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范文

时间:2023-12-05 14:00:38

案件检查工作条例

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篇1

2006年,全体同志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标准形成了共识,党员的党性意识得到增强。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两提高。全司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总局中心工作的大局,以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主线,以修订《商检法实施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为重点,认真做好立法、执法监督、普法、宣传、对台工作和报刊出版管理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立法工作成果显著

(一)积极开展法律修订工作。

会同计量司开展了《计量法》修订工作,进行了地方调研,形成了报局务会的送审稿。目前已提交国务院审议。版权所有

会同标准委开展了《标准化法》修订工作,进行了国外调研,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后,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求。目前已准备提交局务会议审议。

完成了《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的修订启动工作。

(二)行政法规制修订工作。

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完成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商检法实施条例》修改工作。同时完成《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商检法实施条例》英文译审工作。起草完成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修正案)。起草完成了《设备工程监理条例》、《缺陷汽车召回条例》征求意见稿。

(三)规章制修订工作。

根据2006年总局立法计划,严格规章立法程序、认真完成规章的立法审查、提请局务会议审议以及规章工作。本年度主要出台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计量标准考核办法》、《麻类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地理标识产品保护规定》、《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认证培训机构管理办法》、《认证咨询机构管理办法》、《进出口商品复验管理办法》和《出入境特殊物品管理办法》等13项规章草案的立法审查工作并已通过局务会审议。

(四)积极协调,扎实有效,做好法律法规征求意见工作。

一年来,法规司认真完成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及有关部门转来的法律法规及规章草案的书面协调。对涉及质检职能以及关系国民经济重大问题和涉及健康安全的《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草案)》、《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条例》、《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外来物种管理条例》、《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法》、《水污染防治法》、《畜牧法》等200多件法律法规草案进行了协调,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协调,代表总局提出了回复意见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五)一丝不苟,按照规定,认真完成质检系统涉台工作。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质检系统对台交流活动日益增多,今年以来法规司一方面进一步规范质检系统对台交流工作,对赴台湾地区的对台交流活动,严格执行立项、审批、行前教育、归后总结规定,(总共完成十几个团组的赴台工作;另一方面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宣传赴台各项政策,帮助赴台团组解决困难,积极稳妥地推进两岸检验检疫技术交流。

(六)办理了人大议案、政协议案。

承办了全国人大、政协有关食品安全、产品质量、计量、特种设备等方面的议案、提案,圆满完成了答复意见。

(七)加强对地方的法制工作的指导,对地方局的请示及时做出法律解释。

二、法制监督扎实有效

(一)抓好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

重点对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加强系统行政执法工作的外部监督和内部制约,抓好两个典型和一个办法。

一是抓江苏质量技术监督局实行案件审理委员会公开审理行政处罚案件的典型。9月份,法规司约请了质量技术监督系统部分法制处长共同对江苏盐城质量技术监督局实行案件公开审理进行了实地观摩,并进行了专门座谈研讨。该局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增加行政处罚的透明度,确保自由裁量权的正确使用,坚持公开监督、民主监督,于2004年5月开始对部分行政处罚案件实行公开审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充分听取各行业专家的建议,对案件作出正确处理。这种做法得到了较好社会反映,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对此多次做了正面报道。考虑到这项制度实施时间较短,有待于进一步总结完善,法规司已经督促江苏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省推广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力争为全系统的法制监督工作提供较成熟的做法。

二是抓新疆质量技术监督局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层级监督制度方面新做法典型。新疆地域广阔,区局与各下属机构之间往来时间较长、经济成本较高,一些在内地行之有效的执法监督办法在新疆就不一定适应。在此情况下,该局对下属机构行政执法监督管理除常规办法之外,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开发了一套行政案件办理程序软件,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案件办理的进度,所有案件办理均在内部局域网上实施,不仅案件办理可以做到内部公开,而且上级领导机构也可以实时监控,该软件有效地抵制了系统外对案件处理的说情等干扰,对于加大行政处罚力度,规范案件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底行政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法规司正在总结经验,条件成熟后,上升为指导全局的意见,在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推广。

三是重点抓了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行政处罚程序建设。根据近年来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行政处罚案件业务量上升较快的趋势,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修改后对行政处罚案件也有新的要求,原有的行政处罚程序管理规定需要进一步完善,法规司组织系统有关专家对《出入境检验检疫行政处罚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重点是进一步完善了方案、调查取证、听证、处罚等工作程序和行政处罚文书格式。

根据完善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要求和工作需要,配合人事司在检验检疫机构设置稽查处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专门的案件调查机构和案件审理机构,提高行政案件办理效率,确保案件办理流程科学规范。

(二)继续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

一是为了保证行政许可法在质检系统的贯彻实施,总局党组把对该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作为今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总局党组的要求,总局先后下(转)发了《关于对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进行执法检查的通知》(国质检法函〔2005〕178号)、《关于转发<监察部关于监察机关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的意见>的通知》(质检办法〔2005〕111号)和《关于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抽查方案的通知》(质检办法函〔2005〕158号)等三个文件,按照部署,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总局组织6个检查组分赴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和12个直属检验检疫局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的情况进行了抽查。通过这次检查,了解了全系统的总体情况,摸清了底数,发现了问题和不足,为总局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思路,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发现了各地的好典型、好经验和好做法,这次执法检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是法规司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强后续管理的措施,切实做好行政审批项目的后续监管工作。配合新修订颁布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条例》、《商检法实施条例》的贯彻实施,调整部门行政审批依据;及时对卫生司、认监委的7个许可项目公示的审批程序进行了修改,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总结动植物检疫审批等项目电子审批的实施经验,加快行政许可信息化建设;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三是随时掌握国务院的最新改革动态的同时,密切关注系统的相关情况,对系统进行了专项调研,起草了《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意见》。

(三)抓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例分析,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根据几年来审理行政复议案件的经验,几乎每一起行政复议案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开展对近年来发生的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分析,特别是将败诉案件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查找出系统业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合这些案件所在的问题,指导系统行政执法工作做到依法行政。法规司整理了全国上报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例,从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有指导意义的案件进行了分析、汇总,针对每一起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发现的业务工作的不足,及时向业务管理部门提出工作改进建议,从源头上解决发生问题的因素。同时将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典型案例汇编成册,下发各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导其行政执法工作;选取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的突出案例,在《国门时报》上开辟以案说法专栏,加强对检验检疫行政执法工作的业务指导。

通过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总局审理行政复议案件逐年较少。截止到目前,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件,正在审结过程中。协调处理直接总局行政诉讼案件3件,均未立案。对总局下属单位诉讼案件进行业务指导。指导业务司(局)、地方局案件调查及行政处罚22件。处理投诉、申诉等非行政复议案件40余件。

三、普法工作取得实效

(一)认真作好法规宣贯培训工作。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商检法实施条例》后总局及时召开条例宣贯工作会议,会上总局领导作出了重要的动员讲话。分别于10月27日至10月31、11月8日至12日,分两期在北京和广州对系统南北两片的业务骨干进行了《商检法实施条例》培训,对条例的基本原则、基本精神和基本制度进行了概括性的叙述,并对条例逐章逐条进行了讲解。

组织召开了一期新规章培训研讨会,向省局法规、执法人员宣贯了近期颁发的新规章6件。

(二)认真做好“四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版权所有

2005年是“四五”普法的最后一年,法规司一是制定了总局“四五”普法验收方案,对江苏、江西、广西进行了检查验收。二是对全系统“四五”普法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向全国普法办递交了书面报告。三是对“四五”普法先进表彰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三)开展了纪念普法二十周年系列活动。

为配合纪念普法二十周年,总结质检法制工作,法规司一是设计制作了质检法制宣传画发放全国质检系统、大力宣传质检工作;二是举办了质检依法行政成果展;三是开展了质检法制工作论文征集活动。

四、宣传和报刊出版管理工作成效突出

2006年,质检宣传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结合总局党组对2005年质检系统工作总体部署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大力宣传质检工作在提升我国总体产品质量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的实际效果,宣传质检事业发展进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做好315、质量月系列宣传等重大宣传活动、坚持不懈地结合业务工作宣传质检严格把关、促进外贸进出口发展、从源头抓质量打假扶优的工作业绩,取得良好宣传效果,对树立质检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进一步开创质检工作新局面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做好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宣传。

(二)按照全国整规办的统一安排,对质检系统“食品质量安全周”工作进行了正面宣传报道。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做好200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宣传活动。

(四)认真组织、精心策划,做好《工业生产许可证条例》和《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的系列宣传活动。

(五)认真策划,立意创新,做好2005年“质量月”系列宣传活动。

(六)对总局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全面推进以质取胜战略,从源头抓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具体措施和实际成效进行了宣传和报道。

(七)积极宣传了质检部门以促进出口为重点,积极为扩大开放服务的新措施和新实效。

(八)集中力量,做好质检部门按国务院分工和要求做好防治禽流感的宣传工作。

(九)突出重点,着力宣传了质检部门严格把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健康安全的措施、做法和取得的效果。

(十)大力宣传我国认证认可工作和标准化工作进展和成效。

(十一)继续巩固和扩大宣传阵地,灵活运用多种宣传形式,努力扩大质检工作宣传效果。

(十二)按照国务院统一安排,积极做好台湾输入大陆的农产品检验检疫工作的宣传工作。

(十三)做好新闻热点的捕捉和应对工作。

(十四)进一步加强报刊监管。

1.认真开展报刊出版单位自查整顿工作,严格执行报刊出版的有关规定.

2.制定了进一步加强报刊监管的措施,规范报刊出版行为。

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篇2

第一条检查中国共产党内违纪案件是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严肃党纪的中心环节。为使案件检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国共产程有关规定,结合案件检查工作的实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案件检查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执纪办案,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护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

第三条纪检机关依照和本条例行使案件检查权,不受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干涉。

第四条案件检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党纪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第五条案件检查要坚持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任何党员和党组织违犯党的纪律的行为,都必须依据本条例进行检查。

第六条案件检查要依靠党的各级组织,走群众路线,加强纪检系统内部以及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第七条案件检查要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达到既维护党纪的严肃性,又教育本人和广大党员的目的。

第八条案件检查中,要切实保障党员包括被检查的党员行使所赋予的各项权利。

第九条案件检查实行分级办理、各负其责的工作制度。

第二章受理和初步核实

第十条纪检机关对检举、控告以及发现的下列违纪问题,予以受理:

(一)同级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的违纪问题;

(二)属上级党委管理在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

(三)同级党委管理的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

(四)下一级党组织的违纪问题;

(五)领导交办的反映其他党员和党组织的违纪问题。

属下级党委管理的党员和党组织重大、典型的违纪问题,必要时也可以受理。

第十一条纪检机关受理反映党员或党组织的违纪问题后,应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初步核实。需初步核实的,应及时派人进行,必要时也可委托下级纪检机关办理。

第十二条初步核实的任务是,了解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否存在,为立案与否提供依据。

第十三条初步核实可以采用本条例第二十八条中(一)、(二)、(三)、(四)、(五)、(八)的方法收集证据。

第十四条初步核实后,由参与核实的人员写出初步核实情况报告,纪检机关区别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一)反映问题失实的,应向被反映人所在单位党组织说明情况,必要时还应向被反映人说明情况或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澄清;

(二)有违纪事实,但情节轻微,不需追究党纪责任的,应建议有关党组织作出恰当处理;

(三)确有违纪事实,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应予立案。

第十五条初步核实的时限为两个月,必要时可延长一个月。重大或复杂的问题,在延长期内仍不能初核完毕的,经批准后可再适当延长。

第三章立案

第十六条对检举、控告以及发现的党员或党组织的违纪问题,经初步核实,确有违纪事实,并需追究党纪责任的,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

第十七条对党员的违纪问题,实行分级立案。

(一)党的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违犯党纪的问题,由中央纪委报请中央批准立案。

(二)党的中央以下各级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基层党委、纪委为书记、副书记)违犯党纪的问题,与党委常务委员同职级的党委委员违犯党纪的问题,由上一级纪委决定立案,上一级纪委在决定立案前,应征求同级党委的意见。其他委员违犯党纪的问题,由同级纪委报请同级党委批准立案。

(三)其他党员干部违犯党纪的问题,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的纪委或纪工委、纪检组决定立案,在决定立案前应征求同级党委或党工委、党组的意见。未设立纪委或纪工委、纪检组的,由相应的党委或党工委、党组决定立案。

(四)不是干部的党员违犯党纪的问题,由基层纪委决定立案。未设立纪委的,由基层党委决定立案。

第十八条党的关系在地方、干部任免权限在主管部门的党员干部违犯党纪的问题,除另有规定的外,一般由地方纪检机关决定立案。

若地方纪检机关认为由部门纪检机关立案更为适宜的,经协商可由部门纪检机关立案;根据规定应由部门纪检机关立案的违纪问题,经协商也可由地方纪检机关立案。

第十九条对于党组织严重违犯党纪的问题,由上一级纪检机关报请同级党委批准立案,再上一级纪委在征求同级党委意见后也可直接决定立案。

第二十条属于下级纪检机关立案范围的重大违纪问题,必要时上级纪检机关可直接决定立案。

第二十一条上级纪检机关发现应由下级纪检机关立案的违纪问题,可责成下级纪检机关予以立案。

第二十二条凡需立案的,应写出立案呈批报告,并附检举材料和初步核实情况报告,按立案批准权限呈报审批。

立案审批时限不得超过一个月。

经批准立案的案件,纪检机关应通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

第四章调查

第二十三条对已经立案的案件,立案机关应根据案情组织调查组。

第二十四条调查组要熟悉案情,了解与案件有关的政策、规定,研究制订调查方案,并将立案决定通知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

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应积极支持办案工作,加强对被调查人和案件知情人的教育。未经立案机关或调查组同意,不得批准被调查人出境、出国、出差,或对其进行调动、提拔、奖励。

第二十五条调查开始时,在一般情况下,调查组应会同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与被调查人谈话,宣布立案决定和应遵守的纪律,要求其正确对待组织调查。调查中,应认真听取被调查人的陈述和意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第二十六条调查组认为被调查的党员干部确犯有严重错误,已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或妨碍案件调查时,可建议对其采取停职检查措施。停止党内职务,属党委批准立案的,停职检查由党委决定;属纪检机关直接立案的,停职检查由纪检机关征求同级党委意见后决定。停止党外职务的,由纪检机关向有关党外组织提出建议。

第二十七条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受侵害人的陈述、被调查人的陈述、视听材料、现场笔录、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笔录。证据应经过鉴别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二十八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组织和个人都有提供证据的义务。调查组有权按照规定程序,采取以下措施调查取证,有关组织和个人必须如实提供证据,不得拒绝和阻挠。

(一)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账册、单据、会议记录、工作笔记等书面材料;

(二)要求有关组织提供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等书面材料以及其他必要的情况;

(三)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

(四)必要时可以对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和事项,进行录音、拍照、摄像;

(五)对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提请有关的专门机构或人员作出鉴定结论;

(六)经县级以上(含县级)纪检机关负责人批准,暂予扣留、封存可以证明违纪行为的文件、资料、账册、单据、物品和非法所得;

(七)经县级以上(含县级)纪检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对被调查对象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进行查核,并可以通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

(八)收集其他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证据。

第二十九条调查取证要做到:

(一)收集物证、书证,应尽量收取原物、原件;不能收取原物、原件的,也可拍照、复制,但须注明保存单位和出处,书证还须由原件的保存单位或个人签字、盖章。

(二)收集证言,应对出证人提出要求,讲明责任。证言材料要一人一证,可由证人书写,也可由调查人员作笔录,并经本人认可。所有证言材料应注明证人身份、出证时间,并由证人签字、盖章或押印。证人要求对原证作出部分或全部更改时,应重新出证并注明更改原因,但不退原证。与证人谈话,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收集被侵害人的陈述、被调查人的陈述,适用本项规定。

(三)对于有关机关移送的调查材料,必须认真审核,经调查人员认定后才可作证据使用。

第三十条调查中,如需公安、司法机关和其他执法部门等提供与违纪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有关机关应予积极配合。

第三十一条应认真鉴别证据,严防伪证、错证。发现证据存在疑点或含糊不清的,应重新取证或补证。

第三十二条认定错误事实须有确实、充分的证据。只有被调查人的交待,而无其他证据或无法查证的,不能认定;被调查人拒不承认而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

第三十三条调查组应将所认定的错误事实写成错误事实材料与被调查人进行核对。对被调查人的合理意见应予采纳,必要时还应作补充调查;对不合理的意见,应写出有事实根据的说明。

被调查人应在错误事实材料上签署意见。对拒不签署意见的,由调查组在错误事实材料上注明。

第三十四条调查取证基本结束后,调查组应经过集体讨论,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是:立案依据,主要错误事实及性质;有关人员的责任;被调查人对错误的态度;处理建议。对调查否定的问题应交待清楚。对难以认定的重要问题用写实的方法予以反映。调查报告须由调查组全体成员签名。

如调查组内部对错误性质、有关人员的责任及处理建议等有较大分歧,经过讨论仍不能一致时,应按调查组长的意见写出调查报告。但对不同意见应在报告中作适当反映,或另以书面形式反映。

调查组应将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向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通报,并征求意见。

第三十五条调查中,发现检举人确属诬告或证人出具伪证等妨碍案件检查的行为,应予追究。

第三十六条要保护办案人、检举人、证人。对上述人员进行诬告陷害、打击报复的,应予追究。

第三十七条调查中,若发现违纪党员同时又触犯刑律,应适时将案件材料移送有关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八条调查结束后,调查组要总结工作,并应协助发案单位党组织总结经验教训。

第三十九条案件调查的时限为三个月,必要时可延长一个月。案情重大或复杂的案件,在延长期内仍不能查结的,可报经立案机关批准后延长调查时间。

第五章移送审理

第四十条凡属立案调查需追究党纪责任的案件,调查终结后,都要移送审理。

个别重大复杂的案件,调查过程中,可提前介入审理。

第四十一条移送审理时,应移送下列材料,并办交接手续:

(一)分管领导同意移送审理的批示;

(二)立案依据;

(三)调查报告和承办纪检室的意见;

(四)全部证据材料;

(五)与被调查人见面的错误事实材料;

(六)被调查人对错误事实材料的书面意见和检讨材料;

(七)调查组对被调查人意见的说明。

第四十二条案件经审理并报本级纪委常委会讨论后,应将调查报告、被调查人对错误事实材料的书面意见和检讨材料以及调查组对被调查人意见的说明材料的复制件,送交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作出处理决定。

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应在一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并按照处分党员的批准权限呈报审批。

特殊情况下,由县以上纪检机关直接作出处分决定的,事前应征求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的意见。

第四十三条审理过程中,发现证据不足的,应予补证;认为案件主要事实不清的,应补充调查。

第四十四条对公安、司法机关已处理的案件中所涉及的党员,需要给予党纪处分的,由纪检机关直接审理。如需进一步调查的,应由纪检机关办理立案手续。

第六章对办案人员的要求

第四十五条办案人员应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对被调查人或有关人员采取违犯或国家法律的手段;

(二)不准泄露案情,扩散证据材料;

(三)不准伪造、篡改、隐匿、销毁证据,故意夸大或缩小案情;

(四)不准接受与案件有关人员的财物和其他利益。

第四十六条办案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被调查人、检举人及其他与案件有关的人员也有权要求回避:

(一)是本案被调查人的近亲属;

(二)是本案的检举人、主要证人;

(三)本人或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四)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查处案件的。

办案人员的回避,由纪检机关有关负责人决定。

对办案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办案人员不停止对案件的调查。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七条本条例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的规则,各级党组织和纪检机关都必须严格执行。

第四十八条中国人民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案件检查工作,军委纪委可参照本条例的精神作出规定,报中央军委批准施行,并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备案。

第四十九条本条例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解释;实施细则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制定。

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小列兵”为你整理了这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局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及局总支领导的关怀下,在区、市各级劳动监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条例》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中心,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通过专项检查、举报监察、日常巡察等多种方式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以实际行动有效地维护了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现将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工作。自《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以来,我局结合区、市会议精神先后起草并印发了《关于印发贺兰县学习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开展贺兰县<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日活动的通知》和《贺兰县关于开展“送条例、进工地、稳就业、保民生”百场普法进工地活动的实施方案》,举办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学习培训班并组织了测试;印发《条例》宣传知识手册、宣传彩页、宣传挂图共3万多份,同时组织县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欣兰广场、兰山公园等人流密集处宣传;对我县5家建筑工地开展了“送条例、进工地、稳就业、保民生”百场普法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解答咨询100余人次,并为农民工送去了1000余份茶叶、白糖、抽纸、毛巾等慰问品。

(二)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1至3月份疫情期间,我局全体人员第一时间响应并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下沉社区进行联防联控工作,按要求对居家隔离户实行“四包一”“四服务”的管控工作。坚决贯彻执行上级“七管七有”的工作要求,切实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我局下沉的小区先后为教育小区、望都郡府、一品尚都A、B区、一品尚都C区,共计3543户8000多人。包管居家隔离户先后共计69户193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受到了社区及小区住户的一致好评,牢固筑起了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三)投诉案件受理及处理情况。今年,我局共受理投诉案件220件,涉及劳动者1625人,涉及金额1809.35万元。其中受理建筑领域投诉案件141件,涉及1134人,涉及金额1543.56万元。已结案215件,结案率达98%,无政府类项目欠薪投诉案件。

(四)劳动用工检查及日常巡查情况。为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服务构建和谐幸福的大局,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先后6次会同住建局、公安局、工会、卫健局等部门下发文件,开展了2020年贺兰县小微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专项检查行动、建筑工程领域劳动用工及疫情防控专项检查以及夏季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和日常巡查活动。

截至2020年年底,共对我县辖区内290家单位进行检查,其中:检查辖区企业230家,建筑施工项目60家,涉及总用工数共计32148人,合同签订29862人,合同签订率96%;社保参加人数20500人,参保率为75%(注:建筑施工单位只参加工伤保险,其他险种未参加,参保率为100%)。

其中,检查建筑施工项目60家(其中:新建项目21家,续建项目39家。政府类投资项目7家,社会类投资项目53家)。建筑工地已检查完毕,期间对检查结果进行了3次通报,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公示。检查涉及农民工6668人,建筑工地8率落实情况:劳动合同签订率:签订劳动合同人数6534人,劳动合同签订率98%;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收缴率:收缴保证金9780.486万元,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收缴率98%;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率:实名制管理人数6534,实名制管理率98%;农民工工资银行办卡率:农民工工资银行办卡6534人,办卡率达98%;分账管理率:分账管理率100%;22%工程进度款拨付率:完成率100%;施工工地维权信息公示率:维权信息公示率100%。劳资专管员配备率:劳资专管员配备率100%。

(五)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收缴及退还情况。今年,我局共收缴87个工程项目(含交通、水利、农田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保证金5032.85万元,其中收缴建筑领域工程项目38家,涉及金额2893.48万元。办理退还152家企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涉及金额6091.58万元。

(六)劳动合同备案招收及解除情况。2020年,我局办理招收劳动合同备案共16165件,涉及人数16165人,其中线下办理招收劳动合同备案3180件,涉及3180人,线上办理招收劳动合同备案12985件,涉及12985人次;办理解除劳动合同共8335件,涉及人数8335人,其中,线下办理解除劳动合同456件,涉及456人次,线上办理解除劳动合同7879件,涉及7879人次。

(七)劳动保障检查“两网化”管理情况。2020年,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共采集录入250家用工单位的劳动用工信息,录入职工花名册人员信息4736条。

(八)信访件答复情况。2020年我局共回复信访督办件共1058件,涉及2705人次,涉及金额4160.20175万元,以全部协调处理完毕,其中,处理自治区督办件、信访督办件54个,涉及金额421,涉及金额约1290.7247万元,处理人民网督办件共计11件,涉及金额约10.64万元。

(九)迎接国务院考核工作情况。根据银川市关于迎接2020年度国务院考核省级人民政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文件要求,我局承担了全县的农民工工资考核工作,并组织开展档案整理工作,积极向成员单位下发考核细则,会同住建、交通、水利部门对全县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了多次排查。组织专人历时4个月收集整理档案资料,装订成册,同时安排人员协助各工地进行档案资料整理,圆满的完成国务院督查考核工作。

(十)自治区对贺兰县开展互观互检督察工作情况。9月份,按照《自治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互观互检暨明察暗访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人社局联合住建局下发了《关于做好自治区对2020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情况开展互观互检暨明察暗访工作的紧急通知》,组织人员对标《2019年度保障农民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细则》进行了全面自查,并且安排专人下沉工地指导建筑工地整理完善档案资料。十月份,石嘴山市考评检查组对我县中房悦然居两个项目,第七幼儿园、第六中学与第十小学四家抽检项目工地进行实地检查,我县在此次考核中取得了实效。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疫情期间劳动用工管理矛盾凸显。疫情导致部分企业难以为继,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部分企业出现拖欠职工工资、社保等情况,还有一些季节性用工,未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致使欠薪案件频发,因此部分投诉案件化解难度较大。

(二)建筑领域欠薪问题仍然突出。经过长期的建筑领域乱象整治,仍存在部分工程违法分包、层层转包、挂靠承包等问题,尤其无用工主体资格的自然人带队参与施工,导致建设单位、包工头、农民工之间形成长期“债务链”,工资支付的责任主体难以落实,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无法区分,欠薪问题化解难度大;恶意讨薪现象也时有发生,部分分包工程的自然人组织、煽动农民工通过上访等形式讨要工程款,从而引发群体性上访等恶性事件。

(三)职工(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劳动合同签订意识较弱。一是用工单位对劳动法认识不到位,劳动合同签订不及时,而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难以举证,给维权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二是部分企业或建筑单位会出现用工周期短的现象,用工结束后,不能及时发放工资,并且职工也无法提供充足的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执法检查力量薄弱,执法检查车辆及人员配备不足。目前我局在编在岗职工5人,退伍军人1人。其余人员均为“三支一扶”和“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因编制少,专职人员不足,聘用人员周期短,人员流动性较大,再加上业务不够熟练,难以处置复杂性较强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公车改革后,平台约车难以满足日趋复杂的工作形势,因劳动监察执法范围广、任务重,应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较多,对执法及时性有极大阻碍,并且需要经常前往区、市及外省市调查取证,致使部分工作完成受限。

三、2021年工作计划

明年我局将紧紧围绕我县经济发展大局工作,积极宣传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及新颁布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把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工作作为突出重点,继续严厉查处克扣、拖欠职工(农民工)工资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我县经济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确保明年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一)加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教育

我局将继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宣传教育力度。利用普法宣传周、安全生产宣传月、根治欠薪行动、攻坚专项执法检查等重要节点,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网络,广泛宣传普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内容。同时,充分利用户外广告牌、电子显示屏、展板等载体刊播、张贴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标语及条幅,基本做到覆盖城市街道、社区、公园、大型商场、人力资源市场、农贸交易市场、建筑工地等人流密集地点,切实提升《条例》知晓率。

(二)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力度

一是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举报专查和综合执法监督检查等形式,指导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督促企业守法经营,依法用工;二是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日常巡查的次数,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苗头,及时督促其整改;三是对被举报、投诉的用工企业,一经调查核实,坚决依法依规追究其违法责任,做到举报一案、查处一家,警醒一片;四是对“问题”企业实行跟踪督查。针对恶意欠薪、恶意讨薪、欠薪逃匿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调查处理,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加强联合惩戒力度

逐步完善建筑领域企业“黑名单”制度和“失信企业”台账建立工作,但凡因工程款拖欠、工程决算纠纷、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引发的各类欠薪问题,将联合有关部门在今后的采购、招投标、生产许可、市场准入等方面予以限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四)继续推进司法联动机制建设

创新工作思维方法,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加强与其他部门间协同监管,加强对拖欠职工(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的联合惩戒,依法从快从严地运用多种手段处理各类欠薪问题。 同时,建立信息共享、联动处置等协作机制,切实维护职工(农民工)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贺兰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局

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篇4

一、关于规范性文件制定情况

近五年来,主要是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档案局的法律、法规及条例、办法,没有自主制定规范性文件,相应也就没有应该清理的文件。

二、五年来执法检查情况汇报

1、20__年三、四季度,区档案局与区政府法制办配合组织,对区直机关、各乡镇及重点企事业单位共110个单位贯彻执行《档案法》,加强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全面检查考核,从检查考核的结果看,其中好的和比较好的有54个单位,占被检单位的49.09%,一般的有42个单位,占38.18%,较差的有14个单位,占12.73%。对检查结果,区档案局和政府法制办联合发文作了通报。对档案工作较差的单位,我局及时发出了档案执法监督检查通知书,推动了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2、20__年,对照《江苏省档案执法检查细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档案执法检查活动,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进行抽查,对档案工作搞得较好的单位提请区政府表彰,依法查处违法事件和违法行为,维护档案法律尊严,维护我区档案史料的完整与安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我局根据机关文书档案立卷归档的要求,每年从六月起,对机关文书档案逐个单位进行检查,并评选立卷质量优胜单位。对检查结果,提请区委办公室进行通报,有力地促进了机关档案工作的开展。

4、通过检查和业务指导,我区已有45个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分别达到省市级标准化管理水平。

三、档案法制宣传情况

1、利用召开有关会议和档案业务培训的机会认真组织学习《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把学法、懂法和遵守档案法律法规作为档案业务培训、提高专兼职档案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重要课程。同时,及时贯彻省市档案局制定的档案工作等级评定办法、各类档案管理办法,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近五年来,我区共举办档案培训班11期,参训人员45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档案人员素质;

2、把国家、省市印发的《档案法》图解、原文以及档案工作法规汇编及时转发至各立档单位,供张贴宣传和学习了解;

3、把学习和贯彻实施“两法”与完善全区档案工作组织措施、规章制度、目标管理、业务建设和监督指导紧密地结合起来,依法督促和指导各立档单位进一步落实好档案工作组织措施,基本形成了以区档案馆和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室为主体的档案事业管理体系。我们还依法修订了文件材料立卷归档、档案保管、利用、保密、统计、移交、鉴定销毁等规章制度和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并印发给各单位执行;

4、以纪念《档案法》颁布实施十五周年和《条例》颁布五周年为契机,先后两次大规模开展了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印发《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及其他宣传材料20__多份,悬挂了过街横幅,制订了宣传牌,张贴宣传画,在市区街心公园开展档案知识义务咨询,解答市民提出的问题。组织全区档案员参加《中国档案报》主办“剑南春杯”和省档案局主办的“昌盛杯”档案法制竞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积极开展总结表彰活动,激发全区广大档案员的工作积极性。五年来,每年召开一次档案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区党委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对55个档案工作先进集体、60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篇5

论文关键词 犯罪嫌疑 当事人 合法权益

一、案例介绍

案例1:2001年7月犯罪嫌疑人韩某因涉嫌诈骗被某派出所依法传讯。期间没有专人看管,也未对韩某上手铐。下午4时发现韩某在派出所洗刷间内喝农药自杀死亡。案发后第二日下午检察机关应公安机关邀请介入勘验现场。期间,韩某的家属情绪异常激动。声称:韩某喝药自杀是所长刑讯逼供所致,一定要严惩所长!继而开始辱骂、围攻所长。近2小时未对其采取有效的制止。继而其家属、庄邻迅速增至50余人并对所长围攻、殴打。至此,事态完全失控。

案例2:犯罪嫌疑人王某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逮捕。在羁押期间,王某因患“白血病”病情加重而死亡。在检验过程中,死者家属发现鉴定人员系公安机关的法医,即向现场的指挥人员提出异议:公安机关把人打死了,再参与鉴定能客观公正吗?随即阻挠进一步检验尸体。工作陷入僵局,最后不得不终止。后经多方、多次工作才与一月后同意由检察机关法医检验鉴定,才平息事态。

案例3:犯罪嫌疑人屈某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拘留20余日后,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予以释放。释放后第5天在医院就诊、治疗期间死亡。其家属便打着“严惩杀人犯€讇讇祝ㄖ赴彀傅拿窬?”的白色标语到政府机关、政法机关上访、闹事。

案例4:犯罪嫌疑人杜某涉嫌盗窃被刑事拘留。拘留后不长时间监管人员就发现杜某不愿活动,也不愿吃饭,喘气费力。三天后突然昏迷。急送医院抢救,不治而亡。经法医检验鉴定:支气管肺炎、肺气肿、坏死性胆囊炎,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案例5:犯罪嫌疑人马某因涉嫌诈骗被刑拘。在监室内马某与嫌疑人于某等三人发生争执、辱骂,后相互殴打。于某等三人采取卡脖子、打夯、踩胸腹部等手段折磨马某近三个小时,直至马某奄奄一息才罢休。监管人员发现后急送医院救治,终因伤势过重,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二、讨论

1.检察机关介入此类案件的职责和目的。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监督权的内容之一就是通过行使检察权发现和纠正侦查活动中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违纪情况,使公民的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其他权利得到切实的法律保障。监督的主要途径是审查批捕、审查起诉;介入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受理群众有关的检举和控告等。该类案件存在着程度不等的违法、违纪现象,有的构成犯罪、有的尚构不成犯罪,人民检察院应当牢记检察监督这个宗旨,案件发生后,及时派出侦查人员介入,根据不同情况纠正和处理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切实保障嫌疑人的合法权利。

2.该类案件事态的发展与控制。该类案件发生后,死者家属无一例外的要闹事。就是平常大家所说的“闹人命”,所以在案例1-5中,无一例外的出现了“闹人命”的现象。既然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如何把握和引导事态的发展不仅是处理个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个案达到法治宣传和预防新的犯罪目的。实践中对该类案件的处理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对死者家属不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任其发泄不满情绪,待“闹人命”达到一定程度或造成一定社会危害结果后,再绳之以法。对于“闹人命”的死者家属,有位领导曾说:“不要紧,翻不了天,一定收拾他”。这种做法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不论事实真相如何,“闹人命”者冲击政法机关、谩骂办案人员、举着标语条幅到政府机关上访会给不明真相的群众造成错觉,带来很坏的社会影响。也给办案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在案例3中因为办案的民警是位回民同志,“闹人命”者无端漫骂险些引起民族争端。案例1则凸现了这种做法的恶果。另一种做法是事态的发展完全被“闹人命”者所左右,这种思想认为要简单地去阻止和惩戒这些“闹人命”的行为,将会犯众怒,也不符合人之常情。这既使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也要拿在自己的手里。致使案件的处理进程要由“闹人命”者所确定,诸如尸检的时间、参加人员等等,做思想工作的人员象做买卖那样和“闹人命”者讨价还价。这使得政法机关“雷厉风行、办事果断”的工作作风荡然无存。也使得执法的权威性、严肃性、公正性在人们的心目中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分析死者家属在案发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并在不同的时期适以不同的工作方法能稳定“闹人命”者的情绪,防止矛盾激化,有利于案件的平稳处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案发后死者家属的第一变化是震惊,由于没有思想准备,死者家属得知亲属死后的第一反应是震惊、焦躁不安。有的联想到社会上的谣传认为亲人的死肯定是政法机关逼迫所致,因而表现出悲愤、烦躁、仇视政法机关的心情。此时当事人易激惹、易冲动。思想工作者要以同情、理解、交流感情为主和死者家属进行沟通。在交流过程中宣传法律知识,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让死者家属适当了解案情,给予启迪。第二是心理适应期。经过一段磨合,死者家属焦躁、悲愤的心情趋于平静,并渴望了解案情和有关的法律知识。思想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这些信息并及时介绍案情、分析案情,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不失时机地提出设想好的解决方案。

3.关于法医学鉴定。法医学鉴定是该类案件的难题,难就难在鉴定时间和鉴定人两个方面。因为这两个方面有时几乎被死者家属所左右。对“闹人命”者如不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其情绪要经过反复多次的闹事和上访才能理智、平静。这一过程时间短者数日数月不等,长者一年半载不等。案例3就是案发后三个月检验的尸体。笔者曾遇过案发后一年半才检验的尸体。长期保存尸体,政法机关就需支付高额的存尸费,浪费大量的司法资源,某殡仪馆的一位职工曾戏谑地说“公安局每年都要赞助殡仪馆几十万元!”。另外,长期保存尸体会影响法医学鉴定的科学性。冷冻保存只是延缓了尸体内部的化学变化,使腐败的速度变慢了,并不是完全阻止,实践证明冷冻保存的尸体生前的很多病理变化不易观察或观察不到。病理学家只能报告:组织已自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医学鉴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因此对那些有可能久拖不决的案件,有必要依据《刑事诉讼法》一百零四条、人民检察院《实施刑事诉讼法规则》的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强制解剖,特别是在就诊治疗期间死亡的应当按卫生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以昭示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同时也确保鉴定结论科学、公正。关于鉴定人问题,有些政法机关的思想工作者也习惯于和“闹人命”者讨价还价,甚至由哪一级鉴定机构、哪些人员参加都由死者家属说了算。案例2就集中体现了这一问题。当死者家属发现公安人员检验尸体时,先是提出质疑,后是骂骂咧咧,我们的工作人员也认为死者家属的质疑合乎情理,提出的条件应该得到满足。案例3有点近似荒唐,死者家属竟能提出由上一级检察机关检验尸体。诚然,法律尚未对被侦查羁控的犯罪嫌疑人死亡后的鉴定机关作出明确规定,但是侦查机关、羁控犯罪嫌疑人的机关是该类案件中当事人所在的单位,本机关所作出的鉴定结论死者家属认为有包庇、相护之嫌,往往不服,常会提起重新鉴定。前已叙述,该类案件可能会涉及执法人员渎职侵权犯罪行为,按照《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的规定该类案件属人民检察院管辖,相应的该类案件中的法医学鉴定应由检察法医作出。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法医工作细则》第十条尸体检验的对象范围就包含了该类案件中的尸体检验工作。至于由哪些鉴定人检验,人民检察院《实施刑事诉讼法规则》第一百八十条明确规定“进行鉴定,应当由侦查部门的负责人批准,由人民检察院技术部门有鉴定资格的人进行,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聘请其他具有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但应当征得鉴定人所在单位的同意”。可见鉴定权完全掌握在政法机关的手中,并不为死者家属所左右。只要不具有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二十九条所规定的回避情形,该类鉴就应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技术人员作出。

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篇6

[案例一] 2012年2月15日,某市人民检察院受理卜某、李某抢劫、一案。3月8日,办案人员提讯时,卜某提出自己曾遭侦查人员刑讯逼供,但未提供详细线索。办案人员当场查看犯罪嫌疑人体表,亦未发现伤痕。按照某市人民检察院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定,3月10日,某市人民检察院向市看守所发出某检刑函[2012]002号函,要求看守所依法出具嫌疑人出入所的有关记录及健康体检表。经查,健康体检表载明嫌疑人入所时体表有明显伤痕。检察机关遂依法要求侦查机关对取证行为的合法性提供有关证据材料。时逢“春季严打”,侦查人员一直在广东、云南出发,直到3月26日侦查机关未对此事予以回应。3月27日,案件退回补充侦查。4月8日,侦查机关出具说明材料一份,载明嫌疑人的伤痕系抓捕过程中嫌疑人抗拒抓捕所致,并附有侦查人员的伤情鉴定。庭审中,办案说明等材料经庭审质证,嫌疑人未提出异议。

[案例二] 2011年12月23日,某市人民检察院受理某区人民检察院上呈的付某等贩卖一案。案件办理中,犯罪嫌疑人付某、李三反映侦查机关曾对其刑讯问逼供,并称该要求在某区人民检察院办案期间提出过,但未得到解决。办案人员经阅卷,发现犯罪付某曾在2011年12月1日的讯问笔录中称自己遭受刑讯逼供。为查实真相,办案人员调取了付某、李三的出入所登记表及健康登体检表,发现确有伤情。某市人民检察院遂于2011年12月26日要求侦查机关予以说明并提供相应证据,但侦查机关一直未回复。在办案人员的多次催促下,侦查机关出具办案说明一份,载明“侦查机关依法取证,不存在刑讯逼供行为”,未提供其他证据材料。庭审中,被告人及辩护律师当庭提出异议,称办案说明不足以否定刑讯逼供事实的存在。一审法院采信侦查机关的办案说明作出判决,被告人不服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以事实不清为由发回重审。

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具体分析,我们或许无从了解排除规则在全国检察机关整体的适用情况,却可从中获得排除规则适用现状的认识,并发现有关问题。两个案件的办理中,检察人员都遇到了侦查机关对证据补正要求置之不理或久拖不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由于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缺乏必要的制约措施,使得案件一度被搁置,严重影响办案进度。案例一中,虽然案件最终得以圆满解决,但侦查机关的迟延作为,给后续的审判阶段增添了工作量,浪费了司法资源,造成公众对执法公信力的质疑。案例二中,案件上呈某市人民检察院前付某就已经提出遭受刑讯逼供的控告,但出于案件管辖的考虑,该控诉并未引起某区人民检察院的重视,造成非法证据不能及时发现并排除,贻误战机。如何健全工作机制,处理好上呈案件中两级院在非法证据排除工作上的关系,也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可见,构建检察环节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严格落实刑事诉讼法,提升执法公信力,刻不容缓。

一、检察环节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立法的缺失与漠视

1.现有规定较为原则。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在侦查、审查、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意见、决定和判决的依据。”第17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上述规定确立了检察机关作为非法证据排除裁判主体的地位,但较为原则,对排除程序的启动、认定与排除非法证据的期限等却没有明确规定。立法缺失所致的侦查机关对证据补强要求置之不理、严重影响办案进度和案件质量的弊病在上文两个案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立法在对审判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予以明确同时,却忽视了检察环节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构架。诉讼环节监督规律的特殊性,决定了检察环节和审判环节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不可能采用同一模式,立法在明确审判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同时,却对检察环节非法证据的排除关注不足。长达290条的新刑事诉讼法中,涉及检察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的仅有2条。立法的缺失,导致现实中的授权“大而空”,操作中难以下手。

(二)程序启动标准不明确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者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应当进行调查核实。”该条明确了非法证据审查程序可以由检察机关依职权提起,也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近亲属申请提起,但对于提起的条件、标准并没有明确。检察机关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启动排除程序有待于进一步理清。因为一般情况下,即使犯罪嫌疑人遭受了刑讯逼供,其人身上也没有明显的伤痕,无法提出刑讯逼供的具体时间和参与人员。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握启动排除程序的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中,嫌疑人申请的时间、次数、提供线索的“质”与“量”是判定启动标准的重要因素,但法律未对此作出规定。

(三)现有程序的可操作性不强

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篇7

我所认真按照上级的要求,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认真及时处理好每件旅游投诉案件,上半年,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290多人次,检查旅游团队480多个,检查导游人员486人次,对6名导未年检还在带团的游员进行暂扣导游证处理,并要求进行检讨;检查旅游业务经营单位25多家;检查旅游景区(点)12家,检查3家旅游购物商店,对其存在不规范行业进行纠正,责令其要明码标价,设立警示牌,进一步净化了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经营的行为,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上半年,我所共接到投诉件数10件,受理10件,结案10件,赔偿及退还金额10900元。办案主要以协调、调解为主,投诉呈现常态,没有恶性投诉和重大安全事故投诉,处理投诉及时、认真、公平、高效,为游客及时排忧解难,赢得广泛游客的赞誉。具体工作如下:

1、做好旅游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细化工作。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经过反复细化及论证,最终形成一整套的办案制度及办案流程及细化条款。

2、抓好旅游安全工作,积极参与构建旅游防控体系。

首先做好节假日的安全检查及市场检查,尤其是春节、五一黄金周的节前检查,认真按照旅游局的周密安排、部署,参加由局领导带队,分赴各县(市、区)对旅游设施设备安全、食品卫生等进行检查;节日期间,我所质监人员天天转流到主要景区(点)进行市场检查,坚持24小时值班,认真、及时处理旅游投诉案件;并开展旅游安全专项整治,包括旅行社、星级饭店、景点、旅游交通等,要求旅行社在操作旅游团队要进行仔细分析,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要尽到防控和提醒责任,把各个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逐条整理在出团通知书上,让各位游客了解安全情况等。

3、继续抓好导游员计分制检查。

我所根据省下发的《关于加强全省导游计分制检查工作通知》精神,继续加大检查力度及检查频率,每周至少2-3次下到主要景区(点)对导游规范上岗进行检查,并及时向省所上报检查情况。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对导游人员的动态监管,加大了市场整治力度,削弱了“野导”的生存空间,提高导游队伍的整体水平。

4、根据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方案,开展各种专项整治工作。

我所在搞好导游员计分制检查和出境游市场整顿的基础上,开展了各种专项治理整顿工作。如开展了对旅行社的旅游团队档案管理;继续开展对旅行社的超范围的宣传广告活动;联合公安、工商对我市的非法旅游经营点进行整治;

5、组织学习贯彻《旅行社条例》。

组织相关办案人员及各旅行社总经理进行学习贯彻《旅行社条例》,并下发对贯彻条例的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通知。

6、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利用3·15消费者日,我所针对目前存在的投诉热点,拟出十条旅游消费警示,交市消委会并在报刊和电台、电视台广泛宣传报道;在**电台、**晚报开展行风热线电话活动,现场解答广大市民提出的旅游投诉和咨询;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威慑力量,在全市大力宣传整顿成果,并现场跟踪及追踪报道,刊登典型旅游投诉案件,引导旅游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理性、成熟消费,同时教育广大旅游经营要合法经营。

7、存在不足

上半年的质监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旅游执法力量比较薄弱,执法人员少,经费不足;执法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锻炼、培训、提高。旅游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旅游市场存在低价销售,低于成本价竞争,超范围经营及宣传广告;在导游队伍中存在不规范上岗;有的旅行社没有与游客签订合同,有的旅行社没有保留完整团队档案,以上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治理。旅游企业竞争力不强,队伍素质偏低我市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弱、小、散、差”问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低、缺乏敬业精神,随之产生很多不规范行为和旅游纠纷,给执法增加压力和难度。

下半年工作安排

1、做好旅游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的组织实施工作。

2、做好《旅行社条例》的宣贯工作。

3、继续做好旅游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4、继续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重点针对导游计分制管理,旅行社超范围宣传广告、经营行为,旅行社门市部。

5、继续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如在重点时段做好抽样调查分析,走访旅游企业,座谈等,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并及时分析反馈。

6、完善投诉处理工作,做好投诉趋向和案例分析工作。

7、继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特别是针对规范经营、投诉热点的媒介追踪报道等,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氛围。

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篇8

第一条受理对党员、党组织的检举、控告和党员、党组织的申诉,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根据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控告申诉工作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维护党的纪律、促进党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障党内外群众充分行使民利,对党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重要渠道;是纪律检查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第三条纪律检查机关受理检举、控告、申诉的范围是:对党员、党组织违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和其他败坏党风行为的检举、控告;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党纪处分或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其他涉及党纪党风的问题。

第四条控告申诉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为党风廉政建设和维护安定团结服务,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控告申诉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一)按照和政策规定处理问题。

(二)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

(三)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

(四)维护当事人的民利。

(五)分级负责、分工归口处理检举、控告和申诉。

(六)解决实际问题同思想教育相结合。

第六条县以上(含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应建立控告申诉工作部门,配备专职干部,设置接待群众的场所,公布有关的规章制度,为党内外群众提供检举、控告、申诉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处理检举、控告、申诉的程序和方法

第一节处理检举、控告的程序

第七条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收到对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成员违犯党的纪律的行为的检举、控告、应进行初步核实,需要立案检查的,报中央委员会批准。中央以下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收到对上述成员的检举、控告,应及时报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八条中央以下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收对同级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成员违犯党的纪律行为的检举、控告,应进行实步核实,需要立案检查的,报同级党的委员会批准;涉及党务委员的,经报告同级党的委员会后报上级纪委检查委员会批准。

第九条对第七、第八条所列范围以外的党员干部违犯党的纪律行为的检举、控告,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属于哪一级党的委员会管理的党员干部的问题,就由哪一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调查处理。重要的问题,应向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认为需要时可以直接调查处理。

第十条对一般党员的检举、控告,由该党员所在的党组织调查处理;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认为需要时可以直接调查处理。

第十一条中央以下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收到对同级党的委员会的检举、控告,必须报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处理。

第十二条对党员、党组织的检举、控告,需要立案检查的,按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的有关规定办理。不需立案而被检举、控告人确有缺点、错误的,可由承办的纪律检查机关或有关党组织责成被检举、控告人作出检讨或说明,或通过党内生活进行批评教育。

第十三条对检举、控告的问题作出处理后,由承办的纪律检查机关或有关党组织将处理结果告知检举、控告人,听取其意见。匿名检举的问题,必要时可在适当范围内公布调查处理的结果。

第二节处理申诉的程序

第十四条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党纪处分不服的申诉,由批准处分的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承办。原批准处分的党的委员会已经撤销的,由申诉人现在的相当于原批准处分一级的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承办。

党员、党组织对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由作出处理决定的纪律检查机关承办。

第十五条对党员、党组织的申诉,需要复议、复查的,按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办理。不需要复议、复查的,由承办的纪律检查机关或有关党组织对申诉人说明理由,做好工作。

第十六条经过复议、复查,如果原结论或处理决定是正确的,应作出维持原结论或处理的决定,并报原批准的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批准结案;需要改变原结论或处理决定的,应作出新的处理决定,并经原批准的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批准执行。如果复议、复查结论和决定是由原批准的党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作出的,则不必办理上述批准手续。

第十七条对党员、党组织的申诉,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认为需要时可以直接复议、复查,也可以责成有关的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复议、复查。

第十八条对申诉的问题复议、复查后,由承办的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将处理意见或复议、复查结论同申诉人见面,听取其意见。复议、复查的结论和决定,应交给申诉人一份。

第十九条申诉人如果对复议、复查结论仍然不服,由批准的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将申诉人的意见及复议、复查的结论和有关材料,一并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审查决定。

第三节处理检举、控告和申诉的基本方法

第二十条对检举、控告、申诉中的重要情况和问题,可采取适当的书面形式,及时向党的有关领导机关、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反映。

第二十一条对本级党的委员会管理的党员干部的检举、控告和本级党的委员会管理的党员干部的申诉,分别由本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案件检查部门和案件审理部门办理。重要的可由本级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批示办理。

第二十二条涉及下级党的委员会管理的党员干部和一般党员的检举、控告、申诉,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转交下级相应的纪律检查机关或有关党组织办理。重要的可函交下级纪律检查机关或有关党组织调查处理,有的可责成其报告调查处理的结果。

第二十三条对转交下级纪律检查机关或有关党组织办理的检举、控告和申诉,交办的纪律检查机关可采取检查、催办、参与调查、参与研究处理意见等方法,促使问题及时,正确地得到处理。

第二十四条对匿名的检举材料,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慎重处理:没有具体事实的,可不予置理;反映情节轻微的一般问题的,可将问题摘抄给被检举人,责成其作出检讨或说明;反映重要问题的,可先进行初步核实,再确定处理办法;内容反动的,可交公安部门处理。

第三章受理机关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第二十五条在控告申诉工作中,各级纪律检查机关的责任是:按照规定的范围受理检举、控告和申诉,从中了解党风党纪情况和违纪案件线索;直接办理或向下级纪律检查机关和有关组织交办检举、控告和申诉;指导和协助下级纪律检查机关做好控告申诉工作。

第二十六条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控告申诉工作部门承担处理检举、控告和申诉的日常工作,遵照本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和有关规章制度,履行下列职责:

(一)通过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受理检举、控告和申诉;

(二)向本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反映检举、控告和申诉的情况和问题;

(三)承办上级和本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交办的检举、控告和申诉和其他事项;

(四)向本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有关部门移送或下级纪律检查机关、有关党组织交办检举、控告和申诉,向有关部门转办不属于纪律检查机关职责范围的问题;

(五)调查研究控告申诉工作情况,拟订控告申诉工作的规章制度,对下级纪律检查机关的控告申诉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六)协调处理问题,疏导上访群众,维护政党的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

第二十七条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对受理的检举、控告和申诉,应及时办理,不得延误。对应由上级处理的问题,应迅速报告上级处理;对应由本级处理的问题,本级有关领导或有关部门应及时处理;对应由下级处理的问题,应迅速转交下级处理。

第二十八条对于上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求报告调查处理结果的检举、控告、申诉案件,承办的纪律检查机关或有关党组织一般应在三个月内报告结果;不能如期报告时,要说明理由和办理情况,对于没有要求报告结果的检举、控告、申诉,也应及时调查处理,不得置之不理或敷衍塞责。

第二十九条向上级纪律检查机关报告检举、控告和申诉案件的处理结果,应当材料齐全。

报告检举、控告案件处理结果的必备材料是:

(一)调查报告和处理结论。

(二)检举、控告人和被检举、控告人对调查处理的意见。在检举、控告人或被检举、控告人提出不同意见时,应附有承办单位对其不同意见的说明。

(三)被检举、控告人有错误,组织上已令其检讨或给予组织处理的,应附有本人检讨或处理决定。

(四)呈报机关的审查意见。

报告申诉案件处理结果的必备材料是:

(一)原处理决定、复议结论或复查报告及结论。

(二)申诉人对复议、复查结论的意见。在申诉人提出不同意见时,应附有承办单位对其不同意的说明。

(三)呈报机关的审查意见。

第三十条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对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或有关党组织上报的调查处理结果审核后,对处理正确的要及时结案;对处理不当的,要及时提出意见或建议。上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如果在重要问题上有不同意见,由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如果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处理确有错误又坚持不改的,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改变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对案件所作出的决定。

第三十一条对检举、控告和申诉调查处理完毕后,承办单位交办单位应按档案工作的规定,及时立卷归档。

第三十二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对检举、控告人及检举、控告内容,应当保密。不准将检举、控告材料转给被检举、控告人;不得对检举、控告、申诉人歧视、刁难、压制。对打击报复检举、控告、申诉人的,必须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第三十三条对如实检举、控告或反映情况的,应予以支持、鼓励。对检举、控告不完全属实的,除对不属实的部分不予以解释说明外,对属实的部分应予处理。对检举、控告不实的,必须分清是错告还是诬告:如属错告,应在一定范围内澄清是非,消除对被错告者造成的影响,并教育错告者;如属诬告,必须对诬告者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第三十四条认定诬告,必须经过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党的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会批准。

第三十五条对于党员、党组织对党纪处分或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必须按照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不错不纠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处理。凡属冤假错案,不管是哪一级组织,哪一个领导人定的和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纠正。

第三十六条发现党的组织或负责人对党员或党组织的申诉不认真复议、复查和对冤假错案坚持不纠,对受理的检举、控告不负责任,无故拖延不办,或为违纪者说情开脱,予以包庇的,都要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必须追究责任。

第三十七条对检举、控告、申诉的问题已经得到正确处理,当事人仍无理纠缠,影响工作秩序的,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对不听劝告、屡教不改的,可请公安部门协助处理。

第三十八条受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坚持原则,执行政策、秉公执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工作作风等方面,必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第三十九条各级纪律检查机关的领导对重要的检查、控告、申诉,应亲自阅批、接谈,进行处理;要支持承办人员履行职责,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第四章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条检举、控告、申诉人在检举、控告、申诉活动中有下列权利:

(一)对党员、党组织违法乱纪的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

(二)党员对所受党纪处分或纪律检查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有权提出申诉,要求复议、复查。

(三)提出检举、控告、申诉后,在一定期限内得不到答复时,有权向受理机关提出询问,要求给予负责的答复。

(四)有权要求与检举、控告、申诉案情有关或有牵连的承办人员回避。

(五)对受理机关及承办人员的失职行为和其他违纪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

(六)因进行检举、控告、申诉,其合法权利受到威胁或侵害时,有权要求受理机关给予保护。

第四十一条检举、控告、申诉人在检举、控告、申诉活动中,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对所检举、控告、申诉的事实的真实性负责。接受调查、询问时,应如实提供情况和证据。如有诬陷、制造假证行为,须承担纪律责任。

(二)遵守党的纪律和控告申诉工作的有关规定,维护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如有违犯,须接受教育、劝告,直至承担纪律责任。

(三)接受党组织的正确处理意见,不得提出、制度、政策规定以外的要求。

第四十二条被检举、控告人在党组织处理对他的检举、控告过程中有下列权利:

(一)对被检举、控告的问题有权进行说明解释。

(二)基层党组织讨论决定对他的党纪处分或其他处理时,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辨。

(三)有权要求党组织将调查处理结论同本人见面。

(四)对党组织认定本人所犯错误的事实、性质和所作处理决定有不同意见时,有权向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申诉。

(五)对受理机关及承办人员的失职行为和其他违纪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

(六)当合法权利受到威胁或侵害时,有权要求受理机关给予保护。

第四十三条被检举、控告人在党组织处理对他的检举、控告过程中,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配合党组织查清被检举、控告的问题,如实提供情况和证人,接受检查和询问,主动交代问题。如有隐瞒、诬陷、抗拒等行为,须承担纪律责任。

(二)对所犯错误,必须正确对待,认真检讨,接受处理,不得违反组织决定。

(三)尊重检举、控告人和承办人的权利和职责,如有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检举、控告人和承办人员的行为,须承担纪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四十四条本条例是党内处理检举、控告、申诉的规则、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和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

第四十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本条例的细则或具体规定,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备案。

第四十六条中国人民的纪律检查机关的控告申诉工作,可参照本条例另作规定。

第四十七条本条例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改。

上一篇:国务院工作规则范文 下一篇:爱护公共设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