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食范文

时间:2023-12-01 19:41:56

家乡美食

家乡美食篇1

是福州人都知道闽菜,而占据闽菜头把交椅的佛跳墙就是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家乡美食。

关于“佛跳墙”这个名字还有一个小故事:清朝某寺院旁有一个聚春园酒家,一天大厨用山珍海味秘制的一道菜,做完时香传十里,禅僧闻得其香,竟不顾佛门戒律,放下木鱼,越墙前来觅食。故得其美名。

刚开始,我还不相信这个故事,可亲自品尝后才有所体会。有一次爷爷生日,我们到位于东街口的聚春园吃饭,爸爸特地点了佛跳墙,不一会儿,一个大坛子端了上来,服务员刚打开盖子,浓香四溢,久久没有散去。我不禁产生疑问:“这是用什么时候东西做的?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用鱼翅、海参、鲍鱼、干贝、火腿、鸡鸭、羊等十几种食材做主料,加之花菰、冬笋、绍酒、桂皮、姜片、白萝卜为辅料,经过蒸、炸、泡等几种方法烹制,封贮于坛中,食前用谷糠皮文火煨热,启坛时香传十里。我的天哪!这么多种食材,这么多道程序,我可要好好品尝一下闽菜的头把交椅--佛跳墙。

我连忙用勺子舀了一碗,鱼翅入口滑嫩,海参有嚼头......吃完后口齿留香,回味无穷,难怪寺中和尚越墙觅食。也难怪佛跳墙扬名海内外,来福州的中外游客,无不以品尝“佛跳墙”为乐。

家乡美食篇2

家乡的美食

我的家乡最著名的小吃非美味的云吞莫属了。每当品尝这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时,我就心旷神怡。

吃云吞时要有耐心,你如果心急,想一口吃掉一个,云吞非把你烫的满嘴是泡。吃云吞也很有讲究,你既可以把皮和陷分开来吃;也可以扎破了皮再漫漫吃。喜欢吃辣的客人可以放些胡椒粉再吃。

国庆长假的一天,妈妈特意带我去黄师傅云吞店品尝那美味的云吞。开始吃云吞了。只见这云吞皮包肉厚,色泽诱人,各个长的鼓鼓的,让人看了真想一口猛吃一个。这时。我先拿起胡椒瓶往云吞汤里撒胡椒粉,再挑一个最大的,小心翼翼地用筷子扎破皮,顿时一阵香气袅袅地钻进我的鼻孔里,我忍不住流下了口水。我先咬了一口皮,真是嚼劲十足。接着一团红色的肉从云吞皮中顽皮地跑了出来。它似乎在调皮地看着我。这时,我再也抵挡不住肉陷的诱惑了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嫩嫩的、滑滑的感觉油然而生,让我不忍心把那美味的云吞咽下去,只想让云吞在口中漫漫回味。我一连吃了七个,吃得我的肚皮涨得鼓鼓囊囊的。妈妈见我吃得这么香,说我是个贪吃鬼。诶,谁让云吞这么好吃呢!我宁愿是贪吃鬼,也要品尝这人间美食。回到家,云吞的香气还溢满在口中呢!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大家一定流口水了吧!大家快来品尝这令人回味无穷的美食——云吞吧!

家乡美食篇3

保山山清水秀、景色怡人,风味小吃异彩纷呈。在保山街头的风味小吃中,尤以其独特的风味、齐全的佐料和上乘的做工、刀法的下 村 豆 粉 最 负 盛名。

下村地处保山城北近郊。奶奶告诉我:下村这个小村庄半数以上农户为“ 豆 粉世家”,堪称老字号的“ 豆 粉专业村”。如今致富门路多了,有些“ 豆 粉户”虽撂下 豆 粉挑子另谋它业去了,但仍有上百户人家继承祖业,既农且商,担儿悠悠地定时定点出现在城街巷尾。“ 豆 粉户”们各有各的主顾和“地盘”,卖 豆 粉虽发不了大财,小日子倒也过得红火。

下村 豆 粉的美味出自其独特的制作方法。正宗的下村 豆 粉用地方老品种干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浸泡后掺水磨成浆,经过滤、熬煮成糊, 最后放入一个厚约2厘米左右的木制长方形托盘中,冷却凝固后即成为 豆 粉。这种精制的 豆 粉色泽黄亮, 质细嫩而富弹性。此外,观赏打 豆 粉也是一种乐趣。卖主右手持一把形如柳叶状的细刀,左手掌内托一块火柴盒大小的 豆 粉,一刀赶一刀地划打,手腕灵活至极,恰似流星赶月,小刀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形白线,只看得你眼花缭乱。划出的 豆 粉条细可绕筷,长短一致,粗细均匀,互不粘连,足以见得卖主刀法的精湛。把划打好的 豆 粉条放入洁白的瓷碗里,仿佛一条条可爱的小黄鱼在游弋,煞是好看。下村 豆 粉最考究的还有佐料:鲜红的辣椒漂油、橙黄的芝麻油、麻丝丝的花椒油、翠绿的芫荽、乳白的蒜泥、乌黑的酱油、棕色的米醋等,每样佐料皆各装一瓶,临吃时才放,多少随自己喜好,作料放好后拌匀就可以吃了。当一碗五彩纷呈,香气扑鼻的 豆 粉呈现在你眼前时,保准让你垂涎欲滴。吃上一口, 豆 粉的柔韧鲜爽,酸香麻辣诸味缓缓地滋润着每个味蕾,一定会令你过口难忘。保山在外乡人常因想起家乡的 豆 粉而萌生思乡之情。下村 豆 粉爽口开胃且物美价廉,成为一方风味美食也就不足为奇了。

家乡的 豆 粉不仅好吃,还有好多种吃法,可直接吃、油炸吃、炒菜吃……怎么吃都行。不过我感觉直接吃最好,拿在手里颤乎乎的,就像剥了皮的熟鸡蛋,放在嘴里口感更是细嫩润口。若用嘴“吧嗒”地吮吸一番,唇齿之间便弥漫着豌豆那淡淡的清香味儿,别有风味。 豆 粉虽是小吃,还有保健美容的作用呢。豌豆性味甘平,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下村醋味酸中回甜,有清热除湿、滋润肌肤之功效,食后浑身清爽。高血压患者和肝火旺盛的人常吃醋,还可起到降压平肝的作用。所以,传统名吃下村 豆 粉成了家乡人们常食常鲜的爱物。

如今, 豆 粉这地道的家乡小吃已成为保山方域的特色名吃,堂而皇之且频频地被端上了当地宾馆、饭店的盛宴之上,备受四方食客称赏。喜欢的朋友,欢迎你来家乡做客,一品我家乡的风味小吃----下村 豆 粉。

家乡美食篇4

黄石港饼虽然远近闻名,但乍一看,不过是几块硬邦邦的干饼子罢了,没啥特别之处。可这样想,你就大错特错了。轻轻剥开包装纸,圆圆的黄石港饼露了出来。咬上一口,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立刻飘散开来,一个劲儿地往你鼻子里钻。只见港饼里面是一团浅黑、略带一点绿色的饼馅,外层是薄薄的面粉“壳”,表面再裹上黑芝麻,真是外酥里嫩。糖馅的浓香,加上面壳的清香,外带芝麻粒的幽香,真是让人垂涎三尺。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一起购置食品,我又恳求他们买港饼吃。我拿着港饼送到嘴边咬了一大口,然后在嘴里细细品味。“嗯,真好吃!”我刚把一块港饼咽下肚,就不由自主地赞叹到。两块,三块……一会,半盒港饼已经被我一扫而光。吃完半天,依然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看着我的馋样儿,爸爸乐呵呵地对我说:“想不想再来几块?”

“当然想,可惜肚子装不下了。”我有点儿恬不知耻的样子。

听到这里爸爸妈妈都哈哈大笑。虽说吃不下饼儿了,可望着那半盒剩下的港饼,我还是口水往下流。

家乡美食篇5

螺蛳粉具酸、辣、咸、鲜、烫的独特风味。它由柳州特有的软滑爽口的米粉,配上酸笋、腐竹、木耳、花生、萝卜干等一些劲口的配料,再淋上一大勺滚烫滚烫的螺蛳汤,一碗色香味具全的螺蛳粉就做成了。不过,你别小看这螺蛳汤,它可有讲究了,它是以青螺作为主料,加上五香八角等几十种香料熬制成的,在柳州,要是你做的螺汤淡而无味是不会有人看一眼的,精心熬制的螺汤具有清而不淡、麻而不躁、辣而不火、油而不腻的特点,一般是用一个大铁锅来煮,骨头、螺蛳浸在锅里,汤面上浮着厚厚的一层鲜红的辣油,散发着浓郁的辣香。

当你看到一碗正宗的螺蛳粉时,你肯定会食欲大开,瞧,晶莹白滑的米粉和翠绿的鲜菜浸在殷红的辣油里,而被炸得金黄酥脆的腐竹也点缀在其间,花生、黄花菜、酸笋,披上油亮的红油外套,沾沾自喜。令人垂涎三尺.

可以毫不避讳的说,螺蛳粉是柳州第一小吃!走在柳州街头,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螺蛳香,那游离在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酸辣美味,以及"吸溜吸溜"的吸粉声,构成了柳州街头一道必不可少的靓丽风景线.

家乡美食篇6

基于儿童发展的需要、品德课程校本化实施需要和保护传承地方民风民俗的需要,笔者从家乡的饮食习俗入手,从平湖美食中汲取资源,开发“舌尖上的平湖”拓展性课程,激活与重建乡土文化的价值,用生动朴实的民风民俗濡染孩子的成长。如何基于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发掘家乡美食,了解文化精髓,使教学真正具有实效,让乡风乡韵薪火相传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基于课前调查的活动体验

地方课程是活动性的课程。而实践恰恰是儿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前开展多形式的调查活动,会让儿童在活动中形成对饮食习俗的认识,在实践中触发真实感悟,从而更好地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传统,实现儿童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直观式调查,唤起生活经验

饮食习俗本身融于当地的社会生活,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因此,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对地方饮食的感性认识,体会其对生活的影响。

如笔者在执教《走进春节》一课时,由于正值开学初,就利用学生不久前过节的亲身经历,布置学生搜集当地的春节特色面食,从而更好地认识平湖春节的饮食年俗。在课前简单的回忆和填写后,课程班的孩子饶有趣味地介绍了家中长辈提起过的春节美食的制作过程。就这样,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讲解中亲近美食文化,也让“舌尖上的平湖”课程充满浓浓的地方味。

直观式调查,引领儿童走进饮食习俗的大千世界,促进儿童用多种感官感悟社会,继而领略民风民俗的绚丽多彩。

(二)文献式调查,发掘舌尖文化

直观式调查仅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获取的信息毕竟有限,这就需要通过查阅资料、网上搜索等方式,开展文献调查,扩展孩子的视野。但是,考虑到小学生能力有限,文献调查需要有充足的准备,需要教师的适时指导。

如笔者在执教拓展课程《平湖糟蛋》一课时,让学生调查平湖糟蛋的历史和发展原因。为了让调查活动顺利开展,笔者事先设计好调查表格,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明确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手段。在调查的开展过程中,笔者适时介入,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利用百度搜索查找信息,追溯糟蛋历史。而后,课堂上孩子们多方位展示平湖糟蛋,在搜集中走进家乡,在畅谈中了解特产,在欣赏中领略乡土美食,让家乡文化润泽心灵。

文献式调查,让儿童进一步触摸当地的美食文化,感悟家乡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继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怀。

(三)综合式调查,品味地方特色

单一的调查形式,往往枯燥乏味,孩子的调查兴趣不浓,调查质量不高,难以调动孩子的情感体验,无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实践中,巧妙结合访谈、观察记录、参观访问等形式,能让学生以一种儿童的好奇和欢乐参与活动,从而在综合式调查中亲历家乡美食,在体验中追溯家乡美食之源,品读家乡美食之味,生发家乡美食之情。

如执教《端午美食文化》一课时,笔者发给学生调查单,让学生小组合作,围绕代表性美食“粽子”,运用综合式调查,了解历史背后的端午文化。课上,学生热情洋溢,互相诉说组内的调查成果。他们反馈的资源既来自直^的生活经验,也有通过查阅文献收获的粽子来历等资料,还有利用假日小队活动搜集的端午传说、童谣,更有组员在父母的协助下,将学做粽子的过程制成视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感受地方气息的端午文化。

综合式调查更易激发儿童学习的热情,让他们走进生活,采掘饮食习俗,从中探究家乡美食的历史渊源,体验民风民俗的乐趣。

可见,课前调查,让儿童在一个个走进家乡的活动中,与乡土美食亲密接触。民俗文化的种子也在丰富多样的课前活动中悄然播撒在孩子心田。

二、基于课堂学习的文化探究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地方拓展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体验中自主探究,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获得新知,继而对家乡美食产生亲近感,更让儿童在民风民俗的学习中弘扬传统文化。

(一)趣味活动,感受江南风情

地方课程是趣味性的课程。在初步了解饮食习俗的基础上,课堂中引入趣意盎然的活动,让儿童在体验中建立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其对生活的影响,才能更好地激发儿童对家乡的热爱,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1.角色扮演识民风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是确定地方课程活动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因此,激发学生对于美食文化的兴趣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第一步。在这一点上,角色扮演进课堂,沐浴传统识民风是不错的方式。

如笔者在执教《金丝娘猕猴桃》一课时,基于学生前期的调查成果,让学生担任推销员,聊聊平湖特产。顺接课前细致的调查,学生个个信心十足。他们穿上事先准备的服装,拿出精美的道具,配上预先下载的图片,在互动中感悟家乡特产。在执教《毛狗线粉》一课时,笔者邀请学生做一回美食家,介绍地方小吃毛狗线粉的口感。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不断体味着家乡民俗,进一步加深了对地方小吃的认识。在执教《平湖蜂蜜》一课时,笔者请学生变身营养师,介绍如何泡制蜂蜜水。身为小小营养师的他们,兴致高昂地道出正确的泡制步骤,并且附上饮用的温馨提醒,在扮演活动中一展饮食奥秘,感受文化精髓。

依托角色扮演活动,让儿童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加深对家乡美食的理解,在润物无声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童谣吟诵习民俗

民间童谣取自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蕴含了深刻的人文气息。了解家乡的美食民俗可以从熟悉童谣开始。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内在的张力,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传唱美食童谣,在吟诵中渲染乡土气息,在传唱中渗透地域特色。

如笔者在执教《走进立夏》时,出示童谣,让学生用方言试着朗读。“立夏一清早,掘笋拾竹梢,你上灶,我烧火……”读着朗朗上口的平湖童谣,学生不禁忆起乡间生活,快乐地谈起歌谣的内涵以及在家吃立夏饭的情景,从而助推立夏饮食习俗的顺利习得。

除此之外,课堂上我们一起边唱边演,吟编结合,男女对吟,师生互诵,在唱响童谣中悟家乡风味,习民风民俗,传乡风乡韵。

民间童谣让地方美食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唱响美食童谣,让学生在吴侬细语中不断感受地方饮食文化,从而更好地熟悉民间习俗,感受文化遗产的密码。

3.钹子书中传乡音

平湖钹子书作为民间艺术,有说有唱,通俗易懂,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学唱钹子书,不但给人带来欢乐,还传播了丰富的饮食习俗,可谓一举两得。因此,课堂中引入钹子书,既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保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如执教《平湖糟蛋》一课时,为了让教学更生动有趣,笔者引入有关糟蛋历史的钹子书视频。学生听后,感觉异常新奇,竟然情不自禁地学唱起来。民风民俗课程变得不再枯燥、乏味。后来,笔者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请来民间艺人,让学生感受富有特色的钹子书。那天的课堂笑声阵阵,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引入钹子书文化,让民风民俗化作一阵春风,走进孩子的心间。学唱钹子书,诉说风土人情,让儿童在朴实无华的民间说唱中弘扬家乡美食,更让儿童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浸润地方民俗文化。

4.动手体验展风味

“舌尖上的平湖”地方拓展性课程植根于民间生活,自然担负着传承地方文化的责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方美食的百年秘笈,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动手体验,让饮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如春节过后,笔者带领学生回忆春节,并且请来爷爷奶奶,和学生一起动手制作地方小吃――圆团。孩子们惊喜万分,纷纷融入到活动中来。在爷爷奶奶耐心指导下,一个个鲜肉圆团新鲜出炉了。如此一番体验,学生感受颇丰。他们在亲手制作的愉悦中重温春节传统,从而更好地亲历地方饮食习俗,感受文化魅力。

动手体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让乡土风韵从指尖走入心间,从而用乡土文化滋养儿童成长,让地方的饮食习俗继承发扬下去。

趣味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儿童。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对美食的认识更加深入,热爱家乡的情感不断升华。地方拓展性课程也在润物细无声中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二)开设讲堂,共话地域芬芳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平湖的饮食文化,教师需要联系多方力量,聚焦民间资源,开设讲堂,拓宽学习渠道,为学生创造更好地亲历地方文化的机会,继而丰富课程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课程活动的兴趣。

1.名人讲座,聚焦民间资源

在我们平湖有一大批的民俗专家、学者。平时,他们热心于公益事业,常常把传统文化带进学校,带进社会,带进每一个关心地方文化的人心中。因此,教师需要持有一颗敏锐的心,要善于为孩子创造亲近民俗专家的机会,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方文化,爱上地方文化,继而传承地方文化。

如在执教《民间小吃》时,笔者联系学校领导,特邀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平湖市民间文学家张玉观老师,为大家做了有关平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告。一时间,孩子们探寻家乡美食的崆橐幌伦颖患し⑵鹄础K们边听边记,沉浸在张爷爷精彩的讲述中。活动现场也因此展现着迷人的光彩。

名人讲座,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感受平湖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外,也让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入人心。

2.父母讲堂,领略水乡风情

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提到,学校教育只有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教育作用发挥到极致。小学生年龄小,关于民俗习惯的积累相对比较局限。而对于家长来说,社会经验相对丰富,儿时的饮食习俗已经成为了那代人共有的记忆。因此,邀请家长进课堂,畅聊平湖小吃,意义非凡。

如笔者在学期快结束时,请来学生家长,开展一次“爸爸妈妈聊儿时美食”的活动。课上,学生家长热情十足,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地介绍着儿时的风味特产。孩子们听得十分专注。他们时而摇头晃脑,跟唱家长口中的美食童谣;时而口水直流,想象着父母儿时的平湖美食;时而笑声一片,让课堂迸发炫目的光芒。

父母讲堂,将家长的宝贵资源引入地方课程中,不仅丰富了美食的资源,而且延伸了孩子了解美食的空间和时间,更有力地带动了孩子对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有力地提高了民风民俗教学的质量。

3.学生展示,感悟民俗韵味

除了名人、父母进学堂,笔者非常重视学生的展示。考虑到学生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教师努力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加入到讲堂中,分享自己的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

如在学期末,笔者会组织学生开展美食汇报会,展示一学期来发现和搜集到的地方美食,共话平湖的传统文化。接到任务后,课程班的孩子干劲十足。他们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立足生活,挖掘本土饮食资源,并且整理资料,做成课件,并推选其中一名代表上台讲解。课堂上,学生从历史、文化、味道等方面汇报课堂内外发现的地方美食。一个个小组代表准备充分,一组组成果汇报精彩纷呈。学生畅游小讲堂,让学习绘出别样的色彩,更让课堂展现崭新的风采。

学生汇报展示,不仅给孩子带去愉悦感和自信心,而且亲历民俗,开启了智慧,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方式。

民间美食是一扇开启地方文化风景的窗户。而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富含创新元素,正好让学生乐于推开窗户,深切体会富有特色的地方美食, 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探究系列家乡美食,为继承平湖文化遗产作出宝贵的贡献。

三、基于课后拓展的社会实践

“创新”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题曲。学校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着力点,才能更好地把素质教育推向更高的平台。因此,切实地实施民俗课程,有效开展美食文化教育,还必须让教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发儿童由认知实践转向现实实践,由校内实践转向社会实践,让孩子在社会生活的大熔炉中积极探索饮食习俗的瑰宝,感受这片江南水乡灿烂的历史和璀璨的美食文化。

(一)开展采访行动

陶行知曾说道:“生活即教育。”走出课堂,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孩子运用课堂所学,自主参加社会体验,在现实中提升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育人目标。笔者组织学生开展采访行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平湖的地域美食,激发学生对这方水土的情感。

如笔者在执教完《过端午》后,布置W生采访爷爷奶奶孩提时代过节时的饮食习俗。在长达一周的采访后,学生纷纷反馈祖辈与儿孙之间过端午的异同之处,对端午的风俗的了解又得到了提升。

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开展采访,会让儿童在体验中亲近美食,追溯历史,并让儿童在接触社会时不断思考,从而促进儿童的成长。

(二)开展实地考察

地方课程是开放性的课程,教学活动不单单局限于校内的课堂,还是体现课内外相结合的完整的活动过程。实地考察作为其中一项实践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在亲身实践中获得最直接的情感体验,在实地考察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无穷魅力。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投入学习,丰富内心体验,笔者联合其他课程班的老师,走出校园。针对孩子们生活经验匮乏的现状,借助学校的地理优势,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带领孩子们走进菜市场,亲自接触地方菜肴,了解平湖美食,感受平湖人民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特产独有的自豪感。

这样的实地考察活动,不仅让儿童走进社会,了解生活,而且结合本土资源,丰富了对地方菜肴的了解,从而提升了民风民俗教学的实效性。

(三)开展课题研究

对于美食民俗班的孩子来说,小课题的研究能有效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并在自发的亲身体验中获得最直接的情感体验,将寻找民俗传统内化为自身需要,从而体会民俗的乐趣,促进美食文化更好地传承。

如在执教知识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时,笔者就结合这一教学方法。学习立夏文化时,孩子们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发现该日平湖各个乡镇饮食习俗不同。于是,学生小组合作,在笔者的陪同下,深入社会,利用多种调查手段,罗列出野菜鹅蛋、立夏饭等节气食物,并对相关风俗的小故事进行相应的整理,写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报告。《立夏美食知多少》《春节年味处处寻》《端午粽子的调查》等,都是孩子们在根据节日进行相关美食调查后所自选的小课题研究。

通过小课题的研究,儿童把课堂中的所思所感运用于生活实践,还让儿童在研究过程中增添更多的色彩,体会到更加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提高对美食民俗的喜爱度,从而对地方饮食文化的传承起到更多的积极作用。

课后实践,不仅开拓了知识面,还在快乐体验中提高了社会交际能力,对巩固和深化民俗文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家乡美食篇7

【关键词】美食文化;人文符号;人生百味;自然礼赞;挽歌情怀;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7集),以明丽饱满的画面、诗意流畅的叙述和人文感性的视角跳动了中国人舌尖上活跃的味蕾,也挑动了中国人基因里与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牵连。”[1]《舌尖》是央视一套纪录频道在2012年5月14日夜晚推出的一部美食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该片每集展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江浙,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共拍摄了80多个地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用高品质的影像画面和最新视角的人文解读,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美食、理解中华美食文化的窗口。《舌尖》一片虽然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更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以及变化着的中国,它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视觉饕餮盛宴

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在2012年5月的一周里掀起了一场“食物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观众静静地锁定纪录频道,望着“勾人馋虫”的各色美食,看得饥饿难耐、口水垂涎。人们忽然发现曾经忽略了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氽乌鱼子、黄鱼鳖;还有那些仅仅听菜名就禁不住垂涎的菜品:奶豆腐、醉湖蟹、梅菜烧肉、腊汁肉夹馍……从香格里拉松树与栎树中的松茸到浙江毛竹林中的冬笋,从云南诺邓火腿到湖北嘉鱼莲藕,从兰州牛肉拉面到西安羊肉泡馍,从宁波年糕到嘉兴粽子,从建水古城的豆腐到乌珠穆沁草原的奶茶……凡此种种,看过这部电视纪录片的人们最直接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饥饿难耐,就连平素呼喊着决计瘦身的人也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开始制订深度品尝的计划。片中对于天下佳肴、席上五味、民间食态、民族饮食以及八大菜系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展示和介绍,呈现视觉饕餮盛宴。

《舌尖》更多的画面呈现出普通劳动者在“中国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上、山林里、湖泊中和海岸线旁如何捕猎、捡拾、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夹杂着劳动者为生存、为生活挥洒着的汗与泪,交织着悲伤与喜悦、艰辛与快乐。从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杂交林中采松茸的卓玛母女到浙江毛竹林中的老包,从湖北嘉鱼采莲藕的圣武与茂荣兄弟俩到云南云龙腌制诺邓火腿的黄氏父子,从现代化流水线上的裹粽技师到宁波乡村的米糕阿公阿婆,从云南建水古城中围绕着豆腐清淡生活的一对夫妇到呼兰河边腌制朝鲜泡菜的一对母女,从绍兴的酿酒师傅到酱园的制酱工人,从香港的腊味店到浙江金华火腿,从三阳南货店到郑祥兴虾铺……反复呈现的是人们艰辛而诚实的劳动,表现了人们简单而真实的快乐,片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在每一集的结尾劳动者脸上绽放出的满足而灿烂的笑容,这是该片与以往的饮食类节目最大的不同。纪录片堪称是一个民族的相册,用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和呈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轨迹和历程。纪录片应该是现实的,同时也应该是思考的,而《舌尖》则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诉求。

饮食人文符号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著名美籍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将以“吃”、“口腔化”为突出特征的“身体化生存”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最坚固的深层结构之一。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萌发期和成形期。从远古时代走出的人们,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钟鸣鼎食,从火燔石烹的粗陋到五谷六畜的丰盛,其间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也从自然过渡到了自觉。此后,人们开始了漫长的寻味之旅。”[2]“饮食原初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能。火出现后,人们开始主动掌握饮食技能。人为力量的参与,使饮食在不同地域、历史时期和生活方式下,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人们的饮食行为在实践中也逐渐沉淀为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就此萌发了。”[2]11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喝,故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不仅食前方丈、钟鸣鼎食之家把吃饭看作是一种享受,即使是普通人的日常饭菜也会使食者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饮食,生动地反映着个体的修养和审美境界。从火燔石烹到金齑玉鱠,从伊公说味到莼鲈之思,从异域食风到八大菜系,从钟鸣鼎食到满汉全席,饮食的内涵被不断地解读,进而演绎成为丰富灵动的人文符号。”[2]2《舌尖》所阐发的“饮食之道,包容着生命的智慧,也蕴含着文化的精神”。

品读人生百味《舌尖》总导演陈晓卿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边在异乡奔突打拼,一边怀着无限的依恋遥想那些来自记忆深处的味道,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焦灼与浮躁。《舌尖》中“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正是这些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家庭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勾起了无数观众的思乡情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从《舌尖》的这些旁白中,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自然生命的热情礼赞在目前的各类电视节目中,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专题片很多,美食涵盖的范围也很繁杂,《舌尖》团队先期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开展深入调研,并将探视的目光伸向海外,更多地向国际纪录片学习和借鉴,借以拓展创作思路和确立基本理念。《舌尖》在纪录片风格上借鉴了bbc的《美丽中国》,它是一部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中国山水独特的风光,而且更多地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现代社会的庸常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正是要表现普通人怡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样态,该片在概念上倡导一种“慢生活”的理念。“慢生活”最早流行于意大利,它推崇一种与现代快节奏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放慢生活的步履,品味小作坊手工生产的食物,向往原生态食物的新鲜纯净,重视食材的清新鲜美与原汁原味,慢慢品味生产成果,慢慢品味人情况味,慢慢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舌尖》中,这种概念被广泛传播,这部纪录片没有展现丰富而奢华的美食,没有昂贵而高档的食物,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平民的、充满劳作辛苦与淳朴坚守美德的尊敬与礼赞。我们在《舌尖》中看到的都是东南西北各方水土生活着的人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尽管他们有着劳作的辛苦,但收获的喜悦和灿烂的笑靥传递着他们的满足与感恩。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一方面他们感激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漫长的交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表现出了人类生命的智慧,从而进一步传达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舌尖》中的每个篇章,细细品味,无不是在向传统致敬。

纪录片《舌尖》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精巧细腻的拍摄手法以及色彩饱满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日常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具魅力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事实上,《舌尖》有些过于唯美、过于理想,它构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中国、传统中国。但是,现实的中国美食,或是普通人的饮食环境却与《舌尖》相去甚远。对于传统文明遭受到的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当前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片中隐形的话题,人们更多的是在影像的虚拟世界中获得视觉审美与内心情感的满足,而对现实与未来的担忧也同时藏匿在心底深处。

乡土世界的无奈挽歌

乡土是人们生长、居住或是与个人发生强烈情感认同之地,是涵盖所有的自然与社会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对个人具有高度生活意义及使命感的地方。乡土、故乡、土地等物质形态往往会被赋予某些特定的文化内涵。然而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乡土世界面临着“现代性”的冲撞。在西方现代性强大力量的冲击下,中国本土固有的传统、乡土价值体系以及古旧的文化美感正无可挽回地逐渐丧失。中国乡土世界田园牧歌式的自足状态被彻底打破,乡土田园牧歌世界的日渐消失,由此带来现代人们心灵故乡的失落和乡土经验的流失。事实上,《舌尖》既是对神奇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在《舌尖》中我们看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中国的传统正在慢慢丧失、正在告别的状态中渐行渐远。老人留守乡村,青年拥入城市,远离并荒芜了土地,无人或很少有人从事传统的耕种与劳作。而那些带给观众惊喜和怀想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也留在了影像之中,大部分后继无人,年轻的一代少有愿意继续从事祖辈们循环往复的生活方式。而进入都市的人们,只能在对老家美食的回忆中体味妈妈的味道和生活的味道,用家乡的美食消解乡愁。《舌尖》就如一首熟悉的田园牧歌,慰藉着无处所依的现代人的心灵。(作者均为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1]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下的美食[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2012(7).

家乡美食篇8

我的家乡在安远,当地有许多特色美食―粉皮(又叫烫皮)、梅菜扣肉、酿豆腐、炒果子……说也说不完。

每年的暑假是做粉皮的最好季节,天气晴朗、气温又高,最适合粉皮的晾晒。首先,要在前一天把米洗好,和着稻草灰浸泡整个晚上,备好佐料(蒜末、姜丝),第二天早上六点钟左右将浸好的米连同佐料一起用碾米机碾成米浆,放适量的盐(如果喜欢吃辣口味,可以放些辣椒粉);然后,用大勺子将适量的米浆倒在圆圆的簸箕上,用手左右上下抖动簸箕(为了使米浆厚度均匀);最后,将盛有米浆的簸箕放在土灶的铁锅内(锅内的水必须是沸腾的),盖好锅盖,三分钟左右即可蒸熟。将蒸熟的粉皮从簸箕上分离出来,摊在“烟搭”(竹制晒棚)上,这样一张又圆又大、直径六十厘米左右的粉皮就算做出来了。再将其放在太阳下晾晒半小时左右,晒至七成干就要及时收起来,一张一张叠好,叠整齐后用半干半湿的纱布完全包裹住,用木锅盖盖在上面,然后在木锅盖上压块大石头,使其平整,最后切成四指宽、十厘米长的片状,再一片一片撕下来完全晒干。原本干硬的粉皮经过锅中爆炒之后,就如花儿一般绽放,体积比爆炒之前增大一倍多,变得又香又脆。粉皮是客家人有喜事的象征,更是逢年过节时家家户户拿来招待客人的最佳美食。粉皮的香味就是家乡的味道,亲人团聚的味道,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深深地印在每个客家人的脑海里……

客家人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客家人的烹饪、茶饮,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时代在发展,家乡的美食也许会随着客家人的脚步,不停迁徙,不断流变,像我们这辈人或许不知道这些美食的做法,但我们永远会记得家乡美食的味道。

“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特的方式,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点金石: 一个关于中国美食的鸿篇巨制 《舌尖上的中国》不但引发了收视热潮,而且影响力正从荧屏走向现实,引发了蝴蝶效应,引起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舌尖上的安远》 一文从粉皮的制作说起,由于小作者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倍感亲切,非常熟悉,难掩激动,进而激发内心爱美食更爱家乡的情感。整篇文章一气呵成,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行文如流水一般,给人以明快舒畅的感觉!(程兰兰)

小小评分员: 主题: 内容:

上一篇:张爱玲代表作范文 下一篇:世界最长的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