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国际贸易范文

时间:2023-11-15 09:56:59

高级国际贸易

高级国际贸易篇1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建议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重大课题。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发展加工贸易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非常迅速。1981年加工贸易出口额仅有10.6亿美元,占总出口的比重为4.8%;1994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进出口额;1996年以后,加工贸易出口额已经占我国整个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最主要贸易方式,占据我国出口的半壁江山.但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贸易壁垒日益频繁,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着巨人压力。因此,在保持数量增长的同时,切实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及时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显得非常迫切。

一、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以及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1.加工贸易增值率增长缓慢

随着我国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比重的增加,加工贸易的增加值理论上说应该不断增大。但事实上,我国加工贸易整体附加值的增长非常缓慢,甚至某些部门出现了增加值率下降的趋势。如200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为25.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而且低于我国制造业1.2个百分点。

2.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抑制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我国目前开展的加工贸易,不仅技术含量低,中间投入品主要依靠进口,没有实现国内替代,而且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力度不大,因而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变与升级。另外,由于加工贸易实施“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战略,大量进口相关的原料,影响了我国国产相关原材料生产的发展。

3.基于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区域上分布的不均衡,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贸易的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

廉价劳动力优势是支撑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加工贸易迅速发展以及生活费用的不断提高,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优势开始削弱。另一方一面,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也制约传统产业发展。随着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发达国家积极将新技术广泛用于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劳动生产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产业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如果不尽快解决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分布区域上的巨大差异,发掘我国劳动力潜力,并实现科技管理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在加工贸易中的劳动力优势将很快丧失。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在目前这种状况下,要想解决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要想使加工贸易健康发展,我们只能通过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使其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并最终实现自主研发和自主营销。因此,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唯一出路和必然趋势。

1.转型升级是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需要

我国目前加工贸易结构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应该说这种结构基本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也比较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然而这种贸易结构却不能长期化。因为尽管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具有比较优势,但面对发达国家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具有竞争优势,也就无法实现比较利益。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比较利益陷阱”,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我国应该通过采用新技术,对加工贸易进行升级。以新技术产品进人国际市场,使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包含更多的技术含量,增加附加值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

2.转型升级是适应国际产业转移新形势的需要

为了保持国际竞争优势,跨国公司不仅加快了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而且开始将内部服务业和研发中心向外转移,特别是IT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转移。这给我国加工贸易的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要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承接高水平的加工制造环节、内部服务业和研发中心的转移,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影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

(一)劳动力供给

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就中长期来看,在未来10年内,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将继续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劳动力优势仍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最大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在我国仍将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二)技术水平

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决定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水平高低的主导因素,而技术进步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通常情况下,在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只向东道国转移适用性技术,其水平等同于或略高于国内先进技术水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经过数10年的工业化建设,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是,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中间产品供应能力增长缓慢,不仅使跨国公司将我国的加工贸易部分置于技术含量较低的链条,而且从技术上阻碍了加工贸易配套产业的发展,制约了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扩散和技术溢出,从而妨碍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三)体制制约因素

制约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首要体制问题是国有企业问题。在我国,分享着国家大部分要素资源的国有企业,由于机制僵化、市场适应力差,没有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而民营企业则因许多束缚条件尚未成熟,这使得外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这种局面一方面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发展加工贸易可能带来的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被大幅度抑制。更重要的是,当地经济通过加工贸易逐步积累实力、发展壮大的进程没有显现,加工贸易的多数利益和加工贸易发展进程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

三、加速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改善加工贸易的投资者结构

1.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协调发展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应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激励机制,尤其要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促进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逐步实现由“海外接单、大陆生产、香港出口”的传统营运方式向“大陆接单、大陆生产和大陆直接出口”模式的转变,使“候鸟经济”转变为“榕树经济”,促进外资经济与当地经济不断融合,形成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群体,促进加工贸易本地化。超级秘书网

2.鼓励欧美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加工贸易

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加工贸易中技术密集型生产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投资者,说明即使在相同的生产链条中,大型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投资使用母公司先进水平的企业比例最高。因此,应加大对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于我国加工贸易的吸引力度,尤其是技术力量雄厚、规模大、拥有尖端技术产品的欧美跨国公司。

(二)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为加工贸易科研开发成果商业化生产创造基础,是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在加工贸易领域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中没有形成水平分工的格局。对此,需要国家在促进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设立具有标志性的部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在制定加工贸易政策时,应将高新技术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区别对待,鼓励企业利用加工贸易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

(三)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

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除了在产业链中游精选,从事加工制造链增值大的环节之外,还可进入如下三个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领域:一是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二是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三是向产业链配套拓展,进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

1.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促进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开发能力,科研开发投入不足是突出问题。因此,应当加强本地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设计中心;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与本地大学和科技中心合作,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快对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自主创新,提升企业从事OEM(委托制造)配套能力;鼓励向ODM(委托设计制造)和OBM(自主品牌加工制造)发展,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广泛知名度的自有品牌。

2.以保税区转型和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发展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业务

物流速度和属地配套服务能力已成为影响外商投资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工贸易价值链向下游产业延伸是今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些都对我国的物流配送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可以保税仓储企业为中心,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中心),赋予其保税区的政策功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设立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赋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内物流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国际货代和运输等资格。提高加工贸易的附加价值,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竞争力。

3.促进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为了提高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应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增加国内采购和从事深加工结转业务,注重培养前后关联产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通过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延长国内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聚集;同时引进国外先进制造业技术,完善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体系和配套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加工贸易需求。

参考文献:

[1]隆国强.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9).

[2]廖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徐冬青.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国际贸易问题.2005.(10).

[4]兰勇,杜红梅.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层次性与路径性探讨.经济论坛.2005.(20).

高级国际贸易篇2

【论文摘要】 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地位突出、影响广泛,因此对加工贸易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意义深远,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总之,从中国加工贸易的现状、从国际化背景到中国的自身条件和需求、从己经取得的成就到存在的制约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并在多方面提出建议。 【论文关键词】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产业升级 一、引言 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我国的加工贸易1978年起步,从无由有,从小到大,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加工贸易已经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在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大背景下,必须借鉴世界其它国家加工贸易的先进经验,并联系中国的实际,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和改革我国的加工贸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也标志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开始。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原因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方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己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方式之一,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中国的加工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国加工贸易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以实现平稳发展。 1.国内原因 (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转型升级进程加速。具体表现如下:①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带来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②加工贸易的产业链不断延伸。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导致产业链向上下游环节的延伸,同时还将一些本土产业纳入加工贸易引致的国际生产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③加工贸易“区域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2)我国加工贸易作用。①增加外汇收入。②增加劳动就业。③吸引外商投资。④促进产业升级。 (3)我国加工贸易现存的问题。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①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升级作用有限。②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低,产业波及效用小。③利用加工贸易走私、骗税的情况严重。④加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国际原因 (1)国际环境存在的机遇。国际环境是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外部条件,在新的世纪里,国际环境将呈现新的特点,这为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②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继续扩大为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良好的环境。③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的再次调整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为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 (2)在国际环境中面临的挑战。①发达国家垄断高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②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低迷。③区域内贸易额占本区域对外贸易额的比重越来越大。④国内市场被外国产品占领的份额明显提高。 三、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国加土贸易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小容忽视,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将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产业基础问题 (1)劳动力供给。(2)技术水平。(3)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 2.监管体制缺陷 (1)加工贸易遍地开花对监管形成了严峻的挑战。(2)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滞后于业务的发展。(3)加工贸易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监管难度大。(4)现行分类管理办法不利于加强惩罚走私的力度。(5)海关本身的监管力不足,监管任务重,法律意识有待提高。(6)技术标准不规范。(7)审批把关不严。(8)保证金台账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 3.政策环境弊端 (1)没有退还企 业所缴纳的全部增值税。(2)免税优惠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3)走私活动猖撅。(4)加工贸易政策严重威胁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就业。(5)外资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6)地区差距拉大。 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 1.改善产业基础的策略 (1)仍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短期内,虽然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增殖率低,但毕竟能吸纳一部分人就业,增加一部分国民收入,国家也能得到税收,所以,目前我国仍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的加工贸易。 (2)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通造就大批适应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所需的技术和管理类人才,吸引国外高层次人才到我国创业,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3)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结构。提升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开发、创新和行销能力, 着力吸引外资公司把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研究设计和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 升级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实现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主转变。 (4)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需要国家在促进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设立具有标志性的部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在制定加工贸易政策时,应将高新技术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区别对待,鼓励企业利用加工贸易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 (5)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除了在产业链中游精选,从事加工制造链增值大的环节之外,还可进入如下三个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领域: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向产业链配套拓展,进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促进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以保税区转型和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促进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2.改革监管体制的策略 我国在改革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时,要尽量吸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不可完全照搬任何一国的模式,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1)主动突破传统监管理念,创新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这看似合理的传统监管理念上制定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己严重不适应当前产业垂直分工引起的产业链环节外包化的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如不加以调整必将严重制约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正确处理“加强监管”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加强监管”与“促避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促进发展”是目的,“加强监管”是手段. (3)完善加工贸易管理制度的原则。首先是规则化管理,不能随意改变或任意解释:其次是有明确的执行程序,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再次是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应是由海关、边检、工商、税务、口岸管理等纵向一体化组织分别管理向扁平化的综合协调监管的组织架构过渡;最后,监管应当是简明有效。 (4)博采众长,优化我国加工贸易现代监管制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应选择银行担保为主、先征后退模式,以后逐步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出口加工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在未来形成多元化的加工贸易管理体制格局。 (5)贯彻分类管理的思路,实现多种管理模式的共存。根据国家产业、环保等政策以及监管成本效率,明确加工贸易政策的适用范围;完善特殊区域管理政策,进一步落实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政策定位,充分发挥其区域封闭管理的优势;加快对出口规模较大的加工贸易企业推广电子联网、电子手册等新的监管模式,为大型企业创造更加有效率的运行环境,对信用记录不良、运作不规范,或首次从事加工贸易、信用无法判定的企业要实行“保证金实转”、担保等办法,在提高政府退税效率的前提下,还可以考虑对其深加工结转时部分税金实行“先征后退”。 (6)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化监管体系,从而形成有形和无形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体系。 (7)健全加工贸易服务体系。首先,健全和完善国家相关政策.如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外经贸政策,产业政策。其次,加强监管部门的有机协调与配合,形成对加工贸易协力共管的格局,提供优质服务。最后,大力发展我国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 (8)大力推广 “大通关”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提高监管的效率。要大力推广已经在上海“大通关”改革试点中的成功经验,实行“异地报关、电子报关、提前报关”,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天候查验,24小时通关”。对于对通关效率有特殊要求的商品,实行“提前报关、舱单后核;即时提货、机场直递;实时监控、卡口验放”的通关模式。 3.优化政策环境的策略 (1)产业政策引导。从事加工贸易必须以不损害国内产业和同类产品生产者的利益为前提。因此,必须将加工贸易的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政策的范畴。可采取以下措施:国家经贸委有关部门应对加工贸易合同进行必要的评估;提高企业加工贸易中的国产原材料的采购率;促进加工贸易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 (2)经济政策支持。在贸易政策上,应当对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放开加工贸易经营权,对不具备加工能力的协资企亚取消其加工贸易经营资格,确保加工与贸易有机结合。在财税政策上,实行担保条件下的保税政策和财政信贷政策支持下的“先征后退”政策相结合的制度。在有条件实行封闭式监管的保税区域;对没有条件实行封闭加工的企业,实行财政信贷政策支持下的“先征后退”制度。作为境外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境外加工贸易是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重要方式,对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扩大出口具有重大的意义。 (3)海关监管制度。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国情,制订统一的加工贸易管理法规,用法律来明确加工贸易的概念、性质和制度程序。进一步加强监管海关力度,促进企业的依法纳税意识。在坚持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的基础上,落实好分类管理,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对资信良好的企业继续实行台帐空转,对资信不好的企业和敏感商品征收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以增强海关监管的有效性。运用出口加工区模式管理加工贸易。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后,本文建议把出口加工区模式作为加工贸易制度变迁的合理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引导现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出口加工区转型,成本低,见效快,符合国家规范加工贸易管理的初衷;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在不同的地区设立不同层次的出口加工区;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出口加工区,享受与沿海加工区同等的优惠政策。 五、结论 综上所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战略。首先,应把引进来、扎下根、本地化作为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创造产业、产品、工序的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良性机制;其次,加工贸易应由加工制造为主逐步向采购、加工制造、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资讯等方向转型升级,沿着价值链逐步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由生产向综合服务和全球运营方向转型升级,其中全球化综合人才的培养和选择机制至关重要;再次,加工贸易的未来转型升级应与新发展观相一致,向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

高级国际贸易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作用和建议;发展平台  

    一、我国县市级国际贸易发展的作用

    在当前在我国县市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际贸易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笔者将通过促进商品流通、扩大就业、提高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加强县市级经济发展的联系四个方面对国际贸易的作用进行分析。

    1.促进商品流通

    县市级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品的流通买卖,同时县市级经济发展中的产品只有通过流通买卖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通过发展国际贸易流通业,保证农副产品及其他工业产品的流通买卖,可以增加人们的收益,从而促进县市级经济的发展。

    2.扩大就业缓解社会矛盾

    在县市级经济发展中,随着我国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我国的农村存在着大t的剩余劳动力.同时很多县市又没有足够的工业来提供就业机会,因而解决县域中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就只能寄希望千以国际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我国县市级经济发展中要鼓励个人或集体通过发展开店铺、搞运输等投资成本少、风险低的国际贸易发展模式,这不仅可以加快商品流通,繁荣社会经济,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这样就可以缓解大量失业人口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和谐等负面现象的存在。

    3.提高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相对于北京和上海等大型城市的城镇化发扎,县市级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有自己的特点。大城市的发展是由大规模的工业投资和城市建设扩张来进行的,而县市级小城镇的发展不可能依靠大规模的投资建设。目前我国小城镇最主要的两种形式就是工贸型小城镇和商贸型小城镇,其中又以商贸型的小城镇为主,我国商贸型的小城镇正是依托县市级的国际贸易的发展来发展商贸流通业,从而使使人口聚集形成以商贸业为主的小城镇。

    4.加强县市级经济与外界的联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专业化社会分工不断加强,这就使得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县域内的农副产品必须通过贸易销往大中城市,同时大中城市的成本较低的工业制成品也要销往县域地区,以实现优势互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发展县市级的国际贸易,可以加强县市级经济与外界的联系,从而通过与外界经济的优势互补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县市级国际贸易的发展建议

    要实现显示及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就要把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长期稳健性和短期灵活特性相结合,加大市场主体反应的灵活性,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新发展。为了实现县市级国际贸易的新发展,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新的市场观念

    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多年,社会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经济体制仍不完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贯性依然存在,企业模式也并没有完全的专为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政府的职能也并没有实现完全的服务型转变,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买方市场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县市级经济的发展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府要引导人们树立新的市场观念。首先是要更新人们的消费观念,使人们从即期消费迅速的走向超前消费的转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再就是要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政府要引导资金高起点、高水平投放从而实现自己投资的高效益回报,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

高级国际贸易篇4

论文摘要:社会经济发展的时间告诉我们,社会发展的水平是与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和市场化是分不开的,经济发展需要依赖国际贸易。本文针对我国县市级国际贸易的作用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得出了一些国际贸易发展的思考和建议,从而推动县市级国际贸易的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我国县市级国际贸易发展的作用

在当前在我国县市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际贸易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笔者将通过促进商品流通、扩大就业、提高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加强县市级经济发展的联系四个方面对国际贸易的作用进行分析。

1.促进商品流通

县市级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品的流通买卖,同时县市级经济发展中的产品只有通过流通买卖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通过发展国际贸易流通业,保证农副产品及其他工业产品的流通买卖,可以增加人们的收益,从而促进县市级经济的发展。

2.扩大就业缓解社会矛盾

在县市级经济发展中,随着我国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我国的农村存在着大t的剩余劳动力.同时很多县市又没有足够的工业来提供就业机会,因而解决县域中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就只能寄希望千以国际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我国县市级经济发展中要鼓励个人或集体通过发展开店铺、搞运输等投资成本少、风险低的国际贸易发展模式,这不仅可以加快商品流通,繁荣社会经济,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这样就可以缓解大量失业人口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和谐等负面现象的存在。

3.提高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相对于北京和上海等大型城市的城镇化发扎,县市级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有自己的特点。大城市的发展是由大规模的工业投资和城市建设扩张来进行的,而县市级小城镇的发展不可能依靠大规模的投资建设。目前我国小城镇最主要的两种形式就是工贸型小城镇和商贸型小城镇,其中又以商贸型的小城镇为主,我国商贸型的小城镇正是依托县市级的国际贸易的发展来发展商贸流通业,从而使使人口聚集形成以商贸业为主的小城镇。

4.加强县市级经济与外界的联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专业化社会分工不断加强,这就使得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县域内的农副产品必须通过贸易销往大中城市,同时大中城市的成本较低的工业制成品也要销往县域地区,以实现优势互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发展县市级的国际贸易,可以加强县市级经济与外界的联系,从而通过与外界经济的优势互补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县市级国际贸易的发展建议

要实现显示及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就要把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长期稳健性和短期灵活特性相结合,加大市场主体反应的灵活性,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新发展。为了实现县市级国际贸易的新发展,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新的市场观念

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多年,社会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经济体制仍不完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贯性依然存在,企业模式也并没有完全的专为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政府的职能也并没有实现完全的服务型转变,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买方市场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县市级经济的发展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府要引导人们树立新的市场观念。首先是要更新人们的消费观念,使人们从即期消费迅速的走向超前消费的转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再就是要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政府要引导资金高起点、高水平投放从而实现自己投资的高效益回报,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

我国县市级经济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要想促进县市级国际贸易的发展,就要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实现农业促进工业,工业反哺农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是我国现实及经济的基本发展模式。在县市级经济的发展中,通过发展生产,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实现分享型的经济发展政策,增加人们的收入,从而促进人们的消费。消费水平提高了,商品流通才能真正的实现,国际贸易才能实现正真的发展。政府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充分的就业,同时促进小规模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企业和个体经济、独立服务者、社区服务自我就业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的发展。同时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从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拓宽农业增收空间进而推动县市级经济中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是立国之本,要充分重视农业的生产。通过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县市级国际贸易的发展。

3.不断的规范市场活动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也在不断的改制,企业改制进一步激活了县市级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潜力,因此,要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换,实现工作重点的战略性转移。政府要树立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管你那,不断的开拓市场,促进企业的发展。具体而言,政府要打破垄断,促进良性的市场竞争,推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针对不同行业的经营和发展特点不断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不同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政府要倡导建立多种形式的行业协会组织,通过民间团体来进一步规范市场,搜集和全方位的市场信息.发挥民间的整体功能和联动效应,实现上档次、上规模高效经营。要进一步加速市场建设,认真贯彻落国家有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县市级经济发展的精神,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接和县市级经济农业经济比重较大的特点。政府要加强引导,引导农民树立市场观念,增强维权意识,通过提高农民的素质实现农产品的市场化流通,加快农业市场化的水平。这样通过多种措施来规范市场活动,净化市场环境.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和上平的流通构造一个良好的运作环境,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县市级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结论

高级国际贸易篇5

 

关键词:国际贸易;作用和建议;发展平台             

    一、我国县市级国际贸易发展的作用

    在当前在我国县市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际贸易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笔者将通过促进商品流通、扩大就业、提高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加强县市级经济发展的联系四个方面对国际贸易的作用进行分析。

    1.促进商品流通

    县市级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品的流通买卖,同时县市级经济发展中的产品只有通过流通买卖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通过发展国际贸易流通业,保证农副产品及其他工业产品的流通买卖,可以增加人们的收益,从而促进县市级经济的发展。

    2.扩大就业缓解社会矛盾

    在县市级经济发展中,随着我国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我国的农村存在着大t的剩余劳动力.同时很多县市又没有足够的工业来提供就业机会,因而解决县域中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就只能寄希望千以国际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我国县市级经济发展中要鼓励个人或集体通过发展开店铺、搞运输等投资成本少、风险低的国际贸易发展模式,这不仅可以加快商品流通,繁荣社会经济,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这样就可以缓解大量失业人口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和谐等负面现象的存在。

    3.提高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

    相对于北京和上海等大型城市的城镇化发扎,县市级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有自己的特点。大城市的发展是由大规模的工业投资和城市建设扩张来进行的,而县市级小城镇的发展不可能依靠大规模的投资建设。目前我国小城镇最主要的两种形式就是工贸型小城镇和商贸型小城镇,其中又以商贸型的小城镇为主,我国商贸型的小城镇正是依托县市级的国际贸易的发展来发展商贸流通业,从而使使人口聚集形成以商贸业为主的小城镇。

    4.加强县市级经济与外界的联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专业化社会分工不断加强,这就使得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县域内的农副产品必须通过贸易销往大中城市,同时大中城市的成本较低的工业制成品也要销往县域地区,以实现优势互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发展县市级的国际贸易,可以加强县市级经济与外界的联系,从而通过与外界经济的优势互补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县市级国际贸易的发展建议

    要实现显示及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就要把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长期稳健性和短期灵活特性相结合,加大市场主体反应的灵活性,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新发展。为了实现县市级国际贸易的新发展,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新的市场观念

    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多年,社会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经济体制仍不完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贯性依然存在,企业模式也并没有完全的专为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政府的职能也并没有实现完全的服务型转变,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买方市场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县市级经济的发展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府要引导人们树立新的市场观念。首先是要更新人们的消费观念,使人们从即期消费迅速的走向超前消费的转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再就是要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政府要引导资金高起点、高水平投放从而实现自己投资的高效益回报,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

  我国县市级经济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要想促进县市级国际贸易的发展,就要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实现农业促进工业,工业反哺农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是我国现实及经济的基本发展模式。在县市级经济的发展中,通过发展生产,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实现分享型的经济发展政策,增加人们的收入,从而促进人们的消费。消费水平提高了,商品流通才能真正的实现,国际贸易才能实现正真的发展。政府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充分的就业,同时促进小规模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企业和个体经济、独立服务者、社区服务自我就业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的发展。同时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从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拓宽农业增收空间进而推动县市级经济中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是立国之本,要充分重视农业的生产。通过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县市级国际贸易的发展。

    3.不断的规范市场活动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也在不断的改制,企业改制进一步激活了县市级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潜力,因此,要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换,实现工作重点的战略性转移。政府要树立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管你那,不断的开拓市场,促进企业的发展。具体而言,政府要打破垄断,促进良性的市场竞争,推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针对不同行业的经营和发展特点不断加强行业管理,促进不同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政府要倡导建立多种形式的行业协会组织,通过民间团体来进一步规范市场,搜集和全方位的市场信息.发挥民间的整体功能和联动效应,实现上档次、上规模高效经营。要进一步加速市场建设,认真贯彻落国家有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县市级经济发展的精神,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接和县市级经济农业经济比重较大的特点。政府要加强引导,引导农民树立市场观念,增强维权意识,通过提高农民的素质实现农产品的市场化流通,加快农业市场化的水平。这样通过多种措施来规范市场活动,净化市场环境.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和上平的流通构造一个良好的运作环境,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县市级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结论

高级国际贸易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一、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经典文献

马克思经过十余年艰苦研究和积累,从1857年起,开始着手写作自己的经济学著作。在1857年8月为计划撰写的经济学著作而写的《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了五个篇章的写作计划(“五篇写作计划”):“显然,应当这样来分篇:(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4)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5)世界市场和危机。”1在1858年2月22日致斐·拉萨尔的信中,马克思修改补充了他的写作计划:“应当首先出版的著作是对经济学范畴的批判,或者,也可以说是对资产阶级经济学体系的批判叙述。……叙述(我指的是叙述的方式)是完全科学的,因而按一般意义来说并不违犯警方规定。全部著作分成六个分册:(1)资本(包括一些绪论性的章节);(2)土地所有制;(3)雇佣劳动;(4)国家;(5)国际贸易;(6)世界市场。”2(“六册写作计划”)。在1859年6月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马克思又将他的经济学著作“六册写作计划”表述为:“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他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3

从马克思对他的“五篇写作计划”或“六册写作计划”的表述可以清晰看出:第一,马克思有一个完整的、科学阐述其经济理论的写作计划,亦即马克思经济学有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第二,马克思的写作计划,或者说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以资产阶级经济学批判为主要内容;第三,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在写作计划上是按照从分析抽象概念到分析具体的经济形态、从对简单的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经济问题的分析过渡到对复杂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这样一个逻辑线索展开的;第四,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国际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883年马克思逝世,这给世界无产阶级和经济科学带来巨大损失。虽然马克思生前没有最终完成他的“六册写作计划”,也没有专门说明“国家”、“国际贸易”、“世界市场”这三册计划撰写的论著之间(从而也就是国家、国际贸易、世界市场这三个范畴之间)的相互联系;但由于这种相互联系体现着马克思经济学一贯的内在科学逻辑(从而使这种相互联系“一目了然”),所以后人仍然可以通过研究马克思的传世经典文献来探析马克思国际经济理论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事实上,在马克思的著述中,国际分工、国际价值、国际贸易(或海外贸易、对外贸易、世界贸易)、世界市场等范畴经常在重要篇章中出现。例如,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国际分工一词出现1次;国际贸易(或海外贸易、对外贸易、世界贸易)等词出现31次;自由贸易一词出现14次;世界市场一词出现42次。在科学巨著《资本论》中,这些词汇出现次数分别为:国际分工1次、国际价值2次、国际贸易(或海外贸易、对外贸易、世界贸易)49次、自由贸易35次、世界市场79次。除此以外,马克思还撰写了有关国际贸易专题的短篇著述,如《保护关税派、自由贸易派和工人阶级》(1847年)、《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1848年)、《贫困和贸易自由。———日益迫近的商业危机》(1852年)、《鸦片贸易史》(1858年)、《不列颠的贸易》(1860年7月、9月,1861年),等等。通过研读这些经典文献可以发现,马克思实际上已经奠定了他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并且勾勒出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而且正是由于马克思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揭示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与马克思的其他经济理论一样)更具有历史科学性、逻辑一贯性和在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在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上的现实应用性。

二、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对象的比较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1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同属经济关系,也就是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生产关系。所以,马克思要在《资本论》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2由此进一步延伸,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在世界市场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里的生产关系既包括国家间的生产关系,也包括与资本主义国际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国内生产关系。

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从而指明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而要充分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离不开对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分析,因为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来看,对外贸易的产生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且“对外贸易的扩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1这样,由对外贸易的扩大所形成的世界市场也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也就是“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现代生活史”。2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以后,“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对外贸易的扩大———引者注)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3这样,世界市场也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所以,“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4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因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扩大而在本质上是一种国际化的生产方式。

在分析世界市场的构成时,马克思指出:“世界市场不仅是同存在于国内市场以外的一切外国市场相联系的国内市场,而且同时也是作为本国市场的构成部分的一切外国市场的国内市场”;5并且,“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6这也就是说,世界市场是各国国内市场的总和,每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成为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在每个国家的内部,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既体现着世界市场上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也体现着与资本主义国际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国内生产关系。就国家间经济关系而言,马克思通过国际价值理论阐明了比较富有的国家如何剥削比较贫穷的国家;就国内生产关系而言,马克思指出贸易的自由就是资本的自由,就是资本所享有的压榨工人的自由。7

西方国际贸易学说在大卫·李嘉图之后便不再将生产关系作为理论分析的重要内容。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伯蒂尔·俄林(BertilOhlin)在他的名著《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中,完全忽略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仅在其著作的部分章节就国际贸易对劳动工资和收入分配问题进行了分析。但这种分析完全是在新古典理论框架下进行的,不涉及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问题,从而也就不涉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科学分析。在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所著《国际经济学》中,作者把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设定为主权国家间的经济交往所引发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贸易所得、贸易模式、贸易保护等七个方面。但从这本当前世界流行的《国际经济学》教材的主体内容来看,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仍然不涉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以及与这一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分析。西方贸易学说之所以回避对生产关系的分析,一方面是因为作为一种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它要努力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另一方面是因为它要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寻求解决经济问题的现实手段。

三、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的比较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国际分工格局的决定因素。马克思并不否认自然条件、历史偶然因素对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但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自然条件、历史偶然因素才成为影响国际分工与贸易的重要因素。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试图从不同角度解释国际分工格局的决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要素禀赋差异、国别技术差异、国别收入差异、规模经济差异,等等。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者没有坚持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所以他们的贸易理论不能从生产方式这一根本因素上分析国际分工模式的决定问题。

在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中,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得到充分体现。马克思建立了国际价值范畴,并运用这一范畴以无可辩驳的逻辑揭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化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性质,而马克思所做的这一逻辑分析又是与对历史的分析考察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对外贸易放在人类发展的一般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既将国际贸易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又将国际贸易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结果。

囿于阶级立场和研究对象的限制,西方国际贸易学说仅仅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框架内探讨现有国际分工模式的表面决定因素,没有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国际分工模式的决定。这些学说错误地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看做是永恒的制度,没有认识到或者不愿意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从一开始就具有侵略和剥削的性质。这样,在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体系因劳动价值论而出现内在冲突时,西方学者就不得不再次回到亚当·斯密那里,进一步将经济理论中的历史因素和国家意识形态因素抹掉,从而极力为现存的国际分工格局寻求庸俗化解说,以达到为资本主义自由贸易提供辩护的目的。表现上看,亚当·斯密在分析国际贸易问题时所采用的并且为后来的西方学者所继承的逻辑演绎方法更加符合实证经济理论的形式要求。但是,只要深入考察这种形式化的逻辑演绎过程就不难发现,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概念体系与社会经济现实有着较大程度的脱节,而其逻辑演绎过程更是以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为前提,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形式上回避了国家意识形态,因而其对经济贸易现实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其对未来贸易格局发展趋势的预测也往往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形成这一事实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仅仅是在亚当·斯密所规范的理论教条下,通过抽象方法演绎出种种貌似新颖的结论,也就是在研究方法上它根本性地放弃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科学原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只有抛开互相矛盾的教条,而去观察构成这些教条的隐蔽背景的各种互相矛盾的事实和实际的对立,才能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种实证科学”。1西方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的天然缺陷使得这种理论仅仅具有实证科学的理论表现形式,但不具备实证科学应有的正确逻辑内核。

四、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比较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可以从五个方面加以概括:(1)国际贸易的动力;(2)国际贸易利益的来源;(3)国际贸易利益的分割;(4)国际贸易模式与世界市场;(5)国际贸易政策。

(一)国际贸易的动力

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最高目的是满足资本家无限制地追求剩余价值的贪欲。为了榨取更多剩余价值,资本家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必然要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形成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正是为了防止利润率下降,甚至为了追求超额利润,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其确立的那一刻起就与对外贸易紧密相关。马克思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对外贸易在提高利润率方面的作用:

第一,通过对外贸易可以进口更为廉价的机器和生活资料,从而“一方面使不变资本的要素变得便宜,一方面使可变资本转变成的必要生活资料变得便宜,就这一点说,它(指对外贸易———引者注)具有提高利润率的作用,因为它使剩余价值率提高,使不变资本价值降低”。1

第二,在对外贸易中,比较发达的国家所生产的产品是和生产条件较为不利的其他国家所生产的商品进行竞争,所以,比较发达的国家能够以高于其商品价值的价格售卖商品,因为“比较发达国家的劳动是作为比重较高的劳动来使用”,也就是“这种劳动没有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支付报酬,却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出售”,2这样,资本家实际上就通过对外贸易实现了超额利润。

第三,在殖民地贸易中,“投在殖民地等处的资本,它们能够提供较高的利润率,是因为在那里,由于发展程度较低,利润率一般较高,由于使用奴隶和苦力等等,劳动的剥削程度也较高”。3

虽然对外贸易客观上具有提高利润率的作用,但正如马克思指出,对外贸易又具有使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作用,因为对外贸易提高利润率的趋势会刺激资本家扩大生产规模,这样,“一方面加速积累,但是另一面也加速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的相对减少,从而加速利润率的下降”。4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要求两大部类按比例协调发展。但是在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两大部类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往往不能实现。这样,生产的相对过剩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无法克服的天然缺陷。对于这一天然缺陷,马克思指出,对外贸易能够起到一定的补救作用,因为对外贸易既可以使第Ⅰ部类保留货币形式的商品转化为消费资料,也可以使过剩的商品销售掉。5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6但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对外贸易都不是单纯地“补偿各种生产要素(按价值说也是这样),它就只会把矛盾推入更广的范围,为这些矛盾开辟更广阔的活动场所”。7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外贸易是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天然缺陷的重要手段,但这一手段反过来又成为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出现问题的原因。所以,一方面对外贸易承载着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贪欲,从而对外贸易的自由本质上体现着资本的自由,是“资本所享有的压榨工人的自由”;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还需要通过对外贸易获取一定程度的缓和。所以,“资本主义生产离开对外贸易是根本不行的”。1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关于国际贸易动力的解说也是从国际贸易利益的角度做出的。但必须指出的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所承认的贸易利益和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所揭示的贸易利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关于这个问题放在后面说明,这里仅就贸易利益如何驱动对外贸易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优势理论是从成本比较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动力:一定量的商品如果能够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在国外生产出来,那么国际贸易对参与贸易的每一个国家都是有利的,因为贸易之后每一个国家所能得到的产品数量都比贸易之前更多。从国家获取更多物质产品消费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动力是古典贸易理论的特质,也正是这种特质使处于上升过程中的资产阶级能够打着古典贸易理论的旗号为自己谋利。但是,古典贸易理论也存在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这在李嘉图经济学中表现的尤其突出,而这种矛盾本质上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古典经济理论与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新古典贸易理论彻底放弃了劳动价值论,虽然它仍是从参与贸易的国家能够获取更多物质产品消费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动力,但是构成这一动力的逻辑基础不再以劳动成本的国别比较为基础,而是以要素禀赋差异造成的生产成本或生产价格的国别比较为基础。这样,生产价格取代了价值,要素价值论取代了劳动价值论。在此基础上,将获取更多物质产品消费作为国际贸易的动力不仅更加合乎成本-收益这一西方经济学原理,也更加合乎资产阶级所信奉的法律和伦理。这样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理论(NewTradeTheory),只不过国别成本比较的基础不再是要素禀赋,而是规模经济效应或地理空间效应。自2003年以来,马克·梅里兹(MarkMelitz)等人努力构建的新新贸易理论(New-NewTradeTheory),试图从微观企业异质性的角度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利润最大化行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与已有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相比,新新贸易理论似乎具备了崭新的理论形态;但从本质上来看,这一理论仍然是在资产阶级经济学逻辑框架的内部为资本主义对外贸易的动力寻求貌似新颖的解说。因而这一理论也就不可能应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从而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揭示出资本主义国家或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真正动机。

(二)国际贸易利益的来源

资本主义对外贸易所追求的是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资本家之所以能够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是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以,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利益的根源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构成这一来源的制度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经济理论的其他学科分支一样,不承认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更不承认剩余价值的存在。在古典贸易理论中,国际贸易利益的来源被解释为分工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或者说是分工所带来的专业化利益,也就是每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在贸易后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是因为分工使得劳动要素投入到生产率更高的部门中去,从而增加了全社会物质产品的产出;同时,也正是因为整体生产效率得到优化,所以单位产品价值得到降低,这样,每个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都能通过对外贸易以更低的成本或价格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消费。正如马克思指出,“斯密关于分工和机器改良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的全部学说,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1虽然新古典贸易理论抛弃了劳动价值论,但是在国际贸易利益的来源问题上仍然继承了古典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即把分工所带来的物质产品产出的增加看做是贸易利益的来源。换句话说,国际贸易利益来源于国际分工所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但是我们知道,分工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2这样,从分工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利益的来源,从实际上就是把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剔除出去,从而也就把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利益来源的所有制基础彻底掩盖。在新新贸易理论视域下,国际贸易是异质性企业的自利行为,这样,国际贸易利益也就来源于异质性企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所具有的价格控制能力或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很显然,这一理论仍然没有说明国际贸易利益的本质源泉及其制度基础。总之,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没有说明也不可能说明国际贸易利益的真实来源,它们关于国际贸易利益来源的种种解说,本质上是通过推陈出新的逻辑演绎来掩盖资本剥削劳动、富国剥削穷国的社会残酷现实。

(三)国际贸易利益的分割

马克思关于国际贸易利益分割的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国际价值理论中。

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作为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商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虽然马克思没有为国际价值范畴给出明确的文字定义,但是按照马克思在经典文献中使用国际价值范畴的语义以及逻辑一致的原则,我们可以认为,商品的国际价值是指在世界市场上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说明分析具体问题不能简单套用一般经济规律这一基本原则时,马克思举例说:“例如棉花的价值尺度不是由英国的劳动小时,而是由世界市场上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2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也存在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只不过这一价值尺度是世界市场上各国必要劳动时间的平均值。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受到世界劳动的中等强度(或平均强度)的影响,而世界劳动的中等强度(或平均强度)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衡量,因为马克思明确指出:“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中等的劳动强度,……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3“劳动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从而表现为更多的货币。”4这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生产行业的国民劳动强度较大,高于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那么这个国家生产的该种商品就具有更多的国际价值,从而也就具有更高的商品价格。

在世界市场上,价值规律还会因为国家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而发生更大的变化:“只要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没有因竞争而被迫把它们的商品的出售价格降低到和商品的价值相等的程度,生产效率较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也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之所以说是“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是因为马克思已经指明:“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1也就是说,国民劳动创造价值的高低与国民劳动强度有关,但与国民劳动生产效率的高低无关。这样,当生产效率较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而与其他国家生产效率较低但国民劳动强度相同的劳动相交换时,前者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价值,也就是两个国家国民劳动实际上处于不平等的交换地位。在现实中,“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那里的国民劳动强度和生产率就越超过国际水平”,从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交换中总是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对此,马克思还总结到:“一个国家的三个工作日也可能同另一个国家的一个工作日交换。价值规律在这里有了重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富有的国家剥削比较贫穷的国家,甚至当后者像约·斯·穆勒在《略论政治经济学的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从交换中得到好处的时候,情况也是这样。”2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可以作如下理解:

假设世界上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两国都能生产X和Y两种商品,表1列示了两国生产每一单位的两种商品所需要投入的劳动工时(不考虑劳动强度问题)。表1显示出,A国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比B国要高。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按照价值规律,A国国内商品交换比例为2X交换1Y,B国为1X交换2Y,也就是A、B两国X商品的国内相对价格分别为1/2、2。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原理进行国际分工与贸易,那么A国专业化生产X商品,B国专业化生产Y商品。如果假设按照1X交换1Y的比例进行国际贸易,那么A国在贸易后可以多得到1X,B国在贸易后可以多得到1Y。虽然B国实际获得产品的数量比贸易之前更多,但按照国际价值交换的比例看,B国3个劳动工时才能交换A国1个劳动工时。至于假设商品的交换比例是1X交换1Y,按照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只要国际交换价格在两国封闭市场价格区间内都是可行的。但是,当A国作为劳动效率较高的国家存在时,如果A国的国民劳动被算作更大强度的劳动,那么国际交换价格将更加接近B国封闭市场市场价格,A国的1个劳动工时将交换B国更多的劳动工时,此时,富裕国家对贫穷国家的剥削将更为严重。

西方贸易理论完全不承认国际贸易中存在的富裕国家对贫穷国家的剥削。无论是古典贸易理论中的优势原理还是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H-O原理,它们所要论证的是每一个参与贸易的国家都能比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产品消费,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这样,自由贸易所创造的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至于在国际贸易中究竟哪一个国家能够得到更多的贸易利益,西方贸易理论则不加以说明。

每一个参与贸易的国家都能从对外贸易中获得利益,这种论证贸易可以带来双赢格局的学说在历史上确有进步意义,至少持有这种论调的古典贸易理论就曾经促使英国废除了《谷物法》,从而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当然,这种论证贸易可以带来双赢格局的学说也存在欺骗性。它打着国际主义的幌子,掩盖了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掩盖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自由贸易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客观事实。但是,这种罔顾事实的西方贸易学说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也同样是经不起现实考验的。在奉劝落后国家参与自由贸易的时候,它们会说:“在长期内,扩大的贸易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能使所有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以提高。”1于是各国都逐渐意识到,向全球贸易体系开放自己的市场,是经济通向繁荣的最佳途径。或者说:“对于经济落后国家而言,与先进国家的紧密联系与交往是获取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尽管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和20世纪50年代的印度曾经取得了表面上的短暂成功,但世界上还没有一个通过完全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增长战略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例”2。但是,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利益或国际地位可能因国际贸易而受损失甚至仅仅只是遭受挑战的时候,它们又会说:“有人或许想知道是否有某个或更多的后来者能够追上甚至突然超过美国。PWT数据库(PennWorldTable)和麦迪逊的类似估计似乎表明这种情况迄今为止并未出现。这难道表明随着美国原始创新在海外的传播,这种传播却是使美国逐步失去其领导地位的重要因素吗?答案是模棱两可的。事实上,已经出现的某些迹象是很发人深思的,比如法国和德国的每小时生产率的确超过了美国。如果法国和德国能赶上美国每周、每月的平均总工时数,那么法德两国的经济发展将会超过美国”。1理解了萨缪尔森的这段话中所隐含的判断自由贸易究竟“是福是祸”的基本立场,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克鲁格曼在标题为《流行的国际主义》一书中也要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而不是旗帜鲜明地站在真正的国际主义的立场上)向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宣讲自由贸易的好处。事实上,在现代国际经济体制下,体现资本霸权的国际贸易秩序仍然是在更大程度上维护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如果说西方那些自由贸易的信徒弄不懂一国如何牺牲别国而致富,那么我们对此不应该感到意外,因为这些人同样不想懂得,在每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一个阶级是如何牺牲另一个阶级而致富的。2

(四)国际贸易模式与世界市场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突破国家疆界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可能,因而资本“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3所以,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就是建立世界市场和确立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4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资产阶级“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如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5这样,“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转变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6因而,整个的国际贸易模式也就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落后国家、工业国和农业国之间的贸易,塑造这种贸易模式的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与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探究国际贸易模式的本质决定条件不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总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外寻求国际贸易模式的表面决定因素。这些决定因素包括:劳动生产率、要素禀赋、产品生命周期、国民收入水平、规模经济等。这些貌似合理的解说没有贯彻逻辑和历史一致的研究方法,没有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阶段性为前提,从而没有发现国际贸易模式的本质决定条件。如果说新古典贸易理论仍然是当今西方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话,那么早在这种当代主流贸易理论产生之前,马克思就已经对这一可能的贸易理论歧途进行了深刻批判:“例如,有人对我们说,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这种分工将规定与每个国家优越的自然条件相适宜的生产。先生们,你们也许认为生产咖啡和砂糖是西印度的自然禀赋吧。200年以前,跟贸易毫无关系的自然界在那里连一棵咖啡树、一株甘煎也没有生长出来。”1

西方贸易理论宣扬自由贸易可以给人类带来更多福祉,可以给参与贸易的每一个国家带来更多的财富。但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一再说明,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并没有实现世界经济的持久繁荣,也没有实现富裕国家与贫穷国家之间的差距弥合,毕竟增进人类福祉以及促进落后国家走向富裕根本就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开拓世界市场(或资本主义国家推进对外贸易)的本质目的。当资本为了获取剩余价值通过国际贸易建立起世界市场时,“自由竞争在一个国家内部所引起的一切破坏现象,都会在世界市场上以更大的规模再现出来”,2从而形成更大规模、更广范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即世界市场危机,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危机突破了国家疆界在世界范围内的表现,也是资产阶级经济一切矛盾的现实综合和暴力平衡手段。3只要回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确立以来,甚至只需要回顾过去几十年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客观现实,就不难发现,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所鼓吹的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自由贸易体制之上的经济繁荣与人类福祉是那样的脆弱,它一次又一次地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挑战与威胁,不仅这种挑战与威胁的规模越来越大、破坏力越来越强,而且在每一次危机中落后国家总是要遭受更多的利益损失。

(五)国际贸易政策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为研究和批判对象的。马克思以严谨的逻辑科学地说明资本主义自由贸易体现着资本剥削剩余价值的自由,因而马克思不可能在他的国际贸易理论中提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合理的”或“可取的”国际贸易政策。

与马克思不同,自斯密以来的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总是把资本主义看做人类永恒不变的制度,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做最好的生产组织方式,因而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乃至整个世界贸易都要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惟其如此才能促成世界繁荣,才能改善人类福祉。但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实施的现实后果却远未达到西方贸易理论所预期的状态。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派宣称,自由贸易可以使商品价格下降,从而刺激需求增加,进而带动生产和劳动需求增加,并最终提高劳动工资。对于这样一个美好但无疑具有欺骗性的错误逻辑,马克思以英国经济发展现实为基础批判性地指出,自由贸易扩大了生产力,生产资本的增值意味着资本的积累和积聚,这会使小企业主破产,从而扩大无产者的人数,同时还会使盲目生产进一步扩大,进而使经济危机变得更加频繁、更加猛烈,而这又会再次扩大无产阶级队伍。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会加剧工人为得到工作岗位而采取的竞争,所以自由贸易的结果是劳动报酬减少了,而一些人的劳动负担也增加了。1自由贸易不仅没有使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工人阶级受剥削的程度得以减轻,而且还通过国际不平等交换把穷国所创造的价值掠夺进富裕国家。一百多年过去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政策批判仍然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当原英国工党议员兼贸易工业部大臣斯蒂芬·拜尔斯(StiphenByes)离开内阁,可以与农民以及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相接触,并且有机会亲眼看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后果时,他承认:“我错了。自由市场贸易政策伤害了穷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正统理论正在增加全球性的贫困。……完全的贸易自由化并非进步之道。”这是拜尔斯在2003年5月19日出版的英国《卫报》上发表的观点。按照拜尔斯自己在这篇文章中的说法,他原本笃信自由贸易学说,认为自由贸易政策可以帮助穷国实现经济发展,而穷国也理应欢迎自由贸易,但后来,他的观点彻底改变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拜尔斯虽然改变了他对自由贸易理论及政策的观点,但他并未完全纠正其观点中的错误,至少纠正得并不彻底。因为伤害穷国和穷人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自由贸易,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而这些都只有在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中才得到科学地揭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保护贸易政策同样受到马克思的坚决批判。活跃于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因其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而举世闻名。李斯特认为,通过关税保护可以使落后国家的幼稚产业得到发展,从而可以使落后国家的生产能力得到发展,这样,对于落后国家来说,应该在贸易保护促成民族工商业获得足够发展以后再参与国际自由贸易。对于保护贸易政策的历史进步作用,马克思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他说:“保护关税制度不过是为了在某个国家建立大工业的手段,……成了它(资产阶级———引者注)反对封建主义和专制政权的武器,是它聚集自己的力量和实现国内自由贸易的手段。”1但对于保护贸易政策的历史局限,马克思也深刻地指出,这种贸易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外国资产阶级对本国同胞的剥削,从而有利于实现本国资产阶级对本国同胞的剥削,因而保护贸易政策在本质上是在维护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李斯特所主张的所谓幼稚产业保护政策不过是“狼同它的狼伙伴”2之间的利益角逐游戏。

由此可见,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总是站在资产阶级利益立场上对贸易政策进行选择和辩护,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贸易政策既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也具有鲜明的国家主义色彩。与此不同的是,马克思站在世界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高度审视国际贸易政策。他指出:“先生们,不要以为我们批判自由贸易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保护关税制度。……总的说来,保护关税制度在现今是保守的,而自由贸易制度却起着破坏的作用。自由贸易制度正在瓦解迄今为止的各个民族,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的对立达到了顶点。总而言之,自由贸易制度加速了社会革命。先生们,也只有在这种革命意义上我才赞成自由贸易。”3

五、两种国际贸易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不同政策含义

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国际贸易理论,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中国参与国际贸易有着完全不同的政策含义和完全不同的后果。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旨是为资本主义对外贸易提供辩护。按照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一般原理,既然参与国际贸易的每一个国家都能从贸易中获取利益,那么自“二战”以来甚至自18世纪以来,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世界贸易秩序就是具备了天然的合理性,从而每一个国家———尤其是经济落后国家———在既定的世界贸易秩序下参与国际分工也就成为其为发展经济所应做出的最优政策抉择。

然而过去几百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充分表明,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世界贸易秩序首要维护的从来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身利益,凭借资本霸权,通过不平等交换,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始终处于剥削落后国家的优势地位,落后国家固守优势原理发展自由贸易的后果往往是因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而丧失自主经济发展潜力。

那么,能够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贸易秩序存在着不公正、不合理就回避国际分工,拒绝自由贸易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当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

拉美国家受到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RaulPrebisch,1949年)的“中心—”理论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采取了长达30年之久的内向型工业发展战略(或称进口替代战略,ImportSubstitutionStrategy)。这一战略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将许多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带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所带来的巨大的国际收支压力、显著的国内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居高不下的城市失业率,也使得拉美经济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面临着重重阻碍。与之相反,如果不考虑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亚洲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按照比较优势原则,通过实施外向型工业化战略(或称出口导向战略,ExportOrientationStrategy),使其在战后的几十年中创造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良好业绩。

能够因为当代拉美经济衰落和东亚经济腾飞的历史事实就无条件地接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秩序发展自由贸易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同样应当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

为了摆脱经济困境,拉美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被迫接受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建议。但此后不久,拉美国家就发现,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产权私有化、经济自由化政策不但没有达到拉美国家期望的经济发展目标,反而使其国民经济遭遇到更为严重的问题。在1980~1990年间,拉美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1%;1随着平均关税税率的大幅下降,由原先的进口替代政策所建立起来的市场保护体系彻底瓦解,大量国有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部分重点行业沦为外资控制;贸易自由化也没有能够有效地改善拉美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到20世纪末,拉美国家的外债总额仍然超过GDP的25%,作为较早进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阿根廷,在2000年仍然是拉美地区外债负担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回顾“二战”以来拉美和东亚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尽管资本主义对外贸易是以攫取剩余价值为根本目的,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还是通过贸易渠道流向了落后国家,从而有可能成为促进落后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资源。但是,自由贸易又不必然能够促成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当代国际贸易秩序中客观存在的资本霸权与国际剥削,始终构成落后国家获取正当贸易利益的现实阻碍。

中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仍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心。因此,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对外贸易,仍将是中国当前加速国有经济资本积累、促进国内劳动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现实手段。当然,要参与国际贸易,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秩序的制约,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剥削以及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但是,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中国就不仅能够利用对外贸易发展自身经济,而且能够通过对外贸易逐渐塑造起真正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秩序。

高级国际贸易篇7

加工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的主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跨国公司通过产业转移,将一个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放到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地区,已成全球产业与贸易发展的趋势。产业链条越长的产品,越可能成为加工贸易产品;传统上从源头到最终产品在一国完成的“一般贸易”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通常加工环节也越多,相应地,全球化采购、全球化加工、全球化销售成为这种产品的基本特征,也就可能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外贸事业长足发展,成绩显著,外贸增长迅速,外贸增长率领先于国民经济增长率,按出口贸易额计算,已排到世界第11位,这和加工贸易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日益壮大的加工贸易已经在我过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我国对外加工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

1.国内对外加工贸易的现状

加工贸易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壮大,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一直占据半壁江山。目前加工贸易涉及到我国绝大部分产业,在拉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利用内外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加工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加剧了国际间贸易摩擦和加工贸易带来的走私问题等都给国民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2.我国对外加工贸易在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加工贸易附加值过低

(2)关于发展加工贸易所造成的外部依赖问题

不赞成发展加工贸易的另外一个理由是,它会造成中国对外部资源、能源以及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日渐加深。

(3)关于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递减问题

目前对中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另一指责就是其溢出效应日趋递减。其主要论据是:中国加工贸易相当部分处于典型的简单加工和组装的发展阶段,对国内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小;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不高,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大;自上世纪以来,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变动徘徊在1.2―1.35之间,并有下降趋势。

(4)关于加工贸易造成中国出口贸易对外商企业严重依赖的问题

对中国发展加工贸易持有异议的另一种观点是,中国今天的许多加工贸易是掌控在外商手中的,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政府给予外商较多的政策优惠所造成的,其结果将使内资企业发展长期受到压制。

(5)关于加工贸易会破坏中国环境的问题

加工贸易本身是强调利用外部资源的,因此对于保护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应当是有利的。

三、我国对外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

1.大力支持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培育本土的跨国公司

继续吸引跨国公司建立独立的科研机构,实行科研设备进口免税、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应增加财政资金投资力度,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市场潜力巨大的关键技术商业化给予支持。同时,选择治理结构良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开展培育本土跨国公司试点。按照便利跨国经营的要求,在试点企业对外投资、外汇管理、人员进出境、境内外融资、知识产权保护、自主品牌等方面实行便利的管理与政策。这样可以使本土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龙头。

2.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努力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跨国公司开始将更高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向外转移,国内企业可以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合作,不仅把加工贸易作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载体,更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要从引用外资为主转化为引用外资与对外投资齐头并进的新思路。政府要出台支持研发机构开展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和更加积极的出料加工产业引导政策,在承接境外高端产业转进的同时,将我国的饱和产业向境外转出,使加工贸易由单向转移向双向转移升级。

3.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积极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一,要处理好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第二,是要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

第三,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引资量质并举的关系。

4.主动突破传统监管理念,创新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传统监管理念认为,经营加工贸易的企业应当具备生产能力,否则不得开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应以有形物质为监管对象,无形知识产权的生产不能成为加工贸易监管对象。在这看似合理的理论基础上制定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已严重不适应当前产业垂直分工引起的产业链环节外包化的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如不加以调整必将严重制约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5.提高加工增值含量,共同助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相应削薄,有的企业甚至已处在亏损边缘,加工贸易制造环节中的增值含量有不断降低的趋势。为此,政府要通过完善监管机制,抵御监管风险。如制定加工贸易准入规则,通过“控制增量”来“提高水平”,将不符合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逐步淘汰出局;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对企业出现加工增值含量降低的情况及时作出反应,进行客观分析;完善进出口金额“倒挂”手册保税料件的内销补税审价机制,防止国家税收流失。在对加工增值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出备的法律监管体系,指导海关、国税、外汇管理等部门加强对加工贸易的联合监管,促进守法企业转型升级,对心存侥幸的违规企业加大打击力度。

6.重视社会责任标准,协调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目前,欧美国家正在积极强制推行SA8000标准认证。这个被称为“社会责任认证”的标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如果企业没有取得认证或者存在违反标准要求的行为,就会被停单、撤单,它们的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美市场,这对我国广大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要求企业在加工贸易备案环节贯彻社会责任标准采取不同措施,也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四、结论

高级国际贸易篇8

一、文献综述

1752年,大卫•休谟在《论贸易平衡》中提出了“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一国因贸易顺差而累积大量黄金时,会引发物价上升,通货膨胀迫使该国减少出口并增加进口,相反那些之前累积了贸易逆差的国家也会开始减少进口而增加出口,长期下来这样的机制会阻止一个国家不断的累积黄金”。因此,汇率变动本身也可以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自动调节进出口贸易收支。这一理论被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代表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扬光大并流传至今。1923年,马歇尔将“局部均衡的弹性分析方法”运用于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提出了“进出口需求弹性”的概念。后经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勒纳等发展而形成“国际收支的弹性理论”。弹性理论“把汇率水平的调整作为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基本手段,着重考虑了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进出口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是分析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收支影响最经典的理论。1952年,詹姆士•爱德华•米德和西德尼•亚历山大以凯恩斯的“宏观国民收入均衡论”为基础,建立了“国际收支的吸收论”,该理论指出,“国际收支差额是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的差额,汇率变动可以通过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增减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哈里•约翰逊和他的学生雅各布•费兰科创立“货币论”,以一般均衡原理为基础建立了“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主张“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在本质上都是货币性的,都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贬值能暂时性地改善国际收支,是因为它提高了货币需求”。有关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进出口贸易关系的研究,由于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不同,学者们对汇率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厉以宁(1991)、①曹永福(2005)、李剑武(2006)等学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传统的汇率弹性理论是相悖的,人民币贬值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戴祖样(1997)、②卢向前(2005)、许少强(2005)等学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符合传统的汇率弹性理论,即人民币升值将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谢建国、陈漓高(2002)、③曹垂龙(2006)、刘力臻(2007)等学者则认为,我国贸易收支与汇率变动相关度不高,人民币汇率上升或下降对贸易收支改善均无显著影响。有关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加工贸易影响的研究,王珏(2010)利用M-L条件,对1979-2007年间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关系进行分析,④结果显示M-L条件在中国加工型进出口贸易中是失效的,反映出我国加工贸易商品结构存在问题,大多是低弹性的商品,即以初级产品与低级工业品为主,因此必须提高我国加工型贸易的产品结构。李辉(2008)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1981-2006年间实际有效汇率、加工贸易进出口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降会刺激加工贸易进口、出口的增长,人民币升值将仍然促使加工贸易进口的增加和出口的增加,这与传统的汇率弹性理论相背离。⑤王根蓓(2008)采用弹性分析方法,讨论了价格固定的小型开放经济与价格粘性的大型开放经济中的汇率调整、定价模式与出口加工企业的盈利能力变动之间的关系。⑥有关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王怀民(2009)认为,应鼓励加工企业及其配套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李淑华(2009)则认为,必须促进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升级。张燕生(2004)从加工贸易的领域、合作方式、投资主体、监管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方向的建议。

二、人民币升值原因分析

(一)人民币升值现状自2010年6月退出“钉住汇率制”,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启后,呈小幅、缓慢、持续升值态势。2010年12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6515。据测算,人民币在整个2010年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为3%。2011年10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3566,截至2011年后11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了5%。

(二)人民币升值原因分析1.国际因素。一方面在全球金融危机暗流涌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复苏步履艰难的背景下,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企图强迫人民币加速升值来减弱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其国内市场,同时扩大对华出口,扭转其国际收支逆差的局面,转嫁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保护本国经济利益。2011年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旨在迫使人民币加快升值。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为刺激本国的经济复苏,加大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海量超发货币,进一步推高了全球流动性,产生明显的负面溢出效应,新兴市场国家不得不主动让本币升值。2.国内因素。一方面“双顺差”的局面是促使人民币升值的主要源头。除1998年外,我国从1994年到2010年长期处于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的盈余状态。导致长期双顺差局面的重要因素,是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及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外资企业在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中大多选择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通过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来实现利润。在加工贸易条件下,出口额必然大于进口额,导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顺差,结果是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的增加使人民币不断增大升值压力。截至2011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达到3万亿美元。巨额外汇储备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对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导权,进而陷入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货币供给增长的双重困境。

(三)人民币升值态势预测根据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温和渐进式升值的大方向应不会转变,但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弹性会有所增强,升值步伐或适当放缓。

三、广东省加工贸易发展状况

(一)广东省加工贸易发展现状1.加工贸易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工贸易一直是推动广东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近年发展速度减缓。2001-2010年,广东省的加工贸易由2001年的1262.8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4460.8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2.53倍。2010年广东GDP达到46013亿元,同比增长12.4%,而加工贸易对广东GDP的贡献率达到14.4%。与此同时,加工贸易占广东省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70.69%降至2010年的56.85%,而一般贸易所占比重则稳步提升,从2000年的22.51%增至2010年的34.21%(见表1)。这体现了广东贸易结构的改善。2.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从纺织品、玩具、鞋帽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以家用电器、个人电脑等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为主转变。2000-2010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达到3156.89亿美元和1753.53亿美元,11年间分别增长了5.32倍和9.30倍,占外贸出口额的比分别重为69.7%和38.69%。加工贸易效益不断提高。2000年广东加工贸易增值率为45.39%,2009年上升到68.00%。表明广东加工贸易附加值在逐步上升,与以往相比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深加工结转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加工贸易国内配套率”是一个反映加工贸易配套能力的指标,2000-2009年,广东来料加工、进料加工贸易国内配套率增长迅速,尤其是进料加工,2008年达到61.5%以上。加工贸易国内配套率也一直保持上升态势,2009年达到57.8%。这说明广东加工贸易行业逐步由浅加工向深加工转变,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越来越长,国内采购原材料、零配件加工出口的份额不断增大,对相关产业产生的拉动辐射作用逐步增强,有效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2010年,加工贸易出口带动国内配套产业的产值达5300亿元,内销总额达11615亿元。3.加工贸易在金融危机期间受到极大冲击。2007年广东加工贸易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广东加工贸易发展遭受重创,2009年加工贸易出口出现同比减少,最高时达到-30.4%。与此同时,加工贸易新签生产合同下降,企业在手订单减少,加工贸易出口后劲不足。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许多大型加工贸易企业正计划将部分加工产品转移至内地或国外生产,如深圳富士康集团已将部分产品转至山东、河南、重庆等地生产;东莞一些企业则将订单转至东南亚等国生产。

(二)制约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原因一是“前店后厂”的模式固化了广东的国际分工地位,限制了产业链条的延伸。二是广东加工贸易发展缺乏整体规划,不利于龙头企业的培育。三是受毗邻港澳等因素影响,广东的保税物流发展缓慢。四是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不利于总部经济的形成。

(三)加快转型升级是广东加工贸易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包括“转型”、“升级”两个不同的内容。具体而言,“转型”是指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转型,不仅需要大量技术研发与人力资本的投入,还需要相应的制度改革,以加强其自主创新、自主营销的生存能力。“升级”则是指从附加值较低的产业链条走向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链。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国内加工贸易政策也一再收紧,加快转型升级是广东加工贸易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人民币升值对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双重影响

对出口依存度很高的广东来说,人民币升值如同一朵带刺的玫瑰,虽然会对广东加工贸易造成冲击,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有利于倒逼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一)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广东的加工贸易一是出口价格的相对提高,导致广东加工贸易产品的国外市场价格竞争力下降。二是导致加工贸易经营成本上升、利润降低。据广东省东莞市政府的调研报告,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东莞市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就会下降0.6个百分点。2011年以来人民币5%的升值幅度,已经将东莞市一部分低端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全部吞噬。三是广东企业的用工成本大幅增加,原本支持广东加工贸易发展的劳动力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四是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增加了外商投资成本,加之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影响了外商的投资积极性。五是增加了加工贸易企业收付汇风险管理的难度。伴随人民币长期、稳步升值,汇兑损失不断增加,不仅压缩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且进一步抑制了广东对外贸易的增长。

(二)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倒逼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是推进广东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优化。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或逐步促成一些低附加值、低竞争力的边缘企业被挤出市场或被重组兼并,推进行业重新洗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提高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刺激资本从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使这些产业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增加其国际竞争力。二是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三是人民币升值是降低广东加工贸易企业海外投资和并购成本的有利契机,促使广东加工贸易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五、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在国家层面上,加强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

1.制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长期规划。中央政府应加强谋划、制定加工贸易升级的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从国家层面制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中长期规划。进一步明确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方式途径和政策措施,按步骤、分阶段加以指导、推进和实践,确保转型升级有序推进。

2.在全国“一盘棋”的基础上实施差别化管理。实现区域间的政策落差,以“成本倒逼”的形式发动新一轮产业转移,使东部地区那些发展空间小、已趋饱和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对广东等加工贸易发展较快的沿海省份,加大对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的限制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加大对自主创新和拥有核心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高端、绿色、低碳产业;将原先“海外接单、沿海加工”的模式向“沿海研发接单营销、内地加工”的模式转变。

3.加强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过快增长,限制“来料加工”贸易方式,改善加工贸易低附加值、高社会成本现象,同时对外减少贸易摩擦,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财税政策改革。通过调整财税制度,吸引更多内资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生产环节。尽快解决加工贸易企业的深加工结转和使用国产原材料及零部件退税问题,在限制来料加工的过程中,对来料加工所使用的国产料件和深加工结转给予减税、退税,将有助于扩大加工贸易产业对国产料件的采购需求,有利于吸引内资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生产环节,改变加工贸易以外资为主体的格局。

5.加快双向转移升级。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制定更加积极的出料加工产业引导政策,将广东加工贸易饱和产业向境外转出。积极鼓励拥有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到境外投资设厂,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调整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保税服务贸易。

(二)在省区层面上,勇于先行先试,保持领先优势

1.围绕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调整消化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广东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必须注意将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以优势经济替代劣势经济。首先,要创新招商方式和机制,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加工贸易,推进加工贸易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其次,延长广东加工贸易的国内产业链、价值链,显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再次,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广东地区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发展。龙头企业的配套拉动能力强,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有利于产业整体的优化升级,应积极扶持大型企业发展。

2.实现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借鉴上世纪90年代日本推行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雁行模式”,即拥有加工贸易发展领先优势的珠三角地区承担领头雁,将已经成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粤北山区、东西两翼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而珠三角地区则集中资源进行高端产业的开发。这种梯度转移,使优质经济资源能够集中到高新技术等产业上来,顺应了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

3.开展具有“自由贸易区”功能特征的特殊区域试点。广东特殊监管区域数量众多,门类齐全,应进一步拓展功能,建成具备“自由贸易区”功能特征的特殊监管区域;加大对省内各类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整合,进一步拓展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的贸易功能,鼓励企业在特殊区域内设立营销中心、展示中心、交易中心;支持特殊区域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区域性物流中心,延伸物流供应链。

4.加大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的扶持力度。扩大和保持对研发中心、服务外包企业进口设备和料件的税收政策优惠,鼓励企业设立研发和营销中心,简化外发加工的审批手续,简化特殊监管区域间的保税货物流转手续等。根据试点情况,积极完善配套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续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将原先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提升为综合服务环境优势和技术支撑优势,主动承接外资高端加工贸易产业和环节的转移,突出试点城市的示范效应。

5.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加工贸易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换代升级、自主品牌运营乃至大宗商品的物流业务,都需要融资支持。政府要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推动金融机构提供适应转型升级需求的金融服务品种,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注入“血液”。

(三)在企业层面上,主动作为、加快转型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劳动力、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融资环境恶化,加工贸易发展步履维艰,转型升级是加工贸易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1.企业应当主动转变经营机制,增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力争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市场营销、服务等内容延伸,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逐步实现加工贸易从以简单的加工装配向深度加工,以产品出口为主向兼顾进出口和拓展国内市场转变,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技术含量,以及自主发展能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经营劳动力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企业。

2.调整市场经营策略,采用灵活的价格、结算策略,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人民币汇率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因此企业要注意非美元货币和美元币种的灵活选择,在贸易合同中订立保值条款、加列汇率风险分摊条款,采取推迟或提前结算等。①

3.选择金融衍生产品规避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风险。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企业应密切关注金融机构已有的和新开发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要善于运用金融市场上的多种金融工具,锁定和规避贸易风险。例如,适当采用外汇远期买卖、套期保值等手段锁定汇率风险,运用多币种结算、押汇、福费廷等方式转嫁汇率风险,并可通过适当的美元贷款,来降低利息支出和汇差损失。

上一篇:村干部意见建议范文 下一篇:跨境电商优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