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一件事范文

时间:2023-11-01 15:30:19

校园里的一件事

校园里的一件事篇1

在校园里我们每天都要发生许多的事情,在我们身边一定有很多帮助过我们的人。下面,就由我来说一下我在校园里发生的难忘的事。记得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那天的最后一节是美术课,这节美术课要用水粉颜料画画,可我却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忘记了带调色盘,我在美术包里找来找去,希望调色盘就在里面,可是怎么找始终都不见调色盘的踪影。哎!这该怎么办呀!打电话叫家长送?看看表,马上就要上课了,这样肯定来不及。找同学借一个?同学们每人就带了一个,找谁借去呢?就在我着急的时候,张欣然走了过来,她问我“你在找什么呢?”我说“我忘记带调色盘了,你能借我用一下吗?”张欣然爽快的答应了,“好的,我们一起用吧!”在美术课上,我们共用一个调色盘在认真画着自己的作品,用调色盘仔细地调配着自己需要的颜色,认真画好每一笔,彼此互相学习对方画画的优点,取长补短,让自己的作品能够更加优秀,更加美观。这件事让我始终记忆犹新,并且让我懂得了: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一心,这样就能让你在遇到困难时得到更多的帮助。

丽湖学校五年级:薛晶丹

校园里的一件事篇2

我在学校生活了四个春秋了,同学们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朋友重要,还是诚实重要呢?你知道吗?我经历了一件之后,认为诚实比朋友更重要!

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我有一位好朋友,叫家欣。哪天她爸爸去澳门玩时给她买了一件珍贵的礼物——一支做工细致精巧美妙钢笔!人见人爱!多美呀!我跟小黄看着了迷,眼冒星光,都十分爱慕与妒忌。

小黄偷偷把我拉到一边神秘地说:“能不能将笔弄过来,据为己有?白天你用,晚上我用,好吗?……”还不等她说完,我脸色沉郁下来,坚定地波浪股摇头说:“不!我不干!”她神情惊慌,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地说:“算了算了,不跟你说了,你这胆小鬼,跟你说也是废话……” 愤愤地走开了。我听完了十分气愤,也没理会小黄。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小黄真的去偷笔。

那天上体育课,我经教师批准回教室取东西,从远处看见小黄的身影走进了教室,我快步走过去,从窗户看到小黄坐到家欣的位置上,手伸进了只有我们仨人才知道的放笔位置摸索着,找到了笔,就马上边跑边将笔藏到了自己的口袋中。她这一切,以为无人发现,天不知地不觉,但这一幕却被我无意之中尽收眼底。

不久,家欣发现笔不翼而飞,十分伤心,立刻向老师报告,老师也开始查起来了。我进退两难,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两个都是我的好朋友,进退两难呀!

但我还是选择了做一个诚实,问心无悔的人。这件事令小黄十分生气,要跟我绝交,细心的老师发现俺仨人的心事,一一跟我们谈了话,经过这次,小黄再没有偷东西了,咱仨还是最好的朋友。

校园里的一件事篇3

在“实验”小学这个大家庭里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但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那次向四川大地震中的受灾儿童募捐仪式了。

五月十二日下午十四点二十八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强烈的8.0级大地震。顷刻间,一座座高楼大厦被夷为平地,数万人无家可归,特别是那些儿童,他们凭着自己坚强不屈的精神与恶魔作斗争。可是,还是有不少少年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于是,我们学校就举行了“向灾区儿童募捐的仪式”,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那时的场面。

记得那时候,全校同学都统一站立在操场上。每个年级的前面都放有一个红色的募捐箱。此时,《爱的奉献》这首歌不断的在我们耳边响起,同学们也开始募捐。你看,那一双双稚嫩的小手,正在拯救那些灾区儿童。他们每捐一块钱,就是给了灾区儿童一份希望。这时,我们敬爱的龚主任戴着一条鲜艳的红领巾,站在主席台上,她看见那么多有爱心的孩子,都把自己的零用钱捐了出来,她流泪了,她正是为了可怜的灾区儿童而流的!见此情景,不少同学为此也流下眼泪,因为,他们有一颗和四川儿童一样的心。

这就是在我们学校发生的一件最令我难忘的事,它将被我刻骨铭心。

校园里的一件事篇4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防校园欺凌讲话稿,供大家参考。

防校园欺凌讲话稿1校园是我们增长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本不该为欺凌事件的阴影笼罩,可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未成年人犯罪增多,有些地区年增幅在30%以上,作案者和受害者绝大多数为像我们这样的在校学生。

从80年代末到现在已出现了一个未成年人犯罪高峰,我国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并不事立的。由于影视业的商业化,欺凌恐怖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充斥我们的视野,许多作品中对于犯罪过程细节的描述,成了不少青少年模仿的根源,而校园又成了他们“付诸实践“的理想场所。

校园欺凌事件的存在,受影响的绝非个别学生,我们全体青少年都会受此不良影响。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的净土,但屡见不鲜的校园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花季少年身上的欺凌倾向十分令人担忧。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冤冤相报何时了?“

校园欺凌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需要风度,风度就是用温柔去对待倔强的人,用宽容去冰冻苛刻的人,用热情去融化冷酷的人。

儒家学说认为,人心固然有善端,但它一开始只是一个萌芽,而且它随时会遭到私心杂念和外界诱惑的摧残。这萌芽要成熟、长大,就需要特别的守护和滋养。提高德性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修养过程。游戏人生,看起来固然潇洒,可如此泛泛而过又能找到什么样的人生感觉?生命是单程线,没有回头的机会。

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单纯的冤冤相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在校园里出现了校园欺凌,闹的同学们都人心惶惶。

影视作品、书刊对我们青少年犯罪的诱导作用十分严重,在我们身心发育过程中,自制能力一般较弱,是与非的界限比较模糊,很容易在觉得新奇好玩的心态下去模仿一些作品中的人和事,这是极需引起全社会关注并着手解决的。

校园欺凌事件虽然发生在学校里,发生在我们这些学生身上,但这也是社会大环境的一个缩影,全社会都应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共同努力,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校园欺凌问题引出一个问题,就是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一次生命的郑重承诺。人生是一次选择,选择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顺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航船则能勇往直前,鹏程万里;而逆流的航船只能是你举步艰难,欲步不前,甚至被猛浪或漩涡永远打翻而深沉海底。选择,是一次对人性的不断完美。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杜绝校园欺凌!

防校园欺凌讲话稿2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初84班的~~,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反对暴力,共建和谐校园》!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校园,是培养人的地方,是文明的殿堂;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然而近来,却常常看到暴力事件的发生。很多同学总是出口成脏、恶语伤人,有些同学总是横行霸道,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欺负弱小,甚至打群架。这些现象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要知道,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安宁的学习环境;没有校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校园暴力主要有以下表现:

1、语言暴力。

有的同学喜欢耍派头,总是盛气凌人、目空一切,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一开口就是“老子”、“我儿子”,把脏话都变成了口头禅,一说话就扯开嗓子喊,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殊不知这些表现都显得很没有素质、很没有教养。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有的同学喜欢欺负弱小的同学,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就在初二75班,很多同学常常辱骂、欺负本班的~~。

3、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

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纠纷,由口语辱骂升级到拳脚相加。

4、讲所谓的“义气”,用暴力手段争论长短。

这类事件,往往由上述两种形式引发的,由个人与个人之间,升级到群体。如最近学校处分的那些同学。

5、有的同学喜欢耍派头、逞威风。

他们总喜欢找别人的麻烦,看别人不顺眼,甚至是自己错了还摆出一副你奈我何的姿态,仗着自己有一帮所谓的“哥们”就横行霸道,一点点小事就打群架,甚至叫校外的人打架。

校园暴力不仅给同学们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伤痕,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影响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同学们,面对校园暴力,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反对暴力,远离暴力,共建和谐校园,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健康成长。

一、培养健全的人格、做一个文明的学生。做事不能冲动,说话不能盛气凌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要考虑后果;发生矛盾时不要抓住对方的错误不放,而应该检讨自己错在哪里;总之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友要谨慎,不与行为不端的人联系,不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不要上网交友,更不要网恋;多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远离不良文化。

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事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少去情况复杂的场所,不要单独外出,身上也不要携带太多的钱物;受到暴力侵害时,采取灵活的应急措施,要及时报警。

每当我在校园里往返时,总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总有同学成群结队的聚在一起,或是耀武扬威的在校园里晃荡;他们总摆出一副自以为“很酷”的姿势,说话也总带着蛮横的腔调;有的手上还叼着烟头。他们的这些表现正游走在暴力的边缘,却离文明越来越远!他们遗忘得太多,忘了自己的祖国曾经千疮百孔,忘了自己曾是日本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忘了他们那顶着烈日还在挥汗如雨的辛劳父母,最可悲的是,他们竟忘了自己还是一个学生,忘了我们的今天正是祖国的明天!

恰同学少年,我们应该满腔热血!在这花样的年华里,我们怎能荒废了美好的时光!同学们,让我们远离暴力,共建和谐的校园!

和谐是一幅精美的画卷,令人惊艳,令人回味!和谐的校园——会给空虚的心灵带来希望;会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会给卑微的灵魂带来自信。让我们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我希望看到奋发有为的同学;我希望看到充满活力的校园!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学习;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乐园中陶冶情操;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我今天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防校园欺凌讲话稿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们是来自~~~的同学,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杜绝校园欺凌,从我做起。”

菁菁校园,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文明传承的殿堂,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学习的世外桃源,追求梦想的摇篮!然而,不和谐的音符一次又一次地打破这样的平静,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字字扎心,令人心有余悸!

2016年3月28日,山东省兰陵县的8名中学女生对一位初一女生进行群殴,她们效仿网络中的打人视频,将打人过程拍摄下来并上传网络。2015年4月18日北京某中学一女生被多名女同学狂扇耳光。2015年6月10日,南京一名初中生被高年级学生索要钱物,拒绝后遭到殴打,还用手机拍下殴打和侮辱他的过程并发送给其他学生。这些同学的举动令人触目惊心。他们的心灵已被扭曲,良知已被埋没,完全跨过了道德的底线。

“校园欺凌”——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欺凌事件,不但伤害我们的身体,还会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扭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校园暴力——轻者语言威胁,恐吓,辱骂,故意排挤,重者肢体冲突的拳打脚踢,不小心就威胁到生命安全。而这些冷酷,无情,残忍的暴力欺凌,有的只是因为图一时之快,控制不了情绪,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干戈,有的是施暴者歪曲价值观的践行,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对他人尊严和生命肆意践踏!一件又一件校园暴力让人唏嘘,令人发指,抵制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暴力,刻不容缓!

同学们,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1.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爱惜自己,不结交社会闲杂人员;尊重他人,对同学有礼貌,不要出口伤人,不要动手动脚,不要过度玩笑导致翻脸打架;学会跟同学和谐相处,包容他人,不要斤斤计较、不要得理不饶人、不要揭人短处、不要嘲笑他人、不要挑拨离间、不要搬弄是非;不做他人暴力帮凶,要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抵制不良的引诱,做一名有文化、有修养、有礼貌、有智慧的学生。

2.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上学放学尽可能结伴而行。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放学路上不要贪玩,要按时回家。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和老师、家长、警察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发生事情后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要大胆揭发坏人坏事,不要姑息养奸。

我们学校,有关心和关爱我们的老师,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更坚决地对“校园欺凌”说不!希望同学之间互爱互助,团结一致;每个人都享受公平公正,实现人人平等,让我们在校园里快乐地成长。

谢谢大家!

防校园欺凌讲话稿4小打小闹”不再是嬉戏玩耍,而是恶意中伤他人。据新闻报道,大多数校园欺凌事件都存在恶意辱骂、殴打,甚至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情况。校园暴力事件性质恶劣,但多数施暴学生因“未成年”“口头批评教育”为借口而免于刑事、行政和民事责任。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七成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七成以上,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是多少父母撕心裂肺的泪水与无助。是多少孩子孤寂的夜晚和不可触碰的痛苦回忆。

制度教育,法律先行。有不少网友建议适当提前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年龄,细化法律条文。且不说建议是否具有现实可操作性,但也说明一个问题,完善制度教育已迫在眉睫。一方面是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操作性高的应急预案配套体系。针对类似校园欺凌事件拟制惩戒教育制度,明确“红线”范围以及触犯成本,让孩子们时刻保持“红线意识”;另一方面,校园是社会的缩影,老师则是这个缩影中的灯塔。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时关注孩子们的行为及学习状态,及时的沟通与了解情况能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青少年介于儿童和成人之间,是身心发育的特殊阶段,也是树立三观的重要时期。结合青少年的特征,制定出科学的、可行的惩戒教育制度。重点就在于拿捏好度,“盐淡适中”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从心理层面来说,受害学生和施暴学生都是受害者,或多或少在心里层面都存在缺陷,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心里疏导,能塑造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完整的人格。与此同时,家长不能抱着“唯成绩论英雄”的态度,应配合学校培养孩子的底线意识与道德操守,学会尊重他人。说到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发生这样的暴力事件,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老是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借口袒护孩子,更不能因此而让孩子产生“我还是未成年,我不用承担责任”的惯性思维。

少些冷漠,多些帮助。当看到青少年被人殴打、辱骂时,我们应该及时伸出援手,多说几句,多问几句,也许就能避免一次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也能让一个孩子少受些伤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整治校园欺凌事件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无论制度多么完善,法律多么健全,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发自内心的善待他人,帮助他人。严格的制度保障和思想教育双管齐下,才是整治校园欺凌事件的一剂良药。

防校园欺凌讲话稿5校园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是教育我们成才的地方,但屡见不鲜的校园欺凌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校园欺凌欺凌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校园欺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索要钱物,不给就威逼利诱、欺凌胁迫、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同学间因“义气”之争,用欺凌手段争长论短、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冲动报复。那么,欺凌欺凌事件的后果将怎样?

公安机关根据其后果不同分为殴打他人,故意伤害。殴打他人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属于治安案件;而故意伤害则是依据《刑法》处理,属于刑事案件。但无论哪种案件,最终的结果都是违法者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名誉受到影响,金钱受到损失;对违法人员的危害是巨大和不可挽回的。

第一、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受到拘留处罚的,要送拘留所执行。受到拘役和有期徒刑刑罚的,要在监狱或看守所服刑。

第二、金钱受到损失。金钱损失主要包括罚款和赔偿两部分。殴打他人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最高可处1000元罚款,故意伤害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要判处罚金。赔偿是指对受害人进行赔偿,项目包括医药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交通费等。罚款(罚金)加上赔偿就是打架的金钱成本。

第三、名誉受到损害。殴打他人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根据情节的不同,违法人员要受到一日以上,十日以的下的行政拘留处罚;犯故意伤害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根据伤害程度的不同,要受到拘役,管制和有期徒刑,案底将留存公安系统,在全国任何一台接入公安专网的计算机都能查到,这样必然对升学、工作及从事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同学之间因琐事引发的校园欺凌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对比,我们真诚的呼吁广大同学:涵养理智,莫让美好的青春蒙受冲动的惩罚!

校园里的一件事篇5

我们要与同学们和平共处,既不要欺负别人,也不要收别人欺负,一定要做一个正直、乐观,敢于表达的人,而且我们还要团结起来,让校园欺凌绝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反校园欺凌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反校园欺凌观后感1惩治、遏制校园暴力,治理校园欺凌问题再一次提上了国家议事日程。那么,家长和学校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这未必可行。法制文明要从娃娃抓起,家校要走的路仍然还长,但必须得坚定走下去:促进法律健全,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具备正确的法制素养、法制意识,既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也懂得用法律维护共同生活的校园环境等。

近日,一条海南省琼海市“长坡中学打人”的视频在网上流传。据南海网报道,事件发生于5月20日。此外,该校5月18日也发生了一起学生打人事件。5月21日上午,琼海市教育局就此视频事件召开紧急会议,提出七项措施专项治理校园暴力。此事件距离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于4月28日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尚不足一个月。4月28日,重庆市彭水县桑拓中学一名学生在厕所内遭到至少三名学生群殴,胸部被利器捅伤致死。同日,辽宁省庄河市第二十二中学课堂上,初二男生吕某遭同班同学姜某割喉身亡。

4月23日,山西省绛县,15岁少年张超凡被多名同学在网吧殴打致死。同日,河北省安新县某中学,一名女生被其他几名女生逼迫脱衣下跪、扇耳光,旁边多人围观起哄,但自始至终没有一人出来劝阻……

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原本安宁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对于曾经遭受校园欺凌的张宇来说,更是如此。他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在欺凌事件发生后,校园再也不是自己向往的地方了。他整日提心吊胆,寝食难安。

“可能是太害怕了,我就偷偷地拿了一把刀,每天放在书包里。心想如果有人再敢打我,我就拿刀捅他。”张宇回忆,“庆幸的是,那群欺负我的学生,之后没有再来打我。”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光兴认为,对于被欺凌者来说,如果心理层面得不到及时疏导,可能会陷入两种极端:陷入抑郁中不能自拔,甚至会产生自杀想法;或寻找比自己弱的目标,将情绪转移到弱者身上,被欺凌者变为新一轮的欺凌者。

反校园欺凌观后感2周一,我与同学们一同听了关于“校园欺凌”的讲座,这让我对“校园欺凌”的危害有了新的了解。

在和谐美好的校园中,同学们互相帮助,携手共同进步,这里充斥着欢乐与幸福,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美好,可是世间的万物都有着两端,有阴就有阳,有白就有黑,同样,有欢声笑语就有黑暗的剥削。“校园欺凌”听上去离我们很远。可是它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

本应当和谐的校园为何总是发生欺凌事件,处于花季的少男少女为何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去反思的。

“校园欺凌”并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而是家庭教育的欠缺、学校管理的不严格、青春期心智的不成熟。总结起来就分为两点:1环境。2自身。

现在的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父母的过度溺爱中成长,造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这一心理。完事都会先为自己考虑,如果一旦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便会以极端的方式来索取,从而就产生了“校园欺凌”这一行为。这就是生活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而自身的影响是架立在环境之上的,就如同生物进化般,自私自立的思想将会在脑中生长、扩散、恶化,最终覆水难收。而“校园欺凌”的规模也会随之扩大。

因此,要想避免欺凌的发生,应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我相信,今后漫漫长夜将会被阳光所照亮,美丽的校园里将再次充满欢声笑语与朗朗书声,而“校园欺凌”这一邪恶的种子,将会被无尽黄沙所湮灭。

反校园欺凌观后感35月13日下午,我班召开了班会——反校园欺凌!十分严肃。

近来,频频有校园欺凌的事件发生导致无数惨案。可因为都是未成年人的原因,发生地方多在校园,类似的事件还是不断增加。主持人给我们举了几个例子:--年,日本一男生因家境贫穷,相貌丑陋,在学校被同学排挤,连老师也经常挤兑他。他时常被凌辱,最终,因忍受不了现状而上吊自杀。X日,一女生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被一群女生围攻。该女生无力反抗,躺在地上被毒打了两小时之久,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而被打的原因仅仅是那群女生看她不顺眼。X地,一名小学生因和同学发生口角,将一钢尺插入同学腹内,同学当场死亡......听完这一则则校园惨案,我们的心情也变得十分沉重,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呢?

校园,是友谊的桥梁,是知识的天堂。它本是一块美丽的净土,可现在竟不断发生殴打、流血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多数是因为同学们争强好胜、打架斗殴、恃强凌弱、鲁莽冲动而造成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患于未然呢?

首先,从我们自身来讲。在校园中,同学们之间要团结互爱,互相帮助。一人有难时,多方伸出援助之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还有,校园是教给我们怎样做人、学习本领的地方。我们要专心学习,不要不务正业,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也不要互相攀比。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同学,人与人是平等的,不要因为哪个同学家庭不富裕,学生成绩不理想或者长相丑陋等就孤立他、排挤他,这样都是对同学的不尊重,甚至严重的还侮辱他的人格,让他受到极大损害。其次,我们也要做好自身防备。如果在校外,有人向你勒索钱财或是欺负你时,绝不能忍气吞声,但也不能以暴制暴,要及时告诉老师及家长,寻求法律的帮助。屈服,只会让他们更加猖狂。如无力反抗时,我们一定要大声呼救,保护好自己的生命,伺机逃脱。再者,现在的孩子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比较强,所以老师也要及时给同学们灌输正能量,及时做好个别同学的心理辅导工作,把一切不良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里。最后衷心地提醒大家一句:行动起来,反校园欺凌,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的校园充满和煦、温暖的阳光!

反校园欺凌观后感4“别人欺负你,是忍让还是反抗?看到同学被欺负,是明哲保身还是告诉老师?面对校园欺凌,该怎样有效保护自己?……”10月20日上午,一场“向校园欺凌‘说不’”的专题讲座在惠州市科技馆三楼举办,来自惠城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张阿姨首先向我们50多位东时小记者们发问,让小记者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堂中。

张阿姨用朴实亲切的语言,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法律知识,结合发生在校园真实的欺凌案例,引导小记者们思考校园欺凌的危害性,教导小记者们正确应对校园欺凌。同时通过一个个小视频和现场演练进行讲解,让小记者们直观地感受到校园暴力的危害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上这节课以前,我还以为只要肢体上的虐待才是校园欺凌,其他的一些行为只是小孩子闹着玩儿的。经过今天张阿姨的详细案例讲解后我才明白,原来语言上的攻击、给同学取侮辱性外号、集体排挤同学等等也都属于校园欺凌现象。听到这里,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起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校园欺凌事件:我也曾经给同学取过外号,我们班几个同学也有联合起来侮辱过别班的几个同学……我不禁为我们做的这些校园欺凌事件惭愧起来,我还向爸爸妈妈保证以后我不再给同学取外号不再跟同学们一起侮辱别人了;如果看到同学被欺负,我也一定不退缩,要勇敢地报告老师,就像张阿姨告诉我们的一样,我们一定要有正义感,要有明确的态度和行动,对校园欺凌“说不”。

张阿姨就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分别给家长和小朋友们支了很多招。她还让全体小记者们起立一起大声宣读倡议,呼吁同学们自觉抵制校园欺凌,正确保护自己。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我们与检察院的检察官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拍照合影。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拒绝校园暴力,共创和谐校园,从你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从现在做起。

反校园欺凌观后感5说起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原本校园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是教育我们成才的地方。可是校园欺凌和暴力就像是美丽校园中的病毒,时时刻刻威胁着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我认为欺凌不应该被认为只是“成长的一部分。”它不但会伤害你的身体,还会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弯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严重时,还会威胁你身边人的生命安全。这不仅违背了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友善,而且极其容易伤害到同学们的身心以及家庭。如果我们都能以“与人友善”的态度去处理学习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那么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

我认为远离校园欺凌,一定要学会宽容。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学会说:“对不起”。你可别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矛盾发生后,我们应该学会忍、包容、体谅他人,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迅速找到电话准备报警,或者大声呼喊求救。如果危险发生,可用自己的书包、扫把、凳子、桌子等物来挡,可以躲避受到的打击;若是隔壁班发生危险情况,要赶快关紧自己班级的门、窗,不让歹徒进来。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报案。任何时候须以保全生命为第一考虑。

校园里的一件事篇6

然而,就在几天前,福建省南平市却发生了一起恶性杀人案件,一名男子在当地一所小学门口连续砍伤、砍死13名学生。虽然犯罪嫌疑人已被批捕,学校也恢复了正常教学,但血淋淋的事件再次敲响校园安全的警钟。

事故频发

溺水、交通事故等安全事件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然而,社会人士对校园的伤害在抬头

短短55秒钟,8个小生命殒逝,留下的只是家长脸上那无助的泪水和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南平事件发生后第二天,当地公安机关认定,这是一起蓄意行凶杀人案件。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去年在全国10省市开展了校园安全状况调查。该委员会副秘书长李雯说:“溺水、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等仍是校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但随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此类事件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社会人士对校园的伤害在抬头。”

一名学生家长目击了南平实验小学凶杀案的全过程,他对记者说:“决不能让无辜的孩子受到伤害,这一幕希望再也不要发生了。”

然而,这样的惨剧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去年10月,深圳市就曾接连发生3起校园绑架案,凶手手法残忍,3名被绑架学生除1人被成功解救外,其余两名惨遭杀害。

成都市市民张军的孩子正在读小学。她说:“孩子在学校里,我们还是比较放心的。最担心的是孩子在放学回家的这段时间,与社会接触多,安全管理也最薄弱。”

保护好每一个孩子,强化校园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学校,更应是全社会的责任。

谁在缺位

有些地方,主管部门互相推诿造成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难;而学校安全意识淡薄往往引发校内安全事故

校园安全事件为何一再发生?记者采访了一些教育界人士及专家学者。

“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难,是校园安全事件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重庆一所小学的校长直言不讳,“我们学校门口小商小贩特别多,但学校没有执法权,只能靠公安等部门来协调解决。那些部门工作量大、人手也不够,常常今天整治好,明天又乱了。有些地方,部门推诿现象也存在。”

据了解,教育部、公安部等10个部委局2006年就联合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各政府部门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规定是有,关键在于能否落实。”一些小学校长直言不讳。

校外安全整治难,校内安全该如何?在南平小学凶杀案发生前几天,福州市琅岐金砂小学户外黑板报围墙顶盖倒塌,造成5名学生死亡。

“校内安全事故发生,主要还是一些学校安全意识淡薄、责任缺失造成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说。“一些学校还存在‘重善后、轻预防’的校园安全观。”王大伟说,“我去给学校开讲座,校长们常对我说,最需要的不是给孩子们上安全教育课,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在事件发生后与家长进行谈判。

另外,一些学校、家长容易陷入“重应试、轻安全”的误区,使安全教育成了教育“末梢神经”。王大伟告诉记者,去年他在一个北方城市举办安全教育讲座,发了两万多张门票,只有57名家长来参加。“讲座不仅免费,来了还能免费拿两瓶矿泉水。为什么家长们不来参加?”

“无论是校舍自身存在安全隐患,还是相关制度有弊端,说到底要靠人去解决。”胡光伟说,“像南平实验小学凶杀案,既是一起偶然的校园安全事件,更是一起社会事件,应引起全社会反思,如何去消除可能引发校园安全事故的隐患。”

齐抓共管

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共同编织一张家长、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齐抓共管学校安全网

近年来,每当一起校园安全事件发生,都会伴随着教育界乃至当地政府的“大反省”和“大问责”:黑板报墙体倒塌后,政府部署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绑架案件发生后,公安部门开始在校园周边增加警力。问题是“亡羊补牢”何时变成“未雨绸缪”?

成都教育局校园安全管理处处长吴小刚说,目前,我国有许多学校由于经费问题,只有门卫,没有安保,这就削弱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像成都龙泉驿区,区政府每年拿出500多万元专项经费,给每所学校配备了专业安保人员,这几年就未发生一起校园安全事件。

为强化校园安全,李雯则建议:“教师轮值制度绝大多数学校都有,但具体落实情况不同。如果每天能确保有几名轮值教师和保安人员对校园进行巡视,许多安全隐患或许就能被及时发现。”

“不能一出事就把板子打到学校、公安等部门身上,家长也应当反思。只有把安全预案放到学生脑子里,那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校园安全事件发生。”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呼吁,校园安全的家庭教育同样不能“缺位”。

校园里的一件事篇7

2010年,一句“我爸是李刚”成为最流行的网络语言之一。“李刚门”在激起人们声讨某些“官二代”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校园安全现状的关注。然而,在“李刚门”引发的“口水战”尚且酣战之余,媒体又爆出山东某大学威逼学生签订“生死状”,其中约定学生出现自杀、自伤等情况时,学校不承担法律责任。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负有管理学生、教育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虽然都是成年人,是有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人,但是像学生自杀等行为,也不能说学校完全没有责任,比如心理辅导、心理安慰、行为干预、性格疏导等责任,学校都尽到了没有?

堂堂一所大学竟然与学生签订生死协议,显然是推卸责任,极为不当。但是,透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现在的学校越来越难管理了。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我们从这些年大学屡屡发生的自杀、自残、互殴、互伤事件中就可以看出,在家庭的溺爱袒护下,一些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稍有不顺心的事情就做出非常之举,使学校防不胜防;加上一些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总是把责任推给学校。这样,谁还敢管理学生呢?

不过,在质疑学校政策之余,我们能否静下心来想一下,究竟该如何从生活环境、心理健康和精神追求上改变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本期话题“谁来拧紧校园的‘安全阀’”旨在探讨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在校园安全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以期把脉校园事故的“症结”,拧紧校园安全的“阀门”。

人性化管理为师生“保驾护航”

王晓征

在当今高校,随着管理对象增多、复杂性增加,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校园安全成为一个沉重话题。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与大学生自身因素、学校管理等多方面都有着密切关系,笔者主要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层面来分析。一是大学生自我安全意识差。从大学校园频发的事故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二是大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近几年校园里大学生自杀或杀人事件时有发生,其深层原因在于这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承受挫折能力差。三是大学校园管理不规范。从“李刚事件”中可以看出,一些高校在管理方面确实存在漏洞,管理责任分工不清,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相关责任人工作不积极,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致使一些外来车辆和人员随意进入大学校园,给校园内大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埋下了隐患。

大学校园的“安全阀”到底在哪里?如何用力拧紧它?笔者认为,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学校应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导他们把生命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商丘师范学院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每年新生入校时,学校就会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对各项安全工作尤其是公寓安全进行全面细致的安排,并通过每周的例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收缴违规物品,及早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一切因素,从制度和他律上保证宿舍安全。笔者所在的政治学与法学系每年都要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通过演讲比赛、法规宣传、小品大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增强交通、人身、财产等方面的安全意识。二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在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笔者认识到,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全的人格。可是,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一开始没有被关注就会越来越严重,从而影响自身的发展。所以,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及早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商丘师范学院每年都要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果被用作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程度的依据。这样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既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也能够及时有效地排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三要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管理和校园秩序的维持。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一定要及时排查、了解学校相关管理漏洞,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确保其有效实施。此外,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校园中的道路不是“大马路”,校园中的风景也不是旅游景点,而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科研场所,所以,要对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员和车辆进行有效的管理。

(作者系商丘师范学院政治学与法学系党总支副书记)

请承认校园的自杀率和犯罪率

陈跃子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学家早已证明,正常的社会中的自杀率、犯罪率是必定存在也难以消除的。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教育者才能将校园安全置于一个客观的地位。

反观此前,从“70码”到“我爸是李刚”,不少教育者不断地倡导“绝对的校园安全”与“零暴力”的校园环境。殊不知,家庭暴力的影响、学生群体的价值分化、青春期的身心躁动以及大众媒体带来的“示范效应”,都决定了校园暴力事件只能在相对意义上被“清理”,而不能在绝对意义上被“清除”。

笔者丝毫不否认教育者出于责任与爱而致力于消除校园暴力的做法。他们动用很多资源和力量,排查和发现带有不良倾向的学生,但他们忽略了学生出现自杀和犯罪倾向的根本性问题。进而,出现不良倾向的学生犹如画地为牢般地被教育者关在“牢”里。更多的学生被边缘化为牢里的“囚徒”,痛斥他们破坏了“零暴力”的校园环境,却没有人给予他们爱和尊严。

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发生后,祈祷者为赵承熙也燃起了一支通往天国的蜡烛。而在我国,长期的“零暴力”教育,使学生对于校园自杀者和犯罪者的态度变得近乎仇视。而这种仇视,导致了带有自杀和犯罪倾向的学生愈来愈极端。

正如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那样,教育者对校园“零暴力”的信仰量化到了校园的一个个指标之中,他们用一系列的条条框框去管理和惩罚每一个学生,仿佛暴力倾向或自杀倾向只是学生身上的一根标签,随手一抽便能扔掉。然而,这些学生尽管可能会暂时被夺下手里的刀或者停下跳楼的脚步,但他们内心的戾气、自杀和暴力倾向却隐而不发,而这正是校园安全事件愈演愈烈的根源之一。

对校园暴力的“零”发生率控制导致了教育者在制止校园暴力时,大多寄希望于道德的说教、权力的震慑以及校规的惩罚。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以暴力的方式侵犯与被侵犯。

因此,客观承认学校自杀率和犯罪率的存在,不做绝对意义上铲除校园暴力的预设,摒弃由此带来的行政化和威权化手段,真正从心理和文化意义上关注每一个学生,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才能拧紧校园的“安全阀”。

(作者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生)

学生是维护校园安全的主人

王 瑶

人们对校园安全问题的关注,反映出校园安全感的缺失。社会及家长对大学校园安全的担忧和恐慌,主要来自大学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而维护校园安全不在于事件是否发生,而在于学生是否有积极的应对危机的策略。因此不妨对在校大学生提出一些建议。

一是要具备公民应有的安全意识和应付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担负责任,具备维护自身安全、防范公共危机事件的意识,自觉地学习防火、防涝、防人身侵害等安全自救常识,同时,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行为规范,掌握必要的自卫技能。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的身心状况已经具备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有些媒体一味地强调改进学校的教育、管理条件以维护大学生的安全,这是一种过度保护的策略,是有失偏颇的,大学生应当增强公民意识,学会为自己负责。大学在新生教育中也应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以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的心态面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

二是要营造公平、公正、宽容、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氛围是大学生所处的小环境,是影响他们心理安全最直接的条件。营造公平、公正、宽容、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提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加强相互沟通与交流,稳定校园环境。校园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每一个大学生作出努力,一个人的诚信尚且不能形成诚信的风气,但大多数人的诚信所营造的良好风气却能改造许多人。同时,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管理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校园文化氛围的理解和接受,激发学生自觉维护校园文化氛围的热情。

三是要提高自身的应激能力,学会承受挫折。上大学之前,学习是青年学生的主导活动,为了取得好的学业成绩,学生几乎是全力以赴投入学习之中,家长、老师及社会也常常会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简单而平静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忽略了自我的成长、人格的发展,缺乏对生活困境和挫折的心理准备。进入大学以后,不少学生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幼稚、脆弱,遇到困难便不知所措,导致心理危机的出现。因此,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激能力,以成熟、理性的心态面对出现的心理困境。

四是要积极寻求解决自身心理危机的途径。大部分高校都有心理咨询机构,学生有了自己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或困惑时,可以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心理辅导老师会用专业化的方法,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其走出心理低谷。另外,学校可以通过课堂、讲座、网络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此外,建议媒体更多地关注大学校园里阳光、积极的一面,不要过分报道和渲染校园危机事件的过程,以免使人们对大学校园的安全有过多的担忧,产生负面影响。

(作者系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生导师)

校园里的一件事篇8

[关键词]公安机关;校园安全危机;社区警务;

[中田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校园危机指在学校内发生的包括了由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各种突发事故和事件。学校遭受恐怖袭击、师生被歹徒侵害、财产受到侵犯、及黑恶势力渗透、学生受到犯及l生骚扰、群党集结及殴斗、精神疾患引发的袭击他人及自毁自杀行为等。本文研究之视角在于校内外人为因素引发的校园危机。由于此类危机多涉及师生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突发公共事件,故称之为“校园安全危机”。

校园安全危机问题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国内涉及校园安全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甚多,但从治安管理学角度探讨社区警务模式与校园安全危机应对的研究尚未起步,而注重公安机关在校园安全危机控制体系的角色定位的更是寥寥无几。

一、我国校园安全危机的成因

校园安全危机在我国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频频发生的校园危机事件,同校园自身治安特点、校园风气、整个社会的文化等都存在联系。大致说来,这些校园安全危机的成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校园自身的内部成因;一类是来自社会的外部成因。

(一)内部成因

1.青少年自身的不良行为。据调查显示,80%以上的校园危机事件为来自校内的青少年所为。

2.校园各相关主体的病态心理。校园各相关主体是病态个体心理多发的群体。从个体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一下校园各相关主体,就会发现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是说,校园安全危机的社会问题实际上是病态的青少年个体的行为给正常的社会带来了危害。由于正常的生活行为不能使他们的欲望得到满足,而社会与教育又缺少引导机制,对他们不加关注。这种状态造成许多青少年心灵上的失落,从而使他们容易采取极端的、病态的方法来报复社会、报复家庭,也报复自我。

3.校园易成为侵害的目标,师生属于安全防卫能力弱化易受侵害的群体。校园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校园内的中小学生自卫能力弱,即便是大学的师生,也属于“文弱书生”类的知识群体,自我防卫能力欠缺,易成为侵害的目标。

4.校园财物相对集中,教学设施和师生财产易受侵害。校园内教学科研仪器通常有数量多、价值高且疏于防范的特性,使得校园多发侵财性案件。

5.校园人口集中,人口流动频繁,内部引发安全危机的因素增多。校园正在成为开放的场所,各类人等的自由出入,各类不良信息和行为方式对师生的冲击,就业的压力和学业的压力,贫困生群体的存在,招生规模与办学条件的不适应,校园周边环境的非净化状态等因素,使得师生易产生群体性的负而心理现象。

6.高等院校是校园安全危机多发的场所。高校面临的政治和治安形势非常严峻。公安机关在整个社会严峻的治安形势压力下,受警力、经费、时间等多种因素限制,对高校内发生的案件,经常出现无暇顾及现象;而高校保卫部门又无权执法,只能被动防范。高校也是青年学生聚集的场所,校内发生的案件如果处置不及时,就可能引发大规模的。不久前报道的山西某公安院校学生被拉入带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燕子帮”案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外部成因

1.暴力色情文化的影响。美国司法部长约翰・阿什克罗夫特曾指出:化解当前校园安全危机最有力的因素应是新闻娱乐业而不是更严厉的枪支管理法。他认为,加强枪支管理并不能有效减少校园安全危机事件的发生,因为许多娱乐节目充斥着枪杀、安全危机内容,青少年极易受其影响并模仿。我国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港台电影电视充斥着大量的暴力色情内容,青少年不但思想深受其害,而且给校园安全带来危机重重。

2.治安管理松懈导致校园安全违纪事件多发。一方面校园易成为治安案件多发的场所;另一方面,校园的治安却主要依靠校园内的治安保卫部门来开展工作。社区警务模式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把校园排除在外,使得校园治安工作游离于社区之外,校园治安工作渐趋边缘化。

3.紧张的生活节奏所导致的人际关系疏离。由于竞争的压力,许多父母缺乏与孩子沟通,也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教育孩子。家庭关系的淡漠以及高居不下的离婚率造成的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孩子对社会、对家庭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他们不信任周围的环境,不信任身边的朋友和同学,也不善于与其沟通,他们用电视或其他媒介中介绍的危机方式来处理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

4.贫富差异所导致的矛盾。校园里的学生很多来自不同的文化、经济背景。由于差异而导致的同学间的矛盾很多,老师一般只处理一些较严重的安全危机事件,却很少有时间来处理一些小的矛盾,这些小的矛盾极有可能会转变成严重的安全危机事件。

二、社区警务进校园――公安机关应对校园安全危机的角色定位

社区警务在现阶段是一项深入民心的警务勤务方式,也是现代警务的趋势及主流。但目前在校园安全的治理过程中,社区警务工作还没有得到重视。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在社区警务战略实施过程中,校园治安边缘化的现状愈来愈突出。若不尽快实现警方与学校互动、社会各界联动,形成以校园社区警务为平台、危机预防控制为重点、校园犯罪打击为关键的校园安全危机管理格局。否则,应对校园安全危机我们付出的司法成本、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将会极其高昂。

(一)校园社区――社区警务的应有范畴

社区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其含义是指以地区为范围,人们在地缘的基础上结成的相互合作的群体,用以区别在血缘的基础上结成的相互合作的群体。要保持这一特殊群体的相对稳定性,社区安全防范工作是维持这一群体存在和稳定的重要工作。由此延伸出社区警务的概念。社区警务是指:警方与社区能动地互相作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所关注的治安问题,是警方工作将原有的反映型、被动型变为超前的预防型、主动型的思想模式和方法体系。其实质就是要求警察立足于社区,积极开展各项宣传工作,动员和组织社区群众,实行警民合作,不断增强社区民众参与社区各项治安管理、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校园作为人员聚集,人口流动频繁,而且主体单一,完全符合社会学上的社区该概念。当然应是社区警务的应有范畴。

现在中国每一个大城市的公安机关都面临着一个被称作“流动人口”、“暂住人口”或“特别人口”的问题。在被逮捕的人中,大约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来源于这一人群。毫无疑问,城市中流动人口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这其中有许多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他们青春的身影在繁荣城市中随处可见,但公安机关却几乎没有采取任何针对性措施向他们提供服务,帮助他们适应城市新环境的生活,增进与他们的关系;在实践中要把校园流动人口纳入城市群众或公众的范围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但把校园流动人口排斥在社区警务工作之外,拒绝他们的基本公民权利、忽视他们的

基本生活需求是不合理的。如果社区警务能够走进校园、服务校园,社会将会更融洽,警民将会更团结。社区融合对于任何国家的社会管理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中国也不例外。既然校园人口流动是一种常态,那么社区警务就没有任何理由不把他们纳入服务的范畴中来。

或许有人会说校园是排斥警察的。因为校园是教育场所,教育机关可能最崇尚自由及民主,这会与警察权格格不入。这是我想起当年罗伯特-比尔在英国推行警察制度时,就曾遭遇阻力,阻力来自于英国的两个独特而又互相联系的价值理念:个人自由与地方管控。罗伯特・比尔运用实用主义的论点,智慧地说服了英国议会。他首先承认建立警察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警察可能会成为政府统治臣民的工具),并且同意哲学家、古典犯罪学家边西姆的观点――一切惩罚都是罪恶的,但是罗伯特・比尔继而话锋一转谈到如果没有警察,城市里的犯罪数量会进一步增加,更多无辜的公民会受到伤害。由于当时伦敦混乱的治安秩序及伦敦居民对犯罪的恐惧,皮尔爵士的论点赢得了议会大多数人的支持。皮尔爵士在议会上提出了经典的语句:“警察就是公众,公众即为警察。”所以,校园不应排斥警察,校园治安需要警察,校园社区不应被社区警务边缘化,社区警务应当走进校园。

(二)校园安全与社区警务的关系

一般来说,社区警务用来形容警察致力于增进警民间的合作关系,进而改变旧的、以事件为中心的警务策略。社区警务鼓励警察与社区居民建立互帮互助的关系,警民共同探讨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社区警务简单来说,只不过就是让警察把服务的功能延伸到过去被忽视的社区里去,期望通过这种努力来提高整个社区生活的质量,减轻社区居民的恐惧感,预防和制止犯罪,增加警察在社区中的出现率,增强公众对警察的亲近感。

具体到校园来说,校园安全危机事件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可防性安全危机居多,其次为可控性危机。在校园推行社区警务务必遵循这个特点,认识到校园社区秩序混乱是滋生违法犯罪及诱发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打击犯罪是“治标”,社区民警维护一方秩序才是根治这方土壤的“治本”之策。实践中,有些社区民警在对待校园治安问题上,在面临罪案高发的困扰时,人们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浅层面上,热衷于破案、片面地追求破案率。破案成功带来的喜悦常常淡化了人们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忽视了对校园秩序的治理,忽略了“治本”方面的工作。

但推行校园社区警务并不能预防校园内的所有安全危机。比如犯罪有的源于人的本性,有的源于人的一些似乎害处不大的缺点,有的源于社会发展的负面效应,还有的源于阶层的差别。推行校园社区警务则是强调警察必须与校园社区协作才能有效的防止校园治安案件的发生。这一理念对校园社区警务实践是有意义的。没有一个国家能完全消灭犯罪,中国也会不例外。所以要正确认识推行校园社区警务与杜绝校园安全危机的关系,明确校园社区警务的推行是一种全新的综合治理,而且这种前期的综合治理远比后期的打击犯罪有意义得多。

三、推行校园社区警务的各种措施

校园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犯罪,校园社区警察的主要职责是教育和动员居民想尽一切办法预防犯罪。主要措施包括:

1.向老师主要是向学生介绍预防犯罪的措施。古人且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为校园社区内居民解决一个案件不如教居民一些预防犯罪的方法。以各种灵活的形式向居民介绍已经发生犯罪类型的预防措施,同时介绍其他可能发生犯罪类型的预防措施。社区警察组成协会,经常探讨、交流预防犯罪的策略。通报带有行业特点的犯罪信息,介绍和推广预防措施。社区警察每月都要到学校进行一次法律宣传教育活动。

2.结合校园治安特点推行邻里守望制度。至于社区守望相助的功能,用我们中国的说法,就是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它使人联想起中国的治安联防队和治保会等群防群治组织在维护社会安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居民社区推行邻里守望制度的做法是居民每3至5户,最多不超过10户为一个单元形成组织,轮流在社区内值班巡逻,互相提醒预防犯罪。校园内可以将保安级学生干部组织起来,形成组织,轮流在社区内值班巡逻。

3.号召校方及学生改进财务的保管方式。比如在自己的重要财物上做出明显标记,防止被盗,即使被盗也便于警方发现和追回。比如校方对于贵重的实验器材等教学设施可以考虑在财务上采用嵌入式编号,并拍照留档,以便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有的放矢地侦破案件。

4.尽早推出校园治安改革措施,构筑校园为社区治安防范网络。在校园推行社区警务的做法是构筑运作良好的点、线、面防范网络,其目的是通过构筑严密的治安防范网络来实现良好的社区治安运作秩序。如果能在校园设立社区警务室,初期哪怕是条件再简陋:一张桌子、一个电话、一个灯箱,但其收效却会很大。这样做,不仅能增进了警方的能见度和亲民度,而且使社区民警有了一个可以和校园居民联络的场所,可以用来工作和帮助民众。另外也可以根据校园的特点采用民警值勤点以及警民联系卡等措施。

5.组织校园社区的老师学生协助公安机关工作。例如公安机关可以在校园社区任命负责人,由他们协助公安机关开展财物标记和门窗车锁加固活动,推行邻里守望制度,并在街区开展竞赛。组织培训老师学生成立辅助力量义务进行上岗执勤、预防犯罪,甚至可以考虑在青少年中发展情报信息员,经教育培训后,为警方提供信息或其他帮助。

6.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采取指导性顾问措施。发现有轻微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后,就责令他与家长同来公安机关,要求他赔偿所造成的损失,要求他以后定期要到公安机关接受教育,如果一年之内他没有新的违法犯罪行为,就销毁他的所有记录。这项措施效果显著,大多数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经教育改邪归正。

搞好校园安全工作必须把公安机关的工作中心从单纯的打击校园犯罪转移到推行校园社区警务工作上来,因而社区警务对公安机关来说是有压力有困难的。为了更好地在短期内推动校园社区警务的实施,公安机关可以考虑将评价社区警察工作的依据和标准作以调整。改变以前主要是看犯罪率的升降情况、被逮捕判刑人数多少和追缴财物数量大小等,现在则以反应时间和次数、对公众报警求助和到达现场的态度、居民在社区的安全感及社区生活质量是上升还是下降等为衡量标准。

上一篇:置业顾问销售技巧范文 下一篇:四年级作文我的老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