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教案范文

时间:2023-09-18 20:27:40

免费教案篇1

一、实施时间和范围

从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已经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的基础上,将免费范围扩大至学前三年;同时,在全县实行普通高中免费教育。其中学前免费教育实施对象包括全县所有公办、民办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及小学附设学前班在园、在班年满3周岁的幼儿;普通高中免费教育实施对象指具有本县户籍,且有县中学普通高中学籍的在校学生。

二、主要内容

(一)学前教育实行“一免一补”,免除学前幼儿保教费、补助经济困难家庭幼儿生活费。其中,对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学前幼儿及小学附设学前班幼儿免收保教费;对在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学前幼儿按照同级同类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予以减免。

(二)普通高中实行“三免一补”,免除普通高中学生学费、体检费、住宿生住宿费,补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生活费。

三、补助标准和资金筹措

(一)在免除学前幼儿保教费和普通高中学生学费、体检费、住宿生住宿费后,按照“免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对幼儿园和普通高中学校进行补助。按照县物价部门核定的幼儿园和普通高中学校现行收费标准,县城公办和民办幼儿园按照每名幼儿每年900元、其他幼儿园与小学附设学前班按照每名幼儿每年700元进行补助;普通高中学校学费按照每名学生每年700元,体检费按照高一新生每人每年25元、高二和高三学生每人每年20元,住宿生住宿费按照每人每年300元进行补助。

(二)对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和高中学生补助生活费,补助标准为幼儿每人每天3元、普通高中学生每人每天6元,一年在园、在校按250天计算。

(三)根据省市现行学前教育免费政策,其中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所需经费由省、市、县按比例共同承担;学前其余两年及普通高中免费教育所需经费由县财政全额承担。

四、操作程序

(一)核定人数。享受学前和普通高中免费教育的人数以各学前教育机构和县中学普通高中电子学籍人数为准,统计时限为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享受免费的幼儿和普通高中学生人数经核定后,因转学、插班等引起变动的不再调整。

享受生活费补助的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及普通高中学生人数以实际统计认定为准。补助对象主要包括:重点优抚对象,城市、农村低保户,儿童福利机构孤儿及社会散居孤儿,父母双残或单残、家庭主要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生活困难的幼儿(学生)及残疾幼儿(学生);因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造成经济困难家庭的幼儿(学生);经济困难的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绝育户。

(二)免费教育资金拨付。每学期初,县财政局、教育体育局按每学期教育统计报表人数核算,将学前和普通高中免费教育经费下拨到各学前教育机构和县中学资金账户。

(三)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和普通高中学生生活补助金发放。各学前教育机构、县中学根据经济困难家庭认定条件和程序,会同幼儿、普通高中学生所在的村(居)委会初步确定享受对象,报当地镇政府审定;各镇政府负责核查、确定享受对象,并将享受对象面向社会进行7天以上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镇政府以批复形式下达各学前教育机构和县中学;县财政局、教育体育局按照各镇批复的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及普通高中学生人数将生活补助资金下拨到各学前教育机构和县中学资金账户分别进行发放。生活补助金发放需由幼儿和普通高中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签字认可,各学前教育机构、县中学要做好相关档案建设工作。

五、工作措施

(一)落实经费保障。县财政部门负责测算、筹措落实全县实施学前及普通高中免费教育所需资金,县教育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各镇和其他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县财政、教育部门要健全免费教育预算编制制度和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规范有效使用。

(二)严格监督检查。县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免费教育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强化监督检查;教育部门和各学前教育机构、县中学要严格学生的学籍管理,确保学生信息真实可靠;财政部门要加强免费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免费教育资金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和审计监督,确保免费教育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免费教案篇2

 

为了解决我国目前师范教育资源城乡分布及区域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国家基础教育整体质量,国务院于2007年公布了以《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为代表的一系列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该政策从平衡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差异和高等师范院校改革同时着手,是一项融合了未来教师培养和农村教师队伍更新建设的综合性工程[1]。本文旨在以教育政策学为视角,从免费师范生制度形成的背景、过程到实施评价等方面,对其进行剖析。

 

一、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形成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师范教育一直免费。直至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师范教育才开始收费。由于师范教育失去了免除学费的吸引力,而现实中教师职业表现出的高强度、高责任、低收入的特点,促使部分优秀考生放弃报考师范专业的意愿。

 

同时,由于受教育成本的增加,师范毕业生就业更倾向于收入较高的城市地区,使得城乡教师资源分布不均,造成义务教育的不公平。根据《国家督导报告2005(摘要)》,截止到2004年,农村小学教师和农村初中教师具有较高级别职称的比例分别比城市低8.9%和14.5%;东、西部都相差12%[2]。解决师资失衡问题迫在眉睫。

 

二、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形成过程

 

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在《公共决策》一书中提到,公共政策的形成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决策者是如何注意到公共问题的?解决公共问题的政策方案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确保政策方案的有效性?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公共政策全部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包括了政策议程建立、政策方案规划、政策方案合法化几个阶段。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制定也经历了政策议程建立、政策方案规划、政策方案合法化这三个阶段[3]。

 

1.政策议程建立。在政策议程建立阶段中,我国师范生免费政策主要体现为一种政府议程。政府议程是指某些教育政策问题已引起决策主体的深切关注,并把这些决策问题列入决策范围的政策议程。对免费师范生问题的关注源于当时国家领导和教育专家的一次会谈。

 

2006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专程访问北京师范大学,期间有教育专家汇报了当前师范生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并建议国家考虑继续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在2006年8月22日中南海举行的基础教育专家座谈会上,温家宝同志正式提出“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免费教育”的指示。该指示预示着免费师范生政策被列入议程。

 

2.政策方案规划。当教育问题被及时纳入政府教育政策议事日程后,接下来重点要做的就是研究对策,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案。2006年9月,为了完成方案规划的制定任务,教育部首先成立了免费师范生政策制定小组(以下简称“制定小组”),由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任组长,成员主要包括:六所师范大学的分管校长和教务处长、教育部师范司相关人员以及教育专家。

 

制定小组自2006年9月~2007年2月对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学生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收集了全面、可靠的信息。其次,组织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进行前期调查研究,着手制订师范生免费教育及招生就业改革方案,并于2006年12月最终形成了《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实施方案(讨论稿)》。紧接着,分别于2007年1月4日、1月31日由师范教育司做了《关于研究师范生免费教育有关情况的报告》;并由教育部召开专门会议,进一步讨论教师编制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这些都可以看成是方案设计中的细化设计,目的是不断完善初步设计方案。同时,方案评估也一直贯穿于免费师范生政策制定的全过程。

 

3.政策方案合法化。政策方案合法化是政策方案取得法律上和政治学意义上合法地位的过程。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合法化过程主要是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2007年5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二是2007年5月14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标志着该政策取得合法地位。

 

三、我国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的效果分析

 

从2007年至今,免费师范生政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产生了积极的实践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一定范围上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目前我国教师资源在城乡及区域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总体呈现失衡态势。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偏远地区,教师队伍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保证,更遑论对其教师结构、比例的优化与调整。该政策的实施,不仅能吸引更多学生报考师范专业,并通过政策内容中的协议要求,保证了优质教师人才的毕业走向,为农村、中西部基础教育一线输送优秀的专业教师,从而达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

 

2.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师范教育的发展。教师教育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师范学校教育的途径开展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介入,师范教育并轨,师范生收费政策导致传统的师范学校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加剧了各类师范学校的办学难度。该政策的施行,首先有利于扩大招收优质生源范围,特别是吸收家境贫困的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专业,确保生源质量;其次该政策的实施有着重要的信号意义,表明国家对教师教育的重视,突出了教师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中枢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推动师范教育的发展。

 

3.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贫困地区学生的高等教育学习与就业发展。有研究显示,2007年6所部属师范大学共招收10933名免费师范生,其中农村生源占60.2%,比2006年增加了16%,中西部的生源占到总人数的90.8%[4]。当前受经济因素影响,许多学业优异但出身贫寒的学生承担不起接受高等教育的费用。同时,由于基础教育水平落后,农村学生在与城市学生的高考竞争中处于劣势,造成不少学生“考不上”也“上不起”大学的尴尬局面。而该政策通过对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不仅减轻了贫困生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其就读优质大学的机会,对其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就业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四、对我国免费师范生制度的政策反思

 

虽然部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策主体相对单一。政策主体的单一无疑会造成政策覆盖面狭窄,不利于在全国全面推广,无法解决师范教育中的实质性问题。具体到该政策而言,该政策的实施仅针对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不具有普及性。首先,部属师范大学入学门槛高,加大了学生加入师范教育的难度;其次,相对于全国师范教育而言,部属师范大学不具有代表性;最后,从每年全国师范生输出总量看,部属师范大学输送的师范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少。所以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应该扩大参与主体,在不同层次院校选取样本,开展试验,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推动师范教育的发展,提升师范教育的质量。

 

2.选拔标准缺乏。免费师范生政策制定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向师资短缺地区输送优质教师资源,以促进地区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而其培养的教育人才除了应具备专业技能外,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和职业理念。有研究者曾对2007级华东师大的免费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超过50%的免费师范生表示,并不保证毕业后会履行约定去做中小学教师或到农村去支教[2]。在被问及当初的报考原因时,大部分学生表示是考虑到经济方面的优惠,并不是真正出于对投身教育事业的期待和热情[5]。由此可见,国家还应制定更加严格的选拔标准,建立科学的选拔体系,挑选合格的免费师范生,如此才能确保政策制定的原初目标得以实现。

 

3.相应的配套措施不足。这一不足主要体现在本科学习期间以及毕业之后两个阶段。首先,针对免费师范生本科阶段的学习,当前的政策还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

 

经调查研究,自2007年政策正式实施以来,免费师范生的平均学业成绩低于非免费师范生。发现部分学生因持有“反正以后是到贫困地区教书,不必对自己要求太高”的态度,对专业学习有所懈怠。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关的学习奖惩机制,提高免费师范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紧张性,以确保输出师资的真正质量。其次,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学校落实其工作安排也需要一定的规范措施予以监督。毕业生毕业后的工资待遇、工作条件能否得到保障和提高,让免费师范生“留得住”、“干得好”还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也依赖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另外,如何在免费师范生政策实行的过程中,针对那些不适合当教师的免费师范生和因特殊情况中途改变意愿的学生,应完善退出机制;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免费师范生和非免费师范生的相互转换,也需要国家进一步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

 

免费教案篇3

甲方: (招生学校)

地址:

法定代表人:

乙方: (学生姓名)

家庭住址:

身份证号:

丙方: (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地址:

法定代表人:

国家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旨在培养造就优秀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家,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XX]34号)精神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甲、乙、丙三方达成以下协议,共同遵守:

一、协议签订的前提

第一条 乙方具有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资格,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自愿报考甲方师范类专业。甲方和丙方经审核,认为乙方符合择优录取条件,同意录取乙方为免费教育师范生(以下简称免费师范生)。

二、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条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订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办法和录取原则,对报考甲方师范类专业的考生进行审核,择优录取免费师范生。

将免费师范生的录取通知书及经甲方、丙方签字盖章的本协议书一式四份一并寄送乙方。乙方或乙方及其监护人在本协议书签字后,录取通知书生效。

第三条 按照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目标,制订免费师范生教育培养方案,提供优良的教育教学条件,对乙方实施教育培养,进行管理和综合评价。

第四条 按照国家财政部核定的标准,在乙方四年修读年限内,免除学费,免收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

第五条 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制订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具体办法,录取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第六条 关心免费师范毕业生的成长,并为他们继续深造、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创造条件。

三、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持本人或本人及其监护人签字的本协议书一式四份及录取通知书到甲方报到,经甲方复查合格后,正式注册入学,成为免费师范生。

第八条 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及甲方的教育培养方案,接受甲方的教育培养,修读年限为四年。

第九条 在四年修读年限内免缴学费、住宿费,并领取生活费补助,同时可享受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延长修读年限期间,费用自理。

第十条 在校学习期间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一条 根据甲方的相关规定,入学后两年内可在甲方规定的师范类专业内进行专业二次选择。

第十二条 按时完成甲方规定的教育教学计划,达到教育培养方案的要求,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第十三条 按照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相关政策,履行国家义务,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地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不少于十年。毕业时由丙方安排,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或服从分配,到中小学任教。

到城镇学校工作的,由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在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间仍然享受派出学校原工资福利待遇。

第十四条 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在学校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符合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可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和与教学相关的学术型硕士学位。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均可个人申请,经任教学校考核合格并批准,培养高校根据任教学校考核结果、本科学习成绩,综合考核后录取。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修满规定课程学分,通过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四、丙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条 提出免费师范生需求建议计划,配合甲方做好招生录取工作。在录取之前向甲方提供由法定代表人签章的本协议书。

第十七条 做好接收和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的各项工作,确保其有编有岗。在乙方毕业时,组织用人单位与其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落实任教学校。

第十八条 结合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安排在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二年。保证免费师范生在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间仍然享受派出学校原工资福利待遇,并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和中小学为乙方到农村任教服务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周转住房。

第十九条 鼓励和支持乙方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促进其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

第二十条 负责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履约管理,建立诚信档案。对于违约者,要求其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交纳违约金,同时公布其不诚信记录。

五、终止协议

第二十一条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规定审批程序,终止本协议:

(一)在校学习期间,经甲方指定的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认定,因身体原因不能完成学业;

(二)在校学习期间或协议规定服务期内,经甲方或丙方认可的教师资格认定体格检查指定医院确认,因身体原因不宜从事教师职业。

六、解除协议及处理

第二十二条 乙方在校学习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有权解除协议,乙方不再继续享受师范生免费教育,且须在学籍取消之日起一个月内向甲方一次性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

(一)因触犯刑律或违反校纪被开除学籍;

(二)自动放弃甲方学籍。

七、违约情形及处理

第二十三条 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丙方有权追究其相应的违约责任:

(一)毕业后未按本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应在违约处理决定公布后1个月内,一次性向丙方退还所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该费用50%的违约金;超过时限须按每天1‰的比例支付滞纳金。

(二)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未满十年且未经丙方同意的,在离开教育岗位之日,按不足服务年限(包括离开当年)每年10%的比例一次性向丙方退还所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该费用50%的违约金;超过时限须按每天1‰的比例支付滞纳金。

八、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协议未尽事宜,凡属国家及相关部门有规定的, 按有关规定执行,其他事宜三方协商解决。

第二十五条 本协议经甲、丙方盖章和法定代表人签章,以及乙方或乙方及其监护人签字后生效。

乙方在签订本协议时如未满18周岁,须由乙方及其监护人共同签订本协议。

第二十六条 本协议书一式四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一份存入乙方个人档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乙方(签字):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乙方监护人(签字或按指印):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免费教案篇4

一、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免费体检、全程管理的原则,确保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二、工作对象

免费健康体检项目对象为:持区辖区农业户口的居民(除0—3岁儿童、35—59岁妇女、60岁以上老人、孕产妇、低保对象、残疾人,其按《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关于印发<2009年全区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享受有关待遇)。农民健康档案项目对象为:持区辖区农业户口的所有居民。

三、工作目标

为农民实施免费健康体检及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工作分2个阶段完成:2010年4月—2011年3月,对象体检率达35%以上,农村家庭健康档案完整建档率达35%以上;2011年4月—2012年3月,对象体检率达70%以上,农村家庭档案完整建档率达70%以上。

四、工作内容及补助标准

充分利用现有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免费健康体检项目和建立农民家庭健康档案项目,确保全部实现电脑信息化、系统化管理。具体内容及补助标准见附件1。

1、免费健康体检项目。分为农村学校(含幼儿园)学生体检和成人体检。农村学校(幼儿园)学生体检由各镇卫生院(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体检小组,以学校(幼儿园)为单位对学生(4—14岁)进行健康体检;补助标准合计22元/人。成人健康体检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农民(15—34岁女性和15—59岁男性)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或农业户口簿在辖区镇卫生院(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体检;补助标准合计85元/人。

2、建立农民家庭健康档案项目。由镇卫生院(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以户为单位,建立农民家庭健康档案,并进行编号保管;补助标准合计5元/户。

五、工作程序

(一)签订服务合同。由区卫生局与镇卫生院(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服务合同或协议,明确服务范围、目标任务、服务要求、服务期限、资金支付、违约责任等内容。

(二)开展健康教育。由区卫生局统一制作坚固耐用的永久性宣传展板,重点宣传农民免费体检及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工作的相关政策;印制卫生健康服务手册。由镇卫生院(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深入村落社区,以户为单位免费发放,普及基本卫生知识,引导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组织参加体检。由各镇(有关街办)协调辖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体检安排,并落实体检场所。由各镇(有关街办)以村为单位,有计划地组织辖区农民参加体检。由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人员,按照体检安排,有序开展免费体检工作,建立农民家庭健康档案,及时反馈体检信息,对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进行全程管理。

六、资金使用

(一)资金来源。区财政安排农民免费健全体检和建立家庭健康档案项目专项资金230万元。

(二)资金管理。项目资金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使用单位要单独建帐核算,不得挤占、挪用资金,也不得超范围使用资金。项目资金如有结余结转下年度。

(三)资金支付。一是宣传经费。用于宣传资料、宣传栏、健康服务手册等制作;经费数额根据需要据实拨付,由区卫生局统筹使用。二是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和建立家庭健康档案项目工作经费。实行预拨及考核拨付制,由区财政局、卫生局年初参照各辖区人口数(见附件4)预拨项目经费15%,年中按服务工作量预拨补助经费80%,年末按服务工作量的考核结果综合核拨补助经费。项目资金采取财政直接拨付的方式,支付给镇卫生院(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七、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文化广电局、区新村办等有关部门(单位)及各镇(有关街办)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实施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及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由区卫生局主要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各镇(有关街办)应成立相应机构,全面组织开展辖区内实施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及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工作。具体职责分工为:

区卫生局:负责全面组织开展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及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工作;对镇卫生院(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开展情况实施监督与管理;对镇卫生院(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承担工作进行业务评估与指导。

区财政局:负责实施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及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工作安排专项资金;针对专项资金加强管理与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区教育局:负责开展农村学校做好免费健康体检及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工作的宣传;提供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场所,并组织各学校(幼儿园)学生参加体检。

区文化广电局:负责配合做好农村健康宣传教育等工作。

区新村办:负责把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及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工作列入各镇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各镇(有关街办):负责协助搞好健康档案、疾病防治和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工作,鼓励农民在镇卫生院(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组织农民群众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八、考核及日常监管

(一)考核。成立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及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工作考评专家委员会,由区卫生局和财政局代表、公共卫生专家、农民代表按各占1/3的比例组成。考评专家委会员于每季度或半年,根据《区实施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及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工作项目考评细则》(见附件2)规定,结合所签订合同或协议提供的卫生服务项目,对农村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一次考评。考评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由农民代表对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卫生服务项目的数量、质量进行打分。考评结果作为财政补助经费的依据,达90分以上为合格,足额支付补助资金;不足90分的按比例扣减补助资金。

(二)服务监管。区卫生局严格执行服务机构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对镇卫生院(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例行的年度监督评审和日常监督,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以及服务供需方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加强服务行为和成本费用的监管,定期公示服务数量、质量和效果、农民满意度等情况,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

(三)资金监管

1、区财政局、卫生局要加强对农民免费体检及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工作项目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确保专项补助资金的全部用于农民免费体检及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工作。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补助资金,不得将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备、人员培训等其他支出。

免费教案篇5

“今后珠海人不论经济条件如何,至少可以读到高中毕业,或者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一门手艺。”8月29日,距离开学仅两天,珠海市教育局局长钟以俊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显得踌躇满志。

他描述自己当前的状态是,“压力很大,但也很兴奋”。

自今年9月1日起,珠海翻开了新的一页:全市推行12年免费义务教育,对象是拥有该市户籍、就读于市内公办及民办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依据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教育费用主要包括学费、书杂费两大类。在施行至今逾20年的义务教育具体实践中,各地均基本免除了从小学至初中九年教育期的学费,而书杂费仍在广泛收取。

200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义务教育法》进行修订,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书杂费全免,各地于当年9月1日起陆续实施。

与目前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相比,珠海将义务教育范围扩大到高中三年。即高中阶段(含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及中专)学生免收学费,但仍收取书杂费。同时,将九年教育阶段免收书杂费的范围,从乡村扩大到城市――珠海市自2006年9月1日起,已免收乡村地区小学至初中学生的书杂费。

可行性

按照此前物价部门核定,珠海市普通高中每学期学费为每人810元,一般中等职业学校每学期学费每人1060元,中专学校学费为每学期每人1500元至1800元。同时,珠海市区小学生每学期书杂费为680元,初中每学期书杂费为1020元。

预计今秋全市可享受新政策的学生达165523人,据此计算,政府为此需每年增加财政补贴1.97亿元。其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123653人,需新增书杂费补贴1.015亿元;高中阶段41870人,需新增学费补贴9521.8万元。

按规定,对市级学校学生的免费补贴由市级财政全额负责,对区级学校学生的补贴则由市、区两级财政各自分担50%。

“目前所有的经费和措施都已落实到位。”珠海市教育局局长钟以俊向《财经》记者表示,“1.97亿元的免费补贴只是表面数字,由此带来的教育大发展所需的投入才是大头。”

作为广东省人口规模最小的地级市,珠海全市常住人口144.9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2.63万人,在珠三角六个核心城市中人口密度最小,仅相当于深圳的19.8%,在普及基础教育方面独具优势,实施12年免费教育负担亦相对较轻。

此外,珠海城市区域设置简单,仅香洲、斗门及金湾三个行政区,发展差距正在逐年缩小。在当前国家对义务教育投入事实上仍采取“以县区为主”的模式下,行政区划简单、区域发展均衡的珠海市,其对区级学校的教育投入采取“两级财政五五分成”的出资模式成为可能。

三套方案

事实上,珠海市在教育发展上一度落后。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面免费措施,仅起步于去年。

从2006年秋季起,珠海开始对该市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全免费政策,而对城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则仍需收取书杂费。直到2006年底,才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市”验收,成为继深圳、佛山、中山、东莞后的省内第五个教育强市。

“下一步该怎么走?”钟以俊告诉记者,虽然起步慢了,但继续走快一步并非没有可能,“珠海作为特区,经济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有没有可能我们先走一步,让高中阶段也实行免费教育?”

从2007年2月起,珠海市财政、教育部门开始进行调研和核算。“我们发现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只需再增加一个多亿,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当然这也是一笔大的支出,但市领导认为我们承担得起。”钟以俊说。

于是,在确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生全免费的基础上,珠海市政府提出了针对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的三套实施方案:其一,先免农村人口的学费,城市暂时不免;其二,先免中等职业教育的学费,普高和技校暂不免;其三,高中阶段城乡学费全免。

钟以俊认为,对外来人口子女提供免费学位非一个城市之力所能及,最好是等全国的人口管理规范化、义务教育纳入统筹安排后再来实施,条件会相对成熟。“目前周边地区都未实行,如果范围扩大,外地人口一下子涌入珠海,可能会带来压力。”

当上述三套方案提交珠海市委常委会讨论时,与会者一致决定采取第三套方案,对象则限于珠海本市城乡户籍人口。

均衡发展

2007年7月17日,珠海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20条意见中,关于12年免费教育的内容仅有一句话,即“从2007年秋季起,对本市户籍的中小学生实行免费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免书杂费,高中教育阶段免学费” 。

“这句话含金量非常高。”钟以俊说,“以扩大免费义务教育为基础,《实施意见》下一步将强调和落实教育均衡化作为基本原则。”钟以俊说,这亦是珠海市教育发展在下一个五年需要着重达到的目标。

钟以俊对部分省市将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学校由公办转为民办,进而大收赞助费的做法表示批评,“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无条件地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政府绝不可以任何方式说,你要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就必须读高收费的民办学校。”

他表示,目前珠海在义务教育阶段,要让“同一区域内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师资水平上基本保持一致,允许有个性,但不允许超标准装备学校” 。

为实现均衡发展目标,《实施意见》规定,中小学校长在同一学校任职年限不得超过六年,期满后必须交流或轮岗到别的学校,城乡教师亦须轮岗;全市新建和改建学校要严格执行标准化建设。

“同一个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些学校明显好过另一些学校,这不是好现象。”钟以俊称,珠海希望用五年时间把这种差距大大缩小。

对于高中阶段教育,钟以俊津津乐道于韩国的做法。“韩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曾遇到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他们直接把最好的学校全关闭了,重新按标准化原则建学校。”

就中国国情而言,目前高中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太少,择校问题不可能一步解决,更不可能关闭“好学校”,实施标准化发展。但钟以俊认为,未来珠海市的教育发展方向,仍要创造更多优质学位和优质学校,“让大家随便进哪所学校都觉得可以”。

与此相应,珠海在未来五年,将打破优质普通高中垄断中考尖子生的做法,“要把这些高分学生逐渐均衡地按就近原则分配到不同的学校就读。”高中阶段亦要实行校长与教师的轮岗制。

据统计,目前珠海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8%,政府提出五年内将这一比例提高至98%。

据此,未来两三年内珠海市至少还需新建近10所高中,其中普通高中4所至5所,中等职业学校5所。此外,在实施12年免费教育后,预计今后五年内珠海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位缺口也将达到50014个,这仍然需要新建小学23所、初中12所。

免费教案篇6

国务院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在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就读免费师范的大学生,要签订一份承诺书,承诺毕业后,一般要回到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十年以上。这就意味着免费师范生一毕业就身为人师,免费师范生的自身素质和修养将影响他们以后的学生,诚信对于这些免费师范生来说更加重要,所以对免费师范生诚信档案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

首先,考试作弊严重,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因为考试作弊而受到严厉处分,甚至是勒令退学。而且作弊手段越来越高,利用手机、数码相机等高科技手段,考试中请人代考、替考的大有人在,张贴“”的广告在校园四处可见。

其次,抄袭作业、论文克隆司空见惯,试验数据随意编造、更改。

再次,简历和自荐材料中虚假成分太多,个个都是优秀干部、三好学生,许多获奖证书、荣誉证书都是伪造出来的。

当前大学生诚信失范的原因

1.高考的压力带来的弊端

由于“应试教育”由来已久,学校只狠抓升学率,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空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只将道德教育停留在书本、黑板之上;而家庭教育更加不当,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其他都无关紧要,轻视孩子日常生活的道德诚信培养,单方面追求高分。

2.社会大环境的冲击

随着中国加入WTO,西方的价值文化观念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青少年的思想当中,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些特点混淆了他们的视线,让他们认为诚实守信已经不重要了。

3.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不断的普及和扩展。网络在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和受教育的领域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消极影响和道德问题。网络的自由性、隐蔽性,使得人们的交往行为成为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等丑恶行为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需要鼠标轻轻的点击。

建立免费师范生诚信档案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意识,树立诚信美德

免费师范生就是未来的教师,教师的政治观点、思想品德、工作作风乃至行为仪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免费师范生有必要尽可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平时的点滴中间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一名合格的教师标准。诚信档案能够帮助免费师范生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从最初对自己行为的记录,到后来对自己诚信意识的养成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洞察了诚信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诚信友爱”第一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摆在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可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有序,既有赖于法治,也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状况和道德水平。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个人范例,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表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会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和诚信氛围的形成,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未来的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

免费师范生诚信档案的特点

1.目的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科技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秩序正在建立,网络文化渐成强势,这些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并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更为急迫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应试能力固然是很重要,但是专业化并不意味着不谈师德,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师德为先”。免费师范生作为明日之师,在职前的学校教育阶段更应该把师德教育趁早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学习当中,加强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

2.参与性

每学期开始学生都要签定诚信承诺书,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有一个初步的估计和承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承诺的环节当中。比如在上课的时候,要尊重老师,要认真听课,注重自己的知识积累。毕业的时候才会换位思考,才会尊重学生,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

3.动态性

“大学生在校生活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期间将不断有新的情况和信息材料产生,对这些新情况、新信息,都要不断地进行搜集和补充,及时地进行信息的调整与增减,从而体现出诚信档案形成过程的动态性。”这个动态的过程也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能够及时的作出调节,让自己更好的发展。

4.教育性

诚信档案建立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确立诚信意识、自我教育和诚信目标形成的过程。诚信意识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我教育必须坚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不断纠正。诚信目标也是为了不断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为了目标不停的奋斗。

免费师范生诚信档案的建立

1.诚信档案的内容

诚信档案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情况、学习情况、思想情况、综合素质情况。其中个人基本信息情况主要是学生的姓名、性别、籍贯、政治面貌、所在学院、专业、身份证号码、本人联系方式等;学习情况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情况、上课的表现情况、考试的表现情况、有无奖学金获得情况等等;思想情况主要包括政治诚信,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是否清楚的认识,是否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身上担负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等等;综合素质情况主要是个人发展情况和社会实践。“大学生活是群体生活,并不是要当学生干部才有‘工作’可做,每个人在其中都有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都有很多的工作、活动要组织和参加,个人发展应包含学生对待工作及活动的态度、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参与集体活动情况、虚报瞒报工作情况、对突发事件的关注程度等方面。”

2.诚信档案的实施

诚信评价体系可包括三个大方面的内容,即学习诚信评价、生活诚信评价和思想诚信评价。根据学生在几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加、减分数,在每个方面确定适合的分值。而且在每学期开学的时候,和学生签定诚信承诺书,让学生对自己这学期的表现有个预期的计划和承诺。

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以及各个院、系的培养办公室在每学期期末定期对学生的几个方面作出评价,把对学生的诚信度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诚信度达到优、良的学生就可以优先考虑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要把诚信档案与学生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与学生思想品德考核评议结合起来,与学生综合测评和奖学金结合起来。

3.诚信档案的管理

管理人员在收集学生诚信信息中涉及到个人的隐私,要加强保密,维护学生的隐私权;要拒绝补充不真实的信息资料,拒绝更改个人信息,严防不负责任地随意泄露或披露个人信息等,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强烈不满,导致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工作举步艰难,甚至半途而废。还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督机构,对诚信评价的公平、公正和民主进行监督,监督对象不仅是学生,也要涉及到管理者和主要工作人员。也可以建立一个网上信箱,学生可以自由的对诚信档案的实施和管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同时也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免费教案篇7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来抓,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设覆盖城乡、条件完善的职业教育网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职业教育需要和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目标任务

对我县高级职业中学的学生实行教育全免费。

二、免费标准

职业高中学生按照每个学生每年1200元的标准实施免费。对因免学费导致学校收入减少的部分,通过财政给予补助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获取的收入来解决,以保证学校正常运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县政府成立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工程领导组,组长由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由财政、教育、审计、监察、职业中学组成,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确定专人办理免费覆盖全部事宜。学校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政府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要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推动我县职业教育再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三)认真组织,全力推进。

1.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由财政部门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联合测算所需资金,并列入财政年初预算。

2.县财政部门要足额落实本级应负担的免学费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免学费补助资金,确保免学费补助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免费教案篇8

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办法;是保证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大战略举措。

我校校委会高度重视“两免一补”工作,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要求各处室各年级要从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从体现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关心的高度,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两免一补”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两免一补”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两免一补”工作落到实处。现将我校2005年秋季落实“两免一补”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

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两免一补”工作的基本思路,即:先免书费,再免杂费,后补生活费,分步实施,三年到位。我校去年(2004年秋)确定“两免一补”人数140人,每人补助杂费60元,共计6400元;2005年春确定“两免一补”人数120人,每生补助杂费110元,书费61元,共 元,2005年秋季确定“两免一补”人数200人,其20人被确定为补助生活费。为切实做好“两免一补”工作,我校在乡教办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精心组织,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为使“两免一补”政策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王以林同志亲自担任组长,副校长刘教丰同志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任成员。基本上做到了政策具体,责任明确,进一步分清了各处室的职责,狠抓落实。

(二)健全机构、精心组织

及时成立了红城中学“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班选送的贫困生进行评议、审查,发现有违反“两免一补”规定不符合贫困生要求的学生,一律予以清除。制定和修订“两免一补”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贫困学生资料档案,负责对全校“两免一补”工作的部署指导和督促检查。同时,加强对“两免一补”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确保熟练掌握相关政策措施。

(三)规范流程,加强管理

一是成立了“两免一补”评审领导小组,由班主任、教师代表、贫困生家长代表、群众代表、学生代表等成员组成,严格把关。二是坚持“三公示”,即公示贫困生界定标准,公示贫困生评审情况,公示评审结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一步规范免费教科书发放流程,保证资助名额分配,贫困生评定,教材选择等各个环节都做到公开透明,使之成为一项“阳光工程”。三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自下而上,具体到每一名贫困学生的动态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全校所有贫困生都纳入管理系统,定期更新,动态管理。

(四)明确要求,及时发放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印发《贫困学生调查表》,让各校明确帮扶的对象,并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分配方案,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红城中学2005年享受“两免一补”救助的贫困生200人,共发放免费教科书9科,32种,3850册。

(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监督检查

上一篇:幼儿园主题墙饰设计范文 下一篇:农家乐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