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范文

时间:2023-10-03 20:29:0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篇1

关键词:新形势;中小企业;营销创新;营销战略;研究

当前时期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间竞争的内容和形式更为复杂,再加上企业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多,客户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企业的营销模式和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除具备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外,必须依托有效的营销策略展开宣传和销售,为企业在整个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尤其是针对中小型企业,在企业规模和资本等方面输于大中型企业,更要认真研究和分析自身企业的优势进行营销策略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企业谋求长远发展。

竞争激烈的经济形式对中小型企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企业要客观分析新时期的挑战,抓住机遇,转变自身经营理念,多从营销战略的创新角度出发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建立健全具有自身特色的营销战略。分析当前企业的发展阶段和未来经济发展规划,综合考虑企业产品优势和市场地位,对比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统筹规划企业营销创新体系。企业名片是企业品牌的代表,加快企业品牌的创立和营销,提升文化品牌价值在企业产品中的附加值,不断研究和分析消费群体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建立和拥有自身企业的顾客满意度,合理利用新时期的各项信息资源和信息平台,加快电子信息技术在营销战略中的应用水平和更新速度,满足不断增长的顾客需求度。不断增强企业与顾客群体的互动,建立科学高效并循环有序的营销模式。

一、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营销创新在我国企业界受到重视主要开始于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不断参与国际竞争,企业间的营销竞争日趋激烈。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十年内,我国中小型企业不断增加在营销方面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外向型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前一个五年相比,营销资金投入有一个较大的增幅。中小型企业目前深刻认识到营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开始探索属于自身的营销创新方案和战略,不断增加营销对企业利润的贡献能力。综合我国目前中小型企业在营销创新方面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拥有自身的营销战略,但是其在制定企业营销战略时未充分考虑企业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现实需要,将营销战略悬空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之上,脱离了企业发展的具体阶段,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又或者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或者缺少灵活性和创新性,无法满足企业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形同虚设。在过去十年内,统计年鉴显示,我国仅有不足五分之一的中小型企业开展了营销创新研究,这其中有一部分企业开始注重分析企业营销创新与企业整体发展规划的有效结合,在二者的衔接上做出了重大修正和设计。并且,这些企业加大了营销创新的资金用度,成立营销专项基金,保证营销创新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但由于中小型企业资金链有限,缺少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限制了企业在营销创新方面的资金计划。

第二,品牌建设在中小企业中尚未得到认可和重视。在我国,品牌建设的起步比较晚,一些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企业品牌对自身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于企业品牌的研究和创建发展缓慢,由于自身理念并没有完全得到改变,因此这项工作开展缓慢并停滞不前。通过我国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企业调查总结可知,我国拥有自身名牌和知识产权的数量比例接近1/10,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数量和质量上显然都处于劣势地位。由于当前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并未得到落实和重视,整个发展环境阻碍了企业品牌化发展的步伐。

第三,中小型企业的营销渠道狭窄。传统的营销理念限制了企业营销战略,将企业营销渠道局限于传统的关系网。目前企业的营销渠道的长度并没有真正得到延伸,局限于固有的领域,缺少开拓和创新精神。在营销渠道的宽度上,仅限于单一的营销方式,未充分利用新时期的信息网络平台,展开有效的创新模式研究和利用。创新研究在整个企业中没有受到重视,对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较小。同样有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型企业在营销渠道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并且这个数值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与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不成比例,难以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营销对利润增长的支撑力度不足。

第四,中小企业缺少对先进电子信息平台的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发展平台,为企业营销创新带来机遇和载体。尤其是当前无线信息技术平台的上线和覆盖,为企业营销带来新的营销模式,拓宽了营销渠道。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低,对信息市场和经济发展形势缺少灵敏性,嗅觉迟钝,缺少与顾客群体的及时互动沟通。

二、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营销创新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以及中小型企业在营销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借鉴当前关于营销创新的相关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研究成功开展营销创新的优秀案例,并参考先进国家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经验,针对我国中小型企业营销创新存在的阻碍,提出如下措施和建议。

中小型企业制定营销创新战略的基本依据是企业实际发展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具体规划,将营销战略计划进行细分,并与企业的各个发展规划达成统一,形成相互协调的一个企业发展体系。不断增强营销创新对企业经济利润的贡献。

制定企业营销战略必须敢于放弃旧的营销模式和渠道,尝试新的营销模式,转变营销思路,研究制定新的营销模式。制定营销创新模式的依据必定是企业实际需求,新时期企业间的竞争对中小企业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敢于打破传统,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和分析当前阶段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长远的战略规划。细分企业经营领域,划分优劣势领域,确保企业优势项目更强,保证企业优势产品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名牌产品的知名度,提升企业产品在领域内的实力和口碑,确保企业优势项目的同时,开展相对落后区域的营销模式创新,改变传统思路,放开思维,转换角度去转变企业在该区域的营销战略,有针对性的解决落后区域的障碍性问题,提升市场占有率。

加快中小型企业品牌建设的进程。中小型企业首先要提升自身对品牌建设的意识,从意识上重视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建设。目前,我国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企业太少,品牌对利润的贡献同样比较低,必须加大自主研发资金投入,加快自身知识产权的建设和保护工作。不断扩大品牌产品为企业带来的高附加值。品牌同样是企业的名片,尤其是当前随着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品牌的追捧,为企业带来重要机遇,要紧紧抓住时机,扭转当前低附加值的现状,走品牌路线,树立自身品牌特色,辅之于创新性的营销策略,将企业推向更大的竞争舞台。

另外,时展如此迅速,时机不等人,企业必须建立快速反应营销模式。缩短企业内部决策的层级和宽度,将决策权大胆下放,紧紧抓住有利机遇,锁住消费者的需求,寻求短平快的营销模式。在当前信息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环境为企业的营销创新带来极大便利和平台,中小企业建立顾客服务和交流平台势在必行。加强与顾客的沟通,有利于缩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增进企业与顾客的情感,将消费群体的需求融入公司经营发展规划,以负责人的企业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研究新时期中小型企业的营销创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于中小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整体经济改革发展而言也是一项有价值的研究项目。本文只是从理论的角度思考营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提出解决当前障碍的建议,各个中小型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不同,必须依据自身发展规划展开企业营销创新工作,切实转变思路,充分重视品牌营销的意义,加快品牌建设,树立优秀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刘虹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1期

[2]湖北省经济委员会主任王建鸣加快产学研合作 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N]湖北日报,2006年

[3]张洪辉基于公共创新平台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篇2

论文摘要:基于要素供给主体的性质是否具有营利性,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要素划分为公益性要素和营利性要素。其中,营利性因素对提高企业创新活动效率的贡献率更高。这些要素在现实中表现出的优劣状态,对创新活动作用方向不同。由此,构建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受力结构模型,基于模型的分析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倍受关注的一支经济力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由科研人员领办或创办,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它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成长和高收益的特征。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然而,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创新进化能力较弱,其创新与发展往往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很多国家纷纷构建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体系,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实现其良性发展。

一、相关研究简要回顾

目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出两个特点:(1)创新支持体系内容主要集中在金融财税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尤其集中在政府提供的各类要素方面。(2)创新支持体系功能定位主要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引导创新资源的流向,是一类非营利性质行为或活动。由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目前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非营利性的支持体系,该支持体系扶持了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但是,政府主导型的创新支持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往往效率不高,致使创新资源得不到更有效的利用,目前这一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我国创新资源极其有限,如何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有限的资源扶持更多高科技中小企业,创造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推动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壮大,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这要求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的构成问题。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若干要素构成,包括财税、融资、法律法规、政府行为、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企业孵化器、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等要素。这些要素来自于不同供给主体和运营主体,有的由政府提供,有的由企业提供。由于供给主体组织性质不同,要素供给目的会表现出很大差异。例如,财税、法律法规的制定者是各级政府组织,其目的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风险投资、社会中介服务等要素的提供者是营利性组织,其目的是通过注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需要的要素或服务最终获得利润,具有较强的营利性。组织理论表明,组织的性质与存在的目的不同,其运作机制与运作效率也迥然有异。因此,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体系各构成要素的供给主体性质不同,其供给目的存在差异,这直接导致了每类要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根据要素供给者不同目的,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的构成要素分为两类:公益性要素和营利性因素。

(一)公益性要素

公益性要素的提供者不以赢利为目的,只是为了形成一个更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或提供更有利的发展条件。这些要素的存在状态及变化状况直接影响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是否有利。

具体包括由政府提供的政府政策、法律法规、政府行为等政府性要素和由当地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要素两大类。

1 政府性要素政府只是经济活动的宏观管理者,而不是直接参与者。政府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支持的目的只是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而且,它只能是也必须是针对全部企业或全行业企业,而不是某一特定的企业或某一类特殊企业。因此,其典型特点是公平、公正,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2 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一个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构成了该地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整体环境。该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包括诸多要素,如多年积淀下来的社会文化、社会发展进程、业已形成的产业结构、企业社会网络及商业协会发育状况、该地区的智力资本、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程度、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程度等,这些要素的状况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活动,并且这些要素在短时期内不易改变。

(二)营利性要素

营利性要素的提供者将提供这些要素作为自己的获利手段,其提供者可以是企业、私人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或个人等。具体包括风险投资基金、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社会服务机构。

1 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又称为“天使资金”。风险投资基金是针对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创业企业提供股权投资和资本经营服务,当企业发育成长到相对成熟后,即退出资本,实现增值后继续投入下一风险投资项目的金融资本。

2 企业孵化器。企业孵化器一般分为赢利性和非赢利性两类。非赢利性企业孵化器一般由政府和非赢利性组织创办,主要目的是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而赢利性企业孵化器一般由风险投资家、大企业和私人兴办,目的是通过向创业企业提供成长条件和环境而获取利润。笔者将这一要素置于营利性因素之列。

3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是高新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但由于其规模小,资金技术实力有限,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目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商业化运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4 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转让、技术论证等中介服务,社会服务机构的提供的各社会服务一般都是有偿的。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体系框架

基于上述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两种性质的技术创新支持要素,兼顾到企业内部创新体系诸要素,构建出一个包括三个层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框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包括三个层面:

(一)企业内部创新体系

企业内部创新体系位于体系框架的中心。企业内部企业家与各级员工的创新意识、企业的创新战略、创新机制、所拥有的创新资源、多年积淀下来的企业文化等要素决定着企业创新需求的强弱和创新能力的高低。若一个企业中这些要素状态非常有利,如创新意识强、创新战略目标明确、创新机制完善、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丰富、企业文化有利,或这些要素中的多数有利,则企业的创新动力强,创新活动频繁而创新成果多,否则创新动力会很弱,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也较低。由此可见,企业内部各类与创新活动有关的要素有可能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动力来源,也有可能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抑制因素。 转贴于

(二)企业外部营利性创新支持体系

营利性创新因素的提供者为了获取利润而提供各种服务,尤其是其中的企业孵化器和风险投资基金机构是通过孵化成熟的企业然后将其高价售出而赚取利润。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些要素的提供者(机构)努力创造各种条件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促使其迅速成长。于是,营利性创新要素的提供者赚取利润的目的就会演变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大的外在推动力量。营利性因素中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基金机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等要素只要是产业化运营的,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外在推动力就存在,只是推动力的强弱与这些要素产业化运营的状况有关。

(三)企业外部非营利性创新支持体系

非营利性创新因素构成了企业创新活动的外部环境。这些要素若表现得好,就会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拥有一个规范、秩序的创新环境,引导创新资源流向该领域或行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引导力量。这些要素若表现得不好,则意味着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环境非常不利,会增加创新的难度,成为束缚其创新活动的绳索。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支持体系力学模型及分析

若把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及所在系统比喻为一个在斜坡上滚动的球,它在斜坡上上下滚动时受到多方力的作用。这些来自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构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环境。

企业内部创新体系中的若干要素,如企业中领导者的创新意识较强、创新机制完善且有激励力、创新资源丰富、创新战略明确、创新氛围浓厚等,意味着企业动力和创新能力很强。企业自身强大的创新动力会拉动企业走上不断创新的道路,因而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拉动力。相反,当企业内固有的氛围排斥创新、领导层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资源不足、企业创新机制不合理等,则会阻碍企业的创新活动,至少会使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停步不前,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阻力或惰性力,用A表示。对于处在斜坡上的企业而言,A表现为一个向下的重力。由于企业自身的生存需求,企业创新活动成为一种必要手段,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支撑力,用B表示。 企业外部营利性因素代表了创新活动的外在推动力。各营利性因素作为一个产业发育得越成熟,其运作越规范,要素提供者营利需要越强,转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压力越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推,动力越强。该推动力用Y表示。

企业外部非营利性因素构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宏观环境,在图2中表现为夹角a。夹角a越小,斜坡会变得扁平,企业向前滚动就会容易些,表明创新活动的宏观环境越有利,企业也会更愿意进行各类创新活动;夹角a越大,斜坡会变得陡峭,企业向前滚动的阻力加大,表明创新活动的宏观环境非常不利,企业会减少或不进行创新活动。由于企业外部非营利性因素供给主体要考虑全民利益,因而与企业的利益不能总是同步,夹角a不可能为零。

据此,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当满足x+Y=A·sina时,企业创新活动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即企业保持原来状态,没有任何变化发生,也就是企业处于创新活动的抑制状态。

当a趋近零时,即环境极端有利时,表明环境对企业的约束力量几乎不存在了,企业创新活动中的速度取决与x+Y,企业处于创新状态;当a趋近90°时,即环境极端不利状态,企业生存困难,无力创新。

企业外部营利性因素所产生的推力Y在两方面受制于宏观外部环境,一是营利性因素的供给主体本身的发展受宏观外部环境的影响,二是,创新主体有权决定是否接受企业外部营利性因素所产生的推力Y,只有x>A·sina时,创新主体处于创新状态时,Y才会被创新主体接受。

五、结论与建议

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由多方面要素构成,这些要素有营利性的,也有公益性的。要素存在的目的不同,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和功能不同,在创新体系力的模型中表现为不同方向的力,这些力的综合作用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总体环境。为了更好地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强企业内部创新体系的优化,尤其是应在加强企业内部创新动力,减小企业自身惰性力方面做好工作

主要应着力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育、企业创新激励机制与企业创新型文化的建设方面。这其中关键在于企业家自身创新精神与素质能力。尽管,企业内部创新体系不是创新支持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却是创新支持体系作用于企业创新活动的介质要素,没有企业内部创新动力与能力的配合,外部环境再好也只能推动企业被动创新,会削弱创新支持体系功能与作用。

(二)在营造和建设创新支持体系时,应该区分不同性质的因素,分别对待

非营利性因素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引导创新资源的合理流动,需要做到完善、规范、公平、公正。而营利性因素,其营利的目的会推动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其发展路径。

(三)大力推进营利性支持体系各要素的发展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篇3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更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只有技术创新推动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所以,技术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更为突出。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更为迅速和成熟。在国外,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更为多样化和广泛化,能够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收入。而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所以克服这些制约因素,找到推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新方法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我国中小企业创新技术的现状和特点,提出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途径。

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分析

中小企业较大企业相比,灵活性较高,对各个方面的要求较低。对于这样特点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尤为重要。不同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着不同的重点,代表着企业的不可效仿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中小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创新,那么其就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在下去。另一方面,在整个社会技术创新中,中小企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首先,在进入市场的初期,中小企业基本上是通过技术创新开始创业,新的技术创新给市场中原有的大企业造成冲击,促使原有大企业进一步研发新的技术,对应市场中的创新,保证市场占有率。其次,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其建立和灭亡速度都比较快,从另一个侧面增加了社会中各种技术的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对于中小企业的作用,还是中小企业对于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二者都有着不可分开的联系。所以为了更进一步地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必须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途径来促进技术创新的应用。

三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际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没有国外的国家早,但是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以下特点:

1.中小企业规模小,机制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运转起来能够更加灵活。又由于中小企业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他们没有办法经营多种产品来分散风险,也无力与大企业竞争其难以复制的产品,因而,中小企业往往将力量投入到大企业不重视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2.中小企业具有广泛的经营范围,成本较高。

随着现在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转变,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作为中小企业来说,他们的品种单一,生产量较小,不能大批量生产,导致单个产品成本会增加。

3.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抵御能力差。

从经济情况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国与世界相比,流动资金主要依靠商业银行,所以,在中国,企业的资金大部分都来源于银行。因为大企业不容易倒闭,银行的贷款有保障,但是对于流动性较强的中小企业来说,贷款变成死账的概率比较高。所以,对于中小企业,他们的经营风险高,且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抵御经营中出现的风险,抵御能力差。

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鼓励政策以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但是,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观念淡薄。

企业都是以利益为主,我国中小企业都是采用比较保守的方式来经营,大部分都是沿用传统的模式来经营盈利。传统的经营模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种保障,能够为企业带来稳定的利润。所以中小企业大部分是传统模式,技术创新的观念淡薄。

2.我国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人才。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不竭动力,在我国技术创新人才是非常稀缺的人才。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科技人才尤其重要。但我国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人才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员工大部分是中年人,缺乏时代的优先感。3.我国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在中小企业的现状及特点中提到我国中小企业对经营风险的抵抗力差。就是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在流动资金的银行贷款上受到限制,所以也会导致企业中缺乏资金。没有资金就引进不了先进的技术,也就谈不上技术创新。以上就是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存在的问题。想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就应该尽力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五推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

根据以上所述的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和特点以及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发展。

1.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增强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在我国的有些企业里,大家的积极性减退,多干少干都一样,这样的心理充斥着员工的内心。员工提出创新也要经过层层的批准通过,而且对于员工也没有奖励。所以,员工也就不会去创新。在现代化的企业里,这样的现象就会导致一个企业堕落,最后退出市场。所以,要增强管理人员和每一个职工的创新意识。

2.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目前我国比较活跃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在企业的流动资金的存储方面,商业银行成为企业的依赖,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各个银行都要加强中小企业的信贷申请的成功率,提高对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能力。

3.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努力提高中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科技人员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而我国中小企业的科技人才稀缺,中小企业应该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在高校建立自己的基地,培养自己的专需人才。大学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有着很好的创新能力,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集聚人才,大力育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4.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法律是保证企业各项活动能够正常、规范进行的规则。我国中小企业正在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国就要制定出完善的中小企业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中小企业能够有所依据,有所保护。

六总结

总之,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远不会枯竭的动力,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的生命之源,所以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只有有了自己的创新技术,别的企业才不会有相同的产品,这个企业才会有不被模仿的竞争力,这样才不会被市场淘汰,我们国家的经济才能够更进一步地发展。尤其是对于存在种种问题的中小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尤为重要。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解决资金问题、人才问题等,就能够将技术创新很好地运用在经营管理上。在大企业的竞争压力之下,中小企业就能够从容面对。增强中小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够使得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篇4

[关键词]工业企业;科技;研发;创新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现状与特征

1.1研发投入总量不断增长

2015年,张家港市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436家,占38.7%;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下同)经费投入达61.38亿元,比上年增长7.3%;R&D投入强度有所增加(内部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3%,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R&D人员合计为19938人,增长6.1%;R&D项目数达1677项,增长12.9%;有研发机构的企业485家,增长3.2%。

1.2企业研发主体地位凸显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作为全市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凸显,这不仅体现在R&D经费投入、R&D项目总量以及R&D人员已具相当规模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还体现在创新能力的增强和科技实力的提高等方面。发明专利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体现的最重要标志,到2015年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达2365件,比上年增加502件,增长27%;通过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达631万元,增长66.1%。同时,企业在行业中的标杆地位不断增强,到2015年年底,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76项,比上年增加15项,增长24.6%。

1.3大型企业依然是科技创新主力

全市36家大型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2%。从研发投入看,大型工业企业R&D人员9744人,占48.9%;R&D经费投入39.3亿元,占64.0%,其中,排名前十的企业R&D经费投入占50.2%。从研发产出看,大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市规上工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76.7%,其中排名前十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69.7%;专利申请827件,占33.7%,其中发明专利400件,占37.3%。1.4冶金行业保持科技创新龙头地位2015年,冶金行业依然保持科技创新龙头地位。近年来,冶金行业面临着国内钢材产能过剩的生产压力,企业依托科技创新,主动谋求转型升级。2015年,冶金行业R&D经费共投入21.0亿元,增长5.0%,占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总额34.2%;R&D人员2757人,增长25.4%,占13.8%。纺织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R&D经费及人员投入均有大幅度增长。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企业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益有所下降

多年来,张家港市规上工业企业R&D投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增幅在苏州五县市(区)中保持前列。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申请专利2454件,同比减少44.1%,其中发明专利1071件,同比减少33.9%;新产品销售收入650.1亿元,同比减少35.1%。对比企业有效发明专利26.9%的增幅和引进境外技术经费支出54.1%的增长,我们或许可以把企业专利申请量的减少,部分归咎于———企业更倾向于引进国外技术而不是自主研发;冶金行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以占比达64.1%的体量和45%的减少幅度,拉动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减少29.1%,由此可以部分解释新产品销售减少的原因。总的来说,R&D投入和产出的不均衡发展现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

2.2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从科技创新活动情况看,2015年,中小型企业有研发活动的企业400家,同比增长13.0%;有研发机构的企业448家;R&D人员合计10194人,占51.1%;R&D经费投入22.1亿元,占36.0%;专利申请1625件,占66.2%;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2%,比大型企业少7.9个百分点。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小型企业在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平均盈利水平的状态下,研发投入和产出不仅体量小,而且效益低。

2.3企业重技术引进、轻自主创新

2015年,在巨大的经济运行压力下,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有所下滑,企业重当前、轻长远,重生产、轻开发的发展模式更加明显,科技创新更注重技术引进而不是自主开发。2015年,企业专利申请量减少44.1%,其中发明专利减少33.9%。而与此同时,企业引进境外技术经费支出增长54.1%,但对引进境外技术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大幅削减,减少80.5%。长期来看,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高达17.8亿元,增长34.5%。技术改造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等特点,其效果更为直接地体现在产品质量的改善、花色品种的增加或者产品的升级换代等方面,并最终体现为新产品数量的扩张及销售收入的增加,但对专利产出等更具突破性的创新影响不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专利产出水平,原因在于技术改造延长了现有技术的生命周期并减缓了企业对新技术的需求程度,从而降低了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张家港市专利申请数量的大幅下降或许与快速增长的技改经费支出存在一定关系。

3提升张家港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3.1注重本土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外资企业出于对核心技术保护的考虑,往往会把其核心技术研发力量留在本国。2015年外商投资企业的R&D经费支出仅增长2.1%,其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处于停摆状态,研发经费主要用于试验发展。由此可见,外资企业不管在研发投入总量还是在研发技术溢出效应上,都不能成为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主导力量,科技创新要依靠本土企业。首先,本土企业要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地引进国外技术或国内技术容易导致“技术依赖”,企业因为缺乏自主研发的能力和经验而难以打破依赖技术引进的发展路径。其次,必要的技术引进要尽量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实现二次创新,最大化地发挥引进技术的溢出效应,提升专利技术产出水平和新产品经济效益。

3.2平衡大型企业带动与中小型企业崛起

大型企业尤其是集团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具有资源优势,雄厚的资金投入和高层次的研发人才和机构都是中小型企业所不能匹敌的,大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领头羊作用不能忽视。同时,中小型企业拥有庞大的数量群体,也是最有经济活力、最具创新精神的群体,但由于缺乏资金、人才、信息等优势,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很难获得外部资源的青睐。因此,政府部门要积极为企业营造创新环境,分担企业创新风险,激活中小型企业创新活力,加快中小型企业崛起,在促进大型企业创新带动和提升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上做好平衡。

3.3平衡短期生产效益保障与长期自主创新发展

保障企业短期经济效益可以为企业长期的研发投入水平提供充裕的物资基础,因此鼓励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新产品销售收入,但不能因为追求技术改造获得的短期效益而放松了对新技术的研发力度。要平衡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作用和效益,也要密切关注产业技术发展动态,跟踪产业技术前沿。

参考文献:

[1]陈志光.天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转化能力提升研究[J].城市经济,2016(2):65-68.

[2]张西征,刘志远,王静.企业规模与R&D投入关系研究———基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2(2):265-274.

[3]项歌德,朱平芳,张征宇.经济结构、R&D投入及构成与R&D空间溢出效应[J].科学学研究,2011(2):206-214.

[4]卢方元,靳丹丹.我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3):149-157.

[5]陶裕春,申昱.基于生产函数的国有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测算[J].中国市场,2014(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篇5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收录日期:2013年2月26日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创办的、从事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的中小规模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置灵活,调整方便,投产迅速,容易产生科技创新和科技产出,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基本力量。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更能专心关注市场上被大企业忽略的某些部分,在这些市场上通过专业化经营来获取最大限度的收益,在大企业的夹缝中创造出更多的生存空间。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本文旨在对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面临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河北省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功不可没。据统计,截至2008年6月末,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8.6万个,占全省企业总数的60%以上。企业产值占全省GDP的38.2%,上缴税金120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35.6%。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蔓延,逐步进入后危机时代,经济形势极其复杂,全省民营(非国有)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受着巨大的冲击。2009年全省科技中小企业单位个数达19.3万个,同比增长3.29%;科技中小企业从业人员215万人,同比增长3.05%,占全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6%以上。科技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1,792.8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全省GDP比重约11.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实缴税金113亿元,同比增长15.5%,占全省财政收入比重约35.3%,与上年基本持平。

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与发展投入力度较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性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83.01%、开发经费占销售额比例为13.97%,均略高于科技型企业的比例水平。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产品利税率为28.23%,比科技型企业总体水平低7个百分点,说明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领域投入转化为有效产出的能力相对比较弱。

二、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技术创新能力较差,高科技人才短缺。2011年统计数据表明,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科技人员的数量占科技型企业科技人员总数的42%,比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技型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高出12个百分点。虽然目前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人员在总量上较科技型企业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专职工程技术人员中从事科技创新的仅占到17,3%。高层次创新人才明显偏少,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费用还不到销售收入的1%,有的甚至更低,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由于企业规模等原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实力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明显差距。河北省的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主要采取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直接购买技术成果的方式进行技术的二次开发,这种方式所开发的技术往往其市场寿命不长,技术领先程度不高,不能给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核心技术的掌握。

(二)融资渠道狭窄,筹集资金困难。尽管中小企业有科技创新的动力和压力,但是技术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以及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使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面临着资金来源的巨大障碍。由于中小企业成立年限短,缺乏信用积累,并且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很少有实物资产可以用作银行贷款抵押,因此很难从银行取得信贷资金的支持。这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筹资能力不强,无法吸引投资商的注意力。

目前,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内源性融资依赖严重,自我融资的比例达到90%以上的水平。由此可见,企业家自有资本以及企业的资本积累是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不是通过市场的资本集中过程。与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和发展速度是非常不相称的。

(三)生存周期较短,财政资金的政策风险较大。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还没有完全获得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此外,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周期短,造成了企业一般只考虑短期和眼前利益;同时,目前各级政策还缺乏一整套跟踪、监督、评价的手段和办法,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使得财政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风险较大。

(四)政策支撑和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由地方政府和中介服务机构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信息传递中介,能够有效地规范行业中的企业行为以及传递市场中的信息和技术,提高集群的运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由于河北省社会化服务网络尚不健全,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导向和支持方面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所有这些都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解决河北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第一,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聘请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们对河北省中小企业的经营人员、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和教育,尽快培养出一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高水平的企业家队伍;第二,形成有利于激励员工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科技奖励制度,完善和改革企业分配和激励机制,并改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不断开发与留用人才,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拓宽企业技术创新的深度和广度。2012年4月26日,河北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双百”工程启动会议在石家庄市栾城县召开;5月份举办2012年度河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环境与能力建设培训班;沧州市科技局深入实施“五大科技工程”,在全市筛选的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中,选择10家企业建立研发中心,进行重点的培育,这些均体现了河北省及各市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的重视及培育力度。

(二)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环境

1、进一步明确和完善银行对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有关政策力度。政府部门、各类投资基金、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等多方建立参与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体系,银行、第三方、财政、股东共同建立联合担保的方式。在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短期、临时融资需求方面,搭建项目对接信息平台,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方式获取发展所需资金。

2、充分发挥担保机构作用。通过完善担保服务体系,建立政策性、商业性担保和再担保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规范设立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对现有为科技企业服务的担保机构增资,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融资担保能力;设立再担保机构,分担商业担保风险;建立多层次合作平台和全方位风险管控体系。

3、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综合服务。为保障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要建立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推动组、服务队,深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服务。制定年度计划和目标,细化工作内容、工作目标、进度安排,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内部监督考核机制。

4、加大政府引导力度,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由于河北省经济基础薄弱,政府给予的政策及资金支持有限,与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近万亿的资金需求相比,省内的创业投资公司发展无法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要求。建议政府逐步增强其综合实力,增加其管理的具有引导性质基金的资金规模,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供给链条中的承上启下作用。

(三)开展信用信息征集和信用评价工作。到目前为止,河北省还未正式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虽然河北省商务厅定期相关的优质企业名单,但是优质企业的评选工作如何进行,却没有一个正式的规程。面对一个不规范的评估体系和不定期的资讯,企业信用的可信度和真实性的确令人难以信服。针对以上情况,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建立动态信用信息数据库,对所有评定等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信用信息库,包含的内容有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注册资产、纳税额度等信息,在河北省商务厅网站和中小企业局的网站上公布,提供可供查询的开放式渠道,并随时接受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四)构建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河北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以政府推动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具体又表现在融资环境不完善、人力资源缺乏、法制环境不健全、信息化程度不高、产学研联系不紧密以及创新网络仍没有有效形成。根据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特点,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服务应充分发挥政府支持的综合机构的作用,通过与各类服务组织和相关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引导和鼓励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参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从而形成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纽带,紧密结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技术创新服务协作网络,以此搭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同时也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一条可行途径。具体有如下措施:

1、建立公共信息平台,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信息支撑。首先要建立专业技术创新网站,有针对性地搜集中小企业所需要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政策信息和人才信息等,经过分析加工后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及时获取及信息;其次要建立联系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服务机构以及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公共信息系统,及时获取各种信息,建设各种公共信息数据库,为中小企业与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各类专业服务机构的交流提供手段和通道;再次是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2、建立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纽带的网络化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企业、专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科研院所、大学的技术创新联盟。具体包括:一是建立产、学、研协同互动机制,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纽带,推动企业、大学、研究所的协作,建立以行业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行业研发中心;二是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企业与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如模具设计、产品检测等机构的协作机制,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难题;三是建立技术创新服务机构联盟,主要是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中心等专业机构建立协作机制,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应用新技术;四是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作机制,充分利用大企业技术力量组织成立企业技术中心联盟,为中心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等提供技术服务。同时,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专家联系机制,建设专家数据库,充分发挥各行业专家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卫东.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配套情况调查[J].河北企业,2011.8.

[2]唐晓娟,杨会朴,封俊国.河北科技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科技创业,2009.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技术指导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向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化的方向迈进,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我国现在经济体制向着市场经济进行发展,所以建筑行业只有在合理把握市场的前提下才能够发展壮大。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是一种能够保证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合理的进行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下面笔者将谈谈创新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 我国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建筑工程创新技术是一种在当代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双重发展下的必然产物,这种技术能够保证建筑行业工程在进行施工时达到质优价廉的目的。虽然我国已经开始进行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的发展,但是和某些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就导致了很多素质和质量不齐的人员涌入到我国建筑行业之中,这类人员一般都没有受过专业的技能教育,这样就会导致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阶段并没有良好的施工人员意见支持,导致创新工作发展较慢。另外,在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或者人力获得创新施工技术之后,并没有技术型人才对此进行继续的研发和拓展,由于某些原因也没有投入到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这样就会导致企业资金浪费。

2 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发展的原则

笔者通过多年对国外先进创新施工技术的研究,同时结合了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现状发现,在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企业应该遵循如下几个原则进行发展。

2.1 树立技术就是企业生命力的观念。因为施工创新技术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施工保障和经济效益,所以笔者建议对大型施工企业而言,可以进行适当的技术实验室的创立,来进行研发创新施工技术,为技术的研发提供必要条件。

2.2 施工技术要全方面发展。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创新性施工技术,但是这并不单单指施工技术中的某一个小方面要创新,只有在施工涉及到的所有环节都进行创新,才能够形成一门比较成熟的施工创新技术。

2.3 掌握市场指引。进行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工作最大的目的就是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谋得利益。如果在进行创新施工技术的研发和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结合市场,那么就不会得到利益最大化的效果。

2.4 敢于借鉴、敢于创新。在进行创新性施工技术的研发工作中,笔者认为应该充分的参考外国相关成功工程的案例,然后通过结合我国自然环境、施工环境、人员素质等来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工作。这样就能够形成比较成熟的、适合我国的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

3 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实施的几个手段

3.1 结合企业基本情况树立创新理念

在进行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的研发和引用的过程中要合理的结合企业生产力情况来进行。通过对技术人员的介绍,让技术人员能够对企业的生产力情况、资金情况、人员配备等情况有足够的了解,然后进行企业创新理念的树立和灌输工作,确保整个企业都有创新精神。

3.2 结合创新环境确保创新技术的发展

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的发展不单单只需要企业环境,还需要一定的市场环境和政府相关政策。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鼓励科技创新性技术的发展,并且建设部已经颁布了一定的奖励措施来针对企业的创新施工技术。企业要在结合我国当前良好的政府政策的同时严格把握市场环境来进行创新技术研发工作。针对部分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可以通过独立设置施工创新技术研发实验室来保证技术的创新性和更新周期;然而对部分小型的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采取联合建立的方式来进行创新施工技术的发展,例如借助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小型民营企业联合的方式,都是一些能够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的基本手段。

3.3 以市场竞争为研发动力推动创新技术发展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各类大中小型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林立,造成了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如何能够让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建筑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力。市场竞争是企业进步的原动力,在企业进行创新施工技术的进行发展的今天,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通过竞争力为创新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动力。增强与国外相关成功案例,加强自身的学习,就可以比较好的激发出企业的创新动力。另外,企业也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自身施工项目中存在的不足,通过自省工作来引用比较合适的施工技术,来达到自身技术创新目的,进而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总之,市场竞争能力是保证企业是否具有发展空间和生存生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创新施工技术则是保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企业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4 结语

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作为一项能够比较有效的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已经引起很多企业的重视,但是往往企业缺乏有效的发展手段和发展技术支持而导致计划搁置。笔者认为,只要通过合理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企业实际环境、以市场竞争力为创新动力来进行企业创新施工技术的发展,就能够很好的形成创新发展新格局。另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这样才可以保证企业创新技术具有一定的发展延伸性。

希望通过本文对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发展现状、创新施工技术发展的基本原则、创新施工技术发展的几个手段的论述,能够为相关企业和创新个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也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另外笔者希望本文的读者能够对本文论述不当之处提出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 周凋.对建筑工程创新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探讨[J].质量与管理,2012(5):67-68.

[2] 况则良.浅析建筑工程的创新施工技术[J].建筑知识,2011(22): 18-19.

[3] 杨捷,马瑜.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95-96.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篇7

企业的组织制度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从国际上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较大企业成功率高。这是因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大多是市场拉动型的,即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因此,中小企业灵活的机制十分有利于技术改进和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科技人员70%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的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很小,在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方面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以河南省中小企业为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条块分割、机构庞杂、产学研脱节河南省县属以上的科研机构有300个之多。过多的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不利于产学研的结合,科研经费、科研力量不能集中使用,造成了科技投入的普遍浪费,致使很多基础性、关键性和普遍性的生产技术问题不能解决,直接制约了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进程。

第二、中试机构建设缓慢,成果转化瓶颈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中试机构建设、人才培养、设备配备、能源和原材料供给、科技服务保障等建设步伐缓慢,措施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结果致使作为成果转化之核心机制的中间试验活动发展缓慢,仍为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成果转化瓶颈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分析。

1.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优势

(1)机动灵活性强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能及时跟踪技术上的变化,及时地推出新产品,也由于进出壁垒低,很容易在环境有利时进行技术创新,而在环境保护不利时,可随时撤出,转向其他产业进行技术创新。

(2)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突出

中小企业的企业家除对技术创新制定战略外,通常还亲自直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或组织和领导技术创新工作,真正成为了技术创新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成为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角。

(3)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

中小企业由于员工数目较少,工作绩效易于确定,故比较容易通过实行“按知分配”来调动科技人员和其它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的创新立足市场,长久不衰。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劣势

(1)技术创新资金短缺

中小企业一般自有创业资本少,经营风险大,信用程度较差,加上政府支持力度不足,不仅很难从资本市场融通资本,也很难从货币市场中获得资金支持,因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易碰到资本实力短绌的瓶颈制约。

(2)技术创新人才不足

技术开发与创新人才、组织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相对于大企业更难吸引到人才。从我国情况来看,由于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于农村和城填新增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低下,技术水平低,因而科技人员短缺现象尤为严重,从而阻碍了中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3)技术创新的技术源缺乏

中小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薄弱,对外部技术与技术力量依赖性过大,缺乏稳定的技术源,而且很多都是依赖于同一个“技术源”,很难在技术上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从而为技术创新带来一定难度。

(4)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其技术创新对外部环境和服务体系的依赖性较大,需要借助社会的支持。而当前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则刚刚起步,这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服务的需要。

三、中小企业创新的方式

1.技术引进再创新

技术引进再创新比较适合我国技术力量薄弱、技术设施和手段相对落后的中小企业。它可以使落后的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但技术引进再创新并非简单抄袭,它同样要投入研发力量,以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因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它不仅使吸收开发的针对性大大增强,还回避了研究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例如,六七十年代,日本在大量引进美国和西欧国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向工程研究,创造性地模仿出比原有产品质量更好,功能更强,价格更便宜的产品,大大扩展了日本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中小企业在采用此战略时,应以面向国内引进为主:可引进专利、专有技术、技术情报等软件,也可引进关键设备、成套设备,但应以软硬件一起引进为主。

2.合作创新战略

即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联合开展创新的方法。它是以创新为目标,以合作为基本手段,以资源互补为内容的技术创新方式。从中小企业来看,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比较低,而且在短期内难以有很大的提高,创新的基础条件和企业的技术能力也比较差,完全依赖企业自身技术能力的积累来开展创新活动短期内很难提高技术档次和效率。从创新资源分布来看,我国的创新资源分布不均,比较集中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研究与开发活动严重脱离市场需求,创新的无效投入和无效劳动现象十分明严重;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却得不到创新的支持,形成科技与经济“两张皮”这种不合理的现状。合作创新战略正是改变这种不合理现状,它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有效性和效率的手段。它可以充分利用创新资源,直接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克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劣势,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集中各种创新资源进行创新活动,可以降低创新成本,缩短创新周期,提高创新档次,促进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在实施合作创新战略,首先应当选择在创新资源上最能体现互补性的合作者,从而达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此外,在合作方式上,可采取以行业为依托的合作方式和以区域为基础的合作方式。以行业为依托的合作方式是利用本行业的资料、人才,技术等优势,组成技术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项目开发。

参考文献:

[1]叶勤.企业家精神的兴起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其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16-20.

[2]欧新黔.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N].经济日报,2005-11-28.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篇8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 博弈

一、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智猪博弈

技术创新是一项不确定的且风险较高的活动,两个厂家很难在同一个市场同时取得成功。一般来说,大企业拥有较大市场份额,更容易消化创新成本,而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创新动力则显不足。现设定甲为一家大企业(“大猪”),乙为一家中小型企业(“小猪”),当甲的技术创新贡献率高于乙时, 就出现智猪博弈的行为(如图1)。厂家甲在这个博弈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劣战略,但对于乙来说,却有一个劣战略――“创新”,因为无论甲做什么样的选择,乙选择“不创新”都会优于选择“创新”。而在给定乙剔除了劣战略“创新”后,甲的“创新”战略又占优于“不创新”战略。因而,这时的纳什均衡是(创新,不创新)。这正说明了为什么在现实市场上,大企业的创新动机比中小企业要强的原因。大多中小企业选择模仿生产,搭上大企业的“便车”。

二、中小企业之间的囚徒困境

由于知识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在知识产权制度不够健全,保护力度不够的情况下,企业的创新成果极易产生“技术外溢”。这种情况下的企业都将倾向于选择“不创新”战略,而坐享别的企业创新后“技术外溢”的成果。尤其是在创新投入成本较大,或是“技术外溢”过快,导致新产品在被模仿前所得超额利润极其有限时,企业都会“等待”,选择“模仿”的策略,因而创新活动就陷入了停滞状态。企业之间的博弈就陷入了“囚徒困境”,得益矩阵如图2。试图创新的企业如果发现自己创新而对手等待模仿时,自己的效用反而比不创新时减少。博弈双方此时的劣战略都是“创新”, 因而都不会选择“创新”, 博弈便陷入了“囚徒困境”(如图2)。

三、中小企业之间的动态博弈

前面两种情形都是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而现实的状况是,企业间进行的“动态博弈”属于常态。假定现有A和B两家规模相当的中小企业,他们在进行决策时,均拥有对方行为的充分信息。A拥有相对创新优势和主动权,B是跟进模仿者。假定他们产量相当都为m,单位产品利润是b。对于A来说,它有创新主动权,可先选择“创新”或“不创新”。B是根据A的选择行为来决定自己选择:(1)A企业选择“不创新”。这时B企业无从模仿, A企业和B企业都仍将维持现状,利润都为bm;(2) A选择 “创新”。这时,B企业会有两种选择:“模仿”或“不模仿”。用n表示A企业在创新后未被模仿时期出售的产品数量,此时单位产品利润为4b,创新投入为c。博弈过程如图3所示。在这个“博弈树”三条“路径”的末端,用向量给出了A 企业和B企业的支付, 可用“逆推归纳法”求解这个博弈。在“博弈树”左边决策结上,B进行选择时,会选择“模仿”,因为总有m>n, 0.5bn+2b(m-n)>0.5bm恒成立。此时子博弈的纳什均衡解是(创新,模仿)。在“博弈树”右边决策结上,由于B没有A的创新来源,只有不模仿,此时子博弈的纳什均衡解是(不创新,不模仿)。

再分析A企业的选择行为。A企业要进行原始创新,会承担创新成本(c)和创新后会面临被B企业模仿而导致高额利润消失的风险。由“博弈树”向量支付比较可知,c<bm+2bn时,恒有(4bn-c)+2b(m-n)>bm;又m>n,所以在c<bm+2bn的情况下,恒有4bm-c>bm,此时A会选择创新。同时,A还会比较其创新后所得收益与被模仿后B所得收益的大小,是否存在(4bn-c)+2b(m-n)>0.5bn+2b(m-n),即3.5bn-c>0。在n越大或c越小的情况下,A创新动力就越强;反之则动力不足。这时,A企业和B企业之间的博弈就容易陷入“囚徒困境”。

四、小结

针对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状况,政府应该从政策供给的角度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增加中小企业“搭便车”的成本。同时要搭建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

参考文献:

[1]谢帜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陈抗郁明华: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6.1

[4]黄猛:技术创新博弈论分析[J],全国商情,2007.3

上一篇:科技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广告在线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