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字范文

时间:2023-12-03 10:08:12

文言文字

文言文字篇1

关键词:文言文 文字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62-02

字词是文言文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字形和文化方面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1 字的形体方面的教学

汉字起源于图画文字和记事符号,从甲骨文一直到楷书,尽管形体有变,但其表意性没变,下面探讨形义关系:

1.1 据形识义

(1)根据字形探寻字义。

如:“初”表初始义。甲骨文由衣和刀组合而成,《说文》:“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1](591) “以刀裁衣”会“始制衣服”之意,故有始义。

“及”为逮住义,甲骨文和金文由前面一个人,后面一只手形组合而成。象前面的人被后面一只手抓住。《f文》:“及,逮也。从又,从人。”[1](414)

“臭”有气味的意义,甲骨文由自和犬构成,上下结构。《f文》:“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1](1356)上部自是鼻子的象形,下为犬形,会意犬用鼻子辨别气味,引申出气味义。

“汤”字的金文由氵和[构成。《说文》:“汤,热水也。从水,[声。”[1]1581[甲骨文上为日(圆圈中加一横画)、下为日光散射(一、勿)之形。朱芳圃:认为上面的日是“镫缸也……金文或增彡,象艄庵下射也。本义当训光明。”[2](1099) 朱骏声:此即古

。[3](1100)甲骨文中应该是日的象形,“彡”应是日光下射之形。太阳会发光,也会发热,日下的“勿”可表光,也可表热,“”由表水“氵”、表太阳的“日”和表热量的“勿”三者会意而成,表示水因太阳的热度而变成热水。汤汤(shāng shāng)“大水激流的样子”,表水盛貌,因“汤”有“沸水”义;“沸水”与“喘急河流的水”呈现的状态是相似的,因此可引申为表水盛貌。

(2)据形符识义。

据形声字的形符识义,类推出同形符的字有相同的义素。

如颜、颠、颇等字为何从“页”,我们可探究其字形寻找解答。“页”甲骨文为人突出其头部之形,合体象形字,本体是人头,因此以页为形符的字,其义与头有关。《说文》:“颜,眉目之闲也。”、“颠,顶也。”[1](1200)(即头顶)、“颇,头偏也。”[1](1212)这类字还有:硕: 大头;额: 脑门;颈: 脖子前部;项: 脖子后部;顾: 回头看等。

(3)据形符和声符之形识义。

亦声字既是会意字,也是形声字,即其声旁既表音也表意。

如贱、浅中的“戋”,除了表音外,也表小义,贱表钱少,浅表水少。戋甲骨文由二戈构成,为二戈相向形,会二戈相向博杀、残害意。《说文》:“戋,贼也。”[1](1803)段注:“由二戈相战的残杀相损而引申为残伤、残缺不全,又由残缺不全引申为小、少之

意。”[4](78-79)以“戋”作声符的残、钱、盏等字有少或小的意思。

1.2 据形别义

有些字,形体不同,意义相近,有些字,形体相近,意义不同。

(1)异形近义的字。

行、步、走、趋它们的形体不同,但意义都与“走”有关。

“行”的甲骨文有彳亍构成,象四通八达的道路,本义为“道路”。引申为动词“行走”,“主体可以是人类用双脚行走,也可以是用于指称动物车马的行走,也可以是军队等整体概念的行走。”[5](10)

“步”的甲骨文由上下两止组合而成,象前进时左、右_一前一后之形,本义是“走路”。《说文》:“步,行也。”[1](236)

“走”的甲骨文作形,象人挥动双臂跑步形,本义为跑。

“趋”的金文从走或止或u,c声,是形声字。“刍”甲骨文由手和艹构成,从字形看是用手割草。西周金文c或从手或为张嘴的兽,康殷:“趋表示(草食)兽畜趋草而食之意,引申而泛指‘走也’之意”[6](44)。

刘熙《释名・释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说出了步、趋、走速度和频率方面的不同。

(2)近形异义字。

这些字形体差别小,意义不同,使用时比较容易混淆,写成错别字。

如即和既。“即”甲骨文由n和m构成。《说文》:“即,即食也。”[1](p686)卩即人字,n荐熟物器;象一人跽坐于食器之侧进食之形,引申为一切即就之义。[7](372―373)“即”字,本义表走近、走向、接近。

“既”甲骨文由n和组合而成,象一个人对着煮好的东西,但是他的嘴不向着东西,表人吃饱了,要离去。引申为尽。[7](379)既:本义尽,完结。

又如衤(衣)和礻(示)。衤表衣服义,甲骨文象有衣领和两只衣袖的斜襟衫之形。礻甲骨文象神主形,祭祀神主,以求神纳福。以衤作形旁的字,其义与衣服有关,如:袖、襁、衬、被等,以礻作形旁的字,其义与神有关,如祝、福、祈、神、祥等。

(3)同形异义字。

指形旁相同,位置不同,表义不同的字。如陡和都,两字皆有阝旁,阝位于左边的为阜旁,位于右边的为邑。阜的甲骨文作象山崖,放于字的左边,与山崖有关,如陡、陵、陟、降等字。邑的甲骨文 上为囗,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会意为人所聚集之地,作形符,变为阝,放于字的右边,表城邑,如都、郊、野、鄙等字。

(4)异形同声异义字

形声字同音异义字,有的意义易产生混用,如“噪”、“躁”与“燥”。

噪的形旁为口,与口的动作有关,人和动物发出的噪音、噪声等用噪。

燥的形旁是火,c火相关的干燥义用燥。

躁的形旁是足,多用于急躁、暴躁义。为什么从足旁会表急躁、烦躁义,我们可通过躁的异体字得到了解,、ㄊ窃甑囊焯遄帧!墩f文》:“,疾也。从走,茁。”[1](217)《礼记・内则》:“躁,谓举动急躁。”从走与从足是相关联的,故躁可表示行动方面的急躁;《f文》:“ǎ愁不安也。从心,茁。《》曰:‘念子ā!”[1](1472)从心,表示心情的急躁,行动和心情两者可关联,心急动作就快,因此躁与心情和行动有关,表急躁、烦躁义。

2 字的文化方面的教学

文化与字义的关系,赵诚先生说:“产生或使用于某一阶段的汉字,其结构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反映该时代的某种文化意识。”[8](4)下文通过趋、姓、安等字作简要分析。

(1)趋

“趋”低头弯腰、小步、快速、恭敬地行走,表现对所“趋”者的敬仰和尊重。《周礼・春官・乐师》:“行以《肆夏》,趋以《采荠》。” 孔颖达疏:“行与趋,是步迎宾客者的‘步迎之法’”。《触龙说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根据礼节规定,触龙见太后应当快步往前走(趋),但触龙病足,不能快走,只能“徐趋”。所以即使“病足”,趋之不疾,也要“自谢”。“趋”所独具的文化含义而赋予了“趋”之仰慕、敬奉权贵的特殊意义。正是由于“趋”总是下对上,卑对尊,幼对长,臣对君,先民很自然地将“趋”与攀附权势联系了起来,所以有“趋热”、“趋势”、“趋奉”、“趋附”、“趋炎附势”之说。[9](80-81)

(2)姓

今人都随父姓,可“姓”从女,是当时文化的反映。姓甲骨文作、形,从女,生声,会意由女所生,反映了那个时候跟母亲姓的文化,如姜、姬、嬴等姓都从女。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那时是群婚制,一个男子可以有许多“妻子”,一个女子也可以有几个“老公”,子女与父亲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只有和母亲的关系是明确的。因此,只能按母系来确定人的血缘身份,所以姓从女,其本义,就是源于同一女性祖先所出。

(3)安

安的甲骨文宀和女构成,《说文》:“(静)[x]也。从女在宀下。”

从女在宀下有以下几种解说:①女人在家里安全。上古是母系社会,男子在外狩猎多危险,而母亲(女)在家(宀)里当然“安全”得多,……“静”是其引申义,而非本义。本义是“安全”、“平安”,与“危”相对。[10](56)②有女人家才能安。先民们在造字之初认识到屋中有女才能称作“安”,男耕女织的生活才是最美满的生活。[11](222)家中有了妇女,才能安宁,表明娶妻成家是安居乐业的重要条件。[12](33)③女人操持家务。“安”字形为屋子里有“女”,暗示妇女留在家中,她们可以不必外出劳动而在家里操持家务。[13](56)

总之,通过文字字形及文化方面的教学,能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词义,准确用词造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东汉)许慎著,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

[2] 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3]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影印,1983年6月.

[4] 朱祯.“右文说”一例举隅[J].殷都学刊,1919年第4期.

[5] 刘恩萍.汉语“行进”类动词语义场的历史演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5月.

[6] 康殷.文字源流浅说[M]出版社:荣宝斋,1979:239.

[7] 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p728―730.

[8] 赵诚.甲骨文与商代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4.

[9] 周文德.说“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10] 张庆元.《说文解字》字本义错误举隅[M].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

[11] 张艳青,李清从.《说文解字・宀部》字透视中国古人生活状况[M].消费导刊,2009年第14期.

[12] 覃冬生.汉字字理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6月.

[13] 肖其峰,陈勇胜,汪再进.从部分“宀”旁字的文化解析看中国古代社会家庭文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年第1期.

作者简介:杨哲(1970-),男,汉,江西东乡,东乡县第二中学,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学历:本科。

文言文字篇2

【关键词】科学 社会 文化 文字

有一个问题问“冰变水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如果作为一道正式问答题,其答案是“加热,把冰打碎,再加热”。而如果是一道脑筋急转弯问题,那么答案可以是“去掉两点水”。

若是再问“冰有几多水?”或者“为何冰是水?”

我想无论自然的应答,还是科学的答案都应该为,“除了两点水,剩下的全是水”、“因为除了两点水,剩下的还是水”。

在历史问题上,日本军国主义之所以篡改历史、不承认慰安妇问题,欧美等西方国家之所以对日本军国主义篡改历史、否认慰安妇问题无动于衷;在时尚方面,世界流行之恶肥好瘦,将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尤如冰变水一般简单,其因果关系可以在语言文字上都有反映。

历史的英文是history, 也就是his story的意思,讲的是男人的故事。据《圣经-创世纪》记述,上帝先创造了男人(man), 后来觉得单有男人太孤独,就又从男人身上取了根肋骨造了个女人(woman)来陪伴男人,人类(human)虽然有男有女,却往往用man来表示。从语言文字上来解读,在西方的文化里,历史是男人的故事,因此慰安妇不算什么大事,不会写进历史。

在汉字里,史的本意是“记事者”,也就是“史官”。 许慎 在《 说文解字 》中指出,“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由此引申为代表被史官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可见“历史”一词出现较晚。“历”字加到“史”前是指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使“历史”一词具有了当今的含义。《 说文解字 》“厂部,厂:山石之r,人可居。象形。凡厂之俳源映А:治也。从厂w。止部,s:过也。从止声。” s((lì)从止(足)意,说明与脚有关,意思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s在甲骨文中的书写,上部是两棵“禾”,表示一行一行的庄稼,下部是一只脚(止),脚趾朝上,脚后根朝下,本义是指农夫察看庄稼长势而巡视庄稼地,脚步从一行一行的庄稼中走过。《 说文解字 》“日部,眩象也。从日声。”即历书、历法,表示时间的推移是一月月一年年地前进的。日语汉字“s史(れきし)罗马拼音re ki si”,“Us(けいれき)罗马拼音ke i re ki”。广义上讲,历史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是时间和记忆。狭义上讲,历史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国大陆使用简化汉字,眩ㄈ)与s(止)两字简化为一个“历”字,“历史”就变成了用强力使史官闭嘴不记实事,不说真话。从语言文字上解读,东方的历史观是有力者用刀封史官之口后记录下来的事,日本历史否承认慰安妇问题,既有其本身的原因,也有简化汉字所呈现的历史观的原因。

英语里有个短语叫make impossible possible,意思是“一切皆有可能”,至于如何才可使一切成为可能呢?从语言文字上讲,只要去掉“im”两个字母,而心灵鸡汤告诉我们的方法是去掉“I am”,其意思即是想要创造奇迹将不可能之事变成可能之事就要多一些谦虚谨慎,少一些傲慢自大。

时尚界(Fashion风行)不知有多少人朝思暮梦在思想着如何瘦身(From Fat to Fit),其实说来也简单,FAT变fit不就是把英文字母大写变小写、大字母A改小字母i吗?

《说文解字》叟:老头儿,即年老的男人,用作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人老自然叟。汉字“胖变瘦”原本追求的视觉效果应该是“胖变叟”。人到中年容易胖,此即所谓男人难得老来瘦。偏偏有人为了追求叟的效果整得人都病了。这种带病的“瘦”哪里还是原本想要的“叟”呢!如今想瘦身者多为女子,风行的又是如何保持青春,追求的已经不是“叟”而是“瘦”,不病才怪呢!

语言与文化天生就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化对语言具有制约的作用,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 文化背景 ,而且蕴藏 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语言文字所呈现的文化内涵可帮助我们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还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少社会现象和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皓.试析文化差异对汉语教学的积极意义[J].价值工程. 2011(13).

[2]张龙,陈源源.《汉语大字典・力部》商补[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曹道.汉字巧解有学问[J].山东教育.2010(Z5).

[4]卫志强,何元建.跨学科时代的语言学研究──从《语言文字应用》看近年语言学发展[J].语言文字应用.1996(04).

[5]萧国政,李向农,汪国胜.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开拓与进取──评《语言文字应用》创刊五周年[J].语言文字应用.1996(04).

文言文字篇3

【关健词】:学法三字诀;读;说;疑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

文言文由于时代久远,教学中受到文字、读音、文意(义)、句式、修辞、官名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不很理想。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读”没有到位,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②“满堂灌”解经式的教学,教师自我陶醉,引经据典,逐字逐句翻译,学生昏昏欲睡、一头雾水。③教学形式单一,教法呆板,大都沿着“读——译——抄——背”的思路展开,没有情趣,没有活力。④对《课标》要求领会不深,对教材编排体例理解不够。

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要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文言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强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文言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二、文言文学法文言文学法三字诀——“读”“说”“疑”

1、强调“读”

诵读法是我国古代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宋代朱喜理解的“诵读”,其意义是“真道学第一义”其内容是“熟读精思”其步骤是:必须成诵,即“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数遍。”“凡读书须整顿儿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定,仍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干遍,其义看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存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诵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同时诵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诵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剌激渠道,大大强化了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

让学生自读,从课题到作者,再到注释,放手让学生自由读,从整体感课文。初步了解作者、课文的大意、表达思想感情。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合作下进行研读品味。叶圣陶先生曾举“弃甲曳兵而走”为例,很好地说明了这种现象,“弃甲曳兵而走”,六个字中,除了“曳”字外,其余五个字都在2500常用字表中,小学毕业生都会认会写,但会认会写并不等于能够理解它们在文言中的意思。“弃”只在“放弃”这个词儿里学过;“甲”呢,只知道甲乙丙丁的“甲”;“曳”字没学过,当然不明白是“拖”的意思;“兵”字认识,但只知道是“水兵”“士兵”的“兵”;“走”字认识,也只明白是“行走”的意思。

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诗文的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如《曹刿论战》中“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文言文的角色,有利于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又如曹操的《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通过这样的朗读就会品味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联想到诗人立志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雄伟抱负。语言的美感,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着他们的精神境界。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文言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品味文言文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下一步的背诵奠定了基石。

3、诱导“说”:

大多数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仍采用通篇逐句串讲法,这种教学法早已陈旧过时,它既浪费时间,又不利于学习者想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体现不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很难抓住重点。为适应《中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教者应改变这种教学法,实施重点提示法,让学习者借助文下注释自觉主动学习,充分让学生说,单个说、小组内说,互相探讨,交换体会,教者只需对重点语句进行提示或辅导。

如何引导重点呢?重点要根据文体来确定;根据句式来确定;要根据文章的中心来确定……例如毛伟华老师教学《童趣》时,设计的扩展对话是这样的:

扩展对话:在以下的活动中任选一项,进行探究。

①、《新遂昌》要出版编辑《闲情记趣》现代版,你有无童年趣事?说给大家听听。

②、如果能通过时光隧道去采访沈复,你会对他说什么?你羡慕沈复吗?你认同他的“趣”吗?你喜欢这篇课文吗?

4、勇于“疑”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由“教书匠变成研究家”,“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此,教者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将“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尽量少用传授式教学法,实施“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法。

文言文的注释工作还需大量提倡怀疑开拓精神,因为教材注脚仍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现行人教普通版初中《语文》第二册《愚公移山》一课,“荷担者三夫”注释是“三夫:三个人。夫,成年男子。”这里的“三”值得商榷,“三”不应是实指三个,而应是言之其多,译作“几个”,古代“三”言之其多是公认的;就“愚公年且九十,遂率子孙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与“杂然相许”可知不只三人,而是一大家族。为此,此句应译作“几个成年男子”才正确。其实,教材里还有好些地方值得怀疑并深究。所以,我们不能过于迷信和崇拜权威,也不能崇拜老师。怀疑促进探索,探索找出真理,科学就是求真,创新教育更值得提倡怀疑精神。

又如:《石壕吏》中诗人以一句“暮投石壕村”交代了自己的出场后便不再出现,直到结尾才现身:“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为什么始终没有站出来说话?这对于一向关心人民疾苦的杜甫来说是反常的,这种反常正是诗人内心矛盾的印证。诗人同情人民,希望老百姓能安居乐业,但是面对急需补充兵力又只能从百姓那里征兵的政府他又能说什么呢?无可奈何,无言以对。诗中虽然只有两句话写自己,但诗人心中却激情澎湃,有千言万语。诗人形象的空白引人深思,它反映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但鉴赏文言文的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始终是我们文言文教与学的目标,诵读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尤其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文言文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真正享受古代文化遗产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钱梦龙著

[2]《本色语文——谈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梅盛军著

文言文字篇4

90年代我国语言应用研究的主要特点与基本经验 姚亚平

对外汉语新闻听读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王新文

"对外汉语”之说不科学 鲁健骥

多元化智能论中的语文教学 王培光

论教学提问语的类型与功能 崔达送

"评点”的涵义和性质. 于立君,王安节

语境的制约功能及其表现形式 韩彩英

试论现代汉语"新借形词” 罗聿言

汉语语词在商品品牌名称中的运用 杨薇

三字格新词中"谓「名名词×××”格式的语义结构 王洁

中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现状与对策 张先亮

潮汕方言与潮剧的形成 林伦伦

电子文本的简繁转换--关于简体古籍逆向工程的实验报告 郭小武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丛书》评介 王均

当代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读许嘉璐新著《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 朱瑞平

应用语言学的新天地--读冯志伟《应用语言学综论》 刘海涛

体态语研究的新成果--读身动学新著《体态语》 王葆华

推广普通话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 胡明扬

以规范标准建设为核心,开创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新局面 袁贵仁

《信息处理用词汇研究》九五项目结题汇报

歧义切分与专有名词识别软件 刘开瑛

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集规范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计算语言学研究室

汉语词的概率语法属性描述 俞士汶,段慧明,朱学锋

面向信息处理的词汇语义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董振东,董强

方言区普通话测评中的负面因素 杨云

初级阶段口语教学应重视成段表达能力的训练 李小丽

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与口语流利性关系初探 张莉

语义模糊性的几种表现形式 吴振国

电话心理咨询导语:结构与功能 高一虹,龙迪

论词语叠连式不礼貌语言 丁崇明

命名与广告行为的语用分析 宗世海

谈公文语言运用的功利要求 方国雄

论导游语言的研究 韩荔华

《现代汉语词典》对异形词的整理及对当前词汇规范的启示 苏新春

略论字母词语的归属与规范 周健,张述娟,刘丽宁

范畴语法 冯志伟

一本好而切题的社会语言学著作--读郭熙著《中国社会语言学》 刘丹青

关于语境的构成与分类 王建华

国内学术会议消息四则

从色彩词的规范谈规范化工作中的语用原则 叶军

并列型标题各并列项的信息量问题 王成宇

香港书面汉语句法变异:粤语的移用、文言的保留及其他 石定栩,王灿龙,朱志瑜

国际学术会议消息三则

域内外汉语协调问题刍议 郭熙

中国大陆商标命名的世纪变迁 曾祥喜

语文现代化中的语文感 王培光

汉语"字/词"公众语感的测量 王立

立法技术中的几种语言表述问题 刘红婴

行政法律语病例析 周晓林

动词类义的抽象原则与方法--动词类义系列研究之二 郭曙纶

如何解决辞书中词性标注的分歧 马彪,邹韶华

语文辞书修订工作的基本特点--从《新华字典》的多次修订想到的 程荣

《现代汉语词典》四音节成语注音的按词分写问题 余桂林

再谈字母词的读音问题 李小华

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 李泉

教育部、国家语委下发《关于在教育系统试行〈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通知》

继承与创新结合,知识与能力贯通--《现代汉语通论》读后 沈阳

再论汉语拼音方案是最佳方案 王均

抓住机遇,扎实推进语文改革 --规范汉字及其拼写工具的完善 马庆株

汉语拼音方案修改意见综述 高燕

声调识别错误的统计分析 --语音输入软件测试报告之一 蒋平,吴振国

多音误读与语用频率的关系 杨华

论加强粤方言区普通话教育的研究 方小燕

"副+名"现象研究之研究 杨亦鸣,徐以中

与语气词规范有关的一些问题 齐沪扬

从日语的角度看汉语被动句的特点 杉村博文

试论教学语法的定位 张先亮

新时期语法变异现象研究述评 刁晏斌

颜色词的收词、释义和词性标注 李红印

"令尊"类词语用法的历史考察 周志锋

"一不留神"的非"防备危险或错误"用法探析 程邦雄

《现代汉语词典》所收方言词的考察 刘晓梅

港台出版物中的"氏著" 汪化云

韵律单元边界特征的声学语音学研究 熊子瑜

汉语的七音节篇名 刘云

1994年以来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概述 王晖

吸纳百家自成一体--《文化语言学》(修订本)简评 程乐乐

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通知(第1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评周庆生等编译的《国外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进程》 周明朗

文言文字篇5

笔者以为读者的生命状态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简述如下:

其一,大脑机能自主化。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及感官的运行流程分三步:接受刺激、进行加工、传导兴奋。因此,大脑工作的状态是积极的、自主化的。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简单或陈旧,大脑便很难获得自主加工的,甚至陷入疲惫。看一遍《天鹅湖》,大脑获得,但看三百遍,大脑便只能进入消极的抑制状态。因此,好的语言总是留给大脑自主加工的空间。《红楼梦》(48回)中香菱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诗),“白”“青”两字“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可见这两字所留下的加工空间!“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漂亮”自然就不如“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因为后者需要大脑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进行加工才能获得“不漂亮”这一信息。而这一加工过程给了大脑,因为满足了大脑“机能自主化原则”。“峨嵋山月半轮秋”较“峨嵋山秋月半轮”有诗意,也正在于语序的倒错而使大脑有了自主加工的。

其二,信息刺激陌生化。这是“大脑机能自主化”的延伸。陌生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进行的“自主化”加工就更富有挑战性,自然也就更易获得。因此,我们的文字应给读者大脑输入新鲜信息,第一个以花喻女儿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庸才,第三个只是蠢才;诗词中同是说“山”,便有“青山”“碧峰”“翠峦”“黛岫”……诸语,说“夕阳”,便有“落日”“晚照”“夕照”“夕曛”“斜阳”“余晖”“残照”“残阳”……诸语,这并非骚人墨客游戏文字,而是自发地运用了“信息刺激陌生化”这一原则。

其三,思维模式立体化。中国人的思维不同于西方人,西方人长于流线型的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更喜欢立体化的形象思维。《周易.系辞上》中有这样一句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以尽意”正是我国浩瀚诗文基本的“立体化”思维模式的最好概括。诗言志,而志不直言,巧借“象”言之。马致远想说羁旅之苦,便列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象助其言之;读者借助“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提示,去感受这些象,自然心有戚戚,感同身受了。文载道,而道不直说,常借比喻或寓言言之。诸子百家文,无不如此。一部《庄子》,寓言(含喻)就占十之八九。先秦而下,《诗经》,汉赋,唐宋华章……《围城》……亦无不如此。又如“鹰鼻”的表现力自然强于“勾鼻”,“鹅卵石”也强过“垒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字,以形象的“色”激活大脑,使满脑里皆是光鲜春色,又恍若眼前,尽得风流;而将“到”“满”……易“绿”字,大脑便只能知道江南皆春而无余韵,正如囫囵吞枣,知枣而无枣味,因为思维没有获得“立体化”的满足。

其四,认知选择情感化。个人在物质的及社会的环境里,选择对象形成认知。在认知过程中,个人重视的首先是符合其欲望、情绪的对象。因此,读者更愿意接受情感化的主观性语言。“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的表现力自然强于“绿色的邮筒立在街的对面”。“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弄”较“摇”好,原因在着一“弄”字,花不复花,影不复影,花影皆性情中人也。

当然,这四方面并不是割裂分立的,相反,它们是浑沌的、整体的、综合的,相互包容而化为一种生命状态。

我们的文字正需要“迎合”读者的这一生命状态。如何“迎合”呢?作者应具有同读者一样的生命状态!写作与阅读不就是两种生命状态的交流、碰撞、沟通吗?而作品不就是这两种生命状态相遇的“场”吗?也就是说,作者只有激活自己的生命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作品,这作品才能去激活读者的生命状态。

为此,笔者提出这样的语言传达总则:有话不直说,换个说法说。

“话不直说”,读者的大脑便有了“自主化”加工的机会;“变个说法”,读者的大脑便获得了“陌生化”“立体化”“情感化”的信息。这样,读者的生命状态便被激活了,从而获得语言的阅读。从前文所举例,不难理解这一传达总则。这一总则下,笔者又演绎出六项技术:

其一,联比。联比便是“立象尽意”的怪常之法。作者有话要说,但不单调直说,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使道理和形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自己的话变得有趣、易懂、形象。具体而言,包括比喻、对比、类比、映衬等手法。欲说女儿腰如何纤细如何婀娜,蠢才直言腰围几何,天才则联比为“杨柳腰”“水蛇腰”之类。再看下面两个句子:

1. 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百年往事……

2. 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

比较两组句子,我们会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形象可感,颇有文采。究其根本,正是有话不直说,以联比之法说出的精妙处。

其二,泛灵。有一种哲学学说??物活论,它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生命的特性,首先是有感受性,有感觉和知觉的能力。物活论正确与否并非本文所要论证的,但一个作者作文时,却应该有“物活”的意念,即相信“万物有灵”。惟其如此,作者的灵魂才可能与笔下万物交流情感,心与物相知,达到不知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的境界,文字自然就灵动可感。古代诗人观飞雁而起愁,睹落花而见伤,固然脆弱了些,但也正是这种“物我合一”的认知方式造就了一些优秀诗篇。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1.夏季的豆荚长满门的四周。

2.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

第二句生动些。表面看,只是换了一个词,而实际,却是反映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第一句的豆荚死掉了,因为它与作者没有情感交流;第二句的豆荚则有灵魂了,作者将其当作“人”来交流,所以,作者用一个“挤”字表现出豆荚的可爱,豆荚也不辜负“知遇之恩”,助作者传达了愉悦的心情,这“挤”字,做是做不出来的,但有了“泛灵”意识,却能不假思索,自然流出笔端。我们的文章枯干生涩,多由于极度缺乏“泛灵”意识。

其三,换元。数学中常用换元法将问题简捷化,其实换元思想并不单是运用在数学领域,神经学家为研究人的神经而用白鼠做试验,生活中用塑料替代木头做桌子……自然,我们的文字也可借助换元思想而增色。因为换元可以给读者大脑输入新信息,激起大脑的“自主化”加工。不妨看下面两组句子:

1.我的生活还是老样子。

2.我的生活“涛声依旧”。

两句情趣完全不同,第二句见达观,形象感强,读者大脑获得“自主化”加工的。借流行歌词、成语典故、诗文词曲等来换元,语言的厚重感甚至文化感也就有了。

其四,倒错。汉字是世界上是美妙的文字,有时仅仅是倒错一下词句的语序,尽管表意并无多大差异,但情趣、意味则完全变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倘若将莎士比亚这句名言倒错回正常语序,即“女人啊,你的名字是脆弱!”,则高下自分。前文所举的李白诗句“峨嵋山月半轮秋”之所以诗意盎然,也正是倒错的作用。其实,诗歌中常借助倒错获得新奇妙语。“黄叶蝉吟晚”是诗,而“黄叶晚蝉吟”只是文;“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儿孩儿的门/于是我便来敲你的夜晚……”是诗,而“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孩儿的门/于是夜晚我便来敲你的……”只是文。

其五,强化。强化其实是通过增加修饰成分或换取称谓将事物细化、形象化。举例便知,“一只狗”自然不如“一只卷毛狗”形象,而“一只黄色的卷毛狗”自然又具体些。“一束花”不如“一束玫瑰”,“一个滑雪者”不如“一位含苞欲放的滑雪少女”。又如,“她在巴士上专心致志地读着书。”这一句不能为我们提供除现成文字之外的任何信息,但,如果将书的名字写出,我们就可以对她的性格有所了解,读《围城》和读《第一次亲密接触》的高下自然不同。

一根毛线,两支竹签,可以织出各样的毛衣;几粒石子,几条经纬,可以下出像人生世相一样复杂的棋,更何况我们拥有几千上万的汉字呢?掌握一些实用的技术,写作便不再“谈虎色变”。但是,若以为技术就能拯救一切,那便是泥而不化。因为写作背后生命状态的获得才是写作的根柢。而养根之法在于三种对话:

一是通过阅读与大师们对话;

一是通过参与与生活对话;

文言文字篇6

汉字,是以形表意的,不同地方的人们,尽管对同一个字形,读音不同,但只要字形是确定的,在理解字义时,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差异。甲金篆隶楷草行,每种字体都有它自己的深厚的底韵,也有着许多代人的呕心沥血。才有了这属于中国的、每个中国人的字体,那独一无二的方块字体,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就更要敬重、保护我们的汉字文化,不让它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在如今这个信息化高度普及的时代,汉字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满大街都是“有木有”、“虾米”等网络语言,小学学堂更是火爆,原本优美的辞藻被这么摇身一变便成了什么都不是的网络语言,严重地影响了小学生们的正常的汉字学习。并且,人们打字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快,很多人打字势如破竹,可一旦提笔就变成了“拽白”,半天只写出了几个字,而且语无伦次。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我最怕的两样东西一是北京售货员的脸,二是中国大学生的字。”可见,汉字的书写也被推到了悬崖边缘,稍有不慎就有“不复还”的危险。

然而,愈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愈要发扬中国的汉字文化,让古老的文化普及,让“古老”跟着潮流走。中国历史延绵数千年,期间朝代更迭,但汉字语言文字却能始终传承下来。汉字语言文化就是一部中国历史,书写着这个古老国度迷人神秘的篇章。

传承中华文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与汉字语言文字,从规范用语用字开始。

文言文字篇7

一、动词。

1、延长,伸长。如《三峡》中“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2、荐举。如《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中“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二、量词。

长度单位,古代以十丈为一引。

三、名词。

序言,如《滕王阁序》中“敢竭鄙怀,恭疏经引。”

文言文字篇8

借着这清醒劲儿我翻开了我的个人日记,那里储存着我曾经的思念。

很奇怪,本以为看到那些曾经流着泪写完的文字会哭出来,可事实上是出奇的心平气和。我几乎有点怪罪自己的铁石心肠。或许我已经习惯了孤独,或许我早已知道那一切都已过去,潜意识里的伤口已被冷酷的考卷填补。

或许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人不能总活在过去里,所以只有背叛曾经的誓言,才能平静地专心面对眼前的挑战。而那些美丽的友谊只属于童年的是非,面对大大小小的考卷,只有用随意的心来接受划去伟大与坚固的友谊,用理智冰葬那些誓言。

为一个誓言而拼死守护,这是人生路上最不能学会的。该放手时,就要头也不回的离开。因为那些属于过去的誓言不会有许诺的意义与价值,并且会成为新生活的绊脚石。正像我的诗歌中写道:

晓,原谅我。

在我们还没学会为一个誓言拼命守护之前,

放手,离开。

让背影成为我们心中彼此的轮廓。

上一篇:泼水节的习俗范文 下一篇: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