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西畴精神”

时间:2022-07-18 02:04:57

西畴人民在极其困难的生存环境下,勇敢面对,展开了向大自然、向贫困宣战的长期斗争,谱写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苦熬不如苦干,搬家不如搬石头”的“西畴精神”。“西畴精神”人民内涵带着通过社会实践打牢基础理论功底,努力创新教学教法,不断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也为了亲身感受祖国的进步,云南的巨变,我们社会科学学院一行教师利用假期对云南文山州西畴县的几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实际情况,获得了一部分的“三农”问题的第一手实践资料,加强了教师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我们亲眼目睹了西畴人民面对困难,拼搏奋进,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由昔日的极其艰难的生存环境换来了如今的生态人居环境,发展了生态经济,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存道路,铸就了精神文化――“西畴精神”。“西畴精神”不仅支撑着他们继续前进,同时也为我们对今后的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一、西畴概况西畴县属于云南省文山州典型的农业贫困县,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战为一体的部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总国土面积1506平方公里。2011年县财政总收入5996万元,农民人均产粮351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10元。西畴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不到一亩,耕地等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土地大多属于喀斯特地貌,、半岩溶面积11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5.4%,石头多于耕地,石漠化程度深,地表积水少,地下水深,不易开发,水资源非常缺乏。 八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岩溶专家认为“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的西畴县已经基本丧失了人类生存条件。但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每平方公里却必须平均承载161人。二、“西畴精神”内涵“西畴精神”是西畴人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孕育出来的,勇于向恶劣的大自然抗争的实干精神,“苦熬不如苦干,搬家不如搬石头,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是“西畴精神”的简洁概括。“西畴精神”,就是面对艰难的生存自然条件,不抱怨、不气馁,以开阔的胸襟,制定切合当地实际的奋斗目标,展开了向大自然、向贫困宣战的长期斗争,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于挑战、敢于抗争,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谱写了脱贫致富的壮丽诗篇,铸就了“苦熬不如苦干,搬家不如搬石头,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西畴精神”实质是“干”,即向石头要地,向天要水,向荒山要路,向大自然要生存条件的实干精神。“西畴精神”源于西畴人民的伟大创造,蕴含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精神”。他们坚定执着、扎实苦干、图强进取、勇于担当。它不仅是西畴人民锻造出来的地方精神,还是我们民族精神家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西畴精神”的具体体现西畴人民把“西畴精神”化为实际行动,用辛勤的汗水铸就了以“干”为核心的闻名全国的“西畴精神”。1.蚌谷乡长箐岩溶地区中低产田地改造蚌谷乡是该县岩溶地区的典型代表,耕地立地条件差,一眼望去,大大小小的石块遍布他们的领地,土地没有石头地多,山地都在乱石旮旯里。劳作时只听锄头叮当响,不见做活人。向大自然要土地。蚌谷乡长箐的村民自上世纪九十年开始实施炸石造地、种土造地工程。在石头地上覆盖土壤,在石头坡地播种运来的土壤,再在浅浅的土壤里播洒种子。村民们一直实实在在地干,向大自然要土地、要农田。直到今天,这项工程建设就一直没有间断。经过十多年的改造,新增耕地1000亩,项目区高产稳产地保有量5450亩,人均耕地1.24亩,解决了长箐岩人民子孙后代的粮食安全用地。以亩产400公斤计算,人均产粮超过400公斤,若种植烤烟,则年产值超1000万元,长箐岩溶地区现人均2000多元。改造后的耕地由于实行山、水、林、路、地综合治理,发展经济作物,阻止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蔓延,实现了石漠化综合治理与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的紧密结合。改善了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也强化了群众的环境意识。蚌谷乡人民改造中低产田地的这种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西畴精神”,让事实再次证明,“西畴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是可以治理好石漠化的。2.张仁贵自己动手修公路张仁贵一家居住在一山腰上,离外界村庄有一段陡峭的山路。不管困难有多大,也要修路,既为以后的生存发展打基础,又为自家人的出行方便一劳永逸。张仁贵全家只有5个成人,3个小孩,并且5个大人中还有3个大人身患残疾。张仁贵右眼看不见,大儿子手上落下了残疾,二儿子天生脚上没有了脚掌。张仁贵带领全家说干就干――炸石、碾砂、修路……一年挖不通,二年、三年……付出多大的努力,也要把与路挖通。在当地政府提供的补助下,经过近2年多的努力,终于修通了从家到外界的近2公里的公路,其中一段是弹石路。张仁贵家不再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苦。彻底解决了自家出行难的问题,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张仁贵的这种与自然抗争,求生存,求持续发展,体现了坚定的意志、执着和信念,是“西畴精神”在他身上的真实写照。3.江龙村的新农村建设西畴县兴街镇江龙村,十年前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江龙村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小康是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口号下,以提高当地百姓的收入为主,以石漠化综合治理为突破口,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推进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治,改善江龙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使江龙村的生产发展、百姓生活进入了良性循环。经过十年的实干,建成水泵站1座,引水灌溉渠道4.1公里,农田160亩,荒坡改良成梯田300亩,封山育林1000余亩,发展果柑桔经济林260亩,完全实现了人畜饮水安全。实现村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208元增加到2010年的5600元,森林覆盖率由1990年的32%增加到2010年的80.4%。江龙村民从一个“花钱靠贷款、吃饭靠讨粮”的贫困村寨变成富裕的生态村,创造了在石漠化地区建设绿色生态家园的奇迹。如今的江龙村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经济果林收入稳步增加,村容村貌在统一规划下,村民的居所规模大而整齐洁净。江龙村已经成为人民致富成功,产业发展持续,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这一切,是江龙村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自强不息的西畴精神处处闪耀的体现。4.西畴人民脱贫致富西畴人民求生存,首先需要破解吃饭、饮水、出行、用电、生存等难题。为解决吃饭问题,向大自然要土地。上世纪90年代初,县委、县政府开始在全县石多土少的各村组织村民实施炸石造地、种土造地工程。十多年里,累计改造中低产田地21.5万亩,新增耕地1.53万亩,吃饭难题得到破解。为解决用水难问题,向石山要水。组织山区群众开石槽、做水池、打机井、挖小坝塘、建提水水泵、小水窖、小水池等等,使小水井、小水窖、小水池等蓄水设施遍布全县农村,水利化程度达30.4%,人与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为解决出行难,向石旮旯要路。伴随着石漠化改造工程的实施,全县及时掀起公路建设热潮。如今西畴县基本形成了省道、县乡道路、村路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且通乡公路全部硬化,村委会、村民小组通公路率分别达100%和96.3%,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促进了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解决用电难题方面,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县以电源、电网建设为突破口,先后建成鸡街、九股水、嘎机等电站,集中实施了城网改造、农网改造、中西部电网完善工程,目前“一户一表”改造率达82%。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全县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推进中低产田地改造,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向石漠要高产田地,向石山要路要水。西畴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西畴精神”,用双手在这片石漠地上创造了奇迹。西畴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组织下,把扶贫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村民脱贫致富能力,让贫困地区群众得到实惠。西畴人民在走向美好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发挥、发展着新时代的“西畴精神”。四、“西畴精神”分析1.“西畴精神”是对人的人自身生存和发展权利的抗争“西畴精神”本质而言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自身生存和发展权利的抗争。面对山大石头多、人多耕地少、石漠化程度深,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自然环境,在“基本丧失了人类生存条件”的情况下,人在社会上的存在,为解决自身的生存,西畴人民以石漠化治理为突破口,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树立大生态理念,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促进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效益型农业转变。致力于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人居环境,繁荣生态文化,打造绿色生态家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生态成为西畴的立县之基、发展之源、富民之本。为自身的生存和未来生存繁衍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处理好了与大自然的关系,获得了真正称之为“人”的生存和发展。2.“西畴精神”是对人自身力量的重视西畴人民炸石造地、张仁贵修公路、中低田改造等是人自身力量的重视并得以真正的践行。“西畴精神”处处闪现的对于人类自身力量的确认:人是万物之至尊。西畴人民真正认识到“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人对于自身命运及其在发展进程的把握。“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只有依靠人类自身力量,努力斗争去争取命运的权利,才能够显示人类生存的价值。3.“西畴精神”是对人生命尊严的尊重“西畴精神”是对于人的生命尊严,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倡导和践行。“西畴精神”是西畴人民的精神软实力,她铸就了西畴人民生命价值可贵,是西畴人民生存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核心所在。只要“西畴精神”永在,西畴人民就顽强执着,扎实苦干,傲然屹立,生生不息,勇于担当,不避电闪雷鸣,历经风霜雪雨而巍然屹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的财富,不仅在于拥有有形的物质力量,更在于是否拥有无形的精神力量。”无形的精神力量是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所在。西畴精神内涵是中国历史上不绝如缕的对人生命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人生权利的追求的外在体现。4.百折不挠,不断进取是“西畴精神”的精魂所在《易经・象辞上传》中《乾卦》第一句是这样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讲出了什么?讲出了“天”与“人”的关系,讲出了人的自觉和努力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人的主体意识觉醒,认识到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时候,所要做的就是“自强不息”,而不是怨天尤人。而这也正是西畴精神的精魂所在,是西畴人民生存、发展的精神根本。 西畴人民在丧失了生存条件的环境下一路走来,完全就是一部在重重困难中坚忍不拔,顽强进取,不断前进的历史。庄子曾说“哀大莫过于心死”,“心”指精神。只要精神存在,希望就不会破灭,哪怕这种希望是多么的微小,也终能在精神的支撑下,克服各种困难,向自然获取生存的条件。西畴人民在求自身生存的同时,也为后代打下了可持续生存发展的基石,不知不觉承担了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西畴精神是西畴人民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精神,战胜了无数困难,获得了我们对西畴人民的尊重。新时期西畴人民以“干”为本。在新的创业实践中,西畴人民迸发出火一样的热情和钢铁般的意志,在与时俱进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西畴精神”,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西畴精神”是当今西畴干部群众谋求科学发展的巨大财富,是西畴人民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浇育的精神文明硕果。

参考文献:

[1]云南省西畴县志编纂委员会.西畴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4).

[2]谢青松.西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缩影.光明网,2012,(1).

上一篇:医学英语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实践研究 下一篇: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