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卫生运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5 17:02:09

弘扬爱国卫生运动总结

弘扬爱国卫生运动总结范文第1篇

60年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

爱国卫生运动得到党的领导集体始终如一的高度重视,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始终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工作方针,60年不平凡的历程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和精神财富。

坚持群众路线。动员群众、全民参与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优良传统。爱国卫生运动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是因为它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它的每一项工作都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物质文化生活紧密相连、休戚相关。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只要我们制订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目标,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使爱国卫生工作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一定能够创造伟大的奇迹。

坚持政府主导。地方负责、部门协调是做好爱国卫生工作的有效机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将其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作为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层层落实,提高了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推动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卫生防病工作,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形成了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是做好爱国卫生工作应当坚持的重要原则。洁净的饮用水、安全的食品供应、免疫接种及环境卫生等最基础的卫生因素,在保障健康、促进人均期望寿命提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倡导和开展的全民卫生防病运动,是群众自己动手改造环境、同疾病作斗争的有效方法。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2008年的73岁,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健康绩效,爱国卫生运动功不可没。

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爱国卫生运动在农村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带动环境卫生建设和健康教育知识普及,是大面积、全方位改变农村面貌的有力举措。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最薄弱的环节仍然在农村,受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威胁最大的人群仍然在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的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必须把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放到农村,必须长期坚持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起抓,把爱国卫生运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卫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培养农民的卫生习惯,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不断丰富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

深入开展新形势下的爱国卫生运动,既要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又要立足现实国情、顺应群众健康需求,不断丰富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

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快速转型与升级,人们更加追求生命质量和健康,对生产生活环境的期望更高,对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优质资源布局调整、保障制度完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爱国卫生运动应着力于整合社会力量、改善环境质量、普及健康知识,从源头上控制健康危害因素,持之以恒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积极应对日益加重的传染病和慢性病双重负担的挑战。当前,我国疾病发病和死亡模式发生转变,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疾病负担不断加重。有效应对这种挑战,应继续将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应对传染病的有力抓手,广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不断提高人群健康素养,共同打造健康环境。同时,把慢性病防控融入爱国卫生工作中,将慢性病防控与健康促进纳入卫生创建的指标体系,使各项防控措施可操作、可评估。

深入挖掘爱国卫生运动的文化内涵。60年的发展历程证明,爱国卫生运动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激励群众,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保持爱国卫生运动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必须继承优良传统,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在促进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上下功夫,在激发群众爱国情怀和创新热情、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上下功夫,在整治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上下功夫。

积极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创新发展

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秉承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依靠群众、造福群众,从我国国情和卫生发展规律出发,努力把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到新水平。

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爱国卫生工作应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爱国卫生运动与依法治国结合。既发挥爱国卫生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方面的优势,又加快爱国卫生立法进程,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促进控烟、减盐、降糖、限酒,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二是慢性病防控与卫生创建结合。把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和防控慢性病纳入卫生创建指标体系,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慢性病危害,完善相关政策,落实部门职责,使各项防控措施可操作、可评估。三是建设健康城市与创建卫生城市结合。卫生城市(镇)创建在我国已开展20多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应因势利导,把卫生城市创建与健康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各地党委、政府更加关注群众健康,大力打造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人群,以群防群控的战略思维在预防、控制和消除人民健康危害因素方面再打一场新的人民卫生战争。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着眼于进一步建设整洁、优美、健康的城乡环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存在问题,把整洁行动向纵深推进。抓好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重点难点部位的整治,城乡统筹,攻坚克难,以点串线,全面推进;集中抓好一批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环卫设施以及集贸市场的规划和建设,满足群众需求,方便群众生活,提升城镇形象;及时出台有关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将整洁行动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工作中,不断强化部门职能管理,落实岗位人员职责,建立竞争机制、强化监管力度,提高工作水平,形成人人参与环境卫生治理、人人享有良好卫生环境的生动局面。

弘扬爱国卫生运动总结范文第2篇

今年4月是全国第29个爱国卫生月和我省第21个健康教育宣传月。为纪念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卫生和健康大会精神,全面推进健康xx建设进程,结合省爱卫会的统一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全国爱国卫生月主题:为了人民的健康——65年的历史与展望。

xx市爱国卫生月主题: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共建共享健康xx。

二、活动内容

(一)爱国卫生主题宣传行动

各地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回顾爱国卫生运动辉煌历史成就,特别是十以来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展望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展。活动期间,各地要组织一批专家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行爱国卫生知识宣讲,在弘扬爱国卫生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宣传新时期爱国卫生内容和《江苏省爱国卫生条例》。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作用,拓展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利用好街道、社区、公园、单位、公交站台等宣传阵地,以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服务百姓健康等行动为载体,普及文明健康知识,重点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和禽流感、登革热、黄热病等传染病防治要点,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和防病意识。

1.爱国卫生月系列宣传活动开幕式。按照全国爱卫办统一要求,4月14日上午,市本级和海州区联合在海州区市民广场举办纪念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系列活动开幕式。各地也要联合住建、体育、共青团等部门,举行大型广场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取得的成绩,大力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2.媒体宣传。在《xx日报》刊发纪念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专版,展示近年来我市爱国卫生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二)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1.市本级要以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结合文明城市的创建,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开展菜市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公共厕所、背街小巷、河道涧沟、建筑工地、市容市貌等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创卫综合治理不回潮、不反弹,卫生城市长效管理工作逐步深入。

2.三县和赣榆区结合卫生县城、卫生乡镇的创建,加强城乡垃圾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和城乡饮水安全保障,组织对农村、城市薄弱部位和重点场所、地段环境卫生的集中整治,进一步营造整洁健康的环境。

3.爱国卫生月活动期间,各地要集中组织一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形成爱国卫生运动的良好声势。

(三)全民健身行动

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健康xx建设2017年度工作要点》的总体要求,积极组织和引导各类人群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市级机关工委要在活动期间在市直机关组织一次大的户外健身活动。体育部门要在群众中间组织开展健身操(舞)、健步走、太极拳(剑)、骑行、跳绳、踢毽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全民健身活动,倡导群众每天参与健身。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特色优势,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提高群众文明健康素质。

(四)病媒生物消杀行动

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市爱卫会的统一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春季灭鼠活动,配齐配全公共地段灭鼠设施、设备,针对重点地段、重点地区开展灭鼠活动。同时,要积极开展孳生地治理工作,消除“四害”孳生场所,为夏秋季蚊蝇防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五)公共场所控烟行动

要认真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贯彻《江苏省爱国卫生条例》,加大公共场所控烟执法力度,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不在公共场所和公共区域设置烟草广告或者利用新闻媒体烟草广告,控制烟草促销活动。积极开展烟草危害宣传教育,普及烟草危害知识,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促进形成不吸烟、不敬烟、不劝烟的社会风气。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发挥带头表率作用,模范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严格落实不向未成年人售烟的有关法律规定,开展戒烟咨询热线和戒烟门诊等服务,提高戒烟干预能力。

(六)健康xx建设行动

各地各单位要接照健康xx建设总体框架,围绕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建设城乡健康环境、倡导全民健康生活、优化城乡健康服务等方面,将健康政策相关内容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项公共政策并保障落实。市本级要积极开展健康城市创建工作,出台健康城市建设规划,努力为我市居民营造干净、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活动要求

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系列活动方案,确保爱国卫生月和健康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办出声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强爱卫会各成员单位联络和协调,通过不同的形式,组织各种活动,共同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发扬爱国卫生群众性运动的特色,广泛发动群众加入到爱国卫生月活动中来。

弘扬爱国卫生运动总结范文第3篇

一、爱国卫生运动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对预防和控制疾病、保护人民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面对“东亚病夫”的耻辱和传染病丛生的现实,党中央决定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自己动手,改造环境,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同疾病做斗争,同不良卫生习惯做斗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1952年,总理亲自担任第一届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55年来,爱国卫生运动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工作内容和重点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根本宗旨始终没有改变。20世纪50年代,我们开展除害灭病活动;60年代,我们开展以管水、管粪、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造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两管五改”活动;90年代,我们开展卫生创建、改水改厕、9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等,都是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人民群众全面动员、人人动手、全家上阵,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地方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疾病。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比较多的国家,洪涝、地震等灾害时有发生,但我们做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近几年我国连续遭遇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袭击,但我们依靠法制,依靠科学,群防群控,很快就战胜了疫情。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组织和发动了群众,充分发挥了爱国卫生运动的重大作用。

爱国卫生运动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群众的身体素质,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状态,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改水改厕、以机代牛、封洲禁牧等;在氟中毒、砷中毒地方病流行地区,我们大力实施改炉改灶和安全饮水工程;在广大农村,我们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全面加强初级卫生保健,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全国城乡,我们广泛开展卫生创建、环境整治、除害灭病等群众性卫生活动。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积极参与各种爱国卫生活动,掌握了卫生防病的知识,培养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了身体素质,增强了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环境良好、生活科学、身体健康、邻里和谐、精神文明,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的新风尚。

爱国卫生运动是弘扬集体主义精神的运动,培养了互助共济的美德,激发了广大群众自力更生改变生产生活面貌的热情。爱国卫生运动始终以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为力量源泉。55年的实践证明,凡是群众发动比较充分的地方,当地的卫生面貌就改变得比较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得就比较好。广大群众看到,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通过大家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搞好卫生,可以改变环境,增强体质,更加提高了对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认识,增强了荣誉感和责任感。

几十年来,爱国卫生运动为改变城乡卫生面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有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离不开全国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所有战斗在爱国卫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向积极参与和支持爱国卫生运动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把爱国卫生运动的重点进一步放到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得到明显加强,城乡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我国卫生事业总体上还不发达,卫生水平还不高,卫生工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爱国卫生运动必须长期坚持,党委政府领导、各部门参与、全民动员抓卫生的传统必须长期保持,全社会的环境卫生整治、全民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控制疾病必须长期进行。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抓住健康教育、环境整治和预防控制疾病等关键,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丰富和深化工作内涵,把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推向深入。

我们还必须看到,我国城乡的卫生差距还比较大,尤其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卫生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新的情况。一是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还比较多,不少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严重,给疾病防治和环境整治增加了新的难度。二是不少地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还比较薄弱,一些重大传染病、地方病、人畜共患病、慢性病仍在严重威胁农民群众的健康。三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大规模组织群众进行环境整治的难度加大。应该说,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最薄弱的地方仍然在农村,受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威胁最大的人群仍然在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难点也在农村。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环境和卫生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要在继续全面推进城乡爱国卫生运动的同时,根据新的形势,把工作重点进一步放到农村,把爱国卫生运动与农村卫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紧密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目前,我国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相当突出,垃圾收集和运输、污水排放和处理、公厕建设和管理等问题,在很多地方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农村建了新房,但房前屋后到处是垃圾,很不协调。这种脏、乱、差的状况,既影响村容村貌,也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做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首先要搞好环境卫生。第一,抓好生活垃圾的处理,引导农民科学处理垃圾,做到集中收集、定点掩埋。有条件的地方要对生活垃圾实行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第二,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施药,搞好农膜回收。第三,加强水源保护,重点是严格乡村企业和各种养殖场、小作坊的排污监管。第四,抓紧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改水改厕步伐,大力推广卫生厕所和沼气池,切实减少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既要靠农民自觉参与,也要靠制度约束。要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制订乡规民约,建立农村居民自我管理的村庄卫生保洁机制。要制订并落实卫生清扫日制度,组织农民做好自家环境及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发动群众平整村路,整理沟渠,清除垃圾和“白色”污染,坚决改变乱倒、乱排、乱堆生活垃圾现象。

二是着力培养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好的习惯才有好的生活方式和好的环境。好的习惯要靠教育,靠培养,靠长期坚持。要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加大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要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农民群众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了解生活习惯与农村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的关系,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提高自身素质。要大力弘扬健康文化,引导农民群众改陋习、讲文明、讲卫生、爱环境、树新风。文明卫生要从娃娃抓起,中小学都要开设健康教育课。要加强对农民群众婚丧嫁娶活动的引导,注意集体餐饮卫生,防范群体性食物中毒。

三是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好工作。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们既要发扬动员群众、全民动手的优良传统,也要善于运用新的科技成果和现代化装备,改进爱国卫生工作的方法,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工作效率。要针对生活垃圾处理、污染防治、改水改厕、病媒生物防制等问题,加强适用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要加强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开展环境污染物与健康危害风险评价工作。要加强对地方病、多发病的科学研究,帮助基层更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性防病治病工作。

四是高度重视农民工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健康保障。加强进城农民工的卫生管理是爱国卫生运动的新内容和新任务。要加强对农民工居住比较集中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等的环境治理,改善卫生基础设施和饮食卫生条件。加强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文明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特别要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艾滋病的监测与防治。

三、加强爱国卫生运动的领导,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公益性工作,是体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关心和实现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爱国卫生运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和改善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工作目标和重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落实。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村庄发展规划,加快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地方病防治与环境治理等项建设。中央和地方财政都要增加投入,给予积极支持。

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要加强协调,统筹解决爱国卫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健全办事机构,保证人员编制和日常经费,充分发挥其作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和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新时期的爱国卫生工作任务。

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将不断增加,农村卫生设施条件将不断改善。但无论什么时候,农村爱国卫生运动都要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用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激励群众,通过改造环境,美化家园,增进健康,净化心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弘扬爱国卫生运动总结范文第4篇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我县创建部级卫生县城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这次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贯彻国务院去年9月在召开的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暨纪念爱国卫生运动61周年现场会,以及省市爱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动员各界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营造优美、清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实现我县创建部级卫生县城目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刚才,县爱卫会副主任、天马镇镇长姜利成同志宣读了我县2012年爱国卫生工作获省市县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名单,在此我表示祝贺。县爱卫会副主任、卫生局长李玉珍同志对我县前一阶段的爱国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后一阶段爱国卫生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对此,我完全同意,希望各乡镇、部门单位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对进一步做好爱国卫生工作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爱国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爱国卫生运动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是因1952年美国对我国发动了细菌战争,为做好反细菌战工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和发起的,是指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从除“四害”做起,普及卫生常识,破除迷信,消灭各种疾病和它们的根源,增进人民的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爱国卫生运动的形式和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和充实,涉及面更宽。比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农村改水改厕、环境保护、垃圾无害化处理、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创建部级卫生城市等等。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概括起来有四个特点:一是“创卫”活动蓬勃开展,城乡卫生面貌明显改善。全县上下坚持以“创卫”为载体,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城区致力于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县委、县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加大创卫工作力度,调整充实创卫工作班子,坚持责任到人、到地段,深入扎实地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城区交通、卫生、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环境质量、卫生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卫生先进单位、卫生村创建活动也深入开展,通过卫生先进的创建,有效地改善了全县各地环境卫生面貌,倡导了文明、卫生、健康的社会新风尚,为社会和谐和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健康教育广泛开展,群众卫生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初步建立健康教育网络,以社区、医院、学校、企业等重点场所为中心,深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特别是今年8月,我县根据《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全面启动开展了“健康面对面·乡村行”活动,进一步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增强居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三是改水改厕工作持续推进,农村生活环境明显改观。积极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到2012年底,全县农村改水累计受益人数达9.75万人,受益面达到34.3%。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活动及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现已建成卫生厕所6.35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6.9%。四是病媒生物防制成果有效巩固,卫生防病工作成绩显著。通过落实综合防制措施,加强密度监测,病媒生物防制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特别是城区病媒生物密度继续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范围以内,有效减少和切断了疾病的传播途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爱国卫生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区和各乡镇等卫生基础配套设施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部分中心集镇卫生设施配套比较薄弱,环境卫生状况还比较差,城乡集中供水、公共厕所、垃圾集中处理等相对不足。二是城乡环境卫生存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农村环境卫生、城市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小街小巷等脏乱差现象仍很严重,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地没有得到有效地消除。三是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外源性病原体和输入性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危险加大,疾病预防控制难度进一步增大。四是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改善环境、促进健康的任务十分艰巨。五是随着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开展健康干预,有效提高广大群众卫生意识,改变不良卫生习惯、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任务越来越重。

以上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还是因为我们在思想认识上有差距,一些乡镇、部门没有把爱国卫生运动摆上重要位置,对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重治标、轻治本的思想和畏难情绪,工作不够积极主动,总是推一推、动一动,对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城乡爱国卫生运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思考研究还不够,各项制度和长效工作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

爱国卫生运动是事关全县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重要的民生工作,各乡镇、有关部门一定要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的高度出发,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方针,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迅速掀起爱国卫生运动的新高潮

爱国卫生运动对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必须长期不懈地抓下去。党的十七大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高度,再次强调“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去年9月份召开的全国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暨纪念爱国卫生运动55周年现场会也明确要求:爱国卫生运动必须长期坚持,全社会的环境卫生整治、全民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控制疾病必须长期进行,并要求各地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抓住健康教育、环境整治和预防控制疾病等关键,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丰富和深化工作内涵,把爱国卫生运动的重点进一步放到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村建设。

根据这些要求,我县今后一个时期的爱国卫生工作要紧紧围绕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目标,不断深化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着力提高全县爱国卫生工作成效。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创卫”为载体,不断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关乡镇、部门单位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创卫”目标,按照责任制分工要求,在创卫办的统一组织、协调下,认真履行好职责,充分发挥好各自职能,有效落实好工作措施,确保如期完成部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任务。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单位爱国卫生工作的要求,加强对单位环境卫生的管理;要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切实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市容市貌,同时,要积极推进卫生乡镇、卫生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二)以健康教育为基础,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要继续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和工作网络,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让群众了解卫生习惯与防病的关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提高自身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要在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加强对农村婚丧嫁娶宴请活动的卫生指导,提高群体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水平。

(三)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要加强“村容村貌”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积极发动群众平整村路,构筑、疏通街边沟渠,清除住宅、庭院、街路的垃圾和生活污染;农村生活垃圾要实行定点封闭式堆积,逐步做到统一收集、集中运输和卫生处理;要逐步探索和建立农村居民自我管理的村庄保洁机制。要继续抓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的开展。要加强水质的检测,指导农户做好水源的消毒,使农民用上安全水。同时要加快农村改厕步伐,把农村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外环境整治结合起来,统一规划,整体推进。

(四)以除“四害”为核心,不断巩固病媒生物防制成果。病媒生物防制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卫生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除“四害”工作的有关管理规定,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因地制宜地开展除“四害”活动,降低“四害”密度,预防和减少病媒生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在改善环境卫生、深入治本的同时,还要突击搞好夏秋季节的灭蝇蚊专项活动,集中治标。要落实好餐饮业、食品生产加工业、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建筑工地、集贸市场、养殖场、屠宰场等重点场所的蝇蚊防制措施。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服务机制,全面推行专业杀灭与群众杀灭、集中杀灭与日常杀灭、药物杀灭与环境防治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全面完成除“四害”工作任务。要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及效果评价,做到科学合理防制,提高防制质量,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五)以加强农民工卫生管理为重点,提高农民工健康保障水平。随着“工业立县”战略的深入实施,进城务工及外来务工人员日渐增多。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环境,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公共卫生服务,是爱国卫生运动的新内容和新任务。要加强对农民工居住比较集中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等的环境治理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检查指导,改善卫生基础设施和饮食卫生条件。加强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健康教育、免疫规划、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特别要加强职业病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文明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三、强化措施,注重结合,不断提高我县爱国卫生工作实效

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作,不仅涉及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改水、改厕工程,开展农民健康教育,还要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各项工作要紧密衔接,形成合力,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才能够实现“改造卫生环境,弘扬健康文化,倡导卫生行为,有效防控疾病,全面提高农民健康素质”的目标。具体工作中必须强化“三个结合”:

(一)将爱国卫生工作与农村卫生工作紧密结合。要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培养一支忠实为农民服务的卫生服务队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在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落实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好预防控制疾病、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和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指导工作,使农村卫生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将爱国卫生工作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密切结合。凡是愿意参加新农合的农民都可以得到初级的医疗保健,这项制度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民的互助意识,引导农民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与健康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到92.9%,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抓好制度建设,不断扩大参合面,深入实施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加强健康档案运用,提高健康服务水平,使这项惠民政策发挥更大效益,以此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推动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同时也通过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降低发病率,降低合作医疗成本,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发展。

(三)将爱国卫生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涉及到发展经济、村民教育和卫生环境面貌的改善,这几个方面的工作紧密相联,互为因果,必须有效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提高农民物质、文化和健康水平的目的。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我县开始实施“三农提升工程”,旨在努力改善农村环境,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发展,各乡镇、部门要将爱国卫生工作项目与“三农提升工程”项目进行有机结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保障爱国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爱国卫生运动是党的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各乡镇、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进一步提高全县爱国卫生工作水平。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爱国卫生工作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各乡镇、部门要把爱国卫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爱国卫生工作的领导,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当地或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加大投入,强化督促检查。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县、乡镇、村委会(社区)三级爱国卫生工作网络,确保爱国卫生各项工作在基层得到落实。

(二)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各级爱卫组织要充分发挥议事协调职能,建立健全爱卫会委员部门例会制度,每年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爱国卫生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爱卫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当好参谋、做好服务、提供指导。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承担起各自负责的工作任务,做到人员、经费、责任“三落实”,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相互支持,密切协作,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爱卫办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培训,健全制度,提高爱卫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弘扬爱国卫生运动总结范文第5篇

一、充分认识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我县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卫生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持续改善,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升,疾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维护好人民健康不仅要靠医疗服务的“小处方”,更要依靠社会联动的“大处方”。坚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效改善人居环境、从源头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预防为主、加快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健康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手段,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力量的重要实践途径。我县向各行政企事业单位转发了国务院印发实施《意见》,并把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充分体现了我县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健康成果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二、加强宣传

为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统筹协调作用和群众广泛参与的优势,有效促进全社会齐动手、共参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由县爱卫办牵头,通过电视台、之声、健康等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动手,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到此次活动中,营造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真正做到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享有。本次活动,共发动企事业单位50余个,人员2000余人次,党员干部带头动员群众主动参与其中。同时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等相关知识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

三、加强重点城市环境卫生整治

(一)农贸市场

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综合执法局配合开展农贸市场所有摊位及周边环境卫生大扫除,确保市内外环境卫生干净整洁。重点对市场内公厕、水池、垃圾桶、家禽水产售卖点、下水道等部位进行清扫保洁和消毒。共计出动车辆3辆,工作人员30余人,动员60余户商户清理摊位卫生,清除积存垃圾共0.7吨左右。

(二)宾馆酒店专项整治

由卫生监督执法大队牵头疾控中心、市场监管局配合定期对各大宾馆酒店共的清洗消毒、污水排放、灭四害、健康管理制度、开展督导检查。此次对措施落实不到位整改不力的3家宾馆酒店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后才能开门营业。

(三)公共场所专项整治

按照分片包干的要求,结合公区划分、“街长片长河长制”,相关负责单位联合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巾帼志愿者,发动群众一同对城区南段、北段、沙坝三个社区开展清洁卫生大扫除。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开展社区绿地、楼道、电梯、地下车库、垃圾收集点、厕所等重点区域大扫除和病媒生物消杀,对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卫生大扫除。此次大扫除共覆盖8个社区,60余个小区、累计出动400余人,清理卫生死角200余处。

(四)交通运输专项整治

交通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持续对客运中心、公交公司等运输部门开展定期督导检查。并要求工作人员和乘客都要检测体温、佩戴口罩,合理引导乘客亮码、安检、候车时分散排队,减少乘客在车站、车厢内的聚集,如遇体温异常情况,工作人员对其引导至临时观察点,同时及时报告,并按既定流程进行后续处置。持续做好元旦春节等节假日乘客量大幅增多的应急准备。

(五)餐饮行业专项整治

由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加强对各大小餐饮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尤其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要继续加强督查检查不松懈,落实防控要求不放松,持续保持良好加工环境条件,保障群众食品安全。严把冷链物流渠道关口。把好重点人员关,加强从业人员防护,切实保障冷链物流一线工作人员自身安全;把牢工具关,严格运输工具消毒,坚决防止病毒通过交通运输渠道传播;强化信息关,督促进口冷链食品运输企业严格执行信息登记制度。

(六)居民社区专项整治

由住建牵头综合执法局爱卫办以及市场监管局等部门配合对城区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庭院等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按照分片包干的要求,结合公区划分、“街长片长河长制”,相关负责单位联合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巾帼志愿者,发动群众一同对城区南段、北段、沙坝三个社区开展清洁卫生大扫除。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开展社区绿地、楼道、电梯、地下车库、垃圾收集点、厕所等重点区域大扫除和病媒生物消杀,对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卫生大扫除。此次大扫除共覆盖8个社区,90余个小区、累计出动500余人,清理卫生死角300余处。

四、病媒生物

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按照爱国卫生活动的要求实施灭鼠活动,我县广泛开展“除四害”活动,切断虫媒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科学“除四害”投药程序,确保使用安全,累计投放“除四害”毒饵盒300余个,开展消杀灭达10万余平方公里。

五、开展督查确保工作落实

由县爱卫办牵头,联合县综合执法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住建局、县电视台,按照“突出重点、加强宣传、全面整治”原则,将重点场所环境卫生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清理不彻底、整治不到位的单位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限期整改并开展回访,对发现任整治不到位的,在电视台曝光栏目进行曝光,并纳入年度考核。

弘扬爱国卫生运动总结范文第6篇

1、负责研究制定全局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

2、负责研究制定各项创建工作年度计划,计划要求目标明确、措施具体。

3、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创建领导小组会议,分析研究创建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协调工作,布置任务。

4、负责保证创建工作机构、制度、人员、经费的落实。

创建办公室工作职责

1、贯彻实施创建领导小组各项决定,制定全局创建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做好各项创建工作阶段性小结、专项情况汇报和年度总结。

2、负责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做好归档工作。

3、负责检查、指导、督促各专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4、定期召开办公室会议,落实各项创建工作。

文明市民教育委员会工作职责

1、负责对全局职工开展文明市民教育。

2、负责制定年度市民文明教育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3、配合党、政、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好人好事,提倡科学精神。

4、定期做好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职责

1、负责开展全局范围内的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

2、负责划分全局工作、生活、公共卫生责任区,制定并督促落实卫生责任。

3、负责全局绿化、硬化、净化、美化任务的实施及管理工作。

4、负责全局公厕、公共区域的卫生、灭蝇、消毒管理工作。

5、负责落实垃圾袋装化工作及门前三包管理工作。

6、定期组织爱国卫生工作检查和督查,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纠正脏、乱、差的部门和个人。

7、定期做好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配合街道、公安派出机构,积极开展局院内工作区、生活区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2、负责制定防盗、防火、重点股室要害部位防范计划和措施,并负责实施。

3、定期对全局防盗、防火设施及要害部位进行检查,法定节假日期间进行重点防范、检查、督促。

4、负责每年对全局职工进行一次安全防范教育。

5、定期做好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负责对全局职工的计划生育教育与管理工作。

2、负责向已婚育龄人员及时发放计生药品和工具,关心和了解职工的计划生育情况。

3、负责对适龄青年进行晚婚、晚育教育和计生教育,并作为对新进局参加工作的青年进行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

4、积极配合街道开展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杜绝无证生育和超生行为。

5、定期做好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创建文明行业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负责开展全局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组织创建文明行业达标单位和先进单位活动。

2、负责全局卫生监督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教育。

3、负责制定和建立公示制度、投诉接待制度、监督员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加强对卫生职业道德建设的监督管理。

4、负责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定期组织行风调查和执法行为监督检查。

5、定期做好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弘扬爱国卫生运动总结范文第7篇

一、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重要意义

实施以场镇为重点的城乡清洁工程,改变目前我县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无保障、基础设施落后、群众卫生意识不强的状况,既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县城镇化进程,营造清洁、优美的城乡环境的具体举措,又是进一步促进我县环境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从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的战略高度,切实加以推进。

二、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和谐**,以全面提高人民健康素质、创造卫生环境、弘扬健康文化、倡导卫生行为、有效预防控制疾病为总体目标,全面开创我县城乡环境卫生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民健康素质、创造卫生环境、弘扬健康文化、倡导卫生行为、有效预防控制疾病为总体目标,全面开创我县城乡环境卫生工作新局面,最终形成稳定的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长效管理机制,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与区域间的卫生文明差距逐步缩小,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文明卫生素质明显提高的工作目标。

三、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主要内容

我县“城乡清洁工程”实施区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县城中心城区。二是各乡镇所辖地区。县城中心城区由市政园林局和巷口镇政府及相关成员单位负责,按照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原则做好县城中心城区的“城乡清洁工程”。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清洁工程,实行成员单位负责制。各成员单位要对所联系帮扶的乡镇负责,督促和指导乡镇做好清洁工程。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机制建设和重点环节推进两大方面。

(一)工作机制建设

包括县城中心城区和乡镇场镇卫生管理制度建设、爱国卫生运动制度建设。卫生管理制度建设是指要建立符合本地实际、上下联动的场镇环境卫生管理机制。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场镇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将场镇环境卫生状况纳入对各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目标考核内容;要明确具体部门对场镇环境卫生进行直接管理和技术指导,改变过去场镇卫生长期以来无部门管理考核、技术指导的局面;要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解决乡镇政府因财政紧张、资金短缺造成的环境卫生基础硬件设施落后的现状。

爱国卫生运动制度建设是指按照《重庆市爱国卫生条例》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群众国卫生活动制度,包括乡镇政府落实专(兼)职人员从事爱国卫生工作,建立月末动手日、周末大扫除、爱国卫生月等卫生制度。通过建立制度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优势,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问题,用较少的卫生投入,取得较大的卫生产出。

(二)重点环节推进

重点环节包括对场镇公共厕所管理、场镇容貌及垃圾收集处理、农贸市场管理、公共场所(广场、车站)管理、健康教育五类环节的整体推进工作。通过重点环节推进达到以下目标:

公共厕所管理。改造场镇范围内现有旱厕,场镇主要干道、车站、市场等人群集中地,按小城镇建设规划要求设置足够的公共厕所,有专人清扫保洁,公厕为水冲式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厕所,公厕内清洁卫生。

场镇容貌及垃圾收集。组建有清扫保洁专业队伍,落实卫生责任,有保证日常工作需要的环卫经费,有基本的环卫设施并能正常运行;大街、小巷、镇村结合部清洁卫生,垃圾日产日清,无暴露垃圾;场镇机关、居民垃圾逐步实行袋装化收集,处理规范。

农贸市场管理。市场容量满足群众需要,市场内划行就市、制度健全、容貌整洁卫生、管理规范,有专人清扫保洁,排水通畅;经营水果、农产品等易产生垃圾的摊位应自备密闭容器收集垃圾。

公共场所管理。环境干净、整洁,无乱贴、乱画,无违章占道经营;车站车辆应在停车场或指定区域有序停放和停靠,不得乱停乱放,影响交通秩序。

病媒生物防制。政府依法履行病媒生物防制职责,坚持环境治理为主的方针,清除四害孳生地。落实防制经费,鼠、蚊、蝇、蟑螂密度得有效控制。

健康教育。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技术力量,普及卫生科普知识,传播健康生活理念,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场镇主要干道及单位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和健康促进宣传品。

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步骤和阶段

“城乡清洁工程”实施年限为2008至2011年。分启动试点期(2008年),全面实施期(2009-2010年)和巩固发展期(2011年)三个阶段推进。

启动试点期(2008年):做好启动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出台具体技术指导方案,宣传报道方案,考核评比方案。今年,主要在巷口镇、江口镇、白马镇开展试点工作,力争2008年底建成3个“城乡清洁工程”示范镇。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按活动的总体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提出明确的工作措施。

全面实施期(2009-2010年):全县26个乡镇集中进行两个工作机制建设、五项重点环节推进工作,对基本硬件设施进行建设,全面开展容貌秩序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对乡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中期督导,同时加大对城乡清洁工程的宣传报道力度。到2009年底我县45%的乡镇达到技术指导方案要求,2010年底60%的乡镇达到技术指导方案要求。

巩固发展期(2011年):总结前阶段先进的整治经验,表彰奖励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推广好的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体系,最终在全县形成管理体制健全、经费投入保障的新的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力争更多的乡镇达到技术指导方案要求,彻底改善乡镇场镇卫生管理水平。

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积极推进城乡清洁工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城市的和谐和文明程度,是群众所需、民心所向。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上来,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的战略高度,切实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坚定不移地实现工作目标。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县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委宣传部、县卫生局、县市政园林局等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县督查室、县教委、县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市政园林局。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督查各乡镇和部门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情况。各乡镇应建立相应机构,负责指导和协调当地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工作。

(三)落实责任,加强督查

城乡清洁工程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作为本地区城乡清洁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乡镇的城乡清洁工程工作。把城乡清洁工程作为考核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在每年对乡镇的考核评比中,增加关于城乡清洁工程工作的指标。

(四)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宣传部门要营造浓厚的舆论监督氛围,广泛宣传城乡清洁工程工作成果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树立城乡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城乡清洁工程。

精神文明部门、爱卫部门要将精神文明、卫生创建与城乡清洁工程有机结合,协助开展各级各类的创建工作,对市级卫生镇加强管理和督查。

财政部门要研究目前场镇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来源问题,帮助各乡镇政府落实资金来源,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城乡清洁工程投入力度。

卫生部门要结合实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使群众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提高卫生防病意识,改变不卫生的行为和习惯。

教育部门要加大农村中小学的防病知识科普宣传,使农村中小学生并通过其带动广大群众能够了解和掌握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基本知识。

弘扬爱国卫生运动总结范文第8篇

一、完善工作机制,齐全档案资料。

积极贯彻党和国家卫生、体育、文化、教育和科技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组织实施各项具体方案。健全工作网络,及时调整成立具体工作领导小组,保证网络畅通,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制定卫生、体育、文化、教育和科技方面工作计划,写好阶段总结和各项检查考核汇报材料,做好办公室人员任务和责任分工,促使各项工作均有组织领导机构,有专人抓。注重平时各项活动开展档案资料的积累、年终资料的归档工作。每完成一项工作,及时总结,及时整理,保存有价值的材料,为各项检查、考核提供完备的原始资料和数据。方便办公室日常工作开展,方便相关办公室、事业站及兄弟乡镇互相交流。

二、统筹协调,扎实开展科教文卫体线各方面具体工作。

(一)在体育工作方面: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落实措施,社会各界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意识日益增强,健身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群体工作生机勃勃。

今年,我们在体育工作方面的工作重心是创建首批浙江省级体育强镇。围绕此项工作,我们重点开展如下工作:

1、大力开展体育宣传工作。(1)努力营造浓浓宣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及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的宣传橱窗,广泛深入开展体育健身知识宣传,增强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大力推广简便易行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和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开展体育咨询等形式,逐步加强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等体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宣传,促使全民健身舆论的形成。(2)重视技术骨干培训。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层体育科学健身的辅导,积极派员参加县(市、区)级以上各类体育培训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本年度新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名,全镇培训发展有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12名,镇体育骨干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2、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1)单项体育组织灿若群星,训练辅导点遍布全镇各地。镇10个单项体育组织(体育项目协会)遵照“面向广大农村,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方针,坚持业余、小型、多样原则,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开展了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太极拳、木兰拳、武术、南北拳等协会分别在*公园、象塔公园、*山、南岙山、茗山等地设立了22个训练辅导点;门球、象棋协会分别在*村、镇敬老院、镇第一小学及妇联幼儿园设立训练辅导点。到目前为止,各单项体育组织共设立训练辅导点28个,发展有八千四百多名入会会员,组织凝聚、指导并管理着一定人群的体育活动。(2)余暇职工体育活动在各企事业单位体育组织的领导下,沿着健身、调心、益群等多种维度展开,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厂(校)际篮球赛、象棋赛、职工趣味运动会、职工拔河赛等等。由于职工体育活动的业余性和活动内容的多样化,职工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形式大量涌现,如老教师门球队、木兰拳队、腰鼓队、青年职工健美小组、篮球队、象棋队等等。(3)村(居)和居住小区运动队除注重平时锻炼外,还自发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如各类邀请赛、对抗赛、友谊赛。因地制宜、科学文明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以活动促认识、促发展、促建设,焕发农村体育的勃勃生机。以往镇级体育工作镇党委、政府一家办的工作格局逐步被打破,镇级体育工作逐渐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办体育的工作新局面。(4)民族、民间体育得以传承、发扬。划龙舟活动作为民间体育传统项目,一直以来为我镇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推崇,在全镇各村普遍开展。近年来,特别是近两年,得到更进一步发展。20*年端午划龙舟活动前后历时一个半月,全镇58个行政村组建100多支龙舟队,上水龙舟95艘,参与人数达上万人次。百舸争流,百舟竞渡,比赛场面蔚为壮观。

3、成功举办镇首届全民运动会。首届全民运动会不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均较往年分散举行的单项竞赛和活动有了更进一步发展和深入。有乒乓球赛、篮球赛、象棋赛、健身跑、门球赛、太极拳、武术和广播操表演等8项竞赛和活动。首届全民运动会规模大、内容多、涉及面广,既是推动我镇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一项实际行动,也是检阅群众性体育成果的一次盛会。健身跑活动吸引了来自全镇各村(居)、行政企事业单位46支代表队、2600多名运动员积极参与。篮球联赛2个分赛场、10支运动队进行为期半个月的45场比赛,每日围观者甚众。全民运动会参与总人数达到4500多人次。首届全民运动会面向农村,

面向大众,充分体现了“丰富多彩、就近”的群众体育活动工作思路。通过举办全民运动会,进一步促进了我镇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4、积极组队、组团参加县(市)区各类体育比赛。分别组队参加乐成中心门球场落成庆典暨门球邀请赛、秦皇岛市第六届北戴河“休养长寿杯”门球邀请赛、乐清市老教育工作者20*年第十届老园丁门球比赛、*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大众体育部)“浙南农贸杯”象棋、乒乓球比赛和全国区县级象棋锦标赛。此外,各单项体育组织自主参加的各类比赛活动更是不胜枚举。

5、兴建体育场地设施。(1)在农村,体育运动场地兴建之风盛行,*、*、*、*、*等11个村新建了9个健身苑、2个门球场和2个篮球场,农村体育运动场地数量继续增加。截至目前,全镇各行政村已建有健身苑40处、篮球场34个、门球场6个、房56个、游泳池2个,拥有体育设施行政村已达71个,占79.77%。建有室外体育运动场地行政村达到了55个,占61.80%。(2)企事业单位合理规划,相应建成一定的体育场地,现有篮球场34个、网球场1个、门球场1个、健身路径1处、羽毛球场3个、田径场1座、小运动场7个、乒乓球室29个、房5个、健身房5个。全镇体育运动场地总量和总面积继续稳居乐清全市首位。

(二)在教育工作方面:坚持以建设现代化教育强镇为目标,以省级教育强镇复评为契机,以市局提出的“办人民满意教育,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了*镇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1、统筹协调各类教育,促进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

(1)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围绕普及、提高学前三年教育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工作。3—5周岁学前教育基本得到普及,入园率达94.80%。其中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6.5%,分别比20*年提高了1.21和0.5个百分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3.33%。(2)基础教育。全镇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小学适龄儿童和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9.23%,继续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初中毕业率99.72%,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段的比例达到96.96%;升入上一级学校职、普招生比例为100:92。小学、初中毕业年级学生体育合格率分别达到96.51%和95.84%,小学、初中在校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低于9.32%和22.39%,近年来逐步下降。(3)成人教育。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对乡镇企业职工、农村基层干部、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岗位培训为重点,与基础教育相衔接,与职业教育相沟通的全镇成人教育办学体制和“行业主管、企业自主、社会参与”的成人教育管理体系得以形成和建立。全镇建立了18个村级成人校(教学点),全镇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62%,脱盲人员巩固率达到100%。

2、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水平。

(1)积极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我镇小学校网较分散,个别完小规模小、学生人数少,造成人力、物力浪费。继续做好全镇小学校网调整是我镇教育线上的第一件大事。今年,我们把学校布局调整的主要着眼点放在了三山南片小学。撤并迁建*、*、*、*和*等5所完小,新建镇第五小学。目前,镇第五小学已完成立项、划定红线图、规划选址、征地和预审,预计于20*年完成一期工程。五小建成后,我镇学校布局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进一步整合,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效益将进一步提高。(2)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坚持与时俱进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投资163.17万元在*村征地50.76亩,着手实施镇五小一期工程。投资32.7万元,对一小、二小、三小、镇中、万家中学、三山中学等6所学校进行办学设备配备和添置。教育投入用于教学设施增添,成绩显著。镇中、一小、二小、三小、三山小学、茗西小学、万家小学建成多媒体教室;万家中学、茗屿中学、茗西九年制学校、一小、二小、三小等10所学校配置小媒体41套。中小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率分别达到100%和95%。完备的教学设备保证了中小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实现了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

3、锐意进取,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1)德育为先,营造德育教育良好氛围。一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构筑立体德育宣传氛围。认真贯彻《公民道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实施纲要》,开展重大节假日绘画、书法、演讲、征文、班刊、校刊、手抄报和知识竞赛等评比活动,举办文艺汇演、学校艺术节、体育节、运动会,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参观图片展览,组织禁毒、禁赌和森林防火签名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渗透思想教育,营造浓浓的德育宣传氛围。二是创新载体,积极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完善法制教育的工作制度,聘请校外辅导员,在各校配备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律专题教育,在学生中掀起学法、讲法、守法、用法的热潮,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遏制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我镇未发生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事件。三是加强德育教育网络建设。为密切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完善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开设12所家长学校,建立10个总面积达47.5亩、特色鲜明、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施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政府推动,全面实施课改。2003年秋季起,全镇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和起始学科全面进入课程改革试验,我镇各中小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围绕课程改革,继续开展系列教研活动。一是“走出去”,组织近百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分赴杭州、宁波、*、瑞安、苍南等地学习;二是“请进来”,邀请课改专家来本镇讲学;三是开展“互学”活动,积极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各学科都开展了校际之间、年级之间、教研组之间的示范教学;四是组织学习培训,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新课程知识培训、新课标培训、新教材培训、教科培训等,参加教师达500多人次,教师队伍中出现了近年来少有崇尚学习的好风气。

(3)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狠抓学校安全教育。建立定期检查和月报制度,制订镇、学校安全工作预案,组织了5次学校、幼儿园安全大检查。开展禁毒、禁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人为本,及时排除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隐患。本年度我镇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4)强化师资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通过强化师资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教师坚持在职进修,学历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初中专任教师294人,学历合格274人,合格率达93.20%,其中本科毕业164人,已获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84人,初级职称198人。小学专任教师386人,学历合格377人,合格率97.67%,其中大专毕业276人,已获中级职称76人,初级职称269人。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高学历比例分别从20*年的63.98%、41.84%提高到71.50%和55.78%。

(三)在卫生工作方面: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推动了爱国卫生、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农村卫生创建和无偿献血等工作的深入开展。

1、强化教育,深化宣传,群众健康意识不断增进。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社会教育活动,利用印刷品、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开展了健康宣传教育。结合“3.24”世界防治肺结核宣传日、“4.25”世界无烟日、“12.1”世界艾滋病宣传日开展咨询宣传活动。利用镇区主街道、公共场所、村(居)、企事业单位卫生宣传专栏,张贴健康宣传海报、宣传专刊、报刊,传播卫生科学知识。全镇97个村(居)与95家医疗分点、乡村医生、个体医生,每月分发健康宣传资料500多份,63个村卫生室全部订阅《浙江健康教育》及有关宣传资料,健康知识在农村全面普及。

2、消除“四害”,预防疾病,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1)开展除“四害”工作。根据“四害”季节消长规律,开展春冬两季灭鼠活动和夏季消杀活动,有效控制蚊、蝇、鼠等害虫的密度,阻断了疾病的传播源。1月份、4月份全镇农村、农田灭鼠活动,投入资金1.95万元,投放灭鼠毒饵2.856吨。(2)开展灾后爱国卫生运动,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7月份,第5号强台风“海棠”袭击我镇,97个村(居)全部被洪水淹没,环境、水源、食品等受到了严重污染,给我镇造成严重灾情,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我们将开展灾后爱国卫生运动作为救灾防病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动员全社会共同投身群众国卫生运动中。7月22日—24日,组织开展了全镇性卫生大清扫活动,全镇掀起了爱国卫生运动高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全镇灾后共出动干部群众442人次参与环境清理,清扫面积达980万平方米,消杀面积达149万平方米,清运垃圾1410吨,发放漂白粉1.9吨,漂白晶片14.*万粒,敌敌畏23箱。由于做到了早部署、早安排,我镇灾后爱国卫生运动有效开展,全镇灾后未发现疫情。(3)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试点。从7月份开始,在*漳、西才、*、金炉、前星、*、赵岙、沈岙、硐桥、*等10个村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试点,镇中心卫生院指派医务人员到各村入户调查,建立村民健康档案,并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4)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健全镇防保站、中心卫生院、乡村医、个体医传染病报告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卫生室传染病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有关传染病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的规定不断完善。组织乡村医生学习传染病法规、传染病管理报告制度、登记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业务知识,传染病登记册分片区、分月份进行归档,旬旬上报,旬旬有留底。乡村医生的传染病管理意识和水平进一步提高。20*年全镇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无医院内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暴发疫情和死亡事故。

3、强化监管,打扶结合,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镇级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村(居)建立食品安全协管小组,并专门配备食品安全协管员。97个村(居)全部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35家“农村放心店”、94个“消费维权监督点”挂牌,一个覆盖全镇的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基本建成。二是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工作有序开展。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的标准,实行日常管理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利用分发宣传资料、检查现场教育等形式,督促食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公共场所单位不断提高卫生水平。全镇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430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73家,从业人员1284人。今年共组织了七次大规模食品卫生检查,体检食品、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从业人员1221人,参加卫生知识培训学习人员达1221人,体检率达100%,卫生知识培训率达100%。检出“五病”人员35人,做好调离处理,调离率达100%。

4、以镇带村,镇村联动,农村卫生创建不断深化。

不断深化农村创卫内涵,抓重点、树典型,积极指导各村进行软硬件建设,以镇带村、镇村联动,农村创卫工作再掀热潮。在前几年成功创建*、*、*、*、*岑等5个浙江省卫生村、9个*市卫生村、7个*市卫生单位和3个乐清市卫生示范村的基础上,今年*和*岑两村申请加入了部级卫生示范村创建。

5、全民动员,干群协力,无偿献血首度超额完成计划任务。

我镇无偿献血工作在前几年持续打下扎实基础的前提下,今年又取得了新的成绩,首度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9月7日--29日,159家单位、2400多人满怀热情,踊跃参加本年度无偿献血体检活动,有887人成功献血,献血量达到17.78万cc,完成率110.87%。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先进集体。朗诗德电气有限公司、浙江万控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宏丰电工有限公司、新亚电子有限公司、路之遥电气有限公司、上海人民企业集团、环宇集团和金龙机电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成功献血人数均在40人以上。其中朗诗德电气有限公司、金龙机电有限公司、环宇集团等3家单位成功献血人数均超过80人,我镇无偿献血事业再添新彩。

(四)在科技工作方面:我们认真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切实抓好科技进步,努力营造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氛围。

工业方面:一是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争取技术改造立项;二是帮助落实往年的重点技改项目;三是帮助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农业方面:一是积极引进优良品种;二是推广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栽培技术,逐步实现了农业操作机械化。加强科技协作方面:一是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出台各种政策,把优秀的科技人才、企业家、养殖能手、种植能手、能工巧匠吸收到科协中来,把他们的丰富经验不断总结推广,带领群众走科技致富的道路。二是倡导企业和科技示范户积极开展科技交流和交易活动,与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院所建立技术依托关系,引进科技项目,密切研究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使研究会在企业和行业之间真正起到“龙头”作用。

弘扬爱国卫生运动总结范文第9篇

1 工作背景

1.1 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市有约1700万常住人口和每天高达百万的流动人口。如何始终做好保护城市环境与市民健康的工作是长期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上海市人民政府历来把市民健康和城市环境问题作为政府的重要责任,并把健康和环境问题作为主导实施的公共政策和公共行为的重要方面。

2003年9月27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建设健康城市动员大会上指出,“建设健康城市是完善城市公共卫生体系、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客观需要,是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建设健康城市是上海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完善城市公共卫生体系、保障人民健康的实际需要,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举措,对推进上海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的根本目的

在首轮建设健康城市3年行动计划中,基于原已取得的工作成果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上海市提出建设健康城市的阶段性目标是要使上海的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和总体环境质量、卫生服务水平和人民的健康水平继续保持中国大城市的先进水平,加快追赶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由于建设健康城市行动计划明确由市爱卫会负责组织实施,因此,该目标既继承和发扬了爱国卫生运动的传统工作脉络,又创新和丰富了今后的工作内涵,为爱国卫生运动的逐步转型和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经过3年实践之后,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工作进一步明确定位,在服从于上海市十一五总体发展规划要求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对“人”的关注,强调以人为本和公众参与,明确新一轮行动计划目标为:到2008年,基本建立能够有效激励全社会参与健康城市建设的可持续行动机制,进一步健全促进全民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

2 具体实践

2.1 计划编制,聚焦重点

行动计划是建设健康城市的纲领性文件,计划确定的工作任务、具体指标必须是建立在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其切实可行。因此,上海市在编制健康城市行动计划过程中,始终坚持“市民有需求、部门有措施、解决有可能、评估有标准”的原则,在充分汇总了市民需求调查的分析结果和市有关职能部门的计划重点,综合多方意见,聚焦重点,确定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指标。

以《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2006年―2008年行动计划》为例,其编制过程经历了3个步骤:第一步是开展市民需求调查,共调查社区居民、学生、流动人口、公务员以及公司职员等15 843人,以掌握市民关注的健康城市热点问题;第二步是征求部门意见,通过专题座谈(约200人次)、部门走访(约20个)、网站查询(近1个月)等形式,以掌握那些需要多部门合作解决的、影响市民健康的难点问题;第三步是将以上两者有机结合,综合多方意见,经分析汇总,聚焦重点,最终确定了计划的4大主要任务,以及配套的14项重点推进活动和40项具体指标。

2.2 政府主导,健全机制

建设健康城市是一项公益性的、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需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活动。为此,有能力、有责任承担该活动总体组织发动、协调管理的机关,只能是各级政府。因此,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市政府应当作出承诺,承担组织主体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建设健康城市行动的顺利推进。

上海市和各区县政府在建设健康城市、健康城区(县)过程中,始终将其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2003年,市政府建立了由副市长牵头的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联席会议制度,由14个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19个区县政府为成员单位,坚持每季度召开全市性建设健康城市联席会议。同时,各区县分别参照组建了组织领导网络,在不同层面上形成了政府分级负责、多部门合作推进、专家组技术指导的有效工作机制。

2005年11月20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和上海市副市长在上海健康城市国际论坛开幕式上,为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增挂“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牌子揭牌,标志着上海市爱国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心发生了重大调整,也为新一轮建设健康城市行动规划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3 部门整合,共同推进

多部门合作是建设健康城市的主要特点之一。为此,上海鼓励所有参与健康城市建设的部门和单位充分利用这一工作平台,以整合任务的方式来优化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家围绕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地推进原本以单个部门为主的重点活动,不仅在政府层面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而且在社会层面提高了发动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和优化了社会协作的机制,使这项社会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能够较为顺利地达到预期效果,其中尤以“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最为显著。

2006年,全市以“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为重点,有关部门密切合作,重点开展了惠及群众、贴近群众健康的系列活动。其中,“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进展如下:

一是“人人知道自己血压”。各区县爱卫办会同卫生等部门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红十字卫生站、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健康咨询服务点、社区居委会活动室等资源,配备血压计、听诊器等设备,组织和发动医务人员和志愿者,全面开展为35岁以上市民和外来人员测量血压活动。全市各区县、街道、镇共设置血压测量点7 079个,社区35岁以上居民参与血压测量约500万人次;年内首次测量血压的约有82万人,约占全市35岁以上人口的11%。

二是“人人掌握救护技能”。各区县爱卫办配合红十字会、民防办、消防等部门,积极开展救护技能培训工作,通过讲座、知识问答、现场演练等多种形式,向市民普及急救知识。同时,积极组建街道、镇的救护志愿者队伍,通过他们向社区居民培训救护知识,提高社区居民自救、互救的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培训20多万人次。

三是“人人参加健身活动”。各区县爱卫办积极配合体育部门,大力开展以团队为主要形式的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发动市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全面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据统计,全市各街道、镇现有各类群众性体育团队总数达1.2万支,已组织各类活动10.6万次,社区居民参加活动有240万人次;全市部分单位通过工间操、单位运动会等形式,积极组织职工开展体育锻炼,平均每天的运动时间一般达到30 min。

四是“人人参与无偿献血”。各区县爱卫办密切配合区县血液管理办公室,初步形成联动机制,深入社区和单位宣传自愿无偿献血的意义,倡导献血健康、光荣的理念,弘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公德,构建和谐社会风尚。区县还组建了应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据统计,2006年本市无偿献血398 901人份,其中自愿无偿献血比例为86.0%,两者均创历史新高。

五是“人人养成健康行为”。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各区县围绕“迎世博,讲卫生,建健康城市”的主题,以商场、广场等10大主要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为重点,着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等措施,引导市民从自身做起,改变陋习,自觉养成健康的公共行为。全市有25.5万市民报名参加健康城市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3.6万次,约有71.9万人次参与活动。其中,市爱卫办与市足协等部门合作,在2007年中超上海申花队主场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市民不随地乱扔垃圾和文明观赛,并按照项目管理的科学理念,组织志愿者实施民意调查、过程评估,真正做到虚事实做,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4 场所建设,各具特色

紧密依托社区和单位是上海建设健康城市的成功经验之一。社区、单位是健康城市的细胞、整合的平台、推进的载体、有效的抓手。根据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各区县紧密结合区域特点、发展定位、市民需求,认真做到摸清底数、突出重点、落实措施,积极开展建设健康社区和健康单位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5年,全市开展 “2211”健康场所建设活动,即评选出20个健康社区示范点、100个健康单位示范点、200个健康小区示范点、1万个健康家庭示范户,有效带动了全市健康场所建设。全市有48个街道(镇)、295家单位、364个小区、15 386户居民申报开展建设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小区示范点和健康家庭示范户活动。其中,各街道、镇和单位按照“整体推进、个性发展、以人为本、健康为重”的原则,实践了大量的具有个性的“健康特色”项目的建设,力求逐步突破,受益居民。例如徐汇区的社区艾滋病防治计划、健康商圈建设;黄浦区的健康弄建设;卢湾区的淮海路健康一条街建设;静安区的健康楼宇建设;长宁区的群众互助组织建设;普陀区的糖尿病社区防治;闸北区的中医药进社区;虹口区的社区健康教育学校;杨浦区健康服务基地的建立;闵行区的无偿义务献血屋建设;嘉定区的外来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模式;宝山区的户籍制健康管理模式试点;浦东新区的健康市场和健康军营建设;南汇区的红十字健康关爱进社区;奉贤区的健康促进社区行;金山区的健康村庄和健康教育民俗化建设;崇明县结合生态岛建设强化农村环境的管理等项目,都切切实实地让广大市民成为建设健康城市的活动主体和受益主体,从而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2.5 社会动员,宣传造势

为了提高市民对建设健康城市工作的知晓程度,以动员更多的市民关注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市和区县爱卫会充分发动各地区、各部门,通过组织大量有创意、有影响、有效应的宣传和整治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提高了全市市民的健康意识。

据不完全统计,在2003―2005年首轮行动计划期间,全市各新闻媒体对建设健康城市、健康城区和健康社区的各类报道逾千篇,上视、东视、东方卫视3个频道用3周时间在黄金时段以每天3~4次的频率滚动播放建设健康城市的公益广告,建立社区健康城市宣传栏约3 000块,制作了一大批资料和“实用型”的宣传品发放到居民手中。

其中,2005年全市开展了以建设健康城市为主题的“五个一”社会宣传活动,全市逾70万市民参与了“五个一”宣传活动。具体开展情况为:一是制作了一首题为《健康城市幸福歌》的健康城市主题歌,在地铁、公交车以及商业街宣传屏上滚动播放MTV,每日受众约达1 200万人次;二是通过层层选拔,推出了一台建设健康城市群众性文艺晚会,在各社区组织演出;三是印制一批宣传资料,包括10万份专题宣传画、1万份反映工作实效的宣传板报在社区张贴;四是组织一次知识竞赛,约有16万人参加;五是开展一次“边看边评健康上海”活动,有6.5万市民参与了看评活动,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扩大了健康城市的社会效应。

2007年,为进一步推进建设健康城市理念,市爱卫办编印了约192万册《“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核心知识手册》,100多万册《上海市百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系列读本》,发给广大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使健康城市理念家喻户晓。

2.6 拓宽渠道,加强交流

为进一步提升本市建设健康城市的水平,市爱卫会非常重视争取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和国内外专业机构、学术团体的指导和支持,并且有重点地借鉴国内外城市与地区的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据不完全统计,仅2007年内,市爱卫会办公室接待卫生部、WHO以及国内外各地考察人员10余批,近100人。同时,通过举办论坛、研讨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区际、省际、国际间的学习与交流,例如2005年的“上海健康城市国际论坛”,2006年的“上海・金山健康城市建设论坛”和“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6会议”等,其中尤以“上海健康城市国际论坛”影响最大。

“上海健康城市国际论坛”以“城市,让市民更健康”为主题,由市爱卫会、市卫生局和WHO神户中心联合主办。有来自8个国家,16个省市和地区的近400人参加了会议。卫生部部长高强、WHO神户中心(WKC)原主任威尔弗瑞德・克赖泽尔博士、上海市副市长出席论坛并进行演讲。

对于本次论坛,国内外代表给予了一致好评。卫生部部长高强在演讲中高度评价上海的工作。他指出,上海健康城市国际论坛的举行,将成为中国健康城市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必将为健康城市活动在中国的进一步开展带来有益的启示和有力的推动。上海作为中国第一个开展健康城市建设的特大型城市,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衷心希望上海健康城市建设为全国的爱国卫生运动开辟新的途径,为建立健康生活秩序、提高健康水平创造新的经验,为全国卫生事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而WHO官员则用充满诗意的主旨演讲表述了他们的期待,认为上海将是其关于健康城市化全球运动的首选合作伙伴。可以说,上海建设健康城市活动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对整个项目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甚至是引领的作用。

2.7 科学评估,注重实效

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的评估工作注重“社会评价、市民评判、科学数据评定”,在评价过程中要做到评估主体内外结合,注重客观性;评估方法定量和定性结合,注重科学性;评估内容点与面结合,注重操作性;评估指标过程与效果相结合,注重全面性。为此,在首轮行动计划实施之初,市爱卫会就聘请本市社会学、医学、健康促进、疾病控制等领域的知名学者,组建“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技术指导组”,负责工作实施中的策略咨询、技术指导和监测评估,依靠科学,运用技术,提高工作效率。2004年,制订了《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评估方案》和《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的指标技术界定》,并依据该评估方案,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组织开展了中期评估和终末评估,有效地指导了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其中,根据对首轮行动计划的中期和终末评估中市民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显示,市民对健康城市知晓率从中期评估的76.5%上升到终末评估的86.9%,参与率从中期评估的36.0%上升到终末评估的47.2%。在终末评估中,70% 以上的市民认为健康城市关注的环境质量、提供食品放心程度、居民生活方式健康程度、居民参与社区健康活动的积极性、居民文明程度、政府部门对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等6大问题较2年之前有普遍改善。

3 主要成效

经过几年的实践,上海建设健康城市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健康城市理念得到普遍认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在第十四章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中明确提出:“继续推进健康城市建设,进一步拓宽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的渠道,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参与模式”。各级政府日益重视健康城市工作,分别将建设健康城区工作融入地区发展总体规划。

二是城市环境明显改善。目前城区主要河流(苏州河)基本消除了黑臭,主要水质指标达到景观水标准,生态功能开始恢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指数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比2003年明显增加;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从1999年的19.8%提高到2006年的37.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3.5m2提高到11.0m2。

三是居民健康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的投入,逐步完成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标准化改造。目前,上海市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97岁,孕产妇死亡率为8.31/10万,婴儿死亡率为4.01‰,市民健康的“三大指标”继续保持世界发达国家中等水平。

四是基本完成了健康城市行动的各项计划任务。经评估,2003―2005年首轮3年行动计划所确定的104项指标任务基本完成,其中按期完成的98项,完成率为94.2%;经分析,未完成的6项工作指标均因受国家、本市政策调整以及机构调整的影响,无因主观的因素造成指标任务未完成的现象。2006年,启动新一轮建设健康城市3年行动计划以来,各项指标任务也进展顺利。

4 主要体会

建设健康城市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推进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一些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情况,各地区、各部门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因此,上海在实践中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部门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社会参与有待进一步动员,典型经验有待进一步推广等方面。

总结已经积累的工作经验,立足爱国卫生运动的传统优势,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深化健康城市建设的理念,继续坚持和重点突破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把建设健康城市融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要进一步深化健康内涵,抓住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机遇,建设“世博之城,健康之城”,把健康理念折射到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市民的生活健康、思想健康、人际关系和谐,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动,创建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

二是创新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健康城市建设,关键在社会发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市民的互动机制,采用各种社会动员形式,深入社区和单位,使健康促进活动到户到人,引导市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要有效整合各类健康城市建设资源,促进政府与民间、社团的合作。

三是重视舆论、重视评估、重视激励,建立健康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动全社会建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建立动态评估机制,扎实开展评估工作,以评估促进健康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健康城市建设的激励机制,推动社会各层面踊跃参加健康城市建设活动。

弘扬爱国卫生运动总结范文第10篇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年”活动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意识的新提高和工作目标的新定位,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力度的新加强。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作为教育考核的新任务,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深入到每项教育工作环节,贯彻到2011年学校整体工作中去。

继续围绕全市教育工作总体部署,以“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年”为主题,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重点,以“三化巩固”为突破口,抓好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结合淮南教育实际,着眼于学生成长成才,着眼于校园文化建设,着眼于教育内涵发展,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奋力推进德育工作上台阶。

1、以爱国卫生运动为载体,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坚持以中小学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为载体,开展好“净化推进、绿化巩固、美化提升”工作,创建卫生达标(示范)学校。各单位应在“净化、绿化”的基础上,做好校园环境建设的“美化”工作,营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氛围中,接受美的熏陶、实践美的行为、得到美的升华,强化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功能,不断提高“三化” 工作水平。

2、以书香校园活动为载体,形成良好教风学风校风。读书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坚持以“构筑书香教育人生”为载体,开展好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可以通过校长办学理念报告会,青年教师读书会,教师论坛和教学反思会等活动,让“文化立校、科研强师”的办学理念深入到每个教职工头脑中,促进广大师生自身发展。

3、以文明礼仪教育为载体,提高中小学学生素养。各单位应以文明礼仪知识教育为先导,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检查督促为抓手,注重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做到“三别”、“四带”。“三别”即向脏话告别,向陋习告别,向低级趣味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老师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给社会。评选“文明礼仪之星”“文明礼仪教育标兵”和“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基地)”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氛围。

4、以“十六个一”建设为载体,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今年的“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年”活动以“完善推进、巩固提升”为要求,要努力做到活动有抓手,管理有机制,工作有特色,文化有内涵。重点抓好16个文化载体,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从而使学校管理向精神引领迈进。学校建立16个“一”文化载体:一训(校训)、一标(校标)、一歌(校歌)、一旗(校旗)、一报或刊(校报或校刊)、一站或台(学校广播站或电视台)、一网(网站)、一室(校史陈列室)、一箱(校长信箱)、一廊(校园文化走廊[根据条件])、一话(心理咨询室电话)、一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体育会)、一节(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主题活动节)、一社(学校学生社团或每学科至少建立一个学生兴趣小组)、一委(家长委员会)、一神(学校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年”活动,主要按照以下三个阶段来推进:

宣传发动阶段:时间安排:1—3月份。主要任务:立足实际,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年”实施方案。营造氛围, 策划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年”各项活动。

整体推进阶段:时间安排:4—11月份。主要任务:认真开展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学生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工作。切实开展教师文化推进工作。

巩固提高阶段:时间安排:12月份。主要任务:组织“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年”活动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通过现场会和研讨会等形式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并评选“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10所、“书香校园”20所。各单位要对巩固年活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总结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写出总结报告。参照淮教[XX]6号文件规定、2011年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年主要工作目录和2011年德育工作要点,以《淮南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评估细则》《淮南市中小学书香校园评估细则》为创建标准,申报“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淮南市首届书香校园”。

四、严格要求,务求实效

加强领导。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纳入到单位总体工作中去。要成立领导小组,“一把手”为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学校政教处要结合学校实际,创新思路、创新载体、创新工作,协调各职能部门,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年深入发展。

。各单位接此通知后,一定要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不等待、不观望,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掀起“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年”活动的高潮。各单位要于3月10日前把“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年”活动方案报市教育局德育科。

。各学校要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实行领导责任制和分工承办制;活动进程要具体到人、到天、到事;各项任务的完成要限时、限质、限量,落实责任追究制。

。活动过程中,市教育局将不定期安排暗访、互查,检查情况将以简报的形式实行月通报制。同时通过市电视台、淮南教育信息网、淮南德育信息网定期通报“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年”活动进展情况。在活动过程中还将召开现场会,进行经验交流,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

一、活动意义。

书籍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大力弘扬优秀的读书传统,广泛传播读书学习理念,兴起读书学习热潮,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校园阅读活动,进一步提升我校师生的综合素养,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决定开展“书香校园”活动。

(一)、教师读书活动。

1、建立“书香校园”网页,加强图书室、阅览室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积极为广大教师阅读提供良好的平台。

2、鼓励教师广泛订阅报刊杂志,每位教师每年至少订阅1~2份教育类刊物。

3、倡导教师树立“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意识,充分利用假期、周末以及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充电,走近经典,品味名著,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4、建立教师月读书制度,每位教师每月至少读一本好书。所读书籍可以是学校推荐的,也可以是个人自选。

5、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0周岁以下教师每月完成一则书评或读书随笔。鼓励青年教师自我加压,逐步增加随笔篇数。学校将定时作好统计及上传交流工作。

6、加强教师读书成果展示交流,积极开展主题阅读沙龙、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典型事迹宣讲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

7、开展与学生“同过一个节”(阅读节)、“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活动。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晨会课、读书课为学生朗读经典书籍,每学期1—2本。

1、建立班级图书角,专门配备班级兼职图书管理员,定期组织向学校图书室借取图书,并负责班级图书的出借、登记、归还等工作。

2、实行“三读”(早读、午读、晚读),设置“读书课”,大力开展“大阅读”活动。“早读”、“午读”时间为学生到校后到预备前,“晚读”时间为放学后的20分钟。“读书课”则从综合实践课中抽出一节,由语文老师确立主题,并加以指导。各班要选好小助手,组织好班级晨间、午间及下午放学后的阅读活动。读书内容为学校推荐的100本书目以及学生在老师、家长指导下购买的书籍。

3、以“每日一诗”为主要形式,广泛开展“走近经典”诵读活动。一二年级要求熟读背诵比较简单、易理解的诗词80首;三四年级要求熟读背诵经典诗词80首;五六年级要求熟读背诵有一定难度的经典古诗文80首。学校将组织诗朗比赛。

4、建立“读书月”、“阅读节”,深入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学校将每年5、11两个月定为校园读书月。读书月期间,开展“四个一”活动,即至少读一本名著;写一篇读书笔记;举行一次知识竞赛;举办一次作文大赛。定期举办阅读节活动,开展“向你推荐一本书”、“读书交流评论会”、“读后感展评”、“编辑小书虫报”等活动。学期末组织评选学校“读书之星”。

5、加强学生读书竞赛与交流,组织开展经典诵读展示、赏诗会、诵读比赛、读书笔记评比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6、建立学生“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读书成长册”展示评比活动。7、成立学校文学社,组织编辑校报、班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学社团活动,以写作促进阅读,形成读书、写作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1、 创设环境。对“书香校园”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设立学校“读书月”、“阅读节”,注重以“书香班级”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实行图书架进班级、阅览室全天开放。

2、整合资源。建立“书香校园”网页,研究利用网络开展阅读。组织试点班,每班藏书至少100本以上,建设“书香班级”。鼓励建设家庭图书架,建设“书香家庭”。

3、开展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师生读书活动,按学期订好师生的读书计划,明确每个学期的读书本数、基本书目。切实落实“三读”与“读书课”,保证全体师生的阅读时间。定期组织读书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切实加强对“书香校园”活动的领导,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为读书活动提供导读、评价等服务;促进班级读书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联谊;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分层次、分类别举办读书报告会、专题讨论会、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征文竞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对有影响的活动,进行宣传和推广。

2、强化服务保障。要加强学校图书馆与阅览室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要购齐购全师生推荐阅读书籍,并适当购置一批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等。要认真做好定期、开架出借工作,让学生自由选择喜爱的图书。要做好新增图书及时上架与推荐介绍工作,以方便师生借阅。

上一篇:社区爱国卫生运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冬季爱国卫生运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