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规则范文

时间:2023-10-06 04:07:48

羽毛球规则

羽毛球规则篇1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竞赛规则是竞赛活动的准则,它规定着比赛的条件和比赛的方法,限制着参与者在竞争中的行为,保证比赛的公正性和成绩评估的统一性和准确性,是每个参与者必须遵守的法则。同时,竞赛规则的产生、发展和完善,是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根本保证。随着运动竞赛与社会生活联系日益紧密,竞赛规则已成为运动竞赛发展的关键问题,在竞赛活动中,如果参赛各方的利益冲突增加、竞赛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都可能会促使竞赛规则做出相应的修改或补充[1].

所以体坛各项运动也会适时根据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各自运动竞赛规则做出修改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该项运动的顺利开展。

羽毛球运动最初是以一种游戏形式出现的,随着这项活动的日益开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有规则的移动和打法风格。1939 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通过了《羽毛球竞赛规则》,这是由参会者各会员国共同议定的,所以这一竞赛规则得到参与者的一致认可与接受。因此,1939 年颁布的羽毛球竞赛规则标志着羽毛球运动从游戏向竞技运动转变的完成[2].在羽毛球运动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后,羽毛球运动在世界各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此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该项目得到更好的推广和普及,国际羽毛球协会对羽毛球比赛规则做了一些修改和补充。

羽毛球运动作为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高雅属性、高度娱乐性的项目,在目前举行的各级别的国际比赛中显示:比赛要求技战术更加全面,各优秀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但是无论在普及程度,还是在技战术水平上,各地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由国际羽联举办的大赛中,奖牌的 90%为东亚及东南亚国家获得,致使该项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极不平衡,让我们必须再次思考竞赛规则的重要性。本文查阅了大量关于羽毛球运动及其竞赛规则的文献,发现前人对羽毛球运动竞赛规则的探索主要集中于 2006 年到现在为止的计分方法(每局 15 分的发球得分制演变为每局 21 分的每球得分制)具体内容前后的演变,并没有涉及到羽毛球运动竞赛规则其他方面(场地、器材、服装、裁判)发展变化的研究,也缺乏对这一规则演变历史的全面系统回顾,即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而这些研究的欠缺、资料的不完整,大大限制了人们对竞赛规则全面和完整的揭示和把握,不利于我们去尝试解决现实带来的难题和尝试建设新的理论框架。因此本文将羽毛球运动竞赛规则演变之研究作为选题。

本论文拟通过羽毛球运动竞赛规则的演变历程,填补竞赛规则演变研究的空白,探索羽毛球竞赛规则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资料和基础,也为推进羽毛球运动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丰富羽毛球运动的文化内涵,使羽毛球运动爱好者和工作者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这项运动的内涵,帮助从事这项运动的人掌握竞赛规则发展的精髓,激发并增强人们关注羽毛球运动的兴趣,促进羽毛球运动更好的推广和普及。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1939 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通过了各会员国共同议定的《羽毛球竞赛规则》,从此这一竞赛规则得到参与者的一致认可和接受。因此,1939 年颁布的羽毛球竞赛规则标志着羽毛球运动从游戏向竞技运动转变的完成。在羽毛球运动往后的发展中,其竞赛规则也多次做了补充和变动;在 1992 年,羽毛球被正式批准为奥运会项目,从那时起,羽毛球运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以后的发展中,又对竞赛规则进行了修订,这些修订和补充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其能顺利开展和推广。

本论文以历史上各个版本的羽毛球运动竞赛规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试图从其演变历程的实际找出竞赛规则演变的影响因素及遵循的规律,分析演变所产生影响,并初步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构想。因此: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竞赛规则演变过程;2)竞赛规则演变遵循规律;3)竞赛规则演变影响因素;4)竞赛规则演变产生的影响;5)对竞赛规则未来演变趋势的构想。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在于:1)对羽毛球竞赛规则的场地、器材和服装,计分方法,裁判规则进行全方位认真的研究与剖析;2)对演变后遵循的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3)竞赛规则演变后对羽毛球的发球技战术和裁判的影响;4)针对羽毛球运动现状,从理性层面对羽毛球竞赛规则未来的改革方向进行初步构想。

通过对羽毛球运动竞赛规则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和探讨,分析竞赛规则演变的过程,掌握其规则的特别和核心变化,对该项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借鉴,揭示其演变遵循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全面分析竞赛规则演变产生的影响,目的在于把握竞赛规则发展变化的脉络,掌握规则变化的趋势,利用好竞赛规则演变带来的正面效能,在新一轮竞争中更好地完成比赛任务;并对羽毛球运动竞赛规则未来发展进行初步构想,对其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全面推动羽毛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

1.3 羽毛球运动竞赛规则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羽毛球运动。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隔着球网,使用长柄网状球拍击打平口端扎有一圈羽毛的半球状软木的室内运动。依据参与的人数,可以分为单打与双打。相较于性质相近的网球运动,羽毛球运动对选手的体格要求并不很高,却比较讲究耐力,极适合东方人发展。自 1992 年起,羽毛球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3.2 竞赛规则。

休茨(Suits)认为,参与运动竞赛比赛就是试图自觉自愿地去克服一些必要的障碍。规则的主要作用就是对竞赛所要具备的条件、竞赛中允许或不允许使用的手段做出规定。那么什么是竞赛规则呢?

《体育大辞典》将竞赛规则定义为进行竞赛而制定的统一规范和准则。国际比赛的规则由相应的国际体育联合会制定,所以,运动项目的相同与否,是由每种项目的规则所决定的。如:无论在何处,只要进行的是羽毛球比赛,它就一定是使用球拍将球击打过去的一种运动形式。

1.3.3 羽毛球运动竞赛规则。

羽毛球规则篇2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一、当前高中羽毛球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1.羽毛球常识和规则教学的缺失

羽毛球作为一项时尚的运动,一项专业的赛事,是有其比赛规则的。当前,很多高中学校在羽毛球教学中倾向于将其娱乐化,忽略了羽毛球规则教学。使得学生会打羽毛球,却不知道羽毛球规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学生在羽毛球课上往往无法获得羽毛球的更多知识,这使得他们并不能清晰地认识羽毛球这项运动。这种羽毛球教学方法显然是失误的无法让学生清楚地掌握羽毛球运动的规则、下网判罚、触网、出界、发球违例、死球等基本知识。学生也无法很好地进行羽毛球运动。

2.羽毛球基本训练的缺失

由于羽毛球运动的简单、易操作性,很多学生都能够自如地进行羽毛球运动。这就使得很多高中体育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羽毛球训练,而是让学生自由进行羽毛球运动。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羽毛球发球姿势,没有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发球方法和击球方法,在羽毛球运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高中体育教师如果置之不理,将会影响学生羽毛球意识的培养,也会影响学生羽毛球运动技能的提高。

3.羽毛球技能训练的缺失

羽毛球作为一项极具观赏性的运动,其观赏性是由精彩的杀球动作、出色的拦网技术、敏捷的反击意识、高难度的背身接球等一系列技能动作决定的。如果没有这些技能动作,羽毛球的观赏性将会大打折扣。但是当前,高中羽毛球教学中,教师却不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学生对反手发球,单、双打比赛站位、中场扣杀、连续击高球等技能掌握的不尽人意。很多学生都不能熟练掌握这些技能。

二、解决高中羽毛球教学存在问题的积极措施

1.提高学生对羽毛球的认识,让他们重视羽毛球运动

针对当前高中生对羽毛球运动的不重视现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我国羽毛球运动健儿在国际大赛中的比赛视频,让他们领略羽毛球运动的魅力和风采。让学生知道羽毛球运动的历史,知道羽毛球运动的由来,提高他们对羽毛球运动的认识,教师也可以根据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羽毛球运动对锻炼学生臂力、身体协调性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性。让他们自觉地参加羽毛球运动,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2.对学生进行羽毛球判断规则的渗透

掌握判断规则是学生熟悉羽毛球运动的基础,如果学生对判罚规则不熟悉,不但影响其对羽毛球运动的观赏能力,还会影响其判断力。因此,必须要对学生进行羽毛球规则的渗透。要让学生知道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交换场地的规定,合法发球的判罚,让学生知道在发球的过程中,任何一方都不能非法延误发球,否则会被判违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出界,什么是妨碍对手,什么是重发球、死球等。只有让学生吃透羽毛球比赛规则,才能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这项运动。

3.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

各高中要引进科班出身的专业体育教师,只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才具备专业素质,才能够对学生进行羽毛球专业训练。

(1)体育教师也要转变观念,强化羽毛球技能训练。应该对学生进行羽毛球专项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球姿势和发球手法,让学生树立移步意识,善于根据球的落点进行准确移步,让学生树立击球意识,考虑球的落点。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特的打法和风格。同时,要积极纠正学生发球和击球过程中的错误姿势和手法,要让学生熟悉羽毛球运动的规则,熟悉相关判罚规定,让学生对羽毛球运动有深入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专向的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发球训练,让学生掌握发球的姿势、握拍方法等,对学生进行高球训练,让学生自如地发高球、接高球,对学生进行吊球训练,提高学生的羽毛球运动能力,对学生进行杀球训练、勾球训练和推球及扑球训练等。提高学生羽毛球运动的观赏性。此外,在进行羽毛球运动之前,要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或其他的热身活动,让学生在羽毛球运动开始前身体得到充分的舒展,避免运动中的受伤情况。

(2)体育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教师怎样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善于用游戏教学法等展开羽毛球训练,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要敢于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成效。

综上所述,羽毛球运动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够极大地锻炼学生的身体,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还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羽毛球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举措。进一步完善高中羽毛球教学,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彦朝,王珏瑞.剖析羽毛球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1,(24):180-181

[2]李育泽,周艳.信息技术背景下羽毛球教学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6):38-40

羽毛球规则篇3

第二作者:傅建梅(1991-);女,汉族,江西新余人;硕士研究生;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羽毛球。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某商校计时式羽毛球分级赛赛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某商校羽毛球分级赛采用的“四分钟为一节,每节间歇”的计时式羽毛球比赛的赛制比较适合大众羽毛球比赛的开展;计时式羽毛球比赛的时间和强度比较适合大众羽毛球参与者的体能,提出一种新的合适大众羽毛球比赛的赛制。

关键词:羽毛球赛制,计时式,影响

1.前言

1.1中国羽毛球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羽毛球飞速发展,羽毛球健儿在奥运会,世锦赛等大型羽毛球赛事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羽毛球日渐成为我国的优势项目,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地位。羽毛球发展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不受场地限制的运动,深受群众的喜爱。在我国无论是竞技羽毛球还是大众羽毛球都处于火热状态,我国羽毛球运动有了庞大的群众基础。

因此,在竞技羽毛球取得优异成绩并且羽毛球运动员倍受关注的同时,大众羽毛球运动也在热火朝天的开展起来,开展的方式多种多样,开展的比赛频繁多见。例如,2013年,我国最大的媒体中央电视台也开始关注群众体育,开展民间体育活动,新推出的“谁是球王”羽毛球赛,就是针对大众羽毛球的一项比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人参与运动锻炼,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大众羽毛球的发展。而据文献记载,大众羽毛球运动比较具有特殊性,由于参加运动的大部分是没有通过正规训练,没有太多运动常识和经历的一大群人,羽毛球技术水平可能不是很高,而又对羽毛球运动特别爱好的群体,很多人的业余时间不是特别多,所以,开展大众羽毛球比赛出现难组织,难合理安排赛制,难统一比赛时间等一系列问题。

1.2羽毛球新赛制对羽毛球比赛的影响

2005年,国际羽联废除了几十年的15分换发球得分制,采用了21分每球得分制的新赛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竞技羽毛球的发展,使竞技羽毛球的偶然性、对抗性增强,对球员的体能和技巧要求提高。缩短了比赛时间有利于电视台转播,提高了竞技羽毛球的观赏性,促进羽毛球的飞速发展。

但这些都是针对竞技羽毛球,然而大众羽毛球运动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球员没有经过专业的体能和身体素质锻炼,在球场上很难坚持长时间的对抗性运动,尤其是羽毛球这样高强度的对抗运动,在场上不停得移动去击球,不断的消耗体能,21分赛制显得有点不适宜大众羽毛球运动,特别是每局21分,三局两胜,所要消耗的体能远远超出了大部分大众羽毛球参与者的体能。

大众羽毛球比赛是以娱乐和健身为主要目的,高强度的对抗赛甚至有可能会造成疲劳,从而产生因为疲劳引起的身体损伤,这就违背了大众羽毛球参与者参加比赛的初衷。2006年2月,国际羽联全面实施“21”分新赛制以来,新赛制对大众羽毛球的竞赛规律的影响很大,很多业余比赛的组织都考虑参赛者的体能,而改变赛制,有的打21分一局定胜负,有的则采用11分三局两胜的赛制,也就是说,新赛制对大众羽毛球比赛并不适用。

由此可以看出,大众羽毛球迫切需要一种适合他们的新赛制,既能保证比赛公正公平,又能起到锻炼身体,愉悦心身的目的,既能解决组织比赛的难题,又能解决时间控制不好的难题的这样一套新赛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某商校羽毛球分级赛新赛制对大众羽毛球比赛的影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反复阅读国内外有关羽毛球竞赛组织的文献,通过中国文献期刊网检索出大量的有关大众羽毛球竞赛组织的文章,进行整理归纳,为本文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

2.2.2观察法

通过观察某商校校内羽毛球分级赛,总结出分级赛赛制的特点,比赛场上的情况等,为本文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来源。

3.研究结论

3.1某商校羽毛球分级赛“计时式”赛制及其特点。

3.1.1羽毛球分级赛“计时赛”赛制

2013年,某商校教育学院小球教研室将一直在组织的羽毛球分级赛赛制进行了革新,由原来的21分新赛制改成“四分钟一节”的计时式新赛制,采用每节间歇一分钟,每局间歇两分钟,每节比赛的比分累计为最终比分,任何一方只要胜出一分,则就算该局比赛获胜,如果当时间已经到了,在空中飞行的球继续打完,比分有效,如果刚好双方比分一样,那么加赛一球,就是俗话说的一球定胜负,其他规则和21分赛制一致。

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不断的完善规则,不断的使时间变的合理,比赛根据不同水平和不同级别的参赛者设计了不同的节数,比赛前三组基本为某商校水平一流的学生,因此,我们将他们比赛的时间分为三节,三组以后的同学都打两节。如下表所示:

由表可以看出:第一列为时间,比赛从6:30开始,第一、二、三组的运动员每3节为一局,也就是12分钟为一局,第四、五、六、七、八组的运动员每2节为一局,一局打8分钟。所有比赛节间都是间歇1分钟,局间间歇2分钟。第一行为场地号,运动员根据场地号进行比赛,方格里面的一①(1-8)表示:第一级的第一场比赛1号运动员对阵8号运动员,以此类推。

我们将羽毛球技术水平水平相当的运动员分在同一级,每级固定8人进行淘汰升降级比赛,如果在一次比赛后,比赛排名为本级第七、八名的,则在下次比赛前往下降一级。如果在该次比赛中,排名为本级的第一、二名,则下次比赛前往上升一级。如果连续3次比赛均为所在级别的前两名,则下次比赛前直接往上升三级。如下表所示:

3.1.2“计时式”羽毛球赛制的特点:

第一,赛前编排的专业性。和专业比赛一样,赛前通过统一的编排,安排好比赛队员的场地和准确的时间,运动员根据自己的比赛时间准时到比赛场地参加比赛,这样节约了组织者和参赛者临时找人和找场地的时间,不像一些业余者组织的比赛,运动员在场地等半天都还未开始参加比赛,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能轮到参赛。这样有利于提高比赛的连续性

第二,比赛对抗的公平性。采用分级赛制,将同一水平的运动员分在一个组,这样增强了比赛的对抗性,有利于运动员在场上提高注意力,以达到――加强对抗,加强考验,增强体能的比赛目的。

第三,时间安排的准确性。组织者能够合理的控制比赛时间,几点结束比赛很精确,不会造成延长比赛时间,以至于耽误后面的比赛安排。

第四,比赛强度合理性。4分钟一节的比赛强度不大,适合业余爱好者参与。每节比赛间歇一分钟,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是有利于运动员恢复体能。

第五,灵活性。比赛打几节可以根据比赛参与者的年龄,性别赛前变动。

第六,激烈性。这种短时间对抗能提高运动员的竞争意识,争分夺秒去得分以至于比赛对抗性增强,能够提高比赛的观赏性,从而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羽毛球的行列中来,对大众羽毛球的推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七,无局限性。这种计时式的赛制,一旦成型,可以无止境的复制,任何的业余比赛都可以采用。第九,可以在有限是的时间里,让更多的爱好者参与比赛。本文作者旨在通过对“计时式”新赛制的研究,为大众羽毛球比赛提供一种新的竞赛赛制。

3.2“计时式”羽毛球赛制对大众羽毛球比赛的影响

3.2.1缓解裁判工作压力

近年来,大众羽毛球比赛越来越多,而困扰大众羽毛球比赛执裁的裁判员的问题越来越多。首先从编排方面来说,由于业余比赛一般报名的人数会很多,采用其他的赛制的话,有可能会造成最后结束比赛的时间不好控制,而且在这以前,大众羽毛球比赛编排的时间不像专业比赛那样时间充足,所以编排多数是适用大概的时间段,这样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有时碰到的对手水平差距很大,很快就结束了比赛,前面比赛进行的快,后面的场次又被提前开始时,而该场比赛的球员又还没有到现场,以至于造成比赛场地的资源浪费,甚至造成双方运动员和裁判员产生不必要的矛盾纠纷。

3.2.2比赛强度的可控性,比较适合大众参与

“计时式”羽毛球赛制,采用4分钟为一节,每节间歇一分钟,第一,由于比赛对抗时间不是特别长,对参赛者体能要求相对降低,而且每节中间间歇一分钟,有利于参赛队员体能的恢复。第二,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参与者控制比赛的强度,将规则分成打两节一局或者增加到三节一局,这样时间还是可控的前提下,就会促使更多年龄段的人群参加比赛,无形中扩大了比赛的规模,使更多羽毛球爱好者愿意参与到比赛中来,从而推动大众羽毛球的蓬勃发展。

3.2.3比赛时间固定,有利于组织者操作和电视直播

“计时式”羽毛球赛制,比赛时间相对固定,不会出现比赛推迟开始或者延迟结束这样有利于参赛者合理安排自己的到场时间,有利于组织者控制比赛进程,有利于电视台直播对时间的控制,也有利于组织比赛的承办方对场地的合理安排,节约资源不浪费。

3.2.4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增大,有利于提高参赛者的兴趣

“计时式”羽毛球赛制,由于一节只打4分钟,一场比赛分为几节,在此期间,有的参赛者是比较快热型选手,在比赛中占据优势,赢得比赛的偶然性明显增大,有的参赛者又不愿意做准备活动,以至于4分钟都才刚刚进入工作状态,赢得比赛的几率几乎没有,在技术水平高的同时还要适应比赛规则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这就增强了比赛的公正,公平性原则,加大了比赛结果的偶然性,提高了参赛者兴趣。

3.2.5比赛中竞争性增强,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在业余比赛中,21分赛制,比赛节奏不会太快,参赛者有时间依靠捡球,或者转圈来缓解体力不支,而“计时式”比赛要求参赛者在场上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来赢球,特别是一开始比分相对落后的一方,会加快场上的节奏,严格控制好捡球到发球这段时间,进攻会更加明显,这样就增强了比赛对抗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从而增强了比赛的观赏性。

3.2.6“计时式”赛制有利于提高大众参与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比赛中,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而比赛的比分相对落后的一方肯定会着急想要得分,一着急就容易失误,一失误就丢分,导致分差越来越大。在比赛中,对参赛者处理球的能力和冷静思考的能力要求更高,参赛者在这种长期磨练下,能提高参赛者在高压情况下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计时式羽毛球赛制本身具有很多的特点,从比赛时间和运动强度的可控性来看,非常适合大众羽毛球爱好者参与比赛。

4.1.2计时式羽毛球赛制条件下胜负偶然性加大,心理压力增高,为了提高获胜的必然性,自然形成了“尽早拉开比分”的心态,增强了比赛的的对抗性,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

4.1.3计时式羽毛球赛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安排更多的人参与比赛,并且不延误比赛,非常适合对于时间安排难的大众参与者。

4.1.4计时式羽毛球赛制系统可以无限的复制使用,有利于组织比赛者使用。

4.2建议

4.2.1开展大众羽毛球比赛中能够更多的以大众参与者本身出发,使用合理的比赛赛制来促进大众健身,真正的达到锻炼目的。

4.2.2计时式羽毛球赛制,就是从大众羽毛球参与者本身出发,根据大众羽毛球参与者的现实状况,提出的一个比较合适的比赛系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广。(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参考文献

[1] 孔丽娜.程勇民.21分赛制对羽毛球竞赛规律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报,2009,3(8).

[2] 戴金彪.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32):86-87.

[3] 于力.从羽毛球规则演变谈羽毛球运动发展史[j].科技向导2013(21).

[4] 蔡文皓.羽毛球新规则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6.

[5] 陈晓光.新赛制对群众羽毛球运动的利与弊[j].阴山学刊2008,3(22)

[6] 汪剑,陈文菁.羽毛球赛制变革及其影响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6,6(27).

羽毛球规则篇4

>> 羽毛球的功劳 浅谈羽毛球步法的训练 羽毛球里的健康经 浅谈羽毛球教学的方法 羽毛球打出的额外收获 打羽毛球的启示 浅谈羽毛球意识的培养 羽毛球的发展变革研究 羽毛球 看似及格的背后 关于羽毛球训练的思考 羽毛球史话 天天羽毛球 话说羽毛球 羽毛球竞赛规则的变化对羽毛球项目发展的影响 浅谈羽毛球规则演变对羽毛球战术的影响 论羽毛球的多球训练技巧 浅析羽毛球的多球训练技巧 羽毛球训练中的多球训练研究 羽毛球教练员对羽毛球场馆运营的影响 羽毛球知多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在线学习这里来

要想快速提高球技,除了多练外,私人教练很重要。当然大多数人不会请私人教练,那就多研究一下羽毛球教学片吧!下面这两个地址一定要收藏好了:

羽毛球教学(地址:)

我在这里网购

以下是笔者经常消费的地方,感觉很不错,不过还是提醒大家网购有风险,需谨慎判断。

羽毛球专家_520

店铺地址:/

销售各种羽毛球用品、用具,皇冠级别卖家,信誉度高,价格便宜,值得信赖。

鑫达体育用品

店铺地址:/

销售的羽毛球用具品种较齐全,店主信誉不错,皇冠级别卖家,也是配装备不错的好去处。

看看装备

我可不是一个装备论者,不过好的装备的确能够让人玩得更爽,另外,好的装备也是赏心悦目,不买也要看看啊!

羽毛球第一品牌Yonex

我觉得应该叫做曾经的第一品牌,Yonex在用料和做工上相当不错,可惜本人对日系品牌不感冒,从来没有购入过。

网址:.cn

崛起的品牌李宁

羽毛球规则篇5

关键词:国家羽毛球二队;竞赛管理机制;训练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8.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5.034

1 研究背景

我国的羽毛球水平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近三年的国际赛场上,作为二线队员的成绩并不理想,2011年印度亚青赛仅获两金,2013年世界青年锦标赛混合团体未进决赛,创历史最差成绩。可以说与一线成绩形成较大反差,也与中国羽毛球的世界霸主地位很不相称。[1][2]本研究客观反映国家羽毛球二队的组织机制现状,发现国家羽毛球二队在运行机制、训练与竞赛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后备力量和梯队建设提出积极的建议与对策。

2 国家羽毛球二队管理机制现状

2.1 国家羽毛球二队行政管理机制

2.1.1 管理机构建制

当前状况下,我国的体育事业主要由国家体育总局进行综合管理,它对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各项竞赛体制和规程均从各个方面对羽毛球运动产生影响。而国家羽毛球二队作为国家队后备人才重要枢纽,为了更好地管理,所以采用的是总教练为中心的主教练负责制,由总教练负责,两名副总教练分别管理二队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的主教练,每名二队主教练则有一名助理教练协助。[5]

2.1.2 教练员组织结构与进出管理机制

针对教练员的组织结构及进出机制的设定方面,首先是安排从全国范围内的各个省市当中选拔一些成绩相对较好的青年教练,之后安排这些选的青年教练到羽毛球青年队担任教练进行锻炼。锻炼一段时间之后,再从青年队的教练中优中选优选择一些在整体成绩和经验方面都较为突出的教练员来担任二队的教练。[6]

2.1.3 运动员组织结构与进出管理机制

国家羽毛球二队在针对运动员的选拔以及进出机制方面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的方法来进行筛选:(1)比赛:通过比赛把优胜者挑选出来,加以训练培养,参加以后的比赛,此方法大多用于成年运动员,为重大比赛挑选运动员,即通过专项选拔赛来挑选参加重大比赛的代表运动员。(2)教练经验:通过教练员在多年的培养运动员实践中,多多少少都会积累挑选合适人才从事该项目运动的经验。(3)运动能力综合测试:通过对运动员身体进行全面测试,经综合评价后决定取舍,对选入的运动员再追踪其发展状况,预测其最高运动能力,对其发展潜力大的运动员加以重点培养的方法。[7]

2.2 国家羽毛球二队竞赛管理机制

2.2.1 内部竞赛组织模式

目前国家羽毛球二队的内部竞赛组织模式主要包含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每周三、周六举行的训练比赛,比赛按照积分制进行排名。赢一场是7分,输了减3分,参加一次外出赛事冠军加20分。另外一种则是在训练比赛中排名靠后的队员同青年队队员之间的选拔赛。具体来讲是按照每周三和周六的训练比赛积分进行排名,排名靠前者可以拥有更多出国参加比赛的机会,排名靠后者则需要和地方队员或者青年队队员进行选拔赛。这种设定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运动员参与比赛的热情,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会对于那些排名靠后的运动员带来一些自尊心方面的挫伤。

2.2.2 外部竞赛组织模式

在目前羽毛球逐渐实现市场化运作的前提条件下,国家羽毛球二队的外部竞赛组织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中国羽毛球公开赛、俱乐部联赛和世界性羽毛球大赛。在赛程的安排方面还有作为国家羽毛球二队最重要的三个比赛,第一个是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第二个是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第三个是世界青年运动会。

2.3 国家羽毛球二队训练管理机制

2.3.1 技、战术素质训练

国家羽毛球二队的训练管理由副总教练负责,二队主教练负责安排和实施训练计划,助理教练则监督和协助主教练安排的训练任务。

而在针对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安排方面,虽然男单、女单、男双、女双的训练过程各有侧重,但主要分为基础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两部分。基础体能训练主要是为了增加运动员的体力,而技术的训练则是为了在比赛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在具体的基础体能方面主要指的是对于核心区域所开展的体能训练。针对技术训练方面较多应用的是多球训练的方法。

2.3.2 周期安排

在针对国家羽毛球二队的训练周期进行安排的时候,坚持的是以比赛为核心的原则,出去参加比赛之外的时间,将训练周期主要划分为准备期和参加完比赛之后的修整期。准备期则可以分为基础板块和提高板块两部分,修整期则主要是对于比赛经验的总结以及向准备期的过度。从根本上讲,二队训练的安排就是为了向一队中输送一些竞技能力较强的运动员。在具体的训练分类上主要可以分为单打和双打两部分,而具体的训练内容方面主要可以分为基础训练和战术训练。

2.3.3 心理素质训练

一般来说,在日常训练工作中常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主要有认知训练法、念动训练法以及意志训练法等。而在对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训练方面,目前二队应用的是国家提出的以“逆境应对理论 ”来对于运动员的心理进行指导,旨在提高运动员对各种重要情况和突况的能力,做到有备无患,防范于未然。

2.3.4 恢复与损伤应对机制

目前羽毛球医务组主要配有五名专职医生,对于运动员的突发伤情进行应急处理和治疗。而在对于运动员的伤后恢复方面,专门设有一个针对运动员日常训练后恢复的体能康复中心,有专业的医疗设施、专业的常驻医务人员以及用于泡澡放松的温泉。无论是那种恢复或治疗方式,治愈的都仅仅是运动员的身体本身,而对运动员心理造成的影响和伤害,并没有任何缓解和某种程度上的减轻,所以,在对运动员损伤治愈的过程中和治愈后,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

3 国家羽毛球二队组织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章立制是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通过向国家羽毛球队驻地办公室干事王松咨询同时试图找到已有的规章制度,但结果没有找到对国家羽毛球二队行政管理体制的具体文件,国家羽毛球二队至今没有正式的管理制度文件。显然,国家羽毛球二队的管理存在很大的任意性和随机性。

3.2 管理模式落后

整体层面,二队的管理模式仍处于传统的“家长式”模式,没有形成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对国家羽毛球队办公室干事王松咨询,了解到国家羽毛球二队至今没有建立教练员、运动员的数字模型库,不能从整体上对教练员、运动员进行实时的立体化管理。现有的模式也是经验式模式,已经沿袭多年,没有避免或改进现有模式中的缺点。显然,缺乏系统的管理模式,对于一个队伍的持续发展是严重的弊端。[3][4]

3.3 竞赛管理机制唯“金牌”论

在竞赛管理方面,二队始终把争金牌、拿第一作为管理的唯一目标。例如前文曾提到二队的内部竞争机制的积分方式,外赛冠军积分20分,远远高于一次队内循环的积分,这样能提高竞赛成绩,但也使一些有潜力的运动员被早出成绩的运动员抑制。显然,偏离了二队作为人才库的核心价值,使很多有潜力的队员过早的透支了运动竞技能力,影响了二队的整个人才梯队建设。

3.4 训练管理体制“一刀切”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运动训练实践的原则,但二队在日常训练管理中没有充分重视这一原则。通过上述调查和二队队员进行访谈,得知在身体训练中,所有队员的训练内容、方式基本相同,只有对极少数拔尖的运动员进行针对性训练,这使得一些拥有天赋和个性的运动员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造成了运动人才的埋没和浪费。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国家羽毛球二队的行政管理机制采用的是以总教练为中心的主教练负责制,由总教练负责两名副总教练分别管理二队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的主教练,每名二队主教练则有一名助理教练协助。教练员进出管理机制则是从青年队的教练中优中选优选择一些在整体成绩和经验方面都较为突出的教练员来担任二队的教练。运动员进出管理机制则是通过比赛把优胜者挑选出来,加以训练培养,参加以后的比赛方法。

4.1.2 国家羽毛球二队的竞赛管理机制则分为内部竞赛管理机制及外部竞赛管理机制。

4.1.3 国家羽毛球二队的训练管理机制与行政管理机制类似,主要形式是由副总教练负责,二队主教练负责安排和实施训练计划,助理教练则监督和协助主教练安排的训练任务。而具体的训练安排,国家羽毛球二队主要是四方面的内容:技战术训练、周期训练、心理素质训练、恢复与损伤训练。

4.1.4 针对国家羽毛球二队的管理机制中的行政、竞赛、训练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模式落后、竞赛管理机制唯“金牌”论、训练管理体制“一刀切”的问题。

4.2 建议

4.2.1 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需要将国家二队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文件,完善国家羽毛球二队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构,确保分工明确,责任明确,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高效率的管理制度,以便更好管理国家羽毛球二队。

4.2.2 建立数字化管理模式

建立国家羽毛球二队近几年教练员,运动员的数据库,记录国家羽毛球二队教练员,运动员进出资料,以科学方式进行管理。

4.2.3 重视梯队建设

加强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的队伍,既要成绩也要注重运动员个人品德,人员选择上要全方面考虑,要优化专业结构为核心,知识和年龄结构优化,形成合理的人才队伍。

4.2.4 努力推进多元化训练管理机制

多元化管理能有效地使运动员发挥自主训练,能保证每个国家队羽毛球二队队员最大程度地发挥他的技能和潜力,让更多有天赋和个性的运动员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进而减少人才的埋没和浪费。

参考文献:

[1] 孔明敏,刘青. 世界羽坛“生态失衡”与中国羽毛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 08:39-44.

[2] 罗建英,程勇民. 现代羽毛球运动发展趋势及我国发展对策思考[J]. 体育科学,2002. 01:60-62.

[3] 刘加龙. 新中国羽毛球项目发展的历史演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3.

[4] 李永波. 论中国羽毛球队可持续发展策略[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 02:1-4.

[5] 石岩,赵阳,田麦久. 建立学习型教练员团队的理论分析[J]. 体育科学,2006. 01:6-12.

[6] 王凯珍,雷厉,潘志琛,王磊. 国家队管理模式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10:1297- 1300.

羽毛球规则篇6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观赏;美

1.结果与分析

1.1羽毛球美学研究的重要性分析

1.1.1身体美与运动美是羽毛球美的核心

身体美与运动美是体育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体育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身体美是人体经过体育运动所获得的静态美,如体格健壮、体型匀称、素质全面、气质高雅等;运动美是人体在运动中,通过形体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动态美,如高超的技艺、灵活的战术、充沛的体力、顽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等。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二者是体育运动基本存在的方式,是构成体育美的核心。在羽毛球运动中,二者也是羽毛球运动美的核心。人们可以欣赏到羽毛球运动的技术、战术美以及在运动中体现出来的智慧美、创造美和超越美等。某些观众在观看羽毛球比赛的同时缺乏对身体美和运动美基本含义、标准和特征的了解,从而影响了对羽毛球欣赏的效果。因此,身体美和运动美是羽毛球运动中最直观、本质的美同时直接关联着人们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以及羽毛球运动自身的发展。

1.1.2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是羽毛球运动美的驱动力

竞赛与观众的关系,用接受美学理论来研究。对于促进体育经济、发展体育产业、开拓体育市场起到了良好作用。观众已经从无意识审美逐渐转变到有意识审美,他们已经不仅仅是关注比赛的结果,更注重比赛的过程。他们希望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最高水平,希望运动员在比赛中带来更多精彩的表演,观众的审美水平在不断提高,对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羽毛球运动没有忽视这一变化,不断发展新的技术、新的战术、新的规则、新的传媒技术等去展示羽毛球运动中旺盛的运动形式美。

1.2羽毛球运动美的表现形式

1.2.1技能主导的动作姿态美

技术动作是一个完整、连贯的的有机整体,技术动作可能由不同的技术环节组成,需要不同身体部位的协调配合,身体的协调配合有利于完成动作,也有利于体现动作的姿态。羽毛球比赛中虽然也有双脚起跳击球,但应用更多的是单脚起跳。多数运动项目中的单脚起跳动作,其发力臂与发力脚是不同侧的,如篮球中的跑篮与排球中的背飞,如果选手用右手投篮或扣球的话,那最后一步肯定是依靠左脚蹬地起跳,这样才能飞得又高又远,若用右脚起跳,则右臂很难充分发力。羽毛球则完全相反,右手持拍的选手在后退的最后一步,一定要用右脚蹬地才能更好地完成击球动作。初学羽毛球的人,对此往往觉得很别扭。这是因为生活中及多数体育项目中,发力臂与发力脚不在同侧基本成了习惯,而且符合运动规律。而羽毛球运动中的发力臂与发力脚同侧不但不违背其运动规律,而且恰恰是项目特点的灵活应用,其原理之一是羽毛球独有的反向助跑与最后一步的非利脚落地的特性;原理之二是羽毛球的进攻技术要求运动员充分借助转体的力量,而这种转体又是在后退助跑之后完成的。因此,起跳时发力脚与发力臂同侧形成了羽毛球特有的姿态美。

1.2.2鲜明的项目个性美与难度美

不同的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的项目特点和技术要求。不同项目特点在运动的实践中必定具备不同的美学显现特点。因此,羽毛球运动中杀球起跳时使用非利脚发则是羽毛球的个性化技术

利手、利脚,指的是一个人日常生活中做某项运动时习惯使用的那只手或脚。如,一般人单脚起跳时,左脚是利脚,右脚本是非利脚;而挥拍击球时,一般人右手是利手(生活中所谓的“左撇子”正好相反)。

一般人在单脚起跳时都是用利脚发力,即左脚发力。跳高、跳远选手在起跳时均使用利脚发力。在球类项目中,排球比赛中的单脚背飞、篮球比赛中常见的跑篮均采用利脚起跳。

上述项目中,如果跳高、跳远选手采用非利脚起跳,是根本没法达到与利脚起跳相当的高度与远度的;而排球、篮球选手则基本没办法用非利脚起跳打背飞或跑篮,从运动力学的角度分析非利脚起跳根本不符合这两个技术运作的发力原理。而羽毛球的杀球与上述项目相反,基本上是使用非利脚发力起跳。

1.2.2.1羽毛球非利脚发力起跳分析

在体育运动中,适应项目需求的动作才是真正优美的动作。虽然多种运动项目中均有单脚起跳动作,但其运动方式是不一样的,用利脚还是非利脚起跳,其决定性因素主要有三个:起跳前的助跑方向、起跳瞬间的身体方向,助跑最后一步的落地脚。这里的方向以各项运动中的目标物体为参照,如:排球、羽毛球选手均以要击打的球为目标物,一般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在起跳动作前的助跑通常是前向的,如排球中的扣球、篮球中的跑篮或跳投、足球中的冲顶;网球与乒乓球虽然有很多的侧向移动,但所谓“侧向”是针对场地而言的,以选手的身体为参照,他们的侧向移动仍属于前向运动。但是,在羽毛球运动中却有92.6%的起跳杀球是借助于后退助跑来完成的。可以说,没有后退,就没有羽毛球场上最扣人心弦的后场杀球。其他项目中,也有后退动作,但应用较少,而且多数在被动防守时采用、移动速度较慢。而羽毛球中的后退发力不但应用频率高,而且是一种主动发力技术,后退速度快,而且后退与发力紧密衔接,一气呵成。因此,羽毛球运动在追求个性美的同时,打破了常规的需求,以退为进,让羽毛球运动更加具有难度性,给羽毛球的观赏提升了高度。

1.2.3严格的“回中”形成了羽毛球的空间美

在对抗性项目中,每名选手在准备进攻或防守时,通常存在其固有的位置。中场也可以理解为竞技场上的大本营,任何选手,如果不能及时回归大本营,可能就要面临失分的风险。在这方面,羽毛球运动最好地阐释了固守与回归大本营的重要性。不管运动员的技术多么高超,如果在比赛中不注重“回中”,或因为拼命救球而无法“回中”,那么他立刻就陷入因接不到下一个球而失分的被动局面。乒乓球、网球选手的“回中”虽然也非常重要,但乒乓球选手多数是在近台或位置左右移动,网球选手多数是在底线附近两侧跑动,两个项目的前后移动相对较少,在三个隔网小球项目中,羽毛球不但跑动量最大,而且在各个移动方向上的移动次数比较均衡,最大限度地诠释了“回中”的内涵。“固守大本营”、“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根据地”的战术思想在羽毛球比赛中得以充分体现。

1.2.4坚强、体能、回合一体的观赏美

被动球通常指的是被对手压着打、己方没有进攻机会或没有较好的进攻机会,陷入被动的一方要么直接失分,要么继续被动挨打。如排球比赛中,如果一方主动进攻的效果较好,对方即使将球防起来也很难组织有效的反击,勉强处理过网后往往又让对方打成一次漂亮地进攻。乒乓球、网球比赛中,进攻的一方往往持续占据主动直至得分。羽毛球比赛则不同,选手在进攻之后往往要马上转入防守,如果在进攻后不能马上“回中”迎击下一拍,就有可能直接失分。

在羽毛球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选手甲击出一记高质量的杀球或吊球后,选手乙在拼尽全力救球的瞬间身体已失去平衡,仍然能让球贴网而过,这一瞬间,被动与主动有可能完全转换,选手甲有可能因此而失分或转入被动防守之中。

羽毛球赛场上这种瞬息万变的项目特点要求场上选手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在每一分的争夺中,场上主动方决不能松懈,而被动方也要毫不气馁,因为胜负的天平会随时倾向于更坚强的一方。坚强美虽然在每个体育项目中均有体现,但这种被动与主动瞬间转换所体现出的坚强美却在羽毛球运动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1.2.5羽毛球运动的精致美

众所周知,羽毛球运动是手持器械隔网对抗性项目,严格地讲,羽毛球运动的任何一项技术动作都要求手腕主导发力,对手腕的灵活性要求很高。这与网球、乒乓球是明显不同的,后二者在绝大多数击球动作中要求固定手腕,不然会导致手腕受伤或发不上力。羽毛球项目手腕主导发力的竞技需求形成该项目的精致与灵活之美。如,初学羽毛球者往往较多地采用抡大臂的方式发力,不但使击出的球飞行得不高不远不快,而且非常费力气,容易受伤。但专业羽毛球运动员可以非常自如地用轻微的抖腕动作将对方的大力杀球轻松地挑得又高又远。

1.2.6最具锻炼价值的运动――健康之美

健康美几乎是每名运动爱好者的追求。而从上述对羽毛球竞技需求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大范围的全场多回合跑动有利于耐力的提高、心肺功能的增强,挺胸抬头的击球动作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形体姿态,手腕、手指主导发力能提高选手的灵活性,多回合的激烈对抗有利于锻炼选手的坚强意志,持续的全身有氧运动也有利于运动者塑造良好的体型。正因如此,羽毛球运动成为最受国人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

2.结语

羽毛球运动是以体能、技能、战术、心理、智力等结合最终通过手持器械处理球的运动项目,鲜明的项目个性美与难度美,“回中”的空间美,坚强、体能、回合一体的观赏美以及羽毛球的精致美是羽毛球独特的表现形式。

运动美是身体美的过程,身体美是运动美的结果,羽毛球运动的魅力推动了更多的人参与羽毛球运动或者欣赏羽毛球运动,羽毛球运动以其特有的运动美吸引人们。使之成为最受欢迎的大众休闲、健身、娱乐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M.R.萨拉弗,等著.张江南,张豫鄂译.运动美学[M].莫斯科:《体育运动》出版社,1984.(1):107~108.

[2]江荣,郭翔.对体育运动美的认识.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3]孙永胜.竞技排球运动美学特征及其审美价值研究[D].河南大学,2009,(11)

[4]徐宝林.体育美学本质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01

[5]邹维超.江苏女排单脚背飞扣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8

[6]许世云,朱红军.逆向教学法在羽毛球正手击打后场高远球教学中的运用2006,

[7]胡小明.走出困境的体育美学[J].体育与科学,2004.1(25)29.

[8]陈宇家;陈石泉.对短跑运动的美学分析.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8

[9]肖杰,骞子著.羽毛球实战技巧,技战术图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38

羽毛球规则篇7

关键词:俱乐部制教学 羽毛球特点 教学效果

高校实施羽毛球俱乐部型的体育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其含义是: 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以培养和建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掌握项长期从事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充分发挥个人的体育才能、兴趣与爱好,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的一种以俱乐部形式组织进行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即在同一堂课中开设各项教学俱乐部,既不受班级、教学进度、教学内容限制,又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以此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并可利用课余时间,各俱乐部组织有益的活动,丰富与完善俱乐部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与观念体育教学俱乐部主要是以学生健身活动为主,教师教学方式由主导地位变为辅导地位,为学生练习提供相关技术咨询等,课堂常规只保留基本部分,其余部分则由学生在课堂以外完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自由度都增大,减少了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易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技术技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并为终身体育打好良好的基础。

在进行羽毛球运动时,从击球时的某一单个的击球手法和移动步法来看,时有一定规律的。但受对方击球后来求得 方向有左有右、来球得角度和弧度有大有小、来球的距离又长又短和来球的力量有强有弱等不定因素的影响,球的落点变化无常,因此运动中技术动作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一切战术都是在“动态”的状况下完成的。同一情况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处理,而且由于对手的状况不同,回击球对自己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羽毛球竞赛方式要求选手具备长时间持续的工作能力,随球忽快忽慢地飞行不停地移动击球。羽毛球运动要求的素质不是长跑运动员所具备的周期性运动耐力素质,而是一种符合羽毛球运动特点的专门化速度耐力素质。耐久力很强的长跑健将,在羽毛球上往往比羽毛球选手更快地感到疲劳,因为长跑运动员习惯于持续的周期性运动,而优秀的羽毛球选手则具备一种强度经常不变化并与速度和灵敏性相结合的专门性速度耐力。其变化幅度的强弱,则取决于竞赛双方选手的技战术质量。

从羽毛球选手在场上身体运动的动作来观察,选手的上肢运动是通过手臂肌肉运动产生爆发力,并挥动羽毛球拍将球击出;下肢运动是下肢肌肉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快速运动,使人体在短时间内到达合适的位置,协调上肢完成击球动作。因此,羽毛球运动员需要的力量素质必须与速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动力性的速度力量,及爆发力。这种力量素质要求在短时间内产生强大的爆发性力量。下肢爆发性的启动蹬力,会加速身体的移动;上肢爆发性的手指与腕部力量,能使击球动作更加有力。

羽毛球属于轻巧型球类运动,具有全方位运动的特点。两把拍子一只球,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室内室外或是否架网,只要有空地,就能进行羽毛球运动。 飘逸的羽毛球,纤细的球拍,场地方便,器材简单,老少皆宜,充满乐趣,形成了羽毛球特性强、普及面广的大众体育运动项目。任何人都可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适量的运动强度。羽毛球运动可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层次的爱好者的需求。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比赛还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羽毛球运动都是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地上往返对击,这样可以增大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据统计,大强度羽毛球运动者的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60一180次。长期进行羽毛球锻炼。可使心跳强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力提高。此外,羽毛球运动要求练习者在短时间对瞬息万变的球路作出判断,果断地进行反击。因此,它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一提到技术,大家可能都会认为特别专业。其实技术也是经过不断勤奋的努力而掌握的,就像羽毛球运动员一样,可能一个动作要重复成?千上万次才能熟练掌握。所以掌握一些羽毛球运动的技术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羽毛球运动包括对对方战术意图的揣摩,这也是一种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掌握的技术,对各种战机的把握,对自己运用什么战术的选择等智力因素,因此经常从事该项运动可以使人思维敏捷。

结语: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优势,拓展教学时空体育教学俱乐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有“三自主”,即自主选择上课的教师、教学内容、时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重视学生的认识和情感体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与专项体育教学模式的差异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与专项体育课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兴实行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体育教师要有“四个转变”体育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时展到今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实验研究已证明,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应顺应教育的时代潮流,在思想上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并继续认真研究它、完善它、发展它,对立认真的科学研究观念;努力探求适应当代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新模式,努力探索适合不同教学项日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使大学生更喜欢上体育课,学校更重视体育课,树立起正确的体育教学发展观念。

参考文献:

[1]《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刘永.2003年第04期

[2]《羽毛球基础与实战技巧》.刘瑞豪.2011-08-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3]《羽毛球技、战术训练与运用》.林建成.2009-04-01 人民体育出版社

[4]《羽毛球竞赛规则2012》.中国羽毛球协会.2012年03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羽毛球规则篇8

摘 要 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改革中的一项十分重要且引人入胜的内容。本文对如何上好大学二年级学生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进行探讨,除了注意常规的教学方法外,结合大学二年级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是上好大学二年级学生羽毛球选项课的根本。

关键词 大学二年级;羽毛球选项课;教学方法

现今高校公共体育课实践选项课已成为现阶段教学发展趋势。羽毛球选项课深受大学生的青睐。选羽毛球课程的学生很多,但大部分大二的学生没有任何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是教学计划无法实现,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怎样使大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初步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懂得观赏比赛并能进行比赛和裁判,这是我们着手的问题所在。因此,研究探讨大学二年级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很有必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上好大学二年级羽毛球选项课作一探讨。

一、对初学者应加强熟悉球性练习

对初学者熟悉球性是很关键的,这是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动作的前提条件,因而在教学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和手段,在短时间内,使大二学生羽毛球基本技术得到提高。下面介绍几种练习方法:

(一)颠球练习。方法是原地站位,开始先用正手,再用反手,手持拍将球连续颠动起来,掌握好后,可以进行移动中的颠球。由原地到移动,由慢到快,由轻到重,由低到高,循序渐进。

(二)空中接球练习。方法是原地站位,然后将球抛到空中,用球拍面将球接住再抛起再接住,可反复做此练习。练习时由轻到重,由低到高,由慢到快,也可以在运动中做练习。

(三)对墙击球练习。方法是对墙站位,离墙要有一定的距离,然后对墙击球,待球反弹回来,再对墙击球,反复进行练习。击球时可以由轻到重,由近到远,逐步调整。注意击球的角度和速度的控制。

(四)两人对击球。方法是两人对面站立相距一定距离。有一方将球击给另一方,另一方回击,动作规范,连续往返。练习力量由轻到重,距离由近到远。双方可以从原地击球,过渡到前后有节奏移动中接球。

上面几种熟悉球性的练习方法在对大学二年级学生羽毛球的教学中,应作为羽毛球入门练习时的一整套有系统的教学方法,在前几次课的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中要反复进行联系,也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做到由易到难,由外到里,由有规律到无规律,循序渐进,这是羽毛球初学者所必须要做的,也是为学好羽毛球打好牢固的基本技术基础做好准备。

二、采用多种练习手段进行教学

大学二年级羽毛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握拍方法,击球法(高、吊、杀、挡、放、挑)、发球法、步法,其中击球法,步法为主要内容。关键是教师如何运用教学手段,使学生又快又扎实的掌握技术动作。要达到此目的,教学中必须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教学。

(一)定点,不定点的两人对练击高远球和平高球练习。较熟练的掌握原地和移动中击高远球的技术动作。

(二)两人吊球练习。一人定位在网前挑球到后场,另一人在中后场吊球至网前,然后要求两人定点或不定点网前吊球后迅速回到中心位置,做好接下一个球的准备。

(三)两人定点或不定点杀球、挑球练习。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杀球和防守的技术。

(四)加强羽毛球步法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尽快的掌握移动移动技术,除了分段教学外,还强调移动后的回动,即“回到了中心位置”。尤其是做徒手模仿练习时,如果不严格要求学生养成“回到了中心位置”的习惯,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当结合球练习时,学生就会出现相应的错误动作。所以,在步法移动教学的同时,教师应采取手势指令的练习方法,让学生在球场反复做启动,挥拍击球,“回动”的组合练习,这样才能为下一次的击球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重视规则和裁判法的学习,增进对羽毛球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掌握羽毛球的规则和裁判法对于更好地认识该项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掌握各项技能和战术十分必要。为了尽量少占用课堂练习时间,多利用集中学习与课堂间歇学习结合、理论学习与课内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第一次课安排集中学习,将羽毛球规则和裁判法连同该项运动的特点及锻炼价值等知识,扼要的加以讲述。在课堂练习的间歇(如:安排在每次课的开始或结束,有的放在课堂比赛的间歇)再进行重点问题的实地讲述,这样,既便于活学活用,又控制了课堂运动强度。这样通过一学年的项目学习,羽毛球规则和裁判法都较好地为学生所掌握。学生们对羽毛球运动也因此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各种技、战术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四、结束语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技能性很强的运动。对大学二年级的同学来说,打好基础、培养兴趣、树立信心是教师在教学中主要任务。文章所阐述的内容和观点,只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和体会,提出来和同行们共同探讨,目的是提高高校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效果和水平,是大学生通过一年的羽毛球选项课的学习初步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术、技术战术、基本知识。

参考文献:

[1] 杨恒,王家林.新编羽毛球教程[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6.

[2] 金钦昌.学校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 庄志勇,陈莉林.提高高校羽毛球教学训练水平的探讨[J].体育科研研究.2003.6.

上一篇:牛年祝福语范文 下一篇:计划生育新规定范文