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代表作范文

时间:2023-10-17 20:25:32

张爱玲代表作篇1

关键词:张爱玲;文学史地位;传奇

巴赫金曾指出文化转型期是一个“小说化”的时代,也即一个“大说”式微,“小说”盛行的时代。张爱玲正是一位处于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重要作家。1943年,张爱玲正式登上文坛,至1945年7月,短短两年时间,张爱玲共发表小说17篇约26万字,散文42篇约15万字。作品主要刊登在上海《紫罗兰》、《万象》等杂志。她的小说基本是以上海生活为根基,游走于上海、香港的上层社会。社会内容虽不甚宽广,却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风格领域。张爱玲精通古典小说,并深谙西方小说的技巧。以其独特的现代体验,把中西、雅俗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形成了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张爱玲文体”,以参差对照之美,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现代上海的传奇故事。张爱玲在那个“小说”兴盛的时代用自身独特的现代体验和诡异的人体叙事完成了她的一个“潇洒苍凉的手势”。

一.独特的现代体验

张爱玲的个人生存境遇和其自身所处独特历史背景相融合,形成了她迥异的现代体验。“体验”在这里并不是指心理学意义上的一般心理或心态,而是指“一种特殊的实在与心理相混合的状态。确切地说,体验是个体对自身在世界上的生存境遇或生存价值的具体的深层体会。”一方面,张爱玲出身于遗老家庭,深刻的了解封建旧式大家庭的生活及其背后沉重的历史和文化。同时,西方的现代化教育将现代精神于潜移默化中融入了张爱玲的骨髓。中西的结合与交融造就了她的超凡脱俗、与众不同。另一方面,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已然迅速发展成一个具有浓重现代气息的大都市,封建遗老家庭日渐解体,走上市民化和都市化的过程。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横纵交错的时间和空间所带来的特殊体验使张爱玲身上生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因子,它对张爱玲创作风格的最终确定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诸将中少数对于“现时”的逼迫感有很深的体验的作家。张爱玲说“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个惘惘的威胁。”张爱玲内心深处的“荒凉”感,正是她对于现代历史洪流的仓促和破坏的反应,她并不相信时间一定会带来进步,而是最终会变成过去。张爱玲在作品细节的布置上融入了不少时间和历史的反思,这种反思的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使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和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之间产生疏离感,甚至使读者和小说之间也产生距离,这个距离的营造就是张爱玲的叙事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张爱玲文体”。

二.普通人的传奇世界

1944年,张爱玲出版第一部小说集《传奇》,扉页上她这样题词:“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普通人存在于各个时代,这才代表着永恒,代表人在历史重负下所承载的千年负荷。张爱玲对于普通人的“琐碎人生”的关注和对人生“传奇”的关怀是20世纪40年代国人在旧式世界中寻找生命爆发的冲力。在张爱玲的笔下,从最初的《金锁记》――那里的封建家庭的气氛是压抑封闭的――到《倾城之恋》,封建家庭开始没落解体,里面的人物或被动或主动地走出来,走进现代人生。后来的小说,更多表现的则是都市普通人的平凡人生,如《年轻的时候》里的潘汝良,《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王娇蕊、佟振保,《封锁》里的吕宗祯、吴翠远,都是已经走出封建宗法背景的普通都市人,与芸芸众生一样有着卑微而琐碎的日常人生。

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在于她对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从题材上讲,她的小说为我们表现了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个重要侧面:一个是民国初期的都市旧式大家庭的生活,一个是十里洋场的都市市民人生。”在张爱玲的知识背景里,传统和现代性从来都是互相并置,她对“文明”“无论是升华还是浮华”的沉思是无所不包的:它看来同时指涉了美学和物质文化,本土民间传统和她生活中的都会文化环境。传统的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传奇》,可以追溯至唐代的传奇散文和明代传奇。尤其是在唐代传奇中,记叙的那些奇特的事情常包括鬼魂般的人物或传奇的男女英雄。而清代的传奇剧还包活历史罗曼史等其他主题。张爱玲显然对这个著名的谱系了然于胸,所以她说她写小说的目的是从传奇中发现普通人,从普通人中发现传奇。

三.结语

张爱玲以自己独特的现代体验为我们展现了中国文化转型期的鲜明画面,通过对普通人的关怀,重新还原了20世纪40年代血与肉融合的历史空间。《倾城之恋》里有一段话:“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颠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甚么微妙之点。”柯灵认为:“只要把其中的‘香港’改为‘上海’,把‘流苏’改为‘张爱玲’,我看简直是天造地设。”这个评价很经典,张爱玲几乎一夜之间成为当时文坛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虽然有文学评论者认为张爱玲是昙花一现,但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终究会获得文学史的承认,上海沦陷造成的特殊文学生态,其意义就在于她是此时文学的特别存在。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繁茂绚丽的花苑中的一朵穿越时空,历久弥香的花。诚如夏志清评价张爱玲是“中国当年文坛上独一无二的人物。”张爱玲奇人奇文,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就更应珍视了。

参考文献

[1]刘康. 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5,第162页.

[2]张爱玲.张看.[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第359页.

[3]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48页.

[4]张爱玲.自己的文章[A].张爱玲文集(四)[C].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第172页.

[5]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第77页.

[6]张爱玲.传奇.[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7]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第6页.

[8]张爱玲.倾城之恋[A]. 张爱玲文集(二)[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第75页.

[9]柯灵.遥寄张爱玲[A]. 张爱玲与苏青[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第137页.

张爱玲代表作篇2

【关键词】张爱玲;性格;白流苏;影响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女,由于她出身为名门望族之后,从小父母离婚,给张爱玲的性格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张爱玲的爱情小说描写的是比较现实的具体的婚姻爱情;与此同时,她的爱情小说也不同于现在所谓的现实题材的关于社会问题的小说,而是又带有一定的小资情调的浪漫的感情。张爱玲比较擅长的就是从各种各样的男男女女的关系中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生计需求和生物欲求。所以说在她的作品中,女主角的形象并不是哪种像林黛玉那样多愁善感的情种子,也不是哪种追求自我的女强人,毕竟在那样的时代下,女人的自主性还是有待于提高的。而与此同时,张爱玲的小说中描写的婚姻,往往是一种经济关系,男欢女爱脱不了物质利害的权衡,没有爱情的婚姻、残缺不幸的人生由此而生。这一特点也深深的影响了《倾城之恋》中深罹婚姻之苦白流苏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张爱玲人生悲观思想对于白流苏的影响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这源于她的人生经历。童年的张爱玲虽然是名门望族之后,但她却长在没有爱的家庭。童年的她没有父母的陪伴,总是一个人孤独的画画、看书,后来父母离异,父亲再娶了后母,她的日子更是不好过,虽为富家小姐,但却总是尴尬的为钱的事情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苦恼。出身富裕家庭,每天见惯有钱人的生活,自己却不能自已的心理落差,恐怕只有张爱玲本人才能明白那是怎样的一份悲哀。这样的张爱玲便从小失去了儿童的惯常认识世界的纯净眼光,她的心灵充满了繁复的苍凉,生命的孤独和情感的扭曲、人性的变态和人生的不能自已种种悲伤都深深的刻在了她的脑海里,这便形成了她人生悲观的心理。创伤使敏感多情的文艺天才张爱玲发酵了,她开始展露自己的才华,将一个个悲剧的人物形象描绘到她的小说中。

白流苏就是张爱玲笔下的一个充分展现张爱玲人生悲观思想的人物形象。白流苏作为旧式封建家族里的一个柔弱女子,她的性格里有懦弱的一面,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思想的兴起冲击,白流苏还是展现出了她女性自主思想中的一面,她勇敢的离了婚。可是,生存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还有世俗大家闺秀的封建观念作祟,这便使得白流苏不敢也不想出去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活出真正的自己。她想到的还是依附。于是她便带着家私回到了娘家白公馆,妄想依附娘家来生活。跨出勇敢的一步之后的白流苏还是回头走向了原点,这充分表现出了那个时代女子的人生悲剧。张爱玲是看透了这点的,同样作为女子,她是深深感受到了这份悲哀的,于是她将这份悲剧写了出来,表现出她女子人生悲观的思想。随后,回到娘家的白流苏在被哥哥们花完自己的私房钱之后,便遭到了哥哥嫂嫂们的驱赶,每天都要不时的忍受四嫂的指桑骂槐。她的人生又步入了另一个悲剧。中国本为一个以“情”为道德中心的国家,可是,在白公馆,没有道德可言,没有亲情可言。一切都是围绕着“钱”来转的,没有了钱,白流苏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她的哥哥嫂嫂们,甚至于她的母亲都不能再容忍她的存在了,她的存在浪费了他们的粮食,水,这是怎样的一份人生悲剧啊!就连自己最亲的人都无法容忍自己的存在,要剥夺自己生存的权利。白流苏的人生是悲剧了,当再也依附不下去的时候,她只能再寻找另一个出路――再次依附一个男人。这无疑是在以同一个方式来走一个圆圈,每次的勇敢出走,走出的路都是在回到原点。不得不说,张爱玲的人生悲观思想已经在塑造白流苏那里表现的淋漓尽致了,人生,不过是一个悲剧的圆的不断重复。

二、张爱玲关于命运的不可测的思想对白流苏人物塑造的影响

张爱玲的思想里是有命运的不可测的观点的存在的。这个观点也是来源于张爱玲的人生经历。不经历,怎么会有那么深刻的体验。张爱玲的母亲是一个深受五四新思想影响的新时代女性。她深恶痛绝丈夫的嫖赌抽鸦片等陋习,在屡劝不改的情况下,她决然的出了国,以牺牲母爱为代价来追求个体的幸福。本来是一个健全的家庭,刹那间就变的破碎了。随后,在张爱玲父亲的保证下,张爱玲的母亲还是回来了,可是父亲却又陋习再犯,终究,她的父母还是离婚了。张爱玲的童年不同于大多数其他小孩,一直有一个健全的家,或者,就一直是一个破碎的家庭。她不同,她经历了家庭的美满――破碎――重圆――肢解。这一系列的现象出现,是出乎张爱玲的意料的,命运是如此的不可测,从小便在她的心里留下了阴影。长大后,张爱玲想出国去英国留学,可是英国却发生了战争,无法直接过去。张爱玲只好赴港,在香港读大学,希望在那里以优异的成绩得到以后保送到英国牛顿大学的机会。一切都在计划中,可一切也都在变化中。就在张爱玲以优异的成绩快毕业取得机会的时候,香港却爆发了战争,这使得张爱玲不得不放弃在香港的学业,肄业回到上海。命运就是那么奇怪,你想往那个方向走,可是它却把你带到了另一条道路上。这一切的经历,便让张爱玲的心灵思想中烙上了命运不可测的强烈印记。

白流苏的命运也是不可测的。她在与范柳原的周旋中,最终还是输了,为了经济生活,还为着自己的情感,她终究是向范柳原屈服了,做了范柳原的情妇。如果香港的战争没有爆发,可能,以后的她,会守着一栋空空的房子,有几个仆人,每个月和范柳原见上几面,从此过着没有名分,但是富裕的生活。没有亲人的辱骂,但是却有踏实的不安生活。或许,她就这样恐慌的将下半辈子活完,也或许,几年后,范柳原对她腻味了,将她抛弃了。可是命运就是会给你开上一个玩笑,或好或坏。就在白流苏快乐并且空虚着的时候,香港爆发了战争。此时的她是无助的。但是,战争的爆发却让范柳原更加明确了自己对白流苏的爱情,他不顾一切的折回去保护白流苏。在一起经历了生与死的煎熬之后,范柳原突然想通了,看透了,他承诺给白流苏一个名分,和她登报发表了结婚声明。可以说,正是一座城市的陷落成就了白流苏的一份婚姻。命运就是这样的不可测,当你欣喜若狂的时候,它可能立马给你泼一盆冷水,而当你快要无望的时候,它又给你来了一个华丽丽的转变。白流苏是幸运的,她得到了她想要的,可是未来的她又会怎么样?不得而知。正如《倾城之恋》里写的:“胡琴依依呀呀的唱着,说不尽的故事还在继续。”(第50页)

三、张爱玲小资浪漫主义思想在白流苏身上的体现

张爱玲是一个身份特殊的文艺家。她的曾外祖父是大清国赫赫有名的李鸿章,李鸿章给他的爱女的陪嫁物资颇为丰厚,这份物资足以后来几代过上富裕无比的生活。而张爱玲的母亲也是出自于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她是清末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军门黄翼升的孙女、广西盐法道黄宗炎的女儿。这两个名门的结合,注定了张爱玲的生活是优越的。且张爱玲的童年正是民国时期,西方的许多物质思想已经传入到中国来,张爱玲的生活背景便让她见惯了洋场和洋场阔少、公馆和公馆里的遗老、鸦片和吸鸦片的太太、古董和古董般的老婴孩、旧家具和随家具的老去而长成的女性、舞场和舞场上的调情、电车和电车中的邂逅…… i而张爱玲的姑姑和母亲又都是深受西方新思想影响的新时代典型女性,她们都出过国,在国外生活了几年,归国后的她们经常和张爱玲一起交流,给张爱玲灌输了国外资产阶级的思想,新的理念。因而,先天和后天的熏陶,张爱玲的思想观念中便自然而然的有了小资浪漫主义思想。

作家创作的人物形象通常都会有作家的影子,白流苏就体现出了张爱玲的小资浪漫主义思想。在《倾城之恋》中,白流苏虽然是一个旧式封建家庭里的小姐,但是她在嫁给败家子丈夫之后,也跟着丈夫学会了跳交际舞。在那个年代,会跳舞的都是颇有小资情怀的。文章中还写道,在范柳原给白流苏找好房子准备回英国的时候,那晚白流苏和范柳原出去吃了一顿饭,喝了一些酒。回到空房子里的白流苏有些醉态,“流苏到处瞧了一遍,到一处开一处的灯。客室里门窗上的绿漆还没干,她用食指摸着试了一试,然后把那黏黏的指尖贴在墙上,一贴一个绿迹子。为什么不?这又不犯法?这是她的家!她笑了,索性在那蒲公英的粉墙上打了一个鲜明的绿手印。”(第42页)这个行为明显是一种随心所欲的动作,从心灵出发,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并且还是那样的具有美感。这一处也充分展现出了白流苏的小资思想。

四、结语

张爱玲是晚清遗少与一个西洋化的现代女性结合所生下的才女,这对怨偶的不睦婚姻造成了张爱玲不幸的童年,却成就了才女张爱玲感悟世情、了解人性的天生敏锐。张爱玲自己就说过:“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将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文字是荒凉的,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惘惘的威胁。” ii就是在这样外表光鲜,实则不幸的生活里,张爱玲体会到了那个令人窒息的社会的种种无可挽救的事实,自然而然的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出悲凉的基调和命运不可测的无奈。张爱玲也受到过西方教育,她尤其喜爱英国现代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的怀疑主义,萨默赛特?毛姆的以侨居他名族的英国人为描写对象的取材特点和讽刺态度,劳伦斯的心理分析技巧,iii这些都深深影响了张爱玲,使张爱玲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出了小资思想以及现代派的写作痕迹,造就了张爱玲一部又一部打动人心弦的绝世作品。

注释:

i 《传奇未完》

ii 《传奇再版序》

iii 《传奇未完》

【参考文献】

[1]李文华.张爱玲的悲剧人生[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德江.关于张爱玲的一生[M].天津百艺出版社,2007.

[3]李力.漫谈张爱玲与其笔下人物性格的塑造[M].安徽大学,2008.

[4]张爱玲.倾城之恋[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张爱玲代表作篇3

张爱玲从小就要“做一个特别的人”,让大家“都晓得有这么一个人,不管他人是好是坏,但名气总归有了”。她拿起笔来,是想以自己的天才,延续她已经习惯、再也割舍不了的贵族生活。张爱玲的祖父是清末“清流派”代表人物张佩纶,外曾祖父则是名满天下的清朝名臣李鸿章。

然而人生是诡谲的,一个人太想得到一样东西,上天倒不一定让他得到。张爱玲可以“趁早”出名,但不一定能“痛快”。

1949年,政权易手,上海文坛的“传奇”时代结束。3年后,张爱玲远走香港。迫于生活压力,这个出身簪缨望族,从未到过农村、从未接触过中国革命的她,却写出了两部政治倾向极其鲜明的长篇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后者张爱玲本人也承认是在美国驻香港新闻处的“授权下”写的,连“故事大纲”都被拟定,写作时还有他人参与。这样粗糙的文字,难道是由张爱玲那只高贵得几乎不染纤尘的手写出来的吗?

《秧歌》和《赤地之恋》出版不久,1955年张爱玲到了美国,很快与一个叫赖雅的比她大29岁的美国剧作家订婚。而赖雅却是一个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坚定到不允许旁人说一句共产主义的坏话,捷克共产党领袖是他的好友。有人会说,婚恋是婚恋,写作是写作,但联系张爱玲前夫胡兰成的汉奸身份,这些现象至少可以说明一个事实:张爱玲的人格和写作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分裂。共产党也好,小资产阶级也好,都与她无关,她真正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既然发表作品可以乘机出名,那就快快发吧,哪怕发表的地方不那么干净;既然写小说可以赚钱,那就写吧,反正天高皇帝远,共产党也管不到这里;既然赖雅那么有才华,在美国文艺界又那么有号召力,人也不坏,他相信共产主义有什么关系?年龄大点有什么关系?此后,在生活的压力下,张爱玲还在美国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做过中共术语研究,主要工作就是收集当年中共言论中的新名词,这不免令人匪夷所思。一边是《红楼梦魇》,一边是中共术语,也许只有张爱玲才能在生命中书写出这样的“传奇”。

有人说张爱玲毕竟是女人,不懂政治,没有政治敏感,但1945年日本即将投降之际,上海召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通报上列出张爱玲的名字,她马上表明了拒绝的态度。

一个人迫不得已时可能会做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但到了张爱玲这个地步,也真够可怜的了。她始终做着她的富贵梦,端着贵族架子,四体不勤,谋生无着,于是只好糟蹋她的写作。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婚姻,不用说是一场孽缘。胡兰成是够下作的了,与张爱玲结婚不到半年,就在武汉与一个姓周的护士如胶似漆;当张爱玲追到温州质问,他又已经与一个叫范秀美的当地女子同居。人们常怪胡兰成给张爱玲造成了太多不幸,但问题是为什么张爱玲偏偏“碰”上了胡兰成?

世间没有偶然的事。不管张爱玲多么“高贵”,胡兰成多么下作,他们在人格上其实是有相似之处的。胡兰成卖文(任敌伪报纸主笔),张爱玲也卖文;胡兰成没有原则,张爱玲也没有原则。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原则是能出人头地,尽享浮生的繁华与荣耀,只不过胡兰成确实更下贱一些。

在美国,最令张爱玲引以为自豪的写作遭遇毁灭性打击。一部部作品写出来,一部部被出版社拒绝,为此张爱玲不知流下了多少羞恨交加的眼泪。绝望之中她只好为香港电影公司写剧本以谋生,甚至着手写作《张学良传》。她终于发现,她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红”的天才。其实,20世纪40年代她在两年内从一个因战争辍学的大学生一跃而成为上海最有名的作家,是与上海“孤岛”时期的特殊形势分不开的。艺术和人生的“传奇”,并不能到处复制。没有原则的人,看上去忙忙碌碌十分主动,其实是被动的,路越走越窄,人生越来越暗淡。胡兰成、张爱玲都是如此。而一个作家,如果没有一颗博大的心灵和日益坚实的信仰体系,必然一步步走向枯竭。

张爱玲代表作篇4

关键词:张爱玲;绝望陌生;亲情意识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感缺乏的条件下会变得高度敏感,对最微小的刺激都能做出强烈的反应,并随认知而变得异常活跃,从而对事物产生深刻的理解。海明威也说“不愉快的童年是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练”,这肯定不是绝对真理,假如可以将童年时限放大或者改为早年的话,这句话对张爱玲是同样适用的。不愉快的感情缺乏的童年经历使张爱玲有一颗敏感、早熟而复杂的心灵,她用这颗善感的心灵体味着亲情。

一、让张爱玲感到失望乃至绝望的父爱

张爱玲的父亲是一种典型的遗少式的人物,他早先对张爱玲还是喜欢的,对张爱玲小时候就流露出来到写作才能还有几分得意,他在寂寞的时候也喜欢同女儿谈谈亲朋好友的笑话。但他有着遗少的恶习,挥霍祖产、坐吃山空、吸鸦片、养姨太、逛堂子,对子女缺少责任心。张爱玲从他那里领略到的封建家长式的专断、粗暴、虐待、冷酷、自私远远多于父爱。

在父亲和母亲协议离婚后,关于父亲的家,张爱玲对那里的什么都是看不起的。后来父亲要结婚了,张爱玲哭了,之后便一直住在学校里,很少回家。沪战发生了,张爱玲因为去母亲那里没有跟后母说而与后母发生争执,并打了起来,这时“父亲趿着拖鞋,啪哒啪哒的冲下楼,揪住我,拳加,吼道‘你还打人!你打人我就打你!今天非打死你不可!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他上楼去了。我立刻来到浴室里照镜子,看我身上的伤,脸上的红指印,准备去报警时。我父亲又炸了,把一只大花瓶向我头上掷来,稍稍歪了一歪。飞了一身的碎瓷”[3]这番父亲的毒打对任何一个未成年的少女来说都是一生无法抹去的阴影。更可怕的是父亲把我监禁在空房里。被监禁之后,张爱玲的表现是“我把手紧紧的捏在阳台上的栏杆,仿佛木头上可以榨出水来。头上是赫赫的蓝天,那时候的天是有声音的,因为满天的飞机,我希望有个炸弹掉在我们家,就同他们一起死,我也愿意。”[3]这时候的张爱玲对父亲是满腹的失望,连死的心都有了,“捏紧木头就像是可以榨出水”表现了张爱玲的内心充满了愤怒、怨恨。这种情绪在《造人》中体现出来“我们的天性是人种滋长繁殖,多多的生,生了又生,我们自己要死的,可是我们的种子遍布于大地。然而,是什么样的不幸的种子,仇恨的种子!”[4].她想表达出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一种不幸,对于自己更是一种不幸,是不幸的带有仇恨的种子。把张爱玲这种冰凉的、阴冷的心理体会推到极点的是“我生了沉重的痢疾,差一点就死了,我父亲不替我请医生,也没有药,病了半年”[3]这半年的病使张爱玲未成年的心灵得到的是一生的伤害。这样的生活对于张爱玲来说是生不如死。终于,张爱玲有机会“逃”到了母亲那里。这时候,后母把她的东西都分给了别人。张爱玲在《私语》中写到“只当我死了,这也是我对那个家的结束”。至此,张爱玲对那个家的感觉由“春日迟迟”的慵懒惬意到“沉下去,沉下去”的失望,再到梦魇似的恐怖。这同时也是张爱玲对于父爱感受逐渐变化的心理过程。最后,张爱玲说这是对那个家的结束,也是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父爱绝望的心情。

二、辽远而神秘的母亲所给予的陌生的母爱

张爱玲的母亲是一个接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女性。张爱玲在《童言无忌》里描述母亲“她是一位美丽而敏感的女人,而且我很少有机会跟她接触,我四岁的时候她就出洋了,几次回来了又走了。在孩子的眼里她是辽远而神秘的。穿过马路的时候,偶尔拉着我的手,便觉得有一种生疏的刺激性。”[3]生疏与遥远是张爱玲关于母亲的所有的感受了,所以她觉得最初的家里没有母亲这个人,自己也不会感到有任何缺陷,因为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母亲这个词语,更没有母爱的概念。

儿时的世界,母亲与父亲剧烈的争吵着,直至协议离婚。母亲要动身去法国了,母亲要走时“我在学校里住读,她来看我,我没有任何别的表示,她也像很高兴,事情可以这样无滑无痕的度过,一点麻烦也没有。可是我知道她在那里想‘下一代人,心真狠啊!’一直等她出了校门,我在校园里隔着高大的松杉远远地望着那关闭的红铁门,还是漠然。”[3]母亲要走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依恋,没有不舍,只有漠然因为一直以来对于母亲都是陌生的,母爱在儿时的心灵里没有种下爱的种子,又凭什么期望它发芽和生长呢?

母亲回来后,张爱玲在《童言无忌》里说自己三天两天伸手找母亲要钱,被母亲的脾气磨难着,被自己的忘恩负义磨难着,那些琐屑的难堪,一点一点的毁了她对母亲的仅存的一点爱。住在母亲家里“自己常常一个人在公寓的屋顶上转来转去……仰头顶着当头的烈日,我觉得我是裸的站在天底下了,被裁判着像一切的惶惑的未成年的人,由于孤独的自夸和自鄙。这时候,母亲的这里不复是柔和的了。”[3]这个时候母亲与张爱玲之间无爱的隔膜已经把张爱玲隔到另外一个世界。真正的母爱,真正的亲情永远的远离她了。而母亲为了养活张爱玲所作的牺牲在张爱玲的世界观里理解为“自我牺牲的母爱是美德,可是这种美德是我们的兽祖先遗传下来的,我们的家畜也同样具有的――我们不能引以为豪。”[4]这就是张爱玲所感受的母爱,除了基本的动物的本能以外一无所有。

对于张爱玲,父母离异后,母亲的家的映衬下,父亲的家更有一种颓废的色彩。她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房屋里有太多的回忆,像重重叠叠的照片,整个房子里的空气有点模糊。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瞌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凉。房屋的青黑的心子里是清醒的,有它自己的一个怪异的世界,而阴暗的边缘,看得见阳光听得见电车的铃与大减价的布店里一遍又一遍打着‘苏三不要哭’,那阳光里只有昏睡。”在这样的房子里生存,人就变得萎靡。张爱玲在被父亲监禁之后,觉得这座房子忽然变的生疏了,像月光底下,黑影中出现的青白的粉墙,片面的、癫狂的。父爱的绝望、母爱的陌生造就了张爱玲一颗敏感而冰凉的心。在她的世界里,真的不知道亲情是什么,除了兽性般的牺牲,当然有的时候连兽性般的牺牲都没有。陌生、绝望、冷漠是张爱玲关于亲情的所有回忆了。

参考文献:

[1]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四卷本)[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2]余斌.张爱玲传[M].海南: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3.

[3]张爱玲.都市的人生[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

[4]王光东.解读张爱玲经典―沉香与倾城/张爱玲原著[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

张爱玲代表作篇5

关键词:文学史编撰观念;塑造方法;作家形象

中图分类号:I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11-01

随着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建立及不断发展,文学史编撰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从胡适《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1]中提倡的把文学史当做白话文学的成长历史发展到强调政治革命的文学史观,直到钱理群的寻找文学史中启蒙的因子以此贯穿文学史等等,名目可谓繁多。但是关于文学史的讨论视乎一直停留在宏大的理论构想上,而笔者在此想要探讨的是微小的现象:文学史在以什么样的方式讲述作家?这种讲述形成了作家什么样的形象?

一、文学史在以什么样的方式讲述作家

鉴于目前已出版的大量不同版本文学史的存在,在选取哪几本文学史作为本文比较对象的问题上,笔者主要采用了两个标准:一是年代标准,从1961年张爱玲被写入文学史开始尽量做到每个时期都选几部文学史作为参照。二是影响力,笔者主要选取在学界评价比较高的文学史版本。因此,挑选一下五部文学史作为本文的参照:《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86)》(吴宏聪等1991年版)、《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朱栋霖等1999年版)、《20世纪中国文学史》(黄修己2004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主编2005年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刘勇等2006年版)

纵观不同的版本的文学史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对文学史如何划分,整本文学史采用了什么样的文学史观,在论述作家时几乎采用了同样的模式,其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作家生平介绍、作品艺术特色分析、经典作品分析。以文学史中的张爱玲为例,在以上五种版本文学史中,不同的学者采用了几乎相同的编写模式:

吴本出版于1991年,在第十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一)中,张爱玲和张恨水被一起编入第六节,本节从张爱玲一本《传奇》红遍孤岛谈起,引用了大段周C鹃介绍张爱玲的文字代替生平介绍,从张爱玲生活经历和孤岛当时的社会环境角度分析了张爱玲题材特色的形成原因,接着分析张爱玲创作艺术特色:“叙述‘家史性’的 故事”“外国现代派常见的题材”。吴本中可是明显的感觉到90年代初社会阶级论的残余影响。

孔本出版于1997年,在第二十五章沦陷区文学中,张爱玲被单独编入第三节。在本节的第一段中,编者首先写了张爱玲的生平,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接着用一段文字对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做总体的评价。进入对作家特色的分析后,编者主要侧重的是对张爱玲独特人生体验对张爱玲创作题材特色形成的作用。并对张爱玲创作主题进行归纳:“日常生活中、家庭婚姻关系中对人性的构成、人性的形成演变过程以及畸变人性的破坏性后果的关注与揭示……”和“对人的脆弱的感知以及对命运的无常、世界的异己感、荒谬性的揭示”。之后,进一步对作家创作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指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怀旧’或称回溯的视角”“纷至沓来的丰富意象”“恰当的表现形式,结构灵活多变”。

限于篇幅,本文将不再一一对八本文学史中的有关张爱玲的叙述模式进行复述。在以上五本文学史中,不管排列的先后顺序,写作的或显或隐,编者都从作家生平简介入手例如(以张爱玲为例):生卒年月、籍贯、创作的作品、一生主要经历,进而分析思想艺术特色:各个不同的文学史中都分析到了张爱玲豪门大族的背景、遗少气息浓重家道中落奢靡腐烂新旧交杂的家庭环境以及幼年不幸的生活经历等对张爱玲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在艺术特色方面多提及繁复的意象、苍凉的意境等,而文学史地位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虽然各个不同的版本对张爱玲的评价可能有轻重的些微差异),最后的一项就是经典作品,不同的文学史编撰者会在张爱玲的作品中选出自己认为最能代表作家特色最值得推荐的作品。这一文学史对作家的讲述模式似乎已经成为文学史写作的既定框架。已经出版的各种文学史一直是作为教材来使用,无论出于文学史编撰的教育意义还是文学史攥写本身的高度概括性都要求文学史要简明逻辑。文学史中对每一个作家生卒年月、籍贯、人生经历、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文学史地位的叙述都旨在最大限度的抓住作家的特色,提纲挈领。出于知识传授的目的,这种写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种对作家的叙述方式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这种讲述形成了作家什么样的形象

(一)一个支离破碎的张爱玲

不管哪部文学史,关于张爱玲的章节通读下来,对于张爱玲的映象是:贵族之后、遗少家庭、“女性写作” “雅俗融合”“呈现出现代小说的特征”( 朱本)、“反精英化” (黄本)“有很好的艺术素质,却被她的政治立场所蔽”(钱本)等等各种角度各种命名杂乱纷呈,并在各种命名后选取一两篇文章来论证观点。应该说每个学者对张爱玲的分析界定都是有科学的依据和独特的见解的。但是,这种理论命名式的叙述手法却恰恰肢解了张爱玲,通过这些命名,我们关于张爱玲得到的只是一些抽象概念,是张爱玲符合某些理论的那一部分,是题材、主题、艺术特色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张爱玲。张爱玲被切割成了多个知识点,并把这些知识点逻辑排列,以便记忆。以朱本中“女性写作”为例,编者张爱玲这一节中首段介绍了张爱玲生平,第二段段首一句即表明“张爱玲的女性写作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而且认为“从小说的语言和人物形象来看……张爱玲是私人性的话语,也就是现代都市女性的话语。”列举了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形象为例。到此,对张爱玲“女性写作”特点的介绍即告结束。概念很多、逻辑清楚却使读者缺乏直观的感受和自主思考。而且,这些对张爱玲的评价例如“女性写作”往往是一个通用的概念,同样会出现于文学史中对其他作家的叙述,多个作家相关章节通读下来,张爱玲的特点就淹没在相似的评价中了。

(二)一幅拙劣的张爱玲简笔画

不同文学史中,在谈到张爱玲的题材主题时,往往强调张爱玲不幸的人生经历对她的影响,如孔本的一段话“表面看来,张爱玲的生活经历并不复杂,而且她不擅交际,自觉地同现实生活保持一定距离,也并不像许多作家那样热衷于某种理论并受到这种思潮的深刻影响乃至左右因而在作品中演绎这种思想,他的作品的一切都来源于她独特的经历与体验。”又如吴本“由于张爱玲的童年家庭的不幸和她对这个家庭的憎恨,又使她的作品的整体情调染上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清醒的失落感和没落感。”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生经历确实对张爱玲的创作产生很大影响。但是这种文学史的叙述方式却给读者造成了从A出发引起了B这种简单的作家分析思路,不能充分展现作家的复杂性,丰富性。这种条分缕析的思路,限制了对作家可能的多角度阐释,从而或多或少的遮蔽了历史上真实的作家形象。再如,文学史中通常会对张爱玲的艺术特色进行总结,例如:“雅俗融合”“呈现出现代小说的特征”“繁复、丰富的意象”(朱本)“真正小说化的叙事方式”(黄本)“真切的乱世情结”“‘私语’模式”“语言率真生动而又典雅蕴藉”(刘本),关于作家艺术特色的赏析,原本是一种审美的活动,是愉悦的享受,在文学史中变成了干瘪的名词。当然,文学史中作家作品浩如烟海,采用这种办法也是不得而为之,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以有限的名词概括作家艺术表现力的丰富性,使得丰盈充实的文学史变得干瘪而无趣。

参考文献:

[1]胡适.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M].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4

[2]秦弓.如何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J].中华读书报.2005.8.3

张爱玲代表作篇6

摘 要: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有无数生动的女性形象,发生在这些女性身上的故事不能不说是精彩万千。但是他们的命运却都是悲剧。纵观张爱玲的一生,家庭的不幸和婚姻的不美满让张爱玲有着悲观的人生观,加之她身处的时代下传统的婚恋观影响导致了她笔下女性悲剧的发生。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形象;悲剧

一.从张爱玲的家庭关系看其小说的悲剧性

张爱玲有着显赫的架势,祖父张佩纶是清末“清流派”的重要人物,曾外祖父是近代史上著名人物李鸿章。身为贵族子弟的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本应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和优越的条件,可是这一切都不尽如意。显赫的家室,贵族的血统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大的幸福。

家,本应是一个很温暖的地方。他的父母把本应该温暖的家庭变成了她心中“冰冷的古墓”,母亲的自我让张爱玲从小就在缺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这种心灵的损伤在持续的磨损中结成难以平复的硬痂。也许就是因为有这种经历,要在父亲和后母,姨太太的压迫下成长,让张爱玲更会察言观色。在她的文章里经常出现了一个地方,那就是上海公寓的阳台,张爱玲就是在那个阳台上面思考问题以及观察现实的世界。张爱玲是一个活得很细腻的女人,她的细腻也可以说是一种敏感,而这种敏感的来源,正是因为她缺少正常而完整的家庭生活与温暖,影响了他心理的正常发展,促使她早熟,被迫让她变得敏感。她细腻的观察者周围的一切,所以她可以把小说里面人物的性情描写的淋漓尽致。通常来说,一个活得很细腻的人,是不会感觉到太幸福的。这样的人,接受到的信息会在她身上自动放大几倍,比如悲伤和悲观。张爱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二.从张爱玲婚姻角度看其小说的悲剧性

张爱玲的悲观和冷漠又是彻底的,她是太悲观,太绝望,这也是由于后来她不幸的恋爱婚姻。

爱情和婚姻是即家庭之后给他的又一重的打击。张爱玲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她7岁的时候开始尝试写小说,开始探讨家庭与爱情的问题。这绝对不是孩子天真浪漫的天性。上天是公平的,给了她惊世的才情,就注定不会给他平顺的生活。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一个是汪伪政府的要员。在乱世中,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及至最后的分手,都堪称是一场“传奇”。都说张爱玲最大的错误不是爱上了胡兰成,而是非要嫁给胡兰成。真性情而已。胡兰成是懂张爱玲的,懂她贵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贵优雅,也懂她因为童年的不幸而生成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仅仅这一个“懂得”,也许就是张爱玲爱上胡兰成的最大原因。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其实细细看来,张爱玲本身就不是一个世俗之人,她不用尘世的架势去品评一个人。对他而言,胡兰成不是什么汉奸,她也不在乎胡兰成的妻室,他就只是他,一个懂她爱她的人。仅此而已。就这样,她倾尽全部去爱他,爱得那样的轰轰烈烈,爱得超凡脱俗。可是,胡兰成毕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朝三暮四,半年后就移情别恋。对于这段感情,她执着过,争取过,然而她亦是敢爱敢恨的,她说:“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至此,再也不可挽回。

有人说过,年轻的女孩不要读张爱玲,这个女人太过清醒又太过刻薄。其实张爱玲是爱生活的,因为不爱的话,怎能将人物观察入微,怎能描写的如此真实。张爱玲不是为写小说而写小说,而是想一种方式来记录周遭的一切。她不过是受了委屈,她不过是想看透这个世间然后让自己不受伤害,她不过是想保护她自己,她不过是看到了这世间阴冷黑暗的一面。所谓刻薄,也不过是下笔太过诚实。习惯了隐藏,习惯了阳光的我们,不敢去直视而已。

对于有着这样的人生经历张爱玲,如果还要求她能写得出“大团圆”结局的小说的话,那应该是一种苛求。所以张爱玲的小说,除了《倾城之恋》几乎都是悲剧。这跟她一生的遭遇是密不可分的。

三.从张爱玲身处的时代看笔下女性悲剧

张爱玲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至三四十年代沦陷区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她的创作多以她生活的时代为背景,大都是以上海跟香港的都市生活为基本的背景来表现旧式家庭女性的爱情婚姻与道德心理,表现男性与女性的矛盾关系。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孟烟鹂是一个深受封建文化和旧生活方式之害的就是女性,受传统思想影响的烟鹂骨子里就觉得自己的男人就是天,一切都是依赖振保。孟烟鹂是出身于贵族门第,她的全部教养就是做一个贤惠的媳妇、细心的母亲。这样的女人却已经越来越不被现代男人所欣赏。如果说烟鹂是受传统思想影响太深,他们不能自己掌控和主宰自己的命运,那么娇蕊呢?她聪明、热情、美丽,受过较好的教育,她大胆的追求却还是不能逃脱命运的捉弄。她要求丈夫“给她自由”而彻底放松的与情人相守,但是她依然逃脱不了日常伦理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她最终想要的还是笼居在婚姻之中。这些生活在古老中国屋檐下的最普通的女性,不管是否留洋骨子里面都仍然被传统的婚姻观念锁禁锢,被男性世界所支配和统治。

对人物悲剧命运的描写也是张爱玲人生观的一种反映,也是她对这个时代下的爱情和婚姻的一种悲观理解。张爱玲把任何人之间,人和命运之间的冲突,都写的很激烈,到处弥漫着浓厚的悲剧的意识。她以一种机会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一个的悲凉的传奇故事,冷漠的可怕。为什么不留一个喜剧的结局,因为她对人生已经绝望、悲观、冷漠了,一切的悲哀都不能引起她的悲哀,她只是冷漠的看着这世间的一切,可就是这种冷漠才能折射出张爱玲的可怜与自怜,她嘲笑着自己,嘲笑着人生。

只有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下,那样的社会环境下,才会造出这样苍凉与悲观的张爱玲。对于张爱玲,这也是一种宿命,逃不掉,摆不脱。

参考文献:

[1] 李娟.张爱玲性格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J].平原大学学报.

[2] 李艳辉.绝望中的希望,无奈下的凄凉――论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笔下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J].文艺理论.

[3] 张爱玲作品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张爱玲代表作篇7

关键词:女性文学 女性意识 觉醒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81-01

一、女性文学及女性意识的内涵

关于女性文学及女性意识,不能不涉及到它们的本质和内涵。女性文学大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泛指一切描写妇女生活的文学作品(也包括男作家的此类作品);而狭义的一般指女作家的作品,有的定的更为严格,限定只有由女作家创作的,描写妇女生活,并能体现出鲜明的女性风格的文学作品方能归入妇女文学”。至于女性意识,则大多指源于女性特有的心理机制,是女性体验和感受外部世界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方式和角度,它更多地是强调了性别意识中的自然属性,当然,“女性意识”在实现自身存在价值的觉醒过程中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有关。而这一点与中国现代社会复杂历史又共同决定了现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倾向和互补性。

二、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根源

1.女性意识的觉醒首先表现在女性对漫长父权社会形成的对自身的奴役,摧残已不再处于无知无觉的无意识状态

张爱玲通过对众多女性殊途同归的可悲命运的描写,揭示了中国女性骨子里依然深深地浸淫着的奴性意识,指出正是这种自甘依附于男性,处处以男性为生活中心乃至全部世界的奴性意识,使女性自身成为了阻碍自己发展的内在原因。如果说鲁迅毕生致力于国民性的批判,是对民族心理建构的一个贡献,那么张爱玲对女性意识里的奴性意识的展露与批判,则是她对民族文化心理建构的一个补充,是对女性意识进行如实再现的一个贡献。

2.中西两种文化的家庭教育对张爱玲的影响成就了女性意识的多面性造就了女性意识觉醒的环境背景和文化背景

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遗少式的人物,风雅能文,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她的文学爱好。张爱玲在少年习作《天才梦》中曾说:“我三岁时能背唐诗”。而张爱玲的母亲则是一个果敢的新式女性,敢于出洋留学,敢于离婚,她的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更为西方化的。她母亲第一次从海外回来时,就在张爱玲幼小的心灵中撒下了西方文化的种子。其次来自她自己的经历。张爱玲从小就学英文,在教会中学读书时就曾在校刊发表过英文文章,虽然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争没能前往,但仍然到中西文化杂交的香港接受了大学教育,这段经历对她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最初的几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等都是以她在香港的生活为题材的。

张爱玲笔下没有健康的女性,缘自她缺少母爱,后又失掉父爱,爱情失败,婚姻又不幸的生命体验。通过张爱玲自叙身世的散文《私语》和《童言无忌》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生活给张爱玲带来的更多的是孤独。儿时的记忆中,“最初的家里没有我母亲这个人的。”)少女的生活中“继母的统治”代替了母亲的关怀,让“我”觉得更加“憎恶与羞耻”。后来母亲回来了,张爱玲终于能够搬出来和母亲住,却“又只能一直用一种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她。”“在她的窘境中三天两天伸手向她拿钱,被她的清高脾气磨难着。”怀疑自己是否“忘恩负义”,忍受着那些琐屑的难堪。幼年时得不到母爱的张爱玲,只能把对爱的渴求寄托在了父亲身上。然而,她的父亲又是“一个典型的生活在昔日的荣华富贵里的封建遗少。有着一切遗少的恶习。张爱玲和弟弟受到的待遇在大多情况下取决于他的兴致。” 一切都过滤掉了作家对亲情的美好温馨感觉。她甚至说“我不喜欢我的父母亲,对于她家族的人一概无情。”

无论是传统的曹七巧,还是半传统,半现代的白流苏,无论是老鸨式人物梁太太还是交际花葛薇龙,都厚厚的裹着一颗最典型的封建灵魂,他们从来不曾意识到“自我”。

到了后期张爱玲的《半生缘》里的曼桢在命运的作弄下呼喊、挣扎、认命、觉醒到最后回归平静,不仅有女性意识觉醒的形象,更是一个将这种女性意识的觉醒转变成一种自觉意识的典型形象追求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幸福。

所以说张爱玲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可以归纳为: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

3.张爱玲自身性格所形成的女性自我意识

首先从张爱玲早期的《霸王别姬》可以看出从青年时期开始直至年老色衰之时,她的自我爱恋使得她在爱情的纠葛中孤芳自赏,她们心甘情愿的让自己深陷其中。再者就是张爱玲对父亲的一种说不清的情结。在张爱玲小说中最典型的有《心经》中的许小寒,她那种变态的恋父情结,对母亲的嫉妒、排斥,对女孩儿时代的留恋等等。她明明知道自己的真爱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但她因为恋着自己的父亲而一遍一遍扼杀掉健康的爱情。请听她对父亲的一番发自内心的“表白”:“我是一生一世不打算离开你的”父亲最终和一个与许小寒长得十分相象的女学生同居,从而摧毁了小寒“良好”的愿望,她哆嗦着感到她自己已经“管不得自己了”。

但是后期作品里也出现了一些独立走向社会的女性形象,如虞家茵《多少恨》、顾曼桢《半生缘》等。而作者本身正是始终自立自强,从自立中获得自由的典型。这都说明张爱玲自身的女性意识不仅觉醒,也将由自发走向自觉。这些都有意无意的表现在作品中,体现在人物的命运上。

结束语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觉醒的气息是强烈而厚重的。它不仅对女性的弱点进行了剖析、男性的角色进行了颠覆,并且对女性自身的负面因素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深刻的反省,吹响了女性解放意识的号角。但是由于当时社会女性所处的地位和思想所受的禁锢,认识上的片面,还不能对这种形式给出真正的解决办法,只是唤醒了没有站起来带领她们走出去。正如鲁迅曾极有预见地提出了“娜拉”们的现实出路问题,深刻指出她们“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现实困境。为此我们希望看到真正的觉醒是将自身从依附性上脱离,达到一种独立自觉的女性解放。

参考文献

[1]试论张爱玲中篇小说中的女性典型形象/聂桂兰//吉安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2

张爱玲代表作篇8

[关键词] “母亲”形象 “审母”意识 根源

1943年,23岁的张爱玲一举成名,她小说中那种独特的悲剧意识令人震撼,尤其是她对“母亲”的塑造,更让人不寒而栗。可以说,塑造这种反传统的“母亲”形象的,在中国文学中张爱玲是第一人。

19世纪初的文学创作中,“代间冲突”主要表现为父子冲突;母亲常被描写为好意而无能的角色,或者她们是封建礼教的代言人,因为维护礼教秩序不得不与子女产生冲突。子女的反叛是针对封建家长制体现者的“父亲”,“母亲”是温柔、善良、富于爱心和牺牲精神的形象。纵使对母亲的形象稍有微辞,也是迫害的直接对象不是亲生子女,而是媳妇或其他人,间接地造成了子女的不幸。在19世纪30年代,非常富于先锋精神的丁玲在她的长篇小说《母亲》中,也是塑造了一个温柔善良而又大度的传统的“母亲”形象。直到19世纪80年代方方的《落日》和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等作品,才出现了对传统“母亲”形象的质疑和重新塑造。也就是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了“审母”意识,而张爱玲在40年代初的《沉香屑――第二炉香》和《金锁记》中就已经鲜明地表明了她的“审母”意识。

我们在阅读这两篇小说时会发现:密秋儿太太和曹七巧是对异国姊妹,二人经历相近,性格略有不同,但两人有着共同的母性中丑恶的负面心理。密秋儿太太作为一个经历了艰难生活的寡妇,她不愿意一手抚养大的女儿一个一个地离她而去,她要占有女儿。她没有获得完满的婚姻,她也要让女儿和她一起过修道院般的生活,连报纸都要审查过才让女儿们看,实际上是她对性的复杂心理的流露,因而她仇视一切浸入自己领地的异性。所以她把女儿训练成纯洁无知的玩具娃娃,不露声色地葬送了女儿的婚姻,也葬送了女婿罗杰的生命。

曹七巧更是一个疯狂的母亲,她有三个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心理层次:性变态心理、仇视和嫉妒心理、寡居者的“护犊”心理;她的这些不正常心理烧红了她的眼,烧昏了她的脑,把她变成一个将报复施于亲生子女,不择对象地用亲生子女的幸福与生命来抵偿自己的不幸的“食人者”。她用近于虐待狂般的行为给自己已经十三岁的女儿缠足,痛得女儿鬼哭神号。无论是儿媳还是准女婿的出现,都是对她地位的威胁,于是她千方百计破坏子女的幸福,让自己的子女也“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曹七巧以专制而凶悍的面目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密秋儿太太却以满面笑容和满面的泪痕隐藏着杀机。无论是曹七巧,还是密秋儿都是有着阴暗心理的恶毒女性,全然不符合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母亲”形象。

为什么张爱玲会对母亲作出如此独特的审视?走进张爱玲的精神世界,从她开始创作前的经验世界里,我们发现:是苦难的人生、独特的经历给予了作家对生活的特殊发现。

一、不幸的童年生活

1921年,张爱玲出现在上海法租界的张家公馆里,但她来的太晚,家族的显赫、繁华已成过去,她只看到一个灰暗的巨大而虚浮的王朝背影。她的祖父张佩伦是满清大臣,清流派名士,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母亲是黄军门的小姐。辛亥革命结束了一个时代,也结束了张氏家族的命运。锦衣玉食的贵族生活渐行渐远,萧条衰败,仅仅维持着表面的排场。在沉落中的家族内部矛盾已经激化。张爱玲没有赶上显赫、繁华的热闹,却赶上了父母无休止地争吵,离异的“热闹”。

张爱玲的父亲是典型的遗少式人物,有旧式的文化教条,会咏诗作赋,曾接受过西方文化的教育,但从未被西方文化所影响,有着一切遗少的恶习,挥霍祖产、坐吃山空、养姨太太、、逛窑子、吸鸦片,无所不为,声名狼藉。她的母亲虽然也出身于传统世家,却受西方思想影响极深,又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因而对男女不平等及腐败恶习深恶痛绝,对丈夫的堕落无法容忍。张爱玲的童年就是在父母的争吵声中度过的。

张爱玲在她的《私语》中记录下了这段无奈的文字:“他们剧烈地争吵着,吓慌了的仆人们把小孩拉了出去,叫我们乖一点,少管闲事。我和弟弟在阳台上静静骑着三轮的小脚踏车,两人都不做声,晚春的阳台上,接着绿竹帘子,满地密条的阳光。”沉重的压抑落到了幼小的心灵之上,父母不和的家庭使张爱玲敏感多思、性格内向、少于人交往,社会适应性差。终于,母亲抛下年仅四岁的她远走英国,而她在继母的管制下受尽委屈,父亲的家像座牢笼,让她时时想要逃离。童年梦魇般的生活及母亲的缺席给张爱玲的心灵造成了严重创伤,这种创伤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不但没有得到修复,反而加剧了。

二、冷漠的母亲

尽管张爱玲一直渴望得到母爱,渴望和母亲一起生活,但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时期,母亲一次又一次地接近她而又抛弃她,给予她片刻的温暖又将她扔进沉沉的寒夜。

受“五四”后一股“新女性”的影响,又到过西洋留学,张爱玲的母亲拥有了一套自认为“先进”的西方价值标准与原则,并且刻板地以此来培训她的女儿。完全不顾对女儿天性的压抑以及对女儿仅有的自信心的摧毁。她在张爱玲八岁那年回国,开始用“淑女”的标准来培养女儿。其中包括:钢琴、煮饭、练习行走姿势、看人的眼色、照镜子研究面部的神态……张爱玲在长达两年的刻板细致的规范性,感到了自己的无能,她从小因写作的成功而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发生了动摇,在孤独的清高中有增添了浓重的自卑。之后母亲依然是时常出国,留她与姑姑生活在一起。而下次再与女儿重逢时,她看到女儿做不成她要求的“淑女”,却不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还很失望,甚至不耐烦地说:“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我宁愿看到你死,不愿看到你活着使你处处受痛苦。”其实,这些痛苦就是指“不能适应环境”的痛苦。于是她的性格更加内倾,更加敏感,更加走向自我封闭。

之后,在外求学而未成年的张爱玲因经济无法独立,她只好三天两头伸手向母亲要钱,而张爱玲的母亲生活也窘困,她对女儿的关照不是出于感情的必然,而是出于理性选择的不得已,因而渐渐也对女儿伸手要钱不耐烦了。

张爱玲万般无奈下才投奔了母亲,却成为母亲无可奈何的负担,这种境况击毁了张爱玲少女时代残存的最后一点亲情,因而张爱玲感到:“母亲的家不复是柔和的了!”

三、结语

父慈母爱的“家”的观念在张爱玲的少女时代已经轰毁,无家的失落感,父母(特别是母亲)给她造成的心理创伤,使张爱玲在意识里产生了对父母的敌对情绪。她在刻画消失了父爱、母爱的情感的父母形象中,有意无意地宣泄着对父母的敌对情绪,于是消失了爱的“母亲”形象在她的作品中不断地出现。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是张爱玲在不经意中掀开了一页中国文学人物形象塑造的新篇章,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散文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2]张爱玲.金锁记A张爱玲文集第三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上一篇:穆旦的诗范文 下一篇:家乡美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