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课堂笔记范文

时间:2023-09-18 14:02:43

慈母情深课堂笔记

慈母情深课堂笔记篇1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对话,一种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对话。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师与生之间,心灵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要以人为本,激活课堂,关注个性,凸现主体,给师生广阔的天地,给学生的“学”一片放飞的蓝天,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现以今年上半年我校董菲老师为参加市专业发展培训的小学语文教师上的《古诗二首》为案例,谈谈自己的体会,并作浅显的评析,与同仁共勉。

一、以“研”激活课堂――让学生“学”有体验

案例片段:

(生提问题,师对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板书:又?绿?何时还?)

师:同学们可以研读你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找你组内的小伙伴亲密地合作吧!

(当教师把研读问题“还”给他们时,班上像开了锅一样,有的找好朋友一起学习,勾勾画画,读读写写,你言我语;有的按小组查找资料学习;有的边读边画换词比较,有的因和同学观点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各小组满是兴奋的脸孔,研究气氛活跃,展示了他们个性化的创见。)

师:刚才同学们都提到这个“绿”,想想能换成其它什么字?

生:吹、回、至、入、来、临、染、拂、碧、到、满……

师:为什么用“绿”字?谁能结合资料、诗人时代背景来汇报。

生:如果用“过”字虽然能写出春风一掠而过的动态,但是不能表达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用了“绿”字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生:“绿”写出春风给江南带来了绿色、勃勃生机与活力,并给人以鲜明的色彩感。

生:我想春色绿得迷人,让人心旷神怡,更让人陶醉,因此诗人选用了“绿”字。

生:我查阅了资料《偶得一字,满目生辉》,知道当时王安石眺望江南,春风劲吹,青草碧绿,麦浪起伏,满目绿色,景色如画。他想到了王维的《送别情》――“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一个“绿”很巧妙地把他的眼前景、心中情串连起来。

生:我还知道,一个“绿”字,把“满”等字的色彩补充起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迷人景色。景色如画思归切,明月何时照我还?偶得一个“绿”字,“还”字因此有了归宿。

师:是啊,一个“绿”字表达眼前一片景,心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一个“绿”字更使王安石改字成为千古佳话。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自由、独立探索的心态呢?是像这样开放的人文环境。不难看出此时课堂中的“一个声音”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是“各抒己见”;标准答案已失去魅力,取而代之是“多元化的文化与价值”。本节课的“研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三个自主”,首先对保持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起了很大的作用。试想,如果每位学生仅仅满足于现成答案,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因为繁重的知识学习而丧失。其次,研究性学习打破了课内外、时间、空间的局限,更强调学生在这种不雕琢、去粉饰、返朴归真的学习过程中深刻、充实、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探究的经历和体验,分享丰富而完整的学习探究的快乐。其三,促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不断实现自我建构,把一个个问号拉成了一个个感叹号,走过“解释文本”“还原文本”“创造文本”的历程,在与他人共同学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得以彰显和发展,使其鉴赏能力、再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二、以“演”激活课堂――让学生“学”有情趣

案例片段:

引导学生运用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的方法学习了《泊船瓜洲》,学生以串诗意、表演、赏析、诵读等形式,并结合音像材料、资料学习《游子吟》。学生在熟读《游子吟》感悟内容之后进行分角色表演,老师放手让他们当“导演”“演员”。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喷涌着情智,无拘无束地遨游于想象的空间,兴趣盎然地享受表演赋予他们的无穷乐趣。自编自演的课本剧把他们带到了一个风清云淡的夜晚,一位慈母在清油灯下为远行的孩子连夜缝制衣服的情境中,那一针一线凝聚着母亲对儿子无限的牵挂,深沉的爱。“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此情此境怎么能不深深感动在座每一位学生?“郊儿到了京城,记得写封信报平安!”“母亲,请回屋去吧!屋外寒风呼啸,小心着凉,寒暑易节,您老人家更要记得添衣珍重……”“郊儿,记得人生变幻无常,官场沉浮在所难免,莫忘了你的壮志凌云!”“送儿千里终须一别,请受孩儿一拜,孩儿告辞了……”学生如欢腾的鸟儿雀跃起来,边演边议,举手投足之间形神兼备。入木三分的表演中传送和递增的岂止是求知的渴望和收获的喜悦!整个课堂充溢着无穷的魅力,课堂上可谓“红杏枝头春意闹”。

评价:

“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这种氛围、这份感悟中所享受到的欢愉,对于他们的学习来说是一种“质”的超越、飞跃,是弥足珍贵的。感悟后上台“我能行”“露一手”绘声绘色的表演,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胆量,又让他们“身临其境”融入到广阔的“演一演”的领域,此时学习就不再是单调、枯燥、被动的……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也不仅仅是学结阶段的一个环节,它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这课堂表演环节之后的“现场采访”“评委评点”“建议补充”,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最佳合作、最佳编剧等奖项,都使课堂在自由、平等、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形成了生生互动、相互合作、趣中悟理的可喜局面。“演一演”让学生以心灵诠释文本,创造文本,给课堂生动的面孔,让教学高潮此起彼伏,让课堂真正地鲜活、有趣、新颖起来,教师作为学生的协作者、信息调控者,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教学尽显人性美。

三、以“说”激活课堂――让学生“学”有个性

案例片段:

(课堂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缔造一种师生平等的对话“空间”,打造一种“零距离”的双向交流局面。)

师: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还可以换一种说法――“熟读唐诗三百首,既会作诗也会吟。”同学们能深情地吟诵自己仿写的“古体诗”一两句诗句吗?

生:我仿写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写的是“悠悠慈母情,谁言报得了”。

生:请听我吟诵自己创作的诗:任天涯海角,任沧海桑田,游子难忘慈母情,寸草永沐三春晖。

(此时,教室自发地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董老师也为自己今天又从学生那里长了见识而鼓红了手。)

生:有这么两句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古为今用吧,可以改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最贵是真情”。

生:(略显激动)我想即兴赋诗一首:“行遍那千山万水,难忘临行密密缝,寸草心永沐春光,一生一世难相忘。”

师:同学们精彩的诗句把老师带到诗的殿堂。谁继续汇报?请你说。

生:(激情写在脸上)引用《梅花三弄》小半句歌词,可以这么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难忘慈母情!”

生:(深情地说)思念入梦来,游子泪满襟。借问为何故,只为慈母情。

生:(眼含热泪地吟诵)悠悠慈母情,拳拳赤子心。心有千千结,梦中常萦绕。

师:同学们吟诵的诗句各有千秋,各有精妙之笔,可圈可点之处,或文质兼美,真情感人;或遣词造句,一语惊人,徜徉在这文学语言营造的五彩斑斓的精神世界,真让人心驰神往。

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语文教学主阵地的课堂,教师要在价值追求上注重人文关怀,尊重独特的体验,让课堂的“说”诠释着一种“动态生成”的美;让语文课堂成为“梦”的故园,学生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原始的诗情得以生长,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不拘形式大胆地说,不再同唱“同一首歌”,结合切身体验和内心感受使表达的空间得以舒展,在参与学习的群体中获取了异彩纷呈的新信息。他们毫无顾忌地自主选择、自由活动、自由表达、自由评析,拥有欢乐、兴趣、自信、动力、成功。在浓烈的阅读氛围中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得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语文素养也得到充分提高。

四、以“练”激活课堂――让学生“学”有发展

案例片段:

(学生细细品味诗文韵律之美,寻觅心灵的相通点,牵扯情感的连接线,捕捉审美的共振带,使“练”这一目标不断生成,学生在弘扬其个性的过程中,实现熏陶感染和个性体验的生命整合。)

师:这节课很多同学以“古体诗”形式赞颂母爱,还可以联系自己平时情感体验,写一两句赞颂母爱的“名人名言”,并自信地署上自己的名字。

生:母爱如同巨大的熊熊燃烧的火焰,温暖着孩子的心房。

生:母爱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让泊岸的船儿感受到亲情的温馨。(满堂喝彩)

生:母爱――一盏灯,照亮了孩子的人生必由之路。

生:用大海来形容纯洁、无私的母爱再确切不过,她能宽容我们的过错。

师:母爱的魅力真是非同凡响,让课堂激起一泓活水,让在座的“小名人”激情飞扬,谁不想动情地描述?

生:母亲是伞,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更似豆荚,我们是豆荚里的豆子。

生:(自信地站起来)母爱是春天里的一线曙光,在我们无助的时候给我们带来安慰;母爱更像一只罗盘,使我们不至于偏离方向。(教师亲切地抚摸了这位小男生的头。)

师:交流到这儿,我看到同学们的脸上都漾起了幸福的笑容,每一句话都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歌。谁愿意继续展示?

生:母爱终究是一门永远也学不完的功课。

生:母爱是我心灵的依傍,安抚着幼小的心灵;母爱是我生命的源泉,滋润着稚嫩的心灵。

生:(激情飞扬)孩子是海上一只小船,母爱就像扬起的帆。失去了帆的关爱,船儿不能乘风破浪,只能搁浅或者倾覆。

(学生情绪激动,灵性迸射,课堂出现了“举手如林”、自告奋勇的局面,连平时一向沉默寡言、作壁上观的“局外人”也跃跃欲试。)

生:(声情并茂地说)每当我像一把内心脆弱的竖琴时,是母爱给我鼓励,让我演奏出一曲美妙的乐章;每当我像在狂风中摇摆不定的一枝芦苇,是母爱给我鼓励,让我充满自信,不被风雨所摧折。

评价:

慈母情深课堂笔记篇2

对慈善的看法:帮助那些需要我帮助的人,因为我知道困境中伸来一双援助的手的意义是什么。

对家庭的观点: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要成功,首先要孝敬父母。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不管你今天赚了多少钱,父母之恩,做子女的一辈子都不能忘记,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为人子女必备的品德。

最大的理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连年在中国慈善排行榜上名列榜首,但行事低调的黄如论却不想排上慈善榜。黄如论说:“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我一个人要那么多钱干吗?国之兴衰,教育是根本,我不希望孩子因为读不起书而耽误前途。看到没有书读的孩子我会心酸,没有人赡养的老人我会心疼,我财力毕竟有限,不能帮助所有的贫困人群,但能够尽一点绵薄之力,我已经很欣慰!”

数年来,他先后为公益事业捐资12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山东、云南、新疆等地多处捐资兴建中小学教学楼、博物馆、医疗中心、修桥铺路,设立各类助学金、奖学金、孤寡老人赡养基金、抚养孤儿基金,共捐建希望小学167所,捐建公立全日制普通完全中学“黄如论中学”1所,捐建4年制本科大学“江夏学院”1所。6月7日,有“最慷慨的慈善家”之称的黄如论向云南省捐赠总数超过1.8亿元的款项,用于帮助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大学生、贫困老人,以及扶持当地农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据悉,这笔捐款是云南省接收个人捐款数目最大的一笔。为此记者特意采访了黄如论先生。

记者:您对连年荣登慈善名人榜有何感想?

黄如论:说实话,我对上这次排行榜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就像我以前从不在乎是否上财富排行榜一样。甚至可以说,我并不是很愿意上这个榜。当初企业公民委员会多次跟我联系,找了一个月,说是这件事情对中国慈善事业有积极正面的影响,我才勉强答应。一定要说,我觉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捐赠社会公益是我份内的事,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经过这么些年的奋斗,事业才有所成就,因此,我理当回报社会,特别是回报养育我的故土和父老乡亲。

记者:您为什么会拿出如此巨额的资金来捐赠公益慈善事业?

黄如论: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小时候家里很穷,生活非常贫困艰苦,但父母和祖父母对我非常疼爱,周围许多亲戚朋友也给我很多关照。当时我就有一个梦想,一定要努力打拼奋斗,用我自己的智慧、胆略和汗水来换取收获,回报生我养我的父母、抚育我长大的祖父祖母和那些帮助过我,教诲过我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人们。这些梦想和信念,化为了我今天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是我从事慈善与公益捐赠的最原始驱动力。

记者:慈善会让你有幸福的感觉吗?

黄如论:不能说我的捐赠一定能够解决很大的社会问题,但我还是很高兴地看到,许多受我捐助的人度过了难关。许多孤儿的生活因此过得好一些,许多失学的儿童在我捐建的学校读书,许多孤寡老人因为我的帮助晚年感受到了温暖幸福,我为此感到很欣慰。

记者:你从哪一年开始做慈善工作的,有几年的时间了?到今天为止,一共捐了多少钱,这些钱占你总收入的多少?

黄如论:应该是从1993年就开始做这件事了,到今天为止也有十多年了,说起我一共捐的钱大概有十多亿,我没有仔细地计算过这些捐款占我总收入的多少。因为自己从小生活不太好,我在最落魄的时候渴望过帮助,于是我认为我有钱了应该反馈社会,给那些需要我帮助的人带来一些希望。

记者:您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什么?

黄如论:我认为一个人要当好人,好人好报,坏人坏报,坏人一定没有好的结果。一个人损人利己,虽然也会获得一时的成功,但那是短期的幸福,是瞬间的快乐,最终得到的只能是长期的痛苦。邪恶是经不起时间考验,是永远见不得阳光的。孔子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记者:您信奉的格言是什么?

黄如论:“鱼融于水,爱大于恨。王者之道,教化万方。”这是孝庄太后教育康熙皇帝的一句话。

记者:您认为幸福人生包含几个方面?

黄如论:我认为人生的幸福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拥有完美自我,获得事业成功;第二个方面,与社会、与他人和谐共处;第三个方面,拥有幸福的家庭。

记者:您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是靠先天的因素还是靠后天的努力?

黄如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并不是先天就注定后天永远的胜利,而是后天能够战胜先天而取得恒久的胜利。

记者:你的慈善行为与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有关,那么你少年时代有没有一些令你刻骨铭心的事?

黄如论:我的少年时代有三个梦想。因为在我心灵深处存有三件刻骨铭心的事:第一,“”的时候,我已经13岁了,当时家里还是很贫穷。我看见人家和我一样的年纪,打扮得却很漂亮,我一共就两套衣服,那时我就想能不能一天换一件衣服。我的头脑里面思考,以后我能不能像人家一样穿上新鲜漂亮的衣服,风风光光,这是我初始的、单纯的想法。第二,小时候我很淘气,书包挂在树上,不在学堂上课。因为我母亲长年抱病,一直是由祖母抚养我长大。看到我不专心读书,我的祖母既恨我又爱我,见我长期这样她心急如焚,忧心忡忡,她经常不厌其烦地教导我做人一定要有志气,不能做没有志气的人,要对得起自己的列祖列宗。第三,当时“”,社会很动荡。有一次我怕被人抓,就去投奔在福建古田县的堂姐。走之前我叔叔给了我二十块钱,我穿着堂哥给我的军装,把这二十块钱放进一个皮包,装在军裤的口袋里。从县城到古田县,坐了很长时间的车,当时我堂姐家离县城很远,天晚了,我就去住旅店,登记的时候才发现钱包丢了。当时我还是学生,没有钱就不能住店,我蹲在公园里面整整过了一夜。那时是九月的天气,福建白天很热,晚上却非常冷,再加上我皮包骨头,我就这样蜷缩着身子在露天冻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我又冷又饿,还有六七十公里的山路,我一个十三四岁的小鬼怎么走啊。只好跑到长途汽车站去,当时汽车站要检票,有票才能上去,因为我很小,趁检票员不注意坐到座位上,窝在那里,等车开动了,我再站起来。当时的情形,深深地告诉我:人不能没有钱!

记者:这些事对您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慈母情深课堂笔记篇3

摘要:作为女性,在内,她们有着同男性相区分的身体、心理构造,在外,她们又承担着异于男性的家庭、社会角色,所以,女性文学中最可贵的便是女性独特的审美体验,或竭力彰显或无意渗透出的女性情感、心态、审美特征、价值观念的特殊色彩。本文从女性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文字着手,整理出她们眼中的鲁迅特征,主要论及两方面,一是鲁迅作为一名异性的国文教师,给女弟子留下的印象;二是总结在女性印象中,鲁迅所隐藏的诸多“慈母特质”。这些都是首发而未曾被发现的。

关键词:鲁迅,女性,慈母特质

一、前言

二十世纪的中国作家,论文学成就,论影响力,不管对当时还是对后世,除了鲁迅,恐怕没有第二人再有如此至高的地位。他的著作,读者广大,研究者甚众;他的思想,引领时代,仍具现实意义。上至官方语境,高呼“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下至民间,毛头孩童个个能诵“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学院知识分子,更是将之视为“研究对象第一人”,在他生前死后,关于他的文字已多到不可计数,可谓“前人之述备矣”。无疑,鲁迅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伟人!但我们想亲近他,毕竟,如此这般伟大的先生应该也是位人间的先生罢。

悉数,纪念、回忆、研究鲁迅的文字,多数为男性所作,鲁迅在他们眼中往往是崇高,他们不自觉地站在高处,赞颂鲁迅是民族英雄,是文学巨匠,大多都以同谋共事者的姿态呈现他们对先生的佩服、敬重情谊,钦佩先生是怎样的刚强不屈,敢想敢说,总结他的文学成就、革命精神之类,如“旧日学生”荆有麟《鲁迅回忆》中多现“先生嫉恶如仇”“博学而又多能”“有如此感召力”的概括性语言;弟子台静农在《他的一生是一首诗》中陈列先生“坚实的反抗精神”,“于中国学术方面,却作了不少有价值的工作”,“关于中国文艺界的培养”等事迹;好友许寿裳在《回忆鲁迅》中更是以总结之笔赞叹其“改造社会思想的伟大”,“事物价值判断的正确”,“读书趣味的浓厚”。我们没有生在鲁迅的同时代,无法亲眼目睹当年先生带给人民的光辉,也无法切身体会先生究竟是何许人也,同读者想要了解先生的迫切愿望相比,上述的描述未免有些乏力,缺少些感同身受的生活情趣。

所幸,在这汗牛充栋的研究资料中,尚存有少量几篇女性的细腻文字,在这些文字中,女性展现出了同男性不一样的视角、情感和观念,她们多采用日常生活叙述模式,描述先生的日常生活及与其日常的交集等细节,使我们能够看到伟人鲁迅作为“人间先生”的另一面,增加了先生所不为人知的诸多特质。虽然这些文字的存在为我们全面解读鲁迅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但鲜有人整理它们,也就更谈不上加以研究了。

如此一来,笔者更觉身担重命,只有竭尽所能。于这篇文章中,笔者仅选取鲁迅先生民国时期的女弟子作为研究对象,原是发现她们一拍即合地谈论着鲁迅先生生时留给她们的印象,那她们的印象是何样?有何共同之处?作为相对年轻的女性群体,她们对先生抱有何样情感?又是如何进行描述的?迄今为止,以上问题似乎还无人涉及,本文拟从这些女弟子当时所著文章(抑或是后期的回忆文字)着手,以搜集的书籍和学术论文资料为核心,来探讨这些问题。同时,也希望借此为另一个性别文学研究问题发轫:我们如何借别文化视角拓展文学研究的疆域?也就是文学研究者应持怎样的性别文化观来解读文学现象?当然,本文所涉之面狭窄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如能建立此问题,已是足矣。

二、他――“大”“先生”

一直以来,中国的“先生”都有“教师”和“男性”之意,鲁迅周围的人都爱称其为大先生,一方面源于他在家族中排行老大,另一方面想来也是为取上述两意。鲁迅的一生,先后在绍兴、北平、广州等多地任教书先生,不少听课的女学生后来写下了她们与先生相处的种种细节。对于女学生而言,鲁迅,一则是她们的国文课讲师,恐怕女学生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鲁迅作为课堂上的教师的形象罢;二则他也是女学生面前的异性老师,民国时期的鲁迅尽管能写出诸多警醒世人的文学作品,得到文坛的肯定,但他毕竟也是位男子,是异性。有趣的是,女学生们回忆课堂上的鲁迅,她们第一眼见到他――异性导师时候的第一印象,竟还差不多。

当时是女高师学生,后来成了女作家的陆晶清回忆说“鲁迅先生讲课,不是在讲台上旁若无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自说自话,也不是用记录速度念讲义,而是在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时,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无疑,女学生眼中的这位国学教师很是热情和称职,难怪,“听他课的人总是坐满了讲室”,在学校作讲演时都“人满为患”,“听众很快地围在桌子的周围,前面的坐着,后面的站着,密密层层的。”

鲁迅作为异性先生出现在女学生们面前时,都使她们“恐怕有点失望”白薇在惊知中国有一位文采巨匠鲁迅时,“在我的幻想中,以为他是极矫健俏皮的青年”,经过多番躲避不得已而相见时“我才看清他是我父辈般严肃可亲的长者”。大多数人,包括女弟子们在内,都是先看得鲁迅的作品,听闻鲁迅名声,后见到其人,先前对这位文豪必定有憧憬和幻想,可真正见到活生生的大先生,不能笼统地都在“失望”,但毕竟与想象不同。

马钰是鲁迅友人马幼渔之女,还是学生阶段的她当时喜欢看鲁迅小说,心里也一直怀着对鲁迅相貌的想象“在我想来,大概同小孩差不多,一定是很爱同小孩在一起的。不过我又听说他是老头儿,很大年纪的。爱漂亮吗?大概许爱漂亮……”后来无意当中,见到了鲁迅,她写道“我从玻璃窗外一看,只见一个瘦瘦的人,脸也不漂亮,不是分头,也不是平头。”这是一个年轻女学生对先生的印象,最直率而有意思。

女性们比如郁达夫妻子王映霞描述过初次见鲁迅时的印象“只见鲁迅身材不高,和蔼可亲,着一件灰旧夹袍,说话时带着浓重的绍兴口音。”蒋光慈的夫人吴似鸿曾作过这样的记叙“他那天穿了一件褪了色的旧布长衫,头发直竖,脸色贫血,瘦小而单薄。虽然眼睛不大,精神面貌却是年轻而活泼……”因为女性本身很注重外表,所以在她们眼里,鲁迅长相平平,个头不高,而且总是穿旧式衣服,不爱打扮,神情严肃,这样的男子应该算不上是个美男子。

虽然在长相上不能取胜,但与鲁迅相识时间长的女性都普遍愿意亲近先生,喜欢这样一位大先生。俞芳与鲁迅曾在北京砖塔胡同做过邻居,她的回忆从“初次相见,我觉得这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长者。”到“过了几天,我发现大先生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可怕。”再到“有时他主动和我们讲话,常问我们学习的情况,态度挺和蔼的,在他身上,没有一般长辈在孩子面前的那种威严。”

其实,“害马”许广平,不也是对先生经历过这样的情感体验吗?先是听了先生一年多的课,无限地崇拜仰慕先生,便开始怯生生地给先生写信,再由生疏到亲切,由客气到无间,由憧憬的“神”到活生生的“人”,最后由师生到伴侣。这样的“大”“先生”有谁不爱呢?

三、他――“有如慈母”

“有如慈母”取自草明为逝去的先生写的《五十年祭》中“后来与先生过往多些时,我又发现他另外一种气质,就是对同志极端热情,特别是对革命的青年文艺工作者,有如慈母。”其实,从女学生的回忆文字里静观鲁迅,他不仅只有对同志的热情“有如慈母”,这位血气方刚的男儿在其他很多方面也带有“母性”气质,他体贴细致,整洁有序,疼爱儿童,同情妇女,甚至“神经质而怕羞”。

“有如慈母”是性情深处的鲁迅,是非与他亲密交往无法发现的特质,在此方面的述说,恐怕与鲁迅生活交集甚多的许广平、萧红、俞芬等人才是权威。

萧红,作为民国时期颇有才气的青年女作家,备受鲁迅的关心和爱护,不管在写作道路上,还是在生活之路上,都给了这位女作家无微不至的关怀。据萧军回忆,鲁迅在写给同他和萧红的第一次见面的邀请信上,清楚地写明地址“梁园地址,是广西路三三二号。广西路是二马路与三马路之间的一条横街,若从二马路弯进去,比较的近”,细细看来,这是非常清楚和明白的了,连同路是怎样的走更近,都一一述说,那时候的鲁迅已是文坛上的佼佼者,是广大的青年们的精神领袖,而二萧充其量也不过是文坛小卒,是众多想要寻求鲁迅帮助的众多青年中的两个,鲁迅能那样认真对待彼此的见面,想到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实属不易。

鲁迅先生细心,考虑周到。他爱整洁,所有物品都摆放得井然有序,萧红和俞芳都谈起过鲁迅先生的书桌“鲁迅先生的书桌上陈设整齐简单,文房四宝俱全。”“桌子上有小砚台一方,墨一块,毛笔站在笔架上,”“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起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还有,鲁迅先生的孝敬也不在话下,“我们时常看到鲁迅先生出门之前总要到老太太房里来转一转,而且说‘阿娘我出去者’;回来时候也一定来转一转,说一声‘阿娘我回来者’”这“母性特质”里满含体贴周到的孝敬之心。

从女性的回忆文本来看,鲁迅先生富有爱心和同情心,但这种爱心不掺杂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和怜悯施舍,而是与贫苦大众们感同身受。王蕴如(周建人夫人)在《回忆鲁迅在上海的片段》中讲述过鲁迅替保姆王阿花赎身,使王阿花恢复自由的故事;俞芳在《和鲁迅先生相处的日子》中讲述鲁迅尊重体力劳动者,在经济和各个方面关怀保姆女工、人力车夫等贫苦人民的故事……她们的讲述,如同让我们看到了那时的鲁迅,如同一位劳苦大众的母亲,在面对同自己孩子一样苦命的其他孩子时,她的将心比心,她的设身处地,这就是一位劳苦大众的“慈母”啊!

鲁迅先生爱孩子,许羡苏回忆说“大先生原是很爱孩子的,还常常给她们买玩具。”不仅如此,因为鲁迅当时同俞芬姐妹们同住一个屋檐下,他经常耐心地教授她们些科学、医学常识,帮助她们做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甚至教她们学做现代体操等。梅志(胡风夫人)的孩子还不到一周岁时,鲁迅送过三样礼物――一盒日本制的果酱夹心饼干(入口即化),一只赛璐珞的能摆动的玩具鸭子,一个尾部可以当哨子吹响的木刻小鸟。这是怎样的一番用心挑选,如果没有母亲般的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如何能如此细致、体贴?

鲁迅也怀着母亲的心去爱青年才俊,我们经常会将鲁迅定格为“青年们的精神领袖”“精神导师”,他爱护青年,青年们也爱护他。但如果把他称作是青年们的母亲,未免会惹来笑蔑,但笔者认为这丝毫不为过。最后引就一段端木蕻良记录的萧红与鲁迅的谈话:

有一天,萧红直古拢桶地问起鲁迅先生来:“您对青年们的感情,是父性的呢?还是母性的?”

萧红笑着对我说“这话,我老早就想问了,看来是一件小事,但它是关系到我们将来怎样刻划鲁迅先生的大事,是非问不可的大事。”

他接着告诉我说,鲁迅先生靠在藤椅上,手指夹着纸烟,吸了一口,沉吟了一下,慢慢地说:

“我想,我对青年的态度,是‘母性’的吧!”(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新民主主义论[N].解放,1940年3月15日

[2]鲁迅.鲁迅散文诗歌全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

[3]萧无寄.《在民国遇见鲁迅先生》[M].海峡书局,2014

[4]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5]俞芳.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慈母情深课堂笔记篇4

一、细读感悟内涵,理解语言

比如鉴赏诗歌,我们要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词佳句,这些妙词佳句是诗人“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的足以表达诗歌内容的词句,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位有名的教师在教学柳宗元写的《江雪》时,抓住诗眼“钓”,引发学生思考:“老人是在钓什么呢?”

生:(根据诗句“独钓寒江雪”)老人是在钓雪。(一阵哗然)“不,他是在钓鱼。”这个学生马上改口说。

师:(轻轻地向学生发问)“同学们,你们觉得那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孩子们陷入了深思。他顺手发下介绍柳宗元生平的资料,看完资料,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

一个孩子说:“老师,我明白了,他当官不得意,他在钓那份失意!”

又一个孩子站起来:“我觉得他是在欣赏壮丽的北国风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老人陶醉在美景中了。”

第三个孩子更厉害了:“我发现这个老人非常孤独。您看,这几句诗的开头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

第四个孩子很有创意:“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钓春天。你想,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一个“钓”字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了阅读的真谛,阅读文本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即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我们的阅读为什么要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文字的表面,另一只眼睛则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钓”实际上是柳宗元在表达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是中国古代有良知的士大夫的一种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钓”后面流淌着的,是滋养中华屹立于世界之林五千年而不倒的文化!我们的孩子只有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才能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二、细读领悟情感,升华语言

全国特级教师王菘舟在教学《二泉映月》的过程中,他总是紧扣“一段人生尽坎坷,一片情怀付月光”这一中心,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让学生反复咀嚼吟诵,流连其间。他把一道幽雅的风景,一段曲折的人生,一片感人的情怀,一首传世的名曲,编织在一起,引导学生沿波溯源,层层深入地披文入情。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品味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阿炳坎坷而不屈的苦难人生,领悟《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悲天悯人的丰富情怀。

再看王菘舟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中“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师:这句话很特别,特别在哪儿?生:“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生读句子)“我的母亲”放在最后。(生读句子)师:记得电影中的慢镜头吗?哪句话带给你慢镜头的感觉?(第一句)慢镜头就是希望你将每个细节看得特别生动,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一起来看,闭上眼睛。“背直起来了”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背?(谈完感情朗读)转过身来,你看到了一张怎么样的脸?(谈完感情朗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谈完感情朗读)带着你的想像,带着你的记忆,带着你的困惑,带着你的疑虑,我们再读这一句话。我读三次“我的母亲”,你们读其他。(师生接读,反过来再读)师:母亲啊母亲,我的母亲,你那坚挺的背到哪里去了?你那红润的脸到哪里去了?你那明亮清澈的眼睛到哪里去了?(谈完感情朗读)师:闭上眼睛,再慢慢地,再仔细地,再真真切切地看一看我们的母亲。生:(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师:看到母亲瘦成这样,看到母亲憔悴成这样,我的鼻子能不为之一酸吗?所以为了表达慈母情深,这样的句子能少吗?这三个字能改吗?(不能)这就叫——(生)语文意识。由此孩子鼻子一酸,对“为什么会感到鼻子一酸”的深度解读,从而对三个表示慈母情深的重点节段,和两个镜头(“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的“慢镜头”和“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的“快镜头”),用作者比照描写的语言魅力,真正叩开了学生的情感之门。就这样,以一个“酸”字,解读了慈母的心灵密码,使“鼻子一酸”作为全堂课情感颠峰体验的一个制高点。

指导学生读进去,读出来。细致品味地读;精琢细思地读;语言文字是有血肉、有灵魂的,因为它是表情达意的。反过来说,情意的传递又无法离开语言文字,没有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感受和感悟,情意就失去了生命。“表达”和“情意”和谐地融为一体,才能让学生真正品味出“表情达意”的语言功力,才能真正让学生品味出“慈母情深”的内涵。阅读教学要回归文本,主要表现回归语言、咀嚼文字,这样才能嚼出语文的味道。

三、细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

细读,要走进第四个层面——语言表达,即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全国模范教师薛法根在教学《爱如茉莉》“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他们。一切显得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那个“探”字凸显出来,这正是“借物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同样在《小英雄雨来》一文中有几处关于还乡河美丽景色的描写,作者为什么要写呢?一是表达雨来生活在美丽的还乡河芦花村里,造就了游泳本领高的小英雄,他爱自己的家乡,一个爱家乡的人才会爱自己的祖国,才称得上是一个英雄。二是美丽的还乡河与日本鬼子的糟蹋形成鲜明的对比,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跳进了河里,鬼子向河里开枪。天上飘着的浮云映在还乡河上和苇塘的芦花飘飘悠悠地飞着,似乎在赞美着什么,告别着什么……细细揣摩,妙在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生领悟到怎么写,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手中的笔痒痒的。

我教文言文《狐假虎威》,理解它的寓意有点难,你看,有学生读出了狐狸是聪明的,应该向它学习。学生误解文本的本意是正常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学生也是在这过程中获得成长。如果老师从写作的角度引发学生想:作者怎么在写的?告诉学生寓言的基本特征是教训和讽刺。常用拟人、比喻手法,把动植物、无生物“人格化”,用它来比喻社会上某些人。课文描写了狐狸被抓时的花言巧语,走在老虎前面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神态和动作的描写,以及信以为真的老虎傻傻的全然不知狐狸借它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包含了作者对狐狸一种怎样的情感?全在这一细节描写当中。在细读与商榷时将偏离文本的核心价值观给找回来,目标指向的是不能像狐狸那样倚仗他人的权势欺压人。再联系生活实际创造言语实践场景来发展、积累语言。如不能借自己家人的权势欺压或欺骗别人。

慈母情深课堂笔记篇5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课堂,父母是这个课堂中从始至终的老师。我们在这个课堂中咿呀学语,用稚嫩的声音喊出第一声“妈妈”,用站立不稳的小脚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从此,我们在父母爱的教育下一天天长大。是父母的爱给了我们力量和勇气,父母的爱是每个人一生中所经历的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母亲的爱就像清冽的河水,我就像那幸福的种子,享受着河水的滋润。母亲的爱又像那从天而降的雨露,我便像那幸福的禾苗,吮吸着雨露的甘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正如这首诗所说,母亲的爱是伟大而又无微不至的。母亲对我总是放心不下,时常温柔地“审问”我:“早餐吃得够饱吗?哪门功课比较吃力?上课发言积极吗?…….”,此时,她恨不能把我透视清楚。母亲喜欢我亲热地依偎在她肩上,听她讲述她的烦恼和渴望。母亲非常勤劳,但她却总喜欢把家务分担给我一些,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管看着我做起事来那吃力的表情,可她依然袖手旁观,我知道母亲的用心良苦,她是想锻炼我的自立能力。母亲时常也会责备我几句,但严厉的话语遮挡不住她的慈祥、温柔和对女儿无限的关心。母亲还喜欢让我陪她逛街买东西,这时她总是问我:“你喜欢什么?你想要什么?”不过最后给我买的大多都是些文学书籍。母亲最大的乐趣就是我跟在她身边学做几道美味可口的饭菜了。

说了那么多母亲,我们的确不能忽略父亲。因为仔细想想父亲也给了我们不少的爱。

父亲的爱就像那笔挺的大树,我就像那弱小的小草,大树为我遮风挡雨,让我茁壮成长。父亲的爱又像那广阔的大地,我便像那含苞欲放的小花,大地给我充足的养分,让我开出鲜艳的花朵。

父亲的爱是崇高而又深沉的。他总对我说:“你长大了,遇到事情可以自己解决了。”父亲从不在意我在他面前讲述那一大堆我认为值得炫耀的东西,因为在他看来,他的女儿是强者。父亲很懒,但他却情愿花上一个上午的时间为我做一顿饭。父亲从不打我,但他教导我的每句话我都铭记在心。父亲也从不对我发脾气,当我做错事的时候,他总是耐心地教育我,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做法。 父亲喜欢我在他身边听他分析国内外的大事要事,因为他认为这样可以增长我的见识。空闲的时候他会和我打打牌,看看电视,身心放松一下。父亲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我跟着他学下各种棋类。

我和父亲之间的爱是默契的,是不需要太多语言的。而我和母亲之间的爱是明朗的,是不需要任何装饰的。父亲的爱似清泉,母亲的爱如阳光,清泉甘冽,阳光灿烂。它们都是力量的源泉,时刻给与我信心和力量。

父母儿女心,人间第一情。父母待我如同阳春三月的太阳呵护那寸草一样,我这棵小草难道不应该越长越茂盛,报答父母对我的关爱和呵护吗?所以,假如父母是天,那我便是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我要驱赶乌云,让天空永远蔚蓝。假如父母是大地,我就是那棵小草,我要越长越茂盛,为大地增添一片绿色。假如父母是大山,我就是一棵小树,我要结出丰硕的果实,为大山增添光彩。假如父母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条小鱼, 我要尽情地畅游,让大海充满生机。

慈母情深课堂笔记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实践 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引导学生准确无误地领悟与利用祖国语言文字,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培养阅读的能力与技巧,开启学生的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同时还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纵观近几年各年级的教学检测情况,发现语文试卷重在考察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与领悟能力。阅读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材料选自课外;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与感悟;开放创新是试题突出的特点。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影响了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把阅读当成了机械的分析题,片面强调文章具体内容的解读,而不重视阅读的过程。这不利于学生对文章思想的把握。其次,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高高在上,唯我独尊。教师单一、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是不尊重学生个体地位的表现,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第三,阅读量不足。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仅仅是课本上十分有限的课文。这就造成了学生阅读量不足,教学效率低下。此外,师生互动性不强。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精心设计内容,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精心设计与巧妙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在教学方法设计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互动式的教学,采用快乐教学法、文章想象法、文章意境想象法等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阅读课成为学生的最爱。比如八年级上册的明清小说《范进中举》这一课,为了寻找古文与现代人的结合点,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笔者是这样举例子的。1901年,慈禧太后下令改革科举制度,考试内容增加了中外政治历史项目。为了遵守慈禧太后的旨意,考官硬是把拿破仑硬是塞了进去《项羽拿破仑论》,考官赶时髦,可考生哪里懂得其中的风情?于是就出现了笑话。一考生写道:“夫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岂有破仑论”、“拿全轮而不胜,而况于拿破仑也哉?”等,学生听了忍不住捧腹大笑。这样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善于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是阵地。只有在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置悬念,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比如七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这一课,笔者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问题情境:同学们,母爱是人类最值得歌颂的、最伟大的爱。在不久前的家长会上我为你们的母亲拍摄了图片。现在给你们播放满文军的《懂你》,请你们找找你们自己的母亲,想一想你们的母亲是不是爱你的?她们如何表达对你们的爱?与作者的母亲有什么异同点?音乐响起,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课堂学习的状态,并且迅速进入自己的角色,主动对课堂内容进行探究,把握人物形象。这样学生的思维达到活跃的状态,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在阅读中比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法阅读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把风格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看到差别,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把握文章。比如九年级上册鲁迅的《孔乙己》这一课,可以把它与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进行比较。孔乙己与范进二者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与牺牲品,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封建社会的残酷性。同时,比较法还可以延伸到课内与课外的比较。八年级下册自清的《背影》一文,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查找有关写父亲的文章。以学生查找的《父亲》、《父子情》与《我的报童梦》为例,与所学的《背影》进行比较。就题材来看,都是写父子之情;从体裁来看,都是记叙文。然而从父亲的身份和地位、父子之情的表现形式比较,有很大的区别。三位父亲的身份与地位相差甚远,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这样课文的重难点就更加清楚、透彻了,学生思路清晰,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了学生对父母的理解与爱戴。在今后的阅读中更加得心应手。

(四)深入感悟理解,进行阅读延伸与拓展

初中各年级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要根据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自由表达。学生通过课文问题的探讨,积极进行探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主体的理解。在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延伸拓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大声朗读,对于对话较多的小说或记叙文等,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

总之,在初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掌握良好的阅读教学策略,结合各年级学生特点提升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然而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的认真实践与积极探索,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为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进国.浅析如何加强初中语文现代文的阅读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6).

慈母情深课堂笔记篇7

一、 朗读技巧与朗读形式相统一

【案例1】

特级教师王崧舟《慈母情深》教学片段。

师:听到过震耳欲聋的声音吗?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

师:请你来读这句话。

生: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震耳欲聋四字着重强调,声情并茂)

师: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响了多久?

生:根本没有停过!

师:证据?

生: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生:母亲“大声”问我来干什么。

生:“妈――”“妈――”,在这个标点里面可以看出来,我叫了妈两声,一声比一声响!

生:“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就在身边的人,还需要喊。

师:是的!母亲昨天在什么环境中工作?

生(齐声念):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母亲明天在什么环境中工作?

生(齐声念):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母亲春天在什么环境中工作?

生(齐声念):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母亲秋天在什么环境中工作?

生(齐声念):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母亲就在“震耳欲聋”的环境中挣钱,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群):母亲太不容易了!心里难受极了!

朗读需要情感来支撑,但也不完全排除技巧的处理,当然技巧是为情感的表达服务的。王崧舟老师在这一片段中的朗读指导可谓是技巧指导与朗读形式和融共进。“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这一句,老师在课堂中引领学生整整读了十多次,但每一次的引读又是那样独具匠心。这样的读是一次又一次地领悟,一层深一层地体会,一步步把学生带入慈母情深处,学生的情感一浪高于一浪,怎能不领会到母亲的辛苦,课堂又怎能不掀起情感的波澜呢?这就是情感的朗读。

二、 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相协调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要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朗读就是学生用声音再现自己对文本理解和感悟的过程。因此,我们也要提倡多元的朗读。

【案例2】

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黄山奇石》“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的朗读指导片段: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充分自由朗读,充分感受“猴子观海”的有趣的基础上,出示句子“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师:刚才同学们从读、看、想中都感受到什么?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生A:老师,我觉得这猴子观海太有趣了,我是这样读――“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强调“有趣”)

生B:我也这么觉得,不过我读的时候是把“有趣”儿化了――“这就是有趣儿的猴子观海。”

生C:我觉得作者写“猴子观海”这几句话实在写得太好了,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猴子观海”。我是这样读――“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强调“这”)

……

个性化朗读是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不同形式的朗读,不同理解的朗读,融入自己的体验,通过对文本的再创造,更好地把握和感悟文章含义。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阅读感受激活了他们的情感,并带着激情进入到创造性思维的境界。这种弘扬个性的、传情达意的朗读,使教学双边活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广阔天地。

三、 文本内涵与真情流露相融合

真实的朗读应该是学生对文本内涵感悟后的真情流露。我们不妨看一看于永正老师在《小稻秧脱险记》教学中,指导学生读好“有气无力”一词的过程。

【案例3】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

生(声音洪亮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你没完。要么你的化学除草剂是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于老师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

生(小声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学生鼓掌)这就是“有气无力”。

于老师用自己的教学幽默非常巧妙地把朗读指导和理解词语结合起来,获得整体效果,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有气无力”的意思,而且让学生对“有气无力”有所感悟,有所体验。可见,教师朗读指导的目的重在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涵咏文本内涵,引导学生借助朗读表情达意,是学生感情的真实流露。这样的朗读无疑是高效的。

诚然,真正意义上的本位朗读应该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后在教师引领下的技巧与形式的共融,个性体验的情感再现,也是学生对文本理解后的真情流露和真实表达。

慈母情深课堂笔记篇8

精彩的导入,就像一部电影或戏剧的序幕。它能让观众初步感知这部戏的某些重要信息,并使观众对这部戏充满期待,迫不及待想看下去,一探究竟。语文课堂中的导入,则是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情感,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状态进入学习情境中来。

一 在语文课堂中导入所起的作用

1.导入对整堂课有“定向”的作用

一堂课的开讲,就如小提琴演奏,弓一上弦,第一个音符就定下了乐曲的基调。语文课的导入,可先入为主地令学生迅速了解本堂课的主要学习方向,从而启动学生思想的“机器”。

2.导入还起着统领全篇、辉映全堂的作用

就如“理丝”吧,如果“头”找乱了,这根丝抽拉一下,那根丝抽拉一下,整团丝就会杂乱无章,难以理清了。相反,只要找准了“头”,丝缕便能长抽不断。导入的设计应基于对全篇课文以及整个课堂教学的通盘考虑和周密安排。

二 设计导入方式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能准确切入本堂课的教学。(2)导入要有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的思维。(3)导入要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导入要有概括性。导入语言要简练精当。

三 八种常见的导入方法

1.从“题”导入

“题”的本意为“额”,是人的头部的重要部分,“题”相对于全篇课文来讲,也是课文的“额”。透过文题,往往可以窥探文章的主旨。弄清题意就是理解文章的一个“突破口”。由题质疑导入,激发兴趣;或释题导入,帮助学生识题。

例如:在教学《盗火英雄》时,我是这么导入的——

“盗”这个字,在我们看来,可以说是罪恶的代名词。但是,这里有“盗”的举动的人怎么反而成了“英雄”呢?他为什么要去“盗”呢?同学们从课文中来寻求答案吧。

这就是质疑导入,引学生去思考,并调起了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2.介绍时代背景导入

所有的诗文中的内容,均是因为时因事则发,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了解作者、写作动机和时代背景十分必要,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

例如:教《生死攸关的烛光》时,我以向学生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些实况进行导入。介绍了二战发生的时间、参与战争的国家、造成的伤亡等。学生听后,唏嘘不已,学习课文时,注意力很集中。

3.故事导入

对于学生而言,故事具备一种很强的吸引力。教师结合课文实际,讲述一则有趣的小故事来导入新课会使学生兴趣倍增。例如:教《女娲补天》时,可先生动形象的讲述“女娲造人”的故事。然后导入课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同样是有关于女娲的故事。故事情节是怎样的呢?请看课文……”。

4.音乐导入

新课开始时可借助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吸引学生,让他们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氛围中,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情境之中。奠定了感情基调,再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述的内容,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空城计》一课时,可先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通过深沉、浑厚的乐曲将学生带入到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战争气氛中,这样有利于学生较快地进入课文情境。

5.图画导入

具有鲜明的色彩、流畅的线条以及逼真的轮廓等图画可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直观化。可根据课文内容,事先用纸画好相关插图;也可以当场在黑板上画简笔画。特别是后者,这一举动将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学《虾趣》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用寥寥几笔画出三只形态不一的正在嬉戏的虾的简笔画。虾的鲜活、逼真程度和画虾的速度之快令学生咋舌不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6.影视、动画导入

影视、动画导入法比图片和声效导入法更具感染力,它是图像和声音的结合体,而且具有连贯性,因此给人更直观的感觉。例如:教《精彩的大象表演》一课时,可以播放一段大象表演的录像,让学生体会其表演的精彩。又如:教《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们观看与内容贴合的动画。动画不仅是学生的挚爱,还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7.诗词、格言导入

诗词、格言语言精练,含意丰富,表现力强,富有深刻的哲理,由诗词格言开讲导入新课,对学生学习语文有启迪意义,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情感。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背影》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还记得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吗,请大家一起来背诵一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孟郊描写了慈母对游子的爱,也抒发了游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真是母子情深!可是,你们知道“父子之情大如天”这句俗语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作者又是怎样表达父子之情的呢?

教学中引用与课文有关的诗词、名言、典故等导入新课,既形象生动,又能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知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趣味短信或猜谜导入

趣味短信是如今这个e时代的新产物,猜谜也一直是深受学生喜欢的活动。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趣味短信或猜谜导入新课,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教学《虾趣》时,同样也可用猜谜导入。谜面为:驼背老公公,胡子毛烘烘,热火锅里去洗澡,青袍换成大红袍。谜底:虾。

猜谜语的小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也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到课文内容的学习中。

上一篇:药品采购合同范文 下一篇: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