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20:06:33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论文联盟传统优良的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向大学生传播精神文化来维护、发展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但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今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了缺失。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坚持主旋律和主导性教育的同时,应当挖掘、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让大学生们不断地从丰富而深厚的民族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的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对大学生进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必将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以及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 有利于培养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同志强调:“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锤炼与积淀形成的,其中有许多瑰宝精华值得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授。如《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宽容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为公,治国平天下”的集体主义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奉献精神等等民族传统文化中进步、积极的内容来熏陶大学生的思想,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道德文化素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为本的根本,就在于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围绕这一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内容的教育,特别是对民族精神的教育。

道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力量。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所宣扬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慎言敏行、严于律己、改过迁善等道德规范,几千年来就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维护统一、崇尚适中、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见利思义、勤俭廉正、刻苦耐劳和精忠爱国的优良素质。

21世纪是经济、文化、科技、人才等竞争激烈的时代,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而在人才的竞争中,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占着尤为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提高,应当认真的加以弘扬。

(三)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应对全球化浪潮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我们不可避免面临国际文化竞争和思想文化渗透的巨大压力。西方文化的冲击已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民族信仰危机与民族文化虚无感,热捧美国大片、欧美流行音乐,而对民族传统戏剧、古典文学不屑一顾。因此在全球化浪潮中,确立并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势,教育大学生继承、坚守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一致的文化实力和文化影响力,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文化竞争力。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无源之水,只有根植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中,不断吸收精华,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吸收改造和超越,才能不断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与体制变迁的需要,

转贴于论文联盟

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有机统一起来,为发展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和主导意识形态服务。

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当代的大学生是读英文、吃汉论文联盟堡、看大片、玩电脑长大的“垮掉的一代”,深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对于西方文化充满了向往,不重视传统文化认识,对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部分高校在对待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上,仍缺乏深刻认识,多数只停留在口头与理论上,学校教育存在只注重“学做事”而轻“学做人”,强调“授业”,而忽视“传道”,在某种程度上学校成了“教育工厂”,“产品”大多知识能力强而道德素质低。

而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陈旧的教育方法,青年教师本身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不足,造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教育效果不佳,教师教学不积极,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成为“走过场”。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一)加强民族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培育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涵养

完整健全的现代教育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融合,这两者中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是教育的偏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其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要强化文化育人功能,树立“民族文化进课堂”的观念,开设传统文化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程。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中,持之以恒、积极主动地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然贴切地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文史哲典籍。天长日久,传统文化自然就能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他们提高人文素质的思想营养。

(二)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摒弃传统死板的灌输型教育方法,向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转变

教师对学生影响最大,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人生态度、治学态度、生活方式及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荣辱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生的影响。因此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使大学生眼中的大学教师不仅是一位智者,还具有哲人与贤人的风度,指导学生提高治学、做事、律己、交友、待人、处世等方面的修养。

众所周知,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历来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人们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传统方法的效果受到削弱。高校教师应大胆尝试、努力创新,以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载体,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形式灵活、内容多样,而且做到了寓教于乐,实现由传统单一的灌输型方法向双向互动的交流型方法的转变。这样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在良性的轨道上健康、蓬勃、有序地开展起来。

(三)推荐优秀文化产品,建设多形式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

文艺作品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优秀的文化产品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都曾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民族。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应围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轴心,向大学生推荐发扬爱国主义、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文化艺术作品,为大学生提供最美的精神食粮,丰富其精神世界。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一、追根溯源: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

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的根本是文化。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所指出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当今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族自尊心得以恢复,民族文化认同感日益增强,人们对精神家园的需求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对本国历史和文化抱有起码的温情和敬意。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与会学者和专家做出了相应的回答: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须按《决定》的要求,“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钱逊指出:“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继承性,新文化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不可能另起炉灶。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专门讨论文化建设问题,提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度肯定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基础性地位。这就明确了文化发展的根本问题。这好比树木的成长,一棵大树在成长过程中,有的枝条会枯死,或遭到病虫害,需要修剪、施肥,而它的根是不变的,变了就不是这棵树了。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要变革,要建设新文化,必须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而不能割断历史,民族的根不能丢。”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土壤之中,流淌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长河,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唯有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才能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养料和智力支持。

二、教育使命:培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人”

《决定》要求:“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培养有中华文化气质的公民,必须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困境,中国教育长期忽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致使相当一部分国人的人文素养堪忧,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有待提高。就青少年而言,有的对本民族的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和认同,对中华优秀文化缺乏起码的温情和敬意,有的则对真善美的价值缺乏执著与追求,甚至不知道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做人的道理。因此,如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培养有根的中国人,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使命。

黄济教授在向大会介绍编纂这套“丛书”的起因过程和要求时提到:“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数典忘祖,不能丢掉中国的古典文化。中国是一个已有五千年文明而且从未中断的古国,中国出了一位孔夫子及其他大师,是中国人民的骄傲。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也要有根基。尽管古典文化不能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但中国古典文化是重要的基础。我经常同研究生讲,作为一个文科的博士或硕士,不管学什么专业的,都应当对中国古典文化有所了解。知道得很多很全虽不可能,但至少要知道一些脉络,而且要把古今中外的关系处理好。”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认为:“我们热爱中华民族,就必须珍惜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学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培养中国人;同时,在现代的国际背景下,也还要培养世界的人。所谓世界的人,不是没有国别的、没有民族的,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了解世界的中国人。因此,尊重和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当前教育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培养我们中国人、造就中国未来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俞家庆教授认为:“教育是承传文明的主要载体,文化兴衰教育也是有责任的。现在40岁以下,甚至50岁以下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生疏了,不是这几代人的责任,是我们过去的教育没有有效地承传这些东西。从这个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需要提倡,而且应该大大加强。中国的教育必须承担起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

三、求其本意:从博大精深的中华典籍中探究价值资源

弘扬民族文化的前提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文化如果不能首先为承继者所接受和喜爱,无论这一文化有多么辉煌的历史,都不可能为人们世代传承下去。一个人只有深切了解和感知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才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会真正意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潜夫论》)。传统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资源,学习和普及文化经典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的内容。基于此,以黄济教授为主编的学术团队,历数年潜心研读,精心选编与阐发,推出了《中华文化经典导读丛书》。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是教育建构的两个重要方面,古人之所以重视乐教,并将其作为教化民众向善的手段,是因为乐是涵养性情之法,可以帮助人们提升精神境界。而最能体现乐教精神的音乐则莫过于“琴乐”,“乐”的文化精神在文人七弦琴中得以传承。

古琴长期在文人中流传,其所承担的历史文化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名校南京大学的学子,应担起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重任,应有“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魄力和勇气,而该校古琴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扬传统文化,承礼乐文明 

南京古琴社的第一任社长是南大当年的中文系研究生张婷婷(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师)。张婷婷出生在一个中西文化相融的家庭。外公是有名的小提琴家,母亲也是从小学习小提琴,张婷婷6岁时母亲就开始教她拉琴。父亲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使她从小就对民族文化深深着迷。

正如她所说,南京大学与古琴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在1917年南京大学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即邀请山东琴家王燕卿传授古琴,率先将古琴作为国乐引入高等学府。时隔八十几载春秋,在物质昌盛、经济发展的今天,作为百年名校南京大学的学子,应承担起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张婷婷认为:“现在传统文化已经出现断层,大学生有责任负起传承的责任。”在她看来,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而中国古琴音乐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刚进入南大学习的张婷婷发现学校有不少同学会弹古琴,却苦于没有地方进行交流。因此,她萌发了在南京大学创立古琴社的想法,并同南大的古琴爱好者于2004年12月成立了南京大学古琴社,旨在弘扬传统琴道精神,传承中华礼乐文化,共同提升文化修养。张婷婷此举得到了学校领导、同学和校外专家的大力支持。

 以琴会友,以友辅仁 

南大古琴社的琴友一直坚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琴会友,以友辅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礼乐文化琴道思想,弘扬中华琴学,修身养性,共同提升人文修养。

古琴社自成立以来,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礼乐文明为宗旨,钻研琴学,以琴会友。该社坚持“无门派而有原则”的立场,广邀海内外各流派琴人,举办讲座及音乐会,编著琴学刊物,希望能为古琴艺术的传播略尽绵薄之力。目前,古琴社在册登记会员三百余人。平时内部的雅集活动,参加会员人数也有三四十人。

 首办全国高校古琴学术论坛 

2007年11月24日,在南京六朝古刹鸡鸣寺内,由南京大学古琴社与四川大学古琴社、浙江大学古琴研究会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琴学论坛”在一片钟声琴韵中拉开帷幕。该论坛主题为“琴学与传统文化”,相对于过去的活动,此次古琴社的活动更侧重于学术性。该社社员希望此次论坛能成为一个琴学研讨的学术平台,让学术走入古琴,让古琴加入学术,让琴学研究在高校中得到更广泛的重视,促进和推动各高校间的古琴文化学术交流。

论坛内容包括学术讨论会以及专场音乐会,共收到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同学及老师的近30篇论文。2007年11月25日,在南京大学校园内,古琴社主办了论坛的专场音乐会。当时,来自各地的著名琴家,演奏了不同风格的古琴曲,让同学们领略了传统礼乐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神奇意蕴。

 古琴社刊:《南雍琴刊》 

2009年初夏,由原南京大学古琴社社长顾迁正式提出了编订该社社刊――《南雍琴刊》的计划。该刊以学术性和创新性为宗旨,目的在于编撰一本学术性琴学刊物。

该计划提上日程后,校领导十分重视刊物的编撰工作,康尔教授等人还多次对琴刊的编写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琴社的多位社员在顾迁社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历时长达3个月,终于完成整本琴刊的编写校对工作。最后,在南京大学艺术中心的资助下,顺利解决了印刷经费问题,于2009年8月末印制,共计约300册。该书分为六大版块,收录琴人琴家及习琴之人相关文论三十余篇,总字数近十万,并配有琴学相关精美图片五十余张,是一本内容丰富、学术性较强的琴学刊物。

《南雍琴刊》印出后,得到了海内外琴家琴人的首肯。回忆起这几个月共同编写琴刊的经历,古琴社现任社长郗文辉说道:“琴刊的编写使每个参与其中的社员都学到了很多东西,无疑,该刊对于社团的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提高人文素养,任重道远 

尽管近几年来,古琴文化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但相较于其他传统乐器及四艺中其它的三艺来说,古琴仍然更为小众。这也决定了南大古琴社不会成为像其他社团那样动辄上百人的大型社团。正如郗文辉所说:“琴社更像一个隐居山林的文人,自娱自乐,带着几分清高和些许孤芳自赏的遗憾。因为,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琴,爱上古琴。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感谢能有这样一个平台,能让喜欢和爱好古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古琴艺术。”

除平常的雅集和琴刊的编写外,古琴社还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音乐会。2010年4月9日,南京大学古琴社在鼓楼校区逸夫馆报告厅举办了“南雍琴韵――2010年古琴音乐会”。该活动邀请到了常熟、镇江和徐州等多位琴家,会同南京大学古琴社社员,一同登台,为大家演奏了多首古琴名曲。是日,接近三百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一个半小时的精彩演出赢得了在场所有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孝感;孝文化;孝人物;孝景观;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38(2011)05-0090-04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孝”命名的中等城市,孝感自古出孝子。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孝感就有三大孝子:董永、黄香和孟宗,历代《孝感县志》有记载的孝感孝子就有493名。一代又一代的孝子风范凝聚成丰厚的孝文化资源,滋育了历代的孝感儿女,使孝感人热爱孝子,崇尚孝德。

现如今,经过十年洗劫了的孝道精神又正在经历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危机。一些人的道德底线丧失殆尽,子女遗弃父母、不孝敬父母甚至殴打父母的现象屡屡发生,以至于有人感慨,如今社会的人际关系就是一种裸的金钱关系。在此背景下,孝子之都孝感市为继承和弘扬孝子精神,树立新时期尊老敬老良好风尚,自1996年开始进行“十大孝子”的评选,至今已评选了四届。“十大孝子”的评选掀起了孝文化研究的热潮,2005年孝感学院和湖北职院先后成立了“孝文化研究中心”和“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两个学院先后组织召开了中华孝文化研讨会、孝文化与和谐社会研讨会、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国际学术研讨会、“孝感孝文化与科学发展观”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国内以及美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开展了一系列孝文化学术研讨活动。《孝感日报》、《孝感学院学报》和《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还分别开辟“孝文化研究”、“孝感孝子”等专栏,组织开展孝文化研究征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及其丰硕成果使孝感成为我国继济南后孝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重要基地。近十年孝感孝文化研究成果丰硕。

一、有关孝文化研究学术专著与孝文学专著

孝感学术界有关孝感孝文化研究的专著主要有:《孝文化史料征集》《孝感孝文化》、《孝感孝子》、《孝文化研究》、《中华孝文化研究》、《孝感地方传奇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中外学者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孝文化文艺新作》、《新二十四孝》、《当代学者论孝》、《孝经新解(通俗读本)》、《孝文化文学作品选读》、《孝文化景观》、《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中国孝文化概论》、《中国孝文化史》等孝文化研究与教育丛书。另外,有关孝文学著作有:《千古孝子黄香》、《三国孝子孟宗》、《孟宗的故事》、《补碗》和《无敌孝子剑》。其中,《孝文化史料征集》全书由孝文化遗迹、人文景观、文物精华和拾萃四部分组成,是孝感孝文化系统考证的奇葩。《孝文化研究》对“孝文化的本质”、“中华民族的人格思想”、“先秦以来历朝历代孝文化的演进与发展轨迹”以及“孝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均进行了深入和有益的研究,称得上是“孝感孝文化研究”中一个新的里程碑。《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收录了孝感“旅游与孝文化资源开发”征文活动的40余篇优秀论文,它把孝文化研究与孝感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使孝感孝文化研究实现了质的飞跃和划时代的新突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中外学者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全书内容分为两部分,即孝文化内涵与意义的理论创新研究和孝感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实践探索研究,该书充分反映和体现了孝文化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新见解,对孝文化的现代化研究和孝感市“打造城市名片,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启示和指导意义。

二、有关孝经学、孝、孝道、孝观念、孝意识的研究

孝感孝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对《孝经》、孝、孝道、孝观念、孝意识的研究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相关研究论文主要有:《与的关系及其扬弃》、《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上)和《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下)、《浅议孝的演进与文明轨迹》、《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孝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中国古代文学与孝之初探》、《论的孝意识及其特色》、《唐代妇女孝行特征:女之孝重于妇之孝》、《与孝道思想》、《论、之孝亲意识与中国古代孝文化》、《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孝文化传统看贾宝玉的结局》、《中的异类孝子形象》、《“孝”字的创生及其原义释》、《不同文化土壤上的两支奇葩――中西“孝道”之比较》和《中西孝道差异及其原因探析》等。其中,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与的关系及其扬弃》对《孝经》与《二十四孝》的产生及其内涵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上阐明了二者的关系,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二者中必须弃除的糟粕和应该吸取的精华,并结合实际进行了论证;《漫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从忠孝的思想基础、《孝经》的理论基础、天子的孝道榜样、举孝廉的用人制度等方面论述了汉代的“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通过对“孝”、“孝悌”、“孝忠”、“孝廉”的分析,进一步探索孝的概念及其演进的过程,透视中国特有孝道文明的历史轨迹,从而揭示孝文化的内涵,展示孝文化的无穷魅力,指出孝观念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品德;《中国古代文学与孝之初探》从中国古代文学与孝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着手,指出古代与孝相关的诗歌、小说、戏曲和部分记叙性散文主要是通过塑造孝子形象对孝进行文学性诠释,其中一部分作品以史实为据塑造孝子形象,另一部分作品则通过虚构塑造孝子形象,二者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对孝的完美诠释,这种诠释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罗移山等一批学者还分别以《周易》、《儒林外史》、《牡丹亭》、《红楼梦》和《聊斋志异》作为个案,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作品中的孝意识、孝道思想和孝行实践,并分别从文化同质与文化异质、中西文化差异和人性与神性等不同视角,分析了中西“孝道”、孝爱观的不同,并指出中西“孝道”、孝爱观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以此促进中国孝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三、有关孝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感学界在挖掘中华孝文化内涵,发挥其当代价值的研究的成果有:《论孝的文化内涵》、《略论中国传统孝文化

内涵的特征》、《浅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十大特性》、《论先秦儒家孝文化的扬弃》、《析魏晋南北朝孝文化的特征》、《中华孝文化的存在方式三题》、《孝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孝文化与孝文明》、《关于中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功能的思考》、《关于孝感孝文化形态及其当代价值的若干思考》、《论孝德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传统孝文化道德观与当代道德价值观之比较》、《析孝感雕花剪纸的孝文化内涵》、《体味孝感雕花剪纸的孝文化底蕴》和《推进孝德文化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等。对于孝文化的内涵,《论孝的文化内涵》指出“孝”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包括生命意识、知性精神和道德观念三大要素,强调了目前对“孝”文化的研究,挖掘其生命意识和知性内涵尤其重要;《略论中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的特征》和《浅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十大特性》则分别梳理出孝的自然性、推及性、无我性、义务性、实践性等五个方面的内涵特征和久远性、普遍性、延伸性、人民性、阶级性、民族性、世界性、现实性和发展性等十大特征;《析魏晋南北朝孝文化的特征》分析了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化的特征,指出要继承先秦儒家孝文化的精华,必须弘扬善事父母、赡养双亲,敬爱父母、敬爱长者等孝道,创新赋予显亲扬名、光宗耀祖,爱护身体、珍爱生命等内容以时代精神,抽去忠孝合一、移孝于忠,葬之以礼、慎终追远等内容中过时成分,彻底批判包办婚姻、传宗接代,提倡建立起新型的婚育观和民主平等思想。另外,叶继宗教授等学者还分别从孝文化与现代文明、孝德与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孝文化与孝文明、传统孝文化道德观与当代道德价值观之比较等方面对孝文化进行了探讨,指出孝德、孝文化在弘扬中华传统道德,全面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深远意义,并从时代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等不同的视角对孝感孝文化进行审视,提出了科学界定孝德文化内涵、全面整合孝德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孝德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孝德文化产业等四条科学发展孝德文化的基本途径。

四、孝文化与经济建设、孝文化名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对于孝感如何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促进孝感经济建设、孝文化名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孝感政界、学界对此进行了较多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孝文化与经济建设关系的研究论文有:《对孝文化的经济分析》、《孝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研究》、《孝感孝文化产业集群开发战略研究》、《基于孝文化的银色营销策略》、《以中华孝文化开发农村银色市场》、《以中华孝文化塑造产品品牌模式研究――以湖北孝感市为例》、《从孝文化谈文化营销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塑造》、《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发展多利共赢――着力建设“四园”

打造孝文化旅游经典》、《旅游和孝文化资源开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朝阳产业》、《日本“一村一品”理念指导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湖北省孝感市孝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思考》、《孝感董永资源旅游开发原则及模式探究》、《董永资源旅游开发刍议》、《对依托孝文化发展应城文化旅游的思考》、《以特谋发展以特赢市场――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感》和《浅议孝文化节日礼品开发》等。其中,《对孝文化的经济分析》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孝文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所发挥的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以及孝文化在我国现阶段经济中的积极作用,阐述了引起孝文化作用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发挥作用的趋势。黄宏磊等学者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对孝感孝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孝感孝文化产业集群开发、孝感孝文化为基础的银色营销、孝文化特色产品品牌塑造、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科学发展等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和对策。上述研究成果对指导围绕地方孝文化特色进行特色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孝文化名城建设相关论文有:《孝感创建“中华孝文化名城战略构想”》、《孝文化在推进现代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空间》、《孝文化与孝感市城市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孝感孝文化名城建设的CI战略》、《中华孝文化名城品牌经营战略》和《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城市品牌战略》等。在上述研究中,吴崇恕教授等一批学者分别就创建中华孝文化名城的战略、孝感孝文化对孝感文化名城的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孝感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建设空间进行了研究,并以孝感市为例,讨论了基于孝文化的城市品牌建设目标定位、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孝文化名城建设的CI战略和文化名城品牌经营战略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有益建议。

孝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论文有:《中华孝文化与代际和谐》、《创建现代文明家庭何以立孝》、《对于孝文化建设之难点“婆媳关系”的思考》、《关于孝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论中华孝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等。上述文章分别就如何利用孝文化资源促进代际和谐、家庭和谐、婆媳和谐、校园和谐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及其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设性建议和办法,为孝感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五、有关孝德教育的研究

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尤为重要。孝感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把推进中华孝文化与高等教育相融合,在推进中华孝文化领域的产、学、研、用,培育以中华孝文化为特色的育人文化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湖北职院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华孝文化学院。相关研究论文有:《“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赋予孝德教育新的时代意义》、《论孝文化的回报德行》、《传承中华孝文化精华

建设特色高校校园文化》、《从儒家孝道思想的生命意识解读大学生极端行为》、《浅论孝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构建》、《解读孟宗的故事》、《“孝文化”建设与学校教育――关于“孝文化”建设的思考》、《和谐校园呼唤孝道教育》、《以弘扬孝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破口》、《运用开展家庭孝道教育的思考》和《孝道与道德底线教育》等。在上述研究中,《“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分析了现在我国孝道缺失的原因,强调传统孝文化对提升公民个人的道德素质、重建家庭美德、构建社会公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赋予孝德教育新的时代意义》分析当前孝德教育被弱化的原因,指出要发掘传统孝文化的时代内涵,创新孝德教育的实践,提倡情行并重,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孝德。还有李友清教授等学者分别就目前在我国学校、家庭和社会忽视道德底线教育引发的弊端、开展孝德教育的意义、如何进行孝德教育、孝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孝德教育与国民素质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这些成果无疑对孝感中小学及大专院校和社会开展孝道教育、弘扬孝文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六、孝人物、孝景观及孝资源的保护研究

对于孝感古代孝子和中华孝文化景观及孝资源的保护研究的论文有:《孝感“孝文化”中的“董永与七仙女”――“孝感是董永故里”的印证》、《“黄香故里”考辨》、《(黄香故里考辨>之考辨――与张昕先生商榷》、《中华孝文化景观》和《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等。上述文献分别就“孝感是董永故里”、“孝感是孝子之乡”、黄香的故里、事迹及文物文献进行了考证,并就中华事亲景观、孝亲景观和孝行景观等中华孝文化景观进行了综合考察,指出弘扬孝文化,积极开发利用孝文化资源,确保孝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

[参考文献]

[1] 孝感文史办.孝文化史料征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 昊崇恕.李守义.孝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6.

[3] 肖波。丁么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一中外学者论“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武术教学 武术文化 传承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9―0058―04

1 前言

武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融汇了中国哲学、传统医学、伦理学、养生学、兵学、美学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和思想,形成了武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武术文化体系,是“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的传统体育项目。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强音。高校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是中华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主力军。因此,研究武术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以及如何通过武术教学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济南大学、鲁东大学、聊城大学、临沂大学、泰山学院、菏泽学院、德州学院、潍坊学院、滨州学院、济宁学院、枣庄学院,共计18所高校的武术课教学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样本基本覆盖整个山东省,能体现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总体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来关于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的相关专著以及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了从2000年以来的有关高校武术教学与武术文化传承的论文70多篇,为本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设计了武术课教师问卷和武术选项课学生问卷。分别累计发放问卷54份、900份,有效问卷回收52份、8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3%、95.6%。

2.2.3 专家访谈法

深入各高校,访谈在武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武术选项课学生,了解当前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推理对相关文献资料和数据进行逻辑分析,整理归纳得出结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课教学目标

通过查阅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和对部分武术课教师的访谈,可知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目标制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是传授武术的基本技术、技能,能运用武术方法进行身体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三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培养民族自豪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武术课程教学目标设置来看,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缺少对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要求。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大部分高校在武术教学中,仅是把武术选项课定位于体育课范畴,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武术技术层面的传授,忽视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忽视武术特有的多功能教育价值,以至于武术教育仅沿着艺术表演和纯健身方向发展。

3.2 武术课教学内容

从表1可知,在被调查的武术教师问卷中,有34人选择了初级长拳(剑术、刀术、棍术),占总调查人数的66.7%。有37人选择了太极拳(太极剑),占总体的72%。有14人选择了攻防技击术,占总体的27.8%,有6人选择了传统套路,占总体的11%,有9人选择了健身功法,占总体的16.7%,其它3人,占5.6%。

由此可见,山东省高校武术课主要教学内容还是一直沿用上世纪50年代原国家体育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制的规定套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已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更新,但山东省高校的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在当今时尚体育不断爆发的形势下,这样的教学内容很难吸引大学生的参与,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对武术文化的需求。

3.3 大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的需求

由表2显示,高校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的需求依次是防身自卫术、散打(攻防技击)、太极拳(器械)、健身气功、传统武术套路、初级剑术(刀术、棍术)、初级长拳、武术文化,他们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89%、62.7%、56.2%、33.8%、22.5%、18.4%、8.1%、5.6%。

由此可见,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学生学习武术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学生选修武术更注重武术运动的实用性和健身性,对一些内容枯燥、过于表演化、竞技化的套路项目,不再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对传统武术套路和武术文化的选择,也说明部分学生想通过武术课来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3.4 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

由表3显示,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分别是防身自卫、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质、拿学分、了解传统文化、其他等,分别占81.5%、79.2%、31.6%、28.1%、11.3%、4.8%。

由此可见,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防身自卫和强身健体是吸引学生选修武术课的最主要原因。同时,对锻炼意志品质和了解武术文化选项的选择,也说明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存在一定的需求。

3.5 武术理论课教学时数和重视程度

通过对18所高校武术理论课教学时数的调查可知(见表4),每学期理论课安排2-4学时的高校占66.8%;安排6-8学时的高校占16.5%;没有安排学时的高校占16.7%,安排10-12学时的高校数为0。《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每学期安排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根据纲要的指导精神,大部分高校武术理论课教学时数的安排是合理的。但对武术理论课重视程度的调查中发现,非常重视和重视武术选项理论课教学的高校占45%,认为武术理论课一般或者说不重视的高校占55%。

由此可见,高校一方面根据学生需要增加武术选项课设置,另一方面却不能从理论上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武术文化。甚至部分教师认为设置武术理论课没有必要,只会影响学生对武术技术学习的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有时还会减少或者不开展武术理论课教学。

3.6 武术课成绩评定方式

由表5显示,69%的武术任课教师采用技评+平时成绩的评定方式,17.3%的任课教师采用技评+理论考核的成绩评定方式,7.7%的任课教师采用技评+平时成绩+理论考核的评定方式,其它考评方式为6%。

由此可见,高校武术课教学成绩的评定还未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仅以“技评和平时成绩”就决定了学生对一门课程掌握的优劣,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其结果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地、机械地学习,无形中淡化了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和探究,泯灭了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3.7 对武德、武术礼仪教学情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6),5.6%学生认为非常重视,23.5%的学生认为重视,51.3%的学生认为没有突出武德、武术礼仪的教学,还有19.6%的学生认为不重视对武德、武术礼仪的教学。

由此可见,武术教学中,大部分高校只是把武术等同于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一样进行教学,忽视了武术本身特有的文化内涵,那么传承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便无从谈起。

3.8 学习武术对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用的评价

由表7显示,76.8%的学生认为武术教育能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18.5%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4.7%的学生认为不能。可见,武术教学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手段能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大部分学生不再把武术看作为一个简单的体育项目,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那么,今后如何重新定位武术,如何从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中选取最适当的内容进行教学,应当成为武术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4 结论

(1)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目标的制定,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但没有突出“传承武术文化”的教学目标。

(2)武术教学内容陈旧,轻武术理论学习,偏重于对基本技术、技能的传授。

(3)武术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武术的传统文化内涵,没有将武术教学作为一种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手段。

(4)武术的技击性和健身性是学生参与武术学习的最主要因素,但对武术文化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需求。

(5)高校武术教学评价模式单一,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过于注重技术、技能的评价,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5 建议

5.1 突出“文化传承”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定位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报告中总书记也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这就需要学校的领导和负责传授武术的教师从认识上予以改进,突出“文化传承”在武术教学中的地位,倡导文化教育比技术传授更重要的武术教学理念。学校开展武术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的是通过武术教学来达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5.2 强化武术教育体系中的“文化意识”

武术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或武术文化体系),承载的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儒释道的精神要义。凹武术是一种文化,文化性是武技成为中华武术的灵魂,是武术得以延续的生命力。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仅仅将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来关注武术的传承,是实现不了中华武术传承目的的,只会导致武术的发展畸形化。没有文化的武术是贫乏的、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暴力的、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断裂的。因此,强化武术教育体系的文化意识,把强化文化意识当作整个武术教育的核心来抓,才是真正意义上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和弘扬。

5.3 合理设置武术课教学内容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根据青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切合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将那些能够代表中华武术运动形式、能体现武术运动文化底蕴的武术内容,经过优化组合设置为武术教学内容。要“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运用”。如选择散打、擒拿、抱摔、防身自卫的方法、有攻防技击性的传统套路等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要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认同感,要让学生了解武术,认识传统武术文化。

5.4 注重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解析

提起武术文化,我们总是用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来形容。但是武术文化是怎么样的博大精深,这样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如何让学生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刻解析武术文化、让学生体悟武术文化的内涵。武术文化中蕴含的中国哲学思想,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学说”、“形神统一”等,在武术教学中都要有针对性地阐述,要让学生理解中华武术思想的渊源。如《八卦拳学》中习、练武术要顺应自然规律,这是要求练功时须择天时、地利、气候、方向而练之。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人体内脏的变化,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的功法练习,来达到练功的目的。习练武术还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比如:中国隶书“武”字,由“止、戈”组成,意思是止戈为武,化干戈为和平。在武术教学过程中通过解析武术文化内涵,一方面让学生感受这武术文化带来的魅力,提高学习武术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武术教学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5.5 将武德、武术礼仪与武术技术教学相结合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说明了武德在中国武术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武德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礼仪则是武德的最直接的外在体现,包括抱拳礼、鞠躬礼、持械礼、武术竞赛礼仪等。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在武术教学中,应该把武德、武术礼仪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贯穿到武术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体悟到“仁、义、礼、信、勇”真正内涵,有选择地吸收传统武德中对现代社会有益的成份。比如,师生之间在上下课时行抱拳礼,习练器械时行持械礼、递接礼等,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生们从武术课的一言一行中产生对中国悠久的武术文化的认识。

5.6 更新武术教学评价理念

虽然学生武术课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离不开技术评价,但是武术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面,应该考虑到武术的文化属性,适当对武德、武术礼仪和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进行评价,做到“淡化分数,重视学习过程”。任课教师可采用考试、考查、学习态度、能力等综合评定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及掌握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被动地、机械地学习,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探究,由教师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转为通过学生弘扬武术文化。

6 结语

总之,武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当前的高校武术教学仍然被纳入体育教育的范畴,但武术的文化功能越来越凸显,并逐渐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教育内容。各高校武术课应加大对武术教学内容、教育手段的改革力度,加大对学生传承武术文化的力度,同时注意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创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郭玉成,邱丕相.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历史使命[J].搏击・武术科学,2006(2):1-3.

[2]张岂之.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E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2.12.10,http:∥.cn.

[3]邱丕相.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60.

[4]权黎明,王岗.传统武术文化特征的当代阐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9):40-43.

[5]王岗,邱丕相,李建威.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J].体育学刊,2009(12):83-86.

[6]蔡仲林,施鲜丽.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62-64.

[7]苏克强.传统武术文化的和谐内涵与传承途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l(4):22-24.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书法产业;全球化;文化软实力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产业也在走向国际化。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浪潮里,也离不开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书法产业和出版发行、广播影视、信息产业和广告业等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但书法产业却具有其他文化产业不具有的独特性。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几千年来,它不仅以其艺术功能表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它更以其实用功能传承了中华文明史”[1],发展书法产业也是书法艺术生存繁荣之本。

一、书法代表产业力量

书法产业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产业力量,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产业,能够大幅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中,“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指纹和血脉,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标志。”[3]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塑造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具实用性和审美力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上书法艺术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说,在历史上,书法艺术的发展体现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水平。从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汉字雏形)到当代“现代书法”的发展历程,中国书法文化的发展浓缩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在中国,书法艺术既是传统的,更是当代的,在当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中,传统书法艺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书法艺术产业的兴起代表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国家软实力中起的重要作用。

二、书法产业促进竞争力

书法产业的发展将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有利于世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同,更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理论体系也被“流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只有放开裹缚自己手脚的偏见,在各种条件的支持下将传统书法艺术形成产业化的运作,才能真正成为文化产业,书法艺术产业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作用才会突出。对中国文化产业来说,书法产业就是文化产业中的潜力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书法产业只有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艺术产业的大舞台上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当其他流行的文化产业带来新的价值观时,书法艺术产业不仅要肩负起维护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责任,更为重要的是要将书法文化价值观同样带到世界。书法文化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外显,推动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必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而引领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发展,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发展传统文化艺术产业不失为最佳选择。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能推动传统艺术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书法创作、教育培训、笔墨纸砚、展览和拍卖等行业都会得到发展,是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最有效地产业,能够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而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三、书法产业繁荣文化市场

书法产业能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市场,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品牌”,有利于中国文化产业立足世界市场,从而为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作出贡献。

在当今全球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视野下,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最可行和有效地途径,加强文化产业建设也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需要。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对繁荣中国传统文化产业有着引领性的作用,能够更加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市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艺术产业领域中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品牌”,只有打响这一“民族品牌”,促进书法艺术产业走国际化的道路,在全球范围内开拓文化市场,才能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起到有效地作用,从而为国家文化战略安全作出贡献。“品牌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发展之本,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4]书法艺术产业可以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上的品牌代言人,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最可靠也最有力的民族品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往往都是其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书法产业的发展就是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最好的形式。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是世界公认的东方艺术瑰宝,热爱中国文化的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说“书法是中国艺中之艺”。

四、结论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繁荣,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突出。书法产业全球化的发展将促进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的强势崛起,将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家立足国际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资源和资本,在改变中西文化贸易逆差,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大有可为。书法艺术产业必将在世界文化艺术产业领域绽放异彩。

[1]杨应时.书法作为资源: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新方向[A].王冬龄.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2]张捷.书法文化链“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王岳川.当代书法问题与艺术生态重建[A].王冬龄.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4]倪愫襄.论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文化产业建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传统文化;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37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正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高中学生从心理上逐渐走向成熟,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自主性不断形成,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模式,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新途径,大胆尝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改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必要而且是可行的。

一、指导思想

致力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总体设计

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载体,在教学中不断采取方法和策略渗透中国文化元素为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平等文化交流的态度,从而使其进行健康有益的跨文化交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并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

三、意义

1. 理论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并于2014年3月26日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纲要》指出在中小学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地理、数学、物理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2. 实践意义

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令人满意,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与宣讲。这是当前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二是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对教育内容缺少系统规划,对教学环节缺乏整体设计,课内课外无法衔接,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 实施原则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断采取方法和策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渗透传统文化元素,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与课后活动中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内外的协调,不断提高和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平等文化交流的态度,从而使其进行健康有益的跨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4. 实施目标、实施内容、实施重点

(1)实施目标

①通过本课题的实施,达到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中国文化渗透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

②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与课后活动中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内外的协调,拓宽学习运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提升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2)实施内容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和策略等。

(3)实施重点

本课题的实施重点是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断采取方法和策略渗透中国文化元素,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平等文化交流的态度,从而使其进行健康有益的跨文化交流,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

四、本课题的实施思路、实施方法、技术路线或实施步骤

1. 实施思路

本课题的基本实施思路是:研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教学实验,促进学生更深刻准确地理解英语,更恰当得体地使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让英语充当加深中西文化之间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媒介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后的关系进行教与学的反思提出正确实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或策略。

2. 实施方法

本课题以经验总结法为主,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及有效教学模式,确立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同时在研究中辅以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活动实践等方法,确保课题研究得以有效实施。

(1)文献研究法:进行有关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内外文件检索,充分了解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水平,借鉴有价值的成果和研究方法,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思路,使本研究有所创新和突破。

(2)调查研究法: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占有量。

(3)比较研究法:比较各类型学生与各种教学手段的情况,寻找其中的规律,探求合适有效的教学策略。把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班级发展前后变化作比较,研究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情况,收集研究数据,分析归纳,为课题结题提供依据。

(4)活动实践法:通过“英语角”、参观、游览、诵读等活动提高学生用英语传播传统文化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5)经验总结法: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研究、边反思、边总结,逐步调整研究措施,保证研究内容的逐步深入。教师通过深入课堂的实践研究,及时将自己的研究心得记录下来。定期整理研究心得,将研究得到的经验以文字形式公开展示,为建立实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3. 技术路线或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或实施步骤是:课题研究准备课题设计开题实验处理各个阶段总结结题报告。

本课题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2015年1月――2015年2月

课题申报、立项,理论学习,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

(2)实验处理阶段:2015年3月――2016年12月

①第一阶段:2015年3月――2015年4月,进行实践研究,形成调研报告。

②第二阶段:2015年5月――2016年2月,实践研究,阶段总结、反思,撰写论文。

③第三阶段:2016年3月――2016年8月,进行实践研究,中期总结,形成中期实验报告及论文。

④第四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1月,实践研究,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及论文,终期总结。

⑤第五阶段:2016年12月,汇报研究结果,申请结题。

五、实施保证措施

1. 笔者所在学校是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是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先进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学校图书馆有藏书9万余册,有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微机室、视频教室、校园网等教学设施,班班装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领导以及相关人员大力支持该课题的研究,同时在时间上、经费上、技术上、资源上也给以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2. 不断学习先进经验,调整方案,及时将自己的研究心得记录下来。定期整理研究心得,改进方法,做好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加强过程管理,保证实验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 陈 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 Kramsch, 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 李少华.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中的中国英语[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文化素养

2012年正式提出“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的理想和信念。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路线之一就是“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国梦”。作为民办职业高校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得不思考职业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该走向何方,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孔子文化学院院长杨朝明提出:“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是普及提高传统文化的很好手段,学生要读懂原典,更要从中领悟传统文化,当下最重要的是要认真考虑高校大学语文课的功能与定位。大学语文包含大学生应掌握的语言与文学,还承载着中国文化。高校不应仅是开设相关课程而已,不应仅停留在‘语文’的表层上,而应展现中国文化的风采与魅力。”这段话给予我很大的启示,经过深思熟虑,站在职业院校的广阔天地中,倡导:重建大学语文新平台,弘扬中华文化大智慧。现将思考的成果详细进行阐释。

一、编写符合职业院校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融入大量传统文化内容

目前学语文教材中,传统的诗词歌赋往往占据大量篇幅,学生通过语文课程掌握最多的是文学,除此以外则知之甚少。造成这种结果,因在于人们对“大学语文”的含义十分模糊。

先提出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的解释道:“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书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回答只说明了“语”的含义,并没有解释“文”。“语”即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文”的含义十分复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文,错画也,象交文。”而且中国古人将“文”等同于“纹”,与人对自己的修饰有关。张岱年将“文”的含义引申为三层:第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第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第三,在前面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看来“文”就交织在人们生活中,表达、装饰并提升人类。因此“语文”是借助语言承载的表达、装饰并提升人类的各种文物典籍、古典艺术、礼乐制度、人为修养、美善德行等。古典文学只是其中之一。

第二问题:什么是“大学”?大学在我们的观念中就是高等学府,毕业后就走入职业生涯。我以为“大学语文”中的大学既具有这个含义,同时更应该传承古人对“大学”的解释。曾子在《大学》首句就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指的是大的学问,大的学问,要彰显美德,最终达到最高的善。最高的善在曾子看来就是平天下。

总之,语文”必须以彰显美德,天下太平为宗旨,选取用语言文字记录的传统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文学、政治、军事、医学等方面,表现出人类对自己思想、情感的装饰,以及对自我终极生命的探求。

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

有一部好教材,没有好老师,只能是徒然。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极为重要,缺乏这种素养讲解中会对文章理解不透,不能深入浅出,更不能将中国传统的观念阐释明白,达不到授业解惑。提出两点可行的措施:

首先,加强大学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培训

高等职业院校教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大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尽管对传统文化内容有所了解,但缺乏广泛和深入的探究,所以需要单位提供良好的机会,加强培训力度,并且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理清培训程序,以及每个阶段培训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当然传统文化素养不是通过一个短期的培训就能够实现,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渐深入的过程。但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让教师明确传统文化的本质和核心,由此展开的理解和讲解才不会是个人的随意曲解,以至于谬以千里。

其次,大学语文教师应广泛涉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

大学语文教师不一定要成为传统文化方面的学者,但必须在这方面有丰富的学识,因此必须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涉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至于曲意逢迎他人的观点。优秀的书籍往往是专家们伟大思想的结晶,常常与伟大思想碰撞,必然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

三、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丰富的课外活动

大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随着多媒体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可视性和形象化,的确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但依然没有离开课堂这个狭小的范围。因此我们提出走出课堂,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才能够真正让传统文化的精神深入学生内心。

首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是诵读的最佳读物,绝对不能通过默读以及阅读其他人解释的作品来理解,只能选择诵读。诵读过程是一个练气的过程,熟练之后,气自然顺畅,对诵读者的身心都有极好的影响,况且多读则其义自现,自然而然提高了学生对传统书籍的理解。

其次,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

中华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丰富的知识内容,这些基本的知识需要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就需要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积累知识方面的兴趣,使学生明白,除了现代都市化的、网络的知识外,还有很多充满文化内涵的知识符号。

最后,定期参观承载传统文化的古代遗迹

每个职业院校可以根据所在地区保存的古代遗迹,定期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古代遗迹往往是对古代社会现象,发展水平,人类文化的具体表征,通过它们,可以让学生更形象、具体了解文化是怎样与具体实物相结合,从而对传统文化的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探讨,我们深信,如果每个高等职业院校带着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崇敬,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高度重视,努力组织教师编写符合自己学院学生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不断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一定能够将大学语文课程变为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杨朝明.大学语文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衡水学院学报[J].2012.12第6期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发扬光大

[论文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互相促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命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做出了科学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互相促进。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诸多方面,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切关联又不相同。传统文化是区别于外来文化、当代文化,指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一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会通”、“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想在形成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改造表现得非常充分。以“群众路线”为例。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等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先河;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荀子进一步提出“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都被思想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张,也吸收和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孔子在创立儒家学说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与作用。他强调“和为贵”,把“和”视为做人处事、治国理政的价值判断标准。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同”思想,也是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形成和谐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盾的方面,阴阳相互作用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的现代价值,提炼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和谐文化”,提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创造。

其次,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综合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它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民族精神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凝练下来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比如,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永恒的主题。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同民族的发展历史联系在一起,体现为一种文化。中国历史上无数的爱国志士,用他们的英勇事迹谱写出了爱国主义的光辉诗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革命和拼命的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的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也都是在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的基础上,由中国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内容十分丰富,它围绕改革创新这个核心,包含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精神。这些精神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和创新。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同样需要继承前人思想道德中有价值、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同志提出来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结合我国道德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尺度。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吸收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出来的“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仁则荣,不仁则辱”、“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等荣辱思想的精华,把这些思想改造成为易懂易记、朗朗上口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摆正了个人在他人、社会、国家中的位置,体现出中国文化智慧中深刻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追求,表现出人格的“自我的创造性转化”。

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能够形成国人共识的、反映中国现实发展的、引导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要达到这个目标,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充分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我们当代构建的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是要充分重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到了“”,这种倾向被推向极致,变成了一场“大革文化命”的运动,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空前的摧残,在中国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心里都留下阴影。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结果,最终酿成了一系列恶果,造成了“断裂的一代”、“西化的一代”,造成了对传统文化没有温情和敬意、失落迷茫的一代人。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大力倡导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认,在一些国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中间,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充分重视起来,更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我们要认真对待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放到一定的高度上来认识。二是要认真发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瑰宝。它历史悠远、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民胞物与”、“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行合一”等命题和认识,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都值得很好地发掘。三是要批判地继承。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否定中国文化诚然不对,但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也是错误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糟粕的东西,必须对这些东西加以剔除。比如,儒家学说中的封建礼教、等级观念、“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官本位”等观念就是需要剔除的糟粕。法家学说中的“尊君”、权术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也是消极因素。道家学说中的“守拙”、“贵柔”、“无为”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说要重视传统文化,就把古代的经典奉为至宝,认为只要熟读经书就会无所不通,就是掌握了传统文化,就可不加鉴别、不加批判地全盘拿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才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出能够反映国人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1青少年成长环境堪忧。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远的且不说,只从传统伦理思想的最初形态(孝、悌、敬)滥觞的西周,到理论体系(孔孟之道)形成的春秋战国之后说起,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和伦理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成为历代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宝库。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空前繁荣,地位日渐提高。可是,让人不安的是,经济生活中的坑蒙拐骗,政治生活中的,学术生活中的抄袭造假。体育竞赛中的假球黑哨等道德下滑的现象时常见诸媒体。醉酒驾车,草菅人命的现象更让人触目惊心。家庭生活中,家庭教育简化成只是替孩子补习文化课的“家教”,单亲家庭和留守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更是少得可怜。道德教育的异化或缺失酿成的种种悲剧,如子女离家出走、弑父杀母等,更是令人揪心。学校生活中,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导引,家长望子成龙心态的压力,学校不得不削弱他们的育人功能,而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和中高考升学率上。即便实施了教育,也多以责骂或惩罚为主,少有耐心细致的教诲。可以看出青少年学生成长环境堪忧,因此从各方面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

2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充满人文性和道德性的教育,以人为中心,以做人为目的。这是一种“成人”而非“成才”的教育,这种教育是面向人生的,培养目标是完善的人格。

首先,学习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不自私,学会爱人。

当今教育中,最令父母、师者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头痛的事情,就是孩子们的通病:自私,冷漠,无情,蛮横,做人最起码的礼貌礼节都不懂。很多家长都会跟老师诉苦,说自己的孩子是如何自私,不知道如何教育。老师们也是面对孩子的自私、无情束手无策。更有甚者,对父母、老师大打出手,甚至杀父弑母。

其次,学习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培养良好的品行习惯。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注重个人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居于第一位的。“修身”也不是做给人看的,是要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注意的,甚至在一人独处时也要谨慎,要做到“慎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人们更注重他一人独处时的表现。

再次,学习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

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修身,但并不是不重视学习。我们的先哲圣贤强调的是,要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礼貌诚信待人的基础上学文。修身的基础上,“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先做人,后做学问”,先学会做人,品德好了,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做人是学习文化的根基。在此基础上的学习,已经不是为了自己能够吃好、住好、玩好这样自私的目的了,而是为了孝父母——亲所好,力为具;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有了这样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差的,这不正是父母所期待的吗?

最后,学习并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学,而儒学的根本精神,从学理上来说,除了讲“天人合一”外,儒学更多的是讲“群、我关系”。儒学是非常重视人与人的交往的。我们都知道,儒学即“仁学”,这里所强调的“仁”,即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仁,要具体落实到“爱人”上,,这爱人不是抽象的,要通过恭、宽、信、敏、惠、敬、忠等的实施来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学习传统文化,学会关注他人,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

1文本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走出校园的人大概都有通感:传统文化的学习所获少之又少,更谈不上熏陶了。原因之一是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过少,虽然新课程改革后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有所增加,但比重仍不大。如果把所有课程累计在一起计算的话,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就少的可怜了。可见,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缺失是很严重的。

2践行中传统文化的缺失。中华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实践,“知行合一”是其重要内容。“力行近乎仁”,可以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行重知轻,尤其重视实践。但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却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把丰富的传统文化变成了“木乃伊”,大多数课堂上,教师们只是讲解知识点,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所谓的思想内

容,学生连理解都谈不上,更谈不上实践了。更有甚者,有些教师本身的修养就成问题,又如何能够教导孩子呢?

3校本教材的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化。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学习得到了重视,很多学校的校本教材就是“中华经典诵读”,这种现象是可喜的。但走近细察,未免让人担忧——这些经典诵读太形式化了,只是背一背,并不重视实践,并没有指导学生去实践,去“修身”。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不能够践行,就失去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本意。

三、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1“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是蔡礼旭老师演讲中所说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这方法,适合任何年龄段、任何环境,当然也适合学生。人的修身修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习惯的,这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地践行。那种只要求学生背下来,就做示范课的急功近利的行为,是作秀。“教育如果追求立竿见影、轰动效应、伪饰包装,以达到教育之外的目的,就是对教育的伤害。”

“长时熏修”,要每日里坚持学习,要让这些行为习惯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蔡老师建议:早晚诵读一遍《弟子规》。“一个人的道德学问不是靠别人来逼你的,都要靠你自己主动、努力、勤奋,一定要这样努力才能成就。”“为什么要早晚念一遍?早上念的时候,告诉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一定要做到《弟子规》的教诲。晚上再读一遍,关照一下,反省一下,今天所作所为有没有做到《弟子规》,假如哪些没做到的,赶快修正,赶快改正,已经做到的要好好保持。”

2范本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教授学生品行修为时,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能够“学为人师”,学生进步会特别大;教师能够“行为世范”,他的影响力自然就会推展开来。这种示范性的榜样作用,可以变教育的自然状态为应然状态,使学生真正受益。

3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的生活以校园为主,在校园中创设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无疑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校园中创设传统文化氛围,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在学校建设上多一些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名言及悬挂的人物均用中国古圣先贤,书法艺术在校园随处可见等等。学生在传统文化元素丰富的环境中生活,耳濡目染,自然受益。其二,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营造充满动感的传统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重要的节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孝敬父母、感恩师长的思想行为。

上一篇:良渚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文化海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