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06 09:23:44

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篇1

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根据个体情况因材施教,在全面培养的基础上追求个性发展。学分制下学生学习的内容以选择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分制也将竞争机制引入了教学过程。由于各自的选择不同,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学分制下会更大。因此学分制产生的竞争机制使整体教学水平得以提高,但也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明确管理责任,充分发挥教学管理者的效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学分制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于以上理念,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需求,本课题组成员以湖南商学院的教学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将构建学分制下分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作为研究目标。

本课题提出的分级教学管理体系,是基于企业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理论,美籍奥地利管理学家彼得·F·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学理论体系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德鲁克(Drucker)认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是惟一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管理原则。”目标管理一方面强调管理的目标导向,德鲁克认为,“每个职务都要向着整个企业的目标,才能有所成就。特别是每个管理人员必须以整个企业的成功为工作中心。管理人员预期取得的成就必须与企业成就的目标相一致。他们的成果由他们对企业成就所做的贡献来衡量”。另一方面,德鲁克强调目标管理的内部控制,即管理中的员工自我控制。德鲁克指出:“(目标管理)能让追求共同福祉成为每位管理者的目标,以更加严格、精确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取代外部控制。”我们可以将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管理中,对于高校而言,人才培养就是我们的终级目标,我们的一切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因此我们在研究构建学分制下教学管理体系时,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们的工作导向,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而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和相关管理体制的执行则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教学管理评价体制则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程度的信息反馈。

二、人才培养定位与评价指标体系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贸系为完全学分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研究主要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质量标准、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人才培养教学监控体系与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将有关指标进行分级分解,以保障最终目标的实现。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质量标准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是我们有效开展分级教学管理的首要任务。培养高级应用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是地方性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此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界定,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具备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际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能在企业及其他非盈利组织单位从事国国际贸易业务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按照目标管理理论,我们的一切教育工作都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在教育理念上应树立重视应用型高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传授式的教育理念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特色要求,我们要弃旧立新,开创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运行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在基本环境保障方面应作到以下几点:

1.落实学分制

实施学分制是对我国传统学年制的一种根本性否定。学分制以总学分的获得量作为大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给予了学生自由选课权,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也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建立导师制

导师制是成功实施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保证。导师的责任在于教育学生树立人生发展目标,指导学生制订符合其个性特点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处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等等。导师制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在动态的管理中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3.创立导学观

现代导学观就是在导学过程中,重“导”重“学”、“导”“学”结合的一种观点。其本质特征是导师不直接把构成导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只是创造一种智力和有利于学习的适当环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掌握知识的认知策略,并自然获得进步和发展。同时,促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能力和知识具有可变性,从而把学习过程看作是动态的、发展的求知过程。导学观要求,老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要有机结合、和谐统一。导学是一个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导”与“学”之间通过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导学过程。

4.构建体现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特色的培养方案

学分制的实行,为我们的高级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学分制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侧重于对人才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的设置上改变了以往的以理论必修课模块为主的结构,而将其分设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人文素质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等模块,选修课的开设将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则让学生在实践的学习中掌握运用知识,在实践的锻炼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协调能力。学分制教学体制下以学生获得学分为学习结果的评定标准,同时学生获得了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在人才的培养实施过程中,我们研究设计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紧密联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基地互动协作的多渠道立体方案,实现了对人才的职业道德观念、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业务开拓创新意识的培养管理方案。

(三)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分类设置与分区管理

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分类设置与分区管理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一是培养内容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方面)。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分块设计,包括知识结构的分块和能力培养的分块。其二是培养保障体系(教学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分级管理,通过分层监控来实现。

将管理目标进行分解建立各责任中心,是目标管理理论上保证目标实现的基础手段,同样我们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进行分级分解。我们在人才培养实施中认为开设五个教学园,可从不同角度确保对人才培养质量。

(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为了公正客观地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在分级教学管理体系中建立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三维立体评价体系。即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方面的自我评价,教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用人单位对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评价。

三维立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从人才培养的受教育者、实施教育者和人才受益单位三方面对人才质量作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

三、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应用效益

1.开展了与人才培养创新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

我们从转变人才培养质量观上入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传统的验证性、演示性教学转变为应用型、模拟型和实地操作型教学,打破理论和实践的分段式教学,我们加大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单位的联系,与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更加详细可行的方案,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本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将开拓创新国际贸易作为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并发表了相关教研论文6篇。

2.不断完善了高校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更显特色

本课题采用的是边研究边实践的方法,因此许多研究成果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教学制度健全且有特色,教学管理效果好,实现了动态的全过程分级目标管理。

3.对完全学分制体系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好

在对专业毕业生所在单位的调查中,我们了解了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评价。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予以充分肯定,以及团队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业务素质给予较高的评价。从问卷和非正式交谈的情况看,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业务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

四、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成果较好地完成了原计划研究内容,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由于相对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体系的推广运用和不断完善,还有赖于内外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其取得的研究成果还待于在更多的高校获得实践验证。国际商贸系正在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在本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各层管理者的责任划分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得以更好运用,有关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工作也还有待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得以实现。

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篇2

[关键词]课程设置;研究生;培养质量;粮食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3.8文献标识码:A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9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仍有待提升。课程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环节,在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架构完整的理论体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科学、合理地设置研究生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当前,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迅速,粮食行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然而,行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却十分短缺,补齐粮食行业人才短板成为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可知,2000—2019年,围绕粮食经济相关问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的研究生年均约为200名,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面对粮食经济领域高层次人才日益凸显的供需矛盾,南京财经大学在2011年设立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至今累计向政府机关、粮食企业、金融机构及高等院校(读博深造)输送毕业生55位。

本文主要以南京财经大学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课程为对象,分析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目的是下一步更好地完善和修订研究生课程体系,并且为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决策参考。

1课程设置情况

根据课程性质,本文将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划分为学位课和专业选修课,具体课程目录见表1~表2。在《南京财经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以下简称《培养方案(2015)》)中,学位课共7门,学分合计20分。2019年,学校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在《南京财经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9)》(以下简称《培养方案(2019)》)中,学位课共8门,总学分较之前增加了1分,为21分。通过对比发现,《培养方案(2019)》对学位课的课程名称进行了较大调整,“三高”改成了“三中”,删除了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课程,增加了产业经济学和现代流通经济学课程。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在《培养方案(2019)》中有较大变化,新增了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删除了资本市场与公司分析、跨国公司组织与战略、市场与流通理论等课程,保留了中外粮食经济专题、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等课程。

《培养方案(2015)》和《培养方案(2019)》均规定,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研究生毕业应修总学分为48分。也就是说,不计算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综合英语等)、学术活动、专业实践及学位论文的学分后,研究生应修满专业课学分约31分,相当于14门课程(其中专业选修课6门)。

从《培养方案(2019)》的修订可以看出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重视学科基础。“三中”课程、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流通经济学是从事粮食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必修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二是注重培养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是指对数据具有敏感性,能够有效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整理和处理数据,并对结果具有批判性分析的能力,是信息搜集能力和数据统计能力的延伸和拓展[2]。三是强调课程和研究方向的关联性。例如,粮食经济学、中外粮食经济专题、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粮食文化与社会实践等课程无不与该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相一致。《培养方案(2019)》中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粮食经济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数据分析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程结构仍有继续完善的空间

贸易经济(粮食经济)隶属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对应用经济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要求为具备扎实、全面的经济学基础与专业知识,规范严谨的学术训练,能够及时掌握专业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具备基本的学术研究能力;针对现实经济问题能够开展实地调查、设计严谨方案、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检验;具备检索和研读本专业经典和前沿文献资料的能力;具备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显然,当前的课程结构在厚基础、博前沿、重能力等方面仍有待完善,例如缺少关于社会调查实践方面的课程。

2.2缺少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

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校,目前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学科发展要求从以往的高度分化转向交叉融合;知识生产要求从以往的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问题为导向;人才培养也要求从以往的专业教育转向跨学科教育。基于学科交叉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已然成为现代社会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教育思考和行动先导[3]。当前,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自主开设的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容易使学生的学术视野受限,缺乏诸如公共政策分析、粮食工程与科技、食物营养与健康等选修课程,难以針对不同学生的研究兴趣及特点提供教学指导。尽管《培养方案(2019)》允许研究生选修学校其他学科、专业的选修课和专业课,但总学分不能超过4分。并且,从实际情况来看,历届学生也很少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

2.3缺少国内外前沿文献选读课程

在目前的培养方案中,仅有1门专题课程,并且主要是针对中外粮食经济问题,缺少关于实证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的前沿专题,如效率分析方法前沿专题、食物浪费与健康营养专题等,导致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视野受到很大限制。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使命。培养这两方面能力,不仅要求研究生扎实、全面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求其在专业或学科领域能够发现新问题并进行学术创新研究。后者要求研究生必须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因此,有必要开设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前沿专题课程,这对于研究生学术洞察力和鉴赏力方面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敏锐性,从而使其科研及创新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3措施与建议

3.1按照一级学科设置专业课程

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隶属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宏观经济学理论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又包括计量经济学及其他经验分析工具,还包括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按照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培养方案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原则[4]。课程设置既要有较高的专业基础课程功底,又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在课程设置时应注重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各门课程相互之间的关系。课程之间应相互促进,形成整体。二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课比例应少于专业课比例。三是课程种类的丰富性。应根据本专业的优秀师资开设课程,比较重要但缺乏条件开设的课程可外聘名师进行讲授,以系列讲座、网络课程等形式进行。

3.2课程设置应强调学科交叉融合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能够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也有助于在推动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与单一学科相比,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能够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仅如此,如果研究生不及时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将很难实现科研创新和突破。跨学科需要各学科围绕共同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科融合,需要由学校统一组织,对相关学院和学科进行协调,构建起相关学科间的合作机制,破除学科间的传统壁垒,促进学科交叉和专业渗透融合。

3.3增设前沿专题课程和研讨类课程

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篇3

关键词:本科培养;实施效果;评估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161-02

国际商务专业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下开展国际商务的职业要求,突出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培养方针,设置两大类型的专业课程,并且有机贯通。一是涉及国际企业管理层面的课程,通过国际商务环境和战略研究、作业过程等知识体系,赋予学生较高的综合经济分析能力,并能够串联起从市场调研、生产、营销、物流到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作业流程;二是涉及国际企业实务技巧层面的课程,通过贸易实务、投资技巧、金融工具运用等知识体系,赋予学生更好的实务操作能力。

总体上看,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培养的定位方向以“跨国商业运营者”为中心,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商务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密切的学科关联,目前全日制国际商务专业隶属于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而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学科基本属于经济学学科,偏重理论研究,所以国际商务专业的本科培养效果考核时,测评指标就有重理论还是重实践的争论。

一、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目标

国际商务专业按照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国际商务理论基础、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通晓国际商务惯例、相关国际法规和国际商务文化,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面向国际市场,具有开阔视野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在跨国公司、涉外经济贸易部门、政府机构,从事国际商务管理、商务活动策划、国际企业管理、法律咨询、政策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素质人才。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国际商务专业坚持“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三型人才培养目标,强调“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双语教学、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按照“‘国际商务基础理论课程作业流程课程商务策划课程’+‘国际商务实验实践课程’”“‘国际贸易基础理论课程实务操作课程商务谈判课程’+‘国际贸易实验实践课程’”两大课程体系,围绕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商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实际,构建国际市场开拓和国际商务操作两个特色方向,实行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掌握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基本原理和国际商务相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掌握国际商务、跨国经营基础理论,熟悉国际商务惯例与规则;(4)掌握国际商务、跨国经营实务技巧,熟悉国际商务流程与运作方法;(5)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国际商务问题的基本能力;(6)掌握国际商务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技能;(7)具备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二、国际商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

从国际商务本科培养目标来看,国际商务专业重视“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本科培养方案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我们对用人企业做了调研。首先,经过问卷调研,针对外贸相关企业招聘国际商务专业人才所要求的能力,企业录用要求条件选择最多的前4项是综合素质,外语、计算机水平,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可塑性。其次,用人单位认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用人单位认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毕业生在品德修养、观察力等方面表现较好,在理论知识、知识结构、开拓创新意识、英语、计算机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表现不佳。最后,因为国际商务专业是一个对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经过分析,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希望学校在实务操作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英语水平、知识结构、理论分析能力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强化实务操作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国际商务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职业需要,也给高校专业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对企业的调研中可以看出,多数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和国际贸易的工作性质有关,另一方面国际商务已从原来单纯的货物进出口贸易,发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各国间的经济合作,所以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外语基础和外语沟通能力,外贸企业重视的是现实中所要运用的操作能力,多达60%的企业都认为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前应该进行适应企业的训练。而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立学生的实习基地和推荐学生就业的时候,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反馈给我们学生,提高他们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在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企业希望学校在校内训练学生的谈吐礼仪、演讲口才能力,增加抗压受挫训练,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从用人企业的反馈来看,国际商务本科培养方案在理论教育方面基本达到了培养目标,但在实践培养方面显然不如预期。

三、国际商务本科培养方案评估指标设置的建议

国际商务本科培养方案评估指标直接关系到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以往我们对培养方案实施效果的评判更多的是来自于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很少接收来自用人企业的意见。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大多数集中在单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其应用在工作中是什么效果却很少被注意。从企业的反馈来看,我们的评估指标应该更多地向应用和复合倾斜。因此,国际商务本科培养方案是否有效,其评价指标应该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实用性课程的比例。课程设置中不仅需要有基础或者理论的课程,更应该多设置实务型课程,例如不仅应该有大学英语课,更应该有专业英语。第二,实践性课程的比例。企业重视的不是学生是否会考试,会背书,而是学生是否会学以致用。因此,我们的培养方案中不仅需要课堂教学,更应该开设具有实际效果的课外教学,例如企业现场教学,而不是一些形式上的企业实践或者观摩。第三,多学科课程的比例。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培养复合型人才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虽然现在学校鼓励学生选修双专业或者辅修其他学科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就业和实际工作的促进作用缺乏十足的依据,例如在听取企业的建议上对学生的辅修专业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 王钟箐,胡强,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0).

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24-0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促使高等教育逐步产生类型的分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运而生。现阶段,我国有本科高校700多所,其中地方本科高校有600多所属于应用型高校[1],由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在探索中,多数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是照抄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很难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因此,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应按照自身的人才培养类型自主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指导性文件。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学院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主动适应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我院采取广泛的社会调查,深入分析国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和全面小康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研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关注、了解本专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制定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处理社会需求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可变性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努力使人才培养方案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保持相对稳定。

(二)全面发展原则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正确处理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关系;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要合理确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构建通识基础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平台课程和实践创新平台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模块实施。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教学与基本素质培养,夯实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要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素质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要根据学校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科学合理地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方案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相结合。应特别注重加强实践教学,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15%,理工农医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25%,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不少于12周,创造条件逐渐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要改革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基础实验、设计性试验、综合类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多种实验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探索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的模式,将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实验教学,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利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拓宽实践教学渠道,积极与社会,行业及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教学基地,逐步加大学科实验室和研究项目等资源向学生开放的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50%以上的毕业设计(论文)要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四)因材施教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整体与个体、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的关系,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新机制。淡化专业意识,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实行分层次、分类型教学。注视优等生、特长生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完善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弹性学总制等教学管理制度。通过降低必修课比例,适当减少课堂讲授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

(五)整体优化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体现先进科学的专业教育思想,立足于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正确处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实现本科教育各环节的优化与衔接。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课程,构建由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实践创新课程组织的有机结合、融合贯通、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要依据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及学科发展需要改革教学内容,要将行业、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吸纳于教学内容,着力减少课程间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要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推广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科学制定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六)体现特色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办学定位,确立鲜明的专业发展目标,强化优势,突出特色。要积极探索专业建设实践,丰富专业建设理论,深化对专业内涵的理解;集成有效经验和实践成果,吸纳于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和学校办学特色。

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篇5

[关键词]经济法基础知识 教学意图 教学过程

[作者简介]杨波(1969- ),女,辽宁海城人,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法学方面的研究。(辽宁 鞍山 114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39-02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高职教育应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要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的行业职业岗位的需要。把区域性作为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确定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主要是面向经济产业和行业服务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产业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来培养人才,才能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才可能解决一方面高职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很多专业领域又紧缺技能型应用人才的矛盾。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类专业开设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并将其设为专业基础课正是针对以上培养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经济法基础知识始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各有关经济方面法律的条文规定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在专业领域中运用经济法律的能力,同时通过经济法基础知识重点课程建设,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经济法学科的理论研究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系统思维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多年来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逐步发展出自己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色。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意图体现高职高专的职业要求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重点掌握岗位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适应各专业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的培养目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应重视“经济法基础知识”中基本理论与专业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观察、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把“教、学、做、练、用”定位为“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务求符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1.理论知识教学以“必需、够用”为标准。“经济法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占用学时为45学时,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两者的比例为2︰1。理论知识教学以“必需、够用”为标准,“必需”是指理论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教会学生按照这样的层次递进式学习;了解法律规定—查阅相关法律规定—会解读法律规定—运用法律规定;“够用”是指要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和相关专业需要相吻合,以实际课程占用的课时要求为标准。因此在“够用”的标准下,教师“教”的内容要“精”“准”。“精”的标准就要求选取精当的内容,“准”指选准法律规定,同时教师的讲解也要“精”“准”。

2.实践教学在案例的选取上务求“新”“简”。积极选取最新的案例,跟踪经济法发展的前沿,力求做到与现实同步,充实教学内容。“简”是指选取的案例既要简约又要符合考核学生综合知识的需要,要选用有递进层次和层层深入性的案例。

三、教学内容应具有的针对性与应用性

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经济法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类相关专业开设,由于每个专业面临的岗位关键技能不同,决定了每个专业的教学略有不同。会计电算化专业本课程作为会计资格考试课程之一,可以设计考试系统;其他专业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相同的条件下,考核内容这方面就没有硬性要求而是主要采取了案例引导教学法。

针对课程性质不断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在完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根据经济法律的适应经济形势需求不断变动修改的特点,不断增加新的教学内容。

针对高职学生就业需求重点讲解相关内容。为了使教学内容更精练、新颖,更能反映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更能适应学生,充分体现与时代同步的精神,比如,在内容选取上我们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对于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和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规定详细讲解,为将来学生的自主创业做准备。

四、教学过程的层次递进性

“教”是指理论知识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教会学生法律规定,解读法律规定,然后会查阅相关法律规定,即了解法律规定—查阅相关法律规定—会解读法律规定,采用这种方式理解和吃透教材的内容。

关于“学”,以前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采用案例引导教学方法实现的目的是“教师教学生学”,这二者之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师教会学生学”,当然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

“教师教学生学”的案例引导教学模式即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在讲解某一个章节内容时,流程如下:

举具体案例实例(选取典型案例)—引出本章具体内容—指出问题。 教师讲解本章节具体内容—再进一步解决所举的具体实例—发散思维举相关案例,提高学生能力(根据具体教学状况可以选取教师举例和学生举例两种方式,实现互动)。

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学习途径: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设立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网站进行教、学研讨,师生互动;在教学网站上将相关法规收集齐全提供给学生;每章案例资源上网;上传相关案例视频,如《经济与法》和《今日说法》的相关视频案例等。

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 法务会计体系; 法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法务会计应用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环境和经济运行过程日益受到法律规范,与此同时,利益的驱动与诱惑,致使涉及经济的违法违纪及犯罪案件急剧增多,急需能够客观公正地处理这类案件业务的法务会计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及应用体系。

一、法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及应用体系框架

法务会计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对法务会计教育及人才培养体系的促进作用和对法务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是非常直接的。这是因为各种法务会计学科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为了适应法务会计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法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应包括:第一,应明确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第二,探索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第三,设计法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及专业课程设置;第四,将现代教学手段融入法务会计教学中;第五,确立法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第六,争取法务会计人才的资格认证;第七,加强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这些内容相互依存,密切联系构成了法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是谁需要法务会计信息,以何种方式应用,法务会计工作有何特点,这些内容构成法务会计的应用体系。法务会计理论是通过法务会计人才实现其应用的,反过来经过实践检验,从而发现理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补充和完善。

二、法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法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指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该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是促使法务会计理论发展与应用的关键。

(一)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的基层目标。对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是确定法务会计教育其他环节的起点。只有确定了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对法务会计教育的其他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经过研究笔者认为,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掌握基本会计理论和技能,具有审计、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具有创新意识、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社会责任心,能够综合运用法律知识、会计学知识以及审计方法与调查技术,处理经济事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是懂得法律并具有综合型、复合型之特点的高级法务会计专门人才。他们可以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等经济组织,从事会计核算、监督、鉴证、评价及经济事件中所涉及的法律证据的取得与管理,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司法部门专门从事法务会计的服务与咨询工作。

(二)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笔者本着培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专长能力、拓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设计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一是理论教学按会计的特点和工作流程及法律的特点及程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高人才的会计、法律等基本理论水平;二是实践教学根据专业的业务流程及岗位需要设计案例、情景模拟、综合演练等方式。

法务会计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重在各学科综合的应用能力。案例设计,一是由教师讲授、列举、描述、分析案例,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只被动接受;二是学生设计案例,即由学生根据所学理论自行设计案例,设计案情的不同发展方向,作出区别性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转变学生从被动接受者提升为主要参与者和设计者。情景模拟,即由学生将讲案例排演成小品,进行情景模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综合演练,如何通过会计账户、报表等信息查处经济犯罪、财务舞弊查处、纳税申报与税收调查,如何获取案件所需证据;如何从法学角度查处会计账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等。

(三)法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构建

我国的法务会计专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法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区别于传统的财会专业,它不是纯粹的会计审计专业,也不是单纯的法律专业,而是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本着“两线”+“一面”+“实践”的原则设置课程。

“两线”之一,即法律类课程,如,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犯罪心理学和逻辑学、证据学、经济法、税法等,尤其是取证技术;“两线”之二,即会计审计类课程。课程除具有会计专业相关知识外,尤其应侧重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以及独立审计准则的学习,重点熟练掌握会计技术、审计调查技术等方法。“一面”,即广博知识面类课程。包括统计、管理学、税收征管、财经应用写作、计算机技术等拓展知识面类课程,重在培养多科性技能人才。“实践”即,设计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类课程,例如,法务会计案例、审计案例、手工会计模拟、会计信息化模拟、多媒体会计模拟、多媒体审计模拟、纳税申报、税收筹划等实践类课程,全面提高法务会计人才的专业技术和动手能力。模拟教学和案例教学应作为法务会计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式,应设计运用会计、审计、法律法规来侦破或解决有关经济活动及其纠纷处理、舞弊案件处理的综合案例来进行教学活动,使法务会计人员学习内容更加接近实际,为未来从事经济活动、经济案件或舞弊案件的审核、计算、分析,为法庭作证提供有力证据。

(四)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包括计算机在内的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增加了教育信息、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未来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务会计教学可以借助计算机、音像系统等多媒体设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来强化学生感性认识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拍摄产品工艺过程录像、会计工作录像、法庭审判、法庭证据调查等录像,在法务会计课上进行播放,向学生演示法务会计人员进行取证、调查、统计、汇总等不同工作内容情景,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以便进一步增强对法务会计岗位需要及工作性质、工作流程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增强职业兴趣、专业爱好。

(五)法务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方式

法务会计专业是多学科融合的边缘学科,在理论教学环节上应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法学思维与会计学、审计学思维相融合。即,在讲授会计学、审计学类课程时,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的知识思考和解释会计学问题;反之,在讲授法学类课程时,引导学生运用会计学知识思考和解释法律问题等。避免孤立的法律或会计教学。在实践环节上采取校内多模块模拟(分会计、审计、会计信息化、纳税模拟等模块)、案例分析和情境设计、实践基地的顶岗实践及参观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全方位的实践形式培养法务会计人才成为创新性、多元性、独立性思维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六)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及资格认证制度建设

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同其他专业一样,须加强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当法务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对其人才的需求会大幅增加,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就不应该是无序状态,而应该需要规范和约束。例如,在财政部门主管下设立“法务会计学会”,负责会计界和法律界的沟通与协调,组织开展法务会计理论及法务会计实务的研究;在教育部门主管下设立“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研究会”专门开展对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研究。财政与教育主管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联合建立一系列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制度,包括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后续教育、法务会计人员资格认证、法务会计专家证人认证、法务会计操作规范等系列制度,从而,使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有章可循,法务会计人员的服务有行动指南与操作规范,法务会计人员的价值体现有评价标准。

三、法务会计应用体系

是谁需要法务会计的信息,以何种方式应用,法务会计工作有何特点,这些内容构成法务会计的应用体系。

(一)法务会计的应用领域

在企业,因为商品的购销活动可能产生债权债务纠纷、因纳税业务可能产生税务纠纷、因利益驱动可能有舞弊行为,这些行为均需要法务会计人员运用合同法、税法、证据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站在会计视角提供有利于当事人的专业证据或意见;在司法机关,有关经济案件的侦破需要法务会计提供专业诉讼证据;会计师事务所开展舞弊专项审计,需要法务会计人员的审核意见及专业支持等。

(二)法务会计的应用方式及工作特点

从专业人才看,法务会计人才应该是既熟悉有关法律知识,又精通会计业务的跨专业、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从工作实质上看,法务会计工作就是注册会计师工作和律师工作的有机结合。因为,单纯的注册会计师或律师都无法独立地完成当事人的委托,处理各种经济纠纷的有关问题,特别是财务与法律相结合的问题,这就需要既懂得会计、审计知识,又熟悉法律知识的专业人员来从事这项工作,这样的专业人员就是法务会计人员,这种工作就是法务会计工作。

四、结束语

总之,法务会计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热门职业,法务会计的应用是市场经济规范发展的必然趋势,法务会计教育需要区别于其他专业传统的目标模式;我们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入手,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探讨实践教学模式,进而完善法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及应用体系,为尽快培养社会急需的法务会计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奕.构建基于实践层次的法务会计发展模式[J].中国农业会计,2011(9).

[2] 秦怀博.法务会计研究方向[J].现代经济信息,2011(11).

[3] 秦颐,郭英立.试探法务会计人才培养[J].财会月刊,2006(5).

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篇7

特色是大学的立足之根,也是大学的竞争之本,如何培育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战略抉择(李枭鹰,2010)[”。现代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在于培养人才,而现代管理教育主要体现在两大技能或能力的培养上,一是管理“硬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投融资、供应链管理以及会计等,这些基本技能的适用性非常广泛,因而也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二是管理“软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领导力、与其他人协作以及通过其他人执行任务的能力。具有这些技能的管理者,应当具有较强的批判性以及分析性思维的能力,能够担任组织的领导职责,真正推动组织的快速进步,并且是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适应变革的领导人(G~rthSaloner,2010)t2J。因此,管理不同于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学科的主要特征,其更加强调管理者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和管理团队的相互作用以及与组织外部人员相互交往的需要,因而管理是一种具有较强策略性的行为。财经类院校一般具有较好的经济管理学科基础,相应的工程技术学科、理科和人文科学学科的基础比较薄弱(夏寒,2009;杨学义,2003)[3JIlL],这给管理者的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以及诚信品质、人文素养的培养带来不利的影响。此外,随着产业结构从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型经济结构转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趋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也朝着国际化、知识化、信息化和风险化的方向发展(黄国菊,2006)I41,这也对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财经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如何适应这种管理职能和管理对象的演变,结合地区社会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核心,从而形成工商管理专业自身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财经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大学本科教育中开设最为广泛专业,许多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向、课程模块的设置、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极易形成相应的特色(王鲁捷,2003;胡永铨,2006;张进,2006)[m-I瑚¨8113】。教育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对办学特色的解释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因此,一个具有特色的专业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专业经过长期发展所积淀出来的稳定的特色优势;二是专业特色要对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三是专业特色最终要能够得到社会认可,符合社会需求。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目前财经类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设置现状与特点,财经类高校专业特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学科专业过于单一,并且不能很好的和管理实践相结合,因而不能够对专业建设形成有力的支撑(陈婕,2009)~1,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建设的成果不能够及时转化为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专业教学内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作用不大,另外专业建设和地方社会经济以及行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及时反映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

1.学科综合化水平比较低

经过1998年教育部的专业学科目录的调整,财经类专业得到较大的压缩,学科专业比较单一,延续单一学科人才培养的思维定势,主要集中在管理学和经济学,尤其是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这两个一级学科及相关专业上,缺乏其他文、理、工等学科专业的有力支撑(韩玉志,2004)t”】。财经类院校往往具有比较完备的经济管理的专业教师队伍,并且在市场化以及综合管理职能和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具有比较强的市场意识。而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强调“综合型、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在培养相关管理人才方面,财经类院校往往不具备相关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由于缺乏这些学科、专业的支撑,使得工商管理专业很难形成比较稳定的专业特色和优势,这会对工商管理学科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杨学义,2003~。

2.专业趋同化,缺乏专业特色

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的制定更多地受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财经类高校的主要专业设置基本雷同,基本每一所财经类大学均设置工商管理专业,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基本以教育部的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专业培养方案基本相同,专业特色不够明确。此外,培养方案不能够根据管理实践的变革和培养对象特质的变化及时调整更新,学校在培养方案和目标的制定中处于主导地位,缺乏对培养目标的有效落实和考核反馈;课程和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深化,专业课程重理论轻应用能力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比较落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对现代管理及其问题的了解,教师注重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符合专业课程的目标设计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环节或者缺乏或者与管理实际相脱节,起不到培养学生相关管理能力的作用n卅。

3.缺乏行业背景且和地方经济结合不够紧密

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基层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以便指导和监督下属的工作IlSl,而财经类院校一般缺乏工科院校的行业背景和技术优势,因而在培养基层管理人才方面,并不具有核心竞争力。此外,工商管理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部分财经类高校原归属于不同的部委,以满足金融、财政、商业经济等行业的人才需要为主,因而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人才的特征缺乏了解,因而这些院校下放地方之后,在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就失去了方向。此外,地方性的财经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主要是面对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征并不完全一致,具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上海以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服务管理人才的特征。因此,地方财经类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需要根据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灵活设置相关专业特色和专业方向(陈婕,2009)m。

三、财经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分析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也是现代大学的一个主要服务目标。良好的社会影响是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而办学的社会影响和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因此,在产业结构转型和企业管理模式演变条件下,其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专业特色建设必须结合服务对象(地方经济的需要)以及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以高等教育目标为核心,反映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特征的变化对其带来的挑战,形成相应的特色。

1.以服务管理为棱心。体现“应用型”特色

随着市场分工的深化,企业内部职能的市场化和企业选择更多的服务外包,普通财经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建设,也应该转变专业建设的思路,从传统的注重企业管理职能向面向市场的经营流程的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从以生产管理为主向服务管理为主转变,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来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此外,与行业背景较强的工科院校相比,对于财经类院校来说,由于缺乏必要的理、工、文等学科和专业的支持,在选择以现代制造业和工程技术行业为主的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上缺乏比较优势,因此,以培养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为核心来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是财经类院校的必然选择。对于部分财经类院校来说,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学科专业优势可以和管理相结合,培养面向现代金融业、管理咨询业和商业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管理人才。

2.以特色学科建设为基础,形成专业特色

“一所大学的优势学科,也是大学的特色所在,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主要切入点”。不同层次的财经类院校在学科特色以及发展水平上存在不同,因而在人才培养层次、培养方案、目标、教学计划等方面存在差异(张玉利、卫,2003~。一些高水平的财经类院校,以研究型大学作为其办学的主要目标,在学科建设上,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在地方服务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厢。而一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的普通财经类院校,其重点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以实用作为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并且这些院校往往会根据其所具有的专业特色优势来进行差别竞争,比如在商业服务、中介业务、金融服务等方面具有的不同学科特色来进行相应的工商管理专业特色的建设。以上海的四所地方财经类院校(上海外贸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金融学院、上海商学院)为例,这四所院校本科专业的设置基本一致,但是在学校定位和学科专业特色建设的主要方向来看,却存在非常大的差别,比如上海外贸学院更加强调国际化、立信会计学院以会计为核心、上海金融学院以金融为特色、商学院以商业服务业为主要特色,这些学校的定位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了自身的服务管理导向的特点,并且相关特色学科的定位均围绕上海的四个中心建设来进行。在服务经济占社会经济比重越来越大的发达地区,对服务管理的需求也很大,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发展,不仅是服务业企业,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对管理外包以及服务创新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形成独立的管理服务需求。因此,工商管理学科建设以服务管理为核心,在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和制定过程中,适当考虑企业的这些服务需求以及服务社会化的影响,在人力资源管理及职工培训、财务分析与统计、物流管理等“硬技能”的培养环节上,结合自身的学科特色,适当增加有关管理和服务的创业教育与培养,形成相应的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张克非,倪东生2009;夏维力,路艳,2008}峋。

3.以人才培养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在不同的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区域功能分工的差异,往往在发展服务业上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比如上海在发展服务业的定位上与其他城市的定位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其主要集中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以及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上,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及其特色必然反映出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定位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这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其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当然,办学质量和特色最终体现在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上,毕业生的社会竞争优势以及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也是专业特色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田恒平,2009)t。

四、财经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对策分析

财经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必须以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国际化为根本,围绕服务管理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科学研究方向,培养管理人才,在特色建设上必须考虑到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特色,并且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进行。而这些特色建设内容最终还必须落实到相关的师资队伍、培养方案、课程以及实践和实验教学建设中来,通过专业教学最终实现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和内涵。

1.建设多学科、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专业特色的建设,更多的取决于专业背后的教师团队,这些专业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及其团队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特色的形成将决定专业特色的形成,一个没有相关专业教师队伍支撑的所谓特色是不存在的。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学科、专业特色也会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形成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最终形成一所学校和专业所具有的社会竞争力。因此,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财经类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该结合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按照有利于增强专业特色的角度来合理规划教师队伍和人才引进。一方面,在财经类学校学科比较单一的情形下,适当引进一些具有工程技术、理科以及人文学科专业背景的管理专业教师,实现对工商管理多学科知识交叉和融合的需要,形成工商管理多学科交叉与综合的学科特色,比如立信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专业教师一半以上均具有多个学科的教育背景;另一方面,进一步创造条件,促进教师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双向流动,加强教师的国际交流,吸收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加人工商管理教师队伍,使得教师不仅能够充分了解地方经济、行业发展的特点、企业管理发展方向和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而且能够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从而有利于促进工商管理学科的综合发展,形成专业特色,为培养复合型的管理人才服务。

2.形成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在体现本学校学科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应该合理划分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强化基础理论和管理能力的培养。比如,立信会计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有关会计的基本知识模块是专业的核心模块之一,体现出学校优势学科的特色及影响。在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工商管理的管理教育要使得将来的管理者形成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理论基础。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在培养方案中,强调实践和实验教学的作用,通过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实践设计,加强实践案例分析,通过校企联合,提高对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水平;另一方面,在一些主要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工商管理类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几乎都会选择在课余或者假期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通过实习,这些学生初步了解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和面临的问题,这也会影响其对专业的理解,从而在专业学习中会形成某种导向性,因此,专业培养方案中,高年级学生管理能力训练,必须考虑到这种开放式的办学环境的影响。

3.加强管理问题导向和国际化的课程楚设和教学设计

管理的问题导向和实践环境的千差万别,决定了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和环境导向的特点,因此,在相关专业课程建设上,必须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合理的确定专业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形成教学大纲,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加强案例教学和综合训练,打破传统的以课程为界、单一教师组织实施的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形成问题导向的多课程联合的教学和实践分析方法,加强不同课程和知识点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上,传统上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过程管理模式,但是随着学生专业学习和管理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教师设计相关教学内容时,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互动设计,将学生在管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有价值的问题引人课堂,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形成教师和学生两个中心,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和现实管理问题三结合,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经济全球化要求管理以及管理教育的国际化,管理教育需要为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提供高级管理人才,满足现代企业对全球性的管理人才的需求。管理教育的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进行结合的过程。这种教学设计上的国际化,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引入国际化的课程和案例来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生培养的国际化(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国际化思维训练以及多元文化的学习)来实现。

4.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实验和实践教学基地

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篇8

[关键词]服务地方 经济管理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延安大学管理学院自1985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主动参与、全面深入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以融入地方经济、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为己任,以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为目标,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工作体系建设,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关注。2005年起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管理学院依据学校的定位,再次明确学院目标是“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定位:一是符合党的教育改革方针政策。党和政府一贯强调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在改革过程别重视了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设置了严格的过程监控和质量保证系统。二是符合陕北区域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整体方向。新世纪陕北能源与重化工业,以及旅游经济发展对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在成倍增加,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符合延安大学定位。延安大学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并贯穿本科教学全过程,以此为国家特别是陕北培养“高素质、能力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延安大学的服务面向定位是面向西部,辐射全国,重点陕西特别是陕北老区。

1.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多年来,学院始终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按照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精神和创新教育理念,多次组织全院师生进行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大讨论。通过讨论,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学院只有主动、全面地融入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才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真正走出一条既符合自身特点、又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开放式办学之路。为此,学院曾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探索构建了以“宽基础、重实践”课程方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生将来职业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按就业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合理选择课程内容;以就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构建课程体系。陕北为国家能源与重化工基地,我们在工商管理专业、经济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中增加相关知识。延安为中国著名的革命旅游圣地,旅游服务业发展很快,我们在旅游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中与旅游服务业为重心进行方案制定。同时针对陕北中小企业众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在工商管理专业、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中小企业融资管理课程。经过修订的培养方案更符合学院“应用型”的培养目标,更加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的特色。

2.全方位推动教学改革。一是教学方法改革。学院通过组织不同层面,不同专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在课程讲授方式上增加了课堂讨论、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有效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大了网络教学的投入。二是双语教学改革。为适应陕北经济外向型发展需要,学院在原来各专业英语的基础上,积极开设双语教学。学院“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被列为延安大学教改课题。三是考试方式改革。目前,学院的课程考核已经改变了原来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开始试行开卷、课程论文、作业、课堂提问等新方式。四是师资培养改革。学院着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向型教师,外聘了多名实践工作强的教师与公司兼职教师。五是实验室建设改革。为了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学校共投入300多万元已建立起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金融与企业资源规划(ERP)模拟实践系统,增强了应用型教学功能。学院实验室开出一系列设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一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于2002年成立“陕北企业管理学会”,2005年成立“陕北区域经济研究院”,利用这些平台使学院和陕北地方企业紧密的联系起来,让企业家走进大学校园,给学院学生传授他们宝贵的实践企业管理经验。同时,也让师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以便将自身所学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培养知识全面的创新型人才。近年,延安市旅游集团公司、延长油矿、陕西亚华煤电集团锦界热电有限公司、延安虹桥宾馆等十多家单位成为学院的实习基地。“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巩固和建设,为学院创造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二是共建人才基地,为企业培训专门人才。学院主动了解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管理模式。学院与延安市旅游集团公司、延长油矿、延安虹桥宾馆等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主动为企业培训人员,提供订单式服务,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4.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学院为巩固教学评估工作,体现重在建设、贵在落实的精神,发扬管理学院长期工作的优良作风,编写了教学管理工作指导手册,以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水平,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培养应用型经管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经过多年的探索,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深刻体会到,经济管理专业教育必须主动全面深入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只有依托区域特色,才能逐渐培育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只有紧紧依托区域支持、围绕区域优势、坚持区域特色、满足区域需求、融入区域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学院的办学优势,走出一条开放式办学的特色之路。

上一篇:服务社会的实践报告范文 下一篇:设计分析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