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墙饰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01 07:42:56

幼儿园主题墙饰设计

幼儿园主题墙饰设计篇1

【关键词】幼儿园;墙饰;互动艺术;审美

一、墙饰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会说话的墙壁”是幼儿环境创设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在幼儿园的环境建设中,墙饰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受到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幼儿园墙饰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构成要素,幼儿每天来园生活时都会面对班级的室内外墙饰,墙饰的创设成为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园的墙饰不仅仅具有装饰和展示的作用,更具备了教育性和参与性。许多专家指出,幼儿园墙饰应该重视其参与互动性,讲究审美性与互动性并存,既要满足审美的需要,也要鼓励幼儿参与,从而形成教师、幼儿与墙饰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下,参与墙饰的创设,亲历墙饰创设的过程,在感受与欣赏墙饰创设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二、幼儿园墙饰使用现状分析

1.形式化、表面化

墙面创设的目标是为幼儿服务的。墙饰创设的核心是辅助幼儿教育,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语言能力等。但是部分幼儿园的墙饰创设却流于表面,忽视了其核心内涵,而只为应付临时的检查与参观。检查者和参观者都不是幼儿园的常驻者,那么这种为了应付他们而设计出来的墙饰必然也不可能考虑到长期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这就造成了墙饰创设失去了其根本的价值。幼儿无法从这种临时的设计中受益。这样的情况既耗费了人力和财力,也不具备长期性的价值,是非常可惜的。

2.缺乏艺术性

墙饰创设的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满”。教师误以为所谓墙饰创设,就是用幼儿的作品、幼儿活动时的照片、与主题教学相关的资料等填满整个墙面,引发视觉轰炸的效果就算完成任务,而不考虑整体结构上的布局和色彩的搭配。这使得整个墙面一眼望去杂乱无章,缺乏主题,更不可能具有艺术性。艺术性对于墙饰创设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性是墙面审美性的基石,也是幼儿教育对墙面创设的要求。一味追求“满”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让本应具有的审美教育价值的墙饰失去其该有的意义。

3.角色与分工

教师的角色定位模糊也是墙饰创设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在创设过程中,教师对于自己在墙饰创设过程中该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把握不清,换言之,教师不清楚什么该由自己做,什么该让幼儿做。教师是墙面创设的统筹者,但没必要“事必躬亲”“大包大揽”。既然墙面创设是一种讲究参与性的活动,教师就一定不能忽略幼儿在墙面创设中的作用。在墙面创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幼儿拉进来,给幼儿分配任务,是教师需要重视的内容。

4.髙结构墙饰

幼儿园墙饰中的“死墙”问题也是一个常见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虽然幼儿园都知道及时更换墙饰的重要性,但是东西上墙下墙都不易,换一次很麻烦,尤其对不擅长美术的老师而言,更是如此。另外,幼儿园内部的教研活动往往更注重教学研讨,而忽视了墙饰创设的研讨。墙饰创设就变成了一个依靠教师个人智慧的任务,但墙饰创设本身却是一个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大活”,所以这对于个体教师而言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因而一方面,教师的积极性必然受到损害,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独立更换墙饰而做到尽善尽美,这无疑强人所难。

三、幼儿园墙饰创设过程中多元互动的策略

为保证墙饰的互动性,教师应该在两个方面做出设计。一方面是材料选取,因为材料上墙与下墙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财力和人力,因此秉承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原则,教师在设计墙饰时应该有意识地设计低结构的整体版面,以备材料替换和灵活调整:另一方面是互动理念,在墙饰创设的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构设互动性的设计,把幼儿教育的目标投射在墙饰设计上,激发幼儿与墙饰的互动。

1.易于互动的低结构版面设计

(1)底板的色彩与构图

教师对墙面底板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简单”与“留白”。若在布满墙体且色彩丰富的底板上展示色彩艳丽的作品,会造成主题不清晰,墙面拥挤不堪,视觉凌乱,从而失去墙饰所具有的审美教育的价值。 如图1~图2,教师选择用大小不同的方块软地垫做底板粘贴在教室门口的两侧白墙面上,因墙体是白色瓷砖,所以选择黑色地垫,黑白对比明显,在每个大块底板下分别用明度不同的彩色墙纸衬底,然后让幼儿给大大小小的蝴蝶涂上亮眼的黄色与橙色,再引导幼儿用工字钉将蝴蝶固定在软板上进行点缀,由密至疏、由低向高的蝴蝶飞舞的造型点亮了整个背景墙,整体墙面给人以稳定而有序,活泼与庄重的感觉。整个版面的设计有教师的构想和幼儿的动手参与,体现了师幼和墙面三者之间的互动,教师以简单的底板为载体,为幼儿活动提供了真实空间和想象空间上的留白,供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从材料灵活性上看,底板蝴蝶的点缀是活动的,随时可让幼儿拆卸调整蝴蝶的位置,也可将幼儿在美工区的美工作品,如手工小螃蟹、手工纸折的小鱼等替代蝴蝶来点缀底板和边框。

(2)底板材料质地的选择

墙饰的互动性意味着对材料的质地有一定的要求。为了方便材料上下墙以及幼儿的使用,教师应该选取可拆卸性强且耐用性好的材料,如软木板、地垫、吸音板、磁性板等。幼儿可用彩色工字钉、透明胶或小磁铁等将材料进行固定展示,取下时又不会损坏这些软墙,可反复使用,方便幼儿与墙面进行互动。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自己动手装饰墙面的能力,也可以把墙面的创设交由幼儿掌控,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更换墙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2.体现互动理念的版面设计策略

(1)墙饰创设与课程教学的互动

教师在创设墙饰过程中应该具有课程意识,能够随时发现和利用可影响幼儿发展的教育因素,将五大领域进行融通。即在墙饰的创设过程中,能展现教师设计的多个领域的目标。以主题活动“车轮滚滚”为例。在开展主题活动“车轮滚滚”时,幼儿们收集各式样的车轮图片,并在美工区设计了许多的车轮图案。教师将他们设计的图案收集整理后生成了一个“车轮滚滚走迷宫”的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创设了“车轮滚滚”迷宫墙,车轮迷宫的规则可让幼儿自主调整,或者根据车轮红黄蓝的颜色,或者按照车轮辐条的数量,找到迷宫出口。迷宫图上墙后,远看是一副壁画,近看是一幅大型迷宫图,整幅墙饰的创设过程,整合了艺术、科学、数学等多个领域的目标。同时幼儿对自己的成果很是满意,放学便迫不及待地和父母描述迷宫的走法,这也很好的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教学目标纳入墙饰创设,日常活动也可以与墙饰相结合,仍以迷宫游戏为例。如图6,教师将组织幼儿秋游的活动融入迷宫游戏中,结合了剪纸、数学等领域目标。教师将墙饰的创设过程融入到课程中,从开始到结束,全部在区域活动和集中教学活动中完成,切实体现的墙饰创设与课程教学的双向互动。

(2)墙饰创设与区域游戏的融合

将区域活动时的桌面或地面操作材料移至墙面,让操作立体化,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新的体验。同样在桌面可操作的材料,幼儿们更热衷于在墙上摆弄材料,并欣赏自己的操作成果,对自己摆弄出来的作品有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如图7,教师将美工区的手工活动“美丽的插花”,移至墙面上让幼儿操作,幼儿先用纸杯或纸盘剪成一朵朵花,并用颜料或油画棒上色,花瓶用线条画进行装饰,然后在墙面用彩色工字钉进行造型固定。这样的设计一举三得,一方面,操作后的墙面变成一副立体的艺术插花壁画,令人赏心悦目,具有很大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幼儿们看到墙面因为自己的操作而发生了美的变化,这让其在情感上也得到了快乐和满足;同时,幼儿们呈现的作品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赏识,这种来自外界的肯定对其人格的正确养成也有很大的作用。

(3)墙饰创设与自主探索的结合

秉承“我的墙饰我做主”的原则,墙面的创设应该坚持凡是能让幼儿自己操作完成的就尽量鼓励幼儿自主完成;能让幼儿自主体验的就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体验。譬如,在引导幼儿探索墙饰装饰的过程中,根据幼儿运用色彩和线条的特点,教师有意识地选择适合幼儿喜好并易于表现的作品让幼儿欣赏,引发其创作的欲望。教师对幼儿自主探索意识的引导和培养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积极影响。因为经常自己动手装饰,幼儿对色彩的运用、构图的对称与均衡越来越有经验。每次作品上墙时,能敏锐的发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变化,是否需要调整。如图3,当展示窗花作品时,有幼儿觉得两侧太空,很单调,建议剪一些长条的窗花固定在两侧,教师欣然接受幼儿的建议,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敢于说出所想,做出创意。让幼儿感受到师幼间的平等,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亲自动手美化环境让幼儿富有成就感,因此,他们更加关注班级门口这两面墙饰的变化。而且,幼儿格外爱护墙饰,有作品松动或掉落,都会有幼儿主动拾起还原,因为里面有他们的付出。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不再熟视无睹,能主动关注身边具有美感的事物,审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幼儿园主题墙饰设计篇2

关键词:幼儿园;墙面装饰;创意要点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47

1 幼儿园墙面装饰的创意要点

随着幼儿园建设的不断科学化,幼儿园的室内装饰设计也越来越得到广泛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效率与幼儿园环境的关系也更加密切。营造符合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个性化环境,布置出幼儿乐于接受的墙面装饰,可以对孩子们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1 保证装饰材料丰富

幼儿园墙面装饰材料应当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切实增加装饰材料的多样性,从而使幼儿园封面有较强的可塑性。例如,可以多采用不同颜色的卡纸让学生自行装饰,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使孩子们培养较强的创新思维。幼儿园墙面装饰应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在装饰过程中要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室环境,采用健康环保的壁纸和儿童专用油漆等,也可以根据孩子们的选择,将墙面分割成若干个区域,在教师的主导下,在不同区域选择不同卡纸、KT板等材料,从而给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切实发挥出封面装饰材料的多样性特征,使教室墙面更符合学生需要。

1.2 充分彰显变废为宝的思想

在幼儿园的墙面装饰创设中,教师和学生需应当追求新意,但更应该在环保的前提下降低墙面装饰的成本,使装饰材料可以循环高效利用,在墙面装饰中彰显变废为宝的观念。比如,在封面装饰中可以将使用过的KT板、卡纸等材料裁剪制作成卡通人物,这样既可以提高装饰材料的利用率又可以减少浪费。此外,还可以利用孩子们使用过的画报、贺卡或有纪念意义的海报等对墙面加以点缀,这样在起到装饰效果的同时,还能使墙面装饰富有教育意义,让孩子们在墙面文化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且可以让孩子们将废旧材料重新变得有意义,从而使旧物品创造出新价值,在增加幼儿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同时,有效降低了墙面装饰成本。

1.3 墙饰创设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

墙面装饰是锻炼和发展幼儿心理的有力平台,是一个由教师和孩子们共同从事改变客观环境,进而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能力、自我意识等主观因素的过程,有效的从事这项活动,可以不断提升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因此,在墙面装饰创意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有教育意义、符合人文精神、能有效促进孩子们心理成长的创意。例如,可以墙面创意中多选择生动的自然景观,直观的几何图形等,优秀的卡通人物形象,在墙面装饰上多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充分使幼儿能在良好的文化氛围里,获得文化和心理上的熏陶。

2 幼儿园墙面装饰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幼儿园墙饰创设应以色彩艳丽的纯色为主

幼儿园的墙面装饰设计应当在创意的同时,注重保持墙面的整体风格特征,从而使幼儿园的墙面既有特色又有基本的一致性。根据幼儿的视觉发展和颜色感知规律,3岁以下儿童不能很好的区别多种颜色,对颜色饱和度有较差的适应性,4岁的儿童才有细微的颜色辨别能力,6岁以上的儿童才能较好的识别和使用色彩。这就决定了幼儿园的墙面风格应当以暖色和纯色最佳。这种贴近自然的单色彩选择不仅符合了儿童的阅历特征,而且也易于幼儿接受,在单色基础上对幼儿园的墙面进行创意设计,可以使幼儿园的墙面在富有局部美感的同时,又具体了整体协调感。

2.2 幼儿园的墙面造型应符合儿童接受能力

幼儿园的墙面造型是墙面创意设计的主体元素。良好的造型可以使墙面装饰风格更加突出,更具有整体性。但是,幼儿的墙面造型应当符合幼儿的心理接受习惯,不能超出幼儿的接受范围,不易在塑形塑造手法上使有棱角过于分明、视觉冲击过于强烈的图案。应当在造型上更注意采用圆润、敦实、稚拙、简洁的美术形象,还可以多选择一些快乐阳光的卡通形象,从而拉近幼儿与环境之间的距离,使孩子们有充分的安全感。

2.3 幼儿园墙饰创意以幼儿作品为主并具有教育意义

幼儿园应当营造出孩子们乐于接受的环境,应当发挥出环境的教育功能。因此,在幼儿园的墙面创意设计上应积极促使孩子们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出孩子们的主观意愿,教师应当起到的是有效的引导作用,而不是包办了墙面的创意工作。例如,在墙面的创意中可以多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可以多给孩子们留出一些创意和动手的空间,这样可以使孩子们在墙面创意中收获自豪感与成就感。甚至,墙面的创意可以发动教师、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使墙面创意的实践过程变成亲子教育的过程,使墙面这个小环境变成开展幼儿教育的大课堂,从而有效拉近教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因此,班上墙面布置对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具有装饰、美化课室的作用,而且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以及思维、想象能力等,通过墙面装饰设计能够引导孩子去想去做,是对幼儿施以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戚宇.幼儿园室内外环境设计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7).

幼儿园主题墙饰设计篇3

关键词:幼儿园 主题墙 环境创设

一、引言

主题墙装饰是幼儿园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育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承载着教育意图,引发幼儿能力水平的提高。它对幼儿的学习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能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一些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念等,在学前教育中作用往往比正规课程更重要。然而它的装饰过程则是一个师生互动、家园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过程,需要教师、幼儿及其家长的参与或配合,利于幼儿间、师生间以及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目前来说,幼儿园主题墙环境的创设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地幼儿园的关注,认识到应该要把环境设计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构建要素,并得到普遍应用。

二、幼儿园主题墙创设价值

幼儿园的主题墙创设是幼儿课程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幼儿与环境之间,幼儿与老师之间以及幼儿相互之间实现交流的主要媒介;是幼儿真实的学习活动的展示和记录。同时,通过对主题墙的创设,也能促进幼儿园教师的成长,再现教师的教学。总而言之,主题墙的创设能为教师、幼儿以及家长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能从中发现、理解幼儿的行为意义,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而幼儿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为媒介,学习知识,提高动手能力、组织交流等能力,同时可以发现同伴的优点,形成对人和事的积极心态;对与家长而言,幼儿园主题墙能促进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互动,了解主题墙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能更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不仅了解孩子的成果,也了解孩子学习的每个过程,彼此之间更加信任,使得其他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三、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的策略

幼儿园主题墙饰对幼儿的教育中不可或缺。如何改善幼儿园的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家长也参与进来,紧紧围绕主题活动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设置,挖掘和利用墙面“隐性课程”教育的价值?这些都是我们在主题墙创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创设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的有特色的主题墙

幼儿园在布置教室的主题墙时,需要先准确把握幼儿相应年龄阶段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墙饰,同时不断融入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学习,使幼儿获得能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关键经验。例如,小班在开设主题活动时,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喜欢的玩具、照片等等,让孩子们充分体验生活中的美好。然后收集相关的素材,把这些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加入到主题墙饰中,作为组成元素。这样的主题墙不仅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还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体验,一举两得。

2、有效利用和挖掘家长资源,丰富主题墙内容

我们在布置幼儿园环境时,认识到家长的参与能让主题墙的布置更妇幼创意,也更能让家长通过参与创设幼儿园的环境,进一步了解主题墙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成为幼儿园环境教育的支持者、欣赏者、参与者和创造者。所以,在创设幼儿园主题墙之前,可以请家长们一起收集主题资料。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利用编辑网络,或者校讯通设备等渠道听取家长对主题墙创设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参与主题墙创设的评价。比如在“幼儿园是我家”的主题活动中,让家长共同参与幼儿的活动,挑选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有趣的照片以及全家福提供给幼儿园班主任,贴在主题墙相应的栏目上,玩玩、画画,既融洽了亲情,有把家长和幼儿的个别经验转化成为了共享资源,促进了多元化的互动表达,使家长成为了主题墙创设的支持和参与者。

3、加强主题墙的“动态性”建设“会说话的墙”

环境对人的影响常常是潜移默化的,他良好的环境创设可以给诱发孩子们的积极行为,它的效果有时比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来得更有效。就比如小班幼儿在刚刚入园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不适应。针对这一情况就可以在主题墙上布置一些关于妈妈、关于亲情的画面或照片,让孩子们看到他们就好像跟自己的妈妈在一起一样。此外主题墙的创设就要明确创设的教育意义,凸显主题背景,与幼儿教育课程的设置相配合,与幼儿的活动相一致。而一成不变的主题墙环境会让孩子们觉得无趣,所以教师可随着主题目标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变换和更新,墙面的布置应随着活动的展开而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而记载着幼儿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原有的主题墙内容,则可以用照片的形式予以保留,以后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慢慢回顾,看看过去的活动主题,锻炼孩子们的记忆能力,加深他们对幼儿园生活的美好印象。

4、创设有启发性的主题墙饰

幼儿园主题墙的不仅除了要考虑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影响他们的审美观,还要考虑如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融入到画面中,让墙面设置具有“潜在学习的气氛”,充分发挥作品的暗示作用,使孩子们百看不厌,而且能够产生观念和联想。据调查表明,幼儿对通过操作后处于半成品状态的墙饰更感兴趣。所以教师在设置装饰墙的时候要重复考虑到幼儿的好奇心,给他们的好奇“留有余地”,甚至故意做一些问答式的图片或空格,让幼儿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相关内容。

四、结束语

环境作为幼儿教育最重要的资源,他属于“潜课程”,能让幼儿在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幼儿园的主题墙创设又是一项复杂的而动态的工作,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结合他们的个性特点,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年龄特征出发,让课程的价值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体现。我们要把环境设计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开发和创新教育手段,有效利用和挖掘家长资源,让主题墙饰与幼儿的发展互动起来。

参考文献:

[1] 丁香.让你的墙壁会说话[J].幼儿教学研究

[2] 仁超.幼儿园班级主题墙的创设[J].山东教育

[3] 殷秀兰.创设小班主题墙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

幼儿园主题墙饰设计篇4

一、墙饰环境与主题教育活动间互动

环境的创设应与幼儿的教育内容相配合,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使每个幼儿都有表现和展示的机会,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发展。小班新生入园,面对新环境、新朋友分离焦虑不可避免。为了让幼儿能够每天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激发幼儿上幼儿园的强烈愿望,我们根据主题活动创设了主题墙饰“我爱我家”,设计了一列列长长的火车,孩子们从家中带来全家福照片,贴在一节节的车厢上,有趣的情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温馨的氛围中,减轻了入园的分离焦虑, “我是乖宝宝”“我们都是好朋友”主题墙饰,用照片的形式真实记录了幼儿一日生活中自己吃饭、自己喝水、自己午睡、自己游戏的情景,直观地再现幼儿生活,孩子们非常喜欢。他们每天都好奇地摸一摸,还要带着爸爸妈妈看一看。幼儿在与墙饰环境的互动中引发了幼儿积极情绪,减轻了分离焦虑,感受到了幼儿园集体生活的乐趣。

二、墙饰环境与幼儿一日生活间的互动

陈鹤琴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就是“用生活来教育,教育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墙饰的创设在幼儿生活活动中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就拿幼儿喝水来说吧!孩子们在园一天,家长往往担心孩子的饮水量不够,容易上火。而许多孩子又往往不爱喝白开水。如何让这个平淡的生活环节富有新意,做到两全其美呢?为此,我们创设了“小花快来喝水吧”的墙饰。我们用五颜六色的橡皮纸制作成小花,将孩子的照片粘贴在花心上,又制作许多小水滴。孩子们每喝一次水,就给小花也“喝”一次水,孩子们自己从柜门上取下一个小水滴贴在粘有自己照片的花瓣上。这样不仅记录了孩子喝水的次数,使老师心中有数,还使孩子从被动喝水变为主动喝水,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效果十分明显。再如“不露小肚皮”墙饰,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常常会有露肚皮的现象,不利于幼儿身体健康。我们用镜子制作成可爱的小雪人,用彩色吸管做成插棍笑脸娃娃,背面贴上孩子的标记。每次幼儿都可以在小雪人前面照镜子整理衣服,整理好后就可以翻动小标记,笑脸娃娃就会露出甜甜的笑容。这个方法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墙饰充分的与幼儿一日生活有机结合,通过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促进了幼儿主动发展。

三、墙饰环境与家园间的互动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规程》中强调:幼儿发展评价需要教师、家长及幼儿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家园同步越来越引起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只有让家长参与到富有创意的墙饰环境创设活动中去,才能让家长认识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成为环境教育的参与者、理解者、支持者,促进家长、幼儿与环境的三维互动。如在“蔬果宝宝”主题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折纸、绘画、撕纸等美术活动创设了“我爱吃蔬菜、水果”的墙饰。墙壁在孩子们的手中会“说话”了,而幼儿在布置中也深刻的体会到了蔬菜水果对小朋友身体的益处。不爱吃蔬菜水果的现象大有好转。我们在自然角与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列车”“蔬果宝宝乘坐热气球”的情境,特别是在主题活动“可爱的蔬果宝宝”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中,我们请家长共同参与幼儿的活动,家长们开动脑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他们的奇思妙想中孩子们一个个变成了可爱的蔬果宝宝,既融洽了亲情,又把家长和幼儿的个别经验转化为了共享的教育资源,促进了多元互动。

幼儿园主题墙饰设计篇5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询问,提供情境或材料等手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墙面装饰中体现幼儿认知特点,色彩上以艳丽的纯色为主;造型以稚拙、简洁为主要表现手法;内容应以幼儿熟悉的东西为主。主题墙还要注意给句各年龄班幼儿的不同心理特点及教学目标为中心来设计墙面布置。小班教室和活动区宜采用温馨可爱、形象活泼、造型简单明确的画面,内容要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是幼儿熟悉的事物,如“卡通娃娃”、“喜洋洋与灰太狼”等,这些都是利用简单的夸张的形象帮助幼儿认识事物或进行生活常规的教育,中班幼儿思维有了进一步发展,墙面布置的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可以设置一定的情节,增加一些细部表现,如“迪士尼乐园”、“童话故事”等;到了大班,幼儿思维更为活跃,审美能力有了提高,知识面也拓宽了,墙面布置就可以偏重知识性的内容,形象也更为丰富、抽象,以启迪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幼儿的知识,如“中华我爱您”、“民间艺术”、“海底世界”等,同时还可以增加一些工艺装饰性的内容,如皱纸编织、浮雕、风景画等,给幼儿以美的感受。

从审美的观点看,成功的装饰并不在于各种美丽形象和鲜艳色彩的任意堆砌和组合,而是通过和谐的画面、相应的摆设巧妙地构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这同样适用于幼儿园的墙面布置,就一个活动室来说,墙面的布置内容也是多样化的,出了教室的墙面外,还有家园联系角,小墙面及各活动角的墙饰等,应将这些画面做统一的安排布局,以大墙面为主体设计一个主题,小墙面布置则围绕这个主题安排相呼应的画面。如大班的教育重点之一是爱国主义教育,我就选择了"祖国我爱您"这一主题,大幅墙面布置了“各民族娃娃歌唱祖国”的内容,而家园联系角应用了“民间艺术”的墙饰,小墙布置了"美丽村庄"照片专栏。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主题也要变化,最好以每月为单位换一个主题,来一次全面的更换。

幼儿园墙面布置虽然是有很强的装饰性,但若只是纯粹的摆设,则又是美中不足,应结合每一时期的教育内容和要求设计画面,力求欣赏性、教育性、实用性为一体。如小班墙饰"温馨家园"就是根据认识活动的内容设置的,还可用于区别1和许多,数数,认图形等;中班设置"动物运动会"的画面,既可以用来编故事,又可用作认识序数、数字以及故事教学的教具;大班的墙饰课帮助幼儿认识民族服饰,了解祖国山河。再如四面墙壁分别画春夏秋冬的大幅贴画,可使之成为季节教学的永久背景图,既美观又实用。当然,考虑到整体性,这一点在家园联系角上比较难处理,因为家园角上的文字内容多,更换频率快,往往注意了装饰性,就不利于文字的安排和更换,而以文字为重点又难安排较完美的画面,为了使家园角便于人阅读,又体现幼儿的审美要求,我就尽量利用画面形象的特点,做成活动的,将文字内容与画面融为一体。

主题墙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合作,幼儿能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教育过程。而仅仅由教师单方面策划、忙碌、布置好了之后,对幼儿说声“请进”的做法,只会在无形中扼杀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精神。虽然让幼儿参与布置比老师独立完成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就教育效果来说,这样更能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使幼儿具有改变主题墙的成功感和责任感,也有助于对于幼儿进行爱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幼儿参与布置的内容可根据幼儿能力发展循序渐进地进行,先提供一些模型和半成品让幼儿加工,再过渡到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5.让家长参与到主题墙中,促进家园的互动

幼儿园主题墙饰设计篇6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教育

“墙面已经不再只为环境,还为幼儿提供学习的机会——”在主题活动开展得进行中,墙面的环境布置就像人体的“骨架”一样把主题活动一系列的内容有序地呈现出来,使墙饰与幼儿产生互动,激发孩子探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充分体现对幼儿的尊重,已幼儿发展为本,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进行主题墙的创设时,在预设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捕捉孩子的有价值的兴奋点进行有机生成,为墙面创设于区域材料添置不断丰富提供素材。

例如:大班主题教学《身边的变……》,创设主题时,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探索欲望,当发现春天地面长出青苔、一夜之间墙角上筑起了一道蜘蛛网、吃东西的时候牙齿不知不觉就掉了下来,这些发现与变化,让孩子充满了好奇,同时也非常想去探究。于是我们就以“变”展开了相关的主题教学。就以科学探讨为主,我把墙饰设置为阅读区域,把孩子最想知道的科普知识、探索性游戏以图书借阅的形式投放于区域环境内,发挥幼儿自我班级管理力量,设置图书管理员,登记借阅的情况。并用图表记录的方式向同伴推荐课外书,设置表格幼儿可记录幼儿最深收获之处。从日常观察记录与区域参与墙饰游戏阅读中发现,孩子除了从阅读书籍获取满足的答案外,知识面明显大有提升,同伴间的相互推荐书本,孩子十分感兴趣,大家都有了共同的话题。自我的班级管理更体现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投入性,组织能力有所提高。

其次,开辟专门的墙面,通过绘画、贴图、记录等方式创设教学环境。

教室墙面环境是教育与互动相结合的场所和空间,也是实施教育的手段之一。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相互作用理论明确指出:“主体的一切知识均发源于动作”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即通过自己的动作,获得知识。幼儿对世界的认识是在不断地看到自己对客体作用的结果中得到调整、扩展和深化的。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的教学目标,合理创设施和的环境内容。基本的做法是:在墙面创设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幼儿发表见解,参与实践,鼓励幼儿参与,尊重他们的兴趣与选择。

例如:我班主题教学环境墙饰:多变的颜色。提供给孩子三原色,分别装入调色管里,白纸与彩笔。幼儿在尝试配置颜色,观察、发现、记录,用绘画形式把变化的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展示,小朋友与同伴在实践操作中自己发现观察到颜色的变化,放置不同量的颜色混淆也有不同的变化。从而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无意发现变为主动学习这一过程。幼儿参与到绘画记录,可提升孩子的归纳能力与绘画能力,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记录,方便小朋友的记认,同时也是幼儿相互之间交往的平台,孩子把记录表粘贴在指定墙饰上,通过墙饰上的小提示,可帮助孩子感知颜色变化原因,发掘幼儿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让幼儿更深入探索,开启知识的大门。

再次,在游戏活动中巧妙地运用墙饰进行教学。

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喜欢做各类的游戏活动。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进行教学,最终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是幼儿园教学中的常规做法。但要使游戏活动能顺利地开展,也需要一定的学习氛围,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这个氛围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游戏环境”。如幼儿教学专家季晓英就曾提出:“重视自主性游戏环境的创设”,“在环境中渗透隐性指导”。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游戏的理解并不相同,也需要不同的游戏环境。因此,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时,要根据本班孩子年龄的大小,量身创设适合其心理发育特点的游戏环境。

根据大班的孩子,学习探求知识量提高。因此,在环境创设中,需要增添幼小衔接的教学墙饰。例如:我班墙饰《变形金刚》就是利用孩子的喜欢玩车的题材构想出来的。中国汉字字体结构复杂、千变万化,要让幼儿快而准确认识区分,就要借助这一面墙饰,我们利用车厢的部位,从中国汉字最基本的结构开始分为左右、上下两种。材料方面放置了不同的偏旁、部首、单体字等,让幼儿在游戏墙饰上自由拼接,并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老师在活动后会检查幼儿游戏记录,对拼接正确的汉字给以印章作鼓励并展示在墙饰的显眼处,让同伴一起认识新汉字,同时激励的方式也增强了孩子的信心,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拼接汉字这一有趣的游戏当中,寓教于乐,幼儿从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很多汉字,还把认字的习惯带到日常生活中。据家长的反映,开展此类游戏后,孩子对认识汉字非常感兴趣,外出旅游或逛街,遇到不认识的汉字都主动询问家长寻求答案,在家也喜欢上阅读,如报刊、书籍、宣传单等,凡有汉字的都不放过。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幼儿的学习习惯也逐步建立起来。

最后,墙面装饰是幼儿园班级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应不断创设更新墙面装饰,充分利用“墙面”这一空间资源,丰富孩子的知识,开阔孩子的视野。实践告诉我们,幼儿的自主学习是需要环境支持的。幼儿在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不仅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欣赏别人的同时,引发幼儿生成新的问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例如:我班的墙饰《多变的小区》,把墙饰创设成小区楼房,运用墙饰的横、竖摆设,用数学的教学活动学习对应找点,孩子都很感兴趣,各自从家里带来小时候的照片,挑选喜欢的楼层房子后把照片放置内,并把房子外层自己设计装饰,门牌号、称谓等。让小伙伴看照片猜猜谁住在什么楼层,既有数学方位的认识,又有美术设计、语言的交往能力的培养,一举几得。当发现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孩子喜欢把一些有特性的原创放入小房子里,于是,我们根据孩子的需要,在材料上给与他们充足的材料,如(纸卷筒、瓦楞纸、彩纸、塑料管、小瓶子等)让他们自己设计、包装,放在自己的小房子里以寄卖的形式向同伴和老师介绍与出售(使用代币,结合开心日游戏)即可获取生活经验,又可使自己的兴趣发挥所长,对于发展幼儿的个性发展也很有帮助。

由此而见,环境创设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树立让幼儿在“环境中学”的教育理念,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创设其较容易适合的环境,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总之,我们要不断地努力,共同去营造更加适合幼儿的墙面环境,为对幼儿的教育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黄瑾主编:《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6—70)

[2]:《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引导》(Ⅱ)《学前教育研究》,2009(2)

幼儿园主题墙饰设计篇7

关键词:主题墙 展现 教育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8-0086-01

随着主题课程的推进,幼儿园班级主题墙作为集教育性、实用性、参与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开放的“环境”,在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为幼儿的发展和主题课程的建设服务幼儿园的环境教育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把幼儿园环境当作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并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创设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场景。

一、内容设计恰当,主题思想突出

教师在设计室内布置内容时,要根据幼儿发展目标、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和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选择相应的布置内容,做到环境布置工作要有目的性、计划性。布置内容主要涉及:1.环境创设是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如走廊、楼梯、室内的顶部装饰物,有没有符合现在的季节特征;2.活动室内的环境创设是否与活动主题相呼应,创设相应的活动区,并在区域内围绕主题投放相应的材料;3.环境创设是否与教育目标相契合,为教育目标服务,如主体环境要考虑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发展孩子的美感;4.环境创设是否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是否有利于发展幼儿主动性与创造性;5.语言方面的区域是否能吸引幼儿参与,让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6.环境创设是否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和乡土资源等。如:我园处在民族县,裕固族、藏族、蒙古族幼儿较多,为了彰显民族特色,进一步加深对民族知识的教育,在布置活动室时,可以设计、营造民族特色。活动室墙面分别以民族服饰、民族运动项目、民族饮食、民族风俗等为主题进行布置,即形成了浓浓的民族氛围,也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本民族,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内容设计全面,教育意义深刻

主题墙面环境在内容上不像以前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也不像以前的环境创设使幼儿的思维和行为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而今,主题墙面无论从内容来源、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生动、直观、真实的再现了师幼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幼儿与教师之间亲密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氛围。

同时,墙面的布置要配合教育内容,体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同时也要使墙面成为幼儿的经验、想法表达表现的空间,不断与幼儿对话。如:家园联系专栏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园地,该专栏可以使家长了解、掌握幼儿园的教学情况,以及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教师开可以通过家园联系栏,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信息,教育孩子的方法。再入还可以设置小红花园地,是为了表扬和鼓励幼儿进步,激发动儿积极向上的愿望。小红花代表的内容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情况确立,如午睡小红花,进餐小红花,学习小红花,守纪律小红花,讲卫生小红花等。在周末总评时,就可以比一比,谁的红花最多,谁的进步最大,通过在幼儿园设置小红花园地,使孩子们能够在德智体等多方面得到发展。总之,幼儿园活动室内的墙面布置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一个方面,它创设得是否科学、有效,往往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进程及目标的达成,所以应以新的教育理念来创设它、丰富它,并在教育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不断更新与完善它。

三、幼儿参与布置,提高幼儿兴趣

墙面在环境布置中幼儿应是环境的主人,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幼儿在与教师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墙面如何布置,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让幼儿参与讨论,发表观点与意见,从而促进幼儿与环境之间的积极互动。比如:在《中秋节》的主题中,我们从中秋节的话题开始交流,让幼儿主动说出有关中秋节的风俗和中秋节里的人们的活动,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然后,我鼓励幼儿将新年有关的内容用绘画和做手工的形式制作出来,有了老师的引导,孩子们顿时有了兴趣,她们用水彩笔画出有各种样式的月饼、水果,我们《中秋节》的主题墙在孩子们的小手之下丰富了好多。就是我们给孩子提供了这种环境创造的机会,才能使孩子们有了动手的能力。

只有经过幼儿自己动手设置的环境,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才能爱护环境。如果只注重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不让孩子尝试,不给他们任何的机会,教师的话是真理,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一种依赖和迎合心理,他们关注的是教师的态度,而不是客观事实本身。新纲要的实施,要求我们教师改变这种现象,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参与教育活动。

四、环境色彩恰当,充分吸引幼儿

环境它和我们是朝夕相处的,它从感官上带给幼儿有关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带给他们愉悦感。幼儿园的环境,首先在色彩上,应该给幼儿以美的视觉享受。图画色泽宜单纯,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会令纯洁的孩子们产生丰富的想象:比如广阔无边的绿色草原、密密的森林、辽阔的蓝天、飘浮的白云、蔚蓝的海洋和可爱的小动物们。这些单纯、源于自然的色彩,易使阅历浅短的幼儿产生共鸣、易于理解。幼儿们喜爱明快的色彩对比,活泼好动的幼儿从中可以感受到色彩变化的节奏和共振。在为幼儿们创造色彩对比、跳跃的同时,应考虑画面的整体美,采用较大浅色块支撑,可使画面既有局部美的变化又有整体协调感,能解决幼儿园一堵墙面内容多、色调不易统一的问题。

五、紧系区角活动,深化教育价值

在创设主题墙的同时,我们不妨将主题墙和区角活动这两者结合起来,这样也会得到很好的效果。比如:主题活动《认识交通工具》,我们可以在阅读区里放置有关交通工具图片或者书籍,幼儿有兴趣去观察交通工具的不同特征和用途,同时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进行表达,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在美工区,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简笔画交通工具,引导幼儿涂色和用皱纹纸粘贴,发现每一个交通工具的特征和用途。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培养了幼儿能力,也达到了幼儿参与布置主题墙的目的。有了这种衔接,幼儿的好奇心也得到了满足,也有了很好的教育价值。

六、紧扣主题教育,体现教育意义

每一个主题墙饰的创设,不仅是课程内容的体现、教学活动的反映,更是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根据我园要求,在创设主题墙饰的过程中,我们做到墙饰的主题和内容紧密地与班级的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相结合、与教育活动及孩子学习活动相一致、相呼应,将主墙面的装饰体现墙饰对幼儿学习过程和经验的总结、强化、概括和提升作用。幼儿关于主题探究的阶段性成果,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等,构成了主题墙饰的主体。这些内容分块布置在主题墙上,幼儿可以在这种交互过程中得到满足,丰富对有关主题内涵的理解,也有助于主题的深入探究。其次,主题活动的内墙面的布置应是开放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着幼儿学习活动的变化、知识经验的增长,不断对墙面环境进行充实、组合。

总之,通过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精心的布置,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温馨、优雅、舒美的环境。一个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不仅达到了对幼儿心灵塑造、情感倾注的目的,同时,为培养祖国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建芳. 浅谈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的有效性[J]. 新课程(小学),2012,10:143-144.

[2]钱红芳. 营造互动主题墙饰对教育环境的影响作用[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12:178.

幼儿园主题墙饰设计篇8

《纲要》中所指的环境包括: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常规要求、幼儿同伴群体、幼儿园教师集体、教师的态度,以及家庭、社区、自然环境,等等。现在我就其中的“我园墙饰与幼儿的互动”谈谈我们园墙面环境的创设过程及想法,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

环境作为幼儿发展的一个外部条件,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激活才能支持幼儿内部的学习过程。因为环境与幼儿始终是共存的,幼儿既可依赖环境,又可作用于环境,幼儿与环境相处的方式直接影响他们成长的质量。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激活环境,才能利用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环境才能“说话”。

我园在教育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正在不断地被克服,墙面环境的创设也不像以前那样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也不像以前的环境创设使幼儿的思维和行为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之上。而今,墙面环境无论在内容来源还是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生动、直观、真实地再现了老师与幼儿间、家长间的互动与交流;墙面环境的创设在班与班之间,从内容上、形式上、空间安排上更加突出班级幼儿自身发展的个性化。

一、主题环境

这是以主题为线索而开展起来的环境创设,是教师根据教育主题开展的需要与幼儿、家庭共同创设的与主题相关的墙饰。主题墙饰是我园墙饰中的一个重点,因为它从幼儿的学习经验出发,从幼儿关注的问题而来,最能激起幼儿的共鸣,引起幼儿与墙饰的互动,进而与老师和家长进行交流。

我园班级主题环境与幼儿互动的进程可以用三部曲来形容。

1.一部曲――班级主题墙饰的创设由“对内创设到对外开放”

环境创设应当是一个“会运作的生命体”,如同幼儿的身心随时在改变一样,环境也会在幼儿的心智变化中改变。这就要求环境的创设要有弹性,教师要经常对环境进行修正,以回应幼儿的需要,使主题环境与幼儿产生互动。例如,我园各班的主题墙饰本来是在班级内,根据主题内容老师和幼儿及家长们共同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幼儿作品的汇编。当教师与孩子们把创设的主题墙饰内容不断丰富起来后,孩子们的开心和成就感也不断高涨起来,他们不但自己喜欢在墙饰前驻足,而且对同伴、别的班级的好朋友介绍。胆大的孩子在家长到园时,拉着家长到班级里来看,这样欣赏主题墙饰的家长越来越多,而家长总是既一边推托说:“家长不让进活动室。”又一边伸长了脖子,渴望看到自己孩子的成就。环境是教育之魂,家长也是其中的主人。我们在关注与幼儿的互动、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却忽视了教育成果与家长的分享。于是我们决定把主题墙饰由班级内搬到班级外的走廊内。这样就使主题墙饰的创设建立起了学习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包括幼儿、教师、家长及其他有关人员,大家在对主题墙饰的创设中、欣赏中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分享智慧,共同提高。

2.二部曲――班级主题墙饰的创设由“复制剪贴到风格迥异”

在接受多元智能创意课程实验以来,我园的环境创设生动、丰满了许多,教师们对新教材的使用、学习和资料积累也在不断地深入。我们制定了不同年龄班的多元主题资源盒,这就为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准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同时也造成了老师们的依赖行为,她们对已有的主题墙饰资源进行“复制剪贴”,而忽视了同一年龄段的不同幼儿个体对主题墙饰创设的认识理解与设计安排,造成幼儿有的对主题墙饰满意,有的不赞同,有的态度平淡。孩子们对主题环境的态度和兴趣让老师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作为幼儿与环境的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身份。

如何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幼儿乐于互动的适宜环境呢?我们应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让幼儿在与环境创设的互动中快乐地成长,同时我们也领悟到教育资源的利用不仅仅是一种分享,更是一种在分享基础上的再发现、再创造。这样,当再次使用主题资源时,老师首先把现有的主题资源呈现给幼儿,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询问幼儿“你还知道哪些?你还会想到些什么?你还能怎样表现它们呢?”从而以新的主题“面貌”形成幼儿新的思维空间,来维持幼儿探索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3.三部曲――班级主题墙饰的创设由“个别面向全体”

墙面环境的创设要注意形象、色彩、形式、空间等造型要素之间的和谐,给人以美感。对于每一个教育主题,除了用它丰富的主题内容来教育幼儿外,还要努力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和行为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这是每个教师在最初的时候对墙面环境创设最为注重的一个方面。因此,教师在选择幼儿的作品进行主题环境布置时,被选中的只是教师以绝对标准评价得出的个别幼儿的作品,而其他幼儿只能眨着渴望的双眼,眼里充满着对同伴的“羡慕”和对自己作品的“期待”。

当我们多次细细地学习新《纲要》后,我们更深地思考着“什么是真正的以幼儿发展为本”。主题墙饰是幼儿展示自我成就的舞台之一,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自己的思想和成果能被他人接受和认同,那是他们觉得自己最有价值的时候,也是一个最能激起下一个创造和充分展示其自我动机的时候。“我们与其把这些成果藏起来,不如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它”,这是我们在研讨中,一位教师说的一句话。我们在使用和展示幼儿的作品时学会了去巧妙地“包装”幼儿的作品,通过对幼儿作品加一个边框、选用带有漂亮底色的画纸、缩小作品的范围等来达到一定的展示效果,也使这部分幼儿的作品更加生动、活跃,使孩子更具有创作表达的自信。

二、非主题环境

这一部分的墙饰是教师根据班级的特色或孩子年龄特点,以及当前幼儿所关注的、并需要了解的事情等来创设环境。

1.班级特色与环境的融合

深化班级特色与环境的融合,是我园环境创设不懈的追求。在我园十个班级中,班班都在结合幼儿年龄特征和教师特长的基础上做到有艺术特色的环境创设。例如中班的特色区――《有趣的扎染》。这是孩子们从多彩的艺术活动中自选的一种特色表现活动。在师幼、家园的互动色区域逐步充实,经历了扎染工艺的了解―扎染作品的欣赏―扎染工具的认识―扎染方法的掌握―尝试扎染―体验扎染―展示扎染作品等阶段;还有橙橙大班具有地域风情的贝艺坊、蓝蓝大班的巧手秀、红红中班的好玩的彩泥、苹果托班的我爱玩色,等等,可以看到这些最终都是班级特色与环境的融合。这种学习是一个渐进、主动的学习过程,这种效果在集体活动中是很难达到的,集体活动总有一个时间限制,而且每个孩子所需、所想有所不同,教师不可能从每个孩子的角度来思考整个集体活动,但班级的特色区域会存在一定时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时与环境互动,与他人交流。

通过班级特色与环境创设的融合,我们发现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在不断地增强,孩子们喜欢多途径地查询资料;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并为此而感到自豪;愿意随时提出问题,并积极探究解答。

2.生成主题与环境的融合

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引发出墙面环境的主题,有利于激发幼儿创设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作为环境创设的指引者,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聆听幼儿的声音,了解幼儿的兴趣,关注幼儿的需要,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衍生出环境创设的主题。

在墙饰中,我们把孩子们特别关注的事件及时呈现给幼儿,让幼儿去关注、去了解。如中国人的骄傲“我国第一太空人杨利伟”,孩子们特别感兴趣,他们和爸爸妈妈一起从报纸上、杂志上、网上收集了许多有关神州六号的图片、文字新闻、漫画等,活动后喜欢和朋友一起去看看、说说、讲讲。

上一篇:微生物学实验范文 下一篇:免费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