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征精神范文

时间:2023-09-18 08:18:41

弘扬长征精神篇1

1934年10月16日傍晚,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当她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时,她落泪了。她把自己要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

这就是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这种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肯德基,喝着沃尔玛,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6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当代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弘扬长征精神篇2

【关键词】 长征精神;内涵实质;“六有”大学生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军事战略大转移――长征。不仅是人类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更是孕育了一种震撼人心的伟大精神――长征精神,那“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1]红军用鲜血和生命凝聚的长征精神,是人类历史上的精神丰碑,是我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争做在考察中国科技大学时所提出的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2]新一代大学生,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弘扬长征精神,争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

长征精神的灵魂在于崇高的理想信念,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动力和源泉。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且被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称之为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会成为支配人们行动持久的精神动力。在长征中,红军缺衣少食,忍饥受冻,武器低劣,时时有被围歼的危险,但却冲破敌军围堵,冲出了一道道封锁线,正是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鼓舞着红军将士在长征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是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对革命事业必胜信念的坚持精神,凭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昂扬斗志,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劲头。红军老战士吴兴回忆说:“我们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雪山,我想我们这些人也许永远翻不完这些山了,没什么希望了。但我坚信,即使我们真的倒下去,中途失败了,那我们的下一代也一定会继续我们未竟的事业,继续前进,革命终将成功。”[3]可见,理想激发追求、信念产生动力、坚持激发潜能。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成才的第一步和关键,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奋发成才,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目前,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的深化,尤其是新兴媒体的出现,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和各种思潮的冲击渗透,加之大学生思想、心理等不够成熟,存在着片面、模糊的看法和认识上的误区。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面临着挑战,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大力弘扬对理想信念无比坚定的长征精神,使之在灵魂深处扎根,为人生导航,为言行定位。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远大理想和现实目标结合起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生信念,正视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迎接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挑战;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之上,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弘扬国家至上的报国情怀,自觉地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把个人的奋斗目标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像老红军那样,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新一代大学生。

二、弘扬长征精神,争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

英勇顽强、勇于战斗的牺牲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集中反映,是红军能够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每段长征路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都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考验。长征中,红军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硝烟和自然环境下,发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精神,勇往直前。那时,天上有几十架飞机天天侦察轰炸,地下有几十万大军日日围追堵截,红军难有喘息之机,没有立脚之地。在不断转移中,物资缺乏,弹药匮乏,天当房、地作床,日晒雨淋,风餐露宿,野菜充饥,篝火御寒。天天都有遭遇战,平均每走1公里就有3-4名官兵献出宝贵生命。就是这样,红军将士也没有丝毫退缩,没被困难吓倒,而是靠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血肉之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成功翻越陡峭险峻的座座高山,跨过浪涛翻滚的条条江河,穿越神秘莫测的茫茫草地,冲破敌军层层的围追堵截,转战11个省,翻越18座高山,渡过24条江河,占领过62座城市,杀出了一条血路,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正如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所说:长征“是一次充满了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希望的举世无双的行动”,“是用热血和勇气谱写的史诗”,其中充满了“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这些胜利的取得,靠的是打赢的素质,使命担当的精神。

青年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可是,随着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有的人忘记了使命,忘记了责任。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要发扬长征精神,像老红军那样,担当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正如强调的“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4]“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是广大青年的历史责任,也是广大青年的时代光荣。广大青年要坚定信念、敢于并勇于担当起这份神圣的使命,因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一个国家、民族才有前途和希望。”[5]弘扬长征精神,要锤炼过硬的本领,把学习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与责任,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勤奋学习,增长才干,以勤学笃实的实干精神彰显“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时代旋律;要不断开拓弘扬长征精神的新境界,学习党的理论创新精神和勇气,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敢做先锋,争做敢于创新的带头人,使理论之花结出实践之果;树立源头活水的创新意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坚持用创新发展的理念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有当、有作为的大学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三、弘扬长征精神,争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

顾全大局、无私忘我的团结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重要体现。为实现长征的最终胜利,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感人事迹,谱写了一曲曲团结互助、生死与共的英雄赞歌。在战略转移时,各路红军虽然是独立进行,但都能服从大局、相互配合、彼此支持,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使敌人无法集中兵力于一个方向;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全党和全军的领导地位,积极协助组织和指挥红军,“坚持遵义无穷力”、“阳光坦荡己无歧”等诗句的产生就赞颂了当时全党全军团结一致的精神面貌;当出现和红军的事件时,红军将士从革命事业的根本大局出发,团结一心维护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维护了红军的团结统一;在战斗中红军各部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听从中央的统一指挥,有时为了保证主力部队的安危,不惜牺牲局部利益,无怨无悔地战斗到最后1人;长征途中,死亡阴影时刻笼罩,红军将士视团结如部队的生命,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守望相助,把战友当亲人,把困难和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把方便和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军需处长”的故事就是例证。“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革命军队中至高无上的优良品质,是革命集体主义的具体表现”。[6]

红军就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团结协作的精神,凭借心系他人、无私忘我的互助品行,才凝成坚不可摧的革命集体,凝聚成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洪流,闯过了一个个“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团结胜利的凯歌。

大学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十分重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等新媒体的普及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引起大学生在观念上的更新,另一方面也造成价值取向上的困惑,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现象的滋生,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偏离,集体主义观念的弱化等。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面对各种挑战和现实考验,要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学习老红军面对困难,乐观向上,无私忘我的人生态度,讲团结、顾大局的互助品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要学习老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和尺度,不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都始终吃苦在前,冲锋在前,牺牲在前,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要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立场不能变,群众史观不能丢;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7]要学习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改革开放文化,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识大体,顾大局,明大义,注重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健康情趣,修炼“金刚不坏之身”,增强道德践行能力,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成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新一代大学生;要时刻胸怀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恩之心,把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把个人奋斗融入社会发展的历史洪流中,把中国梦同自己的梦结合起来,与祖国同行,把青春奉献给国家、社会与人民;要“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8]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奋斗中实现青春价值,在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中创造人生辉煌!

【参考文献】

[1]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

[2] .加强改革创新开创发展新局面[N].中国青年报,2016-04-28.

[3] 韩延明.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66.

[4] 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10-27.

[5] .勉励青年志愿者以青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N].人民日报,2016-12-06.

[6] 李伯钊文集.北京:出版社,1989.468-469.

[7]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8]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作者简介】

弘扬长征精神篇3

关键词 长征精神 强大精神力量 大力弘扬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民为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敢于牺牲一节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并大力弘扬。

一、长征精神的孕育与形成

(一)人民、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的形成。

193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在外强入侵、内战连年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时,以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重,毅然决定万里转战,北上抗日。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历经千辛万苦,创造了无数彪炳史册的英雄壮举,逐渐地形成了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的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长征的两年中,红军主动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转战一年零九个月。积极宣传抗日思想,使党的抗日救国方针和革命主张深入民心,提高了全党的政治觉悟和革命意识。艰苦、残酷的斗争实践,磨炼了全党的意志品质,把相互的阶级感情升华为崇高的革命理想。

(二)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的形成。

党领导的红军在长征期间,始终处于强大的反动派围追堵截中进行了无数次的战役战斗。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所到之处经受住了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烤炼,每前进一步都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钢铁般的革命意志,从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在艰苦卓绝的征途中激发并升华了全党、全军将士坚定的革命意志,顽强的战斗作风,锤炼了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压倒一切困难的革命精神。

(三)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的形成。

在长征中党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解决了关乎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思想、组织路线、军事路线问题,巩固了红军的团结和统一。结束了王明为首的错误领导,确立了以为首的军事思想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真正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军事斗争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革命事业中遇到的具体的重大问题。从而实事求是也就成为了党领导和指挥战争的根本的思想方法。也从此一改红军在战略全局上处处被动并屡受挫折的局面。全面开始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局面。

(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精神的形成。

在长征中战胜了分裂主义行径,两河口会议后更坚决地坚持执行了北上主张。全党自觉地顾全大局,坚决执行命令,不惜牺牲个人和局部利益来确保全局的胜利。全党、全军各部分则能密切协同,合则能步调一致,达到了高度统一,大家同仇敌忾,以高度的阶级友爱和革命责任感同甘共苦,情同手足。锤炼出了铁的纪律,做到了无论环境多么险恶、艰苦,情况多么危急,都严格地遵守党和军队的纪律。

(五)依靠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的形成。

长征时如果不依靠群众,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是不会取得胜利的。发生在凉山著名的“彝海结盟”的故事,就是团结群众,反对敌人的缩影。如果当时没有让群众认识到红军是一支属于咱老百姓的队伍,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敢于流血牺牲,没有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长征也就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国革命也就被军阀统治阶级扼杀了。所以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感召群众,群众也才会竭尽全力支援红军,实现战略大转移,谱写出党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动人篇章。

二、时刻牢记长征精神是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深刻牢记长征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牢记长征精神,就是牢记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高尚的工作作风,让她镌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学习和领会她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在具体的工作和实践中克服艰难险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地锤炼我们的政治智慧和过硬的政治本领,丰富和完善长征精神,让她代代相传,成为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发挥长征精神的红色资源优势,使之成为实现“中国梦”的软实力。

红军长征留下了众多的革命历史遗迹。仅遵义会议、泸定桥等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多达60余处,纪念场馆500多处。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传承着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是经久不衰的精神丰碑。充分发挥好这些红色资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富民惠民,努力改善民生的实践过程中使长征精神成为指导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软实力。

(三)用长征精神来励志、育人,成为激励我们的强大精神力量。

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党魂、军魂,她需要的是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用来励志、育人是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生动教材。开展“学党史、学传统、学英模”,强化我们的政治思想意识,是核心任务,强化民族意识,牢记宗旨,不辱使命,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是根本工作。

三、大力弘扬长征精神,长远把握形势

(一)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党的绝对领导。

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无论环境怎样复杂多变,无论遇到何种风险与考验,都要坚定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凝聚成战胜一切的力量,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坚决抵制错误思潮的不良影响,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培育“核心价值观”。

要以长征精神为生动的教材,培育我们自觉践行“爱党、爱国、爱民”、“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核心价值观,并使其蕴含在我们做事为人的基本原则、思想精神、工作作风中,用以校正我们的人生航向。以高尚的理想情操、高尚的人生追求去获取崇高的荣誉。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浪潮中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与政治智慧。

(三)修习修养文化素质,提高工作能力。

辩证地学习、创新、探索科学文化的发展方向,确立“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的系列理论为修习、修养的根本。不满足现状,锤炼文化素质。形成有适应新环境、新形势的综合办事的本领,真抓实干的工作能力,确保工作任务的有序开展,直至顺利完成。

(四)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不动摇。

在富民惠民的过程中植根于民、服务于民,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扬“亲民、爱民、敬民”的光荣传统,巩固人民群众这个根本的执政根基,坚决做到取信于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心实意、脚踏实地为民办成事、办好事,同人民群众共享国家富强、人民富足安康的社会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文选》第一卷,(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人民出版社.

[2]《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弘扬长征精神篇4

赵云龙

选送单位:农行西桥支行风险管理部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主席的诗词里,二万五千里长征不过细浪泥丸,风雨险阻,惊涛骇浪,只能是长征路途的芬芳,就着汗水酿成一壶时代的烈酒。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这个饱经沧桑、千疮百孔的国度经历了近代各种不正义的战争,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遭受了强敌的入侵,可是我们没有屈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一晃而过,建党已有九十五周年,距离长征胜利也有八十周年。当年坑坑洼洼的巷道,都被平整宽敞的沥青路代替,路两旁的低矮平房也拔地而起成了一栋栋大厦。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再也没有,我国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生活一天天好了,孩子老人的笑脸一天天多了。寒冷的黑龙江,春天也如此温暖。

那天是夏天傍晚,闲来无事在松花江畔散步。干净的广场上,七八岁的孩子在一块嬉闹玩耍,他们的父母在一旁看着孩子也唠唠嗑。三五个漂亮高挑的姑娘穿着长裙妖妖娆娆的走过,还有在地上练字的老人家,互不打扰,又和谐共存。我吹着风走到江边,迎面的带来松花江的味道,浓郁的潮湿味道,并不令人反感,反而有一种清新的气味。很多坐在台阶上看夕阳的年轻人,很多混在人群中叫卖鱼虾的小贩。买的人其实并不多,大家也就凑个热闹,卖家也并不生气,或许是东北汉子爽朗,或许也是图个热闹。找个地方坐下,天黑得很快,不一会儿夕阳就沉到江下去了,人群也慢慢散开。在月光下看江其实也别有情趣,但哈尔滨大多数人还是像原来那样作息规律,晚上还是喜欢在屋里喝点小酒。松花江后面是中央大街,那里就很热闹了。夜色下的中央大街更是如同风情万种的舞女,摇曳多姿,这条俄罗斯风格的街道确实在不同时间,散发不同魅力。那儿就以美食为主了,冰棍面包格瓦斯,都是一等一美味的食物。

而哈尔滨的冬季,白雪皑皑,极富有诗情画意,更被人们称为"冰城",冰灯游园会,菩革冰雪艺术之精华。这里的冰雪节从每年的1 月5日起持续一个多月,有各种有趣的冰上活动,如乘冰帆,打冰撬,冬泳,滑冰比赛等。也可以观赏冰灯,参加冰雪文艺晚会,经济贸易交流会,和中外游客共度冰雪盛会。冬天的确是哈尔滨最热闹的季节。

那在八十年以前,这里是什么样子?没生活过,只能从老一辈口中零零碎碎地听点儿,那一点是不够修补出整个画面的。想必七十年代的都没经历过,却也都听过。能肯定知道的是现在比以前富饶安定太多。大家都能说的是:那时候长征多辛苦,很多没想过能走完长征的百姓,很多没走完长征的士兵。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和克服困难。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使他们战胜了困苦。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这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进行新的长征,我们同样需要有坚定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最为感天动地的篇章。彼时红军指战员凭着坚定信念,历经艰辛万苦终于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美国着名作家和记者埃德加·斯诺就认为长征"是一次可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远征",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现代史诗".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也由衷慨叹:长征是"一次体现出坚忍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

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眨眼间就已迎来了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在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强调"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也再次表明经过岁月洗涤的长征精神并不过时。事实上,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就曾表示,(长征)"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弘扬长征精神,共筑复兴梦想,已成13亿人民共同心声。

"夫志,气之帅也。"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证明,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我们党战斗不息的精神支柱,是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相反,背弃了理想信念,党的政治生命也就终止了。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没有我们的立身之本,就没有我们党的前途,就没有我们国家和民族锦绣灿烂的明天!因此,弘扬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显得何等的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程告诉我们,发展就是硬道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如果说市场是看不见的手,那么银行就是这双手的血液,调控利息、刺激消费、吸引投资,银行就是连接货币与市场的纽带,是通往小康之路的点金石,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作为一段历史,长征已渐渐远去,但作为精神丰碑,长征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激励后人。当年的战火已经散去,新的长征依然山高水长,那又如何?我们将坚定无畏地勇敢前行。

我想说,我最最亲爱的党啊,您经过了95年的磨练与操劳,必将永载史册,您幸苦了!请您放心,我们这些子女定不负众望、奋力前行!最后祝您生日快乐、永葆青春、繁荣昌盛!

我为祖国点赞

郭洁

选送单位:农行西桥支行

走过金秋的岁月,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五周年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在95年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取得的无与伦比的成就,不仅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也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值得借鉴。

峥嵘岁月,如歌情怀。九十五年上下求索,九十五年开拓进取,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人民,用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丽史诗。"弱国无外交"的历史一页已经被漂亮地翻过去,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发表重要讲话。的讲话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在95年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取得的无与伦比的成就,不仅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也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七一"讲话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增强了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共产党的九十五岁生日同样引来了广泛关注,"七一"讲话就赢得了世界点赞。

世界之赞,在于其凸显出来的浓郁民生情怀令人动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改革开放38年来,中国已有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对世界减贫的贡献超过70%.中国消除贫困不仅能够推动世界消除贫困的进程,也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契机,而在讲话中数次提及脱贫攻坚,当然会赢得世界点赞。

世界之赞,也在于其能够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种胸怀全人类的情怀,很容易就会赢来点赞。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出一条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这为许多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世界之赞,还在于其再次诠释出与世界各国共赢发展的诚意。在"七一"讲话中明确表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其实,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诸如"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导亚太自由贸易区、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等等,桩桩件件也都凸显出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的诚意。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对每个共产党员的政治要求。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做到使命面前不推脱,责任面前不退缩。总书记的讲话激励着广大党员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曾经以为,成为党员是人生至高无上的荣誉,意味着就业保障,意味着前途无量。但,我发现自己错了。真正合格的党员不以自己的身份为荣誉来炫耀,不用自己的身份来谋取社会地位,而是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周围一切,用自己的朴实去无私地奉献。只有把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平台上,才能真正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之所在,真正在精神上,行动上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从了解中国共产党到端正入党动机,从思想转变到落实到行为时间,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想真正理解党的性质,真正爱上这个组织,党课只是一个很有限的阶段。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善于主动了解,自主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党章,与身边有经验有思想的优秀党员交流,向他们学习,并把自己的先进性融入实践,为自己所在的集体服务。

我常常在思考,自己离优秀的党员距离究竟有多远。我不过是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幸福的年代。没有见过充斥着死亡和硝烟的战场,没有经历过坎坷的社会主义建设辛酸,不懂得饥饿的折磨,不理解无私奉献的伟大。不懂得中国共产党成长的艰辛,不懂得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曲折,不懂得建国的伟大意义,不懂得今天的幸福是其实是中国人民用血换来的。一转眼,就到建国95周年了。虽然94年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一首短暂的歌,但,这首歌,是中国人用自己的顽强与勇敢谱写的。95后,依然是中国的95后,我们也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深爱着足下的每一寸土地,深爱着身边的一切,懂得,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迎接生,去为祖国奉献。

我并不是工作岗位上最优秀的党员,但我正努力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严格要求着自己。"我不在乎起点有多高,我只在乎终点有多远".让我们将自己的坚持交给时间,静静等候我们破茧而出时的成熟,成功。只有心存相信,才能一步步理解党员的职责,从而肩负起这个名字背后的责任。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我会铭记党让我成长的时光,让时间鉴证我的蜕变,我乐意在成长中奉献,我更期待在奉献中成长,最终成为一名平凡而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弘扬长征精神篇5

通过各团支部自编自演以红军长征胜利为题材的文艺节目,使学生们了解长征胜利的悲壮历史,懂得什么是长征精神,从而教育学生弘扬长征精神,努力学习,树立正确人生观,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做跨世纪新人。

【活动时间】

10月中旬。

【活动地点】

俱乐部或礼堂。

【参加人员】

全体学生。

【活动准备】

(1)聘请音乐老师。

(2)团委全体委员及被聘请的音乐老师召开会议,详细研究活动方案,并确定文艺节目的体裁,题材和每个支部的表演预选时间,制定评比细则、活动通知事宜等。

(3)将通知提前20天下发到各团支部(自然班)。

(4)各团支部组织查找有关长征的历史资料、故事等,从而根据史情、故事编排这一题材的文艺节目。团委指派专人(如音乐老师,也可聘请文工团专业人员)到各团支部进行指导。

(5)成立组织委员会和评比委员会。

(6)研究确定9首革命历史抗战歌曲供团支部选用,如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过雪山草地》《告别》《大会师》《红星照我去战斗》《五月的鲜花》等等。

(7)预检。组委会、评委会对各团支部编排的节目先预检一遍,对节目形式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如不合乎标准,不允许进入决赛或给予改编指导,质量合格后方可进入决赛;

(8)打印节目单。将预检合格的节目编出节目单打印数份,分发到领导评委手中以及各团支部。

(9)布置会场。设置一面与舞台幕布大小相应的写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字样,并印有“五角星和镰刀、斧头”图案的红旗做背景。舞台根额写上“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文艺汇演”大字块。

(10)聘请有关领导和全体教师参加。

【活动程序】

(1)各团支部入场在指定位置坐好。

(2)主持人介绍到会领导和来宾。

(3)组委会主席公布评比条件。

(4)主持人宣布:“xxx学校‘弘扬长征精神,做跨世纪新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文艺汇演,现在开始”:

男: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共产党人是民族的脊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举震惊世界,星星之火,终得燎原。

女: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之际,我们推出“弘扬长征精神,做跨世纪新人”这台文艺节目,真诚地奉献给大家。

男:忆往昔,峥嵘岁月,怎能忘?60年岁月,风风雨雨,长征精神振雄威。

女:60年沧桑,坎坎坷坷,红军传统放光辉。

男:长征壮举,呈现着共产党人无比的智慧。

女:印刻着华夏子孙不屈的精神。

男:让我们永远记住中国历史上这惊人的壮举,让红军精神永放光芒。

请听大合唱《长征组歌》

女:鲜花朵朵,芬芳满地,引来蜂儿采花蜜。

男:为了生活更美好,振翅高飞,不怕路迢迢。

(舞蹈《蜜蜂与花朵》)

男:学生的思想是一汪纯净的水,学生的心灵是一块无瑕的玉。

女:能酿出甘甜。芳纯的美酒,可雕出“四化”需要的栋梁。

合:清除一切污染,让这汪水更纯、更净,让这块玉更美、更亮。

(说唱快板《告别三厅》)

女:跨世纪的金鼓敲起来,

男:跨世纪的号角吹起来,

合:我们都是党的好后代,朝气蓬勃向未来。

(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

女:老师是月亮,学生是星星,星星围着月亮,相映成辉。

男:结下友情,埋下火种,我的心中刻下了老师高大的形象。

(歌伴舞《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女:小荷才露尖尖角,初试锋芒技艺高。

男:弹奏一首悦心曲,醉您心田会称妙。

(电子琴独奏。)

男:军爱民,民拥民,军民鱼水一家人。

女:依依深情话惜别,送我红军去征程。

(舞蹈《十送红军》)

女:太阳是金梭,月亮是银梭,跳起舞、唱起歌,金梭、银梭织出美好的新生活。

(舞蹈《金梭和银梭》。)

男:不需要词藻的华丽,不需要—一去赞许,只有我的一声心里话,真心真意谢谢你。

(歌曲《真心真意谢谢你》)

女:编织着一个相同的“梦”,怀揣着一个共同的愿望。

男:长大一岁的你,培育着长大一岁的我。

合:让我们许下一个承诺,为实现一个伟大的理想,切莫让岁月磋跎。。

(歌伴舞《长大一岁的你》。)

(5)表演结束,请有关领导上台讲话,同时台下核定评比结果。

(6)组委会主席公布总分前4名的团支部节目。

(7)请到会领导为获奖团支部颁发奖状和奖品。

(8)由团委书记做总结讲话。

弘扬长征精神篇6

一、科学的办学理念与发展观划

整合建校仅8年的翼城三中不仅是翼城县教育示范的先进典型,更以自身的“软实力”助力临汾市的教育发展,成为推动翼城经济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从仅有375名学生的原学校配套设施,到迅速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建立分校,容生能力达3000人以上的热门学校。翼城三中以传奇般的速度跃升为临汾市的一张“王牌”!短短8年,名校成就不是偶然,而是职业精神与高尚师德的有机结合、高效团队将创新精神的淋漓发挥、全新体制与先进理念所带来的必然收获。翼城三中8年的名校缔造之路,得益于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导支撑,得益于教学团队优秀的执行力,更得益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新型管理模式及有效放权。

陈洲校长说:翼城三中始终坚持教育教学以人为本,确立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为每一个学生铺垫成功之路”的办学理念,校训是“志远行近”,弘扬发展学校“长征精神”,打造“三晋名校”。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正确引领下,翼城三中坚持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把办学目标定位于成功成才,并将成功的目标定位于五条:①树立基本道德,打下做人基础;②养成良好习惯,开启成功人生;③提高身心素质,成功走向社会;④考上理想大学,继续学习深造;⑤立足多元化教学,确保学有所长。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树立新的人才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确立了三个三年高考达本科线人数达到300人的“三三”目标,并逐年订立科学的工作计划,确定阶段工作目标,引领学校整体工作顺利进展,确保学校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二、尽职尽责的教师队伍

1.对班子成员的要求:翼城三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以企业经理人的概念设置校长职位,实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改变科层化的管理层次,直接设置分校负责人,校长直接面对负责人传达部署,简化执行层级,下发目标明确,责任切实落实到人头,确保整个执行链条顺畅,能量不打折扣。根据教科局规定,翼城i中副校长全部代课,符合要求标准;坚持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教改工作。坚持理论学习,写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等。

2.对教师的评价: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上,陈校长充分开发每一位教师的优势,建立以各种特长为核心的教学项目团队,充分发挥教学链条上每一环的动能,从而使教师的能力付出得到认可,不仅强化了效率,也从根本上稳固了教学团队的稳定,加强了老师的事业心及责任心,产生了强大的内动力,促进教师不断丰富教学理论,提高业务能力。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评价,每月对教师进行教学成绩评价和绩效考核,每学期末对教师奖惩。根据学校规定,累积三次月考成绩排队最后一名的教师,将与优秀教师同课学习,不得上课。

3.班主任队伍建设:学分教育、应试教育、不注重心智培养的教学其实都犹如农药、化学制剂一般对孩子有摧残作用。学生的自身能力是有差异的,但拥有健康的心理却是无差异的,作为基础教育的高中教育,如何让学生获得相伴一生的认知能力和正确心态,是走向成人、走向社会最核心的问题。幸福、充实、饱满,这些形容词汇所定义的是一个符合当下主流价值观、符合和谐发展这一要求的人生基本诉求,学生拥有这些,就拥有了获取各自成功和幸福的钥匙。这是班主任的职责,所以学校精心选拔班主任,进行专门培训;每周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例会通报;对班主任实行重奖重罚办法,鼓励、督促班主任认真负责,心系学生,做好工作。

三、开拓创新的学校管理

1.树立“扬长教育”:以有机教育进行生态培植是翼城三中为高中生铺就的一条能够成功衔接社会、融入社会之路。喜爱探索、善于观察、讲究礼仪、自信表达——拥有这诸多生活与学习上良好的习惯,再应用到社会实践中,这样的高中生其未来是乐观的。在翼城三中,培养学生的基础是让高中生拥有健康的心灵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由这种健康的人格所产生的上进心将成为高中生不断向前的动力。陈校长介绍,在翼城三中从来不避讳孩子的弱势项目,通过“扬长教育”让在某方面学困的学生建立自信心,从而让其深刻认识到内在动力是多么的强大,这种认识有“兴奋剂”的作用,能催促高中生勇敢面对自己的弱势项目,有信心突破,让翼城三中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摇篮。

2.实施分校管理:实施“分而治之,责任承包,科学评价,引进竞争,强化管理,提升质量”的分校管理措施,各分校在校委会直接领导下完成学校交付的各项任务。教学目标任务的承包,按学校“三三五七”工程和“七〇”战役方案的要求,把高考任务指标分解到各个分校,对各个分校进行月考评价;对学生的管理:如上课专注学习、“三闲”“三不”“三操”的评价;对教师的管理:如对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上岗等情况的评价等。每周或每月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通报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和绩效工资挂钩。

3.主抓教学常规管理:翼城三中不仅以标新立异的教学理念广受关注及褒扬,同时这种对管理团队及模式的探索,也为传统学校体制创新做了有益尝试。有了效率和执行力的保证,就不愁新理念贯彻不到位,从而也杜绝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充分调动了每一位教职员工的事业心。一是狠抓备课、批改工作,每月二十五日对教师的备课、批改、听课、高考日验收题等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分析总结,例会通报。二是严格落实“日清、堂清、周清、月清”的知识“四清”管理。三是认真抓好各学科集体备课工作。四是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一步完善“自学、反馈、解疑、检测”——“四步八字”课堂教学模式。五是扎实抓好教研活动开展。定期组织教师上汇报课,当场讲评,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推行了全体教师参加全真模拟考试制度。

4.也谈安全后勤管理:一是实施“五五一”安保工作措施。“五五一”即“五查、五抓、一配合”。二是学校领导“三三”24小时值班。三是实行“三不准”门卫管理制度。另外,定期召开安全纪律教育大会,加强师生的安全保卫意识;定期进行地震紧急疏散演练,训练师生的自我救护能力等。强化后勤管理。后勤每个部门都建有详细的管理制度和考核细则,每周评价,例会通报,奖勤罚懒,当月兑现。

5.特长教育是特色:翼城三中从外观上看,与临汾众多基础设施开发优秀的高中无异,从学校基础设施、自然情况,到丰富的课余生活,特色的办学成果。让记者感叹的是陈校长的理念、办学方向等一步步变为现实。一路参观,一路收获惊喜,当参观进行到的艺术楼教室时,学生们的泥塑作品吸引了我们,这都是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想象与理解制作的。以学生为本体,就要因材施教,素质教育要培养的不是“批量生产”,不能以统一标准进行打造,因此翼城三中在课本教育之外,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翼城三中树立新的人才观,立足多元化教学,为学生拓展升学渠道,在狠抓文化课教学的同时,也极为重视艺体课程的教学。陈洲校长在谈起办学构想时,直言不讳:“学生分数我非常关心,但我们相信只有建立在完善、健康的人格和心境之上,分数才有意义!‘学困生’我们学校也有,能够让其振奋起来的兴奋剂其实就是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特长优势。”近年来,翼城三中艺体类学生参加高考,成绩喜人。2011年全省专业考试,翼城三中达线370人,其中艺术类达线252人,体育类达线118人,这是翼城三中实施多元化教学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弘扬长征精神篇7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

 

 

 

摘要: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财富,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源流、价值目标和观念特性上具有共通性。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需把握理想信念引领、道德自觉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和育人合力构建等四个着力点。

 

关键词:长征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4.001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4-0001-06

 

 

 

 

 

2016年10月21日,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精神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1]长征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旗帜。党的十八大提出和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凝练而成的思想结晶,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在文化源流、价值目标和观念特性上具有共通性。深刻把握两者的逻辑关联,有助于我们将长征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一、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通性

1.在文化源流上具有共通性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诞生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从文化源流上分析,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通性,两者都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长征精神打上了深深的中华文化烙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和最高体现。总书记在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2]长征集中展示了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团结友善精神、乐观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这些精神的形成无不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吸取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互助友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长征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时代的思想升华与创新性转化。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和理论根基,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寄托着当代中国人的理想和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讲仁爱、崇正义、倡公平、重民本、尚和合、守诚信等价值观念一脉相承,延续和蕴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具体来说,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合、富国强民、以民为本的理念。如秦朝商鞅认为“故治国者,其传力也,以富国强民也。”儒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道家倡导的“天人合一”、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思想就分别与“富强民主和谐”价值观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也深刻印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从“不患寡而患不均”到“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从“各尽其职就是正义”到“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由、平等和公正观念的认识和不懈追求。[4]而从公民层面的价值观而言,同样吸取了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精髓,相关的论述和典故比比皆是。比如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济世安民的价值理念,“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思想传统,孔子“主忠信”的道德观,孟子提倡“与人为善”等都与公民个人层面价值观的具体价值准则不谋而合。

2.在价值目标上具有共通性

从现实价值目标上看,长征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具有共通性。两者都以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为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都致力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并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长征精神孕育和凝练的历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追求远大理想和目标的生动写照,多少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后来者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不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阶段中国社会“最大公约数”的价值共识,同样以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为最高理想和目标表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正如同志所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5]实现伟大的梦想,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实干才能兴邦,坚持才能成就梦想。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们吃菜根、啃树皮,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却越挫越勇,坚持斗争不轻言放弃。现时代我们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就要发扬长征精神中不怕困难、团结拼搏的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强大力量。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早日圆梦提供精神支撑。

3.在观念特性上具有共通性

长征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属意识形态范畴,两者在指导思想上,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都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思想成果,两者都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征;都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都具备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特质。

遵义会议之前,王明等人脱离中国实际,实行错误的军事指挥,导致红军接连失利。惨痛的教训促使我们党开始深入思考党的思想路线问题。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立场,从而找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将中国革命事业引向了胜利。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中国文化现状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价值理念的有机统一,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也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二、弘扬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价值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7]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全体社会成员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8]深入学习和理解总书记关于长征精神的重要论述,利用长征精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

1.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外延,对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的深度把握是获取人民群众情感支持和理性认同的关键。马克思曾经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词义虽然简单实则有着丰富的内涵,然而现实却是诸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理论阐释失语或乏力的窘境,教学内容停留于碎片化和浅表化,教学方法则呈现出抽象化和单一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渊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而在阐释过程中要与我国文化和革命传统接轨,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10]长征精神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丰富的话语资源,有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比如大量有关长征题材的历史资料、文化书籍以及音像制品就能很好地适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中,帮助大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渊源的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一词为例,在教育中可以用长征途中工农红军为挽救民族危亡,以非凡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勇抗敌的英模事迹来进行解读,通过深入浅出、情理交融的内容阐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2.有利于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

作为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已经逐渐融入到高校校园中。因其便捷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新媒体逐渐成为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方式。长征精神的媒体宣传,为高校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媒体平台。比如,借用网络交流平台和网络课程,在方便快捷的互动中帮助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借助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引导大学生养成自强不息、团结合作的精神品格,用创意而又接地气的互联网思维方式继续传递长征精神。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能在沟通反馈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接受效度。

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必然要求。长征的革命遗址与纪念馆,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载体。高校可以引导大学生党员带头组织传承长征精神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开展长征精神志愿服务万里行活动,锻炼学生体魄、磨练学生意志,促使广大学生发扬和传承红军将士艰苦朴素、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用实际行动做红色传人;组织学生参观长征历史纪念馆,走访慰问老红军和老战士,使大学生从红军长征的感人事迹中接受红色教育。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养成,增强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有利于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神力量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是朝夕之功,其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从其诞生的那天开始,就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的质疑、批判和攻击,在高校表现得尤其集中。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任重而道远。近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泛滥,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不时遭其恶意曲解;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历史伟人不时遭其恶意丑化。历史虚无主义者“经常随意假设历史,随心所欲地虚构裁剪历史”[11],种种不实言论的涌现造成部分大学生意识混乱与迷茫。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失时机地将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向我国传播和渗透。在此情境下,高校教育者能否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的语境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引导“80后”、“90后”大学生抵抗错误思潮的侵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将是一次全新考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们依然可以从那场声势浩大的长征征途中汲取精神力量。红军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抒写的不朽传奇能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荡起为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而努力拼搏的决心和勇气。具体而言,“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指引我们要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决不被错误的谣言所蛊惑,要树立苦中作乐的乐观心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胜的信念;“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指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指引我们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不能照抄照搬、盲目借鉴他国经验,而应当从我国实际出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和“同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指引我们各条战线的群众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中华民族向世界舞台中心挺进的磅礴伟力。

三、弘扬长征精神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着力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把握以下四个着力点。

1.坚持以理想信念的引领为核心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民群众战胜困难、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精神支撑。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2]长征的胜利即理想信念的胜利,总书记明确指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13]“革命理想高于天”是长征途中广为流传的口号。正是因为拥有坚定的革命信念,独腿战士钟赤兵拄着双拐走完了长征路。红军作为一个共同体能够完成如此艰巨的历史使命,穿越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征服人类生存极限,长驱二万五千里,根本原因也在于红军具有铁一般的革命意志和信仰。

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帮助大学生思考“做什么人、走什么路和为什么学”的现实问题,明确做人的根本。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解决当前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乏力的关键。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就是要帮助青年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积极引导大学生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过程中,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比如组织开展“大学生党员红色服务”实践活动,激励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助身边同学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高校要以弘扬长征精神为契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坚持以道德自觉的培养为基础

长征的生命力在于它是一种蕴涵道德自觉品行的生动实践。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这既是红军严格遵守党规党纪的行动展示,更是红军将士高尚品格的道德示范。长征途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把自己仅有的粮食、衣物,甚至生存的希望让给战友,而把饥饿、苦难和死亡的威胁留给自己的英雄道德模范。正是因为高度道德自觉的驱动和感召,才激发了红军将士们英勇顽强的革命斗志,并收获民心,发动人民群众一道共同抗敌。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时代进步的尺度。崇德修身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而言都极其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缩和体现了中华民族道德素养的精髓。同志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4]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立德树人的问题,其重点还在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主要体现为道德主体在道德认知、道德内省和道德约束方面具有清醒的自主认识与自律意识。“只有在清醒认识道德现状、注重把握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坚持以向真、向善、向美的‘内驱力’,努力克服自身局限性,避免急功近利,最终得以守望共同的精神家园。”[15]缺乏道德自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失去动力和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观念不断传入我国,部分大学生受其影响道德品质呈现逐渐滑坡的迹象。目前诸多高校反复开展大学生诚信应考、遵纪守法等教育活动,即是对大学生现实道德状况的回应。在此情境下,有必要在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坚持把以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加强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激发他们的道德自省和自觉性,从而“迈向从他律到他律与自律结合、最终实现自律的修德境界”[16]。为此,可以发挥长征精神的感召和教化功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用长征精神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辨识力。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道德实践的榜样。要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红军长征道德模范学习实践活动,创新宣传形式,注重活动实效,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大学生的生动实践,在高校校园内营造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3.坚持以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为重点

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繁衍和发展的精神命脉。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我国各民族、各阶层团结一致的强大动力,支撑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伟大实践。长征的胜利,充分体现了红军将士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勇于抗争、不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自古至今都是中国社会始终强调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需要以纪念长征胜利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点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受西方社会思潮的侵袭,当前我国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歪曲和误解爱国主义的错误论调,有的人甚至认为经济全球化时代已无需再提民族国家的主权与利益,更无需提倡爱国主义;还有的人以盲目抵制、鲁莽行事等非理性行为来表达爱国之情。对此,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准确讲解和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全面厘清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引导大学生将深厚的爱国情感、理性的爱国认识和务实的爱国行动相统一。高校要加强和重视党史国史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带领大学生参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此增进大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使命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坚持以育人合力的构建为保障

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团结各方力量、紧密联系和依靠各地各族人民群众是战胜一切困难、凝聚人心的法宝,长征的胜利是动员人民、依靠人民和团结人民的结果。长征途经12个省中,有6个少数民族地区。有的少数民族群众起初对红军抱有敌视态度,后经过红军战士耐心的讲解和高尚品德的感召,逐步化解了误会。红军每到一地,都深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打土豪、分粮食、废苛捐,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单靠一方或某个人的力量难以取得成效。我们应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的长效机制,努力创设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搭建全方位齐抓共管、多方面协调配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格局。在家庭层面,家长要以身作则,重视家风教化,以良好家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启蒙、品性养成、革命传统教育,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从社会层面而言,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各地结合区域特点和历史传统,有序开展长征地域文化资源的研发,重视长征物质遗产的保留与修复,鼓励旅行社积极开辟长征主题红色旅游专线;组织创作弘扬长征精神的歌曲、影视剧和文学作品,营造精神振奋、民心鼓舞的社会氛围。在高校层面,党委要对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高校教师要将长征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深入研究长征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把握长征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构建科学规范的价值观话语体系;积极创设弘扬长征精神的实践载体,邀请老红军或红军后代到高校开讲座,加深大学生对中国革命斗争史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和体会。总之,高校各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协同效应,激励大学生自觉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

教育强则国强,人才兴则国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7]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长征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用长征精神立德树人,在弘扬长征精神中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既是必要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2][8][13].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9,9,9,11.

 

[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2-26(1).

 

[4]房广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10.

 

[5]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9.

 

[6][7]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12:9-10.

 

[10][14].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11]徐玉明.历史虚无主义理论基础批判[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54.

 

[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110.

 

[15]杨红英.道德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J].学术论坛,2013(4):9.

 

[16]于成学,孙嫣雪.他律走向自律:大学生修德的思想境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6):101.

 

弘扬长征精神篇8

1935年8月18日,右路军先头部队——红30军的264团、265团在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的率领下,最先踏上了草地行军的征程,向班佑出发。在他们的左翼,红一军团第四军也于21日从毛儿盖出发,走另一条路线进入草地。xx纵队与前敌总指挥部随一军大部队行动,病中的周恩来与三军团走在最后。

八月的草地,对刚刚踏上这片土地的红军指导员来说,真是别有一番景象:牧草肥美,繁花似锦。然而随着前进步伐真正到来的却是大自然残酷的折磨和死神的威胁。这里无路可循,部队只有在藏族向导的指引下,踏着草甸缓慢行进。软绵绵的草甸随着战士的脚步移动,发出喀嚓喀嚓的声音,稍有不慎将草甸踩穿,整个人便陷入沼泽,抢救不及,少顷便没顶了。部队进入草地后,几乎无日不雨,雨水不仅淋透了战士们的衣衫,也淹没了部队前进的路线。有些地段连续几十里水深没膝,使向导也难以寻找过去游牧留下的痕迹。有的战士因此而偏离了行军路线,陷身泥潭,活活被沼泽吞噬了生命。八月也正是草地冰雹逞凶的季节,有时面对着铺天盖地而来的冰雹,战士们连藏身的地方都找不到。茫茫草原之上,偶有几米或几十米高的山坡隆起,却始终见不着一株高大的树木,一眼望去,地型十分相似,方向极其难辨,甚至有时候部队艰难地行走了几个小时,却又回到了原处。

过草地在红军长征的历史中一直被称为艰苦的经历,过草地犹如一场死亡行军。

上一篇:阶段性成果范文 下一篇:暂时性差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