 2007,6

[3]李乐. 建筑企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探讨[J].知识经济, 2010, 4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篇7

论文摘要:建筑 企业 的机械设备,是完成施工任务的物资基础。建筑机械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企业运作中占有重要位置. 现代 建筑机械对设备调配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分析了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及安全管理改革的对策,接着也对施工机械的调配进行了研究。

 

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迅速 发展 ,特别是城市住宅区的不断增加,使机械化施工在工程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伴随着工程施工的发展,抢速度、保质量、要效益,三者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就对工程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要解决快速、高效、高质量地对工程进行施工的问题。传统的人力,简单机械的施工方式已不适应工程施工的要求,对于现代化建筑的施工只有采用机械化作业。因此,对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以及选型和配置都显得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

 

1.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建筑机械施工安全是一门 科学 ,它主要研究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筑机械在工作或在装拆、调试、运输等状况下,对操作者所产生的伤害及其保护措施。建筑机械安全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企业的财产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筑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率虽然近几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形势依然严峻,存在问题还较多。因此,如何科学实行并加强建筑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1.1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各类建筑机械使用日益增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1)安全管理 法律 体系不健全。 

(2)不能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性文件。

(3)安全监督存在多头管理。 

(4)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管理不善。 

(5)建筑机械技术档案不完善。 

(6)机械设备施工现场管理不善。 

(7) 机械设备施工环境恶劣。 

1.2建筑机械安全管理改革对策 

1.2.1健全安全规制法律体系 

健全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我国安全律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加快安全管理立法。2)制定配套规章。3)实行机械强制报废制度。 

1.2.2安全监督部门权限依法严格划分 

依法严格划分部门权限,强化行业监管职责;及时制定执法所需的法律法规,认真清理部门间交叉打架的法律法规条文。国家设置各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各部门只有各司其职,才能保证社会的健康运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着对安全生产日常性监督检查的工作职责,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工作中属于核心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部门规章交叉必然导致执法行为的混乱,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危害性,对现行的法律法规也要组织人员尽快清理,确保法律、法规的尊严和权威性。 

1.2.3严格执行规范、建立现场规章制度 

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并在现场机械管理中应制定有效的现场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应配备专职(兼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2)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职责、安全技术交底、交接班、维护保养、检查、资料管理等)。3)主要机械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4)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施工机具不得带病运转。5)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应做到正确使用和安全运行,严禁拼设备和超负荷使用。 

1.2.4完善技术档案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进度对不断进退场的各种类建筑机械进行动态跟踪、收集整理发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技术资料,能及时建立起有关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安全管理技术档案可以清晰地反映建筑机械在工程施工中的状态,便于各种安全生产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是具体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一项有效措施;既满足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中施工生产安全管理档案资料的要求,又符合建立技术档案的原则。 

 

2.施工机械调配的研究 

 

 机械化施工是一个具有联系的机械系统的综合作业过程和管理体系,其目标是实现整个系统过程和体系最佳 经济 和技术效果。要做到建筑的机械化施工,就必须根据各类工程的特点,按照建筑施工内容和要求解决施工机械的合理调配问题。满足施工工程对施工任务、质量、工期的最基本要求,保证工程的各项强度指标。提高施工机群的协调性。目的是提高机械的利用和施工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提高工程效益,降低机械成本。提高机械的系统性。使机械的性能、生产能力适应建筑施工的特殊要求,尽量降低设备的投资额。 

2.1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调配原则 

 1)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与建筑施工组织相一致;2)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有利于施工,有利于机械利用率和完好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3)机械设备的配制必须适应建筑工程项目多变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4)机械设备的调配要符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2.2机械配套必须满足的简便条件 

1)各机械的技术规格必须满足既定工程的技术标准;2)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重型机械并保证为其安排足够的工作量;3)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性能;4)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2.3施工机械的调配方法 

施上机械的调配过程大体是:分析问题,确定目标,拟定及分析方案,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在进行方案选择时,通过对影响施上机械调配方案因素的分析,应从以下四方而考虑:机械的施上质量指标;调配方案对施上任务的适应性;调配方案的经济性与施上机械间的协调性。这此综合指标中既有定量因素又有定性因素,即使是定量因素,在不同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条件下,也有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另一方而,各个因素往往相互影响,其相关程度准确判定,也可以认为是模糊的。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解决施上机械的调配问题既适合施上机械实际情况,又具有可操作性。 

 

3.结语 

 

施工机械的合理选型与配置以及 科学 的安全管理是实现建筑机械化施工的重要保障。科学先进的机械调配与管理不仅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发挥机械的最大效能,而且能确保上程质量和上程任务的按期完成,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 文献 :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方案篇8

1 建筑模板施工主要施工技术

我国当前模板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建筑模板施工质量问题较为严重,提高施工技术应用对我国模板建设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在进行模板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依照模板施工要求,对施工流程进行明确,提高施工效果。

1.1 准备工作

建筑模板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模板施工放线―钢筋绑扎、隐检、浇筑混凝土―杂质处理―模板定位塑料套管设置―埋置管线、线盒、预埋件―模板安装―操作平台架设―模板控制线控制、砂浆平层处理等操作进行全面管理,严格依照线路操作技术实现方案工艺准备。

1.2 模板安装阶段

在进行模板安装的过程中,相关单位要首先对模板施工设计进行明确,对模板施工方案进行了解。施工人员要对模板设计放线及模板编号进行明确,保证模板能够完全符合建筑模板施工要求,实现准确安置。施工人员要对模板进行吊置,当模板吊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对模板进行初步定位。可以使用塑料套筒对模板进行控制,通过穿墙螺杆对周转段螺栓进行施工,进行再次固定。在该过程的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对模板的塑料套筒进行调整,对模板的垂直度及模板之间的拼缝进行处理,提高模板施工的质量。

完成固定后要对模板柱模进行设置,对柱模的截面尺寸进行调整,观察模板的柱模效果。使用夹具及对拉螺栓将四片柱体锁紧,强化固定效果。对模板支架的架设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对节点的施工质量进行观察,确保符合要求后进行后续施工。

1.3 模板拆除阶段

模板拆除阶段施工人员要对模板拆除时间进行控制,保证模板拆除后模板墙体不出现起皮、掉角现象,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效果。要对混凝土模板的拆卸施工状况进行控制,对混凝土模板数量及模板整体状况进行分析,确保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3.0MPa后进行拆除。

拆除的过程中要对模板的穿墙杆螺母退出,使用锤子对模板上的夹具定销进行拆除,将夹具拆卸下来。完成操作后施工人员可以对模板墙体的支撑结构进行松动,保证模板局墙体分离。在模板夹具和对拉螺栓完全松动的情况下将模板吊离墙体。施工人员要对拆除下的模板进行清洗,对模板上的灰进行清除,使用脱模剂进行处理,保证模板周转使用。

2 建筑模板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加强模板施工体系建设

在进行建筑模板施工管理过程中,相关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建筑模板工程管理制度,对管理环节和方面进行分析,将管理制度和管理现场有机结合,实现对模板施工的全方位控制。要对建筑单位体系内容进行完善,对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明确施工阶段各个部门责任,实现工程质量的本质提升。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招标、设计、施工、工程验收等进行明确监督制度规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控,落实模板施工管理制度条例,增强工程质量管理效益。除此之外,相关单位还要对模板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强化,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进行全方面把握,降低可能出现的系统问题。

2.2 建立完善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全面建设,对施工方案的专业性进行评价,保证施工方案符合模板施工要求,能够完成建筑模板施工咪表。施工单位要对施工模板方案进行法定测定,对施工模板方案资质进行咨询,确保方案经过咨询单位专业专家人员认证后再进行施工。模板支撑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施工方案要求,对施工规范和施工要求进行全面提升,保证模板能够实现支撑目的。在进行施工方案管理设定的过程中,相关单位要对不符合国家标准或没有进行国家标准审核的模板施工方案严禁进行使用。

2.3 强化质量控制管理力度

施工单位要对模板施工体系进行全面控制,对管理力度进行强化,严格依照管理制度和管理内容进行日常管理操作,确保从本质上提高管理的效益。质量管理是建筑模板施工管理的核心,是建筑模板施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质量管理目标进行层层建设,对质量管理内容进行层层落实,针对质量管理预期目标建立质量管理的管理方案。当前影响要对影响模板施工的因素主要包括: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模板与施工要求相违背、设备安全质量不合格、施工操作不符合施工规范等。相关人员要对影响模板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控制,从本质上提高管理质量效果。

2.4 提高人员管理意识和效果

在进行建设模板施工的过程中,相关单位要对管理机构监督管理意识进行提高,保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从本质上提高监督管理的控制效果。相关单位要建立完善科学的建筑工程规则,依照要求完成施工审查工作,尤其是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图文件审查,对模板施工操作的合理性进行突出,提高人员管理效果。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教育,从本质上提高人员对建筑模板施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改善人员对建筑模板施工操作效果。相关单位可用以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素质培训,确保管理人员能够积极投入到管理工作中,高效有序地完成管理工作。

2.5 加强监理管理工作力度

监理工程师要对建筑模板施工进行全面控制,要对模板施工的安全管理内容进行落实,将模板施工应急工作纳入到安全施工管理中,防止出现的模板坍塌、模板支撑系统倒塌等事故。要对建筑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理,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预防,提高安全处理质量和效果,确保从本质上提高对工程的监理质量控制力度。与此同时,监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安全事故及时向相关管理部门及安全监督部门进行报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降低建筑模板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损失。

3 总结

在进行建筑模板施工的过程中,相关单位要加强模板施工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施工方案、强化质量控制管理力度、提高人员管理意识和效果、加强监理管理工作力度,全面提高模板管理操作,促进我国建筑模板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林.建筑模板体系在核岛施工中的应用[J].电力建设,2010, 31(6):19-20.

[2] 何慧琴.建筑工程高支模板施工工艺研究[J].轻工设计,2011,5(3):78-79.

上一篇:员工优化方案范文 下一篇:小学语文老师评课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